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教育

2024-09-23

文化融合教育(精选12篇)

文化融合教育 篇1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仁孝忠恕等成德立人的道德规范。其中很多优秀思想应该被积极继承并在当今国人生活中去宣传普及, 以提高国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一、

儒家思想中有关道德方面的要求很多。

第一, “得君行道”一直是儒家所主张的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很多传统中国人的人生理想。

在孔子这里, 道是人们日用常行的规范, 也是人实现最高精神追求“成仁”的方法和途径。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1]P26落实到具体内容, 孔子将其解释为仁。关于仁的具体含义, 论语中有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p138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3]p40也就是说, “忠是尽心竭力, 尽己之心以爱人;恕是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以爱人, 仁是忠与恕的合体”[4]P8, 这也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看来, “道”就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 是天地、人伦之道。只有知道才能明德, 才能成就儒家理想中的圣人境界。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5]p38。关于人如何真正做人, 孔子说:“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6]p71孔子还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7]p12他将自己的人生划分成六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并以此来描述自己的人生轨迹。

第二,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 道的精神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来体现, 而具体规范原则的规定和实施也使道的内涵更加丰富和饱满。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具体是哪五者呢,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辱,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8]p194

孔子认为贯穿其中的道德本质是中庸至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已乎, 民鲜能久矣”[9]p68孔子把中庸看成一种崇高的德性或实践理性原则。《中庸》开宗明义提出“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10]P78子思把中庸思想提升至万物本体的高度, 并进而明确指出了一系列在修身与治国的过程中践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和途径。

二、

儒家关于人的理想人格标准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内具修养外有风度的圣贤君子。儒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治世贤良之士, 其理想人格模式一向有着最坚定、最本质的精神内涵。将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儒家道德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筛选出来用来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融合过程中, 由于很多人对儒家道德文化的真正内涵并不十分了解, 分不清楚哪些是儒家道德的本来含义, 哪些是被后人曲解过的儒家道德的内容, 经常错把后者也作为儒家道德文化的精华去宣传和教育国人。

要使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真正实现融合, 首先, 要辨别清楚哪些才是儒家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涵值得去积极宣传, 而哪些是被后人曲解过的道德思想内容, 在进行宣传时候应该被摒弃。围绕着国民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培养目标, 在把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的过程中, 就要把儒家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通过一定的方式, 同国民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深入贯彻实施。一旦误把一些糟粕的东西当成儒家道德文化去宣传并提倡国人学习效仿, 那么不仅与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的初衷相悖, 而且势必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造成恶劣影响。

其次, 在甄选好儒家道德文化的精华部分之后, 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融合, 也不得不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儒家道德文化对于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上出现各种形式的国学热。但是我们长时间以来所推行的国民教育, 多倾向于只告诉国人怎样做而不告诉其为什么这样做。长此以往, 就会出现国人接受事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如果学校按照这样的教育方式来推行儒家道德文化教育, 仅仅是让学生背诵几篇儒家经典篇章, 记住几句儒家圣人的语录, 到头来, 充其量就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多增加几项背书的任务, 而离我们提倡儒家道德文化的目的还相差甚远。所以, 宣传普及儒家道德文化, 重点是对儒家道德思想内涵的宣传和普及。儒家道德文化的传承和教化渗透于我们学习生活的日用常行中, 更多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 使儒家道德文化真正融入国人生活成为其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这样也就真正实现了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融合。

摘要:本文分别从儒家道德文化对人的成德立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垂教以及儒家道德思想对当前国民教育的指导与借鉴两个方面, 对儒家道德文化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加以阐释。

关键词:儒家,道德,国民教育

参考文献

[1][10] (宋)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曾军校[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3][5][6][7][8][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文化融合教育 篇2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之一.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保思想文化阵地的纯洁和巩固性,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和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就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来谈创新,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作 者:李歌  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18) 分类号: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全方位创新  

试析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融合 篇3

在现代教育理念看来,音乐是一种文化,与生活密切相关;音乐教育不仅是音乐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心灵的滋养、人文的熏陶。总之,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相互渗透,有着紧密的联系,丰富的音乐文化孕育了曼妙的音乐,借助丰富的音乐文化则能培育出素质更全面的新型人才。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文化”含义的延伸与扩展与教育有着紧密的关联,“文化”本身就有“受过教育,有教养”的意思。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一系列规范的音符来反映实现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广义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狭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在一个有规范的环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行为,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的概念,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有着盘根错节的关联,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大多被视为有音乐文化修养的人。但尽管这样,音乐教育也不等同于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具有唯一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更是传承文化的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学校教育更具有特殊性,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特定场所,借助一套完善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样,任意一种文化形态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固有的规律将其系统化,形成教材,最终通过授课的方式得以实施。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1.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音乐文化的关键要素。音乐文化是一个整体,人的音乐实践存在着功能的统一性,任何一种音乐文化都是由其文化背景中的人的活动决定的,这就形成了音乐形态的千变万化。作为人的文化行为的产物,音乐文化在共性上是统一的。

音乐社会学者曾明确把音乐教育分类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正如大多数人类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包括教育的成分在内。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文化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

2.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般认为,音乐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音乐符号、知识经验等四个方面。这些内容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制约和影响着教育观念的形成、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创新。

首先,不同民族与地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需要不同的价值观的支配,从而使音乐教育也呈现了“多元化”特征。

其次,价值判断体系是在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的,与音乐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对音乐教育始终起着调控、制约作用。音乐直接产生了多种语言音调,这种形式必须统一在一个风格中,以体现统一风格的音乐思维方式,主要受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制约。

第三,作为音乐文化一部分的音乐符号,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作用巨大。音乐语言符号是音乐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符号的真正内涵,也是人们音乐审美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一些音乐家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思想和风格,大多都会在音乐符号上尝试创新,给演奏者更大、更自由的发挥空间。音乐符号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工具,受历史、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具有深层次意义和价值性功能的符号,对音乐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音乐文化的这几个基本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教育观念,同时构成了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系统,体现出的迥异的音乐教育感染着每一位受教育者,引导他们领略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世界各民族的精神风貌丰富、立体地展现开来。所以,不同音乐文化体系下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协调发展、相互作用的。

3.音乐教育具有整合力与控制力,极大增强了音乐文化的凝聚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育。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到社会中,伴随经济、科技的总体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音乐教育始终围绕社会政治经济并形成与之相协调的面貌,所以音乐文化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每一位受教育者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都能获得很好的情感熏陶,保持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从中找到认同感。而不同音乐风格的存在,使得世界各个民族得以拥有了民族标志属性的音乐文化,比如新疆的维吾尔族风格就代表了维吾尔族文化。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国音乐古老的口传心授教学形式在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离开音乐文化的整体性,音乐教育则毫无意义。

音乐教育的基本准则又引导人们将音乐文化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产生出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音乐文化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形式,音乐教育作为特定的文化形式又反作用于音乐文化,这种深刻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必须要通过音乐教育体现出来。唯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出音乐教育的自身价值,才能使民族音乐文化展现独特的文化底蕴。

探索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相辅相成

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持续和稳定的作用。音乐是艺术价值的表现途径,是一种在感觉中不断积累、在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形式。所以,可以说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对音乐文化的延续,通过音乐教育的手段可以有效促使音乐文化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nlc202309030449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化,中国当代的音乐教育已经逐步开始与文化相融合,并渐渐成为现实意义上的文化音乐教育。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很多地方、很多领域所谓的教育依旧是片面重视对基础层次的训练,音乐教育领域的主要内容则是侧重音乐技术和技巧的训练,却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理解能力的培养,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解读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理解不了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内涵,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显然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音乐是文化的表达,它的背后需要有相对应的丰厚文化对其进行有效、有力支撑。没有文化就没有音乐,音乐教育为音乐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融合程度还很不够,亟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音乐文化进行有效传承,而且也需要不断筛选和整理,把握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同时,音乐教育还要将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展现给受教育者更为新鲜和灵活的形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以便显著提高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音乐文化作为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程,对音乐进行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是更好地促进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捷径。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密不可分,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所有形式上的音乐教育都要经过文化的衬托才能体现出其艺术价值。在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没有音乐文化就没有音乐教育,离开了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是音乐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念。抛弃音乐教育,音乐文化将无法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种音乐形式只有与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相互依托、相互联系,才能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意义。深刻意识到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也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有职业追求的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进一步注重阐释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更深入、更全面、更自觉地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文化沉淀——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索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相辅相成,实际上就是“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注释:

①李锋:《论多元文化观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艺术百家》2008年第8期。

│作者单位: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2.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

文化融合教育 篇4

一、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发展现状

结合一些大型矿业集团整体的发展现状, 能发现其中的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工作部署。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整体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增加自己的利益, 往往忽略企业内部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急功近利的心态阻碍了党建文化的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企业党员综合素质的加强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大了企业社会经营活动中的市场风险; (2) 专业性人才匮乏。大型矿业集团内部党组织的领导整体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这给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对企业决策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与规避市场风险有关。但是, 企业中管理决策者不合理的年龄结构, 不仅影响了企业当前经济活动的利润大小, 而且对企业整体的工作部署造成了很大困扰; (3) 党建文化建设的思路不明确,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需要明确党建文化的工作思路, 开展更多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但是,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程度、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过于单一, 无法真正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阻碍了一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管理者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党建思路不明确, 也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国有企业现阶段党建文化及思想道德教育整体不利的发展现状, 已经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这种局面: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突出

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本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为企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但是, 目前企业并没有突出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导致某些工作思路不清晰, 最新的政策方针宣传不到位, 无法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 专项经费不足, 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文化的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开展。同时, 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协调能力也对思想道德教育与党建文化的具体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协调能力不足, 一些重要的思想道德理念很难真正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2. 信息传递效率偏低

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能否落实到位, 需要相应的信息传递效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 提高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整体的思想水平,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将国内最新的方针、政策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传递给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有利于他们较快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是, 目前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效率偏低, 降低了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传递效率。这与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年龄结构及基础化网络设施的建设情况密切相关。当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时, 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理念的机会便会相应地减少, 降低了企业内部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影响了政策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 企业内部缺乏完整的网络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不完善, 影响了不同部门之间正常的沟通交流, 也会间接地降低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整体效率。

3. 人才体系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才体系结构是否合理, 体现了企业内部思想道德教育相关部门整体的工作水平。结合现阶段大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人才结构体系, 可以发现这种体系缺少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是因为负责党建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培养的管理者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无法达到具体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 导致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到位, 影响了企业战略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1. 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加大培训力度

为了有效提高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整体效率, 需要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加大培训力度。企业党建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需要由综合素质高、管理理念先进、文化程度高、业绩突出的领导者负责。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年龄偏大的突出问题。年轻化、战略化、具有先进理念的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领导者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丰富企业的发展思路、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 全面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保证整体的培训效果。

2. 加快信息化传递效率

这是一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时代。企业党建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需要运用科学化的技术手段及时做好整体工作的部署。这对企业党组织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保障, 及时解读国家最新的政策信息, 能为企业未来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需要结合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 建立合理的参考模式, 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保证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才队伍的质量, 提高他们整体的计算机水平, 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多样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部署, 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3. 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 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关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突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理念,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有关。加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需要从企业的价值理念及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与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理念相吻合。核心价值观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 都有重要的影响: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突出了价值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 将会使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次上, 有利于规范企业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相关行为。同时, 这种核心价值观也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起到重要的保障。通过这些方面的举措, 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能有效地落实到位。

四、结束语

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 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与企业的党建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因此, 为了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需要实现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摘要:实现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对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国有企业, 内部的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联系紧密, 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结合现阶段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发展现状, 能够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需要制定和实施可靠的解决措施, 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同时期企业党建文化的内容有一定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也有一定区别。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二者各有利弊。因此, 在当前形势影响下实现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规范经营活动中的具体行为, 扩大自身的战略投资范围。

关键词:党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战略投资

参考文献

[1]刘琼.现代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管窥[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2) :93.

[2]郝彩艳.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11) :57.

[3]唐塞丽, 刘猛.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建设初探[J].中国培训, 2015, (10) :29.

文化融合教育 篇5

鹤壁市淇县职业中专 李秀坤

电子邮箱:lxk316612@163.com联系电话:***

【摘要】: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是当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对校企合作、创新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融合校企文化的作用,阐述了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校园文化的必要性。这样进一步实现校企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关健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企业文化 融合校园文化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中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和创业。职业学校要依托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优势,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于办学实践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优秀企业员工的培养。

一、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影响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所认可所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动力,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想信仰等精神支柱的集中体现。中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工作,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中相当部分因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最终离开企业。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不仅仅是就知识技能而言,更多的是不适应企业文化导致的心理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经验不足等带来的“不适应”。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管理文化和经济文化,两种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校学习时的情景与进入企业后的情景形成巨大的反差。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普遍存在于中职毕业生当中的“不适应”现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依托企业,面向企业基层,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围绕中职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进行校园文化建设,1将企业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实行开放式办学,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逐步确立以“诚信文化”与“企业文化”为基本坐标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认同企业文化精神,自然地融入到企业当中,较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注重实践探索,创新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

中职院校融人优秀企业文化,汲取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其途径是多方面的。

在物质文化层面,融入企业文化要素。在探索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宣传和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展示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兴建一批融合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利用室内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报等,将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进行展示,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将学生直接带入企业,通过厂景、厂貌、文化宣传、创业史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润物细无声”重要意义。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讲解,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责任。学校在工作实际中,将优秀企业制度引入中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校企文化实际的互动和融合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定期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以积极、开放、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金融文化,树立起开放的校园文化观念,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对学生进行企业化教育与管理,在制度文化层面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了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学校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融合到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制度上的创新。

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智力层

面的融合。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校根据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师资力量以企业为主,企业选派业务能手和业务骨干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校教师负责学生学习组织和课后辅导等工作,用人单位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学生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在学校和企业工学交替进行学习,教、学、做合一,教学空间延伸到企业生产一线,形成一种“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培养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模拟、维护、制作等多项活动,养成良好严谨的职业习惯,同时深化对职业岗位的感情。通过以上途径,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岗位业务技能,提高了岗位工作操作能力,了解并接受了企业文化,从而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智力层面的融合。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和世界观教育,实现校园文化与金融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金融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讲解,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崇高的金融职业理想,强烈的金融职业责任。学院在工作实际中,将优秀金融企业制度引入高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金融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校企文化实际的互动和融合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定期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以积极、开放、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金融文化,树立起了开放的校园文化观念,实现了校园文化与金融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三、融合企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企业文化是一种职业型文化,强调“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中职校园文化则是典型的教育型文化。学校通过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直接融人企业及企业文化,亲身体验企业与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危机意识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可以逐步培养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现代职业人”的团队协作、科学高效的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同时能引导学生尝试对不同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中职学校通过融合企业文化实施订单培养,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首要和根本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企业中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学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专业知识。上课即上岗,上课即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后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同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使学校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围绕融合企业文化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教学更具有效性,学生的职业素质、动手能力、企业业文化适用性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学校的教学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技能素质高,人才培养极具实用性,实现了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实现了学生零过度就业。中职教育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就业工作在整个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业就是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订单班级的学生在毕业以后都在企业一线工作,毕业生不仅技能素质高,而且能较快适应企业文化,造就坚实的发展基础,实现了学生零过度就业。其次,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刚出校门的中职学生在缺乏对企业文化足够理解和认同的背景下,往往难以迅速适应企业化的管理,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跳槽频繁。通过融合企业文化的订单式培养,企业不仅可以提前向学校就自身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量定身打造,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省却岗前对新员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探讨》

[2]黄南永.《中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

文化融合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 教育 地方文化

中国民族器乐历史久远,河南舞阳骨笛作为吹奏类乐器,早在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就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距今8千年历史,击奏类乐器、弦乐器也先后出现,这一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秦汉时期出现鼓吹乐;魏晋时期出现清商乐;隋唐时期出现琵琶音乐,宋代出现细乐、清乐,元明时期出现十番锣鼓、弦索等。这样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器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是传统民族器乐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证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弹拨乐器中的古筝就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悦耳如流觞曲水;二胡的音色婉转抒情,感人至深处涕泪悲泣。

艺术院校作为民族器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走出“西方化”的教育模式,将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完美的结合,从增强实用价值,利于就业方面出发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一、中国民族器乐教育需要地方音乐文化支撑

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器乐已随处可见,音乐在技术层面上的表达已经炉火纯青。随着现代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开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注重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

音乐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脱离社会生活这个文化背景的音乐,只能是名存实亡。音乐就是在狩猎、耕种、祭祀等等背景下产生,是对文化的现实表达,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解读,没有文化这个根就不存在音乐。

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这种文化基于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选择中,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不断的实践,孕育、创造发展起来。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区域人民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蕴含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其最大的特点是依存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是地方人民特有的“图腾”文化真实的展现,一个音符可以追溯千年,是一个地方几千年来生产生活表达的“活化石”。但因为当地音乐文化依托人进行传承,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才能以延续,它是脆弱的。地方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靠素质教育,解读并进行普及教育。民族器乐教育是解决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看的多、学的少,本地音乐文化就会消亡,民族器乐教育迫在眉睫,而民族器乐教育和地方文化有效的契合,是避免民族器乐教育成为“空中楼阁”的重要抓手。民族器乐中民族管乐往往音色单一,单纯去听音色显得不够丰富、甚至听不懂,巴乌、葫芦丝都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结合文化的背景、用想象的意境来欣赏,这是大美的艺术,净化心灵的艺术;这与流行歌手借助西方音乐表达需要伴舞和强劲的音响等来达到煽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民族器乐来说,西方的音乐文化冲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器乐文化,是反对低俗音乐进行西方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二、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地方音乐文化进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地方音乐文化广泛根植于人民大众中间,通过历代相传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不断被前人总结而形成地域特色音乐文化,因其形式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并且能够以燎原之势在最大范围内传播,极具影响力,符合大众的心理及审美需求,只要是被大众接受并广泛流传,都属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范围。这种地方音乐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改良与使用,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各有盛衰,如唐代流行的弹拨乐进入宋朝后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时的管弦乐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就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媒体宣传形式的丰富,使当代地方音乐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其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如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广场秧歌中的业余吹打乐团,部分地区的民俗演奏等,各种各样的民族器乐使用率和花样竞相涌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民族器乐蓬勃发展所带来的饕餮盛宴。不论是地方的民间音乐、舞蹈还是美术,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风格,这种独特性就是民族器乐的肥沃土壤,具有唯一性。将各具特色的艺术资源融入到中国民族器乐的教育之中,是实现艺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实现中国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保障。只有拥有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艺术院校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这种特定团体有着继承发展地方文化资源强有力的场所和氛围,在传承发展传统的文化资源时能够恰当地融入时代的审美元素,既能彰显传统的魅力,亦能有所创新与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民俗性、仪式性和程式化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育专业进行创新与发展的起点,是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成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继承地方艺术文化资源的优秀传统,是艺术院校教育人才的突破点。

三、地方音乐文化与中国民族器乐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探索

民族器乐教学的目标不会局限于唱一两首歌、演奏一两首曲子,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情感是民族器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学习家乡的民族音乐也是对我国的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说:“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如何客观看待“西方教育模式”,让师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本土音乐文化这一课题,凸显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笔者在这里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1.调整师生理念,改变其审美取向。师生要下到最纯正的乡村地头感受“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亲自参与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及民俗活动,鼓励支持师生参加各种全国性的艺术赛事和民间艺术展演,让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焕发生机,用各种获奖作品的实例来验证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宝贵,放大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达到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目的。

2.以开放式课堂为平台,依托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拓宽民族器乐的教学空间。对于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得到收获。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具有地域特点的作品来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并通过对所演奏作品的分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加深理解并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3.学校还应定期邀请民间反响较高的艺人为师生表演、讲学,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与民间文艺零距离接触,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陶冶。由于民间艺人本身具有很多专业院校教师所没有的“本事”,如工尺谱、口传心授、一曲多变以及并未普遍流传的“绝世”乐谱等,这正是当今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的源动力,正是需要我们谦虚学习,取长补短的关键所在。所以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教育应该大力提倡聘请民间艺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授课方式,补师资之不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特有的音乐艺术传统。

4.民族文艺扎根乡村,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悟民间文化的“喜怒哀乐”,才能求得地方文化资源的宝藏。没有田野采风,只猫在“象牙塔”里教学,从纸上谈兵到主观臆断,学生根本无法体会演奏作品的深刻背景和广阔内涵。所以民族器乐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一下授课方式,组织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山野放歌的快感,体验一下那种放开嗓子高歌,甩开膀子劳动的热情,让音乐带来的大美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们的心田。这种让学生切身实地感受效果的授课方式远比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5.以民族器乐的感染力,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展示平台。可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喜爱的歌曲、故事等搬上舞台、屏幕,邀请大众观看学生的表演,结合新民乐的演奏技法普及宣传,使传统器乐表演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舞台,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音乐上实现社会正能量的释放。

6.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优势,为地方音乐文化提供各种展示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力量引导群众对民族器乐专业的了解;联合地方文艺团体,深入乡村市场,关注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传承,相互弥补,壮大艺术教育力量,在教学与演出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文艺团体在民族器乐教育中的作用。

立足地方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教育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脱离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中国的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它将会迎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季刊中),2009(4).

[2]赵玲,李淑华.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职责与任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王晓东.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大众文艺,2012(8).

文化融合教育 篇7

当今,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三生教育”的实施, 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义。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 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环境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笔者就“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的融合与拓展谈点粗浅看法。

一、“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历史、育人环境和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统一和谐的校园文化, 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 通过它无声的熏陶和感染, 不仅可以使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和校园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性、生成性、原创性得到较好的体现, 还能为“三生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创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系列活动为措施、以行为为实践的适应育人环境的校园文化, 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的学习作风、高尚的情趣风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还能使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得到较好的传承, 进而起到净化学生心灵, 促进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作用。

“三生教育”则是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 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激发学生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的教育过程。实施“三生教育”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内在需要。校园文化恰好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保障, 注入新能量。如果说“三生教育”是个育人的大舞台, 那么, 校园文化就是这个舞台的主题背景。

从“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的概念中可以看出, 二者在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和诱导其创造力等方面是一致的, 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人, 塑造人, 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全的人格,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只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就能有效推动“三生教育”向深入发展。同时, 二者在教育方式上是互补的。“三生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教育, 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资源, 只要我们把静态的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动态的教育之中, 孩子们的生命之花就会开得更加多姿多彩。

二、“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的融合及拓展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靠说教传授的, 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多元的“校园文化”为“三生教育”搭建了育人的大舞台。学校橱窗、板报、校刊、校园广播不仅是学校宣传的重要阵地, 更是学生展示写作、书画才能, 锻炼表达能力的舞台。学生的习作、书法、绘画、手抄报等作品通过板报等载体得到展示, 不仅激发了兴趣, 还收获了成功, 收获了信心。学生在锻炼中成长, 在展示中实现自身价值, 从而增强成才的信心。“校园文化”在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纪律以及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三生教育”的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如组织收听重要新闻、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小常识等;举办校史展览、校庆等活动, 增强了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队会等活动, 弘扬传统美德;举办古诗文吟诵会、讲中华美德故事或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等征文活动, 激发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资料, 从中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开展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法制知识讲座, 渗透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开展卫生知识讲座,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会珍爱生命及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师生直接参与文艺晚会、体育竞赛以及歌咏、舞蹈、广播操、演讲等比赛,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审美愉悦等等。这样, 就使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实现真正的融合。

“校园文化”与“三生教育”还能相互拓展。“校园文化”的调节娱乐功能不仅为“三生教育”打开了“限压阀”, 也拓宽了“三生教育”的领域。学校是知识的宝库, 思想的摇篮, 艺术的海洋。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智育第一、升学第一, 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心理疾病就此潜伏下来。要解决好紧张学习与身体健康的矛盾, 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娱乐、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就是有效的途径。如,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走向大自然, 亲身实践, 亲身体验, 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创新, 在实践中成长。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不仅有利于消除疲劳, 愉悦身心, 还有利于调节生活、保持旺盛的体力, 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 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文化视角下语文教育的融合与提升 篇8

一、融合:建构“以教科书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以文化为基石”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系统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直接渠道。为此,我经常深入钻研教材, 有意识地把我校编选的校本课程教材《文峰》和《智贤》 的相关内容有选择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使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人文化,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的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课堂活动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每堂语文课都是集语言积累、文化传承、 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建构了“以教科书为载体、 以课堂为平台、以文化为基石”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成长、在感悟中进步。也使我校基于 “文峰文化”的校园文化内涵在润物无声的语文学习中悄然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我首先问学生:“在你们心目中,赣马镇的什么建筑最值得你们骄傲?”几乎是所有的学生同时脱口而出:“赣马的文峰塔。”为什么学生的答案如此统一呢?这要先从文峰塔的来历说起。赣榆文峰塔现坐落于赣马高级中学校园,是一座四层高的砖木结构、阁楼式古塔,塔高14.2米,是江苏著名的十二塔之一。清末赣榆县知事徐树锷到任时, 发现赣榆县在1882年竟无一人中举,为激励后人上进, 改变赣榆县文化落后现状,亲自主持兴建了此塔,取名 “文峰”(意为学文登峰)。一百多年来,赣马人一直以文峰塔为傲,关于文峰塔的故事一直口耳相传,长辈们都用文峰塔的故事来激励子孙好学上进、发奋读书,可以说“文峰塔”在赣马人心中是神圣的建筑。因此,新课伊始,学生对我问题的回答才会如此一致。我告诉学生, “埃及的金字塔”在埃及人民心中的地位和价值,就和 “文峰塔”在赣马人民心目中崇高的价值是一样的。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点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真正点燃了,《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都积极地讨论回答;每布置一个任务,学生们都认真思考、各抒己见。

教学活动进入拓展练习阶段,我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文峰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在“文峰” 精神感召下学有所成,为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然后,我出示了我校“敬贤楼”和朱智贤先生塑像的图片,告诉学生我校的教学楼命名为“敬贤楼”,就是为了纪念朱智贤先生,向朱智贤先生表示敬意,倡导广大师生向朱智贤先生学习。讲述时,我看到学生们都瞪大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和敬佩——他们都没想到自己的家乡能有这么了不起的大学问家,甚至有的同学竟然与朱智贤是一个村子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言之凿凿的说教也不如在学生身边出现的活生生的人和事更有说服力,我也就顺势教育学生要向各个时期的赣马名人学习,发扬光大文峰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打好知识基础,做一个对家乡建设和祖国腾飞有贡献的人。最后,我布置了两道延伸性的课后作业:1.到图书馆或在网络上搜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信息,深入、 全面地了解金字塔的知识;2.到民间走访、到网上搜集关于“文峰塔”以及赣榆的文物遗迹、名人轶事的资料,然后每人写一篇日记。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仅仅拘泥于教科书,脱离了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使教学过程变得干瘪乏味;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和学习热情,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富有张力和活力,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书香气息中。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追寻的目标。

二、参与: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人们具有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借此解决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解和运用问题,更好地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教育主管部门开通的 “人人通”学习平台和学校网站,以及QQ群等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构建了学习、交流的广阔空间。

1.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激发广大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深入开展我校基于“文峰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开展了全校师生为学校的景点命名,为学校路牌、廊道标语出点子的活动, 正好“人人通”学习平台全面开通了,这为我校广大师生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学们根据学校发布的活动要求,开动脑筋,搜集资料,然后把自己为学校植物园、池塘、亭轩、小径等景观的命名,为学校路牌、廊道等搜集到的标语、警示语都上传到我校的“人人通”学校空间里,大家热烈地讨论、修改,学校领导把全校师生讨论的结果进行优选、汇总,并把采纳的命名和标语在“人人通”空间和学校网站公布,交付广告公司制作标牌。

很快,校园里焕然一新,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学校有的景物是自己命名的,有的路牌上赫然写着自己上传的内容。他们指着闪耀着自己智慧光芒的标牌“骄傲”地告诉周 围的同学“ 我给池塘 起的名字 被学校采 纳了!”“这上面的内容是我上传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神采。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校园内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识别系统中的视觉文化系统,如建筑物、自然物、名人塑像、励志标语、行为规范等各种校园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观体现,具有“桃李不言”的教育功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暗示和熏陶。 因此,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有着非凡的积极意义,它让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透彻地理解了我校基于 “文峰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精髓,使我校理念文化系统中的办学理念、校训校规等得到生动的阐释和推广,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开怀、在活动中进步,让“文峰精神”于无声无息中在学生们心中扎了根,也必然会开放美丽的智慧之花。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我班的黑板报由班委会根据学校每月宣布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定期更换,黑板报始终留一块版面介绍文峰文化知识。从搜集素材到设计刊头版面以及黑板报的抄写,全部交给学生操作,我在这一过程中适时纠正和补充,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班委会的同学把精心挑选的同学们的书法、绘画、手工、作文、奖状等贴在荣誉栏、作品栏中,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对于作品被选中的同学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与鼓励,对于没有作品上墙报的同学来说,这是莫大的鞭策与激励……

我还要求学生把板报和墙报的内容拍成图片上传到“人人通”空间,进行学习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我把优秀的学生作文推荐到校报《文峰报》刊登,并且把作品刊登的信息及时发布到班级QQ群里和“人人通”空间,并在作文课中宣读这些作品,让同学们共享这份荣誉和喜悦。

另外,我班的励志标语等也是由学生共同制定,激励、引导全班同学奋发努力、学文登峰。

可以说,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赣马文峰文化历史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了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与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美育性与情感性的要求无疑也是契合的。

三、实践:从理念到行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以文峰塔为主体的文峰文化群落的遗迹,如玉带河、龙头桥、县衙后大堂等,大多都在赣马高级中学校园内。于是,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文物古迹的风貌外,我还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赣马高级中学校园去亲身感受这些古迹的“风华绝代”。

每到一处景点,我先让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有关这些古迹的知识,然后我再加以系统、完整的介绍。赣马高中以文峰文化为主题,建设了许多亭轩、假山、文化墙、碑廊等校园环境文化设施,这也为我们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教材。移步换景中,我向学生详细介绍赣马高中每个建筑物命名的背景和意义,每个环境设施的来历和文化价值。如“智贤亭”是为了纪念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敬梓亭”是为了纪念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玉带楼”的命名源自横贯赣马高中校园的玉带河;“怀仁楼”的命名源自清朝末年的“怀仁书院”,等等。来到古碑廊前,我告诉学生每块石碑都承载着一段厚重、古老的历史,都有一个绵长悠远的传说,向他们详细介绍每块古碑的发现地、时代背景和传说故事……

赣马高中的教学楼、宿舍楼坐落在绿树丛中、草坪之畔,整个校区疏密有致、布局精巧,处处释放着古老悠远的文化气息;校园常年芳草如茵,各种花木疏密相间; 假山、水池、喷泉相映成趣,亭、台、廊、路、奇石错落有致;赣马镇地标性建筑——文峰塔洗尽铅华、古朴典雅, 波光粼粼的玉带河从校园内潺潺流过……我和学生们徜徉在风景如画的美丽校园中,尽情感受这片书香之地、文化乐土的怡人气息。

每次参观活动后,我都会让学生写一篇观感或游记,抒发自己的感想。由于身临其境了解过这些文物的历史和景观的来历,所以学生们个个写得文采飞扬,不时出现许多佳词妙句。每次布置课后作文,没有学生感到犯愁了,个个“下笔如有神”,这也充分说明了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融合教育 篇9

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一个企业在经过一个时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地所特有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的精神、经营的理念、企业的行为准则以及形成的企业形象, 这些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 经过相互借鉴、融合之后形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往往对员工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力和对企业员工形成的凝聚力。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企业的组织地, 往往通过培训、交谈以及疏导等形式, 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求不断提升职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使企业的文化朝着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从两者的性质分析来看, 企业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经济文化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中重要部分, 企业文化是以管理科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 同时进一步吸收、融合了多种学科, 包括政治学、法学、企业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关系学以及文化学等知识, 是一门新型的管理学科。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则归于政治文化的范畴, 主要服务于职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托, 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重要理论。二者所采用的手段是完全不同的。企业的文化建设经常采用的是文化的手段, 一个企业往往通过营造自己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来进一步影响员工的行为、观念以及思想。进而提升职员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常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或者是企业的领导与职员交谈, 鼓励员工积极追求上进, 从思想上提升员工集体意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各自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企业文化往往注重的是一个企业的具体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思维, 往往比较特别哪些对企业的发展有利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念。科学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的员工对本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形成一种认同感, 在此基础上会使企业的员工增强内在的凝聚力, 使企业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相对企业文化建设看来, 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 提高本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在许多方面存在有差异, 但两者之间也经常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两者之间的工作对象往往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说, 两者都是采用对职工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 两者的具体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从一个企业的发展的角度分析, 两者均是为了本企业的具体的发展目标而服务的, 为企业创造利益, 都为带动职员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起了正面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都以人为中心, 都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将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的价值观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总之, 二者即会注重企业的具体利益, 也要注重本企业职工的具体利益。

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1. 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企业的良好人文环境, 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会对本企业的职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本企业的职工, 通过在企业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 不断的成长, 可以不断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发挥职工民主参与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和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共同促进一个企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健康的发展环境。本企业的职工, 可以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 不断地提升自己, 不断地发展自己,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从而形成了本企业发展的基础。

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文化建设对提高本企业的发展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文化包含了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的思想, 一方面, 规范本企业职工的具体行为, 提高本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另一方面, 企业的文化建设会提升本企业的品牌, 会促进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本企业的发展的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针对性地引导和影响本企业职工的思想, 牢牢地抓住本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 使本企业职工的思想保持健康向上。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对更好地提高本企业发展的竞争实力。

3. 促进两者的齐头并进的发展

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对双方的建设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使本企业的职工能够认同本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企业的文化理念, 也会提高本企业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为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提供方向和促进作用。因此, 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对双方的建设可以起到相互促进, 使两者能够共同发展。

四、促进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1. 企业应当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

一个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职工是主体, 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职工这个主体而展开的。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是两者的目的。企业应当坚持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 使企业对本企业的职工有一种家的感觉, 才能真正地促进本企业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领导

一个企业通过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领导, 可以使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偏离国家的政治方向, 从而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3. 探索科学有效的方式,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个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本企业的特点, 比如本企业的性质、本企业的生产特点、本企业的经营范围、本企业的经营方式、本企业职工的人数、年龄、文化程度等。企业应当借鉴国内成功的经验、国外的一些合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 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特点, 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方法, 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树红.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企业导报, 2009, (2) :186-188.

文化融合教育 篇10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共性特征。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教育的同质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引导效果和关注领域, 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和特征。

首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相同。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活动实践来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把握学生思想、思维的成长发展动态和规律, 营造正确价值导向, 在思想意识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者的教育服务对象都是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专业实践、兴趣培养、自我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质、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完美人格提升, 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共同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同点。

第三, 二者在育人效果方面具有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式和途径方面有一定的区别, 但从育人效果上看, 二者的对大学生的教育服务过程均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内容, 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全面、正确、透彻的客观看待、分析和处理周遭事物, 以实现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效果。

第四, 二者在研究领域方面具有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领域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对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和青年文化的研究, 在实践中形成具有较强文化感召力的文化氛围, 在实践中利用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意识理念, 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研究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去改造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在思想意识层面建立起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境界。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解析

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 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和谐的氛围, 缩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 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共鸣, 更能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能促进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文化观念的理解、认可和接受, 继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好发展。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存在,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意识形态客观存在基础的同时, 更是校园意识形态的外在具体表现, 它反映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 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青年学生而言, 他们的意识形态尚未完全形成, 它受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环境、信息 (教育、宣传) 、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 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存在不稳定性和差异性。

当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和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 东西方文化在相互交融的同时, 更在思想上产生着激烈的碰撞, 随之而来的一些消极偏激的文化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高校广大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在此大环境下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传统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因此,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着眼于研究和创新, 通过生动鲜活、贴近青年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互动, 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应当坚持的首要方向。

(二) 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综合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总体期望与要求, 展现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及人才的培养特色, 显示出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同时也决定了高校的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 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从国家、社会层面, 到学校、学生群体,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都无一例外地格外关注这一问题。而对于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项工作来讲, 它们的共同理想和根本任务就是确保高校保质保量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具备一流的科学素质的同时, 也具备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 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中, 应本着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去制定所有的制度, 去设计全局的程序。通过将校园文化与思想教育相互融合, 找到适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提高青年学生的品行修养,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三) 践行“以人为本”育人理念

“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基本理念, 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育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具有自然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 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从符合和满足人的特性发展需要出发。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实践中, 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突出, 把所有的育人工作都统一到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上来。强调受教育者 (主要为广大青年学生) 的最大利益, 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另一项要求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程序设计上, 尽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让他们真正成为互动实践中的不可或缺的“主角”, 另外必须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在学生中间的开展。此外, 还要尊重青年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合理追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四) 培育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培育有多种途径和手段, 首先, 可以通过培养学术大师培育大学精神, 另外, 也可以通过建设优良的校风培育大学精神, 还可以通过在各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培育大学精神, 而这些途径和方法很多是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 如有学者就认为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是培养大学精神的主要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塑造, 甚至可能通过互动活动的创新开展培育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因此,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中, 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精神的孕育和强化, 从而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小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途径, 但两者在内在的育人实质上有着共同的联系,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共同点, 从而高效发挥二者的育人作用, 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成效,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共同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承担着服务青年学生思想成长、素质提升的教育任务, 本文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做出了解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参考文献

[1]巴力.迁徙文化多元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

[2]蔡建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9) .

[3]蔡莉.论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

文化融合教育 篇11

一、开设特色课程进行跨文化沟通与礼仪教育

1. 2014年4月,我校申报的《跨文化融合》特色课程,获得广州市教育局的次重点立项,由此开启了我校的特色课程之旅。 我校的跨文化沟通与礼仪教育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开设《中华民俗》讲座;二是开设《外国礼仪》《外国风俗》《日常交往》等跨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通过对比中外礼仪与沟通的差异而形成对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认同与接纳,找到中外文化的共同点,达到相互吸引、取长补短的目的。

2. 发挥外国语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外国节日(万圣节、圣诞节等)体验外国文化。在举办万圣节、圣诞节这些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课件及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主持人培训等工作,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二、开展社团活动实现跨文化融合

1. 开设P.I.E广播台社团

P.I.E校园广播的英语节目,立足于学校之内,由一群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共同选材、构思、编录,把英语交际功能话题、社会热点英语、英语的文化等元素揉合成趣味性和教育价值并存的英语广播节目,在校园范围内有效渗透英语知识,把语言运用的任务具体化,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并运用英语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2. 模拟联合国社团

本社团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使学生增强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结构、程序和功能的认识,促进他们对于当前的重大国际议题的理解,通过同伴合作培养领袖气质。

3. FL乐语堂社团

用英语提升气质,用法语感受浪漫,用德语表达态度,用日语阐述快乐,用韩语解释时尚。该社团从美食、旅游、家庭生活用语、学唱外语歌曲、了解西班牙足球、了解英法瑞西的主要节日等入手,增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外国语言沟通能力。

三、开展夏令营活动进行跨文化融合的体验

2014年7月,我校组织的“中西文化交流营”开营,开启了我校的跨文化融合之旅。“中西文化交流营”兵分两路,分别向英国和美国进发。英国夏令营由李春明及苏秀敏两位老师带队,进行了中英文化交流;美国夏令营由陆秀文老师带队,进行为期21天的游学之旅。“中西文化交流营”, 作为我校跨文化融合的一个特色课程, 其意义不仅仅给予了学生们视觉上的感受, 更多的是文化冲突、 思想意识的碰撞。这次西行, 为学生们了解英、 美国家的文明、 礼仪、文化教育等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课堂。 通过这个课程的体验和学习, 增强了学生们与异国文化对话交流的能力, 增强了世界公民意识;初步了解了世界不同文化,理解、 尊重和包容异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相互依存、 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的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为我校向着培养 “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与外国领事馆合作,进行外国文化交流

2015年1月16日,受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邀请,我校参加了在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举行的第二届广东省中学法语文化节。我校初一、初二年级的26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在法语才艺表演环节中深情演绎了法语歌曲《Bonjour No?觕l你好,圣诞节》,并积极、认真、有序地参与了其他环节的活动,他们的出色表演和文明有礼的精神风貌深受其他学校老师的好评。通过参加法语文化节活动,同学们既展示了的法语才能、增强了用法语表达的自信,又增加了对法国和法语的认识,还结交了新朋友。

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跨文化的意识

我校不仅通过各种跨文化的课程培养中学的核心素养,而且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力图渗透跨文化融合的理念。

如在物理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引入物理学史,通过物理学史展示人类解开物理世界奥秘的探索历程,了解西方科学家是如何突破常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怎样对待矛盾,从矛盾对立中找到突破,进而发现新规律的。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悟和熏陶。

文化融合教育 篇12

一校企文化融合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但同时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要求有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既要适应职业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也要满足企业管理变革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也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必然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 职业院校应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以校企文化融合为核心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将企业文化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实践证明,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不仅要求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操作能力, 还要求有一定的管理、诊断、处置问题的能力。职业院校学生在校企文化的融合中, 可以充分感受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热情, 全面提高专业能力与水平, 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2. 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

校企文化的融合, 有助于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文化, 体会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团队协同的合作关系, 培养岗位竞争意识。同时, 也能促进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 帮助他们了解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从而增强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 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

校企文化的融合,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融入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 使他们有机会亲身感受到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和岗位纪律要求, 帮助他们及早调整心态、明确自我定位, 培养协调能力, 提高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生产环境的能力, 为毕业后更好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4. 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 一个人大学之前获得的知识仅为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各类技术人员每5~10年就必须进行一次回归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 从业人员终身固定在一个岗位的状况正逐渐成为历史, 人们一生有可能要变换4~5个职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才能很好地适应日后较频繁的岗位流动需求。校企文化的融合, 有利于培养由岗位 (专业) 定向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校企文化融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当前, 很多职业院校为了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 一味强调学生能胜任某个岗位或掌握某项就业技能, 而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还有不少院校一味地模仿、复制普通高校的模式, 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企业要求严重脱节, 直接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如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下, 将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 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从转变教育观念做起, 对职业院校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等文化要素进行再思考,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和实效性研究。

1. 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 帮助学生熟悉从业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使人精神舒畅, 能陶冶人的情操, 规范人的行为。职业院校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 以校容校貌为标志, 在建筑风格、校园绿化、景观打造等方面附着企业文化的因子, 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点。这样, 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都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 学生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系统体验明显的企业色彩, 尽早熟悉从业环境, 提醒自己奋斗的目标。

2. 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制度本身是一种文化。制度文化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保障。职业院校要在学生管理模式上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 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制度与企业的制度文化有机衔接起来, 形成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 帮助学生养成守纪、敬业的行为习惯, 并把纪律意识外化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为毕业后适应更严格的企业制度做好心理准备。

3. 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 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价值观, 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方向和师生的活动方式, 制约着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可以借鉴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加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塑造, 通过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陶冶、教育和鞭策学生, 还可以通过隐形课程的开发, 使学生在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企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规范、职业心理、创新和创业素质,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校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生入学时, 可以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专业精神,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发展方向。在校期间, 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学生从业素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素质, 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或开展校内技能冠军、校外劳动模范、企业技术能手等表彰奖励引导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动力。临近毕业时, 可以通过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就业技巧、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促进成功成才。

总之, 为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在加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同时,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教学生产相结合的校中厂、厂中校的新模式, 真正实现“校企互动, 互利双赢”的长效办学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 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红娟.企业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61~63

[3]文晓韬.关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湘潮 (下半月) , 2011 (2) :142

上一篇:燃料乙醇市场下一篇:线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