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024-10-06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精选12篇)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写作打基础的阶段,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到高年级的学写篇章都需要认真对待。而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是教师和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了打破这种束缚,我善于在思索中摸索、在摸索中探索、在探索中改进。

一、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需要。当这种主动需要产生时,学生就不再恐惧习作了。也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带着情境的情感对人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

二、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 没有豆子榨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1.多读,积累语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同时考虑在内。

而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采用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我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2.厚积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课余时间遍访名山大川,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人生阅历。让学生游览泉州的名胜古迹,观察它们的特点,例如崇武古城、清源山、开元寺、洛阳桥等,让学生真正地贴近生活,使生活成为学生自己创作源泉吧。

3.多练笔,积累写作经验。积累语言、积累写作素材,这是将他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这仅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步。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材料才是关键所在。多练笔,就是让以往所积累的语言,写作素材能够被纯熟地运用。从而积累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是充满兴趣的,但又往往是一时的。所以茅盾说: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因此我平时采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形式,及时感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比如,一次难忘的班委竞选、别开生面的插花比赛、“红领巾” 跳蚤市场上第一次当小贩、星期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少年宫学习、为受伤的小鸟包扎伤口、教师节为敬爱的老师献一份礼物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似大似小,似浅似深,我都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下来,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体验,感悟人物的心灵,讴歌人物的真善美。这样,一天记录一件事, 一年就是几百件事。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也就有了丰厚的积淀,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信手沾来,全不费工夫。

三、独抒性灵,从个性化角度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们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为他们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尝试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尝试让学生设计未来的学校:他们认为未来学校的操场可以升降,教室可以旋转,黑板可以透视, 书桌可以监控……在他们眼里,大千世界,变换莫测,无所不能。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总之,如何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以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并非一件易事,还需要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求、摸索、 前进。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2

探寻科学写作路径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者/ 孙向红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要进行一些材料积累,让学生熟记几则名人故事就可以了。其实,未必如此简单。

一、初中生写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或者说对于写作的理念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写作就是将自己看到的写下来,没有情感的加工和创造。而且,由于学校教育的不同,有些学生对于写作体裁、写作方法没有清楚的掌握和认识,也为写作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些困难,但是总的来说,中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技巧,因此,语文课上对于学生作文的要求也主要是以“考场作文”为主要目标。为了在考试中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教师对于写作的创新往往不提倡,而是教给学生一套“模板”,以保证写作的“质量”,这是当前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

其次,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重视不够。作文教学一般安排为每周两节课,这两节课之外,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写作进行教学,课文讲授和写作课程的严重失调,让学生产生厚此薄彼的心理。

再次,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能力,有一部分教师不能承担学生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对写作有专业认识。但是,很多一线教师缺少相关理论素养,在教学中无从下手,造成了写作教学的缺失。

以上分析的几个方面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因此,写作教学改革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进行,从“教”人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科学路径

1.加强教师自己的写作素养

教育学生首先就要从教育自己做起。教师对写作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写作能力,不论是写作感受还是写作原理,都要进行一些学习。不妨利用业余时间练笔,体会写作的奥秘。作为教师还要学习作文的指导技巧,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专业的建议。

比如,在一次写作实践课上,我给学生布置的是一个关于“自立”的话题作文。在这堂写作课之前,我首先在备课阶段对材料进行了分析,找出学生一般会审错题意的几个关键点,然后自己动手进行写作,体会在文章的衔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将自己体会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利用资料寻找相关的教学方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因为增强了针对性,这节作文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一些写作策略也在自己的写作中得到了应用,实现了写作课的教学目的。

2.将写作渗透到课文教学中

这个方法不难理解,所谓的渗透就是让写作能力的培养进入一般的课堂,成为课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后面,都会根据这个单元的课文编排设置相关的写作训练,而教师就要理解这些写作训练设置的目的,然后融汇到自己的日常课文教学之中。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篇目都是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因此将写作练习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跟着著名作家“学习”写作,体会大家的妙手和技巧,然后进行模拟,以提高写作水平。

宗璞女士的《紫藤萝瀑布》用细腻的笔法将自己的情感和对于生命的感悟融汇到对一树紫藤萝花的描写中。结合背景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方面体会到一种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习到写作是要将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融汇到文字之中的。

因此,我为学生布置的课下写作练习是模仿文章中的表现手段,写一个关于曾经给过自己启发的风景的小文章,也可以寻找这种蕴藏着生命哲学的景物进行表现。

学生经过细致的学习,对于将感情寄托在景物身上的表现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再加上有一个优秀的作文样板,因此作业完成的情况很好,不少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的创新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精选课外读物,为学生写作开拓空间

写作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情感表达,优秀的作品往往离不开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但是,作为中学生来讲,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对于人生没有深刻的理解,接触的社会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这也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视野和生活感受力。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而这种间接经验就来自于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首先要选择经典作品,特别是思想性比较强的作品来作为课外阅读对象,因为现阶段学生主要是思想感受不足,因此,思想性强、感情真挚的作品往往可以给学生一种灵魂上的净化。与此同时,通过阅读这类作品,可以扩展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这样的实际需求,我为学生选择的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命若琴弦》等。这些作品不仅包含着作者的深厚感情,而且蕴含着一种人生的感悟,在写作技巧上也可以给学生直接的影响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这些经典作品来理解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学习怎样将自己的语言组织成文章。同时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对我反映,读书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起笔来写下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对这本书的感受,这就是阅读的有益效果。

三、让学生参与到点评环节中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参与点评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在作文的点评环节中,唱主角的都是老师,学生只是被点评的对象。这样的课堂设置很容易造成一个缺陷,学生只是认真的听取自己的问题,但是对于其他人的点评就没有很大的耐心,而且在课下学生之间也缺少彼此间的写作交流,无法学习到别人写作上的一些优点和长处。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将学生带入到点评的环节中来,自己作为一个评判者来评价别人的文章。这样的角色设置要求学生对相关写作原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或者知道一篇文章的缺点在哪些方面,也促进了学生作文素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比如,将作文作业打乱顺序发给学生,然后请学生进行评判,写下评语,将这篇文章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来,然后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在课上随机的抽取一些作文和点评进行阅读,让大家分析评判者的评语是不是恰当合理。

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找到写作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改进和管理,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3

平时能说会道,但作文却没能写出来几句话来,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养成观察、积累、思考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写作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扎实的写作功夫,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

一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手头没有材料,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这是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储备语言材料。“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通过阅读好文章,陶冶身心,吸收精华,甚乎摘录要点、优美语句,模仿写作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和作者对话,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蕴涵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

二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写作。高中学生不再是三岁小孩,社会阅历的丰富和身心发展,使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标准划一地让学生“为赋新词强赞美”,会使学生更加的厌倦习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学生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多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扩散其有张力的思维空间,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

三要学生体验生活,书写身心。现今,学生个性张扬,有自己的主观思想,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使学生乐于写,让作文融入他们的生活和心理中间,流淌他们的心声,放飞他们的想象,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

四要学生重视平时生活素材的积累和加工,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和物做出描述和评价,提高学生习作能动性和兴趣。养成写日(周)记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心事、对事和物的看法等。指导学生要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善于观察,注意积累材料,作文时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让人读后印象深,给人启示。

五要加强训练,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各类作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拟定题目。很多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的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没能拟好题目。紧扣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这样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因此,训练学生抓住材料的主题拟定题目,能使学生写作更能主动。

六要写好点评,满足学生写作成就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老师评语。作文批改除了要及时、严肃、认真对待外,教师还要作好示范榜样作用。这不但要求评语的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语气亲切委婉,而且还要讲究一定的文采,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些。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作文评语也是形象化的理性表现,其中融合着教师的道德、学识、人格等诸多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作文评语应该短小精悍,让人赏心悦目,给人启迪,催人向上。“药能救人,也能杀人;水能行舟,也能覆舟。”评语也是如此,写得好,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反之,则可能导致希望之火被泯灭,优秀之苗被夭折。我们要学会在这方寸之地“无声润物”,发挥作文评语的应有作用。

2.学生互评。让学生评改作文,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互批互改,让学生去发现和借鉴同学的作文的优点,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作文的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规律和特点。因而,作文互改互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学生互改互评的能力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的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要持之以恒,要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我们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作文课,爱写作文,做一个有知识、有情感、会思考的对社会有用的身心健全的人。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4

选材平淡, 立意不佳。选材偏离话题或材料平庸陈旧。语言贫乏, 无话可说等情况。

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什么会如此低下呢?笔者认为, 除了学生个人因素之外, 和教师的教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我个人的教学经验, 提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提高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根本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 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要设立多种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情感, 才会使他们的心理处于积极亢奋状态, 使平时积累的素材, 名人名言, 优美的句子等会一股脑儿地“迸发”出来。多次进行这样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涨。

二.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过程是途径

写作训练过程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繁杂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它。

1、命题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什么觉得无话可说, 无字可写呢?此时他们的处境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命题的因素。因为教师所给的题目往往限制了他们的写作自由, 不能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密切相关, 学生们都是在“被”写作文, 所以, 为了扩大学生写作的空间。我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 教师命题, 学生选择。在命题时, 尽可能考虑不同写作水平学生的情况来设置命题, 多层次多角度地命题,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爱好和作文的难易程度来选择符合自己的题目来写作文。 (2) 教师规定范围, 学生命题。教师可选择一则材料, 供学生们阅读,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 确定自己的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来写作。另外教师也可给学生讲一个故事, 初中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时可要求学生在此故事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3) 生自由命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放手让他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行命题, 自由作文。这样自学生心目中的题目, 贴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必然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2、素材

宋朝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就像人的血肉一样, 没有素材的文章就像没有血肉的人一样, 不丰溢。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丰富的素材, 我在班上特设立了素材奖, 每周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素材拿出来供大家共享和评选, 互通有无, 同时选出每周最佳的素材, 在班刊地展览。学生们所搜集的素材有:精彩的写景片段;有精辟独到的哲言;有颇具特色的顺口溜;有民间风情的俗语口语;有幽默风趣的歇后语;有鲜活生动的谚语;有典型的人和事的描写。真是美不胜收。

3、写作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我打破常规的写作模式, 让学生当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作文写出来。在教师调配平衡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写作伙伴, 一般以6人为一小组, 每组推荐出写作组长, 写作时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 对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等方面展开讨论达成共识。然后限期按序完成各自的写作内容。也还可以让每组围绕一个“话题”, 每人写一段或一篇, 延续下去, 组构成一篇重章迭唱的佳作。学生们在写作时都想把自己的最好一面显露出来, 都不愿服输, 想超越别人, 所以每次写作犹如一场擂台赛, 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同时, 这种分任务的组合方式了督促着学生们时刻要接受后者的监督和检阅, 如语言是否顺畅, 想象是否合理等等;对后者而言, 又学到前者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拓展了思路, 在构思上不雷同, 书写上又不好意思马虎, 起到鞭策和砥砺的作用。

三.做好学生作文评改工作是保障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就像一把刀子, 运用不当就会扼杀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 所以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在把握好这个尺度。不能挫伤学生们写作的兴趣。要切忌“一刀切”的评改方法。我在评价作文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 分层设标、分层评价, 只要学生有进步, 就可以得高分。同时也让作文有进步的学生也能到讲台上“潇洒走一回”, 展示自己的作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篇5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文/周平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颇感头疼的问题,往往是一进教室布置学生作文,教室里就响起一片唉声叹气声。真正喜欢写作文、愿写作文的学生实在不多。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如何选材、构思、立意,甚至指导学生按规定的模式进行写作,怎样开头,如何收尾,所有都是由老师包办代替,课堂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却昏昏欲睡,淡然无味。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的固定模式所束缚,写出来的作文是千篇 一律,毫无创新。学生没有主动权,把作文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随着新一轮课改春风的到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作文教学中也应该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

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呢?我认为自主作文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写作(自己决定写什么,怎样写,学生相互评改作文)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在“自主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能“自我导向”(即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写作内容的提出,自己构思,参与相互评价)“自我激励”(即在写作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写人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写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在写作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有人认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就是让他们“自由写作”,老师就可以轻松一些,采取“放羊式”的作文教学,老师不需要指导,这种观点是拼命地理解“自主作文”,我们不能把“自主作文”简单地等同于“自由写作”.自主作文应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对写作形式的描述,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的方式;其实质是独立自主地选材、构思和立意,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写作能自我操纵,其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创新性。自主作文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作文。自主作文是主动的、有主见的作文。它不是放任自流的作文,也不是自由散漫的作文。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完全的独立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作文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中学阶段的“自主作文”应是老师指导下的自主作文。教师绝不能认为倡导“自主作文”就意味着淡化教师作用,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写,自己置身事外。老师要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积极的参与写作目标的确定,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写作,锻炼能力,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让他们能从老师这里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写下去。当然中肯的批评也是一种心理激励,学校教育中的“自主作文”并不意味着学生写什么,怎样写都是对的,也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表扬、肯定学生,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过分宽容。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要求的。只要你出于爱心、注意方法,指出学生的错误也能达到积极的作用。否则“自主作文”就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因此,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能够而且很有必要适当讲解,特别是要对学生加强写法指导。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保证他们能够进行“自主作文”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自主作文”与教师讲解完全对立起来。当然,教师的“导”必须真正建立在学生“思”的基础上,但不能包办代替。应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观。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6

关键词积累素材读写训练交流评价

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的评价有了根本的突破,它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学生发展,强调重视对学生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否表达真情实感等。这从根本上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尊重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态度和真切的体验,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一、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亲身实践,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如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生活中的偶发事件,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生活环境的改善等,让学生动手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家务劳动等;让学生深入实际调查,如环境保护调查、食品卫生调查等,这些都是学生绝好的写作素材。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豁然开朗,深深感到是生活赋予他们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生活是永远写不完的诗,做不完的画。这时学生的作品便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我让学生进行环保调查,全班学生选材达几十种之多,如乱砍乱伐、水资源浪费、大气污染、乱贴小广告、乱扔生活垃圾、动物受到侵害等,而且写得内容详实,既分析了现状,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实践的结果。

二、敢说敢写,求真创新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而写作水平的高低又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因为写作其实就是用笔交谈,教师应坚信“能说便能写”,对学生低起点,低要求;写前指导中充分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口头作文的欲望。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适宜的情境之下,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体会,并随机点拨、指导,帮助他们挖掘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如:“我最喜欢的一只小动物”“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童年趣事”“一件傻事”……这些话题能激起他们的记忆,他们爱说、能说也想说,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只不过他们碍于面子,缺乏自信,即便私下写了,也怕老师说成“内容不具体”“表达没有方法”“感情不到位”,最终不爱写作了。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写真人,说真话,诉真情。这些作文可能很粗糙,没有华美的词汇,可能会很丑陋,没有精细的雕琢,但我们应相信“朴实是最美丽的”,对每个教师而言,这类作文比披着“抄袭”外衣的作文更令人欣喜。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设想一下,学生如果机械地抄袭别人的作文,那么,作文的海洋中便涌不起美丽的波浪,它会像死海一样,变得单调而乏味。十二、三岁的孩子充满了奇思妙想,大胆的想象让伽利略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实推翻了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教师应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减少作文的限制,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和想象,尊重他们那些哪怕是离奇的想法,让他们尽情地创作。

三、读写结合,训练语言

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怎么写,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可见,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寻找典型的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适时地运用到习作中来。把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于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这种结合的形式,可以模仿课文中的某一自然段、某一句群的表达方式;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练习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写读后感;可以补充课文中的空白处等,如学了《秉笔直书》一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太史叔说的话,感悟人物的品质。学了《将相和》,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等。

四、多元评改,互动交流

双线并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7

一、善用教材, 学习教材的写作知识点和利用课后写作习题进行小练笔

1、找准课本中的写作知识点, 开发课本的写作资源, “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课本是范例”。遗憾的是很多老师认识了一半, 以为课文只是阅读的范例, 其实课文更是学习写作的范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顾振彪先生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 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 省去搜集材料之苦, 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 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紧扣教材, 把目光聚焦到课文中的典型的写作方法上, 挖掘教材的精妙之处, 指导学生巧借文本, 针对所学课文内容设计典型的小练笔, 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这种小练笔不要求有严密的结构, 完整的情节, 重在抓住一个片断、一种现象、一点感受、一点写法写下来即可, 它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善于写作。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课文里有一段生动的动作描写:“他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扫”、“支”、“牵”、“拉”等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系列的动词能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捕鸟的全过程, 同时也写出“我”在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教师据此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动作描写片段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描写校运会中一个比赛镜头, 突出运动员的动作及精神面貌。

下面笔者就以《核舟记》为例, 谈谈自己在初二上学期教授说明文写作时, 在这方面的尝试。

《核舟记》一文, 很多老师只是把它当作一篇传统的文言文进行教授, 课堂不外乎就是围绕实词、虚词、窜译、梳理大意、分析文章结构进行, 却忽略了这是一篇很好的写物件 (特别是工艺品) 类说明文的范文。老师们在练习物件类说明文的写作时又到处去课外找范文, 却不知道最好的范文就在课文中。

我在教授完课文之后, 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以《核舟记》为例子自己讨论工艺品类的说明文应如何写。因为已经通过几个课时的学习, 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 所以都能畅所欲言, 点评到位。最后由老师归纳出工艺品说明文写作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略)

以下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整理归纳的物品说明文的写作指导。

(1) 介绍某件工艺品, 必须把握其总特点。

《核舟记》开头一段便将民间艺人王叔远的雕刻技艺评价为“奇巧”, 点明其雕刻技艺的总特点为“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并由此引出说明对象核舟。而结尾作者发出“技亦灵怪矣哉”的赞叹, 不仅照应文章开头, 也进一步突出核舟的“奇巧”、“灵怪”的雕刻特点。

(2) 要确定一条合理而清晰的说明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 先主要后次要, 或由前到后, 或自上而下, 或由外到内等。

《核舟记》在二至五段具体介绍核舟时, 便是按先中间 (船舱) 后两端 (船头、舟尾) 、先主要部分 (船头) 后次要部分 (舟尾、舟背) 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 层次分明, 便于读者理解。

(3) 观察要仔细, 遣词用句要能准确描述说明对象的特点。

《核舟记》对人物情态的描绘逼真而生动, 便是得益于观察之仔细及动词选用之恰当。如描绘船头三人用“执”、“抚”、“指”、“现”、“袒”、“露”、“矫”、“卧”、“诎”、“竖”、“倚”等动词。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得人物形象逼真、活泼生动而充满生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通过对人物细微神态的仔细观察, 深入揣摩, 合理想象, 准确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 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 使这篇工艺品说明文更生动具体, 更富有情趣。如由鲁直右手指卷等动作揣摩出他“如有所语”的情境;由舟尾楫左者“左手抚炉”、“视端容寂”揣摩出他“若听茶声然”的平静心态。

(4)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作者对这件工艺品的思想感情。

课文最后用“嘻, 技亦灵怪矣哉”结束全文, 除了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之外, 还表达了作者的赞叹, 这就说明说明文的写作不一定只是冷冰冰的, 说明文同样可以注入感情色彩, 为文章增色。

最后归纳为几句话, 以便同学记忆。

工艺品说明文写作要求:

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着眼全局理清主次

注重条理安排顺序

运用方法准确说明

恰当描写表达感情

在进行这样的学习后, 让学生课后进行《我家的一件工艺品 (或物品) 》写作练习, 再安排一节课给他们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评改, 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去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会比找抽象的理论指导或找课外的例文更令学生记忆深刻, 收效自然也更好。

2、利用课后写作习题, 进行大量“小练笔”

在读写结合理论的指导下, 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增加了不少课外练笔。即:在课文的练习中设计不少续写、扩写、缩写、改写、仿写、读后感写作等具有小作文或作文片段性质, 并与本节课文紧密联系 (因文而异、一文一得、有所侧重) 的作文训练题。如果能切切实实地训练课后写作习题, 学生就能从各个方面得到写作的收获。

以下是笔者摘录的一些题目和对学生的训练点研究。

(1) 根据下面的情境, 展开想象, 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 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 透过舷窗, 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七年级上册《月球上的足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 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八年级上册《老王》) ———引导学生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3)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 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七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4)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 200字左右。 (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探究这个日本人的思想根源, 言论的实质和危害, 训练学生写一点小评论。

(5) 给雨果写封信, 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八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运用书信的形式, 引导学生放飞心灵, 与大师平等对话。

(6) 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八年级上册《蜡烛》) ———培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些小练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素材积累和多点训练的奠基作用, 滴水穿石, 长此以往, 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以此为基础, 突出情感体验, 强化语言思维。

二、善用《作文试验教程》, 对学生进行有序、系统的训练

通过日积月累的小练笔, 学生形成了一些积累, 对写作方法也有了一些体会, 但零碎、片段, 学生难于形成系统的知识, 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来规范、帮助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由郑桂华、冯善亮主编的《作文试验教程》很符合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中的文学浅显生动, 易于理解, 既有一定的规律指导 (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 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作文试验教程》每一单元分为准备活动、我的目标、分解训练、综合训练、反思交流、收藏夹几部分, 排序合理, 特别重视写作过程指导。而每一册的训练重点既与现行初中课标试验教材的安排基本一致, 又符合初中教学的实际需要, 便于读者将本教程和教材配合使用。单元与单元之间, 册与册之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能够坚持训练, 就可以改变作文教学内容的无序随意。学生的素材就好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海, 点点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

三、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精心备课, 研究教材, 才能找准写作学习点。

不少老师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现在考试不考课文, 于是备课马虎, 课堂随意。殊不知新课程标准对老师的备课要求更高。教师对每篇教材都要深入钻研, 还要“胸中有丘壑”, 能够对教材纵横联系, 归纳梳理, 对各种教学因素能科学地选择取舍, 巧妙地调整组合。

2、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 对课后习题或《作文试验教程》进行恰当的改动。

课后习题和《作文教程》虽好, 但教材使用过程中还要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等不同条件下学习成长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实际, 对课后习题或《作文教程》进行恰当的改动。这是发挥课后习题或作文教材功效的重要一环。

如:八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的课后习题为:写一篇文章, 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200字左右。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有很少孩子游玩过园林, 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把它改为介绍你游玩过的公园, 这样学生更有材料可写, 防止让学生凭空捏造, 缺乏真情实感。

3、教师要有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内容。

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引申出本单元习作《说不尽的桥》, 我把它安排为一题两文:以《桥》为话题各写一篇说明文和记叙文。这既训练了学生建筑物说明文的写作, 同时也训练了《桥》这个蕴含丰富话题的记叙文, 还可以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区分两种文体, 不会写成“四不像”——说明文不像说明文, 记叙文不像记叙文。真可谓一举三得。

4、何种练笔都要交流、评讲, 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8

一、初级阶段:要求做到言之有形

所谓言之有形, 指的是写作的篇章结构、字词句、语法规范, 可算是一篇有形的作文。在这一阶侧, 课标的三级要求是能用短语和句子编写简单的故事, 可见也是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指导:

1. 规范性要求

万事开头难。一切问题都要在开始的时候立下规矩, 所“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而这种规矩不仅是对学生, 也有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 (1) 学生要准备专门的一本作文本, 并且要有一定的厚度, 要好好保管, 最好能保证从初一到初三一直用同一本作文本, 让学生不仅看到自己成长的印迹, 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限时限地完成作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最主要的是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后立刻写作文,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文的难度, 便于学生增强对写作的自信心。 (3) 要二次写作。每次作文批改完以后, 学生要在批改意见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写作, 要尽量避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同时也为以后复习时可翻看自己的作文做准备。对教师而言, 其规范性要求主要是指对作文的批改,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批改的心态。教师要怀着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心态,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语气或评语时尽量温和, 以鼓励性为主。 (2) 批改的形式。初级阶段的学生的作文, 要尽量做到面批, 并且做分层要求。 (3) 批改的方式。使用红色表示好词、好句, 蓝色表示语法或拼写错误, 黄色则表示语法拼写正确, 但用在文中多余或不适合。这样, 学生在作文本下发后都会争先恐后地看哪种颜色的笔比较多, 大大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 方法指导

(1) 句型的指导, 保证学生无拼写和语法错误。首先第一步是让学生从造句开始, 打开学生的思维, 慢慢地从字到句的意识。

(2) 篇章结构的指导。如在教PEP八上unit5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可采用对section B 3a3b两篇范文的比较发现拒绝类邀请信的基本结构为:开头阶段表达感谢, 中间部分陈述原因, 结尾表示友好或表达祝福。

二、中级阶段: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来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而行有恒。”指的是文章或讲话内容具体而充实, 给人形象、生动的印象。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 同义词替换

同义词替换, 指的是相同的意思, 学生能用不同的词或句进行表达, 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如文字描述, 分别为:Picture1:yesterday was Judy’s birthday, 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She was happy.Picture2:in the after-noon….she was very happy.

Picture 3:in the evening…she was happy.教师让学生对以上作文进行评价, 学生发现三个句子中表达个人心情的句子全部采用“happy”一词, 显得十分单调,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可表示happy一词, 如excited, surprised, pleasant, 如词组have a good time, have fun, enjoy oneself, 再引导学生进行替换, 并在语法上进行指导。

2. 增加修饰词, 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

同样是这位A教师, 引导学生改写文字时, 要求细心观看图片2和3, Picture2:in the afternoon, his brothergave her a present.It was a radio.Picture3:in the evening, they ate in a restaurant.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2中的present和radio都是怎么样的, 图片3中的饭店又是怎样的, 他们又在吃什么呢, 为何Judy会高兴呢,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了改写。

3. 化简为复, 将简单句改为复杂句

原稿文章都采用简单句, 如:Picture1: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将内容讲清楚, 于是有了以下的句子: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 and gave her a birthday card.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gave her some letters and 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虽然只是简单地加了一个and, 将简单句改为并列句, 但学生如果能长期在这种思维的训练和熏陶下, 慢慢地就会用转折句、定语从句等复杂句。

4. 提纲挈领, 保持语言主题和内容一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词出于句, 句出于语篇, 从思维内容来看, 如果多个句子不是围绕同一个话题, 不管它们的语法多正确, 句子结构多完整, 也不能表达出完整确切的意思。如笔者在观摩我市人教版八上unit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作文教学时, 教师设置了泡泡兵的情境, 列出了泡泡兵喜欢做的事情, 如enjoy parties, make new friends, 然后让学生归纳泡泡兵的性格, Paopao soldier is…有的学生说是funny, 也有的说是kind, 但实际上根据以上两个特点, 用outgoing更为适合。

三、高级阶段:希望能做到言之有情

我们知道, 中国的外语教学是“语言落后于思维”, 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 苦于语言的匮乏而难以抒怀, 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有情的文章方是最高境界。

1. 发散思维的培养

如以上浙外派名师A教师在给学生习作任务时就是续写结尾, after dinner, Judy went back home.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ad a big surprise…look, a____birthday started!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续写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当时有的学生说“there was a thief, he wanted to steel something, when Judy caught her, wow, it was her best friend, and she gave her a surprising gift”, 也有的说she found a box on the table, she opened it, oh, my god, it was her friend, Judy was so surprised!...学生富有创意的想法感染了现场听课的教师, 相信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2. 优秀美文的熏陶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平铺直叙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日夜增长的写作欲望的需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优秀美文, 如心灵鸡汤、书虫、初中生必背优秀美文等, 甚至可以办一个教室内的小型图书馆, 供学生专门借阅, 如我的一个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看这类书, 且有意识地进行背诵和运用, 如在人教版八上unit4 how do you go to school写有关于如何来学校的作文时, 有位学生讲到自己喜欢走路去, 原因是:when I walk to school, I can smell the grass, listen to the wind singing, breathe the fresh and cool air and dissolve my soul in nature at last.Simple and short enjoyment can bring me great satisfaction.由于学生的作文是当堂完成, 该生如此优美的文字让我颇感意外, 在全班进行表扬后, 让她分享心得, 她说是自己在背诵一篇有关梦想的优秀美文, 然后把其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改编, 发现与老师要求的作文和自己的心境都很符合, 就把它用上了。可见美文的熏陶是相当有用的。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策略浅析 篇9

一、将写作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多种形式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常常将课文的学习和写作截然分开, 使两者之间本应具备的相辅相成关系荡然无存。其实课文皆是精选出来、经历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 还是在写作技巧上, 文章的谋篇布局上, 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仅仅局限于对这些文章思想内容的概括, 段落层次的划分, 写作特色的理论分析上, 却很少将课文中精练优美的语句及写作方法学以致用。所以我们要将学习课文的终极目标指向活用, 尽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一些收获, 品尝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后的思考。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由厌恶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强有力的动力, 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喜欢写, 这无疑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内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写作上成功的喜悦是前提。记得去年年底听魏书生的报告时, 有这样一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写作文, 魏老师带学生去扫墓, 体验生活, 回来之后学生还是不会写, 于是魏老师自己写了一篇, 让学生听读, 然后记录。学生提出字不会写, 魏老师让他们画圈代替, 回去查字典把圈换成字, 学生最终完成了求学时代第一篇作文。可以想见, 魏老师给予他们的这一次成功的经历将使他们不再视作文为畏途。这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来不得半点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对学生作文中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成功使用, 都要及时指出, 加以肯定。写作就像是建房子, 词语、句子是建筑的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首先从模仿开始, 从模仿一句话, 到模仿一个段落, 再到模仿整篇文章的一些谋篇布局及写作技巧。在模仿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对写作的兴趣。

三、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的园地, 可以自由抒发真情的空间

我给学生提供的园地叫随笔。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对随笔都有一个从抗拒到接受到再也放不下的过程。在这里, 学生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不同文体的尝试。我对学生的随笔一般没有任何硬性规定, 最大限度地减少限制和框框, 还给他们写作的自由。如果有要求, 那就是“我手写我心, 我文抒我思”。

随笔的引入, 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益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①积累素材。日积月累, 学生会拥有一个无比丰富的素材库。这就为学生的成功写作提供了前提。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练就一双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发现美的眼睛。③帮助学生保持笔感。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长期不动笔或动笔较少, 都不利于学生笔头的流畅, 思维的活跃。所以每天必写的随笔给学生记录自己的思想提供了物质基础。④随笔为学生的各种实验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乐园。在随笔里, 学生可以写诗歌, 可以写小说, 甚至有学生创作连载小说。那些作品, 也许诗味较淡, 也许文笔还很稚嫩, 人物的性格也没有那么鲜明, 但是这是孩子们对文学的最初的尝试, 保护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勇于实践的积极性对写作教学成功至关重要。

四、通过大量的阅读, 丰富学生的思想, 拓宽他们的思维, 开阔他们的眼界

如果说生活本身是写作的源头, 那么阅读能够开拓这个源头的深度和广度。当然, 并不是进行了阅读, 马上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鼓舞他们的写作热情。语文素养的养成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再说还有个阅读指导的问题。

五、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过程, 在自批中增强写作能力

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 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评改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每次评改总是挑选优秀作文来示范, 还应该经常挑选一些中等生甚至写作水平偏低的学生的作文, 中肯地指出其某一篇中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闪光点, 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10

一、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件事来说, 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兴趣都没有, 那么相对于事情的结果而言是徒劳的。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 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每节作文课教师都必须积极认真地作准备, 教师正确的引导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设计思路可以尝试:一种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 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如开始作文时, 可先讲一个简明扼要的小故事。教师总述后再由学生叙述故事, 写成作文, 发展到教师讲故事, 由学生续写、缩写、扩写, 最后采取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种设计思路的特点是由易到难, 使学生容易接受, 能很好地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一种设计思路是每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 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在平时课文讲评时, 列举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词汇、语句和段落, 引导学生领悟课本资源中的精彩之处, 让学生感受阅读优美文章的乐趣。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发挥并不是让学生像一匹脱缰之马随心所欲, 教师一定要当好引导的角色, 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 学生就会把写作当成一种游戏, 敷衍了事, 不注重实效和质量, 从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效果。自由发挥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他们所想, 写他们所想。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题发挥。教师不能用一种僵硬的标准去捆绑学生的思维。所以,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不容忽视的。

二、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要写好作文, 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 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由于知识受限, 生活阅历比较单纯, 写作素材不可能像初、高中生那样丰富多彩, 他们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小学生学写作文时, 正处于模仿阶段, 因此, 在授课或课外辅导时, 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 设计好一本积累本, 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写课文中相似题目的精彩文段。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强, 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 他们抄写课文精彩文段的过程, 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综合素材的过程, 有了素材的积累, 在写到相似的作文训练时, 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积累的素材, 慢慢地由模仿成为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三、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 写日记不同于写作文, 作文的要求远比日记的要求高得多。虽然如此, 教师还是要让学生认真对待, 写日记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身边经常发生的、自己喜欢的事物, 都是观察的对象, 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记日记后, 把这些观察到的对象每天都用日记本认真仔细地记录下来。

在观察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人或事、当时的想法, 分层次、按顺序地写下来和记下来。这就是作文的第一手素材, 也就是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 我接任六年级下册语数教学工作, 那是一群非常可爱的贫困山区的孩子, 由于某种原因, 学校的教师一直不稳定, 通常是一年或是半个学期就换一个教师, 所以那些学生成绩都很糟糕, 六年级了, 写作文要么是记流水账, 要么就是口水话和地方方言特别严重, 不要谈什么富有感情, 就是把句子表达清楚都还成障碍, 通过一次小检测后, 我几乎失去了信心和工作热情, 但看到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 我又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决定从写日记抓起, 我让每个学生把每天的想法或一天中看到过、体验过的印象最深、最值得写、最有意义的事情记到日记本里, 有些学生觉得一天中没什么内容可写, 我就让学生想办法摘抄一句名言, 哪怕一天中你只有一句话写, 我都给予赞赏。

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大都只能用一两句话或者一句话来写日记, 但只要学生认真做了, 我都把日记本收上来, 学生的每一篇日记我都认真批阅、批注, 不满意的地方, 让学生反复修改, 直到自己觉得满意、教师验收过关为止。这样日复一日, 月复一月的训练, 学生的写作水平终于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检测的时候, 有一个男同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上册, 语文成绩从未考过及格, 那一次这位学生竟奇迹般地考了70分, 在优秀生的眼里, 这并不是个理想的成绩, 但对于那位学生, 他是多么激动和兴奋, 可见坚持写日记并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树立写作信心

学生写作并不是作秀, 有些学生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 那是一种成人作品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一种情感, 因为学生的作品充满着童真和稚气。一堂好的作文讲评课, 学生可以受到极大的启发、熏陶和感染, 甚至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层次。学生通过构思、修改, 最终写成一篇作文, 都渴望得到好的评价。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多写多练, 而不愿多花费时间去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 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虽然多写多练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 但只注重写作的数量, 而不注重写作的质量, 那也是不科学的。

好的作文, 可让全班学生一起分享。首先, 教师可让学生在全班范读自己优秀的作品, 读了范文后, 先让小作者谈谈自己是怎样来构思的;其次请其他同学说出听后的感觉;最后可让学生谈谈作文的优秀之处, 自己在学习别人的优秀作文后学到了什么。在学生激情交流后, 教师边引导学生边乘机进行点评, 对好的作文作出充分的评价和肯定, 对需要改进的作文进行鼓励和修改, 这样, 学生在一堂作文讲评课后, 将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作文评语

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找出学生作文的优点, 尽量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 使每位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信心, 感到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 而是只要努力就能写好。学生的作文是否会有进步, 与教师的评语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同学, 她母亲是个精神病患者, 在她的作文《我的妈妈》里, 该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她对有个健康妈妈的真情实感, 虽然有些地方语句不够通顺, 但是读了之后足以让人有些感动和同情。她作文里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描写:“当别的同学被妈妈牵着手来上学的时候;当别的女孩穿着妈妈买的新裙子又唱又跳的时候, 当其他同学遇到伤心事可以向自己的妈妈倾吐的时候……我总是很无奈, 每当看到这些, 我只能躲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自己悄悄地哭, 因为我的妈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别人能拥有的这些, 对我来讲都是一种奢望……”对于这篇作文的评语, 我是这样写的:“你的遭遇让老师的心情总是不能平静, 别人不会因为你有一个那样的妈妈而看不起你, 你应该勇敢和坚强起来, 开心地去面对现实, 如果你相信老师, 可以把心里话告诉老师, 老师一定会帮助你共同克服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评语, 却改变了该生的性格, 从那以后, 该生开始变得开朗起来, 和其他同学交流和游戏, 成绩也有所转变, 最后从一个中等生变成了一个优秀生。

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11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文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是从体察生活中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日常琐事中淘洗出闪闪发光的金子。同学们常说作文“没有什么可写”,主要是源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差,不善于获得和积累作文素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促其养成观察的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我在教初中语文朱自清写的《背影》这篇课文时,问这篇文章哪里写得很感人,同学们马上回答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个片段描写,为什么会如此感人呢?是生动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为什么作者对父亲的外貌、动作写得那么传神呢?主要是作者善于细致的观察,内心有独特的感受。我告诉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不仅如此还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并告诉学生在观察时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观察仔细了,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就多了,这是学生作文的素材。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作文素材,引导学生捕捉生活新鲜事或趣事,有选择地写。中学生活单调、枯燥,缺乏作文素材。因此,教师应开展好各类有目的的活动。我重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组织学生观看展览,举办故事会,参加学校运动会等。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养料。在活动中,我及时的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观察,掌握观察的顺序,在深刻地体验后及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不再为“没什么话可说”而烦恼了。

二、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中,碰到一些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叶圣陶说过:“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想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可见在丰富的阅读中,中学生可以体会怎样准确对语言进行运用,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得到解决。

我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造。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名家精品,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巧妙的构思、精妙的语言为学生的积累提供了许多经典的材料,我注意让学生及时积累、总结。

当然仅仅靠课堂、课本中的知识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知识,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我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三是科普读物之类的非文学读物。通过“泛读、摘录、记忆”,不断扩充他们的知识内容。“泛读”就是让学生阅读各种适合他们的书籍,并适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摘录”就是整理材料,做好信息积累和储存工作,“记忆”就是将优美的文段篇章、名言警句等铭记于心。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三、培养学生勤写勤练的习惯。

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写作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必须培养学生勤写勤练的习惯。

勤写就要抓住一切动笔的机会,勤写还要创造一些动笔的机会。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让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母亲)送自己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学习《钦差大臣》时,创设一个情境:假钦差大臣骗人之后,把信寄到邮局,回家的路上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表现,让学生设计一段话加以描写。

为此,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练笔的形式常用的是日记 。日记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写作的方式,形式灵活,可只记一天的经历,也可以天上地下,外物内心,无所不记,而且,学生都能说真话诉真情。学生中记日记的并不多,或者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也不多,老师必须多加引导和督促。再有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训练题,比如,让学生写出作文的提纲,有的则写续写部分,有的进行改写训练等等,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提高。

四、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

俗语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的文章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久而久之,自然会写作文了,所以要让學生爱改作文。一篇作文的评改,既包括教师点评,也包括学生自评、自改。

教师点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学生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在表扬之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指出一两处关键的地方即可,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指出不足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修改,只有这样老师的点评才有价值,学生的作文才会不断进步。

作文也可以由学生进行点评。四人或六人一小组,自己读自己的作文,由其他成员进行点评,点评后进行修改。好的作文由组内推荐在班里朗读,再由全班同学来点评,让大家知道文章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处,从中受到启发。然后再修改,最后抄下来,保存在班级优秀作文集中。

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平时对生活多留心,多读书,多练笔,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会得到充实,写作的兴趣会被激发,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 在课堂上, 除常规的教学论文写作知识的教授外, 更应发挥课堂的自主性, 其形式也可以创新。

1. 学参与纷争。

在课堂上, 可以分组讨论, 之后, 由同学们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发言的内容可以涉及对教学论文写作的各个方面, 如立意、审题、选材、表述、结构等, 意见不同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反驳, 讲其理由, 容许争鸣。当然, 也可以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划分, 形成一个系列, 每次针对其中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讨论发言。这样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 同时也从中悟出写作的规律, 比教师一言堂要好得多, 更能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

2. 互评交流。

该模式类似于“听课—评课”的模式, 所谓自写互评, 即由同学们根据自身能力学写一篇教学论文,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同时, 作者还应向同学们解释如此谋篇布局的一些想法, 而后由同学们相互评议, 从而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3. pk大赛。

即借用打擂的形式, 在每次的课堂中, 由同学们自告奋勇来推荐自己的文章, 经过同学们的互评和老师的点评, 选出优胜的篇章, 供大家学习借鉴。同时, 鼓励同学勇于竞争, 勇于超越, 与优秀作品进行pk。这样, 经过一轮轮的筛选,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反馈批改。

跟踪反馈论文批改模式是针对学生写作的论文“有去无回”的现象提出的。强调老师应在论文评定完成后, 将阅读感受反馈给学生。老师可以把学期末的论文任务分解安排到平时的教学中, 而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 例如采取反馈单的形式, 或在平时的课堂中, 将阶段性作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供大家学习借鉴。同时, 教师自身应该提高其评价质量, 扮演好引导人和点拨者的角色。

二、开展多种形式, 促进写作兴趣

讲座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形式, 对提升师范生教学论文写作能力也有其独特的作用。讲座相较于课堂教学, 其所涉及的面可能更细, 同时其主讲老师通常是所讲授内容方面的专家, 其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深刻的分析与见地, 往往能使学生对教学论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说课堂教学只是普及教学论文写作知识的形式, 那么开设讲座则是进一步有选择地提升同学们教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时, 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开设兴趣小组。其实, 很多同学对于教学论文的写作还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 只是很多时候找不到志同道合者, 没有进行集体探讨学术问题的氛围, 因而教学论文写作一事也便就此耽搁。而组织开展兴趣小组, 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把有写作兴趣的同学们聚集到一起, 进行教学论文写作研讨, 不仅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探讨的氛围, 同时通过交流, 学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 并分享他人的经验, 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另外, 学校还可以多组织教学论文写作的比赛, 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论文写作中去。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激发写作兴趣

素材来源于生活, 当然生活更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培养学生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最难的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没材料可写, 不仅是因为缺乏兴趣, 还缺少生活体验。教师就应在平常教学中讲生活故事, 谈生活体验, 然后把说的变成写作的素材, 就形成了写作的原始资本。同时在写作中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 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这是写作客观规律决定的, 没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 学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米之炊。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从一堂课看教学的设想》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没有老套的按习作要求去指导学生, 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讲课, 从中得出讲课的成功与失败, 来感悟怎么去讲好一堂课, 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它,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讨得出好的经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 若有一些心得体会, 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长期坚持,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对论文的写法研究, 也就明确了写论文要来源于教学的实践, 不能闭门造车,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

四、改革评语, 以激励为主

作为师范生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 也不可能绝对一无是处。所以对待他们的作文, 应精心抉择, 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他们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不求全责备, 每次只须以“希望”的形式指出一至二处, 即使是一无是处的习作, 也力戒“一窍不通”、“一塌糊涂”之类的评价。在学生习作中我常用“叙述清楚”、“形象生动”、“描述传神”、”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之类的评语对习作加以肯定之类的评语, 给学生以鼓励。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写好作文的内动力。

上一篇:小剂量肾上腺素下一篇:外国直接投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