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案例

2024-09-21

书法教学案例(共12篇)

书法教学案例 篇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到四年级的学生, 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 能够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提出了三到九年级的学生“兼修毛笔”的新要求。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学习书法, 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 还可以进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启蒙教育, 如朴素的辨证统一观等等。

一、书法教学的作用

1. 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传承。

书法艺术的历史同中国汉字一样源远流长。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 群星灿烂, 名家辈出, 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书法的主旋律。

2. 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得到加强。

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应以摹写为主, 书法理论为辅。书法教学中的摹写与识字有密切的联系。识字是写字的基础, 而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能促进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将识字教学与毛笔书法教学有机结合, 对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帮助很大。书写毛笔字就是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描画的过程。写字时连贯的动作, 综合了视觉、动作、思维的协调反应, 可促进大脑发育, 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

3.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形成。

俗话说“字如其人”, 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的学生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相反, 字写的马虎、潦草, 错别字多的学生, 学习态度往往散漫、松懈。因此, 我们要通过软笔书法教育来磨炼学生的意志, 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通过长期软笔书法训练, 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 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 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 除了感受软笔书法的美外, 还可通过欣赏优秀的软笔书法作品, 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特别创设艺术氛围, 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下得到熏陶, 提升艺术感受力。

二、完善书法教学的策略

1. 优化书法教学的师资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教师都能写出一手好字, 写出一手漂亮的板书, 就能对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满足于写好字, 而应具备一定的书法水平。单单靠书法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培养造就一批能胜任书法教学的师资队伍, 是实施书法教学的根本。

2. 立规建制, 强化书法教学。

落实课程, 上好每一周的书法课。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教学法与注意“定位中间、兼顾前后”的层次教学法的结合。

严字当头、常抓不懈。实行动态管理方法, 创新课堂, 开展优质书法公开观摩课活动。不断总结经验, 推广优质教学。

落实教师“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过关竞赛活动。严格训练, 练出技法, 练出能力, 练出水平。

3. 用多彩的活动丰富书法教学。

定期举办书法培训班, 请当地的书法名人到校讲学, 到校展示才艺, 切磋技艺, 以彰显书法魅力;举办全校书法竞赛、书法展览活动, 以展示书法成果;定期在举办大型文艺活动中, 展示师生书法才艺及作品, 突显书法地位;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大赛活动, 丰富阅历, 增强书法信心。

4. 营造书香氛围, 提升书法教学

每年结合“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推普周”活动, 开展以“净化语言文字环境”为主题的书法学习活动;提倡写规范汉字, 写规范作业, 以此推动书法教学的开展;学校在走廊里悬挂书法大师的肖像、作品, 张贴师生优秀的书法作品;建立集书法学习、书法展览、书法档案管理于一体的活动场所;陈列我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碑帖、书法作品、书法集册、理论书籍;收集各级领导支持教育发展的题词作品;展示学校书法教学的发展史, 展示师生书法作品;征订有关书法教学的报纸、书刊, 使学生陶冶情操、收获快乐。

书法教学案例 篇2

121606003 张平

摘 要:目前国家全面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少儿书法教育做为基础素质教育之一在目前也得到了较快普及和发展,可是我们在书法教学和相关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长此下去,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少年儿童增加不必要的新的负担。有的学校还把各种考级和参加书法展览引进学校,功利和浮躁给书法教学贴上的新的标签。

关键词:少儿书法

教学

目前国家全面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少儿书法教育做为基础素质教育之一在目前也得到了较快普及和发展,可是我们在书法教学和相关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长此下去,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少年儿童增加不必要的新的负担。有的学校还把各种考级和参加书法展览引进学校,功利和浮躁给书法教学贴上的新的标签。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于是各种艺术团体,展览,书法培训机构也大量涌现出来,说实话,在一定程度上对,对传承书法艺术的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学校然书法老师配备上还不足,所以,书法培训的载体,大多依赖于一些在以培训机构中,而在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书法教学、素质教育与艺术修养关系、许多书法教育工作者和培训机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家长对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书法认识不清楚。

我们的家长在自己的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书法,他们大多是“应试教育”产物。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各种影视传媒网络、多元化的娱乐方式,使得为数不少的家长根本沉不下心来去为少年儿童的兴趣选择所接受的教育。一味的跟风,人家孩子学了什么,那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一个家长跟我聊起来,说他们的孩子报了六七个班,每天就是上了这个班赶下一班,学得东西实在是太多,这个还没有来得及消化,那个又开始学习,打着输什么都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赶鸭子上架,中国有句古话叫“糠多嚼不烂”就说的是我们孩子的现状了。而真正学习书法的孩子少之又少,家长学书法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把试卷上的字写写好,说在书法上能有所成就的那真的是少之又少。其实“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所蕴藏的特质、形式美和抽象性,在世界各类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①。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真的集天地造化之美,使尽抽象与概括之能事,将那些生动活泼的线条和变化多端的形象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神奇迷人魅力,把一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带入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许多家长无法领会,有的家长委实是勉强让孩子学书法,当然可能追求就是写一手漂亮的 字,能为高考加加分,还有一部分家长是让为了让孩子们磨磨性子、更可怕是有的家长就是让孩子假期有个地方让老师管管,根本没有尊重孩子,各种勉强,我甚至还看到有的家长在培训班门打不愿意学习的孩子,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啊。那家长又为什么会强迫孩子学习呢,实在是因为很多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生写出来的字歪扭丑怪,无法辩认,有一次我看到我们研究生的同学在黑板上写通知,真是让人揪心呀,那个字真正是字如蟹爬,更有很多人普通人提笔忘字,这是我们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的另类的悲哀,令人惊诧和担忧!提到学习书法,家长们可能会想到那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师父说得好,书法难什么,你看那个菜场卖菜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有人字无百日功,只要你存下心来,想学,没有学不成。

学书法的好处事实上非常多,“练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语言文字、历史、哲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很多艺术门类甚至宗教、武术息息相关。“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书法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音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后代称为永字八法)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书法有着节奏美,意境美,喜欢上书法的人都充满了性灵之着。张应聪先生也在《浅谈书法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一文总结出了八个方面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的学业、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再现和表现能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能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更多的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书法学习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引导孩子重视对书法的学习,这也传承祖国文化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书法的师资力量跟不上,参差不齐 教学的质量实在难以保证

刚才说到的一个卖菜的都能在车库里带上几十个学生,学了一个学期没有见孩子写出几个象样的字,江湖郎中实在是太多了。还就是自己有一定水准的书法家却胜任不了书法教学,而那没有书法功底的老师则更是天南海北乱侃一通,有一次我到一个培训中心去体验书法课,那个老师一上课就问“同学们,你们今天想写哪几个字呀?”这不乱来,你的教学没有一个系统吗?没有对孩子事先做个功课,因材施教吗?这种真正应了那句话“谋了家长的财,害了孩子的命”现阶段的情况对书法教师的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有十八九岁的,有六七十岁的;从学历来层次来看,有初中的有研究生的有之;从实际的水平上看,有中国书协 会员还有刚刚学校走出来的,实在是差别太大了。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想学好书法简直就是空谈。有一次参加书法报组织的少儿书法活动,居然听说有一个老师带800了个学生,当时实在是为之惊叹,这不成了流水线了吗,这也太不负责任了。这还罢了,我们当地有一个老师初中毕业,租了间车库,居然带起了高考生,还好这个老师最后良心发现,对学生说真的实在教不了。赶紧投入名师,结果投到我的老师门下,让让我们的老师大为光火,简直就是瞎教人家学生,到现在居然让学生都写得是他随手写的内容,学生已经形成了很坏的习气、间架结构随意摆布,起笔收笔更是虚飘无力,活脱脱的老干部体。还有一些退休老师,凭借自己的一点底子,只是就字教字,暮气十足,根本就没有力量贯通新的书法思想,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的兴趣了。无法提高少儿兴趣,难以紧跟时代。说心里话,真的希望那些打所谓的“大师”、“金奖书画家”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不要再作误人子弟的事,你有个人爱好不错,千万不要再把书法这方净土给破坏了。“书法以临池不缀为前提,凭空的胡思乱想、变法、创新是不足取的。”

书法教学业务急需正确的导向和引领。

俗话说,一个师傅一个徒弟,不同的师傅教出不同的学生,没有一套像样的教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方是硬笔书法教学。大多老师从楷书教起(也有的从隶书教起),有的老师是先点画、后偏旁部首,然后再到间架结构、最后是章法布局。而有的老师呢,可能一上就是篇章,或省略或避重就轻,常常兴之所至,信口开河。现比如说毛笔书法教学,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差万别。有的主张先楷书后隶书,有主张先隶书后楷书的;学楷书的有的主张有的是先颜后欧,先柳后赵,;学隶书的又有礼器、曹全、张迁等先后之别……都是少有名家,都算上是权威了,可是小朋友们却越学越糊涂,那些字更是越写越难看!

我认为教育部组织全国的专家会同中国书法家协会,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和专家,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大纲,编写一套全国统一的少儿书法规范教材,用于各个培训班或各学校,这样对于目前一片混乱的教学市场能起到一个引领作业,不至于大家都是满摊一捆柴,没把乱抓。

结 语

怎样进行书法教学 篇3

(一)以激发书法兴趣为前提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我们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废寝忘食、潜心苦学“墨当饭”教育学生学书法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名家书法作品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书法学习活动。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艺术氛围

1、少讲解,多示范——以身示范,影响学生

教学生学习书法,不仅要指导,更须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范写中领会每一个字的书写方法,了解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笔画,对临写时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写字不能忽视运笔的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每一笔的运笔过程,教师要在讲清要领的基础上多做示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向学生充分展示各个字的书写过程,讲清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的笔画和要求,做到“字”、“法”并见。

另外,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书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提高理论认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写出一手漂亮字,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示范,有效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2、注重临摹、临贴指导——习惯好坏关乎发展、进步与否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没有谁不临帖而能学好书法。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符合其心性和审美需求的法帖,这样容易入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临帖要求,应力求形神兼备,不可让学生任意为之、闭门造车。学生在临帖当中出现姿势、运笔、结构等不正确的问题时,老师应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习并不断提高、进步。

指导临写宜“少而精”,切忌滥临、抄帖。每次写以20分钟为宜。“少而精”的原则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保证每次练习的效果。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书写技能,并不决定于练习的数量,关键在于每次练习的质量。只有正确的练习才有助于良好技能的形成;不正确的动作重复多次,反而会形成错误的习惯。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以后要改正就十分困难了。

3、及时、多元评价——感受进步,保持兴趣

教师的评价是否及时、得法,对学生学习书法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课堂上,学生在临写的时候,教师必须在学生中间巡视,发现问题逐个加以指导,不应坐在高高的讲台上,独自备课、批改或做其他的事。如果发现学生执笔、运笔方法不正确,或其他普遍性的问题,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集体纠正评讲。

同时,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批改也要做到认真细致,注重讲究批改的方法,提高批改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时,对结构平稳、笔画规范的字打上一个大圆圈以表示鼓励;对局部写得较好的字,就在写得好的那个部位打个小圆圈,给予肯定;给"有病"的字写上范字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书法作业的整体好坏可以用具体的分数来表示。每次作业都要进行讲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

4、体验成功,享受艺术

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增强自信心,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为此,我班每期都举办一二次学生书法作品展或书法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不仅颁发荣誉证书,还颁发奖金或精美实用的奖品(笔、墨、纸等),鼓舞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还鼓励学生适度参加各级别的书画展和比赛。

书法教学案例 篇4

一、书法欣赏课程的目标及存在问题

1、书法欣赏课程的目标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作为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担负着学生素质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为学生选修课程书法鉴赏主要于侧重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的学习。培养具有较高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书法爱好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是这一课程的课程目标。

2、存在问题

文字的出现孕育了书法, 书法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主要的地位。汉代“能书”是文吏必修的一项业务, 西汉《尉律》规定:“书或不正, 辄举劾之”。书法成为能否胜任官职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 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视书法教育。到了隋唐科举取士, 朝廷更是重视书法, 国子监专设书学, 培养专门人才。唐代贡举分科中有“明书”, 主要考试文字学和杂体书法, 优者及第;吏部铨选的“四才”中三曰“书”, 取其楷法遒美者作为升迁的条件之一。现代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书法的选修课, 但是很多的书法欣赏课程受教学条件, 师资力量的影响只能成为有名无实的教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当代科技日新月异, 随着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文字书写逐步被智能输入取代, 书写成为一种奢侈。二、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 其形成有悠久的历史, 对书法的掌握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可以静下心来学习书法。三、书法教学有着极强的独立性, 书法教学难以同其他教学相融合。

二、高职院校书法课程开设情况

1、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知识薄弱, 学习动机不强, 缺少自觉学习的意识这些问题。

相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还缺少刻苦学习的毅力。在高职学生心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 认为高职院校毕业后意味着失业, 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尚不能提起兴趣, 对选修课程更是抱着应

2、书法属于视觉艺术, 在点画书写感受美, 书写者的情感修养直接书法作品感染观赏者。

在高职院校一直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 书法课程属于边缘课程, 学校对书法课程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 书法成为学校文化教育建设的陪衬。

3、书法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一般只安排36课时, 学生缺少在课堂练习的时间。短时间想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可能性极小。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 我们将本课程目标定位在, 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以及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情感教学的思考

1、情感教学重在学生自主参与

书法教学同其他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书法本身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视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引导者参与教学过程, 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积极主动汲取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主要还是调动学生的情感, 有了对书法的热爱, 才会使书法课堂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一:书法教学中重要的第一课

开课前学生或许已经把课本翻了好几遍, 书中那些小框框里的模糊的黑白文字比起有声有色的电子刊物逊色好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对书法的兴趣。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课是相当重要的一课。

在第一课中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主动的关注书法艺术, 是书法鉴赏情感投入的开始。在第一课我们展开一场讨论, 设立几个问题交给学生

1、写字和书法是不是一样的?书面的文字可以留给我们什么?

2、我们常常说“字如其人”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3、书法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的书写为什么都不一样?

4、如何看一幅书法作品?书法和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关系?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抽出与书法有关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写字等不等于书法?学生天天写字, 我们日常的书写和书法有什么样的差别,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书法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书写的痕迹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回忆, 从歌曲《一封家书》引导学生联想书写同我们的电子邮件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感受书写留下的记忆的美好。学生会在此发现书面的书写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当时书写者的感情。这时的学生觉得书写变得美好而又有价值。紧接着讨论为什么每个人的书写都不相同, 让学生感受书写是具有个性的一件事情。再到书法同我们的生活, 讲述书法在历代的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书法中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书法作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书法价值的发现。这样将书法同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 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 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情感。

2、深入性情感教学

案例二:书法鉴赏中的情感体验教学

感情是艺术的重要因素, 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鉴赏课程使学生领略不同时代艺术风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欣赏艺术作品中积极正面的情感。如果不能带学生体会书法情感, 那么鉴赏就只能成为看的艺术, 不能打动人的心灵的艺术。所以在教学中情感教学从开始的自主投入逐渐深入。

书写的体验:学生用毛笔在纸面上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书写, 然后互相交换, 互相评价。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看——想——说真正的体会到书写也是含有感情的。性格谨慎的同学留下严谨的笔画, 粗放的学生写下的是随意的笔画, 心情愉悦者留下具有跳跃性的笔墨, 心情沉重者留下浓重的笔墨。整个环节学生体会到的书写情感是真实、自然、易懂的。

名家作品鉴赏:选取极具感情色彩的《兰亭集序》和《黄州寒食帖》, 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使人们对两贴耳熟能详, 但是真正要想理解这两幅名作的精髓就要深入体会书法作品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书写发现投入不同的感情, 就会有不同的书法作品, 教室被分为两组分别分析两幅作品。通过学生的讨论, 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被发掘出来。

《黄州寒食诗帖》写得苍凉多情,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 光彩照人, 气势奔放, 而无荒率之笔, 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 王羲之由眼前情境而感悟宇宙之无穷无尽, 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 继而进入玄理的思索, 通篇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 “乐——痛——悲”三层情感波澜造就行云流水的书写。

艺术的核心是情, 艺术语言的本质是抒情, 是情动于中, 而形于外。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传情, 检验传情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打动学生。通过营造气氛, 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书写者的情感, 从中体验生命的丰富性, 学会思考人生, 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3、现代教学环境下的情感教学

案例三:艺术语言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

优良的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 而且把一些抽象化的艺术语言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书法艺术中点、线、形状等艺术语言的运用使文字赋予生命力。但是这些抽象的东西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来说都是难以理解。要提高当前的书法鉴赏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我们就必须用多媒体教学。

在进行草书鉴赏的时候, 那些流动的线条, 那些单纯直接的点画为什么可以直指人心, 为什么草书成为世界上最富表现性也最为浓缩的抽象艺术, 为什么草书的在当代的艺术感染力丝毫不减。借助多媒体教学我们队这些问题可以一一解答。台湾云门舞集《狂草》作品中用了舞蹈的语言来演绎草书的运动感, 学生在看过这个舞蹈之后, 对线条的多样感、立体感、运动感、节奏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美术评论家们说, 诗是流动的音乐, 绘画是凝固的诗, 舞蹈是流动的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非都是说明艺术语言之间的互通有无。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一下子便投入其中, 有声有色的动态艺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也正是因为这些符合学生心理、直观的影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享受声、图、文等等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和影响, 从而获得对艺术的持久兴趣。线条是我们欣赏草书的首个切入点, 其次是章法、风格。这样的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最大程度的诠释了抽象的书法艺术的魅力。

总之情感培养要渗透到每一堂教学中, 精心设计的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书法鉴赏课程真正的走入学生心里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摘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新的教学改革下, 面临着变革机遇与挑战, 本文力求通过几则教学案例说明书法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书法,想象力,情感教学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黄惇、金丹:《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

小学书法教学案例 篇5

小学书法教学案例

王远庆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所持有的一门视觉艺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今,对书法这一门课程越来越重视。笔者观摩了几节书法课,对于书法教学的现状有几点思考。

一、忽略兴趣的促进作用

案例

1、一位教师在上四年级教案第1课时间,是这么介绍学校开设书法课的目的:现在学生的写字基本功很差,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良好习惯,所以学校设立书法课程。书法是中国传统的所特有的一门艺术,它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也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两者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两重特性。还同时具备了潜在的育人功能,结合书法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拓展教学的内涵,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实现育人的目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乃至学习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并能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接着申明了课堂纪律:上课时绝对不许打闹,不许大声说话,保持教室的安静,尤其是当同学们书写是绝不允许出现不和谐因素。在来书法教室和回去时,在路上脚步放轻,不许说话、打闹,保持队伍整齐和安静,一定要表现出我们的素质和精神面貌。老师说完之后还强调一遍:学校下大力气投资,设立专门的书法教室,购买笔和墨,学生自己买纸,拿墨盒,就是想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你们能珍惜。

反思:书法确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需要练习者静心专一,持之以恒。但在教学中,我们同样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该老师所说书法的目的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只能强制片刻无法生成持久的动力。此时,兴趣成了关键。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才会产生练习书法的动力,才能真正领悟书法的艺术魅力,成为真正书法的爱好者。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讲述书法大家的成功故事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不少成名书法大家的趣事。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钟繇入三十春秋,木石俱黑;黄庭坚观船夫划浆而行笔法。学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了练习书法的毅力。

2、从书法原型入手

书法的演化是从生活中的事物而来的。让学生观察蚊香的形状画图,观察木头画直线„„,学生从简单的模仿中既觉得新奇,又锻炼了用笔的基本功。

3、观摩成名的书法作品

美好的艺术作品总能激起人的向往之心,学生在观赏大师的成名作品时,既提高了鉴赏水平,又能进一步激起练好书法的决心。

二、过分重视作品创作 案例

2、一位教师在讲解了5个字的偏旁与结构之后,让学生写两遍。接着,就请学生创作写一首古诗,学生也就埋头苦写。

反思:为了展现学生多方面才艺,现今各学校常常举办各种书法大赛,也就激发了学生创作的需要。但是,小学生正处于书法的启蒙阶段。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当然从学习的目的来说,是不能以此为止境。古人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面创造出来。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继承了前人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才能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而该教师仅一节课讲述5个字,学生写2遍,就让学生创作作品,是不可能产生作品的,书法必需是一个刻苦持久的过程,小学生应该临摹为主。可参考以下进行:

1、摹法

(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受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临摹写,古人叫作“响拓”。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了,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2、临法

(1)方格临写: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3)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画笔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4)背临:平时将所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和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3、临摹法

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白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4、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中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书法教学案例 篇6

[关键词]群众书法培训 学院书法教育

公益性群众艺术培训(以下省去公益性)是文化馆的重点工作项目和重要职能,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在普惠群众、提高普通百姓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要渠道。书法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博大精深中又不乏删繁就简、通俗易学的特色。以文载道,寓道于美,修身养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群众书法培训是群众艺术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层次日益丰富,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以广州市文化馆为例,自开展书法培训以来,从2011年的一个班25人增至2012年的两个班的50人,从正式报名开始,一两日学位即告罄。限于场地、经费等因素,所供远不能满足市民大众的需求。大多数学员在学期结束后仍能保持书法爱好并成为一种日常习惯。随着培训活动的日益活跃,一些潜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因教育对象广泛,水平不一,书法培训的教学没有形成一定体系,又缺乏明确的专业培训目标。多是在一种粗放无章的状态下施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院书法教学自从本世纪初列入高等教育学科序列并大规模地招生以来。十余年的书法本科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日趋完善[1]。学院书法教学目标是培养专门的书法传承、创作艺术人才,无论从专业学习前的培养铺垫、学科课程设置、学时以及学业完结后的专业考核等方面来看,均与群众书法培训大不相同。将群众书法培训和学院书法教学这两者并置比较,更能清楚这两者各自的定位和规范,有利于将学时较短,教學目标含糊的群众书法培训进一步明确规范,探索出一些较稳定、有效的培训方法。以利于将来更好的开展群众书法培训的相关工作。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试作分析。

1、群众书法培训和学院书法教学受教对象学习前期的知识储备差异:

学院书法专业考生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少部分艺术中专毕业生(如美院附中、艺校等)构成,随着书法高等教育发展,设置书法专业院校的考试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专业基础考试分临摹和创作两大块,楷书一般是必考内容,篆、隶、行、草一般是选考内容。有些学校还加试篆刻和国画。理论基础一般考中国美术史和书法史。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而群众书法培训对受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不作选择的。在招收学员时,更多地考虑以兴趣为主,不计较学员有无相关的书法学习经历和基础。以广州市文化馆2010年至2013年三年的百姓艺术培训班的学员情况为例,学员年龄跨度从20余岁到70余岁,其中又以30岁到60余岁的学员居多,职业也五花八门,有记者、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也有退休工人、教师、全职主妇等等。他们均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来自不同行业。除个别学员对书法兴趣浓厚并有过一点实践的积累外,大部分学员未曾正式受过书法教育。在设计课程时,学院教学理论注重体系化教学,实践上遍学多种碑帖,最后专攻其中两三种。群众书法培训则贵在理论的简便、脉络清晰和把握所学某一种碑帖的临摹技法和审美方向的正确。

2、教学条件和师资比较

学院学生的生活、阅读、交际和专业学习的关联性较强,比如学校有配套的图书馆、美术馆、挂满书法范作的专业课室可供学生学习、观摩。有常年住校的师长、上下届同学可问学、切磋。可不定期举办小型观摩展和校际交流。而作为群众书法培训机构,在教学条件方面整体投入偏弱,从省到街道一级的文化馆、站阅览室陈列的专业性书法书籍均较少,纵有展厅,亦因其公共文化的工作性质使其展览类型较杂,专业较强的美术、书法展出的密度不够。这样导致了参加群众书法培训的学员的学习资源相对缺乏。

民国清华校长,教育家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相对于各种教学硬件、资料对学员的影响,师资的情况更显重要。对于18岁以上的成人书法教育,师资水平高,对学生的学习方向的确定,学习的系统性,习气的纠偏和个性的养成,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保持与增强等都会有积极的作用,这点也适用于群众书法教育。

学院的师资绝大部分是科班出身的人员,专业知识训练较系统,教学实践经验较丰富。而群众艺术培训的师资来源更广,有书法专业教育背景的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学校教师,也有自学成才的书法家,其专业学习的经历也各不相同。缺乏有实力的、潜心书法创作的中坚力量。因此群文系统书法教育的一个关键是对教师的专业学习的系统性能有所保证。不管这种系统性是通过有序、渐进的学习获取的还是补漏、无序的吸收建立的。学有系统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负起培训之责。

3、教学时限导致的教学效果预期差异

学院书法教学和群众书法培训除了师资力量、教学目标不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同外,教学时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学院书法教学一般是四年,因此教师和课程设计人员可以对课程安排进行有系统、渐进式的布局。有把握把学生培养成有专业知识系统的书法人才,学生对各种书体的临摹基础扎实,并有一两种书体的创作较为优秀。而群众书法培训多者不过十四节课或八节课,跨度两、三个月,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学员在理论上能知道书体的几种类型,实践上能较准确地把握一种碑或帖的临摹方向已属不易。这种短时间的教学时限实际上限制了群众书法培训教师教学内容的广度。因此在施教过程中选择恰当的临本、在临摹过程中对学生把握所临碑、帖的审美方向进行准确有效的指引、迅速教会学生最简单的创作格式与方法显得比较重要。

以上分析了群众书法培训与学院书法教学的一些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具体教学方式选择作分析并提出建议:

1、两类教学方法在群众书法培训和学院书法教育中的应用。

书法的教学方法因不同的教师而异,但总体有来说有两类,一类以该教师自身长期所习的字体为范本教授学员,这种教法以教师的艺术偏好为主,学员性情、技法与教师合拍者如鱼得水,一学就像,但是难于超越老师。一类则是以学员的兴趣、习性特点入手,去寻找合适其性情的碑帖,并扶植其审美自信。这种教法以学员习性为主,教师细心观察学员在书法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引导。不管学院书法教学或群众书法培训,这两种教学方法并存,甚至在同一个教师身上有不同比分的呈现。区别是前一种方法可略多教一些学生,老师相对省心省力一点,但对与自己审美类型不同的学生的教学效果有限。后一种教法更能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数量不能过多,教师也更加劳心劳力。

这两种教法与教师的学习经历和书法创作理念相关,各有利弊。在学院书法教学和群众书法培训中都有出现,只是群众书法教育可能更需要培养兴趣,因为群众跟专业的学生毕竟志趣不同,相应承受的专业压力也小,让他们学有所乐,提高兴趣和增强信心更重要。

2、具体碑帖临本的选择问题

学院书法教学的学时长,各种字体的临摹都要涉猎,每一种字体都面临选碑帖的问题,这又因教师的兴趣、习惯、審美不同而有差异。以学隶书为例,有指定《张迁碑》为临本的,有以《曹全碑》为临本的,前者风格浑厚拙朴,后者飘逸秀挺。当然,也有些教师列出三至四种风格各异的碑帖让学生选择的,由于学院教学要深入的解决技法和审美问题,如果选帖超过四种,就有授课内容过于分散而不利于学生之间在临摹实践过程中互相学习的弊病。

而群众书法教育因学时短,不止面临上述选碑帖的问题,在此前还面临一个选字体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学员书法为零基础,这个学习阶段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学隶书,二是学楷书,行草需要楷书基础,不能越级。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艰深,审美高古,不是初学者所能把握。如果有个别学生没有书法基础但对小篆特别感兴趣,想学习这种字体。任课教师不妨大胆地让该生跳过楷、隶直接学习小篆,有不少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很好。但教师要注意把学习小篆的规范和审美要求讲清楚,让该生遇生字多查篆书字典即可。学员学习得法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其实已达到大部分的教学目的。

3、结业之外的学习延续:社团与聚会。

学院书法教学中,学生社团是提高专业的有益补充,如书法学会或两三人组成的书画小团体。偶尔请老师进行指导提高。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组织经验等,加上毕业后就业地分散等因素,所以毕业后社团活动很难有延续性。

群众书法培训班的学员年龄段由于以中老年人为主,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和空余时间,不少学员经过初步的书法学习,增强了兴趣,如有积极者进行组织,则往往能组成社团,集中同学作品请教师点评,并一起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等。也能经常参加各类书法展览、竞赛,不断地提高书法水平,并以自身兴趣影响更多的群众欣赏书法,爱好书法。社团和聚会的方式实际上延长群众书法培训学员的学时,自由组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书法展出也拓宽了其学习渠道。

总而言之,群众书法教育的受众多是从兴趣出发,有一定社会基础,自身的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从而对书法艺术的爱好相对广泛持久,对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共建和谐社会都意义深远。群文书法工作者在工作中首先要提高自身创作水平,不妨对学院书法教学中一些较为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进行简化吸收,创造出符合群众培训特色的教学方法,传播书法知识,以点带面,加强书法普及宣传工作;开拓创新、打造群众书法教育品牌[2]。

参考文献:

[1]冉令江.浅析艺考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美术报考艺版,2010(8);

[2]胡守鸿.浅谈群众书法的教育与传承.美术报,2013(2):P13。

书法教学案例 篇7

一.感受书法艺术, 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通过书法欣赏活动, 能够在书法艺术的线条、结构、风格和意境中获得美感享受和精神愉悦。通过书法作品的视觉享受,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心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精神动力。书法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 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书法欣赏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 对学生书写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进行书法欣赏教学时, 用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 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自主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教师对作品的风格和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 结合作品的的变现手段和结构, 让学生从各个角度领略作品的风格美。

二.正确理解作品的形式特点和精神内涵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书法欣赏的培养, 使学生对作品的风格美有个总体的感受。学生基于对作品的总体感受, 结合自己对书法艺术作品的理解, 进行笔画和结构的练习, 通过对作品的笔画、结构上的特点的把握, 将书法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呈现在自己的练习中。例如学生在进行临摹颜真卿楷书的练习时, 首先感受颜真卿书法的阳刚之美。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将颜真卿书法笔画的形式特点结合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进行教学,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颜真卿书法的笔画、结构的特点和阳刚的艺术风格。随着学生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理解的不断深入, 学生能够通过颜真卿书法所表现出的形式特点和整体风格, 对书法作品内在的精神内涵产生初步的感受, 进而感悟到书法家的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书法欣赏的这种积极影响, 能够使学生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特点, 以及精神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促进学生书法技术的提高, 并对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进行书法欣赏时, 各种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对不同书法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书法欣赏包括对书法的鉴赏和审视, 学生通过对不同艺术风格书法作品的欣赏中, 产生初步的领悟和鉴别能力, 能够对书法艺术作品在表现力和艺术价值方面进行简单的鉴赏。一些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 例如颜体的阳刚雄伟、柳体的清秀瘦硬, 欧体的朴茂挺拔, 赵体的温润蕴藉等, 虽然在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上都不尽相同, 但是都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欣赏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不断增多, 学生不断的扩大审美视野, 增强审美意识, 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长期的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中, 不仅使学生能得到审美水平的提高, 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涵养。

四.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职业素养

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从变大形式上体现艺术家的流派和个性, 也能通过其内涵, 表达出艺术家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在书法艺术作品中, 其精神内涵是是书法艺术家的精神写照, 是以书法艺术家为代表的一类人的人格精神。例如颜真卿的书法能够表现出颜真卿的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的是王羲之潇洒和豁达的人格特点。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体现出健康、高尚的人格, 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 对自身的书法学习和人格品质产生积极的作用, 促进对学生健康高尚人格的培养。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能够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职业道德素养,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 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前社会上个企业和组织经常举办一些书法作品的展览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参展。通过对各类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 学生能在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 能够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思考和感悟。另外生活中, 一些书刊、网络、标语、广告牌等都存在书法艺术, 学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自然而然的对书法艺术的内涵有着不断深入的理解, 从而得到自身精神品格的提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中, 加强对学生书法欣赏水平的培养, 能够使学生通过欣赏, 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 使学生在进行书法学习的同时, 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 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所以在进行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法欣赏的教学, 让学生不仅得到书法技巧的提高, 也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摘要:在书法教学中, 书法欣赏属于一项基本组成部分, 对书法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在我国高职书法教育中, 忽略了对学生书法欣赏的教学, 导致学生书法欣赏水平普遍不高, 从而影响了高职书法教学效果。本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 对书法欣赏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解析。

关键词:高职,书法教学,书法欣赏,作用,解析

参考文献

[1]张卫华.高校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7) .

[2]秦英鹤.书法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挖掘探微[J].美与时代 (下) , 2011 (07) .

[3]盛敦荣.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书法教学——“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

书法用笔教学探索 篇8

一、笔笔中锋

古人所渭的“千古不易”、“千古不传”的用笔法的根本是什么呢?书法用笔的根本, 说来也简单, 只有四个字“中锋行笔”。关于“中锋行笔”前人之述备矣。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说:“所谓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 不偏左右, 乃能八面出锋, 笔至八面出锋, 斯无往不当矣。”西泠印社出版社编写的书法教材中也准确道出了中锋行笔的涵义即“毛笔笔尖始终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写出来的线条两边光洁, 匀净有力”, 只是教材没有强调书写时必须中锋行笔, 做到“笔笔中锋”!

判断是否中锋行笔古人常常用“屋漏痕, 锥画沙”来形容。清代的包世臣表述得更具体:“每以熟纸作书, 则其墨皆由两边渐燥, 至中一线细如丝发, 墨光晶莹异常, 纸背状如针画, 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在书法教学时由于纸质不同和学生往往蘸墨较多, 单看笔画难以判断是否中锋行笔。我们可以让学生留心自己的毛笔, 判断书写时笔毛倒伏的方向和运笔方向是否一致, 写横时笔毛一定是左右方向的, 写竖时笔毛方向一定是上下方向的。另外可以看笔画写完后笔毛是否卷曲, 只要是中锋用笔的笔毛就不会卷起来的。

二、中锋和正锋、侧锋和偏锋

在古代书论中存在中锋和正锋、侧锋和偏锋含糊不清互相混用的情况, 常令学者茫然。我们先来说说偏锋, 它的含义相对于中锋而言, 行笔时“毛笔笔尖在笔画的一侧运行, 写出来的线条一边光洁, 一边毛糙”。也就是笔毛倒卧时的方向和行笔方向不一致, 笔毛常常会卷曲起来。

与之相混淆的是侧锋。如我刚才引用的话出自最近出版的书法教材, 教材中就把“偏锋”说成“侧锋”, 表述的内容和偏锋的概念完全一致, 叫法不同而己。只是教材未能明确指出偏锋 (或者叫做侧锋) 行笔是一种错误的用笔方法, 一定要避免的。其实这套教材的用笔部分也一直在强调中锋行笔, 但表述上含混不清。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侧锋”的含义就不明确, 编者又昧于用笔之道, 自然不敢也不能说出明确的话来。后人在评论王羲之书法时常用“侧以取妍”来赞扬他的突破和创新。难怪教材的编写者们不敢明确的说这一“侧”是不对的, 书圣怎么会错呢?其实此一“侧”已非那一“偏”了, 是指落笔时的方向和行笔方向并不一致, “欲横先竖, 欲竖先横”之谓也。如写横时毛笔先向下方内侧点入, 然后迅疾提笔调锋向右, 是和正锋相对应的。这样的“侧”非独右军、欧颜柳赵、苏黄米蔡莫不如是, 惟侧锋乃能出方笔, 点画才有峭拔俊逸的姿态。

古人论及“侧锋”也乱得很, 黄庭坚说:“侧锋取妍, 往往工左而病右。”很明显这里的侧锋是指偏锋。朱和羹《临池心解》有:“正锋取劲, 侧笔取妍, 王羲之书《兰亭为》, 取妍处时带侧笔。”这里的侧锋就是指落笔时侧向点入, 这里的侧锋是和正锋相对应的。其实正锋和侧锋都必须在中锋运笔的前提之下, 篆隶多用正锋直入, 而楷书、行草往往正侧并用。侧锋的运用稍晚些, 现存较可靠的早于二王的法书是陆机的《平复帖》, 观其用笔往往多用正锋直入显得浑朴质拙, 右军遗墨中如《初月》、《姨母》二帖也多用正锋, 后羲之变法正侧互用, 书风也变得妍丽秀美, 我们在《丧乱》、《得示》、《二谢》诸帖从中可以看到这一变化。

三、提按

要做到“笔笔中锋”少不得行笔时的提按。古人于此尤为看重, 如开头我引用的董其昌的论述。刘熙载在《书概》中更强调“凡书要笔笔按, 笔笔提”。“书家于提、按二字, 有相合而无相离。”我们使用的毛笔是软的, 要令笔尖始终在笔画中运行是很不容易的, 如写“横折”, 横中锋了, 如果没有调整, 一“折”马上偏锋, 笔画“左秀而右枯”。因为毛笔只有在提的状态下才能向任何方向行笔都是中锋, 一旦按下那只能或左右, 或上下这一单向上保持中锋, 如果改变方向就会偏锋, 所以行笔的过程是毛笔通过不断提按调整笔锋的过程。书法用笔的方法有很多, 尤以“提按”最为重要!正因为如此, 书法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 同时明其理也十分重要。

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书法教材在“提按”上要么表述不详, 要么只字不提。经典的上海书画版《中学生字帖》用图解的方法解释用笔方法, 起笔时先按再提, 然后改变行笔方向, 但是提笔后仍须按下铺毫, 再行笔这一过程没有讲出来。收笔处仍要有一个提按过程, 教材也没有讲对, 依其方法收笔, 笔毛一定会卷曲起来的。新近广泛试用的西泠印社书法教材更是只字未提。

四、永字八法

字是由点画构成的, “积其点画, 乃成其字。”所谓八法是指八种点画的书写方法。其实点画之多不止这八种, 古人以为这八法基本可以概括点画的写法了, “以其八法之势, 能通一切字也。”这八个笔画又正好包含在永字之中故名“永字八法”, 这八法简洁, 概括而能广泛流传。

书法教学的点滴思考 篇9

一、书法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书法能够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大拇指—通肺,食指—通脾,中指—通心,无名指—通肝,小指—通肾。五指经常配合运动,有益于养身、健身。如,唐代:欧阳询85岁、虞世南81岁、柳公权88岁。五代:杨凝式82岁。明代:文征明90岁、董其昌82岁。当代:齐白石97岁、沈尹默89岁、赵朴初93岁、启功93岁。书法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在书法中要重视笔的选择

硬笔书法最好选择钢笔,钢笔在书写时不会太滑,比如选择中性笔就比较滑,在书写时易发生笔误。毛笔书法笔的选择就更重要,因为毛笔种类比较多,按性能分有刚性笔、柔性笔、中性笔。按笔锋分有长锋笔、中锋笔、短锋笔。还分羊毫、狼毫、紫毫等。从用途分大字笔(如提笔、斗笔等)、中字笔、小字笔(如圭笔)等。选择毛笔还要选择尖、齐、圆、健的毛笔。如,写楷书建议选择兼毫毛笔,因兼毫是中性毛笔介于刚性与柔性之间,书写楷书时比较好使。

三、学习书法要注意执笔方法

东晋·卫夫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唐·颜真卿:“妙在执笔,令得圆畅,勿使拘挛。”元·郑杓:“夫执笔者,法书之机键也。”古人对执笔论述尤多,具体执笔方法也多种多样。哪些执笔方法是科学、实用、正确的?哪些是不科学、不实用、不正确的?哪些教师未讲清楚或未及时纠正,以至学生“习惯成自然”、一错到底?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使学生知道孰对孰错,以便他们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我对我校七年级学生调查结果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硬笔执笔不正确,硬笔写字是靠运指就够了,可是这些学生的执笔方法指根本运不了,是运的腕,这样不能把字写好。毛笔执笔小学没有学过根本不会。写毛笔字靠运腕为主,也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才能把字写好。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执笔方法。

四、对于书法初学的学生首先要临帖

有部分初学的学生写字写着写着就按自己的方法写进而达不到目的。书法家田英章说得好,“不临帖按自己的写就相当于巩固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写字不临帖就很难改正自己的错误,只会越走越远。除临帖外还应从点、横、撇、捺偏旁部首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字间架结构。我们把一个字看成一台机器,点、横、撇、捺偏旁部首就相当于零件,如果零件不好机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把点、横、撇、捺偏旁部首学习好了,再把字的间架结构学习好了,写字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五、学习书法应先学习楷书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家涂光雍说过:“学习师范也可以先学习行书。”当然,先学习什么书体没有明确规定,先学习其他书体也是可以的。我们先学习楷书后再学习其他书体就比较容易一些。学习楷书应选择学习欧体楷书,我们从前人学习欧体楷书成名的比较多。学习颜体、赵体成名比较少,学习柳体成名少之更少几乎没有。学习欧体楷书它的法度比较严谨,初学的学生比较好掌握。柳体、颜体、赵体法度比较放纵,初学的学生难以掌握。建议初学书法的学生选择学习欧体楷书。

书法教学的“五结合” 篇10

一、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 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篆、隶、楷、行、草的演变历史, 了解什么字体盛行于什么朝代, 其中各个朝代的代表人物是谁,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激发了他们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更能让学生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为写好汉字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与艺术鉴赏相结合

欣赏书法作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学习书法和提高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帖与电教媒体, 向学生出示一些经典碑帖, 让他们了解各种字体的用笔特点。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作者的气质、情绪及其意境、审美、趣味和格调追求, 如颜真卿之雄浑、欧阳询之俊秀等。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 让学生认识条幅、斗方、楹联、横披、中堂、扇面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幅式和使用途径, 了解书法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逐步感受书法的魅力, 陶冶性情, 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与修身养性相结合

学习写毛笔字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小学书法教学更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 要使学生不急不躁, 专心致志地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感觉, 逐步感受书写中的力度、速度变化等, 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根据不同年级段儿童的特点, 在一节课中合理安排时间, 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其次积极创设课堂情景,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再次, “导”“赏”“讲”“练”“展”“评”相结合, 丰富课堂, 提高兴趣, 使学生综合发展。教师在指导练习中不可急于求成, 避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努力创设情景, 营造氛围, 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书法家、名家的感人事迹和学有所成的精神,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 既要学会本领, 又要学会做人。最后, 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和护理毛笔, 注意保持书写环境卫生, 养成良好的书写行为习惯。

四、与作品创作相结合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会希望得到展示的机会, 再者学习书法的完整过程应当从临摹到创作, 二者缺一不可, 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学校, 可充分利用儿童节、文化艺术周等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在校外, 积极争取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 向社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抓住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机会, 参加的比赛越多, 对学生的锻炼越大, 得到的经验越多。获得的奖项越多, 越能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 同时也能以点带面, 促进全校师生朝“写好字”的方向发展。

五、与篆刻艺术相结合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篆刻艺术涵盖了图案设计、文字设计、中国画、书法、构图、雕刻等美术知识, 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和创作作品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篆刻知识教学, 因为受学生年龄特点和篆刻工具的局限, 所以对篆刻知识的教学不必有过高的要求, 以培养和提高兴趣为主。

职高书法有效教学探析 篇11

关键词:职高书法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艺术课是中职校的必修课。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在陶冶习书者情操、净化习书者心灵、磨练习书者性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职高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适应专业要求:如财会、文秘等专业,书法是职业素质,其他专业学生能写一手规范、整齐、美观的汉字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专业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便于顺利就业。职高书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练字要求练字者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揣摩,学生在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长期练习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改善他们的注意品质。职高书法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潜心练习书法,容易忘掉烦恼和忧愁,一旦在书法练习上取得显著进步,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压抑的心理。

电脑普及的读图时代,如何在书法课中,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热情,提高书法课堂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笔者认识到,职高书法教学的有效教学,在策略上,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中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努力把生活引进书法课堂,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了解、去贴近、去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书法课的教学更生动、更有效。如,给新生上第一课时,笔者会和学生们谈书法是人的“第二张面孔”,书法作为人文景点的应用,书法在学生生活中的运用,并带去不少自己的作品给学生们看。笔者还带去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们从同伴作业中树立信心。平时授课,笔者注意结合“时尚”的元素,如奥运会徽中的书法元素;报刊上“台北市万人挥毫,创吉尼斯纪录”;“刘德华写春联”等,并把图片向学生展示。在学校的校运会、技能大会操等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去参与书法美化和评说书法。

2、多媒体教学,提高书法鉴赏力

学会欣赏书法作品,是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这种欣赏即读帖,必须贯穿学习书法的全过程。笔者认为手表达的是心中的字,因此,读帖比临摹更重要。欣赏,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即获得更多营养,提高眼界,练字才有成功的体验,书法学习才有兴趣。

要提高职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跨越日复一日“点、横、竖、撇、捺”式的呆板训练,让学生多做作品与作品的比较,多做一个个笔划间的比较,从故事中,感受到书法课不是重复写,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课,是一笔更比一笔深的理解,是在品尝书法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能做一个情景与一个情景的比较,一个笔划与一个笔划的比对,并且能把笔画的形成过程仔细地显现,使学生学习得有滋有味,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把文本、视频、声音等承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和想象领会的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现和处理,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而扩大教学容量、充实教学内容,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优越性。书法欣赏课,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有关书法名家、名篇的内容、图片。根据教学内容,就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

3、任务驱动,让学习更有目标

为增强书法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在课前,笔者认真分析教材,做到制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一、具体到一个个小的可操作目标,再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创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笔者事事处处设法提高学生书法创作能力。方法上,笔者注重临摹能力和转化能力的提高。文秘班的书法课,笔者就和学生们经过讨论,制定任务如下:一年级上学期,春节期间,每个同学都完成一幅正楷春联的创作任务;一年级学年结束,每个同学用正楷创作一首七绝古诗;二年级上学期末,每个同学用行书创作一幅春联;二年级学年结束,每个同学用行书创作一首七绝古诗。有了明确任务,学生有目标,学习有压力、有自觉性、有主动性。

4、竞争展示,增强学习动力

职高学生具有好奇爱动、喜欢竞争和强烈而脆弱的好胜心。笔者在书法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以提高课堂效率。

笔者侧重于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技能,方法倾向于组织课堂书写比赛。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笔者在课最后十分钟,以小组为单位,选派出一名选手(各小组成员编好序,依次派出不重复),进行书写竞赛。然后根据所学的鉴赏知识讲评打分。小组的每次竞赛得分都累加起来,最后产生周优胜组、月优胜组等。优胜组的每位同学在期末成绩中都予以适当加分。职高学生虽然以往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不少年轻人的勇气,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竞赛和展示激发了增强他们自尊的心理需求,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对培养职高学生的注意品质、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思想品德素养、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部对艺术教育高度重视的精神指引下,重视硬笔书法教学工作,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书法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书法课程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的地方适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 《有效教学》[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黎 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12

1. 促进书写技能的提高

当下随着电脑多媒体的应用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电脑输入代替了大量的文字书写,这种现代文明发展极大的冲击传统纸质书写方式。在肯定科技发展便利性的同时,应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纸质书写方式的重要性。当今的中国人似乎已经不会写字,“提笔忘字”、“错字满篇”、“字迹潦草”是经常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书法教学需要迫在眉睫。

明. 项穆《书法雅言》中提到:“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1]此书法名言可以看出古人对书法的理解第一点就是学习书法可以促进书写技能的提高,这也是现代书写文化缺失的迫切需要。

2. 培养审美能力

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他的美学思想吸纳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为建构基点。书法教学既是技能教学,也是艺术审美教学。[2](苏洪强)书法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理解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的能力。

培养发现美的能力是对人们观察力的培养,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缺乏对“美”得认识,通过书法教学可以通过“字形点画美”、“布局章法美”、“内涵精神美”等方面激发学生对美得认识,引导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发现美,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

真正的“书法”,是包含着作者抒情、泄意、在形式中融入有个性的审美意念的一种绝对强调主题精神的艺术。[3]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内涵是在发现美之后的一种审美能力的升华。书法教学中理解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推敲书法作品产生的意义、思量作者创作美的背景,加强换位思考的能力的提升。

社会的科技发展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好体现,人们对精神美得创造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用去体现的。书法教学审美能力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的去创造美,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美去带动学生主动创造生活美,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书法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初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提到“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4]可见从古至今书法研习要求集中注意力,必须在书写时“心正”、“凝神”,如不,则“字则颠仆”。长期坚持书法学习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元代书法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指出“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5]明确体现“字如其人”的内在含义,凡坚持研习书法之人,必“以字养人、修身养性”,可见书法教学也是缓解学生浮躁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学书者,不可视之为易,不可视之为难;易则忽而怠心生,难则畏而止心起矣”[6]书法研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在其学习中可以养成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学习习惯。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教学中所蕴含的多种人文资源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优课程。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笔画的精美、文言文汉语的知识、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个人阅历、作品表达的情感等人文资源知识,从这些知识中可以锻炼学生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书法教学通过对字形笔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历代书论精髓,在了解古人如何学习书法的同时,增长个人文言汉语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素养;在欣赏历代著名书法作品的同时,了解书法发展历史,让学生以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深入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书法名家的个人创作故事与风格特点的形成,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书写特点与书写喜好形成自己的书写个性,在书法教学中个性得到自由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体会创乐趣,使学生的个人情感、内心思想、释放情绪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形式,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

清代王妤指出“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7]书法教学以生动的学习形式与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璀璨的传统文化内涵、良好的艺术熏陶、丰富的人文知识、自由的个性培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处于缓慢或停滞状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振兴与发展迫在眉睫。

关键词:书法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项穆.书法雅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2.

[2]苏洪强.一书一世界艺海塑人伦—论书法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契合[J].柳州师专学报,2009(06).

[3]陈振濂.书法美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8.

[4]虞世南.笔髓论[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3.

[5]陈绎曾.翰林要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97.

[6]项穆.书法雅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42.

上一篇:服务外包政策下一篇:企业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