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

2024-10-19

文化素质教育(精选12篇)

文化素质教育 篇1

摘要:教者,孝之文也。“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出发点,又是一个文化载体。教育本身是文化活动,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培养全面的人。将民族传统文化的首善“孝”的基因根植于当代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就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教育,孝道文化,文化素质

一、孝道文化之于大学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期间强调: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核是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作为社会细胞家庭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融于我们的骨子里,沉淀为单一个人、社会群体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南。在现代大学精神重塑过程中,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很直白的。

(一)育人的需求。

《说文解字》解释,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2]“孝”作为子女回报、感恩父母的原始美德,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最真挚表达,源于人性中最本真的自然流露。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是子女与父母亲情关系道德规范体系维系的纽带,是家庭和睦相处的润滑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人的首位是德,从古代到现代都如此。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其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古代教育、社会教化得以衍生和传承的根源、始点和基本内容。后来曾子将孔子的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由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极力推广孝道的教化,扩延孝道的涵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教育方针相关的内容,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把孝道文化传承和我们的品德教育、感恩教育、实践教育、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育人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城镇化进程让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邻里关系发生改变,独生子女现象催生和加剧了代际冲突,信息科技发展改变了青少年思维交流方式,再加上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等思潮的影响,让一些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打骂父母、不赡老人、忤逆长辈等事件、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帮不帮”、“养不养”等道德伦理行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这背后折射的实质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缺养。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截止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城乡空巢家庭达50%,空巢老人突破1.1亿。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现在子女都不在身边,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人们普遍较重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资金扶持,但在精神慰籍、关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的甚至整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物质孝顺很多时候代替了精神孝顺。其实,我们知道,老年人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种精神的陪伴。因而,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在凝聚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维系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方面,传统孝道文化的回归,刻不容缓。在大学生中践行孝道文化,实现孝道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将崇高的道德品质落实到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为家庭、社会、国家减轻负担的重要渠道。无疑,这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孝道文化之于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素质教育的起源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内需。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高校结合文化育人的特性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用可见、可听、可闻、可感的方式,将孝道文化融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一)深化实践教育。

在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中揭示人的思想产生于劳动,即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实践教育着重强调体验、感知、引导,有别趋于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组分部分。90后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四维空间”里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孝道文化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就需要借助时尚、情感、艺术的元素,实施“听、看、说、写、行”等能直接感知的“触碰”教育。一是聆听。以寝室、教室、微博、微信等线下、线上载体为依托,聆听《弟子规》、《论语》、《孝经》等经典语录,感受孝道文化的原始韵味,陶冶情操。二是观看。我们能看见的地方,都是光的效应,再没有比光更快的方式了。鼓励同学以孝道文化为题材,自拍、自导、自评、自展DV、微电影,让同学们在观看、参与过程中,提升品质。三是演说。以演讲、演说等形式,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传递正能量。四是书写。例如,以传统家书为载体,在每年新生开学季,号召新生给父母写信,给父母报平安。所谓“家书抵万金”,相信这个效果一定很好。五是孝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孝道文化传承,重在一个行字。在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节假日,发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去敬老院、福利院、学校周边看望老人,让同学们在实践教育中感悟:孝,也许就是陪伴。

(二)内化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价值是行为的标准。曾国藩用一生道出“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在思想引领方面,要顺水推舟,让学生感受到孝道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方面,可凝聚高校师资力量,将孝道文化素质教育与科研教学结合,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等途径,既匡正了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又让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打成一片”,让孝道文化成为“大众”话题,于无形间,将孝道文化渗透到同学们的心底。另一方面,着眼于社会需求,需要让“大众”话题,成为“自觉行动”,力争在个人行为方面受启迪。“中华孝官”李宝库指出:孝的本质是爱,表达方式是感恩,作用是回报社会。这对孝的定位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阐述。孝道文化的传承,需紧贴感恩教育。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区、乡镇、街道,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精神抚慰、文艺汇演、帮扶行动等,用“一袋米,两袋盐”、“一个粽子、两个月饼”、“一碗饺子、两袋面条”的微小善举,激发大学生心中的孝爱之心,从而内化为其生活习惯。诚然,引导同学养成的生活习性应该是正面的,如何评判呢?这就需要一个参考标准,最为直接的就是树立参照物了。创造道德模范是时代的呼唤。高校应高度重视道德典型的选树、培育、宣传、推介工作,以座谈、分享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参照作用,用道德典型的一言一行为身边同学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三)质化文化生命。

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5]作为生命的精神结构,文化生命是我们知、情、意、爱等人文素质的综合表征,是生命的软件。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构教育的整体性,从这一点出发,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宏构“生命”的完整性。就像自然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文化生命的孕育离不开普世的文化因子,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孝道文化的熏陶、植入必不可少。其一,注重孝道文化的思想熏陶。文化熏陶的结果,就是加强我们对事物本真的感知。比如开设孝道文化选修课程,以“名家论坛”、“孝行公开课”、“校友论坛”、“孝道沙龙”等各种形式为依托,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引发学生思考,达成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净化,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精神,孕成教育对象在思想、情感与行动的一种文化自觉。其二,将孝道文化融于文化素质教育课堂。采取学分机制,将孝道等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的选修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可明确要求理科学生选择文化传统课程。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可充分挖掘孝道文化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意识与思想观念引教学,勇于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评估模式,搭建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学习平台,用资源库、智库代替教材、教参,并号召师生一起设计、创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其三,形成“化文成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面对经济社会、教育理念的双重变革,高校要实现由灌输性特征的教育向具有明确教育目标途径的转变,将“灌输式”告诉学生怎么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通过空巢关爱工程、思想道德提升工程等项目、平台,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个人素质锻炼,感受传统文化的实质与精神,让文化去引导、影响人,从而建构一个由育人理念设计到人文知识传播进而人文精神提升与内化的连续、渐进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6]。如此,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命将变得更有质感。

三、传统文化之于大学素质教育

时至今日,自教育部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已有20载光阴。我国教育方针也历经的几多皱褶。毫无疑问的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素质教育,我们需要立足历史文化积淀,结合时代语境和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特别强调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一定要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这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教育导向信号。笔者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守核心价值底线。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当代大学生受各方思潮冲击,正面临价值取向多样化、价值冲突多极化、价值判断模糊化等趋势。有人说,21世纪国与国的较量,已不仅仅是经济与军事的较量,而上升为文化、科学、思想的较量。纪录片《较量无声》认为,“政治转基因”(非农作物转基因)、宪政、基督教等均被西方利益集团有意识地利用并进行单方面阐述,片尾呼吁中国需要独立思考的学者和个人,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立场、价值观,以应对西方的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在提倡“价值重估”的氛围,以及“网络化生存”“数据化生存”盛行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大学生文化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主要课堂,要在这方面牢牢把握好价值导向。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底线,通过党团建设,指导、服务青年,以志愿公益、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引导青年。我们要用“润雨细无声”的方式,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构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认同。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毛泽东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7]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在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提升人文素质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各个重要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颂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特别是褒善贬恶、为善去恶、求善厌恶、向善背恶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哲学、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核心。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以传统美德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形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上向善的理念,构建道德之标杆与方向,促使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养成。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封建思潮的浸泡,其本身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因而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以“扬弃”的辩证态度审之,与时俱进,吸其精华,剔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创新素质教育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教育规划纲要》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8],这不仅从主观上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战略定位。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育人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核心主题,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载体、形式,以第一课堂教育为手段、以校园品牌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教育为媒介,以新媒体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塑造为导向,构建全方位文化育人格局。大学不仅是育人的基地,也是文化传播的机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与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特别要发挥实践性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品质、实践能力,促其全面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将积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人处世之道融合、内化、升华,渗人到学生灵魂的深处,凝结成个体的精、气、神,从而形成有质感的文化生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02-17[2015-04-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712.htm.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8.

[3]孔丘.《孝经》[M].远方出版社,2009:1.

[4]毛泽东.《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

[5]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2.

[6]章兢.人文精神:大学不能没有灵魂[J].光明日报,2009-01-14.

[7]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2-07-29[2015-04-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文化素质教育 篇2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实践与探索的不断前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和对人才的全方面发展的要求提高,高等院校逐步都开展并实践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相关活动。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之中,十五年来,教育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并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结合我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上,通过阐述近年来开展的相关活动,及在师资队伍、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践与探索,结合当代学生的特色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创新思考与意见。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

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

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

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

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结合专业教育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专业教育 培养模式 全员 全过程 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75-02

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人才的素質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里素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提倡加强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1世纪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就要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成为符合当代需要的有为之人。目前高校中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素质教育,即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但无论是专业素质教育还是文化素质教育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始终。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世界性的课题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迈进,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速度总不及科技迅猛发展的速度,随着人才素质提高的相对速度的减慢,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与繁重。从适应时代要求来看,专业教育强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掌握高科技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以正确的途径为社会做出贡献。高素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知识越多,对社会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单纯具有知识储量而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或者文化素质低下,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科技与低素质、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滞后的社会文化之间矛盾,使许多国家陷入了一个新的危机。我国也不例外,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促进人类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存,世界各国越来越关心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否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

2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来徐州师范大学做了学术报告,教师们在对他在电力系统方面的成就赞叹不已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他的研究切入点,人们关注切入点,是因为如果凡事没有切入点,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得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恰恰是专业教育的切入点。

2.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为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强调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模式中许多高校没有彻底的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仍然以专业教育为重,而专业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那就是缺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得专业教育没有了根基。为弥补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高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2.2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而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意义。高校要培养人才,必须从文化素质教育入手,因为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没有它,人才培养模式就好比高楼大厦失去了地基而在风浪中岌岌可危。

3 提高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全员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常言道,育人先育己,作为高校的一名员工,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对学生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沁人心脾。而作为员工中的教师,更应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身后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讲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文实例、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精神,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专业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的提高,使得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真正落实的实处,真正发挥“三育人”在高校中应有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保证。

4 调整现行的不合理的专业教育计划,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4.1 目前高校中专业教育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中,教学计划不符合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所增设的课程尤其是新建专业中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往往采用参考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照葫芦画瓢”来开设本校的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也是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参考过来的,甚至是办学多年了,还没有定位好本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不得不在迎接国家教育部专家组检查评估前夕开展全校性的人才培养大讨论……因此应调整现行的不合理的专业教育计划,并在新的专业计划中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注意有本校的特色,教学大纲要注意课与课的衔接,有些课程的某些内容,好几门都讲,在课时严重不足的今天,应该将重复的内容固定在先修课中,而后续课的这部分内容可在教学大纲中将其删去,这样即避免了学生听重复课的逆反心理,又避免了课时的不必要的浪费,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 仅有专业教育,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1999年1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实际上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对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就专业素质而言,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推动专业教育。专业素质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无论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他都能够孜孜不倦、顽强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学业和工作。对于身体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爱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所以仅有专业教育,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4.3 具备专业知识不等于具备专业素质

传统的专业教育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显然是不够的。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使知识和能力得以更好地发挥,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素质处在核心位置。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

4.4 在专业教育计划中增设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

目前许多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还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宣传或者呼吁,但实际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却少有深度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但部分高校所采取的措施带有浓厚的“返古”色彩,对时代性注意不够。如所推荐的必读书目多为古代著作,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能反映现代先进文化的篇目。相反有些学校则显得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4.5 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大学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育人,促进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相关制度皆处于一种重大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转型与之相适应。在我国高校内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削弱的倾向,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生成的文化理念正在自发地形成并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对我国高校的渗透也在逐渐加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高等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把建设先进的、进步的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除第四点所述调整专业教育计划,增设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文化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来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来建设校园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 余东升,尹晓龙.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

[2] 张岂之.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 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0.

文化素质教育 篇4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 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素质有多种, 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 这就是文化素质。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汲取生活智慧, 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 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和谐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 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对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侧重高级技能的形成, 因此,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 秉承“科技与人文相融、能力与素质同步、学校与职场对接”的理念, 采用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开展职业文化素质课程。

(一) 重点开设文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重点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名著导读、中国历史导读、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诗词欣赏、艺术欣赏、书法、中国民俗民风等人文类课程。这些课程能浓缩文化艺术之精义, 便于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基本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全貌, 而且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

(二) 限选与专业有关的文化必修课

例如, 法律文秘专业应该围绕法律文秘专业必备的技能素质, 开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古文品读、师爷文化、书法、儒家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 能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精华, 使秘书职业技能成为“有根之树”, 文化素养这个“根”深, 职业技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三) 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制度化地举办高水平的人文艺术系列讲座非常有必要。如定期请一些名家来学校讲座, 或者请一些艺术家现场指导有艺术爱好的学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 让大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这些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散发着知识的魅力, 使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阵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的知识容量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利用信息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了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教育阵地, 弘扬传统文化, 以构筑传统文化宝库, 拓宽知识视野为目标, 以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为原则, 规范管理校园网络, 形成内容丰富多样, 氛围自由的网上教育系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由外在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接受。

(一) 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读什么决定着想什么”。在内容上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 才能对其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图书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窗口, 而现在, 校园网络也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者各有优势。图书馆资源与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开发利用网上图书馆, 可以建设“名著必读”“名曲欣赏”“理论精华”“史学点滴”“民俗大观”“书画博览”等栏目, 真正构筑一个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文化宝库,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学习平台, 拓宽知识视野,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开辟BBS讨论空间

在形式上开辟BBS讨论空间, 推动网上文化活动。BBS是学生提供倾诉、展示自我的平台, 也是学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发现问题、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 开展一些“网上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以平等身份介入, 就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给予适当引导。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 一位教师选择《相信未来》为大家做朗诵示范, 等教师满含深情的朗诵结束后, 台下学生都被震撼了。诗歌传递的那种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对真理的热爱, 对生命的热情, 对未来的坚信, 使每位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 深刻意识到文化是心灵净化的源泉, 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纵观中国教育历史, 从整理《诗经》的大教育家孔子, 到以杰出的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代表那些大学教授, 处处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熏染着学生, 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教师的肩上一直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之外, 也要在教师队伍中常规化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 或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承传传统文化参与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在课堂教育中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达到“春雨化人”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要特别重视实践体验, 而不是强硬灌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尽量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 其中学生社团这个平台不能忽视。学生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 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热爱的校园组织之一, 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最具传播性。所以,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以社团活动作为依托, 在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如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才艺表演、国学教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 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 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非热情所不能, 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一份虔心的热爱, 弘扬之说就无从谈起。故而, 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社会调研活动,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家乡文化做起, 以其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这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

网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增加。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络发展状近100%。很多学生拥况统计表明, 有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互联网, 此外学校附普及率已接与翔很强的探索欲望谢近网吧也很便捷。, 在脱离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 如熟, 何有当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成为了高校思代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回避且急待解 (武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决的重大课题价值取向、心理。大夷学一发展、道、互联网的影响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学院互响深远, 其既有积极联网的普及, 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生, 福建首先 (一) ,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 可以迅速、全面的武地提供大量的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 使大学生思夷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时间更深入了, 促进了知识解课程知识, 的共享可以学, 也到想是个开放的世界, 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了同学友谊和师生交流。富的内网络政354容3覆, 盖面广增加了, 容量大大学生, 包含了学习了解世界的机、生会。活、时事政治等网络信息全, 治00) 许多有益信息, 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思维, 开阔眼界教“地球村有着深远”的意义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变小了, 育其次, 调查表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超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过一半的大学生以网络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面对如

此众多的学生,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二)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首先, 网络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观念形成的一些信息能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原本纯真的心灵受到污染, 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 造成情绪冷漠。网络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水平的下降。

其次, 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政工作者的压力, 但是,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传统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思想波动教师较容易察觉, 能立即作出应对措施。但是, 网络教育中学生的想法、认识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准确地掌握, 即使发觉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动态, 网络上的教育力度也确实有限,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 每个人一天中可支配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上网浏览娱乐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占用了太多时间, 那么用于学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更有甚者上网成瘾则有可能导致迟到、旷课, 荒废学业、性格冷漠, 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巨大的压力。

同, 而且能够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合二为一,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了从“教”到“学”“做”的教育过程。

弘扬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 是中国当代各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高职院校则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模式,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对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使其升华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源自内心的文化追求, 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二、利用网络,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那该如何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 关键在教师队伍。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 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弊, 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 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不落伍、不脱节, 善于在理论后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进步。及时了解时事动态, 关心学生在议论的话题, 想学生之所想, 融入到学生中去,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 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 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有益信息, 摒弃不正确的观念。

(二)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面对不断普及的互联网, 加强监控, 完善体制,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加强监控和引导, 教育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校园网络, 对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进行强制过滤或删除,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 使每个人都积极抵制不良的网络影响, 在宿舍内部和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的网络小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大环境。通过校园网络, 组织更多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使大学生上网不仅是有事可干, 而且能够自觉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 选择良性的活动积极参加和融入进去。

(三)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网络法制意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互动, 在认识网络时代特征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教育过程中, 融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普及网络知识, 将网络培训日常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抵制有害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乱发帖, 不搞破坏, 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文明上网。

三、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制定网络行为准则, 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对于不良网络行为及时制止, 并进行批评教育。通过监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网络中不良内容及时清理和坚决抵制, 通过对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分析和监控,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从小处抓起, 在高校中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用好网络时代的资源, 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 培养出网络时代的优秀人才。

摘要:当今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途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原, 《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9月第14卷第3期。

[2].俞步松, 《略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32期。

[3].崔芸、林宇健, 《基于网络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党史文苑》, 2010年8月下半月。

百年暨南素质教育文化讲堂 篇5

4月17日晚七点半,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在国际会议厅为我们奉上一场题为“‘许霆案’审理的启示”的精彩讲座。讲座上,贺教授分别从法律制度的确定性、司法与传媒的关系、判例法体系建立的可能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此案件的见解,他深入浅出的分析、旁征博引的说理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贺教授认为首要启示是重视法律制度的确定性。他从语言构造开始说起,说“法律概念处于不清晰状态,会导致人民处于不安定不可预知的状态”。联系案件来说,他认为司法者该深入解读立法者的意图,“法官对法律的解读得使法律仍能有效调整已变化了的社会关系”。

而对于司法与传媒的关系,贺教授用“唇齿相依、唇寒齿亡”八个字来形容。通过对众多案例的分析,贺教授希望传媒能够“像一面镜子,无所谓价值偏好地反应各方的声音”,维护好司法的独立性。

最后,贺教授表示,现在我们进入判例时代,法律不能因地域或时间的差异而不统一,人们的命运“不能取决于偶然的因素”。我们要从制度上去努力,要“驾驭自己的命运”。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事情的经过。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被告人许霆来到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1元,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许霆潜逃一年后被抓获,以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许父对一审判决不服,筹钱20万准备继续上诉。他认为,“这就像路边捡了别人的钱一样―――就算花了别人多给的钱,还了不就没事了嘛,怎么是秘密窃取,又怎么非法占有了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有专家、网友组成两派阵营——挺霆方与倒霆方进行激辩。倒霆方认为许霆恶意取款构成盗窃罪,判重刑无不妥!而挺霆方则认为许霆恶意取款不是盗窃,是不当得利,并且量型过重!双方就问题的关键点:ATM机是否是金融机构?银行是否有责任?许霆恶取款是否构成盗窃罪?许霆案是否量刑适当?是民事还是刑事责任进行了讨论。最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

1案采取了不公开审判的方式,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书面审理,并最终作出了“发回重审”的裁定。2008年3月31日,广州中院以盗窃罪判处许霆有期徒刑五年,罚金两万,追讨其取出的173826元。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许霆父亲许彩亮表示十分不满意,他认为许霆并没有犯罪,只是存在过错,所以不应该受到这么重的量刑,而是应该无罪释放。

笔者认为,这个案件反映了我国现有的多种问题。

其一,法律不完善。对有争议的几个关键的支撑点不能给出明确的解释,造成很难决定是依据民法还是依据刑法判决。从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这个量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其二,办案人员基于何种理由给予审判结果的不公开性。中院的判决书仅提出不接受辩护人的意见,这是一种相当粗暴、强权的判定。从公众知情权和双方平等的角度来说,连个理由都不给是不合适的。

案件适用民法还是刑法,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支撑点,对这些支撑点进行判断汇总,最终才能决定适用哪种法律最合适,不管是采用哪种法律,都应该给出一种合理、复杂的推论或解释。但是这些,在现在的判决书上都看不到。

其三,银行体制并不完善。银行方三天后才发现是许霆取走的17.5万元,说明银行制度存在极大的漏洞。另外,银行工作失误中少给客户钱时“钱币当面点清,出门概不负责”的态度与多给客户钱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丝毫体现不出平等。

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完善法律制度。目前适用的《刑法》与《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分别发布于1997年和1998年,以10年前的罪刑标尺来衡量今天的犯罪行为,实在不符合社会实际。盗窃金融机构只有无期徒刑或死刑两档刑罚,一条杠杠,上下就是天壤之别。这种严格的规范主义,显然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规范银行系统。广州商业银行恒福路支行ATM机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ATM机系统的生产和维护一直都是由广电运通公司负责的,我们只负责加钞。”对于记者追问,为何三天后才发现是许霆取走的17.5万元,该工作人员称,“那是周末,大家都在休息。”这些都表明了银行系统的不规范性。

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不少公民还是知法甚少的,相信不知法的公民对于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还是不愿意错过的。建议在类似自助行业中醒目的地方加设法律提示,以保证公民知法守法。

四、ATM机实行定时检查。鉴于ATM机的特殊性,其生产单位应定期对ATM机进行检查。并且减少周期。把好质量关。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论者认为,这是司法的胜利,一审并非不合法,但合法的判决未必是公正的判决,法律人是戴着镣铐的舞者,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求得平衡之美;也有论者认为,这是媒体的胜利,穷追不舍的的媒体终于让法院明白了舆论监督的力量,许霆的代理律师杨振平明白无误地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许霆因恶意取款被判处无期徒刑以来,国内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舆论监督起到很大作用,重审判决本身说明了问题,这个也是媒体的力量,舆论监督的力量。”

但让人疑惑的是,面对许霆从无期改判五年的结果,法院的解释更多是体现在“特案特判”上。因为如果根据本案具体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如果依据法定量刑幅度就低判处其无期徒刑,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于是,以“逐级请示”方式经广东省最高法院直至最高法院。如果联系到被称为“云南许霆”的青年何鹏之案,无法不让人怀疑,司法在面对民意的时候就能是否真正做到了独立?因为,何鹏案和许霆案性质类似,但正如在许霆案上旁听的何鹏父母所言:“我儿子与许霆一样,可许霆多么幸运,他不还钱只坐5年牢,而我的儿子还了钱了还要判无期徒刑”。为此,他们到处上访,但至今无果。而在许霆案之前,因为缺少媒体的关照,几乎无人知晓何鹏案。既然此前有过类似案例,为何此案特殊?

除此之外,从无期徒刑到五年有期徒刑,落差实在太大,令人有些儿戏之感:法律可以转圜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正因如此,许霆案的重审结果出来之后,此前几乎和媒体意见一致的民意发生了些颇具反讽意味的转向,在网络意见的表达中,有很多人开始认为许霆被判得太轻。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秉志教授甚至直言:“5年的量刑似乎过轻,10年以上的尺度更为合适。”有些人开始探究媒体的责任,认为媒体过度干预了司法行为,影响案件判决的公正性与独立性。

不管如何,毫无疑问的是,只要我们将“独立”作为司法的高贵品质并孜孜

以求,法院的判决结果应该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但显而易见的是,司法和媒体在许霆案中都需要进行反思。

在面对媒体狂轰乱炸的意见时,司法究竟该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如何在以媒体为代表的民意中求得法律价值和社会舆论之间的平衡?更何况,在一个媒体声音多元化的时代,也没有完全一致的所谓“社会舆论”,即使善意回应民间声音,也不应该只回应居于主导地位的强势声音。“特案特判”固然具有不可置疑的法律价值和逻辑正义,但媒体只要足够关注,法院就“特案特判”,就无法逃脱司法屈于舆论压力的嫌疑。在过去几年中,亦不乏这样的案例。

此外,以民意代表自居的媒体,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妨碍了司法独立?自己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基本的法律准则?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秘书长陈舒女士的话令人深思,说起不久前在香港发生与许霆类似的案件。她表示:“与广州这边不同的是,香港的法院可以发出禁令不让媒体对没有判决的案件进行谈论,更不用说媒体可以在法庭里面拍照,因为司法是独立的,而我们却不仅可以在法庭内对被告人进行拍照,还能肆意揣测法院结果”。虽然我们的法院不能发出禁令让媒体闭嘴,但媒体是否也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其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是否也应该退场?

时至今日,转型之下的中国社会,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处于特殊位置的社会主体,由于它们的边界不清晰,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甚至不惜跨越灰色地带,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卖点,用以吸引公众的眼球。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会使得事情更加复杂。司法与媒体,这两个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主体,都应该坚守自身的边界,越界出击的结果,会使社会主体的边界划分越发混沌。法律的归法律,媒体的归媒体,才会真正抵达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终点。正是从这角度讲,许霆案虽然告一段落,但此后的讨论或许较此前的舆论一边倒更有社会意义和长远价值,应该从中探讨的深度问题需要持续开掘。

图书馆文化与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图书馆;素质教育;馆藏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30—02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当前,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已从单一的文化素质转向了包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方面去考虑,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符合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教育措施,按照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要,依据个体的智能差异、个别差异和潜能差异等等进行开发、完善、塑造,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质量的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课堂教育、图书馆教育、实践教育。这三个方面共同影响,相互促进,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更应首当其冲,担负起这一使命,以它特有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21世纪,由于现代科学发展导致学科知识的高度分化,高度综合,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的新兴学科层出不穷,知识更新,老化的周期缩短。尤其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以每五至十年衰减一半的速度老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工的素质、工作方法和手段给予了全新的冲击。因此,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定位

图书馆是知识及信息生产、组织、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它通过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描述,实现着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组织,促进着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中心。从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毁灭后的重建,到举世闻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从中国的“藏书楼”到马克思“资本论”在图书馆问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图书馆都作出了功不可没的卓越贡献,世界上的各个文明国度和好学之帮,都无不赋予了图书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为此,图书馆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凸显出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的特征,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信息整合和服务的任务。在为社会提供科学文化教育过程中,图书馆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和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海量的文献信息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知识资源,成为职工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

二、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所具有的优势

图书馆是为社会学术研究和科研服务的,它既能通过馆藏图书文献资料帮助读者在专业领域里迅速提高,又能通过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过程,拓宽知识面,弥补专业面过窄的不足。在职工素质教育中,图书馆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有主动性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职工的独立性,使职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图书馆集图书和幽雅环境于一体的优势,有利于激发职工的求知欲,陶冶职工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品质。图书馆作为社会课堂,除了提供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图书文献外,还可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使广大职工增长见识,充实精神生活。再者,图书馆工作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工作纪律、谦虚礼貌的态度、条理分明的规章制度等等,都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育的作用。

三、图书馆为配合素质教育提供服务的途径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和营造文明的空间,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图书馆环境幽雅,书架排列整齐,工作人员着装得体,精神焕发,文明礼貌的语言对读者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方面,使读者受到文明的感染,提高思想修养;另一方面,图书管理人员增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开设新书陈列书架,做好新书推荐工作。针对当代读者阅读兴趣广泛,为配合读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阅读文献,图书馆可从新近到馆书刊中挑选各类可读性强的书刊,陈列在外借处的“新书专架”上,向读者进行新书推介,通过对文学名著、科学名篇、名人传记等优秀刊物推介,使读者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坎坷经历和人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四、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陶冶情操,获得知识信息的神圣殿堂

21世纪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的世纪,任何人仅拥有学校的“一次性教育”,终究会“江郎才尽”,图书馆是接受终身教育的理想课堂,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献帮助职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达到触类旁通,开阔眼界,知识互补,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浏览课外书籍,调节身心。在当今信息时代,文载体趋于多样化,职工在图书馆除了查阅传统的印刷型书刊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先进的设备,现代的手段查阅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光盘、光碟、声像等电子出版物,也可上网查询所需文献。图书馆是“才思之神皋”,“知识之海洋”,“大学之心脏”,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取代的。处于信息社会,个人要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做出超越前人成就,前提是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正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内容实质上是图书馆利用技能与计算机文化的综合体。

五、图书馆是道德品质、人格塑造的一面镜子

21世纪不但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图书馆在藏书质量上和其他各项工作都与职工密切相关,而且明亮整洁、幽雅舒适的阅览环境也能使他们专心致志地进入学习状态;井然有序的阅览秩序、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他们感觉到图书馆工作的有章可循;热情大方的服务态度、文明的礼貌用语、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拉近了读者与工作人员的距离;现代化的服务方式、气质幽雅的馆容馆貌,构筑了图书馆特有的学习氛围,使图书馆像一面镜子,为职工筑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职工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无不感到一种亲切、一种和谐、一种雅致和学习欲望的冲动。图书馆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感和求知欲。幽雅的环境、热情的服务、高质量的藏书是陶冶职工道德情操,提高职工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职工不仅在这里学习到了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这一特定的环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也给他们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六、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服务于读者

1.报刊订阅,满足职工提高素质的需要。开发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丰富、扩展职工的视野,提高职工知识水平;同时也是促进职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真正成为职工教育的信息中心。图书馆应重视报刊订阅工作。在订阅过程中,本着所订报刊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健康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原则,不仅管理人员要仔细认真研究,而且要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对每年的报刊进行适时调整及更新。

2.开发馆藏资源再利用功能,做好过期报刊装订工作。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当年阅览室架上的报刊不外借。这样,就形成了部分教工读者在工作中想读而又没时间读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本着“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对所订的下架报刊,不是采取处理的办法,而是由管理人员对过期的报刊分门别类装订成册,装订后的过期报刊,可借阅,解决了读者想读而没时间读的矛盾。

显而易见,图书馆在职工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它机构无法替代的。图书馆是提高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拓宽读者视野,培养读者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丰富的优势,还可以为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提供各类专题资料,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图书馆,应不断拓展其功能,不断发挥作用,用我们优质的服务把广大读者带入信息社会,使读者在信息海洋中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陆路.论高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服务途径[J].科教论丛,2002,(4).

[2]冯淳玲.对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定位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2,(4).

[3]金贞丽.高职院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8).

[4]彭泽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高校图书馆[J].图书馆,2007,(2).

Library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DENG Yi - gui

( Guilin Museum, Guangxi 541001, Guilin )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educatuon through science edu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people’s natural condi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various levels and make it comprehensive,ful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Library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foster the humanistic spirit, make full use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stimulate the reader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ability to innovat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urpose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从文化素质入手推进素质教育 篇7

教育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取决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任务, 所以就必须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加大大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和塑造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当今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 以知识为基础, 掌握知识就拥有优势。发达国家占有科技优势, 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上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扩大优势,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处于高端地位, 发达国家力图控制和垄断智力资本以保持自己的优势。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总量, 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和培养人才, 就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心是文化素质教育

目前大学教育中也一定程度上存在应试教育, 典型的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 但问题更为突出的是大学对专业划分过窄、文化陶冶过弱、功利导向过重和共性约束过多的问题, 因而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中, 要将文化素质教育列为重中之重。例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把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明确限定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范围。华中理工大学针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和语文水平低的状况, 改革教学计划, 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把语文课列入必考科目, 并开展广泛的人文读书活动。浙江大学则提出了明确的新的KAQ (知识、能力、素质的英文缩写) 培养模式, 要求学生有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 先进而现代化的专业知识, 大跨度复合的交叉知识, 应用和学习知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有好的表达、动手、思考、创新和组织能力。可以看出, 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首先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 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关系到大学精神和个体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 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题。

2. 加强人文与科学的协调,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全面加强人文与科学学科群的建设, 用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等各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所需要的广博而深厚的知识支持。在具体活动中, 要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和融合, 以体现人文的整体性以及科学发展的态势。其次, 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播基础上, 注重养成个体的品格、素养, 成为自觉的行为, 从而养成大学独特的精神。第三, 要充分利用新文化载体, 开展网络培训、文献资源引导、电子图书阅读等服务, 从而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建设内容丰富、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

3. 突破传统校园文化, 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 篇8

林蕙青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一) 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就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l 5年来的发展历程, 至少有3个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一, 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使高校从更深层面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高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科学客观的理解, 人才培养的重心有了较明显的转变, 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开始强调在拓宽知识、增强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素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引起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人文素质教育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读、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第二课堂活动加强, 不断引发高校办学理念的讨论、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校园文化的提升。

第三, 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对推动高教战线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 切实推进高校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国内国际形势, 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颁布实施, 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 在切实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上下功夫, 促进文理交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交叉和渗透, 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建设;要完善课程建设, 明确教学要求, 改进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文化氛围, 营造有利于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融合的育人环境。

第二, 要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基地的建设, 建有基地的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大工作投入, 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进一步形成教育特色, 进一步创造新鲜的经验, 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三, 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讲,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成效。要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 搭建文化素质教育交流经验、研讨问题的平台, 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完善政策, 鼓励和吸引更多有志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 特别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 增强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广大的任课教师既能以丰富的学识魅力, 又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

第四, 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上下功夫。高等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践工作的广大教师要认真总结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深刻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科学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 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着力加强新形势下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要求的研究, 着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 着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与专业教育之间、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 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要及时把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第五, 要在切实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上下功夫。高校领导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 把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鲜活实践

顾秉林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一) 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15年来,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实践证明,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鲜活实践,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策略, 应该长期坚持, 不断完善和发展。

清华大学一直有重视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中, 始终注重传授知识, 开拓能力, 发展素质;既重视专业教育也重视通识培养,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 强调厚积, 重实践, 求创新, 坚持中西融汇, 古今贯通, 文理结合, 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大师, 治国栋梁和经营人才。这是清华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传统和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中, 清华大学逐步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性的办学特色,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恢复和发展, 为不断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1999年, 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成立了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在2000年至2001年召开的清华大学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 学校明确提出本科学生的教育模式, 即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都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并且构建了通识课程体系。2006年, 清华大学率先启动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核心课程以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科学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今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今日数学与自然科学等八大课程体系构成, 强调文明文化的内涵、方法论的意义, 跨学科视野和全球化语系, 提倡学习东西方的文化经典和文明成果, 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 拓宽学术视野。2009年, 学校进一步将核心课程的选课范围由首批的21门课程扩展到近百门, 其中有7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很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走上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讲台, 大大提高了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自2005年始, 每年举行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 定期聘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发表演讲, 融思想性、学术性和启发性为一体, 对广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活跃思维、提高品味、成才成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2008年秋季开学以后, 该系列讲座被确定为必修课程环节, 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必须参与。此外, 学校还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清华百年、见贤思齐、亲敬大师、走近科学和科学家、暑期人文实践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学校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悟人文、理解科学、认识社会, 给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和创造的机会与空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积极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的特点, 自足、自主地进行改革实验。

(二) 2011年, 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 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1. 在课程建设上, 要努力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由概念性、普及性的课程向深层次的认知挑战性的、文化直接性的课程转变。对于理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 构建通识教育的共同品牌和课程平台, 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搭配, 分层次、分类别地搭建特色平台, 为通才拓宽通道, 为偏才开辟空间。我们还将通过试点进一步明确核心课程要求, 继续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同时适当遴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试行“双质量”的要求, 形成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 积极地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

2. 采取多方面措施, 进一步鼓励名师带动新人, 将开展核心课程博士生助教上岗培训, 作为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 如设立通识教育奖及教授席位, 积极聘请国内外一流教师加入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 通过教育和研究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扶持优秀的教学团队, 促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和教授走上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讲台。

3. 继续鼓励和支持各个院系自主地进行改革实验, 并将一流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提炼和推广。我们坚持边试点边布局, 边布局边提高, 边提高边规划, 坚持重在质量, 重在提高, 重在成效, 以点带面, 促进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

让素质教育开展得“深一点”、“远一点”、“广一点”、“多一点”

李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 “深一点”

“深一点”, 就是希望素质教育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到人的根基、到心灵深处。

1.“到历史的深处”。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集中体现了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涵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 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还可去听听历史的沉思与喘息, 寻求中华文化的根脉, 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吸取世界先进文明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政治制度。钱穆先生在谈到中国的思想文化时指出, 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处来看中国之心, 讲究礼乐文化, 以此统领中国传统文化。

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来看, 我们可以悟到: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不足, 但在异族侵略、征服的情况下, 中国文化依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同化力。余秋雨谈中华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对人的关注不够, 更多地关注天、地、君等等。我们到历史的深处挖掘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是要文化的自信还是文化的傲慢?我们需不需要文化的反省?这不仅仅是学术的思考, 也是我们教育需要的思考。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间, 去看一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中外经典文化的当代意义何在。

2.“到人的根基”。“到人的根基”就是说我们的学术能不能从人的存在、生存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有学者认为人性是人类思考人的存在的根基。钱穆先生讲, 他有一个彻悟, 就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贡献就是“天人”的观念。还有马克思讲的人的自由发展:“…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对教育者的启示就是: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而“到人的根基”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明白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到心灵的深处”。在西方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 人的灵魂靠上帝掌管;中国是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化, 人的灵魂靠自己管理。而我们教育的文化就是能够真正地涉及大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到心灵深处去挖掘真善美。

(二) “远一点”

“远一点”, 就是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够到世界、到未来、到虚拟。

1.“到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汲取世界文明, 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着痛苦的经历。孙中山在1919年《建国方略》中提到“欲使外国资本主义, 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 而调和人类进化之经济能力”。梁启超指出“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 又拿我的文明去补西洋的文明, 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 (欧游心影录) 。而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崛起中, 有些是从新文化运动中转化而来的先进知识分子, 既反对走中国固有的“东方文明”的路, 又反对“全盘西化”。而“到世界”的意义, 这就是要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 实现中华的崛起。

2.“到未来”。面对未来科技革命, 如能源革命、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 我们应有什么样的人文思考;面对未来社会改革, 西方讲民主, 中国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目前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公民社会, 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学生去关注, 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在这方面有更多地触及。

3.“到虚拟”。今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模糊了,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得人们越来越依靠虚拟世界, 并转化为现实虚拟世界。从这一点上讲, 我们是不是需要思考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对教育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

(三) “广一点”

“广一点”主要是三个方面:科技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情怀;服务学习中的人文体验。

1. 科技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目前, 学界存在对人文价值的片面理解, 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 存在反科学主义或反科技主义, 而现代新儒家关于科学和人文世界的划分更加绝对。这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 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将科学看作是一种超越人类历史及其文化母体的“事物”, 科学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也被大大地忽视了。而以英国培根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最显著特征:一是工具主义;二是科技主义。功利主义科学观看不到科学更是一种文化, 忽视了其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其实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一样, 有其重要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2. 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情怀。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靠人文素质讲座和人文课程, 必须在专业教育中体现人文情怀, 为此, 应锻炼学生的社会关怀、批判思维以及健康情感。在专业教育中应引导学生使其“成为他/她自己”, 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及社会的重大问题, 在服务社会进程中感受人文体验。

3. 服务学习中的人文体验。

国外某些学校做得很好, 他们注重让学生在服务学习或社会实践中有更多的人文体验, 关注社会重大问题。

(四) “多一点”

“多一点”办学理念的人文关怀;多一点普通教师的人文素养;多一点学生之间的人文交流。

1. 大学的办学理念应体现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办学理念或思想中以育人为本, 责任先行, 讲求宏思维, 大工程观等等, 这些都应和人文情怀联系在一起。

2. 多一点普通教师的人文素养。普通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影响可能更大。

3. 多一点学生间的人文交流, 如学生之间的读书活动、社团、学生的自我人文教育, 应成为未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我希望人文素质教育不局限于讲座, 不局限于学者, 不局限于课堂, 不局限于知识, 不局限于学校, 不局限于现在, 不局限于中华。

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

林建华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一)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本科教育是基础, 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本科是大学教育的基础。首先, 本科教育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 本科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也是学生知识基础、能力、素养形成的关键期, 同时, 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期, 所以说本科阶段是大学教育重要的基础阶段, 对人才素质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另一方面, 本科教育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职业和人才流动,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及能力。其次, 本科教育应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甚至产业升级, 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青年学生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 必须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制度有高度的认同;对中国历史和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 不同的学校要有各自不同的本科教育体系。首先, 作为一个学校要有自己的使命, 应考虑符合自身特点的本科教学体系。其次, 要清楚本校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特点。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如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好, 但能力较弱, 特别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独生子女, 在素质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这些在建设本科教育体系中都要考虑。再次,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教育传统和学科特点, 要发扬光大, 同时也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

(二)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

学校根据北大学生的优秀性不断挑战他们智力的极限、能力的极限, 要求学生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勇于批判, 善于合作。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有着基础扎实、厚积薄发的传统,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过去二三十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的方针, 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专业教育的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要建设更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 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第一个观念是真正将本科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打好基础, 加强素质, 拓宽基础, 尊重选择, 激发潜力。第二个观念是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培养专家学者单一目标, 向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转变, 从仅重视知识结构完整, 向重视“人”的培养和发展转变, 从重视“教”, 向注重“学”转变。第三个观念是真正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三)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下一步有5个方面的课题:

多样化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方案,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元培模式的推广, 从制度上确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1.多样化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宽的学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以适应未来挑战;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加强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最近芝加哥大学Heckman教授出了一本书 (Inequality in America what Role for Human Capital Policies?) , 主要是讲影响成功的因素, 指出, 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成功至关重要, 至少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所以大学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个是基本观念,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二是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三是基本素养, 如文化、艺术、写作、交往和沟通。

3.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这项工作很艰难, 要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心位置上, 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素质。

4. 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北大有两大类学生管理模式:一个是元培学院的学生管理模式, 一个是专业院系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两类模式各有特点, 北大准备同步推进元培学院的管理模式。元培学院模式不具特定的专业属性, 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

5. 在制度上要把握和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现在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国外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的教师管理松懈、教学精力外流、敷衍教学, 这是在国外高校很少出现的现象。所以, 在制度上一定要把握和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资源调配要依据教学任务, 要加强教学内部评估, 教师要明确教学是其基本责任。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开辟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杨叔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中央一再强调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的一个伟大成果。素质教育是在回答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也是回答如何认识和实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培养什么人”讲的是目的与任务, “怎样培养人”讲的是模式和方法。目的与任务决定应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与方法, 而所采用的模式与方法决定可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即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怎么培养人?全面素质教育即是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的教育。

袁贵仁部长在2003年5月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实际上已经指出了素质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指导下,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充分发扬我国优秀教育理念与传统, 大力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总结, 不断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开辟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讲得极为深刻生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的殷切期望, 强国必先强教。”这段话前后两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强国必先强教, 讲的是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基础的重要性;中间三句话, 第一句话,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讲的是教育的工具性, 第二句话,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教育的本质性, 第三句话,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美好的希望, 是教育工具性与本质性的有效统一性。教育的工具性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性, 教育的本质性指引着教育工具性, 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教育发挥着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首先要提高教育质量, 而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就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质量。这个人才素质当然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国民素质, 是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高等学校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文化素质既包括高级的科学文化素质, 即业务素质, 也包含了作为人类社会基因的文化素质。而且人的生存质量越高, 文化素质要求就越高。

文化素质教育, 从作用上讲就是解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是针对人文教育、价值理性, 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素质, 弘扬民族精神, 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交融, 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加深对文化理念的理解

张岂之 (清华大学教授)

文化素质教育突出了两个词语:一个词语是“文化”, 另一个词语是“素质”。以往, 人们一般认为, 文化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人能写会算就算是有了文化, 是中学文化或者是大学文化。15年以来, 我国教育界已经突破对于文化只作为文化水平的常识性理解, 普遍接受了美国哈佛大学莫教授将文化与经济军事等相比较所得出的软实力的概念, 体现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了。

时至今日, 如果将文化只从综合国力方面理解为软实力还不够。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来看, 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 它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 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它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理念。我们今天不会再把可持续发展只是理解为一个经济理念, 而且更多把它理解为一个文化理念。再如, 2010年3月,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代表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里, “更有尊严”就是一个政治伦理概念, 是真理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相融合的一个文化理念。

当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动力时, 在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我国大学里, 深化文化素质教育, 自始至终是题中之义, 似乎不需要再有更多的论证。正如美国耶鲁大学校长Levin所言:教育模式与文化相适应。

15年来, 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就之一, 就是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了课堂, 形成了大学生通选课系列, 是这种教育成为持续的有学分和成绩记录的智力活动。为提高这方面课程的质量, 我想提一点建议, 这就是关注对文化理念的阐释。即或是文化技术方面的课程, 最好也不要离开文化理念。

什么是文化理念?我看了些书, 加上个人理解, 做了些归纳, 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 文化理念是民族优秀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融合会通的。离开了全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不可能有文化理念。第二, 它是属于理论及精神层面的理念。第三, 它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第四, 它具有种子般的作用, 在青年学子们的心灵上开花结果, 有助于造就卓越的创新人才。任尔东南西北风, 自有独立的生命之根, 文化理念就是这个根。

文化理念并非都来自西方, 我们的文化里也有, 它带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特点。它兼容并包又具有时代性。早在三千多年前, 西周时有的典籍出现了这样四个字:人文化成。化是文化的化。人文化成的理念其内涵是用文明去教化、感化人们, 使大家都能够趋向于文明。古人将这种文化教育功能建筑在人禽之辨、文野之分的理论基础上。也就是说当人们知道了人与禽兽的区别, 懂得了文明与野蛮的对立, 这才能提高人的文化自主性, 接着学习, 进入文明境界。“文化”这个词语中的“化”字, 就是强调教化教育和感化, 两方面缺一不可。在我国古代的汉语中, “化”是最生动的一个字眼之一。所以, 我在很多会议上都主张把我们的素质教育第一部分称为文化素质教育。

当前, 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更加需要这些春风化雨似的文化理念, 使得文化理念在大学开花结果。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离不开文化理念的滋养。我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需要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文化素质教育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一) 从理论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

第一, 基本概念的沿袭。我们讲文化素质教育时, 也用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等概念, 一些学校也以自己的方式开展实践探索。这个争论也已有一段时间,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不倾向于过多的陷入概念争辩之中, 关键的在于学校怎样培养优秀的人才与合格的建设者。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边界。国内外学者讨论中所谓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等, 都是努力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界定的, 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文化素质教育既要全面又要有个性, 既要自由又要规范, 既要专门的技能又要通达人天的天人合一之境。

第三, 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文化的概念应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并实现其统一。应该思考, 今天的文化素质教育如何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个教育体系的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改变教育的整体结构。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尤其是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四,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应引领文化校园建设, 走在前面, 或者合二为一。

(二) 从实践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

第一, “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 需不需要搞一些规范?我个人认为至少要让我们的“基地”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以此为基础, 去创造更高的水平, 去创造特色, 所以在基地建设方面应有共同的要求。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与行业结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文化素质教育一定要多样化, 这是历史趋势。在实践中多样化如何与规范化相结合, 体现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 以此为基础创造行业特色。所有高校都应进入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 区别在于怎样与自己的行业相结合, 彰显行业特色。

第三, 师资队伍建设。谁是文化素质教育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是较难回答的。当然有比较清楚的, 如基地主任委员, 基地学校主管领导与工作人员, 所有承担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师等, 那么其他人如何界定?如果我们在专业教育中强调文化素质教育, 范围就会很大。我认为应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导向, 全面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教育能否强调专业化与职业化的问题值得研究。

第四,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受益者。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 但目前的情况明显不是如此。怎样使大学生在其学业期间都受到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最终检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成果的是学生的评价, 是学生受益的广度、深度。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的文化理念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第一,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教育未必就是某一类课程的推广, 某一类课程的重建。我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可以渗透于整个校园文化中, 渗透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同时也可以融汇到专业课, 融汇到公共课, 融汇到通识课与原典课等全部的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而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会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第二, 大学的理念。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中有几句话与我们文化素质教指委的工作是有关系的。第一句, 大学是一个讲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我认为他所讲的universal knowledge可能不是中世纪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 他讲的是“通识”, 不是“通识课程”, 与我们的通识教育有关。第二句, 更重要的话就是与周远清会长所讲的一致, universal knowledge, 恰好是理性与信仰的传播者, 通过universal knowledge达到理性与信仰。周会长在讲话中也提到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在中国语境里尤其有价值。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对学生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让其在中国现实的语境里更有效,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第三, 大学的分类。大学的分类分层决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方式必然是多元的, 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该是统一的。在会议上大家讨论到素质教育不能是拾遗补缺、点缀风雅;也不能被完全格式化。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大学里不能只是教务处或学生工作部的工作, 应该是整个大学共同认可的基本观念。

文化素质教育 篇9

一、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冲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伦理带来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目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不少中学生对西方很崇拜,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转移到西方价值体系上。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散布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宣传反政府、反社会的思想,甚至进行网上反政府活动,企图诱使我国青少年全盘接收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二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西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逐步进入中国的市场,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现实的中国文化市场,致使“后现代”文化、庸俗文化走俏。若不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加以取舍,很容易使他们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在文化政策层面,西方采取“文化同化”的政策。文化同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在诉求。为了消解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手段进行文化同化。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暂时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使之逐渐认同其文化价值观念,这种同化方式即是自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扩大别国学生到西方学习的渠道,吸引非西方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民心”。比如,美国通过输出大众消费文化,侵蚀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加分析地接受,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和扭曲。因此,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跨文化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第二种是强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幌子,运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强迫不发达的国家认同其文化价值。纵观历史,在古代社会,文化同化甚至会导致国家、民族的消亡。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同化策略都是极其不平等的,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坚决抵制。

二、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准则

跨文化教育视野中的中学生应该既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中学生在跨文化教育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

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坚持民族性的立场,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西化思想的大力冲击、传统文化祛魅化的显现,在文化伦理上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才不会对西方式大众文化推崇倍至,才不会在世界文化的旋涡中迷失方向,才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选择、吸收和应对。总之,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

跨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作为己任,我们应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吐纳”、文化输出。在我国,文化交流的“单车道”现象突出,和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输入相比,我国文化的输出明显分量不足。“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将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竭力宣扬自己的文化,企图按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世界。和西方文化方面咄咄逼人相比,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如何传承发扬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何超越、解决这些冲突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二,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跨文化教育的道德基础是平等、尊重、宽容。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授跨文化知识上,还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上,即引导中学生尽可能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歧视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跨文化教育首先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反思,即在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防线的同时不断调整,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开放品格,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国际意识和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的世界性教育,树立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化观念。跨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引导学生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倡议文化平等的理念。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平等的文化伦理观,要求中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强势文化的“殖民化”或“异质化”,也不是弱势文化的“奴性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三、中学开展文化伦理教育的对策

其一,深化中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留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开设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类的选修课,以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开设比较文化课程,将汉民族文化与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流文化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文化伦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实践表明,通过文化对比的手段,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取精华、弃糟粕,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其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教师的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文化偏见意识。在与学生开展实践、互动的讨论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观念融人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可能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能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伦理观。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理解和认可跨文化,树立跨文化意识。

坚持教师文化伦理的主心骨。每一种文化的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某种文化中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文化意识定型之中,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伦理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其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宽松的文化交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举办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唱歌大赛、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了解中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弘扬时代主题,以高尚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人格意识等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文化素质教育 篇10

近年来, 道德滑坡, 社会失范, 几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文化素质, 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要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而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教师是关键。比起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来说,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是最薄弱的, 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1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教师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导者, 承担着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 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 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 高职院校教师如果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不仅获取专业知识, 并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获得精神营养, 从而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理工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 关系到整个学校人文教育的成败, 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师资队伍现状却难以令人乐观。

1.1 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人文素养欠缺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中, 主要从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的是政治、中文及少数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 其它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中能开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不多, 就笔者所在院校来说, 直接参与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的, 占不到教师总数的10%, 其它学校也大体如此, 这就使得文化素质教学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当然, 除了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外, 专业课教学也应该渗透文化素质的内容, 专业课教师也必须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但是, 工科高职院校任课教师中, 绝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出身, 是改革开放后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 他们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 学历高, 脑子活, 但也容易受时下一些消极思想的侵蚀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功利思想严重, 在教学和科研上, 关注的是是否有利可图, 在科研成果和奖金分配上毫不放松, 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 对“第二职业”却投入了主要精力。在对待自己的知识素养上, 当然也就只注重对有现实效用知识的涉猎, 在有用的专业知识上表现出较强的兴趣, 对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知识便不重视, 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知之甚少, 甚至一无所知。这些现象, 也许不很普遍, 但也绝非少数, 问题的严重性可以想象, 是与教师的身份、责任背道而驰的, 将会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当然, 这与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水平, 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关系。总之,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着人才结构单一, 知识结构不完备, 文史哲知识涉猎少, 人文知识贫乏, 文化素质欠缺的弱点, 这样的师资队伍状况, 严重制约了学校人文教育的开展, 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1.2 领导重视不够, 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具体配套措施

1.2.1 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化, 可操作的办法还无法拟出

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以及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 和《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6号) 等文件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但具体到各院校, 还没能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 对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尚无具体办法出台。

1.2.2 师资队伍人员数量无法保证

出于编制的限制, 经济效益的考虑等诸多因素, 工科类院校对引进人文、社科类教师积极性不高, 致使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人员数量无法保证。

2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面对当前理工类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众多困惑, 学校应大刀阔斧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积极探索, 努力追寻有计划、多层次地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与途径, 确保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

2.1 树立全新教育观念

21世纪已是知识创新时代, 拥有人文素质, 知识结构全面, 人格发展丰盈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职院校教师应及时抛弃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 克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功利思想, 认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从迷途中摆脱出来, 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

2.2 优化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2.2.1 充分调动院内师资文化素质教育积极性

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应起到主力军作用。除日常教学外, 还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鼓励他们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征文、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 营造活跃的学校文化氛围, 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学校应在物质上、精神上、培训进修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普通理工科专业教师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参与者, 是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当然,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内容, 绝不是生硬地添加进去, 而是将人文知识的内容、人文精神的熏陶与专业内容巧妙贯穿, 紧密融合, 浸润于专业知识中,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人文光辉的洗礼。而且, 专业课教师也担当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任, 这就需要将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 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激发创造力。另一方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由于深厚的学养而散发出来的气质风度以及人格魅力,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总之, 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中, 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2.2 积极引进院外兼职文化素质教育师资

聘请院外名人、学者开设课程或举办讲座, 让他们深邃的思想, 智慧的火花, 启迪学生的心灵, 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 提高整个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融合度高、与社会联系广、与一线沟通多等特点, 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兼任文化素质课程教师, 他们既可担任一些专业课程教学, 还可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 他们来自生产一线, 可以使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 感受企业文化精神, 是文化素质师资队伍的有效补充。

2.3 建立和完善文化素质教师队伍培训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校内培训, 大力创建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 通过举办人文教育专题辅导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办文学艺术讲座等方式, 使所有教师都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 并通过广纳人文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培育人文精神, 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其次, 校外取经, 强化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可进一步采取脱产进修、考察学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举措, 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 使文化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再次, 经济支撑, 建立师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全面实施, 健康发展, 必须要有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才能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而只有把人文素质师资培训经费纳入学校总预算, 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才能有保障, 才能切实解决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确保文化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如期开展。

2.4 实行定期考核评价制度, 促进教师完善提高

考核评价, 目的在于激励教师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应把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人文素养等纳入学校教学评价体系, 并建立教、学双向测评制度。通过定期考核评价, 督促全体教师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 花大力气拓展人文知识, 使知识结构更趋完善, 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

3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3.1 高职院校教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人文素养

丰厚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 知识广博, 内心充实, 对事业、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他们陶然于清淡的生活, 醉心于教书育人的繁重工作。他们的人生态度平和而又乐观, 自然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无怨无悔燃烧自己, 照亮学生的蜡烛精神, 都会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 只有加强所有教师的人文素养,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才能推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3.2 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术

水平的提高, 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强调各种知识的交汇融合, 单一的知识结构, 在知识创新和科研工作上几乎寸步难行。就理工科教师来说, 人文素养欠缺, 知识结构不完善, 思路就难以拓展, 创造性的灵感迸发就无从谈起。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 他们在自然科学上做出过杰出贡献, 但这些科学大家除拥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因此,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显然是不能胜任的。教师加强人文素养, 才能使教师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3.3 拥有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群体, 才能培育人文气

息浓郁的校园文化, 才能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学生时刻置身其中, 受到熏陶和浸染, 必将产生最为恒久的影响, 才能成才, 整个学校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是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也只有高度重视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才会开出文明和谐之花, 结出人才辈出之果。

摘要:教师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文章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师,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冰.工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2]桂署钦.关于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4) .

[3]王玉苗, 谢勇旗.校本培训: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选择[J].职教通讯, 2006 (11) .

文化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文化特质;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67-02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指向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其最基本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文化人类学把人类文化都看作一项独特的产物,从这个道理出发,师生文化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

师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师生发展同构共生”强调“在中学教育这一特定范围内,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状态下,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出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各自潜能的自我开发和知情意行的协调运行,最终实现师生双方的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其特质自然表现为“同构共生”。

一、教学环境需要师生共同建构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为“人类文化必然产生、发展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必然要打上环境因素的烙印。”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正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创造了文化,使人和环境达到统一协调。

教师、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加者,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教学环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存在的空间范围,师生双方都是这一环境的建构和生活主体,师生文化忽视任何一方的主体作用都不是素质教育的本来意义。

以往的教学环境过分强调单一主体观,或者承认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管理与控制。这种教学环境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造成了畸形发展的学生,也造成了基层教师的身心疲惫,既谈不上学生的自我能动发展,更侵害了教师健康与发展;或者矫枉过正,认为学主是教育的培养对象、培养目的,一味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这种观念下的教育过分标榜学生的自由与自主性的重要价值,过度弱化教师作为教育环境另一主体的存在,客观上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放任,从而使教师丧失了对学生的主动关怀。

其实,师生都是教育环境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师生双方在平等相待的同时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形成师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过程要求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是教育的主要阶段,因此,师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学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一种平等对话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发展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师生共同发展是素质教育下教学的真正价值体现,师生文化凸显“同构共生”。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的交往关系,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价值存在,这就是人的本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素质教育将教与学的关系定位为一种交往关系,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交往的本质是互动与互惠。所谓互动,是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问动态的、综合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所谓互惠,是指师生通过教学这种特殊形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教学交往理论认为,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与重新理解知识的活动;不仅是一种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无私奉献活动,更是一种个体生命活动,一种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主体凸现的过程,个性彰显的过程,潜能发挥的过程、创造性开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三、教学方式体现师生互相影响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濡化和涵化。“濡化是部分有意识和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涵化意指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群体,因持久的接触,相互适应和借鉴,结果造成一方和双方文化模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涵化以濡化为基础,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已有的文化特质和新文化特质的异同,从中抽象出正确的信息,形成理解新文化行为的心理结构,达成对新文化的理解,从而在新的理解层次上应用、习得新的文化定向。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文化才表现出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并有无限的、动态的、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文化主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学应围绕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这就决定了“同构共生”是师生文化传递的重要特色。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态度,由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的认识转化,由片面的、单向的一维的知识传递观向辩证的、双向的、多维的知识建构观转化。

在教师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联合与抽象,并且形成相应的心理认知结构,将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学情分析,对学生产生固定的期望,这些期望形成对学生的特定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学生也有自己对知识、教师自我感受,这些因素产生自己对教师的期望。在课堂环境下,通过知识经验的交流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教学反应进行解释和评价,形成对学生的新的认知,进而生成新的期望,并相应改变教师的一些观念;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得师生双方对对方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彼此对对方作出一定的反应。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心理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样,学生的观念对教师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辩证的关系。师生双方心理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自觉实现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66555.html

[2]瞿国华,同构共生:自能发展的理想境界叨,中小学教师,2008,(9)

[3]林宪生,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M],吉林人民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1

[5]何爱霞,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论析,继续教育研究[M],2006,6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传统文化,影视文化,校园文化

一、引言

钱学森先生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时曾说: 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 不但要有科学知识,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取得科学成果很重要, 它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由此可见, 培养创新型人才,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文化素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对于理想信念的养成, 都起着深层次的基础性作用。因此,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既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又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 是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 是中华腾飞的人才保障。大学生强, 则中国强。素质教育重在一个“育”字,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以文化建设为核心, 以锤炼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为重点, 以校园文化陶冶情操,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视野, 将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等外在要求, 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主动要求与选择, 从而有力地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优良的思想政治品质。此外,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身心素质的提高。21世纪充满希望也充满风险, 复杂多变, 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 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相适应, 对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文化素质教育, 有益于培养学生更高的情操、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 较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二) 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各大高校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两点:第一, 整体上转变了教育思想。目前, 国内各大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重视将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 深化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但即使克服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 其教育形式还是相对较少。第二, 目前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这使得目前的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导致教育流于形式、步履维艰。

二、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 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独具一格的德行文化、理性文化、智性文化, 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 从未中断, 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不是让他们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复写传统, 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优化, 传承精华。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 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恶劣、国内极少部分地区混乱时, 当代大学生应当是中流砥柱, 保家卫国, 不屈不挠。通过历史上杰出爱国人物代表事迹的熏陶, 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大学生参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红歌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使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大学生的脑海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 还能促使大学生更加爱国。

2.提倡“自德”思想教育

“自德”思想, 其实质是儒家所说的“修身文本”的伦理道德思想。 我们主张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而个人“修身为本”的自觉和自律精神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自德”教育强调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 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道德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 人们的精神家园逐渐丧失, 过分追求物质, 使得人们的道德、人格、追求越来越庸俗化, 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浮躁。所以, 儒家倡导“修身为本”的思想, 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重要和迫切。

3.加强诚信教育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里, 在为人处世方面特别强调诚信。而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 困难补助弄虚作假, 恶意拖欠贷款、学费;考试作弊, 屡禁不止;求职履历弄虚作假, 就业签约无故悔约;学术上抄袭成风, 等等。因此,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 给学生树立诚信榜样;其次, 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此外, 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如诚信论坛、评选“诚信榜样”、考风考纪教育活动等。

4.倡导“孝道”教育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孝, 是一种美德, 这种美德对于形成浓厚的家庭亲情, 促进家庭稳定, 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安定, 都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孝道教育要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道德风尚。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中视父母为“保姆”、“银行”等现象, 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孝心人物事迹宣讲及实际行动的结合, 大学生懂得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人, 才会懂得回报社会, 这是孝道教育的宗旨所在。

(二) 正面引导网络影视文化

1.网络文化

网络的迅速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多元性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理工科院校往往人文资源缺乏, 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单一, 所以更要重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文化一方面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 另一方面加强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理工科类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开阔视野, 感受到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理。从理论创新到生活点滴, 从新闻宣传到民间舆论, 从轰动事件到先进人物,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 提升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理工科院校要积极进行互联网、校园网和人文网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 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道德的培育。

2.优秀影视文化熏陶

影视文化的传播不仅成为大学生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文化载体, 而且影视文化大众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人性化情感与传统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中。正因为影视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能力如此巨 大, 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触及优秀的影视文化, 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学校大力推行艺术表现教育, 开设影视教育课程, 评论影视文化, 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模仿剧中的演员, 排练剧中精彩的情节,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提高艺术兴趣, 从而对培养综合文化素质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排演剧中人物的言语动作, 充分利用文艺晚会、联欢会等大型活动, 让学生多参加这些艺术实践和各种类型比赛。还可通过周末影院聚集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 熏陶艺术气息, 培养艺术素质。

(三) 创造和谐校园文化

1.班级文化

优良的班级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积极探索各种方法,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传统, 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网络媒介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 需要调动各方位的力量, 经过较长的实践过程, 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班级文化。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 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 会影响学生个体性格的养成。因此, 班级的文化建设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精心规划和长期建设, 使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充分发挥,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社团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的活跃发展突出地营造了校园的“文化场”氛围, 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 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文体类社团花样繁多的“文艺大餐”, 学术及科技研究类社团的学术研讨会、科技作品展, 爱心服务类社团在不断“传递社会关爱”的足迹中实现着“锻造自强之才 ”的宗旨 , 所有这些都使全校师生身处一种浓厚的“文化场”中, 情不自禁地受到美的熏陶与文化的感染, 令师生心胸澄澈, 精神超越, 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有助于课内与课外的对接, 将知识消化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演练之中, 从而增强社员综合能力, 有着积极作用。要深化实践环节, 加强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 将社团建设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与延伸, 建设成为培养兴趣、引导需求的阵地。与此同时, 积极让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品味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 在友好、理解、双向交流的氛围中, 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科学的思维方式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三、结语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 随着企业用人机制和毕业就业体制的变革, 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要兴旺发达, 关键在科技;国家要持续发展, 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体, 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中国国民素质水平高低。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 由此可见, 大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历史责任, 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因此,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检查落实, 努力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 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锦花, 杨宇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10) .

[2]余国政, 彭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5 (2) .

[3]余吉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3) .

[4]李伟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7) .

上一篇:中小型企业销售下一篇:铁路工程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