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美好愿景(精选4篇)
期待美好愿景 篇1
教师:量大面广, 不知如何做起
“家校结合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我们也想把它搞好, 但是真的很难。”武威市某农村小学教师张老师说。家校结合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在开展时常常收效甚微, 教师要想做好家校结合这项活动, 在农村地区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在谈到家校结合的经验时, 张老师显得一筹莫展。
“家校结合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很重要, 学校非常重视, 每学年都要组织召开两次家长会。”当记者问及家校结合的主要形式时, 张老师翻来覆去说的只有开家长会、家访和找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这三种方式。当记者问她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时, 张老师很诚恳地告诉记者:“主要是谈学生的成绩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像张老师这样面对家校结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教师并不在少数。张老师非常感慨, 年龄较大的农村教师对现代通讯工具了解得较少, 无法通过网络媒介拓宽家校结合的渠道。
至于家校结合的方式, 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霍军说:“近几年有些教师用短信的方式跟家长沟通, 很灵活, 即可群发班级公告, 也可单独交流。个别教师用QQ跟家长交谈, 我很赞赏并倡导这种灵活方便的交流方法。这种方法有效率, 为家长和班主任都节省了不少时间, 又很快捷、直接。”
在谈到现代技术手段时, 特级教师李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李老师告诉记者, 现在很多学校都广泛使用校讯通, 校讯通作为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 能够帮助教师增加同家长沟通的机会,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通过手机短信, 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等信息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使家长及时、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
但是, 部分教师过度地使用校讯通, 也严重地干扰了家长的日常生活。家长每天频繁收到教师的短信, 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反而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
“校讯通的使用频率应维持在一个度上, 过度地依赖校讯通容易干扰到家长的生活, 降低校讯通的可关注度, 造成信息的泛滥。”李老师说, 教师使用校讯通时, 应该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度,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独特之处最好及时记录下来, 闲暇时整理成对学生的短评发给家长。这种具有针对性的非群发式的短信, 家长更容易接受, 也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及用心。
值得注意的是, 校讯通作为家校结合的沟通方式之一, 也存在着弊端。校讯通在多数学校只是教师向家长发送学生在校情况的信息, 家长很少通过校讯通反馈意见和建议, 即便是家长知道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教师依然不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所以其常常表现为单项沟通, 缺乏互动, 违背家校结合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初衷, 久而久之, 校讯通就演变成教师一厢情愿的发送, 家长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
在说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问题时, 李老师说:“很多老师和家长谈话时, 不由自主地就会显露出优越感和凌驾于家长之上的态度, 其实这是沟通中最忌讳的一种表现。”
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段天喜认为, 当前家校结合的低效在于教师自身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个别教师的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欠缺、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 不主动联系家长。”
关于教师和家长交流时关注的重点, 特级教师李老师说:“教师谈得最多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注意安全, 和家长分享一些安全常识。家长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他认为, 家校结合的宗旨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多的是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家校结合中要适当地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
家长的困惑: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关于家校结合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问题, 记者在兰州市部分中小学采访时发现, 虽然一些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很多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一名兰州一中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他们目前与老师的联系仍然停留在打电话或到学校访谈等传统的基础上。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中学生家长这里反而没有了用武之地。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班主任老师来完成的。家长所能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仅有传统家长会一项, 长此以往, 便陷入了家长干着急、老师忙不过来的恶性循环中。
高中学生张乐乐的母亲王芳 (化名) 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孩子刚进校的时候, 王芳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 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可是家委会只开了一两次全体会议,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慢慢地, 王芳的热情也消逝了。
让王芳最揪心的是, 孩子进入高中之后, 各种大小考试接踵而来, 压力也越来越大, 王芳发现, 孩子越来越不希望母亲插手她的学习了。加之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多多少少有叛逆心理, 这也使本来融洽的母女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谈到家校互动上, 王芳说得最多的就是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和王芳有同样困惑的家长并不少见。家长们已经意识到教育应当是由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来进行的, 完全将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是不理性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是, 目前除了配合老师要求的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督促学习之外, 他们找不到其他任何可以合作的方式。
学校: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在采访中, 记者了解到, 小学生因其年纪较小, 学习压力较小, 家校的交流能够触及的范围相对较大。家长与学校的联系相对紧密, 小学的家委会也能够在实际运作中起到一些作用。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 他们通过qq、微信、微博等电子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沟通, 在外出聚会、文体等活动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而在初中、高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家校联系中最主要也是双方最关心的话题。在这种大环境下, 学校往往是以自身为主导, 家长的配合少之又少, 更不要说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一名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学校给家长配发了听课证, 家长可任意去学校听课, 但真正去的家长并不多。
在机构设置上, 很多学校没有专门负责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部门, 更没有专职的老师或是家长建导员、专家理事、教育督导员等, 作为班级负责人的班主任往往身兼数职, 既要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 安排班级各种活动, 又要扮演学生生活教师的角色, 兼顾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而在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做到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 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然而, 要实现畅通的家校互动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家校合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其家委会的模式已较为成功。
学校每个班级的家委会都根据家长的工作性质, 设有文艺、财务、后勤等专项职务。学生赵楠 (化名) 的家长告诉记者, 家委会的凝聚力非常强, 他们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是通过微信群等电子媒体来实现的。由于孩子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 课余时间他们还经常自发组织全体家长带学生一起出游、踏青, 在亲子游戏中, 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加深了, 他们愿意跟爸爸妈妈说自己的心里话。与其他家长之间的沟通也使得他们能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此外, 学校还开展“家长讲坛”、“学生讲坛”等常规活动, 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来, 如有的学生父母是公安干警, 学校就安排他为学生作安全知识的讲座。这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有效多了, 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 也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
赵楠的家长告诉记者, 在师大附小, 他真正感觉到了现代教育的魅力, 学校给予家长以尊重, 大小事情都能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 为家长搭建平台, 而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对他们来说, 与学校关系的融洽, 除了能够增进感情、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表现之外,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孩子们愿意自觉学习, 更重要的是, 在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中, 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期待美好愿景 篇2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1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19、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20、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2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曹老大的美好愿景 篇3
关于登山
在中国,除去岛屿,越往南人们的脚步越快。尤其到了深圳这个极度高教的城市,你会发现,人们走路甩臂的速度要比其他地方快上许多。在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下,他们需要放松、宣泄和锻炼,于是乎徒步圈便成了他们聚集、交流、活动、社交的圈子。
说到这个圈子,不得不提曹峻。从1990年的玉珠峰攀登开始,他表现出了优秀的全局的把握能力,登山的组织能力、协调和指挥的能力,使他在往后的多次攀登活动中众望所归的承担了队长的重任。
1998年北大校庆,曹峻受山鹰社邀请并担任队长,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为母校献礼。作为队长的他,参与了攀登前期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善各个细节,为整个攀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真正攀登的过程中,作为队长的曹峻意识到人本营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坐镇指挥,以确保前方队员的安全,这个团队里只有他一人能担当这个角色,于是曹峻上到5700米就撤回到了大本营。
也就是说,作为队长的曹峻本人并未登顶。对于登山者来说,站在峰顶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或许那不能代表征服了自然,因为太自然并不屑于和人竞争。但是对登山人来说,站在峰顶至少意味着证明自己、实现梦想。曹峻选择放弃,不见得伟大,但是绝对是一个男人的选择,身体在山下,灵魂在峰顶,彼时,曹峻本人没有和队友在峰顶吹风,但是我相信,站在顶峰的兄弟们,人人心中部有一个“曹老大”。
2004年对登山界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国人首登四姑娘山的幺妹峰,即使现在看来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攀登作品。作为队长的曹峻又一次没有出现在登顶人员名单中。在冲顶前他再一次下撤了,原因很简单,曹峻的儿子在出征幺妹峰前才出生两个月,他在临冲项前收到妻子的一条短信,内容很简单:儿子会笑了啊!看到这信息,眼前被山友们称为东方圣山的幺妹峰已变得无足轻重。于是他毅然下撤,回家去看儿子。
在他看来,登山队是一个整体,队伍里只要有人成功登顶,就是整个队伍的光荣。在曹峻的限里,登顶那一霎那的成就感并不是最重要的,享受过程的乐趣以及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比其他感受都来得重要。
关于协会
曹峻认识的第一位深圳山友就是王石,那是在2000年玉珠峰山难的时候。当时有五位登山勇士遭遇不测,全国各地山友纷纷自发前去救援,王石在基地负责善后以及安慰遇难者家属的工作,而曹峻则负责前线救援工作。2001年的西藏登山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聚集在这里,协助举办这一盛大的节日。曹峻与王石再次相遇,在王石的引荐下,曹峻结识了一群深圳山友,志趣相投使曹峻萌生了南下深圳的念头。
2002年曹峻正式来深发展并加入万科,2003年以深圳人为主的攀登队登顶珠峰,为鼓励当时正遭受非典侵害的国人。此后,曹峻和王石等人均意识到,需要有一个组织代表深圳的民间登山力量,另外,2003年起户外群体严重安全事故频仍,人们意识到,户外运动光有热情和体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于是在2004年5月深登协正式成立。
协会成立之初,人员都是兼职并无行政人员,爱好者无偿服务,但恰恰是因为是志愿性质,人员配置以及工作时间都不好把握,那么就造成了在开展活动、培训教育等诸多方面陷入被动的情况。曹峻认为,这样下去协会并不能得到稳定健康地发展,于是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2006年曹峻辞去了万科的职务,全职加入登协。
他带领着协会用行动和精神,填补着政府与NGO(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空白。在中国,几乎没有人这么干过。
深登协,是全国领先的户外运动协会,也是曹峻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载体。他以自己对山野活动的经验和技术,带领着户外运动教练为广大市民提供户外运动推广、教练成长计划、安全教育、运动指导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并积极倡导安全户外理念,传播安全户外理念。
曹峻笑言自己做商业没前途,也失败过,他很难适应商品交换的法则。做协会才是做事业,而不是简单的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因为,协会在为户外登山爱好者提了一个愿景的设想和实现的可能。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如果每次活动听到山友说一句这次活动组织得不错。他就很满足了。
描写美好愿景的诗句 篇4
2、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抚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多神奇的春雨呀。它是朦胧的,又是清晰的。它给万物披上一件缥缈的纱衣,它又把万物洗涤得清新明亮。我的心情也好像被雨水清洗了、擦亮了,一种明朗、欢快的感觉在滋长。
3、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4、一缕白云,像轻纱一样,被晨风徐徐吹送,从那片树林的梢上飘来,停在我们的头上,低回流连,似乎不忍离去。
5、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