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美学价值

2024-07-02

商业美学价值(精选11篇)

商业美学价值 篇1

摘要:近几年国产电影学习好莱坞用巨额投资制作了许多超级大片, 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同时也遭到了批评。与此同时,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极高的投入产出比证明国产小成本电影完全可以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小成本电影的商业美学价值。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商业美学,商业性,艺术性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意, 电影制作的产业化特征决定了电影必须考虑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回报。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是相互依存而发展的, 电影艺术是依存其商业性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电影生意也是靠他的艺术性来获得美感。所以电影是一种艺术的商品, 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的艺术。

一、电影的商业美学

所谓电影的商业美学就是电影按照市场需要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的体系, 好莱坞便是电影商业美学运作的典范。电影的全球市场份额一直被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所占据, 这是符合电影生产规律的, 因为大片本身就是商业化产物, 好莱坞大片从制作到营销都是围绕市场来进行的。美国的商业大片往往有恢弘的场面、紧张的情节, 精彩的动作场面, 庞大的明星阵容, 可以说具备每一个更能吸引人眼球的元素。这些年国产大片学习好莱坞用巨额投资制作了许多超级大片, 比如《英雄》、《无极》、《赤壁》等等。这些国产大片画面极尽华丽铺张之能事, 比起好莱坞也毫不逊色。这些根据市场营销需求配置的商业美学元素在票房大获成功的同时也遭到很多人的诟病, 牵强苍白故事情节, 概念化的人物塑造, 混乱的价值判断以及情感的缺席, 人们在大片的视觉轰炸中已经渐渐审美疲劳。

二、小成本电影的商业美学价值

根据传媒经济的规模效应决定了小成本电影根本无法与大片相抗衡, 两者在资金投入、制作水准、明星效应以及宣传效果等方面都不可相提并论。2006年《疯狂的石头》电影投资是300万但创造了3000万的票房神话。之后《夜店》的成本是250万, 在全国公映一周就拿下800万元票房, 堪称当年最大票房黑马。《疯狂的石头》与《夜店》都是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例子, 极高的投入产出比证明国产小成本电影完全可以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这些在票房上获的成功的小制作电影各有各的特色, 但总的来看在商业美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普通的现实生活中攫取题材

小制作电影的题材往往来自于普通的现实生活, 小成本电影因为没有巨大的资金去搞华丽的场景以及高超的特技, 所以只能演绎比较朴实的现实生活。《疯狂的石头》没有宏大的叙事主题, 一以贯之的是黑色幽默的草根文化, 其中不但主角全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电影内容上让观众感觉到草根气息。《夜店》讲述了一群都市小人物在一家24小时超市发生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惊险搞笑故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只有15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 他是靠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而不是好莱坞的电脑特技来打动人心的。这类成本影片题材都是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以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为主人公, 这些都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

2、内容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所有小成本电影如果要生存首先需要得到市场认同, 靠什么获得市场的认同, 除了需要契合市场的题材, 还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很多小成本电影常常让人联想到阴郁的风格, 深刻的命题, 还有特立独行不管不顾的表达方式。比如王小帅、贾樟柯的电影在国外获奖到国内却曲高和寡。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产电影中能与好莱坞电影抗衡的影片, 除了少数大制作影片以外, 基本上都是喜剧类型的影片, 如《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天使爱美丽》、《罗拉快跑》等等。可以说有趣的故事和有趣的叙述是小成本电影在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胜出的重要因素。《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是一部投资仅500万美元的轻喜剧片, 但影片上影后票房奇佳。这部电影汇集了幽默、忧伤、浪漫、爱情等各种因素, 让这部低成本的影片成为风靡世界喜剧电影。《夜店》导演杨庆说:“我不想让故事的思想性太深, 最后为他做了件趣味的外衣”。[1]电影的情节趣味横生, 笑料不断。这类小成本影片能以黑马的姿态脱颖而出得益于他们的温暖大众的娱乐精神。

3、具有一定的新意并且注重细节品质

因为小成本电影不能依靠绚丽的特效和大牌明星来实现宣传, 小成本电影要吸引观众就要靠题材上的独具一格以及别具匠心的拍摄技巧。这也是小成本电影相对于大片唯一的优势。大制作电影由于高额的成本及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选材上往往比较保守, “创新与影片的经济成功成反比, 因此, 创新往往遭到反对”。[2]很多好莱坞大片在故事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创新, 《2012》没有什么故事, 《阿凡达》是一些经典的老故事组合。但电影作为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和投资又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投资巨大的商业电影遭遇票房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而依靠灵活的、符合市场的选题“创意”的小成本电影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疯狂的石头》《夜店》等小片正是凭着独特的创意意想不到地赢得了高额回报。《疯狂的石头》之后, 其他一些小人物的喜剧电影诸如《光荣的愤怒》、《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都没有获得太大成功, 主要是因为一味的跟风模仿, 这样的模仿还显得很笨拙。另外有些小制作电影之所以口碑不佳主要是因为细节上的粗制滥造, 作为艺术审美的第一感受, 细节的粗糙往往令人无法容忍, 细节失准也就影响影片的观赏性。所以即使影片的内涵丰富, 可是如果人的动作僵硬, 剪接处理粗糙, 情节缺乏连贯性, 台词缺少表现力, 或者没有精心的后期调色等等问题就会让产影片生“不好看”的感觉。

三、结论

商业与美学的结合会成为电影的主流, 既有《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和《盗梦空间》这样的大制作电影, 也有《两杆大烟枪》、《天使爱美丽》、《疯狂的石头》这样的中小制作的影片。这些典型的电影范例意味着电影将显现为一种具有商业美学价值的电影。很多小制作电影之所以叫好又叫座就是因为很好地处理了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小成本电影要想获得成功只能在题材和模式寻找突破, 兼顾商业和文艺, 用商业的角度来运作, 用文艺角度来创作, 这样才能突破固定的模式, 获得商业与美学的双重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倩, 《浅析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出路》, 新民周刊, 2009年8月16日

[2]沙莎, 《小成本电影的突围》,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2期

“碎生意”与小众商业美学 篇2

必须承认的是,移动互联网让“人”的一切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消费场景、沟通场景、生活场景的多样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格的多样化。可以说,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每个人,都拥有了真正意义的“碎片化”人格,相对也会扮演着“碎片化”的社会角色。

由此,“碎片化”的生意也就随之诞生。

(本专题28-31页)

互联网给了小众更好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奇葩”创意已经走上了商业化之路。互联网下的众筹模式让一些脑洞大开的人们实现了梦想。

美国有一位行为艺术家,众筹的项目是从60英尺的高度将一架钢琴砸向由385只香槟杯组成的香槟塔。众筹金额为2300美元,最终他得到了2975美元的支持。这个项目得到了成功,众筹者可以得到现场的玻璃碎片以及限量版的DVD。

在中国,前不久,一个众筹花砖的项目在一个月时间,获得来自全国1843人的支持,众筹到了191万元的资金,是预设标的的6倍多。这是一个叫杨函景的小众爱好者创造的商业奇迹。

杨函景是厦门人,爱好收集旧物,人称“旧物君”。过去12年,在城市拆迁改造中,他从挖掘机下抢救出32吨纯手工老水泥花砖。为了让这些带有城市记忆的旧物有更好的存在形式,他发起了这一众筹项目,就是“建一座花砖的时光花园”。

这个奇迹发生在移动互联时代。“这是一个个性化时代,但一定是在互联网时代,才可以让如此小众、个性化的产品迅速找到种子用户,并得到传播。”这家众筹网站的相关负责人认为。

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一书中指出,只要找到1000个铁杆粉丝,就可以形成一种商业模式。

Facebook的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也在2010年就说过:如果我一定要猜的话,下一个爆发式成长的领域,就是社群经济。

但如何找到这1000个和自己有同样兴趣的人?在传统年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付出很高的成本,而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小众行为的商业化提供了基础设施。

盈动投资的创始人项建标认为,互联网大众市场创业已经是一片红海,就是流量的生意,机会不多,现在必须进入到垂直细分的市场的时代,你的商业原点需要像水滴一样精致,随时准备在合适的点上爆发。说白了,痛点越来越少,未来都是个性小众创业,提供的就是超过预期的产品。当然,个性小众是起点,最终还是要遵循商業的逻辑,必须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

“互联网给了小众更好的机会。”他说。

“从小众到大众只有一步之遥,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从小众开始的”

在现代商业模式中,第一个根据收入、地域、性别、教育程度将小众的消费者区分开来的传统大众商家是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决定给不同的消费者提供适合自己的不同档次的汽车。他们精心组织、引导受众主动介入,通过各种技巧,营销、讨好,甚至引诱,调动小众,或者说分众的兴趣,让这些人最终成为大众。通用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

这种引导小众成为大众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被敏锐洞察的商家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

如中国文青小资最集中的豆瓣网,正是小众做大的代表。在豆瓣上,“小组”是一项很重要的服务。任何人都可以成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这样的小组千奇百怪:“请假借口研究所”、“自己和自己玩”、“古怪比喻兴趣小组”、“ 跟在陌生人后面排成一列走”……

豆瓣给予每个用户细分到个人的服务,并提供让每个人依据兴趣自由组成小群体的条件。豆瓣网形成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大平台,吸引了注册用户近亿的各式各样的小众群体,并促进了小众文化的传播,其赢利模式也就由此而生。

“特立独行、自我意识很强的90后开始借助互联网,找到趣味相投的群体,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孤独怪异。相比‘随大流’的普通大众,他们更愿意将个性的东西表达出来,而这些内容,正是网络传播偏爱的,背后如果有商家的推动,内心其实也藏了个性的大众很容易被‘俘虏’,小众很快就会成为主流大众。”一位资深媒体人这么认为:“从小众到大众只有一步之遥,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从小众开始的。”

“逼格”的商业价值:惺惺相惜与内容为王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众”产品,完成了大众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大众”产品,开始追求“小众”逼格……

前者如NB(新百伦)鞋。你会发现,这款曾经被少数上层人士追捧的运动鞋,如今俨然成了“街鞋”。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种情感,需要极致、个性化的表达。因此,最好的产品,能同时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每个用户在感知、消费、体验产品过程中,都能重新找到自己、找到一种“小众”的尊崇感,找到一种更加高冷的“逼格”。

在这个意义上,“小众”已成为每个产品新的核心能力。所谓小时代,其核心内容也是“小众”。

后者如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最大程度释放规模化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也最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小众”的可能。

比如每当你看到一个小女生手握着五月天的歌词瓶可乐——伤心的人别听慢歌——走出便利店时,你仿佛都能读到她一连串的故事。而这也正是她挑选五月天歌词包装的用意——让你们看到“我”的内心,体会到“我”的不同,甚至能通过某种方式,给“我”一些共鸣。

小众民谣歌手宋冬野的《董小姐》为什么在年轻人中如此盛行?你应该仔细体会他的歌词:董小姐,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爱上一匹野马 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如何用“我”的口吻,来讲述每个人生命里都可能经历过而又不尽相同的爱情。于是,每个人都有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而移动互联网又能够让这种共鸣快速传染、引爆,最终满足了每个人身上那么一小点儿需求……

哈金在《小众行为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过去的大众市场,习惯从价从量,企业所获得的品牌忠诚度,往往只是随着价格竞争而来的结果,而不是真正出自消费者打从心底的选择。但是小众市场不同,通常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有一股惺惺相惜的聚合力,越是有多元选择的市场,就越是会产生渴望独立见解的人,甚至不需要商家营销就会帮着口耳相传。

商业美学价值 篇3

具有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三种属性。电影的制作、发行都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 这客观上决定了电影首先应该被视为一种商品, 在电影创作中, 经济因素成为了电影人不可回避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电影这一商品的特殊性在于, 电影所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 这种情感要打动人, 就必须具有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不具备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的影片, 是无法吸引观众观赏消费的, 电影的商品价值自然也就无从体现。在这个意义上, 电影是一种审美文化的商品, 电影的消费则是一种审美文化的消费。电影是一种商品艺术, 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的艺术, 也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基础。

一、电影商业美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美学是研究人类一般审美现象的学科, 美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审美现象, 而电影美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电影审美现象, 这是电影美学不同于电影艺术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所在。电影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电影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和规律。总的来说, 电影商业美学是通过研究商业电影的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体系, 通过研究观众观看商业电影的审美心理, 揭示商业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互动规律。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的电影事业有了大跨步的提高, 国产电影潜力巨大, 商机无限。其中国产的商业电影的发展更是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 此后还出现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还有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以中国武侠风为题材的商业大片。虽然这些大片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 在视觉和特技效果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令人惋惜的是, 这几部大片虽声势显赫, 其美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国外也未取得预期佳绩。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产的商业大片体现和传达的更多的是中式形式美而缺乏内在美, 缺乏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互动, 也可以说是这些所谓的商业大片缺乏被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没有起到深化内涵慰藉心灵的作用。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曾说过, 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震惊。现今国内电影正趋向感官与心灵的双重刺激, 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高投资、大导演、大明星、高回报的“高概念”电影占据着人们的主要视野, 但是这些影片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是缺少人文关怀。

中国电影要在全球性的语境中突出重围, 必须将“商业”、“美学”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这是商业电影创作的最理想状态, 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抓住电影商业美学的精髓就尤为重要, 寻求一种既被国内观众接受又被国际认可的价值体系。

二、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蜕变历程及启示

冯小刚是当代中国商业电影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导演之一。从1994年《永失我爱》首执导筒, 到1997年《甲方乙方》初露峥嵘;从冯氏贺岁的“一枝独大”, 到喜剧悲剧正剧、边缘主流的全面开花;无论称之为“冯小刚品牌”, 还是“冯小刚效

●史哲荣宁静赵伯飞

应”, 19年来, 冯小刚电影在与当代中国电影互为镜像的发展历程中, 走出一条独特的冯小刚之路, 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建构和中国特色电影商业美学。冯小刚的作品, 一直都被挂上了商业电影的称号, 他自己也从未否认过影片的商业价值。冯小刚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电影市场的敏感反映和他对影片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合理的平衡能力。但这不足以让“冯小刚品牌”在中国当代影坛长久屹立, 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他区别与其他电影人重要标志是思变性。随着个人阅历的增加和岁月的沉淀, 他认识到了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的职责不仅仅是拍出一部让观众捧腹大笑或者是留下的只有华丽宏大场面的作品, 而是要拍出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美学价值融为一体的影片。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震惊更是心灵的震撼和人性的反思的作品, 做一个有良知的电影人。可以说冯小刚作品风格题材的变化, 也是其电影商业美学形成的蜕变过程。

虽然《甲方乙方》不是冯小刚的第一部作品, 但是冯小刚的名字却是在这部片子出现后被大家熟知。《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某种意义上说冯小刚的贺岁片开启了中国电影面向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一步。以此为起点, 到随后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 冯小刚用贺岁片系列之作展开对市民通俗情感的本土化表达。但是喜剧贺岁的十年, 冯小刚的电影价值却在高票房和无奖项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冯小刚的贺岁系列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审美主体的局限性。

《天下无贼》也是作为贺岁片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的, 但是已经代表了冯小刚转型意图。《天下无贼》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借鉴了好莱坞情节剧的模式的盗匪类型片, 其商业美学来自于好莱坞经验。剧中傻根的真与善, 唤起了盗贼夫妇王丽和王薄内心潜在的良知, 为了守候傻根“天下无贼”的信仰, 王薄最终与黎叔决斗失去了生命, 王丽失去了爱人, 怀着自己的孩子坚强地生活。《天下无贼》区分与以往的贺岁片不是它的好莱坞的模式, 影片不再仅仅是为了博观众一笑而是开始向着人性的真与善靠拢, 开始了人文关怀。《天下无贼》的整个故事正是基于傻根对于“善”的坚守而存在。冯小刚的作品《夜宴》是中国式国际化大制作影片。《夜宴》的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 并没有为冯小刚带来大的收益。至今, 大家在评价《夜宴》时多数会认为, 它是冯小刚执导生涯的败笔。一部影片最可怕的就是灵魂的丧失, 《夜宴》的失败究其根本是《夜宴》中思想的丧失, 美学价值被商业价值所淹没。

痛定思痛的冯小刚在2007年奋力地吹响了《集结号》, 此前深陷分离困境的主旋律片元素、艺术片因素和商业片因素出现了新的交融, 让公众受到中国大片的融合魅力。这部原本属于冯小刚导演的个人转型之作, 在中国大陆当代电影史上产生深远的转型意义。《集结号》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业大片, 它区分于那些以前的中国式大制作的根本是其美学价值的构建。《集结号》将电影具有的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三种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过去的英雄主义是无限度的, 《集结号》里的英雄主义是有限度的, 更加可信, 更真实, 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期待, 更符合公众对人性的认可角度。《集结号》拓展出一种让公众在愉快的观赏中获取情感激奋和精神感召的效果。这种效果无论是对于冯小刚个人还是对于中国大陆电影, 在经过多年的徘徊或试探后, 终于找到了一条把大众娱乐与大众感化交融起来的电影美学道路。

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的平民视角已悄然发生了质的改变。与之相映成趣的是, 随着冯小刚电影社会价值实现的不同, 关乎其电影本身的价值评价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如果说《集结号》是一次华丽转身, 《唐山大地震》则是对冯小刚以往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范式和惯性的更大超越。在这次超越中, 冯小刚直指人性深处, 以23秒、32年沉淀的岁月情感, 构建起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唐山大地震》聚焦于地震发生后在破碎家庭成员心中的“余震”。借助灾难大片的外壳阐述人心的故事。他背离了商业电影的常规, 消解灾难等奇观元素, 转而诉诸观众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和情感价值的体认。《唐山大地震》, 爱与被爱、救赎与感恩、破碎与弥合, 一段历史的记忆, 一场人性的挣扎。影片超越了灾难片的通常意义框架, 升华为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唐山大地震》为冯小刚赢得了不仅仅是票房、口碑, 更是冯小刚人生价值的华丽转身, 从博人一笑到慰藉心灵。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又一次结合升华。冯小刚通过自己的一部部影片循序渐进的构建, 践行着自己的电影商业美学体系, 人性作为整个体系的精髓慢慢地凸显出来了。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还是在灾难片的躯体下来揭示人性的挣扎和升华的话, 那么《一九四二》这部历史片是直指人性最原始的生存欲望。1942年, 一场天灾人祸发生在中国, 河南3000万人饱受旱灾之苦, 1000万人流离失所, 300万人被饿死。在当今这个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所追求的早已不是温饱问题。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人类膨化了的欲望, 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人性一点点的流失。很多人从不知道在我们祖辈们的时代里, 曾经有过如此残忍的事件发生, 他们所追求的奢望的只是活着。影片中, 在逃荒的过程中, 老东家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地主到最后变成了一个靠卖女儿换来粮食以孙子的生存为希望的而继续前行的逃荒者, 最后孙子的离去彻底打垮了这个坚强的老头, 只身往回家的路上走为得只是离家近点。花枝在逃荒的路上, 失去了丈夫, 放弃了很多以前不肯放弃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活着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她嫁给栓筑为得就是让孩子有个爹, 好把自己卖了换粮食让孩子们能够活着。栓柱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 为寻找孩子付出了生命。孩子在这里的化身其实就是生存的期望, 生命的延续。在逃荒的过程中, 人们的所有欲望行为都回归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生存。为了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迫使人性在此暴露无遗。各种被大家所追寻的道德及规则都被丢失了, 却不让你觉得肮脏, 你也没有任何指责的权利。因为大家追求的是被整个人类不可泯灭的权利———生存, 也是所有人性的根源。《一九四二》告诉我们的不光是要正视历史, 了解历史, 更是要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深究和对现有精神思想的反思认知。《一九四二》书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与灾难抗争的韧性的悲歌, 把中国大片的美学再现力推向中国现代历史记忆的深处。《一九四二》再一次为冯小刚证明, 他不再只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导演, 更多的是一个有良知敢为社会承担起责任的教育家。在《一九四二》里, 已经克服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美学价值内在的悖论。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形成互动关系和规律, 成功地将审美客体的思想与审美主体的需求形成了共鸣, 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目的。《一九四二》中, 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的上层建筑精华——人性, 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人性的回归及其借鉴意义

从冯小刚影片的风格、题材的变化中和他的转型突破中, 我们发现题材并不是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它的决定因素。真正能定义一部影片的价值不是它的投资额和制作方式, 而是影片内在的思想性和导演就其要表达的价值与观众之间能否产生共鸣。换句话说,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在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构建过程中, 我们发现冯小刚在践行着一样的艺术信仰———艺术必须传达人类对于理想的渴望, 必须表达人类朝向理想的历程;艺术必须予人希望和信心。艺术凭借其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普遍真实, 诉诸的就不只是某一特定阶级的情感, 而是超越特定阶级的普遍人性。其实就是电影商业美学的人性回归, 冯小刚转型之所以能成功也在于此。

冯小刚电影商业美学构建的成功, 对于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引意义。电影的商业美学发展应该是适用于多元化题材。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不仅只是依靠所谓的中国式武侠, 在影片的选题上电影人大可进行多样性的选择。因为观众的审美疲劳特征, 观众更愿意接受不同题材的影片, 重要的是影片将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 是否达到审美互动和审美教育意义。电影的商业美学发展应该是适用于多元化题材。电影技术的发展, 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震撼, 各种各样的炫技化表演只能满足观众的一时视听享受, 却不能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共鸣, 所以终将被遗忘。电影的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电影的美学价值也只能实现外在美部分。所以说影片的画面感和视听觉效果虽重要, 但不能成为支撑影片的灵魂。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昂首行进时, 冯小刚其实从未放弃过对艺术性的追求, 并在各种类型的影片中实践着他的电影美学理念。王一川说:“一部好片子应当达到三级台阶, 即感目、会心和畅神。也就是说, 一要感觉愉悦, 二要心智共鸣, 三要畅神动魄。”冯小刚现在的作品成功地把主流意识、商业诉求和艺术个性融合在一起, 在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在冯小刚整个电影商业美学价值的构建过程中, 人性的凸显构建了上层建筑的支柱。这些价值能否实现, 在中国电影新的“黄金十年”来临时, 仍旧是对每一个导演的巨大智力挑战。

对中国电影界来说, 冯小刚能够为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形成建构起一种越来越成熟的商业美学。我们希望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的成熟不仅是其个人的成就, 更期望这种思想可以引导更多的中国电影能够伴随观众的成长、电影艺术的成熟和时代的变迁, 达成电影的主流价值与娱乐价值、商业性与艺术性、本土性与全球性的动态平衡。商业与美学的结合, 必然会成为电影的主流, 甚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了新的电影经典, 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这些典型的电影范例, 实际上都在证明商业电影的成功是离不开美学价值的凸显的, 也证明了电影商业美学人性回归的魅力。所以电影商业美学中人性的回归, 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摘要: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中国的电影商业美学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国产电影的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冯小刚导演作品的商业美学蜕变历程, 得出电影商业美学人性回归的重要性, 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电影,美学,人性

参考文献

[1].谭炳坤, 赵伯飞, 张如良.美的哲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

[2].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范志忠.百年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主体变奏[J].当代电影, 2007

[4].尹鸿, 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 2006

[5].张泉泉.从《唐山大地震》看冯小刚电影的价值构建[J].影视与传媒

[6].翟守占.试论中西美学的差异[J].

浅析体育的美学价值论文 篇4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形态的培养往往是主要的目的,然而单一的关注学生的生理发展,对学生审美观的培育却日显不足。体育美育还停留在体育教学中简单的外形表现,这一问题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与审美能力协调发展,从而使学校体育工作达到“身心合一”目的是当前体育美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体育运动的目的,除强身健体外,更以运动美的形式给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给予人美的陶醉,美的享受[1]。体育美学的构建和发展是通过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来完成的。随着21世纪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体育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将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号召下,学校体育工作要注重学生“身心合一”的教学,培养学生用寻找美、发现美的眼光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运动更明白为什么喜欢体育运动。所以,体育的审美功能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体育美学也将以指导人们体育运动的方式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成为人们完善自身、陶冶心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 体育美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和美自古以来就是紧密相连的。体育美伴随着最原始社会实践的产生,人类正是通过走、跑、跳、投、攀登等身体活动完善了智力和体能,而这些最原始的动作中就蕴含着体育美。随着体育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人类认识事物也不断地深化,于是对体育活动的动作、神态、技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的美感不仅仅是外界环境所决定的,而是与人的能动机制有关,于是关于体育美的鉴赏与评价就产生了。

西方文明是从古希腊开始,体育美育思想也在这时候开始形成。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他关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和理性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健康、体型完美、体力充沛,并且培养人勇敢顽强的意志。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的身体发展在前,灵魂培养在后,美育是贯穿整个过程中的”。古希腊的美育思想是体育美学的初步表现,即人体美。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创办的“快乐之家”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他的“通才教育”主张重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是体育美学所表现的心灵美。

1987年,教育理论家滕纯先生提出的“大美育”思想是美育向各个学科发展的标志。熊飞在《中国体育美观的演变与反思》中提出:体育美育就是指人们在体育审美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类自身情感教育的过程,是体育美学研究的最终归宿[2]。

2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曾说过:“美育与体育作为身心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美,同样是体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体育运动本身就包含美的因素。”著名体育美学家胡小明先生在《体育美学》中对体育进行了3个方面的论述,分别是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运动训练中的美育和面向社会的美育。

体育和美育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是育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所以,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才是体育的发展之道。廖艳君指出,在美育与体育的融合过程中,二者有着不解之缘。美育培养的是“美”,体育塑造的是“健”,于是“健美”一词就由此而生。

体育和美育的关系决定了学校体育美育的主要任务,那就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人体美、运动美和心灵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真正在体育美中热爱运动,并在运动中发现美,享受美。所以,要打破当前学校只满足于“书声”,忽视了“歌声、球声”,忽视了美育教育的不良现象,让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的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体育美育的多维视角

体育美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人体美、运动美、精神美。体育运动要以人体动作为基础和前提,所以,人体美是体育美的第一要素。通过人体的运动来完成体育动作所达到的形态、姿势美就是运动美,这就构成了体育美的第二要素。人体美、运动美的表现都是为精神美做铺垫,只有真正对运动中的美感产生能动性的反应,通过审美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才能达到真正美的享受。

3.1 体育美育中的人体美

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苏联的马雅可夫斯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这些观点表明了人体美在体育美中的重要作用。体育运动是以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来表现和创造美的,如,健美运动,健身运动员做动作的时候会根据音乐节奏来展现自己的健美肌肉。他们健壮的肌群、挺拔的.身躯、优美的线条,无处不是体育美的展现,让人陶醉其中。

身体美是人类健康身体所呈现的美,是一种由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健康之美,身体美与人类的健康理想相一致[3]。体态美是身体美的基本表现形式,指人的形体和姿势美。主要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身体形态,骨髂和肌肉发育表现在比例、匀称、和谐和线条上的完善化程度。人的身体形态,一般说是获得性遗传赋予的,但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和加以控制身体形态,使之完善。

人本身的生理结构是最高形体类的典范,人体美源于劳动改造人体形态。人体美最直观的表现是人体符合美的规律,而健康则是人体美的基本条件。从生物学角度看,健康表现为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健康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体各个系统、器官功能正常,这也是人体美的必备条件。

人体美满足黄金分割规律,讲究的是左右对称美。同时左右对称不仅包括左右形体的对称,也包括左右功能的对称,例如:人的左右眼与左右脑功能是对称的。所以说健康美是体育对人类文化的特殊贡献,也是对体育运动进行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3.2 体育美育中的运动美

运动美是身体运动之美,是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体育运动中的美以观众对人身体活动的直观感受表现出来。体育运动既具有观赏性,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又增进人类健康,发展个性。

体育的根本属性就是运动,体育运动能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及美的享受。人的机体掌握的技术和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不是遗传的。在最简单的走和跑的体育活动中,也必须学习要领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技术,这样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因此,在讨论运动美,是具有体育概念的运动美,它不是日常生活中无锻炼目的的身体动作,而是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对运动美的认知和感受,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挖掘人类的生理潜能,锻炼更加精湛的动作技能,才能为人类文明宝库提供精神财富[4]。

3.3 体育美育中的艺术美

体育美和艺术美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美的创造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以及人在审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出生活的美丑。艺术美不仅是生活美的概括与加工,更溶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塑造一系列的艺术形象。而体育美主要本质在于解决美的有机构成[5],也就是说它在接受竞技性要求的同时,也要尊重人体科学规律,通过最少的体力消耗把人的天赋、技能和速度发展到极致。

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一,对艺术来说,体育就是艺术取材的领域。体育借助艺术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正是通过体育的“艺术化”趋势,美学因素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体育领域中,在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庄子《逍遥游》中有“鹏之徙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运动的壮丽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珠缨炫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古人优美的舞姿也把运动的姿态美演绎的惟妙惟肖,秀美大方。

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盛宴,开幕式的设计往往把奥林匹克精神与举办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集体育、音乐、艺术表演等多种元素为一体,以运动会为载体,表现体育伟大的艺术之美。其中北京奥运会就被称为“中华艺术的满汉全席”。

4 结语

《乐记》的美学价值 篇5

[关键词]《乐记》;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音乐理论专著,堪称我国古典美学的奠基石。它涵盖的美学思想是相当丰富和精辟的,对我国古代美学理论有卓著的贡献。它所论述的不仅是音乐问题,而是整个文艺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来看,它有不少论点和见解至今仍有审美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它是中国音乐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开山纲领,其系统、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始终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中对艺术的本源本质、社会功能、审美、创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了“德者……”、“唯乐不可以为伪。”“凡音之起……”等重要的思想命题,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艺发展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最为全面、集中地总结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音乐美学特色。它包含了中国丰富的文化理念,有着宏大的精神气象和坚实的天人哲学基础。在它之后,唯有韩愈、嵇康、李贽等思想家对它思想有所突破与挑战,而大多论著仍然沿袭其思想,未能实现超越。它的音乐思想极其丰富,是在先秦千百年音乐实践和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并带有一定杂家色彩的较为完整的音乐思想体系。它是对孔子以来的儒家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国艺术哲学、文艺理论专著。李泽厚说:“正如西方美学不可不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一样,了解中国美学不可不研究《乐记》。”[1]所以,进一步加强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总之,它集古代乐论之大成,其成果又为其它典籍所汲取。是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并立的古代文艺美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东方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因此,它既是中国音乐美学专论,同时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经典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专论。它以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基础,根据我国先秦时包括歌、舞在内的音乐艺术的实践,详尽而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创作的目的,音乐的美育作用,音乐与政治、社会生活、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音乐审美的过程、方法等问题,在我国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在我国美学思想史中的地位,宗白华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音乐,特别是音乐的社会作用、政治作用,向来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就产生了一部在音乐美学方面带有总结性的著作,就是有名的《乐记》。它提供了一部相当完整的体系,对后代影响极大。”[2]《律吕正义》中说:“囊括古今音乐之道,精粗本末,威缕无遗。”[3]有关音乐的美学思想,从《毛诗序》开始,一直到晚清各家论乐的观点,都没超过它所论述的范围。因此,它在我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中,不仅是第一部最系统的著作,而且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在今天,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它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哲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

三、它反映了儒家美学思想中的真实观,它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特点。在制礼作乐的关系时写道:“穷本知变……。”这是制礼作乐首先必须遵循的准则。在抨击郑卫之音时认为这种音乐会给社会带来“诬上行私而不可止”的不良风气,所以提出人要经受住外物的引诱,否则就会有“悖逆诈伪之心”,就会产生犯上作乱欺诈虚伪的念头。这种真实观是为统治思想服务的。虽受到历史局限性、阶级性的影响,它所表述的音乐美学思想有所偏差,但作为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能以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两千多年以前应用于对音乐的解释,是很可贵的。只是它侧重的是古代的音乐观,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音乐美学。但它所论涉及到了音乐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十分广泛的领域,属于我国最早的“他律论”,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属于情感美学,比西方的德谟柯利特和卢克莱茨的模拟说更先进、更合理。

四、它是在批判总结先秦各家音乐美学思想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巨大成果,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最具系统性和经典性文献。从而被视为“中国美学的开山祖”。[4]它建立在“动静”说与“理欲”说基础上的音乐本源论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最先从正面提出了音乐的本源性问题,而且从人性论、认识论的高度进行探讨,并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它认为音乐本于人心,人心体现“天理”,充分强调人心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因而抓住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它不仅承认音乐产生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且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表现对象上,即人的内心情感产生这一基点上,使之具有了极大的美学价值。它继承了荀子思想,对荀子“精合感应”命题作了发挥,用“感于物而后动”的命题将“情”与“性”区别开来,把荀子思想又推进了一步。它对艺术本源具有反映论的文源观思想,对后代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它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两千多年前它就从音乐艺术创造、接受和再创造等方面,提出了前无古人的,而且是至今仍可借鉴的美学思想。因此,它被称为中国音乐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开山纲领是当之无愧的。它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注重研究音乐的外部关系,极力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化作用,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将音乐艺术作为“以道制欲”的工具,这又违反了音乐是表达人的情感这一本质,限制人性中对其有艺术美感内在的普遍需求,割裂了音乐艺术是真、善、美统一和人类对精神解放、超越现实的自由追求,从而成为“艺术政教中心论”的先声。因此,主观上制约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发展。所以,对它的研究必须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立足现实,涉其精华,扬弃糟粕以建立、发展和充实今天的音乐美学理论提供有益累积。这正是我们研究它音乐美学思想的现实目的和意义。就在它产生不多久的西方古希腊时期,也产生了《诗学》,这可以说是不同国度间的一个历史的巧合。尽管两者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它们所阐发的美学思想意义及影响同样是深远的。概括地说,它有两方面的历史功绩:一是深入总结了中国古代礼乐的历史经验;二是开启了感物说的先声并提出了有价值的音乐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奠基石。但它在某些内容观点上仍囿于儒家天命观、伦理观、功利观,甚至宗教迷信的影响与历史局限。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沙在那里,金也在那里”。 它像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应继续不断地“披沙拣金”、辛勤开掘,让它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光照千秋。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62.

[2][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9.

[3]刘向.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11-1712.

商业美学价值 篇6

商业模式是关系到目前市场伦理的关键, 从目前出现的商业美学缺位、主体遗失, 探讨商业模式的专业基础、美学原则、伦理体系, 在商业模式理论和美学理论之间进行系统的构建, 解决国内工学结合、商美结合的基础理论认识问题, 可以说, 是关系到来年广大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的基础问题。目前, 许多艺术家及新一代高校专业学生驰骋商海, 政府也在积极构建商业模式的美术平台, 商务部也在积极开展高校之间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研究。那么充满了美学气质的美术专业如何摆脱自己观念上的桎梏去和不同的行业在如战场一般残酷的商场上与人竞争, 这无疑得研究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和“美学理论”重构的视角, 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和表象。

二、理论依据与专业突破

商业模式的专业问题和学术专业一样, 一个是广博, 一个是独到, 或者说, 商业模式有基础的一面, 也有专业独到的一面。不同的是, 商业模式的基础目标是获得专业的实际领域, 同时给了专业商业的发展方式, 使他越来越走向大众生活。而专业往往会走向人的体验时间和学术空间, 甚至一味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还原专业”, 使得学识陷入一种假设的模式或者流派构建, 所以, 笔者认为, 商业模式使得专业回归现实生活基础, 从商业模式与美术专业的互利上说, 就是美术专业回归心灵与技巧、观察与体验的统一。

就专业模式上说, “商业模式”不仅仅是具体的美术专业或者美术作品的营销, 而更多的是创业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具体构建。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理解历史上, 任何艺术事业的成就从来就是商业模式的扩大与构建的结果。商业模式不仅仅是买卖方式、市场方法, 更主要的是商业模式要素及其的概念性工具本质上具有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甚至强调专业人才的创造价值。

从美学模式看, 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三种向路:王是超越的美学, 即美和艺术让人从现实的功利中超越出来, 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蔡是育人的美学, 即用美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梁是功利的美学, 即用美学去促成全社会进步。超功利的心灵论, 促功利的武器论, 学校与社会的育人论 (学校美育与生活美学) , 美学的三大基点转换为现代三大教学理论——能力理论、兴趣理论、技术理论。对基础教育与极处教育, 提出了五大启发统一美学、美育、美术。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 它意味着对于经理人来说, 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企业, 在每个行业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 因为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 只要确定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今天, 仅仅选择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 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此外,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作为一个公司, 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在自己的商业模式被复制前重新审视并再次创新。

因此, 两种理论模式结合, 其突破点是:

美和艺术让人从现实的功利中超越出来, 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的现代创造能力。现在, 我们说的能力, 就是从第一种模式中生发出来的概念。商业模式的能力理论包括“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盈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 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 缺一不可。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 “核心竞争力”是手段, “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追求目标, “持续盈利”是客观结果。

商业模式, 显然突出了“培养创造能力, 发展智力”这一人的重要目标, 突出了美术教育强调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知觉过程。商业模式, 即用人的模式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教材是“死”的东西, 商业是“活”的形式。将教材处理成“活”的东西, 将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在人的一生中, 技术活动是人类接触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 “美术”活动即是人们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某种“技术”的加工活动, 没有一定的“技术”, 则无从“美化”。“术”来自生产实际的知识为前提, 以来自新型材料、工艺的技能为基础, 我们看到, 商业模式下的术的形态是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先锋派艺术、信息时代传媒等等, 强调人的奇异的精神世界, 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了商业模式的成熟, 艺术的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模式的回归大众、回归艺术。许多学者认为, 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性的品格, 更加具有实践性的品格, 应该面对现实、应对挑战, 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审美教育, 具有在新的复杂环境中审美地生存的能力。

三、启发与结论

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 美术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 天机活泼, 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以自由谐和的形式, 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所谓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性资源, 结合市场状况与合作伙伴的利益要求, 而设计的一种商业运行组织, 这种商业运行组织一般会设计到供应商, 制造商, 经销商, 终端商, 以及消费者等综合性利益, 因此, 商业模式是一种多赢价值体系下, 主导企业一种战略性构思。商业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渠道策略, 商业模式更多地是一种基于利润结构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性设计, 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渠道铺货策略。

笔者反对一些艺术人士对商业模式的忽略, 否则, 我们为什么建构商业教育体系、专业体系、文化体系?笔者认为, 现在我们对现实的理想与西方的批判精神都要心平气静, 反思国家主义与权势文化的普遍泛滥, 这与商业模式的结构权势的严肃批判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比如,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中, 商业运作机制和模式起了很大作用, 同样, 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也体现在拉斯维加斯赌城的豪华建筑上, 以及纳姆派克的录音装置和低俗的“地下电影”里面等等, 从而把艺术的领域扩大到涵盖了通俗的商业广告, 以及到电视上那种如同万花筒一般的拼图形象等等;并以此而加深了人们的生物性的体验。在不断扩张的消费资本主义经济之中, 人们的主观世界是反嘲和调笑, 混杀和破坏, 市场法则就是大搞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应当结合两个法则, 探讨商贩业模式下的专业构建。

我们的结论和启示是:

第一, 所谓商业模式与专业形式, 都是人类文化产品的分化与结构, 都需要特殊的场景。商场的设计、美女的婚纱、雕像的石座、堂宇的栏干台阶、剧台的帘幕、从窗眼窥青山一角、登高俯瞰黑夜幕罩的灯火街市, 这些美的境界都是由某种模式的间隔作用造成。商业模式也具有美学的效应和功能。因此, 商业模式是体现严肃的、寂寞的、负责的现代人的素质。

商业模式的自在体系, 使某一经营文化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 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好比舞蹈姿态、建筑、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儒商一说, 乃最能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之人生体验。

笔者不同意一味将商业模式视为——“聆听着西印度群岛的音乐, 观赏着西部牛崽影片;中午吃麦当劳;晚上则品尝地方的风味菜;在东京喷洒着法国巴黎香水, 而在下香港则穿戴着意大利‘时髦的’服装;电视娱乐节目则替代了知识教育”。一切都依据“赞助人的情趣”失去了自我而放纵和混乱。笔者也反对所谓的“艺术家, 赞助人, 老板, 画廊老板, 文化经纪人, 乃至学者, 批评家, 和公众都沉溺在实用主义”的消极态度。

第二, 就是商业模式强调生命个体律动之体验。个人的抽象世界, 是对大多数人的具象世界的提炼和升华。商业模式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中国存在一个庞大而低端的消费市场, 而且这个市场在绝对意义上说, 远远没有饱和, 无数商品还没有被寻常消费者享受到, 商业并没有得到更广泛普及。而在短期内, 国民的收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这也导致中国对高端消费的抑制, 这个时候, 发现新的需求, 并且创造出新的需求模式, 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 商业模式对“大众文化与艺术的普及对于个人或个性解放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创业企业家也成功的商业人士都在回归家庭教育、文化传承, 开始在简单的模式里探索伟大的哲学信仰体系:诸如儒家、道家、佛教, 所有古典神话, 宗教教义, 政治观念比如马克思主义, 乃至佛洛伊德主义等, 可能很少有人会在简单的信仰, 而是在意识到现实的火坑或深渊时, 将这些伟大的精神奉为自己的偶像。随着商业模式的成熟, 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是“利益自我”, 而是“公益回归”。

第三, 商业模式的创造性。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在于未来的不可预知。那些具有异常商业嗅觉的人, 才能够把握商机, 迅速崛起, 这就是为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往往由新势力创造, 而非相近领域的传统强大势力所创造的原因。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层出不穷, 而这也正是商业社会的魅力之所在。也许某一天, 从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 崛起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中国美的体验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 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解衣盘礴, 任意挥洒, 不沾滞于个体形相, 互映开合, 飞动摇曳, 似真似幻。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量的在创业期, 或者刚刚渡过创业期的中小企业, 其商业模式尚未定型, 中小企业, 他们都有好的技术和市场商机, 中小企业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多元的, 复杂的, 回归的新大众时代。众所周知, 美学产生于哲学, 它涉及到对于“美” (beauty) 的判断与批评,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界围绕美学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康德, 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们不断地提出美学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以及“无私的美”的观念;而另外一方面, 新兴的美学理论家则认为“美”则是受到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因此时空环境是决定“美”的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条件, 这样美就不可能是持久的, 永恒的。

商业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社会文化的全面构建。王沪宁指出:“经济发展使社会上的每个个人、集团和阶层都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一旦他们在经济利益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 就会要求参与政治生活, 要求了解政治体系的活动过程, 尤其关心政治体系的决策, 关心政治活动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经济发展越是把一个社会结合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人们的政治意识就越强, 政治参与的要求就愈强烈。”可见, 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各个阶层、团体和个人会对国家权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236-237

[2][美]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45;331;333-334

[3]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631;675;500

商业美学价值 篇7

一、文本功能理论

文本是其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信息的交际符号组合。在早期的文本分类模式中, 德国心理学家布勒于1934年提出的“原则模式”影响最大。他以语言使用的目的为标准, 将文本分为“表达类文本”、“信息再现类文本”和“广告类文本”三类, 即表现为三种文本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再现功能;广告功能。之后,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莱斯在“原则模式”的基础上, 从功能的角度, 对源语文本进行了分类。她以源语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为标准, 将源语文本分为三类:信息类文本、表达类文本和劝说类文本, 即表现为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劝说功能三种文本功能。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种。由此可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功能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从广告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看, 较为合适的方法是将布勒 (1934) 、雅克布森 (1960) 、纽马克 (1981) 、莱斯 (1971) 等学者的观点综合起来, 归纳出广告文本的二大基本功能。

1、劝说功能

劝说功能 (Reiss 1971) , 指的是文本通过某种形式向文本接受者传达某种信息, 而文本并非只单纯传达这些信息, 而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的在于引发文本接受者行为反应, 刺激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其文本类型包括所有以“感染”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广告、布道、宣传、以致讽喻等文本, 这里“接受者”的行动或感受是中心, 要强调读者的反应。劝说功能又包含抒情功能、评价功能、告知功能、指导功能、教导功能等子功能。

2、呼唤功能

呼唤功能 (Nord, 1997a;Newmark, 1981) 指文本对读者内心已有的思想情绪、经历、感情等个人意念的呼唤、诱导、抒发等作用, 目的在于引起文本接受者的共鸣, 并做出反应。因此有的学者把文本的这种功能称为“意动功能” (Nord, 1997a:42) 。其中包含解说功能、劝告功能、教育功能及广告功能等子功能。

二、广告文体特征及其文化美学特征

广告一词原出于拉丁语“advertere”, 意思是“引起注意”, 其目的是为了向公众推销介绍某种产品或是服务。纽马克 (1981:13) 在他的《翻译方法》一书中提出广告应被列入呼唤性文本。莱斯把广告归入“劝说功能”文本。因此商业广告必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投消费者之所好, 供消费者之所需, 以打动他们的心弦。“语言的文体都是与其功能密切联系的” (张德禄, 1998:46) , 不同类别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对翻译的要求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广告的文体风格是为促进其功能的实现。广告文体的风格和其主要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应遵循与文学翻译和其它应用文体翻译不同的翻译标准, 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商品在市场上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广告语是否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广告语把商品营销的艺术、语言、文化、美学等集于一身, 不少商品能通过其广告语闻名遐迩。大众审美心理与广告语的翻译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 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因此, 广告语的翻译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 还要迎合大众审美心理。笔者认为, 广告语的翻译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文化美学特征。第一, 应符合受众的普遍接受力和审美观, 尽量使用具有美好内涵的词汇, 使译文与社会群众的普遍接受力和审美观相一致。第二, 应符合译语文化中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风俗。我们在进行广告语的翻译时, 应注重考虑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风俗习惯, 为达到这个目的, 译者应该灵活变通。第三, 要与商品的性质和功能相呼应, 以便于受众识别。

三、实际英语商业广告汉译的案例分析

从上述“文本功能”理论的观点可以看出, 广告文本翻译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 因而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更应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广为受众所接受的目的, 即能达到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 实现与源语广告对源语受众相同的功能 (李国庆, 2008) 。以文本功能理论为指导, 一篇好的广告语译文就是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能再现源语广告语的文化美学特征, 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效果。能否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对于实现广告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广告翻译的方法繁多, 根据文本功能理论的指导, 以下对广告语内涵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 直译

所谓直译, 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 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直译能使广告语与商品的性质和功能相呼应, 以便于译语受众识别。

例1.Valueaddedwindows and no value added Tax.

试译:盎格鲁门窗增质不增值。

———AnglianHomeImprovements (门窗广告)

TheobserverOctober7.2007

这则广告在译文中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形式, 尤其通过谐音双关:“质”和“值”保持了原文“value”的双关。原文中“value”有两层语义场涵义:1) 商品价钱;2) 商品质量。译文通过谐音双关不仅直译出了原文的内容, 也保持了原文的修辞手段, 从而让受众一目了然。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 译文能够使接受者根据文本发送者的意愿来理解文本, 很好的传达了产品的信息, 使之与商品的性质相一致, 便于受众识别。

(二) 意译

广告的意译要求为使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可以不拘泥于广告源语文本的形式。意译即结合上下文理解该词汇的含义, 把广告文本贴切的语义表达出来。在广告语的翻译中“意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策略, 他不仅能使译文符合受众的审美观, 更能迎合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而在具体的英语广告的汉译过程中, 实现“意译”又有如下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1、以四字词语、对偶句等翻译策略弥补源语广告的修辞美感缺失。

在修辞方面, 广告有“半文学体”之称, 因此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修辞手段。但由于广告语翻译中必须更注重译语文化语境, 因此译文有时很难保持源语的修辞手段。例如, 英语广告语中常用押头韵, 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修辞手段。而四字词语、对偶句都是深受中国广告受众接受的广告语形式, 因其不仅朗朗上口, 而且便于记忆, 符合广告语的文体特征, 可以用来弥补源语广告修辞美感的缺失, 保留源语广告的文化美学特征。

例2.StylishSlimlineSamsung——Splendid!

———Samsung显示器

试译1:精简婉约时尚卓越

试译2:外显精简婉约内藏时尚卓越

The observer October 21.2007

这则源语广告运用了押头韵的语音修辞手段, 但在汉语中没有押头韵这么一说, 为了弥补源语在翻译后的美感缺失, 译文 (1) 中用了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译文 (2) 中用了对偶句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两则译文虽然没有保留源语语篇的修辞手段, 但根据文本功能理论的指导, 其已经在译语文化中达到了源语的文本功能。译文不仅向文本接受者传递了相关信息, 而且从美学角度来看, 也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标准。

2、增译法

增补型翻译, 包含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原文某些词的词义进行挖掘、引申或扩充, 将原文的深层意思加以发挥;另一种是译出原文含而不露的内容, 使其隐含意思凸显。这种翻译方法也属于“意译”策略的范畴。根据广告文本的功能, 这种翻译策略在广告语篇的翻译中尤其适用。

例3.Eco———friendly cars,

Wallet friendly prices.

———Renault汽车

试译1:选择环保选择实用选择雷诺汽车

试译2:环保经济质优价廉———雷诺汽车

The observer July 8.2007

根据这则广告原文中所用的词汇:“Eco———friendly”, “Wallet friendly”, 这两个词表层含义只有环保、价廉这两层意思。但深入挖掘源语广告, 我们就会发现“Ecofriendly”, “Wallet friendly”这两个词的引申意, 其实原文中暗含经济、质优等意思, 译文 (1) 和译文 (2) 都用了增译法, 把原文暗含的意思通过四字词语表达了出来。对偶句、四字词语是中国受众普遍接受的一种修辞手段。因此译文也同样达到了原文的文化美学特征, 实现了其文本功能。

(三) 仿译

仿译即仿拟译法, 指译者为了在译语中实现广告的宣传目的, 不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内容, 故意模仿目的语中现成的语言形式或内容而形成新的语料的翻译方法。恰当的仿译可以“以旧换新”, 产生一种幽默的交际效果并加深受众对译语广告的记忆, 更好地实现广告文本的文本功能。仿译能使译文接受者产生无限美好的联想, 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符合受众的普遍接受力和审美观。

例4.Bring it all Together.

试译:英国电信———万水千山, 近在咫尺。

———BTTotalBroadband英国电信宽带

TheobserverDecember2.2007

这则英国电信的广告译文也是仿译了中国电信的广告语, 从而使中国消费者一见到广告语就能联想到其广告商品, 以此实现了源语广告的文化美学特征, 从而达到了广告文本的功能。

为了更好的宣传产品, 促进其销售, 广告语翻译不但要有“劝导力”, 同时还需要有“可读性”。因此在文本功能理论的指导下, 在进行广告语翻译时要注重广告语的文化美学特征, 应本着“翻译不是翻版而是创作”这一原则, 保证广告的翻译标准, 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文本功能。

参考文献

[1]Jakobson, Roman.Linguist ic and Poet ics[A].Thpmas A.Sebcok.St yle in Language[C].Cambridge/Mass.1960.

[2]Newmark, Pet er.Approaches t o Tra nslat 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3]Nord, Christ iane.Translat ing asa Purposeful Act ivit y:Funct 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 er, UK:St.Jerome Publishing, 1997.

[4]Reiss, Kat harina.Translat ion Crit icism The Pot ent ial&Limit at 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 ion Press.2004.

[5傅中选, 《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6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李国庆, 从文化语境层面谈押头韵广告语篇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 2008, (1) :128.

[8]平洪, 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 2002, (5) :19.

商业美学价值 篇8

一、王国维的哲学美学生涯及其美学成就

1. 从个人体验出发, 寻求人生的普遍哲理。

王国维一般是从个人的体验中寻找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的, 并在寻找过程中喜欢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 进而又将其引入哲学领域。王国维4岁丧母, 父亲常年在外经商, 只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姐姐相伴, 可见其是在一个孤独缺乏母爱的家庭中成长的。然而, 在其父亲的严厉督促下, 科举考试屡屡失败, 这种环境及其自身先天的体弱, 养成其一种内向、忧郁的性格。然而, 王国维能将一己之不幸推广至人生的意义, 思索众生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例如:他的《咏蚕》诗便记述了故乡养蚕给他留下来的印象, 描述了桑蚕从生到死, 碌碌无为的生命历程, 并有着“劝君歌少息, 人生亦如此”的感叹。青年时期的王国维对人生有着悲观的感受, 一旦接触到西方哲人便会在头脑中产生一种浓缩的观念, 有着“我心戚戚焉”的感触, 他曾说:“随着认识的愈加明确, 意识便愈加强烈, 痛苦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1]18他对感觉以外的事物持怀疑态度, 认为因果关系并不是凭借理性产生的, 而在于经验。所以,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休谟的因果观, 走出了传统的因果决定论。他对当时社会流行的社会因果说进行批判, 主张在历史研究中区分“史”与“史家”, 并从传统中提炼现实性, 以用于当下的美学发展。

2. 王国维的美学成就及其创新性。

从王国维从事的哲学美学生涯中, 可以看出他的美学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他第一次引入西方哲学美学, 并确立了能够在中国文化系统之外进行观察、讨论的新坐标。其次, 他还参考美学理论框架, 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美学作品之中, 建立起新的美学批评。最后, 他以元曲研究及《人间词话》为对象, 创立了注重民间动力的文化史观, 为西方诗学的引入与传播奠定了基础。王国维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开创性的, 这也是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及其深层价值所作出的深层次回应。王国维指出:“每个人都需要承认, 一个对于美的判断, 只有夹杂有极少的利害感, 就会只有偏爱, 而不会有纯粹的欣赏判断了。”[2]76正是基于该观点, 王国维认为艺术具有不朽的价值, 并展示天下万物之真理。他认为的天才作家便是“感自己之感, 言自己之言”并不是能随意的进行发泄。同时, “境界”是王国维后期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 他认为从那里可以看清柏拉图的影响。汉代佛经中提倡文学应具有“风骨流变”的特征, 反对其词不雅的文学方式, 这便开创了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汉语有着意会的语言风格, 其结构灵活, 有着非常广泛的运作空间, 这便决定了汉语语法与修辞学的结合。锤炼语言是写作的根本要求, 艺术意境则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所以文学美学是辞章美学及艺术美学的结合。王国维认为应将文学美学提高到艺术工作的境地, 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其《人间词话》中首先提出“词以境界为上”的思想, 这里的境界其实就是理性的终极指向, 而王国维则将其论说文学, 并与感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二、以“西学治疗中国”的价值思考及美学评论

1. 潜心研究西方哲学美学, 以西学治疗中国的思想。

其实, 当谭嗣同的头颅在菜市口刑场落下的时候, 已经昭示着自上而下的清廷改革梦破灭, 同时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价值已经从政治层面过渡到哲学层面。王国维便是从大陆理性哲学视角出发, 提出人文主义精神, 他曾在《文集续编》中提到其在书记校对时的偶然发现:“吾一日见《天罡文集》中有引汉德、叔本华之哲学观, 心甚喜之, 自以为无读二人之书也。”其实, 王国维追求叔本华之哲学有着解决个人内心困惑的因素, 所以具有“为己之学”的特征, 他不热心于政治, 而对宣传、教育情有独钟, 特别是注重学术。他从个人的选择出发, 在西方学术中的可爱者不可信与可信者不可爱中, 找到康德判断力这一中介领域, 创造出了“既可爱又可信”的中国近代美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传统观念的破产, 当时的国人倾向于改革, 并开始了以“西方为师”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观念下的王国维, 通过其文字描述了这种新理念, 在其《论近年之学术界》中认为, 南北朝印度佛学的传入标志着中国思想的第一次受外力的影响, 而晚清时期的西学输入则属于第二次。这其实是王国维对百年中国的价值思考, 并将西学为楷模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2. 以《红楼梦评论》为范例的美学评论。

《红楼梦评论》是第一次用于文学作品的美学批评, 同时也是《红楼梦》以来最有专业水准的论文。王国维在第一章系统阐述了叔本华的哲学及美学思想, 以奠定其全文的哲学基础, 论证了痛苦人生的固有本性, 并以叔本华超功利的艺术观为全文设定了美学前提, 阐述了“优美”与“壮美”两个基本的美学范畴, 最后提出“述人生与美术概略, 今人持此标准, 以观中国之美学。”王国维继承了叔本华的哲学及其基督教文化精神, 并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学规范, 以衡量中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王国维在《红楼梦》第二章论述了该作品的精神, 即灭绝生活之欲望, 以寻求解脱之路径。这样, 便由表面谈论《红楼梦》艺术精神转化到美学精神。他认为, 如果追溯到西方社会制度的终极依据看, 这种人性的原罪及有限性学说, 正为社会契约、权力制衡及法制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理论依据。王国维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依据的是其美学价值的等级结构, 这便是其所说的“诗歌存在于美术之顶点, 并将悲剧置于诗歌之顶点”[3]145。他倡导的这一美学价值, 在20世纪末掀起了一轮轮的文学革命, 为后来的五四文学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王国维的超功利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 王国维的启蒙美学及超功利主义美学思想。

王国维的美学不同于中国古代美学, 而具有一定的现代性, 这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的启蒙性, 其标志着美学学科正式进入中国, 破除了人们对封建传统文艺及美学的迷信, 开始崇尚自由。王国维最早引入西方美学, 特别是运用近代西方美学理论, 批判专制主义及封建文化, 特别是对儒家美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大胆怀疑与反思旧美学理论及其对文艺实践的限制, 倡导独立思考, 这便直接影响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新事物的传统。王国维提倡学术平等与自由的原则, 并以强烈的学科意识批评传统的封建道德教化的官本位思想。可见, 王国维这种强烈的反传统、反封建的美学思想, 使我们意识到古典美学更多的与伦理学相联系, 更多考虑善与不善的问题, 所以在文艺创作中更注重真与不真的价值评判, 这便是中国现代美学反封建的重要特征。实际上, 王国维启蒙美学的核心便是其超功利主义, 其力图保持学科的纯洁性与学术性, 将政治、道德等排出在外, 这就对封建专制文化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淘汰了古典美学的滞后性。这样, 王国维的美学就是让人们解脱“生活之欲”苦痛, 让人超脱于利害之外, 以此来消灭人的欲望, “美之性质可玩而不可利用, 美学不为政治道德服务, 哲学家、诗人等各司其职就不会失去独立之位置。”[4]47所以, 这种超功利主义的美学排除了美的社会功利目的, “为文学而文学, 为艺术而艺术”, 这些都是基于超然利害之外的。

2. 王国维“独立”、“自由”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作为中国美学这一崭新学科的开创者, 王国维启迪世人一种科学的精神, 其对于古代文化及古代美学的反省与批判, 其实就是对封建专制的否定, 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他的这一思想影响到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 如陈独秀提出了建设写实文学、古典文学及社会文学的主张, 推倒专制的封建贵族文学、山林文学等, 这便与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有着紧密的递进关系。20世纪80年代, 李厚泽的实践美学、刘再复的主体美学等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王国维的美学作为超前的启蒙美学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宗法制的专制统治, 缺乏基督教对社会的协调功能, 这样儒家思想便成为意识形态的统治思想, 统治阶级便扼杀了学术的自由与统一。同时, 作为道德教化的儒家思想, 剥夺了个体的欲望及需求, 蔡元培便倡导“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特别是20世纪之后的中国美学启蒙, 深受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影响, 并突出表现在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播方面。同时, 还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 这些重大事件对于人类思想解放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 从美学先驱王国维的美学观看, 他对美的本质、种类、创造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特别是其分析与思辨能力使其美学叙述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 其成就主要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 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 并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具有开创意义与时代价值。

摘要: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 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 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美学先驱”,王国维,美学思想,超功利主义

参考文献

[1]钱景.王国维美学思想与晚清文学变革[J].文学评论, 1997 (6) .

[2]张宏宇.中西文化张力下的王国维美学[J].河南大学学报, 2005 (4) .

[3]王海涛.王国维美学转型的历史考察[J].宜宾学院学报, 2007 (1) .

商业美学价值 篇9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 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 语言优美, 结构精巧, 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 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 忠实凝练, 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 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 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 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 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 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 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 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 社会经验, 审美倾向等,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 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 通过隐喻, 排比, 叠词的使用, 充满诗意, 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 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 也应全力以求, 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 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 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 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 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 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 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 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 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into the ocean”“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 英文地道, 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 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 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 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 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 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 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 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 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 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 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 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 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 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 “我”“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些叠词的使用, 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 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 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 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 时间流逝的无奈, 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 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 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 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 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 结构美和节奏美, 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auss, 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蔡毅, 虞杰编译.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55

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 篇10

关键词:体育;舞蹈;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既有运动元素又融合了舞蹈元素,还需要适当的音乐的恰到好处的配合,这就使得呈现出来的表演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在体育舞蹈中又有着非常丰富的美学方面的价值。体育舞蹈的表演中的美一般具有内在与外在之分,这都需要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音乐等各种因素之间的有效的配合才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和作用。内在的美感主要是由于舞蹈这种艺术本身的属性就使得学习的人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来丰满自己的内心,达到内在的平衡与充盈;而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面的话就是带有艺术感的舞蹈动作加上恰到好处的音乐的配合也就使得呈现出来的动作可以给欣赏的人一出美的盛宴,也就极具美学的价值。关于具体的各方面的美学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健康美

健康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有一个比如就是说人的健康就是1,之后的所有的财富和幸福都是后面的0,所以健康才是一切的本源。尤其是现在很多的上班族熬夜加班用青春换钞票以后再用钞票换青春,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健康的人很多,那么在体育舞蹈的运动中对健康的强调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体育舞蹈演员的不一样的健康美,健康不仅仅是包含身体的健康,还需要注意精神上的健康,而在一定的健康的基础上的饱满的精神的状态才是这种健康美的来源,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对于体育舞蹈的健康的美感有了很大的认同,主要还是包含在以下的三个方面:身体、精神和动作,这三者之间需要完美的进行配合来进行很好的协调,之后才可以合力形成美感。

二、精神美

体育舞蹈中的精神的美感实在是健康美的另外的表现的形式,而且精神上的美主要还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上的美感,这种美感需要体育舞蹈的演员进行多年的积累才有可能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体育舞蹈的演员长期的接受这种艺术的滋养,最后都没反映到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上面来。体育舞蹈本身作为一种体育的运动以及舞台上的舞蹈动作相互的结合的项目,这就使得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别的属性来进行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互区分开来,这门艺术不仅仅是是要求表演者具有娴熟的技巧,而且还需要可以从内而外的散发出独特的气质,这正是体育舞蹈这项运动与其他的运动的不同之处。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气质以后在具体的舞蹈的表演中自然地带出来,当然绝对不可以做作,这样才能够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美感。

三、 体形美

人体的自然构造之精巧实在是大自然进化的奇迹,最为基本的身体的美感就是一个人本质的属性的最好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的体现。体育舞蹈的表演者在长期的训练中不知不觉的就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不仅仅使得舞蹈的动作技巧方面更为娴熟,更加可以使得自己收获健美的身体。从这个角度上说,体育舞蹈的演员是幸运的,男士的演员就可以收获强壮的身体,而女士的演员就可以收获更加柔美的身体,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贵的财富。

四、 运动美

体育舞蹈的完整的展示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因素的综合性的配合,每一个组成的部分都需要可以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才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具体上主要包括体育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以及灯光师的打灯的效果,还有就是背景音乐的适当的演绎等等方面。基于以上的原因就使得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需要和所有的方面进行有效的配合,这样不仅仅是可以最大的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而且也可以有效的展示体育舞蹈的运动的美感。具体的来说体育舞蹈的运动美又可以主要的包含以下三个部分;舞蹈的技巧美,舞蹈的动作美和动作的表现美这三个部分。舞蹈的技巧美主要是体育舞蹈演员在进行具体的舞蹈动作的演绎的时候把舞蹈的表演来进行完美的诠释,这就有了个人的特色也就会与众不同了,主要的包括的部分就是动作的力度,速度以及在物理空间的变化上的不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舞蹈的动作美在体育舞蹈中的呈现的形式也都是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般来说男性的演员所表现的都是肌肉的力量美,而女性演员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的阴柔美,他们在舞台上各种精彩的表演所呈现的都是一种动作美。

五、 装美

体育舞蹈的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身上所穿的舞蹈的服装也具有特别的美感,服饰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舞蹈的具体的展示中,演员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独特的服装进行相应的表演,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增强了体育舞蹈演员的表演的可观赏性,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六、 乐感美

一场完整的体育舞蹈下来必然离不开舞台的音乐的配合,而且要是没有音乐的话,那么体育舞蹈几乎就变得没有艺术上的享受更加谈不上艺术上的价值。恰当的使用音乐可以为体育舞蹈的表演起到加分的作用。而且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本身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上的价值,把体育舞蹈的动作展示与音乐的意境美相互的结合起来的话,就会使得体育舞蹈更加的具有观赏性。而且在体育舞蹈的演出中,演员的对于舞蹈的感情上的投入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情境音乐的有效的影响,音乐如果可以和舞蹈进行完美的融合的话,才可以使得舞蹈之后的舞蹈精神的魅力表现出来,才能够看到艺术上的美感。所以在舞蹈的表演中,敲到好处的可以表现舞蹈的内容的音乐也就会深刻的激发舞者内心深处的那中共鸣。所以具体到对于舞蹈的意义上来说音乐确实是舞蹈的某种意义上的发展与升华,而且只有在体育舞蹈中表现出音乐美才能保证体育舞蹈的不断前进。

七、 连贯美

体育舞蹈的完成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效的配合,如果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配合的恰到好处的话,那么就会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和节奏感,要想达到这种高的水平就需要对于整体的动作以及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动作都可以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布局,这样才可以使得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配合,之后完美的分解动作就会组成完整的系统的美感。当然,舞蹈的难度各有不同最后带来的视觉感受和美学价值也都各有不同,一般难度越大的动作在连贯性上越好的话带给观众的享受也就越好。舞蹈动作的编排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可以作为体育舞蹈的表扬上的成败的标准之一。而且在细节上的不连续,编排的不科学都会给舞蹈的美感大打折扣。这其中也都包括在具体的体育造型上的静态美与动态美这两种造型的美感,动态的造型一般就是指的舞蹈的动作,比如行走,表演等形式,而静态的造型就是主要指的是演员在某一个动作需要静止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一瞬间的美感。正是这種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的结合成就了体育舞蹈动静结合之美。

综上所述,美学的价值存在于有关于体育舞蹈的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中,而且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可取代的,只有将美学与舞蹈本身有效的结合到一起,才可以带给观赏者最高的艺术享受。而艺术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就在与,艺术让人成为人。在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对于体育舞蹈的美学上的研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地意义。(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东方,东伟新.论体育舞蹈音乐的作用及美感的要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山中访友》的美学价值 篇11

一、作者的寻“ 美”之旅

一日访遍山中众多好朋友, 与他们互诉衷肠, 互通有无。 对“ 我”而言, 登山之目的, 并不是“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也不是要表现“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崇高主题, 更不是为了显示“ 我” 对山的征服, 进而显示“ 人” 之本质力量, 而在于想与山中各物成为共生共存的朋友, 与其融为一体, 山就是“ 我”“, 我”就是山。

基于这种心理, “ 我” 不会用主客分离的思维对待山中众友, 也不会将山踏在脚下, 更不会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它。 在这样的境界中, “ 人” 是自然的一部分, “ 我靠在一棵树上, 静静地, 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 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 胳膊变成树枝, 血液变成树的汁液, 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我”成了一棵树, 与大地融为一体, 与山林一起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因此, “ 我” 与山中众友对话的过程, 实际上是“ 我”完成了对这个意象世界的再创造。当外界景象呈现于“ 我”的主观思维, “ 我” 便进入了审美活动之中。 如果“ 我”没有“ 带着好心情”, “ 情”与“ 景”互相隔离, 那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 离开主体的“ 情”, “ 景”就不能显现, 就成了“ 虚景”。 一个终日在山中烧木炭, 以卖炭来维持生计的老翁, 会“ 轻轻地挥手, 告别山里的朋友, 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 好记忆, 还带回一路月色”吗? 当然, 离开客体的“ 景”, “ 情” 自然也就不能产生, 也就成了“ 虚情”。 只有“ 情”与“ 景”的统一, 才能构成完美的审美意象。

二、作者的造“ 美”之旅

“ 美” 的意象已经形成于“ 我” 的脑海, 这是自然之美在“ 我” 脑海的呈现, 还仅仅停留于“ 我”的美“、 我”的发现。 如何通过艺术的创作和整理, 让“ 我” 的美转换成“ 我们” 的美, 让“ 自然之美”转换成“ 艺术之美”呢?

艺术家把创造的意象用物质材料即笔和纸张加以传达, 就产生了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自然也是意象的物化。

作者李汉荣曾经提到:在日常生活中, 我经常找机会逃出城市水泥、钢筋、商业、市声的围困, 直奔远山近水, 直奔茂林修竹, 直奔人类永远的摇篮和故土———在大自然里, 我们才能找到世界本来的纯真和美好。

由此看来, 是大自然触发了“ 我” 的创作热情, 激发了“ 我”的创作灵感, 这种“ 自然之美”是课文展现的“ 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的源泉。当读者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的时候, 这种“ 美”便呈现于读者的脑海。 我们对文本的阅读, 从“ 美” 学的角度来看, 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三、读者的探“ 美”之旅

1. 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有这样一种观点: 文章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要写出山中景物的本质, 就要贴近山林, 而这种本质应该是客观的, 那不同作家作品中的山中景色就应该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 这还有什么文本特点, 何来艺术创作呢? 文学创作并不只是对事物的客观反映, 还应该有作家心灵感应的发现, 而人的心灵是多种多样的, 文章也贵在多种多样。

作者对山中各景物的描述, 是可以替换的, 如“ 老桥”, 换成“ 石桥”可以吗? 或者换成别的什么类似的桥可以吗? 我认为是可以的。 因为这些景物并不具有典型性, 也不是唯一的、不可替换的, 作者只是通过对这一系列景物的铺排, 渗透自己对山林、 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作者的这种情感, 一般人会有吗? 不一定, 至少一般人没有李先生这么单纯、这么敏锐、这么细腻的体会。 这里的“ 我”, 已经远离喧嚣、远离城市、远离纷扰, 已经不再是现实中创作文学作品的“ 我”了。“ 我”回到了纯真的童年, 跟大自然亲切握手, 与山中众友倾心交流。 这个“ 我”, 已经进入了审美的境界, 进入了哲学的境界。

但这种单纯的对话体式的结构是很危险的, 因为这样会陷入一种单调的回环, 缺少变化, 不一定能激起读者的审美体验。 作者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作品中人称的变换就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单调, 从开头的“ 我”, 到行文中的“ 你”, 到后来的“ 落花”“ 它”, 最后又回到“ 我”。 对这种变换, 读者似乎并不能直接察觉, 但“ 美”的体验已经悄然发生。

另外, 作者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单调的重复, 那就是“ 好心情”。 这两个“ 好心情”, 表述的心理状态看似一致, 实则不同。出发前, “ 我”带着好心情, 是因为“ 走出门, 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是因为满怀期待去拜访好友, 能与之倾诉衷肠, 这种期待让人心情愉悦。 而回来后, 这种“ 好心情” 更多的是一种收获, 是身心得到洗涤之后的放松, 是与“ 老桥”对话之后的大彻大悟, 是领悟了人生和自然之趣之后的恬静与淡然。 留意到这两个“ 好心情”, 还原“ 我”的心境, 就能体会到文本的独特之处, 审美体验自然就能实现。

当然,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我们对文本的审美也会出现偏差, 影响我们对文本的解读。

2.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

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 美”和作品中呈现出来的“ 美”之间有距离。 作者是基于自己的文化背景而创作, 有时读者的文化水平与作者的水平不对等, 从而导致阅读时的审美体验和作家写作时的审美体验不能完全保持一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并尽力通过课堂组织或教学语言来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力求使学生能获得与作家写作时一样的审美体验。

3. 学生个体之间的审美距离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情趣、爱好、经验等, 自主、自由地选择审美对象。 同一篇文章, 同一个句子, 在不同学生脑海中呈现出来的意象是不一样的。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积累, 将文字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 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而这种画面, 是以学生自我的经验为基础形成的, 所以彼此之间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应该承认甚至是鼓励这种差异的出现。 因为当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的时候, 文本的丰富性就得以彰显, “ 美” 的印记就更加清晰。

4. 生活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

很多读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沿着文字所记录的足迹, 去寻访文人墨客曾经的心路历程, 满怀激动, 期待文字中所展现的情景能与现实中的画面相重合。 而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 甚至绝望。 纵使文字精彩无比, 而现实却苍白无力, 读者怎么也找不到文字中那种让人心酸、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欣喜的感觉。 文学作品可以给人丰富的想象, 当头脑中形成的意象与现实存在的景象不一致的时候, 人的心里就会出现落差。

学生在课堂上或许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落差表现出来。“ 我也去过山里呀, 我怎么没有见到这么多美景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会在不经意间由某个学生抛出, 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了。

上一篇:喀什噶尔下一篇:实时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