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环境(精选11篇)
基本环境 篇1
随着战后海外投资大量涌现, 为了适应投资者保证资金安全并获得高额利润, 从投资者角度针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通常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涵盖投资环境评价、评价方法的改进、投资环境运动规律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包括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文在此借鉴付晓东、胡铁成 (2004) 对投资环境的分类方式总结如下: (1) 按构成投资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2) 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这三类投资环境表示的空间尺度及包含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投资环境预示着投资的整体趋势, 微观投资环境则指具体某一地点或企业的投资, 中观投资环境介乎两者之间。 (3) 按组成因素的物理性投资环境分成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又称环境硬件或有形环境, 指诸如基础设施之类的有形要素的总和;后者又称无形环境, 指诸如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政策法律之类的无形要素。 (4) 此外, 按投资环境因素或条件所具备的优势高低可分为高势环境和低势环境。按不同时期投资环境有长期、短期之分。按产业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第三产业投资环境。按地域范围或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国家环境、地带性环境、地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开发区投资环境、特区投资环境、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内地山区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等。
二、投资环境的特征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投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 付晓东、胡铁成 (2004) 认为具有下述特征: (1) 划定性。指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或特定的目的性。前者如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后者如某一产业的投资环境。 (2) 指示性。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价值度量功能, 可作为衡量某一地域开放性、重要性的指标。 (3) 动态性。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甚至相邻地区的开发而变化。 (4) 系统性。投资环境本身包含多种要素, 这些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5) 主体性。投资环境通常受国家或政府控制, 因为它们可以出台政策或提供相关要素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价值。 (6) 效益性和不确定性。前者指投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投资环境的拥有者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后者指投资环境可以为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强弱、国家政策、相邻相关环境一直处在变动当中。 (7) 可改造性。由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动态, 当中的一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 (8) 投资环境的外部性。主要指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如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引起的旅游景观的变化。
三、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
1.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贸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来源。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 (地域分工学说) 、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李斯特的动态比较利益学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并提供了评价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方法。投资环境理论正是研究投资在区际、国际间的复杂流动过程。
2.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投资环境研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促使投资环境的研究由单一地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为也从引资者角度进行。
3. 区位理论。
形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经典理论来源。韦伯的工业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概括出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涵盖工资、聚集、运费、市场区等区位因子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因素。该理论所蕴含的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则是投资环境研究的出发点。
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环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 冷热国对比法。
冷热对比法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于196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 选定诸投资环境因素, 据此目标对国家逐一进行评估并将由“热”至“冷”依次排列, 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 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 温则表示一般。这些因素分别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及其成熟程度;文化一体化程度;法律阻碍;实质阻碍;地理与文化差异。以上七个因素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子因素, 对每个子因素也可以进行冷热分析。冷热对比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虽然在因素 (指标) 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 但是却为后人的工作奠定了分析框架。冷热国对比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察, 而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 这是它的主要缺陷。
2. 等级尺度法。
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该方法从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 提出评价投资环境的八个要素, 即:资本抽回自由;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每个方面又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根据每个方面的重要程度, 定出从最差到最好的各种情况的分类标准。评估投资环境时, 先按各种情况打分, 然后将各种情况的分值相加, 得出投资环境的总分为8~100分, 分值越高, 投资环境越好。等级尺度法缺点在于:一是打分的主观性太强, 评分标准难以把握;二是所考虑的因素有限, 缺乏产业投资和企业投资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
3. 道氏评估法。
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根据其在国外多年的投资经验与1985年提出的。道氏公司将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正常风险”即“竞争风险”;二是“环境风险”。然后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要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分为这两类, 对有利条件和假定条件进行汇总, 得出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提出四套方案。这种方法是个别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方法, 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方法是完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而对于引资者的利益则关注不够。
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法。
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学者闵建蜀于1987年提出。他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十一类, 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具体评估东道国投资环境时, 首先选取上述全部因素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部分, 甚至增加某些投资者更关心的因素;确定了所要考虑的因素后, 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分制评估, 给出每个因素的权童;最后, 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投资环境的总分Q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Q———投资环境总得分, n———考虑因素的总个数, Wi———第i个因素的权重, Ai、Bi、Ci、Di、Ei———第个因素的评估比重, 且Ai+Bi+Ci+Di+Ei=1。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 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因此, 闵建蜀教授又提出了一种与此相配套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法, 即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 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 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 依据这些因素, 对投资环境作出评价。
5.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6. 其他方法。
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如赵玉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陈健飞用综合评价法、卢武强等用功效系数法、程连生用嫡值法、邱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曹广忠用多元回归法、文余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从投资环境的分类、特征及理论基础切入, 旨在呈现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关键词: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金德环.投资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2]郭信昌.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优化[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3:19-21.
[3]黄东兵, 刘尔成, 王书林.投资环境的评价与改善[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82.
[4]戴园晨.投资环境及其评价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 1994, (1) :39-46.
[5]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6]陈康幼.投资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199-209.
[7]付晓东, 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55-354.
[8]张汉亚, 张长春.投资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197-205.
基本环境 篇2
关键词:CentOs LAMP ;搭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0-01
LAMP是Linux,Apache,MySQL,PHP四种软件技术首字母的缩写,其本意代表的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PHP运行环境,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HP运行环境解决方案,本文将以详尽的步骤和命令为Linux的初学者说明如何从无到有配置PHP运行环境。
一、安装必需的基础组件
[root@centos6 ~]# yum install make gcc gcc-c++ zlib-devel libaio -y
二、编译安装libxml2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libxml2-2.7.8.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libxml2-2.7.8
[root@centos6 libxml2-2.7.8]#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libxml2/
[root@centos6 libxml2-2.7.8]# make;make install
三、编译安装zlib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zlib-1.2.5.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zlib-1.2.5
[root@centos6 zlib-1.2.5]#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zlib/
[root@centos6 zlib-1.2.5]# make ; make install
四、编译安装libpng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libpng-1.5.4.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libpng-1.5.4
[root@centos6 libpng-1.5.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libpng/ --enable-shared
[root@centos6 libpng-1.5.4]# make ; make install
五、編译安装apache
[root@centos6 LAMP]# pwd
/tmp/LAMP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httpd-2.2.19.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httpd-2.2.19
[root@centos6 httpd-2.2.19]#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enable-so --enable-rewrite
[root@centos6 httpd-2.2.19]# make ; make install
[root@centos6 LAMP]#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root@centos6 LAMP]#
cp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etc/init.d/httpd
[root@centos6 LAMP]# chmod +x /etc/init.d/httpd
[root@centos6 ~]# chkconfig --add httpd
六、编译安装mysql
[root@centos6 LAMP]# pwd
/tmp/LAMP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mysql-5.5.15-linux2.6-x86_64.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mysql-5.5.15-linux2.6-x86_64
[root@centos6 mysql-5.5.15-linux2.6-x86_64]# groupadd mysql
[root@centos6 mysql-5.5.15-linux2.6-x86_64]# useradd -r -g mysql mysql
[root@centos6 mysql-5.5.15-linux2.6-x86_64]# cd /usr/local/
[root@centos6 local]# ln -s /tmp/LAMP/mysql-5.5.15-linux2.6-x86_64 mysql
[root@centos6 local]# cd ./mysql/
[root@centos6 mysql]# chown -R mysql
[root@centos6 mysql]# chgrp -R mysql
[root@centos6 mysql]#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root@centos6 mysql]# 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etc/my.cnf
七、编译安装php
[root@centos6 LAMP]# pwd
/tmp/LAMP
[root@centos6 LAMP]# tar -zxvf php-5.3.7.tar.gz
[root@centos6 LAMP]# cd ./php-5.3.7
[root@centos6 php-5.3.7]#./configure
[root@centos6 php-5.3.7]# make ; make install
[root@centos6 php-5.3.7]#cp php.ini-development /usr/local/php/lib/php.ini
八、测试运行环境
[root@centos6 ~]# vim /usr/local/apache/htdocs/index.php
添加内容为
<?php
echo phpinfo();
?>
通过浏览器访问该网页,如果能够查看到PHP运行环境信息则说明环境搭建成功。
浅析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 篇3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
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比较分析。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手头的资料,如各种地图和文字等提取信息,要让学生知道本课要了解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另外,再及时补充自然环境的其他基本要素。接下来,在关于其他区域的学习时,都提醒学生要先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分析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环境法基本原则 篇4
第一节 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征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在创制和施行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拘束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则。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第一,它的内容必须在环境立法中有所体现,是对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的描述,并且贯穿于整个环境立法之中;
第二,它的效力必须全面贯彻于环境法律规范的始终,并可以弥补环境立法之局限。
二、环境法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
2.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
3.环境法基本原则不同于一般法律规范,它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第二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提出
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性质而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
1.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
2.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这对经济发展是一个沉重的负担。3.环境问题具有时空可变性大、后果显现缓发、潜在性强等特点,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却具有局限性。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也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预防为主。20 世纪 80 年代后各国在环境政策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中,预防为主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国家环境管理和立法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法律依据
我国《环境保护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环保单行法均有规定。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作用
1.含义: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 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
防治结合是指,预防为主不能代替治理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作到防治结合 2.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作用:
第一、可尽量避免环境损害或者将其消除于生产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则通过各种净化治理措施,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
第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是从对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上保证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贯彻与落实 1. 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
2.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
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有“三同时”制度等。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其核心概念是“需要”与“限制”。
二、协调发展原则的法律依据
由我国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首次提出,体现在《环境保护法》第 4 条规定中。
三、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落实
1. 加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 2. 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受益者负担(开发者养护、污染者负担)原则
一、受益者负担(开发者养护、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含义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是强制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责任的一项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二、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法律依据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污染者的责任问题规定为: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三、污染者负担原则的作用
1.促使排污者加强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2.有利于推动排污者积极治理污染和破坏,促进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3.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
四、污染者负担原则的贯彻、落实
1.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3.采取污染限期治理的措施
第五节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则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原则的含义
环境法上的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之中,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
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原则的法律依据
1.公民环境权理论
2.环境公共财产论、公共信托论
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原则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公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环境保护
2.落实公民参与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的体现
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原则的贯彻
我国宪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现。
第六节 环境保护的协同合作原则
一、协同合作的含义
协同合作原则是指,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国家内部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在国际社会国家(地区)之间重新审视既得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实行广泛的技术、资金和情报交流与援助,联合处理环境问题。
二、协同合作原则的适用
1.国家内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其与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
3.国际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协同合作
本章思考题
1.何谓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特点?你认为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简述理由。
2.何谓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该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要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法原则?有何意义?
基本环境 篇5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本科教学;教学基本问题
前言
环境地质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与环境科学产生的时间相隔不到10年,是从地质研究人员以其地质背景为基础,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日益完善研究理论和积累研究经验的交叉学科[1,2,3]。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将环境地质学归入地质学的范畴,认为是一门应用性的地质学科分支,但也有人将其归入环境科学的范畴。到目前为止,环境地质学还处于构建自身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的阶段。因此关于环境地质学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1]。而环境地质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地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是究其學科本质来说还存在各种尚未明确的定义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本科教学增加了难度,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进行教学也是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论文以近年来的环境地质学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学目标
环境地质学是面向地矿、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定位是概论性质的课程,旨在为本科生建立人与地质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建立研究地质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导论性的帮助学生认识后期专业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因此进行环境地质学的教学工作要紧密围绕该教学目标开展。
教学原则
围绕环境地质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以下四点基本原则:
1、人-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秉承可持续发展观是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基本理念[2]。早期的人-地关系观是“天命论”,这种理念受限于人类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限制了人类对于地质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人定胜天”的理念深入人心,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和向地质环境中排放废物,最终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频发。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人-地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定义了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地质学领域则体现为考虑地质环境中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及地质环境的自净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以人-地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基于此,培养学生了解人-地和谐共处所应遵循的人-地规律,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环境地质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2、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环境地质学》课程在相关专业的开课学期基本上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处于各相关专业专业课尚未开展或者仅有少数开展的阶段,是作为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开设的。该阶段的学生具有少量专业基础课知识,对于某些地质环境问题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对于另外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则有一定的认识。该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地质环境产生机理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等深入认识和理解的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讲授《环境地质学》课程之前,必须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章节的内容和深度。对于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内容可以从教学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从教学方法上有选择性的进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涉及的专业理论较难,或者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点,则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简化,以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为准,使得学生将来学习相关专业理论时具有明确的目标。该原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3、体现专业特色的原则
环境地质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4],但是由于课时和学生专业背景的限制,无法对每个章节均进行详细讲解,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特色进行讲授内容的设计,并且在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后续的专业理论对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支撑作用,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实用性的认识。对于地矿类专业的学生,侧重讲解地质环境对资源性和灾害性,重点讲授的内容可以是自然地质环境问题、能源开发所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等;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侧重讲解人类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比如水力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土木道桥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对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侧重讲解人工废弃物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相关专业的特长和短板,强调专业特色和跨专业合作的意识。该原则是保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
4、面向社会需求的原则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型地质学科,旨在解决地质环境问题。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程度日益深化,依赖程度愈发强化的今天,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地质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也不断变化。与此同时,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理论、评价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的深化和提高。该特征的存在给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紧跟社会需求和科学前沿,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和国家规划等信息,了解与此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防治措施等,真正按照实际需求培养学生,使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在近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各种专业课开设目的认识不明确。该问题反映出授课教师在强化理论和方法教学的同时,对于课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的讲授存在不足,因此在讲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以面向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这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目标不明确问题所必须秉承的原则。
教学内容
环境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在这个学科中其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主要特征的介绍。所谓的人-地关系中的“地”所指的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也就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客体-地质环境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相关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该部分是地质环境地质学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单元。
2.“人-地关系”中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用的介绍。针对“人-地关系”中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和限制作用,其中支撑作用表现为资源的提供,即地质环境的资源效应。该部分包括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主要介绍各种的形成机理和储存特征、以及在全球和我国的分布特征。而地质环境的限制作用则主要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该部分包括了地震、火山、洪水、海啸、崩滑流等自然地质灾害。
3.“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介绍。针对“人-地关系”中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包括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工程活动、农业活动以及生活生产废弃物排放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诱发地震、诱发的滑坡和崩塌、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4.“人-地关系”调查研究方法的介绍。针对各种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及预测等防治措施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方法的介绍。
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紧扣“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对于地质环境问题发生机理的讲授可以适当的缩减,而主要考虑地质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和限制作用的讲授,即主要讲授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及相应的调查评价方法和主要防治措施。以地震的讲授为例,其主要的内容可以设计如下:地震的基本原理的介绍、全球地震的分布特征、中国地震的分布特征、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环境地质学的多学科交叉特性、教学对象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以及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密切性等特征,使得环境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理论授课,但也给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机遇。研究型教学方法、案例型教学方法、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方法[4]、提问朔源法、多媒体教学法[5]等教学方法均有很好的适应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地质环境系统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时,可以采用提问朔源法。比如以地球四大圈层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部分为提问起点,引导学生进行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空间范围的思考,最终通过对地球四大圈层范围的回顾和交叉范围的讨论结合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的限制,确定出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的空间范围。并且以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生时空尺度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时空尺度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地质环境系统的时间尺度的多维度特征和空间尺度的全球性和局域性。
在讲授自然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限制作用相关的内容时,可以采用案例型教学,利用现代高速发展的网络平台,以地震、火山、滑坡的经典报道为案例,讲解自然地质灾害的危害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及用途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质环境的资源效应。并可以结合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采用经典案例教学,以典型的土地退化案例-甘肃的武威盆地的沙漠化问题,从自然气候、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分析自然地质条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制;从不合理的水土资源的利用方面,分析人类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活动和农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从植树造林、推广退耕还林还草到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等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人类合理的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有利影响。
在讲授人工废弃物对地质环境污染相关内容时,可将其与污染的调查评价方法合并,采用研究型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方面,可以设置相应的研究区,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野外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分析、成果的表达,以及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开辟专门的学时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
结语
本论文总结了笔者三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环境地质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教学对象复杂等特征,在有限的学时真正做到让学生受益匪浅,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徐恒力.环境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2009
[2]潘懋,李铁峰.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朱大奎,王穎,陈方.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杜尚海,董维红,张玉玲等.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4,(3):51-54.
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篇6
传统会计基本理论一般包括会计的定义及本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包括确认与计量) 、会计基本原则、会计报告等等。多数学者将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而且对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是按照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进行的。通常, 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应当包括环境会计对象、目标、原则及假设、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等几个方面。
一、环境会计内涵
环境会计, 国内外会计界也称为“绿色会计”、“环境保护会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许多会计学家将会计理论与环境资源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逐渐形成了“绿色会计理论”。绿色会计理论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变迁而萌生发展的, 它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产物 (孙兴华、王维平, 2000) , 而且将成为西方会计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葛家澍、李若山, 1992) 。国内学者对环境会计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 但稍有差别。孟凡利 (1997) 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 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会计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企业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和控制。梁杰、杨洋 (2002) 指出,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分支学科, 它必须与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相结合。对此, 他们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即环境会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 对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张英 (2005) 经过对环境会计内涵的分析, 提出了与梁杰、杨洋相类似的环境会计概念, 并指出环境会计体系应包括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审计三部分。也有学者将环境会计理解为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 (如谢德仁, 2002;金颖, 2005) 。谢德仁在吸收环境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的观点的同时, 也指出环境会计是企业绿色经营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至少可以分成三个领域, 即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与环境审计。从本质上看, 多数学者认为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科与环境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如李祥义、孟凡利等) , 是为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信息的活动 (罗素清, 2006) 。在国外, 有学者提出“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说法, 对此沈洪涛 (2010) 认为, 环境问题只是公司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公司环境会计应从属于公司社会责任会计。显然, 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已超过了环境会计的内涵。显然, 以上是学者从微观角度对环境会计进行的理解, 这也说明早期学者和现在的多数学者对环境会计内涵的理解比较片面。综合以上观点, 我们可以认为微观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它遵循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同时它也是与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是对会计主体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及结果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国外环境会计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扩大化的特点, 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并存;而我国侧重于微观视角, 并局限于传统会计理论框架 (张劲松, 2006) 。通常, 环境会计包含微观环境会计和宏观环境会计两个方面, 而宏观环境会计的建立是微观与宏观环境核算衔接的需要。有学者 (如刘爱东、王慧, 2003) 指出, 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环境会计的概念, 而且按主体的不同, 环境会计可分为广义环境会计和狭义环境会计, 微观企业环境会计为狭义的环境会计。也有学者 (如闾定军、蒋青云, 2005) 提出绿色会计体系包括微观绿色会计、中观绿色会计和宏观绿色会计三部分。耿建新、房巧玲 (2004) 认为我国所指的“环境会计”与西方的“环境会计”在外延和内涵上存在差异。他们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我国习惯上将宏观环境核算和环境会计区别看待, 而把国民经济核算作为“社会会计”或“国民收入会计”的组成部分 (张百玲, 2002) , 但西方环境会计包含这些内容;而且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只包含西方微观环境会计中的环境差别会计部分, 不包括生态会计。杨世忠、曹梅梅 (2010) 对我国宏观环境会计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在论述我国建立宏观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显然, 西方环境会计的概念和范畴更广, 所以我国对环境会计的内涵理解还需要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得到进一步加深, 而且还要加强对宏观环境会计和生态会计的研究。
二、环境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环境会计是将会计主体的与环境活动相关的资金运动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反映和控制, 以客观地反映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过程, 实现环境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多数学者认为环境会计对象主要是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环境行为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 (孟凡利, 1997;梁杰、杨洋, 2002) , 具体包括企业对自然资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与治理两大方面的内容 (张百玲, 2002;梁杰、杨洋, 2002) , 而自然资源的核算对象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 (孙兴华、王维平, 2000) 。部分学者还结合会计实务阐述了环境会计的具体核算对象, 如孟凡利 (1997) 指出在实务中, 环境会计应以环境业务类别为核算对象, 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与治理等;同时, 在各类别下, 会计主体以各企事业单位下的各具体项目作为具体核算对象 (朱学义, 1999) , 核算的主要内容有绿色收入、绿色成本和绿色会计收益 (孙兴华、王维平, 2000) 。
在宏观环境会计对象方面, 张百玲 (2002) 明确指出宏观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宏观的资源管理活动, 即政府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核算;杨世忠、曹梅梅 (2010) 认为宏观环境会计核算对象是环境资源的赋存、消耗与转化状态, 而资源主要是指对环境发生作用的可以货币化的自然资产, 因此, 宏观环境会计对象应具有可计量性、动态性、发展性三重属性。
可以看出, 国内学者对环境会计对象逐渐明确和达成共识, 即微观环境会计和宏观环境会计按照会计主体的不同, 分别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各级政府对公共物品—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的反映、核算和控制。
三、环境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理论结构和体系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是会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体现了会计的宗旨, 也是联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在遵循一般会计目标的前提下, 也有其内在属性。多数学者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认为环境会计目标包含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 (或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两个层次, 但他们对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内涵理解上存在差异。如李祥义 (1998) 认为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 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绿色会计核算, 考虑环境信息的充分披露。孟凡利 (1999) 指出基本目标是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孙兴华、王兆瑞 (2002) 认为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面信息, 不仅要提供价值量基础的报告, 还要提供自然量基础的报告。梁杰、杨洋 (2002) 认为,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活动, 以确认和计量一定期间内会计主体的环境效益和损失, 为各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张英 (2005) 指出环境会计的总目标是服从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具体目标是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沈洪涛 (2010) 通过回顾国外有关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 指出国外批判决策有用观、支持受托责任观的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目标。显然, 多数学者认同提供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是环境会计的一大目标的观点。张百玲 (2002) 指出, 会计应站在社会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 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与环境关系的大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 其目的就是实现环境核算在宏观与微观上的衔接, 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控制;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 解决当前环境核算中复杂的问题。而杨世忠、曹梅梅 (2010) 认为宏观环境会计目标就是利用价值尺度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可见, 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的统一是环境会计的主要目标和最终目标。
四、环境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对会计事务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的规则。环境会计在对传统会计各项原则 (如权责发生制原则) 继承的基础上, 又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会计原则。具体来讲, 环境会计的原则体系除继续坚持传统会计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会计职业判断三方面共计十二大原则外 (魏素艳等, 2005) , 还应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增加“三益”原则 (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在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面增加外部成本内部化原则 (张英, 2005) 。孟凡利 (1999) 将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结合、外部影响的内部化、社会性、法规性、一定的灵活性。孙兴华、王维平 (2000) 认为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应遵循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性与边界起步的原则、系统性和多赢的原则、政府性和三种行为 (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相结合的原则。梁杰、杨洋 (2002) ;刘焕峰、魏玮 (2010) 等指出, 环境会计核算时除遵循传统会计的一般原则外, 还需应用社会性、长期性、政策性、推定性和最小差错等原则。显然, 多数学者认为环境会计具有特殊的、自身特有的原则, 包括: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社会性原则、外部影响内部化原则和强制性原则。
五、环境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空间和时间的合理设定。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 其基本假设应在遵循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 体现出环境会计学科的特点。学者们认为, 环境会计假设在继续坚持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 应赋予会计主体假设新的含义, 将货币计量假设改造为多重计量或多元计量假设 (张英, 2005) , 并增加可持续发展假设 (孟凡利, 1999;杨世忠、曹梅梅, 2010) 。还有学者指出, 虽然环境会计的多元计量较符合现实选择, 但按照边际价值理论的分析, 环境资源的效用和效用价值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因而, 环境会计应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梁杰、杨洋, 2002;金颖, 2005) 。此外, 梁杰等提出了“受托责任假设”, 认为环境会计的受托责任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财产托付论”, 还适用于“资源托付论”;金颖提出了“环境价值假设”, 环境资源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 根据边际价值理论, 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在具体确定环境会计主体时, 朱学义 (1999) 指出应设置专门的部门 (如环保局) 来核算有关环境会计业务;金颖 (2005) 认为虽然环境资源为全社会所共有, 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故企业应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
在宏观环境会计基本假设方面, 张百玲 (2002) 认为宏观环境会计的核算主体不是企业, 而是作为社会公众代表的政府。杨世忠、曹梅梅 (2010) 认为宏观环境会计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假设, 各级政府应当成为宏观环境会计的主体;会计分期假设, 宏观环境会计的核算期间要与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周期相一致, 具体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多重计量假设, 宏观环境会计计量可以以货币计量为主, 以实物计量为辅, 甚至加以文字说明;持续管控假设 (即可持续发展假设) , 即会计主体可以持续不断的存在并始终发挥着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管控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各级政府应是宏观环境会计的主体 (张百玲, 2002;杨世忠、曹梅梅, 2010) 。
综合以上学者的学术观点, 结合环境会计学科特征, 我们可以认为环境会计假设应在保持原有会计假设体系的基础上, 重点在会计主体和计量的假设上拓展内容, 并增加环境价值假设。微观环境会计主体应以企业为主, 尤其是上市公司, 突出他们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充分考虑主体自身的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宏观环境会计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环境会计计量的特点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当前应坚持采用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方式或文字说明方式为辅的多元化或多重性计量模式。
六、环境会计要素
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首先需要明确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 是构成会计报表基本框架结构的前提。既然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反映和控制主体的环境行为和与环境相关联的经济活动, 那么环境会计要素理应体现出独特的特征。理论界对环境会计要素持不同的观点, 综合起来有三要素论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损益等) 、四要素论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等) 、五要素论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费用、环境效益) 和六要素论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 。显然,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是主要的环境会计要素。魏素艳等 (2005) 认为“三要素论”不够全面, 难以准确核算环境会计事务和事项;“六要素论”是按照传统会计要素确认的, 缺乏可操作性。他们赞同“四要素论”和“五要素论”, 并具体把环境会计要素划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五大类。由于环境收入多为隐性收入, 而且我国的环境治理多以支出为主, 收入很少, 经济效益不高, 故难以制定其确认标准, 但在确定主体的环境损益时, 可以与环境支出相对比。故魏素艳等的要素分类与“六要素论”相比, 只缺少了环境收入要素。近年来, 不少学者 (汤宾、陈瑶, 2007;肖莹等, 2009;等) 认为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个分支, 其理论结构和要素确认应与传统会计保持一致, 即采用“六要素论”。杨世忠、曹梅梅 (2010) 根据传统会计要素的分类标准, 将宏观环境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入、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六要素。
可以发现, 环境会计要素分类的确定经历了一个逐渐与传统会计要素趋同的过程。我们可以理性地预期, 随着环境会计的发展和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环境会计要素与传统会计要素在类别上并无区别。
七、环境会计要素确认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系统的核心, 也是会计核算的难点。由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应在传统会计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 (魏素艳等, 2005) 。在确认方面, 魏素艳等 (2005) 还特别指出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一般标准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即能够用货币计量、符合环境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有用性。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会计要素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具体明细以及确认标准等方面。在环境会计的账户设置中, 卓文燕、李翀 (1998) 认为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下, 社会总成本核算方式的采用将会使会计要素中的内容增加, 范围扩大。为很好地衡量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破坏, 特需要设置自然资源、自然资本、环境成本、生态损益等会计科目会环境活动进行确认。朱学义 (1999) 提出如下具体环境会计科目对环境会计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资产类, 如递耗资产、土地资源、人力资产、资产折耗或资源摊销等;负债类, 如应付环保费、应付环保税和应付环保统筹基金等;成本费用类, 如环境支出成本、环境消耗成本、环境破坏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等;损益类, 如资源成本、资源资本增值、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等科目。但作者不赞成将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作环境收益, 其原因是这部分收入属于生产经营收入, 同环境成本不能配比。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讨论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 (以下简称“公告”) 指出, 环境成本应在其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 如果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 就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 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 否则, 应作为费用记入当期损益;环境资产是指由于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如果企业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 (或不存在法律义务时负有推定义务, 或在法律义务基础上负有推定义务) , 则应将其确认为负债 (陈毓圭, 1998) 。肖序 (2003) 认为, 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 同时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对于环境资产与环境收益则可采取与会计学资产、收益确认和计量相一致的原则。对此, 他设计了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流程;并建议将环境会计纳入企业会计体系, 增设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等相关明细科目。肖序、毛洪涛 (2000) 提出, 通常有两大类方法划分环境成本, 一是根据环境资源流转平衡理论, 从企业产生环境负荷的影响因子—物质流转与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二是从环境成本效果观出发, 以降低环境负荷的影响因子为基础进行分类。许家林、王昌锐 (2006) 在依照会计确认标准对环境资产和环境成本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 提出只有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的主张。并围绕其环境资产确认的研究基点、基本依据、前提条件、方法和完善环境资产确认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
学者们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基本上都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及特征进行的, 在具体确认各要素时, 又选取了不同的具体标准和原则, 尤其是注重对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的确认进行了较深层次的研究。
八、环境会计要素计量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三个方面。现有学者也大都围绕这三方面展开了讨论, 但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 这也是制约主体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重大障碍。朱学义 (1999) 提出, 环境会计可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等作为计量单位, 以实际成本、现行成本、重置成本和机会成本等作为计价基础。他认为资源价值包括自然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对于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价值可采用丰度基价法、收益现值法和市价法计价;对可再生资源应以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 利用基准价、标定价、出让价等方式确定价值等;对气候资源、地表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等条件成熟后进行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可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补偿法等方式确认其价值;对旅游资源应以估计各个旅游景点的方式确定。卓文燕、李翀 (1998)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社会总成本核算要求,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计量方法可分为地上资源市场价格法和地下资源收益分离法;对环境污染的计量通常可以采用复原成本法、替代品评价法、数学模型法和综合分析法。李祥义 (1998) 认为环境成本和收益一般难以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其交易价格, 故需要对会计计量方法进行开发和创新, 必要时可用实物指标、劳动指标、数学模型或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所取得的环境业绩大小进行衡量。孙兴华、王维平 (2000) 认为由于绿色会计计量自然资源价值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借助价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和接受意愿法等方法计量, 甚至对环境污染还需利用数学模型测算和估计。其基本的价值计量公式有: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 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使用价值。孙兴华、王兆瑞 (2002) 在绿色会计的计量方面指出, 要计量某一范围环境的价值, 必须先按照环境标准对环境质量做出评价, 在此基础上以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引入价值观念和货币尺度, 形成以货币量表达的自然环境价值。因此, 环境标准是绿色会计计量的起点, 常用的计量方法有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 而直接市场法又包括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等。
显然, 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应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属于劳动产物的环境会计要素, 可根据劳动价值理论, 直接用货币计量;属于自然资源的环境会计要素, 可以根据边际价值理论, 用效用衡量其价值 (魏素艳等, 2005) ;具体来讲, 就是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的交叉运用方式, 劳动产物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自然资源则可以采用边际成本、恢复成本、替代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为计价基础。根据计量的目的、可获信息的充分性与可靠性以及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具体方法, 如资源性资产的计量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法、模糊数学法、机会成本法等;环境负债的计量可以采用恢复成本法、预防费用法等;环境收益的计量可以采用现行市价法, 等等。因此, 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会计的计量必须在传统会计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借鉴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以及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和交叉使用。
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注度比较高,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比较多。传统会计在会计计量上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的弱化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以及现代会计职能的能动发挥 (李祥义, 1998) , 而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建立环境会计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目的 (孟凡利, 1999) 。就目前来看, 许多方面会对企业的环境问题提出信息需要, 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或政府其他部门、社会公众、投资者和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 因此企业应适度对外披露环境资料。孟凡利 (1997) 在提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环境信息披露原则的同时, 强调应在形式、内容、核算方式和推行范围等方面逐步提升环境会计对外报告的水平。作者对此也构想了披露环境问题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的基本框架, 以及具体包括的几种形式。《公告》指出, 由于环境成本和负债信息的重要性, 应根据重要性原则, 按项目或大类在财务报告或附注内对其进行披露;同时, 还应披露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 (陈毓圭, 1998) 。耿建新、刘长翠 (2003) 认为环境会计核算与披露的内容应体现在:环保引发的成本与费用、与环境有关的收益、环境负债等方面;同时, 还需考核企业环保设施的投入情况, 对投资效益计算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以有效评价企业的环境保护绩效。
高红贵 (2010) 在“生态社会经济人”假设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披露环境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指出在我国环境信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 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必须加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许家林 (2009) 总结出西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核算环境成本为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精细化, 以日本为代表, 环境会计成本不仅着眼于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 还以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和效果的比较为主线贯穿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全部内容;以确定生态效率指标为核心的环境会计披露与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化, 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实践向形成具有特色的理论探讨阶段过渡, 使从会计视角研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评价问题进入了操作化的阶段。
前面提到, 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面信息, 这就涉及到环境会计报告的问题。绿色会计不仅要提供以价值量为基础的报告, 也要提供以自然量为基础的报告 (孙兴华、王兆瑞2002) 。他们建议, 绿色会计报表应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披露有关环境资源资产、环境负债、资源资本金、环境成本、费用等项目, 还需在附注中披露一些必须事项。李建发、肖华 (2002) 尝试地提出了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企业环境报告框架, 具体包括六个要素和方面, 即:企业环境报告的使用者与目标是向政府、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报告主要使用者提供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决策有用的信息;报告主体主要是上市公司;报告内容需在原有披露范围下, 新增企业基本情况与环境方针、环境绩效和环境审计报告等内容;报告模式应优先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 待环境会计准则出台后, 可以采用补充环境报告模式;环境报告应随同财务报告一并呈报;环境报告需要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审计。李洪光、孙忠强 (2002) 根据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及实务研究和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三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即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披露、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单独披露、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肖序 (2003) 指出, 企业对环境事项披露的五种报告方式 (即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单独报告、会计报表附注、董事会报告) 均不能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全貌。作者建议, 可以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 随传统的三张主表一并对外披露。其中, 对货币化的财务信息采用表格形式, 设计“环境资产负债表”或“环境效益表”, 非货币化信息采用数字量化和文字叙述的形式, 列入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许家林 (2009) 总结西方环境会计核算与报告的动向与趋势后, 指出当前西方环境会计的研究呈现出以环境绩效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提供与评价规范化的特征;同时, 我国部分学者将环境会计的研究转向侧重于环境会计报告体系上, 尤其体现在设计相应的方式与方法, 将通用性的财务业绩指标与环境绩效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有机地结合, 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张百玲 (2002) 认为宏观环境会计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三方面信息:本地区现有自然资源的储存量、各类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补偿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计量的本地区国民净收入。因此, 宏观环境会计的报告体系应包括定期提供的三张报表, 即自然资源的价值总量与自然资本总量平衡表、自然资源使用与补偿及环境保护的资金流量表、持续收益表。显然。有较多学者建议在我国现阶段应采用独立编制环境报告的模式,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准则还没有制定和颁布, 通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等这种补充报告模式还不成熟 (李建发、肖序, 2002) , 而且采用独立报告模式还能对其环境受托责任进行全面的报告, 这也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的模式。
从以上的介绍和分析中可以发现, 早期的学者的研究集中在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内容、形式、核算方式、需求主体和报告模式等方面;近年来, 已有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环境业绩评价方面, 要求将财务业绩指标、环境绩效指标和环境资源消耗指标相结合, 构建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因此, 多数会计学界普遍认为, 应根据环境会计学科的特点,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总体上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然量基础与价值量基础相结合、财务影响与非财务影响相结合的原则导向。
保护农地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想 篇7
关键词:土地流转,城市化,构想,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大量农地不断转化为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农地原来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矛盾和问题。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已出现严峻的农用土地流转失范而导致的优质农地被蚕食及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地城市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用土地向城市流转中,由于农业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我国缺乏控制农用土地向城市流转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机制的情况之下,使得农地特别是城乡结合地区的优质农地大量地转为城市用地,人们依赖的自然生态净化系统遭到破坏。
(一)农用土地资源质量下降。
在农地向城市流转的过程中,由于农用土地用途被改变,而且被流转的农地多为优质的粮田和菜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预期难以把握,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而是采取粗放经营,土地的物质投入主要是农药和化肥,这对土地、地下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十分严重,加剧了土壤质量下降势头,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菜篮子”工程有严重影响,而且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二)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现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农地向城市流转过程中,一些天然林地、湖泊和植被等遭受到严重破坏,丧失了其原有的储水、防风、固土、调温、保湿的生态功能,打破了土地的生态平衡。
(三)城乡生态环境存在忧患。
随着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城区环境污染压力也日益加重。尽管城市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整体环境质量属于良好水平,但城镇土地生态问题仍存在不少隐忧。大部分郊区受到城市大气污染物、水、固体等废弃物的污染,使交错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地向城市流转的主要发生地段是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这样容易使这里的优质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优势受到破坏,而农地向城市流转的不可逆性、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难以恢复性,影响到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被改变。
在农地城市化、工业化流转的过程中,农地的性质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根本性变化,农民彻底失去了对土地的生产经营权,随着大量优质农地的流失,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遭到了严重挑战。因产业用地规划不合理,布局分散,影响了土地效益的发挥,也加大了基础性建设投资的负担,同时,一些高消耗、低效益、重污染的产业大多分布在城郊结合部,环境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二、农用土地流转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农地向城市流转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流转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一)强大的利益驱动是农地城市流转失范的根本动因。农业用地效益较低,尤其是农地的流转成本较低回报率高。因此,农地就有向城市转移的冲动。任何经营者都会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也不例外。在我国,各级政府作为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垄断性经营者,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在农用土地向城市流转中,随着农业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我国缺乏控制农用土地向城市流转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机制的情况之下,使得农地特别是城乡结合地区的优质农地大量地转为城市用地,而人们信赖的自然生态净化系统同时也遭到破坏。
(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农用土地的流转陷入盲目并导致生态环境失调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真正主体,我国法律未能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在实践中造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主体缺位,权能不清,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征地中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行使权利。尤其是我国农民缺少对集体土地真正意义上的收益和处分权。村民土地主体地位的虚设,使村民对拥有集体土地应享有的权利不清,村民个人又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对自己所拥有的集体土地的权能不明确,因而,在征地实践中缺少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最终使得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由于产权关系中主体的不明确、不具体,继而引发土地权利和义务不明,使农村经济组织没有法律明确规定而得以保障其在商品交换中的独立地位,失去了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控能力,农用土地的流转陷入盲目而导致生态环境失调的状态。
(三)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重要生产资料,更应成为农民的一大财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争先恐后地进行招商引资,纷纷把土地价格优惠当作最重要的优惠条件,以为土地价格越低就越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农地向城市流转的过程中,缺乏配套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其制约机制,农地流转中,没有一整套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当说,这是现阶段我国土地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奇特现象,是一种不规范的运作行为,不但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并且导致了土地的过多占用和粗放经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
三、农地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农用土地流转的一系列制度,确保农地流转有法可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地流转,要做到规范有序,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包括:农用土地初始登记制度、农用土地的评估制度(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等定级、估价)、流转土地的审查制度、农用土地的变更登记制度(对农用土地流转进行变更登记)、农用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奖惩制度、农用土地流转的合同制度(以合同形式来确定和明确承包双方责、权、利,将土地流转行为法制化)。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又依赖着在土地利用中与之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改善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实现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权利平等。也就是说,农村集体可以跟城市政府一样,在其所拥有的土地上设立建设使用权,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工商企业转让。现阶段要依照宪法落实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权利,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由村民民主选择土地集体产权的实现的方式,自主选择土地产权的经营形式以及经营土地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
(二)农地城市流转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的。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暗箱操作的批租方式,实行公开运作的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和确定土地价格,使那些低耗、高效、环保、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项目优先获得土地。在征用土地方面,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用途。经营性用地应当直接运用市场机制,在与农民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市场价格来取得。即使是公益性用地,也要注意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市场价格决定土地的征用价格。
(三)科学进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土地生态建设规划。
首先,要从土地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建设的实际出发,开展土地生态建设战略研究。土地生态建设的总方针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生态建设总目标指导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利用,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把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其次,要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等三方面来设定土地生态建设的土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护能力出发,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环境质量优先原则,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并制定有效措施。既要考虑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再次,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要按照资源高效化、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管理现代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要求,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强调体现“绿色、生态”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平衡协调发展。创新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理念,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尊重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承认农民在法律上享有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就必须尊重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拥有决定土地是否流转和怎样流转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应在农户之间进行,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果毫不限制地允许其他非农主体跟农民争夺土地,那么,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势必失掉众多的应得利益。但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拒绝工商企业和个体大户有条件地在农业领域进行开发经营。只是在农地的城市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民主的方式广泛征求农民意见。
基本环境 篇8
(一)环境会计对象。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环境会计所计量和报告的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是指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环境资源的损耗是指由于环境资源的消耗失控、重大事故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环境资源的补偿是指企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及以各种形式上交的对环境补偿的支出等。这些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以货币表现或者形成财务问题,能直接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环境活动,是环境会计核算的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环境会计要素企业单纯的环境活动,包括企业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政策、措施,员工的环境教育和环境素质的提高。它们虽然暂时并不直接涉及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应将其列入对外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
(二)环境会计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是环境会计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其内容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为社会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与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的性质等信息。
(三)环境会计假设。
环境会计假设是进行环境会计工作的前提。为了使环境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有统一、稳定的前提,必须依据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认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就是对这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与会计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它在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兼有独特的、新的内涵,与传统的会计假设一起构成环境会计核算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1. 环境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明确了会计主体,才可以界定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才能正确衡量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以会计主体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对其行为特性的核算范围从空间上进行有效的界定,才能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享有的环境资产和应承担的环境负债,才能正确地计算环境收益或可能产生的环境损失,才能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
2. 环境资源价值假设。
由于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客观形成的价值和价格,因而它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的范围,不适用劳动价值理论。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必须根据边际价值理论的原理确定环境资源的价值,应选择客观合理的计价评估方法,综合环境资源的特点、有用性、稀缺性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对其进行评估,确认其价值和价格
3. 环境会计计量假设。
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有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也要用实物计量。在货币计量中,既要用历史成本,又可以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对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还需要用文字或是附注的方式予以说明。
4. 环境会计受托责任假设。
环境会计中的受托责任已不仅仅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在环境会计核算中,除了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外,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也成为会计中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内容。环境会计中的受托责任具有双重性质,它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受托人有义务和责任向直接和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披露其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环境会计披露。
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一般是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资源利用、绿化、税收优惠、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的。迄今为止,我国有关反映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规只有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编报规则第1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中规定股票发行人对其业务及募股资金拟投资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说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相应发出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环境情况核查”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做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对所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不具备可操作性;并且已有规定只是针对上市公司,对其他类型企业没有做明确的要求。而在实际中,非上市公司如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现得也相当突出。因此,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全面实施。
二、环境会计在我国推广运用的探索
(一)实行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
鉴于我国环境会计刚起步,一下子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使用先试点,后推广,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的方式。可以先选择一些资源性生产企业、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上市公司作为环境会计试点工作的企业。在取得可行的经验后,再加以修正、完善,并且分行业、分部门逐步推广出去
(二)提高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的素质。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和发展,环境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过去只追求环保结果慢慢发展为全方位、全过程都要重视环保效果的新管理思想。这就进一步要求会计人员及企业的主要领导者、环保人员等内部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其知识结构,掌握会计学、环境科学及环境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三)加强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实务。由于环境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化,特别是环境会计在计量上的难度大,使得环境会计实务进展缓慢。因此,应提高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为环境会计实务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以此推动我国的环境会计实践。
(四)组建环境会计机构,建立环境会计法规层次模式。
就环境会计而言,我国可应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机构来负责组织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和准则制订,通过建立环境会计法规层次模式,明确提出试点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要求,通过检查指导促使各企业按照要求定期予以披露,关注和推广环境会计核算技术和方法,培训会计人员,直到建立中国的环境审计制度。
(五)注重环境审计方面的建设。
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客观的估价,并通过有助于对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制定等手段,来达到对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会计角度来看,环境审计是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加强环境审计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环境审计的重点在于:环境保护法规合格性审计;企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程序审计;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置的审计;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
(六)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
要在吸收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实践经验与教训,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实务研究,并进行国际协调,比如对国内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投资者的企业(如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以及私人企业等)进行环境会计的比较研究;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环境会计的比较研究(包括研究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否执行全球统一的环保标准,开展相同的环境会计与报告工作),进而来提高国际间环境会计信息的可比。
基本环境 篇9
因此, 农村环境问题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整合的思维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解读, 按照环境正义的要求解决, 才可能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到2020年,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本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 并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进行梳理和归纳,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最后从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
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的一个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环境也可称乡村环境, 指的是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它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1]因此, 广义的农村环境不仅包含了农村生活环境, 也包括了农业生产环境。从内容上看, 农村环境不仅包括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也包括农村环境保护。狭义的农村环境指的是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包括村镇生活环境和乡村人文景观。在我国农村, 农户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组织单元, 通常都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聚居, 因此, 农村环境包含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2]笔者在本文中所指农村环境作广义的理解, 是指以农民为中心的, 涉及到农民在生产、生活、居住等方面形成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
从传统的生态观来看, 农村基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分散居住和良性生态循环等原因, 环境自我消纳能力较强, 环境问题并不突出;而城市却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人工化生态系统和高密度人群使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这种差异性判断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科技在农业领域广泛运用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与城市环境不断得到重视和改善相比, 农村环境却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承载了更多的不公平负担, 加之农村环境自身纳污能力不断减弱并趋于饱和, 逐步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关系的问题化表现。
环境问题亦称环境资源问题或生态环境问题, 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 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1]农村环境由于自然和人为活动而受到破坏并不断恶化,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威胁到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农村环境就出现了我们所谓的问题。当然, 从环境威胁的出现到农民基本生存条件完全丧失是一个很漫长的积累过程, 但从历史责任来看, 我们不应漠视这种环境危机, 应该坚持代际公平原则, 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从大气、水等自然资源的物质流动性看, 环境问题会发生城乡之间的转移, 我们应该坚持环境正义原则, 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关注农村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合理和非良性变化, 运用政策、法律、道德等社会控制手段及时做出调整, 不断减缓、控制并努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
农村环境问题有原生环境问题或者说自然灾害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等造成的农村环境破坏严重。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内外部的共同作用导致“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等环境要素间的交叉、立体污染, 环境问题在农村的表现形态也日趋复杂和多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表现:
1.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1) 农业生产自身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生态循环使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很多负效应, 使农村环境的自我消纳能力减弱并超负荷。例如, 以滥用或过度等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地使用农业投入品, 导致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严重, 波及大气、水体、土壤等, 耕地污染使耕地质量下降, 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残留农药会随大气运动而扩散, 进而突破农村地区向城市空间传播, 直接影响作物和人类的健康。同时, 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日益突出。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散养, 使动物粪便随处可见, 产生了氮污染、甲烷排放污染等;随着近年来畜禽养殖在农村的发展, 不仅集约化饲养中大量使用的化学药物、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甚至产生问题, 而且集约化饲养产生的畜禽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 也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压力。
(2) 农村的非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严重。一方面, 本地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对农村环境产生的工业污染和工业废水使农村环境受到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2008年12月,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新三河村发生大规模铅中毒事件, 全村共有100多个14岁以下儿童, 铅中毒人数达到41人, 其中最小的不到1岁, 还有65人被查出为高铅血症。而距离新三河村不到100米的地方, 就是号称亚洲最大铅再生企业江苏春兴胜科合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4]另一方面, 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对环境也产生新的污染。在市场经济中, 当市场主体积极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时候, 环境利益作为“软利益”往往在不经意间被牺牲了。“农家乐”“采摘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大都依托农村原生态、名胜古迹和风情民俗等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发展迅猛。在旅游服务中, 由于消费者各种不同饮食需求和娱乐消费模式, 导致屠宰家禽、牲畜和特种经济动物提供动物性食品服务增多、清洗农产品产生废水和废弃物随之增多, 洗涤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制品高频率超标使用也加重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3)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污染日益增多。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 生态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 但由于农村缺乏科学的生态环境规划, 公共环境一直恶化。从居住环境看, 农村中以散居和杂居的房屋格局为主, 没有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 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 严重污染水源。即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小康村、富裕村, 他们虽然建造了规划整齐的住宅楼, 但却缺乏配套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垃圾桶等配套环保公共设施。同时, 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由于没有固定投放点而任意堆放, “白色污染”随处可见, 遇到风沙、雨水等恶劣天气垃圾就在天地间飞舞或同流合污。
(4) 工业“三废”不断向农村污染转移。农村环境有“纳污区”的形象描述, 因为大量的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废水通过河流最终排向江河湖泊和农村地区, 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使农田和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大量的工业废气和燃煤废气等排入大气, 形成酸雨, 降回地面损害森林和农作物, 环境污染物通过自然循环迁移到农村;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市容市貌, 城市生活垃圾被不断地运往附近郊区或农村进行集中填埋, 甚至很多垃圾被露天堆放, 形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城市中污染重的企业纷纷迁址到农村或城市郊区, 这些更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5) 农村水污染严重。磷是水体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 随着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密集发展和高氮、磷化肥在蔬菜、水果、花卉等方面的广泛使用, 高肥料用量所产生的亚硝酸超标, 都会使农村水体和地下水受到污染。施用于农田的农药会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迁移, 使地表水体受到污染;同时, 随着农药的迁移扩散, 污染范围还会逐渐扩大, 农田水是不同水体中受到农药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水体之一。
2.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不断受到破坏, 主要包括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 农民为了生计甚至短期利益, 乱砍滥伐、竭泽而渔,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中兴建的项目和公共设施, 产生了经济社会的正效应, 但也衍生了环境负效应。其次, 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在内的土地的荒漠化问题严重, 农用土地利用面积锐减, 建设占用耕地和生态退耕的林草地的情况日益增多, 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也影响到气候条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 其影响在空间上突破了农村区域的限制, 缺乏植被土壤颗粒经过自然界以风沙等恶劣天气形式作用于城市和农村, 引起气候的非良性变化。最后, 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的大量、广泛使用, 局部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破坏生态平衡。特别是农药通过自然界的食物链, 将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焚烧秸秆污染生态环境现象也很突出, 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
3.农村环境衍生问题突出
环境问题总是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问题紧密相连, 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 因此, 由农村环境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衍生问题突出。
(1) 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恶化, 土壤质量退化, 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威胁, 农产品歉收和有毒物含量超标, 农产品质量出现安全隐患甚至酿成恶果, 毒大米、毒韭菜、奶粉污染等事件频繁发生, 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2) 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导致环境疾病增多, 威胁人类健康。有资料显示, 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 从1988 年的0.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在许多地方因环境污染出现了“癌症村”。[5]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这个依山傍水总人口为2829人的滨海村庄, 本该是休闲胜地, 但由于地下表层水被严重污染, 村民饮用了不合格的水后, 致使癌症高发, 令该村也蒙上了“癌症村”的阴影。刘进江、刘运万、卓桂春等6位政协委员在调查中发现, “村民们自建的厕所没有达到卫生要求, 并且厕所离食用水井仅二三公尺, 厕所又不是三级无害化处理的粪池, 粪便直接渗透到水井中, 造成饮水不卫生。而且有的农户家里因经济困难连简易的厕所也没有建, 在村边随处大小便, 加上牲畜粪便, 每逢雨天, 雨水伴着粪水四处横流, 臭气冲天, 严重污染食用水源, 食用水普遍不符合卫生标准, 有部分食用水煮后出现白色的沉淀物。”在农村, 粪坑、牲畜圈、厕所等均为露天开放式, 并且设施简陋, 在雨季等时期, 会使污水粪便横流, 成为苍蝇、蚊子的滋生地, 极易诱发传染性疾病。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与生产方式、规划建设和管理、居住形式等因素有关, 也与城乡不平衡发展有关,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消长关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 经济的发展多以高投入、高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特别是农业化学的广泛使用为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多的风险, 而且我们缺乏对风险评估的具体制度安排。科技发展往往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 无声地改变食物链, 打破生态平衡。例如, 农药提高了作物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 但农药残留却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利用动物和植物内部生物学、遗传学的潜力和优势, 通过非基因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态化的方法实现二者的最优化结合。例如, SRI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通过管理生物、土壤、水和营养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是以生态视角和生物视角关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们不能再回归到20世纪的那种高投入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因此, 应该坚持农业生态化和生物化, 探索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物化农业。
2.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导致城乡之间在环境保护上获得的公共资源不平衡
虽然,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例如, 乡村道路的改、扩、建工程, 农村电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饮用水安全性不断提高。但城市和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起点、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但二者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 而且会发生双向转移。例如, 城市污染大多通过工业“三废”、垃圾填埋等向农村转移, 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由于空气的流动, 农村大气的污染会反作用于城市。农村是工农业发展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 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 使农村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城市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垃圾处理设施和环保公共设施, 而农村缺乏相应的设施, 与日益提高的农村物质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3.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重要领域的立法空白
经过了30年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6]但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构建符合环境友好和资源要求的制度和机制, 真正起到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还需要一段时间。[7]目前, 我国初步形成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规制重点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 农村成为环境保护的真空地带。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体系框架, 但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的生产环节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甚至存在一定的空白。例如, 在环境污染补偿方面,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补偿措施不到位, 无法阻止城市工业污染大规模向农村的转移, 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环境利益, 也不能有效激励农村居民保护环境。又如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的法律界定缺位, 同时环境资源具有“公共属性”的特点, 导致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自然资源的大肆开发, 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其他诸如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问题、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扩散和城乡污染转移等具体方面和环节等。同时, 由于现行法律的原则性规定, 使法律所赋予的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难以在管辖区域内真正得到履行和不打折扣地实施。
4.我国农村地区环保资金短缺, 环保职能部门监管能力虚弱
广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资金短缺, 难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村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拘泥于县、乡、村3级财力的限制, 很难推进污水排放和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电子废弃物回收等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和普及工作, 有的地方根本无法启动, 甚至没有列入日程。即使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 面对要付出的巨大的环境治理资金, 也倍感压力, 由于垃圾处理技术等环境技术难题, 增加了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另一方面是环境管理的问题。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缺乏基层环保工作人员, 而且难以保证监管队伍的稳定和长效。而且, 我国环保部门缺乏基层环保工作人员, 禀赋和资质不佳, 管理能力差, 建设能力非常薄弱, 现有的各种监测设备相对较为落后和陈旧, 不仅不能及时发现新的环境问题, 也难以应对突发的重大环境安全事故, 更难寻找有效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办法。目前, 我国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能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
5.农村公众缺乏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公益精神
我国公众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是对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忽视, 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淡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 使农村和农民长期重视经济发展, 无视或无暇顾及到农村环境问题。农民没有意识到他享有环境权, 享有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 以及在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等基本人权。他们对农村环境的现状很麻木, 接受现状, 甚至按照习惯性思维和生产方式继续做对环境不利的事情。农民作为环境利益诉求的主体, 在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必须享有充分参与权, 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更加审慎、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
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
1.要打破城乡二元法律规制的路径依赖, 消除城乡差别待遇, 按照环境正义的要求, 保障城乡居民环境权的平等
1970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专门讨论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 会后发表了《东京宣言》, 其中第5项中指出, 环境权的概念, 即把每个人享有其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和当代人传给后代人的遗产, 应当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8]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展变化, 同时, 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居民回到农村也带来了生活方式新变化和对生活设备的新需求。例如:水冲式马桶或新的私人卫生间在农村新住宅、新建筑里的逐渐普及, 农村的生活垃圾中塑料、电子废弃物等可回收材料成分在逐渐增加, 人畜粪便等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等这些都给农村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这些都表明, 基于人类的共同需求, 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逐渐走向同一。因此,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应该转变思想, 弥补立法不足, 不能将调整对象局限或偏重于城市居民和大中型企业, 而应该坚持环境正义, 保证环境保护法律在城市和农村都具有可适用性, 将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也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只有法律明确了农村居民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 阐明法律责任, 才能提高农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人翁意识。
2.完善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很大, 保护工作艰难有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建设中的主体, 因此绝不能缺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即“传统社会是不参与的, 而现代社会是参与的”, [9]农民包括环境利益在内的各种权利被漠视或怠于行使。而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中, 必然要求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作为公众参与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自我利益意识正在觉醒并逐步增强, 其中也包括环境利益的意识觉醒。农民的环境利益应该包括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资源环境的利益。农民有两个努力方向, 一个是要求政府履行职责, 通过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履行实现农民的环境权益; 另一个是主动要求参与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决策和实施行为, 以防止政府对其环境利益的漠视或者侵犯。
按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农民享有政治参与权等, 这也奠定了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政治基础。虽然农村社区的建立和发展为村民参与提供了组织平台和渠道, 但能够通过平台实质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农民还是少数, 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更是寥寥无几, 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对具有公共属性的农村环境保护的村务的监督。因此, 应从法律角度, 明确农村社区居民的环境权和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参与权是农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不仅有保护农村环境的义务, 也有要求政府履行职责保障其环境利益的权利, 也可以监督国家、基层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决策和实施行为。
3.明确国家和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权利与义务, 严格履行
国家和农民都是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体, 但他们担负着不同的使命, 因此法律应该明确各主体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应该保障公民基本的人权, 因此国家是环境保护的义务主体, 保护农村居民的环境权和参与权应该也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问题不是发端于农村, 单作用于农村领域和空间的简单问题, 而是涉及城乡乃至国家、国际环境安全的重要系统问题。因此, 国家应该制定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提供足够的环保资金支持,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环保技术的科研和技术转化水平, 如加强垃圾收集系统中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 提高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处置技术, 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等;提高各主管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监管水平, 保证各环保职能部门法定职责的准确履行, 并依法追究其工作人员渎职等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其中第五项措施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此外, 国家还应该不断探索市场规律,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制定政策, 如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贴清洁生产农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制、环境保护国民教育, 等等。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也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之一和重要保护者, 因此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 法律要明确农民环境保护的义务。农民应该自觉维护农村社区的环境卫生, 约束自身和周围人对环境不友好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和实施, 监督政府违法或不作为行为。其次, 在农业生产中, 抛弃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 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转变生产经营行为, 积极主动推行乡村清洁生产工程, 科学、合理、负责使用农业投入品;学习农业科技水平, 变农业生产废弃物为宝。再次,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减少生活中不文明行为, 如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投放垃圾、乱排污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 减少生活垃圾减量排放, 力争按照传统的方式争取“零排放”, [10]如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 将有机垃圾作为肥料处理、有毒有害物质单独集中处置等。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的, 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法律制度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立法思想到执法, 人们都应该把环境正义放在首位, 应该让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农民共同参与, 明确权利和义务, 共同来完成使命。
参考文献
[1][3]周珂.环境法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赫晓霞, 栾胜基, 艾东.贫困的生存状态对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 2008, (01) .
[4]黄德林, 包菲.农业环境污染减排及其政策导向[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5]陈泽伟, 王强, 藩岳.朝着和谐公平的社会前进[J].北京:商务周刊, 2004, (02) .
[6]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N].人民日报, 1999-10-18.
[7]李恒远, 常纪文.现状、问题与走向:中国环境法治30年之评析[M].中国环境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8]吕忠梅.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9]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 2000, (06) .
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基本建设策略 篇10
关键词:信息生态;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策略研究
信息生态环境为一种比喻式概念,其核心是由信息、人、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系统,体现着人类与信息、信息环境之间的某种均衡关系。可见,信息生态是在传统信息管理基础上、借助自然生态学理念引申而来的关系范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信息生态环境失调,宏观上将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微观上则会对特定社会组织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水平、个人信息消费与生活质量等产生负面影响,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当前,信息生态环境建设理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和谐”作为探寻信息生态环境运行与发展规律的着眼点,制订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策略,以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倡导资源共享
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必须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实践,涉及内容复杂、领域宽阔、类型众多。因而,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划与布局,形成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模式,保障信息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达到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并非一时之举,亦非一地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其自身具有技术含量高、涉及范围广、资金消耗大、时间周期长等特点,需要以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为基础:必须站在地区乃至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与配置信息资源:既要树立共享理念,通过科学规划,改变不同地区、部门与行业之间存在的条块分割、纷然杂陈的局面;积极倡导和推动不同体制、来源、类型的信息资源均纳入一体化管理与共享模式中,达到彼此之间“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目的,提高信息开发能力与信息服务质量;又要结合国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通过调整信息资源布局、完善信息资源配置,解决不同地区、部门与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贫富差距大等问题,达到分工合作与优势互补的统一,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二、立足自主开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成果,缩小了我国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国家间的差距,收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成效,在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一味地依靠引进吸收国外技术成果难以保障信息化建设获得长足发展;而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必将使我国信息化建设始终处于被动、落后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将导致自主创新能力消退、甚至完全丧失,贻误信息化建设发展,使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须从基础做起,加大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力度: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加强技术研究。理论上,以往信息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明确了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原则方法及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展趋向,为深化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技术上,则必须立足自主研究,将引进与创新融为一体,结合信息化实际,解决有关“信息控制”与“信息组织”等技术难题,达到促进信息服务、控制信息泛滥、消除环境污染、防范网络犯罪的目的,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技术保障。
三、完善人员结构、大力增强信息素养
在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实践中,“人”—— 信息管理者无疑地是居于核心位置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技术特点与技术要求,决定其难以离开信息理论研究人员、信息业务人员与信息专家的共同努力,正是他们构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信息管理者的人员结构、信息素养、机能水平等对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低估。
而就实际情况分析,信息管理者人员规模数量不足、技术技能水平偏低、缺乏高素质从业人员、尤其是缺乏信息技术专家确是不争的事实。整体现状不尽人意,已制约了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因此,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必须以调整信息管理者知识的结构、提高素养为主攻方向:既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信息意识、规范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能力;又要强化专业教育,加大信息人才培养力度,将整体素质提高作为重点,变一般性号召为强制性措施,通过制度手段,形成专业教育长效机制,提高信息管理者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认识,将对信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视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促进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努力使信息专业教育与信息专业培养朝着“常态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培养、积蓄人才,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打造人才基础。
四、加强监控管理、科学应对系统危机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因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调而引起的信息生态环境危机已经给人类社会“第二生存空间”的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且这种威胁正在逐渐地演变为“可怕现实”。
面对日益严酷的现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信息环境监控管理,维护正常、稳定的网络秩序、净化信息生态环境、保障所有“信息人”的权益,遏制利用网络破坏信息生态环境平衡的行为,已成为应对日渐恶化的信息生态环境危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因而,必须将信息监控管理由理论层次上升到实践高度,设置多级监控管理机构、完善监控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管理机构的权利与职责。对纳入流通环节的信息进行审查,控制虛假信息、淫秽信息、假劣伪冒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定期地对信息生产进行评估、审查与监督;应用技术措施过滤有害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制订信息监控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约束作用,提高信息监控管理水平,保障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实践能够在健康轨道上不断前行。
五、培育信息市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信息市场是一种新兴市场形态,包括信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通过程与领域,体现着信息商品供求关系。信息市场具有信息交流与传播功能,通过信息咨询、服务、转让等形式,使其信息商品交易可以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活跃了信息商品交流与传播。
培育信息市场、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既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谐信息生态环境需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做“烘托”,也需要信息市场需求为“辅佐”。应当认识到,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信息市场与服务领域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国情,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信息服务体系。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与社会总体消费趋势的影响,开展信息市场预测、调整信息服务方向、充实信息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性;强化信息市场开发、拓展信息服务渠道、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赢得社会满意度;加强信息市场管理、规范信息市场竞争、维护商品交易秩序,以扩大信息消费量。通过多种手段培育信息市场,使社会信息需求“潜能”获得释放空间,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平台。
六、加快信息立法、维护信息生态平衡
信息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信息法律的活动,包括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修改、补充行政规章活动。通过信息立法可有效调整、规范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保障措施。
在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初级阶段,需要国家给予优惠信息政策加以扶持,以保证信息生态环境建设之初能够在动态发展中获得平衡与稳定,为信息生态环境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国家扶持已不能保障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作为信息生态环境的支撑——信息网络的某些特殊性已影响到信息生态环境的纯洁性与安全性。如何在加强监控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成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快信息立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信息侵权行为;保障信息网络安全、规范社会信息行为。要尽快出台有关信息数据标准,对数字信息、数据交换格式与信息管理软件等进行标准化管理与立法保护。通过立法达到维护信息生态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200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基于中国古代文献信息观的理性思考》(项目编号:08B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学福.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情报科学,2002(1).
[2]马费成,杜佳,宫强.中国信息法规建设措施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6).
[3]]龚主杰.信息生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探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
许昌市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调研 篇11
关键词: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土壤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是一个被能量流和物质流所贯穿的开放系统,具有吸收和贮存各种物质、净化环境的功能、缓冲功能和生产植物的功能。
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就变成影响一切生物循环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和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的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改变土壤性质、引起土壤板结,造成作物减产和污染物的食物链传输造成其在生物体和人体内的积累,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以及畜、禽业的发展。笔者调查了许昌市三种基本农田的基本情况和土壤环境质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目前许昌市基本农田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
1 调查范围基本情况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总面积499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458.4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1.17%,果园、林地、牧草地、水域占地16.4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2%;其他占地(包括交通、城镇、工业及未利用的沙地裸岩等)274.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63%。
本次调查共采集鄢陵县马栏乡的玉米地、鄢陵县马坊乡的棉花地、许昌县蒋李集镇的花生地3种基本农田样品,分别代表粮、棉、油3个作物类型基本农田。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现场采样时,首先按技术规范对所选地块以梅花布点法确定5个采样点位,用GPS定位仪定位各采样点的点位坐标,拍摄数码照片。然后在采样点采集0~20cm的表层土壤。每份土壤样品采样量在2kg左右。每块基本农田加采平行样1个。
2.1 样品制备
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cm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土样,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
将风干的土壤样品进行粗磨,过2mm的筛子,然后将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份样品。
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研磨通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做为分析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项目使用(粒径≤1mm),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将需进行细磨的样品手工研磨到土壤样品全部通过孔径0.25mm(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量的土样称重装瓶备分析使用(粒径≤0.25mm);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0.15mm(100目)的尼龙筛,装瓶备用(粒径≤0.15mm)。
2.2 样品前处理
测定土壤中汞、砷含量的前处理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为:准确称量0.2~0.5g土壤样品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0mL王水,摇匀移至电热板上水浴加热2小时,为了达到充分的消解,中间要经常摇动比色管,2小时后取下稍冷,然后将溶液全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冷却后加入10mL硫脲和抗坏血酸用纯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待测(静置取上清液)。用去离子水代替试样,采用以上相同的步骤和试剂,制备全程序空白溶液,每批样品至少制备2个以上空白溶液。
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铬、镍等元素含量的前处理方法为,土壤样品经制备后,称取约0.3g样品(随同称取土壤标样)于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微波消解罐中,分别于每个罐中加几滴去离子水润湿样品,摇匀。然后,加入硝酸溶液,待反应片刻,再依次加入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盖上盖子,轻轻振摇均匀。置于微波消解转子中,设置并启动程序进行微波消解。待程序结束并冷却后,移出微波消解罐于电热消解仪上电热赶酸,调整赶酸温度,并不间断的摇动消解罐,增强赶酸效果,直至最后溶液成白色或浅黄色的澄清状,剩余大概1~2mL为止。移开微波消解罐,放冷。然后将溶液全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待测。
3 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苯并[α]芘采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中评价标准。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和分级标准如下:
单项污染指数法:
式中:Pi:单项污染指数;Ci:调查土壤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Sip: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
根据Pi的大小,将土壤污染程度划分为五级。Pi≤1为无污染;1<Pi≤2为轻微污染;2<Pi≤3为轻度污染;3<Pi≤5为中度污染;Pi>5为重度污染。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PN≤0.7为清洁(安全);0.7<PN≤1.0为尚清洁(警戒限);1<PN≤2.0为轻度污染;2<PN≤3.0为中度污染;PN>3为重污染。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
许昌市基本农田土壤pH在7.7-8.3之间,属于中等偏碱性,阳离子交换量在10.5-14.6cmol/kg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0.1-14.2g/kg之间,土壤的保肥能力及缓冲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
4.2 土壤无机项目监测结果
许昌市三种基本农田土壤Cd含量范围为0.18-0.25mg/kg,Hg含量范围为0.066-0.106mg/kg,As含量范围为11.7-13.2mg/kg,Pb含量范围为29.3-37.6mg/kg,Cr含量范围为57.7-92.3mg/kg,Cu含量范围为17.4-23.3mg/kg,Zn含量范围为56.3-70.9mg/kg,Ni含量范围为27.9-42.9mg/kg。三种基本农田金属监测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4.3 土壤有机项目监测结果
许昌市三种基本农田土壤六六六含量范围0.0014-0.0039 mg/kg,滴滴涕量范围0.0024-0.0902 mg/kg,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三块农田的苯并(a)芘均未检出。
5 综合评价
5.1 单因子评价结果
许昌市基本农田土壤中铜、锌、铅、镉、铬、镍、汞、砷、铬、六六六、滴滴涕、苯并[α]芘单项污染指数分别均小于1,表明单项因子污染程度均为无污染状态。并且三个监测点15份土壤样品各个监测因子浓度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5.2 综合评价结果
许昌市粮、棉、油三种基本农田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5、0.42、0.55,均小于0.7,评价污染程度均为清洁状态。
6 结论与建议
结果对许昌市三块基本农田土壤进行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许昌市农田主要为中性偏碱土壤,土壤的保肥能力及缓冲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铜、锌、铅、镉、铬、镍、汞、砷、铬、六六六、滴滴涕、苯并[α]芘含量均低于GB15618-1995二级标准,苯并[α]芘含量低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中的评价标准,无超标现象。
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基本农田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5、0.42、0.55,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均为清洁。不同类型作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建议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体系,掌握土壤养分变化,为提出科学的耕地保护和施肥建议服务;建立土壤墒情、温度监测体系,能够及时为播种和农业生产服务;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土壤监测设备,具备能够独立开展监测土壤农药、重金属残留等污染的能力,并全面进行监测。
参考文献
[1]安中华,董元华,安琼,等.苏南某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级[J].土壤,2004,36(6):631-635.
[2]梁宁,于法展,彭文博,等.大学校园绿地土壤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98-17100.
[3]刘凤枝,师光荣,徐亚平,等.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1):6-14.
[4]孙超,陈振楼,毕春娟.上海市崇明岛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5):619-628.
[5]霍霄妮,李红,孙丹峰,等.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状态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66-71.
【基本环境】推荐阅读:
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08-27
浅谈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08-13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政治教案10-11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11-03
党的任务、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0-10
政治探究题基本类型以及解题基本要求08-31
会计基本原则与基本假设理论的若干研究10-26
基本部分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