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管理模式

2024-10-28

交互管理模式(精选12篇)

交互管理模式 篇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学术论文的写作及其出版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资料的收集到数据分析, 从论文的投稿、审稿到发表这些环节都已经基本脱离了纸张, 进入了数字化处理的流程。学术期刊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出版时代, 对于这一点, 从各高校图书馆每年不断递增的数据库订阅费用上也可略见一斑。

目前, 最受瞩目的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有两种, 即开放式存取 (Open Access, 简称OA) 模式以及交互式出版模式。因为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而是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传播出去, 这就为免费获取研究论文提供了可能性。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 中的定义, OA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 允许被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 并为之建立索引, 用做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1]

OA的出现打破了学术刊物之间的界限, 大大加速了论文的发表, 有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有人质疑OA刊物的论文质量和版权问题, 但是OA刊物本身也实行同行评审与编辑评审制度来确保论文质量;BOAI同时也明确指出, 它只是出版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 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另外, 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 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内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

以OA为前提, 另一种交互式出版模式也出现了, 欧洲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CP) 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代表, ACP于2001年创办, 到2005年成功跃居大气科学 (气象学) 类48种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 并在环境科学的144种刊物和多学科交叉的地球科学的131种刊物中名列前茅, 到2010年影响因子已远远超过气象界的一些老牌名刊。[2]

ACP采取的正是交互式出版模式, 通过网上出版系统在线接受投稿后, 接收的稿件先进入初审 (入门评审) 和初校, 大约1周后, 未被拒绝的稿件直接进入网上版发表, 并给出审稿意见, 同时允许其他感兴趣的人提出问题, 论文作者会回应这些意见和问题, 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编辑再挑选优秀稿件以OA形式发表。[2]这种出版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同行审稿模式和编辑审稿模式来说, 因其利用了互联网沟通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 成功地在审稿人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 提高了审稿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合理性, 保证和促进了稿件的质量, 确保了发表论文的高质量,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优秀稿件。

互动应该是将来学术刊物出版的主要方向, 这一趋势也符合学术刊物的根本目的。作者通过与审稿人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可以接收到更多直接的意见, 达到与同行交流的目的。应该说这是一种已经得到验证的高效的出版模式。由于OA刊物不存在传统刊物的出版和发行费用, 成本几乎为零, 又因为互联网在传播上的巨大优势, 使OA论文能够获得宽广的展示空间和便捷的流通渠道, 对这些论文的获取和使用将会越来越多。所以, 虽然OA刊物的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在现阶段无法赶上传统的品牌刊物, 但从长远来看, OA刊物一定会拥有大量的读者群和影响力。

其中, 跟这一预测相关的依据是基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兴起的长尾理论 (The Long Tail) [3], 它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 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 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 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 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 只要有卖, 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 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 甚至更大。[4]学术刊物应该做的是尽量增加论文展示的场所和渠道,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最大的传播平台, 实现学术期刊的开放式存取, 并在论文发表的各环节上增强其互动性。

以中国知网 (CNKI) 为例, 论文主要以以下方式实现与其他文献的互动:本文的引文网络、相似文献 (与本文内容上比较接近的文献) 、同行关注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多数读者关注的文献) 、相关作者文献、相关机构文献以及文献分类导航。这种互动方式的优点是能实现学术论文语篇之间的联系网络, 但是缺乏学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ACP所呈现的交互式出版模式实现了作者与同行评阅人与相关读者的对话, 论文讨论版在互联网上发表之后, 评审人与其他读者提出意见与问题, 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种互动式的对话可以视作论文的一部分进行引用, 并且这种对话也是编辑选择优秀论文进行二次发表的依据。这种互动形式增加了即时性, 搭建了一个由“审稿人—作者—读者”构成的互动网络, 但就其互动的基础而言, 还是以论文语篇为基础, 没有实现更加细化的互动活动。有没有其他的出版模式, 能够真正将对话引入到论文的发表过程中, 建立起更加复杂的人际网络模型呢?

应该说, 在Web 2.0模式下, 用户不仅能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 同时也能成为网站内容的制作者;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冲浪者, 同时也成为波浪的制造者。Web 2.0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等, 但是这种技术所展示出的强大可能性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出版活动中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

首先是作者。Web 2.0技术可以带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互动。现今世界上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不断地分享范围极为广泛的内容, 研究者对这一潮流并不陌生, 社交网络服务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更快速、更高效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7年的一项针对科学家使用社交信息的调查表明:77%的科学家加入了某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媒体;50%的科学家认为博客、讨论组、网上社区和社交网络有益于与同事分享想法;85%的科学家认为社交媒介影响自己的观点形成过程;讨论组与留言板是最常用的形式, 但是网络社区的增长也极为迅速。[5]

比如, LabSpaces是一个由个人创建的社交网站, 目的是为了吸引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Sciatble是由自然出版集团建立的社交网站, 它以小组讨论板、上传论文等形式把科学家、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联系起来。知名社交网站也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 史蒂芬·霍金喜爱使用Twitter, 每星期都会在上面发表“tweets”, 尽管他发的“tweets”并不一定与科研相关, 但他却将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范围的大社区中, 并向其支持者展示自己真正的个性, 将来或许他会通过Twitter发表科研成果, 并得到转发、评论和共享。除了这些个人和出版集团建立的科研社交网站以外, 大型的科研机构如NASA等也利用Twitter与Facebook这样的主要社交网站来进行交流与宣传。[6]可以说, 利用社交媒介来传播研究成果不仅成为了一种现实, 更加成为了一种必须。研究者要想向同行及大众传播科学发现, 必须具有熟练使用社交媒介与大众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探讨实现学术论文交互出版模式的第一个现实前提。

其次是论文的来源与参考文献。除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之外,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利用Web 2.0技术搭建研究者与其他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之间的互动网络。一般来说, 论文首先要回答的就是研究背景, 包括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以及当前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联系。但受篇幅和形式所限, 这种描述经常不能概述研究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何去清楚地阐释相关论文, 论文是如何交叉相关, 如何对相关研究进行评价?论文的背景描写应该是全方位的, 是可以让读者依此来追踪作者研究想法的来源的。[7]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利用论文的参考文献实行直接链接, 但这种链接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读者仍然必须通过阅读作者的描述来了解各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 以及作者的研究与参考文献之间的联系。但同时, 读者还会感兴趣的是作者想法的来源、观点的传承、与其他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费的来源, 而这些仅仅靠直接链接参考文献是无法实现的。目前的现实是, 我们的论文数据库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信息, 具备了描绘出论文社交网络的基础。

针对此种互动需求, 相关机构已经开发出许多软件来进行文献的获取、分析和可视化。比如Citespace, ISI公司的引用映射工具的知识网络 (Citation Mapping Tool of ISI Web of Knowledge) 、网络平台工具 (Network Workbench Tool) 等, 通过可视化的分析, 能够显示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 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8]

作者与参考文献之间有时也存在着某种个人和机构的联系, 正如社交网站会允许用户通过一系列操作来追踪到某一个人, 学术论文数据库的用户也可通过一系列检索来描绘出个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关系, 并且更清楚地了解研究背后的社会结构、研究的动机以及研究传统的传承, 实现这些功能的相关软件包括refWorks、ShaRef和Mendeley。[7]

再次是数据和研究方法。数据可以成为科学交流的一种关键资源。一般来说, 在传统论文中, 很多数据是不会全部给出的, 比如一些图片、分析记录还有调查数据, 但是在理想的状态下, 数据应该要提供给读者来复制试验并且检验结论。在数字化出版的环境中, 因为存储空间的拓展, 实际数据的获得越来越现实, 当然, 这一切都要以作者的意愿为前提。与数据同时呈现的还有研究方法, 作者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其研究方法和过程进行细致的描述。有了数据和研究方法, 读者就能在作者设定好的参数条件下复制试验, 或是将现有的参数进行修改, 或是用更新的数据来取代原有数据, 从而可能得到作者自己的发现。在myExperiment网站上, 用户可以使用虚拟的科研环境来分享试验流程和文件, 来检验许多不同研究者的试验, 并且建立起试验者的社区。[9]所以, 在交互的环境中, 读者可以真正地“使用”论文, 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此时的论文,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应用的软件。

最后是讨论。论文的讨论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引言, 因为它要找出的是本论文与其他研究的联系, 但是它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就是交流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假设一篇论文无论是否接受同行审稿都能得到发表, 那么, 在开放式获取的前提下, 它们都会在讨论板中得到读者的评论、反馈和质疑;并且在开放式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刺激下, 读者也能对数据与发现提出意见, 这样一来, 读者对论文的评议就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而作者对读者的回应也将是真正的思想交锋, 这样的质疑与回应也能成为甄别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

学术论文要实现交互式出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当论文真正实现了交互式出版后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版权问题和论文的真实性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学术论文的互动出版模式时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学术论文出版的发展历程:从纸质论文发表模式到数字化出版和开放式存取, 从单向交流到全方位的交互出版。在Web 2.0技术的支持下, 出现了许多软件来实现学术论文的交互式出版。但同时, 交互出版模式也对论文的质量控制与论文的版权保护机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学术论文写作,新型出版模式,学术社交网络,交互建构

参考文献

[1]李武, 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6) .

[2]伊兰.欧洲《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的交互式开放存取办刊模式[J].编辑学报, 2012 (8) .

[3]Gould T.H.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application ofthe Long-Tail Theory.Publi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2009 (25) .

[4]Anderson C.“The Long Tail:forget squeezing millions from afew megahits at the top of the charts.The future of entertainmentis in the millions of niche markets at the shallow end of thebitstream.”Wired, 2004, 12:10.

[5]Anderson, K.“Scientists use social media”.The ScholarlyKitchen, 2008.[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08/08/14/schentists-use-social-media/].

[6]Eperen L.V., &Marincola F.M.“How scientists use socialmedia to communicate their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lationalMedicine, 2011, 9:199.

[7]Ahlqvist, O, Harvey F, Ban, H, Chen, W, Fontanella, S, Guo, M, &Singh, N.“Making journal articles‘live’:turning academic writinginto scientific dialog”.GeoJournal, DOI 10.1007/s10708-011-9431-9.

[8]Chen, C.“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ce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 (3) .

[9]About myExperiment.[http://www.myexperiment.org]

交互管理模式 篇2

先来看下“rich”在字典里的意思:

(1) having an abundant supply of desirable qualities or substances;

(2) of great worth or quality;

(3) very productive;…

可见,“rich”即暗示比满足普遍需要或期望的要多。

那么以RIA为例,来看下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比IA(Internet applications)多在哪?

更快、更直接的互动、更仿真、更流畅的体验、更cool、更好玩、更易安装、更容易传播、更安全…更容易使用户迷惑、更复杂、更容易不切实际、更难部署、更高开发成本…

——可见,多出来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们假设B=f(U,E),即行为(Behavior)是一种以用户(User)与环境(Environment)为变量的函数(function)。

我们想要通过交互设计创建一个符合逻辑的流程以及在其中进行的符合意料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控制用户,我们需要通过交互、界面设计等,找到有效控制环境的方式。因此,我们要仔细的研习下更“rich”的控制与体验并不断探索。以RIA为例,这种探索包括了解其应用类型与常用模式,了解其设计挑战与风险,在设计其应用时注意扬长避短,并学会评估由此形成的效应。

应用类型与常用模式

RIA从应用上可以做为:

•单独的软件、widget(脱离浏览器在桌面上运行)

•网站的某些部分(在浏览器中有效地运行)

•添加到传统的网页的“丰富组件”(来导航或互动)

且目前已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应用:

•信息/参考应用:网络/本地资源的整合,搜索,多媒体,用户参与…

•资源浏览/编辑应用:浏览,阅读,检索、分类,协作,发布…

•电子商务应用:购物,数据库浏览…

•实用应用:提示,过滤,帮助,向导…

•娱乐应用:游戏…

•营销应用:广告…

先将这些应用中RIA的模式穷举一下:

再将这些模式分解:

• 交互——每一种模式都以一种交互开始。

悬浮、鼠标滑过、点击、释放、快捷键、拖拽、移动、选择、定焦、调整大小…

• 操作:

查找——“我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信息”

自动匹配、载入内容、缩小选择、及时搜索、精确搜索、动态过滤、细节缩放、随需刷新、悬停出现的详细信息、原位替换、可调整大小的模块、滚动的模块、模块扩展…

动作——“在界面情境中我能够采取行动”

拖拽模块、当页编辑、内置文字编辑、内置标记编辑、内置的自定义编辑、直接的静态编辑、评价评级、弹出或滑出的自定义编辑、网格单元编辑、记忆选择、自动保存、记忆配置…

验证——“我能提前预防错误发生”

内置验证、验证后建议、气泡提示、计数(如用在文本框的字符限制)、即时预览…

消息——“我能及时的沟通”

• 界面呈现:界面的更新

可用的、已用的、指示、忙碌的指示、进度指示、内置状态、光标状态、渐隐渐现、对比度、动态目标、显示焦点、灯箱特效、高亮、褪色、扩展、淡入淡出、翻转、移动、折叠、幻灯片特效、动画…

设计风险

关于RIA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应用风险,几年来已有很多专家总结,在此仅承接上述模式分类概况几点:

信息浏览与查找是否需要用户更多的注意力和鼠标操作,如:点击、拖拽、滚动?一个页面是否弄得太乱了?是否在界面上滥用了丰富的交互形式?组件与整体页面是否协调?视觉上是否体现出了层次关系?新的交互模式是否改变了用户使用传统网络的习惯?用户可能看不出RIAs和传统网站的不同——但其实没有后退按钮了?没有弹出提示窗口了?

那么我们在设计时就要注意建立一些原则尽量规避风险:

1:将控件及其功能可视化,使用户对控件的位置及其作用容易理解,

保持操作一致性及与其他类似网站/桌面应用程序的一致性。

2:提供明显的返回途径或确保后退按钮可用。后退按钮通常被视为锚点,一种大众用户的取消方法。

3:变化适当。界面中有更新或微型状态变化时,确保人们注意到这些变化:

选择适当的动态效果和颜色变化吸引注意。

变化应该发生在人们在看的区域及附近。

不要同时更新多处,用户的注意力跨度过大以至于感觉混乱。

4:当界面上的变化不及时时,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善用提示更新的方式。

5:不要在一个页面塞满内容,腾出空间给新内容。

6:在(概念)设计阶段不要做太多混合应用,做好可复用的设计。

7:提前规划无障碍设计。RIA中的可用性往往比较困难,比如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可能无法正常显示(即使使用iPhone),因此可能需要准备其他版本。

一致性的标准来规范设计

对于设计标准,有两件事一定要明确。一,仍然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二是要想清楚rich在哪里可以增加价值。因此评估时要尽量对目标用户测试全方位的互动体验,对于高概率的变化与更新建立详细的标准。比如,我们要规范“悬停出现详细信息”这一模式,就需要说明当需要在界面情境中(文字段落、图片等)查看详细信息时,弹出气泡太快或太慢都可能降低用户体验,因此要注意规范到对于气泡的弹出要相比鼠标触发有0.3s的延迟;鼠标移开或有点击行为时弹出的气泡立即消失。

如前所述,当RIAs为我们提供了提升体验的巨大机会,如何设计更“rich”的控制与体验还需要不断积累探索。

交互管理模式 篇3

“共盈”才会有持久发展

深圳盈天下广告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提供商业影视广告拍摄,多媒体交互体验等服务为主的专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并已在北京、上海、香港、成都、南京、西班牙等地设立了合作分支机构,业务服务以会展展厅设置交互广告为主,辐射交互展示、产品展示等领域。如今,盈天下广告的业务范围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还向海外市场开始了大步扩张。

“很多人看到‘盈天下’三个字时,第一反应是输赢的赢,其实不然,比起个人的或者一家公司的输赢,共盈才是维系整个行业正常运转走向长盛不衰的关键。”李振全说道。尽管国内的广告公司遍地开花四处可见,但大多是几个人到二三十人的小型规模,从事着日常产品包装、路边广告牌、公交站牌广告、汽车车身喷绘、街头传单之类的传统平面广告,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说,各公司间为了争取客户,靠打压供应商价格获得小额利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得不偿失难以长远发展。“公司从不刻意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及时给他们汇款。”李振全认为:“只有从下游供应商、员工到客户,各个环节都处于积极的状态,才能形成一个健康完善的产业链。这种状况一旦打破,公司将难以持久发展。”

谈到这里,李振全向记者介绍到,正是因为有了完善的产业链条,所以盈天下广告的工作效率比其他广告公司至少提高了一倍。“一般来说,做出一个广告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我们只需要15天,甚至更少。”正是因为如此高效率的工作速度快速,让华为选择了盈天下广告作为华为展览展会的广告承接商,这一合作就是6年。

避重就轻颠覆传统展会展览模式

据了解,中国广告行业起步晚,在国内拥有的大型广告公司中,绝大多数都由国外创办或者合资并购,这些公司在我国广告行业雏形初现时,便凭借上百年积淀下来的经验占领了国内绝大部分高端广告市场,甚至将用于推广产品的大型先进媒介传播渠道也一并收为己有,这无疑对国内羽翼未丰的广告公司的日后发展设置了一道巨大屏障。李振全说:“公司创立之初,我们考虑到单从传统的平面、视频广告入手,很难会有突破,因为外企广告公司无论是经验上还是技术上都比我们有优势的多,我们就想避重就轻,将广告领域细分后选择一个别人不重视的领域做强做精,最后我们选择了展会展览。”

过去的展会展览只是单纯的信息输出,忽略了与参展人员的互动。鉴于此点,盈天下广告吸取前人经验,将真实触控系统、图像技术、影视特效三维展示及其他一系列辅助展示先进科技运用融合专注于展会展览的交互广告。在2011年举办的上海市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比亚迪顺势召开了1.5Ti+DCT、i系统技术发布会,借用汽车游戏作为切入点,将汽车游戏作为比亚迪汽车电子“i”系统四大内容的导航,在软件界面下方多点操控使用的方向盘与进退方向控制皱键盘,使用户可通过触控方向按键来操控汽车起向,让用户现场体验到汽车的启动,加速等模拟真实汽车行驶效果,加强可玩性。此举让展览主办方同参展人员进行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增添品牌好感,提升了展会档次。事实上,当前国内广告公司大多只能从事其中单一的广告设计制作方式,然而盈天下广告将影视拍摄、三维后期、交互电子沙盘、二维卡通动画、游戏、电子杂志和交互技术同时集于一身综合运用到广告中,这在深圳还是首家。

科研亮剑一切蓄势待发

过去,为得到国际最新技术,公司特地成立了交互技术部门,当出现最新交互技术,公司便开会讨论该技术的可行性,一旦决议通过,公司便立刻花钱买下该技术。但随着客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更好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打造完美的视觉用户体验,今年上半年,盈天下广告公司再次投入500万资金,注册成立了盈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李振全解释:“这个计划我们酝酿了一年多,过去作品在投放展示出来后,效果不如当初设想那般好,客户认为是我们的设计出了问题,事实上,图像展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展示技术的好坏,我们只能吃哑巴亏。随着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考虑再三后决定创办一家科技公司,做自己最完美的展示。”

尽管盈天下科技公司成立才几个月的时间,但由公司自主研发的“iScreen?share”、“Photo123”、“LTE网络状况及负载测试外场测试工具”、“Surface多点触摸与大屏幕图片无线传递‘双屏互动’”四项技术已于7月初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

“iScreen?share”。支持图片、视频分享到另一台PC中显示,文件支持分享、同步、幻灯片三种模式,图片支持甩屏分享,资料管理软件支持图片、视频Ipad和PC同步上传功能。

“Photo123”。支持网络摄像头拍照、照片打印、邮件发送、用户使用网络摄像头拍照,拍摄照片可通过邮箱发送分享给别人,也可以直接打印照片,实图欣赏。

“LTE网络状况及负载测试外场测试工具”。能同时进行5路VOD高清视频播放、多路FTP上传及下载、开启多个网页并播放网页中的视频、进行点对点视频通话、进行三路移动终端视频会议、对各个移动终端进行GPS定位,监控流量及各终端的LTE小区切换,适用于LTE(4G)网络流量测试及压力测试。

“Surface多点触摸与大屏幕图片无线传递‘双屏互动’”。该技术用以支持图片、视频的甩屏功能,通过甩屏动作,将手机或平板中的图片或视频分享到大屏中进行显示或播放,可在大屏上对照并进行修改、签名打印。

李振全表示:“目前我们研发出来的技术是供自己公司使用,但随着后期开发的深入,未来我们还将把这些技术投放到市场。”

人性化的管理增强公司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广告公司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创作团队,谈到盈天下广告的创作团队,李振全说道:“我们的创作团队平均年龄在26岁,但真正的优势还在于公司员工的流量小,以设计师为例,在广告行业中设计师流动性是很强的,可我们却很小。原因在于我们采用人性化的管理,让他们感到公司把他们看成家人一样。”拥有这样的意识与李振全的亲身经历离不开,“我本是就是一名设计师出身,在进入公司以前,也被别人管过,设计师没日没夜加班赶设计,做完了也不能放松,还要随时待命等待客户要求改设计,我很能理解他们辛苦工作的心情,所以那时我想,将来我成了管理人员,我会给设计师们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为了让员工及时了解到行业最新资讯,近期公司还推出了“RechargeCommunication”计划,即邀请行业内知名人士来到公司讲座,为员工充电,除此外,不同部门内部也会进行专业培训。为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公司每个月会为员工举办一次集体活动,比如举办员工运动会、化妆舞会、公益旅行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新颖有趣。

李振全还说:“除了人性化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你要让员工看到留在公司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盈天下今年用500万资金注册的盈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作为总经理的李振全和公司另一名管理负责人共同出资而成。事实上,这两位公司负责人直到今天还没给自己买一套居住的房子。

不做中国的4A只做世界的盈天下

曾有人建议将盈天下做成4A公司的模式,可李振全拒绝了。他坦诚,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确实让他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心理,可他分析认为:“国内企业有‘一窝蜂’的现象,以房地产和炒股为典型例子,人们看到这两个行业给一部分人带去了好处,结果自己也跟着模仿投入进去,却忽略了这种模仿是否真的适合你自己和企业,导致许多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倒闭或者被收购,这也是中国大多本土企业的一个盲点。”

交互管理模式 篇4

一、三种客房服务模式的内涵及其异同点

根据饭店在硬件水平、人员配备、饭店规模及市场定位上的差异,饭店业目前大体存在三种客房服务模式:前台直管模式、楼层服务台模式和客房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一)三种客房服务模式

1. 前台直管模式

低端商务型饭店以及大多数经济型饭店的客房数量较少,常常采取前台直管模式对客房进行服务管理,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服务模式上沿袭旧式的招待所、旅社的做法,由前台通过组织客房服务和清扫小组实现对客房的管理。

2. 楼层服务台模式

楼层服务台一般出现在中低档饭店中,位置设在每个客房楼层靠电梯口或楼梯口旁,同时辅助设有供服务员使用的工作间,楼面配专职的服务员全天候值台,服务员直接向住客提供服务。楼层服务台作为楼层的迷你前台,是前厅部总台驻各楼层办事处,起前厅部与客房部沟通枢纽的作用。

3. 客房服务中心模式

客房服务中心一般设置在饭店隐蔽处,在地理区域上属于饭店后台空间,它主要通过电话机、寻呼系统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将客房各楼层的对客服务工作集中在一起,统一接收服务信息并向员工发出指令,为饭店的住客提供服务。客房服务中心是饭店客房管理的神经中枢,大多隶属客房部,但也有部分饭店将客房服务中心独立出来,因此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比其他两种模式高。

(二)三种模式功能相似,形态相异

三种客房服务模式的主要职能基本一致,包括:掌握楼层的住客状况、做好各类物品的登记与发放、制作住房报表、及时处理客人要求并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安排清扫工作等。但是在设置地点、工作形态、部门隶属、地位作用上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

二、客房服务的交互实质

饭店作为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十分明显的传统服务业,顾客深入到生产一线,在饭店的客房服务过程中存在实质意义的多维度交互行为,这种交互既影响到顾客的感知价值,也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因而,从交互视角来分析客房服务流程,能够透视三种不同的客房服务模式背后的运作机理。

(一)客房服务交互的内涵

为了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率,Bitner和Tetreault(1990)认为服务交互的对象不应局限于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能对顾客体验、感知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他把顾客可能与组织发生作用的所有方面都纳入服务交互的内容,提出服务交互除了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的人际互动外,还应包括其它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如与顾客进行交互的员工、设施设备等。基于服务交互的理念,本文认为客房服务交互实质上包括顾客与客房有形产品之间的人物交互、顾客与一线服务员工之间的人际交互,以及前台与后台服务系统交互在内的服务交互过程。

(二)客房服务交互的基础模型

范秀成(1999)所提出的扩展的服务交互模中有四个服务交互主体:顾客、员工、系统、实体环境,但是这四个主体在其模型表述里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对于像饭店这样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的传统服务业,他的模型显然不适用。因而我们以客房服务为例,做出适合饭店企业的服务交互模型(见图1)。

图1中,外圈表示服务系统,按照服务系统的功能,一般细分为三个子系统:操作系统、传递系统和营销系统。对于高度接触的饭店企业,服务操作系统与服务传递系统基本重合在一起。因此,图中的服务系统主要指饭店企业文化、服务流程设计、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系统、品牌宣传等支持要素。外圈的这些支持要素为顾客不可视部分,属于后台空间,但是顾客依然可以通过有形展示和服务员的服务传递感知。服务系统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为间接交互,而与员工、实体产品、环境之间则是直接交互关系。内圈的边界为可视分界线,内圈范围为前台空间,表示有形展示部分,主要包括客房内外的整体环境氛围、客房内的硬件设施以及服务人员的服务瞬间。顾客与有形产品之间的互动、顾客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甚至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互动都是发生在这个环境中,并且这四种交互关系形态复杂。

三、客房服务交互模式的主导形态

根据上文对客房服务交互基础模型的分析,将三种客房服务模式的交互实质予以剖析如下,可以划分为不同形态主导的客房服务交互模式。

(一)前台直管模式——人物交互为主导

在小型的商务饭店和经济型饭店中,住客的需求一般比较单一,单纯依赖客房内设施设备就能满足顾客睡眠、沐浴、休闲等基本需求。由于客房清洁一般选择在客人不在房的情况下实施,客房服务员与住客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人际交互。因此,客房内的硬件设施设备,如床的大小、舒适度,卫生间布草、环境的洁净程度以及房间内电话、网络通讯系统等硬件设施直接影响服务交互质量。客房服务中主要发生的交互存在于顾客与设施设备、环境氛围之间,即以人与物的交互为主导,采取前台直管模式符合该类饭店客房服务的要求。

(二)楼层服务台模式——人际交互为主导

楼层服务台服务模式大多在中低档饭店中被采用,饭店讲究经济、方便、舒适,其顾客群以中低端消费群体为主,如中低端商务人士及旅游团队等。因此在客房服务提供上,除了满足其住宿的需求外,还提供洗衣、送餐及商务等服务,满足其生活与工作上的需求。

楼层服务台的基本服务模式是,服务员与住客之间提供面对面的针对性服务。在该交互过程中,住客对楼层服务台员工的依赖性比较强,服务人员与住客之间的人际交互行为最为频繁。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服务人员对住客需求提供快速的反应,但是,考虑到服务台在楼层的显著位置,会使员工长期曝光在顾客的“监控”之下,员工的服务状态、服务技能与素质对服务交互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三)客房服务中心模式——房务管理系统与人际交互为主导

典型客房服务中心的服务流程(如图2)。住店客人可通过内线电话将需求告知总台,然后转至客房服务中心,由它通过呼叫系统通知相关服务员或其它部门,继而迅速为客人提供服务。由此可以看出该服务模式的信息与服务的传递路径都比较长,因此为保证服务提供的及时有效,必须依赖饭店房务管理系统。目前,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客房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手段完成对客服务成为当今饭店客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客房服务中心可以根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回馈对客房实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采用客房服务中心模式的高星级饭店中,标准化的客房服务模式已满足不了住客的需求。在客房设施设备满足其基本需求之外,住客期望饭店为其提供人性化的各种服务。如某些高星级饭店会为VIP客人提供的贴身管家服务。这时候,管家除了照顾住客的日常生活外,还兼当住客的业务助理,如帮助住客安排活动行程、提供商务秘书服务等。这是客房服务中心模式在服务交互过程中员工与顾客进行直接人际交互的典型例子,管家为顾客提供“一对一”服务,顾客对管家的依赖程度深。因此管家的服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住客的满意度,在服务交互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四、不同服务模式的管理侧重点

在进行服务交互时,三种服务模式在主导形态上的差异会影响其交互质量,从而产生不同的管理侧重点。

1.房内设施设备主导的服务交互模式的管理

客房内设施设备主导的前台服务交互模式的管理重点在于完善客房内硬件设施配备,注重细节服务。在保证客房内设施各项功能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床上用品及卫浴物品的整洁度,关注住客的体验感受,在细节上打动客人。如厦门青年阳光饭店在每间客房中采用不同的装修特色,色彩柔和让人感到温馨;卫生间内用大众品牌的家庭装洗发水和沐浴乳代替一次性洗浴用品;在每间房间的床头都摆放着一本睡前读物等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饭店从住客角度出发,充分考虑顾客对舒适度的基础需求,树立独特的饭店形象。此外,尽管在该类交互模式中人际交互程度极低,但管理者也应适当监督和激励客房服务员,保证客房清洁度,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人际交互主导的服务交互模式的管理

在以人际交互为主导的交互模式中,应从服务人员与顾客两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有效监控,要求楼层服务台的服务人员采用一站式服务,提高员工对客服务意识,避免值台员工出现推诿或者散漫行为,影响饭店声誉问题;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掌握客房规范化服务。其次,对顾客进行选择、引导,已有研究显示问题顾客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对员工实施服务技巧的培训,从而扩大顾客对于服务的容忍区间。例如住客进行叫餐服务时,服务人员应把握厨房工作形态,以及用餐时段的特点,提前告知顾客可能需要的等待时间,避免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对饭店产生不满情绪。

此外,楼层服务台的设置位置容易使客人感到“受监控”,没有足够的隐私,因此在方位设置上,可以将楼层服务台设置在楼层较为不显眼的地方,并以明显的指示指导客人方向,在方便服务提供的同时保证客人的隐私。

3.房务管理系统与人际交互主导的服务交互模式的管理

在房务管理系统与人际交互主导的交互模式中,管理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设计房务管理系统,使客房实现信息化管理,减轻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保证信息与服务传递路径的通畅程度。既要注意对使用管理系统的后台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操作程序;又要对辅助客房服务的后台支持系统的服务传递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因为后台服务传递或前台信息传递失误而导致的服务失败机率。另一方面,针对高星级饭店,应加强对贴身管家高级服务人员的遴选与服务培训,挑选有综合能力的人从事该岗位,并注意从顾客方面获取相关意见的回馈。区别于楼层服务台人际交互中的管理侧重点,该交互模式中对员工的业务知识、技能提出较高要求,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抗压能力、极强的服务敏感度。同时,管理者应该适度对该类员工实施适当授权,以提高服务交互质量。

参考文献

[1]Shostack G,Lynn.Planning the Service Encounter[M].J.A.Czepiel,M.R.Solomon,C.F.Surprenant.The ServiceEncounter.Lexington MA:Lexigton Books,1985:243-254

[2]范秀成.服务质量管理: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3]赵艳.人际接触型服务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互联网界面设计模式交互设计 篇5

封皮上是这样描述本书的:想知道怎样在今天的Web上创造伟大的用户体验吗?……本书以当前最流行的Web站点为例,介绍了两大良行之有效的Web界面设计模式,如果你想构建或重构站点,并希望站点以丰富的交互为特色,那么本书就是你出奇制胜的宝典。

首先,这是一本工具书。

其次,这是自认为一本比较糟糕的好书。好书,因为它提供了大量思路与操作办法(“最佳实践”的部分);糟糕的是平庸的用例和花里胡哨的组织(重复与滥用)。鉴于此,我废弃书中巧言令色、不知所云的“六大原理”,按功能重新组织。另外,这本书定价80元,有点离谱。

正文之前,必须强调:“伟大的用户体验”并不等同于原理和模式的叠加,而是有选择、有特色地按需部署。现在的互联网富交互技术已经呈现泛滥之势了。

一、鼠标原理

涉及鼠标的“直接操作”分类到鼠标原理中。

1、悬停

悬停即现,基于悬停显示工具可以减少界面上的视觉干扰。设计时要避免任何元素的偏移;否则用户的视线就到了不该到的地方。

2、单击

“编辑”链接

页内单击编辑内容,一来,用户不用离开页面;二来,编辑时可以直接参考上下文。要么能让用户知道这里可以编辑,要么就加上“编辑”的字样或按钮。

3、双击

书中貌似没提到这点,但用过网上地图的人(可能)知道,有“放大地图”的功效。关于此条的建议同下。

4、右键

右键菜单,执行任务就像应用程序那么方便了。右键菜单一般不容易发现,所以一定得具有可替代性。

5、拖放

拖放布局

拖放排序、布局和拖放处理任务,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要适时地提示可以拖放,算好启动拖放的距离单位(5像素)和时间单位(按住鼠标0.5秒)。拖放时,用户需要随时获得必要信息。

6、滚动

滚动实时加载新内容

滚动实时加载新内容,脱离翻页的枷锁。基于个人所有的连续性内容用这个办法比较好。个人认为,还应该保证显示的流畅性。比如,谷歌阅读器和谷歌图片搜索很流畅,而人人网和QQ空间老给人一卡一卡的感觉。

二、键盘原理

归类方法同鼠标原理。

1、实时建议

用户不用输完也许就能命中,

一般而言,每输入一个字符显示一次反馈比较好。保证有足够的有用信息基础之上,选中建议条目也应提供多种办法:回车、上下箭头和鼠标单击。我认为,取消建议条目也应如此。

2、自动完成

同上。个人认为,自动完成对条目的精确性要求更高,一次也不宜给过多条目。

3、实时提示

比如用户密码强度。

三、显示原理

显示原理中包含的模式与鼠标和键盘没有直接联系,它作为一种辅助效果,简化交互,提升用户体验。

1、聚焦

突显界面变化。个人认为,如果用得乱七八糟的话,还是别用了。

2、扩展与隐藏

扩展与隐藏

用不着的相关内容或其他面板可以隐藏起来。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技术了,用的时候要注意切换时的连贯性,硬生生地割裂画面就不好了。

3、菜单按钮

菜单按钮

它提供默认的按钮操作,又有更多操作的提示,方便快捷。设计时,避免目标过小,另一方面,保证键盘和移动设备能正常访问。

4、流程处理

书中写的是删除一条评论时应简化步骤,保证在一个页面之内。这个……唔,现在都是这样做的吧?什么,你还不是?

5、操作引导

有了新功能(商品),或者网站改版,用静态(或动态)页面引导用户学习、认识。静态页面引导可以利用未完成的区域引导用户操作,人类的天性会促使用户想“完成”它。动态引导(比如小气泡什么的)则该简明扼要、过程简单。我认为,还要能屏蔽引导或再次打开引导。

6、部件嵌入

个人认为,添加了这样部件(比如购物车或聊天窗口),能在访问多页面的同时,集中某个任务的操作。

7、弹出层

弹出层

书中用词是“覆盖层”,我认为“弹出层”更通俗。有了弹出层,便可以在文本流中处理任务,省去了跳转页面的麻烦。相比弹窗,它占用资源少,速度快,更容易控制样式。可以用作“确认对话框”、“详细信息”和“输入覆盖”等。

8、定时刷新

定时刷新无须用户介入就可以保持站点内容新鲜,极其方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刷新不能太频繁,要在易读和关联之间寻求平衡。

9、其他动画效果

这一点夹杂在书中各个角落,无非是淡入淡出、平移滑动之类的效果。适当的缀饰,网站的流畅性和用户体验肯定上一个档次。

交互管理模式 篇6

文章运用设计管理的基本思路,以交互设计实训课程为例,对教师不了解交互设计教学中学生特点而无焦点地布置任务,导致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现象深入研究,提出关于基于学生特征的定制化类聚系统P2P模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教师运用某种方式分配设计任务,实现因材施教,增加了教学乐趣和有效性。

关键词:

设计管理 交互设计 教学 团队协作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92-02

一 交互设计实训教学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定制化的IPS(Information PushServices信息推送服务)是其典型特征,定制化的思维能让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教育方式亦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教育作为未来科技的核心推动力量,如何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设计人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育领域,定制化的教学能帮助教师很好地教授知识,能够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国内多所高校在发展规划中也提到教学需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实行因材施教。

传统因材施教方式以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时间深入了解为前提,师傅在对学徒长期接触基础上,让不一样特点的徒弟学会适合自己特点的技能。但在当代大学教育背景下,教师教授班级更换频繁,常因班级年级的不同,导致无法对每堂课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在交互设计教学实训中,具备时间和空间的二维限制,教师无法在课前熟悉更多学生信息,信息定制化的设计理念某种程度上解决此问题,形成设计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在交互设计实训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由于交互设计是偏研究性的学科门类,训练中小组合作现象较多,分工通常明确,但实训教师对班级同学并不了解,通常采用自由组合和随机分配的方式,布置任务多是一概而论,并没有关注各组和每位同学之间的差异。如果能建立一个学生特征的数据库,通过前端平台界面的方式展现在教师面前,实训教学人员只需在课前花少量时间,就能了解学生并根据其特点安排实训分组和组内的实训任务,以及课堂的整体教学管理。

二 目前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交互设计是众多设计课程中的新兴的课程,也是未来设计领域最具前瞻性的课程,教育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交互设计是一门关于设计方法类的课程,也可理解为一种管理创新模式。就学科要求而言,对于设计师和求学者知识背景限定较高,如心理学、消费学、美学、设计学、材料学、哲学、计算机学等。知识背景的差异化决定了交互设计的交融性,不可能一位学生就能很好掌握,需要团队作业,但是在团队实训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

1 教师知识点与学生知识点重合度偏差

目前各大高校的交互设计老师大多为毕业后从事设计教学,背景存在着多样性,如工业产品、艺术设计、计算机、心理学、机械学等,真正从事交互设计学术背景毕业的教师偏少,而且大多为海归派。所以不同的老师对于交互设计的理解会存在差异性,计算机的教师会偏向于软件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机械产品设计教师会偏向硬件设计。交互设计实为考验教师多科学知识掌握的重要课程,但是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知识背景难以对接,学生在遇到硬件材料、信息等问题时计算机背景老师难以独立面对,需要求助外援。如果在某种模式下,教师擅长的领域能够尽可能地和学生进行对接,这样会让彼此的长处都发挥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团队作业过程中,不同实训过程出现同样知识背景的学生

交互设计实训过程中会涉及两类知识背景的选择,一类是知识背景,在交互设计的实训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产品类别,如通讯产品、车载产品、家庭用品、智能设备、金融产品等等,也会涉及很多产品流程,如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原型制作、可用性测试、视觉设计等。但是如果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遍设计流程却会导致教学条件和周期难以把控。另一类背景是个体的生活特征,如有些学生个性偏技术不善交际、有些会喜欢玩APP、有些狂热于RPG游戏、有些喜欢运动、有些喜欢跳舞等,这些体验会影响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会使他们更感兴趣。这是一个具有弹性价值的背景参数,每一个班的学生,每—次项目实训都会呈现不同特征,应该使学生的生活特征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在交互设计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喜欢跳舞,他却需要做一个机械主题的项目,导致了学设计种出现很多无法同心理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交互设计的执行。在交互设计中的常用方式就是体验、分析、总结、应用,如果场景不同,对设计师而言,设计的难度也会变得不同。同心理的“小白”设计原则的设计分析能力会帮助学生完成设计的可行性,让学生对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更加赋予创造性。

3 学生对交互设计的理解水平与实训过程的执行度不匹配。

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会导致学生对实训的理解程度不同,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交互设计知识的理解处于不同的层次,有些只是对设计技法有所练习,有些只具备一些手绘基础,有些知识面比较全面。但是在实训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每位学生的参与,但是每个阶段也需要不同能力的学生加入,如果此类关系发生错乱,就会造成能力较弱同学的负担,能力较强的同学则无所事事。所以,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深度需要与实训的工作强度相结合,在不同的实训中进行灵活匹配。

三 实训过程中的P2P类聚管理模式构建

针对之前提到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实践和教学计划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设计阶段的特征来提出解决方案,P2P(Person to Project)模式类聚管理是一个突破方式。类聚管理模式将管理模式分为很多可能性和阶段,同时将学生也按背景分为很多类别,让项目和学生进行深度融合匹配,将项目焦点和学生的关注点反复结合,归纳其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nlc202309030102

1 让实训教学人员在有限时间内充分了解每位交互设计学生背景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学课程中任务安排的合理性,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教学人员了解学生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组别,定制不同的试验任务。学生的背景分为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如果能将生活背景有类聚关系的同学聚在一起,在实训设计过程中他们将更加乐于参与。同样将拥有不同知识的同学与实训不同阶段的同学结合,将会使得同学擅长的知识得到更好发挥。如:交互产品设计前期需要用户研究的知识点,有些同学会对用户研究、访谈、调查感兴趣,所以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让其介入是比较合适的。又如:本次实训练习的重点是流程框架逻辑的整理,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找到适合产品切入点,进行逻辑整理设计,如果他是喜欢运动,就让他尝试运动类的APP分析设计,对美食感兴趣的同学去分析食品类的产品。

2 让参与实训的每位交互设计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通过灵活的分组管理,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有些善于用户研究,有些善于协调沟通工作,有些转长于设计技法。协调每位学生的任务,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在试验中尽可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的背景特点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参与自己喜欢的设计。每个设计实训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阐述项目的每个过程,展示处实训每个阶段的特点,让相应的学生主动融入自己喜欢的设计阶段中,通过这样Person与Project的紧密匹配,会让学生在课程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知识。课程的45分钟内,有30分钟左右学生会专注的某一知识点,所以,在此有限时间内,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阶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属于重构的设计管理思路。

3 避免了分组实训中出现任务分配不均衡,让了学生能力差距进一步扩大。交互设计实训多为分组练习,由于设计项目小组通常是多元化的设计师组成,所以组内需要呈现各种不同特点组员。如草图绘制,流程图的设计,原型迭代,视觉设计,用户persona设计,市场调研,趋势研究。在以往设计项目中,学生各类特征在分组时候经常会出现集中的现象,如某组都是擅长流程设计的人,某组都喜爱设计流程的设计,某组的专业学习能都偏弱等现象。由于学生能力各有不同,优先利用系统进行智能分组,让组别之间能力得到均衡,同时组内人员的参与度得到全面的权衡,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学生在选实训组别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设计能力不均衡的现象,此时教师需要对每组学生进行重组,将擅长的领域和喜欢的类别进行人为的错开,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也保证的每个设计Project的顺利完成。(如图1)白底黑字圆代表学生,不同字体代表学生各种特征,黑底白字圆代表实训的不同阶段,距离最接近黑白圆,代表实训相应特征和学生的匹配方式,不同项目匹配方式各有不同。

4 类聚模式与设计管理、交互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类聚模式的核心是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模式,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俗称“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交互设计是一种人们行为的合理性的优化方式,让设计变得更好用、易用、乐用。本质上,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行为方式来优化资源的配置,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和简单。交互设计思维在近些年逐渐兴起,并逐渐往管理学上延伸。本次选用交互设计专业学生实训课程作为案例,是因为此相比其他课程资源和流程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更加明显。类聚模式的核心:人与事,让相同的人去处理相同类型的事情,让相同特征的人去完成相同阶段的工作,让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能调动起来,并在学习中完善起来,使得学生学习更加有兴趣。

设计管理在高校的设计训练中同样很重要,毕业后学生将直接参与到设计项目中,与设计管理者一起协同工作,如果能在学习期间就能养成对设计管理的价值观,会在以后工作中大有裨益。学生在毕业前的学习中做充当的角色便是被管理者,教师姑且算是设计管理者,共同的目标便是好的设计习题,比赛获奖、实践项目的顺利投入生产。在学习期间,学生将会明白一个道理,交互设计师是设计团队中的一部分,设计团队也是企业的一部分,每个部分工作的合理性会影响到最后产品的成败。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也同样需要同样的素养。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自己表达能力、设计能力等,还有一部分形成是自己生活的素养,如跑步、听音乐等。

四 类聚管理的模式的展望

此模式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定制化教育探索途径之一,真正做到信息时代下因材施教。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个性化,教育方式的定制化趋势也将不可避免,基于个人特点的工业设计实训室信息管理模式将成为起探索的重要方式。如果能有效运用,将具备在其他专业实训课程,公共课程,以及专业讲座的推广的价值。

国内众多大型的公司机构和政府机构都拥有自己的员工内部管理方式,虽然基于不同的平台,但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数据库档案,便于日常的管理,如最典型的办公OA,腾讯内部管理IM软件等。在高校中常见为学生和教师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嘉兴学院教师科研系统,学生选课系统,但各个系统间无法互通跨平台共享,缺少对其共同特征的采集,尤其是针对某专业学生各类特征采集的数据信息。在工业设计实训教学中,学生进行智能分组管理对帮助学生的掌握专业技能,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很有益处。不仅提高了实训人员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不同特点设计类学生形成互补,拓展了高校因材施教的新思路。

英语阅读交互式学习模式探究 篇7

交互式学习模式是美国的教育家Brown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自我监控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章的作者、新知识和旧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的交互, 因此叫作交互式学习模式。交互式学习模式是利用学生、师生间的互动作为中枢纽带, 将学生、教师还有教材这些课堂教学的要素做出互动和交流, 这样可以完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提高。

交互式学习模式有很多特点:首先, 交互式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 准确的使用阅读的技巧, 通过了解并最终掌握阅读的新知识, 不是单纯的为了阅读去应付英语考试而已。其次, 使用交互式学习模式, 可以合理的利用教材相关的内容。现在的大学英语在阅读的量上非常大, 文章的篇幅超出了一般阅读的要求很多, 有很多的内容是学生不用掌握的知识。交互式学习模式是可以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获得自己需要的、有用的相关信息。再次, 它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科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大学英语阅读会和很多的专业相互关联, 准确的使用交互式学习模式可以强化不一样的学科知识的有效贯通, 将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最后, 它可以有效地激发起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的英语阅读内容在专业性上比以前的英语阅读要提高很多, 交互式学习模式可以考虑到学生之间具体的知识储备差异, 它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阅读的时间和内容, 这样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2 交互式学习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目的

交互式学习模式是要求学生在英语阅读时, 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 边思考边阅读, 这样才可以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备, 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这样的阅读是主动的阅读, 也是有效果的阅读。它会加强学生的互相交流, 通过相互的交流可以提高他们的领悟能力。很多的调查研究也表明, 阅读兴趣决定了阅读效果, 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学生阅读, 要愉快的阅读, 不要枯燥阅读。

3 重视日常的知识积累

英语阅读的交互式学习模式是内容、语言还有结构的有效融合, 这也要求学生在日常需要强化结构、内容的累积, 经过知识的日常累积, 才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交互式的阅读。质量高的阅读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这个文章主要大意的基础, 不可以过分的关注对部分词句的掌握和理解。因此, 建立阅读的结构对阅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立结构可以让学生在非常高的水平上理解文章的主体和思想, 提升阅读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交互式的阅读过程中, 对文章出现的知识背景的掌握也是特别重要的, 所以学生需要加强对其他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完成好跨学科知识积累的任务, 不断开阔自己的知识容量, 为下一步英语的阅读准备好必备的背景资料。

合理掌握文章体裁的结构对阅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关键作用, 学生应该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模式,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果。英语阅读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广大高校的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文化背景的介绍。

4 将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

对比一些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 使用交互式学习模式的教师在任务的繁重程度上要重得多, 因为他们不但需要介绍很多的背景知识, 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阅读, 还要回答学生的一些疑问和问题, 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把阅读文章的设计成为交互式的模式放在重点的位置上, 这也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很深的英语功底, 还需要有非常强的设计能力。现阶段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英语专业的发展, 可以真正胜任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发展。

英语教师应该有深厚的英语专业知识。要想提高交互式学习模式的效果, 要求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外, 还要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 持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 才可以上好英语阅读课。英语教师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强化自学的能力。除了掌握中国和西方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一些发展的动态方面, 还要有接受新鲜教学观念的心态, 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 准确使用交互式的学习模式。

5 有效使用交互式学习模式的相关策略

美国教育家罗宾逊设计了一个阅读方法。依照交互式学习模式的相关特点, 作者设计了一个大学英语阅读的交互式学习模式。一共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浏览阶段。对于交互式阅读的学习模式, 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前, 要准备一些有用的背景知识, 学生应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和这篇文章有关的信息。

其次是问题阶段。这个问题与阅读文章后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 这个问题是学生依照阅读指出的问题, 英语教师必须要在最大限度上激励学生提出一些差异化的相关问题。这样提出问题, 不但可以活跃英语课堂的气氛, 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氛围, 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出学生进行阅读的渴望。

最后是阅读的阶段。通过前面的准备以后, 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阅读的实践。因为通过前面的步骤, 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所以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和阅读进行交流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中, 如何改变以前教师是词汇的解释者和信息的提供者的角色, 发展成以学生为主的阅读学习的模式, 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挥阅读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师同时还需要教学生合理的阅读能力技巧与相关阅读的策略。阅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是略读。这样的策略要求学生要学会掌握这篇文章主要的信息, 忽视文章一些不必要的次要信息,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阅读全文, 准确快速地掌握文章的重要思想和中心大意, 对这篇文章有总的印象和概念。略读的技巧是注意力必须要高度的集中, 阅读的速度一定要很快, 不能耽误时间, 重点需要浏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段落, 其中也包括正文中的第一句话, 目光要快速的扫描跳跃, 碰到一些不懂的词句可以马上进行忽略, 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和主题句。第二是查读。就是有针对性地在这篇文章里查询到有用的、特定的信息。在进行完上面的略读以后, 学生需要带着问题从文章里查找出相关的信息和答案。一旦找到答案, 阅读就可以停止了。弄清了文章的信号词, 理解句意的关系, 准确的掌握信号词可以大力提升阅读的效果。在进行阅读时, 首先思考篇章句意, 然后重点分析标题还有副标题来预测和判断文章主题。在阅读的过程中, 思考和文章中心相关的文章结构有助于对文章做出准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网络远程教学的交互模式设计 篇8

交互是教与学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没有交互的教学是无法维系的。虽然交互对于教学如此重要, 但在教学中也不能滥用交互。有些地方必须要依靠交互, 有的地方则不需要交互的存在或只要求程度较低的交互加入, 过多的交互只会对教学造成干扰。因此, 如何使用交互、设置交互、组织交互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只有对交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才能使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富有成效,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在设计交互时, 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为引导”这条核心指导思想为依据, 始终把学习者放在交互主体的位置上, 把教师作为交互的引导者。这条原则是设计交互的基本思想和灵魂。

1.2 目的性原则

每当设计交互之前, 都要先想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设计交互的目的何在?站在教师的立场, 他会认为设计交互是为了掌握学习者的动态,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学习者的眼里, 交互增加了他们在网络远程教学中的参与感和现实感;而技术人员会认为交互的设计是为了推动智能机器的人性化。

1.3 简约性原则

所谓简约, 就是简单明了, 节约使用之意。在这里, 所说的简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交互的设计要经济实惠, 不能滥用;二是在设计交互时, 对交互媒体技术的选择要慎重, 应尽量简化媒体技术的复杂程度。

1.4 平等性原则

平等这一概念在传统教学中似乎很难完全体现出来: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占主导地位;而学习者相对于教师是一个劣势群体, 处于被动地位。但随着教学重心逐渐向学习者偏移, 在网络远程教学交互设计中, 平等已经成为必须重视的一条原则。平等是交互双方形成良好沟通的前提, 只有当参与交互的两方在地位上和心理上处于同一个水平线, 活跃的交互才能发生。

1.5 开放性原则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是一个信息循环系统, 它要保持活力, 就必须要对外界进行开放。这种开放不是那种单纯地把交互搬到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出去, 而是要让广大Web学习者参与到交互的设计过程中来。这可以使交互的设计得到不断改善, 日趋合理, 不断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 专题学习网站的交互设计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 即可以使人照着去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在某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 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向学习者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专题或几个密切联系专题的大量资源的协作和交流工具, 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讨、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解决, 从而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 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的目的是为学生对专题内容开展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导、管理和帮助。针对同一专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兴趣、能力水平进行灵活的调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主动控制学习过程。因此, 它要求专题学习网站应提供丰富的专题知识信息, 将它们有机组织, 并以恰当的媒体形式呈现出来;提供学法指导、关键内容或词汇的解释、知识地图等来帮助学生对专题知识的掌握和意义建构。

3 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交互系统设计

3.1 交互系统功能模块图

目前的网络远程教学交互往往都存在着动态交互性不强、个性化不突出、导航不完善、对学习记录跟踪不重视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在专题学习网站的交互系统中, 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其结构如图2所示。

3.2 功能模块分析

根据以上对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交互设计模式的分析, 该系统需要实现以下的功能模块:

(1) 教师信息库:教师登陆时, 将用户名、密码、邮箱等信息写入教师信息库中。教师可以录入教案、教学内容, 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

(2) 学生信息库:在教学过程中, 它能用来记录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目标等信息。学生信息库包含两部分信息:静态信息和评价信息。静态信息用来记录姓名、年级、学号以及学习标准等;评价信息是指通过测试获得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导航设计模块:导航系统直观明确, 简便易用, 学习者能方便地进入各个模块, 向前进、向后退、保存操作、回到上级页面、退出等功能齐全, 学习者无需特殊帮助就可轻松地操作导航路径, 自如地访问各教学模块。

(4) 学习内容模块:以录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 具体包括: (1) 检索。能通过关键词检索到以各种媒体形式表现的有关内容。 (2) 学习工具。网站提供的交互机会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作和思考, 提供模拟、交互性实验、角色扮演或教育性游戏等活动, 提供笔记工具, 以便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做标注。 (3) 交流协作。讨论交流可以借助教学平台所提供的交流功能而实现, 包括BBS、聊天室、留言板、列表服务、答疑等形式, 可以充分开展协作交流。 (4) 情感空间。为学习者提供表达兴趣、爱好的空间和情感咨询的场所。

(5) 评价模块: (1) 练习。网站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 让学习者应用新习得的知识技能。 (2) 练习反馈。学习者在练习中能得到有意义的反馈, 有助于学习者改正错误和增进理解。 (3) 结果评价。给学习者提供关于各单元的测验, 测验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4) 追踪评价。追踪记录学习过程, 包括各单元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形成学习者可以随时查看的报表。

(6) 帮助模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能获得适应性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7) 开放式网络学习资源库:根据开放性原则, 开放的资源库是指改变资料 (尤其是网上资料) 、信息单向流动的局面, 实现师生共建资源库。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资源库, 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 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不断丰富网上学习资源, 从而保持资源库的生机与活力, 达到资源的真正开放与共享。

(8) 电子学档:电子学档是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习态度等信息的集合体。它所记录的信息通常包括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交互信息、学习者接受各方面学习指导的情况、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情况等。

参考文献

[1]吴庚生, 张建伟.关于远程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实证分析[C].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2002.

[2]王陆, 杨卉等.学习者特征与基于CMC交流的相关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 .

[3]陈丽.远程教育中交互规律的认识脉络和研究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1)

交互管理模式 篇9

技术属性说明:本项目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高级量测技术、控制理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学科, 具体表现为电力居民用户的电力门户――居民家用智能配电箱。从而实现电力居民和供电方的供用电交互、新能源和储能接入、用户智能用电和电能管理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内容。技术创新点项目的核心是构造一个电力居民用户入口的独立部件, 具有如下技术创新点: (1) 该部件对电气、信息交换等现状具有足够的兼容性和支持能力。 (2) 基于ARM和Linux嵌入式系统以及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实现, 具有液晶显示和按键操作能力。 (3) 能与智能电表、智能电器、配网监控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用电管理系统等实现多种通信形式的互连互通。 (4) 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本地电能管理、用户人机交互和智能家居控制。目前尚无同类产品。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领域项目适用于电力行业、电力居民用户和房地产行业。项目实施后, 用户可以实时根据电网信息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 而电网也可以实时根据用电信息调整自己的供电行为, 从而实现电力、业务和信息的融合交互。电网可以方便地接纳用户的分布式新能源小电源 (包括储能) 。用户通过智能化的用电端, 实现经济、高效的用电行为, 迎合电网的峰谷平衡, 节能减排。此外, `用户可以直观地实现电能的本地管理, 合理地规划和安排本地用电, 优化用电方案, 为实时电价和阶梯电价的推行打下基础。因此, 项目实施后, 对供电企业可充分利用电能和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 对电力居民用户可降低用电成本和节能, 对房地产企业可大幅提高产品品质。

合作方式:可采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的方式。合作方承担的经费是100万元。合作成功后, 我方承担后续的技术服务和产品改进、升级等工作。

教师博客与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教师博客,建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震撼和革命。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制高点, 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 谁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处于有利的地位”[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根据交互主体地位的不同, 可以将教学模式分成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式交互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其中, 笔者认为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功能, 应该成为目前以及今后教学模式的理想选择。但是, 在操作层面上, 其主要缺点是教学成本相对较大,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相对较难, 常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短、空间小的限制。因此, 利用教师博客的特征和功能, 将其有效地运用在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中, 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阻碍, 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理论回顾

(一) 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 使教育活动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 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 引起教育者权威的削弱。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 我们应该考虑重构教育关系, 实现学习自主化, 活动合作化以及教学个性化。为此我们提出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社会交互理论。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这种理论支持下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而不应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递上。应将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建构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交互理论强调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 观察体现在教师活动中的社会经验, 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某种活动, 逐步地把这种社会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从而可以独立地从事这种活动, 将潜在的发展变成现实的发展, 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趋于平等, 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建构并重, 师生交互频繁、形式多样、手段方便,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策略,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 教师博客与教学模式

2006年4月, 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首次指出了博客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用博客辅助教学的观念[3]。此后,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此展开有效的探讨,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关于博客的功能研究, 如田素良[4]、肖雯等[5];第二, 关于博客在不同学科中的教学应用研究, 如李育[6]、王琼曼等[7];第三, 关于博客在教学中的使用及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 如刘宁、孙卫华、李红梅[8]、张智等[9]。从以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不难看出, 应用型研究偏多, 理论型探讨较少。在众多的应用型研究中, 涉及的只是具体学科、具体课程的点的研究, 没有上升到教学模式的面的分析, 而且具体操作过程中, 缺乏相关教学理论的支撑, 使大量的研究流于形式, 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因此, 本文特将教师博客与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建构主义、社会交互理论的支撑下, 积极探讨教师博客在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以求对教学实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为目前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二、博客在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策略和方法, 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 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 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博客在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建构师生知识结构的学习资源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博客可以为学者提供一个学习情境, 搭建学习者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的平台, 最终通过意义建构, 实现学习者的水平整体提高。

1. 从教师自身方面来看, 教师博客对其知识水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 教师通过撰写个人博文, 把博客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笔记本”, 并将自己日常的教学课件、课堂记录、教学心得等记录下来, 既可以备忘, 以便日后整理深化, 同时又可以进行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这一点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其次, 教师博客提供了个人反思的载体。在撰写博客日志的过程中, 教师很自然地进行思考、分析, 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控制和调节, 并在反思性学习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再次, 教师利用网络系统, 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料, 如测试题、原声读物、英文报刊等。这既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 能更有效地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化, 为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

2. 从学生方面来看, 教师博客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首先, 它拓宽了英语学习的渠道。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 教师博客可以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巩固提供便利。新课开始前的预习阶段, 教师可以将背景知识、课前问题放到博客上, 供学生思考讨论, 同时把博客上学生发布的评论、问题引入课堂,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课堂上学习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慢等特点, 教师把课件、补充教材和讲解视频等教学内容放到博客上, 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同时还要在博客中增设“课文同步测试”和“拓展空间”等栏目, 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和知识深化, 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各取所需, 进行自主学习。其次, 教师博客有利于教学纵深发展, 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从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教师可以通过博客,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 如学唱英文歌曲、欣赏英语诗歌、观赏英文电影、表演英语戏剧等,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快乐中进行英语的学习。

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 教师受教学时间和课堂的局限, 英语作业模式通常为“一背”、“二抄”、“三练习”。这种传统作业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非常有效, 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它的重记忆、轻应用, 重数量、轻质量, 重语法、轻口语, 重结果、轻过程等缺陷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利用教师博客, 可以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英语作业模式。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 设计了有声类作业 (听说内容录音) 、实践类作业 (采访、观察记录、调查) 和创新类作业 (活动参与) 。这些作业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作业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 赋予学生自主作业的权利, 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空间。

(二) 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互动交流平台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要素。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日常学校生活中, 教师的形象是高高在上的。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疏离群体。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外, 和教师交流的机会较少。有时, 学生和教师都会有一些问题和想法, 但是由于时间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没有实现即时、有效的沟通。师生交往始终处于人际交往的“表层”。久而久之, 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不利于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响了各自正常的教育与学习。

教师博客可以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 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一, 教师利用个人“名片”的博客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荣誉得失和心灵路程, 展示着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博客浏览者的学生可以从中揣摩出博客主人的生活态度、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点点滴滴。具备较强感知能力的学生也能从中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从而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二, 教师可以在博客中开设“答疑解惑”、“学习经验共享”、“心灵的对话”、“成果展示”等栏目, 搭建多方面交流的平台。在“答疑解惑”平台上, 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和同学们请教, 这样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交流阻碍,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班级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从这些问题中了解自己教学中的得失。以便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学习经验共享”平台上, 学生既可以浏览转载的文章, 吸取别人学习的成功经验, 例如《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学英语》《学习英语的六大要诀》等, 也可以同学之间畅所欲言, 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 通过交流实现学习经验共享。

在“心灵的对话”平台上, 鼓励学生对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可以对教师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积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应。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无形之中就打破师生的隔阂, 有效地提高了师生关系的质量, 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在“成果展示”平台上, 教师应集中将前期在教学实践中精心布置的各种有声类、实践类和创新类作业成果通过声音、图像、图表、DV等现代化媒介展示出来, 并对这些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学生在成果展示中能获得成就感, 同时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在互相欣赏中得以升华, 健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三) 建构动态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

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 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的优缺点和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评价具有诊断、调控、激励、指导等功能。传统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时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考试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与应用知识的情况。这种传统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 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过于注重考查短期教学效果, 学生年年考、期期考、月月考, 忽略了学生长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客观真实、动态调节、全面立体的多维评价体系。虽然这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 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目前受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彻底改革。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 建立合理的适合新情况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要倾向于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注意过程评价、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评价形式多样化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教师博客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改革以往不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首先, 教师博客构建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真诚和深入。这样教师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其次, 通过前面所述的“成果展示”平台, 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了解学生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是长期注重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之以往更加全面, 更加注重过程, 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再次, 在一定意义上, 前述的“心灵的对话”平台也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从而使评价体系趋向多方位、立体化发展。最后,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来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它能够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进程, 其中包括学习者每天所思、所学的内容, 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其他人的评论信息, 这样有利于评价者从多个维度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 教师博客在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充分发挥了辅助教学的良好效果, 实现了师生知识结构的学习资源平台、新型师生关系的互动交流平台和动态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的三位一体。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在日常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不管是作为博客主人的教师, 还是博客参与者的学生, 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从而影响教师博客的功能发挥。而且, 在教师博客的管理和评价环节上, 出现的问题也不少, 需要集中精力予以解决。我们切不可将其理想化, 过分夸大和依赖教师博客的作用, 把它当做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 应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定位。总之, 教师博客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个载体, 只有我们扬长补短, 从客观教学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它才能为建构式交互教学模式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海东.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多媒体世界, 1996, (5) .

[2]钟志贤.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型[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 .

[3]金兼斌.当教育遇到博客[J].中国教育网络, 2006, (4) .

[4]田素良.浅谈博客对教师的几点好处[J].网络财富, 2009, (3) .

[5]肖雯.教师博客的使用价值与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8) .

[6]李育.博客辅助外语教学[J].新闻爱好者, 2007, (12) .

[7]王琼曼.博客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5) .

[8]刘宁, 孙卫华, 李红梅.中小学教师个人博客应用现状调查[J].网络教育, 2008, (3) .

交互管理模式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交互模式 英语快速阅读教学

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很慢,阅读本身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但是“长期大量阅读经过人为裁剪、加工和详细注释的课文使得学生始终停留在语言学习性阅读的层面,没有达到语言应用性阅读的高度”。英语阅读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阅读交互模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方式。

一、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浏览全文,从大量的信息中高效、准确地扑捉所需信息。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Bernhardt 的“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是外语界在阅读理解研究方面可行的理论模式,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阅读理解交互模式的内涵

所谓“交互”,指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词汇知识相互影响。读者不能够单凭背景知识来阅读一篇文章。阅读理解是读者运用一切知识,包括感觉,来达到的。不但背景知识可以影响词汇知识,词汇知识反过来也会影响背景知识的使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要依赖三种因素:智力因素,由于外语学习者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智力水平会有所不同;背景知识,文化背景越接近,阅读理解就越容易;语言技能,对于有一定语言技巧的读者,阅读会更加省力。外国语言学者的观点强调了阅读的多维性,为交互模式打下了基础。Bernhardt比较系统地创立了“交互模式”的核心理论。他认为,阅读理解牵涉到“文字方面”和“非文字方面”。前者指读者对文字和语法的理解能力后者指每个读者所独具的元认知能力,包括读者对背景知识和文章大意的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既注重背景知识又强调语言知识的“交互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三、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多年外语,但是快速阅读的能力比较弱,读起英文来不是速度太慢,就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以词汇和语法为重点教学内容,实际上采用的是“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对所读到的内容进行解码,他们获取信息是从单词、短语,到句子、段落,再由段落到篇章,再到对作者意图的把握。这种阅读模式忽视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忽视了读者本身的世界知识和构思图式,是一种效率极为低下的阅读,也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运用。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过分淡化语法,词汇,忽视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好像如果教授语言知识就不是英语泛读课了,因而教学中实际上采用了“自上而下 ”阅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随着阅读材料难度的增加,学生们有限的语言知识就会限制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词汇和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淡化,因为系统的语言规则或语言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从而能激发学生深层的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个片面化的问题,既有观念上的问题,更有教学设计,方法上的问题。

四、交互阅读模式与快速阅读教学

影响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不在于读速快慢,而在于词汇、语法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个人生活经历、对某方面读物的熟悉程度等;而影响读速的主要因素是对快速阅读技巧是否掌握得好和长期形成的不良阅读习惯。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于相同文化层次的人来说,他们在阅读一般的汉语读物时,有的读速很快,而有的却较慢。这两部分人读速快慢的差别,除了客观因素外,其中较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是否经常阅读,和不良阅读习惯。读速快的人往往善于对文章的内容和情节进行整体推测,善于综合思维等等,表现在他们的大脑在阅读中的工作快节奏;而速度慢的人在这方面则较差。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阅读的速度并不是不管阅读准确度,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达到一定阅读理解力的基础上,尽快提高阅读速度。在此,笔者就提高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加强语法、词汇教学,打好语言基本功,通过广泛的阅读扩大知识面。事实上,没有语法不能传授和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则不能传达任何东西。由此可见,词汇和语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好的读者首先必需具备相当水平的语言基本功和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在英语的阅读实践中,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阅读中能完全认识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的全部词语,但不能理解句子的深层内涵,因而不解其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宗教、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了解甚少,导致理解能力差,从而形成阅读障碍。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技巧。

(1)快速浏览法。快速浏览法是指迅速移动目光,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文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对所读材料的体裁、结构、内容、逻辑关系和作者态度获得总的概念和印象。一般情况下,应重点阅读文章的开头段、结尾段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2)查读。查读是带着问题跳跃式浏览全文,从文章中迅速查找某一事实或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

(3)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在英语快速阅读中,猜测是一种重要阅读技巧。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强调学生通过分析词的构成或利用上下文推测生词及短语含义的能力。

(4)预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项积极主动的活动,是读者与材料之间不断交流活动的结果。同时,阅读也是一个心理语言猜测活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浏览文章的标题及文中的小标题、插图等,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产生一种读前预期。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作者所给的信息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并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调整对下文的预测。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扩大视幅。即以意群、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就可达到一目数词,同时能将视觉放在主要单词上而撇开冗余信息,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文就能做到一气呵成。

(2)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阅读习惯,严重地制约着阅读速度的提高。不良阅读习惯包括以上提及的逐字阅读和滥用词典,此外还有诸如:指读、声读或心读、频繁回读、口译或心译等。这些习惯必须在快速阅读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纠正。

(3)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阅读要求在快读的同时还要快速记忆,并且快速理解。这一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集中的注意力是很难保证的。这就要求学生一旦开始阅读,就应排除一切杂念,深入文章,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正在阅读的文章当中,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不断寻找信息,以求快速完成阅读任务。

(4)培养学生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训练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计时阅读宜选择一些语言简单,内容有趣的英文读物。

4.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本身就缺乏自信,加之快速阅读在时间上的要求,致使在速读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和思维混乱,不知所读内容或无法读下去。在快速阅读的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Bernhardt.Read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Listening,Reading,Writing:Analysis and application.Northeast Conference 1986.

[2]陈伟伟.大学英语阅读障碍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科研立项“关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NJSC14240)”的部分成果。

交互管理模式 篇12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可知, 高等学校在组织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教学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两种基本思想, 就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来看, 需要对国家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 由此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喜欢创新、善于沟通且十分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注重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 提升人才的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类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强调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和创新型教育理念的导入, 以上三点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建构主义属于一种创新性十足的学习观, 其主要特色是将学习者当做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一个能动性因素。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需要学生具备应用能力, 因此不断研究建构主义理念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也是提升财务管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客观需求。

二、交互式财务管理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指出, 知识不全是单一的通过教师的力量传递的, 多数情况下是很多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利用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者在其他人的帮助下, 利用专项资料的学习或者通过意义建构的形式获取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 学习环境四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主要是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部分, 情境主要是利用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构起度知识意义的构建;协作的作用发挥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利用学生来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 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协作的方式来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 根据学习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话环节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 同时也是知识意义构建的重要方式, 学习小组成员主要通过会话的方式来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将不同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分享, 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习的具体任务。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利用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的形式, 使其认识到新知识, 由此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由此可见, 意义建构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交互性财务管理学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以上建构主义的分析可知, 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学习的主动性和交互性, 文章根据建构主义的内涵, 设计出一种创新性交互式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建构中心在于确立教学目标, 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滋苑设计和学习策略的设计, 根据以上四点的分析和拓展设计出来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服务目标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

(一) 教学目标确立

交互式教学模式设计出发点是问题的提出和对学生学习特征的分析, 建立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上的目的主要体现在阐明并解决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数据分析, 由此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尊重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本身具有的体系特征, 将其和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学习态度等联系起来, 锻炼学生的初始能力, 由此确定能合理使用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决定是否继续采取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二) 学习情境创设

就交互式教学的学习情境创设部分来看, 该体系十分注重教学设计内容的凸显, 在把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基础上设计出和学习主体有关的且真实性较强的任务情景, 例如, 创设出真实的任务场景, 生活化很强的企业融资情景, 投资情景和股利分配的情景。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督促学生外化内部的知识。利用真实性很强的财务工作任务设计来实现任务的分析,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强的学习课程, 由此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获取深刻学习体验的能力。

(三) 学习策略设计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用性很强, 设计学习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启发作用,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入学习进城之后的主要学习措施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自主性, 提升学生学习企业资金管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认知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作用在于基于学生资助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不同形式, 利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其对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等认识;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评价工具分别是学习自测和成绩管理的方式、作业评分、网上访问、学习反馈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教学模式的不足, 及时补充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 由此完善交互式教学。

(四) 学习资源设计

就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资源来看, 其中包含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两方面, 同时还需要会话和协作工具的支撑, 信息资源主要包含信息传输的多种形式, 多媒体的利用展现了情景教学的优势,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强化教学效果, 将财务管理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 形象化资金管理的具体运作过程, 简单明了, 帮助学生理解。认知工具主要包含财务活动模拟软件、数字图书馆等。会话与协作工具主要包含共享文件、在线聊天软件等。除此之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还需考虑到使用交互式教学和企业理财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层面的联系, 分析以上几部分能够为交互式教学提供的帮助,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充实教学。

四、结语

就交互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来看, 其十分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 注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动性, 符合我国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柴斌锋, 裘益政.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23:120-121.

[2]钟颖.普通本科高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8:136-137.

[3]杨行翀.《国际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对探究式教学方式和合作教学方式的尝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174-175.

上一篇:教学研讨下一篇:无人动力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