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现途径

2024-05-15

教学实现途径(共12篇)

教学实现途径 篇1

交往目标

一、交往主体:构建有效和谐的师生交往,实现教学的优化。

(一)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有效师生交往的基础

新型的师生观是在批判以往传统师生观基础上形成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主导下,学生是待改造的对象、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洛克将儿童的心灵比作“白板”,接受教师的知识填充和塑造;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管理上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控制”和“训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讲授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接受知识。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和不平等的师生人格关系,使学生的批判精神遭到压制,并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现,它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交往实践的发展师生之间的交往也随之而改变,在具体的教学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建构师生关系模式,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是“我—你”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我—他”的对象性改造关系,教学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学生自身来说,应把自己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大学参与性教学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把学生看成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从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应意识到自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中,学生应遵从教师的引导但不盲目,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主体意识。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在大脑内部进行主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和发展,主体性得以生成,并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结合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或开展小组论文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四)尊重个性和才能,培养创造性。

大学的教学对象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差异,尊重个性和才能,从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我—你”的主体间关系中要求主体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尊重和信任是一种接纳对方的心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信任学生,将学生看做教学活动的能动者。只有主体双方建立了信任、尊重的关系时,才能相互走进各自的心灵世界,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理解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理解,为师生真正对话提供了前提。对话的进行要求双方的尊重和理解,否则对话将会中止。对话的方式不局限于语言的交谈方式,它是师生双方在共同的对象化活动———教学交往活动中,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其中并共同创造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双方的个体主体性在教学中的完善发展,意味着师生间在交往情境中平等、理解、欣赏的主体间性的真正建立”。[1]

(二)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合理的生生交往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交往强调主体双方的共同参与,交往是相互的理解和双向的沟通。在教学交往中,我们还应该看到教学交往由于受班级授课地场域的限制,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相对要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接纳,而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位学生。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就要打破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班教学和个别教学作为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促成学生之间的人际认同,学生是生生互动、生生交往的主体,学生对自身课堂主体的认同直接关系着生生互动和交往的实现。所以,就需教师关注每位学生个体的存在状态、个性品质,促成学生个体走进各自的生活世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向新的水平。

同时,大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对问题大胆质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自身的批判意识与探索能力,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大学参与性教学能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向华,颜丙峰.高等教育的生成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3]何丽丽,李乐.试论参与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6(19).

[4]李森,李霞.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黎晓杰.浅谈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完善[J].北方论丛,2001(2).

[6]李霞,李宝峰.教学主体参与度研究[J].教学研究,

[7]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01(2).界和精神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生对话和交流,尝试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交往方法。

二、交往内容:打破生活世界和教材文本的阻隔,关注师生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

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且教育教学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个方面。但学校教育作为专门化的教育出现后,随着人类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增加,由于学校教育传授的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学校教育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危险,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们今天倡导教材和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受传统主知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过分注重间接经验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学生的现时当下生活,学校成为了与外界隔绝封闭的象牙塔,教师采用生硬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埋头于书本间接经验知识的学习掌握,由此造成了学生个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能动性的发挥。为了纠正和避免这种错误的继续和发生,就必须关注、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直接经验,如果教学不能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直接经验联系起来,课堂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可言,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全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学习将成为一种负担,学生将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互相理解的交往行为是在“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进行的,它是交往行为的参与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域”,[2]教育教学也要指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三、交往方式:言语对话师生教学交往视界的融合。

在教学交往活动中,教学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地以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为中介的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从哲学解释学看来,个体的意义理解过程是通过对话实现个体的现实视界和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在教学交往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直接言语对话,另一方面,是师生与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间接对话。

(一)师生、生生之间的言语对话

教学交往主要是以言语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交往是“我”与“你”双方的对话。包括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主体间的活动,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之上的心灵沟通,这样实现视界的融合和意义的创造。意义的创造意味着一种重构,它是个体的意义理解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单一走向充盈的过程,是个体的视域不断丰富并拓展的过程。刘世清博士从哲学解释学的言语对话角度对师生交往的具体路径做了划分:共时性言语、历时性言语和反思性言语。认为师生之间的共时性言语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工具性是指师生将言语交流作为一种媒介或工具,在交往中主体凭借语言媒体传递着表现的存在物,为交往双方信息的发送、传递、展开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工具平台,从而使双方获得必要的信息,增进相互理解。其遵从实事求是的规则,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而目的性价值则指师生在言语对话中由生命意义的不断生成而产生的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过程。其遵从着共同的生活与价值取向,表现为意义和价值的张扬”。[3]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上、角色上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学主体之间在进行对话,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话内容的切实性及要注意到师生交往的中介文本,注重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

(二)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和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对话,就是要实现个体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对文本的还原,教师和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前理解”视界出发,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这个缩小个人与文本历史间距的过程,亦即对文本原意的追求。通过对话,个体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是一个创造性的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理解,是个体赋予文本新意义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个体由于知识背景、学识水平、个性特征等不尽相同,对文本的意义理解也是不同的,个体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差异性是客观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解上的差异的存在,所以主体之间的对话也成为一种必要。鲁洁教授认为,教师与教材是同构与异构的辩证关系,“教师的智能要在一定程度跟教材同构,教师要理解教材,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智能、智慧结构,才能使用这个工具,教材要能成为一种活性因素,首先要使它在教师的生命体中活起来,使它成为教师生命体中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只能是机械地讲教材、‘背’教材。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而且要和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价值观的认同、情感的共鸣。教材要成为教师智慧的一部分。”[4]同时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与教材必然是异构的,如果不存在异构,教材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认识到学生对教材理解存在偏差,并对这些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认识进行积极引导。此间,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聆听来自学生的不同的声音,通过合作、沟通和对话实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创造性的理解,实现“教学相长”。

四、交往目标:创造、超越寻求并实现教学的共生性成长。

教学的主体具有生成性。个体生命是作为主体性的独特存在,在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时表现出对自己个体活动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即个体的生命存在具有独立自主性,同时个体的发展具有选择性和积极的能动性,在此基础上个体的生命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个体生命发展的创造性超越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二是,个体生命的自我超越,个体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旧’我变成了‘新’我,实现了自身的否定之否定。”[5]人的存在不是凝固的,不会停止于某种完成的确定状态,这也是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人总是由现存的生活走向一种可能的生活,“可能生活是现实世界条件过允许人们进入的生活,但不完全等于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只是可能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可以进入的生活是能够创造出来的,但尚未创造出来的。”[6]作为主体的人,“共生”、“共在”是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所以,教育应该是一种“共生性”的教育。一方面,教育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活动不可能超出历史条件而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活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能够促使个体由现实状态走向可能性,从而超越现实,达到新的可能性。

教学交往是一种生成性交往。一方面,教学交往是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教学主体双方在交往中不断展示、发展、完善自己,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形成健全体魄和人格。另一方面,教学交往活动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预设为教学交往活动指明了活动的方向但教师或教育者不可能预设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教学交往活动,预设不是教学活动的完成和终结而是教学交往活动的开始。实际的教学交往活动有出乎预设的地方,并且充实和改造预设成为可能和必要,教学交往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轶芳.本体论视界中的交往教学[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07:125.

[2][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65.

[3]刘世清.言语对话:教学交往的诠释路径与意义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1,(3).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5]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1-132.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8.

教学实现途径 篇2

文 庠

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但什么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如何界定它?其实现途径又是什么?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想法,供讨论。

一、现代大学的演变与分类

谈到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首先必须厘清大学的分类。而大学的分类,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公认的界定标准。常见是卡内基分类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书连分类法等,这些标准各执一端,让人莫衷一是。其实,大学的分类本来就是一个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动态性的问题,难以用某些特征的定量计算来加以严格区分,所有的分类标准也只能提供一个定性而模糊的描述。

尽管如此,大学的分类并非是不可知的,我们可以从大学的演变过程中,循其规律性。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从公元1100年左右一直到工业革命初期的700多年间,大学只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社会职能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文明的绅士。1809年创建的德国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应当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两项工作”的办学思想,开创了近代大学集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先例。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20世纪初期,在美国出现了大学社会职能的新见解。威斯康星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将全世界的大学引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今世界有3万多所高等院校,它们或注重教化、或注重科研、或注重应用,千姿百态的大学,自然呈现相对的类型。事实上,“类型”是由“类”与“型”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而“型”体现大学的科研规模。从“类”的角度分,有综合类、文理类、工学类、医学类等;从“型”的角度分,一般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性、教学型四种。

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界定与特质

(一)如何界定研究教学型大学呢?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按科研规模划分。对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定义是:“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根据这一标准,2007年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64所大学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2008年,我校综合排名65位(北京

47、上海

56、成都

58、黑龙江66、广州90),成为研教型。

但是,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分法,是将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型大学,进入“211工程”但没有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没有进入以上两项工程但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确定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余为教学型大学。按照这一标准,2007年“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有106所,其中38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属于研究型大学,其余68所学校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我校又不在其列。

综合种种分类法,大家认为研究教学型大学可以用以下几条量化标准,作为对前述概念描述的补充。

1、在全国高校各类排行榜中的位臵处于第50名至第100名的大学。

2、科研经费:年科研经费应不少于8000万元人民币

3、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应多于800篇。

4、学科群状况: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本科一级学科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

5、硕士、博士点的数量。硕士学位点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且在20个以上,博士学位点覆盖3个以下学科且在10个以下。每年授予5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

6、生师比在9:1—14:1这一区间。

7、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高于3:1。

8、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不低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9、小班授课率不低于60%。根据我国实际,40人以下定为小班。

10、学校规模: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应当在高等学校中起表率作用,在校生规模一般不低于6000人。

11、建校历史:考虑到高等学校的学术传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办学历史在50年以上。

(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

特质理论是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他在1929年第九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什么是个性特质》的论文,提出将特质作为个性的基本单位。他将特质定义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由于有特质,很多刺激便等值起来,从而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现特质一说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通常是指质的规定性。

依据特质理论,以及大学分类的方法。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办学层次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

二是“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是科研与教学工作并重,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拥有相当规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要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三是“研究教学型”是一种教学模式,主张在研究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研究,强调科研促进教学,即在教学工作中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本科教学工作之中。重视本科教育,重视教学,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创新,在研究中学习、教学和在学习、教学实践中研究,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这样说:“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四是在社会服务上,研究教学型大学主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教育培训、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从社会经济需求角度看,知识应用和科技创新领域量大面广,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研究教学型大学可以开展非学业的各种培训,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推广知识技术的运用,为社会、企业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活动。

总体而言,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一般都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但学科发展参差不齐,不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已经形成了整体的学科“高原”优势,承担知识创新和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能力不足,同时,以具有局部学科优势,可能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或者几个领域具有优势,这比教学型大学,它们又处在较高的平台,能够进行某一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突破。

三、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实现途径

1、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大多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质量,而只能依托部分学科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因此,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地区优势,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是否形成了特色是其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这类高校的管理目标,应当是鼓励创新、刺激特色的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注意有重点地发展优势学科、办出特色。

2、分类指导学科建设。由于这类学校学科发展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那就要求对不同学科实行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有博士学位点的学科可适当借鉴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对于弱势学科可以适当借鉴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即使是与学校整体定位有些冲突,也是完全必要的。分类指导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校的各学科在学校总体定位的前提下,实行分类定位;分类指导的关键是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导向,一刀切式的统一标准,既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还会扼杀学科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科间的不和谐。

学科建设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总量,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来争取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数量的增加,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3、提升本科教学模式。由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为此,研究教学型大学从课程设臵到教学倾向必须考虑学生的职业取向和未来的职业成就,应坚持的是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多开设研究型课程,倡导每门课程都有需要学生去探索的问题领域,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学生研究和探索的机会。多开设讨论课,通过讨论课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不断提高小班化上课比例。

4、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由于研究教学型大学学科的多科性、综合性,教学管理重心应在学院,而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学科。一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已上升成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特点不相同,学科实力不雄厚,学科队伍不强大的情况下,单由学校一级来组织学科建设工作是力不从心的,它需要把学科建设的任务下移到学院。因为学院是由相关或相近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组织,它对学院内部学科的特点和情况最了解,对学科建设的规律和问题最熟悉,学院抓学科建设最直接、最到位。二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规模比较大,单由学校一级来组织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比较困难,迫切需要把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学校主要进行教学的目标管理,而学院主要进行教学的过程管理。学院组织教学工作更便捷、更有效。三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不断增强,对外联系的网络在不断扩大。让学院独立自主地对外提供社会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争取社会资源,要求大学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实现途径探究 篇3

凡事要成功,必讲究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重视个人的学习体验,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新特点。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选用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里倾向。”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调动全部感官,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教学“比多少”一节课,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把它编成童话故事,在课堂上边出示主题图边讲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美丽的大森林里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岸边,绿油油的草地像块大地毯,这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听说小兔子正在盖新房子,小猪急忙来帮忙。瞧!小猪扛着木头,小兔抱着砖头向新房跑去,他们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河里红鲤鱼也跳出水面,好像在为他们加油呢!草地上有一张石桌,小凳子,石桌上放着小兔子和小猪爱吃的食物,脆脆的红萝卜,红红的苹果,这可是兔妈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午餐呀,看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漂亮的新房子马上就要盖好了!大家准备在新房子里开一个联欢会,欢迎小朋友也来参加!这时小朋友完全被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显得异常兴奋。在小朋友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教师引导说,这美丽的图画或老师讲的故事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小朋友去探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多少”的知识。这样从有趣的童话故事或美丽的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不但使孩子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魅力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使孩子们在学习时感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情,知情融合、关系融恰、气氛活跃、兴趣高涨,极大地引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倡教学多样性,关注个人体验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因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9加几”例1时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一计算问题时,先分4人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讨论信息,你是怎么知道还有多少盒饮料的?学生探讨出以下五种方法。

方法一:1、2、3……一盒一盒地数出来的;

方法二:接着盒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

方法三:接着盒子外面的4盒往下数,4、5、6、7……13;

方法四:把箱子外边的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3盒,一共是13盒飲料;

方法五:知道10+3=13,推出9+4=13等等。

对于学生讨论的这五种方法我不评价算法的优劣,并指出在今后学习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为以后继续学习计算方法多样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如8+9学生找出多种计算方法。数数法;凑十法(把9凑成10,把8凑成10);知道9+8=17推出8+9=17;知道9+9=18推出8+9=17,知道8+8=16推出8+9=17等,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思维过程,这也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只有这种真实的感受才能使不同的人体验到不同的学习快乐;只有这种真实的感受才能使不同人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种真实的感受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线索,而不是圣经,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教材,但不拘泥教材,在不改变教材本质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认识图形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内容。“看一看”,先让学生看下面的图形分别像什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通过看一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体验所拼图形的造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让学生“画一画”,用立体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直尺画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通过画一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及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涂一涂”,画好后让学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尊重学生的选择,增加图形色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剪一剪”,把涂好色的图形剪下来,通过剪指导学生运用剪刀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拼一拼”,让学生用剪的图形自由的拼组图形,通过拼一拼,丰富孩子的想象,培养孩子学习成就感;“贴一贴”,把拼好的图形贴到一张白纸上,通过贴一贴,一方面可以保存孩子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设计、勾画的能力;“说一说”,学生的作品先在四人组里展示交流,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这些环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交流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象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现实的到虚拟的,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

实现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4

一、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 是教师指导教学的对象, 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轻松以及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 要营造优质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其一, 摆正教学态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因为学习能力有限, 对教师上课提出的问题产生质疑或者不理解时, 教师应该耐心讲解, 不能因此在课堂上责怪学生听课不认真, 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下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做到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成为每一个学生乐意倾诉的对象。其二, 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知识, 做到学习和教学共进退。教师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和难题,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 认真倾听并对学生的思想成果进行反馈, 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其三, 教师要善于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思考和交流。教师应为学生建立自信的学习态度做出积极的贡献,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逐渐提高。

二、为学生整合适合学习的教学内容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而不是数学教材, 教材内容是教师上课的辅助工具, 因此, 为了适应学生需求, 教师要发挥自身教学所能, 整合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有计划地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那么在整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或者说遵循哪些教学原则呢?其一, 立足教材, 优化教材。教材是教师讲授数学知识的主要依据之一, 学生每个人手中的学习辅助工具也只有教材, 因此, 教师在优化教材进行讲课时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己立意, 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无所依从, 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知识体系, 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其二, 联系实际, 补充教材。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形式化、公理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 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 间接找到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 教师还要针对中职教学职业化的特点, 将数学知识的侧重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其三, 将数学知识整合到多媒体课件中, 转换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产生新鲜感,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新鲜感存在时间, 为学生设计高效的、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的知识体系。例如, 在学习集合的内容时, 一方面, 教师可以将集合的数学意义和数学概念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明白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定义,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将集合概念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例如, 在将教室中生日在10月1号之前的学生组成一个集合, 那么生日在5月1号之前的学生组成的集合就包含在前者里。学生通过这些事例可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数学的学习意义。

三、为学生学习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我认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最适合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对本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合理地组织学生利用周围有效的教学资源, 进行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知识, 体会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其二, 在对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群体进行平行分组, 使学生既能够体会合作的优势, 又能够感受竞争的压力。其三, 能够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出及时正确的评价, 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 从而对自己准确定位, 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 中职数学教学高效性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研究课题, 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分析和研究, 只要在以学生为教学实际的基础上, 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 就一定能获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树浩.浅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 2012 (35) .

幼儿音乐教学多样化实现途径论文 篇5

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美丽多姿的生物世界,同样,文化的多样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世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精神定位。对于每个幼儿而言,其身上所隐含的个人禀赋、环境、成长经历等多方面的背景使得他们眼中的世界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走进幼儿的世界,帮助他们适应他们心目中这个混合着真实与假想的世界。

幼儿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技能的训练,不在于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所以,要保障和实现促进每一个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还必须具备足够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材料、方法和手段,避免成人音乐教育的专门化,让幼儿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感知音乐的美,为他们音乐潜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教学选材的多样化

幼儿音乐教育的多样化,首先是要选择有弹性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教材的弹性是指其伸缩性和灵活性,具有难度适中、形式简约、意义含蓄等特点。这样的作品不是一个僵死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发展,可以不断地重复使用,以增加难度、变换形式,从而满足不同程度幼儿的不同需要。

为幼儿选择唱歌教材时,应注意几点: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艺术性;题材、性质、形式多样化;而且,唱歌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有效手段。所选的歌曲不应违背教学目的,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根据以上标准选材时还要切合本班幼儿实际及地方性、季节性。例如:幼儿园设在南方,让幼儿学唱关于雪景的作品,幼儿自然兴趣不大,但放在冬天会下雪的北方学唱,孩子会觉得格外亲切、有趣。

俗语说:选材选好了,等于成功了一半。可见选材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它是与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直接联系的。教师的选材能力是幼儿音乐能力得以系统性、科学性地开展的关键,同时对音乐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主要有: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音乐童话片段,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可见,幼儿音乐欣赏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看,它有反映社会生活、自然界的作品,也有反映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作品;从形式上看,它有不同形式的歌曲、器乐曲等;从风格上看,它有进行曲、摇篮曲、圆舞曲等,同时还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中外优秀作品和优秀的民间音乐。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富有艺术美的音乐欣赏作品,能扩大儿童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音乐欣赏的知识与经验。

我们也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孩子对一些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经常能够随口哼唱几句。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成人世界的流行音乐同样可以作为幼儿音乐欣赏的一个题材,但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认真的思考、推敲、提取和升华,对作品进行筛选和过滤。如,前些年非常流行的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孩子们特别喜欢,将歌曲中成人化的歌词进行幼儿化的理解,将歌曲中描写爱情的情感转化为友情的情感,这样经过升华后的作品更适合幼儿欣赏,也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走出了“流行音乐不适合幼儿欣赏”的误区。

二、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从大体上看,不外乎歌唱、欣赏和韵律活动这三类,但是每一类活动又可以演变出十分丰富的教学形式。例如,歌唱活动可以和语言节奏、律动和舞蹈、节奏乐相结合;音乐欣赏可以和情境创设与戏剧表演、情感体验、想像与绘画、主题旋律的演唱和节奏乐演奏,以及自由的舞蹈动作创编等相结合;同时,可以将音乐游戏贯穿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可以使幼儿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现、锻炼、培养和提高。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应特别要注意让孩子尝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加强参与的意识还可以更好地发现幼儿的音乐潜力。

1.采用图片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幼儿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感性强,那么利用图片教学会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幼儿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里。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可以在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出示动物狂欢的图片: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兔子、猴子、山羊、长颈鹿、孔雀等等,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跟随音乐进入到情景中。

2.加强音乐活动内容的故事性。在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自己编造故事进入课程,让活动的过程情节化,能创设很好的活动趣味性。如,在进行中班音乐欣赏《赶花会》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大量的花卉图片,然后再播放音乐,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故事进入:在一座高高的山脚下,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今天鸭妈妈要带着它的宝宝们去赶花会,它们游过一条小河,瞧!那有美丽的一串红,漂亮的玫瑰花,我们也跟着鸭妈妈一起去凑个热闹吧。这样有感情的描述,幼儿会愉悦轻松进入角色,为音乐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音乐活动融入游戏中。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表演游戏加入到音乐教育中就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还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体感游戏《小鼓手》等是在动作捕捉系统实现全手动操控。让幼儿在有趣的卡通世界里拍打音乐节奏的体感游戏让孩子们兴趣会更高,从中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一个人力量小。活动会很有意义,幼儿的情绪饱满高涨。

4.教师和幼儿互动来营造活跃的氛围。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创新的能力,让幼儿拥有轻松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和个性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得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自己也融入到孩子们中,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让幼儿感觉到亲人般的体贴,朋友般的温暖,建立一个轻松,愉悦,互动的学习氛围。例如:活动时让幼儿当小鸭,老师当鸭妈妈,鸭妈妈一直陪伴在鸭宝宝的身边,和鸭宝宝一起唱歌,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幼儿的兴趣就很快被调动起来,而且不会和老师有隔阂,更愿意和老师亲近。

三、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在音乐教学中不是对幼儿死板的填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他们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氛围。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小红帽》《小狗抬轿》这些歌曲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角色,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融入角色、感受音乐的魅力。

2.音画转换法。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鼠画猫》中,我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画的“怪猫”,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怪猫”的外型并欣赏歌曲,幼儿很快就理解、熟悉歌曲的内容了。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如《摇篮曲》《小河之歌》《夏天的雷雨》等歌曲。

5.主题活动法。幼儿园主题教育正被各级幼儿园广泛采纳和实施。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在选择音乐欣赏作品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主题背景下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来进行欣赏。

例谈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58-1

最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历史新课程网络培训,在课程讨论区中常看到有老师提到教学效益问题,诚然,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但往往事与愿违,课堂的无效或低效教学常常让老师头疼,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做才能使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变得高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设计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导入

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总是变着花样地设计课堂导入,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但常常是时间花了,脑筋动了,却没有效果。课堂导入因为是设置在一节新课开始的时候,所以在设计时一要注意能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可以通过导入给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注意尽量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在执教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九一八事变》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9月18日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到底对中国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这样的导入简洁、直接,从现实入手,设置了一个悬念引入新课,很快将学生的注意抓住了,激发了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为学习下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授过程中力求线索清晰,节奏适中

初中历史有些课文看上去有些凌乱,教师可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加以整合,尤其是要理清线索,在新授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感受,而在理清线索的过程中,教师又要注意课堂节奏,不能在一个感兴趣的地方滑了边,以至于重点的地方一带而过。如笔者在执教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因为学生对三国的很多故事很了解也很感兴趣,在请同学讲讲熟知的三国故事时,学生很积极,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所以导致然而一节课已经过半而这一课的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还基本没有涉及,对本课的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基本没有突破。其实,教师的教学节奏感对于教学的效益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的新教师在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因为没有教学节奏感而完不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时则能收放自如,很好地处理课堂与课外延伸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要关注训练自己的教学节奏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创设平等开放且严谨有序的课堂

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体现了差异生成性的教学原则。平等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度得以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人情”味,课堂主体将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学生的情感得以渲泄,课堂再也不是令人窒息的“加工场”,而发展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生命成长的摇篮。但同时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精心的备课,对要教学的内容反复揣摩,保证授课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给学生一个严谨治学的印象。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给学生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发挥好作为一个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乱糟糟,必然会影响师生的情绪和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建立多样、有效、及时的反馈评价体系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做出了这样的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因此,评价要及时、准确,富有激励性,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反馈要有参考价值,要能给教师的课后反思一定的指引方向。

实现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篇7

一有效地计划、预习

第一, 计划是连接目标与目标之间的桥梁, 也是连接目标和行动的桥梁, 它是行动的保护伞。没有计划, 实现目标往往可能只是一句空话。所以, 不但学生要有学习计划, 老师更要有教学计划, 因为只有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才能避免盲目性, 减少无效劳动。要想实现高效课堂, 编制好导学案是其首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预习了要学习的内容, 课堂上才能和教师很好地配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做好预习的关键则在于有一个好的导学案的引导。

第二, 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师应把预习视为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预习, 高效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通过层层加深的预习, 对新知识的重、难点就产生了求知的欲望,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的目的也明确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则明显地集中和提高了, 课堂的效果自然就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 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二营造高效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的思想状态、情绪变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让学生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就要让他们置身于一个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中, 正如只有在春风和煦中才能盛开出最艳丽的花朵一样。

要实现高效课堂, 首先要营造一种让学生敢于交流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在其中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是语言学习课堂高效的必备条件。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 不善于用英语来交流, 他们往往怕说错, 太害羞。因此,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营造学生敢于交流的氛围, 比如, 在教室里把学生的座位按照小组或环形布置, 增加交流的气氛;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自由轻松地交流而不是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复述课文或辩论时, 允许看一下提示词语, 等等。在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中,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学习上, 这就使高效课堂有了保障。其次是创设让学生乐于交流的现实场景。语言源于生活, 如果能把生活搬进课堂, 使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课堂得以重现, 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

只靠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课堂。教师可以把班级同学按照就近原则, 每四个前后邻座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指定组长, 并给每个组编上序号, 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随时形成一个学习单位, 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使得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的后进生也消除了自卑心理, 组内成员相互合作, 小组之间合作、竞争, 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挖掘了个体的学习潜能, 增加了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合作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做到了面向全体。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让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全靠老师提问是不可能的, 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学生可以在小组里尽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成员间及时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 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更多的收获,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实际也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很多, 如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调查、小组讨论、小组演讲、小组辩论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词汇学习、阅读理解、听力理解以及课本中的project部分的教学等。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当今多媒体时代, 如果还指望靠“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使用多媒体是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多元化。通过多媒体课件, 教师可以把可视的、可听的多种资源同时呈现给学生, 使得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更好地结合,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他们专注认真地学习英语。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一体”的特点, 加强四种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英语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活动立体化。多媒体课件能融合不同的文字、画面和声音, 并且可以把这些东西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 立体地呈现给学生, 它可以把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动感内容。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在讲解抽象的课文时, 还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立体、形象的场景。试想, 哪个学生不愿意在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旋律中, 与老师轻松对话, 愉快交流, 一起品读课文, 学习地道的英语。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建语境, 使语言学习真实化。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的最佳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英国伦敦街头的对话搬到教室里,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变化的场景, 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

五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 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

当代教育家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 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否定, 而应该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 因此教学反思就成了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保障。从方式上看, 要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应该在课前、课中、课后这样的教学全过程中经常保持反思意识, 以达到课堂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篇8

一、化学教学要走入学生之中

虽然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现象, 但是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点枯燥的。因此, 教师要让化学教学走入学生之中, 使学生逐渐熟悉化学学习, 不再感觉陌生和恐惧, 这也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前提。

(一) 教师要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

初中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 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性。当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好感, 喜欢上老师的时候, 他们就会在该教师上课时认真听讲, 课后努力巩固,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反之, 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 他们听老师讲课时就会很烦躁, 教学效率自然不会高。因此, 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给自己充电, 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 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举止、风趣幽默的谈吐打动学生的心, 让学生被教师的个人涵养所折服。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完全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教学法,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言,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展现化学独有的魅力, 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能够产生很多让学生叹为观止的现象, 尤其是化学实验, 更能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需求, 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 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 展现化学的魅力, 用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爱上化学学习。

首先,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小魔术”, 利用化学变化为学生展示神奇的化学世界。笔者就曾经为学生设计过“烧不坏的毛巾”、魔棒点火等小魔术, 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其次, 教师要努力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 这样做学生就会感觉化学知识不再那么遥远, 是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

二、实现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养成化学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现行的化学教材中, 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话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 同时需要学生涉猎广泛, 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利用化学的思维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 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 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 提高他们的有序思维能力。

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都是有固定的步骤需要遵循的, 它是一种有序的学习。在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时, 教师要指导他们遵循由表及里、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当进行物质的性质描述时, 就要让学生养成先进行物理性质的描述、后进行化学性质的描述的顺序习惯;计算时也要先把化学方程式写下来, 化学方程式写对了才能进行正确的代量计算;装配实验仪器时也要遵循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探究性学习时, 也要先对化学问题进行假设, 随后设计方案, 再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

当学生养成了科学的学习习惯, 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在解答化学问题方面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化学学习是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 那样做是进入了死胡同, 无法有长远的发展与提高。

(二) 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因此, 教师要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生探究性学习要在适当的学习内容下进行, 不可毫无依据地让学生进行探究, 也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盲目探究, 要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探究。

(三) 分层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受个人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影响, 学生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 分层并不是分等级, 教师切不可让等级划分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阻碍。

分层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教学的低起点, 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 有利于每个学生有所收获;而多层次, 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利用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习灭火方面的知识时, 笔者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所知道的灭火方式有哪些?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随后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某个阅览室着火了, 我们应该利用那种方式灭火?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增加了问题的难度, 程度好些的学生能答上来, 他们也会从中得到提高;程度差的学生就容易出错, 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回。这样做就能兼顾每个学生,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收获, 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实现途径 篇9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情景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还没有过多的掌控能力, 因此, 针对小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 要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 将学生们的兴趣放置在课堂上, 这样才会使这个授课过程变得高效, 而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设定合理的教学情景, 比如以故事为基础设计题目, 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进行课堂小实验, 将问题让同学们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课堂竞赛, 激发同学们的竞争精神。这些小招数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课内容, 并激发他们对讲课内容的兴趣, 从而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高效教学。

在课堂上针对问题教师可以改变传统中非常直接地进行叙述, 任课教师可以将问题以一种故事形式进行讲述, 将学生们的思维转换到设定的故事内容中去。例如设定《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中的故事情景, 喜羊羊和沸羊羊赛跑, 两人相对跑步, 喜羊羊从甲地出发, 每分钟可以跑480米, 沸羊羊从乙地出发, 每分钟可以跑540米, 相遇时两人离中点3600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类似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 同时也会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去, 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强烈求知欲。

二、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的一门学科, 同时, 数学又是一门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一门学科。数学像对于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来说, 虽然难度系数响度较大, 但却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被频繁使用的一门课程。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好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把数学教学与现实中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数学中找生活, 在生活中讲数学, 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课本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将数学教学中偏理论的知识变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者实物, 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具体的东西实物化, 让数学成为一门能够看见可以摸到的学科, 帮助小学生告别以往枯燥、无聊、抽象的数学符号打交道的学习生活,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的课堂学习效率, 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升华了数学教学的价值。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传统教学中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学习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探讨, 可以让同学们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习其他小组成员身上的优势, 共同进步。分组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探讨研究, 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 学生之间没有约束的观点的交流与传递, 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合理的小组分配可以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断进步, 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竞争品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讲的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也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比如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发放相同数量内容却不一样的练习题, 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后小组成员内交换进行检查, 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练习题做了解答。不仅可以在检查其他同学答案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更进一步的巩固, 也可以使同学在检查别人错误的同时反省自己的失误或者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错误。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 但老师需要合理地规划运用好这段时间, 这才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总而言之,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现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今教育对学生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单纯限制于对知识的掌握数量的层面之上, 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已经不能过多得去代表着什么, 分数很容易会误使每位学生将知识学的过于死板。所以任课教师要把握对知识掌握程度适当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根本上实现高效教学。只有在这种高效的教学课堂之中, 学生们的思维才会被打开, 这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社会对教育有了很高的关注度, 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注入式”, 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连续性极强的学科,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 每一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应该寻找有效途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帮助学生掌握好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 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途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忠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4 (6) :183

教学实现途径 篇10

一、建立空间概念的过程

地理现象是地理事物个体的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 需要一定空间让其发生、发展。因此, 以地理事物和现象为研究核心的地理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研究空间的科学。脱离空间, 地理的研究无从谈起, 相应地缺乏空间思维能力, 学好地理只能是幻想。“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方式。

1. 在直观教学中构建地理空间的概念

培养空间思维方式必须建立空间概念, 方法就是通过直观教学形成立体模型。建立空间概念的方法有: (1) 利用实物构建空间概念, 如让学生观察地形中山地、平原等实际的地貌形态, 建立起地形类型的概念;又如利用校园里不同位置的几栋教学楼让学生建立地理方位的概念。 (2) 利用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空间概念, 如学生通过转动地球仪在不同位置观测, 侧视地球则表现为自西向东, 在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则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在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则表现为逆时针, 还有空气受热上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3) 利用多媒体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发展变化过程, 形成地理空间概念, 如运用视频素材来重现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现象。

2. 在图形的转化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所在空间位置和范围的科学, 而地图正是地理空间事象的反映, 因此地图就成了地理研究、学习的独特工具。它既是用特别符号组合而成的地理信息载体, 同时又是一种形象性强的空间分布教具。充分运用地图教学, 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地图的颜色、符号和注记表示着地理事物的立体特征, 通过地图语言和地理实物的相互转化实现立体地理事象的形象思维向二维平面的抽象思维的转化。如将海陆轮廓、高低起伏、火山地震等一些地理概念落实到等高线地图上, 在分层设色图上获得地形地貌的直观感觉, 并能据此进行动态与静止、运动与变化、制约与联系等空间想象, 反过来让学生通过地图还原成三维的立体模型。又如在学习“北美洲”时, 让学生阅读北美洲的地形图, 并让他们总结出该洲的地形分布特点 (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势特征、西部高原、山地, 中部为平原, 东部为山地) 。

3. 在实际应用之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进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例如, 学生在观察、分析单个地图时总结地理事象的特点与规律;在填图、拼图中培养对地理事象的分解、组合能力;在多个图像组合和图像重叠中, 找到地理事象间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 明确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在地理野外考察等地理活动中, 引导学生对具体地理事物进行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培养其空间定位能力。

二、引导整合思维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处处都有地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如何让地理的思维活动能给学生清晰的展示, 教学中有许多的途径, 如问题设置、讨论、分析等活动, 新课程的教学中增加了“活动建议”, 我们认为这里的“活动”不仅指课外活动, 还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活动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活动中也容易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 也能在学生的活动中看到地理思维的过程, 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如: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讲到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指导学生在自学完课本中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后, 让学生去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简图, 学生肯定会画出多种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式, 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也就很清楚地展示出来了, 教师有针对性选讲几个学生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式, 抓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本质属性, 讲清几种图式的不同着眼点, 也就是所谓的变式。所以参与活动过程, 有利于地理思维多样性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要过分相信语言的作用, 而要靠行动, 并且要留“行动作业”。实践证明, 各种感觉器官与行为的配合过程, 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

又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现象, 分析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进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时的整体意识, 发展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景观时,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现象不只是一种土壤的过量侵蚀, 而是一种地形、土壤、生物、水文同步变化的结果, 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同步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要引导整合地理思维能力, 必须充分体现在地理教学的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的问题情境之中, 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引导方法与整合技巧。“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如何知道麻雀有五脏六腑呢?只有解剖了麻雀才会知道。

三、尝试分析问题的过程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提问是师生课堂交流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提问与启发, 多是重结果的启发, 通过问答, 使学生最终说出教师预期的结果。老师的目的是明确的, 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去钻, 因此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长此下去, 教师的提问养成学生的依赖性, 不会动脑筋也不想提问。而新的提问方式应该设计成对学习过程的启发, 提问的指向是方法、是过程而不仅是结果, 甚至有些问题可以不在乎答案。比如南极臭氧空洞产生的原因, 可以采用师生互问、共同思考的方式。教师在回答学生提问时, 可以就某个方面 (如大气污染、大气环流、臭氧生成和消耗机制、氟氯烃物化性质、南极特有的地理环境、季节变换等等) 先简单分析, 学生肯定不会满意, 这时学生自己就会往其他原因上想, 这时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采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引导, 如“这个因素能考虑到非常好。”“你是从哪些渠道得到这些信息的?”“还能对这个方面作些分析吗?”等, 甚至还可以把这种讨论引到课外, 在课上把观点相近的同学分成一组, 让他们课后合作探究, 最终可以把结果用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此类问题的启发提问, 是为了让学生能查资料思考解答过程。随着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空间的增大, 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大。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每一章的“问题研究”部分就是很好的素材, 可以让学生从中尝试分析问题的过程体验, 让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敢说、多说、会说”, 一方面能使学生会学地理,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的知识与技能。当他们在自主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提高了地理素养时, 也就达到了地理教学的最高目标。

四、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

布鲁纳说过:“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学习应该是让学生自己生活在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 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了创设发现学习的情境, 实现和拓展过程化教学, 教师必须从情境设置出发, 围绕地理概念的形成这个中心, 建立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 完成地理概念的正确建构。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门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是一种观察的学科, 它起源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思考, 因此观察法是地理科学最为重要的一种科学方法。“观察”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而立足于观察法的运用地图、示意图等词出现过十多次。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强调观察法的掌握, 追求通过运用各类地图、示意图等, 在间接观察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过程中, 学会对比观察、重点观察;通过参与各种探究活动, 在直接观察地理事物及现象的过程中, 掌握有条理、有步骤、多角度的系统观察法。地理观察力的培养内容丰富, 方式多样。如课堂教学中对教具、仪器的演示, 板图、板画的展现, 课本插图与地图的阅读, 各种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外日常生活中如天象、气象及物候的变化, 连续记录15天的月相变化规律, 让学生加深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要求学生观测记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并把记录的结果作适当的分析, 从而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总而言之, 教师应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全面地观察和坚持长期观察, 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素养。

五、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后,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的方式, 增添了地理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其目的也是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同时在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地理观测活动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科技活动的一部分, 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之一, 探讨科技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方法与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中, 科技活动在各个阶段的独特作用。开展地理观察活动和地理野外考察就是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 即要求学生既具备地理知识素质, 又要具备地理实践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同时让学生走出学校, 融入社会, 了解我国有关人口、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 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 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地理学科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最好途径。

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转化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研论文等形式的成果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在正式完成调查成果时,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辅导, 告诉他们在完成这个调查报告时一般要经过构思与提纲、初稿、改稿、成稿四个阶段。例如改稿阶段要修改论文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 内容方面要大致进行 (1) 增补材料, 使论文更加充实。 (2) 删去多余材料, 使论文更加精练。 (3) 以典型的新材料、新数据、新图表替换旧材料、旧数据、旧图表。形式方面主要是调整文章秩序、重点等。一般改稿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 修正观点; (2) 核实材料; (3) 梳理结构; (4) 推敲语言。通过这些程序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转变。

为此,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但不能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 通过讨论、研究、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从现实价值, 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重视“探究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地理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视野, 开展调查、考察、旅游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学习资源、培养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只有把“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实现了,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才能使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洪婷.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地理教育, 2006 (3) .

[2]李文彬.浅谈地理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 (12) .

[3]刘兰.地理教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地理教学, 2002 (3) .

[4]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5]袁孝亭, 张志孝.“地理过程”知识及其教学设计.地理教学, 1996 (1) .

[6]袁孝亭, 刘兰.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地理课程编制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2 (2) .

论教学价值的构成因素及实现途径 篇11

关键词:教学价值;知识能力价值;个性品格价值;人的和谐发展价值

教学价值的研究关系到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领域。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是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的统一,而不是价值无涉的纯粹事实。

一、教学价值的内涵

教学价值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主体与满足教学主体某种需要的教学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又依赖于教学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不同的教育情境也影响着教学价值的实现。一方面,教育教学价值的研究历经了一个漫长曲折的道路。教学价值取向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强调现实教育中的人的价值,关注教学对社会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使人的教学需要与教学的属性对接,教学活动使教学属性作为具有满足主体教学需要能力的外界存在与主体对自身教学需要的主观认识发生了对接互补的关系,从而导致教学价值的生成。

二、现代教学价值的构成因素

以人的发展为价值体系的现代教学价值可具体体现为知识能力价值、个性品格价值、人的和谐发展价值三个方面。

1、知识能力价值

教学的知识能力价值体现在帮助个体从客观社会的知识体系中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个体职业的知识要求。因此,“为知识而教”、“为知识而学”的教学价值观,必然成为近现代教学价值的重要取向。不可否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关于教学价值的探讨都存在唯知论的倾向,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知识在教学价值中的基础地位。实践证明,从人的发展出发,个体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实际成就的取得,都是以知识为重要条件。从当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实现“掌握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学的基本规律。现实的教学活动不仅导致教学过程中知能的分离,而且遮蔽了知识对人精神世界的意义性,威胁到了人对有意义生活的追求,成为影响现代教学价值实现的因素之一。

2、个性品格价值

教学的个性品格价值在于能够使教学主体在人格和品德等方面得以提升和完善,对于学习者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个性指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外显的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今天的课堂教学实践,在现代工业化“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支配下,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成为现代教学的最大价值体现。教学过程从知识的呈现、展开,到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按照教师的教学预设进行的,教学活动成为无教育价值、甚至是反教育价值的事件。在教师严格遵守控制性教学程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价值成为教学的“盲点”。而教师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获得“既得利益”的扭曲心理支配下,其人格品质、职业道德也黯然消失。也是影响现代教学价值实现的因素之一。

3、人的和谐发展价值

人的和谐发展价值是教学的终极价值,主要通过对教学主体生命的尊重与张扬,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教学应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注重教学活动在学生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能力养成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相对忽视了教学活动的深层价值,忽视了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的人生幸福和创造,以及人生意义的充盈与完满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其结果之一是人的“整体”发展被肢解,人的“和谐”发展被限制在智力与能力方面,人的发展成为“片面的”、“单向度”。另一结果是造成了教学价值体系的结构性、整体性完全散失。人的和谐发展终极价值在现实教学中的缺失,成为制约现代教学价值实现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现代教学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单向灌输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构建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获得自由解放,形成健康品格。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创设机会,提供条件。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主体——客体”的思维定势,建立民主平等、交往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相互间的尊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关注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自主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之提升为学生的良好个性情感和理智品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达成教学过程中的精神契合与文化传递,达到在教学中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以人格化育人格的效果。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消除教师的主体地位和阻碍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教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将职业活动作为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手段,自觉发展成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3、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学校教育大环境和课堂教学小环境。这里主要从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展开论述。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师观念、学生思想、师生关系等在课堂中整合的一种文化氛围。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以饱满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激励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通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起学生的内在认知矛盾和情感冲突,实现学生认知的和情感的飞跃;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方法,用平等、公平的原则构建“协商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多向互动、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共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心理空间,而且能够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搭建自由创造的平台,为教学价值的实现创造愉悦的人化情境。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篇12

一、把握课程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地理教学实践中, 教师对什么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有正确的认识。其一, 不应把地理教学内容截然分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生活无用的地理。其二, 地理教学联系现实生活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养成。教师不能仅重视地理知识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还应当明确其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其三, 要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 进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把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作为一个切入点, 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如, 在讲有关地图“三要素”的内容前, 我先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不同地方都有哪些事物, 然后再让他们在纸上画学校平面图。当学生在动手画平面图时, 究竟要画多大, 用多大的纸张, 这就涉及到比例尺的问题;当确定好比例尺后, 要把教学楼、厕所、花园、车棚等画在纸张的什么位置时, 就会涉及到方向的问题;当比例尺、方向都确定好后, 怎样在图上表示这些地理事物时, 自然就涉及到图例的问题。在学生渴望知道地图中的“三要素”时, 教师予以及时点拨, 他们就能够很快地掌握。由此可见, 地理教学生活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可以加深他们对地理学习意义的认识。

2. 把握特殊时间和突发事件。

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若对教学进行过度预设, 则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教学过程变得僵化。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特殊时间和突发事件, 这样会使教学充满活力。 (1) 把握特殊时间。如, 每年6月22日或21日为夏至日, 此时, 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在夏至日来临之际, 教师可问学生:今天的白昼为什么最长?太阳直射在什么地方?今后的白昼将会怎样变化? (2) 把握突发事件。如, 在深秋时节降雨后, 学生会感到“一场秋雨一场寒”, 教师则可引导他们进行锋面雨知识的学习。这样做, 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 为地理知识寻找生活原型。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之中处处皆学问。因此, 地理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契合点。如, 在学习“地方时和区时”的内容时, 因班上有部分学生家长在新疆打工, 我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影响父母工作和休息的前提下, 一天中的哪些时间段给在新疆的父母打电话较合适?学生通过学习、讨论, 清楚地认识了地方时和区时产生的原因及划分的依据。在教学中, 教师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创设生动的情境, 为地理知识找到生活的原型, 这样可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 并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4.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上一篇:融资竞争力下一篇:问题化教学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