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价值思想

2024-11-05

技术价值思想(共12篇)

技术价值思想 篇1

1 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战略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交叉而产生的概念,是指企业在市场条件下,根据企业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可以取得的资源,在考虑企业自身能力的条件下,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进行的总体谋划[1]。著名经济学家安索夫(Ansoff)、弗里曼(Freeman)等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领先型创新战略。就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开发出新产品,并在市场中一段时期内保持领先优势,取得较大市场份额和较高垄断利润。选择领先战略的企业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企业具有很强技术研发能力,包括人力和财力大量投入;各部门之间能高效配合,迅速将成果产品化并大量生产;具有较强市场营销能力,迅速将新产品投放市场;同时必须具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进行相关投入,以防他人模仿。因此,领先创新战略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有能力承受创新失败,因为这是投资大、风险大的战略行动,即使是大企业,也并非任何时候都选择领先战略。

(2)跟随型创新战略。即企业跟随同行中的主导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主导企业成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以选择、改进和提高,并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拓展市场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跟随创新战略要求企业密切关注领先者的行动,若领先者失败,就不跟随,若领先者成功,就迅速跟上。因而要求企业也具有很强的技术开发力量,但可以把市场风险留给领先者,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失败与缺陷,同时把研发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具备“后发优势”。

(3)模仿型创新战略。即企业自己不进行研发,而靠购买专利技术仿制,步人后尘。这种战略投资少、速度快,比较适合开发能力薄弱而制造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大都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因其与技术领先者相比实力差距大,难以与之直接竞争,但可以利用地区优势通过模仿而进人同一产品领域。

企业技术创新究竟选择哪种战略,需要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自身技术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细分、产品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战略选择。[2]

2 价值工程思想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工程师麦尔斯于1947创立的,是指对设施、产品、服务或流程等进行功能和全寿命成本分析,组织多学科团队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一定的工作程序,谋求创新的改进方案,以提高项目或产品的价值。[3]它通过价值工程团队多学科专业人员协调合作,对产品或系统进行科学的功能和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功能(F)与成本(C)的比值,即价值(V)。其表达式为:V=F/C。

价值工程不仅是一种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技术方法,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可以应用于任何流程设计和系统构建。而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可以理解为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的创新流程,因此可以应用价值工程,着眼于企业整体和现实条件,对不同的创新战略所追求的功能及其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然后比较不同创新战略的价值,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重要参考。

价值工程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其价值至上的思想,而在方法层面上由于创新战略的抽象性特点,较难象在实体上应用那样具体和量化计算。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从企业基本情况和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着眼于企业整体,突破传统决策方法束缚,对各种创新战略进行系统的价值分析、评价,找出一个价值最大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就是最适合本企业发展和最适合市场需要的战略选择。

3 技术创新战略的功能分析

企业在制定其技术创新战略时,一定是因为其创新战略能满足企业的某些需要,即技术创新战略所追求的功能,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功能:

3.1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根据自身条件和行业特点采取的长期活动与过程。成功的创新战略能使企业保持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能提供持续的创新能力优势,并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决定采用何种技术创新战略时,一定要考虑是否适合企业自身及其所处行业,是否能够保持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2 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战略

在当今市场和技术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无论是独特的企业经营战略,还是技术创新战略,都不能单独创造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引导的动态整合关系,密不可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要求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在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基础上按照一定机理构建,必须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需求,而技术创新战略则必须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战略,即两者必须实现动态整合。[4]

3.3 满足市场需求

成功的创新战略必须能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新产品与服务,而产品与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如使用功能、性能质量、外观款式、保养维护、售后服务等,且这些需求又在不断变化。企业面对众多而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必须制定适合市场和行业特点的创新战略。

3.4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系统地改善和促进技术创新,可以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4 技术创新战略的成本分析

企业实施其技术创新战略,必然发生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直接、间接和有形、无形的费用。

4.1 组织结构调整成本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受组织模式制约和影响。不同组织模式决定了信息在组织内传递和共享机制、组织内各种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最终体现为组织效率和能力。只有当组织响应技术创新战略、用结构来支持组织成员而不是抑制和束缚他们时,技术创新才能成功实施。很难有一种组织模式对所有创新战略模式都能提供很好支持,企业在实施创新战略时则需要对其组织结构做出调整;而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调整必然要付出各种人财物等方面显性和隐性的成本,而且向不同的创新战略组织模式转换所发生的成本是不同的。[5]

4.2 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各种成本

企业的研发成本主要分为直接研发费用和间接研发费用。直接技术开发费用是指直接用于某项技术创新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费用、试验费用、人工费用、部分技术引进费用、机会成本。间接技术开发费用是指那些不直接用于某项技术创新,而需要在多项技术创新或其它非技术创新经营活动中分摊的费用,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费、人员培训费、营销与售后服务费、其它管理费用。领先型战略可能需要更多的直接和间接研发费用,相比之下跟进型和模仿型要少一些。[6]

4.3 提供创新模式支持的独特费用

这主要是各创新模式下的各种不同投入,如:领先型创新战略须较其他模式投入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费用,以及各种为技术保密并保持技术独特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跟随型模式可能要在市场开发和宣传上投入更多费用。采用不同的创新战略在这些费用上会有较大差别,总体上来说采用领先新型战略因其技术超前性,一般较其他两种战略要花更多费用。

5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价值分析

根据价值工程V=F/C的原理,设某种模式技术创新战略的功能为F,其寿命周期成本为C;企业进行创新战略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能力以及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针对创新战略各个功能和成本费用在不同创新战略实施情况下进行打分,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赋予各个功能不同权重,进一步算出总功能得分F=∑Fi,在该战略下核算总成本C=∑Ci,最后计算二者比值,算出各个战略选择下的价值大小,从而可为企业创新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大坝风险的

Vague集事故树的评价模型

Dam Risk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Fault Tree and Vague Sets Theory

徐强(1)Xu Qiang;陈健云(2)Chen Jianyun;李静(1)Li Jing

((1)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大连116023;(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大连116023)

((1)School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3,China;

(2)State Key Lab.of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3,China)

摘要:本模型主要从对大坝风险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导致大坝风险的元素及其逻辑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可靠度的知识对大坝系统的失效概率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事故树模型,使大坝的风险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多元化,并对风险元素间的关系应用Vague集理论进行模糊化处理,利用客观数据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客观。最后,模型给出了评价的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model is analyzed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its application.

关键词:大坝风险;事故树;Vague集;可靠度;失效概率

中图分类号:F069·9;F2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8)10-0003-04

0引言

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多元化,并对元素间的关系应用Vague集理论进行模糊化处理;从而使模型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评价更加客观;最后,模型给出了评价的结果及不确定性,并进行了讨论。

我国在建及已建的大坝有8.69万多座,其中病险水库大坝2万多座。因此,加强对水库大坝的评价,以用来对大坝进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评价风险的方法很多。如变权综合方法、属性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评价、层次分析法(AHP)等[1,2,3,4,5]。但这些评价方法,元素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单一,几乎都是总分层次的关系。而在大坝控制中,经常使用事故树模型,逻辑关系比较复杂。上述方法难以对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模型进行评价。而且,在资料短缺、信息量少条件下,有些元素间的关系也难以确定。本研究结合事故树模型,使

1事故树模型的介绍[6,7,8]

事故树是由各种符号和其连接的逻辑门组成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符号有:事件符号、逻辑符号。事件符号包括顶上事件、基本事件。逻辑符号包括与门、或门、条件与门、条件或门等,如图1所示;其中:顶上事件如图1-(a)、基本事件如图1-(b)、与门如图1-(c)、或门如图1-(d)、条件与门如图1-(e)、条件或门如图1-(f)。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71410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NCET-06-0270)。

作者简介:徐强(1982-),男,辽宁人,博士研究生。陈健云(1968-),男,辽宁人,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分析和试验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晓川、潘润平:《产品创新战略的动态性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1-5。

[2]李浩、戴大双:《基于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2(8):9-12。

[3]罗伯特.B.斯图尔特、邱菀华:《价值工程方法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2。

[4]陈祥果、汪蓉、蒋元涛:《基于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109-112。

[5]汪波、宋泽海、阎颐:《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组织模式的适应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1-74。

[6]胡东波:《价值工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70-72。

技术价值思想 篇2

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家.纵观体现墨家文化思想学说的<墨子>一书,几乎包罗了当时可能取得的`各种知识,涉及到哲学、伦理、管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堪称“百科全书”.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去考察<墨子>书中丰富的管理思想,期望能为中国企业的当代管理寻获一些启示.

作 者:崔永斌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情报所,河南,新乡,453003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年,卷(期):21(6)分类号:B224关键词:墨子 管理思想 当代价值

技术价值思想 篇3

关键词:仁;仁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63-02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解读

(一)孔子“仁”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仁”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所以孔子的思想有“仁学”一说。解读孔子思想可以看出,“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仁”就是品德高尚。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仁者爱亲,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①这里就说到了仁的基础是孝顺父母,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爱兄长。在《颜渊》中孔子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不是狭隘地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而是扩展到家庭成员。“泛爱众,而亲仁。”②以此可见孔子认为“爱人”的重要性它是“为仁”不可缺少的部分。孔子收学生不问贵贱,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他的爱人之心。孔子的 “仁”不仅仅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从爱亲到爱人,就是一个推衍的过程,可见,孔子的爱也可以推衍到物。孔子的“仁”其实也可以是爱物的,是可以推衍的。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仁学注重德育、内在、主体和践行。“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孔子在《里仁》中曾说:“里仁为美”,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人格理想,还更应该是一种社会理想。孔子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他推崇君子的理想人格应该以“仁”为中心,并且把它作为一个人应该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信条。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仁德就等于是没有个人品德,可见仁对一个人的德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格目标,孔子主张“仁者安人”(《里仁》),而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孔子则坚持“义以为上”(《阳货》)。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主张要通过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而反对通过不法和不正当的手段来牟取利益。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追求物质享受,更应该向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上努力,获取和执行理想人格,正如《卫灵公》中所提倡的君子应该要做到“谋道不谋食”和“忧道不忧贫”一样。要使理想人格成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除了要推崇理想人格,还必须要把它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但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必须有坚定地意志力可以抗拒外在的种。

二、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

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合理的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仁”的思想。

对于个体来说孔子是注重内在的,也就是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孔子强调德育,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要注意“仁德”,以实现自身个体的理想人格目标。个体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就是一种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孔子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注意促成学生理想人格目标的实现,符合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一点是值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借鉴和学习的。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接点,会对即将步入社会产生一些恐慌,也会不切实际的产生一些欲望。有了理想人格的指引,大学生就会自觉并理性地控制住各种不该有的欲望,并能够在错误产生之前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至于因为欲望无限制的发展而产生危害,最终在伤害了自己的同时也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理想人格的指引下,大学生还会把良好的思想状况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增加自己的信心,并努力的付诸于实践,处理好学习与就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理性自觉。

实现“仁”,首先还是在于主体自身。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发自内心的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关注和认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的合理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觉地形成社会认可的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关注大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很注意区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在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育,这开创了中国“因材施教”的先河。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它的个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到行为上。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针对不同大学生,有区别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深造等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模式,精简学校的行政人员,扩充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数量。这样,有了足够的师资,因材施教才有了实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他们的品性等实际情况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不同的学生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价值多元化得发展,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逐步广泛,但是,因为不是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当今大学生在个性上的差异。要对这样一个有差异的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有区别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那些先进分子来说,他们有更高的思想追求,他们公而忘私,要求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可以被列为标兵,做个榜样让其他同学学习。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中规中矩,遵纪守法,对于他们则可以宣传一些更高尚的东西,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极个别的大学生来说,则要向他们传输一些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和公民该有的思想觉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四)注重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孔子看来,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业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鉴别其真伪,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结合社会实践,才能大大提高其成效。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获得应有的思想政治态度。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我们应大力实施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大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好形式,是学校和社会相联系的一条纽带,是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践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因此,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自觉教育,是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前,普通高校都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其实可以在评价中加大政治思想方面的权重,并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实施完善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让学生可以自我检测,自我发展,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可以更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内在,关注个人理想人格的确立,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关注受教育者的理性自觉。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实践,认为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提高其实效性。孔子仁学思想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学而》

③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30

技术价值思想 篇4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系统思想,价值链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企业技术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并将企业的技术管理与企业的最终价值联系到一起, 就可以为企业技术的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的价值链分析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如果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不做长远的打算, 那么其价值链就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也即企业为短期的利益损伤了消费者、供应商、同行对手等的利益, 从而也就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那么长久的价值链就会出现问题, 葬送了企业的前程。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合理分配利润,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和观点来整合企业的技术中心管理,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最有效的实施方法。

依据现代契约理论, 企业在创办的最初, 所有创建者都有对企业经营利润的掌控权利, 包括对企业剩余价值和剩余控制权的掌控, 这些利益攸关者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互利的, 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均等化, 达到互惠的目的, 而不能仅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如果忽视其他主体的利益, 就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衡产生内部的纠纷,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的本质就是将每一位成员的利益都考虑进来, 不断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 最终使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程序越来越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势。故而, 为企业理财管理选择一个适合的目标非常重要, 这个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无论是那一部门的生产运营与管理都需要充分考虑其行为将给企业的价值带来怎样的后果, .尤其是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理, 非常关键,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水平, 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技术中心就要通过价值链的整体提升来获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从而实现预期的目的。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实现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历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体现出企业价值拓展的一些特征。总体来看, 企业价值具有很强的空间拓展性, 也就是说, 企业要想保持价值链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就要不断地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从更广阔的领域去整合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 提高企业创收的能力, 不断凝聚企业的整体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力量。另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一定时间段的积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要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稳步发展, 最终使得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见, 如果想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就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 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入手,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尤其是要鼓励企业技术中心的不断创新, 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基于系统思想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管理

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就是要将价值链的分析思路运用到企业整体发展的综合考虑之中, 实现宏观、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并能够在企业的技术研究中不断突破时空的界限, 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作为技术中心运行管理的保障, 企业要完善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与其他部门的良好合作制度, 并将企业生产、营销、市场等每一环节都纳入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 为企业技术中心的导向提供坚实的服务平台, 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在企业追求实现最大化价值的过程中, 也是企业自身实现技术与资源重组的过程, 管理战略的应用不容小觑, 而基于系统思想的精益化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主张不仅要重视过程的细致与严谨, 重视生产的安全与规范, 更要对其管理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以是否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为评判的基准点这样就把投入与产出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并以效益为导向, 必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企业技术中心不仅仅要保持原有的水平, 更要实现螺旋上升式的稳定又迅速的发展目标, 基于系统思想的精益化管理的内容有五个基本内容, 即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价值流动、价值统筹、价值持续改进。企业技术中心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避免做一些无用功,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实现高效化的运转。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价值思维”的观念, 一切管理行为的安排均以价值为主导, 进而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彻底简化管理的环节, 优化资源的配置, 将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与管理, 协同推进企业生产的各项工作, 最终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 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理最终是要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所以一定要在系统思想的基础之上, 以企业的价值导向为基准, 合理配置与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宝山.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付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进先.企业技术中心研究[M].武汉出版社, 2011

儒家思想与当代孝道价值 篇5

一、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二、儒家“孝”的合理内容

古代关于孝的有些论述和要求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谐也可供借鉴。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观念出发,儒家所讲的“孝”,其合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赡养父母。《诗经·小雅》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说:爹生我,娘养我。抚摸我,爱护我,养大长大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因此,子女赡养父母,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更是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见,传统儒家伦理对于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视的。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

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针对这种看法,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礼记·祭义》上也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事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悦。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孝行的高层次要求。养与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

第三,“尊老”。儒家把孝不限于父子关系,还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如《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弟”,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自汉代以来,儒家的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人们奉行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三 孝道为什么倍受古人重视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讲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体现在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的基础上。而建立在父子亲情这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体现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因此,讲孝最容易开发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显。儒家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孝”这个根本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个字绝对不能疏忽。理解了这个字,也就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孝”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孝”这个字的含义就是说,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两个。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儒家讲的孝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不能让他们常常担心。如果自己常常让父母担忧,那就对不起父母,就是不孝了。古代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一个常常怀有孝心的人,心中总是想着父母,时时怕父母担忧或让父母蒙羞,自然一言一行都会谨慎小心。不做那些让父母感到羞耻的事,那才是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

现代孝亲观念衰退的原因

其一,对传统孝道的猛烈批判,忽视了传统孝亲观念中的合理成分。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孝道连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人们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批判了封建孝道的弊端与危害。事实上,这些批判大都出自对对儒家经典中的某些论述断章取义的曲解。由于一些人对传统孝道良莠不分的批判,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当代社会产生了不良社会后果。

其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淡化了子女养亲敬亲的义务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急剧膨胀。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儒家的“必养且敬”的孝子标准简化为“必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打爹骂娘、不顾父母之养等“大逆不道”的现象时,那些尚能赡养父母的人就成为“孝子”。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能够受到子女赡养照顾的老人们那种“知足常乐”的心情了。

当然,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也是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动和教育的脱节是分不开的。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力弘扬传统孝德尤为重要。弘扬传统孝德,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因为,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一些持激进观点的人对曾经扮演过封建道德的孝亲观念能否在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上起到积极作用持有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三、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论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6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6-02

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孝字共出现19次[1],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没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有两处为曾子引孔子语。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对于孝道的观点。

(一)对待父母要态度恭敬

孔子思想中的孝道,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即恭敬的态度。对子女来说,尽到对父母赡养的义务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孔子看来,仅仅供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办事是远远不够的。即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举此例意在说明,养而无敬爱之心,跟养犬马一样,就不是真孝。因为它缺乏孝道最为实质的内容——“敬”。只有既“养”且“敬”,才能显示出人和动物的区别[2]。《里仁》篇中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必定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子女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孔子认为,父母不听从子女的意见,子女要做到不怨恨。这一点需要子女发自内心的恭敬。

(二)对待父母要关心其精神

孔子还要求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精神。《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以反问的形式回答了子夏的提问。虽然没有具体说如何做,但是明确表达了仅仅供养酒食是不够的含义。《里仁篇》第十九章有相关内容,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段文字说明要常伴父母左右,即不要让父母担心。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这一章历来有不同见解。一是父母在世时不远游,这是强调远游不符合孝道的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计划好往返行程的时间,表述了以孝道为原则的灵活性。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前者为重;作为现实行为准则,后者可行[3]。两种说法都有理,但第一种解释未免愚孝,使父母的存在成为限制子女人身自由的原因。实际上该章的重点并非“不远游”,而是“游必有方”。古代通讯不畅,子女远游,提前告知父母去处,可以让父母了解情况,减轻忧虑。“方”字应是方位、地点,而不是方法。“不远游”的核心是让父母放心,是子女关心父母精神的主动表现。

(三)对待父母要记挂想念

《为政篇》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阳货篇》第十七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上面两章内容可以看出,孔子所谓孝道,关注生前,也关注死后。生前之孝注重物质上的供应和精神上的关心,死后之孝则注重丧礼和心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待父母的丧事,必须要有礼节。这个礼节可以不奢华。根据《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宁俭不奢,表明孔子认为礼绝不能取消的观点。同时,孔子对他的学生宰我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的想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宰我的看法是对亲情的伤害。孔子认为,父母辞世后,子女在感情上应对父母的离去感到悲痛,因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正如“人生三年,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恩情一样绵长[3]。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真正从内心体味失去父母的刻骨铭心之痛。在心中对父母没有足够的想念,是“不仁”的行为。

过于强调守孝三年,导致父母去世,孝子守丧多年,不结婚,不耕作,虚度年华,是儒家思想被指责推崇愚孝的原因。宰我可能注意到这一点才提出缩减守孝的时间。但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想念。强调守孝三年的形式,只会造成如汉魏时期举孝廉父别居的虚情假意。物极必反,愚孝会出现如鲁迅先生批判过的郭巨埋儿之类的极端现象,丧失人伦。这是对孔子本意的曲解。孔子曾对曾参受其父棒打时不知躲闪而批评他不孝,因为父打子一旦出现伤亡,为父者会后悔,为子者不能尽孝。后世宣传郭巨埋儿,其意义整个颠倒。当代社会不可能守孝三年,作为子女更实际的是照顾好父母的生前,以及在心中怀有思念之情。

二、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且一直将孝道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考察依据。孝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颇有特色的部分。在现代社会里倡导与弘扬孝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孝道在当代的得失及其原因

孝道在当代一方面在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倒退。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在增加,子女可以有更多尽孝的机会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活节奏加快,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变为单纯的赡养关系,亲情的感觉逐步淡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由于自身工作和其他客观的原因,子女很难像古代一样长期生活在父母周围。当代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有传统的大家庭观念,虽不要求长期的共同生活,但是仍然希望子女的陪伴。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赡养模式缺乏信任,希望维持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而这正是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两全的结果。

在子女方面,一边要顾及自身的生活,一边要顾及老年人的赡养。在传统的大家族和大家庭模式已经解体的现在,其负担相当沉重,特别在是老年人因衰老或疾病丧失劳动甚至是活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有的子女为了照顾老年人,必须放弃工作和相当的私人时间,在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其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同等情况下守孝道会生活困苦,不守孝道反而生活幸福。

这些新情况所带来的冲击对孝道建设无疑产生了打击,并且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阻碍。孝道属于东方文化,因此对比西方社会可以找到一些启示。西方社会父母养育子女,子女成年之后,在观念上就认为子女属于独立的对象,以后父母不再对子女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由于子女的定性是成年之后具有独立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中国式的赡养责任和义务。不排除有一些情况属于例外,但是整体上西方老年人的赡养主要由社会负责,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可以主动安排。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对于自己子女未成年之前的照料。这种模式称为“接力式”。中国的模式属于“反哺式”,即父母照顾子女,晚年由子女照顾父母。这种模式和以前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生活方法相关,所以会与当代大家族解体情况下的现状产生矛盾。

(二)孝道的当代价值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即使不会彻底解体,也只会成为相对个别的现象,整体上会向小家庭模式进行转化。孝道的建设应该顺应这种潮流,而不是逆流和复古。在个人的道德建设方面加强孝道的建设,一味强调尽孝守孝是无意义的。吸收西方“接力式”的优点,即转变自身的思想,积极地尝试社会养老。在子女方面,也要主动地参与,譬如对社会养老的地点设施进行详尽的考察,尽量抽出时间对父母进行探望和精神上的交流等等。学习西方“接力式”绝对不是不管不顾,而是在原有“反哺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层面进行分离,同时对精神层面加强。譬如孔子思想中的孝,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充分分析当代孝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理结合,改变养老态度,不仅有助于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还可以使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多满足。

三、总结

几千年来直至现代,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保持着充分的生命力。研究学习孔子关于的“孝”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当代美德、促进自身的修养依然有很大帮助。不可否认,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孝”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正因如此,对待孔子和他的学说、思想要有认真的态度,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辩证地保留和弘扬其中有益的部分。毕竟,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正如论语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郑兰珍.试论孔子“孝”的思想——读《论语》思考及启示[J].南方论刊,2009,(5).

技术价值思想 篇7

一、课程价值事实———“生态系统”的本质

施瓦布认为, 课程的基本要素是学科内容、教师、学生和环境, 四个要素构成了课程有机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理解是课程研究者充分理解四要素关系的指导思想。仅以一种因素为重点构建课程方案是不可能适切的。课程的四要素是实践模式方式、方法研究的重要来源, 是构成课程实践事件叙述的内容。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 因实践过程而发生了的课程事件, 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价值事实, 价值事实的叙述为在实践折中、集体审议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了更多机会。

1. 教师和学生生活在真实的课程实践之中, 他们

与学科内容、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实践兴趣”的目的。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地的具体环境, 不注重其他的学校、社会情境和一般性的情境。施瓦布强调, 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 课程理论存在于具体的实践, 要想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状态, 就要把理论回归于实践当中, 实现其动态性生成。教师是课程实践的主体, 理应担负起理论生成的责任, 教师不仅是实践者, 而且是研究者。“因此, 实践与折中模式赋予了教师重要的课程研制者角色。”在实践课程模式中, 施瓦布同时给予了学生与教师同等的地位, 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动接受和创造的过程, 参与集体审议, 除给予其选择课程的权力外, 还促进了自身成长, 增强了民主观念。但是, 只以教师和学生为依据的课程, 否定课程环境中课堂情境、学校和社会等制约因素, 是不完全的理论, 因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生活成功与否依赖于具体环境的变化, 学科内容作为教育的实质内容, 不考虑其客观存在, 会使主体失去课程实践的意义。

2. 学科内容是实践课程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理论”课程探究模式认为学科内容是普遍的、一般的原则、结论, 是抽象的、静止不变的。研究者已经将学科内容进行了预设, 结果和目标是固定的。因此, 就造成了学科内容探究方法、手段被机械地“物化”, 传授和记忆成了其唯一功能, 窄化了学科内容的属性。而施瓦布认为, 学科内容是动态的, 是与教师、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由具体的课程环境生成了“新”的学科内容, 或由课程情境与学科内容交织和运行生成具体的学科意义。“情境不同, 如教师、学生不同, 个人生活经历及环境的改变, 学习经验的选择依据及具体面貌都将显现出较大的差异。”

3. 环境是课程主体、学科内容与时间围成的三维

空间, 课程理论在任何时间点上的研究运用都会因具体实践而有所不同。“理论往往是普遍性的、规劝性的、调查性的, 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一以贯之, 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实践则是需要关注具体的和特定的方面, 易于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 高度信赖于非预期的变化。”实际上, 我们的课程从整体性讲, 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动态连续非预期的生成过程, 如果把它分割为若干部分, 就会看到具体人在可变的、“即时”唯一的环境中实践学科内容的过程事件, 也就是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一致性的事实。环境是言说各种目的和意义的动态库, 它的存在使其他因素具有了活生生、具体的影像。

二、课程价值判断———“实践兴趣”的终极标准

在课程实践中拥有了众多的价值事实, 需要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判断, 就要掌握实用的价值标准和有效的判断方法。施瓦布强调“实践兴趣”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课程环境的基本兴趣。把实践作为课程达到人性提高目标的唯一方式。其理论来源可以追朔到亚里士多德实践观、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 实践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伦理、道德行为, 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修养或人格教化。施瓦布继承了这些思想, 认为实践就是道德行为, 把人的德性提高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第二个来源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 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民主, 在“做中学”的实际行动中完成上述目标。而施瓦布把教师和学生都放在了主体的位置, 通过“集体审议”, 让与课程实践有关各方都参与决策的民主方法, 使传统的“自上而下”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彻底转换。参与课程群体规模的扩大, 也符合了西方人本主义的尊重人性、全体民主的理念。

1. 判断标准是实践兴趣。

实践兴趣是针对人提出来的, 为主体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施瓦布认为, 传统“理念”强调控制, 正像泰勒课程目标模式注重的是目标、效率和行为控制, 核心是“技术兴趣”, 各种行为主要目的是对环境的控制, 人只是实现控制的客体工具, 因此, 它不能使人类实现自主和责任。“实践兴趣”的核心是“理解”, 它把世界视为主体, 并强调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和理解, 强调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强调集体审议和公开辩论。因此, 与“技术兴趣”相比, “实践兴趣”拥有使主体达到自由的潜力, 并不断趋于自主和责任, 可以用来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2. 判断方法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 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 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实践课程研究是研究者与所要研究的事件相互作用, 理解特定情境及问题, 因此, 课程情境就是研究的场所, 研究者也就是实践者, 也就是教师。生活在教室中的教师针对具体问题、疑难问题作出行为判断。施瓦布在课程研究方法上, 极力反对脱离实践研究者与具体情境相互作用而寻求所谓客观化的一般结论。

三、课程价值选择———“集体审议”实践方式的诉求

集体审议贯穿于实践课程模式探究过程始终, 具有重要的位置。它把“权衡”四因素关系作为达成最后一致意见的方法, 进而采取策略付诸行动。通常情况下, 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课程事件, 为价值主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价值事实, 迫切需要进一步分析处理, 而后需要就各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达成共识, “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拟定各种备选的解决方案, 再对各种备选方案反复权衡, 选择最佳方案, 最后还要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局部的‘预演’, 反思已确定的目标, 作出最终的一致性意见。集体审议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新的公众’, 并在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施瓦布同时提出, 集体审议的思想就是以学校为基础, 由学科专家、教师、学生、校长、社区代表、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人员组成的审议小组, 共同评议, 选择方案, 避免脱离实践, 确保因素平衡。

1. 集体审议的过程和结果、目的和手段连续同一的指导思想。

传统“理论”的目标是既定的, 过程只是为结果服务, 过程不包含任何与目标无关的意义, 这种避重就轻的思维方式, 让人对过程采取了轻视的态度, 关心的只是结果。施瓦布认为, 脱离实践过程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具体的实践过程是各种因素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具体的意义在于实践兴趣, 也就是课程追寻的结果。目的也寓于手段之中, 强调目的的工具主义理念与实践思想格格不入, 要坚决摒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过程和结果、目的和手段连续且均衡, 不突出任何一方。

2. 集体审议的实践和折中的艺术方法。

实践的课程研究必须要有一个宽泛的理论背景, 这样可以参与到较大的、较广泛的课程实践中去。但是,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还需要学会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怎样运用理论, 这就是折中的艺术和方法。折中的艺术是指对各种理论进行折中、调和, 它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将理论、知识、观点与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比较的艺术;二是对各种理论、知识、观点进行修改、重组, 以使其适应实际情境和问题的艺术;三是超越现存的各种理论、知识、观点, 创造新的行动方案的艺术。方法的运用没有固定的形式, 在实践中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把理论与复杂的实践情境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折中艺术的具体运用。

3. 集体审议的主体构成原则。

施瓦布的实践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在集体审议中社区代表、家长、学科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被增补进来, 他们共同构成了“课程集体”。实践主体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实现了实践课程模式的民主化。课程主体在具体实践情境中生活, 对课程理论与实践有着充分的理解, 解决着探究的各种问题, 因此, 把“自下而上”的方案制定作为决策的首要原则, 这也是主体构成的重要原则, 反对把教师和学生实践主体排斥在外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

四、课程价值借鉴———实践课程模式对价值研究的启示

尽管施瓦布的课程思想对不同的课程问题提出了各种形式和方法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 不论是集体审议形式, 还是实践折中的方法, 还是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 都内隐于四因素在课程实践的相互作用中,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事件的若干方面。但是, 课程实践模式下的价值事实、判断和选择可以是同时发生, 也可以是相继发生。表现出了手段与目的交替出现的生成过程, 和其中参杂的主体相依、多元理论共生的图景。现代价值理论认为, 课程分为形式价值和内在价值。把课程视为手段赋予了外在目的的外在价值, 在实践课程模式中实践过程的实际效果, 就是课程价值的外在事实, 需要主体的判断与选择;课程本身就是目的, 具有内在的价值, 在实践课程模式里教师、学生的价值观就是内在于课程的价值, 他们是通过反省方式对课程价值效果进行判断。因此, 实践课程模式思想可以对价值研究新方向提供一些理念上的启发和支持。

1. 课程价值是动态生成的。

首先, 实践课程模式研究是针对“理论”研究而言的, “所谓‘实践———理论’的区分, 仅仅是一种观点陈述的要领框架”, 因此, 他并没有摆脱理论研究, 而是认为应该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思考探究, 是具有某种观点的理论体系, 是一种价值取向。其次, 施瓦布批判传统课程理论危机时, 指出了课程领域的“再生”之路, “这就是:从把精力用于理论追求, 转向实践—准实践—择宜的运作方式。这种新的运作方式需要有新的探究方式———集体审议”, 实践课程理论模式本身就是从批判传统“理论”模式中生成的, 所以它具有生成性。第三, 从其思想理论来源看, 杜威认为, 如果把历史看成是对业已消逝的事件的记录, 把它仅仅当做过去的往事, 儿童就没有关注它的动机, 历史便成了机械的东西, 从而丧失其全部的伦理价值。也就是说, 课程的价值存在于具体课程情境中, 它是独特的、流动的、变化的、动态的。实践的各因素在“集体审议”体系下的方法运用、结果产生都是在动态生成中进行的, 因此, 可以把课程价值看成是动态生成的。

但是, 这种课程价值生成也存在严重缺陷, 这不是价值事实和判断的原因, 而是“集体审议”形式使价值选择出现了困难, 集体审议中教师、学生、学科专家、社会学家等人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集体审议时达不成一致意见, 也就不能作出统一的价值判断, 就会陷入混乱局面无法生成新的价值。因此, 审议主体的领导者引导价值方向形成主导价值, 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

2. 指出了课程价值“主体群”研究的方向。

课程价值永远与人发生着关系, 没有主体人就谈不上课程价值。而传统的课程价值研究都集中在对知识的研究上, 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并在学习领域展开了对课程价值客体的多层次研究。现代课程价值理论对价值主体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研究颇多, 但主体研究多停留在社会总体价值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制约与主导上, 而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体价值取向的研究上。“集体审议”的提出, 尊重了集体中各方面意见的思想, 指明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教师、校长、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价值主体“下沉”到了教师、学生, 也定义了“自下而上”价值主体选择模式。实际地使价值主体研究由“单向度”的个别主体的研究变成了从教师、学生开始的, 对整个“主体群”的研究。

3. 对不同课程价值取向的包容。

一种课程价值理论可以用不同的理由和方式加以解释, 但是不同的课程价值理论不可能达成思想上的一致, 有的甚至尖锐对立。施瓦布的理论模式让我们把各种理论达到一致的价值取向成为可能, 也就是把它放到实践中去理解, 符合实践要求的理论才会在人的思维作用下继续生成新的有价值的理论。但这种一致性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在不同主体的不同理论思想作用下, 这种目标也许很难实现。

课程价值研究多是对课程编制、设计而进行的静态的、带有明显技术性的分析。现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各种思想庞杂、理论繁多, 而真正能对改革起引领作用的方案并不多见, 主要原因还是理论价值研究不够。当遇到课程难题时, 我们也大多从规范、技术层面去理解, 很少从价值高度来解析。就是有所研究, 也都停留于“内在价值论”“兴趣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功用价值论”等西方价值理论介绍上, 而在有所学、有所鉴的思路创新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郝德永.课程研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 2000 (06) .

[4]石忠英.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史学正.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5 (01) .

简述尼采人生价值思想 篇8

一、人生价值的出发点——悲观主义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会到彼岸世界中, 终究是一场空, 一个人赤身裸体来到这个世界, 从呱呱坠地到走进坟墓, 一个人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 一个人有孤独的来去最终走向另一个世界去, 来到这个世界史如此的短暂, 如果按天来计算也就是三万多天, 生命的期限是如此的短暂, 想到这心理不由的打颤、难过、伤心闷闷不乐, 不仅如此, 在这短暂的生命力我们还会经历各种困难、压力、悲伤、生气、衰老, 疾病, 亲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 爱人的抛弃等各种痛苦。尼采正是看到人生的这些痛苦、艰难、不幸, 激发起他对人生的思考, 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 怎么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尼采建构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家的独有的“悲剧”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认为自己是悲剧哲学家师祖。尼采的悲剧尤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他能够如此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是因为的悲剧人生和年轻人有了共鸣, 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每个人在这个悲剧的舞台上上演各种剧目, 人生的价值就是要把自己在这舞台上仅有的时间表演的淋淋尽致、完完整整, 不留任何遗憾, 在现世中的人总会的经受各种诱惑、困难、灾难和不幸,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尼采对人悲剧的结局的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当代的年轻人他们在思想上正经历着各种思潮、文化的碰撞, 而尼采悲剧的人生没有丝毫的退缩, 而是奋勇向前, 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的心态去看待空痛苦的人生, 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享受人生的悲剧, 与其整天闷闷不乐、痛苦的活着, 不如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让我们活着的每天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二、尼采认为人生的悲剧有两种

(一) 死亡带来的悲剧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生灭的规律, 有生就有灭, 有始就有終, 有起就有落,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是不可以违背这个自然规律, 现代人采用各种方法想使自己能长寿, 但也不会永远活着, 古代人民还通过刻画各种神话里面中的长生不老神仙, 表达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对死的厌恶和恐惧, 但是这些都是无济于事的, 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只能遵循, 那么“死亡”就是活着的无法抹去的痛苦, 不管什么样的人, 不分高低贵贱, 不分贡献大小, 都无一另外地的走向死亡, 尼采笔下的奥林匹斯山诸神, 就是一种肯定死亡, 面对死亡, 不畏惧死亡。死亡就意味深重生, 正是在与死亡的抗争中获得了有意义有价值是重生, 尼采《悲剧的诞生》中酒神象征情绪的释放, 就是是为了追求解脱个性被束缚, 复归个体的本真状态。就好比我们生活的一句俗语酒后吐真言, 把平时伪装自己的华丽的外衣都丢掉, 做真实的自己。是一种个体获得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快乐和痛苦交杂的的颠狂。日神代表光明、是尼采对美好梦想的一种幻想, 就好比在人的一生中会有理想、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尼采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结合为一体。宣扬人应该超越本能, 战胜自我变成超人主宰自己的人生。

(二) 现实之悲剧

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都是对前人思想是继承发展和创新, 任何思想想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尼采的悲观主义思想主要是对叔本华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他的悲剧人生的观点就是就是发展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而他批判了叔本华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而是发展了他的强力意志, 提出了悲剧人生。叔本华看到了人的生命的有限和人性的贪婪, 人就是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 即欲望的无限膨胀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尼采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人生的这种悲剧, 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 人的生命才很珍贵, 人生价值才显得尤为重要, 试想如果人是长生不死的, 那整天浪费生命, 透支身体, 每天过着浑浑噩噩醉生梦死, 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人类而遭殃, 所以尼采看到了有限的生命的可贵, 诠释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尼采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他生前经历了很多痛苦, 在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 随后一年弟弟也去世, 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亲人死亡的悲剧, 成年后几次恋爱都已失败而告终, 最后朋友也没有, 真正尝到了孤独和悲哀的人生, 但他不悲观、不厌世, 不气馁, 而是越挫越勇, 在看看现代的一些人, 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 动不动叫苦喊累, 抱怨人生为什么这么苦, 开始消极、颓废甚至害人害己的方式生活,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二个十年中, 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又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 尼采这种张扬个性,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宣传, 帮助中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不要虚度光阴。

摘要:自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 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社会中充满各种糖衣炮弹和压力, 这导致有一少部分人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奢靡之风, 给国家社会他人甚至自身都带来了危害, 本文以悲剧哲学家尼采关于人存在的意义的论述, 对当代人生价值的建构提供启示。

关键词:人生价值,悲剧人生

参考文献

[1]周国平编译.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

[2]转引自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北京:三联书店.

[4]尼采.《偶像的黄昏》[M].《尼采文集·查拉图斯特拉卷》.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 篇9

一、儒家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儒家法思想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因资源问题不断发生冲突, 致使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孔子就是较早对这一问题做出思考的人。《论语》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 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成书于战国初期。“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 而“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最高范畴。孔子力图挽救人心不古的世风, 引“仁”入“礼”, 从而“礼”就具有了道德内涵, 这表明儒家法思想的形成。

(二) 儒家法思想的发展

孟子继承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在《孟子》中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荀子在吸收百家之长的基础上, 提出了“隆礼重法、礼法并举”的主张。

中国儒家法思想从产生到居于封建主流地位大致经历了800多年的漫长过程, 自西汉开始, 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 在北朝初具规模, 到隋唐臻于成型。《开皇律》、《永徽律》等隋唐法典及《永徽律疏》是儒家思想法典化的载体, 他们的制定和颁行, 标志着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和定型, 表明儒家法思想作为古代社会主流法思想地位的真正确立。

二、儒家法思想的内涵

(一) 儒家法的实质是礼法共同体

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儒家与法的关系, 儒家法思想就不仅止于儒家学者在规范层次上所提及的“法”, 还包含了丰富的儒家的“礼”的内容。

礼, 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逐渐衍生为行为规则, 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 “礼”是由一系列外在的仪式或活动所代表的礼制体系。孔子不仅将“礼”看作是一种道德和风俗, 而是看作是比“刑罚”更为重要的社会控制的手段。

(二) 儒家法以义为价值准绳

《礼记》曰:“义者艺之分, 仁之节也”。“义”是个人对于自己的道德裁判。儒家主要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义”这个概念, 一是人的立身之本, 基本的行为规范;二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由此, “义”赋予了作为法律存在与道德存在的合理性。

三、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 礼法互补, 对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积极意义

《论语》曰:“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儒家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的主张, 彰显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从而有效地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礼法互补、综合为治, 儒家法律思想中的这一合理因素,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仍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二) “身正令行”、“以人为本”的观念对执政者和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先秦儒家的天人关系注重“人道”, 肯定人间的秩序, 使人类行为得以规范化。《论语》中写到, “政者, 正也”, 这就要求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 起模范带头作用, 带头守法, 用自己的行为作为执政的基础。要求司法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断提高, 特别是强化思想政治素质, 在司法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 杜绝不良行为。

“以人为本”思想, 对于现代法制建设来说, 要尊重个人的权利, 同时也要求个人的行为习惯符合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于犯罪, 要分析具体的原因, 不能仅仅从表面看。执政者要关心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以防止犯罪的发生。

(三) “诚”、“信”思想起着个人自律和他律作用

“诚”即诚实, “信”即守信, 是法治现代性的根基。对如何做到“诚”, 《礼记·中庸》说到, “诚者, 自诚也, 而道, 自道也。诚才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这就要求不仅要对别人诚实, 而且要“慎独”。

重信守义是春秋时代受到尊重的道德观念, “信”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与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 “朋友情之”。为人处事必须“言必信, 行必果”。儒家认为, 人与人之间不外乎“五者”关系, 而这五者关系主要是靠“诚”和“信”进行自我约束。

(四) 注重道德教化作用, 重视预防犯罪

孟子认为,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之学者, 其性善”。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恶”。两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 人性可以向善, 也可以向恶, 至于如何发展则取决于后天的习就。这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实践赋予新的意义。

荀子指出“防为上, 救为下, 戒次之”。对于犯罪, 化解虽是很好的方法, 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需要指出的是, 荀子的预防犯罪的观点, 对预防未成年人失足更具指导意义。

四、结语

在现代化法制建设时, 以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作为法律制定和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 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使两者更好地发挥其治理国家的功能。儒家文化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及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对今天仍有积极作用, 我们应继承和发展。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历代演变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种正统和居于主流地位的法思想——儒家法思想, 其核心内容为“仁”和“礼”, 实质是礼法共同体, 价值准绳是义。本文借鉴思想史、社会史的方法, 首先阐释了儒家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法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分析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 借鉴和继承其精华, 探求对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儒家,法思想,礼,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3]陈劲松.儒学社会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诠释 篇10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时代, 亦是一个属于教育家的时代,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那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求真时代, 又是一个清醒而严酷的时代。人们从蒙昧的传说中一旦醒觉过来, 不再迷信过去的任何传说而只相信自己的认识, 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 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大师脱颖而出, 他们思想解放, 尊重理性, 重视对真理的探讨, 他们以自己的著述和教育实践为自己有生命力的思想在时空中刻下了永恒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 自动深受邹鲁传统言论熏陶和缙绅先生指点的孔子, 立志以“齐一变, 至于鲁, 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和“如用我, 其为东周乎” (《史记· 孔子世家》) 为其终身奋斗目标。孔子首先是给传统约束的天命赋予了个人命运的含义, 如其日:“敬鬼神而远之”、“所重: 民、食、丧、祭”、“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可见孔子不再以天命神权宗教意识和神权道德统治作为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准则, 这种非宗教, 看自己, 看当下的态度也为其自然、自由的教育思想打下了基础。不可避免的, 起源于宗教意识的礼仪、礼制崇敬鬼神的色彩淡化了, 突出了其现实政治的含义。孔子在这种转化中, 扩大了礼的运用范围, 并从根本上转化了礼的内涵, 将礼从“神学”转到了“入学”, 注重探讨人的价值, 探讨如何做一个完善的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郭沫若曰是“人的发现”, 可见其思想都围绕一个“人”字。据 《乡党》载:“厩焚, 子曰:‘伤人乎’?不问马”, 可见孔子关心的是人, 其教育必然也是 “人”的教育, 从“人”出发, 从生活出发, 也为其自然、自由的教育价值基础寻找到了可靠的逻辑起点。

1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

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价值诠释, 首先必须确定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 是自然与自由, 即孔子教育思想是追随自然, 贴近生活的, 是“仁”的教育, 是关于人的教育, 也是自由的教育, 体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萌芽。“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是仁, 最显著的态度是乐”, 我们从“仁”“乐”上去寻找, 便会寻着孔子教育思想自然、自由基础的源泉。孔子以“仁——先天的”作为根本, 而以“理智的回首——后天的”作工夫, 孔子的教育与此相对应, 仍是以“自然一一先天的”为根本, 而以“自由——后天的”作工夫。孔子所谓仁就是从本心里面流露出来的直觉, 仁乃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自然之态。他说仁者的生活, 即是人原来的生活, 便是照原样去生活, 不是改变它或矫揉造作生活。梁漱溟先生认为仁就是柔嫩的意思, 仁就是指生命而说, 指活气而说, 所谓仁者就是生机盎然, 自由自在, 一切皆出处自然, 仁者对待生活之态度全在于自然, 全在于当下观前, 而非一个找字。而孔子所谓的“乐”者也即是生机的活泼, 即生机的畅达, 生命的波澜也。在孔子看来生命原来是动的, 自然流行的, 畅达溢洋的, 并不要外面来刺激来拔动。乐是在心上, 人不要去找, 放下找的时候便是乐, 便是新, 找所便无情趣。仁者过而不留, 所谓“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本是安和自在, 种种不成问题, 时时是乐, 不失海阔天空大的态度。 由仁, 乐出发, 孔子的教育必然也是一种追随自然, 崇尚生活的教育, 是一种从本性出发, 追随活泼、顺畅的自由之教。

2孔子教育思想的自然价值意蕴

孔子教育思想以自然、自由为价值基础, 必然在教育对象、教育作用、教育目的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价值意蕴, 以保持其思想的一致性。

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是“有教无类” (《卫灵公》) 。 “有教无类”的实质, 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扩大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也就体现了其仁民的思想, 也契合了其由“神学”到“入学”的转变。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 (《子路》) 的主张, 突破了周礼“举亲故”的原则。在孔子看来, 教育应是属于大众的, 而不是贵族的特权, “有教无类”也就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应显观其教化的自然之功, 而不应被政治、亲情等外在的因素加以割裂。

孔子对教育的作用有很深的认识, 我们姑且不论对国家、 社会的“庶、富、教”的影响, 也不谈其对个人“性相近, 习相远”的深刻作用, 从一个大的角度上说, 孔子的教育作用观也就是其哲学作用观。孔子的教育主要的是一种道德教育, 在孔子那里, 政治、伦理则合二为一了, 所谓伦理化的政治与政治化的伦理, 政治上的领袖与道德上的圣哲合二为一。政治上最高理想, 总是要归结到大道德的理想, 政治上的究极途径总是要归到大理性的途径。孔子认为“人心惟危, 德心惟微”, 道德教化之标的在于使人心转成道心, 即“诸明在躬”。再由 “惟精惟一, 允孰劂中”, 终使人文化成天下, 此即是“天下文明”, 此正为孔子哲学之大用, 也正是孔子在那个战乱频繁、礼崩乐坏的时代, 为了世间的平和而致力于道德教育之苦心所在。孔子在他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自然的注重于教育的教化之功。在孔子的心目中, 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被炮火和各种邪说扰乱了的世界, 他向往的“周公时代”的平和.即自然之世已变得面目全非。孔子从人心入手, 从道德之教化入手, 想借助于教育这一厉器去实现他的自然田园之梦。

既然, 政治与教育在孔子那里己成为其思想融合的两翼。 那在孔子的教育目的中在其教育的培养目标中, 必然与政治有所牵连。“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这已成为了代表孔子教育目的的一大名言。孔子不反对做官, 其弟子大多做了官, 如冉求作了季民宰, 宰予作了临淄大夫等, 孔子本人也做了官, 而且官至“摄相事”。但孔子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政治家, 而是成为一个教育家, 可以说孔子是本着一种既不求名也不逃名的心态, 即一种生活自然之态。从政不得志, 孔子则倡明礼议, 整理典籍, 开办私学, 以另一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见 “学而优则仕”之“仕”也是一种自在之意, 意即“学优”, 即对仁礼有了领悟, 即对人生生命的自然流露有了体会, 则可以达一种自在之境。所谓做官也好, 不做官也罢, 都不能阻挠生命的勃勃生机, 可见孔子对做官的态度并不是一种 “求” 与“找”, 也不是一种必然, 而只是一种或然。如果说孔子的理想发展图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这往往是其的一厢情愿, 仕途的坎坷, 往往迫使他 “心怀天下, 而身在林下”。所以说孔子所言“学而优则仕”非做官这一惟一途径, 乃是一种自在之道。懂得大道, 即“学优”则可 “以仁继绝学, 以仁开太平”, 所谓外圣之道。而孔子具体的培养目标, 则是所谓“贤才”, 即“君子一士”, 而“君子一士”的具体内涵则为孔子仁、礼之思想精髓, 如所谓“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兴于德, 立于礼, 成于乐”、“见利思义”, 这些都表现了孔子的生活之道, 人成其为“士——君子”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其生活自然充实的过程。

纵观孔子的教育内容, 其基本内涵则是“文、行、忠、 信”, 其课程设置则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其教村则是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论语·学而》中有两段话, 很能说明孔子教育内容的重心所在,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爰众, 而亲仁行直余力, 则以学文”、“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存。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也”。这两段话充分表明了孔子孝弟的态度, 也体证出孔子的教育内容是以道德为中心的。礼乐的根本是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即生命中之优美文雅, 孝弟之根本还是一个柔和的心理, 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 这种家庭为本位的孝弟观, 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而孔子的教育内容中 “不语怪力乱神”, 以道德代宗教, 持一种看当下, 看自己的态度, 对中国教育不虚妄, 求自然, 不固执, 重现实的传统有深刻影响。

3孔子教育思想的自由价值意蕴

如果说以上只是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自然的价值意蕴, 那么考察孔子的教学论思想, 分析他长期以来最无争议, 一致称善的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 则可以充分体现出自由的价值意蕴。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 当然他也很注重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孔子认为道德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内省外察, 所谓“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强调的都是人们的主动修养, 没有一丝强迫的意识。孔子还认为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在于“乐道安仁”, 所谓 “知已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并且以“贫而乐”, 孔子由衷的赞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苍, 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这种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大夫人格的形成。孔子还教导人们要讷言敏行, 所谓“力行近乎仁”。孔子这些道德原则方法, 没有丝毫的牵强之意, 倡导的是一种平静自由之心态。

在知识教育中, 孔子注重“学、思、行、习”的各个环节, 他注重从学生本身出发, 从实际出发, 总结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很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孔子的“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是很著名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很了解, 并能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方法, 最典型、最生动的一个事例就是《论语·先进》中的一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谦人, 故退之’”, 可见孔子的教学方法并非千篇一律, 一成不变的, 而是切合实际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的, 灵活多变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孔子善于运用启发式, 而不注入式教导学生。 孔子避免了简单的道德说教, 而是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 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观念, 让学生主动去领悟“仁”的意义, 从而自觉地接受“礼”之约束。在学与思上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将学思有机的结合起来, 孔子称赞颜子“不迁怒, 不二过”, 所谓“不二过”也就是一种不懈的工夫。孔子在哲学上“毋忘, 毋必, 毋固, 毋我’’的态度, 也必然影响教学的方法。总的说来孔子的教学论思想, 道德知识的教育原则方法, 都讲求一个自然, 自由, 不牵强, 不武断, 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注入, 而是平等相待的一种平常之心, 自然之心的引导。这种教学论观, 给我们现在讲求个性发展,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价值转向以莫大的益处。

维特根斯坦说:“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 最后变成一堆灰土, 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孔子早已作古, 但他的精神将时时刻刻荧绕在我们的脑际, 我们在继承传统, 也在批判传统, 在评判孔子教育思想价值影响和价值意义的时候, 我们应该重温列宁的一段话“判断历史的功绩, 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实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先不论新的东西, 就是孔子思想中一些常见的东西, 人们也还有着莫大的误解。孔子的思想与后世的儒学的“三纲之说”、“禁欲主义” 有很大的区别, 孔子的思想始终有一种人文的思想和自强刚健的气息。孔子的东西原本是自然的东西,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其生机流畅的生活, 但一经后儒扩展使之成为一传统束缚, 而人心在传统束缚之下, 越陷于“麻木不仁之境”, 是有违孔子“仁义”之初衷的。孔子在教育上则更有许多新的东西, 他首创私学, 提出了有教无类, 重视教育至成于礼乐之教, 并提出一系列有见地有创造性地教学原则方法, 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但孔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渐渐模糊了, 后世的儒学并没有触及到孔子的真谛, 他们崇尚孔子, 也许只是为自己找一个可靠的保证。死者死矣, 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现在和未来, 我们不应该注重津津乐道的去评判孔子的得失, 而应去了解孔子, 挖掘新意, 找出它的精神实质所在, 从中汲取养分, 滋养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

[2]李渊庭.梁漱溟讲孔孟.

[3]尚志英.儒家伦理精神的价值诠释.

[4]苏志宏.秦汉礼乐教化论.

[5]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 篇11

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重要课题——群体行为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其基本观点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提个通过实现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指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成员的认同程度,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知而产生的关于自身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肯定性的态度,这一肯定态度使社会成员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个体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一部分,进而维护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进程和未来发展”。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上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学生、群众等受教育群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单纯的以为是一种政党维护统治的工具,是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产生对这一门学科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意义的积极评价,就无法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与动力,从而从源头上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那么,整个活动就无从开展。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探求原因。

1、从教育者视角看

(1)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或者是本身就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信,对这一门学科缺乏充分的、全面的、科学的认知,教育者对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不高。(2)教育者由于缺乏这样的积极性,那么,他就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产生应有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在《论语》一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应该如果不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不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的话,那么教育者所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缺乏说服力的。

2、从受教育者视角看

(1)和教育者一样,受教育者首先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态、尤其是价值认识不清,从表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进行自我化的理解,认为自己所接受到的课堂上教育者对其理论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与价值,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2)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缺乏内心的自省,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不能及时的对知识进行转化,同时,缺乏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与社会融合的经验。也缺乏必要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定的技能与经验。

3、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而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学科建设和体系不够完善。在理论与实践体系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科学化,学科化与专业化的体系,最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专业化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的人员,而这些人不一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实践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当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借鉴教育实践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自身的学科特色。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自己的定位与认识上含混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等一些重大问题,学界也是存在诸多争议的,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提高价值认同的方法

“较高的文明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水平与物质水平,而且意味着更有魅力的精神生活,因此获得更多人的支持。精神生活一开始就具有政治意义,而且能够统治人,尽管人们反思到这一点是相当晚近的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给人们提供这样的一种精神生活,那么,这种精神生活如何让实现呢?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问题,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见解与思考。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者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明确的、自信的和肯定的认识,同时,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使“身教”效果发挥到最大。

2、使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价值上的认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使其认同的“筹码”,这种“筹码”是什么呢?利益认同是人的物质、精神需求方面的一致性与统一性。马斯若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种是属于生理的地层次的需要,后三种是属于社会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只要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从受教育利益出发,比如向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困难,以此增加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这是外在的、实际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重在引导受教育者的心理,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产生实际的效果,比如由于参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收获到一种正确的,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对其价值进行肯定与认同的“筹码”应该是内外两个方面的。

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篇12

一、“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

“兼相爱”其本意就是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爱所有的人。他认为, 要达到“兼相爱”就必须要使大家都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认为如果真正出现了“天下兼相爱”的局面, “国与国不相攻, 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亡有, 君臣父子皆能慈孝”, 这样, 天下就能得到治理, 就会出现太平盛世。所以墨子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 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

墨家的“兼爱”主张在当时社会上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甚至连反对墨子的孟轲也不得不说“墨子兼爱, 摩顶放踵, 利天下而为之”。孙中山先生曾说, 古代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 称赞墨子”兼爱”是一种平等意义的爱, 是包括人民大众在内的广泛的“爱”。时至今日, 墨家的“兼相爱”思想在国家决策部门和人民大众中间也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墨家“兼爱”的思想一直以来也被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被我国政府和人民所推崇和践行。从管理阶层来看, 自中央到地方, 各级行政领导都提倡“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口号, 号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发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风格。后来社会上掀起了资助贫困地区教育的“希望工程”, 城乡之间的“手拉手活动”以及青年大学生掀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上各种“献爱心”活动, 这些都应看作是墨家“兼相爱”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墨子的“兼爱”思想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许多企业家把这一思想贯彻到企业内部的管理上, 实行以情治厂, 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使企业生产蓬勃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效益。墨家的“兼爱”思想可以用孔繁森的一句话来概括, 他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 一个干部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才是至高无上的,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墨子所主张“交相利”的思想, 直接针对并批判当时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弊端。他认为一部分人不劳而获, 却生活奢侈, 挥霍无度, 另外一大部分人虽终日劳动, 却过着“饥而不得食, 寒而不得衣, 劳而不得息”的生活。因此墨家主张实行“兼相爱, 交相利, 侈 (多余的) 相分”的政策, 鼓励大家“有力者疾 (勤奋) 以助人, 有财者勉 (慷慨) 以分人”, 要达到物质利益上“交相利”, 就必须反对“亏人自利”的行为, 提倡爱人、利人, 并将这种爱人、利人的思想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 那种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腐化堕落、欺骗敲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亏人以自利”的行为依然存在。“权利拜物教”“金钱拜物教”腐蚀瓦解了一些人的灵魂。他们为了达到升官发财享乐的目的, 不顾党纪国法, 为非作歹,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脑后, 行贿受贿, 贪赃枉法, 陷入了罪恶的深渊。一些富豪挥金如土, 却不愿为他人, 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造成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仇富现象。

正如墨子所说, 这些从个人出发, 追逐私利的行为, 是一切奸诈、欺骗、争斗、篡夺等罪恶得以产生的根源, 必须否定和制止, 并“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现今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 也正是采取各种措施, 对上述损人利己、牟取非法财利的行为加以制止和打击, 对严重者绳之以法。在全社会提倡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公民爱国、爱家、助人为乐。要求各级干部遵纪守法, 反腐倡廉, 抵制权钱交易, 树立浩然正气, 当好人民的公仆。对那些严重的腐化堕落分子则坚决查处。

二、尚贤任能的人事管理思想

墨子主张富国安民治天下, 必须靠贤能之人。他认为, 一个国家治理得好坏, 关键在于管理国家的各级行政长官。行政长官贤能, 则能治理得好;行政长官不贤, 则治理不好。所以他提出了重视贤才的方针。他说:“国有贤良之士众, 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 将在于众贤而已”。因此, 作为国家的决策人, 必须认真奉行的治国要务, 在于发现和任用更多的贤能之人。

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 墨子主张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和选拔人才。墨子认为, 历代贤者都是通过认真考虑, 在实践中选拔出贤能之人的。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 对人才也不能过于苛求。墨子认为, 对于贤者, 不能要求他们人人都十全十美, 所谓“良剑期乎利, 不期乎莫邪”, 只要是具备德义的基本条件, 有自己的特长, 就应该把他们选拔上来, 在工作岗位上使用、考查。在墨子商贤观中, 还有一个极为可贵的反传统的思想, 就是反对贵族世袭, 主张在社会各阶层中荐贤举能, 不问身世, 只要是贤者, 就应该举荐任事。

任用贤能治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决策者管理好国家的关键。在选拔人才方面, 政府一向把它作为重大决策来考虑, 进行了多次人事制度的改革, 以便更好地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大力选拔和任用有德才的干部已成为各级领导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这无疑是古代商贤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今天在我们的各级政府中, 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执行以选拔和任用贤能为方针的人才管理制度。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上, “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的思想也被各级管理者所接受, 并被付诸实践。如在公务员制度实施中, 许多中央部委和省地机关, 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择优录用了一批质量合格的公务员, 而对那些不称职的干部, 各级行政部门也都实行了罢免或降职处理。那种“不犯错误不调整, 不到年龄不下岗”的传统意识如今已被打破,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逐渐形成。国家人事部制定了《“百千万人才工程”方案及实施办法》, 其目标是, 在自然科学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社会科学领域里, 要造就上百名45岁左右, 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 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上千名45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带头人;上万名30岁至45岁之间, 在各自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后备人选。这一工程的实施必将造就出一大批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人才。

三、生财固本的生产管理思想

墨子一再强调国家管理者必须重视生产的道理。他认为要达到国富民众的目标关键在于发展生产, 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 即他的“生财”“固本”主张。“生财”“固本”, 在墨子看来, 都是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发展了才能使人们获得衣食之源。他在《士患》中说:“食者, 过之所宝也…凡五谷者 (稻、黍、稷、麦、菽) 者, 民之所仰 (依赖) 也, 君之所以为养也。”“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固国家治则刑法正, 官府实则万民富” (《尚贤中》) , 也就是说, 只要粮食增产, 人民吃饭就不成问题了, 国家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 数千年来形成了国人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因此墨子“生财固本”的主张一直被后世人们所尊奉。如今我国已经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 发展农业生产, 解决人民的衣食, 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是摆在中央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 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农业基础, 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是各级政府要抓的头等大事。

四、节用节俭的消费管理思想

墨子主张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 实行节用节俭。墨子的节用节俭是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共同要求。他既反对“奢侈之君”, 也反对“淫僻之民”;既劝告“圣人”“人君”做到“用财节, 自养俭”, 也要求平民百姓不可“恶恭俭”“贪饮食”。不过, 墨子的节用管理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社会上层的寄生消费而提出来的。他认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奢侈消费, 不但会使统治阶级之间互相攀比, 而且会上行下效, 造成淫侈的社会风气。由于社会上一部分人竞相奢侈, 必然导致“厚作敛于百姓, 暴夺民衣食之财”, 使广大百姓更加贫困, 因此墨子一再告诫统治者要深刻认识“俭用则昌、淫佚则亡” (《辞过》) 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克勤克俭的民族, 历代明君和思想家都主张“崇俭黜奢”。但是, 近些年来, 这一优良传统却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与奢靡, 他们动用公款搞排场, 对国家资产蒙受损失毫不痛心;他们在衣食住行上要求“上档次”, 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 中央三令五申, 要求对干部的腐败现象严加惩治。近些年来虽然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问题依然存在, 需要坚持下去, 常抓不懈。在“GDP压倒一切”的政绩观的引导下, 中国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对环境的破坏早已有目共睹, 中国政府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墨子“节用”的思想是一致的。

总之, 墨家的尚贤治国、崇尚节俭、重视农业、兼爱为本等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实现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透过最近几年中国主要的政治议题, 不难发现, 诸如“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和平崛起”、“节约型社会”等等都能从墨家学说中找到精神或思想之源流。因此重提墨子精神具有非常现实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桂钿邓习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

[2]成思危: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

[3]李少惠:墨子管理思想及其特征[J].兰州大学出版社:社科版.2003.1

上一篇:绿色防控措施下一篇:网络商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