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2024-08-02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精选12篇)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 的学习 ,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初中阶段, 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 这类题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 具体表现在:学生训练得比较少, 碰到这类题就产生恐惧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及时渗透数学应用题;应用题往往题目较长, 学生没耐心读下去;学生对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缺少归纳总结, 等等. 综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数学知识“应用难”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 总结出如下的策略.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勇气,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 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勇气的培养, 消除解答数学应用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从最基础的题目着手, 从中让学生领悟如何分析题意,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从中获得成功解题的喜悦与信心, 此时, 教师适当地加以表扬与鼓励,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与价值, 维护了自尊心, 提高了自信心, 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起解决应用题的勇气与信心, 为解决较难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 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有益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教师在新授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穿插应用题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穿插应用题, 让学生增加接触应用题的机会.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 可先用实际问题进行引入新课, 然后再由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新知识, 让学生多接触应用题的机会.

如人教版在“勾股定理”这一章第一节中用实际问题“某楼房三楼失火, 消防队员赶来救火, 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 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 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 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引入, 该问题对于未接触勾股定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待引出勾股定理后很自然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也就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 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问题, 再把求出的直角边与6米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结论. 在用应用题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 切不可问题过于复杂, 否则既达不到给学生多接触应用题进行练习的目的, 也提不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另外, 确定一个新的知识点后, 应该及时进行应用题的练习, 让学生熟悉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第 一课时新知识后 , 可进行下面的练习 :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倒, 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 旗杆折倒之前有多高?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先根据题意画图,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可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 对于这一类题目, 引入要有针对性、符合实际问题, 切不可为了训练某一知识点而强加不合实际情况的背景.

应用题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中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 以问题为契机, 精心设计实际问题, 并不断优化, 才能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课堂, 使学生学得轻松,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理解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确定解题思路

数学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往往题目文字较多, 有部分学生往往没有耐心读下去, 因而在做这类题目时不知如何下手,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给出的语句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的重要语句, 找出题中有用信息,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从而确定解题思路, 得出正确答案.

四、注重归纳, 提高建模能力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对应用题在深度、广度上加以归纳, 建立函数、方程、不等式等数学模型, 抓住问题的关键, 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重视思维过程, 挖掘隐含条件, 培养学生转化联系的能力, 从而学会独立思考去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例如图, 长青化工厂与A, 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 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 已知公路运价为1.5元 / (吨·千米) , 铁路运价为1.2元 / (吨·千米) , 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 铁路运费97200元. 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对这道题的分析过程如下:

(1) 弄清题意:产品销售款 - (原料费 + 运输费 ) , 题意中已知运输费, 应求出这批产品的销售款和原料费, 而销售款与产品的数量有关, 原料费与原料数量有关.

(2) 设制成产品x吨, 购买原料y吨, 两者都存在公路、铁路运输, 寻找等量关系, 公路运费总和为15000元, 铁路运费总和为97200元, 根据等量关系, 建立方程模型:

从而解出x, y的值, 求出销售款、原料费, 因并代入产品销售款- (原料费 + 运输费) , 求出最后结果. 由此看出,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

为了确实解决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题的困惑, 课堂教育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 通过渗透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题意, 归纳、建立数学模型, 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水平, 从而解决数学知识“应用难”的问题.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篇2

一、精彩的导入是一节课良好的开始

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挑逗”孩子的味觉,事先准备了孩子爱吃的棒棒糖,并说这是老师为举手积极的小朋友准备的奖品,紧接着问“猜猜这里面有多少个棒棒糖”,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在孩子们都猜错的情况下,给孩子们一个条件,他们发现条件很重要,从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根据条件解决问题”。这样的导入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他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又能很好的揭示这节课的主题。

二、适当的教材重组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编排虽然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但毕竟存在地域、群体乃至个别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适当的重组教材,从而做到优化教学,使每个孩子都可以充分地发展和学习。“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课例题只出现两种方法解题,所以我教学例题时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孩子发现还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解题思路的多向化也能很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想想做做内容量较大,所以我也进行了重组,原先的五道题我只用了三道,并对最后一题进行了提高。想想做做第一题由于比较难理解,我将知识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身心也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课堂是孩子的“课堂”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篇3

关键词:盲生 数学应用题 解决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应用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我们的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困难,对应用题有一种恐惧感,甚至有部分学生提到“应用题”大脑就会“屏蔽”。尤其是对于盲学生,更是困难重重。因此,聚焦研究盲生的数学应用题学习,提出应对教学策略,成为盲生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盲生数学应用问题学习能力差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突破盲生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有必要全面认识盲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困惑和特征,为此,我首先对盲生的数学应用题现象和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分析。

(一)盲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能力水平透视

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程度比较差:同一种题型,经过“新课分析,作业点评,单元回顾”等过程,但最终能掌握的却没几个人。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程应用的基本问题,我任教的各届初中数学学习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

A、B两村相距5公里,小明从A村走向B村,小芳从B村走向A村,他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小芳的速度是每小时3公里,问经过多少时间,他们两人相遇?

学生掌握情况统计如下:

表一:同一方程应用问题在各届学生的 掌握情况

统计表明:四届学生完全掌握占25.0%, 稍能理解占21.4%,完全不懂占53.6%。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现状,其学习效果是不容乐观的。虽与普通学生对比没有可比性,但就盲生学习材料这个视角看,加强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研究,诚然是盲校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盲生数学应用题学习能力薄弱的因素分析

1.盲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积累贫乏。因为视力障碍,盲生本身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具体的形象缺乏。从而使盲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相对比较弱,从而影响了对题目本质的理解,给解题造成困难。比如,“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盲生往往会理解为“路程是60千米”;再比如,“相向而行”,盲生往往会理解为“向同一个方向而行”等等。盲生对形体概念没有完整的印象,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形体与实际的事物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师说“山很大”,学生就会问:“那需要几个人才能将山围起来呀。”然而现在的应用题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深奥,也不复杂,无需特殊的解题技巧,但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造成盲生的思维受阻。

2.盲生的问题分析和抽象能力薄弱。盲生对一些词语的感觉和理解力不够,不能把词语和实际联系起来,绝大部分盲生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更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所教的班级我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发现遇到新类型的应用题(教师没有讲过)时,能够独立完成的学生寥寥无几。

如在教学中,下列一个材料让学生独立完成:应用题“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如何分配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

表二:同一方程应用问题各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情况

统计表明:完全能解答的人数约占16.1%,能讲出题意的约占17.8%,没有头绪的约占67.8%。如此薄弱的思维水平,是盲生学习应用题的最核心障碍。

3.盲生对学习数学应用题的价值丧失。盲生往往很现实,他们认为学习的东西必须对今后直接有用。有些学生甚至就这样问教师:“老师,我们将来用不到应用题的,能不能不学啊?”认为面对的升学、工作主要是推拿,初中数学尤其应用题对其将来的作用不大。又由于盲校的教材相对比较陈旧,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课本、轻生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解题,不太重视实践性生活的开展和教学,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生活性,更没有体验到数学内涵的思维魅力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因而盲生在学习应用题方面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应用题的自信和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学生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自然丧失,大部分学生碰到应用题就把它扔在一边,也就成为事实了。

三、提升盲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如何改变盲生学习应用题的现状,激发盲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帮助盲生树立“建模”思想。

(一)教具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学生对应用题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应用题中所表示的实物或抽象概念不理解,造成阅读的障碍,从而降低了解题的兴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题中的抽象概念,扫除阅读障碍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1.实物展示,把抽象的事物实物化。盲生在阅读理解应用题时,有部分原因是对应用题中某些实物不理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而造成了对阅读的障碍。

例如,应用题“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如何分配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学生不知道“螺栓、螺母”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是1:2的配套。所以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触摸实物教具“螺栓、螺母”,然后演示“一个螺栓的两头拧上两个螺母这样就能起固定作用”。

2.模型展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情境中有些设计的抽象概念不能用实物替代出来,用模型把概念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抽象概念。

例如,应用题“为了搞好水利建设,某村计划修建一条长800米,横断面是等腰梯形的水渠。设计横断面面积为1.6平方米,渠深1米,水渠的上口宽比渠底多0.8米,求水渠上口宽和渠底宽”。学生对“横断面、水渠”等概念不理解,又不能用实物来演示。因此,制作教具“横断面是等腰梯形的水渠”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二)情境演示,加深学生的体验能力

学生接触到的应用题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百分含量问题、形积变化问题、利润问题、和倍差问题等,不管是哪类应用题都是以实际生活作为背景。因此,解决问题前要理解应用题所描述的过程。情境演示是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把应用题所描述的情境演绎出来,从而理解应用题所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1.双手演示,提高学生对情境的理解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把应用题的情境简捷地表演出来,主要针对形成问题的应用题。

例如,应用题“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如果甲先行驶1小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驶多少时间与乙相遇?”,我要求学生用手把行驶的过程演绎出来:(1)左手代表甲,右手代表乙,桌子的左边缘表示A地,桌子的右边缘表示B地;(2)左手从桌子的左边缘向右移动一小段;(3)左右两手再一起移动,左手向右移动,右手向左移动。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体验了这个行程问题应用题描述的是怎样一个过程,理清了过程的顺序,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自己的双手表演,学生比较直观地、清楚地理解了应用题讲述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这样的情境进行体验,还理解了题意,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

2.实验演示。对于部分应用题,学生只要简单地感受体验就能理解应用题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但是有些应用题仅仅只有体验却解决不了问题。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中有关于“顺水逆水航行”的应用题,学生能明白顺水轻松些、逆水吃力些,但不明白其与速度的关系。让学生体验“顺风逆风”:(1)在一个晴朗没有一丝风的日子,我给学生进行了百米测试,并记录了成绩1;(2)又找了个有风的日子,进行百米测试。先给学生进行逆风百米测试,并记录了成绩2;休息二十分钟后,进行顺风百米测试,并记录了成绩3;(3)对三次成绩进行比较。比较时把感受和成绩进行对应。

此时,学生才发现: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自己的百米成绩是不一样的,三次所用的时间从少到多依次为顺风、没风、逆风。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顺风速度、逆风速度、自己速度(没有风的速度)、风的速度的关系。迁移到船在水中航行的过程与我们跑步一样,所以,顺水的速度=船的速度+水的速度;逆水的速度=船的速度—水的速度。

亲身体验后,学生从实验的数据中直接得出了“顺水的速度=船的速度+水的速度;逆水的速度=船的速度—水的速度”这个结论。

(三)倾听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抑扬顿挫,听出题意。在学习应用题时,如果教师只是强调“我们要抓住题目的意思,提炼出题中的重要语句”,学生还是会感觉比较茫然。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地读题,学生能直接地得出题意。

例如,应用题“某校办工厂生产某种产品,今年产量为200件,计划通过改革技术,使今后两年的产量都比前一年增长相同的百分数。这样,三年(包括今年)的总产量将达到1400件,求这个百分数。”教师对加粗的这些字词阅读时提高了音量,学生一听就明白这些词是关键词,并比较容易地得出了题目的意思。

通过不同音量、不同语气的读题,比较容易地让学生听明白“题中怎样的词是重点的词”,学生比较直接地明白自己在分析题时,该注意怎样的词,直观地掌握“抓关键词”的方法。

2.语言技巧,听出方法。在分析应用题时,告诉学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分析步骤,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讲解再多的题,学生还是变成“浆糊”。运用一些语言技巧,让学生听出方法,反而更直接。

(1)词语前置,听出分析关键。例如,应用题“甲每天生产某种零件80个,甲生产3天后,乙也加入了生产同一种零件,再经过5天,两人共生产这种零件940个。问乙每天生产这种零件多少个?”分析:在工作效率上,甲乙两人有怎样的关系;在工作时间上,甲乙两人有怎样的关系;在工作总量上,甲乙两人有怎样的关系?重点词语前置,学生听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是分析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关键所在。

把重点的字词放在句首,学生清楚地听明白分析的方法,听懂分析的关键之处,比说教来得更直接,更清楚,更有效。

(2)形象比喻,听出分析步骤。例如,应用题“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助学贷款分为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年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一个学生准备贷6年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还清30000元,他现在最多可贷多少元款?”分析: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问“还什么”(还钱);二问“哪些钱”(本金和利息);三问“什么时候还”(6年);四问“怎么算”(总=本金+利息)。把贷款问题转移成平时的“借钱问题”,用“还什么、怎么还”这些比较直接的语言比拟,学生听出有关利息问题的分析步骤。

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作比喻,使抽象的书面语直接化,学生比较快地掌握分析的步骤,比告诉学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更直观,更简单,更通俗易懂。

(3)直接提问,听出类别。例如,应用题“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为多少元?”分析:请问这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利润问题)——此类应用题涉及哪些计算公式。通过直接题目,学生听出应用题的类别,并听出每一类应用题的解题通法,从而举一反三,掌握更多题型的应用题。

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应用题所属的类别,学生立刻就会去回顾思考这类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并明白遇到新问题的应用题,先应找出它的归属类别。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总之,盲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对盲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的教学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本文就“如何提升盲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这个目标,从盲生学习特点出发,提出了“教具展示”“情境演示”“倾听练习”等策略,为提升盲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能力得到了借鉴。而如何从盲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引导盲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教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0).

[2]肖宇峰.初中数学应用题“上手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学数学月刊,2004(10):5-8.

[3]卢云通.中学数学学习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应处理的三个关系[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篇4

一、重视现实生活经验的积累,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体现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还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首先, 应帮助学生回顾解题策略的产生, 即想一想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其次, 帮助学生回顾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验证这题的解答是否正确.如计算题可采用加减互逆运算、乘除互逆运算的方法进行验算, 应用题的解答则可采用条件问题互换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检验意识, 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 重视课堂活动的组织

数学来源于生活, 必须服务于生活, 因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说教, 也要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后, 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练习题:根据简单的统计知识, 进行“简单统计”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并将调查和分析结果写成一份研究报告;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这部分知识后, 进行“做一做”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 运用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学做正方体和长方体.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掌握知识, 在课外也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 也同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应以问题解决为载体, 让学生经历问题由生活化到数学化的过程, 紧密联系运算意义, 梳理数量关系, 从现实背景中体会和抽取出数学模型.

2. 课后练习巩固形式应更多样

练习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有口头表述、操作教具、书面解答等.从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潜力的过程看,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还要完成书面解答和操作训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技能趋于成熟.但课堂教学受时间限制, 不可能在一节课里让全班学生逐个口述, 只能有意识地在课后习题中加以巩固.课后习题应先练基本题, 再练综合题.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变化了的习题中去, 这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另一个策略.在每次的练习中, 每名学生的练习数量不宜太大, 基本题安排三、四题, 选择其中一题向老师询问清楚, 以保证自己当堂能基本掌握所学的新知识;综合题也安排二、三题, 让自己实实在在地打好基础, 有所提高.

3. 重视学习效果反馈

教师要检验学生教与学的实际效果, 就必须及时掌握学生口头表述、操作训练和书面解答的情况, 从反馈回来的情况中了解每名学生接受知识和解题思路的实际状况.这样教师才能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各方面情况, 分别加以处理.在此, 学生应该看到及时反馈的众多好处, 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明了、清晰.在应用题的学习中, 反馈能够使老师对其更加了解, 认识更加透彻.学生反馈没有接受的知识和不了解的解题思路, 老师可以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掌握所要弄清楚的问题.所以, 只要师生相互配合, 及时反馈, 教与学一步一个脚印, 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三、体验从生活中找寻问题的办法, 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 现在就让学生通过自己敏锐的双眼、清晰的头脑找找生活中的数学, 找出之后, 再通过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有自己无法解决的, 可求助于自己身边的人, 当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时, 其中的无穷乐趣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在学生学习活动中, 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 学习数学, 运用数学.由此, 学生会主动帮助妈妈去算账, 学会计算一天家里的收支情况, 学生会回去调查自己家一天的用水量、用电量, 计算大约一年的用量, 十年的用量……通过计算, 知道了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这些重要的能源知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学生将会找到越来越多的数学问题, 体验越来越多的乐趣.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篇5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了比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

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

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第四、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

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正确。

四、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形成技能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

五、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

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能力,强化了思维。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现状

0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比较有利。在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策略的科学应用,对数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上有效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加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研究,就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遵循的原则分析

1.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教学因素影响,在教学中会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措施实施,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就能有效突出。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重视,这对学生思维动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1]。

再者,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实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自身的个性发展就能得以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思维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比较有利。还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热情得以有效激发,以及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1.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遵循的原则分析

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实施要遵循相应原则,要充分注重问题真实性的追求,让学生能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以及意义。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能有效激发,在对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方面的把握能力也能加强,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真实性能有更深的了解。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呈现,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能系统化,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以加强[2]。通过这些原则的遵循,就能有助于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实施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实施,要注重和实际相结合,笔者就具体的策略实施内容加以探究,这就能从理论上对实际教学发展加以促进。

第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中的画图策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数学题目是需要通过画图进行解答的,也就是在画图方法的应用下,对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问题能直观化的呈现,来帮助学生在思路上能够理清,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画图方法的应用,就能对数学问题直观性的呈现,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调动[3]。能在图形下对数量关系条理性的呈现,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到植树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画图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线段来表示小路,让学生在小路上模拟重视,每隔6米种一棵树,在线段的两端也种上。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种树的棵树和隔数间的关系。

6米

第二,小学数学问题解答策略中尝试策略的实施。小学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在尝试策略的应用中,就是采取试误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逐渐的向着正确解决方法靠近。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不同,老师就要能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能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应用。其中尝试措施的应用就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数学教学中在对应用题的问题解答过程中,一辆汽车中最多能够承载10人,我们班有66位同学,需要多少车承载呢?在以往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直接引导学生采取除法进行计算。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让学生失去了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老师就要能让学生采取多方面的方法加以应用。首先采用乘法进行计算,6×10=60(人),6辆车可坐60人,多6个人需要7辆车。还可采用10个10个的进行相加的方法,也能得到答案。或者是从总人数中逐个去掉10人进行计算。在这一尝试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通过多思维的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比较有利。

第三,小学数学问题解答中等效转换方法的应用[4]。将等效转换的方法在数学问题解答当中加以应用,也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在对最终效果相同保证的情况下,采取最为简便的事件以及条件,来进行将原条件进行转化,这样进行考虑问题就能将问题多方面的解决。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应用已经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多样化的应用,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丽婷.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27).

[2]李青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6(04).

[3]达秀清.小学三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2015(03).

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 篇7

一、运算关系是关键,方程解题是基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中开始接触方程,学习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但是,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是有局限性的,例如解方程15-2x=3.2,解答时首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2x,使方程变成3.2+2x=15,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2x,题目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如果两边同时减去15,就会变成-2x=3.2-15,这样的话就涉及了负数的减法和除法,在小学阶段还没有涉及.所以我就运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2x看成是减数,再利用“减数=被减数-差”得到2x=15-3.2,2x=11.8,再将x看作一个乘数,利用关系式: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得到x=11.8÷2.这样让学生解方程,有章可依,学生容易理解.

二、数量关系是根本,找到规律是重点

三、加强对比理思路,灵活解题有依据

四、强化训练是手段,提高能力是目的

五、良好习惯是保障,坚持不懈出成效

审题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它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开始的训练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条件、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条件,并把它转化为数量关系.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好习惯.

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我感觉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能注意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摘要: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运用等量关系和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顺向思维理解问题,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寻求对应的关系,找到解题思路,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解题的难度.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 篇8

因此,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获得题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解题能力, 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掌握解题策略, 才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不管遇到什么难题, 都能得心应手, 迎刃而解。下面就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 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数学情境, 既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情感, 让原来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现在的教材借助学生身边大量解决问题的资源,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提供了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选择适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提取,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理清思路, 弄清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 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面对一道道变化多端的数学题, 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地找到突破口, 打开解题思路呢?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解题的思路, 逐层探索,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 重视审题能力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现在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很好, 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但是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一个星期和一个学期就能养成的, 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训练时, 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 要学生知道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 即已知条件是什么, 求什么问题。此外, 还要学生知道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教师平时也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训练, 学生在训练中出现错误, 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的数学思想。

到了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并将其上升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就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它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 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学生只有学会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 书本的知识、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数学能力。像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解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

三、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让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将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综合起来, 通过丰富多彩的开放题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 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正确的评价

评价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求出答案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评价, 让学生进一步提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评价一直是教师单方面进行, 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家长与学生之间评价。这样多元的评价, 才能激励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得到发展。

刍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篇9

一、画图的策略, 数形结合

“画图策略”是指通过用画图的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找到解题途径的一种策略。图形不仅直观、简洁, 利于思考, 而且其信息量大, 概括性强, 同时图还有助于记忆。因此, 图形是帮助人类思考的一种很好的工具。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 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确实, “画图策略”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让学生掌握这个画图的策略对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 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 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人教版第5册“植树问题”时, 为了能更直观、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策略, 用一条线段代表小路, 让学生在小路上模拟种树, 每隔5米种一棵, 两端都种。学生通过画图模拟种树, 很直观地找出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又如“搭配问题”的教学, 教材里出现二件上装搭配三件下装的搭配问题。刚开始学生会用文字描述, 可是文字描述比较麻烦。这时教师引导学生, 是否可以运用画图策略, 把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变成直观的图画, 用连线的方法, 直观、快速地找到搭配方案, 并在画图中引导学生有序连线, 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

在画图这种策略的“运作”中, 教师应让学生经历两次提升阶段:首先是由“杂”到“简”的提升, 即由例题文字叙述的繁杂发展到线段图示意的简明。刚开始, 教师为了能让学生领略线段图的意图, 可以把线段图做全、做细, 这一教学过程, 教师一般都能操作到位;在此基础上, 还应该进行由“实”到“虚”的提升, 即由线段图据实反映信息的齐全发展到线段图大体反映信息, 这样, 可以进一步提高画图策略实用性和抽象性。

二、替换策略, 以旧换新

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 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6册“等量代换”时, 为了能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就可采用替换策略。先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 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原理。曹冲的聪明就在于他通过把大象的质量替换成质量相等的一船石头, 从而得知大象的质量, 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这就是替换策略巧妙之处。例题的教学引出天平, 要想使天平平衡, 右边可以怎么放?让学生动手放水果, 不管是把苹果替换成梨, 还是把梨替换成苹果, 前提是质量不变也就是让天平保持平衡。第三次体验替换策略, 教师拿出大小两个杯子, 让学生通过倒水, 体验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这一数量关系, 学生通过替换, 从而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设计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 让学生了解“替换”策略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还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 获取了新知识。

三、假设的策略, 拨乱反正

假设策略就是依据己知条件, 通过先设定某一情节或某一结果, 从假设的情况入手分析、推理、计算, 从而解决向题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问题, 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 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 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 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

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鸡兔同笼”时, 为了能使隐蔽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就可采用假设策略。教师出示下列题目:有鸡和兔共8只, 鸡的脚和兔的脚共有26只。鸡和兔各有几只?这里可以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程进入, 然后告诉除了可以用方程、列表方法外,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策略来解决———假设策略。假设8只都是兔子。这是教师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假设8只船都是兔子,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多几只脚呢?为什么会多出来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反馈:当我们把8只都假设成兔子时, 也就是把一些鸡兔都看成了4只脚;当一只鸡被看成兔子时, 每只鸡会多出2只脚, 所以会多出6只脚, 每只鸡多出2只脚, 多出的6只脚就是3只鸡的。用同样的假设法假设8只都是鸡, 让学生分析, 全部假设成鸡, 脚的数量为什么少了?

讲解假设法时, 要充分利用画图策略来帮助理解替换的过程, 让学生有一个策略形成和策略选择的过程。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还要弄清楚由于假设而引起的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并作适当调整。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上述, 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能让学生从小养形成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养成用数学思想的眼光观察生活中数学,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运用画图策略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篇10

一、借助画图的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有浓厚的兴趣才有探究新知的欲望, 才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的不懈追求.教科书通过呈现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 对纯粹的文字并不感兴趣,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中若创设动笔画一画的活动, 不仅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且容易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教学中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引导学生找出两种小动物数量关系, 经历“倍”的形成过程, 形成对“倍”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环节一:画一画

师:前面, 我们已经数出了各种小动物的数量了.猴子和鸭子最调皮了最机灵了, 它们想比一比它们的只数, 我们来帮忙.请同学们画圆分别代表猴子、小鸭的数量.

环节二:比一比, 认识倍

师:谁比谁多呢?除了对多少进行比较外,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比较.按3只一组, 圈一圈.看看, 6只小鸭里面有 (多少) 份3只小猴那么多.把小猴的只数看作1份, 小鸭的只数就有这样的2份,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通过画一画比一比, 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利用画图策略, 巧妙地、有机地、自然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数学海洋中, 能使学生在充分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 潜移默化、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二、借助画图的方法, 分析数量关系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 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活中大量的数学问题总是夹杂着复杂错乱的文字信息, 对于粗枝大叶的孩子来说那就难上加难了.利用画图法, 可以把各种数学信息的关系表示得十分清晰, 把纯文字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 降低解题难度.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学习有关加减法混合运算之后又安排了学习“火车里程表”中相关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有三个重点:一是会读图, 能理解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二是能用实物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三是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非常喜欢运动.有一天他在操场上做行走练习, 先向西走了50米, 然后向南拐走了20米, 又向东拐走了20米, 又向北拐走了20米.现在他的位置离出发点有多远?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以蓝点为出发点, 向西走50米, 再向南走20米, 再向东走20米, 最后向北走20米, 黄点就是现在的位置.

解决这个问题, 只看文字想象小明走路变化的过程比较困难, 而画图让我们很容易看清小明走路的变化情况, 这个问题也就变的很简单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借助画图的方法, 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华罗庚先生曾赋诗:“数与形, 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 几何代数流一体, 永远联系莫分离.”那我们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呢?

例如一块长方形的硬纸片长是10分米, 宽是7分米, 将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剩余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首先:学生需知道如何在这张长方形的硬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是二年级下册认识正方形的特征时解决过一个常见的数学生活问题.画图如下:

其次:要知道7表示大长方形的宽、又表示正方形的边长、还表示小长方形的长, 最后利用公式计算正方形的周长:7×4=28 cm

小长方形的周长: (7+3) ×2=20 cm.

诸如上题数量关系复杂, 用一般的思考方法难以发现解题线索, 借助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后, 即可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变化, 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 让图形来架起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借助图形, 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 学生轻而易举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把题中的信息和问题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然后“按图索骥”, 便能很快发现解题的线索, 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11

而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呆在教室里用笔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的,例如,“一棵树有多少片树叶”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小课题,学生要亲自观察、统计、实验、测算,估计才能使问题得到结论。

问题解决,也不是单纯的问题与解决两方面所构成的,它必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新课标)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连续的复杂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1.问题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后,我让学生量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量一量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回到家里量一量各种家具的长宽或自已与父母的身高等等。再如学习了百分数、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调查、了解当前银行利率和利息税,了解国债的发放情况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作业中,享受应用数学带来的乐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问题的解决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并不是惟一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往往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45人外出旅游,中巴车限坐16人,出租车限坐4人,你有什么好的租车方案?有的学生建议租2辆中巴车和4辆出租车,有的建议租3辆中巴,有的说12辆出租车也行,还有的则提出要看看车的价钱合不合算,这种开放题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探索和思考的空间,使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数学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中隐藏的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加强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与自已有关,认清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进而去到生活中应用。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十第六题,配图是球类专柜的售货情况,图上有足球,篮球,排球三类球的价格,问题是(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需要多少钱?(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解决完这两个问题后,我接着问: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买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我有50元可以买什么球”;“我想买这三种球,拿100去,还差多少元”。末了,我再接着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想每种球多买几个,可以吗?”当然可以!这是思维火花的彻底迸发!只要稍加引导,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了,这不是简单的解题过程,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还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性。

2.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不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与猜测的机会,在教学中应当多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如,小学中低年级的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可以设计一张表格给学生,让学生调查本组各家上月的用电量及缴费情况,让学生观察一下表格上的各数据,然后问: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各家的用电情况不同,你想说什么?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对各家的用电量及电费进行比较或统计。在此基础进行了计算,解决的也决非是计算题,从中学生会知道,各家用电情况不同的原因, 以及需要各家庭节省用电节约能源的思想,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与发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具有猜想、发现的欲望。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或一个新的定理、公式时,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要解决。

例如,一位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过,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的长度”;“把圆放到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用绳子量出圆的两个直径的长度,再试试这个长度能否围成这个圆,不行就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这最后的一种想法,显然是一个了不起的猜想。老师接着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學生回答:“用圆规画图,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由此可见,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4.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思维的过程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即交流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交流的机会,允许学生表达自已对问题的理解,采取认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几节课或几个例题就可以解决的,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里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上升,深化等过程,使学生从无意识的学习中,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篇12

1. 模式法

通过对一类问题的解读, 让这部分学生学会寻找相同的模式:咱们是不是解决过此类的题目? 我们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道题吗? 例如:六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当教了新课后, 大部分同学都能建模, 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知道可以运用假设法、方程法等等去解答. 但班中学困生除了跟例题一样会模仿着做, 稍一变化就无从着手. 例鸡兔同笼中有一道习题是:三轮车和小轿车共8 辆27 个轮胎, 三轮车, 小轿车各几辆? 学困生无从着手. 解答时我引导他们谁相当于鸡谁相当于兔, 通过引模他们就知道了三轮车相当于变异的三脚鸡, 小轿车相当于变异的四脚兔, 学生竟然顺利地解答出来了.

2. 情境法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如人教版四上的《烙饼问题》, 我是这样教学的:

情境导入:

(1) 同学们吃过麦饼吗? 喜欢吃吗? 有谁观察过妈妈是怎么烙饼的呢? 能给大家说说烙饼的过程吗? (学生结合手势进行演示)

(2) 这好吃的烙饼中也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 去找一找这里边的数学知识.

这个引入环节,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他们的学习情感变得丰富起来.

……

同桌合作, 探索三张饼的烙法.

上台板演并说过程, 同桌相互烙一烙三张饼9 分钟的方法.

课前我准备了用海绵纸做成的小圆片代替饼, 让每一名学生都经历了从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围绕着一个优化思想: 使锅尽量不空着才是最省时的. 把课桌当成是锅, 用实践来“演习”烙饼, 学生充满了兴趣. 就是学困生也兴趣盎然, 积极地探究着, 沉浸在问题的思考中.

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佳方案时, 花了较多的时间, 所幸的是主体思想最终还是由学生在探究后得出的. 学生各个小组通过交流和动手操作后, 从多种方法最终优化成一种, 即锅没有空着的方法.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 首先问学生, 饼是否烙熟了? (即是否正反面都烙过了) ;其次要求学生观察方案一 (一张一张烙) 和方案二 (两张两张烙) 的区别, 也就是要求学生观察锅是否因空着而浪费了.

3. 倒推法

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进一步思考,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 而这个条件已知了吗? 如果没有, 还需要寻找什么条件来求解. 用倒退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人教版四下第101 页, 我是这样教学讲解的:

张英跳了1.1 米高, 李强比张英高0.15 米, 肖红比李强低0.09 米, 问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先让学生反复读题.

师:求什么? (生:肖红跳过的高度)

师:与谁有关? (生:李强)

师:李强跳过的高度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 (生:没有)

师:那有办法求出李强跳过的高度吗? (生:有, 李强的高度比张英高0.15 米, 张英跳过的高度已经知道了. )

师:所以这道题目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生:先求出李强跳过的高度, 再求肖红跳过的高度. )

通过这样一步步倒推着分析,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自己就学会了解决问题.

4. 图示法

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弱, 空间观念特差, 所以借助题目已给出的图或者自己画图, 形象直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鸡兔同笼有一题, 从上面数有8 个头, 从下面数有26 只脚, 鸡兔各有几只? 如果让差生用假设法或方程来解答都有困难, 但如果让他们画图来解决就一目了然了, 如下:

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有5 只兔, 3 只鸡. 也可以列表如下:

通过列表, 既训练了学生的有序思维, 又能一目了然找到了鸡兔各有几只?

又如在五上教材中教了乘法运算定律后, 我出了一题:五年级学生补做校服, 女生有4 名, 男生有8 名, 每套校服125 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

正确列式:125 × (4 + 8) , 结果有生错列为125 × (4 × 8) .我为了区分这两题的算理和算法, 进行了数形结合. 画了下面两幅图来理解帮助学生区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不同, 效果比较好.

图示法可以帮助后进生解决思维的绳结, 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 从而使“画图”内化成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操作法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 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小学阶段, 如果能让他们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问题, 实践证明会使问题简单得多. 例如教学<<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困生真正理解三线之间的关系, 我是这样引导的: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 先猜一个数学名词“无始无终” (直线) , 接着让学生画一条直线, 然后让学生继续在直线上创作出射线和线段, 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以后, 师问你们画了几条线段和射线, 有学生说我画了一条线段和4 条射线, 也有生说我画了三条线段和6 条射线……

师说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画下去你们能在这条直线上创造出几条射线和线段啊! 得出了在这条直线上能创造出无数条的射线和线段. 紧追着问:那直线有几条呢? (一条) . 此时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直线生出了射线和线段. 真正理解了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学困生原先靠死记硬背记住的结论现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也能真正理解了. 有句经典:“看过了, 可以忘掉, 想过了, 可以记住, 做过了, 便真正理解了! ”

6. 体验法

学困生不管是记忆还是动手能力, 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所以要重视他们的参与, 让他们亲身体验才能记住理解.例如教学四上《数学广角》中的排队等候问题, 求3人等候总时间最少的问题.我先让三个学困生手拿一本作业本面批, A生模拟3分钟, B生1分钟, C生2分钟, 通过老师改作业, 他们亲身经历体会感知到A等了3分钟, B等了4分钟, C等了6分钟, 三人等候总时间3×3+1×2+2×1=13分钟.然后再调换顺序改, 先改B, 再改C和A, 这样三人等候总时间1×3+2×2+3×1=10 (分钟) 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等候的时间以及三个人不同顺序等候的总时间, 然后怎样安排他们等候的总时间最少等等问题.又如教学四下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定理, 好生从书上就能理解这个新知识了, 差生靠死记就是理解不了.因此我就让2个学困生在小操场上进行走路比赛, 俩人同时从C点出发, 一个沿着蓝线走到A, 一个沿着红线走到A, 亲身体会哪个快, 其余几个当裁判.

结果发现红线比蓝线快, 斜边大于直角边. 亲身体会真正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样抽象变具体了, 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不仅仅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 还要投入更多的感情, 不断地研究探索, 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 正确诱导学困生. 我们相信, 我们对他们的爱不会白白流走, 有付出就有回报, 他们一定可以渐渐转化的, 一定可以提升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是确保所有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新课程背景下, 这种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是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艰巨任务.因此怎样提高学困生这个群体的数学成绩, 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解决问题这块内容又是学困生最难掌握最头疼的问题, 如何让学困生自己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享受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从属企业下一篇:光伏电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