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024-11-05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共12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1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 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每个高校, 该课程开设十分普遍,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技能与技巧,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操作技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学生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工具, 应用到本专业之中, 以解决某一问题或促进本专业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着眼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因此, 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为主体, “教师演示”为辅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

以下分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 分析该课程教学特点;其次, 依据计算机技术的知识特点, 遵照基于“任务驱动”[1,2]为主, 教师“动态演示”为辅的教学思想, 提出了适合我院生源情况的教学模式;最后, 总结全文。

1 课程特点

1.1 课程自身的特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 它要求学生学会巩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 并要求学生学会如何亲自动手操作, 以独立完成各个实验。因此, 该课程不像其他课程, 要么侧重理论, 要么侧重实践, 而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二者兼顾。

另外, 该课程对教师一定的要求, 对于理论知识, 教师要讲解的清楚, 思路清晰;对于实践操作, 教师要示范相应的操作, 并辅以一定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方法与技巧。因此, 教师演示什么例子, 如何演示, 演示过程中注意什么, 有什么样的技巧, 这些都需要重视。对于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 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 把教师动态演示与学生实践巧妙结合, 才能够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1.2 生源特点

当前, 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 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当前形势下, 放眼看去, 我国地域广阔, 经济发展东西不平衡, 这样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 这种现状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班上的学生, 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 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而有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程度好的学生反映吃不饱, 希望教师多讲、讲深;而程度差的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都难以消化, 师生双方都有怨言。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的加大了教学难度。此外,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 会用或用过计算机的新生比例也越来越大, 如果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 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再次, 高校内,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现状势必越来越不适应各种专业的个性教学特点。如果不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难以实现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有所侧重。

2 任务驱动+动态演示教学

2.1 任务驱动教学 (针对学生)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一个人以肯定开始, 必须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 则会以肯定结束”。先讲后练的授课习惯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 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尝试、去探索、去创新, 这将是未来授课的模式[3]。

任务驱动教学法 (Task-based Learning) 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 教学中以完成任务为主线, 把知识点巧妙隐含在任务中, 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3,4,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人, 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为主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候, 首先, 我们应该把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 包含在各个上机实验的“具体”任务中, 让学生在以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应的理论知识。

其次。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以致用, 通过几项任务,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符合我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与创造性;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 灵活地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解决本专业中一序列的问题。因此, 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 我们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不同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2.2 动态演示 (针对教师)

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 还应该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采用动态演示方法辅助教学, 动态演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要设计相应的任务, 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 因此, 任务与学生所学专业应该尽可能的吻合, 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这么课程, 它在我们专业课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这样势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其次, 针对每一个教学任务, 教师应该从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法等几步一步步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它有什么样的解决思路, 如何具体实施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相关问题时, 学生应该如何寻找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在实施动态演示方法的时候, 应该注意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以自身如何解决此项任务为基础, 一步步演示解决问题时各个步骤。如如何收集相应的资料, 第一步应该如何做, 第二步怎么做等等。演示过程中应该开拓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性。

再次, 教师动态演示了如何解决相应的任务之后,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由一个任务, 通过教师的动态演示, 加上学生自我的动手实践, 学生应该可以深层次的掌握相应的知识。

3 实施过程

课堂上, 教师首先应该制定各项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学生得到了老师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后, 应该尝试独立分析任务, 尽可能地独自解决此项任务, 并记录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学生在观摩教师的动态演示之后, 在电脑上进行操作。通过教师的指引, 体验任务的成功与失败。这样对课堂的理论知识理解更深, 更牢固;在遇到难点或疑惑不解的问题时, 可以向老师与同学寻求帮助, 并尽可能独自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 有些任务, 虽然老师一个人可以动态演示, 但是, 学生独自解决可能会有些困难, 这时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这种合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 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对于师生之间的合作比较简单, 而且比较容易, 因为老师在动态演示时就注意过此类问题, 老师也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 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之间进行团体合作。

同学之间的团体合作, 更能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在实施过程中, 应该进行分组搭配, 学习成绩好的搭配一些学习成绩中等或差的, 通过小组分析讨论, 小组交流, 小组辩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即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更可以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拓自己的思路, 激发自我的灵感, 从而完成任务, 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加大了学习的热情,

在任务完成之后,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还应周期性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一般而言, 学生的成绩包括2部分:笔试成绩和机试成绩, 而机试成绩=各个项目成绩之和/项目的个数。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任务驱动”+“动态演示”教学方法, 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拓了他们的学习思路。因而该教学法的应用成功。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入门课程, 授课的对象覆盖全校各个专业, 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巧。该课程是大一新生的一门考试课程,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旨在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巧, 并灵活地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到本专业, 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 更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 及其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角色;针对该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基于小组事务驱动+动态演示的方法, 用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 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其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事务驱动,教学活动, 动态演示方法

参考文献

[1]娄红.“一主三学”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新西部[J].2007 (6) :208-209.

[2]谢小艳.浅谈公共计算机课中的协作式教学.中国校外教育[J].2007 (4) :158-160.

[3]李海莲.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5 (增刊) , 88-89.

[4]吴丽华.建构主义与计算机教育理论的新发展[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9 (4) .

[5]李秀明, 武怀生.“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应用.中国电化教育[J], 2007 (1) :88-90.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2

各专业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施方案

2006年11月

一、课程概况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非计算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课程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要求,统一考试。作为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材

主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2000、Office 2000版)》,本书编委会,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CAI课件(光盘版):《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2000、Office 2000平台》(光盘版V2.0),龚祥国、齐幼菊主编,电子出版物数据中心、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2004年2月。CAI课件(网络版):平台型网络课件--《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V1.0,龚祥国、齐幼菊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我们将为已购买本课件的用户提供内容更新和升级服务。

课程实践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践教程》,齐幼菊 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直播课:28讲,齐幼菊主讲,其中20讲为系统讲授、8讲为项目实训辅导。

三、教学特点

本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保证实验以外,特别强调项目实训的切实落实。项目实训和实验都要求安排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一人一机。项目实训指导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实训任务。

本课程把项目实训的完成情况记入形成性成绩,同时将项目实训内容列入课程考核范围。

四、学时安排和教学进度教学进程:(见教学大纲)

本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其中集中辅导和答疑20学时,实验课时18,小组讨论学习7学时(由指导教师组织并设计讨论主题),实践基地项目实训27学时。

下表给出该课程的内容、辅导学时、实验学时和项目实训学时的分配。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教学进程安排

下表给出该课程的网上教学活动安排。

网上教学活动安排

五、课程实践

硬件配置:CPU为Pentium 166MHz或更快,内存32MB以上,硬盘为2GB以上,VGA或更高分辨率的彩色监视器,键盘、鼠标,最好配有CD-ROM。

软件配置:Windows 2000(包括Internet Explorer 和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Office 2000(包括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oint 2000、FrontPage 2000)。

1.实验

实验共18学时,分别为计算机基本操作(2学时)、Windows 2000操作系统(3学时)、字处理软件Word 2000(2学时)、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3学时)、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0(2学时)、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0(3学时)、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应用(2学时)。

2.项目实训

项目实训共27学时,项目实训有课堂笔记制作、学生学习情况薄制作、宣传演示稿制作、班级主页制作,学生可以选做其中两个项目实训任务。

六、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课程,涉及内容较多,建议在教学时,对每一章节只进行简单讲解和归纳总结,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主,强调课程实践的有效实施。

2.教师应督促学员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认真自学,完成平时作业。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学习的平台交流探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讲评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实验是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所必须的实践环节,建议在前9周和课程面授辅导同步进行(每周2学时面授辅导、2学时实验),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4.项目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必须充分重视。建议课程一开始就明确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实际应用需求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要求项目实训指导教师,严格按项目要求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实训任务。

七、学习方法建议

1.本课程涉及应用软件多,在学习时要明确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带着项目实训任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2.认真完成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目标,记住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3.积极参加课程的网上教学活动,利用讨论、交流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4.认真完成项目实训任务,把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达到学习的理想目标。

八、考核要求

1.考核依据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2.课程总成绩的组成采用期末考核成绩与形成性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作业占8分、实验占7分、项目实训占25分。期末考核:采用笔试,占总成绩的60%,由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考试方式为闭卷。考核通过并获得相应学分的条件:形成性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必须分别达到24分和36分或以上。

3.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内容:平时作业、实验、项目实训的完成情况。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实验和项目实训任务,方可得满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各地方电大评定。

省电大将负责对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和项目实训情况的抽查。

九、教学反馈

责任教师:齐幼菊

通讯地址:杭州市教工路42号 邮政编码:310012

值班电话:88078549-8201,88847403 电子信箱:qyj@zjtvu.edu.cn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课改

前言:

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主要是针对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立的,作为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样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一、当前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一)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现如今的许多大学的入校新生在高中阶段都上过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有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学习到了计算机的一些理论知识,因此,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在大学阶段开设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课与初高中所学的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所以对于这些学生,在上计算机文化课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以前的东西,没有新鲜感,还浪费时间。但是还存在一些学生,由于地区偏远,没有得到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再学习计算机的文化基础课时,就成了是“低起点”,这一问题造成了入学的新生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严重的不均衡。但是,在大学的计算机文化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一致,学习的内容一样,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却差异巨大,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的极大的难度。

(二)教学模式机械枯燥,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内容与进度一致,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方便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又可以提供给学生许多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知识量的储备,但是与此同时,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自主的进行思考,整堂课的思维过程全都在教师的带动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选择的自主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给学生独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太少。而且,由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不均衡,老师所讲的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过于简单,都是在重复以前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没有新鲜感,令人感觉枯燥乏味。而对于一些“低起点”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太过于高深,很难赶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降低,对计算机的学习丧失兴趣[1]。

(三)文化课教学与实践想脱离

目前,在高校中设置的大多数计算机的理论课程都是由教师在教室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讲解,而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观看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的演示,并没有自己的独立操作的过程,这就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脱离.而且多媒体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教师在整堂课的教授的教学信息太大,使一些“低起点”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教学的效率难以保证。

二、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互联网为学生自学提供优质的环境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不平衡的现象,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开始开展分级教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课的形式,但是实际的运作起来并不容易,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却变得容易得多[2]。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学习资源进行梯级分层,并且整理出相对应的电子课件,而后,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后,开展一次计算机水平测试,根据成绩确定学生的级别,每一级别都有对应的课件,然后将课件上传到网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外,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互联网渠道,可以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限制,角色变得平等,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相互激励,提高计算机学习的效率。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网络授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而应当采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的方式。在以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因为经费有限,所购置的计算机数量也不足,所以在教学中只能理论教学与实际上机操作相分离,而且,在理论课学习之后,不能实现马上的上机操作,加之理论课所学的教学信息太大,导致了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有些知识以及操作步骤已经忘记。学生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学环境都得到了改善,教学设施也不断健全[3]。因此,教师可以在机房运用网络进行授课,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而学生可以将刚刚学到的理论直接的进行上机操作,利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调整,有效的掌握课堂的节奏,此外,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互联网可以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联系到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对一些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反馈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统一的进行讲解与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结语:

在教授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的以及课程的特点,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好计算机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出多样化的、优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设计更对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积极的使用互联网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于配置,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有独立性自学能力的学生,根本上解决学生能力不平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学生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桂花,陈智敏.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20):174-176.

[2]王移芝,金一,周围.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9,(03):49-53.

[3]王洁.基于CCAI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06):117-121.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专科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计算机的使用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办公应用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对于高等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在校阶段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影响下, 如今的大专生的学习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已远不如八九十年代的大专生, 再加上如今家庭计算机的普及, 电脑的作用在当下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是上网看电影、打游戏以及上网聊天等, 计算机原本的计算功能被多媒体功能替代了。对于初上大学的专科生来说使用Office是可以敲字的, 从没有想到过Office有强大的办公功能。电脑的普遍使用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时内心有些浮躁, 如何让当今大专水平的学生喜欢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并做到灵活的操作计算机日常办公功能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的过程中迫切研究的课题。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有以下几点的感受。

1 改变学生的浮躁心理

部分学生平时就经常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 这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概念就是做娱乐之用的, 感觉自己已经知道很多计算机知识了并且已经会很好的使用了, 毕竟高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Windows, Office, Internet的知识。于是改变学生心里想法是首要完成的一个任务, 并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次上课前任课老师要积极主动的跟所教班同学谈话, 询问计算机方面目前掌握知识状况, 自己想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中提高哪些知识水平, 对老师授课时的期望是什么。第一次与学生的聊天直接决定了今后总课程的安排, 第一次上课给学生做课程介绍时会变得有的放矢, 让学生内心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重视。

单单依靠简单的介绍就让学生改变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态度是不现实的, 最起码首次印象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就要靠实际行动让学生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心里想法了。若首次课是理论课, 就可以将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条、显卡、网卡等实物带到教室里去, 课程介绍之后就以互动方式出现, 让学生说出展示给他的计算机部件的名称及其应用, 并询问下我们选购计算机时应该注意事项, 以及使用计算机时该如何维护。再者就是拿出一个Word或Excel文档其中一步骤询问学生是否会操作, 所举例子需是常见适用的, 比如制作简历以及Excel中学号生成。或是展示一个漂亮的PPT作品。若首次课是上机实践课, 就可以出几道题让学生先试做, 所出题目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经常使用的但又是他们所没有注意到的, 比如, 如何改变窗口各个部分颜色, 再比如Word中的图文混排、Excel中的自动插入以及图表生成等, 让学生在好玩中找到自己的差距, 从而感觉到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2 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改变授课方式

学生的心理改变环节很重要, 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的环节也尤为重要。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时是48学时, 理论与上机实践是1:1, 一次理论课一次上机课。对于本科生这种安排效果还挺不错, 但专科生要根据他们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任课教师需要做改动。专科生优点是动手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强, 脑袋瓜也比较灵活;缺点是没耐性, 坐不住!

理论课想把学生的心留下来还是有难度的, 第一章讲述计算机发展历程, 在讲解的过程中, 讲解内容是由原来一个个年代的排列改变为一个个故事的引入, 从二次大战时战争的情况聊到原子弹的诞生, 弹道轨迹的计算谈到的埃尼阿克;谈到人类时代的发展对计算机发展迫切要求再谈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谈到如今的科技发展, 故事讲完了再将故事中的知识点总结一下, 对应着课本让同学们找下知识点所在位置。第二章内容计算机的硬件部分, 以讲故事和具体实物部件展示的方式, 这一章给同学们讲述硅谷的历史, 八大天才的创业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好像就是在很享受的听故事, 之后将知识点一个个再进行归纳记忆。随后讲授进程到Word、Excel、PPT的理论课时, 要源于课本又脱离课本, 讲授时采用案例操作式, 并设计一个个的问题, 带着疑问引导着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机实践课时, 案例分析操作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先进行操作, 根据学生操作的情况才进行统一讲解或是个别指导。对于操作熟练、动作快的同学, 进行详细的指导及特别的指出注意事项, 然后让这几位同学协助教师对学生展开个别指导, 对于做的快的几个学生及时会表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厉。采用这种上机实践方式会使做的快的同学个数逐渐增多, 并且学生们之间的指导有时候对学生自己更有利于快速学习。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专业及其个人自身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校不同之处是, 我们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 比如针对理工类专科生, 后半部分就是补充上C语言和数据库, 对于艺术生尤其是学音乐的补充上音频、视频剪辑的学习知识。

3 作业布置的时间要合理

对于绝大部分的专科生来说课后自觉复习所学课程、认真完成作业也是比较难做到的, 于是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布置的电子版作业都让在课堂上完成, 评分标准由单纯的作业成绩改为:电子作业成绩=上课做作业的态度+作业成绩。电子作业的评分标准公布给学生, 学生自己也可以按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经过平时几次电子作业的练习, Word, Excel, PPT电子作业测试时学生做起来明显的就显得小有经验的感觉了, 做题的准确度相对来说也比较理想了。

4 教学方法结果对比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经过教学方法的改进, 现将多次学生表现情况统计数据选出几次, 几个专科班表现大致一样, 现以63人的建工技术班为例, 随机统计6次上课迟到、旷课人数, 两次的上课不认真听课人数, 上机实践列出3次学生完成电子作业用时情况, 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

5 考试形式

我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采用的机试无纸化考试, 考试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经过多次的教学探索, 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端正了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态度, 提高了学习兴趣, 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甘勇, 尚展垒、张建伟等.《大学计算机基础》[M] (第二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周士兵.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Vol.28No.2:64-65.

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5

1.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

2.信息技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

3.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的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计算机文化,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4.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5.计算机的发展:知道年代,元件,语言,应用。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到各个领域

第四代 1971年~现在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 网络时代

第五代 未来计算机 光子、量子、DNA等,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开发以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为代表的未来计算机。

6.模拟信号:信号是连续的,例如声音、电压、温度、速度等;数字信号:信号是不连续的,例如高电位和低电位。7.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如航天工程,气象、地震等领域。(2)信息管理:如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等领域。(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实时性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BE:Computer Based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CAI: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CMI: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计算机管理教学;CAT:Computer-Aided Test,计算机辅助测试;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人工智能:是一种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人类只能才能做的事情,也称机器智能。

8.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格化和智能化。巨型化指研制速度更快的、存储量更大的和功能更强大的巨型计算机。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拟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等。

9.进制:表示符号:二进制:B;八进制:O,十六进制:H,十进制:D(或者省略),转换可以通过计算器来完成,记着选择计算器的科学型。计算器只能转换整数。(考试的时候基本看整数部分就知道答案了。)10.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1)位(bit)简记为b,也称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2)字节(Byte)字节来自英文Byte,简记为B。规定1B=8bit。1 KB = 1024 B,1 MB = 1024KB,1GB =1024MB,(3)字(Word)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或若干个字节组成。字长是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是衡量计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11.文字信息的表示:(1)字符编码:一般指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有7位ASCII码和8位ASCII码两种,7位ASCII码称为标准ASCII码,8位ASCII码称为扩展ASCII码。A:65,a:97 0:48.(2)汉字编码: 1)汉字交换码:GB2312-80称为国标码,收录了6763个汉字,以及682符号,共7445个字符。GBK18030编码完全兼容GB2312-80标准,是在GB2312-80标准基础上的内码扩展规范,收录了27848个汉字。2)汉字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汉字的汉字代码;GB2312码+8080H=汉字机内码。3)汉字字型码:分为点阵法和矢量法,点阵码缩放困难且容易失真,矢量码很容易放大或缩小且不会出现锯齿状边缘。4)汉字输入码:分为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12.计算机硬件系统:(1)输入设备:常见的有鼠标、键盘、扫描仪等(2)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等(3)控制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4)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分为内存和外存;存储单元:是存储器中用于保存二进制信息的基本单位,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内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也是计算机的工作存储器;分为ROM、RAM和Cache;一般意义上的内存主要是指RAM;ROM:只读存储器,常用与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所存信息在断电后能长期保存。RAM:随机存储器既可以读出有可以写入信息,但断电后所存信息就会丢失。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和RAM之间,目的是为了协调二者速度上的不匹配;容量比较小,较为昂贵。外存比内存存取速度慢得多,不能和CPU直接交换数据。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13.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的总和。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一般有两类,一类称为数据,一类称为程序。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二进制数组成,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用于解决某一类问题而设计的。冯·诺伊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软、硬),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软硬件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程序的集合,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第一层系统软件;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人机接口(用户和计算机的交互的桥梁);是应用软件和硬件交互的接口;OS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NOS:Network OS,网络操作系统。根据其运行的环境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在外来的请求和信号,在限定时间范围内做出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运行的系统;有较强的实时性。分时操作系统:一个主机(CPU)连接多个终端,CPU按照各种策略分配时间片给各个终端计算机,轮流为它们服务;交互性较好。批处理系统: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让多个作业连续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同用户没有交互性。操作系统按其管理用户的数量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同时管理的作业数可分为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DOS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14.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计算机系统唯一识别,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相关;低级语言;执行速度快。例如:1000 0000 1111 1110,表示“停止程序执行”的指令;汇编语言:用助记符代的机器指令;必须经过“汇编”过程,将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程序;机器相关;低级语言;执行速度快,但比机器语言慢。例如:SJMP HERE,其含义为“停止程序执行”,汇编后,将得到1000 0000 1111 1110。(以上为MCS-51单片机指令,MCS-51为Intel公司研制的一种8位CPU,主要用于工业及民用。);高级语言:为更方便的编程,必须屏蔽细节,用人们喜欢的语法形式编制程序;机器无关;执行速度比低级语言慢,需要经过编译或解释过程,变成机器语言。编译:能得到目标程序,分为编译和连接两个过程;解释:解释一句,执行一句,不产生目标程序。15.微型计算机系统:(1)主要性能指标: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速度;主要单位是HZ(KHz、MHz、GHz等等)。例如:PIV/1.8G,表示Intel公司出品的主频微1.8GHz的CPU;字长: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关系。字长越长,计算机处理信息效率越高。运算速度:单位时间内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数。单位有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6条指令)和BIPS(B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9条指令)

(2)硬件设备:微处理器:是将运算器、控制器、高速内部缓存集成在一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

;内存: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指随机存储器(RAM)。目前常用的内存有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DDR SDRAM(双倍数据传输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外存:软盘上的写保护处于保护状态(即写保护口打开)时,只能读取盘中信息,而不能写入,用于防止擦除或重写数据,也能防止病毒侵入。硬盘是目前存取速度最快的外存。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可分为只读光盘(CD-ROM、DVD)、追记型光盘(CD-R、WORM)和可改写型光盘(CD-RW、MO)等。总线: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微机中的总线一般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传输数据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新型接口标准。目前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手机等多种数码设备上。

主板: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有时称为母板和系统板,上面带有各种接口、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等;其最重要的部件是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I/O设备:是计算机系统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输入设备将输入信息转化为二进制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条形码阅读器、手写输入板等;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以人们易于接受的形式传送出来的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音箱等;显示系统:是微机的必备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显示适配器(显卡);显卡是显示器和系统总线之间的接口,用于将信息从计算机取出并显示在显示器上;显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显示分辨率、颜色质量和刷新速度;分辨率数值越大,图像越清晰;像素是显示器显示图像的最小单位。LCD:液晶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打印机分为点阵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热升华打印机等。

16.多媒体技术基础:媒体: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例如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Multimedia:多媒体;多媒体具有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的特点。JPEG:是一种静态图像压缩格式;MPEG:是针对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专用芯片;大容量存储器;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二、window操作系统和word部分

1.操作系统:主要特性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其中并发性(Concurre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共享是指操作系统中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可被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所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1)处理机管理(2)存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和存储扩充。)(3)设备管理(4)文件管理(5)网络与通信管理(6)用户接口 常见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和Mac OS。其中Linux是自由软件具有开放的源代码。Mac OS 是美国Apple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运行在Macintosh计算机上。2. Windows图标:是Windows的一个小的图像,不同形状的图标的含义不同。

3.窗口标题栏:是窗口最上边的一行。当窗口处于活动状态时,用鼠标按住标题栏可拖动窗口 4.活动窗口:可以接受用户键盘和鼠标操作的窗口,标题栏时渐变的蓝色;非活动窗口,标题栏呈暗淡色,不能接受键盘和鼠标的输入,后台运行;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窗口处于活动状态;活动窗口不一定是最大化的窗口,不一定时最前端的窗口,一定不是最小化的窗口。5.状态栏:是标准Windows窗口最下方的一行,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有关状态和操作提示。例如Word窗口的状态栏下显示当前文档的当前所处页面、总页数、鼠标坐标、录入状态等等。

6.滚动条:当窗口的用户区域高度或宽度大于显示窗口的高度或宽度,将自动出现垂直滚动条或水平滚动条;滚动条是自动出现的,不总是出现的。

7.对话框分为模式对话框和非模式对话框。模式对话框指当该种类型的对话框打开时,主程序窗口被禁止,只有关闭该对话框,才能处理主窗口。非模式对话框是指那些即使在对话框被显示时仍可处理主窗口的对话框。控件是一种具有标准的外观和标准操作方法的对象。控件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存在于某个窗口中。

8.剪贴板:是内存的一块公共区域,用于程序内部或多个程序之间交换数据;断电丢失。9.目录:是一种层次化的逻辑结构,用户实现对文件和组织和管理。Windows种扩展了目录的概念,提出了文件夹的概念。文件夹种不仅可有包含文件和文件夹,也可以包含打印机、计算机等;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规则相同。文件名中不可以使用下列字符:/、、*、?、<、>、|等。文件名是操作系统中区分不同文件的唯一标志,用扩展名来区分文件的类型。

10.磁盘的管理主要包括磁盘格式化、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磁盘的检查和备份、磁盘硬件管理和磁盘共享设置等。磁盘格式化:是将整个磁盘空间分成小的盘块及扇区,以方便管理和使用的磁盘管理方式;分为快速格式化和完全格式化:快速格式化仅清除数据,完全格式化还要对磁盘进行检查,速度较慢。从未格式化的盘(称为白盘),只能进行完全格式化。

11.控制面板:是一个工具的容器,包含了许多使用工具,可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系统进行配置;本身也是一个程序。利用显示对话框可以更改桌面的背景、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更改外观、决定是否在桌面上显示某个网页、设置显示器分辨率等.12.快捷方式是到计算机或网络上任何可访问的项目(如程序、文件、文件夹、磁盘驱动器、Web页、打印机或者另一台计算机)的连接。快捷方式是一种无须进入安装位置即可启动常用程序或打开文件、文件夹的方法,使用快捷方式可以快速打开项目。删除快捷方式后,初始项目仍存在于磁盘中。

13.文件及其文件夹的操作:选定:利用ctrl可以选择不连续文件或者文件夹,利用shift键可以选择连续的文件夹或者文件;取消文档的选定,可以在用户区的任意空白处单击;文件或者文件夹属性:只读、隐藏和存档。同盘复制:ctrl+拖动,异盘复制:拖动。同盘移动:拖动,异盘移动:shift+拖动。彻底删除文件,需要按住shift不放然后选择删除。U盘或者软盘的内容被删除后不能进入回收站。查找文件或者文件夹:使用通配符?和*,?表示任意一个字符,*表示任意个任意字符。

14.软件分为绿色软件和非绿色软件。绿色软件不需要卸载,只要删除组成该软件的文件就可以。非绿色软件必须卸载。

15.用户管理:Administrator和Guest账户是在安装Windows XP系统时自动创建的。Administrator具有对计算机的完全的控制权。可以为Administrator重命名,但不能删除该账户。管理员可以禁用guest或guest重命名,但不能删除该账户。Power Users组的成员可以修改计算机设置或安装程序,但不能读取属于其他用户的文件。Users组的成员可以操作计算机并保存文档,但不能安装程序以及对系统文件和设置进行可能有破坏性的操作。Backup Operators组的成员只能用备份程序将文件或文件夹备份到计算机上,只具有备份和恢复文件或文件夹的权限。使用组策略可以设置各种软件、计算机和用户策略。16.windows附件:记事本和写字板是一个单文档应用程序,写字板可以创建和编辑带格式的文件,记事本不可以。计算器右标准型和科学型,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三角运算和统计分析等。使用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必须安装CD—ROM驱动器、声卡、音箱和麦克风等,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多种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可以播放CD和DVD。

17.Word文档的插入点:是指在文档输入窗口种的一条的竖线,用于指示文本的输入位置。18.Word的录入状态:在状态栏下显示,有两种状态:插入状态和改写状态;插入状态是指键入的文本将插入到光标所在的位置,光标之后的文字顺序后移;改写状态是指键入的文本将光标后面的文字按照顺序覆盖。

19.格式刷:是Word、Excel等软件中实现快速格式化的工具,可将字符或段落的格式复制到其他文本上。

20.样式:是多个排版命令组成的集合,是一系列预置的排版命令。用户可自定义样式,可删除自定义样式,可修改系统样式,但是不能删除系统样式;模板:有多个特定的样式组成,是一种排版编辑文档的工具,是一种预先设置号的特殊文档,对应文件名,扩展名为.dot。用户可以自定义模板。

21.浮动式对象:可以放置到页面的任意位置,可以实现图文混排(环绕);嵌入式对象:只能放置到有插入点的位置,不能进行环绕排版。

22.艺术字:Word中的艺术字可以使文档更美观,其默认的插入形式是浮动式的。

23.文本框:Word中的文本框是为了产生灵活的排版效果而给出的,其默认的插入形式是浮动式的,可以放置在任意位置。

24.视图:指文档在Word窗口中的显示形式。大纲视图适合显示长文档,普通视图占用内存稍,只显示文本格式。Web版式视图模拟文档在浏览器中显示,页面视图:文档的显示效果与打印机打印输出的结果完全一样,页面视图可正确显示页眉和页脚、分栏、批注等各种信息及位置。页面视图显示页眉/页脚,其他视图不显示;页面视图和Web版式视图能显示页面背景,其他视图不显示;普通视图中显示分页符(虚线)和硬分页符(中间带有“分页符”三个字),其他视图中不显示;

25.分页符,也称软分页,是Word的自动分页,用户不能删除;硬分页符,是为实现某种排版效果而由用户人为添加的(可按ctrl+enter),可以删除,也称为人工分页符。

26.域:是Word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隐藏在文档中的一组特殊代码组成的指令。系统执行指令后,结果将在文档中显示出来。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ed 一种可用于在程序之间共享信息的程序集成技术。所有Office 程序都支持 OLE,可通过链接和嵌入对象共享信息。

三、excel部分、ppt部分和access部分

1.工作表标签:即工作表的名字,可以修改;删除工作表后不能执行恢复操作,故删除前需慎重考虑。

2.单元格:工作表中行、列交叉的部分,是工作表最基本的数据单元,是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允许接受文本、数字、日期、公式和函数,不能接受图形、图像等信息;引用方式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3.单元格区域:多个相邻单元格形成的矩形区域,一般可有该区域左上角单元格地址、冒号和右下角地址组成。例如:B2:C5,由8个单元格组成,计算方法为:(C-B+1)×(5-2+1)=8。

4.Excel工作表的自动填充功能:如需填入以下有规律的数据,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可以使用该功能。

5.三维地址引用:Excel公式中的不仅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单元格,还可以引用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甚至是不同工作簿中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例如:= [Book2]Sheet2!B4+B5。6.批注是在Excel中附加在单元格中,根据实际需要对单元格中的数据添加的注释。

7.数据清单:具有类似数据库的特点,可以实现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统计、查询等操作,具有二维表性质,其中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8.排序:Excel工作表中输入的数据往往是没有规则的,在使用时经常将之按照某种规律排列数据,称为排序。可以按照升序或者降序排列。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对分类字段进行排序,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9.筛选:根据给定的条件,从数据清单中找出并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被隐藏。两种筛选: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自动筛选仅能根据一个字段确定筛选条件,高级筛选可以根据多个字段确定筛选条件,而且筛选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功能强大。10.分类汇总:将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分门别类的统计处理。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根据分类字段排序。

11.图表:也称数据图表,时将单元格中的数据以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显示,使得数据更为直观;工作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图表中对应的数据也会自动变化。图表分为独立图表和图表工作表:嵌入式图表同数据源放在一个工作表中,独立图表占据一张独立的工作表,需要另设数据源。

12.幻灯片:由PowerPoint制作出的由各种文字、图形、图表、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以图片的方法展示出来,称之为幻灯片。

13.PowerPoint设计模板:是一种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其中包含了预定义的格式和配色方案。

14.PowerPoint的普通视图:是最常用的视图,分为三个区:大纲区、幻灯片区和备注区。15.标题幻灯片:一般情况是演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

16.母版:用于设置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预设格式,包括每张幻灯片的标题以及正文文字的位置和大小、项目符号的样式、背景图案等。分为幻灯片、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和备注母版。

17.数据库:即DB,指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有组织的,可供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即DBMS,是科学组织数据和存储数据,并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任务的一个系统软件,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以及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建立和维护功能等;数据库系统:即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18.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具体事务及其关系的抽象,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9.关系模型:目前广泛使用的DBMS基本都是关系模型,例如Access或SQL Server,由实体(Entity)和联系(Relationship)构成的。

20.实体之间的关系:即关系模型中的“联系”,联系分为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格。在Access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表对象;属性:二维表格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属性也称为字段;元组:二维表格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也称为记录。

21.候选码:是关系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它的值可以唯一表示一条记录。每个关系至少有一个候选码。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学号和身份证号码,都可以唯一表示一名学生,都称为候选键;主码:即关键字、主键,是从候选键中选出来用于唯一表示一条记录的标志。例如学生的学号。

22.专门的关系运算:连接、投影和连接;选择:在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行选。设StudentInfo(StuID , StuName , Age ,Address,Grade),共有100条记录,如从中选择Age>30的学生基本信息,称为选择。投影:在表中选择需要的某些列(属性);列选。如从上述StudentInfo表中仅需要StuID和StuName,称为投影;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乘积中选取属性满足一定条件的记录。如再有一个表ScoreInfo(StuID,ChineseScore , MathScore,),现要求给出一班学生的学生编号、学生姓名和学生的语文成绩。

表:Table,是数据库的最基本的对象,是数据的实际存储位置,是创建Access2000其他对象的基础,在7个对象中处于核心地位;数据查询以表为基础,用户数据的输入也是以表为目的地;表之间是有关系的;查询:Query,从表或其他查询中找到需要的数据;查询中不保存数据;查询的数据基础是表或者其他查询;窗体:Form,为用户提供一种方便浏览、编辑数据的窗口;也称为表单;其基础是查询或者表;报表:Report,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其基础是查询或者表;同窗体不同,只能查看数据,不能修改数据。

四、网络部分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硬件通信设备和软件的支持;从逻辑功能上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从物理连接上分为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结点;从覆盖范围上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从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形、环形、树状和混合型网络;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成了ARPA网,它是Internet的前身。

2.OSI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Bit流)、数据链路层(Frame帧)、网络层(Packet分组)、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共7层;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开发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传递网页文件;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实现电子邮件传送;POP: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用于接收邮件;Telent:网络终端协议,用于实现远程登录功能;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用于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4.CERNET: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GBN:China Golden Bridge Network,中国金桥网,CSTNET: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中国科技网。

5.分组交换:是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数据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一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6.域名系统:是为了记忆方便,而提出的一种字符型的计算机命名机制;对应唯一的IP地址;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Internet Explorer:是微软公司的免费浏览器软件;域名解析:域名到IP地址,或者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过程,由域名服务器完成。对用户来说,域名服务器的作用是将用户输入的域名翻译成相应的IP地址。常用域名代表的含义,如:net网络机构,com商业机构,edu教育机构gov政府机构等

7.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

8.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使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服务之一;解决时空限制;三个协议SMTP(上传邮件)、MIME(补充)、POP(下载);C/S结构;OutLook Express,Foxmail,均为客户端软件;格式:UserName@163.com,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

9.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以标记为基础,定义网页的数据格式,描述Web页中的信息,控制文本的显示;格式:<标记名>文本内容,一般有起始标记和结束标记,有的不需要结束标记,例如

试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 篇6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由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拥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掌握应用技术的“T”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大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知识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主要是针对于软件、硬件的基础性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其应用开发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对提高其计算机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进行计算机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笔者将从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内容、模式和考试手段等方面来探讨,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速度。

1.确立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应深刻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当今社会,虽然高校都将计算机设为公共基础课程,但很多高校对开设课程的目标意识模糊。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然后将两者相结合,进而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其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一些高校并没有这样考虑,也没有告诉学生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原因及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使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文化和修养,而不同于小学和中学所学的信息技术。该门课程不仅使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深了解,而且很多程度提高了大学生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中所遇到了困难与麻烦。

2.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不仅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教学显著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塑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奠基。“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进行的,在其过程中教师会运用一定的情境协作、会话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准确的掌握所学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不仅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革,同时也是对所学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这种方法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的专业化的人才。

3.教学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我国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经行积极有效的引发与指导,使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它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注重实践理论的实施,使学生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向应用性人才发展。在计算机学习的课程中,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学生适应能力加强。

4.提高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但现在,考试日益重视理论知识的,变得死板而呆滞,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使考试成为学生厌恶的代名词,可见,对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正确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的综合。平时成绩以实践性操作的考核为主,期末考试则是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例如,在平时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小测试来对学生这一部分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具体到计算机教学内容上,对Word进行测试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自主的编辑排版一份“主题活动”文件;对Excel进行测试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认识阅历为基础,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结合起来,创编连贯、叙事性强的幻灯片。平时成绩是以实践操作水平为基础的,在打分过程中,应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激发学生对考试的热情,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考试成绩也会得到提高。在期末考试时,务必充分计算机考试系统,通过客观题与操作题对学生进行考察,以衡量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办公软件、INTERNET等操作性活动的应用能力。期末考试的评分以系统自动阅卷和人工阅卷为基础,得到相对符合学生实际的分数,最后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考虑,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定。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结合来评定学生学习成果,这种考试方式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大创举,它的实施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一是,考试方法的改革,降低学生考试压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显著性提升。二是,老师对课堂组织也得心应手,有力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结语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7

1 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学生们计算机应用水平比往年提高了很多,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表现为:

1.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每个生源地的师资力量、经济条件,以及对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每个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较大。有些地区中小学就开设计算机课程,家庭计算机的日益增加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计算机学习环境,这些都使得这些学生在上大学后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而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学生,大多数从没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对于学生,因为起点不一,就难以实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如果起点偏高,有些学生会因为基础差而难以学习,学习积极性也被挫伤,学习兴趣也会降低;而起点偏低,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好而感到内容太浅,不肯继续学习,导致知识能力不提高,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不能前进,缺乏理论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要求。

1.2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仍有一定缺点。首先多数学生中学时期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相应学习经验。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最后造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特点和学时减少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且散、操作性较强、知识更新快,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如果仍按照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将各知识点零散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点的完整性,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基础水平,有针对的、合理的组织教学。

1.4 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个高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实践环节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的基础学科。一般都是全校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期末统一组织考试。一方面,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总是为了对付考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对于计算机操作较熟练的一部分同学想当然的认为该课程很简单加之平时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可能导致成绩的不理想。而且,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一次考试,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组织模式的单一和存在的漏洞使其严肃性和真实性打了折扣。

2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好的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使用,使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高校和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考虑与国际竞争和接轨,各行各业都需要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因特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微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基本素质之一。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于这一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2.2 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由于生源地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和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不同的等因素,造成新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这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困难。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所谓分级教学,就是针对入校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设定准线,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编制不同的实验项目,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1)任务为主线;2)教师为主导;3)学生为主体。

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教师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围绕课程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各专项能力开展教学,从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等方面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提供引导、提供学习方法、提供学习资料的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2.4 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教育多元化的一种途径,网络平台能够营造一个开放、沟通、平等的氛围,架起教育信息化教与学的桥梁,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进行较好的师生互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及时完善的课外辅助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环节的有效的辅助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1)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授课老师的课件、视频等;2)自主的学习方式,如问题的提出及解答,自我小测验,模拟考试等;3)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卓有成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5 注重实践环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技能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开放实验室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辟了既动脑又动手,接触新技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

2.6 增强考试的灵活性

建设网络平台的考试管理系统。实施以能力训练考核为核心,以试题库平台为支撑,以网络考试系统为工具,命题、考试、判卷、成绩处理、考试结果分析,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局域网环境下实现无纸考试。试题根据知识点组织,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彻底实现教考分离,节省了人力物力。由于试题的随机性,考试作弊减少,可以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水平。在考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传统的死记硬背,避免产生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从事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满足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伏秋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与学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5(1):57-58

[2]刘光蓉,周红,阮灵.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4(8):62-63

[3]冯博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8

分层递进教学最初是由上海市教科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理论。分层递进教学源于个别化教学, 在现实班级授课制实施的大前提下实则为由于班级人数众多, 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在学校就意味着要因材施教。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孔子便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全员关怀。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 分层递进教学主要目的是想探索解决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 面对学生之间的显著差异, 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 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2 本科独立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计算机文化素质与应用技能的要求, 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最基本的课程。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独立本科院校, 目前学校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即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 主要针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实施, 大一年级上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一课程, 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常用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下学期根据专业不同, 分方向开设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一个方向是理学类专业围绕着数据库开设的高级Access应用, 另一个方向是文科类专业围绕着办公软件开设的高级Office应用。

3 分层递进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实施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要求教师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因为“分层递进教学”实施的基础, 首先在于教师承认人有差异, 然后因材施教。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 我们要鼓励个性发展, 缩短不良差异。

现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 对分层递进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实施进行分析。

3.1 差异的存在

首先, 由于全国各个大学生源都较为丰富, 造成了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一方面, 有的学生所在的初高中已经开设了基本的计算机课程, 有的学生所在的初高中则并未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另一方面, 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 父母或多或少地传授了一些计算机知识给学生, 有的学生则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知识。这样种种的原因都使学生形成了一定差异。

此外, 学生个体本身也是不一样的,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对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积极性等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兼顾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 帮助学生获得发展。

3.2 如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 除了习得计算机相关理论外, 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习能够获得计算机操作的一些技能, 如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查资料, 能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辅助自己学习其他课程, 毕业后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可分以下几方面:

首先, 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 既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 也认识到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性。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在大一年级下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中, 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就业的不同, 分别开设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例如理学类专业学生, 如会计专业就围绕着数据库开设了高级Access应用, 进一步学习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 而且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结合自身从事的专业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文科类专业学生围绕着办公软件开设的高级Office应用, 系统地学习word、Excel、Power 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而艺术类专业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一结束就不再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 留下更多时间给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 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非常重要, 由此应该将课程分成两部分, 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将课程设置成理论加实验的形式, 在教师理论知识传授结束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使用计算机进行练习, 使学生能够实际运用学到的相关知识。

再次, 在课堂教学中, 尝试努力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 通过不同学业水平、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积极互动, 来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帮助班级每一位学生获得同向但不一定同步的各自发展。

最后, 教师要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 研究每一个学生, 体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原因。比如在学习计算机部件部分, 知识较为抽象, 我们就可以将计算机各个部件进行形象的比喻, 如计算机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人是通过眼睛、鼻子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的, 可以把它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获得信息后由大脑处理, 大脑就相当于微处理器;信息经过处理后再由嘴巴说出来, 那嘴巴就相当于输出设备。这样一讲, 通过形象举例, 深奥的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既容易明白, 又加强了记忆。作为教师多数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 思考有效的分层教育教学方法来适应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 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的潜能, 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班级里有差异就会有发展, 恰当地处理差异, 就可能使差异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4 分层递进教学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带来的益处

把分层教学的经验引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学当中, 目标分层、授课分类、作业分档、考查分度等实施, 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使人人都有“成就感”。

通过学习目标分层, 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刀切”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是不现实的, 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针对学生层次,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做到“既要达到教学要求, 又不限制学生发展”, 让每个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达到最后的教学效果。目标层次应把握区分度, 增强操作性。比如在学习常用办公软件word2010部分, 在实验课上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只是接受能力差异, 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完成,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的题目相对要难一些, 例如长文档编辑, 接受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可以难度适中,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尽量设计短文章让他们进行设置,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操作提示。

通过授课分类, 让每个学生都能“明了”。授课分类是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环节,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着客观差异,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组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授课, 在课堂提问中,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和回答。在课堂指导中, 多照顾操作不熟悉的学生,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运用。

通过作业分档,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成功可以激发人的潜力, 在学习中学生获得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再次想要获得成功的热情。例如演示文稿Power Point2010部分, 学生较为感兴趣, 我们可以在基本知识讲解结束后, 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操作步骤做一个PPT, 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提示完成后, 看到效果好, 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接下来教师再布置作业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一个PPT, 作业要求则可以进行分档。

考查分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考查分度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成绩考查是教学的指挥棒, 考查并不是最终目的, 要把考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作为树立学生再学习信心的举措。

5 分层递进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分层递进教学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但是教师精力有限, 课堂时间有限, 任课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在实施之初有可能就会出现差错, 可能一些活跃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关注, 另一部分学生容易被忽视。

另外, 分层递进学习需要教师对课程整体进行精心设计, 对于个别教师存在一定难度, 特别是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6 结语

分层递进教学引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有相关技能的传授,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设计, 周密的教学组织以及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 进一步检验分层递进教学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艳红, 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18 (6) :29-32.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9

当今世界,计算机无孔不入地闯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成为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在西方流传着一句话:“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了文化,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文化”是不能“买”下来的,任何人也控制不了世界。但是,这说明在当今时代文化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对计算机文化的认识,进而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与思考。

1. 计算机文化的内涵

计算机文化作为当今信息时代最具活力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信息革命。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和物质、能源一样,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个人而言,对信息的选择、利用、处理以至创造能力就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实力,是个人在信息社会立足之根本和生存发展的必具条件。信息已成为社会运转的轴心,它必将加快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它已经将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这就是计算机文化的实质所在,是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内涵。当今时代,如果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会使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处理问题,就像工业社会中的人不会读、写、算一样,将成为新一代的“文盲”。

2 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看法与思考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全国高校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入学时大多数没有受过计算机教育。这门课是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启蒙教育,这对高校新生、特别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习乃至一生的学习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多而杂,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其特点是:新概念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课时较短,而且对整体教学有相应的客观要求,在此谈谈笔者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2.1 教学目的重在应用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1997]155号文件《加强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同时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计算机文化基础,二是计算机技术基础,三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此,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应以计算机文化为主线,以培养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面向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中心,以实用为出发点。

2.2 教学内容重在“基础”

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时,应注意紧扣“基础”二字,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计算机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应以实践为主。有人认为,学习计算机课程,主要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做”会的。这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千万不要进入认识的误区,轻视理论基础的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对高校新生来说,是有较强吸引力的,学生是愿意学也感兴趣的。但会不自觉的进入认识误区,轻视理论基础的学习。不少学生上机实验很积极,是认为计算机很有趣,可以玩游戏,可以上网。当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后,总想上网去“扩充知识”,急于求成,忽略了理论基础的作用。导致学生笔试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机试通过率。

2.3 教学方法重在指引方向

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导思想,应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一点思考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知识面广、新概念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课时较短,所以在讲授时应精讲多练,不能像社会上举办的微机培训班一样,为学习某种软件的具体使用而逐项详细讲解与示范表演。应抓住基础和目前急需使用的内容详细介绍(也是等级统考的重点内容),其他内容仅介绍其用途、能做什么即可,而把如何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教”只是一种引导,而要“会”就必须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实践,由学生自己去“做”。

2.4 教学手段多样化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大部分内容是讲实际操作,这是用黑板加粉笔难于讲清楚的,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果不佳。采用电子教案,能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例如讲述Word操作时,可以边讲边示范,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怎样操作进入编辑窗口、怎样输入文字、怎样移动光标、怎样修改、删除、插入字符等等,这真是“所讲即所得”。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掌握得也快,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我们还把电子教案放置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消化,使学生能在主动的、开放的学习中,锻炼自学能力。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往往学生对本课程容易忽视理论学习,上机实验练基本操作多,结合理论知识少,参加笔试就暴露出一些学生基础不深,知识面不宽,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这一方面与本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讲实际操作有关外,另一方面是平时做题量不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才能巩固和加强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了解作业情况,加强课外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学生克服“惯性和惰性”,不要把问题拖到期末算总账。

3 结束语

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工具是可选的,而文化则是人类文明所必备的。在封建社会,会写八股文的就算是知识分子,而在现代社会,不会使用计算机,就是信息时代的文盲。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渗透性和变革性很强的基础课:它不但知识覆盖面较大,教材内容一般都是对计算机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计算机软件,而且对今后学习及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学术交流和求职等均有重要帮助。因此,该课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将产生影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必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为将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始终不渝地对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有关问题投去深切关注的目光。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计算机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来说明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当今时代,如不具备这种文化,将成为新一代的文盲。为使高校新生很好地掌握这种文化,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重在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重在基础,教学方法重在指引方向的教学思路,再配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迎接计算机普及教育的第三次高潮[J].电脑报.2000,(2)

[2]郭丽霞,曾志峰.计算机文化探讨[J].怀化师专学报.200120(2):101-103

[3]陈一民.对计算机文化内涵和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3):198-202

[4]刘葳,童欣,莫秀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117(1):56-58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10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更是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的重要性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学习方向和目标。中职院校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以外,同时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计算机的重要性极大地影响着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更好的为就业打下基础,这都是值得学校和教师深思的问题。

1 中职院校学生现状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层次不一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所接受的环境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从小接触电脑,电脑方面的知识掌握很多,上机操作也很熟练,对于Wod、Excel、PPT更是驾轻就熟。

而有的学生则是从未接触过电脑,连基本的开机关机都觉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更别谈电脑的具体使用。学生之间在计算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2 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对实践课感到盲目

《计算机文化基础》通常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但该课程内容涉及较广,课本理论知识较多,一些硬件基础,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不易掌握,实用性不强,而且较难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时兴趣不高,觉得与实际联系不大,认为理论课是在浪费时间,而在上机进行时间操作时,又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

2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由于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计算机课本内容相对固定,更新速度总是落后于实际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很快出现在课本中,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时会产生课本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出现课本无用论的思想,觉得不能学以致用,学的都是过时的内容,抵触情绪随之产生。

2.2 教学方式单调,很难因材施教

地域环境的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基础以及他们的特点来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和提高。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仍多处于演示的初级阶段,课件多是演播式,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看、听、学,对学生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导致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内容从小就很熟悉,原本以为升入了大学会学习高深一点的知识,结果发现学的仍是以前的内容,在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态度,上机操作时也就流于形式,不再是熟悉键盘或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复制黏贴等等,而是上网打游戏,而有的同学从来没摸过电脑,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必须从头开始,了解键盘的位置,鼠标的使用,电脑的开关机等等,从而导致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此施教。

2.3 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信息社会对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学好计算机是提升自己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主要途径。学生虽在计算机课程中学习了一部分网络知识和电脑硬件知识,但一旦实际中电脑发生问题时,例如应用程序的卸载、系统安装、简单的电脑故障排除,电脑病毒等等就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使他们感觉之前所学的都是纸上谈兵,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钩,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力感油然而生。

3 建议与对策

3.1 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革

选择或编写适合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安排,体现新技术新发展。改变以往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材模式,建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突出计算机新技术的新型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不同专业将来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调整授课内容,满足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不同方面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要求,选修不同的内容。通过与专业需求的紧密挂钩,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还可以增加一些实用的课程,例如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使学生可以应用于实际。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各类学生水平发展的教学手段

教师教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选择教学方式。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如果按照一样的教学方式,一致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内容则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计算机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模块。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小组间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间也可以通过比赛、问题解决等方式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课堂生动、有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提升。

3.3 注重实践操作,电脑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主要掌握的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差。实际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灵活性,大多只会机械的生搬硬套,不能灵活的调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临场发挥来解决面临问题,造成较难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而计算机多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例如电脑系统的重装,软硬件的使用,电脑各类问题的排除等等以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实践操作的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取学生感兴趣素材,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学生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日益增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非零起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陈敏.混合学习理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建议

一、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性大。由于我院学生来自浙江省内不同地区及部分省外地区,入学之前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度相差甚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已开始接触计算机,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几乎沒碰过计算机,对其知识了解甚少。

(二)课程内容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也有所区别。然而我院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且获取其证书,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针对考试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专业上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无法深入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内容。

(三)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存在问题。由于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大多安排在一年级的上学期,此时学生刚进入大学时期,没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还处在依赖教师讲授内容而不是主动性去学习的阶段,大部分学生提出不太适应快节奏的学习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一些学生自以为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对课程内容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认为上课可听可不听,可上可不上,导致上课期间玩手机甚至逃课现象比较严重。

(四)学习环境、合班教学导致学生和教师上课疲惫。《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公共课程,开设在大机房中教学,我院将两个班级合班一同上课,由于人数过多,教师上课提高嗓门,照顾不到后面的学生,容易疲劳导致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以为教师顾及不到自己,自由散漫,聊天开小差,学习效果甚差。

二、对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做好学生的分班工作、小班教学。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程度,在一个系或者一个专业内进行分班教学,以“教师建议、自愿选择和考核”为原则,将学生分为ABC等级,也就是优良差进行分班,如此有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等,避免“过难”和“过易”的问题,解决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增加学生的信心。同时每个班级人数不应超过40人,小班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专业特点,重点讲授专业相关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各个专业,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的软件不断出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要求和不同专业将来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对EXCLE数据处理软件使用较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使用PPT演示文稿软件较多,而文秘专业对WORD操作要求较高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相关专业相关案例设计内容重点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取新的考核方式。我院现采取的考核方式是参加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将其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不一定要通过等级考试来体现。我们可以采取新的评价机制,将学生总评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践成绩。适当地扩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其主要评分依据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理论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出勤率情况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考试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减少学生应试现象。

(四)学院应加大教学设备和教师培养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完善办公教学硬环境,保证实训设备科学运行,各项实践教学及学生技能训练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不定期的组织任课教师出去培训学习,了解教学最新动态,提升专业技能。

三、结论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探索该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积极进行改革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军伟.对高校机公共课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3.

[2]王小红.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浅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 篇12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我国所有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很多院校也被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各个方面, 深度不大, 但却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门课看起来比较容易, 很多院校都是让一些比较年轻的老师, 或资历不深的教师来从事这门课的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这门课对教师的要求。实际上, 真正的计算机文化, 确实需要具有比较深厚的知识背景, 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具有深刻体会的教师, 才能深入浅出的讲授好这门课。本文将从课程的核心思想、课程设计、讲授体会三个方面阐述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实践方式。

2 核心思想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核心不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尽管这是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但是这门课的核心是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对计算机文化形成的思考;以及对人在计算机文化中作用的深刻理解。

2.1 课程要紧密结合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这种历史性要贯穿整个课程, 在课程初期, 可以介绍现代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而来, 这一般都得到了大多数出版教材的支持, 但是, 在后面的内容上, 如操作系统、office、计算机网络中对这些技术发展的历史则大多数容易忽略。而这些内容的历史则更会培养学生对自己经常操作的系统或应用软件的体验度。

这种历史性的挖掘则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 对软硬件、操作系统及网络的历史以及发展脉络具有清晰的认识。这种对计算机发展历史了解的要求是上好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必备, 缺少这些,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2.2 教师从社会学得角度讨论计算机文化的形成。

计算机的发展是随着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壮大起来的。现如今, 计算机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教师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 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一种崇敬的心理, 才能深刻体会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但是却又被我们容易忽略的现象, 这些现象也将指导和带领学生更好地通过计算机的角度去了解社会的发展。我想这是这个课程一个重要的目标。

2.3 人在计算机文化中的作用。

在很多人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时候, 把关注点放到了那些冷冰冰的硬件上面, 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 网络、这些所有的知识点, 如果不能揭开人在这些发明和计算机发展中的作用的话, 则很难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因此, 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中人的作用, 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在计算机发展的一些关键阶段, 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产生灵感, 推动计算机的发展, 这些关键人物的作用, 将会使计算机更加贴近生活。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 我认为最应该突出的就是人的作用, 这一点, 其实与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该紧密的围绕着这门课的核心思想展开, 教师在讲解每一节课的同时, 一定要以一种历史观点为基本出发点, 以人的作用为落脚点, 体现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些知识点看起来比较细、枯燥, 究其原因则是并不能了解这些知识点背后的历史或背后的人的故事。因此这门课的设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3.1 回顾历史:

以目前的现状往前推引出历史。很多情况下, 如果仅仅讲解技术现状或是结论, 则很难引导学生思考, 你不能仅仅告诉学生, 计算机就是这样。你要从最基本的实际需求出发, 介绍计算机技术的来龙去脉。比如鼠标和键盘, 这两种基本设备为什么到现在是这个样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是如何改进输入输出设备的, 这一条线索实际上就可以展开精彩的讲授。

3.2 展望未来:

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又导致了那些问题的出现。技术的改进, 则必然会引入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 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因此, 我认为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 是这门课的一个基本的设计原则, 其实不仅仅是这门课, 绝大多数课程一定要以问题入手, 针对计算机基础, 这种问题要有针对性, 引导性。由于现在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 但是大多数却几乎不去思考计算机为什么这个样, 以及计算机的未来, 而这正是老师所应承担的责任。

4 讲授体会

本学期是我第一次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 最深的体会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 我想只有深入到计算机发展的初期阶段, 了解那时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 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勇气, 才是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这样, 这种经验和勇气才会带领我们了解和窥探计算机发展的未来, 才会培养更多的对计算机发展有浓厚兴趣且理解深刻的学生, 而这才是计算机文化这门课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5 结论

本文从核心思想、课程设计以及讲授体会三个方面, 简单阐述了作者对这门课的体会, 着重论述了从历史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une Jamrich Parsons, 计算机文化原书第1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7.

[2]Charles Petzold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10.

[3]ACM图灵奖: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市场经济诚信政府一下一篇:扩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