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2024-08-17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共9篇)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1

全球采购己经成为跨国公司的省钱之道,已经成为标准化的商业行为,并且正在继续积极展开着,根据Kearney股份有限公司报道,《财富》1 000强中80%的企业所采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是通过全球采购获得。据美国一家咨询机构调查,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商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的采购金额已经达到其销售金额的65%~70%,而单独的一家公司例如丰田和日产直接的供应商就达到200家左右。又如,著名的网络产品生产商思科公司有的合约制造发包到国外如南美、中国台湾和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采购在迅速流行的同时,其发展也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开始作为采购者主动参与到全球采购中去,而不再完全被动地作为被挑选的供应商。比如中国的海尔集团早在1998年业务流程再造之后便开始组建自己的全球采购系统,目前世界上已有60家是海尔的供应商,全球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了82%。

(2)一些跨国公司除了在国外进行采购甚至还把重要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有稳定关系的合约制造商那里,全球范围内的采购形式由直接采购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合约制造。

(3)很多全球采购商把中国作为全球采购的主要来源,并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今天的全球采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国市场延伸。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2001年跨国集团在我国的采购额,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2%,到2005年,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超过600亿美元。

1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的原因

跨国公司制定在华投资采购战略,即从其公司内部资源条件和其战略目标出发,更考虑中国的资源条件,如自然资源条件和劳动力及素质等,还考虑中国的政策因素、制度效率因素等。跨国公司将生产积聚中国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获取低成本与高效率相结合的优势

生产经营的低成本和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则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点的最重要因素。在构成成本的所有组成中,与区位紧密相关的组成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与企业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切有利于价值增值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对能否吸引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起关键作用。中国劳动力成中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目前每年有大约300万名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国内就业,其次,每年数以百万计受过高中教育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再加上几十年来在生产中得到的培训,掌握必要劳动技能的大量产业工人,构成了世界上总体素质最强的劳动力供给群体。

(2)实现全球战略的需要

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投资环境、廉价高效的劳动力资源、迅速扩展的市场潜力都使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而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条件下构建的国际生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是战略性的,在这种定位中,中国不仅仅是其重要的收益来源地之一,更能对其全球战略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

(3)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中国的投资环境在当前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发展成为了投资安全岛。投资环境是诱发投资动机的首要条件,跨国公司的资本总是向那些市场潜力巨大、成本低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和社会安定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以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和获利的准确性。

(4)中国投资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中国政府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承诺,目前中国取消了对跨国公司技术投入的强制性要求。

(5)中国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以机械电子、轻纺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和以电子技术为主的环渤海湾经济区这三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生产活动,对周边地区从事零部件生产的当地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产业越聚集,对外商投资就越有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的当地企业。其结果必然带来跨国公司的投资热潮和产业聚集的良性循环。

(6)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国内需求对一国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质量的提高起重要的作用。2004年中国国内需求增长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 477亿元,增长26.6%。中国人口的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以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为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潜在规模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市场需求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期内都仍将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7)中国法制逐步健全

中国政府加强了采购市场的法制建设,采购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公司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等,为采购市场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础。

2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全球采购中心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中国既可以采购到质量、包装、价格等方面均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并且日趋顺畅、便捷的物流系统及发达的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还有连接世界市场各地的枢纽港口,以及频繁举办的各种大型国际展览会,都可以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赢得更多的时间,带来更多的便捷。到了21世纪,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中国纳入其全球供应链体系,开始在中国建立全球采购中心。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采购中心除了供应中国本土的生产体系,还负责供应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归纳起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全球采购中心有三类:

第一,以生产者驱动的全球采购活动及其策略。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中,如汽车、飞机、电子信息产品等行业。在这些领域里,以制造能力突出的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采购价低而质优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实现世界范围内最为有利的采购活动或最佳的采购活动,使自己的供应链形成最佳的竞争优势。

第二,以购买者驱动的跨国采购活动或全球采购活动。这里是指跨国公司利用零售商、批发商和贸易公司所掌握市场需求的特点来提出对商品的包括样式、规格、质量、标准方面的要求,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好的生产者或者供应商,最后销售到全球的市场中。

第三,专业化的国际采购组织和国际经纪人所从事的全球采购和跨国采购。在中国为数众多的还是那些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着合理的利用全球资源的要求和希望。而这些企业如果自己来进行全球化的采购,一方面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充足的信息和专业的人才。

总之,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正在成为国际采购中心。比如说在上海、天津、深圳、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跨国公司采购中心或者区域采购总部。

3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动向。1997年后,超过90%的跨国公司考虑尽快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与研发中心,以最新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赢得中国市场。截至2003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家在中国投资,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也达400家之多。在2006年,已有AMD、微软、西门子、诺华等跨国公司推出了相似的举措。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从地域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外商投资集中的地方。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部分以应用开发为主,但已有不少研发中心同时在华从事基础开发工作,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中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微软亚洲研究院、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研发中心、松下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都是跨国公司全球性研发中心。中国商务部公布了“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国家工程学会和医药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基地的首选目标是中国。

4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采购

面对全球采购的汹涌浪潮,中国企业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们参与到全球采购的方式主要有作为供方和买方两种。

(1)作为供方参与全球采购的近年来统计数字表明,全球采购出口己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方式,并且正在迅速发展。专家估计2002年通过全球采购方式出口的中国商品金额约400为亿美元左右,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2%。2003达到550亿美元左右,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但同时,目前世界500强中的跨国零售集团全球采购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在我国采购额所占比重还不到3%,这与我国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极不相称。因此,虽然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化的浪潮觉醒,意识到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性,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全球采购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的。

(2)作为买方参与全球采购。全球采购模式不但要求我国企业作为国际化的供应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或者价格优势,我们也要做全球化的采购商。比如,海尔集团早在1998年就主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对采购活动和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随着海尔国际化进程的展开和加快发展,统一的全球采购也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并显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作为采购方施行全球采购的中国制造企业还不多,主要是一些知名大企业或者国有大型企业,如海尔集团、“一汽”公司等,还有一些是由于原材料的不易获得性,为满足更大的市场或生产需要而进行的全球性采购。

5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困难

5.1 现代意义的物流系统还没真正建立

物流在零售行业占据50%以上驱动力,因此谁控制渠道谁控制市场。目前全国参与流通行业的企业多达4.7万多家,其中民营与个体经营占很大比重。这些企业地域性强,总体综合服务能力差,行业操作不规范,配套环节缺乏统一标准“重硬件,轻软件”,管理水平和先进技术运用能力低下,人员素质较低。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着运输物流成本过高,及运输时间过长、安全等问题。这样不但相对成本高,而且在双方采购谈判上也会发生冲突。只有生产商与零售商结成物流链,才可以达到双方满意的效果。

5.2 缺乏专业采购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大学还很少见,从事国际零售及物流行业的高级管理经营人才绝大部分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职业认证。

5.3 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

跨国采购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较高的资金筹措与调动能力,主要外币自由兑换,需要有一定的衍生金融工具能够进行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健全的金融法制保证资金安全与流动性,等等。这些要求都事关跨国采购中心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

5.4 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有待发展

在新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尽管电子商务得到国内企业的普遍认可,但我国电子商务和信息系统还不够发达,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比较初级,一些企业网站仅仅停留在发布产品信息和商务咨询方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还有很大差距。

5.5 贸易中介、会展业有待发展

以上海为例,虽然具有600多家贸易中介机构,但与香港9万家、吉隆坡8万家、大阪4万家相比,这个数量存在着较大差距。跨国采购涉及到一系列市场交易与运作,在进行大规模采购业务时,为了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往往需要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

5.6 中国企业规模和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在一般竞争行业,即便是“龙头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规模仍然偏小。冶金企业、国防企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与世界最强的差距相对比较小,是其规模的1/3~1/5。其他的行业企业,差距就十分明显。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的地区和行业分割的壁垒,致使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迅速聚积有效资源;同时,也难以成为零售商强有力的谈判对象和供应链伙伴。

5.7 政府的公共服务工作不够到位

在政策上中国存在诸多不到位的地方。例如,“跨国采购中心”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义;“外贸进出口权”缺乏完整性的认识;金融政策的限制,等等。在行政办公效率上有待提高。以上海为例,货物通关,提、发货时间为海运24小时、空运12小时,与香港、新加坡仅有2至4小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外籍人员的出入境、居住审批手续上比较繁琐;在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方面也存在诸多不便环节,等等。

6 总结

本文讲述跨国公司在华的采购的原因,阐述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的优势,论证了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将逐步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心,也叙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不足。文章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足,希望能在今后进一步研究:(1)缺少量化的分析,没有相应的模型;(2)对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方面的研究尚为粗浅。

参考文献

[1]G C.Stevens.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2001,29(2):71-82.

[2]Nosad Arvin Zineldin.Towards a Ecological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18):68-73.

[3]朱彦絮.跨国采购的中国商机[J].经营管理者,2007,28(5):46-51.

[4]张检.跨国采购丰收年[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4):88-93.

[5]陈志祥,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问题[J].科研管理,1999(6):99-102.

[6]邓越.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战略在中国[J].商业现代化,2005(11):19-23.

[7]丁俊发.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全球采购网络[J].财经杂志,2002(10):77-78.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2

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投资,除了少数公司因为我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我国投资外,几乎都在我国进行了投资。随着我国零售市场的对外全面开放后,外商投资的幅度将越来越大。其中尤以世界500强为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截至2003年低,投资我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无论是从项目数量看,还是从投资规模和外方实际投资额看,日本跨国公司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从项目数量看,500强中的日本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838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71%;500强中的美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220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18%;欧盟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109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9%;其他国家在我国投资的企业很少,只有29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2%。从投资规模看,日本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169.30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56%;美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65.22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21%;欧盟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61.83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20%;其他国家在我国的投资规模较小,只有9.36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3%。

各行业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其投资的产业分布表现为: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产业分布

截至2003年底,500强投资总额在我国的产业分布情况主要是:第二产业占83.67%,第三产业占15.84%。与大多在华投资的外资相同,工业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行业。农业,交通等基础行业,由于资金投入大,投资利益率低,资金回收慢等原因,所以所占比重不大。

从投资企业数看,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为73.78%,占有绝对优势。在第三产业中,500强企业的投资则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业上,比例为10.79%。可以预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保险、商业,信息服务等行业进一步开放,投资也将不断增加。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截至2003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项目数达900个,占到所有投资项目总数的75%左右,其次是社会服务业,投资数为128个,占总体的10%左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也分别有58和49的投资项目数,而其他的诸如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采掘业等则呈个位数分布。

500强投资行业集中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所以成为投资重点,是因为他们经营范围广,比传统产业风险小,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高新技术领域中的跨国公司竞争将更加激烈,跨国公司只有具备超前意识,输出较先进的技术成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那些集中度和规模效应较高的行业里,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根据技术水平划分行业的标准,截止2004年底,在统计的1204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中,属于低技术行业的有217家,属于中等技术行业的有684家,高技术行业的有303家。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正面影响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大幅增加。跨国公司投资规模大,技术层次高,管理水平先进,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为了开发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他们一般愿意把资金投向我国急需发展的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外商直接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分布格局,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行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我国空白的技术。跨国公司投资较多集中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从而直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通过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以下几个特点:

降低产业技术研发的风险通过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将大大降低技术进步的风险。以前我国企业通过技术贸易方式引进的技术,往往由于资金供应不配套,忽视市场的开发,缺乏成熟的商业策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许多技术引进项目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由跨国公司投资引进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转移与其相关的资金供应,市场开拓和相应的商业计划、管理知识,都会随之整体进入,引进的技术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企业技术水平提升速度明显提高跨国公司在刚刚进入我国市场时,出于对我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配套技术及技术人才的情况缺乏了解,所提供的技术和产品往往是试探性的。这些技术和产品可能仅仅是相对于我国的先进水平,并不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最先进技术或比较先进的技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特别是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后,多数企业都再次或者多次引进更先进的技术,甚至是最先进的技术。以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刚进入我国市场时,产品和技术水平都不是最先进的,经过不断增加投资和滚动式引进技术,到2002年底,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实际投资额已达34亿美元,在中国的销售额2000年高达40亿美元,占全公司全球总收入的10.6%。现在摩托罗拉经验将部分本行业世界高精尖技术引入我国,在我国生产的手机的技术水平,已经等于或高于在美国的产品。

研发投资多且有增加趋势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在华设立R&D机构。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主体,我国广泛开展与其合作是获取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渠道。自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R&D机构的发展趋势日益迅猛。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至少设立了96家规模较大的R&D机构。这96家跨国公司的R&D机构主要设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北京有49家、上海27家、广东(广州、深圳)7家、江苏(南京、苏州)6家;西部的城市包括西安3家、成都1家。这96家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从事IT行业(计算机、通讯、电讯)的为70家,占总数的72.9%;其次为精细化工8家(占8.3%)、生物医药8家(占8.3%)、汽车7家(占7.3%)。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研究领域主要以IT业为主,而IT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这会极大地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上述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企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进而促进了我国的产业技术进步。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由于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无法脱离其人力资源而完全物化在设备和技术上,因此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项目要有效地运转,必定要和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结合在一起。它们来华投资,为了使其技术、设备能够有效运转和经营方针能有效贯彻,就必须在我国培养掌握其经营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

在母公司或海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通过这种培训,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经营理念,技术要求,管理特点,营销方式等被它们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所了解和掌握,开阔了其眼界。

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多层次、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跨国公司在人才培养上的信念是,公司的竞争优势需要全体员工的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无法脱离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体现在设备和技术上。因此所有的管理理念,专有知识和诀窍都向子公司传递,这些跨国公司对员工培训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培训工作的效率很高,不仅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素质,还为国内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成的方式及教材。提升我国产业结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外商在我国重点投资的行业主要是服装、鞋类、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明显的带动作用。90年代初期以后,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大多数进入我国产业结构中急需提升和大力发展的产业。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行业来看,其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均要高于一般外商直接投资。有数据显示,500强在纺织及服装,食品及饮料行业中的投资项目数虽然较多,所占比重分别为9%和8%,但投资规模所占比重分别仅仅只有2%和4%。相反,他们投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非金属矿物领域的项目虽然分别只占10%,9%和2%,但其投资规模却分别占到20%,14%和4%。总之,由于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一些技术,资金密集行业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这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

优化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投资提高和加强了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联系。跨国公司投资将会带动其海外配套商来华投资,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大型跨国公司多数是生产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公司,在全球各地有多家技术水平相当,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协作企业,当跨国公司前来我国投资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当地化程度,就会带动国外的协作企业到我国进行投资。一些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显着作用。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生行业垄断现象

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占全行业30%的有133个,占50%的则有57个。跨国公司全面系统地进入中国市场,极大地挤压了中国原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与以上现象伴生而来的是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遇到了困难。在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中,中方难以接触其核心技术,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有所下降。以上的现象均是与跨国公司大量来华投资有关。因此加强自身,增强实力,这是改变外商投资负面影响的可行切入点。

外方控制核心技术以至产品增值率低

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约8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当代主要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吸引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前来投资,有利于贯彻用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但是,用市场换技术客观上难度很大,一是世界跨国公司企业技术转移的内部化倾向严重。这些企业往往垄断技术,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输出,而是把低技术工序向外转移。二是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从装备上保证了其核心技术不扩散,以致出现产品高科技,劳动简单化的现象。三是消化吸引新技术及其装备的人才相对缺乏。不过在市场竞争规律的制约下,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仍是比较先进的。

产业结构新的不合理变化生成新的结构性矛盾

至今,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重点仍是制造业领域,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早已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柱,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应是第三产业,但跨国公司出于诸多考虑而常常选择投资制造业,而非别的行业,这有可能造成我国的产业结构畸形,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产业结构战略更无从实施。此外,由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不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所以所谓“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加工厂”。外资的进入并未直接地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利用跨国公司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具体措施

20多年利用外商投资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近些年来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跨国公司投资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跨国公司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

我国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正面效应,防止其负面效应,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促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生产基地

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投资环境入手,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环境,努力保持中国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基地这一地位。在产业选择上,除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通信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外,还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使跨国公司尽可能在诸如石油,天然气开发,汽车制造业,运输业,零售业以及会计,审计等领域开展投资,以确保我国经济在行业上能够平衡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大力培养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优秀人才,努力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国,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开展。

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转变

首先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重组。当今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中的一种潮流,顺应这一潮流,我们也应当适当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特别要鼓励跨国公司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使国有资产从一些低效率的部门中退出,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配置效率。()但也必须注重防止新的垄断的形成,保持市场的有效竞争结构。

其次要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领域。服务业是我国加入WTO后着重培养并需要开放的行业。我国在投资上准入的领域是电信、金融、商品流通等发达国家占较大市场和竞争优势而中国政策管制与保护比较严的部门。从实际来看,我国在这些行业不具优势,但这些行业的开放潜力还是很大的。当然,上述领域特别是金融业的敏感性,对其开放既要积极还有慎重,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谨慎地扩大上述行业的对外开放。

发展国内配套企业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3

关键词:进入模式;东道国;投资国,行业;风险;REU2模型

引言

随着国外投资者在华投资的不断推进,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易于帮助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进一步采取策略,利于整合管理。然而,影响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模式的原因很多,东道国层面、公司层面、战略层面的原因等。而选择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必然会从其母国文化、公司管理制度、产品特色等原因与我国的低廉劳动力市场优势结合起来,结合我国特色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贸易环境等来选择投资进入的模式。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分类

1、绿地建设。绿地建设即为新建投资,指的是在东道国市场通过直接投资建立新的生产单位或经营单位,如贸易公司或制造中心,从而形成新的生能力。例如GE、IBM、杜邦等都已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从研发中心到终端销售,并且存有其完整的管理系统,各自利用我国的低廉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进行研发生产与销售,完成一个系统运转流程。

2、跨国并购。即跨国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取得东道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从而对东道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或完全控制的行为。比较典型的里例子有德国大众在中国成立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公司;法国蘇伊士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中法税务合资公司。

3、合资。合资企业一般指中外合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外国合营者可以是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中国合营者目前只限于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因此,外商选择在华投资时,当其对目标国市场不甚了解并且意图获得一些信息时,合资企业是降低风险的较好选择。到目前为止,在华选择以合资形式进行的企业已不甚枚举。

Anderson 和Gatignon(1986)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按照控制程度大致可分为低、中、高三种控制程度。其中高控制程度的进入模式可包括了全面收购和新建的独资模式;高控制模式指独资、控股企业,中等控制模式涵盖均等股权、合作经营企业、特许等模式,而少数股合资等模式属于低控制模式。

由于中国市场条件的特殊性,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及较为有实力的大中小型企业的市场支撑,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从曾经易于控制掌握的绿地投资慢慢转化为更能应对市场变化的合资型进入模式。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优化与市场环境的多样性所造成的。

二、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因素

1、东道国层面

首先,Franko(1989)的描述性统计表明,较之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比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采取50%或少数股合资的模式有增加的趋势。而在80年代后,Padmarobhan与Cho(1996)发现50%或少数股合资模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Luo,Y和Neale,OC.(1998)认为在中国市场上,80年代的跨国公司进入时“机会初探者”,90年代是“战略投资者”,而21世纪则是“当地市场的主导者”,这一系列的变更也影响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入模式的选择,当然也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的是密不可分的。在“初探者”阶段,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去了解东道国市场的特征,如消费者偏好,劳动力成本,资源条件等,而东道国的市场特征往往可以归类为区位因素。

其二,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也是影响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规模越大,公司更可能以合资甚至均股或者少数股合资进入。

再者,目标市场所在国的文化与母国公司文化方的差异性对模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文化距离越大,差异性越大,则母国进入东道国市场所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进入后产生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跨国公司更有可能选择合资与合作。

最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法律条件、贸易政策也会对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东道国的关税较高时,跨国公司可能倾向于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若东道国对跨国公司收购国内企业的条件较高或者法律较为严苛时,跨国公司在其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

Svejnar和Smith(1984)指出东道国政策风险低,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高,对直接投资的限制条件少等条件下,高控制程度的跨国进入模式成为跨国公司的首选。

Delios和Beamish(1999)及Brouther(2002)以“交易成本扩张模型”证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越大,投资国获取信息越难,因此会倾向于合资合营的模式进入。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丰富的市场资源不断吸引着跨国公司的进入,而由于其地域广阔性特征,每个目标市场的特性都会有所不同,消费者、劳动力成本具体分层也不同,因此在选择在华投资时还是要依据不同区位选择来决定。

2、行业层面

跨国公司在选择在华投资时,公司所在行业的特性也会影响其选择进入模式的选择。投资国进入东道国后实质上是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适应程度。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资源要素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着重分析东道国市场因素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行业与产品本身的特性。

nlc202309022145

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高,高控制的公司倾向于独资模式,包括绿地建设与收购更易创造利润,而以合资的形式进入则容易引起价格战。而在市场集中度很低时,行业的较易控制,因此跨国公司在选择进入模式时,市场集中度与进入模式选择的控制程度呈U型曲线。

Anderson和Gatiguon(1986)以“控制程度”决定进入模式的唯一重要因素,将之分成“高控制”“中控制”及“低控制”。在试探性及战略性投资阶段,跨国公司倾向于合资进入模式,而在进入市场扩张阶段以后,跨国公司更愿意采用控制权更高、收益更大的独资模式。而某些行业的市场规模决定了跨国公司对其控制的程度,其市场集中度也与跨国公司能够对其的控制程度有一定的关联。

3、母国公司层面

不同国家在选择对华投资的过程中他们选择模式也是不同的。这不仅仅与公司有关,并且与投资国的文化、资产专用性等各个因素相关。

比如,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最近几年来在选择对华投资时从合资模式转向以独资模式为主;而法、德两国则仍然以合资模式为主。这与投资国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公司倾向于高控制权的投资方式,而法律更倾向与保守的,低风险性并且控制权较低的进入模式,法国和德国的文化较为保守,属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国,而且其深知对于投资的环境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因此不敢轻易采用“冲锋陷阵”式的独资形式,而是采用了合资形式。同坐合作、合资建立分支机构,将高新产业的技术与低廉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达到其开发与拓展中国市场的目标。

而完全从投资国的公司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可以从公司规模、公司技术及其经验及其资本资产情况出发。就公司规模而言,公司规模较小时,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公司规模较大时,偏向于采用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当公司在跨国投资中具有一定跨国投资经验时,倾向于高控制的投资方式,如绿地建设或者直接收购;当东道国对于跨国投资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时,高控股的投资模式是会成为大多数投资国公司的选择。而就资本基金方面而言,投资国的资本越充裕,选择高控制进入模式的可能性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关于这个内容,Shan(1991)以及Makino和Neupert(2000)、Eric,W,K,T(2005)通过设立模型已经验证了投资国资本密集度与投资过进入模式控制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4、风险相关性层面

Beamish和Makino(1991)通过建立风险相关调整模型测试跨国投资后满意度,结果表明,绿地投资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合资带来的满意度。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往往会选择高控股的绿地投资方式,而风险规避的投资方往往会选择合资的方式。

四、总结

由于中国投资市场的特殊性,跨国公司在选择在华投资进入模式时不仅需要考虑行业特征、产品情况以及其投资国本身的物力财力,并且需要拟定一份契合中国低廉劳动力市场、多样性消费者市场、地区差异性大等特点的进入战略。这就涉及到对中国文化、政策、法律环境、消费者心理的多重考量。从投资国层面考虑,投资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的差异性、产品在行业内的渗透力、资产专用性等都为考虑因素。从行业层面来分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影响非常重要。从东道国层面来分析,文化契合度、政策条件、法律环境、对投资国产品的吸收程度都影响着跨国公司对于投资模式的选择。

选择一个正确的进入模式对于跨国公司后期制定战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跨国公司的分析者不仅可以从收益(绩效满意度)来考虑,还可以从宏观的发展角度来拟定蓝图。

参考文献

[1] Lance Eliot Brouthers, Keith D. Brouthers.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Entry Mode Choi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EC-MNC Performance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11):183-195

[2] Sumon Kumar Bhaumik, Stephen Gelb. Determinants of Entry Mode Choice of MNCs in Emerging Markets [J] .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05(4):5-24

[3] 孔晨;李元旭. 在華跨国公司投资模式的演变——基于PEST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2008.3.

[4] 皮建才. 市场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行为与外资进入模式 [J].经济学家,2009.10

[5邹晓辉;陈亚珊. 跨国公司在华进入模式的国别差异与变迁 [J].商业时代,2010.27

[6周德群;张慧明. 跨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J].中南大学学报,2008.4.

[7]张毅;刘志学.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演进路径分析 [J]. 管理世界, 2008.12

[8]赵蜀蓉. 基于国家间关系的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战略研究 [J].管理科学,2007.12.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4

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动机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方面,而针对采购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跨国制造企业在华本土化采购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见图1)。

1 降低成本动机

随着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实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采购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产品生产周期缩短,技术变迁迅速,产品一旦进入成熟期,低成本就变得极为重要。跨国制造公司在中国采购本土化过程中的低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第一,较低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经调查,在华采购的成本低于国际水平的20%~40%,我国数以百计的中小企业制造的丰富产品中,有不少产品在质量上敢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价格却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第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的资料,目前中国制造业工人成本的仅为1200美元,不足发达国家的3%,相当于日本的2.1%、美元的2.2%、德国的2.8%和英国的2.9%。而且,中国的劳动力廉价优势至少将保持20~30年。第三,节省物流成本。第四,寻找货源过程中的市场调研成本、谈判成本的下降。第五,给现有供应商制造竞争,带来产品成本的下降。第六,避免关税带来的相关成本上升。虽然中国投资环境变好,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减少关税承诺的兑现,使避免关税已经不是进入中国的主要动机,但是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仍然不可忽视。

2 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

这种采购由市场驱动,目的在于通过在中国市场采购零部件从而进入或者扩大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这种企业从当地或者国内购买大部分零配件和原材料,并在中国市场销售其加工产品的部分或大部分。

近年来,国际市场饱和、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因素,使得跨国公司竞争环境日益加剧。我国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市场迅速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市场进一步接轨。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有效的经济改革已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首要的追求目标,致力于中国市场竞争取胜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任务。一位跨国公司总部的总裁说:“许多公司把中国市场看成一生只出现一次,能够使自己雄踞全球主导地位的大好良机。”中国市场的潜力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并且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采购力度的同时也与中国政府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这又对其产品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打好了基础。

3 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动机

随着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的进一步整合,制造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之间的良好沟通变得十分重要。全球采购中,供应商提供货物的数量、质量以及时间上的可靠必须被保证,特别是对于采购即时生产制造的国际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而远距离的采购供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大,影响着制造企业的生产。而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大大拉近了供应商与制造企业的供货距离,解决了国际采购中由于远距离供货关系导致的诸多不便,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良好沟通。从与供应商良好沟通角度识别出在华零部件采购的几个动机:

第一,有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反映真实情况的考察。第二,有利于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有利于与我国供应商共同开发本土化的产品,使设计与生产配套。第三,有利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第四,有利于满足即时的生产系统要求生产与零部件供应的同步的要求。第五,有利于满足面向市场的柔性化生产体系要求随时改变零部件需求。第六,零部件售后服务的便利。

4 跨国公司战略发展动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管理模式正在形成。中国在未来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价值非常巨大,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跨国制造公司通过在华采购本土化的实施,逐步把中国发展为其全球供应的基地;第二,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系统化与规模化的投资,带动了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其逐步具有技术和质量优势,获得诸如技术与质量等战略性资产,提升其全球竞争力。该动机是跨国公司在华进行采购的最高目标,它可以用于解释有的跨国企业在中国采购即使处于劣势,也依然在华进行采购的现象,它所考虑的并不是跨国子公司在华的盈亏得失,而是跨国公司长期的、全局的最大的发展与利益。

5 中国有利环境的驱动

第一,我国逐步完善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有利于跨国制造企业扩大在华采购力度。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基础。中国具有雄厚的制造基础,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家电、医药、电子、服装等10个制造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制造总额中的比例也超过了5%。第三,我国企业的成长和配套能力的提高。中国的企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通讯工业水平的提高,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同时使介绍主要的配套服务提供商也均在国内设立了分支机构,销售、供应和服务的触点可以很容易覆盖全国。第四,我国产业链的初步形成。第五,我国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的发展。第六,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1]阿伦.布兰奇著.国际采购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Markus Eberhardt,Julie Mclaren,Andrew Millington,Barry Wilkinson.Multiple forces in compo-nent localization in china.[J].European ManagementJournal,2004,22(3):290-303.

[3]李新家,毛蕴诗.跨国公司在华筹供策略及其决定因素研究[J].学术研究,2004(6):23-29.

[4]米歇尔.R.利恩德,哈罗德.E.费论著.采购供应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207~234.

[5]赵景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吴显英.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6):20-22.

[7]李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M].武汉:国际经济贸易学,2005.

跨国公司在华FDI的独资化分析 篇5

一、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倾向的表现

(一)新批准的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企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实际利用外资额中,中外合资企业在总额中所占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开始上升。到1999年中外合作企业的比例也开始下降,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首次超过中外合资企业。从此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所占比例不断下跌,而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一路上扬,成为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主要方式(如下图)。如2005年易初莲花在济南开出第一家独资超市,家乐福开设的温州店和海口店在注册时就表明了独资经营。

(二)通过并购的方式合资企业变更为独资企业

直接投资的另外一个独资化的表现是:外商在华的合资企业的股权变动,一般从最早的中外方比例75:25变成60:40或50:50,经历20:80、10:90,然后到现在的多数变成外商独资企业。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如2004年5月宝洁斥资18亿美元从和黄购回20%的股权,到10月份,除沙宣(上海)是合资公司外,宝洁在华其余9家公司全部获得自由身。2004年7月,联合利华将上海轻工集团持有的10%联合利华(中国)股份买回,联合利华(中国)成为独资公司。2005年1月,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将其持有的上海强生10%的股份转让给美国强生,上海强生变为独资企业。

二、独资化的成因分析

艾伦·M·格鲁曼和理查德·M·霍杰茨在《国际商务》中指出:跨国公司独资经营成为其实现战略规划的最佳途径。因此独资经营成为其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直接投资方式。交易成本理论则认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直接投资选择独资、合资或合作经营是要根据哪种方式带给它的交易成本最小。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成本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交易成本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投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假设跨国公司是理性经济人,并设Ci=Ci(技术、与合资方的制度差异、与合资方的战略目标差异、东道国的经济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其中i=1、2, C1代表独资企业的成本,C2代表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成本。如果C1>C2,外商会选择合资或合作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如果C1<C2,外商会选择独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成本的因素。

(一)技术

跨国公司在我国经营的同时,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外商采取合资、合作方式时,溢出效应更大,缩小了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变其中一个因素是独资企业有利于跨国公司保护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有利于跨国公司保持垄断优势,即保持其竞争力、发展力。特别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很多不足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独资方式,这样技术的保密性比较强,溢出效应就比较小。例如可口可乐在我国的浓缩液生产厂为了技术保密采用独资的方式。

(二)与合资方的制度差异

跨国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中国的一些企业还受制于政府的行政干预,不能保证跨国公司的利益,给他们造成了比较大的成本。跨国公司在管理方式上表现为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严格按规则办事,追求制度效率。而中国则讲究变通,认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管理中这两种方式结合到一块,双方就很难达成一致,甚至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增加必然会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协调成本的上升,也就是说交易费用增加。像娃哈哈和达能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外商就会选择独资方式进入,合资合作走向独资。

(三)与合资方的战略目标差异

中国建立合资、合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尽快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尽快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其全球战略目标,形成跨国经营的全球网络,中国的投资只是其全球经营链条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全球的整体战略服务的。这种战略目标的差异就会导致双方的矛盾,例如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问题,而在独资方式下,跨国公司能够完全掌握控制权,实现其全球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东道国的经济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成熟,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趋于紧密,消费者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消费偏好也部分和世界接轨,对国际品牌的商品有一定的认同度。跨国公司这时采用独资形式可以比较轻松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成熟,中方和外方合资的载体(资源)越来越少。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外方对中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不了解,需要这样一个载体,减少他们进入中方市场的成本。而随着以上条件的出现,采用独资方式才会减少他们的交易成本。

(五)政治法律环境

政策法律环境包括外资的优惠政策、外资的监管政策、财政、货币、汇率、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以及各种法律制度等。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完善外资的优惠政策和监管政策,并采用其它政策调节外商投资。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颁布了比较多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对于违反国民待遇的措施进行了调整,逐渐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放宽了外商投资的持股比例限制,并且放宽了新投资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的交易费用。所以,随着政策的放开,将会有更多的外商独资企业出现。

(六)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语言、价值观、信仰、审美观念、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正是由于中外合资、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社会文化的差异。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社会文化差异越大外方越愿意采用独资的方式,以避免由于文化协调产生高额的成本。特别是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所以一些合资、合作企业走上了解体的道路。

三、独资化的不利影响

任何问题都有其两面性,跨国公司独资化也不例外,它为我国带来技术、资金和就业机会等有利因素的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我们只讨论不利影响,便于我们冷静地面对,认真地思考,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跨国公司独资化的趋势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避免对我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趋于减弱

跨国公司采用独资形式后,削弱了先进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减少了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独资后,先进的技术往往只转让给它们的独资公司,而把比较过时的技术转给东道国的本地企业,以免和自身发生竞争。但是在合资、合作企业中,中方员工通过学习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外方的某些先进技术。在独资后,中方没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技术,技术扩散的渠道被封死了,单靠企业外的学习,不容易吸收、掌握。依靠中方自己研究开发会加大中方的时间、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外方和中方的技术差距。

(二)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一般情况下,外商独资企业待遇比较优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我国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许多技术骨干、科技人员流向了外商独资企业。并且很多跨国公司在华建立了独资的科研机构,因此国内的科研力量受到了很大冲击,对我们的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企业对外资的技术依赖性, 对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跨国公司垄断性的增强

经过十几年的合作,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和科研体系,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品牌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所以,跨国公司独资后可以利用其资金、技术、规模、管理等优势加强其对市场的垄断性。根据海默的垄断优势论,跨国公司会不断加强并保持其垄断优势,这对于我国的消费者不利,同时也会冲击我国的同类企业,最终会把企业挤出市场,严重威胁到我国的产业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通信器材、饮料、洗化等行业的市场已经基本被外资控股企业占领,需要我们警醒。

(四)监管难度加大

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战略时往往强化了内部贸易,以达到其利益最大化之目的。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实现逃税避税、利润转移等。在跨国公司独资化后,其监管难度增加。而这种操作在合资、合作方式下会受到中方的抵制和控制。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在华外企通过转嫁成本来转移的利润每年超过了300亿元,通过这种方式跨国公司每年在账面上的亏损额达到了1200亿元,造成我国巨额的税收损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利用外资数额呈上升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采用了多种方式,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独资化已经呈一种明显的趋势, 并有越演越烈之势。跨国公司独资化的成因如何, 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独资化

参考文献

[1]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研究[J].国际商务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2) .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6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影响

中国商务部《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的调查统计显示:跨国公司在生产投资中, 57%的跨国公司在生产方面投资倾向于独资新建;进而, 相对于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和所占比重的同比增长 (2010年增长到76.58%) , 数据显示, 中外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占比逐年下降。这种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的形式成为主流。然而, 并购是跨国公司扩大企业规模, 在中国市场取得市场优势地位最便捷的途径。

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的许多行业, 诸如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主要体现在:

(1) 规模呈扩大化的特点。

近年来, 我国的外资并购市场无论是案值还是并购交易的项目数都创新高。2000年以来, 多数跨国公司在华, 单个并购案值都超过1亿美元, 有些更是达到10亿美元之多。例如, 美国花旗集团以56.7亿元收购广东发展银行20%的股份。具体并购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2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掀起了高速增长的浪潮, 并购额从2001年的23.25亿美元一跃蹦到2002年的80亿美元;此后更以年均约45%的速度增长, 并于2008年达到460亿美元;而且, 其比重占到整个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9.79%。

(2) 并购领域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从并购的行业来看, 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2006年, 我国工业39个行业中, “三资”企业在19个行业的销售额已超过30%。其中, 采矿、皮革羽绒等加工、文体产品、电子、仪表这六个行业的销售额占到50%以上, 而服装、家具、橡胶、塑料、电器设备等行业的销售额也占到40%左右。由于我国制造业开放较早以及发展较为成熟的原因, 该行业并购比重的不断上升是主流;同时, 由于服务型社会的到来及其与制造业的关联性, 致使其 (尤其是金融业的银行业) 比重大大超过了制造业的, 例如香港汇丰银行以19.9% (案值高达144.61亿元) 的股权并购中国交通银行。这也表征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并购趋势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发展。

(3) 以龙头企业为主要并购对象, 以股权为主要并购方式。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以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为主要形式。但是, 相对于资产并购手续复杂、周期长的特点, 股权并购的操作简单、价格好确定, 所以当前股权并购在我国运用较多。实现股权并购之后, 跨国公司力图谋求企业的控股权或行业的话语权。例如, 在日化领域, 美国宝洁产品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 其中化妆品领域里有130多家外企享有40%销售额和80%以上的利润;在零售业领域, 外资已占领高端零售业 (超市) 80%以上;在市政设施上, 11家主要外资水务企业在我国城市供水市场签约94个项目——而其中最有影响力、最活跃的6家共签获53个项目, 相当于2007年全国供水总能力的8%。从这些并购对象上看, 跨国公司均青睐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生产规模的龙头企业, 以实现它们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坐拥可观的市场份额的目标。

(4) 多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所并购, 且并购区域集中。

2006年, 在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中, 港美日欧的企业为并购的主导。由于竞争实力 (港美日欧) 或近邻优势、政策优势 (港) 导致的——许多跨国公司把 (地区) 总部迁至香港, 总共占据26%的份额;其次是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而传统强国如法国、德国等位列其后。对于并购区域, 由于市场潜力、人员素质、发展环境以及交通条件等原因, 并购区域“东重西轻”。截至2004年, 在实际使用外资平均额上, 我国东部地区占86.37%, 中部地区占9.35%, 西部地区占4.76%。

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分析

(1) 行业层面。

首先, 这有利于提高行业的获利能力。截至2009年, 外资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这四个行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1.77%、26.04%、20.91%、19.21%, 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统计年鉴显示, 2000年至2009年外资的资产贡献率稳定且较高, 而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这主要归因于提升企业存量质量、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增长效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改造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其次,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外资随着国际分工变动的需要转移到效率较高的部门或地区, 并购之后就意味着引导了该部门或地区相关的产业发展。经过技术渗透和相应的货币配套之后, 重组后的公司直接促使产业或部门的资源再分配和间接创造新的需求, 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

(2) 企业层面。

首先, 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人力资本。跨国公司掌握着世界的前沿技术、先进的管理技能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外资的进入会使处于一定阶段的技术产生转移和扩散的效应, 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联系以及人员的交流, 有利于参与并购的国内企业能获得更直接的技术溢出以及对我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培训作用。2000年以来, 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和科研经费都呈增加态势, 并且年增长率都在2003-2007年这段时间达到高峰, 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数量变动是相一致的。其次, 抑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的成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轻工业、机械装备行业、农产品加工行业中迅速扩张和垄断, 从多个生产环节和生活必需品上威胁到我国其他同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抑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的成长。

(3) 国家经济层面。

首先, 削弱国家产业控制力,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 中方绝对控股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在并购之后, 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 吞掉行业的先锋, 最终导致跨国公司控制我国市场, 取得行业垄断地位。国有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和主要载体, 如果对这种并购国企的情况不加以控制, 任其发展, 国家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平台之后, 必然会导致寡头垄断, 影响我国的产业控制能力, 并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威胁。其次, 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加剧地区不平衡性;而且, 如果允许外商直接以股权并购的方式在我国境内的证券市场对企业进行并购, 在目前资本监管不健全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账户的自由化, 一些短期资本存在外逃的可能性, 从而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冲击。此外, 跨国并购的部分产业涉及国家安全, 还有些产业涉及人民的生活的最基本需要。不仅是制造业、银行业、流通业和高科技产业, 甚至连部分军工用途的配件生产都受制于外资。

3 应对跨国并购的相关措施

(1) 运用法规规制并购行为。

《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具备有限干预职责。面对外资进入的强大冲击, 不仅要看到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更要懂得利用相关法规来规范外资的行为, 完善审批制度, 禁止恶意收购, 保障民族企业的发展, 争取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2) 整合国内企业。

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 (包括民营企业) 间的兼并、收购, 从而形成大企业集团, 发挥集团优势, 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对小企业要加强指导和分类引导, 对于在行业内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 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鼓励他们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合作。对劣势企业实行改组、改造,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的集中度。

(3) 提高国企的产业竞争力。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鼓励并支持企业创新, 加快科技产业化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国家辅以政策和资金进行扶持, 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阮修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 2009.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方式分析 篇7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方式分析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 以及进一步履行入世的承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力度不断增大。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1 品牌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是指它在中国进行品牌开发时, 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 在品牌的定位与品牌名称的设计上进行了适应性引入或改进。

其中, 品牌定位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塑造品牌的内外全部形象, 以使品牌植根于中国消费者心中。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调研, 选择目标顾客群, 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确立自身产品的定位以适应中国目标顾客群的需求。百事可乐刚进入市场时, 使用“Me Too”的定位, 可口可乐借机推出“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的战略进一步提醒消费者, 可口可乐才是原品, 其他皆为冒牌货, 给了百事可乐迎头痛击。

品牌命名即为特定的产品标以特定的名称, 使之区别于其他同类或异类的产品。与中国品牌喜欢起洋名相反, 跨国公司则偏爱给自己的洋品牌起中国名, 本土化的名字可以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取得心理上的认同感, 同时也易被中国消费者熟记。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大显神威, 和它成功的中文译名是分不开的, 该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方式, 音意双佳, 读来朗朗上口, 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 研发本土化

关于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 西门子 (中国) 通信集团高级副总裁李万林博士曾有个形象的说法:“外资企业如果仅仅在中国搞销售, 会被看成纯粹的商人;如果单纯搞生产, 会被当成朋友;如果搞研发, 就会被看作自己人。”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以北邮—北电电信研究开发中心和IBM中国研究中心为代表。90年代末,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势头迅猛, 特别是1998年美国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先后宣布将在中国投入巨资来建立研究中心, 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引起了各方的普遍关注。

根据专业分工的原理, 跨国公司可以将其研发链条上的中、低端研究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而不必自己进行。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批优秀人才供给的形成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的完备, 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中、低端研究的要求。而且, 在华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可以凭借丰厚的薪金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人性化的管理从中国的一些科研机构挖走大量的人才, 去开发中国乃至世界需要的高新技术, 增强跨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我国, 通过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建立新的研发机构是最为常见的。1997年以前, 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早期阶段, 多采用中外合作设立研发机构;1997年后, 跨国公司独资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主要形式。如IBM、Intel、微软等著名的研发机构都是独资的研发机构。

3 人才和管理本土化

3.1 人力资源本土化

十几年前那种在华跨国公司大部分员工,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是外籍人员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 本土人才在跨国公司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当跨国公司刚进入中国的时候, 管理者是“老外”;公司业务开始走入正轨后, 管理者变成了“港台”;摸爬滚打七八年后, 管理者中“久经考验”的“土著”逐渐增多, 最终取代“港台”完成本土化。跨国公司在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 并且缺口还在扩大, 可以说, 今天国内的跨国公司正处在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高潮部分。据北京外企人才招聘大会记录, 外企近年来更倾向于在本地“招贤纳士”。如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已拥有员工5000余人, 其中本地员工占90%以上, 公司管理层从总裁到区域经理都由华人担任。

为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采用了多种方案:

首先, 在完成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 高薪直接聘用中国本土的员工, 这是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最基本的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跨国公司设定创造了规范的管理制度, 公平的发展环境, 完备的职业生涯开发设计,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这些都成为吸引本土人才的亮点。许多中国优秀人才都将在跨国公司工作作为自己的首选, 这使得跨国公司挖走了大批中国本土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如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已成为中国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求职单位。

其次, 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在中国设立研究院,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有利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 也能培育出更胜任跨国公司职位的人才。如摩托罗拉18个研发中心有中国科研人员800名, 且该公司打算将研发中心增加至21个。松下电器中国研究开发公司宣布, 今年将引进100名研究人员, 5年后将建成1500名人员的机构。IBM中国研究中心拥有研究人员近70名, 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再次, 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在华设立培训中心或与国内高校合作, 来加快人才本土化进程。如摩托罗拉组建了摩托罗拉大学, 开设了通讯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每年该公司都要挑选一批本土大学生进行培训, 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及公司的企业文化, 爱立信在北京建立中国爱立信管理学院, 开设工商管理、通讯技术等相关课程, 每年都要从学院中选拔优秀学员充实到爱立信在中国的各子公司。

3.2 管理决策本土化

对于中国这个独特的市场, 欧美等西方国家那些强调规范、循规蹈矩、按预设模式进行工作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市场不一定好用。中国的市场需要适合中国消费特点的产品和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 更多讲求的是在摸索中创新。要想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存活, 跨国公司就必须派驻熟悉中国市场特色、消费者消费习惯、中国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操盘, 采取本土化管理策略才有可能成功, 其他的管理软件、管理规则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我们说, 忽视了本土化的人才战略, 就相当于忽视了中国的国情。解决了人才的本土化问题只是第一步, 还必须给这些人才和其所在的团队决策的能力, 即管理决策的本土化。跨国公司的层级化经常被中国本土公司当成笑柄, 正如LG电子中国区总裁卢庸岳所说:“北京下雨, 如果要请示总部后才打伞是不可行的, 企业必须争取管理决策本地化才能有大的发展。”

4 采购和生产本土化

4.1 原材料采购本土化

跨国公司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取得成功, 则需要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 以满足其对更简单、更具功效的产品的需求, 这通常要求它们更多地使用本地供应商。因此, 跨国公司正在改变其采购策略, 不仅关注成本节约, 更着重于创造战略优势, 如对本地市场的洞察力和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力。据统计, 目前日本在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比例为47%,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为57%, 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则已超过了90%。零部件采购当地化不仅使在华跨国公司充分挖掘了中国的区位优势, 而且在客观上也提高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

在原材料采购本土化方面跨国公司需做到: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规格、提升发掘和鉴定本地材料供应商的能力、在与本地供应商加强协作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不断提升采购组织的能力。

4.2 产品生产本土化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产品生产大国, 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供给充沛, 尤其是它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关掉海外工厂, 到中国去, 生产本土化”是众多跨国家电公司的共识。

为此,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部门、生产基地, 组建一条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本土化发展链条。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推出的赛欧品牌原型车是欧宝可赛, 根据中国的路况、汽油质量和消费者习惯, 上海通用对原车型进行了100多项当地化设计, 利用实验车在全国各地对各种道路、燃油品质进行了多达几十万公里的试验, 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对原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赛欧瞄准顾客心理, 率先喊出“10万元家庭轿车”的口号, 在投放市场之前就拿到了2万多辆订单。北电网络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来降低产品的成本, 密切同当地经济的联系。以其在顺德的合资企业广东北电为例, 它目前已具有设备机架、专用电缆和背板100%的本地生产能力, 并正在努力提高无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本地化程度。

5 营销和服务本土化

5.1 营销本土化

简单地说跨国公司本土化营销策略, 是指跨国公司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它要求跨国公司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不把自己当作外来的市场入侵者, 而是当作目标市场中固有的成员, 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致力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最终达到与当地政府“双赢”的目的。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营销本地化策略主要包括:与当地政府建立透明和“双赢”的合作关系, 着眼于长期目标并帮助当地政府解决短期困难, 选择在当地已有一定知名度、规模大、经营状况好的强有力的企业为合作伙伴, 以及融入当地文化成为当地企业的“好邻居”。

英美烟草公司董事长布劳顿先生在总结经验时反复指出:“一定要和当地各级政府打好交道, 为这个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要给合作方带来独特的东西, 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困难, 这对双方都有利, 我们的投资是以长期的回报率为着眼点的。”福特公司董事长布克曾说:“福特的政策是在哪里销售就在哪里生产, 福特的哲学是融进这个国家, 成为‘好邻居’”。“百事可乐为了争夺可口可乐长期占领的印度软饮料市场, 帮助印度政府解决了许多其他领域的资金、技术方面的困难, 还帮助政府出口农产品, 借此博得了政府和公众的一致好感, 从而最终战胜可口可乐并得到了这个7.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西门子进行的一系列亲情化营销活动, 从“三国”里借用的“锦囊妙计”大礼包、家庭电器美容师到“灵性之旅”活动, 不参透中国的风俗文化, 没有长久的中国化战略作指导是做不出来的。

5.2 服务本土化

大多数跨国公司都认识到, 在技术水平趋于一致的情况下, 服务则成为成功的关键。以诺基亚的服务本地化策略为例, 诺基亚首先开发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同时配以本地化的服务。在1999年诺基亚公司还与中国江西、河南、山西、浙江等省进行了网络扩容和升级。后来, 诺基亚公司又根据中国用户的喜好, 不断推出聪明灵巧、时尚前卫, 受中国人喜爱的新型手机。最重要的是, 它还在中国建立起全国性营销服务网络, 提供了庞大的售后服务网络。

5.3 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融合多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利用东道国的便利条件和比较优势达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以迎合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并不是完全放弃其从母公司所传承下来的企业文化, 仅仅放弃那些不利于实现其战略利益的文化技术形式。

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中, ABB无疑是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典范。尽管它在世界各地拥有1300家子公司, 但它却自称是一家“多国籍”的公司, 它鼓励其子公司淡化其母公司的民族背景, 按东道国本地公司的方式运作。ABB的经验对于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的跨国公司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的, 有时候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对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方式的分析对于我国企业国际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成璧, 张晓蕴.家乐福的中国成长:跨国公司本土化评析[J].管理现代化, 2007 (4) .

[2]宋亚非.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东道国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

[3]曹慧平, 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 (12) .

[4]黄庆波, 冯琳.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建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5]赵文静.跨国公司本土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J].企业文化与管理, 2005 (7) .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制订新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把企业并购从国内扩展到国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占直接外商投资的比例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投资总额中占据主体地位。

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

1.1 实施并购的主体多为大型跨国公司且并购方多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第一,跨国公司并购规模呈扩大化的趋势。近年来,外资在华并购无论是案值还是并购交易的项目数都不断创新高(如表一所示)。并且,并购涉及的行业更加广泛、系统性日益增强。世界500强中在中国投资的已有400多家,甚至有些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和总部都搬到了中国。第二,是参与实施的并购方多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并购实施的主体大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市场、产品、财力、公关能力等,完全有能力在国际上实施并购。国内一些具有一定品牌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它们有着较完善的本土化的营销网络或进入许可。那些竞争力比较强、对产业结构影响深远的行业,往往是跨国公司选择并购的重点企业。无疑,这些企业就成为跨国大型公司的首选目标。

1.2 跨国并购的地域分布

东部沿海一带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相应的配套的基础设施也非常齐全,外商直接投资看重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的便利,它们有着中西部地区没有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进行辐射。其次,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其市场化程度高、市场经济发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较好的人力资源条件、投资环境和科技创新能力,加之我国区域性的外资投资政策,这些都是影响大型跨国并购公司选择东部沿海一带为投资区域的主要原因。

1.3 跨国并购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并且逐步向服务业渗透

从近年来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并购大型案例来看,大型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基础原材料工业领域、消费品生产领域、处于过渡期将逐步开放的国家垄断行业等等。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跨国并购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且服务业所占份额有逐渐超过制造业的趋势。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出台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外商在我国投资的热情和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经济。

1.4 跨国公司开始重视整体并购以获取公司控制权

外资在华并购实施路径也就是并购方式的选择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还不是很稳定,外商参与的投资只是试探性和参股性的小规模投资。随着30年来的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为外资并购创造了比较优良的投资环境,加之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认识的深化以及国家对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领域的放宽,因此大型跨国并购公司已不再满足于试探性和参股性的小规模投资。然而影响并购方式选择因素很多,如我国目前的政策环境、目标企业所有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并购方动机及资金实力以及经济一体化条件的国际环境等等。控股性投资,控制董事会、派出管理团队,积极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等,表明跨国公司有完全控制并购企业的目的。

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分析

表二为美商企业在华并购动因中居于前四位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当地市场扩张、良好的经济前景、基础设施良好以及工人工资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并购企业在当地的市场扩张,其次是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2.1 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我国市场前景巨大,对于一个在投资上已经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跨国公司来说,想要快速进入我国市场,与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的目光,希望通过并购分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成果。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公司,向来以对投资的时机把握准确出名,他们收购华菱管线很重要的就是看准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2.2 实现速度的经济性

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有较强的时间效应,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投资的成功率。相对于新建投资,并购缩短了投入产出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投资周期,减少了经营风险和进入风险。当迅速进入外国市场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目标时,并购必然成为受到偏好的投资方式。在全球快递巨头抢占中国市场的激烈较量中,TNT公司便通过并购中国本土公司以达到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对制造业来说,并购方式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可以省掉建厂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生产要素,立即建立国外的产销据点。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很快实现在海外的营业收入,并且通过并购方式有利于企业迅速抓住市场机会。

2.3 推行本土化的品牌经营策略

通过并购利用当地企业本身的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将中方品牌控制在自己手中,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并在短期内取得这些品牌的市场,以减少自行投资设厂的巨大费用,并可以利用原有的经营渠道和原来的公共关系,便于在中国本土进行扩张,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化妆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并购,可以使原来企业的品牌为自己所用,利用被兼并或收购企业的资源,便于自己的品牌在本土的推广和宣传。

2.4 获得厂商优势及规模效应

一些大型跨国并购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是因为这些行业规模经济特征明显。在并购情况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在资金市场方面也可利用原有企业的渠道融资,从而大大减少了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成本比较敏感,降低风险和成本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协同效应的发挥提高效率,实现1+1大于2的作用。同时,通过跨国并购,外资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本地企业的厂商优势。荷兰喜力啤酒参股广东粤海啤酒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投资新建的方式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建立有效的原材料来源渠道,还涉及建设新的生产能力,开拓和争夺市场。

3 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外资并购的积极影响

可以增加产业资本。跨国并购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增加我国的产业资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中国东、中、西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新设立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国外资金,吸引大量的外资流入,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以推进我国企业的增长,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促进整体产业的管理水平。外企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管理体系,某些企业被具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并购后,由于企业原来的管理体系被较先进的管理体系替换了,所以提高了并购企业的管理水平。新的管理体系替换旧的管理体系不仅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扩散到此类被并购企业当中。

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外资并购可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步伐,外资的进入也可提高本国的企业忧患意识,只有靠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立足,进而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对于规范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企业并购可以促进生产和资产的集中增强企业的规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使大、中、小型企业形成互补、协作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

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海外直接投资通过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提供较国内企业更好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福利等可以吸引更优秀的人员进入该企业。跨国并购方可能会对本土雇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许多跨国企业已经在华建立了培训基地,大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3.2 外资并购的消极影响

丧失自主知识产权。国有知名品牌是民族企业的灵魂,是支撑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企业被外资并购后,不仅辛苦打拼的民族品牌消失了,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研发的能力,大量的国内知名品牌从市场上销声匿迹。外资在铲除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削弱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根基,这会影响到我国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抑制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民族品牌的成长。再次,跨国公司在我国几乎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行业,从多个生产环节和生活必需品上威胁到我国其他同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跨国并购的部分产业涉及国家安全,还有些产业涉及人民的生活的最基本需要,甚至连部分军工用途的配件生产都受制于外资。

产业控制力削弱。国家经济层面,首先,削弱国家产业控制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一般采取“合资—排挤—独资—寡头垄断”的模式。虽然在起初合资或并购谈判中,中方绝对控股,然而在并购之后,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吞掉行业的先锋,最终导致跨国公司控制我国市场,取得行业垄断地位。

导致国内企业人力资本流失。跨国公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本土员工素质,但跨国公司也凭借其用人机制灵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而且员工待遇优厚,这将造成优秀人才纷纷从本国企业跳槽进入“外资”企业,从而导致国内企业人才的流失,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持久长远可持续发展。

危及国家安全和民生。近年来,外资频频并购我国制造业、流通业、银行业和高科技产业等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一旦被外资所掌控,我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基础将侵蚀殆尽。这种后果不可小视。

4 应对跨国公司并购的政策建议

4.1 宏观管理措施

4.1.1 构建国家产业安全体系

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首先,对国内特定产业进行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防止因并购而导致外资对中国产业的垄断与控制,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通过制定相应措施,防范跨国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价格转移行为,防止中国产业利益的流失。从实践结果来看,尽管并购暂时还没有导致外资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垄断,但并购之后,外商企业在华市场势力明显增强。其次,优化外商投资股权结构,对外资进入的方式和深度作出明确的规定。再次,加强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与完善外资并购相关政策法规,对外资并购本土企业行为实施有效监督,防止因并购导致的外资对中国产业的垄断,尤其是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份额较大、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对于那些在行业内具有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鼓励他们进行多形式的合作,例如联合、兼并、收购等,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对弱势企业实施改造、改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4.1.2 建立健全跨国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第一,鉴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弱势产业尚需适度保护的现状,对国内企业并购和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分别立法予以规范管理。第二,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对外资并购行为进行严格审查,鼓励那些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部门进行并购,而对可能危及到我国经济安全和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企业的外资并购行为不予批准。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需要保护的行业应对外商投资予以限制。第三,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建立跨国并购信息网络,建立跨国并购预警机制。

4.1.3 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多年来,我国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有些地方政府更是以“引资额”为政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是注重“量”而忽视很重要的“质”,甚至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相互拆台,承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量拍卖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主动迎合跨国公司的恶意收购,无视国家的产业安全。因此,必须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和策略,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4.1.4 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设

运用法规规范并购行为。应该构建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真正规范外资的并购行为,正确利用外资,引导外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面对外资进入的强大冲击,既要看到并购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更要懂得利用相关法规来规范外资的行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德国规定外资收购德国公司25%以上股份或取得表决权时,必须通知联邦卡特尔局。我国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反垄断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提高效用。完善审批制度,禁止恶意收购,保障民族企业的发展,争取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4.2 微观管理措施

4.2.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建设

首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非取决于有无来自外资的压力。相反,从国际并购实例来看,企业保持创新动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控制权的争夺。因此,最重要的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下外资并购浪潮的最现实选择。其次,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快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自身的权益。再次,注重品牌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自主品牌的成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4.2.2 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掌握产业主动权

我国吸引外资看重的是技术和质量,跨国公司投资看重的是我国庞大的市场。引进技术,发展民族产业和寻找市场,获取超额利润,能否实现“共赢”,关键在于能否理智把握“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方针。我们既要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战略重组,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又要在市场的不断开放中保持自主和理性,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着眼国家的长远利益。

4.2.3 认清跨国公司并购的真正意图,提高警惕意识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外资进入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有些跨国公司的并购完全是为了获取我国企业的关键技术,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失去关键技术的企业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还有一些并购是为了控制和获取稀缺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运回母国。

4.2.4 国内企业要建立战略联盟,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快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进程,维护国有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所得权益,加强国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国内企业联盟是提高国内企业整体竞争力,抵御跨国公司威胁的重要措施。把吸引外资并购与促进本土企业成长结合起来,鼓励本土企业通过吸引外资并购扩大自身竞争力,为迅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企业尤其大企业之间,尽管在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也应该注意相互间的分工与合作,以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与成本,应对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和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市场容量大且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发达国家不仅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也加大了投资。跨国公司并购是一种市场行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跨国公司在华的大肆并购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基于此考虑,来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并购,动因,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企业并购的资源协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白津夫.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新特点和我们的对策[J].中国经济周刊,2009.

[3]毕红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新特点与防范策略研究[J].理论学刊,2006,(07).

[4]杨文生,李娅.国外经济安全的跨国并购管制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7,(06).

[5]张一弓,高昊,崔俊富.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演进及内涵[J].财经问题研究,2010,(03).

[6]刘绮涛.浅析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1).

[7]陈磊.论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和对策[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篇9

一、金融危机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外资撤资的重要诱因, 会恶化东道国和母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引致跨国公司的悲观预期, 降低跨国公司的经营绩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在华外资的撤资影响, 有着独特的宏观背景因素, 加大了跨国公司的撤资风险。

首先, 金融危机恶化了经济环境。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 股市大跌, 信贷收紧, 金融机构破产, 继而通过信贷约束对生产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 不但会在跨国公司母国对其母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也会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削弱其投资的区位优势。事实证明, 外资撤退的频率和规模在金融危机时会大幅上升, 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撤资潮。

其次, 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高负债的金融机构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首先破产,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金融危机, 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严重。跨国金融集团既对金融市场主体进行股权投资, 也参股制造业的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营绩效变差, 会使公司的资金更加吃紧, 甚至走上破产边缘, 从而不得不收缩投资, 撤出海外投资。实体经济由于产品需求的萎缩, 经营业绩也会恶化, 加上信贷约束, 会进一步受到流动性的束缚。

再次, 造成跨国公司对未来收益的悲观预期。金融危机会导致跨国公司对经济前景悲观的理性预期, 削弱长期投资信心, 从而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向短期资本转化的可能, 加剧外资企业撤资的风险。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等, 也都会加剧跨国公司的悲观预期, 使得投资信心减弱, 撤资意愿加强。

二、跨国公司在华的撤资行为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明显下滑削弱了外资的投资信心。金融危机已导致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 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 包括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强劲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全球放缓, 甚至可能出现的负增长, 导致跨国公司对经济前景的悲观的理性预期, 大大削弱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信心, 撤资可能进一步加大。

(一) 跨国公司应对危机的方式

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危机的发源地在美国, 扩展到欧洲, 并进一步向新兴国家传导, 而发达国家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此, 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能力的削弱, 以及我国区位优势纵向比较的降低, 都使得外资的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加剧了外资撤资风险。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对跨国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大量跨国公司已经产生了巨额亏损或者盈利状况恶化的情况, 对于他们来说, 接下来这几年将会成为很艰难的年份。

根据麦肯锡2008年11月对跨国公司所做的调查, 降低运营成本是跨国公司应对危机的首选手段。其他手段因行业而异, 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倚重于缩减资本性支出来缓解融资压力。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及电信业、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

(二) 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

事实证明,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额和新设企业数额均降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 外商来华投资受到明显影响。自2008年10月以来, 我国FDI已经连续10个月出现下降, 一系列数据表明外资正加速撤离。

首先, 从实际利用外资额度来看,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1-7月,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68亿美元, 同比下降20.35%。7月当月,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9亿美元, 同比下降35.71%, 为2009年以来单月最大同比降幅。

其次, 从新批设立外资企业数量来看, 2009年1-7月, 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264家, 同比下降27.39%。7月当月, 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5家, 同比下降21.39%。

再次, 此次金融危机还伴随着大量的外资非正常撤离, 这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经营期满或经营不善等原因而终止经营, 本来是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常态, 一般可以采用包括停业清算、出售资产、出售子公司以及剥离、出售生产线、易址、关闭、退出市场、放弃、抽资、缩小规模等具体撤资模式。然而近年来, 出现了部分外资企业不履行正常清算程序, 在拖欠职工工资、应付账款和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下, 弃厂逃逸的非正常撤离现象, 这种外资的非正常撤离已经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三) 跨国公司撤资的行业分布

据商务部统计, 2008年1-11月,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有4652家减资, 4564家企业终止营业。从行业看, 制造业减资和撤资比重分别占减资和撤资总额的70.4%和60.3%。进入2009年, 从撤资的行业分布来看, 外商在服务领域撤资幅度最大, 2009年1-4月, 服务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106.1亿美元, 同比下降31%, 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同期, 制造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15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2.9%, 外商投资的下降相对平缓, 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加上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成熟和发展, 这将使得中间技术和一般技术在我国随意扩张并获取市场的时代结束。这一切, 均使投资我国市场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特别是制造业, 经过若干年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萎缩。

三、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 对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影响。FDI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竞争, 迫使东道国企业不得不采用新技术, 降低成本以提高生产效率。受雇于外国企业的当地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流动, 带来了技术溢出效应。所以, FDI的减撤, 则将直接影响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其次, 不利于我国的技术转移。FDI在促进东道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 还推动了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若发生FDI的减撤, 对东道国传统工业的改造不利, 更不利于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再次, 影响了我国的就业率。当撤资发生时, 众多受雇于该公司的东道国劳动者将面临失业。若撤资达到一定规模, 东道国的就业状况就会严重恶化, 失业率迅速上升, 对国家经济、政治将产生很大压力。

最后, 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了影响。撤资首先意味着资本从东道国的流出, 这将导致东道国在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减少。对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而言, 撤资也会导致负出口或净进口效应, 国际直接撤资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及以此为基点的其他经济目标是极为不利的。

四、我国的应对之策

(一) 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很低,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附加值不高的产业。为此要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 鼓励本土企业由主要做加工贸易转变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方式并重, 形成主要做货物贸易转变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内对外投资并重的局面, 淘汰落后产能, 创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研发优势, 承接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来我国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重要的是, 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 其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从事简单加工组装的工人, 其工资是普通劳动密集型工人工资的几倍到几十倍, 这将大大提升加工贸易的附加值。

(二) 建立可以促进产业升级的跨国公司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 应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把投资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上, 为此应该适时放松管制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 如医院、教育、社区性的金融业等, 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要引导外资投向产品设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外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合作, 提高外资服务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与管理和服务的示范效应。

(三) 主动并购即将破产或者倒闭企业

在国际上, 外商投资的主流模式是并购, 90%以上的投资采取的是这种模式, 但目前在我国这一比例还非常低。在危机时期, 很多企业的破产倒闭, 或因财务压力被迫寻求兼并收购, 使并购方拥有很大的选择范围。为低价收购和整合行业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很多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资产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买不到, 但在危机时期却很容易低价买到。当然, 并购的行业需要与我国宏观的需求相结合, 可考虑矿产、能源与石油等战略资源类行业、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和拥有核心资产的企业。

参考文献

[1]、范黎波, 郑建明.金融危机、跨国公司应对与中国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 2009 (3) .

[2]、徐磊.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及其防范[J].当代财经, 2009 (12) .

[3]、自东放, 徐艳梅.跨国公司撤资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06 (2) .

上一篇: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求下一篇:高校大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