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

2024-11-01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共12篇)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 篇1

一、要上好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时,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要求我们不论备课和教课,都要围绕达到这个目的去做。所以说,教学目标又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还是教学的落脚点。但因为阅读教材结构松散、内容又不系统,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前设计好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文教学实际,这就要求其具体化,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三维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自主、合作、创新,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超越。通过实施三维教学法,使课堂富有活力,充满生机。比如说,学习哪些字词句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怎样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怎样的智力,进行怎样的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二、要上好语文阅读教学,就要想方设法地组织好教学内容

有道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搞好自己语文课阅读教学,就要吃透教材,因为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这样我们在教学之前,就应认真努力钻研教材,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新编织教学内容: 好学的可设置障碍,以此加快教学节奏,增加自学比重; 难学的要放慢速度,多多训练,减少坡度。再有,布置课内外练习数量要适当,安排要合理科学,要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才行。最好的是能因人来设题,区别对待,为他们分别布置不同要求的习题,而要防止千篇一律和多多益善的机械训练,以免学生作业负担过重。

三、要上好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常言道: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由此可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啊! 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方法有很多,而且我们有许多教师在不断地尝试、发现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试验一下我认为切实可行的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效果还不错。

( 一) 导读教学法

顾名思义,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为指导,还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前提,还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这里可以打个比方,导读教学法是一座通向由“教”到“不需要教”的桥梁。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行孕育形成的,它具有极其深广的实践基础。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导读教学法基本要领:

其一,是指导自读。我们要搞好自己语文课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框出新词生字,自查词典解释; 接着辨明文体; 点出题眼; 再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以及为什么写,使之自问自答; 最后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做出评论分析。

其二,是认真教读。就是要搞好教读和自读的自然有机结合,在教读的过程中仍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两者的结合教学方式为主,这里也不可忽视我们教师的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们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启发思维,传授课堂学习的知识点。

其三,是注重练习、复习。这是因为这样做能突出练习和复习强化知识记忆的作用,以此来促进知识学习的迁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的应用,会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好处的。

( 二) 设疑教学法

顾名思义,它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以激情促思的方式进行一种阅读教学的方法。下面再具体来介绍一下设疑教学法基本要领:

其一,是精心设疑。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选准课文的中心精心设疑。一般的情况下是从中心思想、文章的线索、结构、人物、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的。比如,我们在教文言文《岳阳楼记》时,就可以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名言的解释设疑,进而可以带动学生对全文的学习和理解。

其二,是引导质疑。这里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精心设疑,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挑剔的目光来审视和研读课文,使之在预习、教读和作业中都能提出问题。

其三,是指导解难。就是我们教师要在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来创设教育教学情境,提供一些供学生来学习的资料,让学生来熟读精思,做到互相切磋,主动通过合作探究来探求正确的答案。

( 三) 情境教学法

顾名思义,它是我们教师通过运用朗读、讲解、音像等手段,以此来展现生动的场境,进而抒发强烈的情感来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比如,我们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范读、 齐读等形式来感知课文的内容; 还可以让学生听播放这篇文章的录音来感知文章的妙处; 还可以播放歌曲《我的老父亲》,以此来打动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总体上说,在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组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呢? 就是因为任何一种教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单纯使用某一种教法,难以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最好组合使用而突出某种教法的主导作用。

四、要上好语文阅读教学,就要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某些教师依然有旧的、陈腐的、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就要遭到淘汰。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事也都在创新中发展,要不断地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也要靠我们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废除沉浮的教学设想,确立自己现代阅读教学的新观念; 要加强自身素质和学养,要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熟练的读写听说技能; 还要有广泛的爱好和情趣,敏感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阅读教学过程才能不断地得到优化。当然,我们不应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可取的。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就好。

总之,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没有能治百病的药方一样。所以,我们要搞好自己语文课阅读教学,就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来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部分,它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最多,教师投入的精力也很大。因此,广大语文教师都对阅读教学不敢掉以轻心。私下里都明白,阅读能力又是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基础,要搞好自己的语文课教育教学,搞好阅读教学则是重要的一环。它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能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践,语文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 篇2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大对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推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故而,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1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最为明显的成长特点在于“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知”。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对阅读的兴趣。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的性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在感性的驱使下,跟随着教师的朗读声进入到文本阅读中。

例如,在《鸟的天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示范朗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情感、语调的变化,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文本阅读中。具体方法为:在开始朗读时,教师需要将“我”去河中心的大榕树观鸟所表现出来的愉悦心情向学生展现出来;而后,当朗读到“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部分时,注意在朗读中将“我”从喜悦到失落情绪的过渡表现出来;而当朗读到“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这部分时,则需要将“我”感到惊喜万分的激动情绪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通过有层次、有情感的示范性朗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跟随者情绪的递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共鸣,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通过增强文本阅读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设备,构建情景阅读课堂

情景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能够将概括性、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相契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涵,进而提升阅读能力。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则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真实、更具体的阅读情境,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语文阅读中。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这篇阅读教学中,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增强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感知,体会文本内涵,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提前收集圆明园毁灭前的图片、视频等,并收集圆明?@毁灭后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作为对比。在组织学生对这篇课文展开阅读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毁灭前后这些图片与视频的对比,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在这样一种情感体验下,主动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而与此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结合课文中的文字叙述,能够将圆明园的描述变得更直观、具体,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因此,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情景课堂,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眼、心、脑等感官综合体验文本的内涵,在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能力。

3提取关键词、句,挖掘文章精神品质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子和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实效,需要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主动性的同时,充分发挥阅读文本中关键词、重点语句的作用,通过提取关键词、句,利用关键词引导学生对全文的蕴意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挖掘文章的精神品质,如此才能促进整体阅读效益的提升。

例如,在《生命 生命》(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在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的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取出“动弹”“跃动”“冲破”“跳动”等关键词。而后,让学生带着这些关键词,找出与其相对应的句子。最后,为学生提取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提取出“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一个句子,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个句子的描述,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飞蛾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通过关键词的提取与问题的引导,从而引发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需要加强对语文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3

一.感读

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感读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抱着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去阅读文章。这里,教师应将“指导预习”和“课堂导入”这两个工作做好。

(一)指导预习

教师往往在课堂铃声已经响过才会布置预习作业,指导话语往往是:“请同学们在课后预习一下《XXX》课文,不会的生字词查查字典,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样的指导,学生们对文章是没有兴趣的,大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看看文章,查查参考书,以防下一节课的提问,这就浪费了学生们课下思考和查阅的宝贵时间。老师应每节课预留10分钟,对下一篇文章做一些个性化的介绍,提供关于作者的独特的材料,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思考的动机。

以《故都的秋》为例,我认为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们预习:关于作者的独特材料,我会这样介绍:“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有一位作家的生死至今都是个谜,他就是郁达夫。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正在家里面和朋友闲聊,突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连衣服什么都没有换,只是和朋友们匆匆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从此就再也没回来。关于郁达夫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谜,大家下去查一查资料,看看郁达夫在生前到底做过些什么事,使得自己惨遭一死。我们下节课要学的《故都的秋》的写作时间1934年,作者在干什么,当时的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呢,大家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作者当时心境的‘蛛丝马迹呢?”引出作者生死之谜的这段材料,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学习的习惯,所以,在课前预习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探索的精神和查阅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们对语文课非常敷衍,而阅读课应该让学生们爱上语文,让他们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境,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等等。总之,指导预习应该让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课堂导入

在指导预习的部分,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阅读文章产生了兴趣,在课下搜集了一些关于郁达夫的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学生们愿意带着质疑的精神去探讨这篇文章,我决定将这篇文章的课堂导入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的导入将从学生们最真实的感受开始:“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看见某个场景,脑海里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学生们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然后我进一步启发:“那么,让你回忆起的这些事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呢?”有人会想起快乐的瞬间,也有人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曾经,那么接下来我会说:“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能够让我们念念不忘的过去,往往是我们最在意的,是我们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当我们再次想到过去,留下的也往往是最深刻的回忆。故都的秋天在郁达夫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作者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来写这篇文章的呢?是最孤独无助时想要回到故都找到一丝温情呢,还是在百无聊赖时想起曾经的趣事呢?”当然是第一种情形,这时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心境了,把学生们的个人感受带到阅读课文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家,把作者当作一个生活中普通的和他们有着同样喜怒哀乐的“人”,而不是书中的某一位作家,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且通过拉近距离,学生往往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进行反思:当自己有着同样的感情时自己是怎么把它记录下来的,甚至,读这些名家的经典作品,也是对学生们人生的一个启迪,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解读

解读是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真正“阅读”的过程。如果说感读是学生“博学之”的过程,那么,解读就是“审问之”的过程,阅读课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深思熟虑的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流于大众,学生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作品,看出字面含义以外的部分,读懂作者。在这里,教师应该做到两点:对话式教学和有效的仿写。

(一)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依然是在唱着“独角戏”,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众多的各自独立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而不是明知故问和附和。虽然老师也会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对话,但大多数仅限于“日常对话”。

对话的关键是提问,要使对话富有成效,提问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们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清”字,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问:“既然作者最爱的是北国的秋,那他为什么有说别的地方的秋好,平时大家会这样表达吗?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轻呢?”“北国的秋为什么又来的悲凉呢?作者为什么把清和静与悲凉写在一起,难道清和静就是悲凉吗?”然后,让大家自由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就会和学生有一些交流,使学生对文章有不一样的体验。

(二)仿写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仿写的,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滋味”。文章第一段这两句,读起来总会觉得很怪,可能学生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不知道到底怪在哪,如果进行仿写,学生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篇这样写的独特之处。再有,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组排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有人说这组排比很好,有人却说它过俗,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我觉得就可以用仿写的方法来教,就拿窗外的一棵树做本体,我们可以说窗外的大树像一架正要发射的火箭,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课大树像是保卫校园的哨兵。其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因为喻体和我们距离存在远近的差别,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也出现了不同。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仿写,文章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作者也不再是是那个躺在书中的人,成了身边的一位朋友。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揣摩,同学们读出了不同的味道,达到了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习读

习读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常说的“笃行之”,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将课上讲过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一点是阅读最最重要的一步,虽然说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领会,但是,我想,如果教师们能给学生们引向一个正确的路子,告诉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将会节省学生们的学习的时间,而且让他们的“习读”更有效率。

教师们将教学生阅读的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们学会高级阅读技能,即自问自答、学会写作。为了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变式练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比如,让学生们自己写一小段关于家乡季节的话,而且必须用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几种写作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复习到学过的知识点,并在此同时也锻炼自己的习作技能。

关于“语文阅读教什么”的这个问题,不同的语文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但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们创新的意识和质疑的精神,让学生爱上语文,当学生以质疑的精神去阅读一篇文章时,学生们是会有些不一样的体会,这些体会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当然,这正是阅读的真正魅力。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4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阅读就会产生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要获得优异的成绩,一个主要的步骤是处理动机问题,即唤起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语文实践活动。

1、建立图书角,成立“读书俱乐部”。

班级的图书角可以弥补学校阅览室阅读材料不足的缺陷,也可以让学生各自闲置的图书资源得到利用。“读书俱乐部”把喜欢读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让他们经常交流书籍互相阅读,定期再召开读书汇报会。这样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思考,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还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了班级的一大批学生喜欢上了阅读。

2、注重读后延展,促进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的句子做成积累卡,利用班会定期进行读书笔记的展评。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自己阅读的成果,阅读的兴趣也相应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学习的方向和志趣,奠定他们良好的阅读基础,激发他们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气氛

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竞争。

四、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阅读训练也常被忽视,老师给学生阅读时间太少、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太少、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太少、老师范读太少。阅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力条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5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伍春莲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捷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而小学阅读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加强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己进行阅读。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很重要,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影响谁、作用更大一些。

二、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的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能丰富课堂资源、活跃学生思维,又能拓展学习的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弘扬乡土文化。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由四堵墙围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结合

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很明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但遗憾的是阅读教学远远强于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

教材是写作借鉴的主要阵地,学生需要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感悟写作方法,使作文有章可循。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不但是分析鉴赏的例子,也蕴藏着巨大写作能量,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注意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基础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营养、在“读”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写”中运用规律,做到“读中学法、读中悟法、作中用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的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带着强烈的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去上好阅读课,让阅读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6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

二、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7

一、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敢放手, 学生阅读无自由性

虽然教师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把握, 但受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影响, 许多教师更愿意关注如何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如何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教师习惯于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 让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 导致学生不能从文本中获得情感体验, 很难找到阅读的快乐, 无法产生阅读兴趣。为了应付考试,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 加强训练, 在一定时间内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种种“阅读要求”, 完成那些将一篇篇活生生的文章肢解而成的练习题, 使阅读变成了训练。训练就是做题, 而且答案是唯一的、标准的。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 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

二、作业过多, 挤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从小学到高中, 虽然减负的呼声很高, 但由于各种激烈竞争的存在, 学生的负担仍然很重, 课外作业仍然繁多。家长盲目的、强制性的补学补差, 使得某些科目的家教大量挤占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导致学生面对文本心有余而力不足, 难以沉浸其中。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课外阅读, 为了应付教师检查, 只做题, 不读书。

三、强制性阅读令人厌烦

面对学生无暇阅读的现状,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教师只好开列必读书目单, 强迫学生去阅读, 并以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来衡量阅读质量的优劣。这使得原本富有趣味的自由阅读成了令学生厌恶和畏惧的事情, 导致学生因时间紧张而产生抵触情绪。

以上几种情况, 虽有别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 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等同于知识储存的容器、筐篓。这些做法不但不能把学生引向美妙的阅读境地, 相反还会逐渐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迷失在这种似是而非的行为之中。又如何能要求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去创新与发展呢?因此, 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让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 自我体验成功, 自我创造乐趣, 感受文本之美, 感受生活之美。要让阅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为达到此目的, 我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语文阅读教学。

一、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切实走进文本

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 是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因素。要让学生切实走进文本, 关键是要让他们发现阅读的妙处, 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课堂上, 要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自由阅读。比如, 本学期, 我鼓励学生订阅《语文报》, 每人一份, 每周有一节课的阅读时间, 学生比较投入, 效果较好, 也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林语堂说得很好:“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 一句话说, 兴味到时, 拿起书本来就读, 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 这才是不失读书的本意。”

二、注重引导, 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首先, 本学期, 我校积极推行高效课堂, 教师少说或者不说,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注重引导, 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分组讨论, 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这就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 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答案往往丰富多彩, 甚至能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带来惊喜, 也使学生的阅读富于创造性。其次, 要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有整体阅读意识, 谙熟整体阅读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逐渐提高整体阅读能力。教师不应急于对文本进行分析, 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树立整体观念, 让课文中的“人”有整体形象, 让课文中的“事”有整体脉络, 让课文中的“景物”有整体轮廓, 让课文中的“问题”有整体思考。教师要改变那种以盲目照抄教参资料代替学生思考的做法。在设计问题时, 教师也要避免琐碎, 多设计一些整体性的问题,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允许学生说错, 鼓励学生创新。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教师自身一定要有一定的阅读量, 拥有较多的阅读材料。教师在课堂上不经意地点拨一下, 可能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把学生在课堂上被激发的阅读兴趣延伸至课外, 当是课堂教学的一大成功之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 知识大爆炸, 学生正值青春年少, 对未知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 渴望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人生。所以要使学生真正从课外阅读中受益, 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除了课上给学生推荐中外名著,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时代感较强、乐于接受的作品, 也要允许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自主权。在这方面, 教师只能引导, 不能强制。只要文本内容健康, 尽可以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当然和其他科任教师通力协作给学生减负, 是保证课外阅读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企盼阳光阅读

我校于2008年秋季开始, 实施了“语文阅读学习”之“读写结合”课题的研究。课题实施一年来, 我在上语文课时, 一改过去的老师范读、学生再读为和学生一起读的读书方法。因为老师成了学生中的一员, 学生觉得老师在和他们“唱”同一首“歌”, 感觉十分亲切。老师在与学生一起读书时声音尽量大一些, 以便引领学生的轻重、速度和节奏等。这样实施一年来, 学生读书的语速、语感都得到了训练, 效果还真不错。

在阅读材料方面, 通过我的努力, 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效果还不错。有买名著的, 有买《满分作文》的, 有订《学语文》的, 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 没钱买就借来读。我要求学生,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都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 挤出一切时间来读书。在学校, 我尽量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在家里, 多数学生也能见缝插针地挤时间读书。据我了解, 目前, 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我的要求去做, 因为他们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在读物的种类方面, 我告诉同学们:不但要读文字书籍, 还要读报纸, 读电视, 读人, 读自然, 这样来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学生们明白此道理后, 学校的报刊栏下随时可见同学们的身影, 上课提问电视上的事情, 同学们也能回答上来。

学生们通过一年来的广泛阅读, 不但阅读能力比以前提高了, 作文水平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选材比以前新颖了, 内容比以前充实了, 语言也比以前生动了。

但是, 问题仍存在, 困难还不少。如农村学校条件差, 学生的读物严重缺乏, 没有足够的书读。中国要有思想文化的大跃进, 学校学生需要阳光阅读;要搞阳光阅读, 必须要政府的大量投入。能否改变现状, 既靠大家, 也靠国家。

二、选择读之方法

文章千姿百态, 读者好恶各异, 因此, 读之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专家们喜欢从读之技巧的研究上来告诉我们怎样读, 乐道于停顿、语速、重音、语调、表情、语感等等。不错, 掌握了读之技巧, 读起来确实能打动人心, 但又有多少人能掌握这些技巧呢?像我们这种西部农村学校, 学生读书的兴趣要真正调动起来都有点力不从心, 读之技巧的掌握, 那只是针对少数人而已。因此,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 我常着眼于整体氛围, 给学生营造一个兴奋的读书氛围, 让其被感化于其中, 意图收到“常在江湖走, 哪有不湿鞋”的效果。

例如, 我在教学《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七、上) 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做的:

此文是现代诗歌, 其立意的彰显在最后六行诗。诗歌主要是采取“诵读”的方法。我的处理是:全班齐诵到倒数第七行。然后让一个组读最后六行 (第一遍) ;加一个组进去诵读 (两个组, 第二遍。) ;再加两个组进去诵读 (四个组, 第三遍) 。古人击鼓进军“三”而衰竭, 而我们如此读书, “三”而旺盛也, 我把这叫做“递进式阅读”。所谓递进, 是气势上的递进, 一步一步地增强了诵读的气势。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最后三个排比段, 我也用这种办法。 (组的划分, 有时左右划, 有时前后划)

再如《理想》 (流沙河七、上) :

此文每节四句, 句式整齐, 极易做诵读处理。我的办法是:全班分为两大组, 一组读单句, 一组读偶句, 第二遍读时两组交换。我把这称之为“对仗式阅读”。对称性交强的诗文, 我常用此法。如《化石吟》 (张锋) 以及不少古诗文。

最后请看《童趣》《山市》的诵读:

这是两篇文言文,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老师声音要特别洪亮, 学生声音要略为低一些, 我把这种读法命名为“混合式阅读”。老师学生融为一体, 诵读方式简单, 但所产生的师生情感氛围, 还很不错。——师生共鸣, 能让学生逐步体会到, 诵读文章不是老师一人的事, 而是师生大家的事。

我把以上这三种方法归结为一个点, 就是老师教学生诵读“既要看对向, 也要看内容”。对于农村学生, 你让他十分情愿地、十分有兴趣地读起书来就不错了。至于“舞台式”的诵读, 那是高手教高手的事, 而我们教的是学生, 重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从而喜欢上读书。

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9

一、重视积累的过程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 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 语言材料方面: 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 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 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 思想感情方面: 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 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 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 同时, 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 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 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和速度, 读完能概述大意。有的学生在读书时没有良好的习惯, 默读时“一目十行”, 朗读时“有口无心”。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关键在于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 不断地加以引导。要告诉学生略读不是马马虎虎地读, 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课文, 做到了解梗概,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而大声朗读则要用普通话, 语调抑扬顿挫, 读出感情。对议论句、抒情句和疑问句, 要仔细揣摩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读到自己喜欢的句和段, 要勾画出来, 反复地读。对读书的要求, 要因课而异, 由浅入深、由粗到精, 开拓他们的思路, 以求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及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语言技巧。还应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学会准确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 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 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 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 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 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 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 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 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 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 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 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 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 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 给段分层, 给句子划分结构,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 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 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 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 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四、学会欣赏

中学生的欣赏能力还不高, 在教学中采取简单的做法或教师包揽, 就会把学生那一点新鲜的感受抹煞得一干二净。所以欣赏时, 首先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 创设一种情景。这是一个创造性阅读的过程, 又是一个鉴赏评价的过程, 它需要质疑精神。在教学中, 我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任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并学着做点评。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 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 从孔乙己的结局来看, 他的人生是悲哀的, 小说就是要表现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人生悲剧, 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 有的补充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否定,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 有的说, 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 他思想保守, 毫无觉悟, 像这样的人必然被社会所淘汰; 有的说, 从当时的一般民众的角度来看, 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太冷漠了, 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 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 作者要批判的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我则站在一旁微笑的听着, 肯定了学生的理解, 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说明, 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 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 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环节, 训练程序的科学化、系统化仍有待于深入探讨, 怎样使阅读课型更丰富多彩, 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还有待广大同仁共同研讨。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 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 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 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 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欣赏

参考文献

[1]史振泉, 韩克思.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 2013, (31) .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0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一直是学生的弱项,老师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学生也普遍感到阅读难,难在阅读速度慢、时间不够用、无法正确理解全部信息。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们总以为阅读是很难的事,总觉得自己不会,或者是自己理所应当不会,好像阅读是学习好的学生才会的。其次,阅读时不认真思考,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在阅读时,没有个明确的目的,不知道该从文章中读出些什么。即便有时候老师布置了阅读的要求,他们阅读时,也不去认真思考,只是老等着老师和同学公布正确的答案,然后再一写就行了。这种“等、靠、 记”的思想,使得好多人最终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哪怕自己有独到的看法,也任由其埋没,变得没有独立的思想,只会随波逐流! 而在阅读方面,也永远不可能有进步!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让学生读,而且要多读。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阅读中。

(一)故事激趣法

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二)课文引趣法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教学《赤壁之战》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 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三)榜样激励法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 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略读、浏览、朗读默读等。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针对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著名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 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1. 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古人常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不是很好吗? 学生在读书时,只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2.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习惯。课本中有许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单独把它们抽出来理解,学生往往会有困难,但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够确切的理解。

3.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4. 鼓励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一篇。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四种: 1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片段,格言警句等,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的写作材料。2列提纲,如写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写读后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 4写书评,如评价书的人物和事件。小学生对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曲折已有一定的认识,写书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达到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很明确,课标把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感受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情感。在安排课外阅读教学时,可结合一些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根据学生已获取的资料,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让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可以通过“读书汇报会”一系列的活动,交流读书的内容和读书的体会,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让我们引领学生一起快乐地读书吧!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引起重视。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08-0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创意朗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2、适时引导学生想像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三、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读。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让学生自己说话。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读——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古训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最为要紧。一方面是对文字作品的用心思考、用心体会;一方面又是对自己的诵读用心品味,用心体验。是否“对味”,这种“对味”就是理解,边读边看,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合贯通。

高年级阅读的重头戏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有效地方法,引导他们读好文,让学生用真情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才能准确与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达成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灵相融”。

所以教师要围绕朗读要求,加强指导和训练。一般课文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理解内容,领悟方法,学习运用。包含感情的课文、段落,必须让学生读出情,进入境,品出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是说,在读叙事性文章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中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理解、感悟其含义。

五、读——阅读中思考、质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问,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呈现质疑的过程。其实,学生在进入阅读情境中,本身就会出现一连串的质疑,但由于年龄小,阅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把问题进行梳理,有时问题在脑海中稍纵即逝,出现“无疑而不悟”阶段。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阅读内容,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疑问,真正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12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生活体验,传统文化

众多的语文教师在面对阅读教学时皱眉摇头,无所适从。我认为阅读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让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录音、多媒体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接近生活,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比如学习哲理散文《行道树》,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感悟其中的哲理;让他们谈类似的经历,由此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这样就比死抠文章段落大意、结构层次有意思得多,学生感兴趣得多。

二、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与文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首先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注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为什么热衷看戏呢?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均给予肯定、给予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为此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教师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闪烁着人文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对话、与智者谈心,和先驱者交流、与跋涉者共勉,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过程中,既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上一篇:体异质结下一篇:现实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