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协调

2024-10-10

相互协调(共8篇)

相互协调 篇1

会计制度是本着谨慎的态度,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而制定出的一套具有实践性的、提供比较灵活选择的、规范化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程序, 以达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全面会计信息的目的。而税法则是以历史成本为基准, 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混合制为基础, 而制定出的一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严密性、体现公平性的法律规范, 以达到保证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目的。所以二者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然而税收的“涵养税源”理论和会计的“资本保全理论又为探询二者间协作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 我国在对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进行协调方面主要采取的是纳税调整的方式,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税收扣除、投资和改组方面的法规, 基本确立了独立的纳税调整体系。“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认为:只要对所得税影响不大, 或者只要不对政策执行和所得税征管有大的妨碍, 就尽可能将所得税政策与会计政策协调一致。在具体度的把握上, 一是具体税法与会计的差异, 不应该导致纳税人不得不为资产等设置不同的帐薄;二是基本业务的政策应该尽量减少差异。可以看出政府部门认可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协调方式实际上主要纳税调整。两者协调问题的关键不是差异, 是如何将差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的总体思路

对采用的协调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一方面会计准则应积极与税法协调, 另一方面税法与会计准则协调。

1. 会计准则主动与税法协调

(1) 充分考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从我国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来看, 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此, 建议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涉税交易及事项的信息披露规则》, 或者暂时在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借款费用、关联方交易的披露等准则中增加披露条款;对国家或地方税务部门给予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 给予详细的披露;披露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额及其性质;披露涉税方面的重大差异的调整事项、调整方法、调整金额以及税金的缴纳等。因此, 准则要披露必要的信息以支持税收, 税法也应加强准则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

(2) 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同、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使得会计政策的选择各不相同。这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导致会计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甚至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另一方面由于税法在会计政策上规定过死, 必然产生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 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因此, 会计制度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 规范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调整方法, 简化税款计算。

(3)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协调

首先会计制度对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了规范, 但税法对此却未作明确规定, 应做出相应调整。其次,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 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 不得自行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应采用年终纳税调整方法处理。最后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时, 应在按照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 加减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 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并据以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

(4) 会计处理方法上的协调

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很多, 会计估算的不确定性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需的确定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需要运用税收规定予以协调。因准则与税法上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 尽量缩小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范围, 规范明细记录, 减少备查调整事项, 规范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调整方法, 简化税款的计算。

2. 税法主动与会计准则协调

从税法的制定来看, 当前突出的差异表现在:当所发布的税收法规会对企业会计处理产生影响时, 缺乏配套的会计处理规定。这种政策制定的不完善、不明确, 给实际会计工作造成了混乱。因此建议在出台有关税收法规时, 如可能影响到企业会计处理, 则应当明确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做好新税法与新准则的衔接和补充。

二、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相协调的设想

1. 公允价值计量的协调设想

新准则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而税法在确定计税依据时, 依据法定性原则, 采取的是“形式主义”, 往往“形式重于实质”, 如重视发票、索款凭据、合同等形式凭据作为入账的依据。这是因为, 对一项交易和事项的把握, 尽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予了原则性的规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要较多地利用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 如果将财务人员专业判断的结果作为计税依据, 税法就不能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和确定性。因此, 税法必须更多地考虑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由于税法的法定性原则和会计制度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存在, 我国目前的税务部门监管及税务代理体系并不发达、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监督体系也尚未确立, 并且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一定的难度, 并可能给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

基于以上因素, 本文建议, 对涉及计量属性的现有会计准则规定不做协调。会计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 纳税时再做调整。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的空白, 但我国税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单独核算, 其确认、计量等都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类似。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 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 采用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计量易使得公允价值被企业随意操纵, 并以此进一步操控企业利润, 本文建议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特点和功能, 税法应该将这一部分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出台相应的政策, 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2. 资产减值的协调设想

会计准则依据谨慎性原则, 对资产的期末计价考虑了现行价值, 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规定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税法在税收确定性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不得扣除;资产损失必须报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税前列支。二者的矛盾就是按照准则计入当期会计损益的资产价值损失, 已经在利润总额中扣除, 但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却不能在当期的应纳税所额中扣除, 需要待资产处置或报废时才确认损失的实际发生, 才能将其损失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对损失的确认时点不同。因此笔者认为, 税法应当从增收与涵养税源的辩证关系出发, 客观地认识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正如税法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一样, 也应当许可企业计提各项准备。但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风险估计有意进行偷漏税款和延迟纳税, 应对计提各种准备的条件和比例做出相应的规范, 完善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

摘要: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协调必然要以其中一种规范为主要参照, 进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协调的过程要依照业务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标准。本文将在分析和比较新准则与新税法差异的基础上, 为新准则与新税法的协调提出以下思路。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协调

参考文献

[1]戴德明、张妍、何玉润, 2005:《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 《会计研究》, 第1期, 第50—54页.

[2]陈敏, 2004:《新旧会计制度、税收政策精要比较与协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戴桂荣, 2007:《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求同存异》, 《财会月刊》第10期, 第63—64页.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会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税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相互协调 篇2

一、金融危机概况

1.此债危机概述

引起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这场次债危机也迅速形成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并且很快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

2.美国在危机中体现出的监管漏洞及以往政策的不当

在过去近十年美国的发展,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由于其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表现在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危机根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二是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最后是美国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推波助澜。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1.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一致性

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的方向具有一致性。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为实现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安全,保护公众利益,促进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而采取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两者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两者目标的方向具有相同的致性,都是为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的利益。首先,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是保证实现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其次加强金融监管目的之一是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的。没有金融监管的“保驾护航”,在我国现有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仅仅有货币政策,是无法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矛盾性

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是紧密联系的。但同时,二者也是存在一定的矛盾。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中操作方式的矛盾性。货币政策是逆经济周期而动,而金融监管则具有顺周期运行的特点。由于二者操作方式的不同,使得二者必然产生目标冲突。如近年我国紧急持续高速增长,为防止潜在的通货膨胀,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流动性资金吃紧,周转出现困难而出现风险,与金融监管目标冲突。所以,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必须相互协调并且要建立二者相互协调的制度。建立协调机制是调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矛盾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紧密的协商联系制度,才有可能将货币政策的政策意图和金融监管的重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的同步发展和双向互赢。

三、我国经济形势及调整

在这次金融海啸爆发后,泡沫破灭。我国也因此凸显了以前被经济过热所掩饰的问题。泡沫破灭以后,大众意识到持有的财富其实没有真正增加,股市房市暴跌,各种金融产品的低迷,使财富缩水,但是物价却并没有随着人们资产的缩水而下降,因此人们的消费大幅减少,而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外消费的减少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遭受到了严重打击。我国也从原来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正确的调整。可是因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漏洞,以及它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不适应使得一些个体能够操纵股市,而国外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这些漏洞使用直接投资的钱做着间接投资,大量热钱流入国内证券市场,使得股市暴涨暴跌。因此,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两方面,是需要互相适应与协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的调整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安排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金融监管的调整

次贷危机表明,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安全网在强调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必须根除金融领域“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并充分认识到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了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3.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对二者各自调整后,还要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严格监管,防止金融市场的发生混乱,使各个监管部门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同时还要减小对货币政策的抑制作用,调动起各企业部门的积极性,各部门相互促进,才能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得到发挥,早日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

4.调整的效果

政策的调整从一定程度来说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作用。我国上证指数的自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开始反弹。

还可以从下面的2009年l季度的价格、增长,外贸和金融四个指标中看出经济的回暖。

相互协调 篇3

1 会计制度与税法理论差异的成因

1.1 从目标上看二者的差异从会计方面来分析, 国

家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确保会计信息更为规范、完整、真实, 制定了一系列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的生产运营, 会计工作的质量通过企业利益体现出来。国家制定税法主要是为了约束纳税人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和履行纳税义务, 以保证及时、足额地征税, 达到组织财政收入、宏观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和国家的利益的目的。

1.2 从政策选择看二者的差异税收是根据税法所进

行的活动, 获取国家的财政收入, 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 有效保护依法纳税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制定税法的目的。而会计核算规范根据其没有经济资源流入而不予确认收入;为了宏观经济调控, 我国所得税法规定国家只能在税前扣除2%的企业销售收入作为企业广告费, 并且规定国库券利息不得纳入计税所得等, 而会计上计算损益是根据合算规定统计的。

1.3 从会计处理方法看二者的差异从处理方法上

看, 二者既有一致性, 又存在着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会计制度规定会计的核算一定要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中选择其一作为核算的基础, 一旦选定就不允许任意变更;而税法则是结合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二者。税法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首先要考虑纳税人是否有能力马上支付货币资金, 其次是征收当前收入对税务机关是否存在必要性, 此外还要考虑是否方便征收管理等多个因素。

2 探究会计制度与税法实务差异

2.1 比较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 分析差异从会计跟

税法的概念上看, 会计收入明显不同于应税收入。会计上的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汇总形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明确规定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税法上的收入在计算流转税时与会计上的收入口径是基本相同的, 但是由于税种多种多样, 各不相同, 导致应税收入包括的内容与核算方法也不同。对于增值税是销售额, 对于营业税是营业额, 对于所得税则是销售收入, 所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是广义上收入概念。对于我国来说, 增值税和所得税是其主要税收来源。下面仅对会计收入与其二者税收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

2.1.1 会计收入与增值税应税销售额会计收入与销

售额确认时点差异。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具体要求,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参照各种销售结算方式,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会计和税法对收入确认时间方面的规定存在很大的差异。财会工作者秉承谨慎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更为注重收入的实质性实现。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角度出发, 侧重收入的社会价值实现, 选用“移动销售”的方式来确认。具体来讲, 会计收入确认时点比销售额确认时点较晚。

2.1.2 会计收入与所得税销售收入 (1) 商品销售收入。

商品销售业务实际上属于增值税纳税的范畴, 商品销售的应纳所得税销售收入和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之间的差别不大。 (2) 提供劳务收入确认的差异。在不跨年度的劳务收入的确认方式上, 会计与税法的差别不太大, 但在跨年度劳务收入的确认方式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对劳务收入的确认方式不考虑已发生的劳务成本可以获得补偿的数额。

除以上内容以外, 还有接受捐赠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2.2 扣除项目比较分析

2.2.1 工薪支出以及三费支出税法上的工薪支出与

会计工资概念相比, 有所扩大, 并且规定实行计税工资制, 按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与计税工资总额二者较低者扣除。三费支出则分别按税前准予扣除的工资总额的14%、2%、1.5%计算扣除。

2.2.2 业务招待费会计上, 发生当期全额据实计入管

理费用。税法上, 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数与扣除限额较低者扣除。内资企业扣除限额计算如下:全年销售 (营业) 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以下的, 扣除限额不超过销售收入净额的5‰;超过1500万元的是3‰。外资企业交际应酬费扣除限额计算如下: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是5‰;超过1500万元的是3‰;在500万元以下的是10‰;超过500万元的是5‰。

2.2.3 广告支出会计上, 在产生广告支出费用的同

时, 这些费用就直接计入营业费用, 以减少当期会计利润。其扣除标准为:广告费中粮食类白酒费用支出不允许扣除;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以及其他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站、从事高新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 自登记成立之日起五个纳税年度内, 经主管税务机构审核, 广告支出可据实扣除;其他广告费扣除实际支付数与扣除限额支出二者较低者, 超过部分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内无限期扣除。

2.2.4 业务宣传费它是一种没有经过媒体传播的广

告性质的业务宣传费用。在会计看来, 这部分费用属于营业费用, 在支出的当时全部费用计入损益。按照税法规定, 业务宣传费又不同于广告支出, 虽然都是选择较低者, 但是选择对象却是不同的, 业务宣传费是在实际支付额与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二者中取较低者, 而且在以后的纳税年度不得扣除这期的超过部分。

2.2.5 捐赠支出不论是否为公益性质的捐赠, 为了减

少当期会计利润, 会计规定, 全部将捐赠的资产账面价值以及捐赠中产生的应纳流转税款计入“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 如果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外购的资产, 即使是非货币性质的, 也必须视同销售。

3 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的长效机制

3.1 开展会计制度与税法相互协调的理论研究目

前, 国内的会计制度仍处在发展阶段, 各项制度有待改进。因此, 我们应区别对待会计和税法这两种制度, 也就是在处理二者的问题上把握好“度”。不能因为二者坚持的是不同的原则和目的就一味的夸大二者之间的差异, 这样处理问题太过极端;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二者的差异, 恢复到“税会合一”的传统模式。

3.2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从宏观领域加强对税法和会

计制度的协调会计制度的制定者和税法的制定者应加强沟通与合作, 税务部门应始终致力于对会计的研究, 对现行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异同点进行细致的分析, 以会计制度改革后对应税所得产生的影响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据, 及时修补相关制度和准则, 使其更为完善, 将其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减到最小。同样, 要根据税法中准则来完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必须和税法保持一致, 从而消除因与税法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

3.3 改进和完善差异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我们会

计的目前状况来看, 企业主要以账外调整来处理差异, 而在纳税申报中无法衔接与日常的会计记录, 这样对税务机关的信息交流是很不利的。为了更好的改善这种状况, 明细账与备查账是企业必须要增设的, 以便于规范账簿记录。而在日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 对于差异的调整情况应作必要的披露。为了更好地反映差异调整的全貌, 可在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项目之间增列“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三个项目, 可以根据有关明细账和备查账的记录通过分析计算对其金额进行调整填列。

3.4 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对会计和税务人员的业务培

训由于会计与税法二者差异项目过多, 导致企业在纳税调整时障碍很多, 这就要求职业培训机构加大对企业会计税务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 提高其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 弥补企业会计和税务人员对会计原则认识和税法知识的不足, 明了二者的差异, 做好对差异的处理, 从人员方面为会计与税法的切实分离和有效协调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健男, 薛峰.建立中国纳税评估制度的思考[J].涉外税务, 2010, (8) .

[2]许建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载生产力研究, 2005年12月.

[3]葛美平.纳税评估实践的几个问题[J].税务研究, 2009, (4) .

[4]韩薇, 徐盛刚.关于完善中国纳税评估的初步设想[J].涉外税, 2007, (11) .

相互协调 篇4

设计工作者为使图书成本降低, 需要熟悉纸张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价格, 及图书成本工价的计算方法、印刷工艺技术和操作过程, 以便于在出版的过程中, 既降低了成本又与实用、美观的要求相协调。

1. 合理选用开本, 降低图书成本

如果开本选用不合理, 使边料增加, 将大大减少纸张的有效利用面积。短行较多的书, 如横排的诗集, 用32开本或16开本, 其切口及订口有很多空白, 用纸较多, 假如用狭长形的36开本或长24开本, 可以节约纸张, 如果开本太小, 折数和光边材料损耗也较多。为了便于印装, 尽量不用或少用不规则的开本, 这样可降低印装成本。

2. 确定装订形式, 合理进行版式设计

常用的图书装订形式有骑马订、平订、索线订、胶订等。骑马订、索线订及胶订这几种装订形式, 可以把左右版心设计较大些, 如果是平订形式, 左右版心相对就要小些, 因为平订书的订口要占用5mm左右。设计文字稿时, 正文字体的大小、行间的疏密, 四周留空白的宽窄、标题的占行和空行等等, 都与图书成本有关。如, 一本书为普通32开本, 原设计为横排5号字, 每面排26字×25行=650字、行间空5/8条, 24万字的书稿共需排370面;如改排为26字×27行=702字、行间空1/2条, 只需排342面;两种规格相差28面, 在版数、纸张、装订等各个环节都能使图书成本降低。这里决不是说版面排得愈密愈好, 譬如儿童读物, 字不能太小, 行距不能太窄, 而是指在适应书稿内容和读者对象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节约纸张材料以降低图书成本。又如, 有些篇章较多的图书, 如每章都另页排起, 或另面排起, 或采用接排形式, 这里的用纸量和印制费用也大有差别。所以, 在进行版式的设计时, 在考虑到图书的性质、内容与适应读者需要的同时, 也要考虑降低图书成本的问题。

3. 合理确定封面尺寸, 降低图书成本

设计封面时要根据图书成品的尺寸、书脊厚度及勒口大小来进行设计。在设计勒口大小时, 一般在不浪费纸张便于印刷的情况下可使勒口稍大些, 多数在35mm以上, 但有些封面设计人员不了解纸张规格、开数及印刷机性能, 在进行封面设计时不根据纸张开数随意把勒口的尺寸固定下来, 出版后往往不符合纸张开数要求造成浪费。现在, 大部分图书封面印后都需要覆膜, 随之又提高了覆膜成本, 例如一套图书分上、下册, 为850×1168 1/32开本图书, 上、下册各为600面左右, 用52克纸印刷, 书脊厚度为22mm左右, 此书封面胶版印刷, 上、下册各印2万, 印后覆膜, 由于设计人员不了解纸张规格开数, 设计勒口为65mm, 这样大的勒口就需用787×1092 1/6纸印刷, 如果设计时根据纸张开数, 将勒口设计为40mm, 就可用787×1092 1/8纸印刷了。这两者的印刷费、纸张及压膜费, 竟相差4000元左右。由此可见, 装帧设计人员在进行封面设计时, 要对纸张规格、开数有所了解, 在封面设计时尽量考虑降低图书成本,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有的封面和前后环衬的设计较为简单, 就印几个专色, 印量又不大, 制版时可考虑制作铜锌版, 印刷可用图版机印刷, 因图版印刷是单个小张印刷, 可采用花开, 还可用残纸切成小张印刷, 这样可以提高纸张的利用率, 制版和印刷的成本也能降低。

4. 合理选用装帧材料, 降低图书成本

相互协调 篇5

一、明确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快速推进, 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当中, 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发生医患纠纷的时候, 根据“举证倒置”的前提, 医院一方必须提供治疗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医疗设备的相关数据。从这一点上看, 显示出计量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医院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计量管理体系, 做好及时维护管理好相关的医疗设备, 保障医疗工作正常健康有序开展。

(一) 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计量法的实施是为了加强医疗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 保持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稳定可靠性, 这有利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医院当中, 可以尝试将计量管理工作作为科室管理考核的参考因素之一, 确立保证每一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意识, 保证医疗质量的有效方式, 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新途径, 也是医院等级评分的参考因素之一。

依照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实际情况, 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例如计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医疗器具定期检测制度和相应的责任人;成立计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相应的计量管理网络, 该领导小组的组长可以由分管院长出任, 从各个科室挑选一些业务骨干担任计量网络的管理员。领导小组牵头编写《计量管理手册》和《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要求细致到每一件医疗器具的计量细则、计量工作的相关内容、程序以及相应的方式方法, 保证计量工作顺利开展和有章可循, 确保每一台计量设备都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计量工作。

(二) 计量工作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

对医院里的每一台医疗设备都要设置专人负责管理, 明晰负责人的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若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校准检验等相关计量工作时, 必须要征得该医疗设备负责人的同意。若是对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做计量管理工作, 则需要通过计量工作领导小组开会集体商议决定。一定要明确计量工作的具体分工, 分工一定要细致, 杜绝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其次, 一旦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计量问题, 一定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计量管理工作与设备维护工作有机相结合

计量管理和设备维修, 二者关系密切, 不可分割。因此, 二者是否被处理协调得当, 会对临床工作的日常开展、医疗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有直接影响。由此, 计量管理和设备维修只有相互协调统一, 才能保证其使用率, 并且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 强化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购置新设备后, 要求厂家或经销商提供专门的技术讲座, 向临床技工程技术人员讲授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操作过程中的参数调整过程, 使其在有所了解及掌握, 避免其在操作时出现可以避免的失误。同时, 上级主管部门邀请专家为临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加深学习, 了解最近的国内外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使之心中有数。此外, 国内同行间多进行学术上的交流, 互相分享有益经验, 互相学习, 互相取长补短。只有这样, 临床工程技术人员才能真正把关医疗设备, 符合厂家的技术标准, 国内医疗设备水平才有待提高。

(二) 强化工程人员的维护保养的培训

临床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充分掌握了仪器的设备机构原理等等, 还有加强其维修能力, 到达规范。, 可以避免出现盲目多余的检修、扩大仪器的设备故障。因此要加强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维修规范培训, 即对仪器设备的维修, 包括检修流程、检修技巧、检修正确操作。对于购进的新设备, 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其操作方法, 还有熟悉了解其性能指标。

(三) 建立院内计量标准

在现实中, 由于可能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 各种设备都可能存在有损坏、失准或者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化的情况发生。如果所有发生类似情况的设备都要送到上级技术部门检测维修, 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且也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 甚至会影响病患者的康复进度, 也是不现实的。例如血压计, 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 水银挥发导致测量值失准导致医生无法判断患者的真实情况, 工程师不可能将所有的血压计都送往计量所测定。在这样的情况下, 医院可申请建立自己医院内部用的计量标准, 并有专门的工程师负责此标准, 定期校正检验标准, 确保标准能够真实可靠。

(四) 加强主动参与计量管理的意识

医院开展计量管理建设是十分明智的行为, 但是仅仅依靠几名的计量人员是远远不足够的, 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也不能在大的层面上帮助提高全医院的计量管理水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应该每一个临床工程师都积极参与、协调配合, 全方位精细化的分工, 尽可能做到熟练精准, 能够熟练地对常规的医疗器材进行检测调整。为了真正做到维修与计量工作一体化, 每一次维护保养完毕后必须进行相应的计量检测工作, 使计量工作做到实处。

三、结语

简而言之, 对医用计量器具的管理一定要严抓并且强化相关的工作, 使计量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对提升医疗工作质量, 保证病患者的合法权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荣.强化科学计量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水平[J].中国计量, 2005.

[2]贾国良, 葛毅, 邓厚斌.医疗设备使用和维修的主动性管理[J].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5.

相互协调 篇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 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 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 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 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 间接作用于经济,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 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 在一般条件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 只能作短期调整, 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 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 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 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 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 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 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 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 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 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 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 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 因而效果非常猛烈, 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 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 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 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 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 调控货币供应量, 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 实践表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 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 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 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 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 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还要加强协调配合, 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 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 (或风险最小化) 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 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 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 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 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 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 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 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 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 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 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 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 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长期来看, 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 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 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 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 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 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 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 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 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 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 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 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 在调整结构方面, 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 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 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 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就要健全金融市场,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 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 内需不足, 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 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 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在当今各国经济中宏观调控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经成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 无论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2]刘尚希.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 2008 (6) :4-10.

[3]孙光辉.关于财政融资创新之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5 (9) .

[4]李春顶, 夏枫林.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中国政策抉择[J].中国市场, 2014 (7) .

[5]张静, 任彤.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11) .

相互协调 篇7

关键词:发展,旅游,规划,城市,协调

近几年,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城市繁荣的成功范例数不胜数。许多城市,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 把旅游景点建设纳入其中, 不断开拓旅游市场, 城市发展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 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

1 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观

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表现,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城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城市旅游业的能否健康地发展, 不仅仅是景区景点的多少和大小, 还与城市的政策、金融、交通、购物和社区服务等许多发展要素有关。城市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城市经济增长。因此城市的建设规划同时也是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因为景区、景点、度假村、养生地的建设, 都涉及城市的土地政策、社会发展和交通、商贸的发展, 所以, 城市旅游规划要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2 旅游规划促进城市规划趋向完美

2.1 旅游规划能够体现经济发展导向

从发达国家经营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 旅游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心, 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能够体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导向。城市的名牌都是靠旅游打造出来的, 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发展竞争力。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依托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以打造特色经济, 开发城市发展的独特潜力。

2.2 旅游规划优化城市建设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旅游规划内容主要是针对游客的需求, 对城市服务提出相关的发展改进意见。对于优化城市服务发展,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旅游项目的开发使城市的旅游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城市的经济条件得以改善。

3 城市规划区别于城市旅游规划

3.1 空间区别

城市规划的空间, 包括城市空间的全部, 属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整体规划;城市旅游规划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 是城市发展的局部规划, 两者是从属关系, 有着本质的区别。

3.2 指标区别

从规划指标的制定要求来看, 城市规划的硬性指标较多, 是不可改变的, 诸如, 城市的性质、市政设施建设标准以及长远发展目标等等。这些指标在城市的功能分区部署、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城市特色上, 有着永久的标志;而旅游规划指标的制定是依托城市的特色, 在发展旅游业方面, 从完善旅游服务的需求出发, 制定的发展规划, 主要是景区、景点的建设发展和交通、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和购物设施的优化调整。规划指标上的区别非常显著。

3.3 功能区别

从功能上来说, 城市规划侧重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指向, 是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整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特征体现。城市旅游规划的功能主要是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作用;二者相互区别, 又相互作用。

4 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互协调

4.1 旅游规划发展能够打造城市品牌

当前, 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流通服务业的繁荣, 不是全靠旅游业的自身发展, 而与城市规划有直接的关系, 旅游规划要依据城市规划的特点, 打造特色, 完善内容, 丰富体系, 不断开发城市的亮点, 从而打造城市品牌。城市的游客是城市的播种机和城市的宣传队, 世界各地的游客到城市旅游会种下文明和先进精神的种子, 促进城市更加健康的发展。

4.2 城市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

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衡量城市规划的优势或者短板, 进而修改城市规划, 使其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很有必要。城市旅游的重点是历史建筑和娱乐中心, 城市规划的重点也是侧重于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 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 要渗透城市规划的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理念;城市规划中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设计, 在旅游规划中也要有妥善处理, 这样, 城市规划才能够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旅游规划得以实施, 将更加有力地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5 结束语

总之, 城市规划中把历史古迹列为景区、景点或公园开发, 就能取得很好的旅游效应;把交通中心的规划避开旅游路线, 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划依据城市规划, 才能打造城市品牌, 因此, 两者要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陈勇.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 2001, (8) :13-15.

[2]顾学宁.论自然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兼及南京城市特色及其适宜的规划与适度的发展[J].中国名城, 2010, (9) :11-20.

[3]廉晓利, 袁书琪, 谭申.“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1-5.

相互协调 篇8

在世界范围内, 沿海各国已经高度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许多国家制定了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国策。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 未来50年美国的战略重点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澳大利亚提出今后10~15年增强海洋知识基础、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总体目标[1]。总之, 海洋经济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国际性大趋势和各沿海国家的战略抉择。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将更加密切,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将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因此, 迫切需要探究其间关系, 为人类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1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

1.1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概述

人海关系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地关系大系统包括陆域地域系统和海洋地域系统。其中, 海洋地域系统包括海洋文化地域系统、海洋经济地域系统和海洋生态地域系统, 其存在的基础是人与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海洋地域系统是指社会个体的人及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及海洋所影响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海洋地域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海洋生态地域系统是海洋地域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有力保证, 保证海洋地域系统的健康运转;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是海洋地域系统的关键子系统, 经济活动既作用于海洋生态地域系统,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又作用于海洋文化地域系统, 促进海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海洋文化地域系统是海洋地域系统赖以长期存在的基础, 是体现海洋地域差异的重要方面, 具有根植性, 其文化内涵能够反作用于另外两个子系统 (图1) 。

海洋地域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均受制于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 人与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通过人类活动 (具体地说, 是通过人类作用于海洋的活动) 和海洋反馈反映出来的。人类活动包括个体的人从事的活动和社会的人从事的活动, 个体的人存在个性、生理和行为偏好等差异, 因此个人通过活动作用于海洋只是微观、局部的, 差异很大, 难以把握;社会的人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具有社会共性特征, 他们的活动作用于海洋具有宏观性、区域一致性, 活动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消费活动等。海洋有海水组成的广阔水域,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等;海洋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周围其他因子 (如太阳、大气和陆地等)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并构成海洋环境。人类与海洋之间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实现的, 信息、能量与物质是联系人类与海洋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需要从海洋中获得能量与物质, 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入海;另一方面, 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能量与物质, 同时也会产生海啸等海洋灾害威胁人类生存。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从海洋中索取能量与物质, 海洋所提供的能量与物质的多少, 与海洋自身、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关 (图2) 。

1.2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演变规律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 由被动、无序变为主动、有组织。早期人类社会尤其是近海居民为谋求生存不得不去接近海洋, 观察海洋现象, 积累海洋知识, 防止海洋灾害, 采集海洋产品, 获取食物, 这是迫于生存而为之;现代社会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资源, 是在人们生活较为富足的前提下, 探索海洋演化规律, 获取海洋资源, 谋求整个人类社会至少是较大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人海活动作用由偶然向必然转变。在古人眼中, 海洋是个神隐怪匿的世界, 如, 《诗经》曰:沔彼流水, 朝宗于海。正是由于古人惊奇于海洋的神秘, 认为得到海洋资源是上天赐予, 而少有人去探究其真理, 人们与海之间的“交往”只是偶然的。现代社会人海联系是一种必然, 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海洋, 越来越离不开海洋;二是人类社会已经对海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海洋演化规律逐渐为人类所掌握, 人类社会可以利用海洋。

人海互动作用所带来的影响范围扩大。早期人类社会只有近海居民接近海洋和利用海洋资源, 人海互动作用所带来的影响局限于近海区域。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吴、越等国之所以有“渔盐之利”并为“富国之本”, 是因为其位置临海, 而当时的中原地带几乎与海无缘。当代世界, 除了近海国家、岛国等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海洋, 远离海洋的国家与海洋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如, 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其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市场的1/4之多, 该地区的石油产量波动会波及世界石油市场, 进而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包括内陆国家。可见, 世界各地与海洋经济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人海互动作用的影响不再局限于近海区域。

海洋对于人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在美国气象学会2001年年会上, 据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罗伯特·阿德勒和马里兰大学的斯科特·卡特兹研究发现,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时间一般间隔2~7年, 平均间隔约为3~4年。而近20年来,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频率为每两年一次, 每次持续时间12~18个月。研究人员根据世界气候研究项目的数据库资料, 研究了全球和地区性降雨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 当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 海洋上降水会增加, 而陆地上降水会减少, 从而导致陆地上灾害频繁发生。

2 人海地域空间关系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2.1 “海”是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

海洋是人类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海洋是基础, 地球原始生命源于海洋。大气的形成和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与海洋密切联系, 大气中70%的氧来源于海洋, 其中海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生成氧360亿t;大气中剩余的二氧化碳为海洋所吸收, 其含量60倍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2]。海洋是大气环流得以进行的重要环节, 使得水能够循环, 总量保持平衡。海洋每年蒸发44亿km3的淡水并以降水形式返回陆地和海洋, 大气中的水分每 10~15天更新一次。海洋是风雨的故乡, 没有新鲜的空气和淡水, 人类难以生存。海洋以其独特的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临海而居。1992年发布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认为,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60 km 以内的地方, 到2020年, 这一比例可能提高到3/4;我国沿海各省区陆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4%, 却养活了全国40.2%的人口, 创造出国民生产总值的 62%, 原因即得益于靠海用海[3]。

人类很早就会煮水成盐, 凿木成舟, 织线成网, 扬帆海上。山顶洞人用海蚶壳做装饰品, 说明在旧石器时代已开始这种“赶海”活动。新石器时代这种活动规模更大, 如, “贝丘遗址”中有大量的魁蛤、文蛤、海蛎等的贝壳以及蠔蛎凿等工具。《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后芒“东狩于海, 获大鱼”的材料可说明在奴隶社会已有一定规模的海洋捕捞活动。春秋战国时, 沿海的齐国、吴国和越国均以“渔盐之利”作为“富国之本”, 可见海洋渔业规模之大。随着海洋生物资源的不断开发, 又出现了海产养殖事业, 据罗马人普林尼记载, 在西方首建人工牡蛎苗床之前很久, 中国人便已掌握养殖牡蛎的技术了[4]。早在战国时期, 邹衍对海陆大势提出“大九州说”的观点, 这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过介绍。古人通过对海底地貌的探索、海洋气候和气象的观察和积累以及海浪、季风的研究, 为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楼船远航印度洋的历史。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积累了防潮灾和潮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关于海塘的记载可见于东汉[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人类将会更广泛地、深层次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即被利用的海洋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由传统的海上航运、捕鱼、晒盐, 向海洋石油开发利用、海洋矿床利用及能源开发和利用、滨海旅游的开发和利用等新兴产业转变。总之, “人”与“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海洋是人海关系的基础, 人类社会依靠海洋才能持续兴旺地发展下去。

2.2 人类对海洋产生重要影响, 且影响越来越深刻

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生产力落后, 人们的生存依靠自然界的赐予, 此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比较小, 对海洋的影响则更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人们对海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 人类对海洋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类每年向海洋排放大量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重金属废物及核废料等。据统计, 排入我国海域的污水和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中80%以上来自陆地, 它们首先进入河口、海湾和近岸海域, 引起该地区严重污染;仅沿岸工厂和滨海城市直接排海污水就达86亿t/a, 主要有害有毒物质约146万t, 仅长江每年输入东海的污染物就占50%左右;近海排污导致滨海地区海水富营养化, 出现赤潮, 1980—1992年在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近300起[6], 海水变质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等造成严重损害。此外, 近年来因海洋国土资源引发的国家间的争端和冲突时有发生, 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上述活动会对海洋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法

人海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多变, 在研究方法上沿用过去的定性方法是不够的, 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 才能揭示其演化规律。一般而言, 线性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均质性、独立性和可逆性等特征, 传统的线性分析难以描述和模拟复杂多变的关系;而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非均质的、相关性的、不可逆的, 如生物进化、天气变化及环境演变等[7]。人海之间的关系复杂, 而且这种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变化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利用非线性科学建立人海关系演变的模式, 并对其过程进行模拟和反演, 具有线性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滨海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型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学模型比较经典的有Romer的AK模型, AK模型只是线性模型, 此后我国学者林振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约束模型。笔者认为, 滨海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特殊, 其特征是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和劳动力等资源取得经济优势。因此, 建立资源-经济发展型动力学模式为:

undefined

式中:Y代表国民生产总值;Z表示可利用的资源;Ym表示国民经济增长极限;Zm表示可利用的最大资源量;γe、γn分别表示技术对经济增长和资源增长的作用;α、β、λ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系数、资源对经济作用的系数、资源增长系数。

式 (1) 表明滨海地区经济增长一方面取决于自增长的作用, 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和外部引进的资源贡献。同时可以发现其经济增长不是无限制的增长, 受到国民经济增长极限的限制, 即经济越趋近于极限, 经济增长的空间越小;不过经济增长的极限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 在国家政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 经济增长极限会发生变化, 这里限于文章篇幅不作讨论。式 (2) 表明资源利用是不断变化, 它取决于区域自身和区外引进;此外包括技术的作用, 如, 技术可将过去不能用的资源变为现在可利用的资源。

利用上述模型, 结合具体的滨海区域, 收集过去积累的数据, 对方程参数进行估算和检测, 建立适合本区域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型, 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预估计, 这对于滨海区域规划与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3.2 滨海地区发展的非线性规划

1951年库恩和塔克提出非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后, 非线性规划的计算方法被不断改进和完善, 理论得到发展。由于非线性规划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限制较少, 同时能够较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个关于滨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优模型, 即如何配置区域资源达到区域经济最大化。

首先建立滨海区域经济发展最优的目标函数为:

undefined

约束条件:

undefined

式中:Y代表滨海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Zi表示区域内各种资源 (如水资源、能源资源、资金等) ;Wi表示不同资源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权重, 资源对区域经济作用越大, 权重越大;L代表区域可获得的劳动力资源;Lm、Zmi分别表示区域可获得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上限;α、β分别表示资源和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指数;γ表示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对于具体地区, 可以确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并且根据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同, 确定各自的权重;然后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 推导出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和劳动力的上限, 求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方案,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协调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对策

4.1 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

海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 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 生态服务价值巨大。因此,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依靠海洋, 各区域应重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利用海洋生态价值造福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 必须要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 开展各项建设与各类开发应在海洋自身承载力的范围内, 这样才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4.2 海陆并重发展战略

过去人们把精力放在陆域, 利用陆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而忽视利用海洋资源。由于人们对陆域资源过度开发, 部分地域的开发超越了其承载极限, 造成沙漠扩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恶果。现在科技进步, 规模开发、高效利用海洋资源技术可行, 为破解陆域发展危机, 需要将目光转向海洋,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在了解海洋地域系统和陆域地域系统运作规律的基础上, 扬长避短, 以陆地为实验平台搞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达到海陆优势互补, 实现各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4.3 科技兴海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 利用高技术装备海洋产业, 发展高科技海洋产业集群, 如海水淡化、深海养殖、海底矿床的利用、海洋动力资源的利用等;另一方面, 利用高科技发展节能、高效、低污染的产业以达到环保目标, 也可用现代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治理海洋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

4.4 适度开发战略

“人”与“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海洋及海洋所影响的环境是生命之本, 人类不能盲目追求物质满足, 导致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地理环境恶化。当前, 人类还没有大规模开发之际, 一些海洋环境问题已初露端倪:沿海地区赤潮、部分海区污染、海洋鱼类数量和种类减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频率加快。因此, 我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适度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在认识人海互动作用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协调好人与海之间的关系, 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与海洋及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统一体。

4.5 加强宣传, 做好立法、执法监督工作

在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中, 人类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应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宣传, 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及重视蓝色国土的意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涉海行为, 约束肆意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 确保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5 结束语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出中轴原理, 认为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 其是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 并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组织新技术、经济增长和社会价值的一个中轴。人类在吹响向海洋进军的号角时, 人海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机理尚需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及重视, 共同探究人类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海洋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毛丽斐.实施海洋开发促进民族复兴[N].中国海洋报, 2003-04-29 (1) .

[2]吴传钧, 刘昌明, 吴履平.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潘义勇.海洋产业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J].学海, 2001 (2) :69-74.

[4]齐钟彦.我国古代贝类的记载和初步分析[G]∥科学史文集 (第四辑) , 生物学史专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1.

[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234-275.

[6]王飞.我国近海海洋状况及对策[G]∥中国海洋学会,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96青年海洋论坛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7:183-188.

上一篇:“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下一篇:创新企业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