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呃逆

2024-08-17

术后呃逆(共4篇)

术后呃逆 篇1

眼科患者术后发生呃逆或者呃逆不止, 不仅影响眼科患者术后睡眠及恢复, 而且会因憋气、用力而增加前房出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因此眼科术后控制呃逆以及相关护理非常重要。治疗呃逆方法较多, 但疗效不一[1,2,3]。临床上需要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护理人员易于掌握的治疗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 笔者采用穴位按摩治疗眼科术后呃逆, 并与牵舌法进行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共收治眼科手术患者共2473例, 其中发生呃逆患者70例, 男37例, 女33例, 年龄46~79岁。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5例采用穴位按摩法, 对照组35例采用牵舌法。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①穴位按摩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者面向患者, 双手中指勾揉位于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缺盆穴, 以酸胀麻为度;指按位与眉梢与目外目比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的太阳穴, 以酸为度;或者用食指用力推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上述三个穴位可联合使用, 持续10 min, 呃逆消失后治疗结束。12~24 h后呃逆若再次发作, 可重复使用上述方法[4];②牵舌法操作步骤:患者取去枕仰卧位, 嘱其放松肢体, 平稳呼吸, 自然张嘴, 将舌头平伸出口, 操作者取无菌湿毛巾包裹患者舌头, 双手捏住舌头及舌前部分, 保持同一水平向外牵拉, 当患者出现轻度不适, 将头随着牵拉方向抬起并指导患者呼出气体, 并尽量延长呼气时间, 持续牵拉20~30 min, 当患者出现恶心等不适时, 逐渐放松牵拉力度, 患者呃逆消失后治疗结束。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穴位按摩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有效率94.3%, 维续时间大于12 h。牵舌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有效率77.1%, 维持时间大于8 h (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

牵舌法组中, 1例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 1例玻璃体切除术后前房出血, 2例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 3例恶心明显而停止治疗。穴位按摩组未观察明显不良反应。故穴位按摩法控制呃逆简便有效, 无不良反应, 患者配合程度高。

3讨论

呃逆是是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 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 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的短促声响, 其发作频率可以在4~60次/min[5]。

眼科患者术后引起呃逆的原因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①手术刺激;②药物如地塞米松、利眠宁、甲巴比妥酸盐、地西泮等都可能引起呃逆;③饮食过快、过饱, 摄入很热或很冷的食物、饮料等;④精神压力;⑤环境因素如气温等因素。呃逆在眼科患者术前或术后均可出现, 以术后为多见, 对患者身心及术后恢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控制呃逆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痛苦, 增加舒适感,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并可提高患者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

由于眼部手术的特殊性, 一般不宜采用双眼球按压法, 此外眼科患者术后呃逆多数为非顽固性呃逆, 故较少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眼科患者老年人居多, 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有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全身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在眼科也很少使用。笔者观察中发现穴位按摩法治疗呃逆, 较牵舌法止呃逆效果明显, 维持时间相对较长, 可维持12~24 h左右, 若呃逆再次发作, 仍可重复使用上述方法;另外,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便于护理人员掌握的特点。

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按摩法、牵舌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眼科术后呃逆70例, 分别采用穴位按摩法和牵舌法治疗, 对结果进行和比较。结果穴位按摩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有效33例 (94.3%)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牵舌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有效27例 (77.1%) , 观察到前房出血、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3例恶心明显而停止治疗。结论穴位按摩法治疗眼科术后呃逆安全有效, 方法简单, 较牵舌法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术后呃逆,穴位按摩法,牵舌法,眼科患者

参考文献

[1]黄英华.肌内注射氯丙嗪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临床观察.临床荟萃, 2006, 21 (6) :398.

[2]梁颖茵, 朱荣兰, 李媚, 等.德巴金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1例分析.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 46 (1) :57-58.

[3]张爱冰, 富作平.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50例.辽宁中医杂志, 2003, 30 (4) :309.

[4]周信文.实用中医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98.

[5]Cymet TC.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iccups:in patients at acom-munity hospitalfrom1995-2000.J Natl Med Assoc, 2002, 94:480-483.

术后呃逆 篇2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呃逆;按压耳中穴;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063-01

呃逆作为一种间歇性收缩运动,多由膈肌产生,临床上多表现为胃气上逆,难以自控。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食管癌术后,若呃逆频繁,极其容易诱发空肠管、胃管脱出,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并可加重术后疼痛,导致排痰无效;而剧烈膈肌痉挛往往容易出现颈部肌肉收缩情况,引起血压异常增高,致使伤口内显现异常出血或血肿现象,切口愈合延迟,由此可见,临床上除有效的治疗方案外,须强化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1]。为观察护理干预在接受按压耳中穴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呃逆患者的应用效果,笔者选取74例于食管癌术后行按压耳中穴治疗呃逆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于食管癌术后行按压耳中穴治疗呃逆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1],其中女性28例,男性46例,年龄34~78岁,平均(59.82±2.56)岁。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讲解、病情观察、教育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由于食管癌根治术创伤性相对较大,术后易产生疼痛,故患者往往易产生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在把握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分析其情志变化情况,强化健康教育指导,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协助其树立治愈信心。②病情监测: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仔细患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施以针对性处理。③环境与休息护理:维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家属探视率,充分保证患者休息时间。④基础护理:食管癌术后,由于胃底、贲门解剖结构出现改变,易破坏正常食管抗反流作用,再加上术后易显现顽固性或暂时性呃逆,诱导胃食管反流,促使胆汁、胃液反流至食管,进而损伤食管粘膜,使吻合口不易早日愈合;所以,护理人员需加强术后巡视,在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择取适当引流体位,并详细分析各引管引流性质、量的改变情况,予以详细记录;一旦患者出现返酸、烧心、胸骨后烧灼痛等情况时,需垫高枕,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循医嘱,施以吗叮啉、雷尼替丁等促胃动力药;且应用药物期间,需详细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予以及时处理。

1.3 疗效判定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为参照,行临床疗效判定。①治愈:治疗1次后呃逆完全消失,于停止治疗后未出现复发情况;②好转:治疗1次后呃逆基本消失,继后伴有再复发情况,于再次治疗后明显好转;③无效:上述临床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接受上述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达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多因术中暴露、食管病变、刺激、压迫膈神经(或迷走神经)、术后疼痛及术后空肠管、胃管刺激胃肠等引起膈肌痉挛,致使胃气上犯发为呃逆。按压耳中穴具有疏肝和胃、解痉止痛之功效,可有效改善脏腑功能,缓解患者痛苦,抑制胃液与胆汁反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但考虑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心理负担较大,故强化临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通过对60例于食管癌术后行按压耳中穴治疗的呃逆患者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组后总有效率达86.70%,且起效时间明显提前,充分提示对呃逆患者推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病情,改善预后 [3]。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干预对接受按压耳中穴治疗的呃逆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与上述研究报道结果一致。临床护理干预作为与临床针对性治疗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病情,从其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等角度出发,不断满足其实际护理需求,使患者身心保持最佳舒适状态。本研究中,通过加强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环境与休息护理、基础护理,有效调整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及时发现异常予以针对性处理,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术后行按压耳中穴治疗的呃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荣.按压耳中穴治疗食管癌术后呃逆的临床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23(09):1783-1783.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9-63.

术后呃逆 篇3

1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7月 ~ 2013年6月行肝胆手术术后并发呃逆[1]的患者2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42 ~ 75岁,平均年龄59. 8岁。诊断原发性肝癌1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5例,肝门部胆管癌5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癌2例,术后第3 ~ 7天出现呃逆,持续时间6 ~ 12小时不等,均经胃复安注射治疗无效。

2治疗方法

2. 1针刺疗法取穴: 以足三里、内关、膻中、太冲、期门为主。寒气蕴胃者加上脘穴,正气亏虚者加气海穴。操作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穴位局部用75% 的酒精常规消毒,用1. 5寸毫针刺入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上针灸治疗仪, 采用密波,针刺强度控制于感觉阈与痛阈之间,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5天1个疗程。同时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法,取穴: 膈、耳迷根为主,实证加交感穴及皮质下穴; 虚证加胃穴及脾穴。方法: 按压时给予一定量的刺激量,实证者刺激宜重,虚证者刺激宜轻,每穴每次按压10下,每日4次,5天为1个疗程。可指导患者自行按压或家属协助按压。

2. 2腧穴注射疗法选取足三里穴或内关穴,实证者予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分等量两侧穴位注射; 虚证者予黄芪注射液1 m L分等量两侧穴注射,行针得气,回抽无血后推注药物,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结果

3. 1疗效标准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判定。治愈: 呃逆停止; 显效: 呃逆减轻或持续时间缩短或间隔时间延长; 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

3. 2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治愈21例( 占75% ) ,显效5例( 占17. 86% ) ,无效2例( 占7. 14% ) ,总有效率92. 86% 。 治愈患者中经1天治愈3例( 占14. 29% ) ,经2 ~ 3天治愈13例( 占61. 9% ) ,经4 ~ 5天治愈5例( 占23. 8% ) 。

4体会

手术后并发呃逆,现代医学多认为是饮食、药物或手术导致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膈肌异常运动所引起,也叫膈肌痉挛[3]。传统医学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寒气藴蓄,燥热内盛,正气亏损,气机不畅引起,而肝脏手术既“祛邪”,同时又易伤正,加上术中出血致血亏气耗,尤伤正气。故以和胃降逆疏肝调阳治疗为主,取胃经合穴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作用,《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曰: “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而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足三里也。”由此可见由胃失合降而导致的病症皆可用足三里来调节。膻中位近膈,又为气会,可理气降逆止呃。内关乃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其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理气宽胸,降逆止呃,与太冲、期门穴配合共同达疏肝和胃、舒膈降逆、平肝潜阳、顺气解郁,调整三焦平衡改善功能。《灵枢·口问》篇曰: “耳为宗脉之所聚”。其中手少阳三焦经循于耳部,支脉入耳中,而三焦经“布膻中, 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因此通过刺激耳部腧穴而达到宽胸理气利膈解除膈肌痉挛以止呃。

穴位注射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化学药物,通过针刺直接刺激经络上穴位和药物对穴位的作用,激发人体抗病能力,改善膈肌痉挛,产生少剂量,高疗效的功效。

术后呃逆 篇4

关键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呃逆,利他林,足三里

呃逆是肝癌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 多见于由膈动脉供血的病灶或病灶靠近膈顶的肝动脉供血者, 也见于由右侧胸廓内动脉供血者。短暂的呃逆不会对人体造成生理性损害, 但频繁或者持续超过48 h的顽固性呃逆会严重影响进食或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导致患者疲劳萎靡不振,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用屏气、喝水、胃复安、奋乃静等治疗无效者, 本院应用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89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9例, 按肝癌诊断标准[1,2],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 术后出现呃逆者, 男64例, 女25例, 年龄28~80岁, 平均年龄52.6岁。肝癌病灶由膈动脉供血者27例, 由膈动脉及肝动脉双重供血者37例, 肝动脉供血者23例 (其中大部分病灶靠近肝包膜膈顶处) , 右侧胸廓内动脉供血者2例。34例患者为第3次TACE术, 31例患者为第2次TACE术, 24例患者为首次TACE术。而应用屏气、喝水、胃复安、奋乃静等治疗方式无效者。

1.2 治疗方法

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感, 治疗用物准备齐全, 选择合适体位, 常用坐位或仰卧位, 注意保暖和体位固定,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感觉和注意事项。用5 ml注射器抽取利他林注射液20 mg, 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位按压后患者有酸麻胀重感后, 常规消毒, 垂直快速进针后稍作提插, 抽无回血即缓慢推注药液, 每侧10 mg, 退针后用消毒棉签轻压以防止出血。治疗1次/d, 本组治疗1次者65例, 2次者24例。

1.3 疗效评定标准[1]

(1) 痊愈:治疗30 min~1 h后呃逆停止; (2) 显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 (3) 有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 (4) 无效:治疗后30 min~1 h呃逆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下或用药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治疗中, 痊愈46例, 显效19例, 有效1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2.1%。

3 讨论

呃逆俗称“打嗝”, 中医称为“哕症”, 多为膈肌痉挛性收缩, 往往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到刺激所致。呃逆是肝癌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 可能由于介入治疗的化疗药物及病灶坏死产生的代谢物质、血管的栓塞缺血等因素影响而引起膈肌充血、水肿或膈肌间接受到刺激产生痉挛而致呃逆。中医辨证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所致, 本组病例属于药物内阻肝胆经络, 肝气失于条达, 横逆犯胃至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又是四总穴之一, 是主治胃之腑病, 经病, 气化病及同胃有关的脏腑器官病变不可缺少的腧穴[3,4]。针刺足三里穴具有理气宽中, 和胃利膈, 镇逆之功能。利他林 (盐酸哌甲酯) 是一种间接拟交感活性的中枢兴奋药物, 能选择地作用于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 促使末梢递质释放, 使血管收缩, 平滑肌松弛;其治疗呃逆的机理可能与其具有兴奋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神经有关, 高级中枢神经的兴奋加强了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调节整合、使膈神经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 从而抑制膈神经兴奋剂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以解除平滑肌痉挛[5,6]。穴位注射, 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 减少了用药剂量和副作用, 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利他林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效果满意, 而且本法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 (10) :929-946.

[2]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14 (3) :259-269.

[3]马秀虎, 邱亚峰, 黄保太.利他林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18) :80-81.

[4]申建中.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恶心呕吐临床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12) :2053-2054.

[5]罗建华.利他林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临床观察.华西医学, 2009, 24 (3) :730-731.

【术后呃逆】推荐阅读:

术后早期07-17

麻醉术后05-10

胆道术后05-14

腰椎术后06-06

术后病理06-17

肛肠术后06-25

乳腺术后07-31

胆管术后08-01

骨科术后08-03

术后治疗08-14

上一篇:病种付费下一篇:草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