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信息化(精选9篇)
复合型信息化 篇1
当今社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事业单位转向私营企业, 企业在产权结构、经营体制以及管理制度上都发生了改变, 因此,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科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就是水利科技档案。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具有管理过程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水利科技公司的发展和生存离不开档案管理, 因此进行档案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 管理手段落后
在进行水利科技档案管理时, 手段落后, 基础工作也十分薄弱, 主要表现在没有将管理工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结合起来, 有关水利科技档案的计算机软件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导致了工作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太长, 效率不高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 材料不完整
管理水利科技档案时, 有时候因为保存的材料不够, 让查阅的人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 还有时候因为水利科技档案中只保存了某个阶段的材料, 导致档案不全。而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并没有与水利科技项目管理结合起来, 从而导致科技档案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三) 原始资料不多
水利科技档案中, 因为原始资料太少, 很多资料都是复印件, 从而降低了档案材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为工作带来了不便。
(四) 缺少数据资源管理
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立卷检索时, 因为工作不规范, 缺少数据资源管理, 导致他人在查阅的时候, 没有目的地进行调卷。而查阅过程中因为要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又不清楚在哪一页, 所以就需要对每页进行浏览,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会造成资料的漏查, 严重影响到了水利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
(五) 保密制度不全, 缺乏专业人才
有些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因此科技档案信息保密的认定范围十分缺乏。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稀缺。
二、解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解决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让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朝复合型信息化发展, 充分发挥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 水利科技档案管理要有制度、有程序
在进行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时, 要将档案工作和科研整体工作联合起来, 一起规划、检查。让档案工作朝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让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负责人和项目组的负责人沟通交流, 一起完成不同阶段项目的归档工作, 这样一来, 就能避免资料的不完整。
(二) 原始资料收集和管理亟待加强
加强原始资料的收集, 要按照原始资料的特有要求对其进行归档、分类、编目程序。如果原件无法收集, 就用字迹清楚的复印件代替, 事后对这些原件再进行收集, 原件收集到后要马上替换复印件, 这样一来, 就能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
(三) 检索工作要加强
检索工作的完善可以节约时间、减少漏查现象的发生。检索利用是在档案编目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通过编目, 可以建立多种途径查找文件。所以, 在管理水利科技档案时, 要加强档案的检索工作。
三、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条件
(一) 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档案也步入了新的形势, 而要解决新形势所带来的危机和紧迫感, 就必须进行创新,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而对档案工作进行创新的关键是人。因此企业员工的思想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依靠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对档案工作研究时所发生的问题要及时察觉和解决。有很多传统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社会发展, 因此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 按照档案管理的正确政治方向, 转变思想、观念, 提出新的对策, 大胆的进行创新和实践。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保持热情并热爱工作, 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对于尊重历史、保守机密的道德规范要认真遵守。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技能, 定期参加培训以便学习到新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扩充知识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保证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
(二) 档案工作机制的完善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档案的种类除了书籍、声像之外, 还出现了电子档案。档案的管理形式也由以往的手工管理转向了计算机网络管理, 在进行档案查阅时, 不仅仅只有纸质文件, 还有电子光盘, 也可以在网上自主查阅。水利工程在建筑中, 有大规模、严要求等特点,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 从而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因为他们是最了解工程项目特点的人。要求他们做好详细和全面的记载, 让他们对资料的完整性予以重视, 这是思想上的改变。收集资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于资料要及时的收集, 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资料的残缺不全。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要从工程项目立项的阶段开始, 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务必保证竣工后, 档案资料的完整、可靠、准确。在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协议以及合同的时候就可以将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提出来。为了保证档案的全面、准确、安全, 就必须让档案工作和工程建设同时进行。
综上所述, 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 找出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方法, 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功能。除此之外, 还要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创新, 让其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 服务层次的提高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就要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进行创新。
首先, 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宣传, 让每个员工都有档案管理的意识, 让他们明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 要具备细心、耐心、手脚勤快等特点, 尽量多为工程建设提供资料, 让档案从工程建设中来, 又能够为新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用的资料。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 要做好保密工作, 若有人需要查询档案资料, 要严格按照审批手续执行, 最大化的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在服务中收集和完善档案。水利科技档案资料和其他历史资料不相同, 水利科技建设时期的资料可以为下次建设提供依据, 因此要妥善的保管。在服务过程中, 要注重档案的运用, 让档案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由保管型转向利用型, 让档案的价值在利用和服务中得到体现。
(四) 加强水利科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档案工作正在经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因为水利企业对档案科技的需求加大, 所以如何让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步。
近几年来, 我国企业利用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性, 初步建成了档案信息化系统, 并且提高了档案的管理工作效率。档案信息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 对纸质的文件进行扫描, 形成数字化信息然后存入数据库, 这样一来, 档案管理办公的自动化就实现了。这有利于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 大大提高了效率, 让档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操作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由于电子信息的引进, 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时间, 从而可以同步管理档案,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影响。如今, 我国水利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要想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位, 就必须进行科学管理, 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让产品设计的质量得到提高。
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如何首先就要看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否完善。如今档案部门已经开始引进清华紫光档案管理系统, 对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进行数字化的文档挂接, 让档案从数据录入到查询具有一体化的特性。单位若是想让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归档, 就需要在进行纸质归档时上交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包含了资料查询、信息利用、档案管理, 相比较纸质档案, 它更加方便、速度更加快、质量也更高。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的自动检索档案信息按照题名、档案号等对录入的档案进行查询。电子档案具有下载和网上浏览等功能, 因此也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提高了勘测设计的效率。
在以后的时间里, 将通过信息网传递、交流和融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 所以要开始全方位的对企业档案信息化进行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此外, 还要建立复合型的管理层次从而满足现代档案管理建设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 跨地域、跨时段的为技术人员查询资料提供方便, 对档案信息的开发要尽快进行, 让资源能够得到共享, 在共享时也要注意档案资料的安全, 注意好档案开放时的范围。要定时查毒杀毒, 避免黑客入侵。软件的通用和互调性也要增强, 在进行信息编辑和查询工作时, 通过电脑可以快速的完成, 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
对档案的传输、信息收集、信息存储、数字信息应用等平台要加大力度进行建设, 实现信息的再利用, 最大程度的发挥档案的价值。由于CAD图纸归档越来越规范, 电子办公管理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快, 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 企业电子办公管理系统将会被广泛运用, 因此, 电子档案管理也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要尽快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四、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会出现新的问题, 因此, 对于档案管理的方式和观念要不断的创新, 以便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档案管理者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激发自身最大的潜力, 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让档案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结合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分析档案管理在水利科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并且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复合型信息化,档案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何钢.浅议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管理[J].中外建筑, 2012 (1) .
[2]黄健萍, 陆鑫.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思考[J].人民长江, 2010 (11) .
[3]艾月琴.浅谈如何做好水利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2) .
[4]郭利芳.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管理与资料整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8) .
复合型信息化 篇2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属性值为精确数、区间数和三角模糊数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了逼近理想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两个二次规划模型来确定属性的权重,再根据方案与理想点的相对贴近度的大小来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给出了算例.
作 者:曾三云 龙君 ZENG San-yun LONG Jun 作者单位:曾三云,ZENG San-yun(吉首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龙君,LONG Jun(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复合型信息化 篇3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50000㎡,建筑体型和结构形式较为复杂,两层地下室,局部夹层,地下室基坑深9.2米--10.2米,属于深基坑施工。该工程地质情况变化复杂并且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整个施工场地狭窄,基坑的边离工地围墙很近,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设计采用两排Ф500深层水泥搅拌桩,六排钻孔注浆土钉、喷锚网和一排预应力锚杆复合支护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如图(1)、(2)、:
图(1)平面布置图
图(2)工况剖、立面图
1信息化施工
由以往深基坑施工经验知道,虽地下工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地质勘察基础上,但地质条件千变万化,经常是在地下工程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的地质条件与设计时会有出入,加上地质情况的不可见性,难以对地质情况准确把握来预先作好针对性措施。因此,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是实现信息化施工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利用监控反馈的信息和数据,一方面可及时采取技术措施防止发生重大工程事故,以便以最低价取得最好的工程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不断深入和修正原有的认识和设计,避免不顾条件变化的“照图施工”并重新反馈于施工决策,修正和确定新的开挖方案和支护形式。在监测过程中,根据监测的位移、沉降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加固保护对象、控制施工进度和调整施工方案等,以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针对本工程基坑大致呈四方形,按设计二级基坑要求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坡顶水平位移、侧壁位移、水位观测三个项目。为确保监测无偏漏布置两套监测系统,组成监测体系:一是施工单位的自检监控,频率较密,主要是监测坡顶水平位移;另一是由甲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的监测,监测内容为设计要求的三个项目。本工程沿基坑边每隔约15-20米布置一个测点,共布置了27个监测点。监测工作主要是在基坑挖土和支护施工进行及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监测注意事项如下:
(1)应根据设计和周围环境编制监测方案。监测工作时间间隔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当有大暴雨或异常情况须加大监测频率。
(2)在监测过程中对一些内力和变形要根据计算数据和环境保护要求(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表7.1.7基坑变形的监控值)事先与设计确定报警值。当内力、变形达到报警值时要及时向监理、设计、业主报警以便采取对策,防止因延误而造成事故。
(3)埋设测点及测试初始数据必须在水泥搅拌桩完成后土方开挖前完成。
(4)施工单位应每天对坡顶水平位移观测一次并绘成每点的位移曲线图,隔一段时间与专业观测数据比较,相互印证。对位移曲线图点位移分析对三种趋势变量必须引起注意:一是位移量是否有突变现象、二是位移量是否有增加趋势,累积是否超过设计的警戒值、三是位移量方向是否改变,对以上三个量还要结合水位观测进行分析产生原因以便作进一步处理。
2 地下水的控制
因为土中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将降低,且水分子在较大土粒表面形成润滑剂,使摩擦力降低,而较小颗粒结合水膜变厚,降低了土的内聚力。因此水的渗流往往控制着基坑的稳定,是深基坑施工主要影响因素,并在开挖过程中始终存在。控制地下水主要是为基坑工程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地下水控制的效果是深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
(1)基坑内降水:由于有水泥搅拌桩及喷锚网作围护墙有挡止水作用,不影响基坑外的地下水位,可减少基坑内土壤含水量,使土壤产生固结,便于机械下基坑挖土和运土。本基坑的地下水不是很丰富,采取沿基坑内周边每隔一定距离约30-40米设大集水坑及排水明沟进行降水,及时将施工过程中基坑地下水、坑壁局部渗出的地下水、雨水及其他施工时的地下水集中在大集水坑用抽水设备排至基坑外部。基坑中的大集水坑和明沟随基坑的不断开挖而逐步加深。
(2)基坑外降水:基坑外降水可使土壤产生固结,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压力和水压力,对支护结构有利,但有可能因土壤固结产生过大沉降而带来危害,考虑到本基坑附近有建筑物、道路等设施不考虑基坑外降水,仅结合场地文明施工,在挖土前在基坑周边至围墙处全部用水泥砂浆铺抹实现硬地化并在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基坑施工期间地表水的向下渗入增大水压力而对基坑壁产生危害。
3 深层搅拌桩施工
根据勘探资料提供的任何两个相邻钻孔柱状图按同地层将其上下标高连线及根据平行等高线在纵横及垂直方向绘出地层剖面立体分布图。对存在硬粘土及砂层或次坚石搅拌桩难钻的采用六搅六喷工艺:第一回次自表层搅至设计深度,第二、三回次自表层下1米至设计深度。一般土层采用四搅四喷工艺:即喷浆搅拌下沉、喷浆搅拌提升、喷浆重复搅拌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注意控制事项如下:
(1)搅拌桩机就位前应清障: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线并测定双排搅拌桩施工轴线,采用挖掘机沿轴线开挖沟槽,宽度略大于桩体宽度,深度视实际情况而定并配合钢钎插探以清除地下障碍物。
(2)必须保证桩机定位及垂直度准确,桩位偏差值不大于±30mm,垂直度允许偏差≤1%,采取搅拌桩每隔20米设置定位桩并沿轴线拉通一根校准线及在桩机两边挂重垂球及桩机自带垂度计校正。
(3)根据设计确定的水泥(固化剂)及外掺剂的掺入比换算出单位桩长(或单桩)的掺料用量,并在正式施工前确定浆液的配合比、搅拌机械的压浆泵的输出量、泵送时间、搅拌提升速度和复搅深度等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桩的配比等方面参数和工艺要求。水灰必须认真控制,可采用泥浆比重计对各台班进行随机抽样测试。
(4)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因故中断而续打时,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使搅拌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50mm,待恢复供浆后再继续喷浆提升。
(5)双排搅拌桩主要是为了防水,必须保证桩与桩纵横向咬合搭接是关键。当搭接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如因特殊原因超过该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先用清水切桩打毛后施工搅拌桩或在搭接点外侧加桩。
(6)施工中严格控制搅拌桩下沉速度,做到搅拌均匀,升降速度不大于1.2m/min。严格控制桩深、复搅下沉和提升速度以及泵送压力,确保成桩效果。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当浆液到达喷浆口后应在桩底标高处停留不少于30秒以確保浆液完全到达桩端;为保证桩头质量,喷浆搅拌应高于设计桩基顶500mm,且当喷浆提升至设计桩顶时,应稍有停滞。
(7)遇地下障碍物不能排除时,可绕行施工,但须保证桩的连续性。
(8)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须达到要求的龄期后方可进行开挖,清理桩头时不得使用重锤或重型机械,宜用小锤、短钎等轻便工具操作,以免损坏桩头。
4 土方开挖施工
本基坑不但开挖深度大达9-10.2米,且出口局限于场地的西北角,无法形成封闭的运输线路,同时为配合锚杆施工,即土方开挖施工必须保证能及时提供喷锚工作面(在基坑边缘按分层分段要求开挖长度不小于25m左右宽度不小于10m的工作面),因此采用“四边向中间,同时推进,分层分段,接力挖掘”施工方法:即第一层土方由挖土机挖掘直接装车外运而其后的土方由汽车随设置坡道直接进入基坑内装土运走,最后土方用挖掘机集中堆土并用另一台挖掘机接力开运土方。
应注意监控事项:
(1)开挖前搅拌桩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采取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地面设置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
(3)为缩短工期并及时保护已开挖面,减少开挖面的暴露时间,土方开挖与土钉墙支护交叉进行,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开挖要做到分层、分块、对称、限时以减少时间效应,便利整个支护体系的尽快形成并能受力,减少土钉围护墙的变形,且在土钉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开挖下一层土方。
(4)挖土时应专人指挥,严禁超挖。在开挖过程中,注意基坑土体的变化,加强土体变形监测如有过大变形位移应停止挖掘,及时处理。
(5)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附近时应留0.3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防止机械施工扰动底板持力层并采用素混凝土垫层作封底保护。
5、土钉支护施工
5.1初喷速凝混凝土
土方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坡面,清除坡面虚土,保证坡面平整度偏差在±20mm,并于坡面初喷一层速凝混凝土。
5.2土钉杆成孔施工:
按设计孔位布孔,采用钻机成孔,保证孔深偏差≤200mm,孔径允许偏差:-3mm,成孔倾角允许偏差:1°-3°。
5.3制土钉杆、下杆
土钉杆长度偏差为±50mm,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5m设置一个锥状定位支架,以保证锚固性能,杆间连接采用帮条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焊筋直径。杆前端应绑好底部注浆管,并在注浆管位于杆孔锚固端处开一个V形口,在V形口左右绑实布袋作为控制灌满浆塞孔用。
5.4清孔、注浆
注浆前采用压缩空气清孔,清除孔内泥浆和孔壁泥皮,确保土钉杆抗拔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底部压力注浆工艺,压力灌注水灰比0.45-0.5的普硅水泥净浆,注浆压力0.5-1.0Mpa,加压前须将孔内泥浆与空气排干净。水泥净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土钉杆内的水泥浆灌注应连续均匀,保证灌实灌满。
5.5挂网、焊筋
网筋采用φ8@200×200双向钢筋,钢筋网距坡壁3-6cm,钢筋网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大于300mm,每排土钉杆采用216通长钢筋焊接,紧压钢筋网。
5.6喷射混凝土
喷射前应埋设厚度标志,保证坡面混凝土层喷射厚度偏差为±10m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多遍完成。
注意事项如下:
(1)在坡壁上含水量丰富且渗水量大的位置加设泄水管进行导引。
(2)在搅拌桩施工时加插钢筋并在桩顶浇筑压力梁作为挂网的拉结受力处。
6、预应力锚杆施工
本基坑预应力锚杆布置于基坑周边第二排,杆体制作同土钉杆,但锚杆端部加焊30cm的相应直径螺纹杆,杆体设自由段3米,自由段在涂防锈漆后外套塑料波纹管,预应力锚杆成孔、清孔、注浆同土钉支护施工,完后挂网、喷射表面混凝土及制作锚头台,锚头台强度达要求后对锚杆进行张拉并锁定。注意事项如下:
(1)锚固体及锚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应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才能进行张拉。
(2)应根据锚杆的设计拉应力对锚杆进行分级张拉,并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小于3次,如锚头位移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小时内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锚杆锁定后,若经监测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
7、结束语:
采用上述信息化施工监控措施,基坑支护及防渗止水效果良好。
(1)施工期间每开挖一段测一次或多次至基坑开挖支护完毕。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沉降值控制在規定范围内,基坑开挖期间地面沉降速率极少,累计沉降量也少,最大沉降量仅2.2mm,证明施工时基坑和坑周安全稳定。深基坑6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安全高速完成,至地下工程结束,各监测点沉降位移都有效的控制在预测的范围之内,成功的保证了周边环境和围护体的安全。
(2)基坑开挖时坑内较干燥,无积水,为基坑开挖支护工作和基础施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基坑开挖后,现场观察深层搅拌桩连接紧密,桩体挺直,土与水泥拌合均匀,强度很好,无开叉现象,保证了施工安全。
复合型信息化 篇4
(1)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可使图书馆的整体功能与作用放大。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说都有局限性,这说明二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若二者遵循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二者的内在联系,有机组合于一起,建立复合图书馆,而不是各自为政,自立门户,更不是人为设隔离区,就会使二者既可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动、共存共荣,使其功能与作用放大。世界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之下又分为各个层次的小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小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绝不是孤立的。图书馆是一个系统,下属诸多子系统,若各个子系统能相互联系起来,就能发挥系统的属性与功能的放大作用。也就是说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若各自独立,不成为整体,它的功能与作用只能是1+1=2。若两者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优势互补,消除局限性,它的功能与作用就不只是1+1=2,而是要大于2。
(2)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方便读者。
图书馆的终极目的,就是运用信息知识服务于社会,满足读者的需求,一切为读者着想,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因此怎样方便读者,怎样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是图书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满足读者需求,服务读者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若两者人为分离,不能整合于一体,就可能使读者对获得的服务不十分满意。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于一体,建立复合图书馆,就可实现虚实结合,存取一体化,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这样,读者即可以使用传统文献,也可以使用数字化文献;既可亲自到馆查阅,长时间在馆内从事研究,或把书借回家阅读,也可以不去图书馆,在单位或家里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既可实行限时限量服务,也可实行不限时不限量服务。
(3)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分立,既不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还要造成重复和浪费。当前的状况是,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对数字图书馆建设都愿意大量投入,而且经费非常宽松。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规划,不少地方出现无序的重复建设,浪费极大,而对大量存在的仍起主要作用的传统图书馆却投入不多,不少基层图书馆多年不买一本新书,使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改革深受影响,从而造成一边繁荣热闹,一边冷清尴尬。若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起来,建立复合图书馆,就可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合理使用和配置人、财、物,避免浪费,就能实现互助互动、共存共荣,促使整个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4)实现传统图书馆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
传统图书馆虽有漫长的历史,但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才能适应需要。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今日,传统图书馆要适应社会需要,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如果在这方面大量投入又必然与数字图书馆建设重复,造成浪费;若二者结合,建立复合图书馆,既发展了数字图书馆,又改造了传统图书馆,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还将节约资金,加速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
(5)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统一。
作为未来图书馆的主流形式复合型图书馆,必须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如良好的馆舍条件、丰富的馆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但是,软件建设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这里的软件建设既包括优良的阅读环境,也包括文明的工作秩序;既包括从业人员优秀的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也包括员工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唯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才会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大大加快图书馆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复合型信息化 篇5
电子信息材料是新世纪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电子学、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都是以电子信息材料作为基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微机械智能系统、工业自动化和家用电器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以电子信息材料及其产品作为支撑的。电子信息材料及其产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从电子材料、元器件制作、系统与制备、直到应用的完整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实际上,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是制约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高校都非常重视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材料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的发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 电子信息材料属于高新技术领域, 也是我国新材料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希望其既掌握“电子信息”专业的相关知识又通晓电子信息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等多方面知识。结合“电子信息”与“材料”两个不同学科的特点, 适当地改造传统的材料专业,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材料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对老专业的调整改造。
把材料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对材料专业学生的就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同时, 对材料学科的长远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2. 符合当前材料科学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材料、信息与能源是当今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而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信息与能源的基础, 世界各国都把新材料与电子信息技术列为最优先发展的产业。电子信息材料是基于材料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的发展对培养当前急需的新材料及电子信息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有利于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学科交叉。
电子信息材料是21世纪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硅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已接近材料加工的尺寸极限和经典电磁场理论适用的物理极限。新的材料和基于新的物理现象的器件不断涌现, 如纳米点激光器、单电子器件、量子器件、光电器件、光子器件、基于自旋的器件等, 越来越多的器件的制作依赖与新材料的发现和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在材料学科中增加以电子元器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电子信息材料, 是对材料科学的补充和延伸, 有利于学科的融合和交叉。
4. 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
从全国情况看, 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2010年电子器件达9000亿元, 电子材料高达2000亿元。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和LED照明市场更是前景光明, 基于纳米技术和电子自旋的磁电子器件也发展迅速。我国的电子材料与器件产业正在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社会需求强劲。因此, 培养大批既懂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 也了解基础的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的高层次的人才对我国电子材料与器件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据我们调研,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企业、LED生产企业及其他相关的电子材料与器件生产厂家迫切需要这类人才。总之, 材料科学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器件的工作原理, 清楚制约器件的材料极限, 弄懂器件的失效物理机制, 发展新器件的方向等。同时, 有利于学科交叉,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形成从电子材料、元器件制作、系统与制备、直到应用的完整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实际上,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是制约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高校都非常重视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材料技术的发展。据我们调研, 目前, 国内不少高校都有电子材料与器件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 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中南大学的“电子材料与器件”,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及与我校同类的电子类高校如西电、成电、桂电等高校都非常重视电子材料类专业。绝大多数世界著名的大学都十分重视电子材料学科或专业的发展, 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日本的东京大学、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 都有非常强的电子、电磁、光电、光子、纳米、微机械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电子信息材料研究水平曾经大幅领先, 然而, 随着我国高校和研究结构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政府投入的加强, 加上一大批学成归国人员的努力, 差距正在明显缩小, 在某些领域如太阳能电池、硅单晶、分立器件及加电专用芯片等领域我国正逐渐占据领先地位。
三、电子信息材料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材料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材料与器件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向,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 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信息材料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较高层次人才。他们既具有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材料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又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适合到各种与电子及材料等相关的生产厂家从事技术研究、质量管理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 同时, 也可到相关的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和到高等或者是中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以及到商检、海关、质检和外贸等部门从事电子产品和材料检验分析工作, 也可在相关的学科领域继续深造。
摘要:电子信息材料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性的问题, 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的人才需求来看, 电子信息材料方面的学生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 毕业生将掌握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 这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最符合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电子信息材料,复合型人才,教育
参考文献
[1]谭宏斌.“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科教文化.
[2]李瑜煜.复合型材料电子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 (6) .
[3]朱春花.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演变浅论复合型人才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 :27-31.
[4]李瑜煜, 张海燕, 杨元政, 陈先朝.面向市场, 培养材料电子复合型人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增刊) , 2003, (10) :13-15.
[5]马自坤.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93 (5) :92-94.
[6]李瑜煜, 张海燕, 杨元政, 陈先朝.改造材料专业培养材料电子复合型人才[J].广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增刊) .
[7]苏晓云, 马寅秋.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0) .
复合型信息化 篇6
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应用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我省“十一五”期间,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电子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48%。“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总目标为:保持年均增长率为25%~30%, 到2015年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销售收入总和达到或接近800亿元。分析制约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缺乏企业急需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制中过分强调专业原始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深厚理论功底, 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不足, 面临集成创新能力差等风险。而一味的强调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 很可能导致“学业不精, 学识浅薄”。所以高校如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复合型创新人才概念
应用复合型人才, 俗称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人才, 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 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的人才。本文将其定义为掌握两个以上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本科毕业生。[1]创新型人才, 应该具有: (1) 创新意识, 即创新想法和创新冲动; (2) 创新精神, 即敢于创新的勇气, 敢于面对困难, 大胆突破; (3) 创新能力, 即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是指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广博、在多个领域具有较强适应性、兼具专业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与创新型“两型”通才。
三、目前高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利于复合型和创新型兼顾的人才培养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一种“满堂灌”教育, 老师讲什么, 学生记什么, 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复述,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不间断的循序渐进的复述过程。这种方式,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限制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沿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 单凭教师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与传统课程的重理论性相比, 电子信息类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操作技能, 并能在实际中熟练应用。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就会与实践脱节,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未给予足够重视, 使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 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难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肯定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得不到锻炼, 这是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最大弊端。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针对以上情况, 需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努力构建一个新的教学、实践体系, 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2]
四、电子信息科学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体现“一个中心”, 即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并支持学生增加学习经历。为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在专业的前40%的优秀生中配备专门的导师, 由专业导师组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指导。
2.突出“一个重点”, 即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内容庞杂、发展迅速的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着重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应本着“宽”而不“散”的基本思想, 突出专业重点和优势。[2]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两个, 即基础理论的传授、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成果,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于教学内容陈旧,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课程内容要调整教学计划, 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动态, 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3.抓好“一个阵地”, 即课堂教学主阵地。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 可以在多媒体实验环境下授课, 实现讲练一体化, 激发学生兴趣, 形成良性的教与学的互动, 保证教学效果是很必要的。在教学中, 应注意处理好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
4.强化“一个环节”, 即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 完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为目标, 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为主线, 重组实验教学内容, 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独立设计课题方案, 自己编程、调试, 全面独立完成各项设计内容, 从实验内容上强化学生知识融合的能力。同时要推行“按实践能力分层培养”的培养模式, [3]鼓励学生按不完全相同的进度和内容进行学习, 让人尽其能、人尽其才,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其次, 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在复合型专业知识平台和校内实践教学培养环节的基础上, 结合有针对性的综合型课程设计, 让学生具备在产学研基地实训的基础。依据复合型专业知识平台和实践课程体系, 结合培养目标, 调整企业实训的比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配合开放式实验室提供完备的实验环境, 完成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产学研实践基地便于发挥专长生、优才生的兴趣爱好,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出专业特长过硬的学生。另外, 大学生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较强, 想象力丰富, 强烈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不断接收新的知识, 产生发明和创造, 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经验的限制, 他们的思维往往是单一的、片面的, 考虑问题缺乏全面性, 甚至脱离实际。因此要设立专职实训教师, 并将实训作为一门课程。采用实训教师或学生自主确立实训课题的方式, 由实训教师具体布置各实训环节, 确保实训效果。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强调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等相结合的方式, 做到既考知识, 又考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强调“一个根本”, 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指把个人的创造能力运用于科学技术、文字创造等各个不同领域, 从而产生出新的、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产物的活动过程。因此创新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我们发现学生创新意愿会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探究原理的习惯, 鼓励学生课堂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布置课后思考题, 等等方式, 都可以诱导学生自主提出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
6.重视“一个层面”, 即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的创业型师资队伍结构, 对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除了通过从专业部门引进技术骨干之外, 还可以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的新技术培训来实现。鼓励教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进修的同时, 重视实际应用的研究。也可聘请产学研实践基地的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级讲师来为我们学生讲课。对于人才培养成功的教师和科研团队在制度上要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进修, 给予鼓励与肯定。特别是对于坚持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研发和实习培训的教师, 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于应用开发的教师,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于其所研发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五、结论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适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在于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于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将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 :170-176.
[2]吴莉莉, 赵安庆, 邢玉清, 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94-97.
复合型信息化 篇7
1研究背景及主要文献综述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的调整,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进入全新的领域。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使得文化内容更好地融合与流通,从而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与信息技术最为密切的领域。以前的文化产业依附于传统媒介,传播工具离不开语言,发展较为滞后,现在可以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制作、处理和传播文化, 使得文化产业具有了数字化、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多元化、渗透性等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视、报刊、娱乐、艺术、图书馆、博物馆、广告等文化产业不可割舍的工具。影视娱乐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从前期拍摄制作到中期宣传再到后期售卖影视传媒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高科技的合理运用已经成为影视收视率收入、电影票房收入、音像业等销售收入的基本保证; 报刊图书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十分敏感的,大多数报刊图书的形式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像 《财经》杂志不仅可以订阅纸质版,还可以订阅电子杂志在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上随时随地阅读,使得携带更方便、时效性更强、内容更丰富; 而图书馆博物馆业正在努力建成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开发和共享的信息技术中心, 国内也正在积极研究图书馆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 以实现决策支持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通讯业、传媒业的产业管理壁垒被消除,使得文化内容更好地融合与流通; 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固定化的行业边界,从而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而文化产业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石,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也为信息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催生了新的生产力与组织形态,出现了新服务、新产业、 新技术。
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学者大多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信息化与文化单方向的影响方面。就信息化对文化产业影响方面,C Samuel Craig[1]认为信息化扩大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信息化通过促进城市化进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庄志杰[2]以唐山为例说明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了唐山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唐山市文化产业的作用; 黄旭东[3]研究认为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冲击也有促进,但促进作用是主要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繁荣,也能够改进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落后属性。就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影响方面,Apfelthaler等[4]认为民族文化甚至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Sang - Gun Leea等[5]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模式验证了美国和韩国文化的差异,用巴斯扩散模型描述了在手机使用上创新和模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文化中创新因素在手机使用上更重要,而在韩国文化中复制因素有更大的影响; Stephen Jackson[6]用3种文化视角动态的方法探讨了组织文化是信息技术成功或失败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关系。Leidner等[7]通过系统性地回顾在信息技术的研究中文化是怎样被运用的,发现了文化与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着很多领域的相互关系。解学芳[8]研究表明,虽然短期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之间存在时滞性,但长期来看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肖峰[9]认为信息与文化是处于动态相互建构的过程中,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信息量不断增加的过程,而信息交流则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信息时代,信息与文化一体化为 “信息文化”。王国荣[10]认为信息化对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渗透与影响,同时文化产业为信息化增添了实体内容和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促进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李杰等[11]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文化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人类文化,信息文化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方式,信息文化的出现将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崔向阳[12]对2004年南京都市圈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8个相关数据进行了主层次分析的实证分析,研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并提出了促进南京都市圈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可见,国内外学者已经重视文化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关注到文化与信息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缺少对两者互动发展进行系统性实证分析。虽然崔向阳于2008年对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是由于采取的数据样本较少,并没有建立较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且仅是通过主层次分析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公信力。本文首先根据研究现状与现实情况,选取代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评价水平的指标体系,根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得到信息化、文化产业的有序度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从而得到信息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 再次选取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交叉效率DEA方法并结合实证数据对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得到结论。
2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2. 1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概述
复合系统是由不同属性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结构与功能统一的、 开放的复杂动态大系统[13]。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 ( 即其他组织) 作用下,其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14]。协调的实质是需要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充分利用相互间的积极关系,相互促进,从无序到有序, 逐渐和谐、逐渐优化的动态的调控过程。复合系统的协调运行的条件是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定义为: 通过加强管理、技术进步、调整结构等方式使得信息化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促进信息化,从而在经济社会中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也是使得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和程度。
笔者参考孟庆松等[14]创建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建立了关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中有信息化子系统和文化产业子系统2个子系统,因此该复合系统可以表示为S = { S1 ,S2 } 。
设信息化子系统的序参量标量为e1 = ( e11, e12,…,e1n) ,其中n≥1,n表示信息化子系统S1序参量的个数; α1j≤e1j≤β1j,j = 1,2,…,n; α1j、 β1j分别为第j个序参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不失一般性,假设e11,e12,…,e1l的取值越大,信息化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 取值越小,信息化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假设e1l + 1,…,e1n取值越大,信息化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 取值越小,信息化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即如公式 ( 1) 所示:
其中,u1( e1j) 为信息化子系统序参量分量e1j的有序度,可以从上列公式可知u1( e1j) ∈ [0, 1],其值越大,表示该序参量分量对信息化的有序程度贡献越大。
通过序参量分表的有序度可以得到信息化的有序度,如公式 ( 2) 所示:
其中 ωj为系统序参量分量e1j有序度的权重,ωj
同理可得文化产业的有序度,如公式 ( 3) 和公式 ( 4) 所示:
其中,u2( e2j) 为信息化子系统序参量分量e2j的有序度,可以从上列公式可知u2( e2j) ∈ [0, 1] 其值越大,表示该序参量分量对信息化的有序程度贡献越大。
其中,u2为文化产业的有序度,υj为系统序参量分量e1j有序度的权重,
分别得到信息化子系统的有序度和文化产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
假设给定的初始时刻为t0,信息化子系统有序度为u01,文化产业子系统有序度为u02,则t时刻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度定义如公式 ( 5) :
Ct∈ [- 1 ,1] 其值越大,表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 其值越小,表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越低。
2.2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2.2.1复合系统相关指标的建立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取决于信息化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协调性,进一步取决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2个子系统相互的关联性及其互动的方向,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定义建立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的协调度模型中,序参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它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与数据可获得性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关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研究,确定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度模型的序参量。 其中,信息化评价指标本文综合参考了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部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建方案、2005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并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 IDICN) 、 2007年国际电 信联盟推 出的信息 化发展指 数 ( IDIITU) ; 文化产业的指标借鉴赵彦云等人[15]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并结合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信息化指标:
( 1) 固定、移动电话拥有率。该指标是固定电话拥有率与移动电话拥有率的加总,反映了信息化的社会服务水平。
( 2) 电视机拥有率。该指标反映了信息化的社会服务水平。
( 3) 互联网普及率。该指标表示每百用户互联网使用率,反映了信息化的社会服务水平。
( 4) 信息产业研发经费占比重。该指标是信息产业研发的投入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了社会对信息化的投入与重视程度。
( 5) 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比重。该指标是信息产业的从业人数与总从业人数的比值,反映了社会对信息产业劳动力的投入。
( 6) 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该指标是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比值,反映了社会对信息产业固定资产的投入。
( 7)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重。该指标是信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文化产业指标:
( 1) 文化产业机构数。该指标反映了文化产业的运营情况。
( 2) 人均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总额。该指标是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总额与总人口的比值,反映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拨款投入情况,也反映了社会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情况。
( 3)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该指标反映了社会对文化产业劳动力的投入情况。
( 4)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重。该指标是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 5) 文化产业利润总额。该指标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产出情况。
( 6) 文化产业固定资产价值。该指标反映了社会对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
2.2.2实证研究
本文使用SPSS22. 0软件对信息化有序度、文化产业有序度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度进行计算, 步骤如下:
( 1) 先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所有样本指标构建决策矩阵Ai:
其中i = 1,2分别代表信息化和文化产业,xtj代表t时刻第j个指标的值,m为时期数,n为序参量的个数。
( 2) 由于收集的样本数据在数量级和计量单位上都存在着差别,即存在着不同的量纲,为了方便数据的可比性,我们首先对变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也就是无量纲化处理。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公式 ( 6) 所示:
其中,j表示第j个指标的 平均值,即j=为第j个指标的 标准差, 即 σj
然后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如式 ( 7) 所示:
( 3) 计算第t年信息化和文化产业的有序度, 如式 ( 8) 所示:
( 4) 计算第t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度, 如上节式 ( 5) 所示。
本文所引用 的数据主 要来源于 国家统计 局2001—2013年 《中国统计 年鉴 》、 文化部2001— 2013年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国家信息中心2001—2013年 《中国信息年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以上步骤,运用spss软件得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2012年期间,我国信息化有序度在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0. 16提高到2012年的0. 89,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而文化产业有序度也在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0. 17提高到2012年的0. 83,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度水平较低,但是也在逐年提高,2001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出现了不协调发展的情况,但是在2002年随着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协调度转负为正,之后协调度逐渐提高。
3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评价研究
3. 1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评价指标
基于DEA方法的原则对DMU的数量一般要求不能少于输入输出指标的2倍,我们选取了2000年到2012年13年的样本数据,确定以下的输入输出指标:
( 1) 信息化对文化产业促进效率全要素评价效率指标。投入指标为信息产业研发经费占比重、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比重、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分别代表着资金、人员和固定资产的投入情况。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重、文化产业利润总额。
( 2) 文化产业对信息化促进效率全要素评价效率指标。投入指标为人均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总额、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文化产业固定资产价值,分别代表着文化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情况。产出指标为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率、互联网普及率、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重。
3.2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评价模型
3.2.1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定义
本文首先对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和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分别进行定义,然后对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效率进行定义。
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是指在给定文化产业产出的条件下实现信息化投入资源最少的能力,或者是指在给定信息化投入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文化产业产出最大的能力。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指在给定信息化产出的条件下实现文化产业投入资源最小化的能力,者是指在给定文化产业投入资源的条件下实现信息化产出最大化的能力。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与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中的较小者。
3.2.2协调效率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是由运筹 学家Charnes A,ERhodes和Cooper W W等学者于1978年创建的。DEA方法是评价多投入多产出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评价决策单元 ( DMU) 之间的相对效率,但对决策单元 ( DMU) 进行效率评价时不需要确定投入产出指标之间任何形式的表达式,具有 “黑箱子”方法的特点。
由于传统的DEA方法在测算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测算结果中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的情况,这样就给综合评判的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为了克服传统DEA方法测算中的缺陷,本文采用交叉效率DEA方法 ( Cross—efficiency DEA) 。
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投入和s种产出,即对决策单元i来说,有xi= [x1i,x2i,…,xmi]T,yi= [y1i,y2i,…,yni]T。
设v = [v1,v2,…,vm]T和u = [u1,u2,…, un]T分别是投入和产出的权向量。
对每个DMUi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其中Eii为DMUi的效率评价指数。记最优解是 ( Ei*i,u*,v*) 。
下面引入交叉评价机制,即用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最佳权重wi*= ( vi* T,ui* T) 去计算其他决策单元的效率值,然后得到交叉评价值:
为了方便计算比较,本文用作为第i个决策单元DMUi的交叉评价值。
3.3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的实证分析
数据依然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文用matlab7. 0软件计算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逐年减小,从2000年的0. 91减少到2012年的0. 38,减少了58. 24% ,这说明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逐年减小; 而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在2000—2006年间逐年增加,但是到2007—2012年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逐年降低,其中2000—2006年间促进效率以平均每年5. 17% 的速度增加,2007—2012年间促进效率以平均每年4. 17% 的速度减小。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取信息化对文化产业促进效率和文化产业对信息化促进效率的较小者, 因此,2000—2004年取的是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2005—2012年取的是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信息化与 文化产业 协调度的 效率在2000—2004年逐渐增长,而在2005—2012年逐渐减小。经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21世纪初期,随着先进科技的引入与发展,我国政府与市场都开始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使得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效率逐渐提高; 随着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渐成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文化产业与信息化并行发展,这就降低了文化产业和信息化协调效率。第二, 先进技术的引入必然带来信息化的发展,进而提高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效率,但随着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人才的缺乏导致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低、我国的政策环境不足以支持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我国市场或企业没有及时更新先进的管理思想。
4结论
4.1研究结论
本文聚焦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根据研究现状与现实情况选取代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水平的指标体系,根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结合2000—2012年我国信息化和文化产业的实证数据,得到信息化、文化产业的有序度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000—2012年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度较低, 不过协调度也在逐年增加,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来越好,信息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幅度和文化产业促进信息化的幅度越来越大。
本文再次选取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交叉效率DEA方法并结合实证数据对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进行评价。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000—2012年我国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效率越来越低,而文化产业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于2000—2006年越来越高但随后越来越低, 因此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效率在2000—2004年越来越高、随后越来越低。与复合系统协调度的结果相比,可知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程度越来越好,但协调效率先越来越高、后开始走低, 说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广度越来越大, 但深度还有待加强。
4.2政策建议
为实现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更好地互动发展, 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充分认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不仅要重视信息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二者协调发展水平,更要关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效率。目前我国的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协调效率仍不高,政府应引导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借助传统媒介的发展方式,引导并鼓励文化产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发展。
二是政府应对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新型的信息文化产业;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信息行为,通过先进技术来解决由于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社会问题,保障信息、文化产权,加强对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 立足于具有自身优势的文化资源, 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是重视并培育新型信息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与创意精英。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需要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投身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国家要设立培训基地来重点培养信息化和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不仅有积极方面,也有负面的效应,在这方面本文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也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科研中继续进行研究。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事业及其文化产业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关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单方面的影响层面。通过构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评价水平的指标体系,根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交叉效率DEA方法得到信息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我国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度较低但在逐年增强,说明信息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幅度和文化产业促进信息化的幅度越来越大;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效率在2000—2004年表现为先越来越高、随后越来越低,说明协调的深度还有待加强。
复合型信息化 篇8
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兖州矿区位于鲁西南兖州、曲阜、邹城等市境内, 包括兖州煤田南屯煤矿、兴隆庄煤矿、鲍店煤矿、东滩煤矿、杨村煤矿、北宿煤矿、唐村煤矿 (2002年闭坑) 等7对矿井。矿区为一轴向北东东的不完整向斜盆地, 属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建造, 地层主要包括:第四系、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 上组煤主采煤层为2煤、3煤和太原组6煤, 下组煤主采煤层为太原组16上煤、17煤。
矿区东为峄山断层所切割, 南、西、北三面以煤层露头为界, 外围分别为邹西、曹洼、曲阜奥陶系石灰岩水源地, 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煤田内主要含水层包括:第四系下组砂砾层孔隙承压含水层, 侏罗系底部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山西组3煤顶部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第三、十下灰岩及本溪组第十四层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2 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矿区综合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以开采17煤受奥灰水威胁为研究内容, 分析矿区受突水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奥灰水头压力。兖州矿区内17煤开采奥灰水压变化较大, 在兖州矿区东部东滩煤矿附近水压最高, 平均可达8 MPa, 在钻孔O2-D4附近, 水压最高可达9.2 MPa;在兖州矿区西部杨村煤矿附近水压较低, 约为3 MPa, 在钻孔220及O-3附近都只有1.8 MPa。兖州矿区东部东滩煤矿、北部兴隆庄煤矿、中部鲍店煤矿及南屯煤矿水压较高, 而西部杨村煤矿与南部北宿煤矿水压较低。
2) 隔水层厚度。根据兖州各矿钻孔资料统计, 17煤至奥灰间距在矿区东部的东滩煤矿、中部的南屯煤矿、鲍店煤矿及南部的北宿煤矿厚度较大, 平均厚度达75.53 m;而北部的兴隆庄煤矿、西部的杨村煤矿厚度相对小一些, 其中兴隆庄煤矿厚度最小, 平均只有50.10 m。矿区平均厚度为67.87 m。
3) 地质构造。兖州煤田位于兖州向斜构造中, 其东端被峄山断层切割, 西至孙氏店断层与济宁煤田为邻。南以凫山、龙宝山断层为界, 与凫山背斜相连。北接滋阳背斜, 以郓城断层为界。煤田为一向东倾伏、轴向北东—南西向的向斜构造, 地层倾角较为平缓, 一般小于10°。其南为凫山背斜, 北为滋阳背斜。
4) 富水性。兖州矿区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在煤田浅部及较大断层带内溶穴、裂隙较发育, 局部地段呈蜂窝状并有溶洞, 连通性好, 在西部及北部露头附近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富水性不均一。兖州煤田南部、西部和北部奥灰与外围奥灰水源地 (奥灰单位涌水量大于10 L/ (s·m) , 含水极丰富) 紧连, 开采中易于形成水害, 主要通过断裂构造向矿井充水。
3 多源信息复合
3.1 复合原则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 为便于信息复合处理, 先进行如下分类:
1) 奥灰水头压力。根据研究区奥灰水压资料分析, 将水压 (p) 分为4段:小水压 (p≤3 MPa) ;中等水压 (3
7 MPa) 。
2) 隔水层厚度。根据研究区隔水层厚度资料分析, 将厚度 (D) 分4段:小厚度 (D≤45 m) ;中等厚度 (45
3) 地质构造。本次研究将兖州矿区按经纬网格划分为200 cm×200 cm (即5 000 m×5 000 m) 的块段, 共35个, 在每个块段内, 对矿区内落差H>10 m的断层进行统计, 得到网格半径r=100、50、25 cm时的N (r) 值, 将其投放到lg N (r) —lg r坐标系中, 得一拟合直线, 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拟合直线的斜率, 其绝对值为所求块段的相似维Ds, 即:
把块段的分维值赋给该块段的中心点, 然后用Surfer软件进行样条插值, 绘制出兖州矿区断裂构造分维等值线图。兖州矿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在0~0.450 8内。将分维值 (F) 分为4段:构造简单 (F≤0.24) ;构造中等 (0.24
4) 富水性。根据研究区奥灰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 (q) 及水文地质规程, 划分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富水区 (q≤0.1 L/ (s·m) ) ;中等富水区 (0.15 L/ (s·m) ) 。
本着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的理念, 本次多因素复合遵循以下原则, 见图1。
3.2 多因素复合
按照以上多因素复合原则, 采用逐级复合的方法, 即:首先将水压图与构造图复合 (第1次复合) , 再将隔水层厚度图与之复合 (第2次复合) , 最后将富水性图与之复合, 得到最终复合图 (第3次复合) 。各阶段复合图见图2~4。
由各阶段复合图的变化程度可以看出, 水压较重要, 隔水层厚度次之, 构造再次之, 富水性影响较小。即:在兖州矿区, 影响奥灰突水危险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富水性。
4 结论
1)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评价了开采17煤受奥灰突水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和富水性等。
2) 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 评价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从大到小依次为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富水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多因素复合原则。
3) 评价结果可为评价矿区下组煤开采突水危险性提供有力依据, 对制订奥灰水防治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强, 张志龙, 张生元, 等.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J].煤炭学报, 2007, 32 (11) :1121-1126.
[2]魏久传, 李白英.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4) :57-59.
[3]李白英.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8 (4) :11-18.
[4]施龙青, 韩进.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42 (1) :16-23.
[5]张心彬, 程久龙, 李丽, 等.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奥灰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 2006 (6) :146-148.
[6]李忠建, 魏久传, 郭建斌, 等.运用突水系数法和模糊聚类法综合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7 (1) :24-26.
[7]李娜娜, 施龙青, 李忠建, 等.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 38 (2) :28-30.
[8]刘双跃, 陈丽娜, 王娟, 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层底板突水区域预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 40 (2) :85-88.
[9]高卫东.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9 (2) :22-24.
[10]李世峰, 金瞰昆, 赵英凯, 等.聚类判别矿井突水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 35 (1) :30-32.
复合型信息化 篇9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 是三峡库区腹地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教育部代码10643) , 2013年7月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是原来的物理学院, 整合应用技术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发展而来。实验设备短缺。设有2各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2各专业。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主客观情况影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1) 学校地处库区腹地, 区域位置差。三峡库区腹地本来就欠发达, 与专业有关的IT企业少, 学生实习机会少, 信息封闭。2) “双师型”教师不足, 实验设备落后, 陈旧。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不强。3) 专业课程偏重理论化, 实验环节中重视不够, 缺乏创新实验平台。4) 各实验教学平台孤立, 缺乏拓展性跨学科之间综合知识的实验环节。
二、专业课实验环节模块化整合分析
电子类课程从电路分析基础开始, 到进一步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电工技术, 高频电路分析,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讲解的都是电子行业的基础理论与分析, 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此部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强化、内容上要尽可能全面、详细。考虑到这一点, 实验设计上, 建构一个以高频电路实验为核心的实验项目内容拓展模块, 该模块均为分立元件硬件电路验证性实验。从而对便于学生基础实验进行综合性考核与对比。进而另一类实验是与信号分析和反馈控制类有关的实验, 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 自动控制系统、信号检测等实验课程, 这类实验教学注重信号本身的特点与分析、检测、系统函数控制等, 理论性较强, 需借助部分实验箱、示波器结合MATLAB软件进行教学, 归为第二类。第三模块是与单片机、微机、FPGA/CPLD, ARM等运用软硬件实验平台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实验, 第四类是与电子类专业设计的通信与计算网络相关的编程语言与编程软件类实验课程教学。
三、整合型实践教学措施
1) 教学资源硬件资源整合与交叉平台构建。为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提高效率。将原应用技术学院电子类专业相关设备及实验平台全面纳入统一化管理, 依托中央资助三峡库区地方实验室建设经费, 筹建了虚拟仪器实验室。并将EDA/单片机实验室进行扩充, D区专为ARM仿真和软硬件实验和课程所准备, C区为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区, 所有与硬件类第一模块验证性实验都可以在这里完成。鉴于信号分析类专业学科背景, 筹建了筹建了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2) 革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思想。与之前实验课只针对固定时间段开课学生相比, 学院抽调老师专门组建实验团队, 专门负责实验课教学, 并将实验类型分为必做基本实验、分析设计型和运用综合知识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每次实验内容不固定化, 给出若干题目,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已有基础自由选择, 但必须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最后由老师检查考核后方可签字离开, 平时开放实验室, 供学生使用, 每次必须做好登记, 记录, 便于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3) 积极开展互动型示范教学。对于综合能力型实验项目, 由于涉及学科多, 专业知识复杂, 通常由2~3个学生组成的团队协作模式进行。老师在指导教学过程中, 不时与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有新的想法或思路, 当即提出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可行性, 特别是涉及FG-GA/CPLD、MATLAB系统仿真、DSP与PLL及ARM等内容的复杂内容, 鼓励团队作战。
4) 开放实验时间, 自由选题。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 除了正常安排的实验教学进度表外, 其余时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专业课程的情况自由安排。特别是对于电子设计大赛参与者、或是对电子设计感兴趣的同学, 如需特殊的实验器材或设备, 只要凭借学生证到管理处登记即可申请。鼓励学生自己创新, 对于创新型实验项目和毕业设计、电子设计大赛动手能力的科技实验项目, 实验室都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5) “以项目为驱动式”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以项目为驱动, 是鼓励带着问题做科学实验, 从科研项目或创新项目中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性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 参与一些小设计、小发明的创作。明确设计指标、工作原理、从找实验材料开始, 逐步去查相关资料, 做收集, 准备素材, 提出设计方案、拟采取的方案, 可能遇到的难题与问题。最后完善设计方案, 给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学院一般要求学生给出创新设计的简要说明, 并对项目中具体的、关键性的内容做出说明性的文档, 便于大家阅读和后期存档。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并鼓励科研实力强的团队参与学校承接的一些小项目, 学院会每隔一个学期进行一次公开评比与展示, 对每个创新团队进行考核。
四、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毕业设计, 根据当前电子专业毕业生就业普遍提早这一新情况。毕业涉及前10个月左右的时间就陆续开始, 我院把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具体项目相联系, 鼓励学生一定要做与实际应用相关联的, 具有创新性, 软硬件结合性的题目。以单片机、DSP、FPGA毕设为例, 尽量软硬件结合。坚决避免纯粹论文为主导的方式。最好由设计项目和相关技术指标, 在教师指导下, 发放设计任务书、技术规范、实施进度计划表, 学生可以不在学校做毕业设计, 并时刻与指导教师联系, 便于指导教师了解毕业设计进度并适时给予指导。同时, 加强学生利用EDA工具、MATLAB、QUARTUS、KEIL、SOPC技术等先进手段进行系统设计, 鼓励学生自选创新题目, 利用所学知识和仿真软件, 设计实用的电路系统或实用小发明, 反复修改和验证设计, 提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五、整合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通过对电子类课程整合型实验改革, 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从教学意见发聩会和学生民主评议等渠道反馈回的信息来看, 学生对本次整合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非常满意。学生普遍反映, 新的实验模式应用使他们开拓了视野, 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虎.电气电子信息类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2]吴镇扬.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改革实践与整合优化[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2.
[3]单长虹.优化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