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的相互作用

2024-10-02

要素的相互作用(精选11篇)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1

“愿景” (vision) 源自拉丁文videre, 其本义是“看见”的意思。国内对vision一词译文众多, 如远景、愿望、目标、景象等。愿景从字面上看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愿望”, 即有待实现的意愿;二是“远景”, 指具体生动的景象, 是想要实现的未来蓝图。一本西方教科书用一小幅漫画来解释愿景, 画中一只小毛虫指着它眼前的蝴蝶说, 那就是我的愿景。由此可见, 愿景就是愿望的景象, 在某种程度上, 是一种希望和宣言。

个人愿景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目标, 是其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所期望的未来意象或景象, 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追求及其终极目标, 属于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层面。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深处的热望、期盼和理想。个人愿景与个人私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想要”的东西, 而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梦想与渴望, 是对人生态度做出基本选择之后, 对自己的未来所做的承诺, 它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更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是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愿景, 是组织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理想和蓝图, 是组织中个人愿景的交集部分。共同愿景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或理想, 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描述了组织未来的可能性, 组织成员相信它是可实现的, 并愿为之付出努力。

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共同愿景高于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包含在共同愿景之中,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的有机结合。共同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之上, 个人愿景需经过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协同并达成共识后, 才能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 这是通过个人愿景的互动作用和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只有共同愿景成为组织中每个人真心向往的“我们的”愿景时, 它才能成为共同愿景;只有组织成员不把自己看作是组织的附属物时, 他们才能将共同愿景视为个人愿景的体现, 并愿意为共同愿景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共同愿景源于个人愿景, 而又高于个人愿景,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全息摄影来说明:全息像的底片中每一部分都能完整呈现影像, 如果把每一部分合起来, 整个底片反映的影像虽然不变, 但却变得更清晰、更真实。同样, 每个人对共同愿景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意象, 但当有更多人分享共同愿景时, 愿景本身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但却会变得更为生动、真实, 共同愿景变成既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与其他成员一起追求共同愿景, 能获得在个人单独努力时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同时, 也实现了成员自己的个人愿景。

共同愿景的构成要素

共同愿景包括三个要素, 即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目标是组织期望在短期内达到的里程碑, 是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实现共同愿景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仅需要广阔的愿景, 同时也需要具体可行的目标。由于远大的愿景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 我们通常都需要确定分阶段的实施目标,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组织发展设立具体的、可以落实的规划, 同时也将使得组织成员对组织发展的远景确立信心。事实上, 如果组织仅仅告诉各个成员, 我们在30年或50年后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组织,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令人们感到愿景过于远大而觉得高不可攀。目标与愿景的不同之处在于, 共同愿景强调从多种角度以极其生动的方式来表达, 从心理学上讲, 目标给人的感觉比较正式而且带有压力, 而愿景比较轻松、个人化, 较能引起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愿景的表述来对二者加以区别。目标———每个月阅读两本书;愿景———今年我希望每个月能阅读两本有益于工作的书籍, 总共阅读24本, 这些书要分成四类, 在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管理上分别阅读6本, 读完这些书将使我的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主管更重视我, 部属对我更服气, 时间上的安排也将更为合理, 我也将受到更多朋友的欢迎, 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并且能有极大的收获。

价值观是组织为实现蓝图、达到目的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组织的价值观是共同愿景最根本的要素。价值观是一个体系, 是组织精神的灵魂, 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就要看这个组织能否构筑起科学的、先进的价值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全体员工向一个方向前进。

组织的使命是对“组织为什么而存在?”和“组织是什么?”的阐述。目的和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 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明确组织使命, 通常要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1) 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事业? (2) 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我们生产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4) 我们怎样看待所服务的用户? (5) 我们在为谁的利益而努力? (6) 我们将带给用户什么样的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7) 我们的使命具有独特性吗?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表明一个组织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同时也告诉员工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当组织的目标过于现实而缺乏崇高的理想或缺乏高层次的价值观念时, 共同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 而只可能降低个人的愿景, 使得组织成员丧失了自我超越、终生学习的动力。愿景若与人们每日信守的价值观不一致, 不仅无法激发出真正的热忱, 反而可能因挫败、失望而对愿景改为嘲讽的态度。只有当目标、使命感和价值观这三个要素融为一体, 成为组织的共同愿景, 才能使组织在同一方向形成巨大合力, 推动组织健康地发展。

共同愿景的作用

共同愿景对于组织的作用在于, 它使互不相干的人走到一起, 协同工作, 并产生一体感、信任感、亲切感。在追求共同愿景实现的过程中, 所有员工会激发出潜能, 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出色团体的研究时发现, 出色团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对于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知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彼德·圣吉曾指出,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 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具体说来, 共同愿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 凝聚作用。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共同愿景就像粘合剂, 将具有个性差异的组织成员凝结在一起, 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种感觉弥漫于组织的所有活动之中, 将分散的个人力量, 聚集为巨大的能量, 进而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 激励着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不断地学习和奋斗。一盘散沙难成大业, 捏紧了拳头出击才有力量, 要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必须树立一面“旗帜”, 这面旗帜就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 使成员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 而不再是“他们的事业”, 转变工具性工作观, 而使组织成员感到“公司兴则我引以为荣, 公司衰则我引以为耻”, 并乐于为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其次, 激励作用。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 动力和信念的缺失是最致命的, “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传统的组织目标也具有导向作用, 使组织成员清楚前进的方向, 但组织成员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则不在组织目标的视野之内。而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真心向往和期待的,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因此起着内在的激励作用, 能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 很少有什么事物能像共同愿景那样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共同愿景一旦建立, 将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形成强大驱动力, 它能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努力, 奋发向上, 追求卓越, 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 而是因为自愿如此做。共同愿景可以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百倍努力, 发挥创造性的劳动, 使组织的创新活动达到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境地, 使组织的知识资产不断积累、增值。

第三, 导向作用。愿景意味着发展、奋斗的方向, 它为组织发展提供了焦点与能量, 它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对远期目标来说, 愿景宣言应能指出组织发展的方向, 以及达到此目的地后, 组织将会获得怎样的成就, 例如将形成怎样的规模、在社会、市场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组织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等等。对整个组织来说, 共同愿景就像是组织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 在组织发展遇到波折、阻力和迷茫时, 特别是组织处于转型阶段时, 共同愿景可以使每个成员看清方向, 看清目标, 依据共同愿景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学习方向。

第四, 规范作用。共同愿景能够在本质上揭示目的, 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整合大家共同奋斗的力量, 使之乐于为实现愿景而做出贡献。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一定有所差异, 如果彼此不能包容差异, 就不能融合为一个整体, 也无从互相学习与合作。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 就是调和分歧, 相互认同, 形成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的过程。共同愿景将每个成员的不同的行动同步、融合起来, 使组织成员放弃固有的心智模式, 勇于承认个人和组织的缺点, 激发组织整体的活力, 进行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以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 激光和家用灯光耗用的能量相似, 其区别在于激光方向是高度集中的, 而灯泡的能量是在一个广阔的区域里分散开来的, 建立共同愿景就是使组织成员分散的力量高度整合, 集中形成一束强劲的“激光”, 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也为组织成员共享知识、合作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 使组织得以将个人学习能力整合、优化为组织的学习能力。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2

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紧密相连。尽管此五项要素适用于各类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对其应用可能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能不及大型企业正式、组织性强,但其内部控制也可能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五项要素为: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才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权责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会的经营重点和目标等。

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待评估的风险。风险评估的前提是使经营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衔接,保持一致。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经济、产业、法规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确立一套机制来识别和应对由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控制行为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它们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信息和沟通——公允的信息必须被确认、捕获并以一定形式及时传递,以便员工履行职责。信息系统产出涵盖经营、财务和遵循性信息的报告,以助于经营和控制企业。信息系统不仅处理内部产生的信息,还包括与企业经营决策和对外报告相关的外部事件、行为和条件等。有效的沟通从广义上说是信息的自上而下、横向以及自下而上的传递。所有员工必须从管理层得到清楚的信息,认真履行控制职责。员工必须理解自身在整个内控系统中的位置,理解个人行为与其他员工工作的相关性。员工必须有向上传递重要信息的途径。同时,与外部诸如客户、供应商、管理当局和股东的之间也需要有效的沟通。

监控——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即对该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全过程。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监控行为、独立评估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对内控系统的监控。持续性的监控行为发生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包括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行为、员工履行各自职责的行为。独立评估活动的广度和频度有赖于风险预估和日常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缺陷应该自下而上进行汇报,性质严重的应上报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

这五项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自动作出反应。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紧密相连,因基本的商业动机而存在。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构架的核心部分和基本理念时最为有效。这时内部控制可以支持经营质量和主动的授权,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并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内部控制的三类目标(经营效果和效率、财会报告的可靠性、对现行法律的遵守)之间具有直接联系,他们代表了企业努力的目标;而五项要素代表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需元素。所有五项要素都与每一类目标相联系。为实现每一类目标——如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需要五项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以说明经营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3

关键词:五度空间;审美体验的层次性要素

当我们开始面对关于审美系统各要素的层级空间属性的时候,会感到信息量的庞大,一方面来自于参与作用的要素的量的庞大,一方面感受到他们之间作用关系的复杂。作为一个比较明智的简化处理的思考,我们将关键研究锁定在审美系统内核的主客体与媒介三个要素之间,在这里不得不借助传播学的一些分析思考方法。

一 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形成

我们需要首先注意的问题是要明确主体审美心理能力的主要构成,即主体审美感知力是如何形成的,这就需要离开审美活动的刹那而做单独的分析,如图:

需要肯定的问题在于,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超理性认知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可能是并列关系,更不可能是对立关系,而是对称和谐共生的关系,虽然作为审美状态和审美感知的特殊方式以非理性与超理性(体验)为显性的,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理性因素在审美活动之中更多在审美活动之外的重要作用,美是真善美的统一,没有真与善的判断为基础,美是不可能生成的。

二 媒介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

人类自身的成长最终来源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外部世界及不断运动变化的实践本身,这就意味着媒介的重要,媒介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同样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对于媒介的选择与考虑成为有目的传播的重要因素,其中往往会牵涉到的问题包括:媒介属性(特征、感知方式、信息承载量等)、媒介成本、交互方式等。

三 主客体的互动

我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主客体互动的层级,主体性(主动性)是一切具有能动系统,对外反应系统的机能。

1、美学范式自身的变迁

袁鼎生曾经说过:“我们对于主客互动层级的考察有两种办法,其一是通过考察美学范式自身的变迁:人类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谐生之美三大范式,并分别对应于人类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在依生之美的矛盾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及生态过程中,客体占据着本体、本源、主导的地位”。在竞生之美的范式中,主客体矛盾结构的方式或曰主客体对联应性统一的方式已迥然不同于依生之美了:“主体在与客体的对立、斗争中统一或力图统一客体。主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审美、审美创造的本体与本源了。美是自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生活等诸多近代关于美的本质的学说,都明白无误地揭示了美的本源在人,美的本体也是人。”形似此类的种种表述,都在描述和表征主体对于美的掌握与掌控,审美客体化的极端走向主体的抗争,审美主体化的极端走向悖论,近代的发展亦如前述:生态美学、后实践美学、再生美学等理论的提出拨乱反正的带领人类回归平衡态。

历史的发展并非同步,而是表现为由本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阶段性展开。美学范式的演进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审美主客体的对称和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最根本,对于双方而言,任何一方“理想”的实现都无法自在完成,都需要在与对方的和谐共生中实现。在现代商业社会,我们需要把问题翻转过来考虑,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主客互动的共生关联。把这种共生关系延展开来,便会触及另外一个问题,即微观美场与宏观美场的协同,根据生态美学的观点,我们无可回避的问题在于,作为更加宏观层面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美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在今天,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视角。

2、人的需求与价值取向

另外一个重要作用的问题在于人的需求与价值取向的层级,我们需要约略的从文化生态的观念出发。文化是有关人的一切事物,但不止包括生物的或有机的东西,还有物理层面作为必要的基础支撑,另外就是心理层面作为必要的基础。在物理与生物层面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界域,这个界域就是物理生物的界域。在生物层面与文化层面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界域,这个界域叫做生物文化的界域。马斯洛对此问题的展开会让我们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人类的需求是作为一切文化行为的基础动机,需求的层级与需求的实现非单纯自发的演变,而是与这个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高度协调的结果。我们谈及文化生态的缘由,正在于此。

四 结论

通过上述的推论及模型的描述,我们可以作出下述的总结:

1、从主客互动的层级中我们可以抽取三种基本描述:依生层级:客体占主导,客体主宰主体审美取向,使主体客体化;竞生层级:主体占主导,主体主宰着审美取向,使客体主体化;谐生层级:主客互动中,主客体分别在与对方的观照与协调中实现自己。

2、从主体本质需求的层级角度,包括:物理存在与生理需求层级:基础层级;物理生物层级:体感、触感等生理感知;生物层级:其他感观,安全感为基础;生物文化层级:文化感知能力,安全与归属等情感需求为基础;文化层级:文化思辨、文化感知、哲学层级等。

3、我们需要注意媒介层级的重要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激励主客互动的进行,延展开来,媒介的意义还包括审美活动之外的信息传递、美育等基础功能;

4、主体层级、客体层级与主客互动层级是相对称的概念,当我们谈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感受到时间、空间与层级的对称与相互转化,借由互联网络B级的主体与A级的客体偶遇(空间),初次接触的不完整,可能在他将自己发展为A级主体的时候(时间)逐渐走向完善。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在,经由C方(政府、舆论、客体方等皆有可能)的介入,B级群体与A级群体的交流与接触(空间),能够快速发展自我,实现时间的断续超越(层级)。

5、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整理的“序”为:非线性、迁越、系统协同性。

参考文献:

[1]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社会科学家》,2001-09-28.

[2]美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朱晓军,《理论学刊》,2005-07-20.

[3]《对称经济学》,陈世清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4]《生态美学》,徐恒醇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4

一、经济要素在企业伦理构建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组织形式, 与外部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个性和伦理的形成。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人们选择了某种经济制度, 对于如此制度下的经济道德也就相应有了基本规定性。”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制度影响着企业伦理的形成;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决策, 来追求企业的目标和理想, 进一步形成具有国家共性和企业个性的独特的伦理观念, 并以此来指导企业和职工的经营运作和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为市场系统中的企业自由竞争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宽松的体制环境, “企业有了自主权, 职工有了选择权, 依附性大为减弱。在利益关系上, 除了国家、企业、个人的纵向利益分割, 又增加了企业之间, 个人之间的横向利益分割, 利益关系愈加复杂。在职工的利益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 职工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其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也受到影响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伦理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日益得到了重视和提升。“联想”“海尔”“海信”“长虹”等一大批以“以德治企”、“以德强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道德经营”的优秀企业高举民族工业旗帜, 代表着对新时代爱国主意的追求和认同, 将振兴民族工业作为企业的头等任务, 因此“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伦理道德文化体制, 因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无例外地蕴含着某种文化、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美国著名企业伦理学家唐玛丽.德里斯科尔和霍夫曼在《价值观驱动管理》中也认为:“我们倡导建立制度, 并不因为商人天生就比别人缺乏伦理道德, 而是因为这些程序对逐步形成道德型企业文化, 以使每个成员都能按道德规范行事, 是迫切需要的。我们已经发现, 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体制的因素所导致, 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处于木桶中的滥苹果。”但是, 企业在孕育着自身伦理道德文化的同时, 还应承受者巨大制度和体制及社会道德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 对于企业的伦理结构体系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也因此使许多企业在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套企业伦理体系后, 却一直无法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伦理。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 政府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协助企业建立自身的伦理道德体系, 而不能寄希望于企业经营者自身道德的提高来建立企业道德体系。

二、政企关系是影响企业伦理的重要因素

企业伦理除了受社会经济关系影响外, 政企关系对于企业伦理形成也起到重要的影响力。政企关系涵盖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性, 政府致负责维护正常的企业交易和市场秩序, 告知企业所具有的权利和不允许从事的行为, 在此范围之内各种企业拥有自身经营活动的全权, 政府不进行此范围内的干涉和矫正。许多西方国家采用此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亲如兄弟的关系型, 政府与企业结成形式上的利益共同体, 政府通过各项政策全力扶持企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第三种是附属型关系模式, 企业完全没有独立的市场经济地位, 企业完全由政府主导, 政府通过制定各项周密的计划直接领导对企业的生产, 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完全常采用了这种模式。自从改革开放开始,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体系以后, 中国慢慢从“父子”关系型向“手足”关系型转变, 并逐渐向后两种类型的政企关系出现了向“交警与司机”关系型靠拢和同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集中主要经历管理社会经济事务, 各类企业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下属分支, 完全听令于政府的调遣。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机构完全把市场、社会、事业单位、企业全部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这种政府与企业的模式决定着企业的伦理体系结构也完全依附于政府所倡导的社会伦理体系, 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自从进行改革开放, 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是政府的一个从属部门。在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环境下, 企业具有了独立法人资格, 成为了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对于企业提供的是全功能的保障,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是效能性的保障, 政府向企业提供完善的制度、政策保障和其他公共产品,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伦理构建产生自己的影响。政府和企业的各项职能完全分开, 不再产生功能上的重叠。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也得到了确立, 建立有力地促进着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目的, 而企业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追求利益的背景下, 企业在自身获得利益的同时, 又要使企业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全面进步,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这一过程, 企业就必须注重自身伦理道德的建设。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民营企业在刚起步的情况下并不注重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 但当企业取得一定的成就后, 企业伦理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就日益显现出来, 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水平高度也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彩虹.经济学的视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方永明.市场经济呼唤加强企业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 1994.

[3]吴元墚.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J].哲学研究, 1997.

[4][美]唐玛丽, 徐大建等译.德里斯科尔和霍夫曼.价值观驱动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高兆明.制度公平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6]马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5

摘要:文章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为3个方面,即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与环境要素。基于此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观点,并简要阐述其在作用过程中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的重大冲击和变化日益剧烈的环境,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在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先进的模式和手段提升竞争力,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表现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及范畴。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识别,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基本得到普遍认可。借助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知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因而在企业的每一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从而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组织又是一个规模庞大、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大系统。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基础资源、人力资本、经营体制、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等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的整体体现。而且也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及外部环境系统密切相关。由以上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看到,其价值链活动不仅联系着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而且还与企业所处的环境要素紧密相联。

本文主要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影响上来识别并探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借助价值链的思想。把影响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基本价值链,即价值链中的战略活动。然后把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继续分解得到具体的价值单元,如把资源要素分解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价值单元,同时人力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介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资源要素等。企业可以围绕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单元,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识别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并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当然根据分析的需要,还可以继续细分价值单元。

1,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指一个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产生配置优势的要素享赋。“资源”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的资源束组成的集合,稀少且难以模仿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的企业内部资源。包括人、财、物。有多种形态。既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企业有形资源状况对企业活动的领域、范围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无形资源包括企业商誉、品牌、企业文化、专利、商标、技术知识、积累的学识和经验。而人才资源兼具有形与无形的双重性质。是企业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基础资源。对企业组织而言,这些无形资源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或形成价值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要获得竞争力资源通常有三种途径:自建、购买、合作。不同资源的交易成本、获得渠道、模仿难易程度不同。比较而言,有形资源的获得比无形资源要容易。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有形资源。如机器设备,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无形资源中有一部分可以购买,如商标、专利、技术等,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内部经验基础上的逐渐形成的知识积累、企业文化等都不易模仿,专利、特许权利、独特资产则很难于模仿。合作是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快捷地获得不能买卖的资源,节约自建的时间。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一些极具稀缺性的特殊有形资源、一些关键性的特殊技术、专利等其他企业也未必能在市场上购得。在不存在合作可能的条件下。拥有稀缺性资源的企业就获得了企业竞争力资源优势。因此,符合市场需求的资源持久稀缺程度越大,就越应该优先作为企业资源竞争力构成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互为推动的关系。有形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无形资源的创造与积累,如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货币资本对教育的投入,无形资源通过参与和影响企业投入产出活动而影响有形资源的积累。

2,能力要素。“能力”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为企业一组独有的知识、技巧、技术能力以及具有创造价值能力的组合,这些组合很难被竞争者所模仿。企业内部能力不像资源那么容易识别,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活动。能够把与竞争者相同的投入转化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能力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挥资源生产力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包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各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企业管理能力主要指战略决策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市场管理。整合能力主要指知识整合、技术整合、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主要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本文主要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不为其控制、不在其决策范围之内的,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与政治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信息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资源环境等都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企业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的不同,不仅影响着企业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初始状况,而且影响着这三流输入、转化、输出等一系列的活动,从而使得企业竞争位势产生差异。因此环境因素也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居于有利的环境之中。企业易于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相反。则会产生诸多劣势。

“环境学派”的理论认为,战略行为是组织对其环境的交互感应过程和由此引起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组织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相互适应,而且要求企业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适应,实现“外在配合”与“内在配合”的双重适应。

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政治环

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政治环境主要指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经济环境主要指宏观经济形势、相关产业状况、财政政策、市场需求。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教育水平。自然环境指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政策等。

三、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可以概括为资源与能力的匹配;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环境要素的获取,更有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

1,资源与能力的匹配。资源与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是由企业内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共同组成的,其中组织的能力也是由众多个人组合在一起产生的能力,而企业能力说到底都离不开个人能力的发挥。同时。企业有形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影响着员工的物质待遇,影响着人力资本积累。因此,企业资源状况在基础层次上影响着企业能力形成与提高。同时。要有效发挥资源的生产力,资源规模的大小、复杂程度决定了企业应具备的相应组织能力。反过来。企业能力也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效果以及带来的资源积累有影响。企业有效发挥资源生产力的能力强,会在同等资源状况下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新资源,从而能够增加企业的资源积累。

2,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对于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一定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低而与需求不适应,势必会导致丧失机会或身陷危机的结果。而当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高与外部环境不适应,则会形成较大程度的超额投入。影响企业短期利益,最终威胁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因此。企业发展内部资源与能力时,要以适应外部环境为基准,要把握好内外两方面的平衡。才有可能获得较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能力与企业内部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其外部的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等各类环境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最终的市场表现结果。

3,环境要素的获取。政治、经济体制、基础设施、法制建设、金融活力等也都属于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市场竞争、政府的非制度性干预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着直接而迅速的影响。另外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如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着市场竞争、金融活力、技术进步,金融活力又关系着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选择环境因素的方式有三种:进入、退出、合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进入对自己长期有利的环境,如自己能够居于优势地位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法制比较完备、政策较为有利、社会比较安定、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当企业处于恶劣的环境时,比其他企业及早地退出。使自己处在相对有利的环境下。当存在较大的进入或退出障碍时。选择合作方式可能能够帮助企业跨越障碍。可见,当其他企业遇到了长期进入障碍或退出障碍且不能通过合作方式取得有利的环境因素时,本企业与之相反的情况就构成了企业环境竞争力优势。

4,基于系统论的构成要素作用关系分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中,资源要素是客观存在的要素,其中物质资源是物质基础。是其他一切资源与能力的载体,易于被其他企业所购买或复制。无形资源主要是企业的知识与信息要素,是企业最有活力也最具有独特性的能动性因素,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以特定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力资源是连接物质资源与无形资源的纽带。资源要素构成了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能力要素来源并附着于资源要素之上,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能力要素不只是资源集合或资源束的简单组合。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互动作用下的结果。能力既有对资源的依赖性,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对资源的反作用性。要获得足够的能力必须获取充分的资源,同时要提高资源向能力的转化效率,极大化能力的发挥即可以培养和提高能力,还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从而最终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核心竞争力不能只强调资源,也不能只强调能力,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统称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环境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依托,企业的竞争强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国家的宏观政策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获利水平。资源的获取与选择与环境紧密联系,环境要素往往决定了资源的可得性和适用性。环境的需求往往决定了资源的选择,同时创造性的资源调配可以制造影响环境,从而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要素既可以单独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也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

四、事实与讨论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6

一、医患心理契约概念的缘起及内涵界定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概念, 它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 除了书面契约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存在着一系列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彼此期望, 而这些彼此间的期望, 同样是影响个体情绪、态度、行为乃至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起初研究者的话题主要集中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 后来有学者指出, 可以将心理契约概念应用到研究各种不同关系中——佃户和地主、顾客和客户、病人和医生等[1]。从学术动态来看, 心理契约研究已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领域向教育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大举拓展, 并正从“隶属性”社会关系向“非隶属性”社会关系广泛延伸。医患关系作为受社会关注度极高、牵涉面甚广的一种社会关系, 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 同样存在着心理契约。然而, 略显遗憾的是, 国内学界借鉴心理契约理论来审视、研讨医患关系, 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已有的相关著述来看, 现仅能检索到邹苏、牛荣华、王少群等少数研究者的寥寥数篇论文, 著作形态的成果尚未见到, 医患心理契约的研究氛围迄今仍甚为冷清。

鉴于学界对心理契约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 对医患心理契约内涵的诠释也避免不了见仁见智。早期的心理契约理论, 强调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期望”, 晚近的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 心理契约不仅仅有期望的性质, 更注重契约的允诺性质, 即“事先承诺基础上的责任和义务”[2]。有鉴于此, 我们在综合考察后认为, 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3]。该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 心理契约不等于期望的集合, 也并非所有的期望都能成为心理契约的内容;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双方对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约定, 是对彼此责任义务的期望、感知等信念系统的内隐的相互认可。 (2) 医患心理契约是一种内隐的约定, 未曾书面化、公开化, 约定的核心内容是彼此的隐含的非正式的期望与责任。 (3) 医患心理契约既是彼此责任义务的承诺契合, 又是医患交互基础上的情感契合, 是承诺契合与情感契合的有机统一, 是联结医患双方的心理纽带, 影响着医患双方的态度和行为。一般来说, 医患心理契约因诊疗情境引起。实际上, 在诊疗程序发生前即已初现医患心理契约之端倪, 表现为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法规制度、道德规范, 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标准、医院及医务人员职责、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义务等方面所形成的群体一致性的社会化的信念。这种萌芽、模糊形态的医患心理契约, 在进入诊疗程序后, 因持续接触、整合新的信息而不断经受冲突与融合、校验与修正。

二、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

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 既要反映心理契约在不同关系领域的普适性, 又要体现医患关系的异质性、特殊性。大体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主观性。医患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 其形成是一个主观感知的过程, 不是通过文字、书面的方式达成的;其内容是医患双方对彼此责任义务的隐含理解或主观体验, 并非相互责任义务这一事实本身。二是双向交互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当事人”必须是医、患两个主体, 表现为寄予期望的双向交互关系, 任何单方面的期望或信念都构不成心理契约。三是内隐性及动态性。医患心理契约与正契合约所不同的是, 既没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 也没有规定的内容, 初建时人们并不明显意识到, 且随着特定诊疗情境或主体的改变而发生动态的变更。四是差异性。医患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 而且包括对责任义务的承诺, 医方对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对于医方的期望值之间难免存在差异, 甚至有明显反差。五是效能型。医患心理契约违背、破坏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折射出医患心理契约层面的失信也要付出代价。六是脆弱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履行依赖医患双方之间沟通与合作, 任何一方缺乏对对方的深刻了解和领悟, 或任何一方有偏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乃至有时是双方各自都未意识到的言谈举止都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七是互惠性。心理契约概念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假设是:双方主体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 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回报[2]。“如果互惠性的假设不能成立, 则很难把心理契约视为一种‘契约’而继续发生作用。”[2]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关系, 患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达到实现预期疗效、恢复健康的目的, 医护人员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行为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 并获取必要的经济收入及精神回报等。医患心理契约的“理性基础是契约双方的互惠互利, 它的基本要求是彼此心理期望的匹配和对等”[4], 责任对等是其赖于维持的必要条件, 否则, 势必引发医患心理契约的失衡、违背或破裂。

三、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研究者大体上认同, 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对双方主体之间内隐的主观约定的具体内容的一种提取与抽象。然而再深入下去, 争鸣也就产生了。有的研究者把这种“提取和抽象”理解为对心理契约具体内容的属性考察, 如关注焦点、时间框架、稳定性、范围、有形性、独特性等[2]。假如从这种观点出发, 那么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焦点。指的是医患双方更看重哪些方面, 例如医护人员看重的是患者对自己的尊重与配合、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 而患者看重的是, 候诊时间长短、诊疗费用多寡、能否达到预期疗效等。 (2) 时间框架。指的是医患心理契约存续的时间跨度, 包括预期的持续时间以及这个持续时间能否被人们普遍意识到。 (3) 稳定性。指心理契约内容是否可以不经过双方沟通、协商而进行单方面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 (4) 范围。指医患心理契约的宽度有无明确界限, 范围越窄, 内容就越明确, 反之则反是。 (5) 有形性。指医患心理契约内容能否被第三方准确而清晰地觉察到, 如果有形性较强, 则双方很少会因为主观理解偏差而造成对相互责任看法上的分歧。 (6) 独特性。指双方认识到自己的交换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或不可复制的程度。由于医护人员拥有不可取代的医学知识、诊疗技能, 其职业的可替代性低, 医患心理契约具备了高独特性。关于医患心理契约构成要素的这种理解, 缺乏足够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且“更多来自于主观想法, 尚缺乏理论和实证的支持”[2]。

我们认为, 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既然是医患之间主观约定具体内容的提取与抽象, 那么就理应较之主观约定具体内容具有更高的囊括性、概括性, 同时也应是医患心理契约得以缔结和维系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 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是医患心理契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的统一。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等。无论那一种, 都反映了医患双方基本的心理需求与互动。

1. 相互理解。

医患之间所以能够建立关系是因为各自对对方的需要, 患者需要医者的技术帮助自己康复, 医者需要通过患者的配合实现自身的价值, 但仅此还不够, 还必须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医患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医患双方的内心活动又受复杂外界的影响, 使动机、行为、结果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此时相互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出现彼此分歧、发生冲突时, 更需要双方的理解, 需要双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不仅是医患交往的基础, 也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 达成亲和状态的基本原则”[5]。理解是医患合作的必要条件, 疾病越复杂、病情越严重、诊疗时间越长, 就越需要双方相互理解。

2. 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能够给人心理以强化作用, 使交往双方因对象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象交往的需要。”[5]无论医学如何发展, 医学的对象是具有尊严的人, 其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人, 医疗活动是一种人道的服务, 医学的这些基本属性是无法改变的。在医患交往中, 医务人员只有尊重患者, 把患者当人看, 而不是仅仅看做有病的躯体, 患者才能尊重信任医生;当然, 患者也必须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 必须自尊、自爱, 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和责任, 积极配合医生诊治, 才能赢得医务人员的尊重。相互尊重, 对医方来说就是要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程, 尊重患者的就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 还包括对患者平等权利的认同;对患者来说就是要尊重医生的疾病诊治权、积极配合诊疗、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如果医患一方在交往过程中对另一方不友好或不尊重, 那么就会使另一方产生不安或者发生冲突, 并产生敌对情绪。

3. 相互信任。

当前主流的观点认为, 医患关系属于一种信托关系。医患关系涉及诸多伦理问题, 而互信是核心伦理。“医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 这种信托关系来自医患关系的特点:医生和患者在医学知识和能力上存在不对称, 在治疗中患者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向医生敞开身体、心灵、家庭等私人问题, 将健康生死交托给医生。医生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考虑患者的最佳利益, 尽可能医治患者的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 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医生治病的成功也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支持和配合。”[5]

4. 诚实守信。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是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也是医患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患者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方的希望和信任,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了对方, 而医方的特殊职业性质和职业信誉, 要求其必须接受患者的托付, 并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尽可能地实现患者的希望和托付。诚信的含义是无欺、守诺、践约, 诚信的要求是言不背实、口不违心、言行一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也是最吸引人的品德[5]。诚信一方面要求医院竭诚为患者服务,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如实记载病历、如实解释说明病情及潜在风险、避免过度医疗等;所作承诺必须切合实际, 不能搞假、大、空, 要求“承而有信”, 不能“诺而不承”。对患者而言, 只有对医方诚信, 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及时交纳诊疗费用、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诊治等, 才能获得医方的信任。

四、医患心理契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1. 医患心理契约, 是医患矛盾防控的“心理杠杆”。

人们已经习惯于从医药体制、卫生公平、医德医风等方面为医患紧张寻求合理的解释, 殊不知医患紧张实质上是一场认同危机、信任危机, 心理契约的失衡、破坏与违背是导致医患紧张的重要因素。如果患方认为医方破坏与违背了心理契约, 就会对医方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感, 滋生对立、抵制情绪;如果医方发现患方破坏与违背心理契约, 例如不尊重、不理解、不配合医务人员, 那么医方同样会产生负性情绪反应。此外, 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是通过一系列医院规章、诊疗规程来实现的, 然而, 这些仅仅注重对人的外在行为的约束, 却忽视了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医患心理契约恰恰可以将单纯的“行为约束”深入到“心理层面的约束”, 从“单方约束”转换为“双方共同约束”, 由“消极强制”转变为“积极互动”[6]。

2.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 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首先,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 有利于弥补诊疗过程的情感缺失。医学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这不仅导致了医生责任的分解, 也导致了整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消失”——被肢解成了器官、组织、细胞等。越来越依赖诊疗设备的浓厚的实验医学、生物医学色彩, 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 阻却了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 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情感缺失。其次,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能为医患双方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产生正面导向与激励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医患关系的主导方、强势方——医务人员的被支持感、职业安全感、职业忠诚度及工作满意度, 还能促进彼此沟通、增加彼此信任、增进彼此默契, 从而使医患隔阂、医患矛盾消弭于无形, 或化解于萌芽。

3. 医患心理契约调适, 是和谐医患关系维系或重构的新路径。

为维系或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人们曾提出过众多的尝试方案, 但主要侧重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进医德医风等属于社会控制、社会建设的层面, 而忽视了对“心”的管理乃至群体性的心理重构。管理者及研究者的视野必须从有形的、物质的世界扩展到无形的、心理的世界, 着眼于医患心理契约的创建、维护与巩固, 形成有效的医患心理契约管理机制, 促进医患彼此沟通、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彼此信任, 从而有效预防医患纠纷、化解医患紧张、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风险, 进而维系医患和谐、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效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总之, 医患心理契约的调适, 作为应对医患隔阂的缓冲变量, 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对医方的不满情绪及医患之间的情感抵触, 进而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维系与重构中节约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少群.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心理契约维护的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 2012, (1) .

[2]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3-14.

[3]赵琛徽.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

[4]牛荣华, 国世忠.心理契约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 2010, (2) .

[5]伍天章.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2-109.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7

一、体育舞蹈的基本含义以及发展情况

体育舞蹈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项目或是单纯的舞蹈表演, 是将舞蹈的肢体形态动作与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新的竞技体育形式, 具有更高的艺术观赏性与美学价值。体育舞蹈能够通过人类肢体动作的设计展现出人的内在情绪, 舞蹈标准动作同时兼备了体育锻炼以及艺术娱乐的多重元素。人类可以借助音乐韵律的带动伸展身体动作, 利用不同的肢体形态与外界互相表达各自的交际需求。锻炼者的身体肌肉群通过大量体育标准动作的练习获得更加健美、协调的形态, 而舞蹈动作的加入能够也让锻炼者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细腻, 从而提升自我艺术的追求, 同时体育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能够通过舞蹈艺术的美学展示来感受自身的肢体形态美, 提升自我形态认同感, 促进自信心的提高。目前, 体育舞蹈以及突破了艺术表演的限制, 上升到国际体育竞技的项目中, 并且系统地划分为现代舞、拉丁等类别, 体育舞蹈也从最开始的社交方式以及表演艺术逐渐升华为国际范围内的体育竞技内容。

二、音乐元素在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要性

1、音乐元素的加入促进了体育舞蹈的创作灵感

舞蹈艺术离不开音乐的气氛烘托,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艺术类别, 也不能够独立于音乐元素而发展。将音乐元素加入到体育舞蹈表演中, 表演者能够根据音乐韵律以及节奏迸发舞蹈动作的创作灵感, 从而创新更多的表演动作和表演类型。结合音乐元素的体育舞蹈表演是利用听觉感官吸收音乐含有的韵律情感, 刺激表演者的内心情绪萌发, 并通过肢体语言、身体形态甚至表情等来向外界传达信息, 不同的音乐类型能够让烘托出出不同的舞蹈气氛与舞蹈类型。

2、不同的音乐元素类型能够影响体育舞蹈的表演模式

体育舞蹈的表演模式主要包括舞蹈风格以及舞蹈节奏, 选择的音乐类型能够对舞蹈表演的模式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体育舞蹈的最终表演模式。

(1) 在舞蹈创作时, 应按照设计动作的节奏去搭配同等节奏、韵律的音乐, 形成舞蹈动作与舞蹈背景音乐的协调, 向观众呈现最佳的舞蹈表演效果。音乐节奏的快慢, 音乐音调的不同以及特殊音色的运用方式等会对体育舞蹈的表演方式、表现类型产生不同的影响。

(2) 音乐搭配的协调性能够影响组合表演的默契程度。体育舞蹈可以是单人独舞, 也可以是双人共舞, 音乐类型的选择会对组合表演的默契展现得更加透彻。例如, 当男女组合在表演比较剧烈的舞蹈动作时, 应搭配韵律分明, 节奏较快的现代音乐;在表演比较柔软、缓慢的舞蹈动作时, 应搭配曲调舒缓, 节奏浪漫的音乐类型。只有通过将音乐类型于舞蹈类型进行有机的融合, 才能够让体育舞蹈的艺术美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

3、音乐元素能够丰富舞蹈表演者情感从而强化舞蹈表演的情感表现能力

舞蹈不是单一的肢体语言表达, 而是由人类身体姿态, 音乐艺术以及人类情感三部分组成, 优秀的舞蹈表演无论在人物肢体表达上还是情感投入上都应具备超高的水准。因此, 在一般舞蹈表演中, 需要加深音乐对于舞蹈情感的渲染, 从而丰富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的内在情感, 提升舞蹈情感艺术。同时, 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分析与欣赏, 表演者能够感受音乐情感的艺术冲击, 熏陶舞蹈艺术气质, 从而实现舞蹈情感表达水平的提高。

三、艺术美感要素在体育舞蹈中的表现类型

1、肢体条件的艺术美感

舞蹈艺术需要人们肢体动作的参与, 肢体艺术美感主要包括表演者的表演形态, 表演精神面貌以及整体表演的美感表现。其中, 最重要的条件是表演者能够具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舞蹈是建立是在体育动作上的舞蹈艺术, 长期的肢体练习能够强化表演者身体的优质塑造, 最终向观众呈现优美的肌肉线条或是身材曲线。在肢体艺术美感塑造过程中, 男性表演者主要的注重身体体态的健美, 女性表演者主要注重肢体的曲线美。

2、肢体造型的艺术美感

体育舞蹈是通过不同的肢体造型来表现肢体条件的形态美感, 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表现的肢体造型以及舞步等都是在事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创作的, 使用不同的组合与编排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蹈表演节目。其中, 舞蹈的肢体造型是由“动”“静”两种模式组合而成, 通过一动一静的搭配, 能够让体育舞蹈的表演更具层次感, 从而更高深度地表现出舞蹈艺术的美学价值。通过不同动作模式的设计与搭配能够使得舞蹈艺术表现更加完整, 舞蹈审美水平得以实质性的提高。

3、舞蹈配乐的艺术美感

音乐是人类寄托情绪, 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而舞蹈配乐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因音乐搭配能够让体育舞蹈表演向更高级别的情感层次进化, 展示出表演者的心理最深处隐藏的内在情感, 而音乐搭配水平的优劣能够直接影响观众对于舞蹈艺术的欣赏。同时。对于舞蹈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够让表演者就舞蹈本身富含的情绪作更加深入化与细致化的理解, 从而促进表演者自身的舞蹈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致,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双重美学氛围的笼罩下进行艺术美感的提升。

四、结语

体育舞蹈艺术是人类艺术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而体育舞蹈的表演是一种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感悟抒发, 将音乐与舞蹈的搭配则是体育舞蹈者向外界传递自我在情绪以及艺术美学追求的最佳选择。在对一般体育舞蹈表演进行评判时, 决定舞蹈表演作品的优秀与否需要结合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形态美、情感表现能力以及音乐元素的搭配等来做出综合的准确判断, 只有当三者达到高度一致与协调时才能作为优质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评判, 因此不能忽略体育舞蹈研究中关于音乐以及整体表演美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志红, 杨学良, 周燕.多方式信息传递在体育舞蹈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12) .

[2]陈怀明, 甘林, 巴朝平, 秦涛.浅析影响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

[3]李静.辽宁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

[4]刘树峰.谈黑龙江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艺术教育, 2011 (08) .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8

1 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与特征

1.1 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

隐蔽课程,有人也称“隐性课程”、“掩盖课程”、“潜在课程”、“无声课程”、“非书面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没有被正式列入正规课程计划,但又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通过学校环境,有意无意地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1]。” 可见,其本质是体育文化。

体育隐蔽课程的构成成分是除体育显性课程之外的各类体育文化。体育隐蔽课程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构成了体育课程的整体,共同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

1.2 体育隐蔽课程的特征

1.2.1 内隐性

正如“隐蔽”一词所表述的那样,体育隐蔽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直接的、外显的,而是隐蔽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传授的痕迹不明显,看不到外显教育过程,是深藏于显性体育课程背后,或隐蔽于学习活动的各种过程、细节、状态之中的。学生进行学习时,会不知不觉地接受隐含于上述各种情况和细节之中的体育隐蔽课程的影响。

1.2.2 多样性

体育隐蔽课程涉及学校体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校园体育物质、精神文化的环境,体育教师的人格和教育行为、体育学习气氛等等,范围相当广泛,形式多样。

1.2.3 依存性

体育隐蔽课程需要借助于某种客体才能传递它蕴含的文化,发挥它的功能。体育隐蔽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是具体的人、事、物及相应的活动中。例如,体育教师、体育物质环境、体育气氛等等。离开了这些客观的载体,体育隐蔽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这就是通常说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向正是随着这些不同的载体传递给学生,并且不断地沉积下来,产生相应的心理品质。

1.2.4 稳定性

体育隐蔽课程一旦对学生产生了效果,那么它对学生的影响是较稳定的。显性体育课程中学过的知识和动作技术往往出现考过就忘的现象,但学生长期在体育隐蔽课程的“熏陶”下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对体育的态度、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则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甚至能够持久地伴随人的一生。

1.2.5 定性评价

体育显性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比较容易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测量手段加以量化,但对体育隐蔽课程来说,却是十分困难的,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实现体育隐蔽课程的价值的,这些要素难以用量化的方式确定下来。所以说,目前仍以定性评价为主。

2 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与功能

2.1 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

体育隐蔽课程包括体育物质文化要素和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体育物质文化要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视觉看到的包括学校建筑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以及生态环境、教职工的服饰、校徽、校旗等由学校物质环境构成的一切文化。

对这些隐蔽课程的安排要求要做到:体育设施设计应该现代或者比较前卫、颜色造型科学、环境幽雅,体现人文关怀;体育器材应安全、舒适,体育场地的规划应当合理而且适宜性强,还要考虑到生活布局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等因素。特别是生活布局很重要,比如学校对饮食、洗澡时间的开放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图书报刊、体育文化宣传橱窗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行为准则,班级体育风气、体育教师师表作用、师生人际关系。学校的学风、校风以及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这些文化它间接感染学生自觉从事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的为人师表给学生直接起着榜样示范和暗示作用。教师的语言、服饰、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授课方式、示范动作乃至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知觉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进行着模仿,并结合自身进行筛选、加工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谐、快乐、轻松、活跃的体育课堂或集体体育活动氛围会放松学生心情,有利于个性的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2.2 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

2.2.1 文化渲染功能

体育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包括管理体制、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因此,学生置身于学校这一微型社会中,沐浴着纯净化的学校体育文化,会获得丰富的对体育文化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经验。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2.2.2 陶冶情感功能

美化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陶冶,而且学校举行的各种体育活动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

2.2.3 激发体育兴趣功能

学生课外接受实体性精神文化的影响,会对体育产生兴趣,例如,广泛地阅读体育书籍,会对这门学科产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体育教师艺术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激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2.2.4 触发灵感和直觉功能

体育隐性课程中的物质文化和非实体性精神文化的各种要素能够形成一种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获得某种特殊知识,感悟体育文化的精神、情调和气质,从而触发灵感和直觉功能。

2.2.5 发展想象力功能

体育隐性课程中的物质文化具有直观性,各种非制度文化具有情境性,学生课外阅读的体育类读物所描述的对象具有形象性,它们是扩大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手段。

另外,除制度文化外,绝大多数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对学生的影响都不是粗暴的介入,也不是恣意的教化,学生接受时具有充分的自由度。这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来说无疑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有利条件。

3 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1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

学校领导要提高对体育隐蔽课程的认识,对本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建设要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加强管理。实施体育隐蔽课程的长远意义在于实施完整性教育,同时,领导应充分重视隐蔽课程将其纳入教育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其顺利实施。首先,必须明确的是隐蔽课程自身的性质决定我们不可能以某种法定形式,比如,课程方案做统一要求,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形式主义,必须要有实在的或者说实际的操作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执行相宜的职责,统一组织、策划、监督和实施。

3.2 学校体育物质文化设施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基础,这些硬件设施能否落实直接影响到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合理的场地布局、充足、完善的体育器材、悦目的色彩搭配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人均使用的运动面积达不到要求。因此,要广开思路、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增加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3 体育课程评价方式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实现体育隐蔽课程的价值,这些要素难以量化。必须有教育监督与评估体系,来将受教育者置于主体位置。因此,应建立一套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设计、研究尽量反映体育隐蔽课程的评估体系。这是保证学校实施和运行体育隐蔽课程的关键和体现效果的必然措施。

3.4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格素养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体育环境的设计者,是学生观察、模仿的主要对象,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影响他们的个性形成。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谈、衣着仪表、个性表现、知识阅历、兴趣爱好、教育方法、行为习惯等无不作为个体文化以内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多才多艺、组织能力强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给学生一种博大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强,人格魅力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并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安全感、信赖感、敬畏感。所以,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注重自己的言行。同时,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一种强有力的隐蔽课程内容。

3.5 体育精神文化氛围

体育精神文化的主要通过定期的有计划的体育板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节目的播出,体育书刊借阅制度的形成等方式影响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可通过定期主办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文化节、学校运动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的形式,开展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等多种体育精神文化活动,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和教风来实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氛围,从而使他们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以积极的行动加入文化活动的行列。

3.6 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沟通

体育隐蔽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还要注意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保持学生在认识上的一致性或者说尽量趋于一致,也就是说要积极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生通过社会上或者在家庭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学习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认识上的反差,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是绝不能忽视。要经常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解、座谈、问卷等形式,随时掌握第一资料,以便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在设计学校的体育隐蔽课程时,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到社会、社区和家庭环境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应该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社区)三方面的力量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见图),使之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让它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2]。

学校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的阵地,社会与家庭因素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学生通过社会上或者在家庭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学习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从而容易形成的认识反差。所以,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反作用。因此,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处”和“室”(如上图)来统一运作、协调,从而加强体育隐蔽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转。

4 建议

1.学校在加强体育隐蔽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转时,应尽快建立学校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新体系,处理好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的关系。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到社会、社区和家庭环境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应该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社区)三方面的力量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2.要结合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把体育隐蔽课程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正确引进先进的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经验,建议成立体育隐蔽课程研究室,认真搞好隐蔽课程的教育研究;体育隐蔽课程的整体优化,应以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为突破口。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有特色的路子。

3.要重视学校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的潜在文化性,尤其是体育文化影响、传承作用;重视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体育教师进修制度,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在教育经费仍较为短缺的情况下,学校体育物质文化要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办法,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条件,发挥各校园的优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器材设施,合理做好布局工作。

摘要: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为切入点,系统的分析了影响体育隐蔽课程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认为,影响体育隐蔽课程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物质条件、学校体育风气、课程评价、教师素养和社会、家庭因素。进一步探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体育隐蔽性课程实施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协调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隐蔽课程,教学法,影响因素,关系

参考文献

[1]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l,(4).

[2]姚蕾.体育隐蔽课程实施原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姚蕾.对我国体育隐蔽课程本质及特征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5):56.

[4]胡庆山,等.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86.

[5]陆为群.高校隐蔽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7,(6):132-133.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9

一、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1.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

文献研究表明, 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 但现有文献缺乏对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的系统研究。因此, 有必要分析知识溢出的来源、知识溢出的渠道和知识溢出的传导路径, 增强知识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过程表现为, 知识从溢出源输入到产业集群内部, 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 使集群的知识存量增加。在知识溢出的传导中, 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源包括企业、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等。企业溢出的知识通过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渠道, 在雇员流动、企业衍生等过程中, 形成集群的共享知识。共享知识再通过创新网络传递回企业, 这个过程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存量, 并通过知识整合更新了知识体系。集群企业知识更新后, 不仅会促进企业创新, 还会通过创新网络传递给群内其他企业, 增加产业集群的存量知识, 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知识循环。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关键在于畅通的传导路径, 根据Maskell的研究, 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途径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2]。所以,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也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路径, 在垂直方向上的传导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知识溢出, 在水平方向上的传导表现为不同产业链企业间的知识溢出。

2. 显性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产业集群中的显性知识主要以行业新专利、新技术的形式存在, 知识溢出通常表现为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或科研院所不同程度地将科研成果溢出给其他企业。研究结果表明, 产品创新只要6~12个月, 工艺创新只要12~18个月, 就会为对手所知, 约60%的创新成果四年内就会被模仿[3]。集群内企业要想获得新技术、新专利, 可以借助专业期刊以及专利出版物等途径, 借助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将自有知识与溢出知识整合, 形成创新思想、创新设计, 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 企业获得的显性知识溢出越多, 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大。

3. 隐性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产业集群中的隐性知识通常以技能、经验、技巧等无形的形式存在, 因此, 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无序性等特性。隐性知识溢出与显性知识相比, 过程更为复杂。获取隐性知识, 需要“干中学”, 需要面对面的交流, 需要人员的流动, 需要合作创新才能获取。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隐性知识的存量及其知识整合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重要要素。

二、知识整合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1. 知识整合的过程

实现知识整合涉及几个关键问题[4]:整合主体、整合内容、整合方式。

(1) 整合的主体。在产业集群知识整合过程中, 执行整合的是核心企业, 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与技术能力。

(2) 整合的内容。集群内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 各种类型的知识包括个人与结构化的知识、隐性与显性的知识、自有与共享的知识, 持续地发生非线性关系, 通过放大效应与涌现效应, 产生各种新知识。一是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知识在形态上的整合, 主要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内部以及主体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个人与结构化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知识在主体间的整合, 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个人知识首先形成企业知识以及跨企业的专业团队知识, 然后经过优化再配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三是自有与共享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是集群内新旧知识的整合, 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自有知识与集群中的共享知识之间的重构与优化, 从而导致集群知识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

(3) 整合的方式。知识整合的内容决定了整合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不同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 所以, 跨越组织边界的学习与合作将是主要的整合方式。

2. 吸收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企业的自有知识结构, 又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历史, 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企业吸收能力强, 就能有效辨别、获取、消化外界信息, 增加企业知识总量, 为知识的系统化奠定基础。因此, 集群内企业消化、吸收的产业集群的溢出知识, 能显著地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3. 系统化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还需要系统化能力发挥作用。企业吸收、积累的知识本身并不必然产生价值, 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要得到实现, 关键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机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 通过系统化能力把相关的新知识融入现有知识结构中, 经过有效整合形成新知识, 并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推动需要整合能力作为中间环节, 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 才能使外部错综复杂的、相互交织的信息流为企业所吸收、系统化, 并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Rajesh分析的知识转移的影响要素有三个:知识溢出源与接受企业的动机、知识本身的特征、企业吸收能力。对这些要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企业最可能改变的是吸收能力[5]。

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可以调节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知识溢出形成集群的共享知识, 被群内其他企业吸收, 在自有知识系统基础上形成结构化知识, 并通过企业创新行为提升创新绩效。这些企业形成的新知识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 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因此, 由知识共享作为知识整合的关键环节, 知识整合调节着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一是吸收能力在自有知识基础上吸收溢出知识, 增加知识存量;二是系统化能力通过对存量知识系统化, 促进知识流动, 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四、创新机制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

1. 创新机制与知识溢出

企业为应对动荡的外部环境, 必须持续地搜索、吸收、积累知识, 才可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产业集群内, 各行为主体可以通过互动来吸取溢出知识, 正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动学习, 加速了集群内知识技能的流动。所以, 创新机制通过推动人员的流动, 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人员的流动性高为知识溢出提供了通畅的渠道, 正是硅谷持续创新的关键。

2. 创新机制与知识整合能力

随着产品需求不断个性化, 技术发展不断复杂化,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共享型, 而是逐步转变为知识整合型。知识整合由于知识不易传递、专属等特性, 只能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合作中才能进行。而创新机制以特有的互动程序, 激励学习, 促进知识的分享、重构与整合,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网络化程度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

1. 网络化程度与知识溢出

网络的多样性连接带动了知识的多样性流动。网络中的结点一旦连接, 知识便随之流动, 思维交叉点随之产生。而产生的思维交叉点数量越多, 带来的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就越多。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越紧密, 知识流动的速度越快, 知识溢出与共享实现的效果越好。网络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可以加强主体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促进主体之间的合作。这种网络文化既能防止机会主义行为, 规范网络行为, 又能促进知识的通畅流动, 尤其是根植的隐性知识, 在信任基础上能够有效溢出。

2. 网络化程度与知识整合能力

网络连接的多样性增强了集群内行为主体的交叉思维能力, 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使行为主体的知识存量增多, 为知识整合奠定了基础。网络连接紧密可以使集群主体经常交流, 增加知识拥有量, 加速知识的分享与整合。网络文化使集群主体在互动中产生知识共享的意识, 有利于知识整合的完成。例如, 协作与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知识应用的效能。因此, 网络连接的多样性、紧密性、网络文化及其稳定程度有利于各节点知识的吸收和系统化, 从而激发创新。

六、结语

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机理, 进一步揭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产业集群中, 一是企业所获得的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内的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正相关;二是吸收能力与系统化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正相关;三是知识整合的能力越强,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影响越大;四是创新机制与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正相关;五是网络连接强度与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正相关。

摘要:借助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知识整合的过程、知识整合对知识溢出的调节过程、创新机制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网络化程度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 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 明确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曹群.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9.

[2]P.Maskell.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Geographical Cluster.Paper Presented to the IGU Conference on Local Development:Issues of Competition, Collaboration and Territoriality.Turin.2001:10-14.

[3]E.Mansfield.Academic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1995, (77) :55-65

[4]魏江, 刘锦, 杜静.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知识整合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05, 26 (4) :15-21.

要素的相互作用 篇10

【关键词】零售企业;竞争力;外部环境;内部要素

一、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1.内部竞争力形成要素

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竞争力形成要素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具体来说,主要有人力资源、商誉、商品质量、店铺地理位置、社交资源、基础设施配备、顾客群、供货商渠道等,这些资源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效率,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例如:地理位置作为商业零售企业的重要资源,其目标顾客就来自所属的商圈中,地理位置的不同直接决定了顾客的数量、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等。位于黄金地段的零售企业,顾客数量多,且购买能力强、购买频率高,那么必然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位于冷背地段的零售企业,顾客数量少、购买能力弱、购买频率低,难以取得理想的效益。

零售企业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获利能力等,其最终形成企业的对外辐射影响力和对内的控制力。

零售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不受物质资源的约束,但其本身能转化成物化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包括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

2.外部竞争力影响因素

外部竞争力影响因素可以简单分成微观环境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微观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供应商、竞争者和消费者。商业零售企业的供应商一般是制造企业,这些供应商以其品牌、产品、信誉等优势向销售商争取利于自身的交易条件,给销售商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也有制造企业采取两条腿走路模式,一方面给批发给企业,一方面又形成自身销售网络,参与市场流通,获得利润。供应商的直销行为影响了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自同行业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与替代者日渐增多。由于零售业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者较多,毛利日渐稀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站稳,价格,顾客群,商品质量成为关键点。潜在进入者则是指以新业态进入市场的企业或是新进入者以及外资零售企业,这些竞争者都对零售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影响。替代者则是指以非店铺零售方式出现的竞争者,如:电视购物、网购等,其与传统店铺式零售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决定企业利润的关键要素,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消费者需求结构、购物方式、购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宏观环境要素指的是指给企业发展带来市场机会和造成威胁的社会力量,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变量。

二、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

企业内部环境形成要素中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差异,且能相互转换,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实力,能力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知识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持续的关键。有形资源一般可在市场购买到,而无形资源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一种互动关系,资源促进能力的发挥,而能力又能集聚资源并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重要作用。因此,资源与能力的合理组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商业零售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实现集中购买,实现门店配送,以集团优势获得供应商更大的优惠措施,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现实中零售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中与竞争者抢夺顾客群,还要抢夺供应商资源,形成固定的供应商群体,以自己的信誉赢得供应商商品、货款上的支持,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如:零售企业非常重视信息的获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搜索,能快速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商品货源信息、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等。通过信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在宏观环境要素上,其对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比微观因素相对弱一些,其中,经济环境、政治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国家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结构,从而影响到零售企业的利润;同时,经济环境又决定了零售企业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国家的政治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则影响到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最后,宏观环境因素中的人口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处于不同的阶层,都会对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零售企业的发展。

内部环境形成要素是商业零售企业的基础,外部环境要素通过内部环境要素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故而培育零售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从企业内部着手。构成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部环境形成要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商业零售企業的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众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运用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胜男.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及演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张金萍.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制[J].商业研究,2008(5):112-114

论出口跟单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篇11

关键词:出口贸易,跟单信用证,贸易流程

一、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分为出口前的准备工作、对外进行洽谈与履行合同三个阶段, 详见以下流程图。

从以上流程图来看, 出口贸易跟单从接单、落实订单到交单结汇, 环节多且程序复杂。初做外贸的业务人员常常顾此失彼, 易出错, 给公司造成损失。笔者认为外贸跟单的流程看似复杂, 但只要理清外贸跟单工作的要素, 抓住重点, 跟单工作就变得简单易行。

二、出口贸易跟单的要素

简而言之, 出口贸易跟单的流程就是接单→落实订单→跟单出货→制单结汇, 其要素包括“货、证 (款) 、船、单”四个方面, 跟单工作即是“跟货、跟证 (款) 、跟船、跟单”。现将这四个要素详解如下:

(一) 跟货

“跟货”就是接单 (货) →落实订单 (货) →出货。

1.接单

接单 (货) 是落实订单 (货) 和出货的前提。接单 (货) 是一项复杂和技巧性较强的工作, 外贸业务员要想多接订单, 须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其销售市场, 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客户资料,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寻找客户并设法接近客户;询盘时要谨防客户套价, 还盘须提及所有异议;了解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收到客户订单一定要仔细审查。如果要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来确认订单, 商务谈判前要做充分准备, 做到知己知彼, 谈判之中要注意技巧;慎重对待每项每款, 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合同订立形式, 对合同的内容了解透彻, 如数量、品质条款须明确具体;包装条款应避免含糊规定;价格条款要选择适当价格术语;装运条款应明晰;支付条款应加倍重视;保险条款应确定投保险别;检验与索赔条款要规定清楚;不可抗力条款一定要提出;仲裁条款要拟订适当;合同签订前要细心核对。

2.落实订单

落实订单 (货) 直接关系到能否按照合同的规定准时、顺利出货。按照《国际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按合同交付货物、移交单据和转移货物的所有权是卖方的三项基本任务。

落实订单 (货) 时, 专业外贸公司须安排好采购计划, 外包生产须小心选择加工企业。自产自销型企业的外贸跟单员须协调采购人员采购需要的原辅材料;协助生产管理人员编制生产计划, 做好生产日程安排, 货物的数量必须符合出口合同的规定, 且由于产品合格率难以达到百分之百故下单时最好留有余地;协调车间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严把质量关, 货物品质必须与合同规定相一致;货物备妥的时间应与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相适应;交货期若有延误要及时处理, 与客户充分沟通, 避免造成客户索赔。

3.出货

出货是跟单的重要环节。发货前跟单员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一定要客户确认发货装箱资料, 接到客户出货通知即开立出货单, 认真计算装柜的货物数量, 以节省运费;出口货物需提前三四天联系出货事宜, 以留出制单、报检报关的时间;出货时最好到现场监督装货, 防止出现货损、装柜不满或装不完货的情况, 出货后要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发货的时间和装箱资料。货物到达目的地后, 还需同客户沟通, 取得反馈资料, 如进口国的贸易政策的变化、市场的信息、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产品的销量等, 以利于以后改进产品, 提高服务质量, 为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打好基础。

(二) 跟证 (款)

“跟证”意指催证→审证→改证;跟款即跟踪货款的收付。

1.催证

信用证结算的条件下, 为保证出口合同和信用证的顺利执行, 外贸跟单员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应向买方催证:①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买方未及时开证;②签约时间与履约日期较远, 应及时提醒对方开证;③卖方货已备妥, 并打算提前装运;④买方资信欠佳。

2.审证

卖方收到信用证后, 跟单员首先要读懂信用证, 明确相关条款要求, 全面考虑实际业务情况, 并根据合同和《UCP600》审核信用证的条款是否与合同相符、是否符合《UCP600》有关规定和查找信用证中的不符点。

审核信用证要点包括:①开证银行的资信及信用证的有效期;②受益人的名称、地址是否正确;③付款期限 (即期、远期) 是否与合同一致;④装运期的规定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⑤运输条款 (分批装运、转运) 是否可接受;⑥商品的描述、单价、总值是否与合同一致;⑦保险条款是否与合同一致;⑧单据条款是否可接受;⑨银行费用条款是否合理;⑩检查信用证中是否有“陷阱条款”。

所谓“陷阱条款”, 即信用证中的“软条款”, 主要有:①附加生效条件, 拖延信用证的生效时间;②规定苛刻的条件, 使条款难以执行;③受益人凭买方签发的货物收据议付。如信用证暂不生效条款;细分价格和认证的发票条款;限制运输的提单条款;规定内容的证明书条款;指定商检的检验证书条款;交单和付款的特别条款等。

对于信用证的“软条款”, 跟单员应有效加以防范。一是要严格审证, 及早发现“软条款”, 提出修改;二是对“软条款”不能做到的坚决修改, 不要急于出货, 能做到的尽量不改, 尽快处理, 以提高出口跟单的效率。

3.改证

跟单员在审核信用证发现不符点后, 要及时提出修改, 以保证订单的顺利履行。信用证的修改应掌握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①信用证的修改必须经过各有关当事人全部同意后, 方能有效;②对于那些非改不可的不符点坚决要改, 对于那些可改可不改的不符点要酌情处理;③对多项信用证的不符点, 受益人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 不能只接受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④一份信用证有几处需要修改的不符点, 应集中一次通知开证人办理, 并提出具体的修改要求, 不可多次提出修改。

在汇付或托收结算的方式下, 外贸业务员跟款要控制风险。汇付结算时, 如T/T付款, 最好能要求客户先付款后发货, 至少要求客户先付两至三成的订金, 收到订金后再安排发货, 并且在收到余款后再放单给买方, 不可先发货后收款。托收 (如D/P, D/A) 结算时, 一定要先调查买方的信誉和支付能力。对于信誉好的老客户, 可考虑采用即期付款交单 (D/P) 的方式, 慎用远期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 (D/A) 付款方式。对于新客户, D/P和D/A最好不要考虑使用, 可选用信用证或汇付的方式结算货款, 以防范风险。

(三) 跟船

“跟船”即租船订仓、办理货物出运手续以及办理报检、报关和投保。

1.租船订仓

发货前跟单员要查看船期表, 填写出口货物托运单 (B/N) 。货物应在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内出运。运输单据的签发日期视作装运日期, 不能迟于信用证或合同规定的最迟装期。货物装运后, 出口方应立即向进口方发出装运通知 (Shipping Advice) , 以便对方及时办理投保或做好接货准备工作。装船完毕后, 由船长或运输代理公司签发正式提单。

2.报检

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流程为:报检 (审单) →施检部门接单→现场查验或取样检验、检疫、鉴定→出具检验检疫结果→计费 (收费) →出证。

出入境货物报检的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有:①报检的时限和地点。出口货物最迟应在出口报关或装运前报检, 报检地点原则上应坚持产地检验检疫;②准确填制《报检申请单》, 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产地等项;③报检时应附的资料包括合同、信用证、厂检单、发票、装箱单等。

3.报关

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基本流程是:申报→查验→征税→放行。报关员须准备好相关单证向海关申报, 主要包括发票、装箱单、产地证、提单、配额证、许可证和登记证等。

一般来说, 企业应在货物的实际进出境口岸办理申报。另外经海关批准, 企业可以不在货物的进出口口岸而是在邻近企业的内地海关办理申报业务。

报关员填好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后, 必须如实、及时向海关申报 (出口货物的报关时限为装货前24小时) , 到现场交单、配合查验、纳税、放行。出口货物不可少出多报, 低出高报。如进口货物不可多进少报, 高进低报一样。否则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4.投保

凡按CIF和CIP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 由卖方办理投保手续。在办理时, 跟单员应根据出口合同或信用证规定, 在备妥货物, 并确定装运日期和运输工具后, 按规定格式逐笔填制保险单, 具体列明被保险人名称, 保险货物项目、数量、包装及标志, 保险金额、起止地点、运输工具名称, 起止日期和投保险别, 送保险公司投保, 缴纳保险费, 并领取保险单。如果发生了货损, 应向承运人或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办理保险时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代位追偿原则;近因原则。

(四) 跟单

“跟单”即制单结汇。出口货物装运后, 跟单员应立即按信用证或合同的规定, 正确缮制全套单据, 包括汇票、发票、装箱单和出口收汇核销单, 并取得海运提单、产地证明书、保险单和检验证书。在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和交单期内送交银行, 办理结汇, 结汇后再去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办理核销手续。

制作审单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要求是“五个一致”, 即单同一致、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货一致、单据与惯例一致。

如果出口的产品可享受国家出口退税, 跟单员须向国税局提交“三单两票”, 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银行结汇水单、出口发票和增值税票, 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内 (远期收汇180天除外) 办理退税申报。

综上所述, 外贸出口跟单的工作可简化为:

三、出口跟单要素的相互关系

在出口合同履行过程中, 以上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 环环相扣,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外贸跟单流程,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会影响其他, 从而影响到出口合同的顺利履行。因此理清和处理好跟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对出口贸易合同顺利履行至关重要。

四个要素中“款”是核心, “货”是重点, “船”、“单”要与之同步, 如果在订船和装运环节衔接不好, 就会导致货物不能及时出运;制单交单不符, 即使卖方严格按照合同交货, 也会导致银行拒付货款, 给卖方造成损失。因此, “款”、“货”、“船”、“单”之间须相互衔接, 协调平衡。具体来讲, 操作过程中外贸跟单员应做好“四排”、“三平衡”。

“四排”是指以买卖合同为对象, 根据合同项下的信用证是否开到, 货款是否收到、货物是否备妥, 按四种情况进行分析排队, 即“有证 (款) 有货”、“有证 (款) 无货”、“无证 (款) 有货”、“无证 (款) 无货”。

“四排”原则是在出口货物排单时, 首先安排“有证 (款) 有货”的订单, 即公司有现货, 并且有信用证 (即买方已开来信用证) 或已收到买方订金、货款的货物, 这样卖方就可早交货, 早交单, 早结汇。其次安排“有证 (款) 无货”的订单, 即收到买方已开来信用证或订金、货款后, 按计划安排货物的采购、生产, 以保证按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日期出货。“无证 (款) 有货”应放在第三位, 卖方应催促买方尽快开证或付款、收到证或款后再出货, 不可先出货后收款, 以降低出口收款的风险。对于“无证 (款) 无货”, 只有一纸合同的订单, 则应排在最后, 视款或证落实的情况再做安排, 如果款或证无法落实, 就只有终止履行合同。

“三平衡”, 即以合同或信用证为依据, 根据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的远近, 结合货源和运输能力的具体情况, 分轻重缓急, 力求做到“货、船、单”三要素的协调平衡和有效衔接, 即及时备货, 提前租船订舱, 按时出货, 及时制单交单结汇。跟单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 跟单员应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尽量避免“货等船”或“船等货”;制单出错或交单延迟;无证 (款) 出货后收不到货款的情况, 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出口的风险。

上一篇: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下一篇: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