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的审美(精选5篇)
歌唱中的审美 篇1
随着多远音乐文化和音乐功能多元化的发展, 大众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审美观念也由此成为声乐艺术发展的引导和动力, 广泛的影响着声乐艺术发展的各个领域。声乐艺术是人类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方式, 是人们运用人声抒发感情的演唱形式, 它是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民族语言和音乐风格的土壤中孕育而产生的。而人们在声乐审美的过程中, 会对美的对象作出自由的选择, 建立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等。
“大众审美观念是由大众的审美心理、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多方面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1)
音乐的美是现实生活美的反映, 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声音体现。大众的审美是以大众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 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个人理解和判断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在这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当然我们通常把这种审美理解为三个层次:感官上的美, 主要满足于悦耳、好听;感情上的美, 对歌唱表现的基本情感有进一步的体验;理性上的美, 在较高的层次上对歌唱的音响、思想感情、表现意义等方面作专业的体验和分析。因此大众审美观念是有着她自身的思维发展逻辑、情感表现方式和意义的。
普通音乐欣赏者往往以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为出发点受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教养、个人经历、个性特征影响与制约因而形成个人在歌唱中的爱好与趣味上的千差万别也就形成了歌唱审美的美感多样性, 也就促成了多样的大众审美观。
到底什么是歌唱美, 大众审美观念对其有什么影响?对我们的声乐教学有什么启发?
我认为艺术歌唱具有多方面的美的特征, 包括歌唱的感官美、情感美、艺术美、声音美、音乐感觉美、艺术形象美等。歌唱者需积极探索, 潜心研究, 才能获得更好的歌唱感觉, 使声音更漂亮, 表现情感更丰富, 塑造更典型、更完美、更动人的音乐形象。下面以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为例加以分析比较。
众所周知, 美声唱法自十七世纪从欧洲发展兴盛至今, 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 在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的弗罗伦萨, 最初是为演出欧洲最早的歌剧而研究如何改进歌唱方法, 用意是造就美妙的声音进行歌唱。随着意大利歌剧是发展, 这种歌唱方法也日趋成熟, 流传至欧洲各国后与各国的的语言和音乐风格相融合, 不断改进、演化而成为德国、法国、俄罗斯等众多的美声唱法学派。而现代世界各国的歌唱家能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语言和风格的声乐作品, 成为歌唱家所追求和探索的理想歌唱方法之一。“现代美声唱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个性化的演唱。” (2) 过去的美声唱法相对更注重声音的规范和科学, 注重发声的整体状态, 而发展到今天, 除了要求歌唱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体现歌唱者的个性化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也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在课堂上, 我要求学生在演唱古典作品时, 一定要用自己发自内心的理解去歌唱, 并对作品赋予新时代的意义, 这样我们的美声唱法才能保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所以, 我认为美声唱法的学生不仅要有规范、科学的歌唱技术, 更要有用心灵去感受作品美, 深刻体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审美需求。这样在演唱作品时才能做到感动自己、感动观众, 才能达到真正的歌唱美。
“通俗唱法 (流行唱法) ”、“通俗歌曲 (流行歌曲) ”在中国, 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开始指向一些新的音乐形式使用至今的这么多年里, 没有给予理论的界定, 特别是对于“通俗唱法”的演唱手段和方法没有进行理论的探讨。因此, “音乐界发表许多不赞同把声乐艺术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意见, 对新观念下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通俗唱法”这一称谓提出了质疑, 甚至, 有了“通俗唱法”是伪科学等等的见解。” (3) 通俗唱法这一名称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演唱而产生的。流行歌曲是流行音乐的声乐表现形式。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19世纪末在美国崛起, 至20世纪风靡了全世界。而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 流行歌曲和通俗唱法首先由港台歌星在大陆的演唱而流入, 刺激了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 很快蔓延至全国。流行歌曲的创作题材多来自现实生活, 有赞美祖国、家乡和社会生活的;有揭示人们内心世界、探索人生哲理的;有抒发友谊和情爱的……而通俗唱法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结合音乐去抒发情感的歌唱方法, 没有很多固定的约束, 也不会刻意追求发声技巧, 讲究真情实感的流露, 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娱乐性,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思想的解放, 审美观念的转变, 通俗唱法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成为人们审美的新对象, 进而形成了新的大众审美观念, 并影响着通俗唱法的发展。
因此, 在今天许多通俗歌曲作品已经家喻户晓的情况下, 通俗唱法的发展除了众所周知的大众特性、广泛的娱乐性之外, 作为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一下通俗歌曲其在演唱方法上的内在魅力和艺术表现手段, 对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艺术价值进行一番清楚地了解和探究, 是有它自己的美学范畴的。
人声是最自然、最朴实、最亲切的表现工具。任何唱法都不可能墨守陈规, 一成不变, 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 随着作品的创新而发展。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决定着声乐作品的内容和题材, 而审美观念的变化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唱方法的形成。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 即在教学中要展现和剖析出审美的内涵、审美的功能, 这就是声乐教学应把握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①赵世兰、李卓:《大众审美对声乐艺术的影响》, 黄河之声.2008年20期第126页.
②马秋华:《美声唱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上) 》, 歌唱艺术2012.年第五期20页.
③徐元勇:《通俗歌曲演唱教程》第1页, 2009年12月,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歌唱中的审美 篇2
【关键词】音乐审美理念初中音乐歌唱教学
自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来,初中教育中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科目之一的音乐,也逐渐从传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重心转变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不仅重视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本文就对基于音乐审美理念的初中音乐歌唱教学进行探析,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 激发兴趣,提升学生唱歌的积极性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相关知识的了解。但是,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对此,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歌唱的积极主动性。
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音乐为例,教师可以以这首音乐为背景借助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情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你身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溪边有人骑着骏马在赶成群的牛羊,牛羊的不远处坐落着几个蒙古包。抬头看到雄鹰在天上翱翔,低头看到晚上盛大的篝火舞会的热闹景象……”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歌曲的意境,并为学生的歌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播放一遍音乐并带领学生先从歌词进行感知学习,让学生在歌词的学习中感受歌曲的意境美,同时教师在歌词讲解中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引出一些发音技巧,以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歌唱学习的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掌握唱歌技巧。
二、 多种方法,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在传统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以“教师领唱,学生模仿”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考虑学生情感体验,也没有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在当今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歌唱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到《我是中国人》这首音乐时,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的资料素材,通过筛选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段学生熟悉的《说唱脸谱》导入教学,并让学生回答这首音乐与学生平时所听的音乐有何不同,为学生引出戏歌的概念(将京剧元素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称之为戏歌)。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为学生播放一遍《我是中国人》这首音乐,将音乐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跟着哼唱并让学生再次感受戏歌音乐的美与众不同。另外,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才艺并带感情地以自弹自唱的形式为学生范唱,这样的形式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 鉴赏学习,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借助音乐鉴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鉴赏音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音乐的鉴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中蕴含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讲到《青春舞曲》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由我国56个民族引出新疆民族,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新疆民族服饰、小吃、土特产等,让学生对新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进而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新疆歌曲与舞蹈的特点,如为学生播放一段新疆舞视频并为学生出示新疆独特的民族乐器,让学生对新疆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青春舞曲》,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所用到的乐器等,并让学生谈一谈对这首音乐的感受,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在组织学生学习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先以“啦”的音将整首音乐哼唱下来感受音乐欢快的美感,然后给小组一定的时间让其自主加词唱出来。以这样让学生先通过鉴赏感受音乐美感后学习唱法技艺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歌唱技巧,同时有助于审美情感的发挥。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歌唱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歌唱的积极性,然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初中音乐的教学内容,并借助音乐鉴赏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袁珊珊.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15(8).
[2] 尉肖肖.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新校园(中旬),2015(12).
歌唱中的审美 篇3
号子也称为劳工号子, 劳动号子是在劳动生产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一种演唱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在集体的工作中 (包括伐木、抬水泥板等必须集体作业的繁重劳动工种) 让大家保持步调的一致, 使得身心、体力能够得到超常的发挥。笔者记得在李双江老师的早期专辑中就有《船工号子》这首歌, 其歌词当中就包括大量的“咳!咳!咳!咳!咳!”。其听觉震撼感足以让人能在下意识中推测出船工在险滩激流中拼搏的场景。
山歌是在山间、田野、河流中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所积累下的一种随心所欲的演唱方式, 其特点为豪放、粗犷及地域性、民族性强, 其中以朝鲜族的“阿里郎”民谣最具代表性, 这首歌曲根据地域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版本, 都是中国朝鲜族和北韩、南韩等劳动人民在工作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放松自己的心情时所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说到底, 山歌的特点是腔长, 曲调简单, 野性十足, 在歌唱中高音区自由延长形成最具特色的一种歌唱方式。
小调是出现在小城镇当中的一种小巷民歌, 小调又称小曲, 描绘地理、人物山水、男女爱情等, 小调的曲调流利, 感情委婉、细腻, 结构规整、均衡, 节奏匀称、整齐。
民歌具有短小生动、简洁纯朴的特点, 按民歌的内容我们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六大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如: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索朗旺姆的《再唱山歌给党听》、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属于六类中的时政歌类;李双江《达坂城的姑娘》和王二妮的《圪梁梁》、《走西口》就属于六大类中的情歌类; 老一辈歌唱家郭颂老师的《乌苏里江》、《乌苏里船歌》属于六大类中的生活歌类。
邓丽君在1978年发行演唱的《小城故事》流传至今仍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轻柔小调, 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做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境界, 其歌词大意更是简洁明了地描述了一座小城的内涵和宁静, 让人向往。
音乐鉴赏更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赏析过程, 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 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地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我们首先要进行一种无意识的音乐培养, 这一部分我们不用深究,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耳朵倾听 (把认为好听的记下来) 。其次深入了解音乐, 也可以称为音乐的表达, 当我们听见好听的音乐后, 想挖掘它的内在含义。就像我们听完了《地狱中的奥菲欧》不禁要问为什么身在地狱当中还要如此的欢乐, 作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三, 感性认识用完了, 我们该用理性认识好好品一品音乐。 理智的欣赏 (理论上分析出曲子为何悦耳动听等) 也称为纯音乐阶段。音乐除了它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情感外, 是作曲家使用“音乐语言”创作出来的, 故欣赏者应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素材。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 还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结构的原理, 只有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 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
当今社会的审美意识已经和传统的审美意识大相径庭。 比如说多年以前超级女声的冠军和快乐男生的冠军, 他们给人的第一感官与他们所获得的奖项是不匹配的, 但是这样的事毕竟发生了, 而且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这一现象, 这说明商业的需求和传统理性发展碰撞到一起的时候, 利益的最大化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音乐审美的意识培养应该从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始。 音乐审美情趣虽以个人主观偏爱的形式表现, 但它并不是纯粹的孤立现象。音乐审美情趣既表现了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 又表现了社会的共同性、普遍性和一致性。郑板桥的竹、陶渊明的菊, 说明了中国从封建时代开始审美观念就已经有其多样性。
歌唱中的审美 篇4
一、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
在歌唱教学中, 音准、节奏感应放在首位。没有音高概念的人根本无法唱好歌, 所以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平时要多唱音阶、音程、和弦构唱等练习,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心感觉。造成音不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没有安放好声音位置造成的, 有的是气息用的不合理所致, 有的是受情绪影响 (如情绪过于兴奋音准易偏高, 较低落时音易偏低) 。总之, 找出真正的原因, 针对训练, 问题会迎刃而解。
节奏就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音乐之轻、重、缓、急有赖于节奏, 而特别重要的是, 音乐的千变万化、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不规则的节奏变化的。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 但若不掌握节奏, 乐曲就会成为死板的枯燥的东西。在我们歌唱教学中, 忽视节奏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学生在演出中常常不是轻重颠倒, 就是快速、慢速有无节奏变化都一样, 随意地换气, 随意地改变节奏, 对乐曲中的装饰音及变化音不按要求去唱, 从而破坏了乐曲的整体结构和乐曲的优美性。正确的重音与遵守节奏是有密切关系的, 一个真正的名家尽管听起来好像在风格及表演方面很自由, 但他能够不破坏节奏而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效果”。我们在艺术创作上的自由是来自严格、一丝不苟的基础训练。因此, 在学习一首新作品时, 要认真读谱, 分析学的乐句, 弄清节奏, 确定速度。按照作曲家的要求把谱唱准确, 反复推敲、反复练习, 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深入了解进行艺术创作。
二、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优美的声音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教学中的基础,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很重要的学习阶段。那么, 何谓科学的发声方法?其表现在气息稳定、控制自如, 声音集中明亮、轻松自然、有致远力, 讲究共鸣的运用, 有明确的声音位置, 声音支点、呼吸支点, 自己唱来不费劲, 别人听来舒服, 也就是具有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个阶段的学习, 既需要一位很好的老师来正确指导, 更需要学生用心、用脑, 勤学苦练才能获得。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中国著名的歌唱家魏松、廖昌永、王宏伟、吴碧霞、迪里拜尔等都很好地掌握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发声方法, 具有感人的艺术生命力。如果这个阶段没有打好基础, 急于求成, 必然在学习中出现不少毛病, 如漏气、白声、喉音等, 这样长时间的练习就会导致声带病变, 如声带充血、水肿、小结, 甚至失声等。所以教师应该一开始就注重训练学生对声音的正确判断, 在发声过程中向学生讲明这个声音的质量, 好的或是差的, 让学生在观念上意识到, 在身体感觉到, 从低级阶段的模仿过渡到高级阶段的独立, 培养出学生具有正确的声音观念,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进步快。
三、标准的歌唱语言
光有好的声音, 没有清晰标准的语言是不行的。歌唱中的语言与平时说话不一样, 它比说话夸张、严格多了。按中国普通话来分, 音节结构一般由声、韵、调三个部分组成, 韵又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在声乐教学上经常用来提示学生的教学语言是“子音”“母音”。一个汉字有字头、字腹、字尾, 字头是声母和介母组成, 字腹是韵母组成, 字尾是声母和韵母组成。在歌唱训练中, 字头要清晰、简练、准确、有力, 有的还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加强语气和对字头部分的夸张。字腹必须有明确的支点和稳定状态, 要引长, 它是歌唱整体的支柱。字尾要明确、清晰而简短。正如我国古人总结出的“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等经验是十分可贵的, 但是对初学者刚开始训练时一般不要过分强调每个字的特点, 待发声方法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去要求每个字的特点和个性, 甚至根据感情的要求还给予语气的夸张。如果忽视吐字方法、片面强调声音宏亮、圆润、通畅, 就会造成歌唱语言含糊不清, 出现母音变形、音包字等现象。所以一定要掌握字与声的辩证关系。
四、培养学生在歌唱中的感情
演唱的目的是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地表达作品的感情, 这一点在歌唱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正如平时提到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就是演唱者用心、用情、用优美的声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真正内涵。如何准确地表达感情?首先要理解歌词内容, 找到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了解词曲作家在创作他们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态, 进一步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 做到真正的理解, 以便做好创作的准备。其次, 在演唱时一定要投入到作品中去, 把自己当做主人公一样, 排除一切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尽情地表达音乐作品。这样就能够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演出水平, 达到“以情带声”的演出效果。因此, 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学会用“情”去唱, 从音乐开始就要全神贯注地去投入感情, 不可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情绪的连贯性, 有了“情”才能感动观众, 情真才能意深, 有了“情”声音才能发挥出来, 正如古人所说, “有情气畅声则顺, 无情气短声则单”。
五、歌唱中的舞台表演
歌唱中的舞台表演是指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表情、形体动作。学习声乐的学生都应该学些舞台表演基本功, 专业院校还专门开设了表演课。在深入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 应设计好表演动作, 并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条件许可的话请同行、专家帮助指导更好。如果没有理解好作品, 又不做好演唱前的动作设计, 到演唱时乱做动作, 那肯定表达不出作品的真正内涵。有时甚至表错情, 从而影响到整体演唱效果。我国不少著名歌唱家如郭兰英、克里木、戴玉强等表演都相当出色,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台表演得好, 可以弥补演唱、形象一般的歌手的不足。当然唱、演、象完美地结合, 那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舞台表演。
六、歌唱中的艺术风格
我们都知道歌唱艺术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即艺术风格。对于初学者刚开始找一个适合自己声音的歌唱家来进行模仿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 吸收好的方法才能够进步。但是, 当演唱者到达一定的演唱水平后, 应该逐渐培养自己有创造性的演唱, 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例如我国著名歌唱家郭颂、李双江、王昆等都有非常强的艺术风格, 不像现在的流行歌手喜欢模仿别人, 没有自己的个性, 甚至把别人的缺点都模仿过来, 这样声乐就没有发展, 也没有艺术生命力。艺术作品也一样, 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 其作品风格也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 前期与后期的作品也不同。所以, 演唱者一定下苦功深入了解作曲家的作品风格, 表达准作品的真正内涵, 最好富有创造性地进行二度创作,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一位成功的歌唱家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单靠师父口传心授、一味模仿, 即使掌握较高的演唱技巧, 不去全面学习文化知识及姐妹艺术 (如美术、戏曲、舞蹈等) , 加强文化修养和提高艺术修养, 也只能是歌唱匠人, 唱出多响亮的声音也没有感染力, 最终成不了艺术家。所以从一开始学习声乐, 教师就要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现在许多高等音乐和艺术院校招生时, 文化分数线划得越来越高, 并规定英语达到一定的分数才录取。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文化知识修养、人格道德修养和一个百科全书的头脑。我们在演唱音乐作品时不仅是在进行艺术创造, 同时还在向人民群众传播艺术知识。因此,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人格道德情操的人, 一个思想纯正、情感健康丰富、志行高洁的人。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站在舞台上, 运用我们的专业技能把作曲家、作词家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给别人, 把音乐深邃的内涵、把艺术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展现于世人面前。
歌唱中的审美 篇5
一、形体律动, 诱发知觉
小学低段学生, 对某些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把握, 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我们喜欢用语言来描述, 但低段的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现。试想, 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是怎样表达他的想法呢?有趣的是当他手舞足蹈时, 成人一定能明白他的意思。相反, 当一个成年人被限定不能语言, 只能用动作来表示他的想法时, 我们却不能很好的明白。形体律动是低段儿童所特有的天赋, 音乐学习要唤醒孩子的这种天赋, 使他们更好地展现天性。另外, 根据身体美学观点, 身体是我们心灵相遇的地方, 通过身体的表现, 就能明白自身所感受和思考的东西。音乐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音乐旋律应该从身体开始, 以身体的律动、感觉的联结来实现。所以, 通过体态律动能够诱发学生的知觉, 引导他们充分和准确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情感内涵等。
拿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之《天鹅》为例, 原本的教学设计:聆听引子, 问:我们来到哪里? (引子部分所表现的似湖水流淌) ;然后聆听第一乐句, 猜猜谁来了?接着对比聆听第二乐句, 它又在干什么呢? (一个升记号, 形象地表现了天鹅倾斜着身子, 在欣赏湖中自己的倒影) 。完成了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后, 再完整地聆听全曲。
看似很注重音乐形象的教学设计, 却忽略了学生。教学面向的是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 让他们坐着安静地聆听, 然后用语言来回答所听到的, 不是他们擅长表达音乐的方式。这样的教学, 结果一定不理想。再看看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
1. 初始知觉唤醒——原生态表现
播放音乐《天鹅》, 跟着老师律动进教室, 不需要任何语言, 只有形体的律动, 随着乐曲旋律起伏的律动。当音乐声终止的时候, 老师轻轻地问:这首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像大雁在天上翱翔。”“像天使在云彩上走来走去。”“像蝴蝶在空中飞舞。”“像小鸟在空中展翅高飞。”师:“让我们再飞一遍好吗?”再次聆听音乐, 并随之律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规律, 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体会学习的快乐。本教学设计中没有任何提示, 让思绪随着乐曲自由播撒。学生的这些回答中没有一个答案与《天鹅》有关, 但却是他们最初始的感觉, 一种原生态的表现, 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2. 运动知觉迁移——知情性表达
如果说第一遍的律动是随意的, 那么第二遍的律动, 则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每一个动作都简单易学, 并努力与乐曲浑然天成。此时, 学生第一次聆听是无意识的, 第二次聆听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对于乐曲和其中的律动, 他们会去听、会去想、会去悟, 学生的运动知觉正悄悄地发生着迁移。当音乐终止,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表演的是谁吗?”“是燕子、是小鸟、像孔雀……”孩子们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的元素:都是会飞的动物。接着, 老师提议给音乐配一个画面, 请大家看看合不合适。当天鹅的图片一亮相时, 学生异口同声:“天鹅!”他们的表情与声音一样, 发出了惊叹!这个惊叹说明了他们一致的认可, 这源自于大家对音乐用心的感悟, 虽然之前没有学生联想到天鹅, 但他们的回答同样也透露着智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去聆听音乐, 随着旋律和节拍起伏, 用心去体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二、元素关联, 融汇知觉
音乐的知觉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 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音乐知觉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重要指标, 音乐知觉水平可以通过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觉的体验,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
1. 语言创境
语言能直接表达人的心声, 语言文字里流露出来的那种超凡脱俗、真切丰富、丝丝入扣的情感, 是音乐意境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来展现情景, 也是音乐形象化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老师娓娓述说:“在一个晴朗的夜晚,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了天空。作曲家圣桑坐在湖边, 享受着月色。这个时候, 飞来了两只美丽的天鹅, 它们在湖中嬉戏, 时而起舞, 时而飞跃。作曲家被这一切惊呆了, 他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天鹅》。看来夜晚能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无限的灵感,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夜晚少不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后, 出示一张月亮的图片。“此时, 柔美的月光一泻千里, 洒落在你的身上, 闭上眼睛, 深呼吸, 你感受到月光了吗?你想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生甲:“很舒服。”生乙:“空气特别的新鲜。”生丙:“真想躺在月亮上舒舒服服地过一天。”
听觉、视觉、触觉、嗅觉, 所有的这些构成了知觉的体验, 这其中有些是直接的, 有些则是间接的, 需要学生去想象, 去营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他们的回答充满童真, 包含着自己内心美好的向往。音乐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 乐声生情
感受了之后, 就要去传达和表现。老师请学生试着用歌声来表现这样的意境, 钢琴弹奏62 2 16 6, 用“wu”来模唱。简单的两小节旋律, 其中包含丰富的音乐形象, 它宁静、柔美, 在老师的手势中, 学生唱得很投入。为了帮助他们沉下气息来演唱, 老师提示:“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让我们想象着水中的月亮来唱。”声乐的训练是枯燥的, 它需要一遍一遍反复地练习, 教师要抓住一切形象性的声音, 用形象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比如“咦, 这个月亮是尖尖的, 唱得圆一些”、“我发现小朋友的月亮越唱越大了”等, 及时告诉他们声音的状态, 帮助学生找到声音的位置和演唱的感觉, 以此生发出对音乐形象的情感表达。
3、旋律感知
钢琴又奏起62 12 16 6, 让学生与前一句进行对比:“水中的月亮怎么了?”生:“像碎片。”“为什么会碎呢?”生:“因为天鹅游的时候弄起了波浪。”孩子的语言没有任何修饰, 但他们的回答是那样的纯真, 他们感悟到了音乐的形象, 建立了自己的音乐知觉。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尤其对旋律走向要进行感悟和解读, 使其与学生审美经验关联, 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形象的联结。这样的课堂才是无限延伸的, 学生的思绪没有界限, 音乐课的价值就在于此。还记得第一次欣赏《天鹅》时, 让学生对比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音乐形象的不同。老师提问后, 学生没有感悟, 经过再三解释才知道要对比什么, 显得很突然。而这次却能成功, 原因在于,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认知时间、认知规律, 教学中需要教师有层次地安排教学环节,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 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乐趣, 参与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情感。
三、意境渐进, 深化知觉
克莱夫·贝尔知觉论观点是:有意味的形式充满了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能唤起所有能感受到形式意味的人的审美情感。唯有形式才能调动审美情感, 赋予形式的意味正是这种情感的本质或目的, 在音乐形式中体验, 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的知觉感受, 并在意境渐进中逐渐建构音乐审美结构, 提升音乐学习的本质力量。师:“水中的月亮碎了, 一层一层晕开了, 让我们把这种晕开的感觉唱出来。”无形中提示了演唱时声音的强弱变化, 老师没有刻意去说明强在哪里、弱在哪里, 学生早已了然于心, 他们的思绪情感融汇在乐曲的情境中, 他们的知觉体验此时已经深刻。当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 并努力用自己的声音、情感表现这样的美时, 教学中歌曲的二度创作环节已经达成目标。通常, 教师们往往喜欢在教会学生唱歌曲后, 再进行演唱的指导和歌曲的处理, 但这样的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歌曲教学。“先入为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一旦养成某些演唱的习惯, 再要进行纠正, 就有些阻碍了。所以, 在一些低段的歌曲教学中, 教师不要太急于教会歌曲, 追求过程, 享受过程, 尊重音乐体验由感知客观音响到作出主观反应的学习规律, 注重音乐实践, 在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 深化学生的音乐知觉。
1. 级进模唱
歌曲《月光光》教材中采用的是A调, 第一次教学时, 所有的模唱我都采用歌曲的原调, 发现学生一开口声音不理想, 起音6已经在小字一组的#f上, 有点偏高, 不利于学生轻松地演唱。如果特意再设计一个练声曲, 有些画蛇添足, 不如就用这四个小节进行一个简单的练声, 从降E调至A调采用大二度的级进模唱。于是, 歌曲一开始的四个小节, 都用降E调来展现, 起音6就在小字一组的c上, 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声音音域, 他们可以很轻松地用自己的童声来演唱。当学生领悟并初步用歌声表现了歌曲的前四个小节后, 教师用钢琴级进演奏这四个小节, 学生模唱。一丝一丝, 一层一层, 将歌曲的意境渐渐推起, 乐曲的美犹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学生也因这样的变化而惊喜, 更积极地投入演唱, 并陶醉于其中。
2. 聆听想象
就在这陶醉中, 教师完整地演奏了歌曲, 让学生想象在柔美的月色下想做些什么?有学生说想在池塘边看荷花;有的说想在月光下吹笛子;还有的说想跟小草、小花、瀑布一起大口大口地吃西瓜……孩子们的想象力水平让人为之赞叹, 每一个孩子都是伟大的艺术家, 音乐教学不是教会他们如何演唱, 而是唤起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另外,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活动, 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表现出的不同“火花”和“亮点”, 切忌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共识。当学生描绘了这样美丽的情景时, 教师要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你真会享受生活”、“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瞧, 你的发现充满艺术性”等。
3. 音符造境
一首音乐作品中, 有很多理性的东西, 音乐符号更是抽象的提炼, 把用符号记载的音乐变为实际的音响, 需要通过演唱或演奏, 这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积极的, 包含着对作品的理解, 对作者艺术表现意图的领会, 以及技术、艺术上的再处理、再发挥。在唱歌教学中, 要将抽象化的符号与学生的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音乐语境中得到关联, 从而获得新的审美经验。
师:“让我们来看看, 带给我们无限遐想的音乐的谱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至此, 歌曲的谱子才刚刚出示, 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与节奏。在之前模唱的基础上, 试唱歌谱就显得得心应手了。相反, 如果在一开始就出示, 那么大家就光顾着唱谱, 所有的想象力、音乐的知觉体验就被丢弃了。
视唱歌谱, 是音乐学习的必经之路, 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但在视唱中, 不致冷场, 让学生体会到快乐, 教师要花一些心思。有些歌曲, 如第四册的歌曲《采山》, 情绪非常欢快, 可以教师一个小节、学生一个小节地接唱, 不仅降低了视唱的难度, 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发展的规律。又如第二册的歌曲《乃哟乃》, 全曲仅有三个音组成:5、3、1。但其中的排列很有意思, 也适合采用师生接唱。一开始, 每一个5 3 1的小节都让学生视唱, 这其中有的是师一小节, 生一小节, 有的是师两小节, 生一小节。唱了之后, 学生会觉得非常有趣, 越唱兴致越高, 适时可以师生交换, 让学生视唱变化小节。在玩中, 就把歌曲给学会了。
4. 伴奏合境
当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 教师出示了两件打击乐器响板和碰铃供大家选择。聆听了音色后, 大家一致认为响板破坏了旋律所创造的意境。一个学生这样解释:“响板太响了,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应该是轻悠悠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知觉判断。除此, 在碰铃的伴奏形式上, 他们也能选择舒缓的节奏来配, 认为较密集的伴奏会破坏旋律的美感。
四、表情达意, 生发知觉
歌唱教学中的情境体验, 是学生知觉体验的最佳点。之前的教学, 知觉处于种子萌芽状态, 有了充足的阳光、雨露, 充满自然的力量, 等待破土而出的一刻。融入音乐中, 成为音乐的一部分, 每一个音符都为之触动, 琴弦和心弦会产生共鸣。
1. 追寻意源
此时, 教师介绍这首旋律的出处, 并让他们聆听歌曲的演唱。没想到, 学生一听就会唱了, 而且声情并茂。有些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同等重要, 有些歌曲歌词更具魅力, 而《月光光》这首温州民歌, 较于歌词, 它的旋律更值得细细推敲, 所有的音乐形象都包含在这几句短短的旋律中了, 它有静有动, 如景似画, 让人回味无穷。当学生把握了歌曲的旋律后, 对于歌词就驾轻就熟了。
2. 整合创境
每一种知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的特点会影响一个人的知觉, 知觉情境是可以通过后期创设来达到最佳状态的。《月光光》歌词很简单, 但它充满童趣, 是孩子们的最爱。“月光光, 光亮亮, 大树底下去乘凉。唱支歌夸夸家乡山水美, 一片 (呀) 好风光, 好风 (呀) 光。”一边演唱, 一边就能联想到夏日夜晚乘凉时的情景, 令人欣喜兴奋。于是, 教师顺水推舟, 设计了一个情境, 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其中:
太阳下山了 (钢琴演奏《闪烁的小星》变奏)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了天空, 银色的月光铺满了大地 (钢琴演奏《月光光》的引子部分, 一段下行的旋律) ——孩子们相约着去大树底下乘凉 (高八度演奏《月光光》, 提示学生搬凳子围坐在大树下, 大树可以用伞代替, 有条件的也可选用大株的盆景) ——正在这时, 池塘里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播放《天鹅》片段, 教师舞蹈, 也可请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表演) ——此情此景, 宛若仙境, 孩子们唱起了心中的歌 (钢琴演奏《月光光》, 请同学们有表情地演唱) 。
3. 互动升华
有了新的知觉体验, 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建立新的结构形态, 有了新的体验的冲动和意愿, 课堂要为学生的新意愿的发展建立平台, 特别的创设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其中, 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 喜欢玩。于是, 这堂课还设计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与上述的情境相连:此时, 传来了一个声音:“孩子们, 该回家睡觉了!” (大家搬着凳子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咦, 小飞飞怎么没有回来呢?原来他靠着大树睡着了。 (小飞飞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小名, 他本已回到自己的位置, 一听有新情况, 就跑回大树边装睡了。其余的孩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们听, 他梦中还在唱歌呢! (老师用钢琴给单音, 提醒一定要闭上眼睛唱, 待唱完, 老师该出场客串了) ——“这个孩子, 睡着了还唱歌呢!” (老师边说边把他抱回座位, 让他靠着凳子睡) ——此时, 周围一片寂静, 只听得虫儿的叫声和屋里传来的妈妈的摇篮曲 (老师唱起《摇篮曲》, 哄孩子们入睡) ——轻轻问:“孩子们, 你们睡着了吗?”“真的都睡着了啊, 我们的音乐课就结束了。”
这节课的单元主题是——静静的, 最后在“妈妈”的摇篮曲声中回归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