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共8篇)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明确作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2018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行动纲领,对职业教育未来全面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医学,职业素质,职业道德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阶段,职业教育活力与日俱增,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作为医学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将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是培育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医学生是未来医药卫生工作者,其职业特性具有科学性强、实践性强、服务性强的特点。因此,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职业技能,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应把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教育本身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医学职业教育必须把“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就医务工作者道德标准概括为“敬业精神和伦理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觉地建立和强化这些价值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既要发达的物质基础,更要有高素质人才做支撑。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与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样要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专门技能人才。医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其职业素质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正确职业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医学职业教育中深化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南,能够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情观、生命观、医疗观、病人观。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强化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有利于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生命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育。
由于职业价值观养成必须遵循医学生成长规律并伴随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脱离职业实践,单方面的德育教育是乏力的。为此,重新审视和解读医学生德育教育,推进教育模式创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促使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促进职业发展为落脚点,明确职业道德教育任务
职业道德是职业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在内的观念系统。根据医疗服务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胜任医疗工作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服务业发展给人们健康追求带来较大转变,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健康养生、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等更为广泛、更为社会性的医疗服务上。
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将充实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健康服务体系之中,他们的职责就是给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本身就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社会。作为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学生培养为受经济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加强医学职业技能培训,更要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四、以创新德育模式为突破,拓展职业素质教育效果
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三要素,而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认识新高度。高等职业教育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根本目的,把技能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作用,用一体化思维构建德育和实践教育体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深化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的协同作用,增强一、二课堂有效衔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营造出独具职业特色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宋晓亮,王庸晋,魏武,等.以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2
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技术规范
SJB-C-2-2003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in C1 inical
Forensic Medicine
2003一11--28批准
2003—12—1实施
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发布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编制说明
l-本规范对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规
定,旨在保证人体损伤检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委托机关或单
位在审查鉴定结论时,以及对鉴定结论出现异议并要求复核鉴定时,能够全面了解损伤事实。
2. 本规范所涉及的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和全国医药院校
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并按人体解剖部位,头、颈、胸、腹、会阴、脊柱、四 肢等依次编排。
3. 本规范对损伤检验结果的记录方法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具体要求,以及全
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等法医学或临床医学常用的记录方法和表述方法。
4. 本规范起草人: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夏文涛 陆晓 董大安 刘瑞珏 沈彦 李孝鹏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 in C1inica.1 FOrensic Medicine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医学院校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 进行人体损伤检验。2总则 2.1 目的
本规范的制定使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步骤,为可能出现的重新鉴定
或复核鉴定及学术交流奠定基础。2.2要求
2.2.1l对被鉴定人的人身检验应由两名以上法医学鉴定人同时进行。2.2.2对体表损伤,肢体畸形、缺失或者功能障碍应当尽量拍摄局
问题的鉴定,应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鉴定人接待,对于符合鉴定条件的由鉴定人直接受理,对于不符合鉴定条件的,应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4.1.4 鉴定人认为案件疑难、复杂,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鉴定工作的,应及时向研究室主任或副主任提出,由主任或副主任指派其他鉴定人负责接待与受理。
4.1.5 受理案件时原则上应与委托方签订《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司法精神病鉴定委托合同》(以下简称《鉴定委托合同》),函件委托鉴定,签订该合同有困难时,应由委托方提供鉴定委托书。4.2 合同评审
4.2.1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的常规、固定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具有第一鉴定人资格的鉴定人进行合同评审,并在《鉴定委托合同》备注栏内注明属于鉴定/检验能力范围内的项目,签名认可。4.2.2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第一次评审的或特殊的或能力表范围外一般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记录表》或在《鉴定委托合同》备注栏内说明,并签名认可。
4.2.3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外重要的、复杂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合同评审,并保存较全面完整的记录。
4.3 损伤检验 4.3.1 发育与营养
4.3.1.1 发育状况:包括被检者性别、年龄、身长、体重、智力等综
(光滑,不一定伴有擦伤、挫伤,出血较多)、创壁(平滑,两创壁之间无组织间桥)、创角(多为尖锐)、创腔(较深)、创底(较光滑)、创腔内有无毛发、砖石碎片和粉尘等异物。是否伴有血管及神经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并测量创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
4.3.2.5 头皮血肿:应区分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同时应注意指压血肿部位时有无凹陷、波动感。如有血肿,应准确记录其位臵、形状、面积大小等。
4.3.2.6 头皮撕脱伤:应检查头皮撕脱的范围,包括撕脱的大小、深度。创缘头皮与皮下组织是否相连,有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4.3.2.7 皮肤痕迹检查
4.3.2.7.1 浅表瘢痕:应检查痕迹是否浅表,外观是否粗糙,局部是否平坦,质地是否柔软。瘢痕与皮下组织有无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
4.3.2.7.2 增殖瘢痕:应测量瘢痕的长度、高度,检查瘢痕的质地(较硬或较软)。瘢痕与皮下组织有无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4.3.2.7.3 瘢痕疙瘩:应仔细检查并辨认,瘢痕增生是否超过原来的创面,并向正常组织扩展,边缘是否明显隆起等。瘢痕与皮下组织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
4.3.2.7.4 萎缩瘢痕:应仔细检查并辨认,瘢痕组织是否薄而平坦,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紧密而无活动。
4.3.2.7.5 凹陷瘢痕:应检查瘢痕表面是否低于正常皮肤,并估计低凹的程度。有无色素沉着。如有凹陷瘢痕,应记录其位臵、形状、面积大小,是否影响邻近组织器官功能。
发生的部位。如发生在躯干部,虽然面积较大,但不致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但如果关节部位产生大面积增殖性瘢痕,由于其坚硬、厚实,常严重妨碍该部位的关节功能。时间长久后可引起关节僵硬及畸形。面部的增殖性瘢痕可使容貌 毁损。
3.瘢痕疙瘩瘢痕增生超过原来的创面,向周围正常皮肤扩张,边缘明显隆起,称为瘢痕疙瘩。其外观呈肉红色或紫红色、软骨样硬,弹性和血液循环差。边缘部位有时可见瘢痕组织条索向邻近健康组织内伸入。增殖性瘢痕在外形上有时和瘢痕疙瘩相似,其主要区分点就在于增殖性瘢痕不向邻近健康组织生长。瘢痕疙瘩具有肿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的特性,形成的瘢痕组织大于原创口的面积。瘢痕疙瘩好发于颈部、耳、胸、肩及上臂等处,与个体的特异性体质有关,这种人常称为瘢痕疙瘩体质。当他们身体任何部位受伤,无论损伤轻重,在创口愈合时皆易发生瘢痕疙瘩。另外,有人观察到瘢痕疙瘩生长与内分泌有关,在10~20岁最易发生。
4.萎缩性瘢痕 当皮肤大面积损伤,全层皮肤缺损,特别是深及皮下脂肪层的创面,未
经植皮,经过较长时间愈合者,常形成萎缩性瘢痕。常见于大面积的Ⅲ。度烧伤、撕脱伤、头
皮及颅骨的严重电击伤、肢体长期慢性溃疡等。萎缩性瘢痕组织很薄,表面平坦、局部供血
差。表皮层、基底层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与深部组织黏连紧密,故此种瘢痕硬而不活动,且
表面易发生磨损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萎缩性瘢痕与深部肌肉、切反映原有砍创的特征。且常形成增殖性瘢痕。
6.火器创瘢痕贯通性枪创的射入口和射创管有组织缺损,特别是当穿破骨组织射出后射出口组织缺损较多,致枪弹创的射入口和射出口出现明显的局部凹陷,瘢痕位于凹陷的中央。枪弹创的瘢痕多数为类圆形,而弹片创瘢痕的形态及大小很不一致。
7.烧伤瘢痕高温烧伤瘢痕的特点是皮肤损伤面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局部烧伤多位于体表无遮盖区。浅Ⅱ。烧伤愈合后多形成浅表性瘢痕;深Ⅱ。及Ⅲ。烧伤多形成增殖性瘢痕。其对机体的影响及不良后果的程度,取决于烧伤的部位、范围和深度。高温液体及化学性烧伤瘢痕的形态可以各种各样。在强酸强碱泼洒面部所致的案例,瘢痕可反映出点状分布和液体流注的特征。
三、瘢痕组织形成时间的推断
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是从肉芽组织纤维化开始,以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告终这是非常缓慢的渐进性的病理过程,两个过程之间并无明确的分界。瘢痕形成的速度受年龄、体质、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有无继发感染等因素影响,因此只能根据瘢痕形成的两个过程的特征区分出早期瘢痕和晚期瘢痕。早期瘢痕的基本结构是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成分丰富,并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充血明显,因而质地较硬呈红色或紫红色。随着瘢痕的老化,血管数目逐渐减少,基本结构是胶原纤维并呈高度融合肿胀和玻璃样变,细胞和血管成分显著减少,呈灰白色、质地较软。对瘢痕组织形成时间的推断目前临床法医工作者主要使用下列三种方法:
1.肉眼观察2~4周的瘢痕呈淡玫瑰色,以后呈红色,并可伴紫红色,瘢痕肿胀,质地较软,表面较平。l~2月的瘢痕呈红色充血外
0
1年以上瘢痕:背景呈灰白色至淡棕色,有时色调不均匀,血管数目极少,血管无走向中央区的特征,呈巢状或走向瘢痕外周部分。4.3.3 颅脑检查 4.3.3.1 一般检查
4.3.3.1.1 头部检查:⑴注意面部皮肤有无损伤及损伤的部位和范围;有无头皮血肿或耳后皮下出血。必要时剃去头发。检查颅骨有无骨折,如为开放伤,则创口有无脑组织碎屑、血液或脑脊液溢出。⑵检查眼、耳、鼻、喉各器官。眼球有无斜视、突出及血管杂音,有无口角歪斜,有无脑脊液耳漏或/和鼻漏。
4.3.3.1.2 意识情况:观察伤者有无意识障碍,可用问话、针刺或捻捏肢体皮肤或压迫眶上神经来测知昏迷深度和观察有无面瘫或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由浅到深分为五级:⑴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能做各种随意动作,对周围情况都能了解,大小便能自理或叫人帮助。⑵朦胧。意识未完全丧失,处于睡眠状态,呼之能醒,随又入睡,可回答简单问题,但不一定正确。能按嘱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时不能合作,对周围事物不了解,表情迟钝、淡漠;有时轻微烦躁,对各种刺激有反应,有时尿床。⑶浅昏迷。呼之偶能答应,但不能回答问题,偶有目的性动作如搔痒、擦眼、盖被,对痛刺激有保护性反应。大小便不能自理。若无瘫痪,深浅反射仍可存留。⑷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应也不睁眼;肢体偶有无目的活动,有时躁动不安。对痛刺激反应迟钝。压迫眶上神经时可有皱额或肢体抗拒动作。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如无动眼神经麻痹,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可正常。角膜反射存在,有尿失禁。腱反射可亢进或减退,浅反射消失或迟钝。⑸深昏迷。对一切刺激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咳嗽反射和吞咽
使膝关节被动伸展(。正常人大腿与小腿可成角大于135°。如伸展小腿与大腿夹角小于135°,或大腿后屈肌紧张有明显抵抗并伴有痛即为阳性。
克尼格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二)布鲁斯基(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手托起头部使其下颌接近前胸部,如颈部有抵抗及颈后疼痛感,同时两下肢髋关节反射性屈曲即为阳性。
布鲁斯基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二、临床意义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病理反射。临床上可见于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4.3.3.2 颅神经检查
4.3.3.2.1 嗅神经:用芳香性物资,如酒精、烟草或者牙膏等。检查时先请伤者闭目,按紧或填塞一侧鼻孔,仔细嗅闻,说出有无气味和什么气味;一侧检查后再检查另一侧。颅前窝骨折可损伤嗅丝、嗅球、嗅束及嗅三角而造成嗅觉障碍。
4.3.3.2.2 视神经:应检查⑴视力;⑵视野;⑶眼底。(《法医眼损伤检验规程》)。
4.3.3.2.3 动眼神经:应检查⑴眼裂。提上睑肌麻痹,眼裂变小,次为动眼神经损伤。⑵眼球运动。眼向下外斜,眼睑下垂或眼球向上或下斜,伤者可出现复视。⑶瞳孔有无扩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应及调
颤和共济失调。
4.3.3.2.9 舌咽神经:⑴咽反射: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将检查棒触碰两侧咽后壁,正常时各侧咽部肌肉收缩和舌部后缩。⑵软腭反射: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将检查棒触碰两侧软腭或悬雍垂,正常时会引起各侧软腭提高或悬雍垂后缩。以上两个反射传入神经为舌咽神经,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中枢在延髓。
4.3.3.2.10 迷走神经:⑴运动功能:观察悬雍垂静止时是否居中,发“啊”音时软腭动作是否对称。一侧迷走神经麻痹时伤者腭弓发音时不上抬,悬雍垂被牵向健侧;双侧麻痹则双侧软腭上抬困难,饮水容易从鼻腔呛出,并有严重声音嘶哑、失声、吸气困难、咳嗽反射缺如等。⑵反射:涉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反射如吞咽、呕吐、咳嗽反射等。迷走神经神经损害时,同侧软腭下陷,悬雍垂偏向健侧,咽后壁失去感觉,无作呕反射动作,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4.3.3.2.11 副神经:嘱伤者耸肩转头,检查者加以阻力,以试验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肌力。当副神经核、根或神经损伤时,二肌发生萎缩性麻痹。头向健侧旋转和耸肩皆有困难。转颈运动皮质区在Brodmann第8区,向左转颈是是右侧半球中枢作用,但收缩肌是右侧胸锁乳突肌运动。因此大脑半球因损伤发生偏瘫,偏瘫侧胸锁乳突肌反较对侧肌力强。
4.3.3.2.12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及其核损伤时,舌在口腔时偏向健侧;伸舌时偏于伤侧;这是由于对侧颏舌肌将舌推向伤侧所致。舌肌萎缩,核性损伤者且有肌纤维颤动。双侧损伤轻者构音不清,重者舌不能动,不能吞咽、咀嚼,说话困难。核性损伤者常伴有口轮匝肌功能障碍;口唇变薄多皱,不能吹口哨。核上性损害者伸舌偏向病灶对
二、颅神经
(一)视力和眼底
[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觉纤维→视乳头→视神经/孔入颅 视交叉(仅视网膜鼻侧纤维交叉)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皮层(视觉径路)→视束→中脑顶盖前区和上丘→E-W氏核→动眼神经(瞳孔光反射径路)[检查方法] 1.视力:先排除眼球本身病变,两眼分别检查。通常用视力表,粗测可嘱病人阅读书报,并和正常人对比。视力显著减退者,可让其辩认眼前不同距离处手指数或手指晃动情况,或以手电光试其有无光感。分别用“失明”、“光感”、“指动感”、“XXcm内可辨指数”表示。
2.视野:眼球正视时所能看到的注视点以外的空间范围称视野。正常单眼视野颞侧约90,鼻侧及上、下方约为50-70。精确的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粗测常用对照法:病人背光与医生相对而坐,嘱闭左眼,医生手指从上、下、左、右周边部逐渐向中心移动,嘱病人见到手指时立即说出。同法再测另一眼。根据正常视野即可比较出病人视野缺损的大致情况。
3.眼底:
用眼底镜进行检查。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现桔红色,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侧方向,园形,边缘清楚,色淡红,中央有色泽较淡之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视乳头中心,分上、下二支及许多小支,彼此不吻合。动脉色鲜红,较细而直,静脉色暗红,较粗而曲;动、静脉管径比例约2: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稍下方约两个视
2.瞳孔
(1)缩瞳:Edinger-Westphall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
(2)扩瞳:神经纤维发自下丘脑交感中枢,下行至脊髓C8-T2侧角(睫状脊髓中枢)发出交感神经,随颈动脉入颅再随三叉神经眼支到瞳孔扩大肌。
此外,交感神经通路也支配同侧睑板肌(协助提起同侧上睑)、球后平涌肌(使眼球稍突出)、面部汗腺(泌汗)和血管(收缩血管)。
[检查方法] 1.眼裂宽度:观察两眼裂大小,有无眼睑下垂(应排除眼睑本身病变)。附带可检查眼球是否突出或下陷。
2.眼球位臵和运动:①斜视:嘱病人正视前方,观察有无眼球偏斜;②眼球运动和复视;双眼随医生手指向各方向移动,观察何侧眼球活动受限及其程度,并询问有无复视;③同向偏斜和同向运动麻痹;双眼不同时向一侧注视(侧视麻痹)或向上方、下方注视(垂直运动麻痹);④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前方自远而近的医生手指,观察有无双眼内收障碍。
3.瞳孔:①外形:观察瞳孔位臵、大小、形状,边缘是否整齐,两侧是否相等。正常瞳孔为园形,两侧等大,自然光线下直径2-5mm。②对光反射: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光反射。③调视反射:作辐辏反射检查时,在双眼内收同时,双侧瞳孔也见缩小。
[临床意义] 1.眼动神经麻痹: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2.同向运动麻痹:见于动眼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以上的同向运动
0
面肌时,注意鼻唇沟有无变浅;作示齿、微笑动作时,有无口角偏斜;吹哨和和鼓腮时有无漏气或不能。
3.咀嚼运动: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测试咀嚼运动时两侧肌力是否相等;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4.角膜反射:嘱向一侧注视,以棉丝从另一侧轻触角膜,引起眼睑敏捷闭合。同侧反应称直接反射,对侧为间接反射。
[临床意义] 1.颜面感觉减退和三叉神经痛,见头面神经痛一节。
2.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或(和)面神经的损害,引起同侧上、下组面肌均瘫痪,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损害,即一侧前中央回或皮质脑干束的病变,则只引起其支配的对侧下组面肌瘫痪,称“中枢性面瘫”。详见定位诊断一节。
3.面肌抽搐和痉挛:为一侧面肌的阵发性抽动,或面肌持续性收缩。前者为面神经激惹症状,见于小脑桥脑角病变等;后者多为面神经炎恢复不全的遗症状。
4.咬肌萎缩和痉挛。前者见于三叉神经运动支毁坏性病变,除咀嚼肌萎缩外,尚有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若一侧受累,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后者则出现牙关紧闭。
5.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第一支、面神经或脑干病变均可引起。但前者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病变则角膜感觉存在。
(四)听力检查:
[解剖生理]
听觉由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导。听神经中的另一神经为前庭神
臵是否出现眼震,称位臵性眼震试验。详见眩晕一节。
[临床意义] 1.神经性(感音性)耳聋:由内耳或听神经损害引起。不全损害时,音叉试验气导、骨导均缩短,但比例不变,称Rinne试验短阳性;Weber试验偏向健侧。当一耳完全性神经性聋时,由于音波自颅骨传至对侧健耳,造成骨导>气导假象,应加注意;然Weber试验仍偏向健侧,且气导消失,可资鉴别。
2.传导性(传音性)耳聋:由中耳病变或外耳道阻塞所致。音波自颅骨传导到内耳后,部份音波经中耳和外耳道向外传导受阻,从而患耳骨导声音增强,呈现Rinne试验骨导>气导现象,称Rinne试验阴性,Webr试验偏向患侧。
(五)软腭、咽喉的运动和感觉:
[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经也传导舌后1/3部份的味觉;迷走神经则传导胸腹腔的内脏感觉,其纤维分别源自上神经节和结神经节,传入脑干的孤束核。
[检查方法] 1.腭咽喉运动:了解并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反流,发音嘶哑或鼻音,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有无下垂。嘱病人发“啊”声,观察软腭能否上举,两侧是否等高。声带运动可用间接喉镜观察。
2.咽壁反射:观察和比较用压舌板轻触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恶心、作哎反应情况,并了解感觉的灵敏程度。
[临床意义] 1.真性延髓(球)麻痹: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出现的一
核只受对侧支配。
(2)皮质脊髓束:来自中央前回上2/3部分和旁中央小叶,到达延髓下端腹侧时,大部分交叉到对侧(锥体交叉),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时再陆续交叉到对侧前角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成为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并抑制和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活动。
3.锥体外系统:包括底节、黑质、红核、丘脑底核等结构,经过网状结构及顶盖的神经通路,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系原始运动中枢,受皮层的抑制调节,并参与肌张力的形成。
4.小脑系统:通过三对小脑脚(绳状体、桥臂、结合臂)与大脑、底节、脑干、脊髓等联系。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主要通过红核及网状结构的下行通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和自主运动的准确、协调和流利,称为共济运动。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肌力:先观察自主活动时肢体动度,再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轻微肌力减退检查方法:①双手同时迅速握紧检查手指。患侧握手较慢,力量稍轻。②双手指尽力分开后手掌相对,观察两侧指间隙大小。患侧分开较小。③两臂前伸,患臂逐渐下垂(Barre试验)。④仰卧、伸直下肢时,可见患侧足外旋;或双腿屈曲,使膝、髋关节均呈直角,可见患侧小腿逐渐下垂(Magazini试验)。
肌力按六级分法记录,肌力的减退或丧失,称为瘫痪。“0级”一完全瘫痪。“1级”至“4级”,为不全性瘫痪或轻瘫:“1级”一有肌
脑病变。④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
(2)肌张力增高:①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下肢伸肌张力增高。②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此外,脑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变还可见去大脑强直—四肢呈现强直性伸直。皮质广泛病变可见去皮制强直,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日新月异臂紧贴胸前,下肢强直性伸直。
4.共济运动:平衡与共济运动除与小脑有关外,尚有深感觉参与,故检查时应睁、闭眼各作一次。肌力减退或肌张力异常时,此项检查意义不大。
共济运动检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①指鼻试验:嘱用食指尖来回触碰自己的鼻尖及检查者手指,先慢后快;②跟膝胫试验: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再使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此外,也可观察患者作各种精细动作如穿衣、扣扣、写字时表现。
平衡检查常用Romberg试验:并足站立,两臂前伸,观察有无晃动和站立不稳。
(1)小脑性共济失调:睁闭眼均有共济失调表现,肌张力减低。小脑半球病变以肢体共济失调为主,小脑蚓部病变以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为主。
(2)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缺失所致,故睁眼视力代偿后,共济失调不明显。多累及下肢,出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震颤觉和关节位臵觉丧失,行走时有如踩棉花感,为此,行走时举足过高,踏
近身体不摆动;下肢则伸直,不能屈曲,行走似划圈。见于锥体束病变恢复期。
此外,尚有双下肢张力增高引起的剪刀(痉挛)步态,小脑病变引起的酒醉(蹒跚)步态,震颤麻痹引起的慌张步态,下肢弛缓性瘫痪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引起的摇摆(鸭行)步态等,均为特征性步态,容易鉴别!
感觉系统
解剖生理]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后者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以躯体部分的感觉传导通路为例,第一级神经元为后根神经节,系双极细胞,其周围突终止于相应感觉感受器;其中枢突进入脊髓换二级神经元后交叉上升,但不同感受纤维交叉平面不同。第三级神经元为丘脑外侧腹后核。
1.痛温觉:
2.深感觉:
3.触觉:
冲动传入后根后一部分至同侧后索,随深感觉通路上升;一部分至后角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前束上升。两者至脑干并入脊髓丘脑束,一起上达对侧丘脑与中央后回。
在脊髓内,痛温觉纤维和深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侧束和后索内的排列见图。
[检查方法]
0
(神经末梢型)、脊髓节段型(根型)、传导束型和皮质型之分。
反射
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臵。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
(一)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检查方法] 1.肱二头肌腱反射(颈5-6,肌皮神经):前臂半屈,叩击臵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引起前臂屈曲,同时感到二头肌腱收缩。
2.肱三头肌腱反射(颈6-7,桡神经):前臂半屈并旋前,托住肘部,叩击鹰咀突上方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颈5-8,桡神经):前臂半屈,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4.膝腱反射(腰2-4,股神经):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
5.跟腱反射(骶1-2,胫神经):仰卧,膝半屈,两腿分开,以手
上部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1)减退、消失:见于反射弧中断时。但腹壁和提睾反射减退或消失,亦可见于锥体束损害,因其除脊髓反射弧外,尚有皮质通路。此外,深睡、麻醉、昏迷、新生儿等,腹壁反射也常消失。
(2)亢进: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其它锥体外系疾病时,偶见浅反射尤其腹壁反射中度亢进,系损伤中脑抑制浅反射的中枢所致。精神紧张和神经官能症时,腹壁反射也可有不同程度的亢进。
(三)病理反射
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被锥体束抑制的屈曲性防御反射变得易化或被释放,称为病理反射。严重进,各种刺激均可加以引出,甚至出现所谓的“自发性”病理反射。
1.Babinski征:用叩诊锤柄端等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缘直到拇趾基部,阳性者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形分开,膝、髋关节屈曲。刺激过重或足底感觉过敏时亦可出现肢体回缩的假阳性反应。此征也可用下列方法引出:①Oppenheim征:以拇、食指沿胫骨自上向下划。②Chaddock征:由后向前划足背外侧缘。③Gordon征:用力挤压腓肠肌。
2.Hoffmann征:为上肢的病理反射。检查时左手握病人手腕,右手食、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将腕稍背屈,各指半屈放松,以拇指急速轻弹其中指指甲,引起拇指及其余各指屈曲者为阳性。此征可见于10-20%的正常人,故一侧阳性者始有意义。
(四)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和神经根受刺激性损害时,因有关肌群反射性痉挛而产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皮肤颜色和温度:观察肤色,触摸其温度,注意有无浮肿,以了解血管功能。血管功能的刺激症状为血管收缩、皮肤发白,发凉:毁坏症状为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热,之后因血流受阻而发绀、发凉,并可有浮肿。
皮肤划痕试验:用骨针在皮肤上稍稍用力划过,血管受刺激数秒后收缩,出现白色条纹,继以血管扩张变为稍宽之红色条纹,持续10余分钟,为正常反应。若红条纹宽达数厘米且持续时间较长至呈现白色隆起(皮肤划痕征),则表明有皮肤血管功能失调。
交感神经损害时,其支配体表区内少汗或无汗:刺激性病变则多汗。
2.毛发指甲营养状况:注意皮肤质地是否正常,有无粗糙、发亮、变薄、增厚、脱落溃疡或褥疮等;毛发有无稀少,脱落;指甲有无起纹,枯脆、裂痕等。
周围神经、脊髓侧角和脊髓横贯性病变损害植物神经通路时,均可产生皮肤、毛发、指甲的营养改变。
3.膀胱和直肠功能:
了解排尿有无费力、急迫和尿意,有无尿贮留和残留尿以及每次排尿的尿量。了解有无大便失禁或便秘。临床上较重要的是排尿功能。
膀胱功能障碍可分两大类:
(1)低(失)张力性膀胱:脊髓排尿反射弧损害引起,常见于园锥、马尾和后索病变。但也可见于横贯性脊髓病的急性期(休克期)。膀胱逼尿肌张力低或无张力,尿充盈后不引起反射性收缩而致尿贮留。过
己的话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因此,虽能说话但多错乱,无法听懂。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区)的病变。检查时可让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执行简单的口述动作,如闭眼、张口等,观察其是否理解。
(二)失用症:
失用症是丧失了正确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动作的能力的总称。即在无肢体瘫痪或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不能或不会按一定顺序正确完成上学的有目的的动作。其中枢主要在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并通过胼胝体和对侧运动区联系,但指导完成各个动作的要领则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变和大脑广泛性病变,均可引起失用症。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各种自发性动作,或将火柴、牙刷、柱子等臵于手中,嘱作出用火柴点烟、刷牙、梳头等动作,观察能否正确完成,有无反复而不知所措,或错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别处擦划等情况。
(三)失认症:
各种感受通路正常,但不能通过感知认识熟悉的物体,如不能识别触摸到的物体(体觉失认症,即实体觉丧失);不能辩论看到的熟人,但可领先触摸或听音加以识别(视觉失认症)等,分别见于中央后回和枕顶叶交界区的病变。对自己躯体的失认症称“体象障碍“,常见者有手指失认(不知手指名称)和左右定向障碍(分不清躯体的左右侧),多见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病变。也有的表现为病觉(否认一侧肢体是自己的),主要见于优势半球以角回和缘上回为中心的广泛病变。检查时可询问患者手指名称,嘱指出左右侧,有偏瘫者询问有无偏瘫,并了解其是否关心等。
传导通路,二为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
(1)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后肢前2/3下行,通过中脑、脑桥及延髓的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左、右纤维大部分互相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下行,进入脊髓侧索(称皮质脊髓束),沿途终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经前根走出,通过神经丛,组成周围神经后,到达所支配的躯干、四肢骨骼肌。
(2)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膝部下行至脑干,沿途终于脑干内的各个颅神经运动核-下运动神经元。
2.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以外的管理骨骼肌运动的传导束。其纤维起自大脑中央前回以外的各皮质,下行途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下橄榄核、网状结构等发生广泛联系,并多次更换神经元,到达脑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然后通过脑、脊神经到达骨骼肌。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完成不随意运动(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肌张力)。
二、肌力检查要点
1.肌容量的测定:注意观察肌肉有无萎缩、肥大,并注意其分布和范围,进行两侧比较。可以用带尺测量肢体周径,即在双侧肢体同一水平部位对比测量,并记录之,不仅可以确定肌肉萎缩或肥大的程度,也可以作为今后随访的比较。肌肉萎缩检查时,可见肌肉组织体积缩小,触之松软无力。可为神经营养因素引起,也可为肌炎或长期肢体废用所引起。肌肥大可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肌强直等
0
会发生不同范围的瘫痪,如截瘫、单瘫、某一组肌肉或某一块肌肉瘫痪。通过对某个肢体、某组肌肉或某块肌肉的肌力测定,有助于了解神经受损的类型及部位。胸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肌肉瘫痪,桡神经损伤所支配的伸腕、伸指、伸拇肌肉发生瘫痪。各部位肌肉肌力的测定,一般自颈背、上肢、胸腹到下肢,由上而下逐一进行。先查健侧,再查患侧。检查部位要完全裸露,所取体位须视检查部位和不同的肌力而定。通过各部位肌肉肌力检查,客观地了解肌肉的病损程度与目前的功能状态。
轻瘫检查方法:轻微的瘫痪不易被发现,可进行如下检查。
l.上肢轻瘫试验
a.上肢平伸试验(Barre试验):嘱患者闭目,双上肢向前平举,持续数分钟后,可见轻瘫侧上肢旋前并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嘱患者仰卧,双上肢向上伸直,保持不动并闭目。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上肢下落,低于健侧。
2.下肢轻瘫试验
a.巴利(Barre)氏下肢第一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两小腿抬起约45或屈由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巴利(Barre)氏下肢第二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位,用力屈曲双下肢,尽量使足跟贴近臀部,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足跟、足趾距臀部较远,足趾的屈曲力减弱更明显。
c.敏格锡尼(Mingazini)氏试验:嘱患者仰卧,双下肢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下肢下落低于健侧。
d.单足站立试验:嘱患者交替用单足站立,患侧下肢站立不稳及摇晃。
和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上肢驰缓性瘫痪和双下肢痉挛性瘫痪,称为四瘫。
b.胸髓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c.腰膨大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前角细胞,表现为双下肢驰缓性瘫痪。
4.3.3.4.2 肌张力:⑴嘱被检者安静放松,不要做随意运动,检查者用手触摸肌肉的硬度。⑵被动运动被检查者关节,根据其被动活动时阻力大小判断肌张力的高低。可记录为:肌张力增高、正常、降低。4.3.3.4.3 肌萎缩检查:观察肩胛带,臀部和肢体肌肉(包括鱼际肌)有无萎缩,并以卷尺在两侧肢体同一平面量出其周经,加以对比。4.3.3.4.4 不自主运动的检查:⑴震动:常发生在手、足、头、眼睑或舌,震动迅速。苍白球损伤者四肢在静止时出现粗大震颤,运动时消失或减少。小脑损伤者四肢常在随意运动时出现幅度小的震颤,在静止时消失(称意向性震颤)。⑵手足徐动和舞蹈症:尾状核损伤,手指可出现持续缓慢交互伸屈。纹状体损伤可出现四肢和面部的肌肉迅速而无目的、无秩序的运动。⑶肌纤维颤动:脊髓前角细胞或前根受刺激时,四肢肌肉单个纤维束可出现细小颤动。⑷痉挛:中央前回受刺激时可出现阵法而有节律的不自主肌肉收缩,全身性痉挛即为癫痫大发作。
4.3.3.4.5 共济协调运动的检查:⑴指鼻试验:伤者坐位或站位,双肩保持水平,手臂外展,以一手食指点自己鼻尖,再回到起始位臵,反复多次并以不同速度指鼻。睁眼和闭眼分别试验,观察动作是否连贯、平稳、准确。⑵鼻-指-鼻试验:伤者睁眼,先以食指指点自己
卧,试者一手托住腘窝,使膝关节呈半屈状,叩击髌韧带,观察伸膝反应。⑸跟腱反射:嘱患者仰卧,髋关节外旋,髋及膝关节半屈,试者一手托起足跟或扶持前足使胫骨后肌群维持一定张力,然后叩击跟腱,观察踝关节跖屈反应。根据深反射情况将检查结果记录为:正常、减弱和消失。
4.3.3.5.3 病理反射:⑴巴彬斯基征:以针在足底外缘自后向前划过。跖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⑵夏道克征:以针从外踝下向前划至足背外侧。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⑶以拇、食二指用力沿被检者胫骨前从上而下加压推移。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⑷高登征:以手捏压腓肠肌。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
4.3.3.6 自主神经系统的检查
4.3.3.6.1 皮肤温度和划痕试验:即血管舒缩反射的检查。以大头针在上肢和胸腹部皮肤上划痕,正常人如钝刺激不加压急速划过,皮肤约在5秒钟内出现 白色的线纹。在脊髓损伤区相应的节段内和周围神经及后根损伤区不能引出皮肤划痕反射,这一试验可作为脊髓损伤及后根和周转神经损伤的定位参考。
4.3.3.6.2 括约肌功能:⑴膀胱括约肌功能:脊髓休克早期或马尾神经完全损伤常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尿液积聚过多,膀胱收缩无力而极度膨胀,尿液充盈性外溢。⑵肛门括约肌:脊髓休克早期或马尾神经完全性损伤时,排便功能障碍,大便干则便秘,稀则失禁。4.3.3.6.3 淀粉碘试验:在肢体上涂2%的碘酊,干后撒上淀粉。用红外线或白炽灯烘烤5-10分钟,如出现蓝色,表示该皮肤有出汗功能。
4.3.3.7.5 颅后窝骨折:此类伤常并发颅后窝血肿,因此疑有此处血肿时,应摄汤氏位片,以清晰显露该处骨折。枕骨和岩枕裂发生骨折,可在乳突后及胸锁乳突肌后缘的皮下出现淤血斑称Bottle氏征。第9.10.11.12对颅神经也可发生损伤。颅后窝骨折也可并发脑脊液耳漏和鼻漏。必要时可进行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4.3.3.8 脑损伤
4.3.3.8.1 脑震荡:当疑有脑震荡时,应注意了解伤者伤后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昏迷则应了解昏迷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时是否伴有面色苍白,瞳孔是否有改变,对光反应是否迟钝,有无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微弱,呼吸浅慢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等情况;当意识恢复后,对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是否不能记忆,即有无“逆行性遗忘”等。4.3.3.8.2 脑挫裂伤:当伤者出现长时间(大约半小时)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神经系统据灶性体征时,应进行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有无脑挫伤。
4.3.3.8.3 脑干损伤:当伤者长时间昏迷(可长达数周甚至终生),并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时,应考虑到脑干损伤的可能性。可以通过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有无脑干损伤。
4.3.3.8.4 颅内血肿:如果伤者伤后出现“昏迷-清醒-昏迷”或是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一侧瞳孔变细,几分钟后,即出现该侧瞳孔渐次扩大,对光反应由迟钝而消失;偏瘫;血压呈阶梯式上升,脉搏呈阶梯式减慢,呼吸深慢等,应考虑到有无颅内血肿。应及时进行 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4.3.4 面部检查
4.3.4.1 面部外形检查:如有凸出或塌陷、伸长或缩短,或者鼻梁塌
动情况,如伸舌时歪斜,伸舌有无受限和偏斜等。
4.3.4.8 当有张口困难或疑有颞下颌关节损伤时,应检查关节区有无肿胀、压痛及髁状突活动情况。同时测量张口度(上下切牙间距)大小。必要时摄X线片协助诊断。
4.3.4.9 当疑有牙槽骨骨折、颌骨骨折或颧骨骨折时,应拍摄X线片,必要时进行CT扫描,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形态和程度等。当疑有牙折或牙周病时,应拍摄口腔全景片。
4.3.4.10 眼损伤检查(见《法医学眼损伤检验规范》)。
4.3.4.11 耳检查:检查耳廓有无挫伤、切割伤及撕裂伤,有无耳廓畸形及缺损等,并应详细记录损伤的位臵、大小及程度。外耳道皮肤肿胀、破损、外耳道渗血及狭窄等。骨膜有无破损、穿孔、出血等。对破裂、穿孔的位臵、形状,血液的色泽等均应详细描述。并常规摄骨膜照片。有无脑脊液耳漏等。听神经及听力检查:见《法医听力损伤检查规范》。
4.3.4.12 鼻损伤:检查外鼻有无挫伤或挫裂创、切割创,外观有无畸形和缺损。疑有鼻骨骨折时,应进行X轴位或断层拍片,必要时行CT扫描。4.3.5 颈部检查
4.3.5.1 见皮肤与软组织检查。
4.3.5.2 喉与气管:应注意检查有无呼吸困难。喘鸣,紫绀,咳血,皮下气肿,伤口有无气体进出,声音有无嘶哑,喉和气管是否移位或变形。必要时应请专科医师进行喉镜观察(包括间接喉镜、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X线摄片、CT扫描对喉和气管损伤也能提供帮助。4.3.5.3 颈部大血管:应注意检查有无伤口、搏动性肿块、血流杂音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3
关键词:颈部损伤;尸体检验;放射影像学
常规尸体解剖是法医学鉴定的“金标准”,但解剖是一种侵入性检验方法,存在不能很好的保持尸体完整性、检查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空间相对位置等缺陷,在进行损伤鉴定时,许多死者家属并不接受尸体解剖,这便需要采用非侵入性、无创性或微创尸体检验技术。近年来,放射影像学发展迅速,在尸体检验中发挥巨大作用。颈部损伤是最常见的致死性损伤之一,暴力类型较多,如交通事故、打击、勒索等,颈部存在脊椎、动脉大血管等多种结构,致伤原因复杂、损伤類型繁多,外界作用力因大小、方向、作用次数、受伤时体位等原因,导致颈部损伤表现各异,一定程度上给鉴定带来的困难[1]。近年来,国内广泛应用CT、MRI等放射影像学技术开展尸体检验,取得了一定成果。尸体解剖前,采用放射影像学技术进行检验,可为解剖起到指导作用,甚至弥补解剖不足,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死因分析
颈部致死性损伤一般可分为机械性窒/颈椎与脊髓损伤。
1.1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是最常见的单纯性颈部致死性损伤,包括勒死、缢死、扼死等,外力压迫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受压部位皮下脂肪等组织常伴有出血,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等甚至可能出现断裂,损伤程度、部位与受力作用大小部位与方向、工具、死者是否反抗等因素有关。放射影像学检查最大的价值在于可较清晰的显示受力部位。机械性窒息致死诊断并不困难,影像学检查与解剖一致性较高。但放射影像学检查质量易受技术特点、仪器功效影像,MRI对骨与软组织分辨程度较高,具有三维成像功能仪器可用于诊断颈部复杂损伤。需注意的是,部分死者被勒颈后仍存在鼾息,部分还可能合并暴力伤害,但尸体体表可能无明显伤害迹象,放射学检查可弥补体表检查缺陷。
1.2颈椎损伤
颈椎损伤也是最常见的颈部致死性损伤类型,主要是指颈部受外力直接暴力作用或在惯性条件下产生的损伤,前者伤情较复杂,后者多见颈5、6椎体损伤,常见的颈椎损伤包括关节脱位、颈椎骨折,可伴有颈椎韧带撕裂、关节内出血等。在致死性车祸中,约1/3可能与惯性损伤有关,此类死者体表无明显变化,需解剖才可明确判断。但颈椎解剖难度大,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解剖学损伤。放射影像学技术对脊椎、脊髓敏感度高,可准确判断骨折、出血、急慢性脊髓损伤等各类病变,并与颈椎病等其它原发性相鉴别。
1.3小结
需注意的是,尽管放射影像学技术在死因分析中体现了独特的作用,但更多起辅助作用,并不能以影像学检查结果取代解剖,更不能取代精细组织病理学检查。
2致伤方式推断
X线、CT、MRI等放射影像学技术对骨折敏感程度高,近年来三维影像学、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使放射影像学技术实现数字化,克服了二维图像不足。放射影像学对颈部整体的显示效果好,从整体上判断致伤方式,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常规解剖损伤诊断易遗漏缺陷。颈部损伤骨、大血管、组织结构复杂,放射影像学计数通过三维重建,可显示骨折碎片与空间位置关系,再现骨形态特征,有助于判断力作用的部位、方向,在体表、软组织损伤特征丧失的颈部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判断颈部骨折,可分析损伤方式、形成机制,判断罪犯犯罪行为。对于刀刺伤、枪弹伤等伴有颈部异物损伤,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物体部位、分布,多数情况下,放射影像学检查可准确判断入口形态、异位进入轨迹,确定进入方向[2]。
3特殊条件尸检
放射影像学检查技术基本成熟,各种检查手段较齐备,在特殊条件下可发挥重要作用。
3.1无法解剖尸体检查
因特殊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原因,部分尸体无法被解剖。放射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解剖,考虑到颈部致死性损伤一般为机械性窒息、颈椎损伤与大血管损伤,致伤原因较明显,放射影像学检查基本可满足需要。
3.2高度腐败
腐败尸体检查一直是法医学工作难点,腐败尸体体表、软组织已发生性质变化,常规尸体解剖难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放射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腐败尸体的骨性特征,甚至可显示完好软组织损伤特点,对“液化状态”的颈部组织提前检验,在血肿等病理改变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弥补解剖检验不足,解剖中肉眼观察“液化状态”颈部组织变化实际价值较小。通过观察腐败气泡的量与甲状腺等其它器官泡沫状影像特征变化,有助于鉴别生前气体栓塞。
4放射影像学在颈部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优势
颈部损伤法医学鉴定内容主要包括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损伤经过时间、生物力学特征与机制、致伤工具等。颈部损伤特别是钝力性损伤判断较困难,损伤是遭受哪个方向力形成的,作用力大小、组织力学特性、各类损伤关联度,这些都是法医学研究重点,放射影像学检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解剖方法不足,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可计算损伤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速度等力学参数,用于现场勘察、指导解剖。MSCT以及三维重组技术在骨与器官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精确扫描,可较准确的还原损伤,以满足力学分析需要,现已被应用于机械性窒息鉴定。尸体解剖着眼于肉眼可见的损伤与全身并发症,对微小痕迹往往不够重视,而颈部机械性损伤鉴定注重全面系统分析,有时微小伤痕可能是鉴定的关键,放射影像学检查在微小损伤鉴定上具有较高的价值。相较于传统解剖,放射影像学检查也更有助于信息保留。
参考文献:
[1]篙自睿,吴敬东,刘小山,等.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7,23(002):142-144.
[2]刘宁国,邹冬华,许建荣,等.影像学技术与尸体解剖在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9,25(4):254-259.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4
一、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涵
1.医德教育, 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 对医务人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其职业素质。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规定, “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效, 长期坚持不懈”。
医学生医德教育, 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 依据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对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医德教育,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其将来从事医务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重要的职业前教育, 从学医之初就深入开展医德教育, 是医学界医德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2. 当前医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有通过医德教育课程和临床类医学生在其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完成, 另外各医学院校往往通过开展一些讲座、义诊等相关的主题活动, 加深医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和接受。
二、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1.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医学界自古对医德与医术之间的关系就有清晰定位。孙思邈在医学经典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一文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观点, 阐述了医德和医术培养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他认为, 优秀的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医术“精”, 对病人的“诚”。只有将“精”、“诚”集于一身, 才能成为“大医”, 才能被称为“仁者”。从医的人应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总结起来, 就是医德与医术相伴而生, 共同发展。医德以医术为依托, 医术以医德为指导, 医术是实现医德本质的手段, 而医德又将医术的发展方向控制在维护和保障人类健康这一正确轨道上。两者共同推动着医学的发展, 可以说, 一部医学史, 既是医术不断进步的历史, 同时也是医德本质不断实现、不断发展的历史。
2.医德医风教育对正确引导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取向意义重大。
高尚的医德是医学生职业化素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勇于承担白衣天使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职业操守是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内动力。每个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体现在服务态度、服务理念、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诊疗水平、治疗效果, 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声誉及当地的社会安定。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而形成的, 因此, 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品质的基础阶段和决定阶段。
3. 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是缓解日益频发的医疗纠纷的需要。
近几年频发的医疗纠纷表明,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它不仅要求广大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 更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医学生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没有过硬的医德基础, 不能与患者顺畅沟通, 势必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的紧张, 甚至造成医疗机构各方面都会衰退的不良后果。
三、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1.医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
社会上有观点认为, 医生会看病、会做手术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医学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职业, 医生面对的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病”, 不能只见“病”不见“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 医学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水准, 还应当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病人更多的人文和心理关怀,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 医学生还应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否则无法面对未来的服务对象。所以, 高等医学院校要规范学科建设, 完善院系设置, 设置专门的人文学系, 建设人文学科教师队伍, 保证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课程的学时, 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塑造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2.坚持课堂系统讲授, 正面典型引导。
医学生培养中, 医学生的医德和医术教育培养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过程, 医学教育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医德和医术教育的理念, 每位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 成为医德和医术教育的楷模, 并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上影响感染学生。从按时上课、认真授课的敬业精神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解剖课程中, 尊称死者为“大体老师”, 定期带领学生向遗体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尊重, 尊重并赞扬他们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坚守实事求是的精神, 认真细致地探索未知领域, 并严谨细致地寻求理论根据;在临床实训课中, 把每一个模型人当做病人来爱护, 严格、正规操作;在抢救急症病人时, 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时间, 在抢救病人时精心、细致。潜移默化地传授精湛的医术, 传递高尚的职业精神, 让学生得到医德的熏陶, 也得到了医术的指导。
3.加强临床实习带教, 以软环境营造氛围。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德和医术教育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医德教育的目标是把自觉的医德意识, 转化为实践中相应的医德行为, 并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自觉的医德习惯, 而在医德提升的同时更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技术。
在实习前, 学校和医院要相互协调, 严选医德与医术兼具的优秀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 加强对学生的表率作用, 使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时, 既学到应掌握的医疗技术, 同时不断地提升情绪体验的水平, 培养仁爱、高尚的道德情感,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学生初入社会, 势必面临负面功利色彩的影响, 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造成心态失衡, 这是医德教育面临最大挑战的阶段, 要本着正面教育为主, 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医师树立强烈的医德教育意识;组织医学专家、杰出校友和实习生座谈, 强化榜样的激励和感染作用;由专业老师正面导向, 及时解决医学生的道德困惑等形式, 使医学生在培养科学精神, 严谨工作作风的同时, 将医生天职是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掌握精湛医疗技术形成一个整体, 使学生不仅使医德教育在为人民服务中、奉献中得到深化, 起到良好的道德提升效果。而且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掌握了一定的医疗技术。
4. 取精去芜, 整合大众传媒资源。
医患关系的缓解,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 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范围广等特点渗透到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 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医学界的评价和视角, 对医学事件的报道、对医学职业的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医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过程中的选择, 从而影响医学生在走上从医道路后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精神。大众媒体对医学生的影响既有引导价值观整合、纠正错误理念、确立主体角色、提供资源等正面因素, 又有医生“收红包”追逐利益、恶性竞争等报道导致的价值观念扭曲, 导致医学生进取心和职业观念弱化、人文精神失落, 处事态度消极化等问题。大众传媒对医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医学院校要坚持传统医学中的医德教育理念, 弘扬主流道德观, 形成正向价值观念, 在保证学生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督、管理力度, 通过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 加强计算机监管和自身局域网建设, 从学生实际出发, 建设网上社区, 为学生提供评论时事、交流思想的平台。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使学生在正能量氛围中接受教育, 提高鉴别是非能力, 增强批判意识, 提高自身免疫力。
医学生是医学事业的接班人, 是未来处理医患关系的主体, 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与培养, 对医患关系的缓和和医学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医学院校要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要把握医德理论的要点, 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德对医疗机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和竞争作用, 使成为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J].教书育人, 2012, (12) .
[2]刘西平, 王淑霞.强化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8) .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5
职业规划视域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研究对象
以西安医学院2014级临床卓越班60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30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选项班教学,授课内容为传统项目;实验组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为新构建的体育课程体系。在开学初对整个班学生的50米、800米(女生)或1000米(男生)、坐位体前屈及肺活量、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项目进行了测试,并根据《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进行评分,求出两组的平均分;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比对照组的学生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1)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前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5所本科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的120名学生和40名教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几所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以及医学生的就业情况的现状,统计结果发现目前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的就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急需进行“医体”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改革;(3)专家访谈法:实施新课程体系之前,走访了省内15位专家和领导,听取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对新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3.新体育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为依据,包含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两部分(见表1、2):
4.新体育课程体系实施的教学效果的分析
(1)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实验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800米、仰卧起坐及肺活量等)成绩比对照组平均分高20分;按照项目和专业对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是柔韧、协调、灵敏、耐力、速度五大素质进行测试发现:女生的柔韧性(纵叉、横叉)大幅度提高,协调性显著提高,学生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了其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
(2)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对比分析: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相比对体育的兴趣有明显的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多了,积极参加校运动队的校内外比赛,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3)实验前后学生对医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对比分析: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在临床实习阶段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是真正的医体结合,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环节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及术后的康复保健提供了实用性的方法;对实验组学生的实习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些运动处方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病人对这些运动处方的方法也很满意;拓宽了医学生的就业领域,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医学院校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1.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更好地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要。因此,现阶段加强对医学与体育结合来促进医学院校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利用医学院校与体育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医学生的专业进行交叉渗透,对有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医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课程体系是一项课程改革的创新先进之举,不但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培养出的学生是具有多方面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的就业或择业提供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改革新路,培养既懂“医”,又能“体”的创新型、实用性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有借鉴作用。
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进步幅度很大,而且学到了更多与专业相结合的理论知识和预防疾病、康复治疗的运动处方,并在临床实习阶段得到很好的应用,说明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的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不仅能开医疗处方还能开体疗处方的双向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医体结合以医为主、以体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毅、王红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医学与社会》2009年第22(11)期。
[2]王瑞平、高航、耿洁:《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效果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31(3)期。
[3]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4]杜世全:《对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第2(6)期。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6
度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个人生活调适过程中产生的;高年级学生 (尤其是五年制、七年制学生, 在校时间相对较长) 对自己、对学习乃至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 初始症状逐渐减弱, 而代之以焦虑、偏执和身体症状等。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长时间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学生问题使辅导员无法合理驾驭其私人时间;对问题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能否令学生家长满意、问题是否得到控制等, 又令辅导员思想上如履薄冰;辅导员要与学生比智慧、比知识、比思维、比耐力, 任何赞赏、责备、怜惜、愠怒等情感的表达和流露都要照顾到敏感多疑的学生, 避免发生误解、反感、争执, 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劳心”过程后, 会让一部分辅导员背负一定的思想包袱。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 往往让部分辅导员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3制约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发展的因素和解决办法
目前, 制约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辅导员队伍的非职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工作的短期性。一些辅导员工作2~3年就转岗, 使辅导员成为过渡性职业。 (2) 队伍的非专业性。辅导员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 (3) 职责的不明确性。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 而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非本职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解决。 (4) 学术上的薄弱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处于经验管理状态, 缺乏理论高度, 使得学生工作缺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借鉴性。 (5) 绩效考核的模糊性。绩效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 同时, 日常工作的软性增加了量化考核的难度, 绩效考核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工作的激励效果。
非职业化导致人员非正常流动快, 在岗时间短, 从业人员要因素, 其职业道德养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成为知行合一、德业双修的健康卫士, 是高等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缺乏自我实现的价值认同, 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职业的短期性使辅导员的职业期望值很低, 加之生活阅历浅、工作经验少, 造成工作绩效低下。非职业化不能保证学生工作的连续性, 一方面, 导致短期行为严重;另一方面, 辅导员队伍的非专业化导致高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只能低水平运行。辅导员素质还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绝大多数辅导员未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培训, 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变化的新要求;部分辅导员在上岗期间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工作方法与能力, 严重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逐步实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3], 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是适应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在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不断更新观念, 改革管理体制, 完善保障制度, 建立辅导员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认真选拔、优化结构、精心培养、严格管理, 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保持高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彬, 冼锦华.高校学生辅导员素质建设[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赵妍.医学院校辅导员的素质特点[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6 (3) :
[3]李海燕.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12) :
1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推进医学特色的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
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 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一方面, 受当时社会道德总体水平的制约, 反映了社会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 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对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医德是构成整个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讲, 医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疗卫生部门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能突出高等医学院校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的学科特色。
1.2 有利于医学生构建和谐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医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经验不丰富、思想不成熟, 部分学生选择学医多少带有一定的功利和实用目的。但医生的职业, 生命攸关, 死生所寄, “非仁爱之士不可托, 非廉洁淳良不可信”。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近年来, 许多国家修订的医学教育标准中也把医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这充分反映了职业道德对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价值, 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 这对于他们以后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是一种必要的准备[1]。
1.3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传统医德把济世救人作为医学的目的。基于济世救人的目的, 祖国医学反对把医学作为谋利的手段。清代名医费伯雄曾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 欲谋私利而学医则不可[2]。当代医务工作者肩负着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任, 为有效防病治病就必须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4 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当前有一些单位、个人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 出现医德滑坡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 也败坏了医院的信誉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因此,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迫在眉睫。为适应这种改革需要, 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医德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需要,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
2.1 开展以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
医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要求他们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 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它包含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唯物辩证精神, 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规范人的思想行为方面, 发挥着良好的教化作用。传统的“公忠”思想和“义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应把传统美德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用生动的例证教育、熏陶和感染学生, 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2.2 开展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规范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大学生一切品质形成的基础和保证, 也是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是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学生誓词都特别强调诚实守信对于一名医生的重要性。因此, 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应将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在日常授课和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有意识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职业规范, 是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 使他们自觉形成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 为今后从事医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开展以爱岗敬业为内容的职业情感教育
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情感, 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内在感受。就医务工作者来说,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并献身于医疗卫生事业。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才能正确处理同事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才能自觉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 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贯穿于医学实践操作之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和教育,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4 开展以遵纪守法为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医务工作专业性强, 而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工作者应以廉洁自律为从业之本。因此, 医学生应加强自我修养, 把履行职业道德作为自觉遵守的行业准则。
3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职业道德教育与信念培养相结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阶段, 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医务工作者队伍中极少数人一切向“钱”看、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 这种不良现象也在侵蚀着校园, 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如果医学生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防范意识和抵御能力不强, 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 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3.2 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首先, 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将来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人民之健康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首先应是身心健康、富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应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理念中体现出来。其次, 职业道德教育还应体现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应设立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念、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再次, 职业道德教育应落实到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充分感知、感受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外, 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延伸到与医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家长和亲友 (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长和亲友) 、社会知名人士 (特别是业内知名人士) 的人格影响往往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3]。
3.3 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性的, 只有加强法制教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思考
刘建文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个人的和谐人格, 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构建大学生的和谐人格。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成要素、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人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从战略高度概括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等学校理应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要构建个人的和谐人格, 没有个人的和谐, 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的和谐包括个体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 首先要有一颗平衡、和谐的心。庄子说“心莫若和”, 是讲没
育, 让学生知法、懂法, 才能自觉守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方能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法制教育, 教育学生依法办事, 严格规范职业行为, 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廉洁奉公, 不做违法乱纪的事。通过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让学生认识到在将来从业中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3.4 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医学生不仅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还要防止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离。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 建立职业道德教育考评体系;在基础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活动中, 践行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文章编号:1671-1246 (2008) 03-0023-03
有和谐的人格, 即使天下太平, 也会身心乖错。“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坦荡荡的人则心平气和、乐观向上;常戚戚的人则心理失衡、怨天尤人。具有和谐之心, 才能有全面发展的人格。内心的和谐是和谐人格的灵魂[1]。和谐发展的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大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知识、肩负历史使命的特殊群体,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 当代大学生还存在各种人格缺陷, 影响其人格的和谐发展。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改革,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成要素1.1人格
力。同时, 建立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档案, 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综合素质考评挂钩, 与奖学金、助学贷款挂钩, 与诚信考试挂钩, 引导学生树立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诚信观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使其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分析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和谐社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2]段逸山, 赵辉贤.医古文·东垣老人传[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5.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7
1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1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党的这一创新理论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医学生而言,则提出了更高的价值和道德教育标准,因而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个体而言,每一名医学生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与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都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专业特点而言,医学工作者在职业工作中,体现出的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救死扶伤”、“勇攀医学高峰”、“廉洁自律”等职业价值,而这些职业价值不仅是当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且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保健需求,对医生将会提出更高、更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因而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也必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创新发展。
1.2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因而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医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医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刚结束高中阶段单纯的生活,踏入社会性相对较强的大学校园,往往会基于思想认识不全面而产生困惑,从而导致对职业价值观认识的偏差问题[2]。因此,从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首先应从思想教育出发,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将职业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励自己去克服医学职业活动中的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人生价值目标,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1.3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创新性医务人才的要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当代医学生,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始终站在医学创新的前沿,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为日后踏上医疗岗位,提升治病救人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奠定基础;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医学的研究与创新,探索新的疾病治疗方法,为减轻人类病痛贡献应尽力量。因而在新形势下,应将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作为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医学生通过对自身职业价值的深刻领会,进而升华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掌握,自觉融入时代要求,培养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并勇于实践,从而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时代精神风貌[3]。
2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
从哲学角度讲,价值标准不仅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个人而言,其价值观将通过自身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出来,同理,医学生的职业观也必然体现为对自身职业价值标准和职业价值的取向。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就是整个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为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指南,还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医学生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学生和实践中,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医德,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尽心尽职履行医务职责;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始终朝着代表当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代表着广大患者的利益,代表着最崇高的医德、医风,可持续、和谐地全面发展,充分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掌握的医疗技能,在为人民解除病痛、守护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
2.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
一个人价值观的确立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教育和影响下形成的结果,而对于职业的选择则是从进入大学开始的,因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确立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和社会教育为辅。因此,要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和社会教育为辅,统一协调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教育整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合格医务人才[5]。就学校而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适时地渗入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容;要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学在医学生价值观养成方面的促进作用,在专业与技能的传授中,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一名医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要建立健全适合医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具有医学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在孩子上大学期间,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及时相互交流反馈学生在校及假期在家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地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要扩大教育的社会化,鼓励医疗有关的社会单位参与医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搭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使得医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医务人才职业的需求和道德要求,及时纠正在职业价值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要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理解人生的意义,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3充分发挥医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促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
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不仅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和价值导向的结果,同时也是医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人际交往等感受,经过反复思考和感悟产生的综合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创新,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也应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侧重于教师的课堂教育和主动灌输,忽视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主体作用,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被动学习产生的结果往往导致医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肤浅,甚至迷惑[6]。因此,要充分发挥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自我教育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医学生自行组织与专业有关的学习实践小组或社团,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和文艺活动,使医学生在自己组织、亲身参与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亲身体验、感受生命、感悟社会,提高对社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认知能力,从而主动选择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真正转化为自身职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服好务。
总之,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医学院校及临床实习医院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后较长阶段的一项艰巨任务。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结合当代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帮助医学生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德才兼备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意义,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翔云,吕维纯,訚金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8-13.
[2]李薇.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5:130-132.
[3]黄晓丽,周忠伟.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关系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76-1378.
[4]荆雷,张亚宁,卢莉.医科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价值观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77-780.
[5]任玲艳,高艳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与内化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109-110.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 篇8
被鉴定人唐某, 男, 51 岁, 2015 年7 月27 日被人用拳头打伤左腰部后入住当地医院, 经“腹部CT扫描”示:a.左肾破裂并周围血肿形成;b.右肾多发小囊肿。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 当日即将伤者送往市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调取病历资料示:左侧腹部稍隆起、肌肉较紧张、有压痛, 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左肾区明显饱胀、叩击痛, 未触及包块, 右侧肾区无叩击痛。经市级医院“双肾CT平扫+ 增强”示:a.左肾破裂出血, 原肾周血肿较前增大;b.胰尾部及腹腔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大;c.左肾小结石;胆囊少许泥沙样结石。法医临床检验伤者体表未见明显损伤。经由检验人员详细询问及办案民警调查发现:伤者曾于2009 年与2014 年因“腹部疼痛”到多家医院检查救治。调取相关病历资料示:2009 年当地医院:B超示:a.左肾偏小并弥漫性病变声像, 肾周不规则混合性强光团, 性质待查。b.右肾囊肿。2009 年市级医院:泌尿外科B超示:声像图所见:左肾轮廓不清, 形态失常, 皮质、髓质及集合系统显示不清。提示:a.左肾积液。b.右肾囊肿。2014 年当地医院:B超示:双肾囊肿;双肾稍强回声光团, 右肾多发性, 考虑错构瘤可能。 (左肾的边界不清, 结合病史及2009年超声图像, 考虑前次检查为瘤体破裂出血改变, 此次超声变化为其演变而成) 。
2 基本理论要点
2.1 肾脏的位置与毗邻
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紧贴腹后壁, 左右各一。左肾上极平第11 胸椎, 其后方有第11、第12 肋斜行跨过, 下极平第2 腰椎。右肾上方与肝相邻, 位置比左肾低, 其上极平第12 胸椎, 下极平第3 腰椎, 第12 肋斜行跨过其后方。肾脏的毗邻关系:左、右肾不相同, 两肾的后方均贴近腰方肌、腰大肌。左肾上1/3 接触胃, 中1/3 贴靠胰, 下1/3 接触空肠, 外缘上可接触脾, 下可接触结肠;右肾上2/3 接触肝右叶, 下1/3 接触结肠, 内缘接十二指肠。
2.2 肾脏的结构
肾是实质性器官, 其实质可分为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新鲜肾皮质呈红褐色, 由肾小体与肾小管所构成。肾髓质新鲜时呈淡红色, 约占肾实质厚度的2/3, 可见10-20 个肾锥体构成。肾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 锥体尖端称肾乳头, 每一个乳头有10-20 个乳头管, 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在肾窦内有肾小盏, 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 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肾有7~8 个肾小盏, 相邻2~3 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 个肾大盏, 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孟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 移行为输尿管。
2.3 肾损伤的特点及成因
肾脏损伤原因有钝性损伤、贯通伤以及医源性损伤 (由于手术、体外震波碎石或肾活检) , 开放性肾损伤往往伴有腹内其他脏器损伤, 并发症包括出血不止、尿外渗、脓肿形成和高血压。肾脏位置较深且有脂肪囊和周围组织结构的保护, 受伤机会较少。肾脏损伤多由火器伤、刺伤以及局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依创伤的程度分为挫伤、撕裂伤、碎裂伤和肾蒂伤4 种类型。肾损伤病因:a.直接暴力:肾区受到直接打击, 伤员跌倒在坚硬的物体上, 或被挤压于两个外来暴力的中间。b.间接暴力:人自高处跌落时, 双足或臀部着地, 由于剧烈的震动而伤及肾脏。c.穿刺伤:常为贯通伤, 可以损伤全肾或其一部分, 一般均伴发腹腔或胸腔其他内脏损伤。d.自发破裂肾:也可无明显外来暴力而自发破裂, 这类“自发性”的肾破裂常由于肾脏已有病变, 如肾盂积水、肿瘤、囊肿、结石和慢性炎症等所引起。
2.4 关于伤病关系的鉴定原则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损伤为主要作用的, 即既往伤病为次要或轻微作用的, 应依据本标准条款进行鉴定;损伤与既往伤病共同作用的, 即二者作用相当的, 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适度降低损伤程度等级;既往伤病为主要作用的, 即损伤为次要或者轻微作用的, 不宜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只说明因果关系。
3 分析与讨论
3.1 本案中CT显示伤者左肾破裂并周围血肿形成, 临床检查伤者体表未见皮肤软组织损伤, 结合办案民警调查结果, 分析:a.伤者左肾区被外界暴力击打过;b.作用于伤者的外界暴力程度并非十分巨大。
3.2 根据案发后办案民警的调查结果了解到, 在本次受伤前, 伤者曾于2009 年与2014 年因“腹部疼痛”到多家医院检查救治。根据调取相关的病历资料示, 伤者左肾轮廓不清, 形态失常, 并有积液、囊肿等病变。
结合上述综合分析, 伤者左肾破裂出血是本次损伤与既往疾病共同作用所致。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4.3.2 项规定, 损伤与既往伤/ 病共同作用的, 即二者作用相当的, 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适度降低损伤程度等级, 即等级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的, 均鉴定为轻微伤。
4 思考与启示
4.1 鉴定人意识方面
鉴定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碰到此类案件时, 要详细询问伤者受伤过程, 仔细阅读相关病例及辅助检查资料, 及时向办案单位了解案情和调查情况, 不可脱离案件做鉴定, 不可简单询问加病例记录和辅助检查就草草下定论, 要认真思量外力与损伤的因果关系。本例案件便是由鉴定人员询问加之办案人员调查才发现并证实伤者肾脏有旧疾这一重要情况, 使得鉴定人员能够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4.2 辅助检查方面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诸多医院的辅助检查会大大提高鉴定人判断的准确性。肾脏的多种病变, 如肾囊肿, 肾结石, 肾积水等, 均可通过CT、B超、MR等检查判断定性。鉴定人应尽量要求伤者提供详尽的辅助检查结果, 从而使得自己的各种分析判断有理有据。
4.3 司法鉴定制度方面
【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推荐阅读: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05-15
职业性听力损伤研究05-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与防护06-13
体育运动损伤预防医学07-05
眼损伤法医学鉴定规范05-26
髌下脂肪垫损伤10-09
2016050医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承担主要责任08-19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07-03
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的故事-跌打损伤的寓意-跌打损伤的意思05-17
职业医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