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企业财务会计(共11篇)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资金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负债融资是当前我国部分企业保证财务能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作者将详细介绍企业负债融资的概念, 分析企业负债融资给财务管理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并为我国企业利用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规避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企业负债融资的概念
所谓负债融资, 指的是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获取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企业负债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借款、商业信用、租赁以及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在当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 负债融资是企业最为有效的融资方式, 合理的负债融资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发展的财务压力, 为企业发展筹集所必需的资金, 还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冲突, 增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发展的掌控, 促进企业稳定的发展。
二、企业负债融资的正面财务效应分析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企业的财务日益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使用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的满足企业发展对财务的需求, 其具体的正面财务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指的是企业通过负债融资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多的利润总额, 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负债融资之所以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应是因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所获取的资金进行生产运营并获取利润, 而企业债务性融资所产生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 只要当负债资金的利益率低于企业生产运行所产生的利润率, 企业就会获取额外的利润, 也就产生了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当企业负债融资的利息低于企业财务资金所带来利润的时候, 才能产生正面的财务效应;而一旦企业的经营不善, 企业负债融资所带来的利润低于负债利息, 负债融资所带来的正面财务效应将变成负面财务效应。
(二) 负债融资利息的抵税效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税收筹划措施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实现合理避税。依据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 企业的债务利息是可以从企业的税前利润中扣除的, 这可以直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总额, 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配合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税收筹划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和整体市场竞争力。
(三) 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会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现象, 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委托—代理矛盾。与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等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行为可以更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冲突, 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四) 融资负债可以提高企业对外信誉
在当前市场经济时代, 资金是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 拥有丰富资金和雄厚财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获取最终的效益。很多上市企业都是利用上市的机会大肆圈钱, 而很多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等的, 很难做出投资决策。与单纯发行股票融资相比,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不仅仅可以表明企业发展对资金的实际需求,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负债额度来提高对外信誉, 通过定期的债务偿还来表明企业的财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运行状况。
三、企业负债融资负面财务效应分析
合理的负债融资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缓解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冲突, 为企业的发展筹集所需资金, 但不当的负债融资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效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负债融资增加企业财务成本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 企业要想利用债务融资获取预期的财务效应, 企业的债务利息必须要低于企业的资金所带来的利润, 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则不必在定期支付利息等资金使用成本。同时, 还需要指出的是, 与其余的融资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规模相对较为有限, 不能大规模的为企业获取资金, 也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不能成为企业最主要的发展资金获取方式。
(二) 负债融资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规模的壮大, 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因此, 更多的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一定的负债率可以为企业发展筹集所需资金并有效的引导经理层的工作, 为企业树立较好的信用形象。但过高的负债率则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财务成本和负担, 降低企业发展的活力, 给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带来经营风险。据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比较合理的负债率为60%-70%, 而一旦企业的负债率达到85%以上,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需要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发出相关警示, 提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 负债融资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与其余的融资方式相比, 企业的负债融资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企业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并偿付约定的利息, 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定期减少企业的现金, 并在一定时期出现大量现金的需求, 给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带来巨大的危机, 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企业将进入破产程序, 直接导致企业所有权的转移, 给企业原所有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 负债融资可能加剧企业委托——代理冲突
合理的负债融资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的经理层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 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企业内部不仅仅存在着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也存在着股东与债权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四、合理使用负债融资的建议
针对我国企业负债融资管理的现状, 在使用负债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在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手段的效果, 防止单一负债避税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负债率, 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导致企业整体财务成本的增加, 背离了企业通过负债税收筹划的初衷。第二, 注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企业通过负债融资必然会导致企业负债率的提高, 企业必须规划好财务管理活动, 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防止大量负债导致企业发展效率的下降和资金链的断裂, 将企业的负债率控制在安全的范围。第三, 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保证债权者的资金安全。企业通过负债融资来筹集发展资金, 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股东和债券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 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必须保证所筹集资金的安全, 采取相对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 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保证企业债权人资金的安全, 使得企业的负债融资进入良性的循环, 减少一次性筹资行为的发生。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2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
【摘要】 次贷危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有的国家认为资产证券化是导致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文章希望通过对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案例的分析,揭示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弊端及其可能导致资产证券化相关各方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而提出防范方案,以使资产证券化体系趋于完善。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财务风险; 信用评级
次贷危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有的国家甚至对其有效性产生了强烈怀疑,认为资产证券化是导致这次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诚然,资产证券化存在着它内在的弊端。
一、中集集团背景资料
3月,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在深圳签署了总金额为8 0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协议。此次协议有效期限为3年。在3年内,凡中集集团发生的应收账款,都可以出售给由荷兰银行管理的资产购买公司,由该公司在国际商业票据市场上多次公开发行商业票据,总发行金额不超过8 000万美元。在此期间,荷兰银行将发行票据所得资金支付给中集集团,中集集团的债务人则将应付款项交给约定的信托人,由该信托人履行收款人职责。而商业票据的投资者可以获得高出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息率1%的利息。
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基本流程:
1.中集集团首先要把上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进行设计安排,结合荷兰银行提出的标准,挑选优良的应收账款组合成一个资金池,然后交给信用评级公司评级。
2.中集集团向所有客户说明ABCP融资方式的付款要求,令其应付款项在某一日付至海外SPV(特别目的公司)账户。
3.中集集团仍然履行所有针对客户的义务和责任。
4.SPV再将全部应收账款出售给TAPCO公司(TAPCO公司是国际票据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的资产购买公司)。
5.由TAPCO公司在商业票据(CP)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CP.
6.TAPCO从CP市场上获得资金并付给SPV,SPV又将资金付至中集集团设于经国家外管局批准的专用账户。
项目完成后,中集集团只需花两周时间,就可获得本应138天才能收回的现金。作为服务方的荷兰银行可收取200多万美元的费用。
二、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相关方财务风险分析
(一)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交易环节分析
1.设立特设信托机构环节
特设信托机构是专门为完成资产证券化交易而设立的一个特殊机构,它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名义主体。在本案例中,荷兰银行就是为了完成中集集团本次资产证券化的特殊信托机构。该信托机构必须和中集集团(证券化资产销售方)没有关联关系,这是为了使证券化资产和中集集团的其他资产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该信托机构购买资产证券化权益受益人销售给它的资产组合,并负责对该资产组合进行管理,以确保到期本金及利息按时支付。然而中集集团仍然承担着对客户的支付责任,因此它与信托机构仍然有利益上的关联,没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这是导致证券化相关方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2.金融资产出售环节
金融资产的出售必须是“真实销售”,以保证买方在特殊情况下拥有强制性处置资产的权利。通过“真实销售”以实现“风险隔离”,即特设机构对委托管理资产的权益将不会因发起人的破产而丧失。中集集团某子公司将未来几年向客户的未来运输收入以协议形式出售给特设信托机构,中集集团对该资产不再拥有所有权。但是中集集团仍然需要对客户承担责任,当资产池中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时中集集团负有法律上的补足责任。因此该证券化资产没有实现真实出售,相关风险没有实现转移。
3.信用增级环节
信用增级也称信用的提高,是指特设机构为了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者本息而采用的各种有效手段,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成功的关键所在。信用增级不但保证投资者免受资产质量风险损失,还可以大大降低证券化结构风险,是提升资产证券投资级别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证券能够交易成功、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保证。
在本案例中中集集团采用的内部信用增级方式,即当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到期本息时中集集团负有补足清偿的责任。这就增加了中集集团未来的财务风险,使中集集团未来的现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破产隔离环节
偿付资产支持证券到期本金与利息的.来源必须与原始权益人隔离开来,以避免发起人遇到麻烦或者破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保证无论发起人发生什么问题,都不会殃及特别载体;其次,要保证应收账款从发起人转移到特别载体的过程中不受到干预。
在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这个案例中没有做到特殊载体的破产隔离。因为,中集集团在出售证券化资产后仍然承担着对客户的清偿责任,与资产相关的风险没有实现转移。中集集团的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时,该资产池中现金流量势必受到影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二)违背资产证券化原则导致的相关财务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终极目的就是做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销售”,从而做到证券化资产和企业资产的“风险隔离”,然而中集集团资产证券化既没有做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销售,也没有做到证券化资产和企业资产的风险隔离。
1.违背真实销售原则的财务风险分析
中集集团的资产证券化违背真实销售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资产相关的管理权没有转移。在本案例中,中集集团虽然以协议的形式把资产出售给了特设信托机构,转移了对资产的所有权,但是其作为该资产证券化的服务商仍然负责对该证券化资产进行管理。根据会计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中集集团仍然对该证券化资产承担着责任,没有实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销售。
另一方面是与资产相关的风险没有完全转移。中集集团子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方式是中集集团为特设信托机构提供超额担保的内部信用增级方式,当特设信托机构资产池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到期资产支持证券的本金和利息时,中集集团承担着补充清偿的责任。由此看来,中集集团某子公司虽然通过一纸文书的形式实现了真实销售,但是与其所售资产相关的风险没有完全转移到购买方。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子公司没有实现真实销售。
2.违背风险隔离原则导致的相关财务风险
一方面违背真实销售原则就意味着证券化资产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完全转移,中集集团仍然承担着该证券化的资产未来运营失败的风险,证券化资产也没有完全摆脱中集集团自身的风险,如破产风险的影响。中集集团整体信用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度的高低,中集集团本身的运营风险也会传递到该证券化资产。因此,作为发起方的中集集团没有和证券化资产实现风险隔离。
另一方面,该资产证券化采用的信用增级方式是中集集团为特殊信托结构发行资产支持债券提供担保的内部信用增级方式。在证券化资产运营失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到期本息的情况下,中集集团存在着承担补充清偿责任的财务风险。即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和中集集团本身的风险没有实现完全的风险隔离。
三、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方案
(一)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防范方案概述
正如历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的救市方案一样,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都担当着主要角色。在这个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方案(图1所示)中,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防范基金。各个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及其后来证券投资者都要根据自己的收益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防范基金,交由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基金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当在某个资产证券化案例中,由于某些原因资产池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证券到期的本息时由该基金管理部门进行补足,因此可以防止资产证券化的失败,进而避免其导致相关财务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方案的运行
1.风险防范基金管理者必须是政府部门。因为只有政府才可以在出现如利率下降、物价下跌及自然灾害等严重系统风险时有能力担当起救市的角色,市场经济其他参与者自身都处于市场风险之中,很难承担救市重任。例如在的金融危机中一些财大气粗的跨国企业诸如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及其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等都没能躲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的系统风险。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地出手相救,相信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
2.风险防范基金提取比例必须多样化。在要求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防范基金时必须对其资产池中的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评估,根据其信用度确定计提标准。信用度越高计提比例越低,信用度越低计提比例越高。以此防止滥用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圈钱的行为,保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市场参与各方的公平。
3.风险防范必须坚持按收益计提的原则。按资产证券化各参与者所获收益计提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基金,体现了金融的公平原则。即从资产证券化中获得了收益,就要支付一定的代价来防范可能由该资产证券化导致的财务风险。因为各参与者的收益越多,那么该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就越大。因为投资收益是销售该证券的收入与投资该证券的成本之差。收益大就必然意味着该证券的转手价格较高,那么当资产池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该证券到期本息时该证券持有者就会承受较大的投资失败的财务风险。因此,各参与者从该资产证券化中获取的收益越大,其计提的用以防范其后投资失败的风险防范基金就应该越多。
(三)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方案的综合评价
首先,该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方案侧重于对证券化资产的信用评估。因为,初次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基金的计提是根据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池中证券化资产的信用评级来确定计提比例的。因此,证券化资产一般都会经过严格的信用评级,其信用度较高,其资产证券化失败的可能性较小,进而减少了各资产证券化参与者因资产证券化失败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其次,该风险防范方案能有效应对因资产证券化而引起的金融泡沫的膨胀。该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基金的计提是根据各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从资产证券化中获取的收益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该资产支持证券在市场上的交易次数越多,产生的泡沫越大,而相应计提的风险防范基金也会越多。同时,风险防范基金的计提也会降低投资者转手交易该资产支持证券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抑制了金融泡沫的产生,降低了资产证券化参与者因过度膨胀的金融泡沫破灭造成资产证券化失败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最后,在该风险防范方案下,政府能积聚数额巨大的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基金,当出现利率下跌,物价下降以及自然灾害等系统风险引起的资产证券化失败而造成的市场震荡时,政府有足够的实力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 南方金融,(9):11-16.
[2] 季然。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开展及风险问题分析[J].财经界,2007(3):24-26.
[3] 金郁森。中国资产证券化实务:解决方案与产品设计[M].深圳:海天出版社,:98-136.
[4] 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3):21-24.
[5] 刘晓忠。真实销售考验资产证券化纯度[N].证券时报,2006-8-7(9)。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债务融资
一、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减少买卖价差,增加股票的信息含量,能降低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在内的资本成本,减少公司收益的波动性,降低资本结构(董锋等,2006;朱红军等,2009;张璋,2011; Aggarwal et al,2009)。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后果。比如,徐玉德等(2011)从制度环境角度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还有从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顾群、瞿淑萍,2013)。但总的来讲,都是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后果。融资是企业主要经济活动之一,融资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股权融资会受到很多制度的影响,所以债务融资成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方式。债务融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那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叶志峰(2009)发现,1998—2006年银行借款所收到的现金数额分别约为2.46亿、2.87亿、3.71亿、6.78亿、7.56亿、8.50亿、10.01亿、12.39亿、15.25亿,分别占资产总额的17.52%、19.04%、21.18%、28.85%、29.62%、29.63%、31.67%、35.00%、36.46%。所以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而财务报告质量在银行信用评级中起到一定作用,财务状况评估在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的权重约占70%,而非财务的评估则为30%。高水平信息披露能够降低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显著相关(徐玉德,2011)。所以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更有可能获得的更多的银行借款。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银行是以企业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授信信贷评估,因此本文选择2002—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一年的信息披露质量对本年度银行借款的影响。样本选择如下:(1)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所有数据;(2)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和一些缺失值。最后获得了6117个测试样本。
2.变量选择与模型
为了检验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本章在借鉴胡奕明等(2007)和陆建桥等(2009)所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资产负债率、规模、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和市场化进程等控制变量,修正后的模型为: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Quality)主要采用杜兴强和周泽将(2009)、使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衡量信息披露质量,将考评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定义为1,而“及格”和“不及格”的为0。
四、研究结果
从上面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新增银行借款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质量quality和银行借款的新增额是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企业越容易从银行获得借款,既证明了假设1。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篇4
一、负债融资的正向财务效应
1. 利息抵税效应
负债相对于股权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的效用。中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的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
通过一简单的例子来看,假设一下企业税前利润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分下面的步骤来思考:
(1)所得税为费用为10×25%=2.5万元,税后利润为7.5万元;
(2)假设该企业的利息费用增加了10万元,那么税前利润为0,所得税费用为0,税后利润也为0;
(3)扣缴所得税之前的费用增加10万元时,税后的利润只减少7.5万元,通过这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费用减少利润,减少的利润额即费用额。10万元的费用,减少10万元的税前利润,即税前的费用为10万元;但只减少7.5万元的税后利润,即从税后来看费用只有7.5万元;
换种说法,增加10万元费用之前,所得税为2.5万元,增加之后所得税为0元,所得税的下降,是因为税前费用增加、税前利润下降所至。增加费用可以节税,利息、租金、折旧均可以降低企业的纳税额,所以称为利息抵税、租金抵税、折旧抵税。
2. 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是财务杠杆的根本,财务杠杆效应源于企业的负债经营所调杠杆,简言之就是四两拨千斤、以小搏大的工具。阿基米得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将整个地球撬起。”延伸到财务杠杆上,可以这样说:“借我足够的钱,我就可获取巨大的财富。”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筹集资金后资金的利润率是否大于利息率。
假设某公司需要100万元的资本,预估会有30%的报酬率,如果我们全部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是30%。但是,可以只拿出70万元,另外30万元是利用借贷获得的,借款年利率为7%,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3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70万元,因此这70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30万元(1000000×3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21000元(300000×7%)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高达39.86%(279000/700000×100%)。
3. 可以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这是指企业利用预付账款和质保金的情况。比如企业销售货物收到预付款一笔40万人民币。假如企业当时需要购买设备,货款的5%(10万人民币)作为质保金,一年后再支付。那么预收的货款和晚付的设备款既可以增加流动资金50万人民币。50万可以作为这笔单子采购原材料费用,或者作为其他单子的采购材料费用。假如银行贷款利率为7%,那么一年财务费用就减少50万×7%=3.5万元。如果没有这笔流动资金,原本流动资金又很紧张,那么向银行贷款借款期为一年的50万,则财务费用增加3.5万元。因此,一年费用相差7万元。既增加了流动资金,又减少了财务费用,还降低了风险。
二、负债融资的负向财务效应
1. 负债比率如果超过企业标准值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
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一般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 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成本
负债给企业增加了压力,因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则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减少研发费用;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清海.企业负债融资结构分析.商业研究,2004,(23): 117-120
[2]张庆华,张关心: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2005,(1):3-5
[3]卢双娥,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厦其风险控制.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8,(12)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现代企业;融资筹资
引言
财会活动是企业日常管理经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想要保障财会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存款与现金流入量是不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因此,企业往往会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工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一、企业融资及新会计准则概述
(一)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就是进行企业内部的资金融通,使企业日常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够达到资金供求的平衡状态。具体而言,融资是根据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对外投资、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需要,经由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采取一系列合规的手段与方法,获取到资金的一项理财活动。在企业资金短缺时,应该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筹集到适当的资金,在企业资金盈余时,应该在适当期限内以最低风险将其投放出去,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最终达到资金供求平衡的稳定状态。
(二)新会计准则
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趋向国际化,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也必须向着国际化发展。新会计准则加强了我国会计业务与国际进行接轨,基本保障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企业会计制度是对企业法人的财产受托责任进行制约与监控的一种具体性规范,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其本身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之一。
二、新会计准则给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给企业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带来的影响
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迅猛,企业跨国投资、跨国融资、跨国上市、跨国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扩大规模,加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中国金融应该积极融进国际金融体系。同时,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也必须向着国际化发展,走向趋同之路。而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会计业务与国际接轨,同时获得了欧盟、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组织的认可。这不但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财会信息的经济可比性,减少了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理解应用成本。这方面的进步与成果,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增强了跨国经营水平,减少了国外贸易摩擦,减低了国外融资成本。由新会计准则所引发的上述影响,扩展了企业的融资市场,拓宽了融资渠道,减少了企业财务融资成本。
(二)新会计准则加强了融资市场的规范性
企业融资指的是企业依据自身资金运用的实际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与手段,积极展开资金的筹集工作,从而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资本市场规范与发展的基础,资本市场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最为主要的场所,融资市场想要提升自己的规范性、稳定性、以及程序性,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拓展企业资金融通渠道。资本市场包含有证券市场及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它是资金进行永久融通的场所。根据传统经验,只有保障企业基础设施的规范性,才能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全与完善,而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制度、会计制度等都是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本市场当中,一套健全、完善的会计准则急需被建立,它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给出最为真实、可靠的体现。
(三)可转换债券的计量方法变化给企业融资决策带来的影响
在旧的会计准则当中,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企业的长期负债,就是说在未转换之前,可转换债券要按期计提利息,摊销溢价与折价,企业会计核算和一般企业债券相同,待债券到期,若转股,则不确认损益,依据债券面值结转;若债券到期未转股,则会计核算同普通偿还债券本息一致。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可转换债券核算规定主要在于对金融工具相关的几项基本准则进行了规范,会计处理的手段与方法发生了改变。投资者将来可以以一定价格把债券转换成为股票,这是可转换债券赋予投资者的权力,它也是正确处理可转换债券最为关键的内容。就可转换债券处理方法而言,新会计准则更加满足于可转换债券特有的经济实质,同时,可转换债券能够保障投资者的获取本息能力,所以,在价格方面,可转换债券往往要高于不具备转换权的债券,但票面利率是小于市场利率的。新会计准则给可转换债券带来的影响包含两方面的优势,第一,转换债券包含负债虽然无需以现金偿付,投资人却能够从报表中看出问题的实质,从而可以加大企业财务状况评估的准确性。第二,可转换债券可拆分成负债成分与权益成分,促使在债券持有期内,对企业融资能力能够作出准确评价。
三、企业融资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遵循原则
企业融资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有企业规模、企业成本、财务风险等,针对这些因素,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时应该遵循下述几项原则:
(一)合理、科学确定融资数额
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首先要对自身资金的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与融资规模应该保持一致,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资金筹集不足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的影响,还可以规避过多筹集资金的现象,避免资金闲置与浪费,提升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营造良好的融资氛围,获取合适的融资机会
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融資氛围对于企业开展资金筹集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该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经营环境,同时还要抓住合适的机会筹集资金,保障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减少或避免融资风险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施行谨慎的财务政策,不可盲目融资,对负债融资比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融资项目的期限长短,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与使用,同时还要适时调整融资结构,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优化资本结构,减少资本成本,获得最优的融资收益
企业进行融资管理,必须以国家的规律法规为基础与前提,对企业融资的各项影响因素展开积极分析,保障企业融资目标的顺利实现。优化资本结构是融资管理最基本的目标,而资本成本使其进行优化的标准,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企业才能获取到最优的融资收益。
四、不同企业对于融资方式的选择
(一)资金成本的不同,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
企业根据资本成本不同,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必须对资金成本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举例说明,当企业想要引进新设备或扩大生产规模时,可以采用长期借款与融资租赁两种融资方式,企业应该依据自身资金成本对其进行选择,看哪一种方式才能够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长期借款成本指的是借款发生的费用与利息,倘若企业采取这一方式进行资金筹集,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负责资金比,加大企业日常经营的压力,严重时可能还会加速企业资本结构的恶化。但倘若企业采取融资租赁这一方式就会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它的成本里不包含利息的发生,企业只需要对定额费用定期支付即可。此外,与企业自有设备相同,融资租赁设备可以在租期内税前计提折旧,就是说企业的租金能够在税前收入中进行扣除,从而降低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的成本,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融资租赁这一融资方式。倘若企业预测到市场利率有走高的趋势,融资成本也会提高,这一情况下,企业就应该利用银行贷款进行设备的购买。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应该积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遵循资本市场的原则,选择出适应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依据其风险环境、行业类型的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对于那些收益高、成长快、风险较高的企业,应该采取投资基金方式进行融资,这一方式也促进了民间风投基金的发展;对于那些传统产业型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考虑采取合作的形式,建立一些专门的担保机构,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那些高新技术型企业,应该经由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等,为其建立专门服务性的融资机构。
(三)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
就我国现状而言,上市公司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包含:配股、增发、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银行贷款等。长期以来,配股在上市公司融资应用中较为广泛,但其存在的局限性较多,其应用也在较少。同时,增发逐渐变成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项重要方式,伴随融资方式的不断变化,资金筹集的渠道也已得到扩展,上市公司盈利的压力逐渐增大,股权融资成本不再低廉,从长远角度分析,配股与增发的股权融资地位将逐步下降。公司债券的发行受到政策限制,实际运用较少。就目前情况而言,银行贷款是债务融资最为主要的方式。
五、结束语
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难的财务策略 篇6
1. 加强日常的管理
企业可以采用JIT这种方式来降低储存成本以及产品的库存成本,可以积极推动内部成本的节约,对经营环节的各流程制定相关的成本标准,并对有效节约成本的员工进行绩效奖励。但是必须保证在成本节约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保持,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保持。
2. 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
企业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回笼的问题,企业在考虑企业销量问题的基础上,也应该考虑到购买商的资信情况,以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还产生坏账呆账,更加重企业的经营困难。所以企业应该尽量采取收取现金和短期账款的方式为主,对那些需要长期才能收回的账款,企业要对对方的资信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3. 加强自身的资信度建设
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这样才有可能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凭借以往的良好信誉,向供应商赊销原材料,也可以在向银行进行贷款审批的时候,更容易取得贷款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4. 避免企业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出现管理者过度乐观,高估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产品销售预期错误,这极易出现短贷长用,资金挪用的现象,如遇银根紧缩,对企业将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5. 关注无形资产管理
在2011年8月23日,黑龙江省工商局与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签署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协议,从此,黑龙江省内的中小企业将可办理商标权、股权等质押登记,弥补贷款抵押物不足现状。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这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无形资产也成为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一项有效的方式了。所以我们应该建议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加大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提高在专利和新型技术在企业中的比重,并且企业可以积极转型,发展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来取得税收方面的优惠,从而减少企业支出。
二、企业外部融资的财务策略
1. 股权融资
一是以配股和增发的形式进行融资。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之中所花费的资金十分巨大,并且存在着最终无法上市的极大可能性,对于当前资金本就紧缺的非上市企业来说显然不宜施行。然而,对于已经上市的中小板块企业,以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仍然是其最佳的融资途径。二是发行固定股利的优先股。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优先股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股权形式,其优先获得股利的性质也为其股东提供了更多的保证。为解决企业当下严峻的融资难题,先将固定股利优先股作为一种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务来使用,以这种方式令面临资金链恶化状况极为严重的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尽快摆脱企业清算、倒闭的困境。
2. 债务融资
一是积极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所谓集合发债,就是俗称的“捆绑发债”,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面向银行间市场的中小企业联合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联合可转债四种。2009年,天津市发行首支总额5 000万元集合债,涉及4家企业。在取得卓越成效后,制订计划,将在2015年培养科技小巨人1 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达到500家,10亿元的达到100家,基本具备海内外上市条件的100家左右。众多优秀中小企业使天津中小企业联合发债具有良好基础。二是对于原材料、固定资产的采购,我们推荐使用以产出产品为担保,按未来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采购费用的方式。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对于产品销售有困难或者销售周期较长的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合适也是不会被供给方接受的。我们认为,此方法可以作为那些具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或者消费类零售、批发型中小企业的参考办法,在那些销售周期短、以货币资金为营业收入主要方式的企业可以实施。
3. 企业联营和联盟
准确地说,企业联营和联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融资方式,但是它在企业融资出现困难时,却可能成为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企业联营和联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效应。一是在销售渠道上能否获得协同效应。企业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投资者的投资和债券人的债务,还包括企业自身财富的创造能力,而销售活动中的利润大小则是这种创造能力强弱的主要表现。当然,以这种协同效应为目标的企业联盟并非指同行业的企业,至少不是面对同一消费市场的同行企业,而是发生在那些在利益上没有绝对冲突,在效益上能够相互支持的企业之间。例如,肯德基里可以卖花,服装店里可以卖一些项链、头饰等。二是议价能力上能否获得竞争优势。较强的议价能力将为企业节约下更多的资金成本,对于中小型企业,企业联营和联盟更是获得议价能力方面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如果我市所有的香蕉零售商都集合起来,对其供应商进行议价,那么批发商为了能够在其产品变质之前对外出售,必然会同意降低其批发价格,此时这种企业联盟方式就是有效的。三是资金方面能否获得合理调配。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无非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回到企业资金上来。无论我国现在有多少企业融资困难,但我国依然存在生产金牛产品的中小型企业,我国也依然有增长性现金剩余和亏损现金剩余的中小型企业,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资金调配,那么,与这种企业的联盟也是解决当前企业融资困难的较为直接的途径。
4. 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
基于会计角度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篇7
1 当前的融资现状
兵法曰:“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在今日的中国, 市场经济深入迈进、社会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必须综合考量诸多因素, 在深入了解与探究之后采取相应合理而科学的选择。于是, 当前国家融资环境的状况便显得十分重要, 也即是在企业自身周围, 影响着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系列客观因素及环境。一个企业综合考虑的融资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经济因素, 即企业发展经营中会遇到的诸多社会经济条件、特征、联系等因素, 主要是指当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涉及的相关客观因素, 如经济发展势头、市场潜力、商业机遇等等。它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根本影响因素, 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现实平台。一个成功的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必须是应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
(2) 政治环境因素, 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对于市场的选择与空间尤为重要, 同样, 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制度及政策等亦是如此。企业是要服务于人民生活、服务于现实社会的,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应该建立于国家当前的政治环境之中, 结合现实政治法律因素, 发挥优势、填补劣势, 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如改革开放的今天,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国内外资金流动活跃环境之下, 为企业融资范围的扩大、方式的多样便提供了现实条件。
(3) 行业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行业、竞争者的现状等。同时, 一个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对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如对于上市企业、经济实力强、经营管理优良的经济体和规模较小、人力资源较差的企业, 融资方式的选择定然是不同的。
2 企业的融资方式
2.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方式的首要选择, 一般既不会是企业自身的资金流量减少, 也不会增加对外的利息支出与股息支出。此外, 内源融资主要源于一个企业的内部, 便不会产生融资的相关费用, 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同时, 内源融资规模的大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融资实力、净资产水平、利润大小及投资者的预期等情况采取相应选择。当企业的内源融资不足以满足一个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时, 融资方式的选择就可以向外源融资转动。其中便包括直接表外融资、间接表外融资等。
2.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主要是指吸取社会中其他经济体的资本, 转化成自身企业投资的融资方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内外资金市场的流动不断活跃起来, 对于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于是, 今天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已经趋于多样化, 外源融资方式便主要包括了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
(1) 直接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方式是指直接通过资金所有者融资而不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已逐渐成为了先进企业融资的通常办法。在投资者看来, 与传统的股票及债券投资相比, 直接融资不需要换本付息, 同时, 融资风险也有企业与投资者一起承担, 大大提升了融资的性价比, 也使得股票融资逐渐成为直接融资中的重要融资方式。而筹资者看来, 债券融资方式不会影响自身的控股权, 投资者只会按期收取相应本息, 而不会参与到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之中, 也不会参与红利的分配, 所以, 对于需要拥有控股权, 力图企业管理维持的企业筹资者而言, 债券发行比股票更具有自身的优势。
(2) 间接融资方式。
间接融资方式是指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进行企业融资的形式, 具有独具天然的优势所在。在当今金融资产组成结构中, 银行自身的存款比股票、债券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 并且, 大多企业的融资来源仍多以银行等机构为主。在实际经济发展中, 大多中小企业更是多以银行等间接融资方式作为其融资的主要途径。
此外, 杠杆收购也是当今企业融资方式中的重要选择方式。杠杆收购主要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以达到企业融资的成效, 也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在杠杆收购中, 企业只需要为数不多的资本投入就可以从银行获得数额较大的贷款以收购相关经济体, 可见, 杠杆收购融资的成效、性价比显而易见。同时, 它可以达到行业间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兼并、改组淘汰效率低下、管理不良的企业, 进而促进市场的效率提升、保持行业的活力。
杠杆收购主要包括典型杠杆融资模式、杠杆收购的资本结构改善模式及控股模式等, 这些大大丰富并提升了杠杆收购融资方式的效率, 也利于充分地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升对于投资方的收益, 进而进一步改善企业融资的环境, 促进企业经营的健康、长远发展。
3 正确运用融资方式,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企业选择的企业融资方式中, 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 我国的上市企业多喜欢股票融资的形式, 然而, 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不仅仅未必有利, 而且可能会产生诸多问题。当企业的管理层提出增发企业新股文件的时候, 往往这些新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会逐渐出现, 进而对上市公司及承售商形成新的挑战。它也使得对于企业财务质量的分析、企业增发新股的融资方向可行性、市场风险等逐渐成为企业所应考虑的关键难题。
当前, 对于股票融资, 企业的债券融资优势确实不明显, 尤其是从企业的融资成本方面分析更为明显。然而, 债券融资对于提升公司财务杠杆效率却是十分明显, 尤其是在促进股东效益、提升企业净资产收益方面。当投资的企业项目收益率相对较好时, 债券融资方式更是可以发挥出股权融资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 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 相较于当今股权融资盛行下, 企业债券融资更应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长期战略决策。
当然,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没有万能的选择方式, 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所以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环境之下, 通过对各种企业融资方式的评测与了解,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势,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形成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多元化企业融资结构。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 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于企业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日益重要。同时, 在各种因素联系如此紧密的社会中, 已经没有哪种融资方式可以绝对积极。各种信息的不对称及其他诸多因素, 已经使得融资方式的不确定性加大, 于是, 逐渐掌握并运用不同融资方式并存、合理搭配, 对于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 对于企业建立起自身的多元化融资方式, 进而降低企业融资风险, 是今天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中的重要一页。
摘要:21世纪的今天, 企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而其中, 资金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资金足, 方能企业兴;企业兴, 方能经济兴、国振兴。主要对企业融资环境、企业融资方式等进行阐述, 并通过会计角度进一步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 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紧缺难题, 推动企事业的长远发展, 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企业融资,会计,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北国, 宋丽梦.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新变化[J].财会月刊, 2009, (5) .
[2]李红.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风险控制[J].管理学家, 2010, (11) .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8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跨国上市、跨国投资和跨国融资的现象日益增多,我国经济开始走向国际舞台。要使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走国际趋同之路。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实现了国际趋同,获得了IASB、欧盟等组织的认可。这一方面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接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降低了财务信息报告和会计信息理解与应用的成本。这两个方面的进步和成果,会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国内外投融资成本、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上述这些,既降低了财务融资的成本,又拓宽了企业投融资的渠道和市场。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1、新企业会计准则长期利好于资本市场发展。
企业资本结构趋于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比较低,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委托代理链条过长,股票发行制度不完善,产权改革不到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多数国有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导致其资本结构不合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长期利好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加之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多个领域改革的同步深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将趋于合理,与“新优序融资理论”、信号模型、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等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偏离得以逐步纠正。
2、公允价值的引入——企业资产负债率偏离实际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离实际。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减少公允价值被滥用的现实选择。尽管如此,由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在物价总体趋涨的情况下,如果资产反映公允价值,对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来说,在其他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其账面资产价值增加,账面现实的负债率及其代表的负债风险会下降,但实际却未必如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目标资本结构,因此企业在考察资本结构时,应充分关注资产、负债的计量方法,排除宏观经济的影响,遵循谨慎性原则,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计量方法的变化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1、旧准则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
旧准则对于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在“应付债券”科目核算。基本做法是:可转换债券在未转换前,会计核算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按期计提利息,并摊销溢价和折价;债券到期时,如果没有转股,与普通债券偿还本息的会计核算一致;债券到期时,如果转股,按债券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损益。
2、新准则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核算规定主要在与金融工具有关的四个基本准则中进行了规范。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可转换债券所包含的赋予投资者未来以特定价格 (转股比率) 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选择权。
3、新旧变化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处理方法,更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可转换债券既保障了投资者获得本息的能力,同时又赋予他们在企业股票市价上涨时以低于市场价格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选择权。因此,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而价格却高于市场上类似但不具有可转换权的债券。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处理的重大变化,主要优点有:一是由于将可转换债券的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进行了拆分,使得在债券的持有期,可以准确评价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尽管可转换债券所包含的负债可能永远都不需要以现金偿付,但投资人可以从报表中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正确评估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由于准则规定的变化,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要清晰地看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将不再是减少利润的工具,投资人也不会被可转换债券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同时也要分析出可转换公司债券对每股收益指标的影响。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发行可转换在债券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利弊权衡,从而找到最佳的融资渠道和方法。
参考文献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9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受到自身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比较困难, 生产经营易受到冲击, 严重时导致企业破产。对于具有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能否及时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是中小企业能否渡过难关的重要因素。然而, 多年以来,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近年来,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发展, 各金融机构也积极的打造适合中小企业的业务品种, 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中小企业是否能够抓住这些机会发展壮大起来, 自身的软实力, 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通用的经济语言, 最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一份规范的财务报告不仅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客观评价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还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
由于工作原因, 作者经常接触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 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中不规范给融资带来的麻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文选择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中普遍存在而且潜在债权人又通常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谈一谈中小企业规范财务报告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1 固定资产的列报要规范
固定资产不仅金额大, 也是企业运营的基础, 所以固定资产是会计报表使用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因为财务报表有固定格式, 只能列示固定资产的金额, 这不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所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披露:按固定资产种类分别列示其年初余额、本年减少额、本年增加额和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原因以及提取折旧的情况。
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自建和外购。企业自建以及外购需安装的固定资产都要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完工后从在建工程科目结转至固定资产科目, 因此, 在建工程的减少额一般应该小于等于固定资产的本年增加额。当然在建工程也存在毁损、出售的情况, 但是比较少见,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两个科目的金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两个科目存在勾稽关系。如果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四个科目之间勾稽关系混乱, 必然会引起财务报告使用人的困惑。
2 必须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消耗掉的, 因而需要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至其生命周期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中, 折旧是用来核算分摊而设置的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 一方面分别计入产品成本和费用, 一方面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而不提、少提折旧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利润虚高, 资产总额虚高。
当财务报告使用人发现企业没有按规定计提折旧后, 必然会重点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甚至怀疑企业刻意美化财务数字的不良动机。对于财务报告使用人而言, 根据固定资产的金额估计折旧费用是很容易的, 因此财务报告使用人基本能够剔除折旧对利润的影响, 因此, 不计提折旧不但不能起到美化报表数字的作用, 反而会引起财务报告使用人的疑虑。
3 盈余公积要严格管理
盈余公积是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资本积累, 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公司法》对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规定: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 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定;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的留存部分, 以法定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上接第88页)
《公司法》在界定盈余公积的用途时采用了列举的方式: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对于是否能够用于分配股利根本没有涉及, 更谈不上允许或禁止。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的企业并不罕见, 就是钻了没有明文禁止使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的空子。但是将关于盈余公积的条文和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文结合起来看, 应该非常容易的判断出只有可供分配利润才可以分配股利。《公司法》之所以规定计提盈余公积先于分配股利, 就是为了限制股利分配的金额。
盈余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其本质就是企业的风险准备金, 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一方面损害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4 重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字分析填列的, 因而现金流量表的每个数字都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存在联系。从这个角度讲, 三张报表是可以互相验证的。当财务报告使用人发现现金流量表的数字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字勾稽关系不正确时就会对报告产生怀疑。
由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编制基础的原因, 中小企业往往不重视该表的编制, 认为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辅助报表, 但是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往往是债权人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财务报告作为金融机构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基础性材料, 如果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将会影响债权人做出正确判断, 给企业融资带来麻烦。而导致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不重视会计管理工作, 不严格执行会计准则, 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尽到要求企业规范会计信息的职责。要实现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顺利对接, 不仅需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 更需要中小企业积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以正确反映其经营业绩。
摘要:财务报告作为金融机构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基础性材料, 其质量是中小企业融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固定资产的列报、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盈余公积的管理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会计信息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要实现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顺利对接, 不仅需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 更需要中小企业积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以正确反映其经营业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财务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3]韩宾, 王丽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第11期.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融资债务成本;资本成本结构;建议
企业融资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在调整其资本成本的构成中以及在对外的投资决策过程中等等活动的开展,希望能够借助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平台,通过合理的方式与手段获取企业需要的资金。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理财活动。从传统的融资模式来看,企业会更加注重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对债权人的权益保障。而在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下,会影响到企业资本成本的构成。在此背景下,更需要重视企业的债务问题,寻求多种方法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权益保障问题也成为企业在做融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对提高融资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企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过于狭窄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的信贷产品都存在一种陌生感,在资本市场上的参与率不高。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因为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体制发展不够完善,各种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直接融资无法真正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直接融资发展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有的融资渠道不畅通。此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银行系统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呈现出被动的状态。比如说对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说,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就有社会认知度不高、各项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的问题;从银行的营销系统来说,存在着需求不明确,各项业务服务水平不高等等问题。银行系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发展情况,与企业的债务融资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小,各项机制的建立不如大型企业那么完善,但是中小企业在创新、技术发展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发展潜力极大。不过,从目前来说,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市场经济压力较大,加上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相关的机制不够灵活,影响了金融作用的发挥。此外,中小企业当前还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的改革对企业的债务融资造成的影响
首先,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下,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进行处理,在企业的“应付债券”这一科目下进行核算。在可转换债券还没有转换之前,会计核算与企业债券的处理是相一致的,按期计提相应的利息,并且来摊销溢价与折价。在可转换到期的时候,如果没有转股,就和普通债券的偿还本息的会计核算处理一样。在可转换债券到期时,如果进行转股,就需要按照债券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而不确认其损益。而在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中,企业的可转换债券的处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核算主要是在和金融工具相关的4个基本准则中来进行规范。对于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处理,是在将其所包含的赋予投资者未来按照特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选择权。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可转换债券的核算方式进行改革,更加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这样做有利于企业在开展融资决策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到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已经不是之前减少利润的工具,还有利于更加清楚的分析出可转换债券对公司每股收益的影响。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司对可转换债券的认识,明确债券发行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相应的利弊权衡,进而来寻找到适合公司最优的融资决策与方式。
其次,在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中,有效的适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现象,实现了国际趋同,还得到了欧盟等组织的认可。在新会计准则推行后,从国际社会的层面上来说,大大提升了国际融资的效率。而从我国层面上来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融资工作,使得我国企业的融资文件以及有关的财务报告能够与国际融资行业的做法呈现一致的状态,能够有效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效益。在新会计准则中,将投资性房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与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加以区别,从而准确地反映企业所持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和盈利能力。此外,对满足特定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需要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中取得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相关信息,进而对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
最后,新会计准则的推动,还能够影响到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高低与企业的财务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是通过该企业的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来反映。企业的价值还是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持续发展能力等等的重要体现。如果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而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则容易造成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小于它的投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企业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呈现出缩水的状态。对经营多样化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采用资产与业务重组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实力和盈利水平,进而来降低企业的股权成本与债务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债权人的保护问题研究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 篇11
►►一、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投融资现状
1.渠道不顺畅
经过调查在现阶段里我国的中小企业将近九成对银行的信贷产品比较陌生。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体制不完善, 直接融资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是其主要原因;此外, 银行系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使得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的风险容忍度较低, 而一些大中型企业则能够获得较好的利润, 从而造成企业的被动局面。
2.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的投资力度较大, 因自身的相关优势, 大企业在融资方面比较容易, 通过各项优势的充分发挥, 可以获得更大更好地发展;然而很多小型企业整体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在融资方面偏紧, 这样企业资金周转会受到直接影响, 相应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力度。
3.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金融机构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现阶段金融机构创新力度不足, 相应的机制还不够灵活。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成本及融资效率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给企业的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带来巨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由于企业以往会计准则与国际的会计准则相差较大, 存在很多的计划经济痕迹, 从而阻碍了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境外融资行为。新的会计准则从根本上改革了原先会计准则的目标, 代替了原先的计划经济原则, 并获得了欧盟等组织的认可, 首次实现了国际趋同。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布适应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标志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发育。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与运用, 大大提高了国际融资的效率, 使中国企业的融资文件及财务报告均与国际融资行业的做法相一致, 降低了企业财务信息报告的成本, 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理解及应用。
►►三、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市场的规范发展的影响
企业融资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资金运用情况, 通过向外部的债权人以及投资者或者利用企业内部积累筹集资金, 来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要求而采取相应途径的经营活动。企业的会计准则其是资本市场发展与规范的前提, 是一种行为规范, 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因素。企业融资的场所主要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规范要想稳步前进, 唯有具备高质量的企业会计准则, 才能有效规范企业的资金融合畅通。资本市场主要有证券市场以及中长期的银行信贷市场, 是融通永久资金的场所。各国根据经验得出对资本市场的健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基础设施的规范与完善。而法律、会计准则、规章以及会计制度等方面是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的内容。在规范的资本市场中, 由于投资者对投资决策没有进行过多的判断, 投资决策只是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及经营效益进行, 因此, 一套有效合理会计准则的建立要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在现阶段的主要基础设施, 首先表现在, 会计准则减少了企业进行融资行为的风险,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是企业进行投资、信贷以及贸易的信用保障, 使国家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规范和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健全的会计准则是形成具有资金容留较大及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基本保证, 是会计信息系统形成高效、统一的的基本条件。其次, 大多企业建立市场秩序与规则以会计准则为标准, 并均在资本市场中所遵守, 这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 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发展, 使得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规范得到有效促进。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计量方法的变化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旧准则对于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即在未转换前, 可转换债券按期计提利息, 并摊销溢价和折价, 会计核算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债券到期时, 如果转股, 不确认损益, 按债券账面价值结转;如果债券到期时, 没有转股, 会计核算与普通债券偿还本息一致。 新企业会计准则可转换债券的核算规定主要在与规范了金融工具有关的四个基本准则, 其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可转换债券中包含的可以赋予投资者将来能够以一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选择权能够被正确处理是其关键。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处理方法, 新企业会计准则更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可转换债券既赋予他们在企业股票市价上涨时以低于市场价格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选择权, 同时又保障了投资者获得本息的能力。因此, 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一般高于市场上不具有可转换权的债券, 而票面利率却低于市场利率。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处理的重大变化有二个优点, 一是虽然转换债券所包含的负债都不需要以现金偿付, 但是投资人可以从报表中看到问题的本质, 从而对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能够正确的评估, 二是可以将转换债券拆分成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 使得在债券的持有期内对企业的融资能力能够准确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 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也必须走国际趋同之路。为了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促使会计业务上与国际接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影响了企业融资,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融资决策,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燕.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决策和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 2010, (7)
【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推荐阅读:
财务成本中小企业融资12-18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07-17
企业融资:融资环境论文11-19
融资担保完善企业融资06-05
企业的融资12-03
企业债务融资12-28
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七大成因11-14
融资企业担保合同08-27
企业融资现状07-20
国内企业海外融资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