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思考(共10篇)
期待与思考 篇1
1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事物都不是变动不居的, 孤立的, 静止的, 而是不断发展的, 运动的, 相互联系的。作为对不断变化的事物进行本质上的概括与抽象的“概念”, 也不应是一成不变, 跨越时空,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今天, 当我们站在世纪末的边缘上, 回过头重新审视“什么是艺术”这样一个早已不是问题, 然而面对众多答案却无法找出一个终极结果, 因而有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可能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个概念的漩涡。2000多年前, 柏拉图无可奈何地说出了“美是难的”;2000年后“给艺术下定义是难的”这样一种结论也只是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杜卡斯一个人的独自咏叹。而事实上, 当西方浪漫主义成为落日黄昏, 昔日黄花之后, 当中多艺术流派一浪赶一浪, 汹涌向前的时候, 当人们无法走出迷宫般的艺术花园时, 对“艺术”这一概念的诸多定义就不可避免地发起频频的诘问与辩难。而事实是, 当一个关于艺术的定义不能概括, 抽象科学准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的时候, 他要么面临着迟早的解构, 要么被当作一个木偶道具, 挂在艺术世界的大门口, 自欺欺人, 一脸的无可奈何。在我国, 一直处于权力话语地位的, “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也只能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定义的艺术观念, 就早已陷入上述尴尬的境地。
2“现代音乐创作的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产品会不会对我们平常所理解‘音乐’这个概念进行修正?其结果会不会引起评价音乐的准则, 也即音乐的价值论的改变?”桌菲娅·丽莎提出的关于“音乐”的概念的问题, 同样引起我们对于“艺术”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因为, “艺术这一概念的最终抽象形成, 恰恰离不开对其它艺术门类特殊性质的概括与抽象, 离不开其他门类艺术学科定义的最终界定。也正是其他艺术门类开始反观自身, 重新审视学科定义的同时, 引发我们无可避免地对”艺术概念的再度诘难:“什么是艺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艺术使用形象来反映现实, 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一传统艺术定义, 以无力居高临下地审视一切艺术形式, 面对五花八门的新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潮、艺术形式的强力冲击, 他的一切权利言语只能是“隔靴挠痒”。“一切艺术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样一个武断的结论, 他的致命的错误就在于, 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成了艺术的终极目的, 把现实生活当成了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与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反映论述认识论范畴, 他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精神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人们的认识和意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产物, 它遵循的是从物质到精神, 从存在到艺术的唯物主义路线, 这一点没有错。问题在于, 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事物, 他的终极目的也不只是反映客观现实生活。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也具有无限可能的丰富性, 艺术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并存的, 认为艺术只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不是符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 恰恰是走向了机械些唯物主义, 将艺术的价值取向狭隘化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我们在聆听一首无标题音乐的时候, 我们所感受到的只能是乐音的运动, 旋律线的高低起伏, 节奏的疏紧与张弛……等感受, 却很难从中发现他对于现实生活做了任何反应。作为一种诉诸听觉的、非语义性的、具有多释性可能的音乐艺术, 他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感, 一种情绪, 甚至只是乐音运动本身。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身的形式与内容的特殊性, 这并不荒谬。而将“一切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样一顶帽子戴在音乐艺术的头上的时候, 我们发现它是多么地不合适。实在的艺术理论研究的误区之一就是, 不是冲一门艺术门类内部寻出某种必然的东西, 而是从其外部世界出发, 给他强加上某种东西。
3 我们不难发现, 艺术理论几乎总是跟在艺术现实的背后亦步亦趋, 他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总结性的发言。艺术理论较之于艺术实现的滞后性, 迫使艺术理论自身时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当此起彼伏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艺术行为频频向传统艺术观念进行挑战的时候, 我们发现艺术理论自身总是无可奈何地变换着方式抽自己的耳光, 要么只能是守住最后的一道防线, 犹豫地看着落日晚霞, 在怀旧中取暖度日。事实是,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的意识形态之下, 不同的艺术大背景之中, 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同方式, 不同态度, 从而导致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创造, 也正是这样, 才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不同理解, 不同定义。这种认识的历史过程应该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音乐。” (EV-ERYTHING WE DO IS MUSIC) 当J·凯奇说出这句骇世惊俗的话之后, 我们也就不应对再有人说出这样的话而感到不可思议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我们看到的事实是, 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 艺术即生活, 生活即艺术。有趣的是, 在古希腊人那里, 艺术与技术、技艺是等义的, 一个修鞋匠坐在墙下专心致志地修鞋时, 它本身正在进行着一个艺术行为。
建立一个新世界远比打破一个久世界难得多, 建立一个新秩序也远比打破一个久秩序难得多。因而伴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操作方式的进行, 艺术理论不可避免地进行这痛苦的换血与频繁的解构。当行为艺术家脱光衣服在众人面前展示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的表演之后, 人们再也无法接受传统的关于“什么是艺术”的解释了。困惑因之而来, 期待也一直在翘着脚后。跟期待什么?期待人们对艺术语言的重新筛选, 以艺术方式的重新框定, 对艺术价值的重新区域, 对艺术概念的重新界定。
4 本文无意也无力在人们期待的视野中绘出一幅众生皆大欢喜的艺术前景与概念体系。历史是一条河。艺术将不断地发展下去,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他特定的艺术话语系统, 都会有人们艺术概念的再度框定, 但它绝不会成为智商不变的法则, 权力话语之下的艺术契约将被撕破, 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关于“艺术”的定义。
语文阅读中的期待视野与期待遇挫 篇2
任何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这种“期待视野”潜存于读者的大脑,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即读者阅读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等等。这种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对学生的阅读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里“阅读期待”实际上就是姚斯所说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这就是在阅读作品时,具有广博的社会性期待视野发挥作用的表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清楚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正确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提高每个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阅读“期待视野”的形成
1.生活实践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受着不同的文化教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生活中,每个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些都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期待视野”。如,鲁迅先生曾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的是《易》,道学家看见的是淫,才子看见的是缠绵,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而流言家看见的确是宫闱秘事。”
2.特定的生理机制。即学生的性别、年龄、气质等。一般来说,男学生多期待豪放、大气的感情宣泄,而女学生则多期待婉约、细致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经验、生理机制等构成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
二、利用“期待视野”,提高阅读质量
1.充分考虑学生的期待视野,即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经验。譬如,学生在学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文体特征之后,必然在下一篇散文中需求印证自己先前所学,而自发地在新课文中去找寻“神”这一线索;当学生在作品中看到贼头贼脑、尖嘴猴腮的人物形象时,就会想到这肯定是个坏人,接下来下文肯定要说到这个人在做什么坏事;当学生在《白杨礼赞》中看到白杨如此的倔强挺立、如此的坚强时,就会想到这其中蕴涵了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
如此种种,教师在进入新课的学习时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根据学生阅读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把阅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去引导学生阅读,而不是以教师口中的答案来代替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中引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父母送自己上学的情景;也可以在文章疏通过程中引导学生。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在讲到“这雪下的正紧”的时候,如何让学生理解“紧”字的含义,可以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在刮大风、下大雪的时候在路上行走时的感受。
2.充分激发学生的期待视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方面,教材所选取的“定篇”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果课文中的文章像数学公式那样枯燥,学生就会连一点阅读兴趣也没有。据调查所得,学生最喜欢学习的是与其兴趣、经验相近、易生共鸣、对思想有启发性以及生动有趣的教材。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教师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介作用,也就是如何使学生进入文本,如何敞开心扉与文本进行交流。古人曰:“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同样,情感是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发乎情”就是一个见证。曾见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感悟·孝道》时潸然泪下,三拭泪而不止,我想此时的于丹作为一个读者已与文本发生了共鸣,而此时台下观众也已满眼是泪。在这里,台下的观众的“期待视野”,在于丹这个“教师的引导下”,与《论语感悟·孝道》这个文本融合在了一起。
3.个性化的阅读。阅读活动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期待视野下的阅读不是读者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对作品进行解读。因此,作品的意义并非是文本产生于作家手下时就凝固了的,而是由读者逐步发掘出来的,于是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解读,这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这样的阅读才是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清代诗论家薛雪曾说:“杜少陵诗,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为什么兵家、道家、治国为政者读同一位诗人的诗在感受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同的阅读主体即使对于同一事物所形成结构图式也是不同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但是,当下很多学生阅读过程中总是摆脱不了答案的影响,总是想去靠答案,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病所在,使得“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莱特”,这是很要不得的。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呈现出顺应与受挫两种情况。当学生的“期待视野”在文本中得到印证时,二者之间产生了共鸣,这就是一种感情的顺应。但是,实际上,这种期待很少与文本全部顺应,如果期待全部得以实现,那么“这些本文就会局限于某一既定的期待的个别化”。因此,接受主体常常伴随着期待指向上的遇挫,表现为主体前意向对本文结构、内涵接受的陌生、阻碍甚至排斥,造成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引起主体接受心理上的暂时困惑、失落、疏离,造成接受感觉上的不适、陌生和阻遏。鲁迅先生曾说过:“文学有普遍性,但有界限;也有较为永久的,但因读者的社会体验而变化。北极的遏斯吉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这是由于个体的生活经验的不同造成的期待视野的“偏差”,另外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也会造成这种不同。
我们看以下两个例子:《社戏》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这一情节,双喜问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阿发对伙伴们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里很多学生不明白,觉得阿发很傻,怎么能偷自己家的?在学生的“期待视野”中,“偷”是个贬义词,而且阿发是摘自己家的豆子,为什么要说是“偷”呢?
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表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表现年成很好,农民多收了三五斗,本应该过上比较温饱的生活,但是为什么生活反而却更加贫苦呢?这与学生原来的认识发生的偏移,“期待视野”遇挫。遇挫、阻隔之处便形成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伽登曾对这种遇挫做了一个很形象的阐释:“如果偶然下面的句子与我们刚刚想完的没有什么明确的联系的话,那么在思想流中就会出现一个障碍……如果阅读要重新流动下来,这个障碍务必扫除。”而这个所谓的“扫除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过程。如伊瑟尔所说:“文本的效果是靠着明显的唤起和对熟悉事物的连续否定而实现的。一开始似乎是对我们种种假设肯定的东西,却导致我们自己对这些假设的否定,这样易于使我们为重新定向做好准备。只是当我们超过我们的前概念、并离开熟悉事物的防空洞时,我们才能够聚集新的经验(这里的前概念类似于前文的前意向,作者注)。”
有些优秀作品为了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惯性和惰性,作者往往有意制造阅读期待遇挫,制造陌生化,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获得审美愉悦。
一马平川的作品是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的,而这些带有遇挫点的作品却能激起学生的“惊奇或义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种阅读遇挫,立足遇挫点,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对期待与文本的好奇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能够“跳起来摘桃子”。 如鲁迅在《秋夜》一文这样写到:“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在很多学生的“期待视野”中,这句话很累赘,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这样说,很多学生都认为直接说“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更简洁。但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真的是累赘?教师在这个遇挫点这里可以设疑,让学生在通读全文后进行讨论。如何理解鲁迅这种表现手法,是不是真的累赘?教师可在此遇挫点设疑,让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先举个例子。比如某人喜欢儿子胜过女儿,可惜不巧,育有两个千金,没有儿子。旁人问他,家中可有孩子。如果他回答,有两个女儿。那么这句话听上去就很平常。如果他说: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千金,老二还是个千金。则他的失望之情,就可以从话语中表现出来了。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体会鲁迅的话,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就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在里面。读者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很单调,很孤单,这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在阅读这种作品时,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但是,这种思维惯性有时却会受挫,学生会发现一个不同于习惯经验的世界,从而进入一个超越自己经验的艺术空间。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阅读经验受挫而好奇,随着阅读的进行,“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样一种受挫与获释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感到欣悦与满足。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那些使学生完全看不明白的作品对学生来说,其价值是难以实现的。如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作品,完全超出了学生的“期待视野”,令人不解其意,“跳起来也够不着”,这叫作“完全遇挫”。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避免这种作品,以免伤害学生阅读的信心。
期待视野与期待遇挫是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应当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
参考文献:
①曹明海,宫梅娟:《理解与建构》,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期待与思考 篇3
待各班的展台精心布置完毕, 孩子们就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着队伍有序地参观各班展品。参观活动一开始, 孩子们异常兴奋, 在每个班级的展台前, 激动的指指点点、情不自禁地动一动、摸一摸, 在各式水果拼盘面前垂涎欲滴, 甚至驻足不前, 让老师不断地催促才慢慢挪动脚步……
我也随着孩子们的脚步一边欣赏拍照片、一边听小讲解员讲解作品创意、一边慢慢往前走。忽然我被一个二年级的“小刺猬”水果拼盘吸引住了。这个小刺猬通体是用淡绿色的葡萄和牙签穿制完成的, 鼻子是用一颗紫葡萄点缀的, 浑身的牙签一根根竖立起来, 宛如小刺猬的刺身, 显得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活灵活现, 在彩色盘子的映衬下格外好看。前来参观的师生都对这种简单的材料、新颖的创意、精心的制作和完美的“小刺猬”赞不绝口。“这是哪个孩子的作品?”我随口问道。话音刚落, 旁边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拽了拽我的胳膊, 仰着头, 笑着说:“老师, 老师, 是我做的!”我捏了捏他胖乎乎的脸蛋, 说:“你做的真好!你怎么想出来这样做呢?”他说:“我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 我学着做了”。“你太聪明了!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就说老师表扬你的作品了, 回到班里, 你可以把这种做法介绍给同学们, 让他们也学一学”“嗯嗯, 谢谢老师!”孩子露出满足的微笑, 连声应和。
参观完每个班级的作品, 虽然一盆盆小盆栽花叶鲜嫩可爱、果蔬拼盘五颜六色、小制作富有创意, 但是我还是对“小刺猬”恋恋不忘, 我拉着一位同事兴冲冲再次来到二年级的展台前, 一眼就看见那个小男孩双手拿着刚才盛放“小刺猬”的那个空盘子在膝盖上垂着, 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我急忙问“你的’小刺猬’呢?”“被同学吃掉了!”孩子快要哭了。我安慰他说“哦, 没关系, 你别哭。你想想啊, 你的小刺猬做的那么好看, 同学们都那么喜欢, 都夸奖你了, 你该感到高兴啊!”我擦了擦他的眼睛, 说:“好孩子, 都怪你做的小刺猬太可爱了, 同学们都来不及夸奖你, 就直接品尝了。孩子高兴地走开了, 边走边回头向我们挥手再见。
多么幸运的孩子!此刻, 我庆幸能在孩子的期待下表扬他、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安慰他、开导他、鼓励他。然而大多时候, 很多孩子是没有这么幸运的。他们有了精彩的表现或者做了一些尝试时, 满心期待表扬或评价时, 老师们往往忽略或错过, 孩子们就在这种“磨砺”下慢慢失去激情、失去信心、失去兴趣……
作为老师, 对于学生良好的表现, 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呢?
第一, 让孩子有存在感。我认为,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提问、讨论、合作、汇报等形式, 面向全体, 让孩子们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给他们搭建“精彩观念”的平台, 让他们“拥有精彩观念”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爱着我们每一个孩子;老师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 尤其让学困生感到“老师没忘记我!”久而久之, 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让学困生变“陪读”为“展示”, 又可以让孩子们从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感受存在的价值和被关注的愉悦, 最终必然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第二, 让孩子有集体感。为了让孩子在集体中快乐成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可以多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前, 设计有价值的、便于合作讨论探究的问题或活动, 然后小组内明确分工, 大家积极参与, 或解决一个问题、或探索一种思路、或达成一个共识……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让学困生别掉队, 让孩子在小组内畅所欲言, 在集体中各抒己见, 感受观点碰撞后的智慧火花, 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跳一跳, 够着桃子”, 让孩子们在团队中互相促进, 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就会有效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第三, 让孩子有公正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公正, 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上的公正, 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
要想做到公正, 首先要树立绿色评价的理念, 对孩子在每节课的表现、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对每一次合作的汇报、对每一次作业的批改、对每一次手抄报的完成、对每一次卫生打扫……都要及时客观、公正地评价, 或赞扬、或鼓励、或点拨、或委婉的批评, 使孩子们不断树立信心, 扬长避短, 朝着目标努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 就会越来越优秀, 越来越出色。
教育公平:呼唤与期待 篇4
1“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
文/陈初越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年春天的“两会”,“教育公平”的呼声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个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结果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17.8%,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200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校长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9.3%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
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一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三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最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事件,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和扩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继续扩大教育的不公平呢?
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元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例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摘自《南风窗》)
2 追问教育不公平
文/李亚彪 张乐 郭奔胜
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教育资源;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离教育资源最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倒挂”现象,再次成为2006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一个年复一年的“热点”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反差:有的大城市投巨资建起的中小学,一间教室的投入几乎相当于偏远地区一所农村小学的全部家当。北方一个地级市的中学,学校设有游泳馆、体育馆,教室里配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可在城郊的农村,有的孩子直到毕业还没摸过键盘。
这些事例,让代表委员们年年牵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龚玲代表曾在农村读完中小学,她桌子上摆着的关于建立城市优质学校和教师支援农村学校长效机制的建议格外显眼。龚玲清楚地记得,在去年的两会上,她就提出了调整教育资金投入结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建议。
从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的第一天开始,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和学校间教学质量差异等问题就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代表委员认为,教育属于二次分配范畴,更要重均衡,它是一种社会调节器,使所有人都能迈上公平接受教育的台阶。现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把很多贫寒家庭子女的发展之路给堵住了。
教育均衡同样成为基层两会的热点。在吉林两会上,有的省政协委员提出干脆取消“重点校”。改革以来,不少地方在省直及各市、县、区设立各种实验小学、中学,虽然也有教育的实验项目,但办起来确实成为社会印象中的“重点校”,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默认。有关部门不断支持、扶持这些学校,并给一些优惠政策。如允许招“择校生”,允许在普通中、小学校抽调教师等等,养出了一批名副其实的“重点校”。
“但愿明年的两会,这个热点能够降一些温。”高清代表等人期待地说。
两种“天平失衡”之痛
臧耀平是吉林省的一位农民,儿子在农村上的小学,多科成绩都很优秀,可就是英语不行,基础弱,考重点高中时受影响,被英语拖了后腿,差几分没有考上。
“现在城里学校从小学就开设双语教学,有的小学还有计算机班,这些在农村没有,否则儿子英语不会这样差。”臧耀平说,“农村家长为让孩子享受到同样好的教育环境,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城,到好学校就读,不得不异地‘择校’。可为了达到这种公平,农村家庭必须付出高额成本。”
“教育天平”的失衡,痛的不仅是学生。有些学校的处境,并不比臧家轻松。来自安徽省农村的余娜代表说,去年村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村小学配了电脑,学生却从几百个减到几十个,师资问题带来的教学质量差异,造成村小学不断萎缩。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代表不久前到西部开会时,甘肃等地高校负责人说:“如果你们学校要引进一个博士当教师,可能一夜间收到的自荐信如雪片一般;可我们拿出几万元的津贴也不一定能招来人。”几年前,一些西部省份的学校还发生过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流失几个教师的情况。
“这是一种‘马太效应’。”一些教育界干部说,优秀的教师资源不断地从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向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这种师资水平不断拉大的校际间差距,对“择校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伴随“择校热”带来的大量“择校费”,也源源不断流入优质学校,又加剧了薄弱学校师资的流失。在吉林省辽源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对校际间教师流动严格冻结,强调城市重点学校不允许去边远学校调老师。不过,行政命令难抵“市场规律”,只要有“重点校”,“天平”就会不断“倾斜”。
三笔不能不算的“公平账”
在代表委员眼中,教育资源“倒挂”现象欠了一笔不能不算的“公平账”。
城乡“倒挂”。全国中小学生80%在农村,可山西平遥县中学教师段志爱代表说,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同城市有很大差距。龚玲代表曾调查过,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只享有一半的义务教育经费和不到一半的基建投资。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与人口根本不成比例。建设新农村,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出路是依靠教育,可现在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却最缺乏资源。
区域“倒挂”。甘肃省的王智平委员说,西部和东部拥有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人口约3000万的甘肃只有十几所本科院校。在东部的江苏省,7000多万人口却有100多所大学。贫困地区脱贫要依靠教育,可当地高校资源多数贫乏,学生考大学难是个不争的事实。朱善萍代表说,部分高校虽名义上是全国招生,但实际上本地考生已超过70%。
本末“倒挂”。教育界的孙鹤娟代表调查了解到,在国内教育投入结构上,大部分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上了。前两年,有代表调查,占全国师生绝大多数的义务教育,所获基建资金投入却不到全部教育基建投资的三分之一,投入与所承担的任务不相称。占全国师生数比例很小的高等教育,却拥有近一半的基建投资。"基础教育是根本,可长期投入却是本末倒置。"楼文英代表说。
四根急需“打造”的调节杠杆
国家有关部门已看到教育不均衡问题。代表委员仍大声呼吁,“教育之车”的“公平之轮”仍需“踩油门”,提高转速。
2005年,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小学、初中实行“两免一补”,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可这些政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仍有差距。
孙鹤娟等代表委员建议,除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外,还要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中央财政掌握着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可以宏观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发展的差距。
国家应该建立一个体现地域投入差异的分配模式。如果依然是不均衡的投入,哪会有均衡的教育。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可以省级政府为主体;在落后地区,中央政府要成为投入主体。最终,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投入分配模式。
“教育投入对象重心下移、教育投资主体重心上移,又是两大调节杠杆。”孙鹤娟代表说,教育投入对象重心下移,指的是把投入更多地放在基层的义务教育上;教育投资主体重心上移,是让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更多地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孙鹤娟说,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全国义务教育中,中央财政负担只占极少部分,而乡镇财政负担绝大部分。如果投资主体重心仍在下面,许多县乡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达标而高筑的“债台”依然无法拆除。孙鹤娟说,师资问题的调配更是一个杠杆。尤其农村教育问题,不单单是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就能解决的,不少教师还要从贫困地区流向城市或相对富裕地区。国家可以建立一个“拉动机制”,鼓励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大学生“上山下乡”,优化农村师资力量,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希望中央主动平衡资源配置,强化向农村、向落后地区、向基础教育倾斜的政策”……一句句心里话,一件件议案、建议和提案,拨动着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的神经。(摘自:新华网)
3 “两会”代表委员给教育不公画像:一黑二斜三苦四丑
文/邬焕庆 顾瑞珍 周玮
在今年春天的“两会”上,在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声中,在社会关注、媒体聚焦之下,教育不公平再次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其“一黑二斜三苦四丑”的特点也暴露无遗。
“大家把这个问题揪出来谈,虽然是很不好看地给它画了个像,但目的是给它治病,希望教育能更加健康地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说。
一黑:“择校费”的黑洞
据《新闻周报》披露,在重庆市八中,没有上该校录取分数线者,择校费的起步价是3.5万元,低于分数线者每少10分增加5000元。在重庆市巴蜀中学,择校费起步价4万元,490分以下每少10分增加5000元。在重庆最好的重点中学,每年收的择校费竟然高达3000万元!
任玉岭委员说,教育不公最大的问题就是“择校费”,老百姓感受最深的不公平也就是如“霸王条款”一样的“择校费”。由于监管错位,“择校费”已经成为吞噬教育公平的黑洞,导致富校更富,穷校更穷,形成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
二斜:教育经费向城市、东部倾斜,优质教育向强校倾斜
民进中央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1995年到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此外,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向强校倾斜。“抓重点、树窗口、增政绩”,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黄泰康代表说,从这明显“倾斜”的两点看,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教育经费投入还存在“嫌贫爱富”的不公平现象。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两个“倾斜”使得不同背景的孩子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上都不公平。
三苦:苦了家长、苦了弱校、苦了农村
苦了家长: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而为了孩子能挤进“好学校”,家长们不惜降低生活标准供孩子上学,教育成本激增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的心头之苦。公民享有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家长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手段。
苦了弱校:全国共有55万所中小学,其中2%左右为省市级重点学校。最保守的估计,光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至少在百亿元以上。而这笔巨额的费用,在被上级主管部门“提成”一部分后全部装进这2%“大款”学校的腰包,而其他98%的一般学校则只能维持生存。
苦了农村:在农村,由于乡级财政能力的不足,县际之间、乡际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义务教育实施受阻。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贫弱地位始终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适龄儿童上不了学现象依然存在。
周同甫、王晓秋委员认为,如果说因为孩子上学使家庭变得贫困,那是整个社会的不幸。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4%的指标应尽快落实,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统筹安排。
四丑:特权、霸道、垄断、腐败
和任何不公平一样,教育不公平的背后存在着很多丑恶现象,而教育不公平也导致、衍生出一些社会丑恶现象。
代表、委员们认为,教育不公平首先暴露出的是特权思想和公权垄断。手中掌握教育资源的人家的孩子有好学上,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买学上。一批政府重点扶植的优等学校,垄断了当地几乎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经费、师资、学生等。
而这种特权和垄断的存在,又衍生出了霸道作风和教育领域内的腐败。这种霸道,不仅体现在民办学校被压缩生存空间,无法与公办学校公平竞争,也表现在个别好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盛气凌人的作风上。而有了这些温床,必然滋生腐败,近几年教育系统频发腐败大案就是一个明证。
方廷钰委员说,富优贫劣、东“肉”西“汤”、城足乡缺、公霸民弱,这所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形式,都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而教育不公导致的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更是一剂“毒药”。解决教育不公问题,是人民群众切肤之痛的呼声,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需要。
期待与思考 篇5
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 在落实国家医改政策过程中, 特别是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 越来越感受到财政补偿政策的影响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一、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
所有的收入上交财政, 所有的支出也必须经由政府财政批准, 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切断医务人员的业务收入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医改之初, 从顶层设计时收支两条线便一直受人追捧, 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医改公益性的有力保障措施。但实践告诉我们这里问题很多, 其中最为突出的, 就是在很多乡镇卫生院已经出现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推诿病人、骨干人员流失、医疗功能弱化、卫生院办事效率低下等现象, 卫生院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分析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诸多问题的原因:1.对地方财政能力依赖性太强。财政富裕的地方尚能保证补偿及时到位, 财政收入不足的地方则不但政府补偿不能到位, 自己的收入都有可能被截留。2.各种申请批核的流程复杂。卫生院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经镇分管领导、镇长、财政等审核批准, 环节增多, 严重降低了办事效率。3.院长管理难。院长已经失去了实施独立管理和决策的权力。作为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 没有了经济调控权, 让院长越来越感受到管理过程中的艰难。4.财政干预。因为财政给钱, 所以要理所当然地干预卫生院的各种决策, 外行管理内行, 许多做法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 常处于扯皮之中。
照片转自相关网站。
二、收支差额补偿
对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差额部分由政府统筹财力予以足额安排。这种听似合理的补偿办法, 尽管有“足额”这样诱人字眼的装饰, 却仍然不能掩饰其制造新一轮“大锅饭”的实质。它最大的好处在于有效地和了“稀泥”, 最大的坏处在于扼杀了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卫生院而言, 收入多则补助少, 收入少则补助多, “奖懒罚勤”让乡镇卫生院之间毫无公平性可言, 干多干少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对卫生院职工而言, 尽管理论上存在根据绩效考核进行分配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说法, 但实际上, 现行绩效工资政策是实行总额控制下的绩效分配, 有限的绩效分配空间和因为“绩效工资”、“财政补助”就是“皇粮”的思想, 决定了绩效考核在乡镇卫生院难以操作。科学的收支差额补偿应该落实在科学的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在这种补偿模式里提到“核定的经常性收入和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界定是“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就核定收入而言, 前三年是没有财政投入的三年, 换句话说是市场经营的三年, 在有“过度医疗”泡沫下的数字能否作为核定收入的参考值得商榷。更重要的是这种核定模式决定了乡镇卫生院之间根本就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前三年经营状况好的卫生院理所当然的要背负越来越沉重的“核定任务”的数字包袱。另外卫生院在日常经营中所进行的业务和提供的服务, 其成本复杂, 既有合理的, 也有不合理的, 哪些应该补偿, 外部监管人员没有这样的能力、精力和技术手段来进行鉴别、审查、核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医疗收入结构发生改变, 成本也相应变化, 再加上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还很不健全, 特别是没有建立起单病种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框架, 费用控制机制薄弱等等, 上述因素为核定收支、差额补偿的科学性提出质疑。
照片转自相关网站。
上述两种财政补偿方式有两个共同点, 那就是其一, 强调政府干预卫生院的内部管理职能;其二, 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切断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之间的链条。应该说出发点无可厚非, 但根据我们在基层的实践来看,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 就是都严重忽视了医疗卫生行业作为服务行业所具有的企业运行的特质, 忽视了卫生院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卫生院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重大影响。两种政策在追求乡镇卫生院实现公益性的良好愿望的过程中, 都一样以“大锅饭”的结局严重挫伤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让基层医改难以按预期的目标前行。
强调公益性是否就意味着要牺牲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否就要和过度医疗划等号?难道公益性和积极性之间真的无法调和?有没有办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思。
作为基层医改的实践者, 作为基层卫生院的院长, 我们在寻找, 也看到了第三种财政补偿政策带来的改变, 这就是财政定补。
三、财政定补值得期待
“定项补偿”是针对乡镇卫生院的支出项目, 明确哪些支出项目由政府安排, 哪些支出项目由乡镇卫生院通过服务收入弥补。“定项补偿”把政府责任和卫生机构责任规定得清清楚楚, 也把政府主导的实现形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环节划分得明明白白。
(一) “定项补偿”的政策依据和设计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应该负责补偿的四项内容, 即“政府负责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按国家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 这是乡镇卫生院“定项补偿”的政策依据。
“定项补偿”在操作上需要把握二点, 其一是卫生局设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乡镇卫生院的一部分收入是依托市场交换获取的, 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 公益性就有可能被削弱。县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收支监管中心”, 卫生院的所有收入都必须进入监管中心的账号, 所有支出按照审定的预算执行。同时卫生局必须加强行业监管, 加强对一些核心指标的监控, 如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住院和门诊人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其二是财政放权。把管辖权还给卫生局和卫生院院长, 相信市场经济规律和卫生局能把卫生院引导在公益性的轨道上, 弱化乡镇卫生院一味逐利的动机。
(二) “定项补偿”是实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前提。
当前制约卫生院医务人员积极性的, 除了“收支差额补偿”的财政补偿政策外,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绩效工资政策。现行的总额控制的绩效工资政策被称之为“天花板”政策, 这一政策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让卫生院医务人员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意义, 它和“收支差额补偿”一起“有效”制约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如果不突破绩效工资的“天花板”,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
(三) “定项补偿”是乡镇卫生院改革过渡期的理想选择。
“定项补偿”明确了政府和卫生院各自的责任, 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结合到一起, 更为主要的是它没有全盘否定医疗市场客观存在的事实, 愿意使用并相信经济规律在市场中的调节作用, 把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到一起, 继续授予院长市场经营的权力。通过定项补偿支撑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和绩效工资制度带来的压力, 支持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补偿方式阻止了“大锅饭”的“复辟”, 是现行政策环境下把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有机结合到一起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补偿机制。
教育的期待与催化 篇6
接手二 (3) 班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这个班级有“无事生非”的小磊;有“上课神游”的小慧;有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的小涛。我们将这些学生称为“特殊学生”。但这些孩子真的就没有闪光点吗?其实不然, 经过一年的相处, 我们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
“无事生非”的小磊, 一直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 刷存在感。似乎每天不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就不能证明他的存在。一次上课, 我答应会给表现好的孩子一些奖励。课上, 大多数的孩子都积极主动, 虽然有几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 偶尔神游一下, 但马上就能调转船头, 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表扬到。下课后, 小磊跑过来问我:“老师, 我今天表现好不好?”我说:“好啊, 如果以后天天这样就更好了。”他郑重其事地点头, 我送了他一支铅笔作为奖励, 他笑的样子让我至今难忘。是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哪怕表面上看上去毫不在乎, 但内心一定有这么一团小小火苗, 如果教师能够将其点燃, 那该是一团怎样的熊熊烈火?在公开课上, 其他孩子面对一百多个教师, 都有点胆怯, 可偏偏是这个喜欢“无事生非”的孩子, 不时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我也变得放松起来, 忘记了这是“赛课”, 回到平常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和孩子们尽情享受探索新知的旅程。
我想说:“孩子, 谢谢你。”
小慧和小磊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如果你不留意, 几乎感觉不到小慧的存在。上课时, 她总是摸自己的东西, 这让所有的教师都头疼不已。这孩子上课有没有听讲啊?到底天天在干什么啊?其实, 小慧是个聪明的孩子, 只是她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教学内容没能引起她的兴趣。于是, 下课后, 我没事就找她聊天, 特别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让她到我身边来坐, 给她夹点她爱吃的菜, 了解她平时喜欢什么、对什么课比较感兴趣等。渐渐地, 我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 她有时也能跟我分享她所感兴趣的东西。其他孩子每次打饭, 走过我们身边, 有时会很羡慕地来句“:呦, 小慧你是VIP呀, 跟周老师坐一起吃饭!”这时的小慧总是向我投以微笑。当然, 最大的改变是上课的时候, 她能认真听课了, 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我想说:“孩子, 老师相信你!”
小涛是个“丢三落四”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快要被逼“疯”了。一次, 班级有孩子把数学书落家里了, 恰好小涛这次是带着的, 我说:“你看, 上课没书怎么行呢, 看看人家小涛早就把这个坏毛病改掉了。”就是这次不经意的表扬, 使小涛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从此以后, 他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但不再“丢三落四”, 连上课都积极主动了。期末的几天, 他上课非常认真, 我时不时地抓住机会, “狠狠”地表扬他。面对这个从来没得过奖状的孩子, 我夸下海口说:“小涛这次期末进步一定会特别大, 到时周老师一定为你单独发一张奖状。”但是平时成绩基本都在倒数3 名里面的小涛, 真的会像我期望的那样吗?当成绩出来时, 小涛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进步, 数学他考了96 分, 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了。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他再一次笑了, 笑得如此灿烂。
我想说:“孩子, 你真棒!”
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对“特殊学生”, 抱怨和放弃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迎难而上, 方是解决之道。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抚摸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多给学生一些关爱, 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让孩子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坚定信心, 不轻言放弃, 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期待中考与课堂更和谐 篇7
考题1.对于二次函数, 如果当取任意整数时, 函数值都是整数, 那么我们把该函数的图像叫做整点抛物线 (例如:y=x2+2x+2) .
(1) 请你写出一个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整点抛物线的解析式. (不必证明)
(2) 请探索:是否存在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的整点抛物线?若存在, 请写出其中一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部分答案: (2)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抛物线, 则对于抛物线y=ax2+bx+c.
当x=0时y=c, 当x=1时y=a+b+c,
由整点抛物线定义知:c为整数, a+b+c为整数,
所以a+b必为整数.
又当x=2时, y=4a+2b+c=2a+2 (a+b) +c是整数,
不存在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的整点抛物线.
【评析】解决本题的主要依据是“整除的性质”, 而它是原《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整除的性质”没有哪怕是“一星半点”的要求.此题一出, 教师们热议:是否需要在课堂上插入“奥数”片段.
考题2.问题探究
(1) 请在图 (1) 的正方形ABCD内, 画出使∠APB=90°的一个点P, 并说明理由.
(2) 请在图 (2) 的正方形ABCD内 (含边) , 画出使∠APB=60°的所有的点P, 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
(3) 如图 (3) , 现在一块矩形钢板ABCD, AB=4, BC=3.工人师傅想用它裁出两块全等的、面积最大的△APB和△CP′D钢板, 且∠APB=∠CP′D=60°.请你在图 (3) 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和P′, 并求出△APB的面积 (结果保留根号) .
部分答案: (3) 如图 (4) , 画法如下:
1) 连接AC;
2) 以AB为边作等边械ABE;
3) 作等边△ABE的外接圆⊙O, 交AC于点P;
4) 在AC上截取AP′=CP.
则点P、P′为所求.
过点B作BG⊥AC, 交AC于点G.
在Rt△ABC中, AB=4, BC=3.
【评析】本题第 (2) 、 (3) 问都是建立在“基本轨迹”基础上的, 而“基本轨迹”在新教材中已被删除, 新教材课堂一般不会涉及这部分内容, 这使得学生面对此题找不到切入点.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相比旧版教材有一定的增删, 旧版教材部分教学内容所对应的一些好题好解法已不适合出现在现今的试卷上, 否则会诱导教师将刚“丢掉”的又“拾起来”.
考题3.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
sin (α+β) =sinαcosβ+cosαsinβ…… (1)
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2)
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 如:
根据上面的知识, 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如图, 直升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60°, 底端C点的俯角=75°, 此时直升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 求建筑物CD的高.
(Ⅰ) 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 抛物线C1上任意一点P (xp, yp) (0<xp<1) .连接PF.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Q (xQ, yN) , 试判断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部分解答:
理由如下:
如图, 过点PP (xp, yN) 作PM⊥AB于点M,
则FM=1-xp, PM=1-yp (0<xp<1)
所以Rt△PMF中, 有勾股定理, 得
PF2=FM2+PM2= (1-xp) 2+ (1-yp) 2.
又点P (xp, yp) 在抛物线C1上,
即PF=yp.
过点Q (xQ, yQ) 作QN⊥B, 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N,
同理可得.
又∠PMF=∠QNF=90°, ∠MFP=∠NFQ,
所以△PMF∽△QNF.
这里, PM=1-yp=1-PF, QN=yQ-1=QF-1.
【评析】考题3的解题依据是“两角和的三角函数”, 考题4的编拟源于“抛物线的定义”, 这两个知识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也是难点, 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学生在考场一时无法面对.高初中衔接题对学生来说新鲜有趣, 中考中考这类题不仅可以不落俗套, 更可考出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但这类题需要背景的铺垫, 适宜设计为阅读理解题型.
警觉与时间期待效应综述 篇8
1 警觉系统
1.1 注意的三个子系统
注意通常被认为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警觉系统、定向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 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职能。警觉系统也叫持续性注意, 通过维持有机体内部较高的唤醒状态, 使得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定向系统也叫选择性注意, 负责将注意资源有选择地分配到视野的相关区域, 同时强化感知觉加工过程。当认知系统面对计划、决策、冲突解决和克服习惯化行为时, 执行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近来, 研究者们把对注意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考察三个子系统的独立性以及相互间交互作用的检验层面。Fernandez-Duque等人1997年发现, 定向系统和警觉系统不存在交互作用。Fan等人在2002年的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 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 注意的三个子系统:警觉、定向、执行控制彼此独立, 不存在相互影响。
1.2 警觉的分类
根据测量警觉的任务不同, 有研究者将警觉分为两种类型:持续警觉和短暂警觉。持续警觉又称警戒, 它指的是一段时间以内有机体内部自发的觉醒或唤醒, 是执行认知任务时所必须的激活状态, 即我们所说的内源性警觉, 这种警觉往往缺少外部线索。短暂警觉则通常与目标出现之前呈现的警觉信号所引起的非特异化的激活相联系, 及我们所说的外源性警觉, 它往往具有明显的外部线索。
2 时间期待
2.1 时间期待的定义及研究范式
通常, 人们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会存有某种期待, 在事件并未发生之前就利用外在或内在的线索形成一种准备状态, 并对事件发生的时刻做出预估和判断, 即所谓的时间期待。
时间期待领域的研究使用最多的范式是FP范式。FP指的是警觉信号消失到目标出现之前的那段空白时间, 即等待时间。研究者们通过采用两种FP实现对时间不确定性的控制。一种是固定FP, 即在一组实验的试次中FP相同, 此时被试可以对目标出现的时间进行有效预测;另一种是变化FP, 即在一组实验中的FP不固定, 它在几个可能的FP之间随机出现, 被试无法对下一个试次中的FP进行有效预测。
2.2 已有研究成果
前人一系列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出现的时刻与预期的时刻一致时, 被试的反应时较短;而当目标出现的时刻与预期不一致时, 被试的反应时较长, 即时间期待效应。
通常, 一系列有节律的刺激容易使被试建立较强的时间期待, 当目标出现在预期时刻, 可以迅速得到加工。Schroeder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 初级感觉区域 (V1和V4) 脑电波的震荡是传递相关事件时间模式的载体, 因而当富有节律性的目标出现在期待的时刻时, 皮质兴奋性达到最大值。这说明由节律性模式引发的时间期待能够直接调节感知觉的兴奋性, 进而影响早期视觉功能。
以往的文献对警觉和时间期待的定义尚存在模糊之处。一些研究者在时间期待概念的基础上定义警觉。例如, Dye等人2009年将警觉定义为一种“利用包含目标出现时刻信息的线索将注意引向特定时间点的能力”。其他心理学家则给出了警觉更为宽泛的定义:Sturm和Willmes认为警觉是一种“面对外源性线索或刺激时短时间内提高反应准备性的能力”。
因为无论是定义还是时间维度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 大量研究中报告的关于警觉和时间期待的实验结果十分类似。有些研究者把它们归结为警觉效应, 另外一些研究者将其视为时间期待效应。
摘要:注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警觉作为注意的一个子系统, 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时间期待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中报告的关于警觉和时间期待效应的实验结果也十分类似。时间期待的建立过程中涉及警觉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警觉,时间期待,警觉系统
参考文献
百度,期待与你结缘 篇9
你好!
对你的关注,从一件我不太认同的事情开始。
去年偶然看到百度在某娱乐节目上做公开招聘,李彦宏也来到现场,以调侃的方式来面试远道而来的求职者。当时我对这种行为持怀疑态度,毕竟招聘本是件严肃的事,何况以百度的名气本不需以如此方式做企业推广。因此,当时我颇认为百度有拿求职者的真诚当儿戏之嫌。
后因工作关系,我有幸对百度的公关总监朱光先生进行了面访。问及此事时,他坦承那次确实带有推广色彩,但在节目中通过面试的求职者确已任职百度,所以公司的真诚态度毋庸置疑。在采访当中,面对我提到的“潜规则”“裁员风波”等风口浪尖的话题,朱光都平静应对,没有打官腔,而是例举了“职商大赛”、建立校园实验室等项目来强调百度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虽然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是公关的职责,但面对那张朴实的脸,我还是无法将它与“千锤百炼”“舌灿莲花”等词语划等号。就在那一瞬间,我心底里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想作为员工亲身体会百度的企业文化。而这,绝没有丝毫的挑刺心态。
作为一名普通人,个人求职并不敢挑三拣四,无非就是最关心两个方面,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有了目标,我便在网上开始了对百度的扫雷似的搜索行动。
很遗憾,身为一名文科生,我没有熟识的百度人,不过我对百度“师傅带徒弟”的工程师文化却早有耳闻。学校BBS里几篇关于入职百度的文章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点,大家普遍认为入职的前两个月是技能爆炸性增长的阶段,每天都会累得半死,但始终被成长的喜悦笼罩着。百度著名的“29条军规”里有这样一句:帮助别人,成就自己。事实上,当一种文化已经成为行为习惯的时候,你无法形容这种简单的伟大。因此,我便在入职文章中看到了这样的话:
“××是个编程大牛,技术水平高超,经常到处救火。我有过凌晨3點给他打电话求救的经历,有过一个小问题耗费他一下午来帮忙解决的时候。除了谢谢,我无以为报。而除了谢谢,他也从不要求更多。”
于是,我知道了:在百度,你不仅可以站在技术的制高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成长不需勾心斗角。
关于福利待遇,百度很透明——不按照学历定薪水,而是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位确定待遇标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有多大本事就拿多少钱。事实上,百度是国内待遇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百度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员工曾自曝百度大厦内部的状况,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弹性的工作制、吃不完的零食、随时组队三国杀、拖鞋短裤进出公司无障碍、开会时花生瓜子齐上阵,而最诱人的是其平等交流的文化——可以不论员工等级直呼其名;上司房间的门永远打开;不用通报可随时交流问题;至于每周五的例会就更奇特了,公司高层如数到场,不管工作、生活、感情甚至婚姻上的问题,领导都会帮你排忧解难。
为了亲近你,我做了不少功课。而这一切使得你当初在我心中播下的嫩芽已经抽叶开花。作为一名奔波在2012年的职场人,“百度”这块招牌在我心中早已是纯金铸造。虽然进入百度的机会依然需要等待,但我相信,一份期盼,一份努力,终能让我与百度在2012年产生美妙的缘分。
此致!
资深媒介经理 Missy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期待 篇10
品牌对消费者而言, 究竟代表了什么?简言之, 首先从理性层面, 它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其次从感性层面, 品牌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的基本关系, 这种关系也就是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 也正是企业长久稳定的利润保证。正如Joel backaler在《China Goes to West》中说的, 成本与产品制造相关, 而品牌自身就拥有超越成本的内在价值。因此, 在面临相似产品的选择时, 消费者愿意为这种内在价值付出代价。曾在星巴克和耐克担任营销负责人的scott bedbury曾说, “从长远来看, 一个伟大的品牌可以走遍世界, 跨越文化障碍, 同时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沟通, 创造规模经济, 让自己处于价值链的高位段, 这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收益。”
2014年中兴的高端机型努比亚出现在彭丽媛女士手中的那一刻, 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梦想随着“中国梦”开始启航, 与此相关的品牌传播工作也登上国际舞台。随后努比亚公布的品牌战略路线证明了这一点。2015年多方合作稳固国内市场;2016年加强国际市场布局, 全面大规模进入全球有价值地区;2017年成为全球知名手机品牌。刚刚落幕的Ces展会上, 努比亚的高调表现赚足眼球, 从深耕国内到国际市场初现峥嵘, 努比亚的发展步伐可谓迅速。
努比亚只是一斑。2015年对于千万中国品牌来说, 可谓自主品牌建设元年。新一届领导人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概念, 主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进行产业升级;同时, 持续的开放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升级的消费和逐渐成熟的市场, 使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对于竞争的重要意义。自主品牌的品牌建设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初, 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上, 由专家学者协同网友共同评选出10个行业内的100家中国自主品牌企业作为“百佳自主品牌企业”, 并鼓励其他企业效仿。峰会上发布的《2015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分析梳理了目前自主品牌的发展脉络和前景, 并提出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与31个二级指标的“中国自主品牌‘5力模型’”, 用来衡量自主品牌的实力。这种自上而下的品牌建设努力, 值得称道。
以国产手机品牌国际化为代表的品牌建设取得的一些成果也颇为喜人。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发布的《2015国产手机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 国产手机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5%。在国产手机品牌阵营中, 华为全年手机发货量突破1亿部, 登上全球手机厂商销量第三名的位置。凭借多年在芯片研发、产品设计和品牌设计等环节的沉淀和积累, 华为终于在2015年凭借M a t e8等多款中高端机型对智能手机巨头三星和苹果形成有力冲击。
华为毕竟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 无论企业发展思维还是品牌执行力都让全国的其他企业望其项背。在现实中, 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品牌建设状况仍是参差不齐, 耐人寻味。正如《2015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 建立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重重。而笔者认为, 其中最大的挑战可能仍集中在于意识层面。虽然由于传播环境和政策的一些积极变化, 公司 (特别是国有企业) 的管理层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极端且粗浅地误以为, “做品牌就是换个新logo, 营销就是在央视上投广告, 公关就是付费给记者”, 但仍存在有不少公司依旧认为营销和品牌建设工作等同于有形的“消费型支出”, 就像企业购买设备, 或者像生活中购买日常消费品一样。其实, 品牌的本质是无形的, 无实体的, 它是产品和企业所具有的感性的、可传播的内容, 并非简单的产品和企业的本质, 不能把它当作消费品来对待或理解。米尔顿·科特勒也曾说过:“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一种‘爱’的忠诚度, 一个传递情感的平台, 这个平台就是品牌。”对于品牌, 能用得较多的词是培养、感受、理解、体会, 而非触摸。品牌工作的核心也是唤起人类情感和知觉, 而非生产可拥有和占有的物品。
在有了品牌本质无形的共识下, 我们方可进一步根据消费者在消费决策过程中的可察之处, 有意识地构建这种感性的可传播内容。过往, 这种消费者洞察可由调研得出;而在当前的数字时代, 海量的、随处可见的消费数据则已隐含了这种特点, 且亟待发掘。例如最近淘宝发布一组数据所揭示的消费趋势: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对商品的健康、智能、个性的注重, 以及整体消费趋势的年轻化, 将会诱导传播内容向此一方向倾斜。这一点, 可以作为很多品牌自身建设的依据。
数据在消费者洞察中的重要作用再多强调都不为过。然而根据第一财经、明略数据、秒针系统联合推出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调研报告》, 超过半数的中国企业对数据营销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中国很少有企业像沃尔玛一样, 除了自产数据又收购大量数据分析型公司, 大多数品牌主并没有财力物力方面的实力, 也不愿投入到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国内大数据在营销上的应用开发仍集中在第三方数据公司。掌握各数据源的巨头也谨守自己手中的数据资产, 不愿共享。譬如上面提到的阿里系, 譬如合作之后的腾讯京东, 因此中国的整个大数据产业链仍不成熟, 未来依据数据产出消费者洞察的路仍然很长。
另一个意识层面的难题是, 中国企业似乎并不相信营销 (包括公关广告品牌建设) 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因此对比销售部门, 营销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明显次之。在中国很多大公司里, 营销部门的地位都并不是很高, 企业对营销部门的认识, 多仍聚焦在产品发布和广告购买的短期行为上。然而必须要认知的是, 营销的意义在于用短期的销量刺激, 来服务于长期的品牌资产建设。这种战略性的实效作用, 需要企业做到长期与大量的投入, 才会凸显与见效。
可喜的是, 一些成功建立了品牌, 塑造了良好产品口碑的公司, 多已经或正在营销的战略性目标上做了大量投入, 包括引进合适的人才, 汲取先进品牌的运作经验, 以及积极寻求外部专业公司的意见。例如家电行业中以海尔为代表, 通讯行业中以华为为代表, 均以营销为先导, 技术研发为依托, 已一定程度成功地将自主品牌扩展到全球, 同时, 已经或者正在迫使外资品牌转换在中国市场的角色。
中国汽车行业旷日持久的自主品牌建设工作也说明了这一点, 以奇瑞汽车为代表。奇瑞经历众星捧月的黄金发展时期, 连续12年成为自主品牌出口冠军;经历四大品牌的兴衰, 止步于曾经蔚为自豪的多品牌战略;尽管全力买入世界级品牌, 但却又不得不经历高端品牌梦想的破灭;直至最近, 才又有“一个奇瑞”的战略调整, 将发展重心转移在研发上。此次奇瑞重新找到发展目标和方向, 我们期待它创造属于自主的二次辉煌。汽车行业钻研自主品牌建设的多年时间里, 得失高低恐怕都是非常痛苦的经验。不过好在多年的努力也算是卓有成效, 在最近的一次消费调查中, 数据显示已有54.7%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消费抱有热情。
在“新常态”的趋势与背景下, 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完成类似于车企的自主品牌崛起与转型,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使这种努力存在更多可能性, 然而, 对技术和人才的倚重则是始终不变的原则, 必须切记。除此之外, 以消费者洞察为核心所构建的传播内容, 绝对可助自主品牌一臂之力, 帮助其精准定位, 深耕细分市场, 获得飞速的成长。
【期待与思考】推荐阅读:
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散文07-20
行李箱里的爱与期待作文05-25
总有一种期待期待陌生人也幸福作文11-30
期待疗法05-31
期待精神06-08
社会期待06-24
教学期待08-06
期待视野09-16
学生期待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