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思维(共5篇)
洞穴思维 篇1
“洞穴奇案”是当代西方法哲学大师富勒虚构的一则洞穴探险者因被囚困洞穴无法获救并最终以抽签方式杀害一名同伴以果腹求生的奇案, 并以此撰写了最高法院五位法官意见书, 萨伯续写了九位法官意见书。在尝试阅读和深入思考《洞穴奇案》这本著作之前, 事实上我对这个奇案有着笃定的答案, 而我也相信正如绝大部分法科学生回答老师上课的提问一样, 会异口同声而又自信满满的“宣判”着本案被告的故意杀人罪, 强烈谴责他们残忍的行为, 并高呼生命价值的不可衡量。我的这种固执和笃定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对每一篇法官意见书的阅读和深思, 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等学派观点的阐述, 使我遇到了同唐丁法官所说的“我发现几乎任何一个支援本案决定的考虑都被另一个导向完全相反方向的考虑所制约”相似的境况, 这迫使我不得不从相反的角度, 即无罪的方面, 试图为几名被告进行辩驳。
在阅读到本书的大半之后, 我逐渐清醒的认识到, 自己最初笃定而坚信的答案只不过是一种机械而僵化的思维方式, 甚至是一种幼稚而莽撞的冲动行为, 因为在逐渐深入了解整个案情的同时, 会得到许多有趣的发现。许多人在分析这宗奇案的过程中会换位思考, 如果是自己身陷困境, 是否也会同意以抽签的方式杀死一个同伴以果腹求生。这种“心理状态”的考量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每个人的想法, 并以此为切入点延伸了更多奇妙的观点。我想, 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 我的内心一直是复杂而矛盾的, 禁锢在确定、否定、确定的模式中难以寻找一个适当的突破口。每当我试图同意一名法官的意见时, 在随后的法官意见中又被全盘否定;每当我为否定了一名法官的意见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时候, 在之后的法官意见中又发现其实这不过是作者设了一个精巧的“局”, 甚至是为了推倒这个观点而在阐述这个观点, 所以我一直没有突破它。但欣慰的是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和记录, 也有一点点自己“独立”的想法, 尽管微乎其微, 甚至并不是一份合格的本案第十五篇意见陈述。
一、探究立法精神, 是威慑还是维护?
探究立法精神是福斯特法官的主要观点, 并针对这个观点他提出两方面的陈词, 一是案发时被告应处于自然法的约束之下, 其二是法律精神与法令文字孰轻孰重的问题。事实上最初读福斯特的陈述意见时, 我并未觉醒到要思考法律精神这样抽象的词句。我只是觉得他的观点多么的荒谬又可笑, 也敬佩他的思维自由无疆无界 (其实只是异想天开) 。其后唐丁、伯纳姆、斯普林汉姆等诸多法官都在思考着“法律的要求是什么”这一问题。那么法律的要求究竟是什么呢?是威慑吗?还是如雷肯法官所说的“严格惩罚犯罪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想再引用几位法官的陈述:海伦法官认为, 因饥饿而杀人包含着一种不容侵犯的求生意愿, 而这种意愿是先于法律而存在的;塔利法官确信他的同事也都认为挽救五个人而杀掉一个人是一项划算的交易, 只有极端的宗教狂热分子才不会同意 (换句话说, 他相信所有思维正常的普通人都同意) ;汉迪法官认为判决应该考虑民意;弗兰克法官设身处地, 认为即使高尚如法官, 也会选择吃人求生的办法。[1]以上的几位法官意见陈述中, 都透露着不论是否是被告, 甚至是其他的任何一个人, 在处于相同境遇时, 都会选择不再“遵守”法律。是的, 正是这些观点, 逐渐的让我认识到福斯特法官约束被告的应是“自然法”而非联邦法的观点, 并不是那么荒谬的, 它带给了我另一种思考方式。正像古典自然法学派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人的生命是短促的, 生活是贫困的, 关系是凶残的, 没有公道不公道可言。”当所有人或者说是绝大部分人在同样情况下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即违反法律这一契约, 那么该条法律 (契约) 是否还能称之为契约?即大多数人并没有就此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 法律契约是否还可以存在约束的效力。卢梭在《社会契约论》论法律一章中提到:“毫无疑问, 世上是存在着一种完全出自理性的普遍正义的;但是, 这一正义要在我们之间得到认同, 就应当是相互的。[2]”那么当所有人都不认同的时候, 是否该条法律还有存在的意义?对此, 我也是赞成斯普林汉姆所说的:“正如福斯特的提醒, 法律存在的理由停止时, 法律也随之停止。”但是我并不能认同他所说的:“惩罚探险者并不服务于关于谋杀的法律条文的任何一个目标。”因为事实上他还在认为立法精神是惩罚犯罪或者是起到一种威慑的力量, 只不过他认为惩罚本案被告并不是立法意义上的惩罚犯罪 (换句话说他不认为被告有罪) 。在《法律人的救赎》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颇为感慨和赞同:“法律如何规定身体, 如何施加处罚, 主要是一个具体技术的问题。而支撑这个技术的应该是对身体本身的尊重和维护。我们的许多讨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讨论法律对什么行为和事件进行调整, 法律应不应该调整, 而是在于我们一说到调整就用那些时髦的学术语词认为法律就是一种支配和控制, 是一种外在强加的支配和控制的技术, 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法律的技术根源于人类维护自身尊严的内在原因。在作出“法律乃支配和控制”这一判断的时候, 我们无形中就把制定法律的活生生的人和处于法律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硬分为两种群体。”[3]所以, 我认为被告违背了法律, 纽卡斯的法律仍然制约着他们, 是因为, 法律根源于人类维护自身尊严的内在原因, 当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命尊严而认同这一“正义”, 那么它就是普遍的正义, 法律的理由仍然存在。换句话说, 如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一些学者认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只是我想, 这种公共意志的体现并非是本案定罪量刑所依赖的具体条文, 而是抽象于整篇条文中的法律精神, 这种精神可以体现为维护人类的尊严, 维护自由, 不是维护个人正义、个人尊严与自由。而大多数的人模糊的是, 他们以为惩罚与威慑是立法的真正目的, 所以他们以为在本案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环环相扣的“特定情形下”, 杀人是情有可原的, “惩罚”是没有必要的, 法律的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然而立法精神的探究并不仅仅及于此。
二、本案被告被宣布无罪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说被告有罪, 是因为他们触犯了法律;我们说被告无罪, 却不仅仅是没有触犯法律。
伯纳姆法官在自己的陈词中表示:“判探险者无罪的唯一理由就在于, 我们对那些可怜的探险者保有一种同情。”也有法官从法律角度, 例如自我防卫、紧急避险等角度进行阐释, 当然也不乏一些法官对此进行辩驳认为不构成自我防卫与紧急避险 (我个人也赞同不构成) 。印象最深刻的是唐丁法官的陈词:“如果饥饿不能成为盗窃食物的正当理由, 怎么能成为杀人并以之为食的正当理由呢?”事实上, 我并不能认同唐丁的这一逻辑, 随后有法官指出饥饿的沃尔金可以通过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其他正当合法的途径来救济自己, 但是在洞穴中的探险者却无法通过除了以抽签吃人的方式的其他途径来获得生存, 以此来为探险者的无罪做辩驳。而这一观点又被海伦法官反驳, 她认为:“对一个政府来说, 当它的警察经常把乞讨者赶得无影无踪, 而它的立法机关又阻止公众对宗教慈善机构的支援, 然后又要求绝望的穷人通过那些途径求生存, 这难道不是荒诞不经, 在道德上难辞其咎的吗?” (这一理论被雷肯以“意识形态”不应左右法律而反驳) 我想表达的是, 沃尔金案促使我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即社会危害性的问题。把沃尔金案想象成另一则简单的案件, 即一个饥饿的人在沙漠中走了好几天, 快要饿死了, 而这时看到一户人家 (敲门不应) , 于是偷了食物以求生存。在沙漠中徘徊了很久走不出去, 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 也无关意识形态的问题, 这个案件我认为是不犯有盗窃罪的, 除了紧急避险的角度, 从社会危害性来说, 社会危害性极小甚至没有社会危害性的。再比如我国刑法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 同一个行为因发生在公路或者乡村无人小路等地点的不同而被冠以有罪和无罪的区分。从这个层面上讲, 综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各方面因素, 我认为洞穴中吃人求生存的社会危害性是很小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为探险者的无罪做辩驳, 只是认为可以从量刑方面加以考虑, 所以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无罪的理由, 只有合适的减轻量刑的理由。
三、理性与情感的斟酌
法律与道德、情感、伦理、生命之间的牵绊困扰着人们心中的判断。吴经熊先生有一段关于律法与爱的阐述:“平等胜于严法, 精神胜于文字, 仁慈胜于正义。没有人比我更欣赏罗马人的格言了:‘最高的正义也是最大的不义。’”事实上, 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 如果法律失去了平等、仁慈, 只是机械的遵循它的文字而忽略了内在精神, 那么法律可能是冷酷的甚至是残暴的。但是蕴含在法律之中的爱、平等、正义, 我想这应当是法律与生俱来的, 并不是靠个人感知的。法律是人民的法律, 然而解释法律和运用法律却并非人人都可以。社会大众往往赋予法律的情感过多, 而使他们心中的“法律”偏离了理性, 更加情绪化。我仍记得去年的一段时间, 媒体报道的社会中发生的强奸少女案颇多, 我在浏览微博时有意留意了一下民众的反映, 绝大部分网民会呼吁进行“司法改革”、会主张“强奸犯就应该被判死刑”, 当然我也不否认少数理性人的存在, 但是他们微弱的发声被淹没在一片埋怨、咒骂之中, 他们不理解法律, 也很少有人懂得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前段时间的念斌投毒案, 因其无罪释放而在微博上因其热议, 我在微博上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 舆论的声音大致分为三种, 一种人关注的是刑讯逼供, 他们再一次借着这些案件抱怨对国家司法的不满, 同时同情念斌的境遇;第二种人是当事人所在地的部分居民, 他们一直坚信“我们都知道他是凶手, 只不过……”, 他们关注的是“法律竟然饶恕了一个凶手, 这太不公平了”, 尽管并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证据;第三种人是较为理性的, 他们关注到刑讯逼供这一司法肿瘤的同时, 也在思考凶手究竟是谁, 他们呼吁完善司法的同时, 也对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表示理解和赞同, 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之又少的。这种不理性, 也被体现在影视作品中, 在大众的评价观念中, 恶人是极致的, 所以善良人的杀人行为是被允许的, 这与斯普林汉姆的“没有犯罪意图的故意杀人”非常相似, 所以我认为斯普林汉姆法官的这一陈述也是非理性的。人们往往以并没有主观恶性来为犯罪者开脱, 他们主张的理由往往是那个看起来非常公平的抽签办法以及绝境下不得不求生的人类本能。但是这并不能就此忽视了无辜的受害者, 并不能忽视法律人思考法律的严肃性和生命的价值。罪刑法定的原则应该被严格遵守, 生命的价值应受到最高的尊重。即使是高尚者也会杀人, 那么我不得不说, 这是个奇妙的构思, 事实上我大胆的认为身处此等条件下的人都会犯罪, 只不过犯罪的恰巧是他们 (被告) 罢了。这也正是困扰许多人判断的桎梏, 他们以设身处地的思虑, 所有人在当时条件下都会如此做来为被告开脱, 却忽视了作为一名法律人应有的理性和对法律应有的坚定信仰。我同情被告, 他们不走运的恰巧被禁锢在“一定会犯罪”的怪圈中, 但我的理性依然坚持他们的确是故意杀人。
其实对这个案件我尚且还有许多疑惑之处, 威特莫尔在接受死亡的时候有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关于抽签的细节是否有故意设计被抽中的一定是威特莫尔;被告探险者在不吃到吃的这一过程, 心理状态是怎样变化的;究竟可不可以以一种协商的方式选择死亡?被杀死和自杀是否结果不同;如果请求在等几天的不是威特莫尔而是另一名队员, 但被害人依然是威特莫尔, 那么会有所不同吗。因为这些疑惑似乎关乎着我对这宗案件的评判, 好像解答了这些, 我的回答就会变为被告无罪似的。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问, 逐渐陷入到一种痛苦的状态, 错乱而零散的想法让我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但随后我恍然间发现, 我正掉入作者的小陷阱中, 我的思维也正随着洞穴案件而被囚困!因为这本书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寻找案件的真相, 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 否定自我, 为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寻找新的出口。而事实上我现在并不那么确定的回答被告是有罪的了, 尽管我写了上述的意见陈述, 其实我只是在摇摆不定中选择了一个有罪的角度进行阐述 (事实上我也可以为他们的无罪发声) 。
最后我想以《法律人的救赎》中的一段话做结:“我们当然需要真相, 但如果由于人类本身局限性, 真相不可能完全显现, 甚至完全可能遭受曲解, 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只有选择, 作出一种制度安排之下可能的选择。排除偏见并不容易, 每遇到一宗案件, 要揭露真相并非易事。我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也许没有人知道, 我只想为清白者辩护。我们所讨论的各种可能, 也许是错误的, 也许我们使有罪的人逍遥法外, 我不敢肯定, 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但我们有合理的质疑, 这对法律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美]彼得·萨伯, 陈福勇, 张世泰译.洞穴奇案[M].北京:三联书店, 2012.
[2]卢梭, 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3]谌洪果著.法律人的救赎[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
洞穴思维 篇2
子恒叔叔开着私人直升机将我们带到一座大山前,飞机降落在洞口的平地。我们径直向洞里走去,一眼望去,洞穴黑漆漆的,看不到任何光线。于是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电,小心翼翼的往里走。透过手电的光,我们看到洞里有很多草,长得很是茂盛,还有水,发出叮咚的声音,很是清脆。突然,一条条又长又粗的蛇伸长脑袋对我们吐着舌头,我和程希吓得动也不敢动,心脏仿佛也停止了一般。子恒叔叔很快便缓过神来并掏出匕首,又示意我俩躲到一旁,我立刻领会,拉起不知所措的程希往一处草最多的地方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不料,程希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着她躲进旁边的草丛。程希双手捂着摔痛的膝盖抽噎着,身子瑟瑟发抖,我连忙抱着轻语安慰她。我们透过草丛的缝隙看着子恒叔叔挥刀斩蛇。突然,从树上掉下来一只死了的小鸟,程希吓得大叫一声,顾不得受伤的脚拔腿就往子恒叔叔身边跑去。恰好子恒叔叔也杀完了所有的蛇。他从医药箱里拿出纱布和消毒液,小心翼翼的帮程希包扎伤口。然后我们仨拿着手电筒继续往洞穴深处走。走着走着,出现了三条路。
“三条路唉,要不我们分头走吧。”
我刚要走,就被子恒叔叔一把拉住。只见他捡起三块石头,往不同的路扔去。“
”第三条路的石头声音最长,说明这儿路更长,走这儿。“子恒说道。
我们跟着子恒叔叔来到一块没有水的空地,从背包里拿出帐篷支起来。突然,程希又尖叫一声,我刚要骂她一惊一乍,只见身后的穴壁上有一群蝙蝠,程希的.尖叫声惊扰了他们,蝙蝠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程希吓得晕了过去。子恒叔叔立刻拿手电筒对着蝙蝠,手电的强光吓走了蝙蝠。就在这时,一群老鼠包围了子恒叔叔,我顾不得那么多了,拖着程希往洞口走去,程希也终于醒过来,已经吓坏的她,一直往我怀里钻。我们在洞口往子恒叔叔的方向望去,洞太黑,什么也看不见。
”快!快上飞机!“一个身影朝我们奔来。
我们立马跑向飞机,终于顺利离开了这个噩梦般的地方。
奇异的地下洞穴 篇3
洞穴按地下空间的形成原因分为原生洞穴和次生洞穴。原生洞穴的地下空间与周围岩壁同时形成,一般来说,与地下水没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由火“炼制”的熔岩隧道(俗称火山洞)。最大的火山洞穴位于夏威夷岛,该岛本身就是火的杰作。火山洞穴由流动岩浆的内外温差造成,外面的冷却快,就结成硬壳,而中部的岩浆保持高温继续流动,就不断向前形成洞道。
次生洞穴是先形成岩石,然后岩石又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洞穴,其中包括各种自然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比如海浪拍打侵蚀形成的海蚀洞穴;干旱地区的风成洞穴;土层中的潜蚀洞穴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洞穴科考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溶洞,也就是喀斯特洞穴。喀斯特是前南斯拉夫西北一个高原的名字,那里覆盖着大量的石灰岩,最早对其研究的学者便以之命名类似地貌,也就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
“水滴石穿”就是水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溶洞的形成也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水将可溶性基岩溶解为重碳酸钙,年复一年,洞道空间不断扩大,到无法承受顶部重力的时候,产生坍塌。坍塌物又随水流被带出,水流继续溶蚀基岩,如此反复,洞系也就形成了。如果用化学来解释可以归纳为:CaC03+H20+C02→Ca(HC03)2(岩石溶解形成洞穴)和Ca(HC03)2→CaCO3↓+H2O+CO2↑(析出沉淀形成钟乳石)。水流顺势而下,它遇到坚固的岩层,就会改变方向,洞穴随之横向延伸;当下方岩层变得松软,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就会继续向下渗年没有阳光的地底,是不可能出现原始森林般的繁荣景象的。因此,洞穴中的巨蟒和怪兽只不过是想象,这里的常住居民只有较为低等的昆虫、鱼类,还有一些临时寄居的透,这样形成的洞穴也就越来越深。
岩溶洞穴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为万千生命提供了栖息地,许多动物在地下岩洞中,特别是许多长年生活在地下的动物。但是在常老鼠、蛇、蝙蝠和雨燕。
沿着这些洞穴的内壁缓缓向下,人们仿佛来到时空的隧道。那些沉睡了几十万年以上的岩层,它们是地球气候和环境变迁的宝贵的见证人,如今就这样直接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大自然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化无常,研究者们的动作必须要快,因为这些季节性很强的洞穴堪称是瞬息即逝的。在下一个季节,水流也许就会选择其他路径。
幽深洞穴探险作文 篇4
来到了熟悉的洞穴,沿着熟悉的路走,走着走着,就到了那天落石的地方,但是有一个事情非常奇怪,那天落石时落下来的石头不见了,这里形成了一个大洞,洞顶上有一个通道。
“看看看!那上面有一个通道,要不我们上去吧”麦克想到通道上去探索。“啊?额,算了吧。”“贝尔?格里尔斯”说。
迈克这种性格的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哟呵,大名鼎鼎的贝尔?格里尔斯怎么突然害怕了呀?”
表弟的脸气的通红,最终只好同意和我们一起到上面的通道探索。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该怎么上去呢?雷克斯从背包里拿出了绳梯,但是绳梯这种东西都是从上往下扔的,我们该怎么从下往上扔呢?心急的迈克拿着绳梯,使劲往上扔了起来,但是显然什么用都没有。表弟突然在包里翻了起来“有了!”表弟突然大叫,从包里拿出一个类似枪的东西,我们都被吓了一跳。
“鹏鹏,你怎么回事?你这是要抢劫我们呀?!”雷克斯说。“什么抢劫呀?这是绳绳索枪!”
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表弟的装备这么齐全!很快,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到了上面的通道,这里一片漆黑,我们把手电筒和头灯都调到了最亮。雷克斯走在通道的`最前面,我和迈克在中间边走边聊,而表弟却在后面颤颤巍巍的跟着我们,不时突然跑到我身边说:“哥,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我每次都是糊弄一句“没有”或者根本不回答,感觉他很烦,打扰了我和迈克谈天说地。
表弟一次又一次的问我有没有听见声音,我本来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可被他这一次又一次的说,我反而也害怕了起来,也发掘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更奇怪的是,这声音越来越大,我连忙询问麦克和雷克斯有没有同感,没想到我们都听到了这怪声,再仔细听,说的好像是“救命!”和一些尖锐刺耳的声音,我们三个小孩立刻吓得跳了起来,特别是表弟,动都不敢动了。雷克斯叫我们往声音发出的地方走,有可能是谁遇难了,我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啊!声音发出的地方被一大堆大石块堵住了,表弟又开始在包里翻来翻去,竟然翻出了一把电钻,而且是电池的那种,不用插电,非常方便!我们都夸鹏鹏牛,什么东西都带来,他被夸得骄傲起来,立刻没了紧张感。电钻立刻转了起来,再配上我们几把镐子和铲子,这条通道很快就挖通了,在这块石头的那面,传来了敲击声和呼救声鹏,可以非常清楚的听见他们在叫“救命”。我们倒数321,接着最后一稿子,挖通了那面石头,另外一边的景象震惊了我们,几个头戴安全帽的矿工被压在石头底下,只有一点点空间,见到了我们,他们的眼睛里闪出了喜悦的光芒。
“真是谢谢你们呀,太感谢了”一位矿工头目说。我们得知他们是正在执行采矿任务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落实,把他们压在了下面,要是我们再晚来一点,他们可能都要饿死渴死了。为了表达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把发信号用的哨子,说这个勺子的频率非常高,隔着多厚的墙都能听到声音,我们听到的奇怪声音就是哨声,他说我们只要遇到了危险,就吹响哨子,他们会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回来支援我们。和他们告别之后,我们决定返程,毕竟也走了很长时间了,我们沿着来时的洞走了回去,结果没过多久就碰到了一个岔路口,雷克斯一拍脑袋,大叫:“哎呀,完了我忘记做标记了!”大家都傻了,不知道往哪个洞口走,我们只好蒙了一个,结果发觉越走越不对,想往回走的时候又分不清来的时候的路了,遇见新的洞口的时候,雷克斯一直在做标记,结果我们绕来绕去,碰见的洞口都被做了标记,这可怎么办?我们就像几头待宰的羊羔,迷失在山洞中,转来转去。手电快没电了,水也快喝完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间,迈克吹响了哨子,哨声刚结束之后,手电立刻就没电了,他又吹了好几声哨子,突然我们听到了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一道光照了进来,是矿工们,我们得救了!跟着熟悉路的矿工,我们很快就来到了洞口,对他们表示万分感谢之后,天已经黑了,我们坐在雷克斯的车上,开向家的方向。
“洞穴奇案”疏议 篇5
关键词:法律,道德,美德,灾难伦理
五名探险者受困山洞, 食物用尽濒临死亡。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以救活余人。威特摩尔最先提出上述建议, 临到抽签却又反对。其他四人执意抽签, 恰好选中威特摩尔。获救后, 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
这四人到底有罪还是无罪?探讨“洞穴奇案”, 必须首先确立一个原则, 司法过程中作为参考的要素是否只有法律?还是兼有道德?
笔者认为, 司法过程必然会将道德纳入考虑。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者会将两者混同, 相反, 承认这一点彰显的是司法者将二者明确区分的勇气。然而, 法律与道德是实质可分的吗?笔者对此持反对意见。
按照霍姆斯的“坏人”理论, 道德是不重要的, 并且, 由于法律适用道德语言会造成混乱, 最好从法律中清除所有道德语言。卡多佐追随霍姆斯, 参与批驳源出于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并盛行于19世纪末的形式主义法学, 提出“先例的背后是一些基本的司法审判概念……而更后面的是生活习惯、社会制度, 那些概念正是在它们之中才得以生成”。 (1) 也即是说, 霍姆斯和卡多佐一致认为, 法律规则的唯一坚实基础只能是社会福利。但是, 什么是社会福利?卡多佐则给出了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它“可以指由于坚守正确行为的标准——这在社会风气中得以表现——而带来的社会收益。在这类案件中, 社会福利的要求就是宗教的要求、伦理的要求或社会正义感的要求”。 (2) 社会福利包括道德的被遵循。霍姆斯的实用主义进路要求法律研究者从法律之外, 至少是常规定义的“法律”之外寻求对法律规则和结果、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解释, 但是, 法律之外有什么?道德恐怕成为答案之一。道德此时还是不重要的吗?道德能从法律当中清除吗?霍姆斯的结论与假设自相矛盾。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则法律必然涵盖道德的一部分。
本案中, 法律规定已十分明晰, 《刑法典》规定:“任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须被判处死刑。”想在法律范畴为吃人者开脱比较困难, 即使援引紧急避险等法律制度也十分牵强。而在前文的铺垫下, 我们可以从容拿起道德这把尺子而不用心虚。问题是, 即使放在道德范畴中, 吃人者的行为合乎道德吗?道德能够宽恕他们吗?首先, 必须区分道德和美德。“必须严格地把道德 (morality) 和德性 (virtue) 辨识为善性的独立种类, 尽管是相互关联的种类。” (3) 这里的德性, 为了区分, 笔者建议译作“美德”。美德是比道德对善性更高的要求, 其跨度不亚于道德与法律的二分。本案中, 若吃人者掷了骰子得出结果, 而出于对被吃者的怜悯而未吃, 是一种美德——至少具有美德的性质。美德总是节制自我而为他人带来好处。显然, 不能用如此高的善性要求对待吃人者。本案中存在两种道德, 一种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一种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前者的正当性无需赘述, 因为这正是为司法者所诟病之处;而后者也具有完全的正当性:“如果自我保全的欲求乃是一切正义和道德的唯一根源, 那么, 基本的道德事实就不是一项义务, 而是一项权利……唯有自我保护的权利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 (4) 两种道德不存在高下之分。曾以为密尔的“伤害原则”已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群己权界问题:“个人彼此互不损害利益。互不损害法律明文规定成员在默契中认作权力的确切利益” (5) , 实则不然。本案中, 一旦行为人做出能动选择, 两者必牺牲其一。从这个意义上说, 不论行为人如何选择, 都可被理解和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 案件隐约存在一种灾难伦理。笔者联想到幼时钟爱的动画片《黑猫警长》中的片段:螳螂小姐涉嫌于新婚之夜谋杀亲夫, 据称是为了给后代提供足够的营养, 经查这确是螳螂繁衍生息恪守的习俗, 于是新娘重获自由。为了种族的延续, 群体的求生常以个体消亡为代价, 这几乎成为自然界的最高法则, 求生本能也被植入人类基因。当吃人者出于被困的境地, 在灾难之中, 他们俨然有世界末日将至之感, 假设此时世上其他人都已不再存活, 他们出于延续人类种群的考虑, 或者出于这种本能去食人是否更能被宽恕呢?而这种假设在灾难降临于人身上之时, 在当事人脑中很可能会被自动运行。
而关于灾难伦理的状态, 有学者认为, “就伦理转换而言, 常态的竞争伦理向灾难中的互助伦理的转换是人类理性中集体生存和回复常态的理性体现”, (6) 就地震等纯粹灾难而言, 就直接受难者来看, 多具有一定亲缘关系, 易形成灾难中的互助伦理。这是与本案中的一个不同。此外, 地震是纯自然灾害, 受难者无事前主观放任或同意, 而本案中, 当事人均有对危险的预判。因此不能希求他们具有伦理转换, 并且实际上, 在求生与种族延续的意义上, 竞争伦理与互助伦理是相互统一的。
如果把法律、道德、美德排列在数轴上, 设道德位于原点, 法律为“-1”, 美德为“1”, 能够确定的只有吃人者的做法小于1。而为什么几乎所有人在清楚了案情之后没有斩钉截铁地断定吃人者有罪, 即结果等于-1, 而都在有罪与无罪的观点之间徘徊呢?这至少说明, 道德因素将最后的结果朝原点移动了。而我们之所以会考虑吃人行为是否符合美德的标准, 说明该行为的部分因素足以达到这个标准, 这种相似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从而导致了我们会对其进行判断。因此, 笔者倾向于得出结论:吃人者的行为最终落在原点右侧附近, 即吃人者的行为没有打破法律, 可以判其无罪。甚或, 洞穴奇案的经典之处就在于, 其结果恰好位于原点上, 它成功地维持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本杰明·内森·卡多佐著.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万俊人主编.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Ⅰ[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上海:三联书店, 2003.
【洞穴思维】推荐阅读:
《洞穴》08-25
洞穴探险之旅作文06-17
《神秘洞穴大冒险》读后感07-25
浅谈旅游洞穴的保护与利用07-07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08-09
创新思维之自由思维08-22
互联网思维之用户思维06-26
发散思维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10-04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什么差异08-08
加强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论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