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竞争

2024-06-30

模式竞争(精选12篇)

模式竞争 篇1

一、美国的经济特点

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很少, 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不制定统一的公司法和所得税法。社会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分配是通过资本市场和兼并破产的竞争机制来实现, 在微观层次上, 则完全由企业经营者独立完成, 所有者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有限。

企业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制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 且上市比例高, 股权分散, 信息获取者 (以社会公众为主体) 和信息报送者 (公司管理层) 地位不对称。

二、会计的宏观管理

美国会计的宏观管理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以公司法的有关条款作为管理公司会计的法律规范, 其重要特点是财务会计准则制定的分权制。即在代表政府的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支持下, 由独立的民间会计职业组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制定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公认会计原则 (GAAP) 。遵守GAAP所编制的财务报表被认为是合理地表述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化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标志, 如同把“真实和公允观念”作为英国会计模式的特点一样, GAAP被视为美国会计模式的标志性特点。其会计宏观管理框架可以概括为:国会->SEC->FASB->GAAP。

(一) 国会

作为美国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极少直接过问会计问题。它授权SEC负责实施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法令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 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针对1929年股市崩溃及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 1933年和193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 并于1934年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 由5名委员领导。对于证券公开上市的公司, SEC在制定公认会计准则方面拥有法律赋予的最高权威, 负责制定“国会认定为与民众利益或保护投资人所必需的恰当的规则和规范”。它对公司会计的权威性影响体现在: (1) 授权对公司提交的报告中财务报表的格式和项目以及编制的会计方法作出规定; (2) 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监督权。

(三) 州证券管理和州会计委员会

美国管理体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司根据州的法律而成立。美国54个州和领地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多或少地具有要求设置不同的会计账册和记录并提供某些财务报告的粗略的公司法令。但许多法令不具有严格的强制性, 向地方机构提供的公司财务报告并不向公众公布。对年度审计和公布财务报告的要求实际上只存在于联邦一级。

州会计委员会是隶属于各州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 其资金来源于州总预算拨款, 成员一般由各州政府委任。美国政治上的地方自治, 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法》的立法权属于各州。州会计委员会是监管注册会计师职业最直接的一个机构。

在会计管理方面, 州会计委员会主要有三项管理职责:

(1) 为注册会计师发放执照;

(2) 通过继续教育来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3) 纪律处罚业务水平低以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有照会计师。

从历史沿革来看,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有着完整的发展轨迹, 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准则制定酝酿期 (1937年以前)

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 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前, 主要通过上市公司自行制定内部会计制度, 实现公司内部自我规范。直到1929年, 以“罗宾斯案”为代表的会计造假案纷纷被揭露, 迫使美国政府开始走上会计制度的前台。1933年《证券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统一会计规则, 1934年《证券交易法》授权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一新机构取代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统一会计规则。1937年, SEC五位专职委员经过激烈争论, 以3:2的票数否决了自行制定会计准则的建议, 最终决定由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公认会计原则, 标志着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时代的开始。

(二) 会计程序委员会 (CPA) 时期 (1937—1959年)

第一个介入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的前身, 1938年成立的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 CPA) 。然而, 因资源有限, 会计程序委员会缺少对基本原则和概念的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期, 其公报经常遭受人们的置疑, 在出现许多复杂且颇有争议的问题时尤其如此。其每一份公告都是独立完成的, 与其他公告没有任何关联和协调, 有些甚至在会计概念上是有矛盾的。学术界认为, 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合逻辑, 将来会产生更多麻烦。这些批评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来代替会计程序委员会。但CPA的作用不在于解决了会计方法的问题, 而重要的是因为它牢牢奠定了美国会计政策制定机构民间型的基础。会计程序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美国进入了有组织、有意识地制定会计准则的阶段。

(三) 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时期 (1959—1973年)

1959年, 在当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欧文·坎宁斯的倡导下, CPA被会计原则委员会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APB) 所取代, 标志着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它从解决个别的会计问题转到建立基本原理和重要原则的研究。APB有18—21名委员, 他们分别来自大型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业、学术界和政府部门。APB建立后, 对推进标准化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作出很大贡献, 曾试图克服CPA在准则制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但令人失望的是, 这种愿望未曾得以实现。在运作过程中, APB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猛烈批评, 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由于缺乏一套比较完整的概念结构, APB对许多会计问题仍然采用就事论事的解决办法。结果是APB成员对许多问题的讨论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 各个会计准则之间缺乏协调性。 (2) APB的成员主要来自会计公司, 无法广泛代表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 其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逐渐成为一项公共事业, 而APB仍被视为为会计界自我服务的机构。

(四)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时期 (1973年至今)

1971年, 由于各界对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日益增长的不满, 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两个调研组进行审查。一个Study Group) , 它于1972年提出的《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 导致了三个新机构的诞生: (1)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 负责制定会计准则; (2) 财务会计基金会 (FAF) , 负责任命委员会和筹集经费; (3) 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 负责提供咨询及有关服务。另一个是特鲁布拉德 (Robter·M·Trueblood) 领导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调研组, 它研究的成果为《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基础。

1.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FASB自1973年成立至今, 一直是负责制定美国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民间性指定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美国会计原则的研究已经进入高级阶段。自成立伊始就有非常明确的工作目标, 即建立统一的会计理论框架来指导证券市场会计实务问题。FASB发布的文告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FAS)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SFAC) 以及《财务会计准则解释》 (FASB Interpretations) 。

FASB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准则制定机构, 还是一个会计理论研究机构, 其理论成果是由会计目标为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形式发布的, 主要目的在于评估现有准则并指导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

2. FASB制定会计准则制度安排的一般特征

(1) 独立性;

(2) 广泛代表性;

(3) 充分的程序;

(4) 权威性。

3. FASB取得的成就

FASB的主要贡献在于所颁布的一系列代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文件数以千页计, 组成一个公开透明、纲目兼备、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1)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2) 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3) 解释公告; (4) 技术公告; (5) 紧急问题工作组公告。

FASB先后制定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以及130多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共同构成了美国的GAAP。

四、会计的主要特征综述

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 保护证券 (股票和债券) 投资者的利益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出发点和总目标, 而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 也以维护这些投资人的利益为前提。

(一) 会计的基本理论

1. 理论上未将稳健主义确定为会计原则

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FASB概念公告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中, 没有确立稳健原则, 也没有将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和第二层次特征。这表明FASB对此持中立态度, 它认为: (1) 稳健主义是财务报告时应持的态度, 而并不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2) 一方面它认为稳健主义有其地位, 另一方面又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征相矛盾, 因而“应用这一惯例时要谨慎从事”;一方面强调一贯少报利润会自讨苦吃, 另一方面又认为非审慎地编制的报告并不会比稳健好。 (3) 稳健惯例没有强制性, 而原则却是不可违背的。

2. 不强求会计术语用词的统一

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对会计实务进行的是原则性规范, 各公司的具体会计处理有一定的灵活性, FASB并未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表格式, 因此, 各企业之间的会计名词术语和报表格式有着一定的差异。

(二) 主要会计方法

美国的会计管理反映了对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以及实现原则等传统观念的遵循。

1.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在清理前, 其账面价值几乎从未在重估或价格变动的基础上有所增减, 但出于稳健考虑, 根SFAS第121号《长期资产减值和长期资产清理会计》, 可将价值降低到公允市价。

2. 存货

存货一般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计价, 其中成本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 但后进先出法运用得最为普遍。而市价值的计价则是重置成本, 其上限为可变现净值, 下限为可变现净值减合理的利润。

3. 研究开发费用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美国采用的是稳健的做法, 即全部支出都必须在当期予以注销。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研究开发涉及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一项支出与未来利益之间的因果联系难以确定。

4. 租赁业务

美国对租赁业务的会计计量强调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当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承租人时, 该项租赁应确认为资产的购置 (融资租赁) 。

5. 所得税会计

由于会计处理规则和税法计算口径不一, 存在永久性差别和时间性差异。

6. 投资

7. 商誉

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 但规定商誉不必进行摊销, 而且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损测试, 在特殊情况下, 要求进行基准评估。

(三) 报告体系

美国的财务报告是阳光下的报告, 上市公司所要求的会计披露是世界上最严格的, 这是保护投资者和稳定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公司要向社会筹集、发行股票、债券, 则财务报表一定要向社会公布, 因此必然经过审计。一家美国大型公司典型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 (1) 管理部门报告; (2) 独立审计师报告; (3) 主要财务报表 (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 (4) 管理部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 (5) 财务报表的注释; (6) 五年或十年选择财务数据的比较; (7) 有选择的季度财务资料。

(四) 合并会计实务

美国是提倡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的先锋, 基于对投资者决策信息的需求, 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报而, 对于债权人而言, 各公司独立的财务报表显然优于合并财务报表, 从中也不难领略美国会计面向投资者的良苦用心。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允许企业采用两种会计方法: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大多数企业采用购买法进行合并, 也有相当一部分 (约1/5) 企业合并在满足权威性文献所规定的条件下, 按照权益集合法进行会计处理。1999年, FASB宣布要取消权益集合法, SEC也支持这种立场。

五、后安然时代的美国会计制度框架

针对安然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所暴露出的会计、审计、公司治理等问题, 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通过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ct of 2002) , 也称萨巴尼-奥克斯勒法案 (Sarbanes-Oxley-Act, 以下简称公司改革法案) 。该法案实际上是在法律层次上对现代会计、审计和公司治理的一次功能定位和现代会计、审计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系统安排, 其发布也将代表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监管时代的到来。

(一) 强化SEC的监督权

公司改革法案授予SEC以往只有法院享有的发布禁令禁止某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或高级经理的权力。如果SEC认为公众公司董事和其他管理者存在欺诈行为或者“不称职”, 可以有条件或者无条件、暂时或者永久禁止此人在公众公司担任董事和其他管理职务。以前, SEC需向法院申请解职令, 并且证明有问题的董事或者其他管理者为“实质不称职”。

(二) 要求设立扩大会计监督权的公司审计委员会

法案要求SEC在法案自2002年7月30日生效之后的270天内制定新的法规, 要求所有在美上市的公司设立一个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至少包括一名“财务专家”的审计委员会, 对于达不到该项要求的公司将禁止其上市。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将直接负责聘用和监督上市公司的独立审计师, 并决定给独立审计师的报酬数额, 独立审计师被要求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

(三) 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法案创立“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 对美国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 标志着美国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由行业自律为主的时代步入政府监督下的独立监管为主的时代。PCAOB由SEC任命的五名委员组成, 其中注册公共会计不超过两名, 其他三名委员都是来自会计行业之外的专家。

(四) 加强信息披露

法案规定公众公司进行实时披露, 即要求及时披露导致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信息。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应当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应当确保其准确性。财务报告应当反映出经注册会计师根据公认原则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有关规则、规定所确认的一切重大调整。财务报告 (包括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 还应当披露所有重大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财务状况的变化、经营成果、流动性、资本性支出、资本来源以及收入费用的主要构成等产生重大影响的未合并实体或者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公司改革法案正是在联邦法律上确立了FASB制定公认会计原则 (GAAP) 的职权, 并要求在SEC正式确认FASB的法律地位之后, 根据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小按比例从上市公司收费作为FASB的开支所用, FASB资金不再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筹款。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FASB的资金来源和管理问题, 提升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 确保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受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 以维护公众利益为首要任务, 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和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六、借鉴与反思

理论性和权威性构成美国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主线。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并颁布的, 作为行政法规具有准法律的性质。因此, 我国会计准则的权威性相当高, 同时具有很大的强制性。而美国的准则制定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民间机构, 在权威性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而导致准则制定过程经常受到利益集团的干预和反对。从理论性来说, 美国从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发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后, 一直在进行对会计准则的理论探讨, 出现多种富有独到见解的认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对会计准则进行讨论, 且多以介绍为主, 缺乏自己的理论认识和创新。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在一种严重缺乏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日前尚没有逻辑严密、前后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在具体准则和理论之间很少有直接的逻辑联系, 这些都是现存的问题。

(一) 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的合理成分

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 中美差别很大, 并且由于国际利益之争, 中国只能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 它可以作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参照系, 但不能替代中国会计准则, 能否引进, 主要取决于美国会计准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用于调节与中国会计信息相关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盲目地照搬是不可行的。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主要制定程序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因此, 目前我们要做的并基础上完善已有的模式, 使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更好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尽量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二) 关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融合是一个长期求同存异的过程, 最终趋同的程度不得而知。鉴于未来“全球会计准则”的原则化或规则化程度难以预料, 因此, 对任何准则一味模仿都是不明智的。这要求研究者关注美国会计准则回归程度, 重点研究其准则变迁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乃至整个会计、审计行业的监管提供借鉴。安然事件后, 不少人认为, 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交易设计规避“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 因而“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可能会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对准则的规避。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可发现, “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下, 上市公司也可以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职业判断操纵利润。目前, “以原则为基础”和“以规则为基础”孰优孰劣, 难下结论, 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 只能关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三) 加强我国会计研究

美国财务会计理论着重研究准则制定与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引入和吸收制度经济学、理财学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实证研究, 呈现出一种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局面。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日前仍以归纳法、演绎法为主, 缺乏实证研究, 比较粗泛, 多流于表面讨论, 大多是就会计论会计, 导致研究成果视野狭隘, 缺乏内涵, 深度不够。因此, 在当前各学科相互交叉的趋势下, 会计理论研究不能停留在单一层面, 必须大力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 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紧密结合我国特殊的环境背景, 真正研究出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来。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特殊时期, 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发展过程的经验, 可以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规范、公平、公正, 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吴革.国际会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2]常勋.国际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郭玲, 王国茹.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5) .

[4]董南雁, 张俊瑞.美国会计准则超载的透视与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7 (3) .

[5]张流注.浅议美国会计模式[J].财务视点, 2004, (1) .

[6]徐黎.美国会计监管方式转向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研究, 2006, (11) .

[7]刘春, 从玲玲.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变化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 2005, (12) .

模式竞争 篇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营销学院教授,同时也在澳洲、欧洲和亚洲开展咨询和培训项目。他曾在宝洁公司担任市场营销经理

在二十一世纪,重大的新产品可能会来源于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医学治疗护理的手段已经开始出现重大的革新)。但是,不管是那个行业,要实现产品的重大革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往往由于资源的限制,更难以在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所以说,在二十一世纪,战略创新将是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而它仅受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勇气。

在过去内,涌现了一类新的商界明星―他们不是新产品的创造者,而是新战略的创造者。迈克・戴尔(戴尔电脑)、安尼塔・罗迪克(Body Shop化妆品连锁)和理查德・布兰森(维珍集团)并没有创造新的产品类别,电脑、洗发香波和航空服务在他们进入市场之前早就存在。然而,他们却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战略,来销售这些商品。随着市场日益的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消费者和投资人越来越挑剔,战略创新将不再是明星企业家的专利,而应该成为企业竞争的常规武器。

成熟的陷阱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CEO说,企业业绩下降和成长缓慢是因为企业的发展到了成熟期,尤其是在汽车业、电信业、金融服务和航空服务业。在众多的企业中也不乏特例。比如,西南航空公司在过去的中增长平均值达到12%,是同行业平均值的3倍。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做了一些受客户喜爱的改变,并由此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那么一般的企业是如何掉入成熟陷阱的呢?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本质上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市场竞争策略。它们很努力,想在同一个游戏中做得更出色一些。这些企业用同样的眼光看世界,基于相同的假设进行市场竞争。结果,它们的愿景、价值观和战略计划是雷同的、可以互换的。它们当然会认为自己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进行竞争。竞争的压力反过来又加剧了企业的相互模仿,因此,企业自身丰富的、广泛存在的创新潜力受到压制。

追求标准、降低成本、回避风险和模仿,这些成了企业经营的标准游戏。但是,这些仅仅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有作用,算不得是真正的战略。客户由于看不到产品的区别,只能在价格上进行比较。这最终导致了很糟糕的局面:整个行业的利润呈螺旋式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由于企业严格控制成本,员工被要求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因此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成熟的行业变得更加成熟;经理们都愿意按照同样的模式继续前行,固有的思想得到强化,新的创意变得越来越少。

相反,当优秀的企业面对挑战时,它们表现出杰出的、扭转乾坤的力量。对于如何开展竞争,这些企业有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行为模式―他们标新立异,从根本上创造了新的游戏,这才是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和领导力的体现,才称的上是真正的战略。在这些企业中,领导人很清楚哪些资源和能力是对客户有价值的,并且努力去发展这些关键的内部资源和能力,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来平衡这些稀缺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的战略创新应该体现在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上;或者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例如在定价、销售渠道、客户服务上有所不同;或者是这些东西的混合体。这些创新应该是客户所能感觉到的,或者是在竞争对手所忽视的并引起客户不满的那些方面。只有这样,客户才会因此支付较高费用,企业会因此赢得利润。

近年来,许多成功的企业从根本上讲是新进入者(戴尔vs康柏;Body Shop vs欧莱雅;Home Depot vs 传统的百货商店)。所以说,成熟与创新实际上是由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战略要与众不同,首先要在思考方式上与众不同。

概括来讲,战略创新的要点如下:

* 企业是容纳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的容器,这些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并且通过特定的企业运营模式来相互平衡;

* 高回报来自于对公认的假设进行挑战,而不是采纳和其它对手差不多的策略;

* 从客户的不满、厌倦和感受中寻找灵感;

* 根本性的战略上的创新比在单纯运营效率上的改善有价值的多;

* 战略要面向未来的市场环境。

关键战略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战略家也需要这样。经理们往往过分追求答案的精确性,而没有去思考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很显然,模糊但正确地回答正确的问题,要好于精确地、正确地回答错误的问题。

以下三个问题对于设计创新战略非常重要:

☆ 企业目前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企业目前是如何进行竞争的?具体的问题有:

* 你的客户是谁?

* 提供给他们的是什么?

* 公司是如何和客户沟通的?

* 客户是怎样得到产品和服务的?

* 企业的活动有哪些?哪些是外包的?

* 谁是主要竞争者?

* 营业收入和利润是怎样产生的.?

在回答这些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你往往会发现,大多数的企业采用的是一样的业务模式。比如,对于汽车行业和零售业的大多数企业,它们的回答会非常类似。

☆ 业务模式之后隐藏的关键假设是什么?

前面我们提到,每个企业都试图设定一系列关于顾客需求的假设:顾客想要什么,顾客希望如何得到产品,等等。这些假设是每种业务模式的基础。但是事实上,许多经理人员发现,有些假设只是企业自己想当然的,尽管已经存在了若干年,但是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当然,有一些假设会被业务模式的成功运作所证明是正确的。

☆ 挑战这些关键假设能带来哪些机会?

在1980年,宝马和梅塞德斯公司都确信,顾客心目中的“豪华车”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尖端的德国技术。凌志汽车向这个假设提出了挑战。尽管他们也认为技术很重要(但不必要一定是德国技术),但同时他们还相信,豪华汽车不仅仅外部表现要好,而且坐在里面的感觉也要非常豪华。同凌志的豪华轿车相比,梅塞德斯轿车的内部布置就显得太普通了。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尤其是美国汽车消费者,都喜欢上了凌志车。宝马和梅塞德斯在顾客离开之后,才开始意识到原来的业务模式的假设是错误的。

其它受到挑战的假设还包括:

* 客机的乘客不会因为价格便宜而放弃座位预定、用餐等服务(受到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和欧洲EasyJet公司的挑战);

* 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电脑的价格不可能更便宜,并且保证制造商还能赢得利润(受到戴尔电脑的挑战)。

结论

跟着行业内的其它对手走是很容易的选择。基本的业务模式看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行业里每个企业多年来做着同样的事,但这不是战略,也不可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果企业以同样的方式给客户提供相似的产品,客户只能根据价格来进行选择。企业会因此陷入无休止的价格竞争,最终没有谁能获胜。最后客户还会因为选择单一而感到不满,供应商也会由于价格战而不能赢利。

商业模式的持续竞争 篇3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在工业时代,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及销售的结构比较简单,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不多,关系也不太复杂,因此商业模式相对简单,企业勿需面对持续的商业模式竞争。

进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创业型企业不断创新,利用自身资源能力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形成较为复杂的交易结构。商业模式的持续竞争就成为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

然而,大部分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创新方面缺乏清晰目标。企业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提出的商业模式三角形模型(图1),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规则,在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创新三个层面做出正确决策,在纷繁芜杂的竞争环境中把企业资源能力投入到能获得竞争优势的领域。

在商业模式设计阶段,以生态化视角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可以为企业未来获取竞争优势奠定基础。企业应确定一个多方有利的合作政策,引导利益相关者提高总交易价值。开始落实商业模式,企业应注意管理体系与商业模式匹配的问题,加强商业模式的一致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还需围绕自身资源能力创新商业模式,保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衡量商业模式创新效果的标杆是原生性。这也是避免山寨和模仿的最佳方法。

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

当企业计划进入新领域创造价值时,首要考虑的是商业模式设计。传统的商业模式设计大都围绕产品进行,而对利益相关者考虑不足,要么把利益相关者作为简单的供应商或渠道商,要么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不够充分。生态化商业模式可以避免简单交易结构带来的不稳定性,为企业带来较为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

一般来讲,企业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围绕生态系统核心价值设计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自身单一产品的价值

通过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强化自身资源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迫于苹果超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压力,电脑芯片制造商英特尔2010年推出超级本解决方案,负责解决方案中的CPU提供。不过CPU价格过高,跟进英特尔超级本解决方案的PC制造商并不多。从英特尔推出的超级本解决方案看,它确实考虑了合作伙伴的利益,但仅仅以供应商及OEM(代工)厂商的方式去看待合作伙伴,而没有考虑生态链全部合作伙伴的利益。据最新消息,英特尔正在调整,以期设计出更加符合PC制造商利益的生态化商业模式。

与此相反,苹果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精心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在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一直未受到挑战。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认为对于硬件产品,产品设计及体验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愿意为够“酷”的产品多付溢价;对于软件产品,丰富的产品才是成功之道,因此拥有大量软件开发者必不可少,建立软件开发社区就成为其商业模式关键一环。

于是苹果把供应商、渠道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包含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中。一方面,苹果跟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供应商原料供应;另一方面,苹果加强对渠道商管理,特别是运营商渠道。苹果并没有牺牲长期利益与运营商妥协,而是有效维护所有渠道商的利益,而国内一些手机厂商(例如中兴通讯)通过低价增加运营商采购量,影响了自己的盈利能力,陷入价格战泥淖。

在微软软件的时代,开发软件并销售给用户是最基本的软件商业模式。开发者可以基于某种开发平台,例如微软的.NET平台或者ORACLE的JAVA平台等,开发用户所需的某种应用。开发平台提供者大都要求开发者购买其开发平台产品,但不关心开发者开发了什么产品。开发者开发了应用,还需找到营销渠道去销售。

在开发者价值链中,影响开发者利益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平台产品的价格以及销售收入。如果把开发平台产品以较低价格提供给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开发者就愿意在平台上进行开发;如果平台可以免费或者采用分成方式,销售开发者开发的应用产品,开发者就可能赚取更多利润。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深谙此道,设计开放的开发、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推出App Store,帮助开发者实现最大价值。此前开发者还无一可靠的开发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依靠。重要的是,苹果在App Store上的销售分成模式是3:7,苹果只拿30%的销售分成,这是此前任何平台都没有过的分成比例。调研数据显示,即便苹果竞争对手跟进推出类似平台,开发者也更愿意选择App Store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平台。

苹果的App Store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平台,也是一个具有生态化商业模式特征的平台。不过,一些模仿苹果App Store平台的企业,忘记生态化商业模式的要点——结合自己的资源能力,才可能是最佳的生态化商业模式——难免陷入东施效鼙的困境。

为了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机会,中国移动尝试推出OPhone和Mobile Market平台(现在改为“移动MM”),期望可以模仿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可惜迄今OPhone已退市,而移动MM暂无作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设计出来的商业模式看似拥有生态化特征,但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发挥优势。

移动MM商业模式,只是简单模仿苹果App Store的销售分成模式,但这样的分成比例是否符合自身的价值创造需要,并没有进行充分考虑。虽然中国移动与苹果考虑类似,都期望增加其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价值,然而苹果是为了增加其终端产品(iPhone、iPad、Macbook等)的价值,而中国移动是为了增加什么价值呢?从移动MM运营情况看,它既没有帮助中国移动赢得更多智能手机用户,也没有明显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所谓智能管道)的流量,更谈不上提升中国移动核心产品移动通信网络的价值。

nlc202309031617

这种现象在商业模式模仿者中普遍存在。大部分模仿标杆企业商业模式的企业,只是简单“拷贝”标杆企业商业模式的显性内容,而对商业模式背后的自身资源能力或产品服务思考不足,导致模仿过来的商业模式跟自身价值创造目标南辕北辙,达不到借鉴商业模式的目标。

加强商业模式一致性管理

企业经营者设计好生态化商业模式,将面临如何把商业模式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的挑战。仅仅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而缺乏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融合,商业模式难以落地。

大型企业一般对新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感兴趣,但对于如何把握这些商业机会大都缺乏有效手段。这也是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屈指可数的原因。据摩根士丹利在《移动互联网报告》统计,在数字时代的四个周期中,大部分IT企业没有成功跨越周期,只能成为周期内的赢家,不能成为真正的数字时代赢家。但IBM成为大部分IT企业中的例外,它是唯一跨越四个数字周期并获得成功的企业,目前看来它也有机会在数字时代第五周期移动互联网阶段获得成功。

其实在数字时代第四周期互联网阶段,IBM曾一度陷入困境。IBM在PC时代通过开放平台进入PC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但由于惠普、联想和戴尔等新型竞争对手介入,持续的价格竞争导致PC行业利润锐减,IBM开始推动转型策略,期望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IBM看中一体化IT解决方案的机会,推出“智慧地球”解决方案,期望因此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利润增长。IBM一方面为PC业务寻找买家,另一方面并购能够提供IT咨询服务的公司来补充能力,最后把PC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通过收购普华永道咨询补充BCS(Business Consulting Services,商业咨询服务部)能力,为一体化IT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实现提供可能。

不少IT企业纷纷模仿IBM一体化解决方案商业模式,但一些模仿并遭遇失败的企业也许不知道,IBM为了落实其商业模式,保持商业模式与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多次进行组织重组和流程梳理。据移动互联网实验室观察,真正洞察IBM商业模式成功之道的企业并不多,其中华为介入IT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做法值得称道。2008年,华为通过专业猎头寻找“商业模式管理专员”,期望通过专业的商业模式管理人士来整合内部资源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IT解决方案和价值。

其实一些创业企业也会面临类似挑战。企业经营者如果忽视商业模式与管理系统的一致性要求,只是重视商业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忽视内部利益相关者可能造成的阻碍,也可能使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陷入困境。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会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充分考虑商业模式要求,设计满足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小米手机是国内采用一体化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通过一年多低调准备,小米手机在推出一代之前就拥有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移动聊天工具米聊,雷军为小米手机设计类似苹果的商业模式。与苹果不同,小米手机是从软件应用开始,然后再介入硬件领域。

雷军为了使商业模式适应中国的竞争环境和自身资源能力,对管理体系进行精心设计。小米手机模仿苹果,只推出少数明星手机,把管理体系重心放到产品成本和质量控制上,避免庞大的管理体系。与大部分把重心放到营销渠道的企业不同,小米手机的营销渠道初期主要以互联网渠道为主,销售方式也是以电子商务方式为核心。与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匹配的是小米手机定位于手机发烧友,这是很容易接受电子商务渠道的用户,与一些主要以大众用户为核心的手机企业不同。这样渠道管理流程就变得比较简单,符合一个创业型企业的需要。

中国移动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创新基地,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商业模式跟管理体系的分离,是其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无线音乐基地是一个成功案例,根本原因是无线音乐的商业模式对管理体系要求不高,利益相关者也相对较少,这就避免中国移动复杂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造成的影响。而物联网基地的业务,涉及较为复杂的业务管理流程,难以通过一个物联网基地来统一管理,导致各省市公司各自为政,重复投资建设大量M2M管理平台。不过这种情况正得到改善,中国移动已计划通过独立的集团客户公司来避免商业模式跟管理体系的不和谐。

推动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

一般来讲,企业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并跟管理体系结合,可以形成较长周期的竞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可以一劳永逸,任由竞争对手侵蚀自己的商业模式价值。企业经营者应根据竞争环境及自身资源能力的变化,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商业模式,保持商业模式的原生性。

通过大量案例研究,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总结了三条关键要素:

已经确定基本商业模式的企业,应注意原生性创新在保持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不应该简单模仿竞争对手的创新,而应重视原生性要求

选择原生性创新点,企业应从洞察用户需求入手,通过整合生态系统各种资源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应该满足于所谓微创新,而应该利用新技术推动自身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避免同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苹果是推动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的最佳案例。2007年推出iPhone之后,苹果不是简单地升级产品,而是伴随产品推出软件平台。在其他核心产品中,苹果也是如此,比如借鉴iOS平台上的信息管理机制,2012年在新推出的Mac OS X 10.8里也构建社交信息管理机制,实现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因为这个信息管理机制跟原有平台结合很好,形成一个原生性创新。

小米手机2011年下半年推出第一代手机,销售渠道只有自有的电子商务渠道。随着手机放量销售,小米手机开始将其营销渠道扩展到电信运营商和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京东商城等)。小米手机设计初,米聊在业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腾讯迅速介入该领域,为了避免直接跟腾讯竞争,小米手机显然在降低米聊在商业模式中的地位,采取逐渐培养寻找机会的策略。

如果一个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洞悉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进行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保持其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就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困境,最终也难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PC领域的戴尔,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受益者,也是商业模式原生性丧失的受害者。在PC时代,戴尔通过直销模式颠覆美国PC市场,并在全球推行。戴尔缩减销售渠道在产品价格中占比,比传统销售具有更大价格空间,因此可以提供性价比较高的PC及笔记本。这迫使PC行业价格急剧下降,也成为IBM退出PC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PC领域企业纷纷采用直销模式来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戴尔具有“原生性”的直销已经被弱化。一旦新的销售渠道(例如电子商务网站)出现,戴尔的直销模式就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转型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期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应重视商业模式的原生性创新,避免诸如微创新概念的误导,应洞悉消费者需求,整合生态系统各种资源,创造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机会。正如《哈佛商业评论》原主编Joan Magretta在《什么是管理》(What Management Is)中指出的,“商业模式只不过是企业经营者对经营环境与业务的一系列假设”,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商业模式竞争中的问题。

胡权:移动互联网实验室主任。目前主持电信运营企业的流量经营及生态系统竞争方面的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肖自强

xiaozq@sem.tsinghua.edu.cn

模式竞争 篇4

在卫生体系的组织中,简单的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必须同时发挥作用。Enhoven[1]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利用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同时利用政府干预弥补市场失灵的卫生体系组织模式,也就是“管理竞争”(Managed Competition)的模式。管理竞争的模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一种理论上完美的模式,然而这种组织模式同时也需要高度的组织管理水平。近30年来,荷兰、瑞士、以色列、包括德国,都在试图实施管理竞争的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荷兰近30年来的卫生体系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其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一、荷兰社会经济以及卫生服务概况

荷兰王国位于西欧北海沿岸,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国土面积41 532 km2,领海7643km2,2007年人口总数为1636万人。

2004年荷兰卫生总费用为5957.9亿欧元,其中公立来源费用4037.6亿欧元(67.77%),商业保险公司来源费用847亿欧元(14.22%),其他来源费用1073.3亿欧元(18.01%),人均卫生费用3661欧元。2004年荷兰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为12.8%。

据最新的国家健康状况报告,van Oers总结,荷兰的大部分人口享受着较高的主观健康状况[2]。2002年荷兰的人均期望寿命为男性76.0岁,女性80.7岁。主要的致死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

荷兰的卫生服务机构起源于一些志愿团体和慈善团体组织的医院。目前几乎所有的荷兰医院都是私立非营利性机构。虽然医院绝大多数是私立的,荷兰政府仍然有能力通过各种法规对其拥有强有力的管理。医疗服务供应法(the Hospital Provision Act;Wet Ziekenhuisvoorzieningen,WZV)严格控制和规范了医院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任何医院的建设和大型医疗器械的购买都需要得到政府批准,从而使荷兰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掌握在政府的管理之中。

1966年开始,荷兰开始实施《疾病基金法》(the Sickness Fund Act;Ziekenfondswet,ZFW),所有被雇佣人员和老年人被强制要求参加健康保险,从那时起,健康保险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确定下来。荷兰全国存在多个健康保险组织,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法律规定,有些保险组织拥有选择被保人群的权利,结果这些保险组织的风险选择行为盛行。同时,法律规定的那些不得拒绝老年人的健康保险计划则财务状况问题严重。该项法律最终于1986年被修改。随之出台的《健康保险可及法》(Health Insurance Access Act,WTZ)规定了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不可选择参保人群,同时规定了基本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金。在那个阶段,荷兰政府并没有将个人收入和保金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荷兰政府针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健康保险可及性以及保金修订了一系列的法律。至2000年1月,几经修订的《疾病基金法》(ZFW)规定,荷兰所有公民,包括雇员、依靠政府补贴生活的失业者和老年人、学生,以及自雇人员都被要求参加法定的强制健康保险

二、荷兰健康保险组织方式

荷兰的健康保险制度由3个层次的健康保险计划组成(见图1):第一个层次为国家提供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障。这个保险计划强制性地覆盖全部荷兰公民,由《高额医疗费用保障法》(the Exceptional Medical Expenses Act,AWBZ)保证其实施;第二个层次为私立保险公司提供的基本健康保险,该计划也是强制性的,由疾病基金法(ZFW)保证其实施;第三个层次为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的补充健康保险。

从2006年开始,疾病基金提供的健康保险在荷兰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私立的健康保险公司。所有的健康保险公司是独立并且承担财务风险的,并被要求在同样的规则之下进行竞争。

在荷兰合法生活和工作的民众,可以从全国几十家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中自由选择承保的组织,被选择的保险公司必须同时承保,并且保险公司不能对参保人进行选择。这种组织方式旨在通过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提高效率和对客户的响应度。并且,根据ZFW的规定,每家健康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基本健康保险产品”必须一样,并且各省实行社区保金**。尽管如此,健康保险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隐匿手段“拒绝”高风险客户,进行风险选择。因此,自2000年以来,政府在减小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的动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荷兰政府用于减小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风险调整体系”。该体系由一个中央“风险调整基金”,强制执行的与收入相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金”,各种风险调整因子,以及中央风险调整基金和各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组成(见图2)。个人支付给中央风险调整基金的风险调整金和个人的收入相关;中央风险调整基金支付给各家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和由风险因子评价得出的个人风险等级相关。这样的机制带来的好处是,参保人为健康保险支付的费用(包括个人支付的风险调整金和保险金)与收入相关,而无论保险公司承保了什么样的风险,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都由风险调整金中和,从而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举例来说,一个收入高而健康状况好的参保人,他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金是全省统一的社区保金,向风险调整基金缴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金和他的高收入直接挂钩,是较高的;而由于他的健康状况好,风险调整基金针对这个参保人支付给他的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就会较少,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并不能通过吸引了这个较好的“风险”而获得高于平常的利润。反之,收入低的参保人缴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基金就较少,如果其健康状况较差,中央风险调整基金支付给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就较多,如此一来,保险公司拒绝这个参保人的动机也就减少了。

2006年,个人支付的风险调整金共占整个保险金的50%。同时,在这个风险调整体系中,合理的风险调整因子的设定至为关键。2000~2006年之间,荷兰的风险调整因子从比较简单的“年龄”、“性别”、“是否城镇居民”,以及是否残疾,逐渐增加了“药物费用组”(Pharmacybased cost groups)、“诊断组”(Diagnostic cost groups)。经过这些调整,用风险调整因子预测个人医疗费用的决定因子(R2)从2000年的0.06提高到2004年的0.17[3]。

在参保人选择了健康保险公司之后,有效率地购买合适的医疗服务就成为保险公司的职责。在竞争的保险市场中,财务自主的私立保险公司有动力通过有效购买医疗服务降低保险金,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保人。荷兰政府也为确保保险公司的自由购买医疗服务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1992年1月之前,所有疾病基金(目前私立健康保险公司的前身)不得拒绝愿意签订服务合同的合法卫生服务提供者。然而,为了进一步激励保险公司选择高效率的卫生服务提供方,1992年1月之后,保险公司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与卫生服务提供方之间签订合同。合同最终由保险公司和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协商签订。

三、荷兰卫生服务提供方的组织方式

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荷兰的卫生服务由公共卫生服务机构(GGD)、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以及医院共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为全体民众提供预防接种、疾病普查以及其他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由政府专项税支出。

家庭医生诊所由一个或者几个医生独立执业或者合伙执业,提供普通疾病和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疾病的门诊治疗。1970年,90%以上的家庭医生是独立执业的,这一比例在30年以来有所降低,到2 00 0年只有4 3%的家庭医生选择独立执业,更多的家庭医生倾向于合伙执业(Groenewegen and Gress 2003)。家庭医生没有权力收住患者住院治疗,但是拥有推荐患者去医院进行器械检查的权利,进行必须血液检查和一些影像学检查等。专科医生在医院中提供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在荷兰,患者没有自由直接在专科医生处就诊。患者必须持有家庭医生出具的推荐信才可以去医院就诊,因此家庭医生也被称为“守门人”。除了在大学附属医院中工作的专科医生之外,荷兰的大多数专科医生都是独立执业的医生,他们和医院之间没有雇佣关系,而是合同约束下的医生租用医院的场地和器械的关系。

超过90%的荷兰医院是私立非营利性质的,其余医院是公立医院(大学的教学医院),共有8所大学教学医院分散在荷兰各个地方。医院的经营和管理由专业的经理人负责,近年来,医院经理人有医疗和管理专业融合的倾向,医护人员也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家庭医生的服务原则上实行按服务项目收费,由于私立保险公司的干预,现在也有很多家庭医生的收费方式转变为按照人头收费。2000年荷兰家庭医生的平均登记患者数为2300人[4]。在这个竞争的市场上,家庭医生的收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险公司的制约。专科医生的服务实行按服务项目收费,同时政府通过调整各专科的收费标准达到平衡各个不同专科之间医生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医院普遍实行年度预算制,年度预算由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根据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所在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医院的设备配置以及估算的医疗服务量协商决定。医院中单项医疗服务的价格是由地区卫生服务价格委员会(Board for Health Care Tariffs;CTG)决定的。

除了在偏远地区,药房由具有药师资格的人员开业,与独立开业的医生、专科医生以及医院的经营分开。

四、荷兰的药品市场

荷兰的药品政策由卫生、社会保障和体育部在“安全”和“可支付”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药品被消费者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上市、被列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被医生和药师推荐几个步骤。根据1958年制定的《药品供应法》(the Provision of Pharmaceuticals Act;WGV),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在药物上市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并以此决定药品能否上市。药品能否被列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取决于该药品是否比同类药品疗效好,并且价格没有超过清单中的同样疗效的药品。近15年来,药品需要通过经济学评估才可以进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

近年来荷兰的药品费用呈上升趋势,为了控制药品费用的上升,保险机构使用了参保人共付机制,同时,政府规定了每一个处方的药品额度,并且给予药师用较为便宜然而疗效相同的药品取代医生处方中昂贵的品牌药品的权力,这两者的差价可以部分被药师作为利润。根据药品定价法(the Pharmaceutical Pricing Act;WGP)的规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药品偿付系统对药品进行偿付。WGP规定,患者使用某种药品时,保险公司只偿付具有同样疗效的药品组的平均价格,超出的差价由患者自付。

为了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患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家庭医生协会、药师协会以及各级政府,向消费者公布药品的相关信息,这对于消费者合理选择药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措施是由政府资助的消费者药品信息热线,全荷兰每年平均有40000名消费者通过拨打这条免费热线获得有关某种药品的信息。

五、结论

(一)荷兰卫生体系的特点

1. 各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

作为财务上独立核算且自负盈亏的私立健康保险公司,荷兰的健康保险公司存在彼此竞争的动机。同时,由于荷兰政府授予健康保险公司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选择性购买的权力,如此一来,为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创造了重要条件。另外,在参保人的交费构成中,向中央风险调整基金缴纳的个人风险调整金与其收入相关,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金与保险公司能否有效进行管理,以及保险公司能否高效进行医疗服务的购买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各个健康保险公司实际上拥有一定程度的“定价权力”。这样,健康保险市场具备了可以竞争的关键条件,低效率的健康保险公司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2. 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在医疗市场中,作为信息弱势方的患者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从而达到和医生信息对称的状态。然而,健康保险公司更加有可能通过雇佣医学专业人才的方式,达到和医生信息对称的状态,因此,健康保险方有条件在患者购买医疗服务时作为代理人,而不仅仅是传统上的“第三方付费方”。荷兰的卫生体系通过促进健康保险方之间的竞争,间接地促进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健康保险方通过各种付费方式和质量管理手段,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了财务上的约束和质量监控,从而部分实现了代理人的功能。然而,由于历史上荷兰的医疗服务是由政府定价的,目前医疗服务的定价尚未完全由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自主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3. 政府管理下的竞争。

在这个健康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双重竞争的卫生市场上,荷兰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根据Enthoven在“管理竞争的理论实践”中的定义,荷兰政府在卫生市场上扮演了“主导者”(Sponsor)的角色。首先,在健康保险市场中,由政府组织的风险调整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民众健康支出的公平性,逐渐完善的风险调整体系降低了竞争中的健康保险公司进行风险选择的动机。其次,荷兰政府通过制定规范统一的基本健康保险合同,规范了健康保险市场上的“产品”,从而降低了健康保险公司进行风险选择的能力。第三,荷兰政府通过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一系列规范,例如医院对高端设备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必须经过卫生部批准等,有效地完成了对卫生市场的资源配置,避免了医疗设备竞赛的现象。最后,荷兰的公共卫生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避免了公共产品供少于求的问题。

4. 绝大多数的规则用法律的方式得以确定。

(二)荷兰实施“管理竞争”模式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通过在卫生体系中实施管理竞争模式,荷兰的健康保险市场中形成了有效的竞争。通过风险调整体系的运行,健康保险市场中市场失灵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彼此竞争的健康保险公司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管理竞争这一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Enthoven提出理论模型至今,在荷兰经历了近20年的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逐步完善的方面。首先,荷兰健康保险的风险调整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荷兰的风险调整体系预测,参保人当年医疗费用的R2大约是0.17~0.18,学界普遍认为,R2达到0.2的风险调整体系才能有效减少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第二,荷兰的医疗服务价格大部分仍然由政府定价,这个传统是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有效竞争的巨大阻碍。第三,荷兰的医院目前多数实行总额预算制,然而医院不是完全的自负盈亏的组织,每一财政年度结束之后,政府对那些花费超出预算的医院会有一定的补贴,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竞争的动机。

摘要:“管理竞争”模式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同时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的一种模型。本文介绍了荷兰卫生体系的管理竞争实践,包括机制设计、法律规范,以及实践的成功之处和缺陷等。

关键词:管理竞争,荷兰,卫生体系组织,健康保险

参考文献

[1]Enthoven,A.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d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Finance.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1988.

[2]van Oers,J.Health on Course?The 2002 Dutch Public Health Status and Forecasts Report.Bilthoven,2003.

[3]van de Ven,W.P.M.M.,K.Beck,et al.Risk Adjustment and Risk Selection in Europe:6 years later.Heahh Policy 82(2-3),2007. p162-179.

[4]De Wereld Verandert en de husarts verandert mee.Utrecht, Dutch Association of Family Physicians,2000.

[5]Provisional Figures on Costs and Financing of Care,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eik,the Netherlands.2004

[6]Population,Key figures,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eik,the Netherlands.2007

[7]den Exter,A.,H.Hermans,et al.Health Care System in Transition:Netherlands.R.Busse.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2004:p162.

网络经济的运行模式与竞争策略 篇5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供产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推翻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 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 of 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 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

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 延续时间(年) 交互速度(英里/小时) 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 3~5000 3~5(人力) 3~5(年)

工业经济 3~500 3~50(马车~汽车) 0.3~0.5(月)

后工业经济 3~50 3~500(飞机) 0.03~0.05(天)

网络经济 3~5 3~5000(网络) 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 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发明、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发明、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馈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达维多定律(Davidow’ Law)

达维多定律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该定律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威廉・达维多在因特尔公司任副总裁时,就注意到了提高产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三)新兰切斯特策略(New Lanchester’ Strategy)

对网络经济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个人是英国的F.M.兰切斯特(1868~1946),他设计了英国的第一辆汽车,写了《战时飞机:第四代武器的开端》一书,并于19创立了“数学理论策略”。他的思想影响了运筹学的创始人伯拉德・库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两人的思想介绍到日本,日本科学院院士申夫田冈博士总结了该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状况制定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被称之为“新兰切斯特策略”。该策略描述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规则。新兰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业时,就成为一整套的指导原则,指点市场部门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具体来说,新兰切斯特策略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服务或标准主流化。某个产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锁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户,并给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兰切斯特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学之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称为网络经济的建筑师,至少也可称为市场交易策略的设计大师。

三、网络经济中的生存原则和竞争策略

商场就是战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营销就象打仗一样。根据以上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运行规律,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存原则和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产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抢夺市场份额

&n

bsp; 主流化是网络经济生存竞争的首要原则。为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锁定”(lock-in),即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一旦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对该产品有了依赖感,考虑到培训费用和其他转换成本,他们就再也逃脱不了;一旦某个产品取得了主流地位,这个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显然,主流化有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锁定了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

免费赠送是实现主流化的具体方式,它通过把自己产品的价格降到冰点,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间升到沸点,从而一跃成为市场霸主。许多网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剃须刀和刀片”原理,赠送剃须刀就是为了长期推销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白手起家,必须先拥有26.1%的份额,再赢得41.7%的份额,最后达到73.9%的份额。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当一个企业使用高明的计谋达到26.1%的市场份额这一最低目标时,才能成为“竞争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个可参与竞争的企业。若低于26.1%,则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稳定的竞争者”,它的地位可能随时会被竞争者取代。一旦拥有26.1%以上的份额,就开始与其他公司相脱离,处于领导市场产品的地位。获利能力一改变,市场份额也随之改变。(2)弥补缺口来进一步赢得41.7%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会成为市场“领导者”。所以市场霸主的目标是猎取超出41.7%的份额,这时,该公司与它的竞争对手之间赢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扩大。在网络经济中取得这一关键地位的捷径常常是兼并和收购(M&A)。(3)通过主流化以赚取73.9%的份额,从而成为“垄断者”。当然,垄断是每个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终目标。但是,但再往上超过73.9%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其一,很难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会引来与其他产业集团或专业化产品公司的竞争;其三,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两者之间就会错位。因此,虽然拥有90%、95%或100%的市场份额,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在网络经济中不应该是一个聪明企业的目标。

(二)铸造价值链:“黄金定律”

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基础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企业从价值链的一个或多个分支中抽取资金,赚得利润。网络经济决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赢利,而不实现价值链增殖,将难以幸存。

价值链中包含有“黄金”,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价值链上的分支越多,它所获取的“黄金”也越多,这就是“黄金定律”。任何企业意欲挖掘网络经济的潜力,就必须充分利用由一个甚至多个市场空间构成的价值链。

网络经济下,价值链比各组成部分的总和价值要大。单枪匹马地干无济于事,所以各企业要联合起来,形成“价值链群”才能幸存。随着产品的分解,价值链不断整合。各企业应建立合作关系,发挥联合的作用,竭力从整个价值链上获取利润。

(三)PICN原则:产品个性化

网络经济中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个性,即质量和外观以及感觉要对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个性也许很难定义,但是有个性的产品就有市场。一个企业要在网络经济竞争中获胜,必须瞄准个体市场,实现产品、服务和创意的个性化,即遵循PICN原则。

PICN是一个缩略词,由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大写组成。这里,个人化是指产品恰恰正好符合个人的需要;客户化是指客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项产品;个体化是指某项产品是专门为某个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设计的;特定化即指客户是通过单人市场发掘出来的。所有这些,都组成了PICN因素。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代替了效率,个体化代替了大规模生产,客户化代替了客户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规模销售。

显然,PICN原则迫使生产超越了销售的束缚。网络经济中的生产不再是整体地、大批量地生产出普通呆板的产品,或提供僵硬、没有特色的服务,取而代之的是,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事后能够改进。个人化和个体化使价值乘数达到了最大化。总之,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个体化和个人市场这些新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节约资金这些传统观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了,所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网络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虚拟社区和部落意识

虚拟社区是由有着相同需要的人组成的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地的人们与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服务联结起来,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品味,并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企业必须找出大量的这种类型的潜在客户,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特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但是要想吸引住这个群体,就得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也就是说,要创造出一种社区意识。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必须迎合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适合一个单个的人,同时要能引起整个部落的兴趣。事实上,虚拟社区已超越了社团的范畴,随着网络经济趋于成熟,每个人都将成为某个虚拟社区的一员。这一观念实现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业时代的做法将被过去的农业时代的传统所代替,人们的观念必须领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业产业化

在网络经济中,当市场份额增加到最大值时,该产品就成了市场的主导产品,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就能创立完整的产业。企业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产品转变为产业的标准,否则该企业就会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发展一个产业与壮大一个公司有天壤之别,区别在于发展一个产业得到的回报比发展一件产品的回报更为丰厚;换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转变为一个产业,其价值就转化为一个

“金矿”。例如,微软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而苹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软公司的产业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万第三方开发商、合作伙伴及追随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企业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企业只有密切注视并适应这种变化,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竞争策略,才能在网络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卞正东、王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3;

2、马广奇,网络时代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杂志》.3;

非对称竞争模式决定企业成败 篇6

纵观世界商业发展史,种种失败与成功的事件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企业家们究竟如何去适应和保持持续赢利的终极目标?

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一个企业的最大规模和平均利润是由什么来决定?同样能力的企业家,同样的团队运作10年,10年以后,有的企业上市了,有的企业在2000万左右,有的企业在5个亿左右。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的最大规模和天花板。

什么是战略定位?就是进入的是哪个行业,在行业中你处在哪个角色。一个企业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超越天花板。在相同的战略定位下,为什么企业的利润不一样?

先来看看中国最具规模的餐饮业,为什么有的企业做到了5个亿,而有的企业只做到1000万左右?传统行业有个别企业的利润甚至超出了高科技企业。比如百丽这家企业2010年最新毛利润是62%,比普通鞋企高出5到10倍。另外一家企业,运动休闲服饰Kappa最新税前净利润高达40%。为什么这些企业达成如此高的净利润?为什么同样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利润不一样?我们的回答是商业模式使然。在相同的战略定位下,不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利润。

我们经常有一个观点,好的团队一定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事实上,一个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商业模式才是创造出好业绩的关键。举一个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例子吧。两个餐饮企业同时做了10年,深圳的一家餐饮企业叫“半岛明珠”,投资3000万。它拥有香港厨师长,一流的厨艺,10年才赚3800万。

北京一家做日式小火锅的企业,短短6年时间销售额轻松超过2个亿。半岛明珠这家酒楼跟小火锅哪家团队的素质好?半岛明珠。哪家员工形象好?半岛明珠。为什么如此高素质的团队输给了学历相对较低的小火锅,半岛明珠这个企业永远做不大,问题在哪儿?因为它所有卖点来自于厨师长。而小火锅没有厨师也没有厨师长,完全变成了可复制的连锁经营模式。

非对称竞争模式

在中国做品牌艰难,品牌是一个企业拥有,还是人人都拥有?

北京二锅头是品牌还是品味呢?品牌。你必须做成牛栏山二锅头或红星二锅头才有希望。山西老陈醋是品牌还是品味呢?品味。一个山西老陈醋十几家企业可以拥有这个名字,永远做不出品牌,这就是中国茶叶做不出品牌的道理。我们企业和政府把品牌给品味化了,本来西湖龙井是有希望做成品牌的,但政府允许十几家企业同时注册,品味化了。四川有一个品牌叫竹叶青,也被品味化了,不同的企业都可以使用。

品牌一定是私有的,中国人为什么做不成品牌?当一个品牌被公有化,这个国家无法做成品牌,品牌为一个企业所独有。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企业的利润是1亿的话,非对称竞争模式是让企业的利润为10,降低成本的方法不是传统的财务降低成本,而是通过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将管理成本降低在20%以下可以轻松实现,但降低50%以上必须通过管理模式。

非对称竞争模式加上资本模式,也就是商业模式再结合风险投资或者是ITQ上市,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的利润是100,严格来说应该是300。因为中国A股的市盈率是30倍,30X10应该是300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民营企业是在管理上下了功夫,达到10个亿以上的企业数量级,必须在竞争模式和资本上下工夫,中国企业才有希望。

我们来给非对称竞争模式下个定义。它是企业在资源、资产上的能力相对于领先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跟领先者的战略统一,从而完成超常规增长的一种模式。非对称有别于蓝海战略,蓝海就是完全躲避了龙头老大,非对称就是在红海中进行较量的思维方式。非对称的核心是创造成长型企业和领先者的一种竞争态势,我们管这种竞争模式叫非对称竞争模式。

不竞争态势

依靠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是否能让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不断精细化管理。生产、研发、销售,把管理做到极致,中国企业是不是可以做强做大?答案是不一定。10个亿以上的企业必须是“战略定位+商业模式+资本运营”,这才是中国民营企业实现梦想的有效路径。那些上百亿的企业必须借助于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

非对称竞争模式最直接的体现是领先者最后无法竞争或者不愿跟你竞争。所以我们很多的销售伙伴说非对称是以小博大,非对称的思想最后是不竞争。小企业跟大企业在红海中正面进攻,百分之百失败,我们要造成一种不竞争的态势。也就是说,你跟龙头老大在一起,最后老大不愿意竞争或者无法竞争,做成这种态势就形成了非对称竞争。非对称竞争模式不仅适合于蓝海,开创全新的产业,更适合在竞争惨烈的红海中创造无竞争格局。

结合商业理论,我们分析非对称的逻辑构架。它采取的是利润倍增模式,持续创造商业价值,所以在逻辑结构上来说是非对称的。它包括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叫战略定位,第二模块叫商业模式,第三模块叫品牌战略,第四模块叫营销战略。只有企业把这四个模块用一条主线拉起来,企业整个战略系统才算建立起来。

中国企业家们要想真正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梦想,必须找到适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并以此发展出一整套系统化的战略方针。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赢利。

中小企业竞争合作模式探讨 篇7

中小企业之殇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末, 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以工业为例, 2010年, 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4.9万家, 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9.3%;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从业人员增加到7056万人, 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77.9%。

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社会的稳定, 事关就业问题的解决, 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但是, 中小企业的发展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自身条件差, 包括缺乏资源、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不注重核心竞争力培养等问题。而外在的社会环境也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 主要表现在: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融资渠道狭窄、技术匮乏和税负重等方面。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特别是温州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集中爆发出来的问题, 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甚至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为此, 本文提出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 探索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路径。

同质化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联盟诉求

学术界包括大多数企业家都认为, 如今社会各个行业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或者提高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通过异质性、差异化来提高自身能力, 保持竞争优势。

1. 普遍存在的观点

(1)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 同类产品已经很难避免同质化的出现, 被复制的可能性增大。企业应该进行品牌建设, 在品牌方面寻求差异性。他们认为, 消费者都是通过商标、价格等信息来影响对于品牌的感觉、对产品的感觉。

(2) 以波特为代表的、追求企业活动中价值链的各个方面的歧异性。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主要是从买家对产品的认可来体现的, 而企业为了实现这样的竞争优势, 应该从价值链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差异化来实现。其中, 价值链的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等。

(3) 也有很多人认为,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 为了获得短期的收益, 可以选择同质化。因为, 同质化成本小、风险低, 待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可以进行突破。

(4) 发展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可以高度集中生产要素, 降低生产成本, 并通过知识学习溢出, 形成同质化, 获得共同发展。但是, 很多学者认为, 产业集聚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议价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降低。希望提高异质化来改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企业同质化的概念

关于企业同质化的概念, 我们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狭义上的, 即同一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商业模式、技术引进与开发、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相互模仿、逐渐趋同的现象。二是广义上的, 即同质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适合于中小企业联盟的发展模式, 其主要表现有:

(1)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 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角度,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因为我们主要是通过需求、稀缺和成果的可占有性来界定资源, 即资源的价值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资源是否无法被复制、公司是否能够占有资源创造出的利润。然而,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力和物力的不足, 没有占有资源的能力, 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 相对于中小企业, 大型企业掌握资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强, 因此,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 更适合中小企业。

(2)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循环的动态过程。第一, 在同质化发展模式的初期, 各个中小企业或许是同质的, 或许是异质的, 同质与异质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同质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许多中小企业的联盟, 实现“同质化——异质化——同质化”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实现的最终趋势, 是改善技术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 扩大企业规模, 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都显著提高竞争性。第二, 在同质化发展的过程中, 由同质到异质, 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 联盟的中小企业可以不断地积累经验, 共同分享技术。当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大家通过共同努力, 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 就会不经意间促进技术或者管理的革新, 有时候会集中表现在某个企业身上, 最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进而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 由异质到同质。联盟中某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之后, 会期望保持住这种优势,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 对资源的掌控是有限的,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A.背叛联盟。但是凭借中小企业的财力、物力根本无法占有自身的资源, 因此, 这种行为的后果并不乐观。B.对自身占有的资源的不完全保护状态, 即“半遮半掩”。虽然不一定是乐于与联盟中的各个成员共同分享, 但是允许各个中小企业的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 又趋于同质化状态。

(3) 处于同质化的时间要大于异质化, 但同质化的时间, 会随着联盟核心竞争力、掌握资源能力的不断增强而不断缩短。在我们看来,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 是伴随着中小企业联盟而形成的, 是联盟的独特发展模式。只有在联盟中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它“寄生”于中小企业联盟的特殊性, 导致了它不同于产业集群, 不同于现在同质化发展比较成功的电影院发展模式和医药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 中小企业对于自身的发展并没有认识清楚, 要么不注重实业, 要么注重异质化发展。迄今为止, 这两种发展的思路都证明了给许多中小企业造成了伤害, 而同质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应该是中小企业形成联盟的动因所在。

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根本

关于竞争性的概念, 不同学科的解释各不相同, 主要有下面的几种定义:

1. 生态学角度

从生态学角度上, 竞争是同等级或不同等级的生物个体或种群因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而发生的生存斗争。看似这种斗争是有害的, 可以减少该物种的数目, 但实质是这一斗争却增加了该物种的生存能力。对于竞争有不同的划分, 一般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对称性竞争和不对称性竞争、竞赛性竞争和抢夺性竞争。但是, 所有这些竞争又可归于一类, 即资源竞争, 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竞争以外的似然竞争。那么, 竞争到底是相互排斥, 还是相互依存?生物学中的Lotka-Volterra模型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样, 此模型对于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持久性分析, 也是可行的。

2. 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 (有意识的个体或群体) 在市场特定的机制和规则下, 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企业在市场上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为了获取足够多的资源, 必然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夺取活动, 这也就是竞争。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竞争的阐述, 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而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应该是完全竞争市场, 因为, 这个市场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 产品同质、无差别, 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信息也完全。这些特点都符合完全竞争的条件。

在分析联盟的时候, 很多学者引用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观点, 来探讨联盟的稳定性, 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合理的。这主要是因为, 博弈论的假设条件是建立在“理性的经济人”基础上的, 而现实中并非是理性的经济人, 而是“社会人”。尤其是在联盟中, 各个成员通过无形或有形的契约约束在一起, 并且背叛联盟的机会主义行为成本很高, 无法成为理性的经济人。

3.哲学角度

哲学意义上的竞争, 是指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或不同子系统之间, 或不同系统之间通过某种斗争 (有时可分出高低优劣, 择优汰劣) 而促使系统演化的活动。而且, 在这些系统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永存的, 事物之间只要存在差异, 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相互争胜、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竞争。现实中, 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统一体, 两者是相互渗透和并存的。完全竞争和完全合作仅仅是两种极端状态, 随着经济的深度发展, 合作与竞争也呈现出交相融合的趋势, 以至于有用“合争”取代竞争的趋势。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中, 企业环境持续多变而不可预测, 特别是中小企业具有的能力和资源, 相对于有效地把握市场机遇而言都显得十分有限。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与伙伴合作, 相互分享资源, 才能更好地获得竞争优势, 但本质上, 中小企业之间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

1.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概念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 即具有同质化竞争关系的中小企业,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而建立的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动态平衡的特殊组织。联盟体各成员以诚实、平等、互信、互利为前提, 在保持个性化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共性优势, 最终成为利益共同体。

2.中小企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寻求发展、摆脱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这种联盟形式主要有以下的优势:

(1) 增强组织的学习能力, 强化长期竞争优势。联盟的合作, 有利于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 并通过学习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 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通过联盟, 各个中小企业可以集中各自的资源, 共同分享, 提高资源的占有率和利用率。

(3) 提高议价能力。中小企业形成联盟之后, 自然提高了各自的议价能力, 增加了谈判的筹码。

(4) 防止恶性竞争。联盟可以组织中小企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地位的恶性竞争, 在竞合的模式下, 寻求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5) 挑战“大企业病”。联盟可避免企业组织的过大及僵化, 使企业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3. 研究展望

时下, 中小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学术界、企业界、政府和社会热论的话题, 各种观点, 各种方案, 都期望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症结。而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理论, 是许多观点的综合体, 它是在系统、全面的层次上, 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 有以下几点期待更多学者参与:

(1) 同质化竞争性联盟作为解决中小企业困境的路径之一, 应该受到各界的关注, 共同推动这一理论的发展。

(2)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研究, 是在理论基础上探究此联盟形成的条件。

(3) 联盟内部运行机制, 先从黑盒层面上进行探讨, 再依据联盟组成的各个要素, 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

摘要:当下, 中小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但是同质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适合于中小企业联盟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与伙伴合作, 结成联盟, 相互分享资源, 才能更好的获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性,联盟

参考文献

[1]支华炜.企业竞争性理论的认知角度评析[J].管理, 2008 (3) .

[2]王世权, 王丽敏.竞争战略&企业边界与竞争优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8) .

[3]陈芳烈.同质化与个性化[J].科技与出版, 2010 (7) .

[4]薛昊.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1 (4) .

[5]杨洵.同质竞争下产业链横向整合的经济绩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9) .

[6]陈畴镛, 夏文青, 王雷.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8) .

[8]HamelG.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alli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86-97.

[9]Ming-Jer Chen, Donald C.HAMBRICK.Speed, Stealth, And Selective Attack:How small firms differ from large firms in competitive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453-48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 篇8

一、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

追溯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演变历程, 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无关多元化阶段、相关多元化阶段和核心竞争力延展阶段。在无关多元化阶段, 企业追求合理的业务组合, 以寻求“金牛型———问题型———明星型———金牛型”这一现金流动协同效应;在相关多元化阶段, 企业开始寻求业务单元之间有形和无形的联系, 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在核心竞争力延展阶段, 企业则将经营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倒U曲线”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事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得仍然采用传统控制模式的企业难以对下属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笔者认为, 核心竞争力理论在推动多元化经营新趋势出现的同时, 也为公司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控制模式, 并使公司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成为可能。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以独特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们认为,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顾客价值, 即在创造顾客价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独特性, 即它使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 并带来竞争优势;三是延展性, 即它可以扩展到广泛的经营领域。

传统控制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 它们分别抓住了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中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现金和关联。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中竞争优势的深层次来源则是核心竞争力。公司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纳入到自身活动范畴, 借助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掌握, 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力控制。这种控制模式抓住了比现金和关联更深层的竞争优势来源———核心竞争力, 因此它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控制模式。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

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

公司间的竞争是一种多层次的竞争, 而且随层次的加深, 竞争也越来越重要。从长远意义上讲, 最终控制公司命运的是公司在深层次竞争上的成败。因此, 深层次上的竞争力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讲都至关重要, 它是公司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根基。公司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纳入到自身活动范畴, 借助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的特殊地位, 可以达到对下属公司更有力的控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 以核心竞争力在公司间竞争的特殊地位为杠杆,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掌握来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效控制; (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并不完全排斥财务控制和横向组织两种传统的控制模式, 而是以二者作为有益补充; (3) 双向流。从公司总部到下属公司的“竞争力流”和从下属公司到公司总部的“信息流”, 公司需要特别注意“信息流”的畅通。

2. 控制程度。

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由此进一步引出了对核心竞争力的控制程度问题, 即公司对于这一组技能或技术是全面控制, 还是部分控制。作者认为, 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各有优缺点, 且前者优点与缺点分别是后者的缺点与优点。全面控制的优点包括: (1) 控制有力。与部分控制相比, 全面控制能确保公司对下属公司保持较强势的控制地位, 进而对其下属公司施加强有力的影响。 (2) 效率。采用全面控制模式, 公司可以集中资源用于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并将其延伸到广泛的领域中, 从而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全面控制的缺点包括: (1) 资源有限性。当公司的资源相对有限时, 公司可考虑采用部分控制方式, 即控制这一组技能或技术集合的核心部分。 (2) 资源积累的途径依赖性。资源内部积累有两种途径:直接积累和通过业务活动来积累。当某一资源的积累依赖于后一种途径时, 由于下属公司对业务活动的控制, 公司就难以采用全面控制方式。 (3) 灵活性。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尤为强调“信息流”对于核心竞争力开发与积累的重要性。公司在采用全面控制模式时, 往往会面临丧失灵活性的风险。公司要跟上环境的快速变化就变得极为困难。 (4) 风险性。全面控制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下属公司完全依赖于总部, 丧失自生能力。当公司的能力有限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出现失误时, 所有下属公司都将丧失生存基础, 并陷入困境。 (5) 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全面控制也会使下属公司形成一种完全被控制的感觉, 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多萝西·伦纳德·巴顿指出, 公司能力包括核心能力、能动能力和附加能力三种。公司即使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强, 但由于下属公司缺乏积极性, 其能动能力和附加能力较弱, 最终绩效同样可能会很差。下属公司的积极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流”。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只是两个相对的程度概念, 在全面控制与不控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选择区间。实践中, 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的优缺点, 选择出一种比较合适的核心竞争力控制程度。

3. 控制模式间的相互关系。

伴随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演变, 公司控制模式的范围和焦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种控制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故单独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模式都难以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效控制。因此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无法囊括公司控制模式的完整内容, 它需要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作为有力支撑。与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分别在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样,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需要一种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为主导, 以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为有效补充的公司控制模式。

三、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客观上要求公司转变角色, 将一部分重心转移到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上。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包含着一系列重要课题, 公司应当特别对以下内容予以重视。

1. 培养方向。

成功战略的本质就在于, 在战略与其诸要素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公司应当监控环境要素的动态变化, 依据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 确定其培养方向。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有六个方面: (1) 顾客价值:在创造顾客价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独特的:为企业独有或极少数企业所拥有, 以此形成自身特色; (3) 难以模仿的:存在模仿上的障碍, 其他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模仿它; (4) 难以替代的:其他企业很难用别的优势资源来替代它; (5) 可低成本获得的: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 包括费用、风险、代价等方面; (6) 延展性:可以扩展到较广的经营领域中。

2. 培养途径/方式。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有若干途径, 而且作为某一途径的具体化,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如, 联盟这一途径可以采用单向控股、互相控股、合资公司或签署协议等方式, 还可以诉诸于聚集或非聚集的方式;收购这一途径可以采用合并或控股等方式。对于某一特定资源而言, 不同途径与方式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公司能否选择有效途径与方式, 克服阻碍, 快速、低成本地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情报体系。

情报体系包括环境情报体系和情报处理体系两大组成部分: (1) 环境情报体系。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一套完善的环境情报体系。环境情报体系的首要内容在于识别所需的环境情报类别。环境情报可分为许多类别, 如顾客情报、市场情报、竞争情报、技术情报等。公司应当对那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相当重要的环境情报类别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环境情报体系的第二项内容在于确定环境情报的获取渠道。公司应当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何处存在丰富的特定类别环境情报的流动;第二, 应当由哪一种业务活动来承担这类情报的搜集任务。环境情报体系的第三项内容在于处理好公司与其下属公司之间的关系。公司应当认识到, 掌握大多数业务活动的是下属公司。公司采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时, 为了不丧失灵活性, 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否则公司就很有可能反应迟钝, 甚至迷失前进的方向。 (2) 情报处理体系。环境情报被收集之后, 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情报整理、分析、积蓄和流动体系, 以此支持致力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公司内部各项活动。公司应当采用一套非常规范的制度, 明确公司内各部门和成员在这一体系中的角色, 保证情报处理体系的有效性。

4. 组织行为。

多萝西·伦纳德·巴顿指出, 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 (1) 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 (2) 公司技术系统知识; (3) 管理系统。包括公司管理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及有计划的员工教育等; (4) 价值系统。与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对核心竞争力论述的角度不同, 巴顿主要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机制展开研究的, 这为我们探讨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组织行为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组织行为的根本作用在于它统一了公司内部各项活动的方向, 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价值观。巴顿将价值观分为大价值观和小价值观两类, 其中小价值观涉及到技术的选择。小价值观为员工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确定了方向, 并最终形成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规范。 (2) 管理系统。员工中积累起来的知识需要被引导和管理, 而担负此角色的是公司的教育、奖励、人才引进、激励系统等制度范畴。这些制度范畴对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各项活动具有引导和限制作用。小价值观和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及员工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了“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借助于这一循环, 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某项技术得到很大的关注, 而其他技术则受到冷落;为什么有些人被招聘, 而有些人则被淘汰;为什么有些人的薪水比同事的薪水高许多;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断地得到奖励。

5. 核心竞争力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回报。战略资源配置经由20世纪70年代追求财务协同和80年代追求业务单元之间的潜在关联两种资源配置形态后, 已经演变到核心竞争力延展这一配置形态。公司应当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 借助于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抓住潜在的市场机会, 将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广泛的产品领域中去。例如, 本田借助于发动机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 将经营领域扩展到汽车、摩托车、割草机等许多领域, 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6. 核心竞争力的保护。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的共同风险就在于, 一旦公司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则所有的下属公司都会陷入危机。因此公司应当特别重视核心竞争力的保护工作, 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 设置隔离机制, 以尽可能地将其他公司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隔离。

7. 动态学习机制。

日本竞争情报服务现状及模式探讨 篇9

关键词:竞争情报服务,三重螺旋模型,日本

“情报立国”是日本的基本国策。在战后,情报更成为日本最强大的生产力[1]。二战之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日本拥有一支精干庞大的经济情报人才队伍以及卓有成效的情报体系。日本资源稀缺、市场有限、生存空间狭小,日本奉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之道,情报先行,竞争情报在日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去我们所熟知的日本企业和国家的情报部门所从事的情报工作之外,日本的竞争情报服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日本的竞争情报服务有自身的模式和特点,同时日本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 日本竞争情报服务之现状介绍

在日本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中,官方的政府机构、半官方的行政法人、社会团体以及综合商社等机构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些机构所开展的竞争情报服务活动,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使日本一些优势产业和众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地获得了竞争优势。本节将选取各种不同类型机构中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

1.1 以经济产业省[2]为代表的政府部门

经济产业省是日本竞争情报的引导和政策主导。经济产业省的前身是通商产业省,二战后,为了恢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成立了通商产业省,旨在为本国企业在学习甚至超越西方企业提供情报服务。据日本《朝日新闻》披露,这一情报网的顶端是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省对各大企业的要求可概括为:一是调整各企业起伏不定的利润;二是制定相应政策,以便推荐给政府作参考;三是促进国际交往,搜集经济情报。2001年,政府部门重组了经济产业省,共设置了13个部门,如中小企业代理、日本专利局等下属机构,是一种政府组织和支持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机构,并结合了商业服务与公益服务[3]。

日本政府对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支撑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日本政府还通过大使馆、对外办事机构在内的政府情报网来向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

1.2 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4]为代表的半官方机构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前身为世人所熟知的“日本贸易振兴会”,1998年与亚洲经济研究所合并为“政府全额出资的特殊法人”,2003年10月,日本贸易振兴会更名为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所谓独立行政法人主要指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隶属于经济产业省,但该机构的理事长的人选都要经过日本内阁的会议讨论,可以看出该机构的地位和作用。JETRO是日本政府为促进贸易发展特别建立的公共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支援日本的对外政策,加强同国外的友好经贸关系,促进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5]。

JETRO的情报能力一直被世人所称道,该机构所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中,有很大一部分与竞争情报的属性相关甚至重合,认为JETRO所提供的情报产品大部分为竞争情报并不为过。JETRO的竞争情报活动体现在以下各方面:首先,办事处遍布于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JETRO在国内有36个办事处,国外在54个国家设有71个办事处(2009年9月数据),依靠遍及世界的办分支机构对当地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情报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其次,重视展销会情报。JETRO每年都会组织日本的企业参加世界各地的展销会,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也不断搜集展会上的有用情报并向国内企业进行传递;第三,不定时的代表团调研。JETRO每年都会组织日本的企业以考察团的名义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调研,主要调研国外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条件,该机构会派出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协助进行资料的搜集;第四,建立强大的数据资料库。JETRO将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起强大的国别数据库。第五,亚洲经济研究所。主要从事针对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全方位的研

1.3 以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为代表的社会团体

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日本商工会议所以及日本经济同友会并成为日本的三大经济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6]是全国性的民间经济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由日本经济团体联盟和日本雇主协会联盟合并而成[3]。经济团体联合会共有1609个成员,其中1295个企业,129个行业协会以及47个地方性的经济组织(截至2009年5月28日),其中不乏诸如丰田、本田、三菱、松下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活动目的是,搜集各方面情报,同世界经济团体开展交流与合作,对国内外的重要经济课题开展研究,代表广大会员企业的利益,同国会和政府开展对话活动,干预国家的经济政策[7]。此外,经济团体联合会的竞争情报服务主要通过发行相关的杂志,并及时促成组织个成员之间的情报交流,向各成员单位及时通报国内外的经济市场形势,共享竞争情报,及时做好预警措施。

1.4 综合商社

日本的综合商社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企业组织,综合商社促进了日本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执行,推进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加快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为综合商社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其中也包括来自竞争情报界的声誉。据日本贸易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政府正式认定的综合商社有16家,其中驰名世界的有六家,分别是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丸红、住友商事、双日等[8],它们都隶属于相应的财团,是三井、三菱、住友等六大系别的核心成员。这些综合商社与本系别内的银行和企业联系密切,以一种相互持股的关系强化了企业集团的稳定性。有评价认为,日本综合商社的情报搜集与处理能力远在日本政府之上,综合商社在为本系别内的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有着无法逃脱的责任和使命。日本的各大综合商社有遍布世界的分支机构,能够深入到各主要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日本16家综合商社在国内外拥有2000多个网点,从业人员多达8万多人”[8],这些网点的主要职责就是搜集当地的情报,由总部进行加工和综合,并利用遍布世界的专用情报网络进行传播。

以三菱商事为例,三菱商事在世界上约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38个分支机构,其中在中国就有19个遍布中国的11个主要城市的直属机构,每天收集大量的中国经济、产业、政治等情报发回日本总部,总部将这些竞争情报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发往相关的业务部门或者关联企业,帮助其开发新产品或者开拓市场时了解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

2 日本竞争情报服务之方式特点

通过上节的现状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竞争情报服务是一个官商民企联合统一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节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为例重点分析日本竞争情报的服务方式并总结日本竞争情报服务的特点。

2.1 服务方式分析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可以作为日本竞争情报的典型代表机构,JETRO对竞争情报的主要通过海内外众多的分支机构、展销会信息、不定时的代表团调研以及与其他机构的相互交流来获取。以JETRO为例,该机构的竞争情报服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

(1)信息咨询。JETRO建有强大的国别经贸信息数据库为日本企业提供出口商机,JETRO设有信息服务部,企业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或者直接前往,要求其提供相关的情报服务。在东京和大阪设有两座图书馆,供企业查询各种图书、统计数据等资料。JETRO在国内设立的办事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国内外有关贸易政策、制度、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2)定期出版物。JETRO的主要定期出版物有:日刊《通商弘报》、月刊《JETRO SENSOR》、年刊《JETRO White Paper》等。其中月刊《JETRO SENSOR》是一本拥有50年历史的国际商业情报杂志,主要宣传和报道JETEO的海外考察活动和调查报告,目标读者非常广泛,涉及大中型贸易公司、制造企业、行业团体以及在日跨国公司总部,读者多为企业高层和企业管理者,《JETRO SENSOR》仅有日文版,并只向机构会员进行提供。

(3)会员制情报服务。JETRO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同时,还设立会员制度(会费每年7.35万日元,09年数据),对会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如免费在《通商弘报》刊登本企业广告;利用JETRO海外办事处的信息资料;优先获得JETRO出版的各种书刊;参加JETRO主办或协办的各种展销会、交易会;优惠享受企业资信调查、海外市场调查等[9]。

(4)讲座、研讨会:2 0 1 0年2月份以来举办了多场讲座、研讨会,日均近两场,内容涉及国外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产业状况、贸易状况等。

2.2 服务特点分析

(1)遍及世界各地的庞大情报网络。JETRO在国内有36个办事处,国外在54个国家设有71个办事处(2009年9月数据),国内外的分支机构都能进行竞争情报搜集与服务工作。“日本16家综合商社在国内外拥有2000多个网点,从业人员多达8万多人”,三菱商事在世界上约8 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38个分支机构,庞大的情报网络支撑着日本竞争情报服务的进行。

(2)重视亚洲尤其是中国。中国一直是日本主要的贸易伙伴,日本对中国的情报工作从来没有松懈过。2004年,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竞争情报工作更是不能松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商工会议所专门设立了中国商务情报研究所,通过印刷资料、研讨会等形式向会员传递有关中国的政策信息和商业信息等竞争情报。日本科技振兴机构也专门设立“中国情报中心”,工作内容是对中国科技政策有关的情报收集、分析和情报提供。

(3)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经济产业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以及日本商工会议所都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办公室,由此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机构在国内的办事处很大一部分职能是为日本的中小企业服务,已解决他们情报闭塞的问题。在日本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情报网络,这个情报网络是以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建有中小企业情报中心,收集国内外与中小企业有关的各种经济、技术信息,通过中小企业地区情报中心和各都道府县的中小企业综合指导所,将情报提供给中小企业。

3 日本竞争情报服务之模式探讨

3.1 三重螺旋模型引入

“三重螺旋”(the triple helix)模型最早由美国学者Etzkowitz和Leydesdoff在1995年提出[10]。它是指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研究界、产业界、政府三方之间透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制度设计等进行相互协调,加强三者资源与信息的分享沟通,达到科技资源运用效率与效能,推动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在此过程中,各参与者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知识创新螺旋上升。

通过对日本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借鉴推动知识创新的官产研模型从而建立日本竞争情报服务的三重螺旋模型,我们简称为“日本模型”。在日本模型里,各参与主体并不是政府、研究界和产业界,而是政府、中介机构(包括半官方机构、社会团体和综合商社)和产业界。下面我们将从三重螺旋模型的本质上探讨借鉴三重螺旋模型分析日本竞争情报体系的合理性。

三重螺旋模型的本质更多强调的不是参与主体,而是参与主体之间的松散、互动和协作关系。[11]首先,松散包含两层含义,即地位独立和结构松散。各参与主体不能因为相互关联就失去相对独立性,同时参与主体之间保持适当的松散性,在日本模型之中,政府、中介机构和产业界既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其次,互动指各参与主体通过互动,产生多种合作机制。拿日本模型来说,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引导中介机构的竞争情报服务,同时政府还会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竞争情报的研究课题;产业界是竞争情报的直接服务对象,产业界的需求与中介机构的服务密切相关,这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市场机制的互动;而政府与产业界之间,政府一方面也是竞争情报服务的供给者,另一方面,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是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第三,协作指各参与主体在完成自身使命的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参与者角色的完成。从单一使命来看,政府是竞争情报服务的政策引导者和供给者之一,中介机构是供给主体,产业界是需求者。在三重螺旋模型之下,产业界与日本政府的关系向来比较紧密,产业界竞争情报的实践影响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也影响产业界的竞争情报服务供给;政府既培养产业界的竞争情报意识,又通过各种手段支持中介机构的竞争情报服务;中介机构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者。

3.2 政府部门作用分析

日本政府不仅通过行政命令或者政策引导来引导全国的竞争情报服务,而且还广泛参与其中,成为日本模型中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分析日本政府的作用,对我国政府建立和引导竞争情报服务很好的借鉴意义。

(1)对竞争情报服务的重视

这种重视首先来源于日本政府对全民竞争情报意识的培养,其次来源于对其所领导的半官方的竞争情报服务机构的重视和支持。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来说,其运营经费有94%~95%来自于政府各部位列项支出和财政拨款,而其他收入仅占很小一部分,可见日本政府对该机构的重视,该机构的理事长的人选也都要经过日本内阁的会议讨论,机构的理事长都曾担任过政府重要部门的高级官员。

(2)联系紧密各竞争情报服务机构

日本的竞争情报服务机构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这些机构与企业之间也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拿日本政府来说,日本驻海外的各个大使馆为日本政府所提供的政府情报中,各情报服务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也是其重要的情报来源。再如前面所提到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海外考察调研,每到一处,代表团便会与当地的日资企业进行交流,并从当地的日资企业中获取第一手情报。又如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更是将日本众多的经济团体、综合商社、企业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3)重视人才培养与宏观指导

日本政府在继续发挥综合商社等民间机构积极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市场调节作用基础上,建立了国家“产业安全学院”和“研究开发战略中心”,加强对竞争情报活动的宏观指导以及高级人才培养[12],为全国各种类型机构和企业输送竞争情报人才,支持日本竞争情报服务活动的开展。

4 总结

经过对日本竞争情报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模型建立和政府作用探讨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日本的竞争情报是一个由政府引导参与,半官方机构、社会团体和综合商社等中介机构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的各主体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体系。

模式竞争 篇10

当前, 集团客户的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组织的内外部管理水平、市场运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将信息化手段与组织流程结合起来, 既可以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成效, 还可提升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改善组织运作、提升组织形象、拓宽发展途径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 某乳业集团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乳品生产源头的跟踪和监控, 管理层人员通过这种全程、全方位的管控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对某个批次的产品进行溯源, 实现了比传统人工模式更加精确有效的管理。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即ICT) 的集成是目前集团客户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也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 其竞争态势已从以往以通信运营商为主、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组合的单独竞争, 逐步转变为以通信运营商为主、结合系统集成商 (SI) 和服务提供商 (SP) 的“1+N”式团队竞争。那么, 作为通信运营商“御林军”的集团客户经理该如何转型以应对ICT时代的来临呢?

体制转型是根本

ICT时代的竞争特征决定了运营商面临着复杂的竞争形式。在以往的集团客户市场竞争中, 由于各运营商提供的产品相对比较简单且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 因此竞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产品价格, 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往往是零和博弈甚至是两败俱伤。而在ICT时代, 集团客户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 运营商在满足客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同时还可以结合集团客户的特点和流程, 运用各种ICT技术制定出形式多样又切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在ICT时代, 尽管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在以往的竞争中, CT (通信技术) 和IT (信息技术) 相对独立, 运营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和服务水准, 同时着力提升网络覆盖能力和网络通信质量, 由此决定了运营商的思路和体制必然是“以我为中心、以系统来驱动”。简而言之, 通信运营商在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让产品更加“好卖”、卖得更加“顺畅”, 而且网络、服务和资费三者就可以决定市场走向, 这也是中国移动“网络服务双领先”战略能够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

随着通信网络和集团客户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网络服务双领先”的优势难以保持下去, 这就需要中国移动重新审视ICT时代的工作重心, 也就是从以往的模式调整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驱动”的新模式。

海尔掌门人张瑞敏著名的“倒逼理论”, 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的海尔并不是以“自身”的技术创新来驱动市场, 而是以客户需求、市场的变化来驱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转型。这个“倒逼理论”对于ICT时代的通信运营商也同样适应, 这就要求通信运营商必须承认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主导作用, 主动迎合客户和市场, 并往整齐划一的执行力文化中加入重心下移、主动权向一线倾斜的元素, 打造新的运营体制和企业文化, 同时减少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 进一步强化上下之间的联动。

此外, 在以往运营商之间相对单独的竞争, 或是以运营商为主的“1+N”竞争形势下, 其竞争对手主要是同行, 而随着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通信信息网络设备商甚至终端厂商逐渐走向成熟, 通信运营商还将面临以上“竞合伙伴”的多方位挑战, 因此体制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考核转型是关键

以往对集团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主要围绕业务本身的拓展需要来制定, 集团客户经理的工作业绩主要用业务量来衡量, 而业务量指标往往都是自上而下, 根据某项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和市场实际发展来制定的。这种考核方式通常忽略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时间的差异性, 比如某些业务在发达地区需求旺盛而欠发达地区反映冷淡, 或是在现阶段市场需求不足但随着市场成熟需求会逐步增大。“一刀切”式的考核往往造成集团客户经理工作压力大、任务重, 而工作也只围绕着“卖出更多指定产品”来展开, 甚至产生了“用成本换收入、用收入换指标”等现象。

如果不实现集团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转变, 就无法摘去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只有将简单直接的“结果考核”导向转变为“结果和过程并重”, 将“产品销售指标”导向转变为“经济收入和长足发展并重”, 才能让集团客户经理队伍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应对更为复杂的挑战。不过, 考核机制的转变要求管理者必须在“销售指标”和“客户导向”之间做好平衡, 而这往往意味着考核的细化和复杂化以及管理成本的增加, 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短期内业务下滑, 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做出权衡和取舍。

能力转型是保障

运营商在集团客户市场的运营体制和对集团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 决定了集团客户经理的能力模型要求。除了产品知识、沟通技能、客户关系管理、服务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 集团客户经理在ICT时代还必须具备更多的能力。例如, 要实现从“卖产品”、“卖组合”到“卖方案”的转变就必须提升顾问式销售能力和集团客户关系地图能力, 要想更好地影响集团客户决策就必须提升方案呈现能力, 要想更好地保障项目实施就必须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对于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等。

商业模式变革:创造而非竞争 篇11

商业史上,商业模式的更替也最为残酷。就拿相机来说,数码相机取代胶卷,柯达倒下;手机拍照兴起,相机企业受到冲击……商业史,事实上是由各个商业模式的交替更换而组成的。

小店带来的商业认知

本书作者三谷宏治出生于日本福井县的农村,在他童年时期,父母经营着一家农副食品店。在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下,食品店的经营日益艰难,经常被迫调整经营策略。

正是有着如此经历,三谷宏治切身体会到商业模式更换的残酷。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呢?

三谷宏治认为,商业就是将采购来或生产出的价值提供给他人,以换取同等价值,而这些要素的组合就是商业模式。凡是有实力的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实现创新以及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但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则在于创造,而非竞争。

尽管商业模式听起来很枯燥,然而,三谷宏治却写得平易近人,本书每个章节都从两个商业上的知名人士对话开始,而对话内容则是他们的观点以及企业自身,因而读来生动有趣。

商业模式如何创新?

三谷宏治在陈述历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之后,从领导力、企业文化、实践方法和人才培养四个角度,以多个公司的案例和专家观点讲述了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上世纪90年代,郭士纳和雷富礼依靠过人的领导力,使IBM和宝洁由衰转盛。

1971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创始人凯莱赫颠覆服务业的传统认知,认为顾客不一定都正确,因而要员工第一,顾客次之。作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工资水平并不低于同行,而对员工的个人特质,西南航空更为重视幽默感,因为凯莱赫认为,幽默感能让人度过困境,也会给旅客带来感动。因为这样的企业文化,西南航空获得了核心竞争力。

而在实践方法上,三谷宏治认为大企业可以运用“遗忘借用学习法”,维杰伊·戈文达拉扬在《战略创新者的十大法则》中提出,新公司不能效仿母公司的制度体系,因为这会阻碍新公司的发展与创新,此为“遗忘”。而新公司既要保持独立,也要“借用”母公司的资源,整个公司的负责人更要积极协调新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至于“學习”,则不要刻意强调业绩目标,而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然而,初创企业如何创新呢?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观点认为,不做无用功,不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工作即为无用,无法接受客户检验,不能从中学到知识的工作即为无用,因而要使用“开发、测试、调整”循环法,快速推出最简化的可实行产品,然后测试、调整。

而创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中表示,创新人士有五种超人的探求能力——关联能力、提问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交际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创新者善于把不同领域发生的,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敢于颠覆前提,从反方向提出问题,而他们也能通过对日常现象和潜在客户的分析,获取重大发现。同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面对失败,在试验过程中,善于制造惊喜,而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善于结交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看法的人。

体育对抗竞争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篇12

一、体育中的对抗竞争意识分析

对抗竞争在初中体育中的开展是以体育教师引导为主线, 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 中学生的对抗竞争意识要加强, 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体育教材的表面上。国外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 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 ,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些,竞争更强些,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 ” 例如,在进行一组短跑训练时,训练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在短跑中实现爆发力的有效提高。 那么, 有的学生则不能坚持进行几轮的练习,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克服身体上的承受能力。 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育运动, 在充满竞争的赛场上只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训练和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组织的教程, 就能够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逐渐地适应以逐渐增强对抗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已经是现代人重要的素质之一, 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对抗竞争比赛,并加以引导。

二、体育教学中对抗竞争的有效应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环节,如篮球练习、慢跑训练、长跑训练、身体素质锻炼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不管在什么样的训练中都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的极限,在最脆弱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这种对抗竞争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靠授课教师的引导。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灌输到学生的思维中当作是一堂体育理论课来上, 使得学生能够在心底形成对体育教学的深刻认识,并在这种意识下自主不断地训练强化。 因此, 在对抗竞争中引入实践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举个例子,在初中课堂上有这样一节课,是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三步立定跳远,如果学生在进行跳跃式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那么在起跳的那一刻身体没有做好准备,跳出的成绩会比较差。 如果学生在前一名学生的跳跃中吸取教训,使得自己能够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如迈步的速度、步幅等,就会使得跳跃的时候更加协调,身体在跳起状态下更有规律, 得到比较理想的成绩, 从而为对抗运动打好基础,也会顺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教学准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使对抗竞争与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多角度开展教学实践的准备活动, 如体能训练准备等,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体育相关项目的训练,使得学生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达到教学本质上的改善。 例如,初中体育教学中的“ 篮球”课程,教师可以就NBA篮球训练中的对抗训练技巧,在课堂上展开实践性教学,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动作技术要点, 深刻体会动作产生的效果。 教师在篮球对抗训练中应要求运动技术好的学生要与同伴相互配合,不能独立“ 作战”,一旦出现失误,要互相鼓励并谅解。 还有就是在“ 野外生存训练”一课时,教师可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通过训练小组代替教师组织野外生存训练,组队之间进行比赛的模式, 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逆向思维在竞争中的作用。 通过实践性教学,能让学生认识到有对抗就会有竞争,在竞争中完善自己、 锻炼自己。 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对抗中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才会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四、结束语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这种模式是在学生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的参与之中进行的,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作用,不能让学生停留在盲目的学习上,应让这种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体育对抗竞争教学模式要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战性和对抗性,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实践, 初中体育对抗竞争教学模式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这种模式适应当前和教学形式, 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也让学生有了竞争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意识。

摘要:对抗竞争在初中体育中的开展是以体育教师引导为主线,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这种模式适应当前和教学形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对抗竞争比赛,并加以引导。

关键词:对抗竞争,初中体育,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文敢,林佳鹏.初中体育基本教材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教学,2010(02).

[2]杨连勇.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约束力与灵活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上一篇:道路积水预警下一篇:固态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