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理论

2024-09-24

规划理论(共12篇)

规划理论 篇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工业城市的发展, 在认识工业城市问题的同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并由此而构筑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社会环境, 提升了城市的外在形象, 引导了城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 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概述

所谓城市规划即指综合部署某个城市在一定发展时间内的空间布局、空间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配套设施等。城市规划概括来说即指城市空间设计及调整安排。通常情况下, 城市规划主要是动态协调城市人民活动的空间, 有计划的规划城市空间区域, 同时为人们提供活动所需的各种空间。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同时也展开了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具体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柯布西耶、英国霍华德。其中英国的霍华德提出了建立一个理想化城市, 该城市兼具乡村和城市的优点, 即田园城市。即要求在中心城市或大型城市郊区、四周建造小规模的城市, 缓解大城市的卫生问题和拥挤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柯布西耶认为城市必须集中,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 是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通过城市不断发展和城市规划手段的实践证明, 在20世纪又涌现出大量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观点, 指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又将被总结归纳, 形成新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概述

3.1 卫星城理论

以卫星城理论为例, 该理论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理论基础是田园城市理论, 因为在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 存在城市功能集中的问题, 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数量较多,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 乃至破坏了城市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缓解该问题, 我国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卫星城理论。所谓卫星城理论就是在中心城市郊区, 四周区域建设中小型城镇, 以将中心城市的人口分流至小城镇, 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这些郊区城镇可以独立运行, 同时具备了城市运作的设施与条件, 且与中心城市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 外围城镇与中心城市就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有效的推动了二者的发展, 同时实现了建设卫星城的目的。

3.2 同心圆理论

该理论是E·w·伯吉斯在1923年提出的。伯吉斯主要研究了芝加哥的城市现状, 其创建了土地使用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一个理论模型。在同心圆理论中, 他将城市归类为五个同心圆:即中心环是中心商务区、二环是过渡区、三环是工人居住区、四环是良好居住区、五环是通勤区。这一理论特别关键的一点是, 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 在正常的城市增长的条件下, 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 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同心圆学说对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有着参考性的作用, 该学说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最高;越往城市外围, 地租地价就越低。同心圆模式的优点是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 动态分析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3 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H/霍伊特在1939年提出的理论。霍伊特依照美国六十四个中小型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相关整合资料, 并调查了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的居住现状, 得出城市住宅有如下几个倾向:①住宅地沿着交通线延伸的现象十分显著;②高租金住宅在高地、湖岸、海岸、河岸分布较广;③高房租住宅地存在不断向城市外扩展的倾向;④高级住宅地喜欢聚集在社会领袖等名流人物宅地的周围;⑤办公楼、银行、商店的移动对高级住宅有吸引作用;⑥高级住宅地紧密结合交通线路分布;⑦高房租住宅追随在高级住宅地后面延伸;⑧高房租的公寓多数建立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宅地带内;⑨房地产业者与住宅地的发展关系密切。扇形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霍伊特认为, 美国城市居住区有向外延伸的趋势, 如处于外圈的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高地, 接近自然环境的地区, 但由于受到事务区和高级商店、社会名流的吸引, 往往沿公路或河流向内延伸到市中心。低级住宅区也可向外扩展到城郊。其结果破坏了同心圆结构, 形成了不同等级居住区的扇形分布。该理论是从众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的, 较之同心圆模式有更大的现实性, 同时考虑到交通、工业等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3.4 多核心理论

该理论是由C·D。哈里斯 (C.D.Harris) 和E·L·乌尔曼 (E.L.Ullman) 于1945年提出的理论。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 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①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 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②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 (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③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 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 (如富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与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④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 而不得不布置在很合适的地方 (如仓库被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 。

4 结束语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归纳概括了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有效的指导了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对城市的规划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推动了城市的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 城市发展中归纳总结的建设经验反过来又更新、完善了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实践是一块试金石, 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 才能将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才能不断完善城市理论, 使理论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部门及人员要全面掌握规划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并运用于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琼.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2]狄涛.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3]徐亚东.探析“梁陈方案”及其对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影响[D].宁波大学, 2014.

[4]朱红杰.简·雅各布斯城市规划理论的多角度阐释[D].南京艺术学院, 2014.

规划理论 篇2

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在于具有自己独立的核心理论。

第三,在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问题更加复杂,不但面临着和美国规划界相似的理论—实践关系问题,而且由于大部分所谓的“现代规划理论”源于西方,中国规划界还面临着西方规划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与局限性问题,以及由此引出的建立中国自己的规划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及实施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有些问题也许永远无法完全解决(如作为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论—实践关系问题)。作为起点,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一些正本清源式的梳理,尽可能理出规划理论的主干、演变及当代发展的趋势。1.“城市规划理论”的多重定义

“城市规划理论”一词包含着多方面的内涵。首先,“城市规划理论”应该分成“城市理论”(urban theory)和“规划理论”(planning thory)两部分,两者是不同的理论。

归根结底,城市研究关注的是社会学、经济学在城市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这些社会科学本身。而且城市理论关注城市问题的机理,一般也不讨论解决具体城市问题的方案(如具体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等)。

规划理论(planning theory)则关注作为人类干预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努力即规划工作,因此规划理论不仅研究城市这个客体,更着重于研究如何通过规划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目的是以规划理论来指导具体的规划方案。

法因斯坦特别反对把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完全分隔,她认为规划无法脱离其工作背景即具体的城市,脱离了城市,规划就没有了工作对象(Fainstein,2005)。规划理论本身又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规划学科自身的理论,以及为了编制各种规划而对规划编制对象的理论研究。荷兰规划教授法吕迪(Faludi,1973)指出:对规划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规划是“功能性”(function)的,这样的规划是已知工作目标,规划师在给定目标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做规划”;另一种规划是“规范性”(nomative)的,目的是在理性选择的框架内,为规划工作自身制定目标,即“为何做规划”。与此对应,规划理论也有两种,“功能性”的规划理论被称为“规划中的理论”(theory in palnning),“规范性”的规划理论被称为“规划的理论”(theory of planning)。

第一种功能性规划理论即“规划中的理论”关注的是在目标给定以后,如何为落实目标而提出规划建议,中心是不同功能的具体规划的编制原则及方法(例如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等的原则及方法)。“规划中的理论”指导着具体的规划工作,所以其内容比较密切地反映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第二种是规范性规划理论,研究规划工作的自身,包括规划行业的发展历史、基本目标、社会功能、工作程序等,中心是规划这个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法吕迪把它称为“规划的理论”(theory of planning),它受到哲学、社会学的极大影响,具有明显的人文科学属性,但由于比较抽象,往往和具体城市问题有脱节。2 研究城市规划理论的目的

“纯规划理论”的核心恰恰是强调规划目标及价值观问题。然而,对于规划教育界来说,培育规划师必须包括三个内容: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及职业道德(ethics),首要问题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规划价值观,因此“规划的理论“十分重要。

弗理德曼认为,规划的理论“第一个任务是在规划中融入经过深思熟虑的人文哲学,并探寻它对规划实践的影响。这是规划理论的哲学任务。第二个任务是帮助规划实践适应现实世界中尺度、复杂性及时间的约束„„我称其为规划理论的适应任务。第三个任务是将其他领域产生的理念和知识转化到我们自己的领域,使他们易于获得、并有益于规划及其实践。我称其为规划理论的转译任务。

为什么要研究规划理论?康奈尔大学的著名规划理论学者J·福里斯特(J.Forester)被问到为什么进行规划理论研究时,他的答复是:第一,为了反对、纠正传统规划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例如对待种族及男女不平等问题的缺陷。第二,在学术层面讨论重要的规划实质性问题,例如土地利用中的价值观问题。第三,改变某些规划实践——有些问题在实践中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在理论上却无法解释这些办法;也有些问题在理论上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在实践中却无法实施。它们都需要重新研究,重构理论基础。第四,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及城市空间以改进规划理论。他提出:“城市规划是重新构筑希望,而不仅仅是解决城市问题。”(Planning is the reorganization of hope,not just for solving problems)解决具体城市问题需要“规划中的理论”,而重构希望则依靠“规划的理论”。3 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

西方规划理论可以分成四个时期:前现代规划时期;现代规划理论时期(第一代);现代规划理论修正时期(第二代);后现代规划理论时期(第三代)。

在现实中,理论的演变是多向性的、渐变的、前后重叠覆盖的,而不是线性的、突变的、前后隔离断裂的。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并没有明确的代际区划或“代沟”。

广为流传的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Jacobs,1961),极力维护城市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其实是规划领域最早的后现代主义著作,标志着规划范式离开现代主义的根本转变。新一代的规划工作并非完全替代了老一代的规划工作,理论演变也不是简单的新中心“点”对于老中心“点”的替代关系,而是中心“点”扩展到“面”的扩展关系:规划理论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全面。与此同时,关注的中心点也在渐渐转移。以集体理性客服个体理性的缺点。

规范的联络性规划为规划制定了一套具有排外性的规范,导致无法解释现实中真正的规划工作。事实上理解规划需要懂得广阔的现实、理解多样化的城市运作机制,而不仅仅是交流。狭义的联络性规划过于强调“只有规划师所作的联络工作才能够对城市发展起作用”,忽视了其他更强势的社会机构、组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天真的联络性规划把规划作为一个公共政策过程,认为这个过程可以脱离更加强大的社会机构的影响,仅仅通过公众参与来实现公平,却忽视了现实政府的强大影响。联络性规划客观上将规划师同相关的政治力量分离出来,导致不恰当地提升了规划师的重要性,误导人们对社区破坏原因的认识。事实上规划师仅仅为他们背后的权力服务,规划师不是决策者。

规划理论 篇3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电压损失系数;允许损耗率修正因子法;线损率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40-02

0 引言

配电网线损是供电部门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准确合理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是电力部门分析线损构成、制定降损措施的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本文在实际配网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压配网和低压配网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了计算线损的简洁实用方法。特别是针对10 kV及以下配网结构比较复杂、分支线路多、规模大、相关电网参数难于获取等特点,引入了损失系数法并提出了允许损耗率修正因子法,克服了诸多制约因素,为估算规划年配网线损率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方法。

1 中压配网线损率估算

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复杂,如果逐个对馈线进行线损计算分析,工作量相当大。考虑到中压馈线不同典型接线方式(如城市、郊区、农村,以及各不同变电站出线),馈线结构(主干线型号和长度)相似,可以按不同接线方式分区计算线损,然后再逐个累加得到整个中压配电网的线损。

1.1 典型接线方式配网损耗估算

假设典型接线方式主干线负荷均匀分布,配变装接容量合理(取规划年配变经济负载率为60%~70%或稍低),型号大致相同,则可估算得到单条馈线的平均配变总容量和台数。然后,根据损失系数法,即馈线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分别用线路末端集中负荷供电时的功率损耗乘以某一系数Gp 和Gu 来估算。该方法可根据每条馈线首端的负荷、主干线参数及线路上负荷的分布形式直接估算出该馈线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不必逐点进行计算。以功率损耗为例,每条馈线损耗可表示为:

2 低压网综合线损率估算

低压配电网结点多,分支线和元件多,各支线导线型号、功率因数和运行数据也不相同。由于这些数据难于获得,要精确计算现状低压配电网的电能损耗都比较困难,更何况规划期的线损计算。考虑到规划导则对低压线路一般都有年平均线损率和电压损耗率两个约束条件,本文首先从满足最大允许线损率和最大允许电压损耗率出发,找出满足两个条件且在给定线路负载率情况下的主干线极限长度,再运用实际规划结果中关键数据(如负载率和主干线长度)对要求的最大允许线损率进行修正(即允许损耗率修正因子法),得到低压规划线路的线损估计值。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 kV 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中对低压网年平均线损率和电压损耗率等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指出:

1)D 类、E 类和F 类区域380/220 V 电网年平均线损率分别不能大于2.5%、5%和9%。

2)低压线路(包括接户线)电压损耗率不能大于4%~6%。

为达到《指导原则》中对线损率、供电可靠性、负荷转供能力和电压指标的要求,规划年低压线路负载率及供电半径需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设线路上负荷均匀分布,且馈线负载率为50%,其损失系数表可得

根据表1,再考虑到规划结果中线路的负载率,规划年各型号低压线路供电长度应控制在目标线损率所对应的经修正后的合理值范围内。设规划年目标线损率为 ΔPd%(即表 1 中最大允许年平均线损率),某典型接线方式低压线路50%负载率情况下,最大允许供电长度为Li max ,规划后经过负荷预测得到线路的平均负载率为P i%,主干线平均供电长度Li,该典型接线方式低压线路上用电量大致比例为A i% ,则低压网平均线损率ΔPL,y% 可表示为:

式中,n 为规划年低压线路典型接线方式总数。

3 算例

3.1 中压线损率计算实例

探讨:村镇规划理论与方法 篇4

规划者往往延续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模式, 以城市空间理念与建设标准进行村庄规划, 强调城市发展意图而忽略群众诉求, 导致新旧村落的空间分离与规划的难以实施。

实际上, 村庄规划的本质应是以公众参与为主的新社区规划。其本身是一种纯农业公共产品, 其实施有赖于以村民为本位、多方参与互动而凝聚的公众力量。在村庄发展日趋分散化与去集体化的背景下, 村庄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回农村传统的集体主义、培养村民的自组织能力, 以实现村民持久受益。在此实践中, 规划师角色多样:引导村民参与规划、表达诉求的引导者;整理需求, 挖掘资源, 分析研究, 制定方案的规划者;以及联系政府与村民, 统筹双方力量的沟通者等。

这种规划模式, 我们称之为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新社区规划, 源自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考。人居环境科学指出五大系统的产生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互动的结果, 强调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应以人为本。秉承该原则, 我们通过以群众参与为核心, 实践完整的社区建设;以培育精神为根本, 形成可持续基础;以奖励优秀为动力, 激励群众广泛参与;以项目活动为载体, 融合人与社会空间关系;以分类统筹为手段, 切合社区发展的新社区规划实践, 建立起“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完整工作方法, 以此促进政府、规划师与公众形成规划共识, 于实施过程形成共建, 重建村庄集体含义。

新社区规划重视贯穿始终的公众参与, 以参与达成共识, 将蓝图方案变为具体的行动;以参与促发能动, 建立有效的集体组织。同时, 强调以问题为导向, 以村庄现状问题为出发点, 以村民为主体, 通过物质环境建设重构村民、集体、自然的相互关系。此外, 我们强调挖掘地方特色、提升公共空间质量、传承历史文化、举办邻里活动等, 促进关系重构。因而, 村庄规划是物质层面的规划, 更是社会融合的规划。

新社区规划的案例, 一个是厦门市西山社。该村属远郊村, 城市化带来认同感消失、公共空间侵占、环境恶化等问题。规划中, 我们发动村内老党员与乡镇企业代表, 带动村民参与建设, 并以问题为导向拟定规划方案, 通过讲解与多次问询, 确定最终方案。在风水塘改造中, 村民劝说猪圈主人共同拆除塘侧猪圈, 净化水塘, 并集资建造名为“和谐亭”的凉亭。村民还通过共同努力, 完成文化庙前的空间建设、房前屋后空间改造、公共空间认养认管等行动, 改善村庄整体风貌。

另一个是厦门市院前村。院前村处城市边缘区, 劳动人口大量流失。村内青年自谋出路, 建立农村合作社, 与规划师共同努力, 发展城市菜地产业, 逐渐带动经济。此外, 村民还将传统面线工艺变为旅游产品, 促发旅游活动, 并主动让出空间拓宽街道, 院前村的发展蒸蒸日上。

总的来说,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以群众参与为核心, 使规划从蓝图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从仅重视空间结构, 到关注社会关系的重构;从物质规划变为有弹性的行动规划, 形成可借鉴、可实施、可见效的新社区规划模式。

罗赤:农工因素与生活需求影响下的县域村镇空间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规划, 受到传统农业转型、工业发展选择、城镇生活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人口及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流动与再组织, 使得县域内村镇和产业的布局与规模发生转变, 县域一体化的程度随之提高。

湖北省宜都市 (县级) 位于长江中上游山地向沿江平原过度的地区, 同时正处于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一方面, 工业向沿江地区集聚, 形成包括依托本地区农产品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产业园区, 并带动沿江地区的城镇化;另一方面, 丘陵山地地区仍以农业生产为主, 所在乡镇的工业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 居住多呈现为散居形态。其产业类型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变化, 也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形态的变迁。

沿江地区的食品生产厂家其生产过程受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影响, 用工需求会出现时段性变化, 在其产品链上的相关农业产品收获之后, 其用工量较大, 而在非工忙时段则用工量较少, 我们调查的一家工程公司平时只有800多工人, 而在繁忙季节则需要2000多用工岗位, 而这一特点为本地农民“半工半农”的生产就业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反观农民的农业生产, 宜都的农业以大棚蔬菜、水果、茶叶、粮食等为主, 种植不同农产品的收入和用工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常用工量多的种植如大棚蔬菜、草莓等收入也较高;而用工量少的茶叶、水稻等, 主要是在播种、收割与采摘时节需要用工, 但他们从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也相对较低。但同时, 那些从事用工量较低种植的农民在农闲时段就有时间去从事工业生产或做生意, 获得非农业来源的收入。

随着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交通等条件得到改善, 人们收入的提高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 使得农民往来于居住与农业生产地, 以及从山地地区抵达务工的沿江地区或中心城镇更为方便。他们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 (如购物、教育、卫生、邻里交往等需求) , 替代了原来传统农业生产时期的生产便利性需求 (住地靠近农业生产基地) 。

因此, 伴随这一变革, 在丘陵山区等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村镇空间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散居状态, 向有一定配套的大型集中居民点或镇区集中, 这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结果。当然, 这个过程也表现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积极与消极的反应, 经过调查发现, 一般情况下中年和年轻人更希望选择集聚的生活, 而年纪较大的人或有一些特殊情况的人则选择原有的散居方式。因而集聚的过程虽是一个趋势, 但也不会一蹴而就。

从全县域的空间布局来看, 伴随工业的发展, 宜都沿江的城镇, 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分散布局, 走向集中连绵布局, 形成功能互补、用地有机组合、交通联系密切的沿江连绵城镇带, 土地使用更为细化;而宜都的山地地区则会呈现向集聚区逐步集中的过程。在全县范围内, 人们可借助便利的城乡交通体系, 以一种“流动的、弹性的”就业—生活方式进行着他们的城镇化, 逐步实现生活状况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在宜都也出现电商下乡的新事物, 电商通过乡镇和中心村配备服务网点, 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 与此同时, 还利用送货的交通工具将可回收的废品和废物收集带走。可以说, “四化同步”在这里经历了实践的检验。

从宜都县域生产—生活关系和产业空间—居住形态的变迁案例中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第一, 县域规划中对农业因素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是分析其工业化与城镇化主要变量, 并影响着村镇空间布局的形态。第二, 县域规划中的产业分布受地理与区位条件的影响较大, 而产业发展及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县域城镇化的基本条件。第三, 县域城镇化并非意味着农业人口向县城或中心城镇单一地集聚。在一定时期内, 城乡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仍会存在, 也决定着全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张立:城乡双重视角下的村镇养老服务 (设施) 研究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亿, 占总人口比重14.9%, 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 农村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4.98%, 远高于城市地区的11.47%。农村地区的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城镇化的大趋势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 致使村镇地区传统“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面临巨大冲击。村镇地区公共服务 (设施) 的欠缺, 使得村镇老年人面临着比城市老年人更多的养老困境。我以南方发达地区某市的村镇地区为研究对象, 以实地调研、问卷和访谈为基础, 以“自下而上”为研究线索, 从农村和城市两个视角探讨了养老服务 (设施) 的需求特点和供给困境。

研究表明, 无论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都倾向于农村养老。城市居民、镇区居民和村民选择在农村养老的比例分别为44%、63%和83%。对于村民而言, 对养老机构的认可度较低, 城市居民对养老机构的认可度稍高、支付能力也稍强。镇区居民问卷中回答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的仅19%, 村民问卷中仅18%, 城市就学的学生家长问卷中仅26%。城乡居民都倾向于相关部门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比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设施、居家服务等。问卷显示, 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将养老服务 (设施) 与医疗卫生设施结合十分有必要。这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 (设施) 配置方式有启示意义。

虽然村镇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大, 但养老设施供给面临着“质”和“量”的双重挑战。村镇地区的养老服务 (设施) 供给严重不足, 虽然少量村镇配备了相关设施, 但在使用、管理及服务上严重滞后。在制度建设方面, 由于社会上对敬老设施和养老设施的概念混淆, 至今关于养老服务 (设施) 的相关规范尚十分匮乏;政府财政对于养老设施和服务也关注不够, 尚未列支独立预算。此外, 村镇地区的交通不便和交通服务欠缺也导致了城市居民到农村养老难以实现。

结合对国内外经验的相关研究, 对构建村镇养老服务 (设施) 体系提出了如下建议: (1) 以基础服务 (设施) 普及为基础, 促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 促进村镇一级居家养老辅助服务 (设施) ; (2) 探索结合村镇卫生医疗设施等其他社区公共设施, 将养老服务 (设施) 融入多位一体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中; (3) 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源头解决农村养老的经济约束; (4) 制度灵活应对, 公立机构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盈利经营服务相结合; (5) 适应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 适度发展乡村养老产业; (6) 财政独立列支, 提高村镇养老设施的服务水平。

郐艳丽:乡村治理模式的制度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乡村发展速度加快, 乡村治理逐渐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活动的开展, 我国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但起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城市和乡村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 按照城市治理方式和自上而下的价值观灌输往往与农村发展背道而驰, 我们需要对原有的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必要的反思, 即哪些核心环节是被我们误读的, 政府和农民在治理过程中本原的地位和角色到底如何, 如何构建新的乡村秩序。在现实的治理过程中, 我们更多关注一些有特色的乡村。在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开展的传统村落调查中, 全国各省约上报1.2万个, 占2013年全国53.5万个行政村数量的2.2%, 也就是说我国特色村庄严重缺乏, 恰恰需要各级政府有序引导、切实的关注。

案例最初来自于企业的诉求。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隶属央企华润集团) 是国内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以驴皮作为主要生产原料, 为保障产品质量需要建设大量的养殖基地。驴没有任何传染疾病, 非常适合家养, 并且是很好的运输工具。按照企业发展战略, 已在我国北方第二大驴主产区的内蒙古赤峰市等适合驴养殖的区域建设基地, 采用公司+基地+示范村+农户的模式, 约有1000多个中等规模乡村 (每个乡村200~300户) 农户养殖, 每户一般养殖6~7头。为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适当反哺农业, 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角度建设希望乡村 (示范村) , 华润集团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形式在广西白色、河北西柏坡、湖南韶山、福建古田建立了华润希望小镇, 意图回馈社会, 但投资巨大。作为华润集团的下属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若按照总部运作方式建设希望乡村, 企业难以为继。因此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够利用学科优势, 和企业共同探索“企业可承受、百姓能满意”的乡村治理范式。

根据这一条件, 我们主要从产业基础、整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考虑考虑进行具体案例的选择, 最终确定的案例是赤峰市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这是一个没有特色的村庄, 以农业为主, 量多面广, 占中国村庄类型的绝对数量, 却承担着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 因此这类村庄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这种类型乡村治理的成功具有较为普遍的推广性和可示范性。

在案例实践过程中, 我们首先从制度构建着手, 先定责任, 确定政府该做什么, 企业做什么, 老百姓做什么, 作为规划师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随着案例的不断推进, 原有的企业主导发生了变化, 真正的决策和实施主体变为老百姓自己, 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出资金和农业生产技术, 政府出政策, 而作为大学 (规划师) 则出思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技术性的东西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制度设计, 即村民广泛参与的政策制定过程和规则的制定, 但首先规划是在对本底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了解居民的意愿基础上编制的, 是简单、实用、不脱离实际的朴实规划。本项目持续三年, 不是传统的规划师做完规划就交给对方, 而是一直在指导地方的实践, 包括指导居民怎样施工。

乡村规划是一个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的过程。乡村治理的基础是居民富裕, 乡村治理的一个理念表象是让零乱的生活更具有品质,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根本是重塑乡村秩序。但是治理路径也非常多, 包括乡村权威的确立, 也包括伦理社区的构建, 包括多种约束制度, 而人才、财富的反流制度, 实际上是乡村未来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 需要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全面制度创新。

王蔚:村落更新中本土文化保护的四有原则

如何建村如村, 而不是建村如城, 让新农村建设的下一个十年少一些弯路。我们不能像“打造”城市一样去打造一个乡村, 所有的新农村都是在旧农村基础上产生的;我们也不能像在推倒之后重新竖起一个城市新区一样去毁掉一个原生态的乡村, 乡村建设的大量工作都会在村落更新上发生。

但这个过程, 须先纠错, 才能避免以试错的方式达成的高代价成果。

纠错, 需认清在村落更新中文化保护的五大误区:误区一, 把装修当文化;误区二, 把造价当原则;误区三, 把规模当成绩;误区四, 把工艺当装饰;误区五, 把更新当开发。

就乡建的核心价值来讲, 人是主体;不仅是为什么人而建, 为什么人而乡愁的问题, 也是什么人来建的问题。要在村落更新中做好文化保护, 就需要遵从“有村有人, 有房有田, 有居有社, 有路有道”的四有原则。

“有村有人”, 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 需要有原生居民的持续居住, 原住民的日常生活, 带有深深的田园肌理的痕迹, 是乡愁不能抹掉的部分。

“有房有田”, 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 除了建设性的保护房子, 还要保护生态产业。

“有居有社”, 是指除了保护原生居民外, 还要保护他们的聚落文化生活, 这是居民的凝聚力所在, 也是村落的生命力体现。

“有路有道”, 马路修宽了, 汽车进了村, 但是少了阡陌交通步行相达带来的邻里关系。我们倡导田野间的步行健康生活, 呼唤乡间小道。

村落更新的宗旨在于恢复乡村生活活力, 进行本土文化的保护;遵循四有原则, 建村如村, 是回归乡愁的有效途径。

韩云峰:乡村旅游嵌入式开发理论与实践

对于乡村旅游来说, 创意是灵魂, 嵌入式开发是手法, 和谐共生是目标。

1创意是灵魂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依靠创意点土成金发展起来的典型案例。1992年以前, 镇北堡是一个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只有几户牧羊人家的150米见方的小堡子, 荒凉萧条, 罕有人至。但这也是镇北堡与众不同的资源特点, 根据这些特点, 我们提出了“出卖荒凉, 贫穷就是财富”的创意。如今, 镇北堡是享誉世界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年游客量超过百万人次的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嵌入式开发是手法

2013年12月, 习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出,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嵌入式开发的特征是不占用耕地, 不破坏乡村生活生产肌理, 还能体现时代精神, 提升新农村建设, 真正体现了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本质。

泰国清迈四季酒店是嵌入式开发的典型案例。四季酒店是一个以乡村田园风情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村。从空间布局上看, 其度假设施散落在稻田的边缘, 巧妙地将农田作为核心景观区保留了下来。村民们日常的农事活动, 在游客眼里就是真实生动的实景演出。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尼泊尔纳加阔特度假区。纳加阔特是一个很小的地方, 但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 被称为“喜马拉雅山的观景台”。众多的酒店散落在山村环境当中, 近景是弯曲优美的梯田, 远景是巍峨壮丽的雪山。酒店风格迥异, 但都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 并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时尚元素。

为了打造出生活的肌理感, 建筑内部要注重细节的设计, 要从当地居民的家中去学习, 并加以创新和化用。

3和谐共生是目标

和谐共生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多方共赢。即开发商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也能增加收入, 能助推三农发展;因为开发强度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 一些被破坏的环境也能逐步得到恢复和优化。

斯里兰卡索洛瓦度假村 (Sorowwa Resort&Spa) 位于斯里兰卡哈伯勒内湖地区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里。村庄作为酒店的大背景, 基本上没有做环境上的改动, 乡村小道和农户都保持了原汁原味。融入村庄的酒店给村庄带来了生机, 犹如画龙点睛。很多村民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做些日常小生意, 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雨林传说”是一个正在实践当中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项目所在的尚勇镇和磨憨镇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分布最为集中、传统民族风情最为浓郁的地区, 是真正保留了“版纳味儿”的地方。但在看似美丽的环境下, 也存在非常突出的矛盾:一是村民收入水平较低, 收入渠道仅限于香蕉等传统作物的种植;二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危机——人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条件, 不得不通过毁林垦荒的方式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于是原始热带雨林不断被蚕食。

“雨林传说”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 具体的做法是在村寨及其附近, 利用废弃的宅基地、自然荒坡地和被毁林荒地及非保护性集体林地等, 嵌入式地建设精品度假酒店, 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我们期望通过乡村旅游开发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条件, 在维护当地村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下, 让雨林生态和自然环境得到保护, 甚至恢复,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小结

解决老百姓实际生活问题远比“白化、新化”搞搞表面文章更重要。乡村旅游要为乡村提供造血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经济问题, 实现民生福祉, 由里及表让乡村焕发活力, 而不是“穿衣戴帽”秀政绩的面子工程。 (内容来源:2014年9月26日于银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美军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篇5

已有 294 次阅读 2009-11-16 13:46

美军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简析

李 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开始重视军事管理中人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军事人力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引入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把军事人员作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重要资源来管理,使其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其军队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定义和主要思想观点

职业生涯管理源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是基于对个人职业性向选择及其发展愿望的尊重,结合各种岗位目标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潜力,对个人职业各个阶段进行全程规划。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施恩提出的职业锚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可能以他们的天资、动机、以及个人价值为观点,从而为他们的职业作出不同的定义,个人发展职业锚将会指引他(她)的职业生涯。通过职业锚可以判断雇员达到职业成功的标准,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的效果。选择职业是个人人格的表现,然而个人的技能也必须符合工作职位的要求。因此,个人必须具备发展与其喜欢的职业相适应的工作能力,这就对组织的选择和使用人才提出了同样要求,必须实现规范的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管理。它主张个人和组织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职业生涯的管理。在职业生涯管理中,雇员个人和组织须按照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不能过分依赖于对方,因为有些工作是对方不能替代的。从个人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由自己决定,必须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进行设计。而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组织的整体,以及所有组织成员的整体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对所有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集体潜力和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个人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组织的各个方面,例如组织的发展战略、经营观念、人力资源的供求情况、职位的空缺等。组织也需要全面掌握组织成员的情况,例如员工个人性格、智能、潜能、情绪能以及价值观等。

(二)任务、内容和原则

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有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个人与组织的配合、选用;个人绩效评估;职业生涯发展评估;工作与职业生涯调适;职业生涯发展等六项任务。其具体内容包括:职业路径、职业选择、工作----家庭联系、职业咨询。职业生涯管理要求组织遵循长期性原则和动态原则。所谓长期性原则,是指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集团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所谓动态原则,是指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三)职业生涯的阶段划分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其一生。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职业生涯的阶段有许多划分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格林豪斯,他根据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职业准备阶段(0-18岁)、查看组织阶段(18-25岁)、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和职业生涯后期(55岁以后)。

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美军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在职业生涯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美军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科学有效,使军队在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主要措施是:

一是运用职业选择理论,吸引优秀人才。为了征召高素质军事人才,美军运用职业选择理论来改进招募方法与程序。主是做法是在考核应征军人的知识、生理和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增加职业性测验,包括综合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异常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和上下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助共事能力等,详细地了解军人的基本能力和职业选择倾向。

二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适时调整军人职业待遇。美军认为,高素质的军人是军队建设急需的人力资源,在管理中必须体现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切实按价值规律办事。美军《联邦薪金比较法》规定,军官和联邦政府雇员的工资标准与私营企业中从事同类工作雇员的工资标准,每年都要进行对比审查,同步增长。三是确立“社会人”的观念,制定军人家庭帮助计划。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有感情和家庭观念,有众多的社会关系和责任。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应充分考虑其工作与家庭的联系。以此为指导,美军设计制定了军人“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如“军人家庭支援计划”、“军人子女教育计划”、“军人娱乐计划”等。美军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军人“家庭服务中心”,能迅速及时地为军人家庭提供各种帮助,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

四是拓展职业路径,满足多种职业心理需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心理上都有尝试多种职业的愿望,希望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展示个人的能力。对此,美军巧妙地将这种职业心理与各军种、各职级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根据军队不同时期的需要,对军事职务等级和专业进行分析和调整,不断从纵横两个方向拓展军事职业路径,同时制定完善的人事考核、晋升、交流制度,既满足了官兵不同的职业心理需要,又通过不同的岗位锻炼和培养了联合作战需要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五是遵循管理原则,对军人职业生涯实行全程动态规划。根据职业生涯管理的长期性和动态性原则,美军对官兵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立足于其职业生涯的始终,并随着军事力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官兵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美军将军官军衔调整为10个等级,初、中、高级军官正好与职业生涯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年龄大致对应。每个军衔和职务的晋升,都要先经过军事院校的培训,采取全程分级培训的培养模式。美军士兵大部分都可以在军队度过职业生涯初期,退出现役后依法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政策支持,重新规划中后期职业生涯。为了使军人有更好的职业前景,美军为军人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提高军人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吸引有优秀青年入伍,使他们安心服役,满足其对知识更新的需要。这样,既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也使一部分不适应军人职业的官兵学到今后职业生涯所需的知识。此外,美军还根据职业生涯理论及时广泛地发布职位信息、提供军事职业咨询服务等。

三、美军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

(一)重视人的因素,培养高素质的军事领导者

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指出,“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会成为管理的重心”。美军高层对此深信不疑,美陆军新的《作战纲要》明确提出:“人的因素将在未来的战役和战斗中起决定作用”,“士兵是陆军作战原则的核心,是陆军取胜意志的基础”,“归根结底,决定胜利的是士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军近年来开始提倡“软管理”,要求各级军官改变传统的带兵方式,由“命令-服从型”向“领导-追随型”转变,培养各级军官的领导力成为美军教育训练的战略目标和军事力量转型的重要内容。

(三)突出专业与理论的通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美军运用职务分析,根据专业和理论的通用性,在军事专业设置上兼顾军地双方,使培养的官兵职业有宽阔的前景,也使军方在必要时,可在更大范围内招募到需要的人才。随着信息战成为现代战争中主导作战式样,美陆军把军事职业调整为作战、信息战、管理和作战支援4个专业领域,各个专业领域又设置多个职位。除纯作战指挥职位以外,大多数职位都与企业职位相近。其中“采办军官”主要负责开发与采办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装备。美军国防采办人员任职资格制度是“国防采办队伍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这些采办官员,同样胜任企业的采办职位。因为,美军国防采办大学实行联盟制,培训服务既有军事院校,也是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军方的职业资格得到地方企业的信任。而西点军校开设的领导力拓展课程,也面向国内外的工商企业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士。近年来,美军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人力资源融合程度日益趋向一体化,为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广阔职业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美军作战师以上的司令官攻读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或哲学社会科学的硕(博)士学位,而不是作战指挥学或战略学。

(三)基于国情和军情,追求军事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美军之所以引入职业生涯理论,是因为其基本的国情军情决定的。美国实行募兵制,其军事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同时,美国适龄兵员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兵员的综合素质素质强,在人力资源完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的职业道德、专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应当看到,美军人力资源培育并非开始于大学阶段或招募之后,而是从“娃娃抓起”。美国军方紧跟时代潮流,制作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军事类游戏软件、文化衫和流行音乐,鼓励竞争对抗,培养青少年勇于迎接各种困境的挑战。从职业生涯规划上看,广大美国青少年是其职业生涯管理的准备阶段。美军在高中大学里设置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进一步强化对青年学生的军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具备选择军人职业的基本标准,可以视为职业生涯的查看组织阶段,而后才正始进入真正的军人职业生涯。美军正是通过全程职业规划,维持其军事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规划理论 篇6

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软件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79-01

一、前言

软件工程是一类工程,它借鉴了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以求高效地开发高质量软件。其中应用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用于构造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模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和成本的管理[1]。

同时,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建设深度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极为需要有自动化、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予以支撑。但是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总体规划不足或者顶层设计不够明确等原因而导致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孤岛严重、扩展性和集成性较差,对于企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约束,所以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在软件开发中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特点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重点就在于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数据管理理论和信息工程方法来做好资源管理和数据管理的基础,有效地保证集成化的软件工程开发。比如,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产生和产品销售、成本核算与销售利润等,涉及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车间、各个职能机构乃至其他多个外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因此,孤立的数据处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机关、学校、体育卫生信息的管理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信息资源规划理论极为有效[2]。

基于信息工程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有效解决软件工程(微观方面)和信息战略规划(宏观方面)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操作的问题,也是信息系统集成或者建设过程中的规划阶段。

基于目标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有效做到“源头唯一、标准一致、共建共享、集中集成”,同时也能够对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孤岛”进行有效避免。

基于实践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规划主要包括支持工具、系统建模、需求分析等工程技术。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搞清信息需求,帮助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和信息标准;重新开发、选购、优化改造这些不符合的应用,提升整合和继承那些符合的应用。

三、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步骤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在软件开发中整个过程中都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规划的好坏与软件开发质量和软件后期维护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忽视。

(一)需求分析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在软件开发中的第一阶段就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对数据和对功能的需求分析,以此来对企业内部的业务过程进行有效的定义,如果软件开发人员没有和客户就软件进行有效地需求分析,那么往往就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伤害了客户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规定将整个项目需求转化成各阶段所需资源、具体详细的各阶段任务、各阶段项目计划,同时建立起三种模型,分别是最差情况模型、一般情况模型、最佳情况模型。另外,为了给软件质量检验和软件检测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应该有效地对有效资源的利用进行规划,用计划草案中的数据来进行说话[3]。

首先对企业对于软件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定义企业内部的外单位和职能域,对信息系统边界有效确定,搞清职能域内部、外单位与职能域、各职能域之间的信息流,,对各职能域的DFD数据流图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对职能域的业务活动和业务过程组成熟悉起来。第二,对那些和业务过程有关的数据类进行定义,规范化、分析、分类用户视图(屏幕表单、报表、单证等)。第三,为了软件的后期开发,应该根据用户视图和数据流来对各职能域的数据流量进行有效计算。通过上述工作和步骤,可以有效地确定软件开发的各业务元素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型。

(二)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选用可以有效决定软件开发的质量,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元素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用户视图标准等,结合客户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三)系统建模

系统建模包括系统数据建模和系统功能建模两方面,可以总体描述和概括信息资源,也能够规范化表达和定型客户的需求。整个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工作就是系统数据建模,由全域数据模型和各子系统数据模型来组成,按照内在的联系组织来将功能模型所需数据全部联系起来,基本表(Base Table)是系统数据建模模型的实体,一般采用简化的E/R图(实体联系图)来将其各子系统联系起来。

系统功能建模是对于软件开发中的规划分析人员和规划小组的经验和业务水平有效考研,概括性地将系统功能结构进行表示。

在系统建模时往往采用原型化方法,而原型化方法有追加策略、废弃策略两种不同的策略。其中,废弃策略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先建造一个质量要求不高、功能简单的系统模型,然后再反复修改这个系统模型,以便形成较好的软件开发思想,再设计出可靠、一致、准确、完整的最终系统,最后完全废弃不用原始的系统模型。

(四)建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建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实质上就是有效地结合数据模型和系统功能模型。主要通过U/C矩阵来扫描系统体系结构模型,通过构造U/C矩阵来对各子系统边界进行有效划分,对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

参考文献:

[1]刘章书.普通高校数字教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06):134-137.

[2]朱寅非.浅析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150-155.

规划理论 篇7

1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是整个城市规划体系的中心思想, 它为实际的规划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且这种理念也适合使用到建筑设计方案当中。城市规划设计当中, 是利用最基础的文字、符号和图像来表达设计人员的思想, 达到划分地域用途的目的。城市规划的理念作为在设计过程所依据的中心思想, 它是不受到外部主观条件 (比如本位原则、既定方针、习惯意识等) 和其它客观因素 (比如交通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和时间条件等) 约束的, 它仅包含规划所应用的主要结构和关键性规划内容, 仅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核心项目的创意规划以及这些项目实施的时空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 只是一些概要说明, 没有细节。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2.1 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 尤其是土地资源, 因此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到实践当中, 要将城市当中的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从而保证城市中居住人口和利益团体能够对资源有效的利用。只有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 才能够是社会在资源的配置上达到平衡, 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2 对城市建设产生作用

合理的运用城市规划理论可以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现代化城市规划的理论要求从城市整体的功能和建设目标出发, 结合城市当中的各个要素, 使其协调统一、相互配合, 从而产生一个要素相互结合的结合力, 完善整个城市系统, 使其具备运行的能力。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它约束整个设计过程, 在进行实际规划的过程当中, 要严格的依据理论思想, 将城市区域划分为建设区和非建设区。而建设区域当中, 还要进一步的明确发展的项目, 将无需发展的或者发展作用不大的项目剔除出来, 而对城市发展有利的项目, 应当详细的将这些项目列出来, 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那些非建设的区域, 就要分清其中应当保留和应当拆除的部分, 再结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分配。

2.3 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 不能只局限于当下的情况, 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未来, 即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进行城市规划之前, 要进行城市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的预判, 从而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就要对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布局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要想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还要在其规划建设阶段综合考虑到城市周围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好坏, 从而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规划, 达到提升城市综合水平的目的。一座城市的发展应当是在其自然环境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 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4 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一个区域的发展, 需要一个大型的城市起带头作用, 而这个起带头作用的中心城市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城市形象, 在周边范围内作为发展中心起到带领的作用。一座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 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从而凸显出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心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 将有有助于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 从而进一步的引导周边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产业构成, 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提升城市的形象以及生活水平。

2.5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 不断的改革完善自身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改进的过程当中, 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城市规划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过程当中, 要注意对公共政策的意识培养, 加强城市规划当中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进行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 优化产业的比例和结构, 在保证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开展科学的城市规划活动。此外,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够起到规划指导以及调控和城市群体的利益所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

通常, 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是伴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进行的, 而两者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 中央逐步将权力下放到各地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 也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 城市规划工作还激起了当地政府的工作热情, 从而推动了城市规划体制的改革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存在的不足

3.1 过于理想化

针对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来说, 其本身有一个较大的缺点, 那就是过于理想化, 与实际脱节, 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会出现较大的问题。这种理论虽然是通过超前的想法来解决规划当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过于超前的理论也会与现实脱节, 使规划理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缺乏依据, 从而导致规划不够全面。

3.2 理论不够成熟

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虽然具有一定逻辑性和现实性, 且优点较多, 受到广泛的重视, 但是这种理论产生时间过短, 没有经历较多实践的检验, 因此它是不成熟的。由于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是在想象和推算的情况下进行建立的, 所以他缺乏现实的依据, 从而也决定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考验和验证。虽然其本身是一种新兴的概念, 但是随着不断的实践和完善, 这种城市规划理论也将越来越成熟。

4 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关系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只有城市规划足够完善后, 才能进一步的保证土地、空间的利用率, 使城市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使用的规划, 因此对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 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摘要:近几年, 房地产发展速度较快, 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开始出现泡沫, 国家为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也收紧土地的划拨。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土地规划的影响的, 因此对城市规划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可以极大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抑制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发展。本文对城市规划进行阐述, 探析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在其中的应用, 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应用探析

参考文献

[1]韩笑非, 胡玮炜.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 2014 (05) .

规划理论 篇8

1 “反规划”理论

1.1 “正规划”的意义与缺陷

“正规划”是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对现行中国式规划编制范式的概念表述。“反规划”概念是直指当今城市规划方法论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和不确定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出现的危机而提出的。

“正规划”编制制度与方法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的体系制度和技术方法, 它是规划学科生存的价值所在。它顺应了历史发展与城市生长的潮流, 支持了我们城市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 它是集约城市土地使用有效实现的路径依赖。

不可否认这种传统模式的编制方法是有缺陷的。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看, 它距城市科学的规划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从理论上来讲, 城市规划还不能准确演绎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可以系统地推理、实验、证明城市规划的学科理论。从实践上看, 众多规划编制成果被频繁地修正、调整, 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体系芜杂, 科技含量不高, 尚未走上客观的科学之路。因此, 现行规划模式的缺陷是规划学科性质使然, 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代表现已存在的许许多多的没有技术含量和不负责任的“坏规划”。

1.2 “反规划”思想与理论基础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提高, 一方面,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城市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城市又面临着另外一些新的问题, 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逐渐降低等。为了寻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学院的俞孔坚教授提出了“反规划”的规划设计理念。

“反规划”哲学观是后现代主义在规划界的具体表象, 它是对理性规划模式的颠覆和变异, 是将规划理论中的复杂性重新定义的表述。有一个值得推崇的观点是, 城市被看作是一个动力系统, 城市各个系统处于混沌的状态, 而且是在秩序支配下的复杂状态, 复杂中包含着秩序。它的理论基础是混沌学的一个推论——分形理论。

“反规划”方法论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就是一种叫作叠合 (superposition) 的方法, 用多元拼贴的手段, 把四个基本子系统——防洪、生物保护、文化遗产、休闲透明地叠置交融, 四个系统都没有包括其他系统, 边界模糊的四个子系统的组织遵守分形的长生方式, 并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 使城市看上去像自行演进的, 而不是经过规划的。这种规划图上各个系统支离破碎的形状, 让人想起点彩派的绘画创作手法。这种规划自然是抽象的模型, 而不具备真正制度上可运作的意义。

“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 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乡村道路问题、乡村特色以及乡村功能形态等问题。

2 “反规划”工作方法

2.1 “反规划”理念的运用

“反规划”则期望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 首先, 确定城镇的性质与职能;其次, 确定城镇生态基础设施构成;最后, 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1) 中心地区、古镇区及各村庄规模确定和职能分工;2) 地区的发展及居民点的选址与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3) 村镇各项生态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4) 古镇特色的保护与合理开发;5) 构建田园风光生态景观安全格局, 建立乡村都市特色。

2.2 “反规划”理论的具体运用

2.2.1 村镇性质及职能分工上“反规划”的运用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 重点加强中心集镇的建设, 增强中心集镇的集聚与辐射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古镇旅游基地,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都市型农业。完善农村居民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各村分工协作, 发展重点、突出特点, 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村镇体系。坚持以自然条件和现状基础为前提,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优化资源配置与地区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目的, 在立足本地的比较优势和城镇经济区划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确定镇域各村及主要职能。

2.2.2 土地利用上“反规划”的运用

1) 划定生态敏感控制区, 特别是应当保护生态农田区, 禁止非农建设;2) 城镇建设用地选择, 以尊重场地因素为原则, 对原有村庄进行整合, 结合生态农田采用组团结构布局模式;3) 严格控制居民点建设用地, 并组织部分地区退宅还耕, 对分散住宅进行集中建设, 将处于地势低洼的小自然村迁出并入中心村或集镇区, 将退出的土地重新改造为耕地;4) 建立土地资源综合评价系统, 对区域的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为土地的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2.2.3 运用“反规划”构建村镇生态基础设施

1) 交通廊道:沿城镇主要交通要道发展的交通绿道, 既能降低和缓冲交通给城镇带来的不利影响, 又能为生态城镇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2) 农田防护绿带廊道:建立农田防风林, 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同时, 也构建地区特有的大地景观特色。3) 其他基础设施如煤气管道、供水供电等两侧设绿道, 通过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人工基础设施, 来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并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

2.2.4 古镇特色的保护上“反规划”的运用

为了达到合理的保护和开发的效果, 首先要建立古镇历史文化生态安全区, 在区内禁止新建民居民宅, 重建部分古建筑, 保持传统的街道和地区风貌。其次, 应当加强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 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元素, 将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 并与生态功能和游憩、教育、审美、启智等功能相结合。

3 结语

现在学界在城市生态问题上的研究缺陷是:规划与绿化景观、建筑、生态相互脱节, 个体环境与整体环境相互分离。对于城市生态效益, 不仅需要定性分析, 更需要定量测定城市成长不同时期的规划目标, 重点、区位差异性, 非均衡发展的原则路径。另外, 过去我们预测规模不准, 是因为分析方法与预测手段不科学, 例如, 传统教科书上人口估算方法, 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完全不适用。而“反规划”对于这些问题都给予了很好的诠释“正”“反”规划都应是理性规划的过程, 其前提是“正”“反”规划真正做到理性, 协同整合各类专业背景人才多智慧参与和公众参与, 努力做到决策民主、理性、科学。

摘要:针对目前村镇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正规划”编制制度与方法的缺陷, 介绍了“反规划”思想的内容和理论基础, 具体阐述了村镇规划工作中“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及应用, 以期实现理性规划, 使整个规划各要素和谐统一。

关键词:“正规划”,“反规划”,村镇规划,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2]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 2001 (6) :9.

[4]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J].面对面, 2006 (1) :10-13.

[5]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6]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彭德胜.“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 :6.

城市规划理论与智慧城市 篇9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 也有人将后工业社会称为“信息社会”、“网络社会”, 显然, 信息元素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后工业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特征, 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把我们带入一种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文化。后现代主义、全球化和虚拟化正成为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

“信息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 是从纯粹的新技术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从对众多专家的调查表明, 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信息城市, 这也说明信息技术对未来城市社会的主导影响, 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信息化城市的规划与传统工业化城市的规划有很大不同, 其全球背景、产业特征、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城市规划的背景依据发生变化。在城市规划中, 需要研究城市在全球和区域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来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功能空间的划分要考虑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中心功能变化、工业空间的边缘化以及空间发展的持续性等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特别是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分类会有所改进;要适应城市综合社区的要求, 进行城市居住区域规划设计;对于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要注意城市场所的个性化和生态化, 在城市更新中注意城市文脉的延续;在高新技术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 要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创新氛围的营造。

1.1 城市基本要素

城市基本要素包含城市的空间形式、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各方面的内涵。城市结构的本质是指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的网络在理性组织下的表达方式, 是城市的物质与空间组合而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形态, 它包括了城市物质设施所构成的显性结构 (如物质设施分布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等) 和城市的社会结构 (如人口结构、文化层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 及自然结构在内的具有相对隐性的结构内容。

美国的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指出:城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城市对错综复杂的功能使用多样化的需求, 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得到相互支持, 以一种相对稳固的方式互相补充, 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类法来进行规划, 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确定位置。一些将城市功能过于纯化的做法割裂了城市要素间的联系, 使被裂解的城市再也不能还原到原来的自然、有机的状态。城市的一切功能活动, 都依托于各类基本的城市物质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些众多的物质要素以及功能活动要依据一定的空间秩序且有规律的联系在一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是在分析和研究城市各类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来寻求各物质要素的内在组合方式, 使经过规划的城市空间保持有机状态, 达到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的目的。

随着工业社会的成熟, 出现了一批综合性的城市, 但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的因素, 一些城市的功能结构有明显的倾向性特征, 如有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生产城市、以流通和消费为主的流通型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的首都型城市、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城市、以货物进出服务为主的港口城市等。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全球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而形成全球网络。在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不体现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技术将城市各功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之重新整合变得更加有机化和整体化。

信息技术与城市各结构要素的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 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城市经济管理职能的集中趋势, 表现在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在线服务以及生产和后台办公功能的分散上。同时, 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化, 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 为主向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 为主的构成形式转变。

(2) 信息技术发展使城市社会控制进一步加强, 在为人类社会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和灵活性的同时, 也为社会沟通提供了新的工具。信息化城市的文化日趋全球化和虚拟化。在城市生活中, 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重要终端。

(3) 在信息时代, 城市在物质空间和电子空间内已被重新定义。在信息化城市中, 家庭与工作、公共与私有、电子与物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技术支持城市强势群体对物质空间的控制。当物质和电子空间以新的方式被利用时, 城市变得越来越破碎和多极化。这些发展过程创造出一个由不同空间类型组成的复杂拼凑物, 其中一些是物质的, 一些是虚拟的。

(4) 对于城市的“智能化”进程来说, 基础设施的制度创新是必须的。首先, 制度创新必须与全球性的竞争市场联系起来, 基本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是为了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努力摧毁制度壁垒, 这种壁垒存在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城市掌握基础设施网络的人之间。最后, 是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网络之间的联合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运行中。

(5)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城市环境, 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减少有毒排放。

1.2 城市结构功能

城市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能反映出当时城市社会发展和不同地域文明的特征。

从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城市中分布状况可以看出, 一个全球化的城市网络已经形成, 每个城市都可以在网络中的等级体系上找到位置, 全球城市的分工协作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模式。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 城市的地位和分工不同, 其功能结构也出现很大差异。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 更不能脱离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变化的大背景。

(1) 信息时代的城市功能

受到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城市体系作为全球城市网络的一部分, 自然也形成网络。根据国内外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的各种指标体系, 结合中国城市信息化过程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功能有如下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功能的演变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影响城市功能演进的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 其中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功能的更替和升级中, 城市传统功能被重新整合, 居住与工作功能界限的模糊、空间的整合使家庭文化重新兴起, 家庭功能呈现多元化。生产与流通也通过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工作方式也呈现多元化、高灵活性的特征,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方式形成很大冲击, 电子商务的份额快速增长。交通网络智能化、文化娱乐也与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

城市服务功能发生变化, 一般服务功能从商品服务向信息服务的转变, 生产性服务业将迅速增长并逐渐国际化, 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城市服务功能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功能的提升, 这里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发展, 还有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功能的加强等。

不同等级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 全球性城市是全球经济指挥中心, 区域性城市则聚集着后台办公功能, 地方性城市更多地承担全球经济分工的生产功能。

在城市功能的发展中, 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产业优化了城市经济要素, 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经济运行方式, 并对城市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 城市社区功能也朝着多功能智能社区的方向发展。

(2)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各组成物质要素实体和空间结构所表现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有其自身规律, 但就其本质而言, 它实际上是人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化和空间化, 是各历史阶段城市的技术能力和功能要求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化条件下, 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进入后工业社会后, 信息技术革命对城市结构形成全面的冲击, 城市空间出现网络化结构, 空间性质兼容化。城市居住空间从单一功能空间向复合功能空间转变, 智能化住宅快速发展, 社区空间的电子延伸——虚拟社区出现;城市的工业空间发生重构, 高技术园区出现, 生产方式更加灵活, 并出现虚拟化企业;城市的办公服务空间虚拟化、电子化, 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的社会服务通过各种远程服务活动使城市服务体系部分进入电子空间, 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服务的质量、水平、多样化及灵活性大大提高;CBD的功能空间特征也发生变化, 商业娱乐也进入虚拟空间, 如电子商务、网上娱乐等, 城市中心的商业娱乐空间也出现复合趋势。

在城市空间结构中, 出现新的城市空间要素——高技术中心。高技术中心是由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信息技术需求等各种因素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高技术产业综合体、科学城、技术园区、高技术城等多种类型。高技术中的空间要素由创新空间要素和非创新空间要素组成, 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和整合, 共同构成高技术中心的创新环境。

(3) CBD的演进

城市进入全面工业化阶段以后, 城市开发强度提高,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城市土地使用方法和方式出现明显的分区, 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围绕中心区发展, 商业、工业、居住区、郊区之间相互分离, 对可达性要求最高的商务和商业活动多聚集在城市中心区。

CBD是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通常被认为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标志, 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是城市的商务中心、购物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CBD在经历了以商业为主的混合阶段、专业分区的综合功能阶段后逐步走向功能升级、综合化、生态化的综合阶段。CBD中不仅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的总部, 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 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这类公司聚集于国际性大城市的CBD中,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转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信息化条件下国际大都市功能的空间特征, 首先存在着一种全球空间, 全球经济在其中流动运行, 操纵这种全球经济的主要是一些大型多国公司、生产性服务公司、研发创新公司和投资金融公司等, 这些全球流动空间的节点主要是那些全球性城市。其次是作为这些流动的具体执行空间, 地方场所显然是重要的, 它提供了交流、交易的物质场所。在这类空间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心城市综合体, 他存在于全球性城市和国际性城市中, 成为支撑全球流动的主要物质空间依托。

(4) 信息产业街区

信息产业街区是指在城市内部, 以城市街区为载体, 以信息产业相关活动 (主要是信息密集服务业) 的高度集聚性为特征, 具有一定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空间。信息产业街区是我国信息产业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有别于高科技园区的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人们通常所指的“电子一条街”或“科技街”是街区运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概念的提出, 反映了产业运作的关系, 从满足街区产业运作角度入手, 以较宏观的角度来表征这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 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中关村、深圳的华强北、南京的珠江路等。

虽然信息产业街区的发展是从电子产品贸易和专业技术服务开始的, 但街区的发展带来了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综合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5) 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变化

高技术产业园的空间以教育、研究和开发、生产企业三大部分为核心, 与传统工业相比, 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过程, 研究与开发在这里占了很大比重, 其本身并不要求过大的用地, 他们宁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分工协作, 也不会把与之联系的所有研究、生产单位集中在一个地方, 因为接近市场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区位趋向, 而研究开发、生产之间的联系不会像传统产业那样受到运输成本的制约。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来自创新信息、创新劳动力、风险资金构成的创新环境, 他们可以是不同来源的创新信息、技术劳动力储备, 以及高风险资金不同投资者的组合, 因此创新环境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从时间尺度来研究高技术区的发展历程和类型, 可以看到不同发展模式的创新环境。他们以不同层次的创新水平和生产力结合, 形成不同的产业环境。

2 现代城市的主要发展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力图解释一个地理摩擦几乎为零的信息化时代, 城市还能否成为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 以及在未来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论, 其中包括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 理论、柔性城市 (后福特城市) 理论、信息城市假说、学习城市以及智能社区理论等, 他们分别是将城市视为高等级的商务和金融活动的集聚地, 或者是“后福特”资本主义的柔性综合体, 或者是信息经济的集聚地, 或者是学习性的地方网络, 或者是利用信息中心获取竞争优势的地域。

(1)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概念早在1915年就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Patrick Geddes在其所著《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而加拿大学者约翰·弗里德曼在1986年综合了若干年来世界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 提出的“世界城市假说”, 其实质是关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组织理论,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后工业化以及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的产物。

现代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 其来源是跨国企业总部与作为生产者服务核心部分的跨国银行的总部, 因此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中心。约翰·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其假说的目的是要将城市化过程与世界经济力量直接联系起来, 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世界城市是以技术革命为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现代的世界城市尤其受到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深刻影响。一方面,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跨国企业内部协调、监督的成本, 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与控制, 给跨国公司的空间扩张提供可能。生产和管理可以在空间上分离, 于是管理控制功能向中心区集中, 生产向边缘低成本地区分散, 这是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之一。另一方面, 信息通达性的提高也降低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生产者服务是信息高度密集的生产过程, 跨国公司的扩张增加了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 需求的信息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促使生产者服务的专门化与大规模生产, 将服务 (非物质产出) 的生产与物质的产出分离开来, 促进了管理控制功能区和被控制功能区的分离。

世界城市假说是城市等级理论的延伸,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在国家层次上的城市等级体系, 假说论证了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中, 一个全球统一的城市等级体系正在形成, 其中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 由于城市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由国家转向了全球, 因此对于每一个国家城市体系而言, 其顶端的首位城市是这种增长刺激的第一线接收者, 随之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

(2) 信息城市

信息城市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规划学家、信息社会研究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提出的, 他认为信息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体现, 并重新分析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力量基础, 构造了“发展的信息模式”, 并认为所谓的世界城市就是他所指的信息城市。

虽然很多学者都曾研究城市的高技术革命, 但是卡斯特尔斯的理论较为全面, 它不仅分析了高技术产业, 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析了高技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他认为, 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服务转变, 我们的世界将是信息社会。根据这个概念, 经济生产、文化主流、政治军事赖以依存的社会结构都会依赖于对信息及知识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生产的基础上。信息成为所有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原材料。

卡斯特尔斯认为, 信息没有空间特征, 信息技术也使得地理摩擦几乎为零, 因此世界经济将由“地域的空间”转向“流的空间”。信息经济的流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即网络, 通过建立全球性的具有“瞬时”通达性战略网络, 信息为基础的高级技术就消除了“流的空间”的国家壁垒, 这种情形充分表现在以通信联系为基础的世界资本市场的金融交易之中。获得这种信息空间的进入权和取得对信息空间结点 (即世界城市) 的控制权是在国际资本积累博奕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之所在。从这个角度, 现有的世界城市体系就反映了这种力量的分配, 国家或城市要想改变自己在这一空间网络中的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系的控制者所愿意让出的份额。

(3) 后福特城市

柔性城市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早期, 社会学家试图解释全球化同时某些生产活动出现的明显区域化趋势。此时, 战后经济秩序正在崩溃, 大生产的组织模型出现了转变, 同时就业与产出的部门组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在制造业内部向高技术生产转变。

第一种柔性城市的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延伸, 这个模型发展了科斯和威廉姆斯的理论, 认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决定如何组织生产, 这既包括企业内部也包括企业外部网络关系。现代生产的劳动分工与生产区位相互影响, 一旦生产区位的接近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就会将更多的关系外部化, 因而出现不同的组织模式。80年代国外城市增长的复兴显示出城市是新兴产业 (生产者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 实现集聚经济的地域, 这些产业需要外部动力以达到柔性。

城市就是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结点;柔性城市的经济基础是由这些需要通过集聚来获取柔性的产业构成的, 这些产业不是传统的大生产部门, 而是建立在与之不同的组织模式, 因此存在一个柔性的城市经济。

第二种柔性城市理论与第一种相似, 但是没有进行部门分析, 而是提出了城市不是一个相互交叉的部门集聚的地域, 是一个统一的巨型的“柔性综合体”系统, 里面的要素和子系统相互作用与联系, 组成一个柔性投入与产出的地域。

第三种柔性城市理论与新工业区理论有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变化导致一些经济发展分析家开始讨论本地网络化的企业正在代替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成为经济变化的主要现象。新工业区的理论强调工业组织结构方面的相互联系的转变:社会、空间、制度以及政治。一个城市随时都有衰落的可能, 对于原先生产某种产品的城市来说, 一旦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进口的产品采取替代策略, 城市就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而绩效好的本地企业在建立共生的城市网络后, 往往开始将他们的某些活动向远距离的地方移植;只有城市持续的改进以保持相当的柔性, 才能保证城市不被逆工业化。对于某些被支配的城市地域而言, 他们依赖于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入驻企业, 面临着增长且并未发展的困境;在这些外植的产业基础上建立内生的本地经济要想成功, 宿主就必须构筑自己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生产基础, 逐步使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柔性。由此可见, 处于不同发展环境的城市都同样需要柔性化。

对柔性城市的第四种描述是, 在城市的郊区扩张中, 人们必须权衡扩散的优劣, 在保持财富和郊区自由发展的同时遏制其不良效应。郊区的扩展可以说是城镇内居民和城镇本身为获取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个地区发展的结果。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才是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单元。但在目前的状况中, 一些郊区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与之毗邻的其他郊区和中心区的衰落上, 这种缺乏区域整体性的发展, 必然导致城市在进一步的竞争中失利。只有“柔性城市”——就是在地理上有扩张的能力、能够抓住郊区的财富的城市, 才能够解决内城贫困等问题。

(4) 学习城市/区域

学习城市/区域是相对较新的概念, 但却成为大量区域发展的中心策略。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概念, 但是都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 这类城市或区域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将创新和学习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具有共同要素。

所有的合作者都有一部分将学习和知识散发放在发展中心的明确任务, 由他们来决定培养全球性的竞争力、知识密集性的产业和服务活动, 所有的工作建立在当地学习、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基础上。集聚于相同区位的企业和知识机构能共享文化并具有共识, 更能促进社会相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

“学习”包括了个人学习和机构 (制度) 学习。前者指个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取知识、技能等, 通常指的是终身学习, 而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或培训。通过学习, 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就业机会, 而社会则得益于一个更柔性化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但是个人的终身学习只是建立一个学习性城市或区域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将个人的学习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 使城市或区域的制度 (机构) 也感觉到学习和创新的必要。

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 其中集体的学习与产品、流程和工作组织等信息的交流相关, 这种本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机制。大型的全球公司也寻求将其研发行为融入本地, 充分利用、发展高水平的企业网络和本地商业支撑和资源, 以获得高度本地化的研究和技术能力, 实现本地市场全球化。

在学习社会里, 没有机构能够垄断知识, 所有的合作者——不管是公共权威部门、私人企业、教育研究机构还是市政组织、民众个人——都将学习和知识散发作为发展的重心。事实上, 不同的主体之间有着共同目标, 通过城市的网络培养了共同的价值趋向, 它对于学习性城市的运行至关重要。

(5) 智能社区

智能社区的地理范围可以从街区到多个区域的联合体,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中的居民、各种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在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他们所在的区域。

智能社区强调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以前的经济社会活动有明显的地域尺度, 人们在同一个城市 (地区) 内生活、工作、购物等。但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成本急剧下降, 现代经济成为开放性和全球性, 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权衡以选择生产销售地点, 人们可以在家或者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计算机提供服务, 甚至通过比较地方政府服务的优劣来选择居住地点。因此, 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吸引居民与投资者, 其地方政府必须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善于合作, 尽量用最低的成本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市民增加服务、获取信息和提供决策。

智能社区应是已经拥有或者追求以下特质的区域:高新技术的投资以及人才的可获得性;人才和职业培训;竞争经验与合作习惯;透明的城市财政;有将债务转换成资产的能力;制定让公众共同参与的战略。每个智能社区依据各自的资源和目标,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达到以上特质, 但是在获得经济稳定性和公众的共识、忠诚方面却有着相似的结果。

智能社区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他们必须考虑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例如北京, 它不能仅仅考虑与上海、深圳在新经济发展中对企业和居民的竞争, 而且要感受到同伦敦、东京、纽约的竞争。区域必须要SMART (智能) , 有学者将它分解为:“S”代表学习与策略, 要将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用于自己的区域;“M”代表城市和区域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居民需求的趋势与变化的快速反应;“A”代表城市和区域的主体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区域达到共识;“R”代表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协调;“T”代表快速行动, 一旦落后就意味其他城市在新经济中取得了竞争优势。总之, 社区和城市的发展需要高度发达的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 以此获取竞争优势来吸引那些能够创造知识性质的增长型企业。

(6) 经济反射能力中心

地理信息科学家Michael Phoenix认为, 有关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信息城市”和“柔性城市”的理论假说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即是将城市看作一部机器——一个具有地理密度的社会经济体系, 并且遵循某种城市物理学的机制。而城市学家们关注的社会经济变化不过是推动这部机器运转的力量的转变——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全球资本主义, 从制造业到服务产业, 通过特殊的本地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形式的推动力“创造”了城市, 城市成为全球资本流动和力量的机械结构的部件。

现代的城市是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反射中心。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差别化的、本地化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作用于全球资本主义, 城市里集聚的经济活动——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 都是相互依赖的, 这种依赖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非贸易性的, 而不是城市经济中主要的直接的本地贸易的联系;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区别的中心要素应该是惯例、习俗与关系。由于现代资本的转变, 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还在增加, 组成了经济反射能力。这个术语指的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市场、政府、家庭以及其他主体的不同制度层面上各组要素通过反射性的行为作用于经济演变过程的可能性。这类似于智能社区中城市各主体快速反应的特质。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渗透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更多样化, 并且行动速度比以前更快。企业、政府其他机构以及家庭都被迫适应其他主体的快速变化, 他们完善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增强组织和集体反射能力。在经济中, “反射能力”意味着积极参加竞争性学习;在社会和消费中, 反射能力是为了获得“满意”, 处理经济反射性对于个人、企业、家庭和公共机构新形式的风险。城市的这种反射能力同时存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 依赖于城市内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城市内组成的不同惯例习俗, 因此, 每个城市的反射性都不同。

全球化经济中的城市并非仅是全球机器的一个部件, 而没有地方性经济的特点, 相反, 当全球企业或机构选择入驻大城市时, 他们的目的包括了利用地方的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希望获取进入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途径, 进而为其服务, 从中获得利润,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获得当地特有的特殊形式的反射性, 将其作为他们全球生产和营销体系的投入。

纵观以上的城市理论, 尽管分析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在未来社会中将继续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 而且分别或同时强调了信息/知识、学习、快速反应能力和在信息网络的支配控制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3 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中, 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它必然是全球区域城市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无论这个节点是大是小, 是主是次, 都要通过这个网络与别的城市发生不同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它的定位上。信息化、全球化的结果使得城市全球分工成为可能, 每个城市在网络中的作用决定了它的定位。这种联系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 城市网络具有相对不稳定性, 随着综合实力 (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 的变化, 每个节点的影响力也在变化。在区域城市体系中, 这种特征也同样存在, 因此, 对于城市等级体系来说, 城市之间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竞争的。发挥优势、提供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功能的这种变化特性和发展趋势使得一些城市空间的构成发生变化, 如城市的CBD, 其功能演变和结构调整的背景, 就是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空间的聚散。因此,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CBD发展, 必须置于全球城市网络的视野下, 以及全球城市经济区域分工的背景下。

中国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 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使城市生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使城市结构更加适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结构,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首先, 要有区域整合的理念, 区域中的城市不但是相互竞争, 更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 这也是区域城市体系功能分工的要求。打破行政管辖的界限, 区域整合, 协调发展。其次, 进行制度创新, 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要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通过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三, 要研究城市相关功能和产业的发展模式, 分清各种模式的基础和特点, 找出适合特定城市的发展模式, 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的弯路。最后, 要进行战略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结构形态的发展因素很多, 应该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地、跨学科地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只是研究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它的考察也只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切入点, 而战略研究需要在更高的更全面的层次上审视城市的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的大政方针。

4 结束语

纵观各种流派的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理论, 尽管分析的视角不同, 但是都直接或间接的肯定了信息社会对于城市的未来社会和经济的作用, 并充分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阎小培.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国外城市规划, 1998 (4) .

[3]程大章.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中国科学出版社, 2012.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理论分析 篇10

1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是指总结并分析现有道路安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道路安全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并根据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 制定科学高效的道路安全管理的规划和实施预案。

在现有道路安全系统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因素中, 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员视力是否存在问题、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否反应灵敏、对交通规则是否熟悉、能否遵守交通规则, 都是造成驾驶员责任事故的重要因素。

此外, 车辆的维修保养不到位、不及时、车辆超载等, 也会导致机动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道路交通的路况和天气状况等环境问题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该从各个不同角度对人、车辆和道路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宏观规划和管理, 要以人为本, 兼顾其他,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2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原则

2.1 前瞻性与系统性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制定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不是一成变的, 它应该适应本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城市发展规划以及道路交通规划, 所以它的制定必须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 具有方向的引导性。同时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划应该考虑人、机动车辆、环境因素以及管理手段等综合因素, 既要考虑道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也要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理论体系。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最终目的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国民出行安全、有序、畅通, 并且尽量减少因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 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中, 对道路交通的现有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是对未来道路交通安全趋势分析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制定的基础。

因此对于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应该具体并且量化, 包括本地机动车辆的构成、具体的路况信息、道路安全设施的状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事故多发的地点、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甚至事故发生的趋势等。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才能够制定出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体系, 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保障人民出行的安全。

2.3 参照性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趋势预测和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制定需要参考交通道路安全与管理的现状以及事故多发情况的分析结果。根据事故多发的原因、危险路段的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和危险路段产生的可能性预测当地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趋势和机动车构成的变化, 预见未来潜在的道路交通危险地段, 制定预警方案。

2.4 流量控制原则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需要满足交通流量的平衡性, 要求每条道路都可以得到100%的利用。研究显示, 对于正在运行中的道路交通系统而言, 交通流量是处在变化过程中的, 我们应该追求瓶颈路段的匹配性,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减少由于交通拥堵等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追求每个每条道路的“活力”。举例来说, 如某条路段的利用率可以达到100%, 如果其后续路段只能够承受60%的流量, 那么剩余40%的流量会成为滞留交通流量, 这必然会影响道路的利用率, 只能够达到60%的有效性。因此, 关于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 需要以流量平衡为出发点进行考虑。

2.5 实际性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交通管理状况, 制定并实施交通管理细则, 并肩负起规划、建设、宣传以及执法等职责, 此外, 还要制定并完善严格的交通安全执勤制度,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由于天气和不良路况引起的特殊情况, 需要及时进行交通疏导, 提升交通安全人员的执法意识, 对群众进行道路安全宣传教育, 增强驾驶员的道路安全意识。

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时候应该明确设施设置的必要性、设置设施的具体路段以及设置的安全设施的类型, 根据路段要求设置道路安全设施与隔离带,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交通车辆的故障进行预防, 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的养护。

3 结语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重大, 在当前机动车辆日益增多、交通事故频发的当今世界, 交通道路安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意义重大。

摘要:在交通业的发展下, 道路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 给交通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就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作用及应当遵循的规划原则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作用,原则

参考文献

[1]刘广萍, 丁立民, 王金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4) .

[2]侯云哲, 许江曼.城市发展中交通规划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04) .

[3]陈富坚, 谢松霏, 邓伟建, 钟钊, 吴贞团, 邓文莉, 陈琼.春运摩托车返乡潮交通安全风险调查与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06) .

规划理论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创新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教育部办公厅[2007]7 号文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估做了明确要求。该文件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态度层面: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清晰地认识自己、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分类知识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并提高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技能等。[1]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等不能达到文件要求;最大的问题不能满足“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理论性太强,注重形式,信息量小,与社会行业、专业能力需求脱轨;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相对弱,理论知识不能完全转化成实用的,有效的就业武器。所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很难内化成真正的专业本领。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规划,就业能力的积累和历练,需要从本质上逐步改善并重建。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的的职业指导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坚持以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学生需求为依据,通过全程化丰富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理论知识、技能及经验,有特色地组织开展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们提供步入社会必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保障。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全方位了解职业,了解行业,提前科学地规划好人生,职业定位,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增强就业创业意识,成功做好角色转换。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性理论和对策

(一)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三全”格局。

高校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要纳入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实行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应该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建立适应本门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教学改革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构建以“三全”为理念的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全面化。

(二)科学化和信息化相统一。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运用较新的技术制作生动多媒体课件,音频并举,声图并茂。

2.开展模拟招聘,公务员面试,让学生积累实战的经验,丰富临场表现能力。

3.邀请行业和专业权威专家、成功企业家,优秀校友做专题讲座、报告会。

4.案例教学:引用“接地气的”案例教学来诠释就业指导课相关理论知识,避免枯燥灌输。[2]

(三)基础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统一。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讲授过程必须将理论的知识内化给学生,转化成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一定要避免“纯理论化”的灌输,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课程目标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求职择业的能力。

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就业环境下领悟求职的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提供学生实践平台,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岗位的各个环节,探索职业密码,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认识自身不足,有的放矢的自我完善。

(四)系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本课程要从学生本身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把握学科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安排课程内容。在注重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又要使之更实用,不断推陈出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呈现要站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上为学生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新平台,满足学生对就业能力提升的需求,根据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不断改革提升,与时俱进。[3]

(五)全程性与阶段发展性原则。

强调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分阶段实施不同内容和需求的课程。大学四年的全程均需接受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每个阶段的课程要分析本专业的社会市场需求,分析岗位和职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后,按需开设就业指导课。

(六)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人才培养事关国家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课程建设要始终把握一个基本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服务的原则。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并提高其全面发展能力;满足高校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并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满足社会市场用人需求的同时更要着眼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路程漫漫,曙光在前,高校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背景,秉持先进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搭建企业与行业平台,借鉴其经验,谋求政府部门支持与合作,助力高校职业发展,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 2007 7号) 2007 .

[2]王政忠.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讨 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3]王庆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规划理论 篇12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 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 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 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 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 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 解读“反规划”理论

3.1 “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 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

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

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 “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 “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 “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要求相契合

“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 “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的应用

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菊花,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菊花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

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

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 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 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 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 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8]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

[9]韩利.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EB/OL].[2010-04-12].http://www.cdcc.gov.cn/Webnew/aspx/newone.aspx?id=29265.

上一篇:解放公园下一篇: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