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2024-09-29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精选8篇)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篇1

政治观, 即指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 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政治观教育是指特定的政治系统 (教育者) , 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认知, 从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品德和政治行为。政治观教育又叫政治社会化。政治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政治观教育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还是对于推动社会的政治改革和政治文明的进步, 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 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一个群体, 其政治素质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矛盾特征分析

(一) 政治思维敏捷尖锐, 但政治观点较片面因而导致政治行为易冲动

大学生的特点是, 具有高度的敏锐性, 是社会进程的晴雨表。当重大政治事件爆发之时, 青年学生总是最为敏感, 最先觉醒, 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其中, 其行为活动有时甚至成为政治变革的先导和前奏。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 其政治认识难免偏颇。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行为冲动。一旦形成某种政治观点, 产生某种政治情绪, 会立即外化为政治行为, 而较少对社会后果进行预测, 缺乏冷静的权衡。

(二) 政治认知基本正确, 但政治判断缺乏理性支持, 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调查表明, 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和趋势普遍看好, 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较高的认同感。但较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只停留于感性的认同, 而尚未进入理性认同阶段。对于需要自己去分析、理解的政治认知的把握能力较差。虽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认同感, 但政治判断因缺乏深刻理论的支持, 一旦遇到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时, 容易停留在现实层面, 难以深入理解社会生活内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容易从偏激的视角看待政治生活事件, 易受不同政治观点的影响, 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 易出现左右摇摆现象。

(三) 政治使命感较强, 但政治取向出现功利化趋势

一方面, 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 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关注国家和集体的发展, 对社会不良风气深恶痛绝。但另一方面, 在实际选择中, 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出现功利化趋势。

(四) 政治观可塑性强, 但政治情感出现政治淡漠化趋势

青年大学生因各方面尚未定型, 处于趋向成熟的发展中。这种不成熟和未成型正是社会塑造和教化的潜在空间。从理论上讲,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从形式逻辑思维扩大到辩证逻辑思维的愿望和潜力, 在关注社会问题时, 希望得到理性的指导, 这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观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但实际上,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选择使得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的教育难度加大。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 家庭因素

家庭对青年学生政治观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在政治人格的塑造, 人生观的形成、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的获得方面, 起着关键作用。青年学生对政治的朦胧认识和政治意识的萌发, 往往首先就是从家庭环境、父母言行中开始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庭对子女政治观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据研究, 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子女易出现保守的政治倾向, 父母不和的家庭子女的社会政治化进程较慢。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多采用粗暴干涉或放任自流的态度教育子女, 前者易使子女形成权威人格, 后者易造成子女自由散漫, 政治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很多家长教育方法失当, 未从正面主动引导子女, 部分家长自身的政治观不正确, 更不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影响。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的追踪调查显示, 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

(二) 学校因素

学校是政治观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学校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和正规的政治文化培养过程。它从正面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 对个体从家庭中所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倾向、政治态度等进行强化和纠正。以此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本阶级服务, 从而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强调专业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大量挤压政治理论课的课时;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管理者对政治课教师所需要的专业基础和知识结构缺乏必要了解, 在人事安排上, 往往将非政治课专业的人安排在政治教师队伍里。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政治理念灌输, 而方法单一, 形式呆板, 学生缺乏兴趣和学习热情。内容上缺乏公民责任教育和人性教育, 使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时, 学校没有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利益问题, 缺少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造成学生与学校、教师之间感情疏离。

(三) 社会政治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环境、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及政府与政党的形象等具体因素。

社会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对青年学生政治观的塑造。在相对平稳的社会政治环境中, 青年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较平缓, 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政治教育较为行之有效, 但在社会矛盾尖锐、且潜伏政治危机的环境中, 则易使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发生动摇、出现反复。

(四) 大众传播媒介因素

大众传媒包括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及计算机网络等。它们是现代化社会向大众传播信息、思想和观念的重要工具。其中电视及互联网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我国现有2.5亿网民, 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所持有的和流行的政治观点, 大都来自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 比起正规的学校教育, 更易被人们所接受或认可。当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大众传媒亦有负面影响:它们所宣传的参照系过多, 甚至混乱, 导致大学生的榜样群体多元化, 无所适从;大众传媒的政治教育功能缺失, 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往往与学校、家庭甚至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

(五) 同龄人群体相互影响因素

大学校园把大量分散的有知识的青年集中为群体, 他们有相似的居住环境, 文化层次, 社会兴趣,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 易受到同学群体的相互感染。不容忽视的是, 这样的环境也必然会产生有别于主导文化的校园亚文化, 一旦某种亚文化的观点在群体感染下, 便会得到迅速传递和相互强化。由于青年人对同龄人有着更多的依赖, 持相同价值观念和政治见解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很易形成某种政治共振, 产生政治狂热情绪和政治冲动行为。

以上这些都属于影响青年政治观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 除此外, 一个人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 还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制约。在个体主观因素中, 知识经验、情绪情感、思维方式、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观, 但更为深层的则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和人生经历对特定的政治观的形成产生某种内在的影响作用。

三、加强政治观教育的途径

(一) 大力改革学校政治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增强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视, 提高教师素质。高校领导首先要在学科建设上体现出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 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应把握好尺度, 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认真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和规定, 注意不要让专业课大量挤占政治课的课时。并严把政治教师的素质关, 提高政治教师的准入门槛。

改革教材内容。当前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经多次改写, 较之以往大有改善, 但仍须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众所周知, 大学教育因存在着文理专业的多样化, 且学历层次也有差别, 因此在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必然存在着对相关政治理论的深浅程度和相关知识侧重点的不同, 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思想的改造讲究和风细雨,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者应增进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 多采用疏导与启发的方式,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影响学生的政治观形成。政治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加强理论素养之余, 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成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达到政治理念传授的目的。

改变教育观念, 多学科进行教育。要加强各学科共同建设, 所有科任教师应树立政治观教育的责任意识, 改变专业教师轻视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在西方学校教育中, 所有课程都可成为政治教育的载体, 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科目自不必说, 甚至连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都渗透了政治教育内容。这种隐性的, 多学科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比单纯靠政治课进行灌输更具有效性。

(二)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长要注意从正面引导子女, 在家庭中树立积极的政治观和政治倾向。在教育方式上, 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子女探讨社会政治问题, 引导子女从深层次全面、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 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同时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好子女的表率。事实表明, 成长中的个体更多的是自发采取家庭中大部分人所持有的政治态度, 绝大多数青年学生与其父母的政治见解基本相近。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努力改善政党、政府自身形象, 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国家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积极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加大对青年学生实际利益问题的关注力度, 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生活困难及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 以越来越系统、高效的实际举措让青年学生看到社会政治风气的不断改善, 民主进程的循序推进, 从而为正面政治观的塑造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四) 增加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的机会

要把外在的政治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念, 还须通过政治实践环节的锻炼以巩固其所接受的教育。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往往处于“政治边缘人”的地位。一方面, 法律已赋予他们各项政治权力, 但另一方面, 他们参与政治生活, 实现这些政治权力的机会甚少。这就需要根据大学生特点, 增加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

(五) 要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 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在政治观教育过程中既是客体, 又是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是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因。要鼓励他们自觉有计划地学习社会主导政治文化, 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社会角色, 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系统理性的选择基础上建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培育正向政治情感, 作出正确的政治行为。

总之, 政治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靠某一方力量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及大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整合教育, 形成连贯系统的政治观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 .

[2]许浩.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特征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篇2

看完廉政宣传片后,我脑子里闪现的是每天早上我们齐诵的公司司训,第一条就是“诚信守法”每天在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一切为客户着想,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把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当成工作的动力,不能有任何的私念和贪欲。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展业过程中应时刻牢记,诚实展业,检视自己有没有在展业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

在我展业过程中碰到过类似的一件事。一位客户出于对某公司业务员的信任(邻居关系),每年都把应交的保费交给业务员代交,到2011年已经有6年时间了,我及时提醒她现在保监会要求业务员不可以收客户的现金,他这么做是违规的,赶紧去查询一下业务员有没有把保费交给公司,经查询该业务员最近3年把客户的保费根本没有交给公司,而是据为己有,导致保单失效,此事件投诉到公司后,该业务员被辞退,公司向客户道歉,给公司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目前我公司全面推行一账通业务,实现实时转账,要求业务员不得接受客户的现金,从源头上杜绝业务员接受客户现金的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客户怕麻烦,习惯于到银行交费,或出于信任,把应交的保费委托给业务员代交,假如这个业务员和片中的人物一样,没有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诚实展业,把客户的保费据为己有或挪为己用,就用可能导致客户的损失或得不到理赔,导致客户对业务员、对公司、对行业失去信任,产生的负面效应会波及很多人,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业务员本人有可能触犯法律,公司要挽回声誉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我们这个行业好事不出门,一旦出了问题,很快就会传开来,3.15刚刚过去,诚信正在考验着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一旦有些人没有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但自己触犯法律,还会给家人、公司、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时刻汲取片中人物的教训。

要想做好保险,首先要取得客户信任。要想赢得客户信任。诚信是必备条件,否则不但有损朋友的利益,更会砸掉自己的金子招牌,损坏公司的形象,昧良心的事我们不能做。我们这个行业人员素质不是很齐,这就要求我们推荐人、主管一定要严格把好业务员的思想关口,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个人都要牢记公司训导,遵纪守法,诚实展业,不辜负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自己、公司、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致远张惠英部张平社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途径 篇3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学校和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也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宣传和教育,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1、课程设置缺失

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反映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生态文明观教育, 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如今, 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大多只是停留在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转换和交流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 他们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生态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上, 忽视了把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教学活动中。

2、理论实践脱节

由于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老旧死”、教育形式僵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活动, 二是注重实践活动忽视理论知识。无论哪一方面都限制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换和行为的进步。目前, 虽然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涉及, 而且也逐渐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但由于社会各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深蒂固, 生态文明价值教育只停留在表面, 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3、功利倾向明显

近年来, 随着社会和就业压力日趋增加, 一部分高校教育逐步向专业化和功利化过度, 使得教育失去了育人的真正目的, 而成为人们追求利益,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 传统高校教育仍将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准则, 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同时, 传统高校教育只是片面的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 局限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的政治价值层面, 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必须服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 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伦理道德关系, 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引导。

4、社会环境熏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样就要求社会能够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当前, 社会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宣传和教育不够重视,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制机制,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 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背景下,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缺失极为明显, 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了解不够和对生态文明观建设的必要性缺少认识。

二、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前提, 更是将生态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 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使用和开发, 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如资源能源紧缺、物种锐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等。很多人认为, 只要对自身生存有力, 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 都是合乎道德的。同样有一些大学生更是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事不关己。因此,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 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2、综合国力提升的前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高科技手段的熟练运用成为影响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国际经验表明, 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进生态科技进步, 就必须先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适应较快, 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 只有大学生重视生态价值的创造, 生态道德意识的进步, 才能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进而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和文化的进步,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首要目标, 抛开眼前利益,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信息化、现代化时期, 能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价值, 可以更好地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表率作用, 而且,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意义, 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社会各界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通过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 以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行为。

1、增强自律意识是基础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就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只有使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把对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才能把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首先, 大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充分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培养自己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其次, 要充分学习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基本常识, 这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前提和基础。最后,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且培养自身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这样才能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只有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才能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

2、丰富课程体系是关键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想用自然、享受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首先,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 是对现在高校教育内容和学生自身素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其次, 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有效的行动中, 把绿色理念和绿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整个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中。从以往经验来看, 书本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而大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好的体验和培养对自然的情感。因此, 要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尽快开展和丰富生态环境课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3、完善监督机制是保障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做到实效性, 将教育转化为社会普遍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行动, 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健全生态文明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生态考评体系。首先, 加强生态文明法律保障机制, 完善和健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同时,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 必要时加大处罚力度, 要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其次, 政府要强化生态环境管理职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强调建立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性,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考评体系。最后, 教育部门应该贯彻生态环境教育制度, 严格要求高校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4、营造良好氛围是关键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需要拓展途径, 加强社校联动, 使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第一, 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 社会在大力宣传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的同时, 学校也要在教学上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进行;第二, 学校和社会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并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渗透健康的消费观念, 强调适度消费, 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第三, 在学校和社会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爱护环境的良好传统, 努力营造热爱自然、爱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大学生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必须加强对其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强化, 生态情感得以培养, 生态理念得以树立。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 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因此, 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 进而使大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情操,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晓钟, 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8 (10) .

[2]仲晓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03)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18.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篇4

阿德勒将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社会, 工作, 爱。每个人因其所经历和感悟的环境不同而建立了不同的生活样式。因此, 生命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各有不同, 然而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 并予以合作, 即贡献。而不幸的是, 人们在面临生活中这三个方面问题的时候, 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比如工作不顺利, 婚姻不幸福, 社交面狭窄等) 而产生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由此所产生的压抑和紧张是每个人都试图克服的, 对自卑感的克服就是对优越性的追求。但可悲的是, 所有生活的失败者, 包括自杀者, 都是对别人失去了兴趣, 缺乏与别人合作的勇气和自信, 由此将自己的努力指向了生活中的毫无用处的一面。

而持有错误生命观的大学生往往就成了阿德勒笔下生活中的失败者群体——自杀者、罪犯、吸毒者等。不幸在于我们的关注的开始往往是孩子不幸的再现。人们总是在不幸发生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这些所谓的生活中的失败者往往在失败事件促成之前缺乏正确的生命观驾驭自身。精神在肉体可能的限度内对肉体起到方向性作用, 当精神超越肉体的能力范围内时候, 生命便走向了无意义的一面。

为了避免大学生对青春生命的漠视和践踏, 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阿德勒的以自卑感为基础而建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从中吸取拯救生命的甘露。

1 自卑情结

1.1 阿德勒对自卑情结的解释

阿德勒在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勇气, 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来改进身边所处的环境, 脱离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感, 人类正是通过思维来采取某种行动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所谓自卑情结, 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1]。

这段话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自卑是普遍存在的, 而非个别现象, 每个人都可能存在自卑以及由此产生的紧张和不适感;二是自卑是可以克服的, 不论失败者或者成功者都有克服自卑的倾向, 只不过成功者拥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1.2 引导大学生开拓胸襟, 正确理解自卑并接纳自卑

大学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连接点, 脱离家庭, 首次独立应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难免存在交往和沟通障碍, 再加上认知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迥异, 很容易造成入学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自卑与紧张。

如果我们在新生入校心理辅导上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这种感觉:自卑和不适, 是大家普遍存在的, 而非个别现象, 缺陷和不足亦是如此。那么作为自尊心和优越感较强的大学生就很容接纳自己面临的这种压力。这是正常的, 普遍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 也会通过努力而得以解决。同时要鼓励学生用应对而不是回避的态度来对待自卑情结, 那么它就不在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枷锁, 而是我们腾飞的滑板。拥有了这样一个接纳自身不足和潜在的自卑, 并主动克服自卑的心理, 也就拥有了超越自卑, 实现卓越的可能。

2 生命的意义

2.1 阿德勒对生命意义的解释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起:我们一直是以赋予现实的自卑与超越来感受生活之意义的, 我们所感受到的, 不是现实本身, 而是它们生活过解释后的事物。因此, 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说:这些自卑与超越的意义多多少少总还是不完全的, 或者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其本身也充满了错误[2]。……所有失败者 (如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 之所以失败, 皆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绝不相信可以用合作的方式来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以为, 没有哪个人能从完成其目标中获得利益, 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其实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 才能够以勇气及较大的成功机会来应付面临的困难[3]。

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 生活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有正确与错误上“质”的差别, 也有正确与错误所占比重大小上“量”的不同。而这些意义是自身理念解释后的意义, 也就是有自我认知的主观因素。而所谓的生活中的失败者就是被错误的生活意义所主宰并最终走向了毁灭。第二, 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 表现在其对他人和社会感兴趣并愿意与他人合作。

2.2 引导大学生审视自身已有的生命意义, 树立正确生命观

当代的大学生之所以做出自杀、犯罪等令人侧目的傻事, 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学子未能够清醒认知生命的真正意义。他们可能因为形体外貌欠佳、社交技能欠缺、学习成绩不理想、恋爱择业受挫等对社会失去兴趣。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通过与他人合作互助来排忧解难, 也没有信心和热情去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把兴趣锁定到自身, 有些选择了自身的纵欲享受, 有些选择了自身的毁灭。他们采取了消极回避的行为方式对待社会和人生, 将一切行为都指向了生命中毫无意义的一面。

面对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做到两点:第一, 注重爱的理念。用爱心去呵护这些可能带来危机的心灵, 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自身被重视, 进而慢慢地走出自我的怪圈, 去感悟别人的感受, 接受别人的关心, 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散播爱, 由此也就逐渐在奉献中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和可贵。学会辩证地思考自己的各种观念是否存在问题, 进而为教育其改变错误的生命观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第二, 定期进行心理调试活动。这个活动开展是有相当大难度的, 因此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例如, 如果你是一个身材矮胖的老师, 你可以这样说:我今天被别人骂我是个大胖子, 当时很气愤, 但后来有同事说我胖了皮肤白一些, 而瘦下来就是个黄脸婆。这一简单的举措容易让学生认识到对待同一个问题, 站得角度不同, 观点就可能不一致。在我们认为自己不成功的时候, 也许我们身上还有很多美的东西没被自己发现和认可。当学生有勇气主动暴露自己的不足和脆弱之后, 其他的同学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认可。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只有大家彼此敞开胸怀, 才有沟通和合作的可能。合作精神和奉献品质在孤军奋战中是永远培养不出来的。

3 合作的重要性

3.1 阿德勒的合作观

阿德勒在书中还讲到: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我们通常会发现当孩子开始上学时, 他们对竞争的准备便远较对合作的准备更为充分。在学校生活中, 对竞争的训练又一直持续不断。对孩子而言, 这是一种不幸。假如他击败了别的孩子遥遥领先, 而他的不幸并不见得少于屈居人后而万念俱灰者。在这两种情况下, 他都会变得只对自己感兴趣。他的目标将不会是奉献和给予, 而只是夺取能够自己享用之物[4]。

读完这段话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我们当代的教育竟然与阿德勒那个时代的教育如此雷同。我们的教育目的似乎不能够完全用竞争结果来得以理智地权衡。

3.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当务之急

书中虽然仅仅提及教育孩子中过分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带来的恶果,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整个教育阶段, 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呢?人类一切劳动成果的创新, 都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 更离不开现世的合作。然而, 我们的教育虽然理论上能够认知到合作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合作能力的培养远远没有竞争意识的培养那么受到实质上的重视。不难发现, 大学校园里具有严重自卑倾向的群体就是在大家看来属于尖子生的同学。这类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奋斗几乎都是单枪匹马, 缺乏必要的合作并没有阻碍他学业上的进步与成功。然而大学是一个评判标准多元化的阶段, 不再是当靠成绩定英雄的高中时代。好多尖子生因为过度关注自我发展、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而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外加较弱的主动沟通能力更是限制了这类群体的合作发展能力。因此, 这类学生就很容易对依靠合作和奉献来成就自我, 失去了合作的勇气, 丧失了奉献的热情, 也难免使自己陷入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 产生心理疾病并最终走向自杀的可能性也因此而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4 影响自我超越的因素探析

4.1 阿德勒对影响自我超越的因素分析

阿德勒在本书中强调了孩子早期家庭、青春期以及学校教育等几个方面对人产生自卑, 应对自卑并追求卓越中的生活样式的影响。儿童早期, 父母尤其是母亲对于培养孩子合作精神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母亲一直致力于将孩子的注意力投身在自己身上而不引导其发展到父亲及其其他姐妹身上就很可能促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 甚至会对孩子以后发展正常的婚姻家庭关系带来终身影响;在青春期, 如果孩子的被认可度未能得到适时的满足, 也可能促使孩子通过逃学、与异性发展性行为等方式克服自卑, 追求无意义的卓越;学校阶段, 如果老师没有做到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或者偏爱或厌恶某个孩子, 都有可能促使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还有婚姻中男女双方如果只求索取不求奉献, 同样会带来对生命意义的错误定位。

4.2 协调各种力量,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半社会化的大学生而言, 我们更应多管齐下, 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掌握学生性格特点, 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并联系行为反常学生周边的同学给予及时帮助。当学生感觉到被关注、被帮助、被爱、被合作的时候, 他才会学会去关爱与合作。对于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 最大的惩罚就是漠视, 而我们常常给予他这一最大的惩罚而浑然不知。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自杀或者犯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错误的生命观, 这种错误的生命观多多少少都与扩大自身自卑感有关。如果我们能够努力抓住学生所处的各个生活圈, 帮助其认识到自卑的普遍存在性, 用爱去感化, 用合作去教导, 让这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感受到自身积极克服自卑, 追求卓越的可能性, 进而采取合作的方式去应对生活和学习, 乃至爱情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个学生潜在的错误的生命意义的指向, 进而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自杀和犯罪现象屡见不鲜,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自我超越》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所著, 他对于自卑与超越的独特关系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让学生客观定位自我, 理性认知自卑, 树立自信, 学会合作, 勇于超越, 从而避免被极端错误的生命观驾驭, 实现生命应有的价值。因此, 接纳自卑, 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无疑对于我们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卑与超越,合作,生命观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著, 高适译.阿德勒说自我超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40-41.

[2]阿德勒著, 高适译.阿德勒说自我超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38.

[3]阿德勒著, 高适译.阿德勒说自我超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73, 74, 77.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篇5

1 国外生命观教育现状

1.1 美国生命观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国家[1], 到20世纪90年代, 其生命观教育已基本普及。美国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开始, 在观念上肯定了死亡教育的价值并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 出版了专业及普及性读物, 同时在大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旨在通过死亡教育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 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

美国死亡学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死亡教育。早在1975年, 全美至少有41家医学院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菲费尔 (Herman Feifel) 编写的《死亡的意义》 (1959年出版) 引起了学术界和临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此书于1977年改版为《死亡的新意义》 (New Meanings of Death) , 并一直作为死亡教育的标准教科书。另外2本标准教科书是《死亡:当代种种看法》 (Death:Current Perspectives) 和《了解死亡与死亡过程:科际整合的进程》 (Understanding Death and Dying: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3]。到1995年, 全美医学院和药学院把死亡观教育的内容和知识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中[4]。

美国的生命观教育模式可概括为: (1) 政府重视推行。通过立法, 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 教育部与其他国家或组织共同解决问题。 (2) 教育内容丰富。生命观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接生命挑战教育和情绪教育3部分。 (3) 多样化的生命观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包括开设课程、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 形式多样[2]。

1.2 其他国家生命观教育

自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创办学校践行生命观教育思想以来, 生命观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主题相异而内涵相似的教育活动。日本于1989年在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定位道德教育目标;近年来, 又积极开展以“热爱生命, 选择坚强”为主题的教育, 目的是让青少年认识生命的美好和重要性, 更好地承受挫折, 珍惜生命。德国实施“死的准备教育”, 引导人们坦然面对死亡;进行“善良教育”, 包括热爱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唾弃暴力等内容[5]。英国在20世纪末推行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生命观教育, 其特色是毒品预防和生命体验教育, 并构建了主辅搭配的生命观教育课程体系, 形成了渗透为主的教育方式[2]。

纵观国外生命观教育研究和实践, 主要有以下3个角度: (1) 身心健康角度, 教人保持健康、预防疾病、面对危机的技能及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2) 生存和死亡角度, 让学生认知死亡的意义和本质, 了解如何充实地生活与尊严地死亡; (3) 宗教与社会角度, 关注宗教的导引和人的社会性发展[6]。

2 国内高校生命观教育现状

2.1 港台地区生命观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末推行生命观教育, 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观教育年。香港从宗教角度开展生命观教育, 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公民教育等20多个科目, 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观教育的追寻”等网站, 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 取得了一定成果。2002年, 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观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生命观教育课程,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增强抗挫折能力。

2.2 大陆高校生命观教育

2.2.1 实践层面大陆开展生命观教育较晚。

1986年, 陕西汉中发生了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 引发了医学界和医学伦理界人士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并把死亡问题作为生命的一个层面纳入学术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我国青少年自杀与杀人案件增加, 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为此,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 关注生命观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 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首开死亡哲学选修课;1994年, 郑晓江教授在南昌大学开设生死哲学公共选修课,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2006年, 郑晓江等又在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生命观教育与生死哲学全校公选系列课程, 包括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和学会养生5个板块, 并出版相应著作[5];2008年秋, 武汉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命观教育公选课。广州医学院通过专题讲座或借助现有学科 (如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等) 开展死亡观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学生生死观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临终关怀机构参加社会实践[4];浙江传媒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家专门的生命学与生命观教育研究所, 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资源开发作为主要任务[7]。

2.2.2 理论研究层面目前, 生命观教育研究呈多维视角。

(1) 现实视角:有学者鉴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青少年自杀与他杀现象的出现及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事实, 根据实证调查, 提出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的教育。如贺建芹[8]、向楠、朱世宏[9]、吴菁[10]从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入手, 探讨生命观教育问题;阎光才则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 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体验[11]。 (2) 理性思辨:冯建军立足于生命观教育, 倡导教育回归生命原点[12];刘慧从德育视角研究了生命德育[13];陆扬[14]、段德智[15]从死亡学视角探讨生命观教育;郑晓江从传统文化角度对儒家、道家、佛教和道教所蕴含的生命观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和挖掘[5];杨鸿台[16]、王北生、赵云红[17]则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解读生命观教育。 (3) 综合视角:从理性思辨和现实结合的角度, 探索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途径。张美云概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实施现状, 认为深厚的哲学基础为生命观教育提供了资源, 贫乏的生命观教育现状说明了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18];王媛从中外哲学角度对生命、生命意义及死亡进行解读, 从个体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方面探讨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构建生命观教育体系[19]。

3 讨论

东西方生命观教育都立足于漠视生命的现状, 理论上都是死亡观与生命观并重, 以死观生, 探讨生死问题, 但也存在差别。西方国家生命观教育以高扬个体生命、追求个体生命为路径, 以典型西方文化价值为背景。而我国传统生命观教育实践较少, 若用一般性原则难以适应现实。如以医学生为对象的生命观教育, 因对象特殊, 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要求、途径等方面选择也必然不同, 普遍性的理论运用于具有特殊性的医学生身上, 很难帮助他们在探索求知和忧患压力的双重锤炼中发掘生活意义, 提升生命价值。

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廉政教育,内涵,意义

一、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涵

廉政, 顾名思义, 是指清廉为官, 廉洁从政。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涵, 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以公正廉洁、廉洁从政、从政为民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 建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名利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 以法制和诚信教育为切入点, 组织学习党和国家趣、价值导向和主体社会化的的综合体现。

(四) 坚持以学生为本, 充分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所谓自我教育, 是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将道德教育转化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 强化大学生“自律修身”“内省”“慎独”品行的培养, 从而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即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当然, 自我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以道德内化和行为示范为方向的有控影响。

自我教育要确实转变学生角色, 即从“受教育者”转化为“教育者”, 有效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然诉求, 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 整合统筹各种教育资源, 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占据大学生的整个生活。就大学生社会属性而言, 大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以不同的社会学特征构成了学生养成教育的“亚社会”。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同时加强开展符合国情、贴近现实的社会实践。[1]

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 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最终树立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的马克思主义廉政观。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因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都要靠人去推动和维护,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也要靠人去协调和实现。所以, 构成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 是一个个“和谐的人”。只有人的和谐, 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也只有和谐的人, 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2]而大学生廉政教育正是培养“和谐的人”的过程。通过大学生要重视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的双重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父母要身体力行, 根据大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 加强对子女的个体教育, 引导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学校在整个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居于中心环节。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参教人员的人文素养, 使教师发挥“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的作用, 利用好学校在养成教育中“主阵地”的地位, 充分发挥实践在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变呆滞的理论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 做到知行统一。

社会教育在养成教育中处于特殊地位。大学生最终要回到社会的“大熔炉”中, 为使其成为有益于他人, 有益于国家, 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必须优化舆论环境, 利用各种健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1-16.

[2]陈凯.大学人文精神的融合与体现———论校园环境景观的建设[J].文教资料, 2008, (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廉政教育, 我们才能够教育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标准人才, 才能够教育和培养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和谐的人”, 进而让其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 齐心协力地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有利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政治斗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作为尚未毕业的大学生, 其手中并无权力, 也无腐败可言, 但是大学生是国家干部的重要来源, 是国家各个领域的人才预备队, 并且还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会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领导。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如何, 廉政意识如何, 对他们将来从事工作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自身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其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廉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性, 因为现在其所接受的廉政教育将决定其建立何种廉政观。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可以使反腐败关口前移, 做到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 在萌芽中清除腐败意识, 从根本上完善反腐机制。[3]

3.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而且受到深层次的政治文化的制约, 尤其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制约。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 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对社会危害极大, 虽然新中国在消除封建主义思想的危害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其余毒仍然不可忽视。这种危害对于政治民主发展主要体现在:集权思想、人治观念根深蒂固, 重德轻法, 忽视制度的建设, 对权力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制约, 缺乏民主和法治传统。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对此作了透彻分析。他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4]同时进一步指出:“上面讲到的种种弊端, 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通过大学生廉政教育, 我们可以在思想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消除封建主义对大学生的危害, 使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掌握一定权力的学生真正做到当人民的公仆, 不滥用职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 而传统的农村基层干部, 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对于党的一些政策和方针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执行, 对于新生的事物和潮流不能客观公正的接纳和包容, [5]对此, 继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 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经中央同意后决定, 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些大学生将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 虽然这些职务都是最基层的岗位, 虽然手中的权力有限, 但是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却不少。据《法制日报》2009年4月21日报道, 全国有1739名村党支部书记、1111名村委会主任在过去一年里成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 受到各地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刚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诱惑, 能否抵御住这些诱惑, 就要看其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政治信念, 是否具有良好的权力观和名利观。而这些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廉政教育密切相关。

5.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由于在精神文化领域中受大量涌入的西方消极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和毒害, 部分大学生在客观上树立了以金钱利益为核心的市场价值观, 诸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道德价值观, 从而导致其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过于注重对实惠的目标和眼前利益的追求, 忽视长远发展;集体观念淡薄, 理想信念缺失,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以牟得利益为目标;不愿奉献, 不愿付出, 金钱至上、惟利是图, 对利益的索取胜过一切。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 以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为基础,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抓手, 以国家的反腐方面的政策法规为重点, 围绕大学生廉洁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和正确向上的名利观, 提高对社会上腐败现象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赟, 杨多智.大学生廉政教育探讨[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2]丁东宇.和谐社会与个人自由[D].黑龙江大学, 2008.

[3]董志霄.对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篇7

一、当前大学生在廉洁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扭曲的金钱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放, 大学校园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近几年来, 在一些高校中甚至出现了“买卖文凭”、“拿钱就能上大学”等纯“经济”的做法。这些做法导致很多大学生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 崇尚权力, 追求金钱。这些大学生步入社会不久后就很有可能被社会现实的负面因素迅速同化, 对一些社会灰暗现象缺乏免疫力和抵抗力, 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还浑然不知。

2、复杂的是非观

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很容易导致心理发展不成熟、意志力不坚强、是非观念模糊, 一方面在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大案要案和腐败现象时, 对这些不正之风深表痛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 甚至形成了“假如有一天我自己掌了权也会充分用权”的扭曲心态。还有的大学生非理性地看待党内腐败现象, 认为党内腐败现象是体制上的问题, 对党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抱着悲观态度。

3、淡薄的法纪观

有的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 甚至以身试法, 近年来高校校园内的凶杀、盗窃等案件屡有发生;有的大学生对于什么是党纪、政纪, 什么是利用职务之便的违纪和犯罪知之甚少, 法纪观念和道德水平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

4、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现在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们或多或少有些任性、偏执, 吃不了苦, 受不了挫, 普遍存在缺少逆境的磨砺, 心理脆弱容易受外界负面影响, 一旦遭遇挫折或变故就很容易走极端, 甚至走上歧途。

二、依托红岩精神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独特作用

重庆历史悠久, 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最具特色、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红岩精神。它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大后方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结晶。简单地来说, 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红岩精神, 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且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在对青年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独特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

1、与廉洁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高度契合

红岩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其所包含的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廉洁奉公的艰苦奋斗精神, 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对我们的各项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尤其是红岩烈士用生命书写的“狱中八条”: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 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整党整风等, 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2、能有效增强廉洁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高校中所开展的廉洁教育活动, 主要以课堂教学、宣传展览等单向、说教的方式为主, 教育方式比较匮乏。而红岩精神除了其深厚的精神内涵, 更有着丰富的物质载体。比如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歌乐山烈士陵园和红岩革命纪念馆, 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的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重庆的文艺工作者还以“红岩精神”为主题, 创作了大量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文艺作品, 比如小说《红岩》、歌剧《江姐》、报告剧《红岩魂》等。其丰富的形式更能为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轻松舒适的环境, 改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 变抽象型的教育为情感型的教育, 极大地增强廉洁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能有效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红岩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精神的鲜活教材, 依托红岩精神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 能够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革命先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廉洁教育活动中, 自觉锻炼自己的品格, 树立崇高的理想, 最终使廉洁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三、依托红岩精神进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1、依托红岩精神,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 培养健全人格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面临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等众多的压力, 思想波动起伏较大。依托红岩精神, 一方面通过场景、影像、文化活动等物质载体引导大学生体验“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以及“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 更是从精神层面教育学生, 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明辨是非, 健康发展。

2、依托红岩精神,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更是曾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对当代“90后”大学生来说, 艰苦奋斗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怕吃苦的精神;其次是一种创业精神, 勇于拼搏, 战胜歪风邪气的勇气。艰苦奋斗是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 是磨炼坚强意志的必由之路, 也是大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表现。

3、依托红岩精神, 培养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如果缺乏正确的廉洁观做支撑,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就很难起到扶正祛邪的应有作用。依托红岩精神, 以革命先烈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和大公无私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带动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自觉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意识, 提前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4、依托红岩精神, 培养大学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高尚信念, 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诞生于民族危机与艰难环境中的红岩精神, 包含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祖国浓烈的挚爱之情。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成长的一代, 物质充裕, 生活条件优越, 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因此, 运用红岩精神进行教育, 可以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增强他们谋求国家振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依托红岩精神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措施

1、深度挖掘“红岩精神”实质, 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生活阅历, 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人文历史知识, 因此依托红岩精神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时, 不能简单机械地进行, 仅仅停留在参观遗址和展览、听取报告会、看文艺演出等活动表面, 而是要充分挖掘红岩精神中如“狱中八条”那样的廉政建设思想内容, 发现红岩文化更多的新的精神内容, 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新内容。

2、结合“红色”教育活动, 创新廉洁教育形式

我校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承办了如“爱国歌曲大家唱———全国教育系统歌咏大会”、“红色中国行———革命老区红歌会”等各种大型红歌比赛, 举办了重庆市第一个原创红歌演奏会;开展了‘经典诵读进早读’、组织名家对学生进行讲授等活动, 将经典诵读搬上课堂。每学年初组织新生祭扫歌乐山烈士陵园, 组织学生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博物馆, 让大学生实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3、立足廉洁重庆, 打造廉洁教育特色

中国的红色资源丰富, 各具特色, 而红岩精神则是重庆的独特象征, 是重庆廉政文化建设的独特资源。建设廉洁重庆, 是每一个重庆人的崇高职责。以培养廉洁的重庆人为目的, 运用包括“狱中八条”在内的红岩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 积极打造廉洁教育的时代性和地方性特色, 使红岩精神在大学校园乃至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 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对于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红岩精神是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的象征, 也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重庆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优越性和可塑性, 如何结合红岩精神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 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进一步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着力点。

大学生廉政观教育 篇8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选取我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区分不同性别结构,使得本次抽样调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具体分布如下:男生126人,占64%,女生71人,占36%;大一47人,占23.9%,大二52人,占26.4%,大三56人,占28.4%,大四42人,占21.3%;文科48人,占24.4%,理科65人,占33%,工科84人,占42.6%;独生子女96人,占48.7%,非独生子女101人,占51.3%。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导语和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如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内容,涉及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问卷所包含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常见的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如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杀的态度、能否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

二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认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体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那么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情况如何呢?

1对于珍惜生命方面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珍贵的,你觉得你是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回答“是”占92.2%;回答“不清楚”占6.5%;选择“否”占1.3%。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较好地珍爱生命,并能积极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对生命的意义方面

被试者中有62.3%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明确的人生目标,27.2%的学生不清楚,10.5%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上大学的目的依次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为了学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父母的希望,将来报答父母”。

3对生命的体验方面

回答生命是美好精彩的有48%,对生命的体验感觉一般的人有41.3%,感觉生命轻松快乐的有37.9%;对生命的体验感觉“不自由”的有10.7%;感觉生命充实的有38.5%;对生命的体验感觉“空虚”的有9.6%。

由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对生命关注程度不高,不到半数的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命。对生命的关注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鼓励、对生命的自我确认。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生命忽视、生命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重,大多数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业、就业、恋爱等诸多原因都会引起个体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衡。心理危机发生后,学生会出现一系列身心的不适反应,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是自杀、他杀等。这些现象已经在大学校园中出现,而且也不是个别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缺失、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价值缺失。

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而且生存能力和自救技能也比较欠缺。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时期,他们享受了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他们这一代大部分都是“四二一”家庭,自然而然就受到家人的过分疼爱和迁就,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抗挫折的能力,加之他们一入学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家长被“高分数”、“好成绩”、“升学率”等目标蒙蔽了,只重视他们的学业,却忽视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教育中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底蕴,使生命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另外,学校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内容非常匮乏。在我国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用的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决定学校主要科目的设置,地方与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生命教育现在只是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在少数地区或学校,还有的仅仅流于形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还有待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积极普及生命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意识构建

要用“生命关怀”指导大学德育的实施和改革。“‘生命关怀’的教育观从人本出发,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以‘帮助每个人最完美地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为教育目的。‘生命关怀’的德育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要用大学教师的生命情怀启发大学生的生命智慧。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良好生命意识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必须自觉锤炼自身的生命情怀,养成自身的生命智慧,做一个敢于和善于在与学生的日常直面中研究学生生命的教育者。在直面学生的场景中,能“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课程设计

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在于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认识死亡,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寻找生命的价值。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认识死亡,从而珍惜生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生命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科学认知;生命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关爱生命的信念,欣赏、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意志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生命过程中的挫折和失意,实现生命的发展;生命安全教育,教给大学生保全生命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养成生命智慧;生命审美教育,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享受生命之美;生命意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拓展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死亡教育,帮助大学生直面生命过程,向死而思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和价值。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渗透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回归生活本身,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增加人文关怀,带领学生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通过对生存意义的认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针对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讲授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化解他们的挫折感。

(三)环境构建

要创建充盈着生命气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的维持与外在环境变化的互动,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产物”。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要构建校园的人文环境,高校不仅要有设计独特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环境优美的校园,而且更要增加人文教育内容,比如定期邀请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师开设讲座。学校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学校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上引导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上,教给他们有关青春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变心理品质。在生活上,让他们了解基本的生活经验以及与人交往的知识,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实践中,让他们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意义,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生活。同时,还要积极组建大学生自助组织,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法,并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开设一些绿色通道,比如健康网站或者心理咨询室等,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所遭受的挫折,掌握转化不良情绪的技巧,避免出现自毁性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文科.生命教育概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83.

[2]许海元, 等.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 01) :125-129.

[3]章坤.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1) :102-104.

[4]张勇.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J].现代大学教育, 200 () 2) :39-43.

[5]潘明芸, 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26 (2) :129-13.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风机研究下一篇:超脉冲CO2点阵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