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源

2024-10-20

问题探源(精选12篇)

问题探源 篇1

摘要:公司治理是公司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美国公司法的巨大影响力, 探索其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对于理解公司治理问题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公司治理内涵入手、通过其问题的提出、发展和成型来展示美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美国公司法,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探源

一、现代公司治理之内涵

如果将公司治理问题界定为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种种矛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话, 那么可以说公司治理问题从公司诞生起就一直存在。在17世纪早期, 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内部, 在股东和董事之间就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冲突。[1]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 亚当斯密也曾意识到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并认为这是不可克服的。他认为董事作为他人财产而非自己财产的管理者永远都不可能像管理自己财产那样管理他人的财产, 疏忽和肆意挥霍将成为公司中普遍现象。以及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 公司投票制的更改, 一股一票的确立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公司治理问题。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内涵还是有所指和相对确定的。广义的现代公司治理概念包含所有涉及公司决策 (decision-making) 的规则和约束机制。[2]不过一般而言, 现代公司治理的内涵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 学者也一般都是在狭义的意义上来使用的, 它的含义主要是指:如何通过各种激励约束机制来使管理层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它关注和解决的重心是由于公司管理和所有相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 (agency problem) , 平衡由此产生的股东弱势地位和管理层的强势, 能够将管理层所做和股东所希望的统一起来。美国学者Hillary Sale对公司治理做过一个精确的定义:学者们经常讨论的公司治理主要指的是如何增进分散消极的股东和享有公司实际控制权的管理层之间信息的沟通以及代理问题。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对于管理层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激励其为股东利益服务;另一方面, 股东应当被给予合理的知情权, 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公司所发生的一切, 管理层所做的一切。[3]

因此, 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代理问题, 而问题的产生原因则是公司所有权和公司控制权的分离、股东地位的弱化。如何解决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带来的一系列利益冲突, 如何让管理层全心全意地为股东利益服务, 如何让两者的利益能够统一起来, 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命题。

二、公司治理问题之现实基础——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上文已得出结论, 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是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公司所有与控制权的逐渐分离,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审视从铁路行业开始最后席卷整个商业领域的公司重组并购的世纪狂潮。19世纪末铁路行业的重组诞生了许多美国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庞大的铁路公司。而在美国20世纪初, 大型的商业组织开始进入制造业并开始不断收购小公司, 他们的目的在于最终组成一个超级企业并统治相关的产业和产业链。到1915年左右, 美国经济实际上由些许大企业所操控, 并且这种局面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着。[4]

经济的集中、企业规模的极速膨胀导致了一个极具变革性的结果:证券市场的扩张和股东人数的疯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被并购公司的股东, 作为其原公司股份的对价被吸入进新的公司, 可见当时单个公司股东人数规模之大。且由于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 散户 (retail investor) 的数量日益增加, 到1920年前后达到了一个高潮。

在这种背景之下, 股权的分散及其带来的股东权力的弱化、股东保护的意识开始萌芽。人们开始意识到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在逐渐分离, 小股东即使对公司经营有想法也无法实际上影响公司的决策, 他们发现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下降, 管理层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越发难以一致。

但是在1920年之前, 人们对于两权分离的认识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判断与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定位是不相一致的, 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边界和焦点经历了一个逐步变化发展的过程, 最终成型是在1932年, 由Adolf A.Berle和Gardiner Means在他们合著的《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一书中对当时的各种观点的分析总结并最终为现代公司治理问题定了调。[5]

三、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发展、成型

由于现代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是两权分离, 所以可以说两权分离时代的初始研究可以被认为是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草创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公司的所有与控制逐渐分离并被人们开始关注开始, 人们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就随之开始。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关注的焦点、角度不同, 公司治理问题的内涵一直都未有统一的认识。这其中有三位学者尤其值得关注:律师 (后来的大法官) Louis D.Brandeis、记者Walter Lippmann和经济学家Thorstein Veblen。他们可以被认为是两权分离时代公司治理问题的先行者。

Brandeis在1914年《Other People’s Money and How The Bankers Use It》中开始意识到公司两权分离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他注意到股权分散、股东的冷漠、对公司控制力的下降导致股东权力的弱化等一系列两权分离的症状。但是这并未使他关注股东保护, 他关注的是公司规模化对于管理层带来的冲击。他提出公司的规模化导致管理层越来越难以有效地管理, 公司变得笨拙和低效, 他们为了使自己生存下来开始欺压小公司。

所以brandeis并未关注股东, 虽然他意识到股东在逐渐处于不利地位。但他担心的主要是公司规模化经济的集中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尤其是那些与之竞争的小公司。[6]

Lippmann在1913年《Drift and Mastery》一书中也提到了公司管理和所有的分离, 并称这种分离会导致所有和财产权观念的变化。但是他从未将其看做一个问题, 也很少关注股东。他认为股东是无知的, 股东会逐渐被剥夺其财产权利最后变成资本出租者 (moneylender) 。他坚持所有与控制分离是社会的进步, 管理层得到了解放, 不再只追求个人私利而为社会谋福利。[7]

Veblen, 从其1904年发表的“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两权分离的解读并非是股东与管理层的分离而是两种股东间的分离:消极的普通股股东和持有优先股的管理层。且他怀疑所有的公司资本形式, 认定有形财产才是公司的实体, 而优先股股东 (管理层) 对有形财产有控制权, 所以他们才是公司真正的所有者。股权的分散、股东保护问题他从未提到过。[8]

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发展阶段是19世纪20~30年代, 在这之前如上文所提及, 虽然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论述两权分离现象及其影响, 但是问题的焦点始终没有被聚集到股东的保护、相应的制度探讨上来。19世纪20~30代公司治理问题才逐渐走向“现代化”,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莫过于William Zebina Ripley。

Ripley在其《From Main Street to Wall Street》中提出公司的发展已经使得管理层剥削股东成为可能、股东的利益与管理层的利益开始不一致, 股东应该受到特殊保护。在他的推动下, 普通股股东争取到了公司的投票权、公司的知情权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并确立了披露制度, 股东保护问题成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公众话题。[9]应当说, Ripley为之后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成型基本没有争议, 标志是1932年, 由Adolf A.Berle和Gardiner Means合著的《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一书的出版。在本书中, 作者提出了两权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如何通过各种制度来促使管理层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这一观点最终成为之后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议题, 本书也成为公认的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的经典之作。

四、结论

历史地看, 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源于美国19、20世纪商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它提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于19世纪20年代, 并最终在19世纪30年代以一部作品的问世宣示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成型。

参考文献

[1]Matthijs de Jongh, Shareholder Activism at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1622-1625,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496871.

[2]Tom Baker&Sean J.Griffith, Predic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Evidence from the Directors'and Officers'Liability,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909346.

[3]Hillary Sale, Delaware’s good faith,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56060.

[4]Naomi R.Lamoreaux&Daniel M.G.Raff&Peter Temin, Beyondmarkets and hierarchies, http://www.nber.org/papers/w9029.

[5]Liam Seamus O’Melinn, Neither Contract Nor Concession, 74GEO.WASH.L.REV, 2006 (201) .

[6]http://wenku.baidu.com/view/b81c978583d049649b665808.html.

[7]L.S.Zacharias, Repaving the Bandeis Way, 82NW.U.L.REV.1988 (596) .

[8]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770767.html.

[9]Harwell Wells, Corporate Governance, 33Seattle U.L.Rev.2009-2010 (1267) .

问题探源 篇2

领导干部作风和操守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其中既有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封建遗毒、西方价值观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干部自身思想上放松要求和个体素质不高的主观原因,同时反映出我们在抓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仔细分析起来,至少有以下一些根源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根源之一:作风操守有着“软状态”特点,不同角度可不同“拿捏”。

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有着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处于一种不易评价的“软状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拿捏”方法,这也正是人们没有把作风操守问题加以特别重视的重要根源。比如,就思想作风来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当然是不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教条和经验却非常“管用”。按教条办事、按经验办事的,往往被人认为这个领导办事稳重,不会出事,因而被委以重任。对于自由主义,则被有的人认为是脑子灵活,“吃得开”,具有开拓精神,等等;就学风上来说,本本主义虽然不好,可现实工作中不少领导都是按本本去学,本本上没有的话不说,上面没说过的话、文件中没有的话不说,甚至在工作报告中也不敢说。这也被人认为说话“稳重”,比较“可靠”;就工作作风上来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危害众人皆知,但具体到某个单位和某个领导来说,受到政绩考核因素的影响甚大,官僚主义被认为办事“果断”、形式主义被认为办事能抓“重点”,只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上级领导看得到的地方、便于总结的地方就可以,只要能够使单位获得荣誉、使领导获得升迁就行;就领导作风来说,独断专行往往被有的人认为是“有魄力”、“有本事”;至于生活作风上的问题,被一些人认为工作需要,思想解放,甚至被认为“与时俱进”,等等。——这些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也确实有一定的市场。因为作风操守不像其他问题一样容易定性,容易一眼看穿,它的“软状态”容易被人胡乱“拿捏”,再加上近年来实际工作中这种“拿捏”方法让不少人赚了便宜,因而市场面进一步拓宽,对党的事业危害甚深。

根源之二:作风操守属于“亚健康”范畴,未当作“疾患”加以诊治。

“亚健康”即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到了医院经各种现代化仪器检测,或医师、专家诊断均“查无实据”,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但它导致人体的两个“下降”:精神活力下降、应变能力下降。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易激怒、头痛、失眠、胸痛等,并且使病人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确实,用医学上的术语“亚健康”来比喻领导干部的作风操守问题,较为形象贴切。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的问题,与“违法犯罪”还有较大距离,最多也只是“违纪”。再加上近年来对领导干部作风操守上的问题直接加以处理的案例很少,给人一种错觉是:作风操守问题连“违纪”也够不上。带有这种片面观点的领导干部和社会人士不在少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查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确实很多,但大多是经济上的违法犯罪问题,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即便有,也都是在查处经济问题的过程中牵连和暴露出来的,是个“副产品”。就如同人们把“违法违纪”当作“疾患”需要重点诊治一样,人们把干部作风操守问题只是当作“亚健康”来看待,不愿意因此找医生,找了医生也下笔无方。于是,类似于“亚健康”的领导干部作风操守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新时期干部健康成长的“头号杀手”。

根源之三:作风操守问题有“温水效应”,在被“煮死”前不易清醒。

“亚健康”不属于“疾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会进一步病变,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恶疾”。对于领导干部作风操守问题的危害,还有一个形象的解释就是“温水效应”。当一名领导干部在作风操守上出问题时,往往不被重视,尤其是不被自己所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进,作风操守问题愈演愈烈。比如,教条主义容易导致地方和单位工作难以开展,自由主义则会导致政治和经济错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容易酿成为损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领导作风上的独断专行容易引起经济腐败,领导班子的软弱涣散则易导致工作上的重大失职和渎职。最严重的是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开始也只是吃吃喝喝、小搞搞,慢慢开始乱搞两性关系,当包养情妇等问题发生后,没有经济上的腐败支撑不行,因而经济上的腐败几乎成为必然。更有甚者,重婚、情变、情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使腐败者措手不及,最终死在“温柔剑”下,才悔不当初。这正如青蛙掉进了正在煮的温水里,开始感觉甚好,到了烫得不行时,已经失去了跳出来的力量,只好眼睁睁地死去。作风操守上的危害,也正如此。据浙江省天台县原县长梁峻交代,1992年11月,他当上黄岩市路桥镇镇长不久,就不断有人请吃,到卡拉OK玩乐的事情也多起来。他说,“第一次进卡拉OK厅有‘三陪小姐’坐在身边,还浑身不自在,耳热心跳,如坐针毡。后来一而再再而三上歌舞厅,似乎成瘾了,隔三差五不去消遣一下,心里真有点痒痒。”1994年夏天,一家企业为谋求与当地某信用社合作,请梁峻从中撮合,以考察为名,请他到海南三亚游

玩,并在他住的别墅安排了一位三陪小姐“放松放松”。此后,梁峻的道德良心急剧滑坡:从被“朋友”邀请到主动暗示铁哥们安排、追逐声色犬马,一发而不可收。他先后几次专程开着车子,和所谓的“铁哥们”一起到温州雁荡山、绍兴等地嫖娼。是啊,作风操守上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多么严重,多么害人,但之所以不被人重视,那就是开始时给人的感觉都很好,甚至是十分美妙,人们不容易看清这温柔背后的可怕的“剑刃”。

根源之四:作风操守是腐败者的“脓头”,是全方位腐败的“恶果”。

作风操守上出现的问题,之所以不被重视,当事人不愿接受监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时的当事人已经腐败,或者已经开始腐败。在经济上和生活作风上腐败的同时,他想到的不再是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取信于党和人民。相反,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手中的职权,更多地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更多地为情妇谋取好处,更方便地拒绝外界的各种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领导作风上独断专行,在工作作风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而在学风上,其实连本本主义也是念给人家听的,他自己根本不当一回事。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来看,作风操守上的问题只是腐败者身上的一个“脓头”,是腐败者全方位立体化腐败的一种“恶果”。作风问题与经济腐败互为因果。一方面作风问题容易引起经济腐败,另一方面,经济腐败和独断专行的领导作风同样也为生活腐化创造了条件,甚至成为某种必然。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曾长期与9名女性保持非法两性关系,有的还为他生了孩子。这些“二奶”个个都从雷渊利那里获得好处。唐玉凤做了雷渊利6年情妇,雷陆续给她寄了31万元。“二奶”王艳对雷渊利撒娇说,你要真爱我,就在长沙给我买一套房子。她这一句话竟“激活”了永兴县的一项工程:为了给王艳筹措买房的钱,时任永兴县委书记的雷渊利便决定仿效首都的规制,在永兴建人民大会堂,项目预算1000万元,但最后结算时工程款达到2700万元,每个乡负担100万元。当了郴州市副市长的雷渊利一手提拔另一位情妇邱丽娟当了该市城管局的科长,雷教她虚开发票报销冒领公款,邱多开了14万元发票,雷渊利批评她弄的这个数字不吉利,邱丽娟便虚开了18万元的发票报销。雷渊利和“二奶”黄静生下私生子后,黄静竟荒唐地要雷渊利为他们的私生子设立“成长基金”,数额提高为1500万元。充当众多“二奶”的“提款机”的雷渊利,先后173次共收受贿赂950万元,贪污18万元,挪用公款达2650万元,可谓罪大恶极。而其作风操守问题,确实只能算是一个小“脓头”而已。其实,有着类似“脓头”的贪官又何止一个雷渊利,近年来的成克杰、李嘉廷、刘方仁、王雪冰、刘金宝、李金宝、刘志华以及最近暴露的邱晓华,腐败的模式都是大同小异。有的干部在失去监督、放纵权欲的情况下,也导致情欲失控,腐败堕落。

根源之五:作风操守是社会问题的“缩影”,是腐朽现象的“沉渣泛起”。

除了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心理根源外,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毕竟,这些年来专门就作风操守问题查处领导干部的案例实在太少,相关的教育制度等措施也没有跟进。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领导干部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整个社会的风气对领导干部思想和心理上的影响力也非常之大。近年来,在市场观念的冲击下,各种错误的包括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时常影响着人们。社会上“傍大款”、“包二奶”现象较为严重,嫖娼赌博、封建迷信等腐朽现象如沉渣般泛起。发生在领导干部个人身上的种种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包括作风和操守上的错误行为,大多可以从整个社会的“大本营”里找到根基,找到蓝本。还有社会上“笑贫不笑娼”、“羡腐”等腐败文化,也都助长了手握大小权力的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影响了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了领导干部个人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习惯。因此,领导干部的作风操守既是社会的“风向标”,可以影响到全社会,同时,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可以影响领导干部,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动力源和文化源。

上述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告诉我们,促使领导干部出现种种作风操守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组织和单位监督不力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个人的原因。只有深刻认识这些根源,认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才能对症下药,集中力量予以整治,从而推进干部作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探源究果 篇3

一、探源,谈心理健康隐患

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他们应该是一天到晚笑容满面、活泼愉悦、无忧无虑的。我们都还能想起儿时那难忘的回忆,而今青少年的童年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呢?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里去看一看吧。

学生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度过。当你走进校园,就能看见犹如一片桃花林般的灿烂,但走进这片“桃林”深处,你却会发现几道紧锁的双眉,几副抑郁的表情,与他们的年龄是那么的不相称。看到满抽屉的书,那沉沉的分量让你惊异他们弱小的双肩怎能负担?虽然现在素质教育已经在教育界蔚然成风了,但应试教育却依然如未灭的火星在闪烁着。教师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在课堂上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课后作业精心布置,学生每天的学习和作业,常让他们做到十点、十一点甚至更晚,根本没有多少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如此大的学习压力,学生难免会疲劳,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学生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易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也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有些学生形成了自傲、自以为了不起、瞧不起别的同学,而一旦遭受挫折又特别脆弱的不健康心态;有的学生心理不平衡,妒忌同学,或是产生自卑的消极心态,这些存在于学生当中的心理隐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双休日呢?学生回到家中,家长爱子心切,也盼子成龙,他们在社会上打拼,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激烈,都想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能多跑两步,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学琴、跳舞、上补习班,这些孩子盼望的好不容易可以喘气的双休日又全都占满了,学不好,家长就恨铁不成钢,轻则提醒,重则呵斥责骂,和别人的孩子互相攀比,学生又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包袱。

再一个是现在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对学生身心造成了很多危害。如:有的学生贪小便宜,或嫉妒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没有,养成了小偷小摸的恶习;学习网络游戏中、录像片里的坏习惯,以暴力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欺负弱小,或以借钱为名的拿钱不还,或强行问弱小同学拿钱,搜身,对方若是不肯,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造成了有的学生怕出门,怕去学校又不敢跟大人讲,怕再挨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肇事者和不良行为。

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等心态和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

二、究果,心理健康教育路在何方

学生心理素质必须过硬,因为心理健康是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并进行发展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应发挥好学校德育主阵地的功能,开设好相应学科,并在各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好学校阵地的作用,开设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学科,并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挖掘其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重要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同时,教师构建好课堂活动过程,注意考虑学生在活动中的经历以及在心理方面有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课堂上和课后,注意学生的活动以及生生之间的交往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倾向,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解决,防患于未然,给学生以正确、及时的心理导向,将心理隐患消除于芽际。

其次,发挥教育网络功能,联系好家庭、社会,构建校、家、社会一体的教育网络。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盼子成龙心切,有极端的教育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家校联合,发挥好家长学校的功能,和家长多交流,对家长进行一些培训,构建一个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唤起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孩子正确地对待得与失,面对荣与败,以积极的心态生活,注意孩子生理、心理双方面的健康成长。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社会某些机构牵手,为了孩子健康的明天,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纯净的天空。

三、注意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为人师表,做人楷模。教师是在学生心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因而,教师首先要明确这点,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爱为方法,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一切,耐心地做好教育这项持久性的工作。

其次,充分地发挥好教师的教育作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丰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初中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会初中生掌握几种常用方法。如在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进行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自己,学会放松;在烦闷的时候学会与人谈心;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帮助自己心理健康成长等。

总而言之,让社会重视我们祖国未来的成长,家校联合给孩子正确的心理导向,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以爱的天空,给孩子以尊重,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坦然自若地面对来自21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刘晓明,张明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A电子公司仓库失窃问题探源 篇4

A电子公司位于广州市经济开发区,从事电脑外围设备等产品的生产加工业务,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最近一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公司仓库发生多起失窃事件,失窃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给公司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鱼骨图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试图查找该公司仓库失窃的原因,并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一、A电子公司仓储业务概述

1.仓库概况。该公司的仓库总面积约21 000平方米,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设在厂区内的自有仓库,包括原材料仓、成品仓和MRB(品质检验)仓库,总面积5 000平方米左右;第二类是租赁附近厂区的仓库,自行管理,面积约6 000平方米;第三类是将仓储业务外包给3PL(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其提供仓库并负责日常管理,总面积约10 000多平方米。

2.仓库设备概况。该公司仓库全部采用SAP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建立了SIS信息系统,可以与供应链上游实现适时信息共享。仓库内还配备了各种物料的质量检验设备、RF无线扫描仪、电动可升降叉车、人力叉车、料笼、托盘、办公电脑等,仓库内还安装了监控系统。

二、该公司仓库失窃问题描述

因为该公司仓库规模较大,分布分散,存放原材料及成品种类多,仓储部从业人员有上千名,给仓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公司仓库提货,仓库员工把货物装上车清点后签字放行,可第三方物流公司到达目的地后一检查,发现货物短少。第三方物流公司抱怨说仓储部门员工装货时清点有误,仓库部门员工则辩称货物是在途丢失。双方均找不到有力证据,只好交警方处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物质及声誉损失。另外一种情况是,该公司实行全天24小时工作制,员工三班倒。仓储部门员工每天要经历三次交接班,很难对库存物品实现一一清点交接。这样当库存盘点发现货物短少时很难追究责任人,等警方查找到嫌疑人时,该名员工早就离职,不知所终了。

三、该公司仓库失窃成因分析

(一)访谈与问卷分析

为了便于查找该公司仓库失窃的原因,我们走访了该公司仓储部,与仓储部员工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仓储部A组员工(20人)为调研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共分10个题目,包括员工工作年限、仓储业务熟悉程度、货物放行条件、仓储管理制度等问题。从调查反馈来看,该公司仓储部门基层员工均为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并不隶属于该公司员工编制。这些员工平均工作年限不足两年,超过一半的受访员工在该公司工作不足一年。他们大多表示入职后接受了不太系统的培训,对业务不是特别熟悉。在仓储管理方面,货物并没有严格分区分类,特别是贵重物品是与普通物品混放的,货物放行条件比较宽松,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当值的仓管员签字即可放行。在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货物交接过程中,只需要仓管员清点签字,并没有要求双方签字认可,也没有留下货物全部装车的有效证据。

(二)仓库失窃成因的鱼骨图分析

1. 仓库基层员工。

公司将所有基层员工人力资源事务外包,而人力资源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对其身份没有经过严格审核,更没有进行诚信记录调查,并且当A公司仓库出现人员空缺时,这样的员工就被直接派到工作岗位上。受劳动法制约,A公司不能扣押员工工资或其他证件作为担保,员工离职时可以不辞而别。这样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加上A公司对其没有系统培训,他们对仓储的业务流程也没有熟练掌握,一旦工作出现失误就会被罚款甚至开除,极易导致员工产生背叛行为。加上公司仓储管理存在漏洞,员工一旦发现背叛的成本极低,就会实施偷窃行为。经警方查明,公司发生的多起物料失窃案件均为仓储部门员工勾结外贼所为,这也证明了基层员工管理不善是导致失窃的直接原因。

2. 仓库货物摆放。

经过我们的实地观察和对员工的访谈,我们发现该公司仓库物料的摆放比较混乱,原材料货物不管价值、关键度高低均存放在一个仓库内,并没有严格分区分类,公司虽然设有贵料仓,但利用率不高。如单价很高的IC并没有收进贵料仓而是存放在普通仓,这也是仓库失窃损失的价值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盗窃人员可以在普通仓获取贵料物;货物摆放混乱的另一后果是,仓储人员经常无法快速找到所需货物,很难在交接时准确盘点,导致仓管员无法准确掌握库存货物的数量,从而大大增加了货物失窃的风险。

3. 货物放行条件。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该公司仓库的70%的货物出库只需要当值的仓管员签字即可放行。剩余30%的货物出库仅需要当值领班审核签字即可放行。货物放行条件过低,给心存恶念的人可乘之机。仓管员入职审核不严,忠诚度不高,又掌握着货物放行的权力,也是导致货物失窃的一个重要原因。

4. 仓库设施设备。

公司虽然设有贵料仓,但因为货物并没有严格按照价值和关键度高低分类,所以被仅有少量的贵重物料被收进贵料仓,大部分价值或关键度高的物料与其他物料一起混放在普通仓库,导致贵料仓的功能未能充分利用。另外,公司仓库虽然配置了先进的监控系统,但在以往几次失窃事件中,事后却发现,有些关键地段的监控系统被破坏,因而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给事后的案件侦破带来很大困扰。还有仓库的一些关键位置没有设置监控系统,存在监控盲点,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5. 对3PL公司管理。

公司有一半的仓储业务是外包给3PL公司的。物料先由供应商送达公司仓库审核,然后再由3PL公司提货,转至其仓库存放。公司仓管员在与3PL公司进行交接时,仅依靠自己清点数量,就签字放行。货物在途过程中缺乏监督,3PL公司的司机或押运员就有动机盗取货物。一旦3PL公司检验发现货物短缺,就会将责任转嫁到公司仓管员头上,而因为公司并未要求对方也现场清点确认,很难推卸责任。另外,3PL公司管理上存在漏洞,对物料的验收存在时滞,盗窃分子一旦得手,立即辞职走人,当发现货物短缺时,很难追回损失,3PL公司就会利用A公司仓储管理的漏洞将货物失窃的责任转嫁到A公司,给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A公司解决仓库失窃的SWOT分析法

仓库失窃的根本原因是仓储管理不善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公司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公司解决仓库失窃问题所具备的内外部资源,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可以利用其全球500强的优势,吸纳具有丰富仓储管理经验的管理层加盟,有效改善仓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利用资金优势加强贵料仓、监控设施等建设,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但是另一方面也需注意与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以及3PL公司合作时,应加强对其业务监控,及时防范风险。

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1.对库存货物实施严格的分区分类管理。根据该公司存放的物料特点,我们可以利用ABC分类法和CVA分类法相结合的物料管理方式,将物料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ABC分类法依据物料的价值高低将货物价值高而品种数低的货物分为A类,实现重点管理,而对品种数巨大而价值不高的货物分为C类,实施一般管理,介于二者之间的物料则分为B类,实施次重点管理。而CVA分类则针对物料对生产或销售影响的关键度来划分为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和较低优先级。关键度可以包括货物的购买难度(越难够买到关键度越高)、客户对货物缺货的要求(是否允许缺货,越不允许缺货,关键度越高)和市场需求状况等。综合运用这两种货物分类方法可以避免将那些价值虽然不高,但一旦缺货会给公司业务造成重大损失的物料纳入重点管理范畴,防止这类关键物料丢失。

2.对仓储部门员工加强管理。该公司将仓储部门基层员工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确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人力成本的降低并不等同于员工素质降低,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建议A公司利用其品牌优势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监控管理,如要求对方加强对入职人员的资质审核,检查其身份是否真实,以往诚信度如何等,严把入口关,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混进公司仓库,给公司带来损失。在员工入职后,公司也应为员工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仓储业务流程,了解仓储管理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业务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这些员工的业务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接受500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3.加强对3PL公司货物交接管理。A公司与3PL公司原有的业务流程是3PL公司车队直接派车到A公司的原材料仓库,按照出库单提取货物后装车,经过仓管员签字后放行,车队就可以“自由”了,没有监督人员。这样在发生货物失窃后3PL公司很容易把责任推卸到A公司头上。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将货物交接流程稍作改进,在货物交接时必须经双方签字认可,并经仓库领班或主管审核,然后由A公司人员进行封车、拍照完毕后再放行。

4.设备的完善。公司可以在贵料仓库增加门禁系统,并提高进入贵料仓的权限,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另外,应在一些关键点增设监控设备,比如一些拐角处容易造成系统盲点的地方或者货物进出的必经之路,避免让不法人员有机可趁。还要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总结

本文围绕A公司仓库失窃问题,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分析、鱼骨图分析法,查找仓库失窃的根本原因,并运用SWOT法分析公司解决该问题所具有的资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如运用ABC与CVA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方法对货物分区分类管理,对基层员工和3PL公司加强监控等。本文不仅对解决A公司失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鉴于该问题的普遍性,相信对于遇到同类问题的公司也会有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李永生, 郑文岭.仓储与配送管理: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70-176.

辞典学名称探源 篇5

辞典学名称探源

词典、辞典以及辞书是超然于名实纠葛之上的,它们在辞典学界的称谓上并非完全一致.通过对字书、字典、词典、百科全书、辞书等相关概念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阐释,使人们对辞典学名称渊源有更清楚的认识.

作 者:马海江 杨超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7)分类号:H06关键词:字典 百科全书 辞书 辞典学

地区贸易壁垒探源 篇6

媒体报道的这类故事虽然有趣,但并不令人吃惊。经常到各地出差的人很容易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上海、武汉、长春等地的出租车用车也很有地方“特色”,上海几乎是清一色的桑塔纳,武汉满街跑的都是神龙富康,长春则以一汽捷达为主。

稍微对中国税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不管是香烟还是小汽车,都是我国目前消费税的应税商品。那么,这些消费税的应税商品为何又会和地方保护主义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呢?

大家知道,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并不是真正的“消费税”,也就是说,从课税环节来看,消费税除了珠宝玉石税目外,都在生产、委托加工等源泉环节征收,因此,目前的消费税实际上应当被称作“生产税”。尽管这样的税制安排有利于税务机关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税款流失,但是却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这种税制设计容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在现行的消费税制下,一家外地企业的烟酒等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收入为外地政府所有,如果这些应税消费品流入本地,不仅对本地的财政收入没有贡献,而且对当地生产同类消费品的企业还会构成竞争,会抢占后者的市场份额,从而最终影响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即使本地企业不寻租,地方政府也会积极干预,阻碍外地应税消费品流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成为烟酒等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的税制原因。法国某国际研究和开发中心发现,中国消费者购买本省产品的数量是购买外省产品数量的21倍。中国跨省商品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当于严重,几乎与关税削减前欧盟各国间的关税水平相当。中国地区间如此严重的“贸易壁垒”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其次,导致了税负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均衡。我国生产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政府获得了大量的消费税收入,但是这些消费税并不都是由其本地居民负担的,因为这些商品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农村和中西部等其他地区,而消费税的税负很容易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但广大农民和中西部负担的消费税却没有形成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结果,一方面,生产型企业集中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税收收入殷实,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很高;另一方面,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尽管负担了很多税收,但税收收入不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使税收负担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出现了不公平。尽管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进行一定矫正,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加大了我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财政资金不足,怎么办呢?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为“新农村建设税”。普通民众可能并不了解,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地区还要缴纳1%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以此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在很多学者提出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在税制设计的源头上保证农民的自身利益,就用不着“反哺”了。

最后,我国目前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等源泉环节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复投资、投资过热等现象,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既然各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多寡与当地生产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直接相关,那么这种税收制度安排的结果无疑促使各地争相投资建厂,而且还要努力增加规模,以争夺税源。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投资过热、重复投资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上大量产品供过于求,无不与此有关。

事实上,真正的税源应当是消费,而不是生产,只有经过消费者检验的生产才是有效率的,否则只能是低效生产甚至无效生产。因此,应当由消费引导投资,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才是生产和投资的指挥棒,而不是相反。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等国家实行的销售税(retail sales tax)也都是在消费环节征收的。

文本“读误”探源 篇7

一、读者中心论和多元解读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随着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当代文本解读观摒弃了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 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 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现代阅读学认为, 读者不仅是作者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 而且是创作的最终完成者。读者有权对作品作出独立的不同于作者意图的阐释。“解构主义指出:重复性阅读寻求的是译解, 梦想寻找到真理或源泉, 批评性阅读不再关注真理, 不再寻找源泉, 它只肯定阅读的游戏。”

叔本华认为,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无异于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 但要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钱钟书先生也曾说:“我主张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不应插嘴。”于是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声:“作者死了!”这种“读者中心论”的文本解读观点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等“尊重读者”的教学要求。正因如此, 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走向了片面, 认为只要是学生有独特感受的阅读就是成功的阅读, 有“创造”的阅读就是好的阅读。只注重感受、创造的形式, 而忽视方法、态度的指点和价值的引领。

其实, 我们必须认识到, 阅读学所指的“文本解读”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有着很大的不同。阅读学意义上的读者是“成熟的读者”, 而中学语文教学里的读者却是“不成熟的读者”。正因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才需要教师去引领和点拨。王尚文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对这个世界中的许多东西应该已有所知, 因为他已在前人的引导下进入过其中, 他已听过前人的介绍, 他也已有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在这个世界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安全的道路, 要通过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 让学生知道哪里有沼泽陷阱, 哪里有悬崖峭壁, 哪里有激流险滩;让学生知道哪些是会伤人的野兽, 哪些是会夺命的毒菌, 哪些又是会害人的罂粟花……”这就形象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 鼓励学生有独特的阅读体验, 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理解的纵容和放任。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成长为成熟的读者”的过程。

《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认为对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得到不同的结果。于是有不少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 刻意追求新、异、怪, 并认为这样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对多元解读的误解。为多元而多元的课堂固然是有创新, 但更多的是对文本和他人观点的漠视, 最后形成“求异式阅读、抬杠式阅读”的泛滥———你说愚公不愚, 他偏说愚公愚蠢;你说岳飞是民族英雄, 他偏说破坏民族团结;你说阿Q对吴妈说“我要和你困觉”可笑可憎, 他偏说那是阿Q淳朴坦诚的真情告白。这种根本不尊重作者和文本的“多元解读”有何价值可言?

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阅读, 我们需要文本解读理论的指导, 但是更需要辨清它在教学上的适用范围和价值。

二、“言语教学论”和“阅读对话论”被泛化和曲解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经过不少专家的介绍与发展, 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而他们的核心论断———“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教学”的观点也被很多教师所接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言语”和“言语能力”内涵的相对宽泛, 使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容易产生“脱轨”。因为任何形式的课堂都会产生阅读、思考、倾听、表达等等“言语活动”, 而这种“活动”的量和质都很难以显性的方式来呈现——让学生朗读一节课是言语活动, 让学生讨论一节课也是言语活动;讨论出理想的结果是言语活动, 讨论不出结论也是言语活动。而事实上是, 有结果的不一定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有利, 而没有结果的可能让学生的言语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因此, 由于对“言语能力提高”评价的困难和对“言语”内涵理解的泛化, 使语文教学内容也随之泛化。如教《我的第一本书》的时候, 就让学生大谈“你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就搞“脑筋急转弯、一题多解”的游戏;上《出师表》就弄个“三国故事会”, 评选故事大王。对于一篇课文, 朗读、表演、辩论、讨论……各种课堂形式百花争艳;语言欣赏、形象分析、写法指导、借古思今……各种教学内容随你而定。“因为都是言语活动, 所以都是语文教学”———这种对于“言语教学”的片面理解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很有市场。

与“言语教学论”的遭遇类似, “阅读对话论”也在教学实际中遭到了泛化和曲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里的“对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话语交际, 而是在彼此独立和尊重的基础上, 通过了解、询问和思辨, 进行倾听和表达的活动。这种活动, 不是以对话为目的, 而是谋求通过对话来达到“视域共享后的一致”。可事实上, 有不少老师把质疑文本当成对话, 把和前人观点唱反调当成对话, 类似“父亲爬月台是违反交通规则”“武松景阳冈打虎是滥杀珍稀动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恩将仇报”等“创造性阅读”屡见报端;也有不少老师把“问答”“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当成对话, 把争论得热烈、讨论出新意看成是对话的成果, 只关注是否思考, 是否表达, 是否倾听而不关注思考是否正确, 表达是否合理, 倾听是否有效。“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调动得出现学生与自己‘面红耳赤’争辩的情景, 可以说, 我们的对话教学就走上了真正对话教学的成功之路, 走向了对话教学的艺术佳境。”这种对“对话”含义的曲解和操作的泛化, 是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流于肤浅的重要原因。

三、教材教学内容的不确定使阅读教学随意性大大增强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行的教材大多只是给教师以用来教学的文本, 却没有明确该文本的教学内容。比如“感受亲情”这一单元里的几篇文章, 它的教学内容难道就只是通过这些文本来感悟亲情么?鲁迅的《风筝》也在这一单元, 它的教学内容该是什么?光一个“感悟亲情”显然太肤浅也太玄虚了。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看似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利, 而事实上是给教师增添了更大的障碍。对于同一个文本,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但是, 在这些不同的处理方法中应该有一个着眼于课程目的和学生实际而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而由于教材没有提供这一“基本的教学内容”, 使目前的阅读教学随意性很大。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学生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可能截然不同:你上人物形象分析, 他上写作手法鉴赏;反之,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则可能相同:八年级的课文可以放到七年级去上, 高中的课文也可以让初中生去学习, 而且方法一样, 目标一致。这种阅读教学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不同的学习阶段, 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文本类型, 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此, 王荣生教授作了较为中肯的阐述和有效的尝试。比如, 他把文本分成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四种类型, 对这四种类型的文本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取向。《语文学习》上刊载的一系列“单元样章”的文章, 也正体现了这种思想, 对改变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如“鲁提辖是杀人犯吗”“孔乙己告状”“祥林嫂死因调查报告”等案例所涉及的文本, 大体上应该归类为“定篇”。我们认为, 作为一个经典篇章, 它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性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确定既是文本自身价值所决定的, 也需要和某一学业阶段的学生特点相适应, 而不能带有太大的随意性。因为阅读经典, 不仅在于获得阅读方法, 也在于得到文化传统的启蒙和文化精神的熏陶。“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 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 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经典已经不是一般的文本那么简单, 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对于经典的阅读, 用朱自清的话来说是“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在教人认识经典一番”, 是在于“了解和欣赏”。王荣生先生也认为, 对于中学教学来说, 经典的解读是有答案的, 这个答案就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观点。它们是我们进行经典解读的“内化”要求和立足点。我们没有必要抛却前人的研究成果, 放弃“巨人的肩膀”而去闭门造车。

在阅读教学时产生“读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师自身认识的局限和教材编撰的不足, 也有社会价值评价的负面影响和教育观念在变革中的泥沙俱下。要改变和消除“读误”现象的泛滥, 还需我们擦亮眼睛, 静下心来, 实实在在做一点努力, 让理论、观念和教材真正为教学服务。

Townhouse探源 篇8

一、townhouse的起源

town house是城市住宅的一种基本类型, 它的发展历史几乎和人类城市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中世纪亚洲或欧洲的城市里, 两到三层木结构的沿街排屋是最常见的城市住宅, 分户的横墙清晰地定义了每一家的产权界限, 使得紧张的土地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砖砌的两片横墙是最主要的承重结构, 内部空间可根据实际灵活地调整。可以说, townhouse的前身——“沿街排屋”本质上是一种低建造成本、高土地利用率的城市住宅, 特别是在以商业功能主导、土地稀缺的西欧中世纪城市特别普遍。

town house这一名称来自于中古时代的英国, 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原来, 在工业革命前的伦敦, 城市拥挤、卫生状况恶劣, 贵族们住在乡间自己土地上的庄园里。但是一旦到了君主召集贵族议事的季节, 他们就不得不在城内居住一段时间。在这种需求下, 出现了一种被称为“town house” (城市住宅) 的房屋, 虽然形制上源于城市平民使用的排屋, 但是面积更大、层数较多、装饰考究, 专门供暂居城市的贵族们使用。因此, townhouse一开始是一个相对于“country house” (乡间住宅) 的概念, 是一种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升级版的排屋。

二、城市化与townhouse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彻底地改变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面貌。英国的情况是, 贵族们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退隐于他们在乡郡中的庄园中, 那些留在城内的town house被刚刚进城的资本家们买走。

早期工业化的城市中普遍出现了城市膨胀、房地产快速增长现象:一方面是极高密度的廉价型工人排屋住区的出现;另一方面是中低密度、带花园的中产阶级排屋住区的的建设。前者位于工业区附近的空闲土地上, 后者在主城边缘新开发的地块中。无论是廉价型的工人排屋还是环境较好的中产阶级排屋, 都可以被笼统地称为town house, 当然其内涵和品质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欧洲大城市 (伦敦、柏林) 到了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贫富差距开始拉大, 工业技术的进步 (市郊铁路、电话的普及) 又为第一次大规模的郊区开发奠定了基础。那些原本住在工业区廉价排屋中的工人阶级“成功者”搬往远郊的住区中, 自己成为房东将原有的排屋分租给多户无法负担整套单元的工人家庭。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伴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壮大, town house这种住宅产品逐渐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 和与具体阶级人群的对应关系, 渐渐成为市场上的一大主流。用时髦的市场营销术语来说, 叫“高性价比”。t o w n house价格比独立别墅低, 却做到了每户有天有地有后院,

作为一种舶来品, town house在中国的出现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上海, 这种混合了江南天井民居和英国联排工人住宅特征的低层高密度城市住宅很快成了当时中产阶级家庭主流的住宅类型。1990年以后, 中国的大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坐落在郊区的town house产品, 并逐渐形成了介于别墅和公寓之间的一种住宅类型。

三、town house的类型与特点

1、花园空间——精致的外部空间品质

town house具有与别墅、公寓截然不同的三大特点。第一, 在于t o w n house的外部环境——花园空间。虽然town house不可能像别墅那样拥有完整的大花园, 但通常会有一个精致的前院, 使得室内空间与外部街道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图3) 。通常来讲, 这种5米x10米左右的前院并不具备非常实用的功能, 但却能有效的提升房屋的整体品质。另外有一种类型的town house是没有花园的, 房屋直接面向人行道, 通常位于土地昂贵的内城。为了能保证私密性, 其一层被抬高至街道人视线以上, 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城市中常见的做法。而这一模式也启发了后来对town house往高密度方向的改良, 如二战后英国、荷兰“低层高密度”运动中, 出现的两户甚至三户竖向叠加的town house, 万科的“叠院情景洋房”正是参考了这一模式 (见图4、图5) 。在土地宽裕的情况下, 不少town house包括了后院, 豪华型的town house前后都有10米以上的花园, 面宽更大。有些案例中甚至有将独户t o w n h o u s e做到4层、附带电梯, 其顶部为两层通高的大型起居室, 其室内空间实现了LOFT的质量, 而外部环境几乎可以和独栋式别墅的花园相媲美。

2、立面处理——魅力独具的建筑细部

关系到town house外部环境品质的另一个方面是立面的处理。相比于公寓和别墅, t o w n house是最关注立面效果的。公寓的立面属于公共财产, 通常公寓大楼的居民不会特别在意立面。而town house每户的立面属于各户家庭, 是标示自家所在的主要符号, 而和别墅相比, town house的主立面相对窄小, 更是需要特别地重视。从居住者心理上来讲, town house的立面是使人和“我的家”产生记忆联系的桥梁。当然, 这里讲的立面效果, 并非是追求稀奇的样式或昂贵的材料, 而是落实在对细节的处理上。立面的细节一方面需要通过选取适当的建筑元素营造亲切的居住尺度, 如入口的平台、雨篷;另一方面在于体现一种工业化社会中所稀缺的手工艺品质, 不少town house楼盘采用砖或仿砖的贴面材料设计立面, 就是因为砖作为一种手工砌筑的材料, 其细致的砌砖方式能体现出建筑细部的独特魅力。

3、内部空间——小面宽大进深的合理布局

town house的第三个特点, 在于其内部空间结构。town house每个单元面宽小 (4~8米) 、进深长 (12~15米) 。其内部使用空间必然是沿横向线性安排, 楼梯通常结合卫生间、储藏间设置在中部。一种倾向是尽量压缩交通空间的面积, 多出现在经济型的产品中。另一种是将楼梯与露台或内院相结合, 形成内外交织特色空间。

4、“透气”处理——适宜的采光通风设计

由于town house单元面宽小、进深长, 其中部往往采光通风较差, 许多设计在中部布置了天井或是与相邻单元形成合院, 使得北部的房间也能有一定的日照。而这种内向庭院的做法, 和传统中式的院落住宅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逐渐在成为town house开发的一个独特方向。另一种让town house“透气”的方式是利用场地的高差或通过建筑体量的退跌形成高差, 使得高处的楼层能够获得充足的采光面。第三种“透气”的方式是通过平面单元组合的相互错让, 使得每个单元有一定横墙面得以采光通风, 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形成town house群落丰富的外部界面, 特别是对于营造户前半私密的花园小空间有较好的作用。

四、结语

“风琴”探源 篇9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明清时期, 西学东渐历时300多年, 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 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正要开始迅速发展, 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 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 传教士在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同时, 也大量传入西方的科学技术。《远西奇器图说》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前一时期出现的著作, 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口译、王徵笔述绘图, 发行于1627年。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

一、“风琴”释义及探源

西学东渐中的早期洋学著作, 很快就传到了日本, 为近代日中词汇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在研究中对有些词语的源流问题还存在不妥之处, 如在阅读《远西奇器图说》中发现了“风琴”一词, 出现的句子是“制风琴自奏”。在刘正埮等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把“风琴”一词定为日源词, 其解释为“键盘乐器的一种”, 并把其定位为日源词。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因为初看“风琴”, 首先想到的是与它有相似处的其他西洋乐器, 如钢琴、小提琴、竖琴、电子琴等, 觉得这个词是汉语按照自己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从英语中意译过来的词, 或是想到它与中国的“古琴”有关系, 把它归为中国本有的词, 不会认为“风琴”是日源词。

那么, 到底“风琴”源自何方呢?有待考证。

(一) “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时中日比较

《汉语大词典》中“风琴”第二个义项“悬挂在屋檐下的金属片, 遇风相击发声”, 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 “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存在着。词典中所举例证为:

“古人殿阁、簷稜间有风琴、风筝, 皆因风动成音, 自谐宫商。” (明·杨慎《升庵诗话·风筝诗》)

但是通过《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和北大语料库进一步查找文献资料发现, 在更早的资料中已经出现了此项意义, 即出现在唐代作家的诗中, 如:

“月出石镜间, 松鸣风琴里”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风琴秋佛匣, 月户夜开关” (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风琴”的第一个义项为“風にひびく琴の音”, 意思是风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发出的声音或琴音, 和古代汉语中“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的意思是相近的, 出现在《江吏部集·下·花鸟春资貯》 (1010~1011年) “士林今日多歓楽、攀栄花聴風琴”。

很明显, 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存在的“风琴”, 中国比日本早了几百年。在唐宋期间中日交流中, 此项意义应是被日本引进。

(二) “风琴”作为双音节词时中日比较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是主流, 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 双音节词逐渐增多。“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和作为双音节词并列存在着, 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 才慢慢变为纯粹的双音节词。

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双音节词出现的“风琴”有两个义项, 第一个义项是“古琴”, 第二个义项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悬于簷前的铁片。亦称铁马、风铃、风筝, 风吹则响, 故名。”这个义项是由“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时的意义发展演变而来。所举例子为:

“唐·僧·齐己·白莲集十有风琴引歌行。”

日语中“风琴”出现风铃意义是在“今簷につくる風鈴をば占風鐸といふべし〈略〉占風鐸また、殿鈴〈略〉風琴等の名あり” (《随笔·燕居杂话四》1837年)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作为“风铃”意义的“风琴”, 中国也比日本早得多。

二、结论

通过对中日“风琴”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风琴”无论是作为两个单音节词, 还是作为一个双音节词, 其意义出现的时间中国总是比日本早。日本人对译organ为“风琴”, 应该是受到了汉语的影响, 《汉语外来词词典》把其定位为日源词是错误的, “风琴”的“创制权”应该是属于中国, 此词既不是日源词, 也不是外来词, 而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词, 只是在中西交流中, 随着新事物的出现, 中国在“风琴”原有意义上赋予了其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巍.太平天国风琴含义的史事探索[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季节刊) , 2010 (3) .[1]刘巍.太平天国风琴含义的史事探索[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季节刊) , 2010 (3) .

[2]朱京伟.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音乐学 (季刊) , 1999 (2) .[2]朱京伟.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音乐学 (季刊) , 1999 (2) .

[3]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3]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

家谱档案探源 篇10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脈络, 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宗者, 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 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 便有了“宗”, 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 主者为尊并有特权, 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 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 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 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 它所明的统系, 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 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 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 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 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 旧的贵族“公侯伯子, 失其本系”, 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 宗族组织由兴到衰, 由破坏到重建, 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两汉时期的政治, 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 刘邦尚官, “命官以贤, 诏爵以功”, 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 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选官品人, 婚姻嫁媾, 士庶分明, 尊卑严格, “官之选举, 必由簿状;家之婚姻, 必由谱系”, 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 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 造假之事应运泛滥起来, 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 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 大量中原人口南迁, 经济中心南移, 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 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 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称, 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 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 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 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 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发挥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 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 起着追溯宗、联宗收族, 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到了宋代, 族谱的性质、作用、内容、体例以及编纂与管理, 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首先, 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 已不再是划分社会政治地位的依据了。其次, 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 已不再是“家之婚姻”的依据。第三, 宋代及其以后的族谱, 以“敬宗睦族”、“尊祖收族”为宗旨, 记载内容亦以宗族内部之事为主, 诸如世系图表、谱系本纪、恩荣宦迹、忠臣孝子、家规族训、祠堂族产、坟茔墓志等, 这是修谱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类族谱的形成和发展, 极大地强化了宗族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同时也促进了族权的形成和发展。现存的族谱, 主要是明清以来编修的这种类型的族谱。

明清以来编修的族谱, 其内容极为丰富, 大致说来主要有:谱序、谱论、恩荣录、遗像及像赞、姓族源流、先世考、世系图表、世系考辨、家传、仕宦录、科第录、著述录、艺文志、祠宇志、冢墓志、族规家法, 五服图, 族产、派语、领谱号等, 这些记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 是研究社会历史的资料来源。

家谱, 历史上曾有多种名称, 家谱仅是其中使用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从古至今, 家谱类文献的名称大致还有如下这些:谱、谱牒、族谱、族系录、族姓昭穆记、族志、宗谱、宗簿、宗系谱、家乘、家牒、家史、家志、家记、百家集谱、世录、世家、世本、世纪、世谱、世传、世系录、世家谱、支谱、本支世系、枝分谱、帝系、玉牒、辨宗录、偕日谱、系谱、图谱、新谱、星源集庆、列姓谱牒、血脉谱、源派谱、系叶谱、述系谱、大同谱、大成谱、氏族要状、中表簿、房从谱、维城录、谱录、祖谱、联宗谱、真谱、渊源录、家世渊源录、源流考, 世典、世牒、世思录、家模汇编、乡贤录、会谱德庆编、私谱、传芳集、本书、系谱、清芬志、家传簿、先德传、续香集、房谱、祠谱、坟谱、近谱、会谱、全谱、合谱、统谱、通谱、统宗谱、宗世谱、总谱等。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 即某人的世系所承, 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 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 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 长者50余字, 短者仅二三字, 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近几十年, 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和西方的华人社会中, 寻根、认宗、组织宗亲会、新修家谱已成为一股潮流, 并且还有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迹象, 其中尤以台湾最为活跃。原先台湾的家谱数量较少, 近二三十年来, 台湾掀起了新修、续修家谱的活动, 家谱研究也很深入, 就连大学中某些中国通史课程的老师们也指定学生写制各自的家谱作为作业。1981年, 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成立国学文献馆、从香港等地和国外大量搜集家谱资料, 并复制了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所藏的中国家谱胶卷, 以提供公众使用, 更刺激了台湾新修家谱的风气。因而, 短短30年间台湾收藏的家谱达到相当数量, 据1987年台湾省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会出版的《台湾区族谱目录》记载, 大约有各种类型的家谱资料10600余种。

中国古典美学探源 篇11

关键词:古典美学;书画艺术;儒家;道家;佛禅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79-03

几千年来,我国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对美的认识、思考和论述,是汇成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它滋润着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书画艺术的根系,使之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奇葩。我们回味“源头之水”,旨在促进新时期艺术审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

儒家群体以孔孟为代表,他们有很多关于审美的论断,略举一二便可窥见一斑。

其一就是孔子在老子区别理解“美”和“善”的基础上,倡导人们在艺术实践中把“美”和“善”统一起来。这就使得艺术审美有了极强的哲学辩证思想。《论语》中有两段记载说明了孔子的这个思想:

《阳货》:“子日:‘礼云礼云,玉帛

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八佾》:“子日:人而不仁,如礼

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前一段记载是说,“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后一段记载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 “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这两段记载都强调了同一思想:在“乐”(艺术)中,“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

笔者十分赞同北大教授、著名美学家叶朗对孔子关于“美”和“善”相统一的解释:“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应该是“善”的。

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美学思想。

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成就为世人公认,这幅“天下第一行书”是“美”和“善”完美统一的代表。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去体味,书圣用笔有藏有露,侧笔取势,起承转合,笔意畅达且自然精妙,结体变化多姿,匠心独运,风格古朴,神韵典雅。从内容和主题上去欣赏,文人墨客少长成集、群贤毕至,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观天察地、畅叙幽情,兴谈人生之感慨,悲论生死之虚诞。这种雅集真是千年美事时过难求,这种感怀方为大彻大悟令人明心醒事。这是一幅形式和内容亦即“美”与“善”统一得尽善尽美的不朽之作。

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形式角度去欣赏,长卷幅面承载着一河两岸景色,简练的笔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千百人物情态,通幅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生,通过市井的繁华表现当时国泰民安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只有长卷的幅面才能承载,众多的人物只有简练的笔触才能清晰再现,宽阔的幅面只有巧谋篇、妙布局才能使繁华得以再现,形式与内容(“美”和“善”)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其二是孟子关于“共同美感”的论述。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段话说明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人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人人都有共同的美感。孟子的论述符合人的生理本能,符合人类对所品所见所闻等一切事物的审美共同感觉。当然,由于孟子所处时代的局限,他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具有共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时代差异、民族差异和个体差异),但单从中国书画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共同美感”观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就书法创作而言,作品的观者尽管身份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喜好和情趣不同,但他们对于书法美的感悟、评判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美感”的基础之上。假如我们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刚入校门的六龄学童的初次写字作业放在一起作比较性试验,让接受过初级文化教育的人来评判二者的优劣,可以断言,没有人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美,也没有人说六龄学童的初次作业不难看,这是人们对于艺术的“共同美感”使然。由此可见,评判和欣赏中国书画艺术是依据世人公认的“共同美感”的审美原则进行的。可以说。孟子是这个审美原则的第一起草人。

对绘画艺术的评判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仅从上面谈到的孔、孟两大家的精辟论述,我们就可体会到中国古典美学中儒学的成分及其对后世书画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

二、道家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老庄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提出的“道”、“气”、“象”、“有”、“无”、“虚”、“实”、“玄鉴”、 “自然”等对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无”、“虚”、“实”学说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章法布局起着点石成金的作用。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有”和“无”构成了宇宙万物,如:地为有,天为无,地因天存,天因地在,缺其一则无另物;就现象界来说,世间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和“实”的统一,统一即是美的境界。老子的这个美学论断被应用于中国书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在章法布局上有了可供遵循的原则。

“虚”和“实”,是中国书画创作中时时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概念理解上是对立的。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巧妙地、合理地将它们进行调和使之达到有机而完美的统一,这正是对老子美学思想的践行。

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单从画面形式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对构图的要求相当高,要通过多种方法(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使观众的视觉与感知达到平衡;从艺术审美的深层次来品味,它要体现作者的美学素养乃至启迪观众的思维并从中得到教益,撩动观众的情绪并从中享受愉悦。所以,在构图上要求虚与实相得益彰,体现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具体地说,比如一幅梅花的构图,如果不懂得虚实相生的道理,将繁枝密朵布满整个幅面,该虚未虚,当实未实。不分主次,不论层次,满目繁花,处处枝条,令人眼花缭乱而不知重点,观众看后必定兴味索然,评价不高。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用抽象的线条语言传情达意。相对来说,虽然书法不如具象的中国画那样通俗易懂,但书画同源,在某些方面书法与中国画有诸多相似点。清代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中讲到,他曾受到邓石如的启发,邓在谈到书法的章法布局时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段话谈到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和绘画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计白以当黑”,他倡导的做法就是在绘画的构图和书法的章法之中做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这正是对老子“虚实相生”美

学观点的继承和实践。在书画创作中践行这个观点,不使幅面安排得过满过挤,留出必要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而使画面更显空灵、更有生气。在通常情况下。对悬于展厅的一幅书法作品就其整体来看,欣赏者们不会用很多的时间从微观上考察书写者用笔的正误与否、点画的精到与否、线条的精致与否、结字的合理与否,更多地是从宏观上衡量作品的几个重要要素,如风格神韵、章法布局等,而章法布局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虚”与“实”的辩证处理上,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三、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多学科、多门类学问的集大成者。不只儒家、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很难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佛禅美学感悟的具体表述文字,但能从可以见到的只言片语和佛禅信徒的艺术实践和论艺言语中归纳出佛禅美学感悟的大概。佛禅崇尚精神生活,追求最崇高的境界、最透彻的觉悟、最正确的真理,这是被凡夫俗子视为玄妙学问的大智大慧。佛禅是怎样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最高追求呢?其实就一个字:悟。怎样悟?——苦行、戒律、禁欲、禅定!在这些清规戒律的约束下讲求强制的修炼和对佛法的自悟。

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践行者们受佛禅感悟的影响,并在对万事万物的体察和研究中“悟”出了书画艺术美学的玄机,他们或信佛体事,或参禅悟理,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运用于书画创作过程中,使笔下之作蕴含佛禅思想的玄机妙理。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大家本身就是佛禅高僧,他们以佛禅的思维方式研究书法,以苦行精神习练书法;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书家或与禅僧有密切的交往、深厚的友谊,或在禅学上有精深的研究。这样的实例许多朝代都有。

杨隋(炀帝)以前就有智果、怀仁等僧人把书法当作修炼自身的功夫来做:怀仁历二十年集王字成《千字文》;智永历三十年写《千字文》800本广赠各寺院。

唐初书家虞世南撰《笔髓论》,其中谈到书法时说:“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其中“必须心悟”、“澄心运思”和“神应思彻”强调的就是,要按佛禅的要求在苦练中自悟书理;中唐书家怀素本身就是佛禅中人,他的大草书法无疑是从禅悟中变出新貌的;晚唐的僧人书家释亚栖基于自己的顿悟认识到一个从未被人发现的重要规律——“凡书通则变”——这里的“通”作“通晓”解,“通晓”即彻悟,说的是只要彻悟了书法的玄机就能变出属于自己的书体来。“若执法不变,纵能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他的这段论述正是禅悟的结晶,一语道破自悟通变、创新自立的玄妙。

宋代大书画家、文学家苏东坡与僧人佛印过从甚密是人所共知的,他非寺中人,却通佛家理,并使自己的书画作品散发出佛禅境界的香火味。佛禅思想对苏东坡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从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中看出。黄庭坚说苏东坡的诗、书、文具有脱尽凡俗的禅意;其实黄庭坚本人也笃信禅宗,自言“是僧有发,似俗无空,非梦中梦,见身外身”,难怪他评说苏东坡时用禅家语以譬喻,也难怪他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草书脱尽唐法,尽显宋意。

不仅宋代不少书画中渗透着佛禅思想,宋以后的许多艺术美学观点也在佛禅的影响下形成。后人有言: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那么,宋尚何“意”?说到底是尚禅意,即借书画来表达他们对世事万物的别样感悟,把功名利禄、冷暖炎凉置之度外,让心灵进入幽、深、清、远、淡泊、宁静的境界。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也是著名的禅宗居士,自名其书斋为“画禅室”,他作书画喜用淡墨,章法安排力求简约疏朗,这分明是在寻求一种清谈绝俗的境界。他也常常以禅理论书论画。

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等,无心求媚以迎合时俗,笔下的画有荒寒、空寂、冷漠的禅境。笔下的字也是冷漠于世、简疏于情,同样是禅意的清苦意境,但又透出难得的清新。

民国初年,禅意书画仍为有识者所继承,不仅有人在佛禅感悟和至高精神境界的启发下创造了空灵缥缈、远离尘世般的书画艺术。还有一些自鸣清高的文人墨客也从佛禅感悟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求虚净自足的意境。

以上所列只是想说明一点,由于佛禅感悟的影响,我国古时众多书画家的艺术创作在升入到最高境界时,并非以书画来寄托心志、抒发感情,而是以寻求对宇宙自然存在运动规律的解悟。这就使得佛禅感悟左右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审美,使书画艺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崇高的境界。

中国书画艺术必须向前发展,那么,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寻求发展的出路。并非简单到只要“创新”(例如写“丑书”)就能找到突破口,关键在于要寻求到符合当今国情、顺应当今民意的艺术美学理论体系来指导书画家们的实践,使书画艺术在当代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固有的儒家思想、道家观点、佛禅感悟只能部分地批判性继承,以作为当今之世书画家们参考的内容,而符合现今国情民意的另一部分目前尚处于未知状态,还有待致力于书画艺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去探索、去总结。

“平面”“曲面”探源 篇12

明清时期, 西学东渐历经300多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万历年间, 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在我国传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在这一阶段中, 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为最早专门对西方数学著作所做的翻译。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 共13卷。这本著作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我国的《几何原本》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Matteo Ricci, 1552-1610) 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 (15卷) 合译的, 共翻译了前6卷。而后9卷的翻译则推迟了200多年, 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本文所说的“平面”与“曲面”是根据徐光启和利玛窦翻译的前6卷而做的探讨。

二、平面

(一) 辞典的解释

《汉语外来词词典》平面:“最简单的面, 在一个面内任意取两点连成直线, 如果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面上, 这个面就是平面。”源日平面意译英语plane。《辞海》也收入“平面”, 其释义和《汉语外来词词典》一样, 也表明是外来词, 源自日本。

“平面”真的源自于日本吗?我们先看下中国词典的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平面】指没有高低曲折的面。数学上称最简单的面, 即在相交的两直线上各取一动点, 并用直线连接起来, 所有这些直线构成一平面。现亦常用于比喻。 (这里给出了意思并无例证。) 《汉语大词典》对“平面”的另一种解释认为用例最早出现在明朝吴承恩的《先府君墓志铭》:“里中有争鬪較量, 競趨先公求平面, 折之亦欣欣去。” (这里“平面”意为评断面折, 是其缩写, “平”通“评”。并不表示物体表面的意思, 与本文讨论之“平面”无关联。) 《近现代辞源》解释“平面”:一条直线在空间中沿着单一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最早是在1602年利玛窦《坤與万国全图跋》:“地形本圆球, 金图为平面”。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使用“平面”一词是在1602年, 是在西学东渐时产生。

再看日本辞典的释义:

《日本国语大辞典》ひら‐おもて【平面】幅が広く、平板な顔。平たい顔。*宇治拾遺[1221頃]九·五「ひらづらなる法師の、ふとりたるが、六十ばかりなるにてあり」 (这里的“平面”意思为人的脸面)

《日本国语大辞典》 (名) 1. (形動) たいらな表面。また、表面がたいらであるさま。 (“平面”用来指物体表面)

*遠西観象図説[1823]中·太虚「只、平面不動の大世界にして、山岳·江海·其上に凝著し、人蓄·草木、其間に生死す。これを地球と云ふ」

*東京新繁昌記[1874~76]〈服部誠一〉初·招魂社「阪頂に到れば則ち平面広濶、以て群霊を招く可し」

2. (形動) 物事に変化や激動などのないこと。また、そのさま。

*手紙[1911]〈夏目漱石〉二「常と少しも違はない平面な調子で」

数学で、面の一種。その上にあるどの二点を通る直線も常にそれに含まれるような面。

*工学字彙[1886]〈野村龍太郎〉「Plane平面」

*数学ニ用ヰル辞ノ英和対訳字書[1889]〈藤沢利喜太郎〉「Plane Surface平面」

*幾何要法‐審平面章「平面者、諸方皆作直線」 (可以看出“平面”来源于《几何原本》)

日本对“平面”最早的例证是宇治拾遺[1221頃], 是在1221年左右, 比中国的1602年早, 难道“平面”真的源自于日本?下面笔者做个“平面”义项的分析, 探讨下“平面”的来源。

(二) “平面”的义项分析

从上面的各种辞典中, 笔者把“平面”的意思归为三个:一是指人的脸面是平坦的 (指人) , 记做平面1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书证1221年, 中国词典中无此义项) ;二是指物体的表面是平的 (指物) , 记做平面2。在数学中运用的“平面”记做平面3。

从以上各种词典用例可以看出, 日本用平面1一词最早是在1221年左右, 意为宽广平坦的脸面, 用来指人。用平面2和平面3都是从《几何原本》中传入的, 最早书证是在1823年。另外, 根据以上各个辞典所引书证表明中国使用“平面”一词是在西学东渐时期。

我们先看下平面1, 据考查平面1在我国古代早已经出现:

例: (1) 行马一对, 红罗窄袄子, [平面]玉御带, 银褐中单, 乌纱幞头, 衣匣, 衣床, 行马全。 (金《大金吊伐录》) 这里的“平面”就是平面1, 表示人的脸面是宽广的, 方的, 平的等, 此书纪金太祖 (1068-1123年在位) 太宗 (1123-1135年在位) 用兵克宋之事, 可见比日本的最早例证1221年早。

此外, “平面”在我国古代形容人的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指“平视”, 例如:

(2) 曲礼曰视天子由袷以下, 视诸侯由颐以下, 视大夫由衡, 视士则[平面], 得游目五步之内。 (《礼》)

(3) 扫除却粪秽草土并当尽。一物亦无。是何物。尔坐时[平面]端身正坐。 (唐佛经《楞伽师资》)

所以日本的平面1一词继承了我国古代“平面”之词的一个义项。

再看下平面2, 据以上词典收入的用例, 可以认为我国使用平面2是在1602年利玛窦翻译《坤與万国全图跋》出现, 中国比日本早了一百多年。而使用平面3是1607年利玛窦在中国翻译《几何原本》时出现, 这种意思表达也远比日本早。也就是说中国用平面2和平面3在西学东渐时产生, 比日本早二百多年。但是探求下其的词义与词源, 事实并不是如此。

据考证, “平面”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请看文献记载:

(4) 如笏或團, [平面]磨錯令光净, 以塩水灑之, 於醋甕中隂處埋之 (北宋唐慎微 (1086~1094)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5) 金、玉、水晶、金涂四等闹装, 占鞢促结为坐龙, 碾鈒镂尘沙面、[平面]、洼面、方团、寸节、卷荷校具, 皆垂六鞘, 金银裹鞍桥、衔镫 (《宋史》)

(6) 以分至日不设椅桌, 唯用[平面]席褥, 不焚纸币, 以子弟执事, 不杂以婢仆, 先事致斋之类颇为近古宋徐度《却扫编》

这里的“平面”意为物体的表面是平面。也就是说平面2在我国宋代已经出现, 并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最后考查平面3, 在我国的《九章算术》中也已经出现:

(7) 五尺為句, 句自乘幂二十五尺, 倍之得五十尺, 以為股幂, 謂[平面]方五尺之弦也 (《九章算术》)

这里“平面”就是指的数学意义上的平面, 所以我国在古代也早已经使用平面3。

以上可以看出, 无论是平面1或平面2或平面3都是来自于中国古代, 并不是日本传来, 也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从而我们得知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几何原本》时把平面用到数学意义上是理所当然。

二、曲面

《汉语外来词词典》并未收录“曲面”, 《现代汉语辞海》也没有收录, 所以“曲面”是不是我国词汇呢?若是, 是在何时出现的呢?是不是与“平面”相对应出现呢?

《汉语大词典》【曲面】物体的边缘或空间中的曲线依一定条件运动的轨迹, 例如球面、圆柱面等。 (只有解释并无用例)

《近现代辞源》收入“曲面”:按一定条件运动的轨迹。最早出现是在1607年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卷一:“若曲面者, 则中间线不遮两界。”

《日本国语大辞典》きょく‐めん【曲面】 (名) 1.面のうち平面でないもの。球の表面や円柱、円錐の側面など。

*ガトフ·フセグダア[1928]〈岩藤雪夫〉四「此の太平洋を三股位に跨いでゐるかも知れない程の潮の曲面とその頂点 (てっぺん) が一筋か二筋、見えるだけだ」。 (最早书证)

以上辞典得出“曲面”在我国西学东渐时产生, 随后影响日本, 用来表示物体表面不是平的, 弯曲的, 进而用到数学上。

那我国古代有没有“曲面”一词呢?请看以下文献记录:

(1) 沔彼流水兮, 清且漣漪;度木為梁兮, 斯焉在斯。成金橋之巨麗, 得鐵鏁之宏規。當其受以金模, 觀其[曲面], 經始也 (唐潘炎金橋賦)

(2) 西山藴靈異九[曲面]崚嶒泉石漱鳴玊松蘿掛古藤勢雄掀宇宙地大壓丘陵日永清隂覆朝来爽氣澄幽尋 (元無錫縣誌)

可见, 我国唐朝就有“曲面”一词, 表示曲折不平的面。所以, “曲面”一词我国古代也早已有之, 也用来表示物体的表面不平之意。因此, 利玛窦在翻译外籍文献时所用“曲面”也是照用的我国古代词语, 并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摘要:本文考察了《几何原本》中“平面”和“曲面”两词的来源与其表达的意思。发现“平面”并非日源词, “平面”和“曲面”也并不是在西学东渐时所产生, 其在我们古代早已经出现, 只是利玛窦在翻译《几何原本》时给它们增加了数学意义。

关键词:西学东渐,平面,曲面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年

[2]、黄河清《近现代辞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年

[3]、范庆华等《现代汉语辞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4]、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年

[5]、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语大辞典》 (第二版) , 小学馆, 2000—2002

上一篇:理性指导下一篇:智能化在线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