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监督

2024-10-07

公共监督(精选12篇)

公共监督 篇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 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破解“三农”难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 要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更具活力, 对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是基础工作。村级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既是九亿人口的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又是一个最敏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创建。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但农村财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资金利用效率低, 浪费严重等现象依然存在。“村民难参与、公开难到位、民主难实现、管理难规范”等村级财务管理“四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极大地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这不仅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且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 加剧了党群干群的矛盾。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如何搞好村级公共资金审计监督, 如何采取适合农村发展情况的审计监督模式, 以确保村级公共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村级公共资金内涵

村级公共资金是指由村委员会管理的, 由全体村民所共有或支配的公共资金及其所形成的公共资产。村级公共资金来源渠道较多, 性质复杂。从来源渠道上看, 既有财政专项资金和政策性贷款, 也有农民自筹资金等;从来源层次上看, 既有中央专项资金, 也有省、市、县项目配套资金, 还可能有国际贷款和捐款;从资金涉及的管理部门来看, 农业、林业、水利、移民、国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职能部门都在管理涉农项目资金。村级公共资金包罗万象, 导致了村级财务核算和监督的复杂性。

二、农村公共资金监督现状与失效原因分析

在村级公共资金的监督上, 目前主要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1.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村民和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所进行的监督。在农经发 (2003) 11号、农经发 (2004) 8号、文中办发 (2004) 17号、中纪发 (2006) 24号、农业部令 (2007) 6号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 详细规定了农村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监督执行、民主管理等要求。

受所有权虚位, 村民维权意识不高以及会计核算监督难以落实等原因的影响, 村级公共资金内部监督动力明显不足, 内部有效监督难以形成。在内部, 村级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 农民群众作为资产所有者地位虚置, 农民对本村的集体资产很少有知情权、参与权、处置权和监督权。作为代理人的村委会成了天然的、事实上的、司法支持的集体资产管理受托人, 甚至成了事实上的资产所有者, 行使着资产的占有、使用、分配与处置等全部资产权利。全体村民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农村社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 村委会的管理行为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 村民应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积极的”责任人。而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应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形式。但由于村民民主监督参与力不够, 村民民主意识不高, 民主理财能力不强, 其监督有效性一直较低。

2.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指由地方农经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进行的审计。在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一些省制定的本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中, 明确了地方农经部门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地位。从近20年的运行结果来看, 有效的外部监督尚难以形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审计定位不清。就其属性而言, 农村既不属于国家审计, 也不属于社会审计, 将其定性为内部审计又解决不了农村财务的外部监督问题。审计定位不清, 与之相关的审计目标, 审计职能和审计范围等也就难以明确, 从而有效的农村审计监督机制难以形成。

(2) 农村审计机构队伍建设滞后。经管站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力量, 但县乡两级农经管理力量配备不强, 农经队伍专职化率不高, 不少地方没有设立农村审计机构, 没有落实审计经费, 没有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有的经管站还同时履行会计职能, 令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性受损。

(3) 审计监督缺乏动力。作为外部人员的农经人员, 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活动是否认真负责, 主要取决于其对财务审计监督后果的功利性判断, 他们缺乏成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积极的”责任人的动机。

三、已有审计模式比较

在强化农村公共资金审计方面, 学者们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政府审计为主导, 将乡镇审计纳入政府审计;二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主导;三是强化农村公共资金的内部审计 (见表1) 。

1.政府审计主导型

由于村民“自治权”的发育还不成熟, 村民缺乏参与村级公共财产治理的有效渠道, 应借助国家“行政权”来培育村民的“自治权”。[1]具体作法是将乡镇审计纳入政府审计范畴, 变乡镇内部审计为外部审计监督, 以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但也有学者对这一建议提出异议, 认为村级组织财务形式属集体经济, 《宪法》和《审计法》没有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的职权。[3]如果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应该担任什么角色, 在工作中应当如何定位, 基层审计机关很难把握和操作。[4]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主导型

注册会计师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特征以及承办各类社会审计业务的专业优势, 并且审计资源相对比较充裕。在农村审计中, 乡镇政府应淡出, 民主理财小组应得到强化, 在审计模式上应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主导。[5]但该模式的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是权威性相对较低;二是作为一种有偿服务, 成本相对较高;三是审计范围有限, 并非所有发生在农村且需要审计的经济及财务管理活动都能纳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6]

3.内部审计主导型

当前实际工作中被广泛采用的乡镇经管站 (或其内设审计部门)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 实质上是一种部门内部审计。该模式仍缺乏高层次的法律依据, 审计性质比较模糊, 没有解决农村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审计结果不尽如人意, 还不能有效解决违法、违纪问题。从产权制度来看, 农村审计应该定位为内部审计, [3]即由村民代表组成审计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公共资金的财务账目和财产物资进行清查, 该小组既独立于村两委会 (村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 , 又独立于财务公开小组。该审计模式审计范围广, 及时性高, 可实现全过程监督, 并且成本相对低廉。推行该模式的主要障碍在于:一是权威性相对较低;二是缺乏审计专业队伍;三是审计制度化和规范化还有所欠缺。

四、村级公共资金审计模式设计

我国村级组织地位特殊, 就性质和职能而言, 至少有三种, 它既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又是经济实体, 还承担一部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从上述分析可知, 现有的三种审计模式都各具优点与缺点。政府审计独立、权威, 但在审计监督的职责、权限和方式以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专业、独立, 但经费来源和权威性存有问题, 内部审计可以做到全面、及时, 但不够权威和专业。我们认为, 只有构建一种合适的审计模式来监督村级公共资金的使用, 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新的村级公共资金审计监督模式为:在各乡 (镇) 成立农村经济审计中心, 作为村级组织公共资金审计的常设机构, 组织协调全乡 (镇) 的公共资金审计工作。农村经济审计中心下设若干审计小组, 审计小组应与审计对象对应, 即每一个村级组织设立一个审计小组, 具体负责该村的审计工作。审计小组由4~6名成员组成, 分别来自于村民代表 (1~2人) , 会计师事务所 (2~3人) 和审计中心 (1人) 。农村经济审计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纳入政府预算, 审计小组的运行经费由审计对象和政府共同承担, 以政府承担为主。审计小组对审计结果采取双向报告制, 一方面向村民公告审计结果, 另一方面向乡镇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审计小组可以提出建议或进行纠正, 对于发现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可以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并提出处理、处罚建议。

新的村级公共资金审计监督模式, 具有政府审计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也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专业、受托、有偿性, 还有内部审计的及时性和内向性, 该审计模式以合法性、效益性为审计目标, 以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主要类型。审计小组既独立于委托人 (村民) 也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村委会) 。它不是政府审计, 也不是民间审计, 更不是内部审计, 而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玉华.国家整合、组织生长与农村公共财产治理机制创新——后陈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经验解读[J].兰州学刊, 2010, (03) .

(2) 陆小玲.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03) .

(3) (7) 白海峰, 杨少峰.浅谈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0, (01) .

(4) 赵金楼, 李曼静.面向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研究[J].商业研究, 2009, (01) .

(5) 赵志明.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体系改革探索[J].会计之友, 2006, (08) .

(6) 俞校明.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的审计监督[J].财会月刊, 2008, (05) .

公共监督 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就为财政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为此,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争投资、上项目为目的,只注重争取建设资金,对于项目立项可行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滞后于财政管理,不能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因此使财政管理中许多不应发生的问题发生了,而且有些违纪问题触目惊心:截留、挪用、支出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诸多,有的甚者连人民的`“保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也敢挪用。

(二)财政监督偏重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已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整,财政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企业财务收支管得过死的状况应该改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审核要逐步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今后财政监督工作应主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观监督。这就要求我们的财政监督的思路、方式、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类型为例,真正属于财务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属于少数,而违纪的实质在于部门、单位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基金,挪用专项资金等,而对这种行政违纪,再采用经济处罚手段,就难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三)财政监督绩效的考核指标弊端严重。长期以来,对财政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是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一方面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被查单位感到监督检查只是罚款了事,这就促使被查单位在违纪风险与成本和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出现边查边犯,屡查屡犯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监督与管理相脱节。目前,财政职能部门尚未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畅通的沟通方式和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权威性。

(五)财政监督立法严重滞后。建国以未,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严重滞后,迄今尚无一部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时,至今还是依照国务院19

浅谈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3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政府职能;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协会;体育信息;体育赛事活动

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涉及: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监督、体育协会的管理和监督、体育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体育赛事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以及体育产业中有关公共体育服务业的市场管理和监督。其中,体育产业中有关公共体育服务业的市场组织与管理更多的地是工商行政部门、国税地税税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行政机关进行相关的监管。所以,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前面四方面。在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和监督体系中,管理模式和监督机制是核心与关键。要创新管理模式与加强监督机制。

一、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监督

公共体育服务的场地和设施(如全民健身中心、区县体育馆、区县体育场、区县游泳馆等)通常是由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即市、区县体育局直接管理,属于自主运营管理运营模式。但某些体育场地设施政府职能部门会交由其他社会组织(如体育协会)或企业机关但闻具有运营管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运营或委托管理。无论是采取怎样的管理运营模式,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都有权利对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日常维护、使用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广大群众正当使用公共场地的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监管,以杜绝场地设施的非正常损坏和废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挪为他用等现象。

二、体育协会的管理监督

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对于各类体育协会和社团的管理贯穿协会整个生命周期发展过程。协会社团的申请、管理工作的范畴界定、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应当接受合理的监管。随着,国家46号文件及其后续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减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职能行政效率,放开体育市场,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对于体育协会的活动审批的行政环节进行权利下放和减少审批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各类体育社团组织活动的合理的监管,以确保政府行使职能的有效性和体育市场秩序的规范性。

三、体育信息的管理监督

随着多媒体技术、新传媒、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任发布与传播信息,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之伴生出一些问题。发布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的案例不再少数,体育信息捏造也不例外。“2015年6月1日,《足球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总局批复足协机构改革方案》(记者贾蕾仕)的报道。在此前4月30日,《足球报》刊登了《“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任组长、蔡振华任办公室主任》(记者贾蕾仕)的报道。两篇报道中涉及多处足球改革的机构名称、人员任职、部署及改革的具体措施。经中国足球协会向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单位求证核实并同意,证实《足球报》刊登的上述两篇报道系严重失实,属误导公众的虚假新闻。我们对这种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等必要手段对相关媒体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和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等政府行政机构在对于体育信息采编、处理、传播与接收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需予以动态监管,及时辟谣不实体育信息,对不实报道的个人和单位机构予以严厉惩处。

四、体育赛事活动的管理监督

体育赛事活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对于赛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流程操作,对于参与赛事活动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杜绝运动员在赛场上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杜绝教练员和裁判员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杜绝球迷的非法违规的行为(足球流氓),以保证体育赛事的公平、公正、透明和公开。对于体育商业赛事活动,政府体育职能部门要对票务的销售进行有效监管,防止黄牛倒卖兜售赛事门票的现象。

五、结语

政府职能部门应让社会和市场通过合理的模式和方式承担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责任,适当放开和减低市场门槛,在发展体育产业市场的同时兼顾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做好公共体育服务中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使用权的监管,对体育协会的权利使用与活动举办的监管;对体育信息的正确编写、传播、接受和宣传整个过程的适时监管,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公平公开公正举行以及赛事商业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管。外松内紧,开放市场,监管到位,为更好地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体育健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新浪体育. 足协发声明谴责失实报道 称属舞蹈公众的虚假新闻[EB/OL]. 新浪体育,2015-06-02.

作者简介: 王威茗(1989—),男,湖南郴州人,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对加强公共财政经济监督的思考 篇4

第一,要监督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工作。政府的公共财政经济预算工作直接关系到政府全年的收支预算工作,这也正是公共财政的表现形式与存在方式的主要基本制度。所以说,政府的财政预算工作是巩固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内容。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对于全年的财政进行预算、审核、决策工作,通过对于其工作的监督实现了在法制的监督下行使了人们以及国家所赋予他们崇高的权利,公共财政工作更要为社会以及人民所服务。作为,社会公众、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社会各种媒体、报社等等舆论机构、政府的权力监督机构、审计部门都要形式好不同的监督权力加强对于政府财政预算工作的监督,财政部门更要秉承为社会于人民服务的宗旨行使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对于公共财政的监督工作,使得公共财政能够服务人民。

第二,要对财政部门预算以外的资金进行监督。财政预算以外的资金是根据相关制度的范围内形成的类似于流动资金,这部分资金没有被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范围内。然而,政府财政预算改革正在逐步取缔这部分资金,并有意图将其划入到财政资金的预算范围之内。但是,从我国的目前财政管理状况来看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更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所以说,在短时间内无法取缔财政预算范围之外的资金流动。迫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加强对于财政预算范围之外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就更为重要,要加强对于财政预算工作之外的资金进行监督更要对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工作外的收支加强监督,侧重点主要是依据法律制度的允许情况范围内进行财政监督工作,坚决遏制出现各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过分的扩大预算以外的资金使用,扩大财政预算外的资金规模,从而出现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贪污的现象。要尽快贯彻与落实政府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政策,尽量减少财政预算以外的资金使用,使得政府的财政使用资金都能够划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与可控制范围内,使得公共财政能够在人民与社会的监督下进行有效地使用。

二、公共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理念不清晰

对于公共财政工作的监督本身就存在其特殊性,监督的效果好不好直接取决于领导的思想先进与否,以及其对于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在我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认识到公共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监督体系,从而完善监督工作。作为,公共财政管理队伍本身也要加强自身的廉洁性,更要秉承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得公共财政每一笔资金都能使用的得当。

(二)工作状况不理想,监督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许多的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没有全面的开展进行公共财政的经济监督工作。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全面开展,但是其对于公共财政的有效监督性迫切需要提高。不同的地方各级政府缺少相互交流与沟通,都是采用比较老套的监督制度,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十分不理想。监督工作人员及时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但是对于改革的措施实行的十分缓慢,整体上缺少一定的改观,导致了监督与管理制度的权利缺失与脱节的现象,总而言之,现行的财政部门的监督工作工作状况十分不乐观,监督的有效性低下,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对于公共财政部门监督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公共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程度

要认识到财政内部监督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加强对于公共财务监督工作有利于约束财政部门能够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形式权利与义务。依法安排财政支出,全面深化公共财政改革,促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提高对于公共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程度可以及时的发现解决财政管理部门的各项问题,充分的运用好公共财政部门的作用。所以,提高公共财政部门监督工作的思想认识程度有利于完善公共财政部门的工作。

(二)改善监督工作方法,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要定期对公共财政部门工作进行审查,强化公共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监督工作能够顺畅的运行,从而使得公共财政能够在监督下行使权力。此外,要提高管理部门领导阶层对于公共财政监督的认识程度,找准监督对象,不断地改善监督方法,能够适应现行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在整个政府财政部门树立一个服务于民的意识,使得公共财政能够真正秉承着为民服务的原则,找出公共财政部门的漏洞与问题,及时的加以改善,从而使得政府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公共财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有效性,保障工作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四、结束语

对于公共财政部门的工作的监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公共财政的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能够在公众的监督下合理的使用,避免了造成公共财政资金浪费的现象,优化公共财政部门的队伍的结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摘要:对于公共财政的监督是行使好公民所赋予权利的关键,同时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内容。没有对于公共财政的监督就无法行使好权利,没有监督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更是不科学的。所以,对于加强公共财政经济监督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就针对我国如何完善与加强公共财政经济监督进行坍探讨,从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公共财政,监督,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于晶.对加强公共财政经济监督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2]邓春霞.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6

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篇5

【关键词】公共权力;制约; 监督;综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60-01

公共权力是为实现公共利益,根据公众意志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支配力量,其行使主体是执政党、政府以及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公共权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其运行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以实现公共利益。思想家孟德斯鸠则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列宁也曾明确指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无节制的堕落。在我国,尽管公共权力的基本属性已获得根本改造,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人的自私性以及封建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公权私用、滥用和腐败等权力异化现象的出现。因而,加强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十分必要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历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进入到21世纪后,关于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公共权力的概念

关于公共权力的概念,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说。一个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迫使他人放弃自己的意志而实现某一目的的能力。公共权力也可以理解为公权利,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设定的。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需要组织起来适应自然环境,因而需要处理许多公共事务,也就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个体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使命是维护和促进私权。但公共权力自产生起,就与私权利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尽管对抗的范围、方式各不相同。而且这种对抗性是天然的,不可化解的。试图以公共权力基本目的公共性来否认或者掩盖其与私权利的对抗性是徒劳的。因为公共权力本源自私权利,是私权利的让渡;同时公共权力行使的方式主要体现为对私权利的限制。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种种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产生腐败,寻租等行为,对私权利构成侵犯,从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二、公共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理论上的系统化始于孟德斯鸠,实际应用始于美国建国宪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使其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制约。

在这一方面,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科学配置权力,并使不同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杨长青认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要适度分解权力.构建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具体而言,他认为可以通过“分解‘一把手’过分集中的权力”、“限制领导干部兼职”、“理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地方党委和人大的关系”、“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来使各种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同时他认为还应“建立垂直的监督领导体制”、“理顺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关系”来“要强化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以权力制约权力。“只有从权力内部对权力进行分解,并在此建立一个稳定的、相互制约的权力体系,以权力之间的关系来制约权力”才能有效地控制权力。“强化权力制约的关键是实现权力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制约”。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需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机构设置和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各级权力机关相互间的制约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制约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司法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吴振钧提出要对权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合理配置。要在横向上做好“党政合理分权”、“政企合理分权”、“政事合理分权”、“国家机关合理分权”四个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在纵向上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科学合理,运行有效”。

三、公共权力的法律制约与监督机制

公共监督 篇6

关键词:公共机构;节能监督;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2-0087-02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2.21

一、公共机构节能监督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的工作实际看,现阶段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应包含四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监督财政节能减排资金使用。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财政资金使用到哪,审计监督就应到哪。对财政投入的节能减排资金进行监督和审计,是节能减排监督最基本的内容和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公共机构应通过对节能减排资金的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的过程监督,加强对节能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1]。

(二)监督节能减排政策落实。为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鼓励政策和限制惩罚政策。如节能组织领导方面,要求设立能源管理岗;节能基础工作方面,要求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等。各级公共机构监督落实这些节能减排政策,有助于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三)监督节能减排日常管理。各级节能监督机构应定期开展节能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包括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及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能源消费状况报告报送、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编制、能源统计与计量、公车管理、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等。同时对基层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环境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以便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实现节能目的。

(四)监督节能减排项目绩效。实现节能减排的方式主要有项目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其中项目节能是最重要的途径。公共机构应将效益监督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节能项目实施过程,用效益监督的方式、方法对节能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监督考评,切实发挥节能监督工作对创建“节约型机关”的促进作用[2]。

二、当前我国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监督基础工作薄弱。一是能耗统计基础薄弱。有的公共机构内部节能减排资料不齐全,能耗统计数据失真。有的公共机构对用能设备管理只设固定资产台账,没有设立用能设备台账,监督检查口径不统一。二是能耗统计数据透明度不高。各地政府对辖内公共机构的节能考核情况普遍没有公开,节能考核结果透明度普遍不高,不利于公众监督。

(二)节能监管机构力量不足。《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各级政府机关事务部门只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监管工作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加上其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各项监管工作措施开展的广度不大、深度不够、力度不足,难以全面有效地监督其他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

(三)节能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2008年颁布实施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有关节能监督的规定过于笼统,一些重要的配套办法如“公共机构节能监察办法”、“公共机构节能审计规范”等迟迟未能出台,节能监督评价的依据不足,给节能监督造成了一定困扰。

(四)节能监督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基层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岗基本都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节能监管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节能监管的质量和水平。另外,《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对基层公共机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也不明确,导致后勤和内审、会计等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监管效率。

(五)节能监督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现行《节约能源法》确立了公共机构内部自我监督和外部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但一些公共机构尚未真正建立节能监督机制。一是未明确节能监督的主管部门。二是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三、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机制的政策建议

公共机构应加强节能监督机制建设,努力履行节能减排法定职责,实现《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目标[3]。

(一)建章立制,规范节能监督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能源法为核心,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规章、实施条例、实施细则等相互配套的能源监管法律体系。将公共机构节能监督要求细化为地方性、部门性规章,如《节能监察办法》、《节能审计规范》、《节能检查执法程序》等,使节能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增强节能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公共机构的节能监督执法能力,规范节能监督执法行为。

(二)创新监督模式,提高执法水平。现阶段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可以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对被审计单位能源资源利用项目和财务开支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切实发挥节能监督对创建“节约型机关”的推动作用。二是与执法监察相结合,对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政策执行监督,推进节能目标责任落实。三是与工会监督相结合,将节能监督纳入职工代表大会和政务公开内容之中,建立职工义务监督员制度,群策群议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工作。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绩效考评责任制。一是建立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把节能硬指标按照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层层分解落实,以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加强对节能审计监管力度。从项目设计源头监督和用能全过程监督相结合。三是坚持节能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在开展节能监督的同时,为下属机构改善节能管理提供帮助,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督、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

(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监督业务操作。一是夯实节能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能源消耗分项计量和统计台账制度,实现对系统内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定额和最高限额的智能化实时监控。二是推行节能检查标准化建设。拟定标准化节能监督操作规程,推动节能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三是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基层公共机构应普遍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职工节能义务监督员,建立能源利用状况年度报告和公告制度,提高节能监督效能。

(五)开展节能政务公开,总结节能监督经验。各级政府应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定期通报制度,对违法用能单位和行为予以曝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督促公共机构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应大力开展节能监督执法交流培训,及时总结节能监管经验,提高节能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规范化执法。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王景武,刘通午.央行分支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陈广福.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初探[N].金融时报,2010-11-01.

[3]李全中.在政府节能减排中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初探[J/OL].[2010-12-10],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

150/n1992576/2610059.html.

公共财政框架与审计监督之重点 篇7

一、财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 国家财政收支增长较快, 财税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但由于一些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导致财政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1. 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益不高, 制约着财政收人的增长。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新兴产业不断崛起, 经济活动规模日益扩大。但是, 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经济效益没有同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反映在财政方面, 各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都相对减少, 在一些产品实现的增加值中, 上缴财政所占的比重也呈下滑态势。

2. 税制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税收的聚财功能不健全。

一是税收还没有完全覆盖含有应税行为的各项经济与社会活动;二是流转税所占比重过高;三是很多税种还存在内外资两套税法, 彼此竞争不公平;四是主要税种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五是税收的立法还比较薄弱;六是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最起码要占20%以上, 地区间差距拉大。

3. 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资源配置效益不佳。

在我国目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下降过多, 行政管理等支出增长过猛, 其根本原因是机构和编制的不断膨胀。

4. 预算编制方法改革不到位, 政府收支活动范围没有得到全面反映。

由于复式预算是在原来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设置的, 未能反映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情况, 许多属于政府资金性质的资金运动情况并没有在预算中得到反映;许多名目的专用基金, 虽然已经纳人预算, 但只是通过基金预算才能反映, 基本上是列收列支, 部门、单位预算编制进展缓慢;国债管理不统一, 债务用途不明确。

5.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 效果不够理想。

实行分税制后,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由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多种形式构成。从总体上看, 除过渡期转移支付外, 其他转移支付形式的最明显缺陷是采用“基数法”, 补助数额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6. 预算外资金管理乏力。

一是擅自设立收费 (基金) 项目, 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二是大量预算外资金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 肢解了财政职能;三是预算外资金征收主体较多, 加重了社会负担;四是乱支滥用现象严重, 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调整和重新确立审计监督重点

1. 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情况的审计。

要根据现行的预算制度, 从预算科目人手, 分别对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进行切割式审计, 督促财政部门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实行公共财政, 预算科目的设置将有所改变。要侧重检查不同科目间的预算调剂, 揭露挪用挤占等问题, 检查经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与实际执行中的差异, 为人大监督提供条件。

2. 加强对财政供给范围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 财政统支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有些支出要强化, 有些支出要弱化, 有些支出需要取消。对国家政权建设性支出, 审计机关要坚持跟踪预算执行中资金的安全、有效和完整;对于那些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性支出, 如科技、教育、卫生、环保、社保等财政开支, 要注意分析研究, 凡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动, 监督财政不再安排拨款;协助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和非典型社会公共需要的半公益性事业单位, 明确哪些应从财政供给范围划出或逐步减少财政拨款。要研究财政政策的调整, 配合财政改革, 加大对调整部位的监督力度。

3. 抓好重点资金的专项审计。

围绕促进建立国家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目标, 集中力量加强对财政投入较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进行审计。对此, 审计机关要抓住重点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另外, 还要看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有无重复建设项目、投入产出效果如何、支出管理是否严格、有无损失浪费等问题, 促进规范支出管理, 优化支出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适应财政收入制度的调整。

面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 审计机关必须紧紧把握税制改革的动态, 加大对流转税、所得税和新设税种的审计监督力度, 促进新税制的实施, 保证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安全、完整。

5. 加强对库款调度合规性审计。

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 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在国库, 财政部门调度库款的权力集中了。审计监督要及时跟进, 加大对国库的审计监督力度。一是看是否按预算办理财政资金支付, 有无利用财政资金谋私等问题, 促进预算的约束和预算执行的管理;二是国库是否履行了监督的职责, 有无向非预算单位或超预算级次拨款等问题, 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完整;三是对财政部门、支出单位、结算银行的资金支付账册进行相互核对, 加强对财政部门、国库和部门的“三位一体”审计, 促进国库履行职能。

6. 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政府采购制度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一种支出管理办法。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区试行招投标方式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今后还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审计机关应以政府采购资金为主线, 对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 采购资金的筹集、管理, 采购方式和程序的执行, 采购合同的履行等实行跟踪, 大胆揭露泄露标的、行贿受贿等问题, 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新兴产业不断崛起, 经济活动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一些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导致财政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益不高, 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资源配置效益不佳, 税制结构不尽合理, 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 预算编制方法改革不到位。调整和重新确立审计监督重点, 应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情况的审计;加强对财政供给范围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抓好重点资金的专项审计;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促进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公共监督 篇8

一、我国财政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财政监督法制建设, 我国涉及到的有关财政监督法规有很多, 如《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会计法》等, 但没有专门编制《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的有关法规零散的分散于其他法规的条款中, 系统性有待加强, 导致在实际的财政监督中缺乏一个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依据, 其强制力度和效果均大打折扣。

(二) 财政监督的职能定位不清

财政监督从属于财政管理中, 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方式是将其融入到公共财政管理的体系, 而目前的财政监督职能游离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与公共财政管理明显的不够契合, 管理缺位情况严重。

(三) 缺乏科学的监督决策机制

目前财政监督主要有两种方式, 即主观和经验法。前者是针对已经发生, 且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 相关人员按照领导的指示与安排进行财政监督, 基本是事后监督, 缺乏有效的预判作用, 使财政违法行为主观性很强, 震慑效果有限;后者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 对一些存在较大的资金流的行业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 缺乏有效的指标评价的理论指导。另外, 许多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公布的数据真实性不够或出于某种原因未能公开, 不能为监督决策提供科学的判断, 人为或主观能性较大, 不易较全面的加强财政监督。

(四) 财政监督专项资金缺乏

财政监督涉及的内容众多, 如财政收入与支出、预算与核算、国有资产和会计等, 但目前财政投入的人力与财力严重不够, 因此不可能全方位、多行业的财政监督, 往往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 不能满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要求。资金的缺乏影响了队伍的建设, 如充足的人数、有效的业务培训及监督的办公设备购置等, 使得监督专员不堪负重, 不能对被监督单位实时监控。

(五) 财政监督成果利用不充分

财政监督的根本作用是使财政管理更加有效, 但由于调研力度不强, 对发现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更不能提出有用的合理化建议, 从而导致只能发现及表层解决问题, 没有融合监督与管理中, 不能为防止类似情况再出现的措施。财政监督成果利用不充分还体现在宣传力度,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 很多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其违规操作的法律后果, 威慑力大大降低, 应该将违法乱纪者广而告之, 起到监督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财政监督的措施

财政监督是一种财政改革和管理的手段

(一) 提高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一批相关财政法律的逐步完善与实施, 财政监督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得不到法律全方位的保障, 如审计、税务和会计均有对应的相关监督法律。我国的财政监督法律法规较为分散及系统性不够, 因此, 首先要完善我国监督法律法规, 要有一部权威综合的《财政监督法》, 给财政监督创造良好的法律条件及赋予其职能更多的内涵。

(二) 规范财政监督方式

我国财政监督主要是直接检查为主, 突出微观而忽视宏观, 偏向收入而轻视支出监督, 重专项检查而少常规监督, 多事后而少事前监督等, 这样就导致财政违法层出不穷。针对这些监督方式的缺点, 笔者认为有必要规范财政监督方式, 防止游离于法外的事屡禁不止, 使财政监督科学有序。因此, 财政监督必须进行财政全程监督, 要加强对预算内外资金的有效监管, 对公共收入及支出均需监督, 及时发现资金的违规使用情况, 要建立资金征收入库及支出的全过程监督机制。财政监督要立足于具体财政活动的全程, 加强常规监督, 及时发现及完善不足之处, 要以日常监督为主, 专项检查为辅。

(三) 倡导科学的内部监督体系

预算决定着资金的使用方向, 会计保护资产的正确使用, 这二者在财政监督的过程中要同时抓, 不可偏废。我国实行部门预算, 财政监督要着重紧盯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及其真实完整性, 降低随意性, 使预算更为细化与规范。作为财务监督人员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系统, 监督相关单位的资金分配及拨付动态, 要敏感及时的发现资金的滥用现象, 并迅速将存在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法反馈至被监督单位。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即决算的监督要及时完整, 要避免减征、免征和缓征预算收入现象的情况发生, 避免私自截留、占用、挪用及“小金库”行为, 更要杜绝巧立名目、虚报、谎报及瞒报行为。

财政部门要对会计有效监督, 要对会计信息定期抽查, 确保各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减少人为因素的弄虚作假。要加强对会计中介、会计信息及相关单位的行为监督, 要按照相关行为标准及执业行为规范认真监督管理, 建立合理规范的内部预算与会计监督体系。

(四) 明确部门内部职能定位

财政监督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 实施监督管理各单位在财政过程中合规, 从而确保财政收入支出正确。在此过程中, 往往要涉及多部门监督, 如审计、税务等监督, 有时难免会出现工作重叠, 出现推诿的现象发生, 因此在财政部门内部要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定位, 实行部门内部的监督机制。多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要互相配合, 通力合作, 做好被监督单位的监督工作, 同时也能有效的建立起事前调查、事中跟踪及事后检查的全方位财政监督体制,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

(五) 建立严格财政监督执法机制

严于律己, 方能服人, 财政监督必须首先要做到对待工作公平、公正、公允, 不可凭自身的主观直觉, 按自身的意图监督执法。财政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按章执法, 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 不越位执法, 更不能监管缺位, 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在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内部要建立起绩效考核体系, 从严要求,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要加强公检法的联合办公, 对内部人员知法犯法, 懂法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严肃打击, 使财政监督管理人员自身能先过法律关, 才能为财政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 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财政监督队伍作为法律法规的践行者, 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正派的工作作风, 才能使监督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组建并完善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就要求知识结构均衡、年龄搭配更为适宜、政治觉悟更为高尚及处事交流更为稳健, 方能使财政监督更能服人。要经常组织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交流及比武练兵, 从政治思想、职业技能及道德责任心上下功夫, 使其能经得起现实工作的考验。

三、结语

财政监督能够防止预决算及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失真而带来的各种失误, 通过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建设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共财政风险,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保障, 为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及财政的合理分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拴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聂丽君.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 2011 (04) .

[3]胡传印.我国的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07 (38) .

[4]苏明.我国公共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大家论坛, 2008 (08) .

公共监督 篇9

在分析当前湖北省及国内典型地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借鉴国家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方式的基础上, 对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进行相关内容设计。

1 湖北省及国内相关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湖北省在综合监管机构、交易平台、管理制度、评标专家库、行业自律组织五个方面均形成了统一的综合监管模式, 促进了招投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四川省着力强化组织领导, 全力构建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着力强化制度规范, 全力构建高效廉洁的运行体系;着力强化监督检查, 全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惩防体系。积极探索出了“三大体系”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模式, 促进了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南京市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服务创新, 探索出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二四六”新模式。搭建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两结合”监管平台;研发应用网上电子招标系统、工程货物网上电子招标系统、政府采购竞价系统、产权交易电子化竞价系统“四大”业务系统;建立“六统一”管理机制, 加强有效监管, 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实现公平竞争。

2 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分析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的依据是监督管理制度和行政分工格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是综合监督管理职能, 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检查、指导协调机制是由国务院指导建立的, 两者共同形成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该体系负责统一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综合监管和行业主管的分工, 体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既有工作指导关系, 又形成了分工但统一协调的体制, 从而实现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区域监督管理相结合、地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执行和安全标准的配套实施, 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体系。

3 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设计

3.1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权力边界与职责范围

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依法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直接监管与间接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1)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管理体系设计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权力制衡机制, 改变行业部门的同体监督就必须纳入第三方监管, 即由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综合监管。该研究设计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系与行业监管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并不是取代行业监管, 或否定现行的行业监管, 它通过将行政监督职能与交易监管职能分离, 对交易过程进行监管, 从而加强权力制衡机制。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载体, 属于横向监管。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监管着眼于本行业、本部门, 其侧重于产业政策、行业技术规范的落实情况, 属于纵向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系中,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努力形成监管合力。

2)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的权力和职责

湖北省实行“委员会—办公室—中心”三级管理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体制。该文设计的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权力和职责如表1所示。

3.2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各方法律责任分析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设计应全面覆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交易主体的行为。该研究以省监察厅关于《违反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鄂纪发[2007]8号) 为依据, 并结合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的现状, 对各交易主体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 公共资源交易主体各方法律责任分析如下。

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公平、公正和规范方面;招标代理机构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前期招标准备工作要可信, 信息发布要及时, 资格预审要严格, 招投标过程中要保持廉洁性, 做好服务工作, 确保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是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方, 其法律责任如表2所示。

4 完善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

4.1 尽快确立综合监管体制中综合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1) 当前“两法”并行的基础法律环境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 我国目前主要的法律基础是《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该法律基础规范着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对政府而言, 降低了管理成本, 为国家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同时, “两法”并行也是当前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权力寻租现象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制度根源。

2) 法律先行, 制度先行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缺乏手段和法律支撑, 在已有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 只是体现协调监督作用, 自身没有独立的监督执法权, 统一集中管理很难实施。地方综合监管机构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依据相关法律, 会同地方立法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监督部门的职责, 细化招投标过程的监督管理。

4.2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步伐

1) 诚信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体系

诚信是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目标实现的基础, 法治是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立的保障。地方各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诚信体系, 促进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使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此外还要积极营造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环境。

2) 诚信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的诚信信息管理系统是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应能够确保诚信信息搜集、整理和及时准确地实现共享。建议严格执行《湖北省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信息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逐步实现全省、全国联网, 并在相关网站上逐步实现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认, 彻底打破地域封闭, 形成“一地受罚, 处处受制”的失信惩戒机制。

5 结语

该文分析了湖北省及国内相关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的发展与改革现状, 借鉴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状态, 对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并提出完善和规范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 以便全面提升招投标工作水平, 营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摘要:在分析湖北省及国内典型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的经验, 从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的权利边界、职责范围以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各方法律责任等方面研究适合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的管理办法, 以期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关键词: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雷蕾, 谭跃进.招标评标方法的适用性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3, 4 (3) :87-91.

[2]刘仁彪.防治腐败要求改革公共资源管理体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51-55.

[3]郑边江.建设工程最有优招标机制的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25 (10) :53-56.

[4]王雁伦.地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现状及规范运行探讨[J].中国招标, 2009 (19) :7-10.

[5]秦伟彬.对依托有形建筑市场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思考[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9 (3) :13-15.

[6]Friedman L.A Competitive Bidding Strategy[J].Operations Research, 1956, (4) :104-112.

论公民参与视角下公共权力的监督 篇10

1 公民监督公共权力的制约因素

1.1 公民教育的有限性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

公民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 个人素质不强, 妨碍了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政治生活中, 公民主要通过接受教育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明确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并通过自己的政治判断影响政府的行动和国家政治生活。但是, 当前中国的政治教育还主要是一种精英教育, 许多公民特别是基层公民由于受教育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政治教育, 许多农民目不识丁, 没有基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 在政治生活中处于冷漠状态,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也没有树立起应有的责任感。

1.2 公民权利的弱化性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

公民权利意识不强, 看到现实中权力的强势, 出于安全的考虑, 不愿参与政治, 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在现实政治生活中, 公民权利经常因为公共权力的暗箱操作而无法有效地行使。公共权力享有者特权思想浓厚, 自以为是, 而广大民众又缺乏普遍的民主、平等观念, 长久以来形成对权力的敬畏和隐忍的心态, 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 公职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对公民的监督进行报复、压制, 不把公民监督放在眼里。因此, 公民为了寻求安全而自动放弃监督权, 远离政治生活, 致使公共权力的运行失去了民众监督。

1.3 参与渠道的不畅性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

政府提供的参与渠道有限, 而且形式化严重, 让公民觉得自己参与政治影响公共权力的作用微小, 也不愿再参与公共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由于政治参与渠道不畅, 使一些公民的要求得不到及时表达, 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 委屈得不到及时申诉, 其监督权利被淹没在了形形色色的长官意志之中而失去了监督作用。

2 公民参与视角下完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途径

2.1 加强法制建设, 保护公民参与

依靠法律制约权力, 完善法制建设, 保护公民参与[1]。要用法律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和维护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实现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建立并完善行政公开法律制度, 使公民对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得到法律保障, 从而拓展公民参与的范围和深度,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同时,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要注重保护公民监督公共权力的安全性。对公职人员的报复、压制行为要予以严厉制裁, 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使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既能把群众的监督放在眼里, 又能使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监督公共权力时具有安全感,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2.2 以权利制约权力, 加强权利监督

公民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 对公共事务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进行批评, 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还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并积极配合查处, 用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 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能够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2.3 发展公民社会, 加强社会监督

积极发展公民社会, 通过社会健全的社会组织和发达的公共领域形成强大的力量来监督公共权力, 制约其滥用和扩张。让公民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社会的自我管理中去, 弥补国家能力的不足并促进以官民合作为特征的治理和善治[2]。公民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性社团组织所形成的互惠、信任、合作等规范, 是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另外, 公民社会的公共领域也为公众的参与、监督公共权力的运用提供了场所。公众形成的公共舆论对政府构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和政治压力, 从而促进了政治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避免了秘密黑色政治, 有力地制约了公共权力的滥用。

2.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

加强宣传与教育, 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民主法制意识。教育程度和民主法制意识的普遍提高, 才能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转变落后的民众意识, 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角色与所拥有的权力, 自觉加强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 使公共权力运作过程中竭力围绕公民权利, 促进公共权力向良性方向发展[3]。

2.5 建立“阳光体制”, 实行“透明行政”

转变和扩大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建立“阳光体制”, 实行“透明行政”。美国学者乔治.艾米克提出“让阳光照亮体制”, “阳光是最理想的消毒剂”。国外的经验表明, 建立“阳光体制”, 实行“透明行政”, 有助于扩大公民参与, 加强公共权力的监督, 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

建立阳光政府, 要实行程序化政治, 如决策过程公开, 各类政权机构政务公开等, 通过公开化的管理方式, 使公民广泛接触政治生活, 参与影响政府的构成和决策, 监督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4]。同时, 公共工程、公共服务、市场建设等实行公开招标和竞争投标制度, 招标、投标过程必须是透明的, 公开面向公众, 这样公众在参与招标投标的过程中监督了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

2.6 发展市场经济, 创建软硬资质

发展市场经济, 提高公民参与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软、硬资质。发展市场经济, 利用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心理结构, 使人们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民主、竞争、创新等观念, 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监督公共权力提供思想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善监督技术、通道和方法, 特别是交通和通信设施以及大众传播媒体, 这些技术的提高将增强公民的政治沟通水平和政治资讯能力, 促使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监督公共权力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 结论

公共权力是权威性分配稀缺资源的基本工具, 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最有效的杠杆。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 因此, 广泛的公民参与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 维护公共权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同时能够增进政府的责任性, 推进服务型政府和阳光型政府的建设。

摘要:公共权力是维护公共秩序, 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 公民参与对权力监督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应从公民参与角度进行论述, 探讨公民监督公共权力的制约因素, 最后提出公民参与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权力,公民参与,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穹, 张智辉.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9.

[2]舒扬, 莫古武.权力市场化与制度治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3]韦彩玲.公共权力制约功能的实现与公民参与研究[J].政府与社会, 2009 (6) .

公共监督 篇11

地铁公司最初对市民质疑的回应颇有些冷淡,言谈之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翻新是用我自己的钱,不用向公众作交代。

果真如此?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围观中,讨论的焦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话题——对于广州地铁总公司这样的主营公共服务的国有企业,其日常经营维护的费用,是否该接受公众的监督?

由政府转向企业的公共服务

中国的公共服务项目,历来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需要什么,拨多少款,政府均有严格的计划。类似于经营地铁交通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国有企业,由于利益统统归国家,也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更像是政府的“工厂”或“车间”。

这种状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发生改变。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来增强企业活力,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企分开,意味着“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

“广州地铁的情况还不一样,广州地铁是接受财政补贴的,更不能浪费。”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朱列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国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充分市场化完全自由竞争的企业;另外一种则是垄断企业,经营的项目往往关系民生——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公共事业已经逐渐转向由企业经营。

这也是广州市政府2008年“第39号文件”近期备受关注的原因。根据这份文件列出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广州将在交通、水务、地铁、燃气、垃圾处理、城建、亚运城等重要领域培育七大专业投融资集团,使其成为承担城市建设任务的主体,同时也负责各个领域的收费和经营。

成立于1992年的广州地铁公司就属于此列。它不仅包揽了一个城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并长期接受财政补贴,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唐昊对此评价,“用企业化的方式对城建投融资平台进行改制,增进效率,大方向是对的。”但他同时认为,公众对于此类公司的经营,是应该有知情权的。

缺位的所有者

与国企改革同步进行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计划经济的国企利益关系中,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基本一致。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其利益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出现了分离。

为了激励国企发展,政府从1994年起暂停向国有企业收缴利润,直到2007年才恢复。当利润归属于企业时,如何分配就成为职工的关注点——事实上,多数“天价”新闻是由垄断企业职工爆出。

而在政府放松监管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名义上是全体人民——也失去了发挥其功能的有效途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对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出了全新的设计: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但为了防止国资委成为企业的新“婆婆”,其代表“全体人民”履行“出资人”权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派出监事会的方式进行,而且,所有对国有企业的检查,均属于事后监督。

新的矛盾就此出现: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政府需放开监管;监管滞后,则损害了“所有人”的权利。

“我国国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尽管国有资本名义上是国家和人民的,但这些国家出资的垄断国企的成本开支和收入分配,既不受人大监督,也不受社会监督。”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叶才勇指出,作为国有制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国有资本运营的预算监督应是国家预算监督的重要内容。

人大是否应该履行监督职责?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关注。

2008年初,在珠海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会议,核心内容就是“国资预算”与“国资监管”,当时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郑重宣布:“用三年时间,将国有企业的账本向社会公开。”

一年半后,200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政府预算,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按照全国人大要求,中央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于2010年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然而《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对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费用,是否应该编入经营预算项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有专家指出,“这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容只包含央企给中央的分红收益及其支出的预算,而不是对垄断国企本身的预算监督与约束。”

在各省市级别,国有资本的预算尚未正式向人大公开。即使在广州这个率先“晒”政府账本的城市,国有资本运营的预算对人大代表来说,也是一个未知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政预算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像广州地铁总公司这样的城投集团,由于是企业性质,其运营成本等均不需要向人大报告。但这类由政府担保的国有企业,一旦亏损,最终还需政府替它埋单。”换句话说,赚了归地铁公司,亏了全体纳税人来赔。

事实上,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真正实现赢利的地铁只有香港地铁。广州地铁每条新线的建造费用都由政府投资,仅为办好亚运会,广州在6年间开通5条地铁线就花了547亿,占此期间广州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一半以上。

三年前,广州地铁方面曾经坦言,“目前广州地铁所谓的盈利,是把建设成本剔除,只计算运营成本(包括电费、维修、人工、管理、相关税费等),在与票价收入、多种经营打包相冲抵后的盈余……”

朱列玉认为,从世界范围看,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性、社会性和惠民性远高于商品性,地铁只能是民生工程,“对于暂时不能盈利的部分以纳税人的钱作为补贴来为公众服务,无可厚非。但这也意味着,地铁维修、维护资金必须用在关键地方,才不会产生浪费的嫌疑。”

他认为,“对于这种财政补贴的垄断企业,其接受监管的约束程度应该不亚于一个政府职能部门。”

《企业国有资产法》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遗憾的是,在此次广州地铁翻新事件前,公民的这项权利始终躺在法律条文中。

因此,朱列玉建议,“地铁公司日常的收支都应该纳入人大的预算监督。地铁的亏损需要财政来补贴,是纳税人的钱,不能乱花。”这在以开明著称的广州,或许可以得到实现。

2010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明确规定,将“有市本级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立项”视为重大事项;该《办法》的《说明》补充强调,“把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纳入重大事项范围”,人大常委会对重大事项既可以行使決定权也可以行使监督权。

该办法施行一年以来,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等人经常因为一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没有向人大报告而频呼不平。这一次,他们在实地考察广州地铁一号线翻新工程后,向广州地铁公司建议:一号线车站改造翻新太浪费,地铁应停止该项工程。

公共监督 篇12

一、我国消防监督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

(一) 消防监督人员流动性较大

受我国的消费体质的限制, 我国消防监督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进而导致消防监督业务在时代发展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由于消防监督人员转业、复员、调转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消防监督岗位中的干部队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特征。消防监督人员通常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被更换或进行岗位调整, 进而使得消防监督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一直在较低的层次进行徘徊。在实际工作中, 大规模的工程项目、重大型的火灾隐患等工作, 需要消防监督人员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 且能够长期对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和监督。

(二) 消防监督人员编制数较少

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具体的任务未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开展, .按照专业性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标准, 大多数基层大队一般情况下, 只有三名消防干部, 该部门的工作任务量较大, 如日常消防监督管理、火灾事故调查、建审验收、消防宣传工作的管理与培训等综合性的工作。当地政府还要求消防干部参与地方组织的检查、学习、培训工作, 这就导致消防部门的人员较散, 工作者的精力不够充沛, 进而导致消防工作未能够全面展开, 执法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 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当前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中, 现有的消防监督人员, 在应征时的文凭仅仅是高中文化, 很少工作者受到高等专业教育。近几年, 该领域招收一些大学生干部, 但没有监督干部帮助他们, 这批大学生未能够有效的进入到消防监督工作角色中。此外, 我国当前的消防教育最高学历已经向硕士研究生进行不断的发展, 很多执法监督工作者没没有专业性的培训机会, 这种形式下造成消防工作者无法全面性的适应时代对消防监督业务的需求。

二、全面推进公共消防安全的管理对策

(一) 创建专业性的职业消防监督体制与人才激励机制

专业性的职业消防监督体制能够全面性的将消防监督业务骨干进行有效的保留, 这对于消防执法的稳定性与公正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 职业消防体制通常仅仅是单一的面向消防监督与消防管理工作, 主要进行灭火救援消防工作, 在人才引进的工程中, 可以针对实际需求采取竞争上岗, 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促使消防监督部门引进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此外, 将专业性的指导方针应鼓励应用于具体事件处理中, 促使消防安全不断的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进行全面发展, 并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

(二) 加强专业性的业务培训, 有效的提升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展开, 需要全面加强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效的确保各个消防监督干部具有专业性的进修培训机会。对于在岗的消防监督工作者, 需要定期进行考核, 采取上岗资格证书管理机制, 未能够取得资格证书的干部需要脱产学习, 有效加强其对消防监督干部队伍的专业性业务管理。

除此之外, 需要严格的规定消防监督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消防监督工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法律行为,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府行为。采取科学的策略全面进行消防管理社会化推进, 是现代化时代发展的新形势。这种形式对于消防执法监督工作提出创新性的需求。近几年, 随着我国消防监督工作量的增多, 基层消防监督工作者较为缺乏, 需要加强专业性的业务培训, 有效的提升消防监督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三、整合资源, 全面抓好科技强警工作的展开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专业领域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日益推广, 消防监督技术装备在我国消防监督工作中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消防产品强制认证措施对于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定性作用。

我国各级消防部门需要政府整改部门加大力度进行装备建设的投入, 进而有效的确保管理经费到位, 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齐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需要全面性的加强对监督干部的专业培训, 促使操作者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进行消防监督工作的展开。针对我国消防监督部门的实际情况, 可以采用专业性的人才与科技优势来, 有效的推动消防监督工作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孟淑英.资源卫星遥感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 (上) [C];2011年

[3]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 (上) [C];2011年

上一篇:掌握式教学下一篇:接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