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共7篇)
制药企业税收筹划问题 篇1
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可以降低制药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本文首先对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做了可行性分析,并针对我国制药行业的税收筹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策略。
一、制药企业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大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但是当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企业的经营业务比较简单有限,因而企业的纳税有限,这样税收筹划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讲,一般情况下是属于大规模,自动化程度高的工业制造企业,从我国制药企业的经营规模、营业额、纳税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税收筹划的提升空间相当之大。
(二)制药企业新药品利润普遍偏高
新药品的研发和销售是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和力量根源。一种药效可观,并具有市场开拓力的新药品可以有力的促进制药企业的发展。根据医药行业药品价格与成本的统计数据研究而得,医药行业新产品具有很大的利润。与之相反,医药行业的某些老一代药品利润率非常之低,甚至存在某几种老产品的利润率是负数的情况。医药行业这种特殊状况的存在就为税收筹划提供了比较大的利用空间。在生产能力不改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新药品和老药品的产量比例和销售比例,这样就会对制药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不能单纯的追求税收的最小化,还应该考虑药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以及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制药企业研发资金所占比重大
按照国家的规定《关于技术创新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企业研究开发新药品、新技术、新工艺所产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在按规定实行的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一般来讲,制药企业从药品理论、立项再到研发和临床试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研发周期长。因此制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合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
二、优化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
笔者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税收筹划的实际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进完善制药企业现有的财务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是由企业财务部进行监管,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显示根本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和跟踪。这样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就存在职责交叉和权限不清的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制药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可以由财务部进行主管。税收筹划部门合理合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制药企业所有的税收事宜。随着税收筹划部的专门设立和运营,公司在出台重大的战略策略和财务政策时,都应该和税收筹划部门进行研究讨论,并综合分析相关的税收筹划可行性评估,全面综合分析,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积极关注行业相关的税法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税法类别丰富,并且内涵丰富。而且随着经济的深度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改革,我国的税法制度也相应进行着频繁的变化。因此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经常出现按照已经过时的法规进行税收的筹划。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制药企业需要在税收筹划部下专门安排专人进行对税法的整理和研究,并且集中关注和医药行业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变化,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能够结合制药企业自身的情况灵活巧妙运用相应的政策规定来进行税收筹划工作。
三、制药企业税收筹划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制药企业税收筹划的短期目标主要包括:减轻制药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在不损害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情况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争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制药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将当期应该缴纳的税收归结到季度或者年度,争取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制药企业的总体战略是指和企业整体价值以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策略。总体战略和税收筹划是全局性规划和局部性经营的关系,是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手段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局部性经营行为应该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全局性规划。因此制药企业的税收筹划应当服从并且服务于制药企业的总体战略。
四、结束语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制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税收筹划的直接目标应该和制药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以及整体财务目标相一致。与此同时可以考虑将经济附加值即经济利润作为税收筹划的短期目标。其次,制药企业税收筹划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制药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由于制药企业产品是和人们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制药企业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责任对于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药企业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承担起维护人们身体健康,解除人们身体疾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叶德斌.税收策划与企业战略互动性研究[N].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2]周平芳.浅析企业税收筹划的策略性安排[N].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
[3]罗文洁.企业税收筹划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制药企业税收筹划问题 篇2
[关键词]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多是仿制品,生产同一药品的制药企业多达、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因此,国内制药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制药企业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大举抢滩中国药品市场,更加剧了国内医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制药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做大做强,转变观念,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当前医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控制不全面
大多数医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0%,80%的成本支出发生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特别是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等支出比重相当大。但制药企业普遍将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看得很重,而对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不少制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追求名人效应,不惜血本请“大腕”拍广告,片酬动辄数百万;或在知名电台、电视台打广告,广告费上千万;对原材的采购供应很少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竞价采购,这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成本控制方法简单化
由于片面强调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忽视或轻视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成本控制,因此,很多制药企业就用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或档次、降低工资费用、降低工艺过程的造价等方法控制成本,甚至不惜违反国家规定,从非法渠道采购劣质原料。降低原材料档次和降低工艺过程的造价,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忽视“做约就是做良心”的原则,企业产品将逐渐失去市场。过分降低工资费用,企业提供的待遇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高素质人才频频流失,企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此类做法,从短期来看,的确能为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但却必将使企业由盛致衰。例如,广东省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从非法渠道采购被污染的血浆原料,生产血液制品,造成了2006年震惊全国的问题人免疫球蛋白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张湘冀明确表示,将对其重罚。可以预见,佰易药业由此带来的损失远远不只是“重罚”,而是不可估量的。
3.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企业长远发展
从企业长远发展看,确实需要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却必要的费用,如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费用。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在飞速发展的医药市场里,企业停滞不前,只能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4.成本开支缺乏总体规划
主要体现在:成本支出未花费在企业最需要花费的地方,如购置资产和设备不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从而导致企业资源闲置和浪费;在新产品开发时,不注重市场调查,盲目投资,导致所开发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市场开发成本过高。
5.应收账款催收不力,坏账损失严重。由于同类产品甚至同种产品太多,企业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此,企业大量采取赊销方式,应收账款比重居高不下。受多方面影响,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不够,导致应收账款期限偏长,收款费用高昂,甚至超过会计制度规定的最长时效期,进而形成坏账损失,这也是企业成本增加原因之一。
二、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树立战略成本思想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思想来支配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企业成本的概念也突破了生产经营成本的局限,它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引入时发生的成本、产品的设计成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成本,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对于制药企业,一方面,由于医药技术的发展,医药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企业投入产品设计开发的成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投入市场开发的支出大幅提高,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却大大缩短,所以市场开发成本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强调生产经营中的价值耗费为基础的传统成本思想,已远远不适应战略管理环境的需要,这就要求树立战略成本思想,来统领和指导成本管理工作。所谓战略成本思想,是指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行为及成本构成进行分析,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各种成本信息加以利用并做出决策。树立战略成本思想的好处是:一是有助于从战略的高度,著眼于长远,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例如,当研发费用与产品上市时间发生冲突时,就应明白医药市场瞬息万变,快人一秒即意味着领先一步,在审慎的前提下,投入更多的成本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是必要的,与其让产品晚半年上市,还不如多花一半的研发费用;二是有助于决策者从企业整体发展出发,清楚地知道要支持什么、暂时放弃什么,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成本效益模式,从而对成本管理做出整体规划。
2.强化成本管理文化建设
注重成本管理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是不够的,战略成本思想还必须转化为构建战略成本管理机制、制度,在整个企业形成成本管理文化。20世纪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率先在我国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取得巨大成功,其中重要经验就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能源、原材料、运费及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从原材料开始按成本进行逐步结转、分步计算的方法逐步推算,确定目标成本和分解目标成本,从总厂到分厂、车间、工段、岗位、个人,层层分解目标成本,从而形成了由上到下,纵横交叉的金字塔式的目标成本管理网络,健全了成本管理的机制、制度体系,同时,使得从老总到工人的每一个层面的每一个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共同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了人人节约成本的“心理契约”和“组织化成本意识”。这就是优秀的成本管理文化。
建设成本管理文化,重点是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制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模拟市场核算,即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能源、原材料、运费及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从原材料开始按成本进行逐步结转、分步计算,对与市场差距较大的进行调整,在确保目标利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挖潜能力,确定目标成本,然后从总厂到分厂、车间、工段、岗位、个人,层层分解目标成本,从而形成由上到下,纵横交叉的金字塔式的目标成本管理网络。有了这样的成本管理机制、制度,人人节约成本的“心理契约”和“组织化成本意识”也就水到渠成。
3.技术改造和产品设计推行限额设计
从战略角度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产品的成本,高与低的关键不在于施工与生产过程,而是由科研设计阶段决定的。因此,推行限额设计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应在技术改造和产品设计项目确定之后,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根据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各型号的设备的市场价格和产品设计项目所涉及的医药产品或者同类型的医药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确保目标利润的前提下,计算出投资限额和产品成本限额,再交由设计部门,在确保技术改造和产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4.加强日常成本控制
制药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构成非常复杂,影响成本的因素繁多,日常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行低成本战略扩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始终处在吃掉别人和被别人吃掉的矛盾中。制药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扩张是不可少的战略。但是,在实施兼并战略时,如果只考虑一时的收购成本,可能会为此付出比收购成本高得多得多的成本,因为购买后的企业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其未来的市场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审慎实施低价兼并政策。
(2)强化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俗话说病从口入。在制药企业中,原材料成本一般占药品生产成本的60%。如果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好,就很难控制药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选取原材料质量好、信誉高的供货商采取招标采购的形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3)强化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应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包装要求进行操作。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质量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二是优化劳动组合,合理控制工资性支出。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适度提高人均年工资标准,留住和吸引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整体劳动技能,从而相对节约工资成本;三是实行首件检验制,防止成批报废;四是检查和监督影响成本指标其它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
(4)推行物流工作信息化,以及时掌握产品、材料的市场信息,便于企业安排采购、生产、销售计划,提高资金周转率。
(5)加强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
(6)适度包装。现在各种商品的包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追求豪华的倾向。其實,商品的包装并非越豪华越好,药品更是如此。因为药品有别于奢侈品和其他商品,人们看重的是药品疗效,而非外观。豪华的包装增加药品的成本,反而降低其市竞争力。
(7)加强销售环节成本控制。广告宣传是目前销售环节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必不可少的宣传方式和重要促销手段。但并非是越高档、请的代言人越知名、投入的广告宣传费用越多越好。而应是力求能抓住药品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符号、动作予表现,给受众以深刻印象。如“……补肾防喘片新药到,从此不当老病号。”,既经济又明了又深刻,宣传效果又好。因此,应注重广告创意的策划和形式的探索,以降低销售环节成本。同时还应注重营销策划,制定出能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以能合理降低营销成本的企划案。
5.实行成本否决
即在业绩考核中,对于未能完成成本控制指标,即使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也不能认为是业绩好,不仅要取消奖励,同时要取消晋升的资格,从而确保成本控制指标得以贯彻执行。
我国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3
1 我国制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融资困难
贷款是制药企业的最好选择, 但是商业银行和其他赢利性金融机构坚持成本核算、稳健经营的原则, 往往不愿为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资金, 其原因如下:一个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一般仅有5%至10%, 却需要8至10年时间和l亿至3亿美元的投资。这与商业银行等赢利性金融机构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相悖。制药企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银行对高科技贷款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所以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技术己成熟的企业和项目。
1.2 企业管理水平低, 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我国医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着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标准有缺陷、成本控制只局限于生产成本、成本开支缺乏总的规划、坏账损失等问题, 出口型企业受金融风暴影响, 利润大大降低。人才方面:一是缺少能委以重任新药研发专家和熟悉并能运用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专业人才;二是缺少既精通药品的管理又能拓展市场的管理人才。数据表明, 2005年-2006整个医药制造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始终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 约40亿人民币, 并且分撒于数千家企业, 这样研发导致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医药企业不注重研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医药产业的研发风险非常高。
1.3 环保问题突出
国家环保总局于2008年1月起开始正式实施的《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给制药企业的环保再敲警钟, 细分化的《标准》给企业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将投数百亿环保资金, 而当今低迷的经济形式又给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增添了新的压力。制药行业的环保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企业。此前, 因为环保不达标而导致停产的事件也频频出现。对企业来说, 虽然在短期内会影企业的现金流, 但是从长远来看, 却对行业的发展有利, 因为环保监督力度的加大将提高制药行业的准入门槛, 无形中降低了制药行业的发展质量和环境。
2 促进我国制药企业创新发展的措施分析
2.1 建立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制药企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投资的投资理念相一致, 且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有专门的医药专业分析人才, 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融资企业则可从风险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此外, 制药企业还可以从风险技资公司得到经营方面的支持, 如管理咨询和市场策划。成立专门为制药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公司一定会为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 在制药领域更多地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多种方式把我国的科研触角延伸到国外, 把研究领域的合作扩展到技术前沿的国家, 追踪世界技术的最新进展, 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在我国大力吸引外资的今天, 制药企业应该也必然能够在吸引国际资本的舞台上独领风骚。
2.2 资源整合, 研究政策, 抓住机遇
医药企业并购类型及有业内人士指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有利于延续医药行业的景气状态。因此, 即将公开的、修改后的新医改总体方案和一个配套实施方案备受瞩目, 此次医改涉及到社区医疗和新农合的普及和建设将直接带来整个医疗市场的扩容。业内曾对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做过估算。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 新农合将带来市场新增支付能力约400亿元, 社区医疗市场新增支付能力在500亿-2900亿元。医药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 扩大社区、农村销售网络, 就有望抢先占领市场, 借机放量合理搭配产品组合中小型制药企业为了提高开发第三终端的效果, 争取足够的市场销售费用支撑, 需考虑合理的产品搭配, 使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有机地相结合。
2.3 原研发公司专利进行挑战, 确保仿制药效用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事由, 可以启动专利权无效程序, 一旦被宣告无效, 仿制药的申请和审批就水到渠成。也可借鉴美国的做法, 对第一个获得仿制许可的申请者授予180天的独占销售权, 以鼓励仿制药厂家积极进行仿制试验和申请。但该战略的风险是引发诉讼的几率非常高。同时还不得不考虑到的现实问题是, 如果采取了强制许可,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生产能力?生产药品的成本能不能降下来, 达到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廉价程度?以及将来有没有可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出口的问题。如果我们生产的药品很贵, 强制许可就没有更多的实际价值了。
2.4 改变经营思路, 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利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管理企业, 譬如高效的界面管理有助于制药企业的创新发展。界面管理是当前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它不仅代表创新网络模式和一种集成管理方法, 还代表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本质即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 不同的环节进行财力, 人力, 信息等资源要素的动态整合, 实现网络联盟, 合作信任与共同愿景, 提高管理的整体功能, 达到创新绩效的最优化。如中小制药企业在融资、知识、信息获取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市场分割现象严重, 不同区域交易成本高, 使得中小型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资源难以整合, 阻碍了企业创新, 积极开展界面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多的整合创新资源, 捕捉医药市场信息, 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 获取社会信任与政府支持, 提高企业融资与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3 结论
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际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特别是在正式加入WTO以后, 我国各类型企业的竞争环日趋激烈。我国制药企业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 但是在制药工艺、技术、科研、营销、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与问题, 只有经过系统的改革与完善, 才能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在我国制药企业的未来发展中, 必须结合国家或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 采用更多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 培养中国自主创新力, 进而促进制药行业健康发展, 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摘要:近年来, 我国制药企业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府扶持政策下, 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经营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制药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导致我国药物品牌在国际市场中普遍缺乏竞争力, 难以实现中国药物品牌在全球的推广。仅就我国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以浅要分析, 旨在促进国内制药产业的科学、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制药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昱洋.医药企业并购类型及应注意问题研究[J].企业活力, 2008, (11) :88-89.
[2]王莉.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J].企业管理, 2005, (2) :23.
[3]杨赦.中小医药企业战略突围中的管理方式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30) :108-109.
[4]杨舒杰, 陈晶, 王淑玲.论转变我国医药企业临床促销模式[J].亚太传统药, 2008, (9) :221-421.
[5]孟令宏.浅谈新形势下国内医药企业的营销创新[J].商业经济, 2008, (16) :59-60.
浅析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及解决途径 篇4
摘要:税收筹划有助于中小企业改善经营方式现代企业制度是管理科学的制度,它要求对以往的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进行改革、改进、完善和创新。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的。本文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进展缓慢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税收筹划;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进展缓慢的原因探析
在我国,税收筹划概念虽然已经引进了十多年,税收筹划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真正在实践中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内容的还很少。这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因素
1.税收征管不规范
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制度和征收的方式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执行过程中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对中小企业税收的主要征收方式有查账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带率附征等,但有些基层税务机关为图简便,不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真实,也不论企业盈亏状况,规定凡营业收入在一定额度内的,一律实行定额或定率附征企业所得税的做法,扩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围。
2.税收制度环境欠佳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虽然不乏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相关的税收政策目标不太明确,更缺乏实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针对性强且较为系统的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税收优惠形式单一,主要是减免税和优惠税率,其他形式较少,基本上是直接优惠,间接优惠较少,支持力度也不够。这样的税收制度环境,限制了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成长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
3.对偷漏税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
在税收筹划开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里,不仅征管方法较科学、征管手段较先进,而且对偷漏税的处罚力度相当大。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偷逃税行为普遍实行重罚。因此,许多纳税人因惧怕违法受罚又不愿放弃正当的税收利益,而纷纷求助于税务专家或委托税务咨询机构进行税收筹划,因此,税收筹划的市场需求较大。而我国目前的情况,首先是税收法律还不够健全,对违法处罚的力度不足。如果企业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戒,纳税人显然不会再去劳神费力地进行税收筹划。在这种纳税环境下,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往往造成偷逃税行为的产生。其次,由于征管意识、征管技术和征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偏低,部分基层税务人员素质不高,查账能力不强,对税收筹划与偷逃税、避税的判断识别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加之执法不够严格,政策缺乏刚性,人为的随意性因素等问题,造成税收筹划市场需求的缺乏。这都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
1.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税收筹划观念淡薄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营规模大,资金雄厚,财务制度健全,财务专业水平高的企业,税收筹划有用武之地。相反,私营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财务力量不强,税收筹划就显得没有必要。
2.企业对税法政策把握不足
不少企业经营规模很小,如家庭作坊式企业,有的甚至还是夫妻店。这些企业往往对经营之道并不熟悉,对税收法律法规更不了解。面对繁多的税收法规及税务部门不断下发的各种税收政策“解释”,纳税人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感到很难掌握,因而缺乏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
3.财务力量薄弱,守法意识淡薄
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出于对聘用费的承受能力的考虑,聘用的会计人员往往都是兼职的,有的是已退休人员,有的是不很熟悉会计核算的出纳人员。有的企业甚至老板自己编制流水帐,敷衍了事。这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做账往往不规范,存在着建账建制不规范,纳税遵从度偏低等问题。税务机关因缺少对其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实际掌握的渠道,而导致税收征管简单化,反过来又制约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税收筹划是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复杂决策过程,是依据国家法律选择最优纳税方案的过程。它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投资、经营、理财等各项活动,还与政府、税务机关以及相关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可行的税收筹划要考虑方方面面,具体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税收筹划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税收筹划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合法性,即税收筹划方案不能违反现行的税收制度,不能违背立法意图。节税与逃税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要充分了解本国的税收制度以及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税收筹划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要付出一定甚至很大的代价,这就与财务管理的目标相违背了。
(二)财务规范化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账簿、凭证、报表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载体,任何形式的税收筹划都必须借助它才能实现。因此,一项正确、有效的税收筹划必须具备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规范、健全的会计账簿,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企业账证不健全,税务机关在征收其所得税时只能采取核定征收,那么,即便企业当年严重亏损,并聘请经济专家精心筹划,也不得不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税额缴纳所得税。同样,如果一个企业财务不规范,大量采用现金交易,“白条”列支,即便交易是真实的,因事后无法查证,必然不准予税前扣除,只得被调增所得额,多缴所得税,同时还会因未按规定使用发票受到税务行政处罚。这样,再好的税收筹划也无济于事。
(三)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节税金额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少缴纳一些税金或降低部分税负,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很多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造成税收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比如,某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必然要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如果向他提供一份筹划方案,可以让他免予缴纳任何税款,只要他把经营业绩控制在起征点以下就可以了,但这项税收筹划方案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这位个体户的税收负担虽然为零,但其收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方案自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案。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换取税收负担的降低明显是不可取的。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税收筹划是为了让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是谋求缺斤少两。
(四)税收筹划应全面系统地进行考虑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即不能仅仅关注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某一税种少缴了,另一税种可能要多缴,因而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不仅要使企业整体税负最低,还要避免利润的下降超过节税收益。另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方案,甚至有时,节税的目的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利益让路。毕竟相对于增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而言,节税只是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三、中小企业加强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要完善税收征管
在税收的征管中,国家要规范执法行为,确立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杜绝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税收的严肃和公正,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外部环境。积极扩大查账征收的范围,尽量缩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对账证健全、能准确核算的中小企业,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期达到既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又引导中小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的作用。
(二)企业对税收筹划予以足够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的角度看,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企业都有利。因此,政府应对税收筹划持鼓励态度。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如此,企业就应树立税收筹划的意识,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各种经营、决策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税收筹划的方法以增加企业经济利益,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
我国税收筹划的开展起步较晚,税种的多样性、企业的差别性和要求的特殊性、客观环境的动态性和外部条件的制约性,都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客观地讲,目前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很欠缺,因此,必须加大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开设税收筹划专业,或在税收、财会类专业开设税收筹划课程,为税收筹划培养较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对在职的会计人员、税收筹划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税收筹划的实践能力。此外,完善注册税务师考试办法,培养更多从业人员,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筹划人员的业务考评,例如,要求达到一定量的后续教育学时等等,以此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四)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
石油企业税收筹划问题探究 篇5
关键词:石油企业;税收筹划;筹资决策
1 概述
石油企业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国家税收法律政策的允许下,通过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调剂,帮助企业减轻税赋,从而为企业赢取更大的利益空间。但企业在赢取利益的同时,还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对各项纳税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纳税原则给企业带来的隐藏风险,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合理避税或延缓缴税,还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石油企业实行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2.1 税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新税制颁布以后,能源税法得到了统一,集中了税权,并对各项税收的减免政策及优惠政策做了明确的规定,税收制度逐渐趋于稳定化、系统化、规范法、法制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体制改革凸显成效,石油企业的地位更加独立,国家政府部门不仅承认了税收筹划,一定程度上还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税收筹划,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税法体系的逐渐完善为石油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2 税收政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税收政策的不同,企业可以在多个纳税方案中进行选择,不同的税收方案,企业所承担的税负也是略有不同的。税收政策的差异性越大,其税负的差别也越大,这就为石油企业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国家为支持石油企业的发展,稳定能源市场,还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新的税收政策的补充,石油企业税收环境日渐完善,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成为可能。
2.3 石油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实行税收筹划必然性
石油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企业,一般为组织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企业业务范围也涵盖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发、勘探、炼制和销售等多个领域,因而石油企业内在的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广泛性、规模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企业有能力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直接沟通,从而为企业的税收筹划赢取更多的支持。
3 石油企业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3.1 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可以从筹集资金过程開始,资金筹集方式不同,企业的资金成本也不同。在进行筹资决策过程中,应不断优化资金结构,增加所有者收益。企业外部资金筹措方式有发行股票和债券两种,就企业税收筹划角度看,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为有利,这是由于债券发生的手续费及利息支出可以计入企业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当中,这样就可以根据税法中规定“财务费用作为抵税项目可在税前列支,企业可少纳所得税”;而发行股票不仅分散了公司的控制权,且支付给股东的股票利息是由税后利润进行支付的,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3.2 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税负,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石油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实施税收筹划,主要从投资方向、地点、形式、合伙人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不断优化选择方案。企业投资一般有直接和间接投资两种方式,其中直接投资涉及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行为税等多种税收问题,且需要在货币资金和非货币资金的投资方式上进行综合对比,石油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对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及其影响进行精确评估,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间接投资是对金融资产的投资,如股票或债券等。税法规定债券投资所得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但风险较大。
3.3 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财务政策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核算活动进行规定的一项活动。其中,规定内容包括成本核算、计算程序、费用分摊、利润分配等一系列内容。企业财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政策的规定上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结合石油行业的发展特点,采取合理的财务政策。以折旧方法为例,石油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资金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种合适的折旧方法,对于企业的成本节约具有重要意义。税法规定,设备的折旧可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这就关系到企业的当期成本大小、利润的高低以及应纳所得税数额的多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折旧方法产生的税负不同,对于技术更新较快或产品损耗快的产品,可选择加速折旧的计算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这种折旧方法能使资产在使用前期提取更多的折旧费用,从而为企业推迟纳税时间,达到减轻赋税的目的。
3.4 其他方式的税收筹划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石油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企业在经营期间内缴纳税负总额变化不大,但会计期间税收政策不同,各期缴纳的税款也不同,因此通过不同的税收政策延缓税收的缴纳时间,可使石油企业财务利益获得增加。
国家为鼓励企业的发展,在税法规定中,对某些经营活动进行了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法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于采用三新产品发生的费用同上年相比增长10%以上的,除技术开发产生的费用需据实列支外,还可按5%的实际发生额对当前应纳所得额进行抵扣。石油企业可根据上述优惠政策,控制特定经营活动的纳税界点,为企业赢取更大的财务收益。
4 总结
我国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税法差异性的存在,石油自身特点等都为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提供了有利前提,企业可在筹资、投资、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防止税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世宝.浅谈油田企业的税收筹划[J].商场现代化,2009(14):318.
[2]李茁.石油企业税收筹划可行性研究与应用[J].商情,2011(39):14-15.
制药企业成本管控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成本管控,市场化精细管理
一、制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成本控制缺乏全员参与, 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制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 认为成本、效益都由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 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 员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 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 员工对身边发生的成本不了解, 降低成本工作大家不知从何入手, 员工降低成本的意识淡薄。
2. 岗位成本缺乏透明度, 生产过程缺乏控制
制药企业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流程较长, 传统的管理模式, 仅仅局限于车间这一层制订了成本目标, 由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不能具体到某一工序环节, 成本管控效果不理想。关键工序环节由于没有制定岗位目标成本,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控制目标, 员工只是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员工缺乏成本控制概念。
3.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传统成本管理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也不能满足生产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员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 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 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浪费现象严重, 成本管控手段单一, 预算目标难以保证。缺乏事前成本预算及科学的决策管理, 同时不能有效进行事中阶段的成本控制分析与绩效监督, 对事后的分析与考核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科学支持。
二、针对以上问题点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1. 以人为本,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仅依靠财务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要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加强教育, 提高全员成本素质。需要企业的每一位成员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其次, 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引起成本发生的活动都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成本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进行严密的监督和严格的控制;最后, 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 让人人都懂得发生在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成本费用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充分调动每个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加强员工成本意识, 做到人人承担成本控制的任务, 人人有成本控制指标, 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挖掘潜能、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2. 目标成本分解并落实到关键工序
制药企业生产工艺复杂且生产步骤较多, 制药生产过程是由若干连续工序连接而成, 生产成本实际上就是由每个工序发生的成本累计形成产品总成本, 也是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成本。生产成本细化分解到工序单元, 需要对制药企业生产工艺进行分析, 根据物料流主线及原材料、能源等消耗控制点, 划分关键工序单元, 将生产工序划分为发酵生产工序→树脂提炼工序→浓缩干燥工序→包装四个工序单元, 为每个工序单元设立成本库, 将原材料、能源、人工和制造费用归集到各成本库中。根据各成本库积累的大量数据, 对每个工序单元制定目标成本, 作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目标。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能够准确地确定到某一个具体工序环节, 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管理重点提供明确意见和具体办法。每个工序单元就是一个成本责任中心, 对关键控制点制定重点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有投料成本、能源消耗 (水、蒸汽等) 、机物料成本 (阀门、滤芯等) 、酸碱消耗成本、包材成本指标。非财务指标有发酵单位、提炼收率等技术指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关键指标重点关注和进行控制, 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将成本分解到“工序单元”, 细化成本核算, 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也为建立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3. 建立市场精细化管理模式
生产过程划分工序单元, 建立工序单元成本库, 细化成本核算, 这是企业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 将企业内部的各单位以及单位内的各道工序, 用市场用户的关系加以链接, 使各单位、上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转化为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和为下道工序所认可的商品, 实行有偿往来结算, 以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内部市场化体系的建立要求企业有一套完整、合理的预算。该体系在建立过程中, 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 列出内部市场交易主体、交易产品及交易关系
根据制药企业实际情况和核算体系, 确定内部交易单位, 并确定单位交易产品及交易关系, 如交易主体有生产类上游发酵车间、下游提炼车间, 能源类动力车间, 服务类机修车间、质检车间等。
上游发酵车间通过移入下游提炼车间的原液半成品按原液目标单价来结算确定结算收入;对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量化, 确定总支出, 包括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动力、机物料等物料消耗;总收入减总支出为工资总额。
下游提炼车间生产产成品入库, 产成品按产成品的目标单价来结算确定结算收入;总支出包括上游发酵车间提供的发酵原液结算支出、动力、包材、机物料等物料消耗;总收入减总支出为工资总额。
动力车间向生产类的车间提供能源。对外提供的动力交接量乘以动力目标单价确定结算收入;动力车间自身消耗的可控成本作为结算支出;总收入减总支出为工资总额。
服务类车间对外提供服务, 结算收入等于对外提供的服务作业量乘以服务单价。
(2) 内部市场化定价
以集团公司下达预算目标 (成本费用) 作为制定内部市场价格的依据, 将预算指标分解到相关半成品和产成品中。
(1) 上游产品和产成品价格的确定:根据成本预算目标值, 结合部门技术指标、部门费用指标, 将预算成本目标按成本项目分解到上游产品和产成品中, 确定目标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目标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包材、动力、职工薪酬、机物料、树脂、折旧费、其他项目。其中, 原材料、包材、动力、机物料、树脂作为部门可控费用;折旧费、其他 (安全、环保、质保等) 作为部门不可控费用;职工薪酬作为固定可控成本。
(2) 动力车间提供的动力价格的确定:部门将外采动力、原材料、机物料作为可控费用, 折旧、其他作为不可控费用, 职工薪酬作为固定可控费用。根据预算成本进行分解, 确定动力目标成本作为交易价格。
(3) 服务产品价格的确定:参照外部市场有关业务价格水平, 制订电工维修、仪表维修检定业务、产品检验服务等结算服务交易价格。
(3) 结算报表模板建立
根据交易产品、费用的划分及交易关系, 建立了结算报表体系, 结算报表包括利润表、产品结算收入、可控结算支出、利润分析表、产品计算表等。确定表间的勾稽关系, 交易主体工资总额=产品结算收入-各项结算支出。
4. 建立月度分析体系
月度分析工作, 找出车间的进步及车间存在的问题, 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市场主体和各级领导部门, 引导车间加强管理, 追求技术进步, 也利于领导部门掌握信息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5. 建立制度保障
建立基本运行制度作为内部市场化的基本制度, 基本运行制度规定内部市场化的指导原则、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 规划了工厂内部市场化中结算、价格、考核、日常运行、月度分析、仲裁等六大体系运行的原则。内部结算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月度分析制度、仲裁制度保障相应体系的协调运作。
三、结语
在制药企业的实践运营中均在成本控制环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问题, 企业员工成本意识淡薄, 成本核算精细度不高等。针对这些不良现状, 制药企业要想强化成本控制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 完善细化各层面建设与管理, 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走科学成本控制之路, 完善创新, 通过有效的奖惩激励政策塑造员工主动探究及科学奉献精神, 才能真正令企业成本控制高效、有序, 令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平.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J].财会研究, 2009, (14) :27-29.
[2]吴腊.浅析精益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J].经济师, 2010, (7) :231-232.
[3]沈航.关于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探究[J].中国外资月刊, 2011, (4) :63.
[4]梁星, 李炜.企业自主式成本控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企业并购中的税收筹划问题 篇7
关键词:并购 税收筹划 节税利益 并购成本
全球经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第五次浪潮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最新战略并购,其特点是以全球为背景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生产要素配置的企业并购。企业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进行战略重组,达到多样化经营的目标或发挥经营、管理、财务上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转型完成,中国企业在并购浪潮中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摩根大通银行投资银行部统计,在 2004—2005 年间,中国并购交易额增长1575%,交易量增长 1526%(1)。不断成熟的并购政策环境、法规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利的促进了中国并购市场发展,同时并购重组活动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并购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工具。而税收作为宏观经济中影响任何一个微观企业的重要经济因素,是企业在并购的决策及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规划对象。税收规则影响着并购投资决策的收益率,要实现最优的并购决策,就要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有些企业甚至将获得税收优惠列为并购行为的直接动机之一,不论企业的并购行为出于何种主要动机,合理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实现并购的最大效益,甚至可以影响企业并购后的兴衰存亡(2)。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税收筹划的发展,尤其是并购市场的崛起更要求税收筹划成为企业决策的有力工具。而并购中的税收筹划作为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博弈行为,如何在一定的规则下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則存在着方法策略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无论对纳税人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还是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均有意义。
一、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的作用
(一)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税收筹划策略选择的正确能够产生附加值,可以直接推动并购项目的成功进行,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收益。
(二)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能否有效进行税收筹划,这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实现财务利益最大化,有效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节税是企业节约支出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企业并购中,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并购中的税收筹划实质上是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择优,通过对并购过程中经营活动、投资、融资等的事宜的安排和筹划,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税收筹划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企业并购税收筹划的技术方法
企业并购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行为,对并购行为进行税收筹划更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的工作。企业并购税收筹划中技术方法主要有:
1.减免税技术。减免税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务筹划技术(3)。一般来说,国家有两类不同目的的减免税,一类是照顾性减免税;另一类是政策性减免税。由于照顾性减免税是在非常情况或非常条件下才能取得,只是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所以税务筹划不能利用其来达到筹划目的,只有取得国家奖励性减免才能达到筹划目的。
2.扣除技术。扣除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减税额,或调整扣除额在各个应税期的分布而相对节减税额的筹划技术。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各项扣除额越大,应税基数就越小,应纳税额也越少,所节减的税款也就越大。例如,企业通过并购亏损企业,以亏损企业的账面亏损来冲抵盈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减少所得税税基或在并购资金的筹集中,通过比较举债和发行股票来确定其融资方式,都是采用了扣除技术来进行税务筹划。
3.抵免技术。税收抵免是指从应纳税额中减去税收抵免额以求出实纳税额。抵免技术就是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筹划技术。如在横向并购中,并购企业选择库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较大的企业作为其并购对象,以期在“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中获取最大的增值税税收利益,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抵免技术。
4.延期纳税技术。延期纳税技术旨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收而取得相对收益的税务筹划技术。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延期纳税就如同纳税人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可以在本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再投资,将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或者可以减少企业筹资成本,相对节减了税收,取得了收益。
三、结语
总之,中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复杂性也就造成了并购过程中税收筹划的复杂性。在实际的并购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面临多种多样的税收问题,遍布于并购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于对中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税种进行税收筹划策略,极为重要,值得大力探讨。
参考文献:
[1]浅析中国企业并购中的税收筹划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06
[2]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J].商业经济,2008
【制药企业税收筹划问题】推荐阅读:
齐二药假药案看制药企业内控问题06-19
制药企业09-29
中小制药企业09-24
生物制药企业11-11
制药企业3句半11-07
制药企业GMP自检07-15
制药企业设备管理06-08
制药企业生产质量控制07-08
制药企业FDA认证07-25
制药企业培训总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