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措施(精选12篇)
绿色防控措施 篇1
1 纹枯病发病条件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 纹枯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 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 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 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 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 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 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
2 纹枯病流行因素
2.1 菌源数量
越冬菌核决定初发病程度及分布相, 进而影响后期病情扩展蔓延程度, 因此菌核数量是决定发病的主要原因。每公顷包含90万粒以上的菌核, 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的流行。由于纹枯病菌核在土壤中或田间杂草等寄主中越冬, 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 或不整地, 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 田间稻草打捞不干净等, 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 为下一年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
2.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 高温高湿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 以22~28℃最适。发病的相对湿度为70%~96%, 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 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 菌核形成最适宜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 菌核萌发就可形成菌丝, 6~10d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形成。水稻纹枯病在生长前期雨水多、湿度大、气温偏低, 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 则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可抑制病情。气温降至20℃以下, 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 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
2.3 栽培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氮肥施用量过大, 迟施或偏施, 往往会加重病情。种植密度高低与病害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2.4 品种及生育期
纹枯病在不同品种间均有发生, 但不同品种的抗性决定纹枯病发生轻重。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品种感病, 生育期短、早熟品种比生育期迟熟品种感病重。
3 纹枯病防控措施
3.1 降低或消除菌源
水稻纹枯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加大防治宣传, 并从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菌源基数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因此, 在生产中要有效降低菌源基数, 减少初侵染源。首先铲除田间杂草, 减少寄主菌源。二是打涝菌核。在秧田或大田灌水耕耙时, 因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上, 混在“浪渣”中, 可用筛网、簸箕等工具, 打涝“浪渣”并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 以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三是原来已发过病的稻田, 其稻草不能直接还田, 只能燃烧或垫厩;若需做肥料时, 须经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
3.2 选用良种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互相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 水稻植物具蜡质层、硅化细胞, 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 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因此, 根据黑龙江垦区稻作区的生产特点, 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 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 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
3.3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程度与水稻群体的大小关系密切;群体越大, 发病越重。因此, 适当稀植可降低田间群体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 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水分管理上, 可根据水稻的生育时期和气候状况, 合理排灌, 改变长期深水、高温环境, 是以水控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前, 适时搁田,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 降低株间湿度, 促进稻株健壮生长, 能有效抑菌防病。在施肥上, 应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并贯彻和力求做到配方施肥, 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在施肥比例和时期上, 提倡“施足基肥、控制蘖肥、增施穗肥”原则。
3.4 化学防治
水稻分蘖后期, 如遇温度在25~31℃, 湿度达到90%以上, 且田间菌核量达到90万粒/hm2以上时, 可采用化学方法来防治水稻纹枯病, 施用药剂可采用5%井冈霉素1500mL/hm2对水750L/hm2喷雾进行防治。但采用药剂防治要注意四点:一是药液要喷施到稻株中下部;二是用药时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3~5cm, 确保药效;三是高温季节施药注意用药安全, 宜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四是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参考文献
[1]钟旭华, 彭少兵, ROLAND J.BURESH, 等.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J].中国水稻科学, 2006 (5) :535-542.
[2]敬甫松, 李兴谦, 徐昌能.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J].植物病理学报, 1983 (4) :27-35.
[3]李熙英, 吕龙石, 权成武, 等.插秧密度与水稻纹枯病危害程度间的关系[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9 (2) :30-33, 44.
绿色防控措施 篇2
农学08级2班谭春荐20080377
一、绿色防控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提出条件
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药的过多使用,将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给人类引发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生产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农产品的残留和环境的污染已经上升到了
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此,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经济的腾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绿色防控技术是近年来农业植保部门为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提出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几年来在各地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社全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生产、生活身体健康,提升和净化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确保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1.稻田耕沤灭螟技术
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达到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的目的。冬种田在收获后及时耕沤,也有一定灭螟效果。
2.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
选用抗(耐)稻瘟病和稻曲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根本措施。
3.种子消毒预防病虫技术
早稻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间歇浸种24~36小时,直接催芽播种;中晚稻预防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和稻瘿蚊,用吡虫啉拌芽谷,用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拌稻种2.5公斤。
4.秧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大田病虫害技术
秧苗移栽前2~3天,喷施超级送嫁药,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为害。早稻亩用4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60毫升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预防螟虫和稻瘟病等;中晚稻亩用4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6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预防稻蓟马、螟虫。
5.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
在水稻分蘖盛期,每亩稻田放养15日龄鸭子12~15只,破口前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6.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技术
使用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减少下代基数,减轻发生危害。在二化螟主害代蛾期,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每代放一次,诱捕器应高出水稻30厘米。
7.灯光诱杀害虫技术
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在4月中旬~l0月上旬,每晚天黑至夜间12点开灯。
8.生物农药应用技术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使用,避免高温干旱时使用。
9.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
保护利用稻田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常用措施有:田埂种豆保护利用蜘蛛等天敌,保护青蛙、释放赤眼蜂等。
10.科学用药技术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化学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螟虫用三唑磷、丁烯氟虫腈、氟虫腈等;稻纵卷叶螟用丙溴磷;稻飞虱用噻嗪酮、噻虫嗪;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纹枯病、稻曲病用苯醚•甲环唑;细菌性条斑病用噻菌铜、三氯异氰尿酸。
绿色防控措施 篇3
摘 要:在当前社会中,有机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是其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有机蔬菜在种植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有机蔬菜种植中所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机蔬菜种植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有机蔬菜;种植;绿色防控;措施
绿色防控通常指的是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农药、化学药品的使用,利用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行生长。该种防控思想在提出后就得到广泛的重视,在当前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下面主要从当前三个主要的方面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一、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主要指的是人们在蔬菜种植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分别从管理制度和化肥添加两部分分析研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制度
有机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制度,有助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实施。首先,应当保证种植幼苗的统一性供应,通过统一供应的方式,可以对蔬菜幼苗质量加以更好的管控,防治具有病害的幼苗流入。其次,合理规划蔬菜种植的计划,将每种蔬菜的种植周期进行精确的计算,让蔬菜的轮换种植更加具有合理性。再就是,应当加强种植蔬菜的日常检查工作,及时的了解病虫害的发展情况,方便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使用绿色的有机化肥
当前的蔬菜种植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在提供蔬菜生长的有利环境和营养的同时也使得蔬菜中残留着许多有害的物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对此提出蔬菜种植中需要使用绿色的有机化肥,可以为蔬菜提供充足的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并且绿色有机化肥不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影响土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理化控制措施
理化控制措施主要指的是利用病虫害的特性,具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方式进行捕杀,既能够有效的控制害虫的数量,又能够起到绿色防治的效果,同时使用理化控制措施中大部分方法较为简便,且投入相对较少。
1.对种植区域做消毒处理
当每一次蔬菜收获完之后,都需要对种植的区域内进行消毒的处理,将残留在种植区域内的病虫、细菌等消除,从而减少对接下来的蔬菜种植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上一次的蔬菜种植过程中,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病虫害时,对种植的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显得更加的具有必要,为接下来的播种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前常用的消毒处理方法主要有:冬季冻棚、夏季焖棚、臭氧消毒以及硫磺熏蒸等方法。
2.灯光引诱捕杀害虫
在大鹏蔬菜种植区域内,设置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征,吸引害虫扑向杀虫灯,然后进行有效的捕杀。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捕杀,能够有效的遏制害虫的数量,控制害虫的大规模繁殖,同时这种方式也十分的环保,未对蔬菜添加任何的药剂,实现真正的绿色环保。
3.使用捕虫板捕杀害虫
在蔬菜的绿色防治措施中,捕虫板防治方法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该种防治方法主要针对西红柿、尖椒等蔬菜种植时有着较为突出的效果。在西红柿、尖椒还处于幼苗的时候,就在大棚内悬挂捕虫板,可以有效的对粉虱和斑潜蝇等害虫的捕杀,减少这些害虫的数量,从而提高蔬菜种植的绿色防治效率。通常情况下,捕虫板悬挂一次,可以有效的保证一季蔬菜种植的生长情况,操作较为简便,取得的效果也较为突出,是绿色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4.使用性诱剂捕杀害虫
使用性诱剂来进行害虫的捕杀也能够非常有效的控制害虫的数量。性诱剂捕杀害虫通常是吸引雄性的害虫到达捕杀的区域之内,对雄性的害虫进行有效的捕杀,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情况,减少整个害虫的数量,达到绿色防治的效果。
三、生物措施
所谓的生物防治指的是在该生态系统中以生物或者生物手段,对病虫害形成良好的遏制效果。现分别从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制剂以及有益生物的释放等方面对有机蔬菜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1.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制剂
植物性农药和卫生物制剂同传统的农药、化学制剂相比较有着极大的优势。首先,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能够对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产生极大的作用,其作用和效果并不比传统农药和化学制剂的效果差。其次,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能够极大的减少蔬菜种植过程中药物的残留量,增加蔬菜食用的健康性。但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控制使用的数量,控制蔬菜中药物的残留量。
2.放置有益生物进行防治
在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之中,大自然能够进行自我的调节,针对某个物种都会存在着相应的天敌,以此来控制其发展。在当前的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利用这点,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害虫,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有益生物,在蔬菜种植区域内放入大量的有益生物。通过有益生物来遏制病虫害的发展和扩大,始终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效益最大的区间内。此种方式未添加任何的药剂,也是当前重要的绿色防治方法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语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对于自身所吃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绿色蔬菜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有机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药剂、化学药品的使用,尽可能多的使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进行防治,实现种植的蔬菜真正绿色环保。
参考文献:
[1]王品舒,乔岩,葛宪娥,岳瑾,董杰,杨建国. 绿色防控措施在有机蔬菜种植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进展,2013,02:120-123.
[2]王晓青,郑建秋,周春江,郑翔,李云龙,胡彬,车晋滇,孙海. 北京市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及应用[J]. 中国蔬菜,2013,21:25-29.
[3]周秉纪,王海燕. 绿色防控措施与有机蔬菜种植[J]. 吉林农业,2015,12:93.
[4]严宝华,陈杰,张丹萍. 多利农庄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有机蔬菜[J]. 上海蔬菜,2016,01:8-9.
绿色防控措施 篇4
关键词: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
1 病害防治
选择排水良好地块, 精细整地, 高垄覆膜栽培;粪肥充分腐熟, 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水, 雨后排水, 疏松土壤, 促进根部发育及伤口愈合。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嫁接育苗防病, 辅以药剂灌根等措施综合控制。
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耐病品种是最经济的防治措施。
1.2 种子消毒
选用无病种子, 育苗前进行种子消毒, 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 也可用2.5%或10%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
1.3 培育壮苗
无病土育苗, 旧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m3, 混加10~15kg干细土拌匀, 播种前撒在苗床上, 播后再用药土覆盖种子。采取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 培育无病嫁接壮苗移栽。
1.4 实行轮作
在同一块菜地上不连续种植同科蔬菜, 茄果类、瓜类蔬菜与禾本科作物或与葱、蒜、叶菜类轮作, 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或采取水旱轮作, 如在夏季种一季水稻, 能有效地减少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
1.5 清洁田园
坐果后摘除残留花瓣。发病初期未产生霉层前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病枝, 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注意工具携带的病菌, 减少病菌数量和根结线虫源。
1.6 土壤消毒
1.6.1 曝晒法。
盛夏高温季节, 每隔10天左右, 深耕翻土2次, 深度达25cm以上, 利用高温和干燥杀灭土表的病菌、线虫, 减轻其危害。
1.6.2 生石灰消毒。
棚室蔬菜拉秧后, 挖沟起垄, 撒施生石灰灌水, 覆地膜并闭棚, 利用高温缺氧杀灭病菌、线虫。
1.6.3 蒸汽消毒。
定植前, 在棚室休闲期, 事先于土壤中埋好蒸气管, 地面覆盖厚塑料布, 通过打压送入热蒸气, 使25cm土层温度升至60℃上, 并维持半小时, 可大大减少病菌密度。
1.6.4 化学消毒。
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采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 按8g/m2, 混拌细干土30kg, 处理畦面;二是可用98%棉隆微粒剂, 667m2用药6kg拌入60kg细干土, 在定植前对苗床土或棚室土壤消毒, 开25cm深的沟施药, 然后覆土压实, 土温为15~20℃时, 封闭10~15天再播种或栽苗;用氰氨化钙、氯化苦、噻唑膦 (福气多) 、杜邦万强等, 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1.7 改善和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无滴消雾的优质农用塑料薄膜, 注意清洁膜面, 提高膜的透光性。采取高畦、地膜覆盖、微滴灌栽培。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 晴天晚放风, 棚温升高后 (33℃) 放顶风排湿, 下午加大放风量, 适当延长放风时间, 保持棚温在20~25℃, 棚温降至20℃时关闭风口, 降低棚内湿度。夜间尤其后半夜适当提高室温, 保持棚温在15~17℃, 减少叶面结露。施足有机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调整植株, 整枝绑蔓, 摘除植株下部老叶, 增强通透性。科学灌水, 避免串灌、漫灌, 减缓病害传插蔓延速度。
1.8 采用生物菌剂防治
可用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 或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5亿活孢子/g) 防治灰霉病。
1.9 熏蒸灭菌
休闲期或定植前空棚时, 选用3%噻菌灵烟雾剂或5%百菌清烟雾剂, 50g/m3, 密闭熏蒸;或按每100m3用硫磺0.25kg、锯末0.5kg, 混合后分几堆点燃熏蒸一晚, 消灭残留病菌。
1.1 0 药剂防治
1.1 0. 1 土传病害。
如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黄萎病,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10%双效灵水剂、5%菌毒清、4%农抗120、25%络氨铜灌根。
1.1 0. 2 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叶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50%嘧菌酯 (阿米西达) 水分散粒剂、40%氟硅唑、用43%戊唑醇 (好力克) 、10%苯醚甲环唑 (世高) 水分散粒剂、72.2%霜霉威 (普力克) 水剂或用68.5%氟吡菌胺·双霉威盐酸盐 (银发利) 悬浮剂喷雾防治, 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
1.1 0. 3 早疫病、晚疫病。
发病初期, 可用18.7%烯酰·吡唑酯 (凯特) 水分散粒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吡唑醚菌酯 (百泰) 水分散粒剂、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68.5%氟吡菌胺·双霉威盐酸盐 (银发利) 悬浮剂喷雾防治, 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
2 虫害防治
2.1 主要害虫及危害
2.1.1 白粉虱。
主要危害番茄、黄瓜、茄子等茄科类蔬菜。大棚白粉虱1年可发生10代, 在冬季进入温室内危害蔬菜。以成虫和幼虫吸收蔬菜作物的汁液, 被害蔬菜的叶片褪绿, 变黄萎蔫, 最后导致枯死。此外, 成虫、幼虫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 污染蔬菜的叶片和果实, 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2.1.2 蚜虫。
危害甘蓝、花椰花、白菜、莴苣、菜豆、番茄、黄瓜等。大棚蔬菜的蚜虫主要有瓜蚜、豆蚜、桃蚜3种, 一年可发生20~30代。蚜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使叶片变黄、卷曲, 并且畸形皱缩, 甚至枯死。此外, 蚜虫还传播病毒病, 危害极大。
2.1.3 潜叶蝇。
危害甘蓝、花椰花、白菜、油菜、萝卜、莴苣、菜豆、番茄、茄子、马铃薯等。幼虫潜入叶片或豆荚内啃食叶肉, 残留上下表皮。每片叶可有多条幼虫危害, 形成枯白色弯曲的虫道。潜叶蝇以蛹在枯叶或杂草内越冬为主, 5~6月和8~9月为危害盛期。江西一般年发生12~13代。
2.1.4 蓟马。
主要为害茄子、辣椒、番茄、瓜类 (黄瓜、西葫芦、西瓜) 、生菜、豆类等蔬菜。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 (枝梢、叶片、花、果实等) 汁液, 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 植株生长缓慢, 节间缩短。受害花瓣褪色、叶片灰白色小斑块。幼嫩果实 (如茄子、黄瓜、西瓜等) 被害后会硬化, 形成伤疤。严重时植株枯萎, 传播多种病毒病 (番茄斑萎病) , 甚至落果。
2.2 防治方法
2.2.1 农业防治。在蔬菜收获之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枝败叶, 并集中销毁, 减少虫口基数。
2.2.2 物理防治。
棚内悬挂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害虫。规格25cm×40cm, 667m2悬挂30~40块, 黄色、蓝色粘虫板间隔等距离放置, 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10cm。在3~11月份大棚大放风时期, 在大棚通风口处设置40目的防虫网, 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豆荚螟等害虫进入棚内为害。在大棚的放风口处或通道的周围张挂银灰色条膜, 可驱避蚜虫。每年4~10月, 每2~3.3hm2菜地安装杀虫灯1盏, 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m。每晚天黑开灯, 天亮关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
2.2.3 生物防治。
可用0.5%印楝素乳油, 或0.6%苦参碱水剂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使用苏云金杆菌 (BT) 、白僵菌防治菜青虫、颗粒体、多角体病害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 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茶黄螨, 农用链霉素防治青枯病, 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 农抗120防治炭疽病、枯萎病。
2.2.4 化学防治。
绿色防控工作讲话稿 篇5
都匀螺丝壳茶山作为观摩现场,我到了不止10次,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一个绿色防控基地呢?都匀号称有15万亩茶园,在百里长廊上有5万多亩,昨天河头合作社的张总跟我说,今年到他的茶山上来旅游的不少于1万人,来自全国的1万人是什么概念?所以说都匀提供了好的现场,这次绿色防控工作会议我想要讲的去年普安会上都讲了,我今天也是来学习的,来看看这个事情的完成程度,因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贵州要建成700万亩茶园,实现中国面积第一、生态环境第一、质量安全第一,我们要从大省到强省迈进,我们现在做的是贵州茶树绿色防控的标杆,我们要成为中国质量安全第一、生态第一的标杆。
我们做工作、做大事,需要各方面的精细化行动支撑,你们看三年行动计划,从品牌建设、加工升级、基地提升、质量安全到文化宣传等8个行动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任务。比如,品牌打造不仅有“三绿一红”而且包括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等品牌的打造;加工升级行动计划上,到,我们要建成4000家加工厂,要完成初制、精制分离,要完成一批大型的加工厂,我们要走向初制、精制、拼配的数据化。
大家都讲品牌,品牌的实质一是市场份额,二是标准。立顿红茶为什么风靡天下?且不管它好不好喝,但是它的每一批茶叶的品质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喝到都匀毛尖,是一个芽头加工的,明天喝到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加工的或者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品质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做品牌一定要做标准。
我经常跟大家讲,贵州一个核桃坝,一个田坝,是贵州著名的两坝。刘云山到核桃坝、田家沟看了之后说,这是他看到的最美的新农村。那么,贵州上万亩的茶园有270多个乡镇,5000亩以上的乡镇数以百计,那么以后贵州高原从卫星图片上看,你会发现,贵州高原是一片非常美丽的土地。贵州数万大山我们什么时候上去过?很多是从有了茶园以后才开始上去的,贵州的大山很多已变成了多彩贵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今天上午到独山的一家大型茶企参观,再次受到震撼!老板以前是做酒店的,现在投了两个多亿,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茶园,我在茶山上照了很多照片,一连感叹说了很多遍“了不起”。另外,兴仁富益茶叶公司的茶山,我去年看过,同样很震撼,公司法人原来是做矿的,现在投了8000多万,建了1.5万多亩茶园,连绵起伏。贵州700万亩茶山唤醒了贵州千山万水数万山头,是贵州大山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举动,改天换地。
贵州已经有很多茶园变成了旅游目的地。我们前年就已经实现了面积全国第一,我们的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生态是第一。因此,贵州茶叶一定是中国最安全的。安全第一,一是来源于贵州良好的生态,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仅次于云南;二是我们茶区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我们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这是不可复制的;三是我们贵州的空气好,大山空气洁净,PM2.5小没有酸雨等污染。我们几年前种的400多万亩茶园均用GPS定位,并抽样7000多个,在确保土壤重金属不超标的土壤背景下种的茶树,我们这两年也一直在关注茶树的根、茎、叶以及水浸出物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关系。只要不在重金属严重的地方种植,茶叶与重金属就不成正相关关系,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茶叶对土壤的重金属不敏感,我们的土壤重金属是母质状态下的,向茶树根、茎、叶的迁移不敏感。稀土方面只要天上不下来,工业污染、雾霾不上去,加上严防死守,我们重金属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来贵州投资茶叶的人,他们看中的是我们的生态,看中的是安全,看中的是干净。吴裕泰在北京有300多个店,在全国有400多个店,它的老总孙丹威每次来贵州总对我说,你们贵州茶叶质量安全是全国第一,在全国的茶区没有看见这么多的杀虫灯,没有看到这么多的黄板、篮板,这个贵州茶区的现象是中国唯一的。英国太古集团是250多年的老牌企业,绿茶是它的短板,目前一直在关注我们思南的茶园,他们想在贵州建一片大型的绿茶生产基地,为集团提供原料。所有来贵州投资茶叶的1000余家外省企业,无一不是看中我们的安全,看中我们的品质。
这两天,农夫山泉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准备做茶粉。他为什么看中贵州,是贵州有面积第一的茶园,有品质第一的茶叶,有生态第一的茶园,贵州的农残和重金属在中国最让人放心,因此才想到贵州投资。我想中国绿茶的金三角已从江浙皖转移到以武陵山为主体的区域,今后在卫星图片上一定能看到这样一个美丽的风景线。赵克志书记讲,凡是有茶园的地方,都是农村、农民最富裕的地方。我经常讲,十多年前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希望小学,十多年后的今天农村最好的房子是茶叶加工厂,我们最好的路是茶园的路,最高的森林覆盖率一定在茶区,茶区不怕失火,因为茶园是防火墙。
红蜘蛛绿色防控技术 篇6
红蜘蛛是螨类害虫,用肉眼能在叶片背面看到小红点,刺吸为害叶子背面,以成螨或若螨集聚成橘红至鲜红色的虫堆为害叶片,被害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白点,严重时叶片成沙点,黄红色,即火龙状,导致失绿枯死,背面有吐丝结网。在植株幼嫩部位即生长点刺吸汁液,造成秃顶。
1. 农业防治 清除上茬蔬菜拉秧后的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虫源。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灌溉,增施磷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重点防止干旱,减轻为害。
2. 利用天敌防治 红蜘蛛的天敌有拟长毛钝绥螨、瓢虫、草蛉、六点蓟马、小花蝽等,在释放捕食螨前尽量压低红蜘蛛的基数,用99%矿物油200倍加1%苦参碱·印楝素进行虫害防治,在用药后5~10天,红蜘蛛发生密度较低时,按红蜘蛛与捕食螨3∶1的比例释放拟长毛钝绥螨,从6月中旬开始,隔10天放1次,共释放2~3次。
3. 药剂防治 红蜘蛛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强,应尽早防治,控制虫源数量,避免移栽传播。及时进行检查,当点片发生时即进行挑治,可选用5%氟虫脲乳油1000~20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或20%四螨嗪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或3.3%阿维· 联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500~2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共喷2~3次,但要确保在采收前半个月使用。初期发现中心虫株时要重点防治,重点喷洒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生长点及幼果等部位,并需经常更换农药品种,以防抗性产生。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邮编:413002)
绿色防控措施 篇7
1 检疫控制
1.1 严格执行检疫措施
搞好柑橘苗木、砧木、接穗和果品市场检疫与苗木、砧木和接穗产地及调运检疫,以阻截检疫性病虫如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蜜柑大实蝇等传入。
1.2 新园选址需征询当地植保植检站(或植物检疫站)意见
新建的柑橘园严禁选在发生过柑橘溃疡病间隔期不到3年的地方,最好选择地势较高、排水好、灌溉方便的地方建立柑橘园,在平地或水田上建园时,采用深沟高畦或土墩种植。
1.3 建立检疫性和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点,及时抽样送检
在园区内设立1~2个监测点,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对于监测到的有害生物,应立即上报,并抽样送检,待检验报告经专家确认后,紧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封锁、防除或扑灭,并逐级上报[1,2]。
1.4 切实搞好柑橘溃疡病的封锁控制
继续坚持对柑橘溃疡病从严管理的原则,巩固全市柑橘溃疡病防控成果。各柑橘生产区,要严格执行对柑橘溃疡病的检疫措施,对调入、串换和上市的带病果品、苗木、砧木和接穗,一经发现要彻底销毁。
2 农业防控
2.1 选用优良抗性砧木品种和无病毒苗木
对柑橘溃疡病,必须选用优良抗性砧木品种和无病毒苗木。对柑橘裂皮病,利用指示植物如香橼、矮牵牛等诱发苗木症状快速显现,以确定其是否带毒,选用无病母株或培育无病苗木。对柑橘脚腐病和流胶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抗病砧木(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以枳壳最抗病,红橘、构头橙、酸橘、香橙和柚次之,用抗病砧木育苗时,应适当提高嫁接口的位置,定植时须浅栽,使抗病砧木的根颈部露出地面,以减少发病。二是靠接换砧,已定植的感病植株于3—5月在主干上靠接3~4株抗病砧木;轻病树和健康树可预防病害发生;重病树靠接粗大的砧木,使养分输送正常,起到增根的效果。
2.2 科学修剪
11—12月剪除介壳虫类和粉虱类等病虫危害重的枝梢,以及过度郁闭的衰弱枝和干枯枝,放在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再集中处理,以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健壮,减少树上越冬虫源。
2.3 及早摘除树上柑橘大实蝇有虫果
在柑橘树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及早采摘“三果”,即产卵迹象明显的青果(晒干加工成中药);随时摘除被幼虫蛀害的未熟黄果;彻底捡拾落在树冠下的虫果,放入挖好的坑里,撒上一层石灰,并用土盖上灭虫,或用刀剖开或用脚将虫果踏烂后再弃粪坑中泡杀幼虫,效果较好,同时可作肥料使用。
2.4 冬春季清园并翻耕
冬季柑橘园修剪后,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病虫枝和落地果,集中销毁;同时用0.5%烟·参碱(果圣)水剂500倍液、4%鱼藤酮乳油600~8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2 0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99%矿物油(绿颖乳油150~200倍液喷雾清园[3]。在冬季霜雪来临前,浅耕园土15 cm左右,消灭土壤中的越冬害虫,以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春季使用上述药剂封杀,控制病虫源头。
2.5 加强栽培管理
2.5.1 肥水管理。
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施用有机肥,补充矿物肥(矿物肥最好是冬季作培肥地力用),喷施不含化学激素的高效氨基酸叶面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2.5.2地膜覆盖树盘。
3月初至6月底,用宽幅地膜覆盖树盘地面,并把树干周围的地膜扎紧,阻止各种越冬代害虫出土危害。同时可提高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柑橘树生长发育。
2.5.3 抹芽放梢,切断病虫侵染循环。
柑橘树在抽发夏、秋梢时进行人工抹芽,去零留整,集中放梢,使夏、秋梢抽发整齐。
2.6 果实套袋
柑橘树开花、结果时需进行疏花、疏果,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果实套袋,务必在套袋前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注意果袋口必须向下,如果果袋口向上,将造成严重落果,降低产量,减少果农收入。套袋时间以晴天9:00—11:00和15:00—18:00为宜,以保证果面光洁,提高果品质量和销售价格。果袋最好选择柑橘专用袋。
2.7 适期采收
根据柑橘品种特性,按照品种成熟时期进行分批采收。采收前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3 物理机械防控
3.1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趋光特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平坝地区2.67~3.33 hm2安装1台,丘陵山地1.33~2.00 hm2安装1台。3月初开始开灯,11月结束。开灯期间,为尽量降低杀虫灯对自然天敌的杀伤力,每天务必把握开灯时段,春、秋季20:00—24:00开灯,夏季19:00至次日1:00开灯。杀虫灯切忌安装过多、过密,否则将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破坏生态平衡。
3.2 人工捕杀
对蛀干性害虫,如天牛类、吉丁虫类、象甲类、小蠹虫类和鳞翅目的透翅蛾、木蠹蛾等,可以用铁丝从被害孔口处插入杀死里面的幼虫,或用脱脂棉蘸取5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塞入蛀孔,杀死幼虫。对有,假死性的害虫如许多金龟子成虫,早晚不善活动,可在盛发期人工振落捕捉消灭。
3.3 黄板诱杀
利用害虫趋色的特性,悬挂黄板诱杀,悬挂黄板300~450张/hm2,可对蚜虫类、粉虱类等同翅目害虫进行诱杀。黄板切忌悬挂过多、过密,否则将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破坏生态平衡。
3.4 食诱剂诱杀
利用柑橘大实蝇成虫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生活习性,可用糖酒醋敌百虫液或敌百虫糖液制成诱剂诱杀成虫。最好采用挂罐法,挂罐配方:用红糖5 kg、酒1 kg、醋0.5 kg、晶体敌百虫0.2 kg、水100 kg的比例配制成药液,盛于15 cm以上口径的平底容器内(如可乐瓶,挂篮盆、罐等),药液深度以3~4 cm为宜,罐中放几节干树枝便于成虫站在上面取食,然后挂于树枝上诱杀成虫[4,5]。一般每3~5株树挂1个罐。从5月下旬开始挂罐到6月下旬结束,每5~7 d更换1次药液,或者用果瑞特、猎蝇、橘丰等食诱剂进行诱杀。
3.5 主干涂白
主干涂白可保护主干,防止害虫产卵和阳面树皮日灼,避免树皮裂口,从而减少流胶病感染。先将主干上的青苔、翘皮刷去或刮除,再将涂白剂均匀刷于主干上。涂白剂配方:(1)生石灰5 kg、石硫合剂1 kg、食盐0.5 kg、清水15 kg(2)生石灰5 kg、硫磺粉250 g、食盐100 g、兽油100 g,清水适量(以调成糊状液为宜)。
4 生物防控
4.1 性诱剂诱杀
有针对性地使用性诱剂诱芯诱杀蛾类和桃蛀螟雄性昆虫,使雌蛾失去交配机会,减轻蛾类害虫的发生危害。安放方法:一般按20~25 m间距安放1个塑料水盆诱捕器,丘陵山地、果树密度大、枝叶茂密的果园安放间距宜密一些,平坝洼地、果树密度较小的果园安放间距可适当远一些。塑料盆直径22 cm、高6 cm、水深4~5 cm,加入少许洗衣粉,诱芯挂在水盆中央,距水面1~2 cm,诱捕器挂在距地面1.5 m高的枝干上,逐日检查落入盆中的蛾数,注意盆内水量,适时添加性诱剂每隔20~30 d更换1次。安放时期:5月中旬至10月中旬。
4.2 保护利用天敌
柑橘园天敌种类多、数量大,是控制害虫群落的重要因素。利用天敌保护柑橘园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药剂,协调保护天敌和化学防治的矛盾。二是改进防治方法和喷药技术,如采用根部施药、树干涂药和包扎内吸性药剂等,避开天敌的发生高峰期施药;尽量采取单株挑治的办法,均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三是生草栽培,合理间作,根据生态控制原理,利用生态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原理,改变果园小气候和有益生物组成,创造优良的天敌栖息、生存、繁衍的柑橘园生态环境。可在园内或柑橘园周边种植“蜜源”植物或桥梁作物,招引天敌栖息繁衍。增加捕食螨补充食源,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的控害作用。主要包括在果园内种植豆类、蔬菜、紫苏、三叶草、百花草等植物,或者蓄留自生杂草,种草不宜过高、过密,适时进行割草(不得使用除草剂除草),可招引捕食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栖息,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4.2.1 以螨治螨。
柑橘园内释放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防治柑橘红蜘蛛和黄蜘蛛,每株释放捕食螨1~2袋,斜挂于柑橘中下部树枝上,并外套塑料薄膜,防止降雨淋湿捕食螨包装袋,影响捕食螨释放。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是释放捕食螨前施药封杀清园。3月上中旬,捕食螨释放前15~20 d用生物、矿物农药进行封杀清园,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倍液(杀螨高效,有效控制期可维持1个月)、0.2%苦参碱水剂100~300倍液、99%机油乳剂乳油200~3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等药剂喷雾,控制越冬基数,确保在释放捕食螨时害螨控制在每叶1~2头及以下,及早建立稳定的种群分布状态。二是视树冠大小确定释放数量。树高1.5 m以下的每株悬挂捕食螨1袋,树高1.5 m以上的悬挂捕食螨2袋。三是悬挂时期。4—5月是当地柑橘保花、保果的关键时间,也是害螨的第1个危害高峰期,因此,捕食螨的释放时期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最迟不超过4月上旬,即在本地柑橘害螨发生的第1个高峰之前进行,其控害效果明显优于药剂防治和6月下旬释放。把捕食螨控害期从120 d提高到210 d,害螨一直处于捕食螨的动态控制水平之下。四是悬挂天气和具体时间。天气预报1~3 d内无明显降雨过程,悬挂具体时间最好选择在16:00左右或阴天。五是释放方法。胡瓜钝绥螨的释放方法:在纸袋上方一侧斜线剪开2~4 cm长的细缝,开口稍向下倾斜,用图钉或细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树冠内基部的第一分叉上,与枝干充分接触。不能集中剪袋后分发投放、分装释放、隔株释放、移动释放和撒施。巴氏钝绥螨的释放方法:剪开袋口后,下口内折,将果袋开口朝下斜挂30~40°,紧贴靠树冠东南面内膛的大枝上,塞入一张新鲜叶片于袋内,再用钉枪击射挂钉固定。
4.2.2 养鸡、养鸭。
通过养鸡、鸭对天牛成虫和柑橘大实蝇幼虫等的捕食,可有效减少其发生数量,减轻危害。一般至少放养3月龄以上的鸡或鸭30~45只/hm2。
5 科学用药
5.1 柑橘裂皮病
在带病柑橘园操作前后用5%~20%漂白粉、25%福尔马林液加2%~5%氢氧化钠液、5%次氯酸钠液浸洗嫁接刀、枝条、果剪、锄头等工具和手消毒1~2 s,以防接触传染。
5.2 柑橘疮痂病
苗圃和幼龄树在各次新梢芽长1~2 mm时喷第1次药,10~15 d后喷第2次药;成年结果树在春梢萌动芽长2 mm时喷第1次药,谢花2/3时喷第2次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再喷1~2次药,保护幼果和夏梢。有效药剂:(1)生物农药。有5%氨基寡糖素(海岛素)水剂800倍液(现蕾、生理落果初和果实膨大3个时期各喷1次,兼治柑橘炭疽病、柑橘溃疡病等)、2%农抗120水剂(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2)化学农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800~1 2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3 000~4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铜皂液400倍液(硫酸铜0.5 kg、松脂合剂2 kg、水200 kg)、0.5∶1.0∶1.0波尔多液(硫酸铜0.5 kg、石灰1 kg、水100 kg)等药剂,可兼治柑橘炭疽病、树脂病、柑橘溃疡病、煤烟病等。
5.3 柑橘炭疽病
冬季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布1次45%石硫合剂晶体100~150倍液。发病果园,在春、夏、秋梢嫩叶期,重点放在幼果期(花谢2/3)和8、9月间喷1次药,发病条件特别有利时可在15 d后再喷1次药。有效药剂:(1)生物农药。有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2%绿菌灵乳油500倍液、10 cfu/g木霉菌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2)化学农药。有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0%二元酸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
5.4 柑橘疫霉病
柑橘疫霉病又称脚腐病、裙腐病,俗称“烂蔸巴”,发现病树应及时将腐烂皮层刮除,纵刻病部深达木质部,间隔0.5 cm宽,并刮掉病部周围健全组织1~2 cm,然后于切口处涂抹药剂:(1)生物农药。用10%农抗120可湿性粉剂(或1%武夷菌素水剂)200~250倍液、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对柑橘树基部喷雾。(2)化学农药。用843康复剂原液、1∶1∶100倍波尔多液、2%~3%硫酸铜液等涂抹病部,每隔15~20 d涂抹1次,连续使用2~3次。
5.5 柑橘流胶病
5—7月,发现病树及时用刮刀浅刮病疤,后用刮刀纵刻病部深达木质部,宽0.5 cm数条,然后于刮口处涂抹药剂:(1)生物农药。有10%农抗120可湿性粉剂(或1%武夷菌素水剂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8倍液。(2)化学农药。用843康复剂原液、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等于发病期涂抹2~3次,时间间隔为30 d。
5.6 柑橘树脂病
春季及时彻底刮除病部后,纵刻病部流胶处数刀,深达木质部,宽0.5 cm,然后于切口处涂抹药剂:(1)生物农药。有10%农抗120可湿性粉剂(或1%武夷菌素水剂)200~500倍液。(2)化学农药。用0.8∶0.8∶100倍波尔多液或2%硫酸铜液等涂抹病部,间隔5~7 d涂抹1次,连涂3次,或于春季萌芽期、花谢2/3及幼果期时,用20%奥力克速净水剂500~800倍液进行全株(枝、叶及主干)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柑橘树脂病、柑橘脚腐病、柑橘炭疽病、柑橘疮痂病、柑橘溃疡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5.7 柑橘煤烟病
及时防治柑橘粉虱、黑刺粉虱、介壳虫、蚜虫等害虫是杜绝和减少柑橘煤烟病发生的关键。有效药剂:(1)生物农药。有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800~1 000倍液。(2)化学农药。发病初期用0.5∶1∶10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杀虫剂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8~10倍液松脂合剂、99%机油乳剂200倍液,有水源条件的地方用水冲刷。
5.8 柑橘全爪螨和柑橘始叶螨
柑橘全爪螨又称柑橘红蜘蛛、瘤皮红蜘蛛,柑橘始叶螨又称柑橘黄蜘蛛、四斑黄蜘蛛。采用以螨治螨的柑橘园,施药同4.2.1。未采用以螨治螨的柑橘树,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越冬卵盛孵期出现虫多卵少时进行第1次挑治,15~20 d后对虫叶率达20%时进行第2次挑治,但虫叶率在30%以上时应进行普治。药剂品种用量与释放捕食螨前施药封杀清园相同外,还可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2 000~2 500倍液、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5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900~1 000倍液、5%唑螨酯乳油1 250~2 500倍液、20%哒螨灵·单甲脒悬浮剂1 000~1 3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叶面喷雾至柑橘叶片完全湿润[6]。
5.9 介壳虫
介壳虫包括柑橘矢尖蚧、角蜡蚧、吹绵蚧、褐圆蚧、红蜡蚧和糠片蚧等。柑橘矢尖蚧防治应当抓住5月20日左右、月3日左右和6月20日左右3个防治关键期,有效药剂(1)生物农药。有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5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800~1 000倍液、0.5%烟·参碱水剂500倍液。(2)化学农药。用99%矿物油乳油200~300倍液(高温天气机油乳剂宜在早晚使用,花蕾期和果实开始转色后慎用,但机油乳剂不可与波尔多液等含硫的杀菌剂混用,前后间隔也应在15 d以上,且不要与乳化剂、展着剂和高度离子化的叶面营养素混用)、松脂合剂18~20倍液(松脂合剂配比:烧碱份、松香3份、水10份)、50%稻丰散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800~1 500倍液、30%松脂酸钠水乳剂500~1 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600~800倍液(20 d后再喷1次),在柑橘介壳虫幼蚧盛孵至低龄若虫期喷雾至叶片完全湿润。
5.1 0 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
在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卵孵化高峰期,采用药剂防治如局部危害,应采取挑治;较大面积发生时,采用专业化统防统治、联防群治。施药时应从外围向中心推进,即包围圈方法,特别注意叶背须喷到,同时注意对行间杂草进行喷药。(1)生物农药。有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或4%鱼藤酮乳油800~1 000倍液。(2)化学农药。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其他同5.9介壳虫中的化学药剂。
5.1 1 柑橘潜叶蛾
柑橘潜叶蛾又称绘图虫、鬼画符、乱画虫。7月下旬至月上旬,以苗圃和幼树为重点,在放梢后7~10 d,嫩梢约3 mm、产卵高峰期时喷第1次药,隔7 d喷第2次药,有效药剂:(1)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 500 IU/m苏云金杆菌(Bt乳剂)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苦楝油乳油200倍液、青虫菌(又名蜡螟杆菌二号)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2)化学农药。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1 5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5%氟虫脲乳油1 500~2 000倍液、20%氟幼灵悬浮剂5 000~6 000倍液喷雾防治。
5.1 2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
5月中旬到6月上旬,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时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50倍液喷施于树冠下或全园地面,或选用敌百虫、辛硫磷颗粒剂1.5~2.0 kg拌土30 kg撒施树冠下或全园地面,5月下旬开始到6月下旬,未实施食诱剂诱杀的柑橘园或柑橘树,成虫产卵前喷洒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鱼藤酮乳油600~800倍液,或化学农药90%敌百虫晶体1 500~1 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加3%~5%的糖以诱集毒杀成虫,效果更好。
5.1 3 天牛类
天牛类包括星天牛、褐天牛、光盾绿天牛,采用药剂熏杀,效果较好。即发现排粪孔后,掏尽其中的木屑和虫粪,然后塞入浸有80%敌敌畏乳油的棉球或1粒磷化铝,用泥土封闭所有排粪孔,熏杀幼虫。
5.1 4 蚜虫
蚜虫包括橘二叉蚜、橘蚜和棉蚜。可用生物农药苦楝油2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0.38%苦参碱乳油300~500倍液、100亿个孢子/g的白僵菌油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此外,防治柑橘果实贮藏期的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等,在采收后用25%咪鲜胺(施保克)乳油500~1 000倍液浸果2 min,或42%噻菌灵悬浮剂300~400倍液、50%防腐保鲜剂悬浮剂400~600倍液浸果1 min,任选1种浸果后,捞起、晾干、贮藏,单果包装,防腐保鲜效果更好。注意:不同成分药剂1年使用1次。
6 结语
检疫控制、农业防控、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食诱剂诱杀、人工捕杀、养鸡和养鸭适用于各种柑橘种植生态环境;灯光诱杀、以螨治螨适用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区域和经济收入较高的果农;生物农药防控适用于农业防控、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食诱剂诱杀、人工捕杀、养鸡养鸭等技术措施使用后,个别或部分柑橘病虫害尚不能有效控制住,或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需配套相应的生物农药防控的各种柑橘种植区域;化学农药防控适用于农业防控、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食诱剂诱杀、人工捕杀、养鸡养鸭和生物农药等防控措施使用后,个别或部分柑橘病虫害仍不能有效控制住,或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需配套相应的化学农药防控的各种柑橘种植区域。
摘要:介绍了检疫控制、农业防控、物理机械防控、生物防控和科学用药等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各项技术的适用范围,旨在指导果农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柑橘果品安全、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四川南充,高坪区
参考文献
[1]涂建华.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2.
[2]吕佩珂,庞震,刘文珍.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45-332.
[3]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植物医生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503-531.
[4]四川省植农牧厅植物保护站,四川省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专业队员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3-217.
[5]邱强.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3:198-258.
菜螟绿色防控技术 篇8
1危害症状
为害萝卜时,幼虫吐丝结网将萝卜心叶形成一团,并躲在里面把萝卜心叶和髓吃空,只剩下几片外叶。受害轻的幼苗生长停滞,影响产量。严重时造成幼苗死亡,形成缺苗断垄现象。3龄后幼虫除食心叶外,还可从心叶向下钻入茎髓, 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造成根部腐烂。萝卜播种早受害重。甘蓝、大白菜受害后成多头菜或菜心钙化,不能结球;花椰菜受害后无花球。
田间的蔬菜长势表面上看并无异样,实际上多是无经济效益的被害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发现时通常已错过播种期、移栽期而被迫毁种。菜螟除直接为害外,更是传播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重要媒介。该虫一旦严重发生,其危害性常可超过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和菜青虫。
2发生规律
成虫白天隐藏在植株的基部或叶背的阴凉处,夜出活动,对普通黑光灯的趋光性弱,但在频振式杀虫灯下,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多在植株间或距地面1m以下的空间飞行。因此,虫情测报灯安装的高度要设在偏低的位置。卵大多为单粒散生,也有2~3粒产,偶有4~5粒产;产卵部位多选择在幼苗的心叶、叶面、叶背或叶柄上,也有的产在幼苗的茎基部。初孵的幼虫大多潜入寄主的叶表皮下,啃食叶肉,形成短小的袋状隧道斑,幼虫发育至2龄钻出叶表皮,主要在叶面取食叶片及植株的幼嫩组织;幼虫发育至3龄, 有吐丝为害习性,常吐丝缠结,钻入菜心中取食心叶、生长点和茎基部,造成心叶枯死和无心苗;幼虫发育至4~5龄,有明显的钻蛀为害特性,蛀入叶柄,或蛀食茎髓或根部,为害点有明显的蛀孔,孔外常有丝掩盖。幼虫可转株为害,并能传播软腐病。
适宜菜螟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 5 ~ 3 8 ℃ , 最适环境温度为26~35℃,相对湿度40%~70%, 干旱少雨的年份一般发生偏重,菜螟幼虫危害期在5~11月间,但以秋季危害最重。菜螟的发生和寄主的生育期密切相关,最适宜的感虫期为幼苗3~5叶期,比其他生育期的着卵量高5倍以上,如菜螟的产卵盛期与感虫期吻合,又遇天气偏旱则受害重、损失大,成株以后只查看到为害状,大多查不到虫体, 因此不易被正确诊断。秋季十字花科蔬菜连茬栽培的面积较多,特别是与十字花科蔬菜相邻的育苗田, 往往受邻作田块虫源较多的影响, 受害相对加重。另外,地势高、灌溉不便、苗期浇水不及时等的地块,受害程度也相对重些。一般较适宜于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秋季干旱少雨温度偏高,危害严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8~9月份播种,3~5叶的萝卜幼苗受害最重。
3绿色防控
由于菜螟的发生早期与为害症状表现高峰期常滞后15~25天, 极易错失防治适期,发现明显的为害状时,已是虫害发生高峰期或盛末,造成的危害已经无法弥补。因此,正确识别早期的症状与掌握其发生特点(月平均温度25℃以上, 月降雨量少于100~150毫米), 对于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区极为重要,各地应第二代发生高峰期或第三代发生初期组织好育苗期对菜螟的防治。
3.1农业防治
3.1.1清洁田园
夏、秋季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及时深翻土地,可消灭一部分在表土和枯叶残株内的幼虫、蛹或成虫,减少下代和越冬虫源基数。
3.1.2茬口调节
尽量科学安排茬口,避免或减少十字花科蔬菜在夏秋季节的连作,育苗田要特别回避与十字花科菜田邻作。
3.1.3栽培措施
结合田间管理,在间苗、定苗时抹去虫卵、拔除虫害苗;秋旱年份利用喷灌等设施勤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创造利于秧苗生长、不利于害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虫害的发生与为害。
3.1.4调节播种期
加强虫情预测、有条件建立测报点的地方,注意虫情发生预测; 十字花科蔬菜可调节的播种期范围较大,在掌握虫情发育进度的条件下,在确保高产、优质的可调整范围内,适当调整播种期,使幼苗3~5片真叶期避开菜螟为害的高峰期,达到少用药、减轻受害的效果。
3.2物理防治
结合间苗、定苗,拔除虫苗进行处理,根据幼虫吐丝结网和群集为害的习性,及时人工捏杀心叶中的幼虫,起到省工、省时、收效大的效果。
3.3生物防治
3.3.1利用天敌
菜螟的天敌昆虫有菜螟绒茧蜂、敏锐绒茧蜂、蠼螋、伏虎悬茧蜂、三突花蛛、黄褐新圆蛛、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广赤眼蜂、微小赤眼蜂等,要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利用赤眼蜂防治菜螟等蔬菜害虫, 放蜂时应选择晴天上午8:00~9: 00,露水已干,日照不烈时进行。 一般发生代数重叠、产卵期长、数量大的情况下放蜂次数要多,蜂量要大。通常每代放蜂3次,第一次可在始蛾期开始,数量为总蜂量的20%左右;第二次在产卵盛期进行,数量为总蜂量的70%左右;第三次可在产卵末期进行,释放总蜂量的10%左右。每次间隔3~5天。 放蜂的方法有成蜂释放法和卵箔释放法,亦可将两者结合释放。
3.3.2生物药剂
用含活孢子量100亿/克的苏云金杆菌乳剂、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对水800~1000倍,喷雾防治。在气温20℃以上时使用,可以收到高效。
3.3.3化学防治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篇9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特点,防控技术
玉米是铁岭市第一大粮食作物, 全市播种面积38万hm2, 玉米的丰欠事关农民增产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 可造成玉米减产8%~10%, 据调查, 防治好玉米螟全市一般可挽回粮食损失25万t, 挽回经济损失5亿元。
1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
玉米螟是世界性的害虫之一, 在铁岭市属常发性害虫, 1年发生2代 (第1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为7月5—10日, 第2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为8月20日左右) 。1代幼虫主要为害玉米茎秆, 在茎秆上蛀孔, 轻则影响养分运输, 导致减产, 重则使茎秆折断, 造成绝收;第2代幼虫主要为害果穗, 造成穗柄折断或果穗籽粒破碎及穗顶霉腐, 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1,2]。
2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玉米螟防治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要用生防保护生态环境达到防治效果。二是坚持统防统治。根据玉米螟发生规律和农户的基本情况, 一家一户自主分散防治很难保证防治效果, 只有实行集中连片、大面积统防统治才能达到防治效果[3]。
2.1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2.1.1 释放时间。
防治1代玉米螟, 当越冬代化蛹率达15%~30%时, 后推9~11 d即是田间落卵始期, 结合玉米螟落卵量调查, 当累计百株卵量达1.0~1.5块时, 即是第1次放蜂适期。防治2代玉米螟时间, 一般在7月20日至8月5日。
2.1.2 释放量。
防治1代玉米螟, 第1次放蜂量12万头/hm2, 第2次放蜂量18万头/hm2;防治2代玉米螟, 每次放蜂量7.5万~15.0万头/hm2。
2.1.3 释放点设置。
设置释放点30个/hm2, 将赤眼蜂卡用牙签别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的背面距离基部1/3处即可。如遇降雨可以将蜂卡放置在室内阴凉处, 次日再放;必须统一放蜂, 不能错期, 以免影响防效;放蜂前10 d、放蜂后20 d内玉米田不得施用化学农药[4]。
2.2 白僵菌封垛防治越冬代玉米螟
2.2.1 封垛时间。
封垛时间一般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前15~20 d。也可采取以下测报方法确定当地的封垛时间, 即从4月中旬开始, 每天对玉米秸秆垛进行检查, 发现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开始活动, 即可进行封垛。
2.2.2 封垛方法。
喷粉时, 秸秆垛用白僵菌粉100 g/m3 (白僵菌粉含活孢子25亿个/g以上) 。喷雾每个秸秆垛用白僵菌粉125 g (白僵菌粉含活孢子100亿个/g以上) , 对水15 kg。在玉米秸秆垛中每1 m3向垛内捣一个20 cm深的洞, 将机动喷雾喷粉 (液) 器喷管插入洞中喷施。
2.2.3 注意事项。
一是必须喷透, 不漏垛。二是由于白僵菌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 蚕区切勿使用。三是人体接触白僵菌粉过多, 会产生过敏性反应, 施用时应注意皮肤的保护。
2.3 投射式杀虫灯物理诱杀技术
2.3.1 投射式杀虫灯安装。
将需要放灯的地方适当平整, 将灯稳妥放好, 在灯体内侧六边形立板底部有用于固定的孔, 在不打开的4块板用钎子将灯固定在地上即可。
2.3.2 投射式杀虫灯设置。
杀虫灯应设在村落中或玉米田周边, 根据防治面积和每盏灯的控制面积设置安灯间距, 一般2灯间距为200~240 m。
2.3.3 开灯时间。
根据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的始末期安排开灯时间, 从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到羽化末期结束。打开电源开关, 杀虫灯将由光、雨控电路自动控制开关灯时间。
2.3.4 投射式杀虫灯管理。
要设专人管理, 每天将收集桶里的害虫取出, 并定期用细布擦拭雨控电极和光敏探头, 尤其是雨后应及时擦拭, 以保证控制效果。
2.4 性诱剂诱杀技术
2.4.1 诱捕器和诱芯选择。
选择玉米螟专用诱芯和配套的诱捕器。
2.4.2 诱捕器放置场所选择。
选择玉米螟成虫活动场所 (如玉米田周边的豆田、水田及杂草地等) 放置诱捕器。
2.4.3 诱捕器安装。
将诱芯放入诱捕器的特定位置, 接虫口处连接塑料瓶或塑料袋并加入适量的水。安装诱捕器时, 先取一根长150 cm左右的木棍或竹竿, 将诱捕器固定在木棍的一端, 另一端插入地下, 诱捕器诱虫口距地面1.0~1.2 m。
2.4.4诱捕器田间设置。
诱捕器要均匀放置在玉米田周边的豆田、杂草地内, 每1 300 m2放置1个诱捕器, 1代玉米螟每个诱捕器内放置1个诱芯, 防治2代玉米螟, 诱捕器要设置在玉米田内。
2.4.5 诱捕器安放时间。
在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的始末期安装。
2.4.6 诱捕器的管理。
要设专人进行管理, 一般每隔3~5 d要捞出死虫, 在整个诱捕期内要保持诱捕器中的水量。
2.4.7 诱芯的管理。
要留有备用诱芯, 以便丢失时能及时补充。备用诱芯要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冰箱冷藏间或阴凉干燥处保存, 防止受潮[5,6,7]。
参考文献
[1]谭增权, 杨丛, 孙艳华.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2X) :10.
[2]顾秀田.甘南县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 (4) :161.
[3]罗怀海, 赵中华, 张梅, 等.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 (9) :21-24.
[4]马双.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及防效分析——以青冈县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7 (8) :183.
[5]张志武.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 2010 (6) :27-28.
[6]夏敬源.全面推进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12) :5-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篇10
1 技术措施
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主要采取田外防治与田内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
1.1 田外防治
每年4月25日-5月25日进行白僵菌封剁, 辅以高温沤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压低越冬代虫源基数。
1.2 田内防治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1) 释放时间。根据化蛹率调查, 当化蛹率达20%-30%时, 往后推迟9-11天, 即当田间玉米螟百株落卵达1.0-1.5块时, 即为第一次放蜂时间。绥中县第一次放蜂大约在6月20日前后, 第二次放蜂时间是6月27日前后。 (2) 释放数量。两次每667m2共放两万头左右, 即第一次放蜂0.8万头, 第二次放蜂1.2万头。 (3) 释放点设置。每667m2每次放4点, 均匀分布。 (4) 释放方法。用牙签、大头针将玉米上数第三片叶向后折叠, 别住蜂卡, 卵面朝外, 别牢即可。
物理灭虫: (1)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雄蛾, 减少雌蛾在田间的产卵量。 (2) 使用性诱剂, 开展性信息迷向技术灭控玉米螟雄蛾。 (3) 使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喷洒生物农药灭玉米螟。
2 效益分析
绥中县玉米平均单产500kg以上, 每667m2可挽回35kg以上, 按照2元/kg计算, 每667m2效益为70元。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万hm2, 可挽回玉米2100万kg, 获经济效益4200万元, 每667m2防治成本在3.8元, 4万hm2成本228万元, 纯增收益在3900万元左右。
3 小结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篇11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44
1水稻病蟲害绿色防控的内容与原则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内容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科学合理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管水、管肥,中耕除草,清洁大田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尽量利用灯光、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必须使用农药时,要少用药,并符合绿色防控要求。同时,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各种天敌,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目的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则是,水稻生长前期,当病虫发生量对稻谷产量不构成严重影响时,则应以自然控害为主;重视预防措施,将防治关口前移至病虫害发生前,如抗性品种和品种多样性布局、水肥管理、深耕灌水沤田灭蛹、病毒病的避害栽培和阻隔育秧、生态调控、天敌保育等措施;病虫发生期需采取防治措施时,则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释放天敌、稻鸭共育、微生物农药等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措施;药剂应急防治是病虫种群量超过防治指标而天敌等自然因子难以控制时的补救措施,以控害、减损、增效为目的,不能盲目用药,滥用药。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是通过运用栽培措施防治病虫害,是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是调节病虫初始种群量、控制种群增长和危害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种植抗(耐)病品种、调整播栽期避害栽培、健身栽培、肥水管理等技术。
2.1稻田深水灭虫蛹,降低越冬基数
利用水稻螟虫蛹期抗逆性减弱的特点,春季越冬代二化螟、三化螟蛹期稻田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可消灭70%左右的越冬虫量,有效降低螟虫发生基数。翻耕灌水时,打捞纹枯病菌核烂渣,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可以推迟纹枯病始见期,减轻发生程度。
2.2选用优质、高产、多抗品种
一般叶色绿、茎杆粗壮、坚硬、不易倒伏的品种较抗病虫害。种植抗(耐)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病害发生的技术措施。目前,对于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害均有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常发性病害的种类,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2.3稻种消毒,培育无病壮秧
种子消毒采用浸种灵、强氯精、线菌清等,预防干尖线虫病与恶苗病等苗期病害。调整栽插期避害栽培。在水稻病毒病的常发区,可以通过适当推迟水稻的播栽期,避开媒介昆虫传播病毒的高峰期或作物感病的敏感期,从而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如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流行的江淮、黄淮、长江下游稻区,结合塑盘育秧、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抛栽稻、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技术,适当推迟水稻播插期,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和早栽大田的时机,减少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的机率。
2.4科学水肥管理,推广配方施肥
以科学的水肥管理为主,将水稻健身栽培与高产栽培紧密结合,坚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巧补穗肥,推广配方施肥,避免重施偏施和迟施氮肥。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是利用简单工具或光、热、电、温湿度等物理因素,诱集、趋避、阻隔病虫,达到防治的目的的一类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常用且技术成熟的措施包括灯光诱杀、防虫网、无纺布阻隔、热水浸种等技术。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要达到良好效果,首先要求做到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协调统一,推行生物农药的应用和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减少对稻田自然天敌的杀伤;农作物收割期间,田间天敌有一个向外迁移的过程,此间应该停止田埂、沟边、路旁铲草积肥活动。在田埂、路边点种黄豆等荫蔽度较大的作物或收割期有意识地堆放草把等,以便提供天敌栖息场所;发展稻田养殖业:稻田养鱼、养鸭、养蟹等种养结合的办法,能很好地控制稻田的稻飞虱、叶蝉、稻螟、福寿螺等的发生和为害,成为稻田害虫很好的天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还可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常见的主要有苏云金杆菌(简称Bt.)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技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技术、井冈、蜡质菌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技术和农用抗生素四种。
5化学防治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用农药品种时,提倡选择生物农药、选择性或专一性药剂、高含量单剂,将农药对生态、农产品质量、人畜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如18%邦打吡蚜酮可湿性粉剂、70%稻雨水分散颗粒剂、25.5%阿维·丙溴灵乳油、4%阿维菌素乳油、25%阿维·氟铃脲(金雕)乳油、40%毒死蜱(广治)乳油、30%锐斯卡乳油、12.5%氟环唑悬浮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6实行专业防治
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地发展病虫机防专业服务组织,实现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以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种植大户和农民共同组建机防队。坚持“自愿互利、有偿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对突发性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绿色医疗与医院感染防控 篇12
1 绿色医疗与医疗安全
1.1 绿色医疗
目前,对绿色医疗的定义尚不清晰,有学者认为:绿色医疗应该是自然、清洁、流畅、简洁、安
(1)解放军总医院,100853北京市复兴路28号全、有效、和谐及可接受的医疗活动等,至少包含6方面内容:即绿色医疗应有公园一样的就诊环境、清洁的医疗、畅通的服务流程、更加关注患者安全、主动减少医源伤害、共建医患和谐等[2]。
1.2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涉及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医疗系统设计、医疗用品的安全性;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医疗环境的安全性。当今医疗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医疗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及复杂的医疗过程中各种人、物的因素均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报告指出,美国每年约有44000至98000病人死于可预防的不良事件,远远超过工伤、交通事故、乳腺癌及艾滋病的死亡人数[3]。
1.3 医院感染与绿色医疗
近年来,大量介入治疗、放疗、化疗技术以及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病原体呈现复杂、多样的演变趋势,医院感染在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与此同时,部分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制度不健全,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不强,部分医院新生儿科、产科、血液透析室、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科室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不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有发生。WHO根据全球55所医院现患率调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感染[4]。在美国,医源性感染已为第四位死因[3]。因此,医院感染成为危胁医疗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就诊环境,保障清洁的医疗和畅通的医疗服务流程,减少病人在医院内的感染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伤害,以保障医患安全,这些不仅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绿色医疗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2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实现绿色医疗
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实现绿色医疗要求,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是每一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也需要医院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特别是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和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防范措施的落实。要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落实我国加入“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的五项行动
黄洁夫副部长在2007年11月我国签约加入“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中,宣读了“中国卫生部支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声明,提出了五项行动方案。一是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二是在国家层面开展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各项活动。三是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性标准,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框架下,广泛推行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诊疗和护理安全、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共同协作,分享医院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2.2 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整体形象的标志,也是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医院管理者要高度关注医院感染监控重要指标、各项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关注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处置,关注医院感染与经济效益,慎重选择感染管理科主任并支持其工作,每月至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进行一次关于医院感染问题的面对面交流,使其能够参加医院建设的重要会议。
同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改进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医院领导善于组织、策划、指导、协调,能够决定投入医疗资源进行感染控制,及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中的阻力、困难。JCI标准要求[5]:医疗机构领导提供足够资源支持感染控制项目。其衡量要素提到,(1)感染控制项目有充足人力并经领导批准;(2)医疗机构领导分配充足资源支持感染控制项目;(3)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感染控制项目。
2.3 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法规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指南,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等。院感专职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将这些法规、标准等融入医院的制度体系内,逐项进行落实,并监督和评估其执行情况。同时,积极参与到“百日安全活动”、“医院管理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等,及时了解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新要求,主动调整工作中的重点,扎实推进感染防控工作。
2.4 掌握管理学知识,促进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不仅需要感染防控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感染专职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技巧,如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ISO9001质量体系,六西格玛管理法、医院评价标准(JCI)和绿色医疗理念等,应用到医院感染管理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新的管理理念有所了解和掌握,如以病人为中心、患者安全、多学科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MDT(multi-discipinary team)、过程管理、团队精神与文化认同、沟通艺术、开发领导层等,注意养成数据化思维、结果导向思维和内心思维的思维方式,促进感染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2.5 了解医院感染防控的发展趋势和新知识、新理念
应及时掌握标准预防、零宽容(Zero Tolerance)、循证医学、追踪方法学和实时监控等感染防控新理论、新技术,严格执行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一揽子(Bundle)感染防控方案,结合标准操作规程(SOP),重视感染防控过程和结果监控结合。密切跟踪医学技术的发展,如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医学机器人和现代影象技术等,做好新技术应用的感染控制工作,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损害。
同时,及时了解感染控制与经济效益相关政策的变化。如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2008年10月开始,拒绝支付部分医院感染造成的费用支出,即:在出院的病人中,如果出现插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插管相关感染等所造成的费用被拒绝支付。这是迄今最具有冲击力的政策改变,也是医院感染与经济效益最直接的关联事例。
2.6 改变行为,防止医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疗护理过程中人的行为有密切联系,如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尽管公认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最重要因素之一,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增加医疗卫生工作者手部卫生清洁的频率和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病菌的感染[6]。但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已成为行为学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提出“清洁卫生更安全”,其目的在于加强会员国对处理卫生保健相关感染问题的承诺。并提出5个清洁的医疗安全概念:清洁的手;清洁的操作;清洁的物品;清洁的环境;清洁的设备等。为此,WHO推出《世卫组织卫生保健中手部卫生准则(最新草案)》,我国也出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7 抓好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感染管理
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外科切口感染、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系统感染,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4种类型的感染占全部医院感染病例的80%,造成病人的额外死亡率为4%-33%。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最多,占全部医院感染的35%,但致死率最低、经济损失也最低。血液系统感染与肺炎所占比例不高,各占约15%,但致死率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最大。ICU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医院多重耐药菌经常发生的场所。近年来多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在新生儿室。因此,抓好重点部门、重要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将感染专职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重点上,要进行针对性目标监测和有效及时的感染防控措施的干预,与临床人员一起进行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重点部门不发生感染暴发。
2.8 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提高感染防控效率
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利用基于HIS建立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RT-NISS)》[7],不仅能够自动筛查感染疑似病例和暴发预警,实现对住院病人全过程监控,简化目标性监测,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提升了感染监控效率和质量。同时,其交互平台能够加强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和进行预防控制干预,促使临床医生参与到感染控制中来,努力将感染预防关口前移,创建新型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新模式。
2.9 加强医疗用房建设中的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有职责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应具体负责医院医疗用房新建改扩建中,感染预防控制流程审查,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重点关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人流、物流、气流、水流的组织,洁污分离等问题。JCI要求感染专职人员,对医疗机构降低拆除、建设、装修场所的感染风险和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总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以构建零风险的就医环境为最终目标,就是要特别关注患者安全,确保避免病人在善意的诊疗中受伤,所有医疗行为应该在无害的前提下再追求疗效。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绿色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体现医疗内在质量和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树峰.绿色医院建设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医院,2010,14(12):2-6.
[2]王吉善.什么是绿色医疗[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1-2.
[3]Kohn L,Corrigan J,Donaldson M.To err is human:buiding a safer healthsystem[M].Washington,DC:Institute ofMedicine,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4]王羽主编.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5]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编著.医院评审标准[M].陈同鉴,王羽,周简等译.3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6]Pittet D et al.Effectiveness of ahospital-wide programme to improve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J]TheLancet,2000,(356):1307-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