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共12篇)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1
长期以来, 我国职校英语课堂“知识教学”的片面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 教学结构模式化, 教学方式静态化以及教学与生活割裂的局面。然而,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 外语教育也不例外。随着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职校学习。社会迫切需要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所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课堂互动教学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课堂互动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强调人人参与, 平等交流, 师生相互尊重与接纳, 提倡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研究回顾
很多学者对课堂互动教学进行了研究, 如Brown H D, Ellis R, Long M, Rivers等, 他们认为课堂互动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Gazden认为课堂互动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Pica认为课堂互动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国强认为, 课堂互动是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目标语进行互动的过程。董明认为学生间的互动既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针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如何培养职校生语言能力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本课题围绕交互性语言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试图找出二者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上的差异, 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受试者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都学院2007级大专 (五年制) 两个班的90名学生, 其中女生9名, 男生81名。
研究工具 (1) 实验。实验前, 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入学平均分略高的班级为控制班, 另一个分数略低的班级为实验班。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实验班采用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 在学期末, 对两个班进行后测。对学生前后测的总分和各项得分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是参照赖昌贵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学习方法测验》, 结合笔者教学和学习经历设计而成。问卷共有31个问题, 涉及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焦虑程度、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选项有5个, 从“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到“我坚决不同意这个看法”等。实验结束前, 学生在课堂上填写了问卷调查表, 笔者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并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研究结果
前测结果
数据表明控制班与实验班平均分相近, 控制班为59.71, 实验班为58.17;两个班的双尾p值为0.526, 未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两个班没有明显差异。两个班在前测中每个分项的成绩如表2所示。数据表明, 两个班在各分项的平均分和方差非常接近, 并且两个班的P值没有明显差异, 这进一步说明在实验初, 两个班的英语水平相当。
注:总分为100分
后测结果
后测是为了检验两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不同效果, 表3比较了两个班的总分平均值、方差、t值和p值。数据表明实验班的平均分比控制班高出很多, 在前测中控制班比实验班均分高出1.53分, 而在后测中实验班均分比控制班高出了7.24分, p值是0.000, 远远低于0.05, 这表明两个班有了明显差异, 说明实验班比控制班进步大。因此, 初步得出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同前测一样, 对后测成绩也进行了各个分项的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 实验班在听力、交际运用和阅读上明显好于控制班。实验班三项均分为11.20, 14.48, 16.17, 而控制班分别为9.13, 12.13, 13.20。p值为0.000, 远远小于0.05, 有明显差异。实验班在写作和完形填空上稍高于控制班, 而控制班在词汇结构上稍高于实验班。表4表明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听力、阅读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注:总分为100分
注:各项分值占总分的比重分别为听力15%, 交际运用20%, 词汇与结构15%, 完型填空10%, 阅读理解25%, 写作15%
问卷调查结果
表5中数据表明两个班在学习动机与兴趣、焦虑度、学习自主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兴趣动机的p值为0.000, 实验班是4.15, 而控制班是3.57, 这说明与控制班相比, 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动机更强烈;焦虑度的p值是0.000, 实验班是3.68, 控制班是4.28, 这一发现显示,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有助于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 从而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学习自主性的p值是0.002, 表明实验班的学生有更强的自学能力。
(二) 分析与讨论
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前后测发现,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阅读和交际能力方面。分析原因如下:首先, 交互式语言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意义协商, 增加了输入渠道。实验班教师课堂讲解时间较控制班要少, 因此当学生想弄明白对方的意图时, 更愿意进行意义协商。通过意义协商, 他们能更容易消化、接受教师的讲解。其次,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课堂互动机会。通过如游戏、模拟角色表演、戏剧、完成项目、面访、自由发言、信息咨询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 不断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空间。师生间的距离拉近, 同学间的关系融洽, 课堂气氛自然和谐。再次,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重视输出。正如Swain所说输出在二语习得的每个步骤中都很重要。在实验班的课堂上, 学生有更多展示活动成果和学习效果的机会, 他们不是事不关己地等待, 而是积极地参与, 踊跃地发言, 这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 如Cohen A, Cranda J的研究发现一致, 他们认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更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两种教学模式产生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通过一学期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的实验, 实验班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而控制班学生英语学习却没有明显的进步, 究其原因如下:第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是通过个体进行意义协商和互动建构起来的。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精华, 实现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优化了语言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自如地使用目标语, 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第二,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 学生不是一味地从书本和教师那里寻找答案, 而是积极参与,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互动, 展开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 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与Brown的论点“课堂教学的特征应是合作互动”相一致, 也符合Krashen的“真正的语言习得发生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互动中”的观点。第三,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遵循人本主义原则, 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 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作用,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教师精讲、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 形成互教、互学、互帮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这符合Hatch的观点, 即语言形式只有在交流信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时才会习得。
2. 学生的焦虑度和学习信心。
表5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焦虑度远远低于控制班。焦虑度是衡量自信心的尺度之一。研究者发现, 焦虑度越低, 学习者信心越足, 学习上越会取得成功。小组活动是课堂互动教学方式之一, 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 每小组只有4~5个学生, 使学生有安全感。在大班教学中, 那些性格内向、基础较差的学生怕同学笑话, 常常羞于开口。而在小组活动中, 他们会抛开这些思想负担, 敞开自己的心扉, 自由地发挥, 很多学生从此找回了自信, 重新鼓起了学好英语的勇气。第二, 教师角色的转换也能使学生焦虑度降低。在控制班中, 教师充当了控制者或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在实验班教师充当着监督者和协作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是监督全班, 必要时给予帮助, 使活动按要求进行。在学生讨论时, 教师不过多干涉, 只是给出文字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感觉轻松自在, 没有任何戒备心理, 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第三, 小组活动赋予小组成员一种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也有助于焦虑度的降低。学生都觉得自己担负着一定的个体责任, 这能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去预习, 去查找资料, 去做准备。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获得成功。于是大家共同协商,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互相鼓励, 信心不断增强。
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表5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实验班和控制班自主学习性之间的均分差是0.51, p值是0.002, 远小于0.005, 呈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职校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日之功, 然而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的实施, 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现状。小组活动是开展交互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 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 各自完成收集、整理资料的任务, 为了不拖他人后腿, 他们必须对自己承担的任务做出详细的计划, 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这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求能力。
结论
通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比较两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以及进行原因分析,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尤其是学生的听力水平、阅读能力及交际能力等方面。 (2)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进行更多的意义协商及一系列语言教学活动等形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 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降低了学生的焦虑, 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研究结果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1) 英语教学应提倡交互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2) 教师设计活动时应控制难度系数。 (3) 要平衡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 (4)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的实施要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摘要: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法, 探究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对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分析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 并得出结论, 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职校,英语教学,实验,问卷调查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2
Lua 是一门轻巧、灵活、扩展性很强的脚本语言,它可以很容易的嵌入到其他语言(C/C++)中使用,这主要得益于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 C API,这让其跟 C/C++ 间的互调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
Lua 调用 C
Lua 调用 C 函数,其实就是把 C 函数注册到 Lua 中去,把 C 函数地址传递给 Lua 解释器。这个传递是要遵循一个的协议的,即:
代码如下:
typedef int (*lua_CFunction)(lua_State* L)
Lua 和 C 是通过栈(State)来交互的,Lua 调用 C 函数时,首先 Lua 把数据拷贝到栈上,然后 C 从栈上获取数据,调用结束后将返回结果放到栈中。栈中的每个数据通过索引值进行定位,索引值为正时表示相对于栈底的偏移索引,索引值为负时表示相对于栈顶的偏移索引,索引值以1或-1为起始值,因此栈顶索引值永远为-1 ,栈底索引值永远为1 。栈相当于数据在 Lua 和 C 之间的中转站,每一个 C 函数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私有栈。
利用 Lua 提供的 C API,调用 C 函数很简单,例如下面例子: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lua.h”
#include “lualib.h”
#include “lauxlib.h”
static int l_sin (lua_State *L)
{
double d = luaL_checknumber(L, 1);
lua_pushnumber(L, sin(d));
return 1;
}
static const struct luaL_Reg mylib [] = {
{“lsin”, l_sin},
{NULL, NULL}
};
int luaopen_mylib(lua_State *L)
{
luaL_openlib(L, “mylib”, mylib, 0);
return 1;
}
把上面代码编译成一个静态资源的 so 文件,加入把上面代码保存在一个名为 mylib.c 的文件下,把它编译成一个名为 libmylib.so 的静态资源文件里,gcc 编译语句如下:
代码如下:
gcc mylib.c -fPIC -shared -o libmylib.so
把上面代码放在 LUA_CPATH 目录下(LUA_CPATH 目录位置说明详看《Lua 学习笔记(4) -- 模块与包》,这里就不多说了),
把 libmylib.so 资源文件加载到模块目录下后,就可以在 Lua 代码里直接加载 require 进来使用,例如如下使用:
代码如下:
require “mytestlib”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ActionScript;C语言;算法仿真;Flash动画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79-03
一引言
ActionScript[1]是Flash内置的动作脚本语言,能为Flash动画添加特殊或复杂的人机交互,通过应用ActionScript对C语言算法仿真动画进行编程,将抽象繁复的C语言算法的运行过程以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的形态立体展现,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减少教师的课堂工作量,是目前较受广大师生欢迎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现有算法仿真动画的不足
时下常见的算法仿真动画大部分仍以静态的被动交互演示为主,即用户虽可控制动画的播放过程,但在观看过程中,算法运行时所使用的运算数据是设计人员预先设置好的,用户无法自行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因此使得运行过程只能看到预设的效果以及预设的输出结果。而对于任何一个程序算法来说,其运行过程往往会随着运算输入数据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语句走向,呈现不同的运算流程,预设效果的演示方式大大局限了这些动态运行可能的展现。
针对静态被动演示方式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动态交互式的演示方式,这种演示方式全程动态可控,无论是运算数据的输入、运行时各个语句走向的箭头指示、运算过程中关键变量值变化的显示与运算结果的输出等,全部以动态可控的方式呈现,使学习者可以更全面地观察到算法的各种运行变化,并获得更大的自主感与参与感。
三动态交互式动画的实现
1.动态交互式动画的设计
2.交互效果的实现
下面以杨辉三角[2]算法为例,介绍该算法仿真动画的交互与动态运行效果的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在前台播放画面设置了播放、暂停、下步、停止、返回等交互按钮,分别将它们的属性名命令为bofang、zanting、xiabu、tingzhi、fanhui。此处要注意对影片剪辑命名时,要保持属性名在同一个舞台影片剪辑名称的唯一性,[3]否则会导致系统混淆,使交互与鼠标监听、触发事件失败。
3.动态效果的实现
(1)动态输入
(2)语句走向动态跟踪
4.其他应用实例
字符统计算法仿真动画的实现与杨辉三角算法仿真动画类似,实现效果如图5所示。
四结束语
经研究分析,运用ActionScript对C算法演示动画进行交互编程与数据处理,不仅可立体直观地展现C算法中顺序、分支、循环三种走向控制,还可经组合设计后动态展现如排序、嵌套、递归、遍历、函数调用、指针传递等复杂算法的仿真动画效果,甚至还可将类似算法动画仿真技术延伸推广至其他程序设计课程中。借助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画面效果、超强的交互能力、丰富的用户体验等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讲授与学习,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方捷.ActionScript3.0开发技术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Keith Peters.Flash ActionScrip动画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叶云.《数据结构》算法模拟的设计和实现[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69-73,80.
[5]刘富逵,刘美伶,杨改学.基于Flash的C语言程序动画技术实现的研究——以函数的递归调用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48-51.
[6]杨天霞,王治和,王凌云,王华.基于ActionScript的双语动态模拟演示教学课件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01-202.
[7]苏仰娜.C语言程序交互式虚拟算法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0 (4):72-74.
[8]邱秀荣,赵莉苹,蔡镔.基于Flash的冒泡排序算法的演示实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6):48-49,63.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4
一、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语言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理论。首先,交互式课堂教学得到了有关互动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支持。Long(1983)以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1985)为基础提出了互动假设理论。他认为:交互式学习,无论是共同验证还是寻求阐释都能促进二语学习,因为这两种活动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其次,交互式课堂教学得到了社会文化理论的支持。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前提是所有学习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大背景下互动的结果。(徐锦芬,张忠凯,201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受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知识水平、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兴趣、个性特征等的差异,为交互式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彼此的影响,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交互式课堂教学也得到了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支持。该理论认为:语言教育本身就是在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语言教学的过程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谭照亮,2007)所以,交互式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而学生应该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语言交际能力才会得以培养。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课堂交互不是简单的互动活动,而是有意义的信息交流,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有意义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学信息,通过吸收、消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再把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输出,传递给教师或其他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学生、教师和语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
外语课堂教学受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控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交际结构的安排都由教师决定,教师通过讲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而学生要对教师的讲解、提问和要求进行理解和回应。
2、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其互动活动可以是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增加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并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学生与教学信息之间的交互
课堂教学信息主要指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所读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听和读获取教学信息,并通过说来处理教学信息。在学生听和读的过程中,他们会调动多重知识,如词汇、语法、句法方面的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等获取并理解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后输出信息。
三、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原则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成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是交互式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交际结构的安排、学生交际水平的把握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了解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交互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交互式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互式课堂教学以此为目的,毋容置疑。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与英语相关的文化。因此,教学中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交互式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
在非英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在课堂交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兼顾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语言能力培养是目的,两者缺一不可。脱离了语言知识,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交互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各种有利的情景和机会。同时,教师要尊重个性差异,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内向不善于交流、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应该适时地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和发展上的障碍,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交互式课堂教学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交互式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一种师生相互接纳、相互理解、平等合作、相互促进的和谐氛围。所以教师要增加自己的亲和力,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做到知情并重,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5、交互式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习者提供生动的听觉和视觉形象,增加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创设模拟的语言交互状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语言活泼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出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利用多种感官习得语言。
6、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交互式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和参与的信心;委婉及时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与努力的方向。教学评价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进步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技能。
交互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信息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课堂交互模式以心理语言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以培养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立体化多元式教学法。教师根据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指导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通过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语言能力的训练,语言交际应用能力得以发展。
摘要: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备受西方学者所推崇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一改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浅谈了如何构建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照亮.大学英语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59-60.
交互式教学 篇5
交互式教学最早由 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它是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交互式教学的特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特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实际上,交互式教学重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教师应帮助学生就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做字句的重复,灵活地利用学生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对话应有主题、有方向;让学生和老师都明白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所做的评价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彰显人的发展本质,完成自我实现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 篇6
【关键词】“交互式”英语教学;构建主义;翻译
1 引言
随着我国的发展,语言学习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关注。而翻译作为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几乎所有设有英语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英语翻译课程。然而经过多年实践,英语翻译教学在我国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不够科学,依然是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个现象,本文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和分析,为了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翻译能力,本文以构建主义的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2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依据
2.1 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
翻译能力是双语转化过程,对翻译者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要求翻译者有较强的第一语言能力,较强的第二语言能力,还要求有较强的超语言能力。所谓超语言能力,就是将第一语言转化为第二语言或将第二语言转化为第一语言的能力。而超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对翻译人才进行课堂教学,不断训练,提高翻译能力。翻译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翻译人才的超语言能力。反思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其步骤是老师先讲解翻译理论知识,然后给出相关的翻译练习题,之后老师一一查阅批改,并给出最为标准的翻译答案让学生学习。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称为“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是我国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授人以鱼”,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能力。
“知识传授型”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老师直接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以此来提高翻译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不足:
(1)直接灌输知识给学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接受知识,对新学知识不能消化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好;
(2)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强调“教”的过程,缺乏“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创新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3)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单一的翻译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在整体中英语翻译技巧的运用。这导致学生在实际中整段、整篇翻译时,不能灵活、综合地使用各种翻译技巧。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微观技巧教学,忽视宏观实践教学,注重单一技巧,忽视整体把握。
2.2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对事物进行主观理解和事实构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理解。构建主义教学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发如下:
(1)在翻译课程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题,学生在课堂中占主导作用,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
(2)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翻译课堂上,学生应该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不断探讨,形成批判性思考的意识;
(3)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上相互探讨,相互合作。这样的课堂学习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法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法是受“交互式”语言学习法的启发而来。美国旧金山大学的语言学院院长H. Douglas Brown提出“交互式”语言学习法。“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的,它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学习翻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多进行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将听、说、读、写这些活动交换进行,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3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其理论原则是构建主义教学。“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的主旨是:学生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老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合适的学习氛围,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活动,从提出问题、讨论、赏析到联系都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负责在活动中给学生指出侧重点,强调翻译方法,让学生养成自助学习、自助思考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把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让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提问或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老师可根据原文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进行翻译练习时,让学生将翻译是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记下来,然后在全班中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反思。下面将根据一个典型的英译汉的翻译例子对“交互式”教学进行说明:
原文:The snow falls on every wood and field, and no crevice is forgotten; by the river and pond, on the hill and in the valley.
老师可以针对这句话进行提问:“no crevice is forgotten”在这个句子中要直译还是意译?这个短句应该放在翻译出的句子中哪一个部分?
然后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可见在这个句子中,中间这一个短句显然是重要意义,“forgotten”指的是没有被雪花覆盖,那么这个句子的意思应该是每一个缝隙里面都有雪花。
像这样引导学生对翻译进行思考,将翻译与实际联系,发挥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语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弥补了传统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红.对比语言学:诠释与批判[J].外语学刊,2006.
[2]伍小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A].外语学刊,2007.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7
在交互性课堂活动中, 每个教师都会运用到真实的语言材料, 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相关外语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寻求, 学生就只能接触到教师讲解的部分, 而不能与真实的材料直接接触, 从而影响了语言材料的有效运用。那么如何让这些语言材料更有价值呢?
一、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
在运用真实语言材料的时候尽量避免用自己的观点去讲解语言知识, 介绍文化, 试图告诉学生他所知道的一切细节而不是让学生去发现和了解, 教师急于让学生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 那么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就会减弱, 他们没有直接接触到材料的本身, 而是间接的获取了别人的总结和分析。这个时候, 教师应该做到的是给学生创设出合适的练习和课堂活动的环节, 允许学生挑选他们中意的主题, 给他们时间去熟悉和了解材料然后进行讨论, 将自己的结论和发现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分享。他们的结论也许和老师的不一样, 但他们的结论才是更重要的, 因为他们的总结基于对材料的发现和理解, 并能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描述, 这样才能极大提高学生的交互能力。
二、根据材料内容策划有效的单元活动
教师在选择语言材料时, 要尽可能的选择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如在getting aroud一章中,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某著名海上乐园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在不用亲自到场的情况下完成这一目标呢?---海上乐园的游览线路图 (地图)
——通往海上乐园的交通线路图
——海上乐园的节目时刻表
——海上乐园在电视、广播所做的中广告的录音录像等等。这些真实的材料都可以如实反映海上乐园的实际情况。学生被要求认真看材料, 并从中选取他们所关注的主题, 然后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来。要讨论的内容包括找出在最短时间内游完整个乐园的最佳线路、描述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猜测乐园中最吸引人的景点是什么、游览公园大约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等。这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会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发现问题, 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学生选择的题目都是自己喜欢的, 因此会对材料产生兴趣, 而兴趣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动力所在。在活动中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为外语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活动形式。
三、在活动中坚持理解在前, 表达在后的原则
在语言课堂上, 如果学生有话要说, 还要说的好, 那么首先就要了解、熟悉材料的内容, 才能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在看材料的过程中, 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的是陌生的词汇和句型, 有的学生甚至会对语言学习丧失信心。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 一方面期待能学到新的技能, 另一方面又因为害怕失败而显得有些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教师去设计一些活动, 第一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他们已知的, 感兴趣的部分, 活动的第一个题目应该简单一些, 学生才能有兴趣继续深入, 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尝试记忆单词和语法, 了解加深了, 紧张感也就随之消失了。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使用真实材料时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利用能够理解的部分尽量发挥上, 而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消耗在难以弄懂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轻焦虑。对语言的理解还表现在听的方面, 在语言课堂上听与说之间是有着根本差别的。在听的时候应提醒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语义内容上, 如果也象说那样重视语法形式, 那么就会影响理解的程序。
表达的如何同样是衡量课堂成果的重要标志, 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 若非错误多的影响了理解, 教师不应该随意打断,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某种权威地位在与学生交互的过程中应该持支持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学生的话语, 在这些交互活动中, 教师可以创设某种情境, 使学生在表达中刻意使用某种语法形式, 也便于语法的练习。
网络语言本质:思想交互的逻辑化 篇8
一、二元逻辑中的交互思想
布尔 (GeorgeBoole) 发现了被称为符号逻辑 (symbolielogie) 的数学分支。“莱布尼茨首先提出, 要把逻辑推理变成符号演算, 他的这一想法不久便成为了现实, 取得第一个突破的是英国数学家布尔, 他把命题之间的逻辑推理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命题演算, 也称为布尔代数。”布尔的“逻辑代数”采用公式来代表逻辑关系, 把逻辑韶题转化为了一种算术。用代数符号的公式可以描述具有某种性质的各组事物之间的一般关系, 给定一组与另一组之间关系的问题之后, 布尔就可以对公式进行演算并迅速得到答案。
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事进行陈述, 而谈话的语境以及上下文也能使听话人明白我们表达的意思。在虚拟世界中, 网络二元逻辑形式语言所陈述的世界与我们每天参与其中的事物是有距离的, 它对实际存在的世界不感兴趣, 甚至对直接陈述的世界也是如此。在计算机二元逻辑形式语言支撑下, 客观世界的直觉内容向虚拟世界的比特信息的转移无形而平稳。在机器层面上,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上的微开关通过按符号逻辑制成的线路把一切都组织好了, 而布尔查询就是简单地把同样的逻辑用于文本处理。网络二元逻辑形式语言系统, 把我们从对世界的直接领悟中推到由逻辑间距隔开的世界中, 虚拟世界中。计算机将语言编码, 使其成为数据, 我们使用的语言便被修改成了数字化的ASH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
计算机的工作是离散的, 遵循布尔逻辑, 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得出精确的、重复性的结果。人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 精心设计它, 使之能完成人类预定的工作, 让之遵循系统化的原则。布尔认为, 逻辑建立在简单公理的基础之上, 它是某种形式的数学。算术中的基本运算有加法、乘法、除法等, 逻辑关系也可以简化为“与”, “或”, “非”。这些算符可以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人类一切的命题交给计算机, 交给计算机的网络深层语言进行处理, 思想通过界面进行逻辑化。逻辑上的“是”与“非”简化成了二进制的0和1, 思想上的对与错也简化成了0和1, 无论包含多少项的命题简化为用二进制符号标号的简单序列, 这是一种用数学研究逻辑问题的方法。布尔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建立了逻辑演算, 他用等式表示判断, 把推理看作等式的变换, 判断和推理都被符号化、逻辑化了。而判断与推理与人类思维进行交互的过程则转化成了符号与思维的交互过程。布尔查询逻辑标志着人类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也标志着一种在电子文本织成的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新型思维交互形式。这种思维交互的实现以布尔查询逻辑为思想基础, 以超文本思想为实际操作, 以界面为中介手段。
二、超文本技术中的交互性
超文本技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 它是一种与文本交互的模式, 是关联文本的超级文本。超文本是具有链接点的文本, 通过打开这些链接点可以实现文本之间的交互。因此, 可以说链接点是超文本技术交互性的关键。激活带有链接点的文本,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文本会马上跳出来, 它可能是文字、图画、音乐, 也可能是一部电影。击一下返回键, 又可以把使用者带回到原来文本中出现链接标志的起点。网络语言的超文本技术是节点式的, 或关系式的。文本数据库中的任何短语或词组都可以与数据库中的所有项目相关联。每一个词或短语都是通往其他内容的钥匙, 也是返回自身的钥匙。超文本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它的链接表明文本中暗示着其他文本, 里面所有的文本都相互关联, 它能在片刻之间将事物联系。与超文本进行交互就好比是超越光速的运动, 所有的文本事实上融为了一体, 都能即刻进行存取。超文本为我们思想的交互在技术上提供了条件。它的链接工具提供了一种链接信息的方法, 就像思维一样, 不限制信息排列的方式。例如, 一想到明天, 就可能会想到一次讲座, 想到这次讲座, 又会提醒你某个课题或与该课题相关的某个专家。这种信息之间的关联不是简单地复制信息, 而是把多个地方的信息同时予以展示, 这不仅使我们的思想过程加速, 而且还促成在我们思想过程中新实在的诞生。网络语言的超文本还具有空间性, 它增强了新的维度, 使文本之间形成了相互嵌套的空间结构, 这种相互嵌套的文本使得人类思维与思维之间的交互空间更广阔, 交互的内容更丰富。
三、人机界面的中介作用
人机界面就是指界面。什么是界面?海姆 (Michael.Heim) 认为, “界面指的是一个接触点, 软件在此把人这个使用者和计算机处理器连起来。这可是个神秘的、非物质的点, 电子信号在此成了信息, 正是我们与软件的交互作用, 才创造出界面。界面意味着人类正被线连起来。反过来说, 技术合并了人类。”在网络世界中, 主体与对象的交互通过主体—中介—对象的方式完成, 没有了这个中介, 主体无法与对象进行思想的交互, 界面充当了主体与对象交互作用的中介。通过界面, 主体输入自己的思想, 计算机软件将之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语言, 再通过界面转化成主体可识别的语言, 使主体与对象之间进行思想的交互。人机界面不仅仅是有形的, 稳定的中介系统, 它本身也意味着我们人类的活动是动态的。因此, 海姆曾说, “在一种意义下, 界面是指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和显示屏, 在另一种意义下, 它指显示屏与数据相连的人的活动。”因此, 布尔查询也好, 超文本也好, 字处理也好, 都是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通过人机界面, 主体之间交互的不仅有信息, 还有表情, 它能将过去主体双方限于私底下交往的信息全部公开化, 也能将过去人们直接而密切观察时所交换的信息也全部播放出来了。那么, 人机界面具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 理解的开放性。理解的开放性是人机界面作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思想交互作用中介而产生的特征。自然世界中, 主体认识对象, 无论怎样认识, 都不会改变对象, 只能客观理解对象。而虚拟世界中, 主体借助于人机界面, 主体对对象的认识是双方互动的交流, 主体不再是单方面的理解对象, 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 即伽达默尔所说的“对话”。也就是说, 借助于人机界面, 主体与对象在“对话”中产生了一种互动, 这种互动使得“对话”的双方都有所改变, 最后达到融合。这种“对话”是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的, 这就是互动。对话从提问开始, “你”的言说是“我”的提问, “我”的言说是对“你”的提问的回答, 而“我”的回答同样又是对“你”的提问, 在这一问一答中, 主体与对象之间进行思想交互, 任何“对话”成了对话者难以预料的自然过程, 展示出“对话”本身的“逻辑”。需要强调的是, 这里的“你”不仅仅单纯指主体人, 也包括了文献资料,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等世界中一切可以理解的对象。“你”的言说代表了理解对象的思想, “我”的观点是理解主体的思想, “对话”的结果使双方思想达到交互, 甚至融合。“对话”继续下去, 这种思想上的交互就不会停止, 就会持续下去。“对话”的这一特点, 表明了理解的开放性。
第二, 公共场景的融合。公共场景的融合是人机界面的时空特征。通过人机界面, 主体与象进行思想交互, 可以越过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使双方在一种融合的公共场景中进行“对话”。我们使用人机界面进行思想交流, 我们身体处在何地, 处在何时, 不再决定我们在社会上的位置、我们的身份、角色等等, 都隐藏在界面之下, 用一个虚拟的形象, 与另外一个虚拟的对象进行“对话”, 这使得主体身份的重塑成为了可能。
第三, 智能性。人机界面具有智能性特点, 它使得主体虚拟化, 使得主体在场与不在场的作用都得到体现。首先, 字处理过程外化了我们表达和加工思想的能力, 使思想的流动更直接。其次, 在人机界面上, 图画表现出来的生动性, 现场感是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比拟的。其三, 超文本链接技术为我们在信息的阅读中导航。线性的阅读文本的逻辑轨迹被打破, 人的联想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借助于人机界面这种中介, 不同的主体不但在总体上共享了非常相似的社会信息, 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共享了相同的信息, ‘分享着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 并藉以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在书写文明产生之前, 人类思想的交流只能依赖于谈话, 而人类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也只是以分散、零碎的方式贮存在记忆系统中, 对外部和内在世界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具体的、想象的和情景依赖的阶段。文字的出现根本性地改变了存贮和共享知识的方式, 人类得以一种抽象、普遍和理性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并进行检验。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随之并行的网络语言及人机界面的产生, 再一次革命性地改变了语言存在的形态, 如文字处理软件, 超文本技术以及布尔查询, 都使得网络语言二元逻辑形式语言的交互性本质得到了完整地体现。
摘要: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语言”本质属性的一个最基本的外部特征。本文在对语言本质理解的基础上, 思考网络语言的本质。笔者通过二元逻辑中的交互思想、超文本技术中的交互性、人机界面的中介作用三个层面得出网络语言的本质:思想交互的逻辑化, 这一结论。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9
关键词:交互语言观,雅思英语,有效性
随着社会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语言教学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结构语言观过渡到交际语言观再到交互语言观, 研究的重点也从教授语言形式、语法结构转到了培养语言功能、交际能力进而转为培养交互能力、动态能力和合作与交流能力。
目前, 国内外关于交互语言观的研究包含对交互语言观自身的研究和在其指导下的教学研究。运用交互语言观分析某一门课程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点, 成果尤为显著。关于课程有效性的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最大化,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 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培养的途径策略成为一个百家争鸣的问题。本文将交互语言观和雅思英语课堂有效性相结合阐述提高雅思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一、国内合作办学项目下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国内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教学根据合作项目的合作国家、院校、特点不同有很大不同, 包含语言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从语言课程设置方面来看,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在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 语言课程包含综合英语类和商务英语类。从教学内容来看, 侧重于英语技巧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商务方面的专业英语水平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教学方法方面, 国内院校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 辅之于讨论等。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英语教学的手段不再单一, 而是引进像多媒体、网络课堂等手段, 加之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会提升教学效果;第二, 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包含听说法, 交际法等;第三, 引进国外先进的优质师资, 在学生未踏出国门的时候就能体会地道的语言、国外文化, 帮助学生融入到国际交流中去, 获取有效信息, 提升自己。
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分层次对英语课程进行了设置, 针对出国留学深造目标明确的学生设置了雅思英语类课程, 以巩固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雅思英语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雅思英语课程是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人才培养计划中语言课程的重头戏, 包含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教学,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在说英语国家合作院校学习专业课程的语言能力, 能够成为以英语作为交流和工作工具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雅思英语教学的开展取得了成绩, 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中外合作外学项目下学生层次不一, 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各自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是拔苗助长, 而对于部分学生授课内容无法满足其需求。
第二, 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也不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第三, 教学活动课后作业相对单一, 以学生练习写作为主。学生的课后作业虽然也涉及小组活动和自主学习, 但学生以话题为依据的写作仍然占主体地位。
三、提高雅思英语课程有效性的途径
根据目前雅思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提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将助学生打破语言交流的障碍, 为他们顺利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甚至完成他们的学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一, 根据我校学生入学水平层次不一的特点, 在坚持雅思英语写作课程授课内容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因材施教, 以适应学生特点, 满足学生个人需求, 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第二, 《雅思英语写作》等英语写作类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枯燥、涉及话题广、个性突出等特点, 学生学习难度大, 缺乏兴趣, 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写作的精华, 所以调整雅思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 提供更多实用有效的教学互动技巧, 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保持对写作拥有持续的热情, 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前、课堂及课后的主体性及学生主体的多元化, 提高雅思英语写作课堂的效率和有效性, 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第三, 改变学生课后作业单一的状态, 采用“情景学习+主动学习+直映作文”模式, 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项目和研究性学习项目, 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据最新发展形势分析某一话题, 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将教师主导型的课堂转为教师与学生参与, 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法, 全面推行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国外原汁原味的文章, 作为教师教学辅助材料和学生学习材料, 加深学生对写作语言和结构的理解, 同时在阐述过程中要触类旁通,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实现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其作业之间的交互, 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拓展其国际化视野, 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此外, 在学生完成的文章中选取具有典型错误的文章, 作为学生认知语言错误、观点偏差等问题的素材,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 警示学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在学生之间实现交流和交互,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结语
本文以笔者所教授课程为出发点, 根据目前合作办学项目下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 剖析了雅思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雅思英语课程有效性的针对性解决途径和方法, 为今后雅思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阳.基于交互语言观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 (4) :209-211.
[2]方宗祥, 葛谢飞, 汤美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探索[J].教育研究, 2009 (10) :175-176.
高校软件专业交互式教学模式初探 篇10
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程序员岗位基本技能,具备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专项技能,能够在软件企业从事网站建设与维护、Web应用软件开发等实际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软件专业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际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学生通过课程考试、实训项目考核、毕业设计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得大专文凭和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1.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一直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科体系的影响,强调理论知识的体系化;教学方法保守,以书本为主,而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与社会市场相互脱离;考核形式单一,不能真正衡量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教育不足,如对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真正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形成定位准确、以技术应用为主导、面向市场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基于以上认知和专业定位,我校制订了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基本技能、职业专项技能为主线;以实际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合格的Web应用开发程序员为目标,通过能力考核来评价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具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
2. 交互式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以教师为中心,通过黑板和语言,单向地向学生简单宣讲学习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学活动的需求。虽然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采取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模式依然还是教师一味机械性讲授教材的内容,学生只是被动、单向地接收教师的灌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尤其软件专业如《C语言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枯燥、乏味、难点多,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该课程知识。
课堂交互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1)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拥有很大的支配空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对话,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学生之间还可以增加信息交流、互相启发,形成团队协作。(3)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提高能力。
3.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现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我通过案例具体说明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软件专业教学中的实现。
在教授《数据库系统开发》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开发一套《图书馆图书租借管理系统》。我将教学分成三个阶段。
3.1 全班讲授开发技巧,划分并分发开发模块。
在讲授中,我首先提出开发软件的目的是帮助图书馆解决日常图书管理的工作,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开发软件需要哪些步骤;针对图书管理软件需要哪些模块,分别实现哪些功能。通过讨论,学生将该软件分成资料管理、借阅管理、报表管理、系统管理四大方面,对每一个方面再细化分成各个模块,如资料管理中分成图书类别设置、出版社信息设置、会员级别设置、馆藏图书登记、读者信息设置等模块。根据模块的数量,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各个模块开发小组,并另外设置一个小组负责统筹各个小组开发模块的组合工作。
3.2 指导每一个模块设计小组的开发工作。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模块开发,教学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发言的机会远多于全班交流。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发展其创造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并指导小组开发活动。在小组中,我与学生开讨论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需要进行的程序设计工作,让学生具体谈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并对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行判断、指导。例如在读者信息设置模块开发小组,让该小组讨论模块设计的特点、方法。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该模块必须实现读者登陆权限、操作权限、读者的基本情况、修改密码等功能。我在听取了该小组的讨论结果后,对于该小组的成果进行了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增加读者注册、读者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在小组教学中,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也能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思想和意见,吸取精华,完善自我学习。
3.3 与个体学生交互。
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我注重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谈自己写程序的心得体会、思路方法与疑难困惑。在个体活动中,我向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最宽松的说话环境。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我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开发进程,使其有机会实践所学的知识、技巧。
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学生成功开发出了《图书馆图书租借管理系统》,并在开发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数据库系统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能更加有效地进行。
在软件专业课程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这种具有活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实践,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求知识的兴趣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效果。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现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并指出交互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和综合素质,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专业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现状,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改变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更高层次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因此交互性教学模式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和发展。
一、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概述
1.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交互式教学方法也称交际法或者功能—意念法,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以及预言等步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构建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理解和学习能力。
1.交互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1)课堂互动性:交互式教学方法的一个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课堂的互动性。传统意义上的互动,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信息和看法的探讨,而在教学过程中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交流。
(2)理论结合实际: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也要求理论结合实
际,对课堂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发展理论。
(3)课堂的平等性:在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教师与学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不存在尊卑之别,相互尊重对方的看法,在课堂中互动。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措施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一言堂”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作为教学依据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课堂,更好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如,在讲解“排球的正面双手颠球”过程中,就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方法,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授课,在教师对准备知识和移动动作要点等进行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把不理解的和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进而达到交互式教学的目的。
2.完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要多元化、娱乐化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交互教学模式的特点,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使教学逐渐向多元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这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它可以让学生与教师真正互动起来,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如,在
“加速跑”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元化和娱乐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老师讲解摆臂、冲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演示,之后运用“追逐跑”的游戏巩固学生的知识,由老师发放加速和减速的口令,犯规的就要罚下,看谁能追上前面的同学。
交互式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掌握体育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在“交互”中发展其自主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方蔚.探究交互式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J].考试周刊,2013(70).
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 篇12
提高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创意能力成为了当今艺术类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难点之一, 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多研究探索。进而更新我们原有的色彩教学体系, 使色彩训练成为设计的本质训练, 而非仅是作为艺术表现的训练, 最终构建一个具有发展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设计色彩》教学模式。
一、色彩理论知识
“交互式教学模式”先是以教授色彩理论知识为基础, 它不同于绘画类色彩课程。而是要求学生以头脑进行思考, 以再创造为目的的设计色彩教学, 但特点是教学模式可操作性。教学内容是认识色彩规律和写生色彩实践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色彩造型的基本规律,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着眼点在于指导学生把对于自然色彩的视知觉经验加以整理、发展, 实现学生色彩经验的积累和色彩修养的升华。学生对色彩材料的认识也不再是用单一的水粉材料, 而是多种选择, 水彩颜料、油画颜料、油画棒、彩色铅笔等等。表现材质拓宽了, 绘画材料也不限了,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了他们作画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对设计色彩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养成不断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与研究的学习习惯。掌握多样传递视觉信息的表现方式及手段的好处是可以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贴切、充分、巧妙表达。
二、思维训练单元练习
艺术设计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要有创造性, 要运用创意思维来完成各种艺术创造活动。经过一阶段思维训练单元练习的教学实践, 比如《手语》《物语》等练习, 用手或物体拟人或拟物来讲故事。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超脱常规, 明确抽象物象和具象物象的区别;由学生自由选择物体组合, 多角度多视角的观察, 在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中发现、组织和创造新形象新故事。学生也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 进行各种创意实践。思维活跃度大幅度地提升, 思考方式的转变也很可喜, 出了不少好的作品。实训教学设置的这些单元练习, 让学生学会了思考, 学会从自然界中提炼、归纳、变化出艺术“故事”, 尝试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三、案例讲解
现代大师艺术作品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引领着时代的进步。分析众多大师、前辈们的造型及用色经验后, 在设计色彩教学中, 不能完全用写实的绘画语言再现物象, 任何色彩的表现, 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而独立存在。现代艺术大师遵循与表现艺术的本质内容。大师有时会有比一般人多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灵感机会, 灵感不容易闪现, 但却是很容易消失。有时这种思维活力不遵守逻辑思维规律, 所思考的事物之间亦无因果关系。打破了常规思维规律这种突破性往往成就的就是发现与文明。每个人都会有灵感, 灵感来了要抓住, 多学习大师的艺术思维方式, 活跃思维,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 并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设计灵感, 将平淡化为神奇, 创新意识强, 多保持对新鲜的事物敏感性, 时刻处于创作的状态, 努力保持设计思路、设计灵感源源流淌, 永不枯竭, 明确独立的艺术个性, 鼓励主观感受的强化表达, 引导学生把客观事物真实的影像进行艺术表达及再创造。
要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创意自主性和较强地色彩表达能力, 就要通过大量详实的优秀案例来提高直观的认识, 这样会使学生提升创意自主性和思考深度, 特别是在色彩表现力和绘画内涵上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解读大师作品最重要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拓视野。二是加深自身绘画语言上的内涵挖掘。看大师如何利用客观的事物来进行多种再现艺术的表现过程, 有同学在看了优秀作品后, 激起了好胜心和创作冲动, 这样也无形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师, 通过对学生的讲解, 也改变了自身的认识, 加强了课堂教学能力, 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讨论
学生课外每人收集三幅优秀作品及相关资料在课上解读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网络媒体, 纸质媒体, 影视媒体等媒体选择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以自我为主体、形成“自我探索实践”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有辅助的情况下学色彩, 甚至让学生画平时绘画色彩课上不能画的内容, 灵活的把色彩运用到艺术作品中。同时我们教师要有多元化、包容个性化的开放色彩观念和高超的艺术素养。师生在课堂上讨论了时下社会热点问题和年轻人的流行话题, 学生普遍反映能够更加开拓思维。如根据“雾霾”和青春题材电影的课堂讨论, 学生就画出了几幅好的作品。课后总结后发现一是要关注学生,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是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由于讲究物象的再现性、真实性, 在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导致学生运用发挥的余地较少, 很多有趣题材不能画, 不太适合他们的专业特性, 因此在设计色彩教学实践中要发挥课程优势, 结合专业特点, 把握时代脉搏, 以致探索出为以后其他后续学科服务的正确延伸方向。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一是要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二是要以训练学生的创意型思维为目的, 发展学生绘画能力作为设计色彩教学的核心思想, 三是要加强对视觉理论、色彩的情感理论、色彩表现语言应用的等理论的内涵挖掘, 四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性、互惠性、交互式发展, 最终实现理论、实践、创意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和案例与实训互惠互例的模式, 才能形成完善的《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席跃良.色彩与设计色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林家阳.设计色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邵巍巍.早期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前卫意识的影响[J].齐鲁艺苑, 2006 (05) .
[4]于翔.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