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设置

2024-11-2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课程目标设置(精选12篇)

课程目标设置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随之繁荣。同时,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逐步从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 转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 专业核心课程是项目课程建设的首选对象。《国际贸易实务》 (以下简称《实务》) 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应该进行项目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建设要围绕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功能、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方法。其中, 确立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 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向和成效。

通过对《实务》的传统教学目标进行解构, 本文分析了项目课程的不适应性, 并在项目课程设计原则的指导下, 提出课程目标确立的方法及其核心问题。这些方法是:通过选取典型工作过程确定项目边界, 通过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和行为规范确定技能需求和项目内容, 通过分析工作行为复杂度、本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 来确定技能培养的阶段性目标。

传统《实务》教学目标与项目课程的不适应性

在教学大纲中,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教学活动后学生产生的预期行为变化。它是由课程教学目标综述和各章节的教学子目标构成的。常见的《实务》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熟练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的合同条款及与基本业务流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并了解各种国际贸易方式。 (2) 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贸易谈判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和规范缮制各种结汇、付汇单证的能力) 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等的基本能力。

对于《实务》项目课程建设而言, 上述教学目标存在两点缺陷:

所针对的典型工作过程过于宽泛且与贸易实践活动的链接模糊在多数传统教材中, 我们可以看到与图1类似的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图。这是学科课程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流程, 教学目标体系与其密切相关。针对每一工作环节, 如“交易前准备”、“合同签订”等都有教学子目标。例如, 报关环节的教学目标通常是“了解报关的业务规则和程序并掌握报关技能”。但是, 在教学目标体系中, 教学子目标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需求脱节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例如, 报关环节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一般贸易要求完成“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装运货物”, 加工贸易要求完成“合同备案———进口报关———加工———出口报关———合同核销”。由于课时限制, 《实务》教学无法涉及各类监管方式的具体措施, 教学内容仅是报关程序及其要点的简介。“了解报关的业务规则和程序、掌握报关技能”的教学目标成为看似合理, 实际上是无所不包却无一能实施的目标。即使学生掌握了流程和规范, 也不具备查询商品编码、填写报关单、配单等基础技能。这种目标的制定实质上是忽略了具体工作任务而使目标泛化了, 而泛化的根源在于“典型工作过程”脱离了具体的贸易背景, 难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其所需知识和技能, 导致教学目标与工作技能需求脱节, 使学生只获取了知识而难以形成操作能力。

技能培养阶段性目标模糊以上述报关环节教学子目标为例, 报关技能是什么?它是由确定商品编码、填写报关单、计算关税、配置和审核报关单据、填报加工贸易手册、办理减免税手续等一系列子技能构成的综合技能, 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要求学生在《实务》学习阶段“掌握报关技能”是脱离实际的, 而《实务》教学子目标并未明确界定在该阶段学生应掌握哪些报关子技能。这也是《实务》教学目标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项目课程重在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 如果技能培养目标模糊, 项目活动设计就难以有的放矢。我们需要以新的理念重构合理的课程目标。所谓“合理”, 重在符合实际, 强调细化。

以项目课程设计原则重构《实务》课程目标

《实务》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 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相关技能或能力的变化”, 即“形成合乎法则或者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新的活动方式或动作系统”。课程目标需要清晰地表明: (1) 使学生形成哪些新技能? (2) 新技能是否适合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阶段性要求?

确立课程目标的工作主要包括: (1) 选择国际贸易业务的典型工作过程, 分析实际工作任务; (2) 分析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和技能技巧; (3) 根据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以及《实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设置技能培养阶段性目标, 并将目标合理地配置在项目活动中, 形成课程目标体系。

确立课程目标的工作是复杂的, 以下仅就三个工作环节中的核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以供同行参考:

(一) 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应基于一种具体的国际贸易方式, 课程目标可以定位于掌握该种贸易方式的操作技能

传统教学目标所依据的典型工作过程脱离贸易背景导致工作任务和技能培养目标模糊。由于现代国际贸易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 典型工作过程不能从各种贸易背景中高度抽象而成, 而应该从某种具体的贸易背景中适度提炼而成。“适度”就是要使典型工作过程和贸易实践的“链接”更清晰, 经过学习,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能够更快地形成规范的职业技能。

选择具体贸易背景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贸易对象或贸易方式。《实务》选择货物贸易作为贸易背景是不言而喻的, “货物贸易”无需具体化为某种货物。比如服装或电视机的贸易。尽管项目活动可以基于某种具体货物的业务进行设计, 但学生在《实务》课程中所形成的完成典型外贸业务工作任务的技能适用于不同商品的经营。

在贸易实践中, 从业者总是以某种具体的贸易方式进行某一笔业务交易的。如果客观条件允许的话, 从业者也总是从简单的或单一的贸易方式开始其经营, 然后逐步开拓不同的贸易方式, 直至能够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不同的贸易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亦可如此: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掌握数种主要的、常用的贸易方式的操作。

不同贸易方式的典型工作过程及其任务不同, 因此, 《实务》项目课程抽象的应该是某种贸易方式中的典型工作过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实务》项目课程选择哪一种具体贸易方式主要应考虑三个因素: (1) 该贸易方式在我国 (或院校所在地) 的贸易活动中居于主流地位。 (2) 该贸易方式在各种贸易方式中具有基础性质, 即其他贸易方式都会运用到该贸易方式的基础技能。 (3) 该贸易方式相对简单,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从不同角度划分的诸多贸易方式 (如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逐笔售定一般贸易、展销贸易、商品交易所贸易、补偿贸易、加工贸易、租赁贸易、经销或代理贸易) 中, 比较符合上述三点要求的是“一般贸易逐笔售定出口业务”。当然, 不同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实务》以“掌握一般贸易逐笔售定出口业务的操作技能”作为课程目标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的边界缩小并且清晰。比如, 报关的项目边界不是泛化的一切报关业务, 而是明确的一般出口货物的“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装运货物”工作。二是使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清晰对应, 比如, 报关环节申报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法的方式向海关申报货物的出口情况”, 课程子目标可以设计为“使学生掌握海关对申报时间、地点和方式的规范要求, 能够正确配置报关单据”。

具体贸易方式不仅可以作为《实务》课程教学的贸易背景, 还可以直接作为课程目标, 即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贸易逐笔售定出口业务”操作技能, 而非“进出口交易操作能力”。这并不影响教学内容对其他贸易方式的适用性。首先, “一般贸易逐笔售定出口业务”的主要工作是多种其他贸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 许多国际贸易惯例、多项外贸职业技能在不同贸易方式的商务活动中具有普适性, 《实务》课程将其与“一般贸易逐笔售定出口业务”的载体结合起来, 能够使学生既掌握一种具体贸易方式操作技能又学到普适性的基础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 如果针对其他贸易方式开设一些课程, 就能更好地达到“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数种主要的、常用的贸易方式的操作”的专业培养目标。

(二) 技能培养目标应强调树立规范性思维与行为模式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的基本能力”中所说的“能力”,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包括专业、方法及人际沟通的职业能力。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三种能力。比如, 租船订舱环节的任务是“按照装运期要求,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费用租订到适合货物特性、数量和运输要求的船舶或舱位”。要完成任务就需要具备了解租船订舱程序和手续、掌握运费计算和填制各种运输单据等专业技能;需要具备寻找船源信息并做出取舍的方法能力;需要与承运人建立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人际沟通能力。后两种能力的重要性有时甚至高于专业能力。《实务》学科课程偏重培养学生“掌握租船订舱程序和手续、计算运费和填制运输单据”的专业能力, 而项目课程却将三种能力都作为课程子目标。

专业能力本质上是按照职业规范进行操作的能力, 方法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融入《实务》课程, 一直是项目设计的难点, 原因之一就在于方法与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构成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和外化的随机性, 它们在项目活动中不一定会按照设计者的思路外化为某些行为。解决方法之一, 是把遵守和理解行为规范作为方法与人际沟通技能培养的目标。例如, 在行动领域中完成“与承运人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工作任务, 不能单纯依赖工作者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 而必须制定诸如“在与承运人初次接触时要树立本公司的良好形象”、“在日常业务联系中始终尊重承运人、对其提出的问题应尽快答复”等工作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个体行为。当工作规范被个体内化为其行为模式时, 其人际沟通能力就达到了工作任务要求。在学习领域中亦如此, 把遵守行为规范作为方法与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目标, 可以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

《实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应重视培养学生遵守行业和职业规范。课程目标应该体现“使学生具备规范操作进出口交易的能力”的要求、并将规范在项目活动子目标中进行细化。将规范性思维和行为模式作为《实务》项目课程技能培养的目标, 符合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规律———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被他人认可的前提, 首先是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的规范。

(三) 确立技能培养阶段性目标应重点培养认知技能

《实务》学科课程教学重理论, 轻操作, 在实训、实践活动中常常出现知识向能力迁移的障碍, 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针对此问题, 现行的《实务》课程教学目标体系要求学生看懂信用证、熟练填写报关单、缮制商业单证、运用国际市场营销知识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和预测,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是, 由于《实务》课程通常开设较早, 因此, 这类教学目标忽视了《实务》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也忽视了技能培养的阶段性特点, 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例如, 要求学生在《实务》学习阶段正确填制报关单, 需要讲解出口货物报关单47个栏目的填制规范并进行填单训练, 这些教学目标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也是《实务》课程有限课时所难以达到的。因此, 在《实务》课程学习阶段也难以要求学生正确缮制商业单据或进行营销策划。

出现上述非理性技能培养目标的原因, 在于我们对操作能力的理解存在误区。操作能力可以被理解为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了完成任务, 我们需要有识别、分析问题的能力, 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以及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例如, 为了完成填制报关单的任务, 需要具有对业务类型和海关监管模式的识别能力, 根据报关单类型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要具备将信息转化为文字填写到报关单栏目中的实施能力。“正确填制报关单”的操作能力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将信息转化为文字填写到报关单栏目中”, 操作能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施能力。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即是培养其对任务或问题的认知、分析、决策、实施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阶段性特征。劳耐尔“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个体的职业能力发展必然经历从新手到有进步的初学者、内行行动者、熟练专业人员, 直至专家的过程。从新手到初学者的能力变化体现为从了解规则上升到解释事实。在《实务》教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从新手向初学者发展的阶段, 培养他们技能目标的重点应是对外贸典型工作过程、系统运行规则、岗位行为规范的认知技能以及对常见业务现象的分析技能, 而非外贸业务过程所有环节工作的实施技能。例如, 在报关环节, 应要求学生熟知“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装运货物”的工作流程及规范、熟知单证员或报关员或代理报关单位必须具有正确填制报关单的技能、业务员或跟单员应具有提供报关单各栏目所需信息的技能。填制报关单不是国际商务专业新手的技能目标, 不应作为《实务》课程的子目标, 而是报关员新手的技能目标, 应作为《报关实务》课程的目标。

总之, 在确立课程目标的复杂工作过程中, 应该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从实际出发, 按照工作规律和教育规律进行目标的设计, 其中, 应特别重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关联度、知识向技能迁移的阶段性规律。唯有如此, 项目课程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落到实处。

摘要: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进行项目课程重构, 首先面临如何确定课程目标的问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各项工作的方向和成效。在确定课程目标时, 应该通过选取典型工作过程以确定项目边界, 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以确定项目内容, 通过分析本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 以确定项目技能阶段性培养目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设置,项目课程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邓泽民, 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 2004, (8)

[4]向丽.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J].职教论坛, 2008, (16)

课程目标设置 篇2

摘要:新课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有明确的指向性。文章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的基本步骤四个方面的探讨,以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等提出充满新意和较为完整的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依据新课标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作为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步,设置好教学目标,重视课前的目标预设,按照目标要求精心打造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保证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新课程理念的达成和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以及在设置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的探讨,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

201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有关教学目标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通过对以上《新课标 》中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描述,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它是基础目标,是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它是关键目标,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桥梁,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技能的形成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它是终极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当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经历的过程、形成的方法都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时,教学就会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健全发展的终极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体能发展目标是体育教学核心目标,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教师身体运动影像,通过听觉感知教师讲解运动的原理与方法,最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实践操作将运动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具有切身体验的身体知识与可观测的运动技术,最终实现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主体还是运动技能目标,运动理论知识与身体知识则为运动技能目标服务;情感目标包含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从心理学理论分析,情感可拆分为二个具体的内容:心理与社会适应,而心理又可分为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包含注意、记忆、意志、情绪、态度、兴趣等,这部分内容可与课程标准的“运动参与”相对应。而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可合为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它是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教学目标一旦确立,就会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以及教学方式的选用和创新、教学评价的建立等产生影响。

(一)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向导

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结果,对体育教学过程起着引导作用,使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有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成功的教学目标除了明确的陈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定势,同时能使学生明确教师的主要授课意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设定技能的明确与否对教师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起着自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体育教学目标定向正确,即可以获得正向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定向错误,则只能取得负向的教学效果。一名好的体育教师总是能在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而正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影响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激励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

目标是激发人们动机的诱因。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鲁姆在其《工作于激励》一书中提出新的激励理论——期望值理论,认为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激励力量=目标价值x期望概率。也就是说,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此目标的激发力就越强。体育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师指明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预期成果,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体育教学目标的不断实现还会使教师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促使教师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可以引领教师努力地工作;同时,体育教学目标也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达成的标志,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学习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学生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学生受到鞭策。所以,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制约着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体育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体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具有规约的作用。体育教学要取得怎样的结果?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再达到怎样的结果?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这些都要靠制定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预先规定了体育教学的大致进程,体育教学的展开过程就是体育教学目标得以一一实现的过程。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中的信息反馈,能有效地调整和纠正体育教学中的偏差,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能紧紧围绕着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一切教学活动以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准则,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加快教学进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学实践结果的测定和评价提供依据

对教学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价的标准是来源于教学目标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展开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客观,是进行正确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一节体育课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那么本次课就可以被认为是较理想、有效果的教学。如果通过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从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容易使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综合分析和改进,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程度也正反应了他们学习的实际水平。总之,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课程教学也应体现这一核心理念,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应以这一核心理念为依据。然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置学生于被动从教地位。在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或内容标准里面,都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课堂教学活动中平等的首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对学生地位的尊重,而且是从深层次表明体育教学意义发生了变化,最终使学生明白教学目标是学生自己学习运动技术、促进和维护身心健康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课前设计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师的责任,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课时教学目标表述时主语应该是学生。

(二)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依据

新体育课程标准依据课程目标划分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划分水平目标,从而构成了:课程目标(具体化)——领域目标(具体化)——水平目标的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水平目标的具体化是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又分不同课时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首先确定教学任务后,同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比例,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是依据大纲规定的基本教材和学时比例来确定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课程是依据课程目标,确定四个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确定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由水平目标的内容标准逐一对应选取适合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水平教学计划。体育课程的水平计划是以单元教学计划形式构成的。课时计划是单元教学的片断,若干个课时计划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时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的功能价值、学生的需要层次、可得教学资源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其中有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质培养目标,并依据单元教学计划目标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目标。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和设置依据的了解,现在我们借鉴一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步骤来设置体育教学目标:

(一)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是指把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或者是应该取得发展的心理品质具体化、结构化。即在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确定不同阶段的分目标,根据各分目标的最终要求,进行下一层的目标分解,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分别将目标分解到1——6水平阶段,每个水平阶段都分别设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指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可操作、可评价的各种教学任务。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运动项目的具体的体育活动,通过任务分析就使原本抽象的教学目标变得清晰、具体和便于操作。例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课中运动参与的目标是: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在对其进行任务分析时,水平一阶段的运动参与目标就更加具体: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

(三)起点确定

起点确定是指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的运动技能、知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学生的已有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现有的运动技能、知识和心理水平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是否能够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应有的发展。任何教学都必须确定教学的起点,这是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例如,在 3 水平五高中阶段对篮球技术的学习,需要先了解学生在水平一至四阶段学习篮球基本技术的情况,然后才能在学生的已有水平上施加影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篮球的技术水平提高更快。

(四)目标表述

目标表述是教学目标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将已经构想好的教学 目标表述出来即形成文字,才能称之为规范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教学活动确定方向,才能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表述出来的教学目标要具有有效性、可行性、普遍性。目标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目标表述时应注意主语是学生而非教师,因为教学的效果是以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为评价依据的,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在以往的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通过本次游泳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漂浮滑行技术”。这一陈述不明确、不具体、不规范,缺少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条件和最低标准。我们应将这次课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行为主体)通过本次游泳课的学习,能够在没有任何辅助条件的情况下(行为条件),蹬边俯卧滑行(行为动词)至少5米(表现程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设置依据、设置步骤,能帮助广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设置适合的教学目标,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具实效性,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原动力。参考文献

课程目标设置 篇3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目标定位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毕业生就业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很茫然,学了几年不知干什么,随着更多的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与此现象相反,大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很难找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推动电子商务的人才。很多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电子商务教育,研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这些现状说明,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存在着错位。因此,如何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成功对接,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的重要课题。

2.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1)创新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灵魂。电子商务的历史就是不断尝试失败、转型、成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百度、雅虎,搜狐、新浪、阿里巴巴等网络企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没有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是按照当初的商业计划书做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以理论为基础,锻炼实践能力,把学生充分溶入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商务活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的核心和本质。电子商务专业究竟是管理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一直不是很明确。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层和管理层,需要的具有宽视野、复合型的商务人士。所以应传授学生三方面的商务知识:传统商务知识、现代创新商务知识、从传统商务向现代商务转型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是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本质。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从事商业活动的基础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务技术运用的成份越来越高,网站建设和运营技术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崛起,在电子商务教育中商务技术应用教育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性。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手段是电子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从事商业活动的基础和手段。

(4)实践能力是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电子商务教育形式层次很多,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应该是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要将电子商务教学与企业的电子商务实践紧密结合,要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培养出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以上对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具体创析,将课程体系按“大专业、小方向”区分具体的培养方向,并以此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能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见表1)。

具体地说,一是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务方向,培养学生具备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其中信息技术方向主要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商务方向的实质内容是网络营销。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宽基础上突出了不同特色,更好地实现了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基于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人才,为了突出技术应用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的确立中就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在保证了必须的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且建立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模拟实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有计划分阶段的逐步形成,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专门人才,因此,构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电子商务培养目标的正确途径。但在教育过程中,还有很多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课程目标设置 篇4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1957年, 首设于北京体育学院, 创办该专业的初始目的是为我国当时并不发达的各级竞技体育训练队伍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1], 经过多年耕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体育领域内一个重要专业。然而, 从该专业创办伊始, 就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点。为此,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院校在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2]。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述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 本文拟通过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调研, 探讨该专业创办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提高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推进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增强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力, 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为研究对象, 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的有关文献和著作20余篇, 收集了2012年以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为本文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2.2.2 比较分析法

对我校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2.2.3 访谈法

对我校体育学院的三名老师进行访谈, 听取他们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看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部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比较合理, 从学生的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及毕业生具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运动训练专业素养和较高的运动技能, 这一目标与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但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着重强调了培养一种能够从事基层运动队、各类院校和体育俱乐部等单位的运动训练、管理、竞赛组织和指导工作的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教育部专业目录提出培养一种掌握现代科学训练, 能够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显而易见, 教育部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2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模块划分及学分、学时比例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主要分为五大模块, 分别为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横向上,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中“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所占学分比重最大, 占到了总学分的一半以上。而“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所占比例极小, 共占总学分的百分之十左右。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中有明确提出“培养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体育人才”, 然而在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模块”所占比例过小, 难以保证该培养目标的实现。运动训练专业的根本特征是“竞技突出”, 这是运动训练的本质所在, 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 运动训练专业就失去了其专业特性而成为了其他东西。所以, 为了体现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技能突出”, 这就更需要加大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比重。纵向上, 2012-2015年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的五大模块中“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变化较大, 而“通识教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几乎没有变化, 其中对“专业课程模块”的学分调整尤为显著, 从2012年的55学分 (占总学分的36.7%) 调整到2015年的84学分 (占总学分的51%) , 占到了总学分的一半以上。表明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来重视专业基础的学习与提高。而“专业技能模块”从2012年的11学分 (占总学分的7.3%) 调整到2015年的5学分 (占总学分的3%) , 其学分比重进一步下降, 表明对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这与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1.2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现行课程设置不能完全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4.2 建议

4.2.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 应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以人为本, 压缩重复内容, 整合必修课程。

4.2.2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大“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比重,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德甫.对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指导思想的分析和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36.

[2]黄荔生.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2 (12) :48.

目标设置误区应对方法 篇5

(二)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注重长期培育的文化理念,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塑造企业独特的个性,整和企业的各种资源,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精心设计,长期坚持,认真维护,全员参与,使企业文化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建构文化训练管理制度。企业要有一套文化训练管理制度来强化和引导员工行为。除了集中培训以外,企业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企业文化达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在用人方面,要转变观念,注意与企业的适合程度,不要过分注重学历与文凭。只要不适合企业的岗位,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那都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那就是企业的人才。

(四)目标制定出来大家一定要协商,很多企业把目标当作任务去经营,这样工作就出现只有上对下的要求,没有下对上的反馈,无法达到一种管理学上的平衡。员工不参与,那么目标就变成老板的目的。员工积极性不仅仅是感性的激情,更需要理性的激情。

课程目标设置 篇6

关键词:思想;季节性;教学目标

经过几轮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对我思想触动很大,现就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谈几点想法: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体育课应该教什么?以前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注重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教学转变为重过程、重体验,轻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我认为体育课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它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2)促进人的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发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3)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学会坚持、团结、合作等优秀的品质。(4)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学是先设定内容后确定目标,原因是我单纯注重“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例如,这节课我要新教授“前滚翻”,那么我就可以想一想经过“前滚翻”练习可以给人体带来什么益处?既然是可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所以它自然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然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要先确定目标,后根据目标来设定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是多项内容同时供同学们学习。例如,本节课我要提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同学们的有氧耐力”,那么我的教学内容则可以设定为中长跑、小足球、小篮球等,同学们喜欢哪项就可以选择学习哪项,这样既迎合了学生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标,不像以前的体育课内容那么死板,但是教师怎么来监控一堂体育课,学生的安全性、健康性、系统性、发展性在哪里?表面给人的感觉,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很强的随意性。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究竟该怎样来确定呢?首先目标的确立要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目标的确立要有系统性、发展性,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季节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诸多因素,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安全性、健康性:这是我们体育与健康教学课最主要任务,也是体育课永恒的主题,如果目标的确立违背了这两项原则,那么它就失去了一堂体育课的真正价值。例如,你在一堂体育课中设立了多项教学内容,过于繁杂,供同学们同时选择学习,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的内容,那么其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怎么去监控?科学的练习方法,教师同时怎么去兼顾和指导?学生能不能做到科学、健康练习?如果长期进行违背科学、健康的练习,会不会导致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形?内容是否符合青少年心理认知水平规律?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2.系统性、发展性:任何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身体机能的提高都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在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有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目标,前后的目标在衔接上要自然,在设置体育课具体目标时应当考虑到目标实现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例如,本学期我设置了两个大的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2)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那么就要根据学期目标来考虑内容的设置和设置周期。首先要考虑内容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可以通过中长跑、足球、篮球等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来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则可以通过基本体操、小游戏等内容的学习和练习来实现;其次具体到一堂课中则要考虑内容的合理搭配,要考虑到上下肢的搭配,要考虑到运动量大小的搭配,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相互的迁移性,还要考虑人体的某一机能提高和形成动作动力定型的周期性等诸多问题。

3.季节性、年龄性特征: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季节性因素,冬季可以安排有氧耐力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中长跑、小足球、跳绳这样的项目,夏季可以安排提高身体灵敏性、协调性为教学目标,其内容可以设置为技能、体操、小游戏等;另外,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是发展人体什么素质的最佳时期。例如,速度素质的训练,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10~13岁速度发展最快,女子10岁后增长,那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其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以发展速度为主,而力量练习等就可酌情考虑。

4.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整个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到学生身体发展的全面性,要注意根据学年或学期目标设置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思想。例如,通过体育课教学目标要促进学生上下肢的协调发展,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运动参与愿望、知识技能学习程度、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等。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1.

[2]周登崇.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5.

[3]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有限集团公司总校)

课程目标设置 篇7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性职业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它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意义重大。所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素质本位的, 在专业技术、经营业务、智能操作等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型实用高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达成其目的的主要途径。总的来说,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是要培养有人文气息、有艺术气息、有通识眼光、有技术应用的人, 不仅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 而且使学生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更丰富的技术内涵以及更能适应社会变迁的竞争力, 还要学会关心和协调发展的精神, 即培养博雅的素质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那么, 作为高职教育中必修性通识课程的体育课又应如何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呢?下面我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体育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模式及课程特色

1.1 体育课程设置目标

高等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职业性教育, 它将学生的特长逐步发展为一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课程安排情况。职业教育要求有目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因此,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之普通本科类院校更加具体和明确, 表现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注重对学生体能和耐力方面的训练, 积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二是在开展主要课程的同时, 还开展了一些补充性选修课程, 如保健按摩、健身舞、运动准备动作等,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锻炼的方法, 强化运动意识, 养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及特色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模式主要以“兴趣为主, 分班授课”的方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 积极发挥学生的运动特长, 以兴趣和特长作为体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班级, 如篮球、乒乓球、武术、综合、健美操等。体育课程设置按照学生本位的思想, 采用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训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特色。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职院积极推动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 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来看,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仍有很大的发展与突破空间。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在课程设置上, 体育必修课中没有突出项目重点及难点, 没有专门考查学生整体耐力素质及体力水平的体育课程项目;②体育课程选择缺乏针对性, 没有明确的选课原则和方案, 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③课程教材过于陈旧, 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没有体现出新型体育教学理念;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特点;⑤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投入的资金、器材、场地设施等满足不了学生锻炼需要。

3 高职教育体育新型课程设置思路

3.1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方向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逐步普及和完善, 高职教育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2-2008年国务院、教育部等联合下达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决议, 这直接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个核心,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育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学校应紧随社会发展方向, 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 学校要科学选择和整合授课内容,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积极寻求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3.2 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专业设置选择课程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以适应学生专业培养方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2.1 伏案型专业

此类专业在高职院校较为常见, 主要包括文秘、工商管理、会计以及计算机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长期从事室内办公, 长时间坐着办公, 缺乏体育锻炼, 容易出现颈椎疼痛及肩周炎等疾病。因此,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健美操、武术及跆拳道等项目, 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 防止关节性疾病的发生。

3.2.2 站立型专业

这类专业长期从事站立形工作, 如护理、旅游管理、数控以机电点等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在工作时, 长期站立, 容易因器官负担过重, 而出现下肢淤血、静脉曲张等疾病。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授课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项目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 如慢跑、骑车、竞走等。

3.2.3 运动型专业

这类专业长期从事运动型工作, 如营销、汽修、农林、园艺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一般劳动强度较大, 容易加重心肺器官的负担, 引发心血管类疾病。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可以加入一些力量和耐力等方面的锻炼项目,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如长跑、排球。足球等。

3.3 注重培养能力, 塑造高素质复合人才

就体育课程设置而言, 应注重学生在必修课中提高体质和耐力项目上能力的培养, 以增加心血管系统和肺活量的功能, 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还需要多方面工作:定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 包括体育卫生、心理调节、运动损伤处理、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结合实际专业开发新内容, 如办公类专业、站立类专业、运动类专业等, 可开设体育按摩、气功、自我足疗法和适合大众的体育项目, 并了解一些社会体育第三产业的常识。同时结合学生将来进入厂矿企业的具体情况, 掌握一些社会体育项目和大众体育活动的比赛方法和组织手段, 如拔河、棋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 多方面提高学生能力, 也对未来活跃企业体育活动和自觉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打下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①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要顺应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潮流, 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②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开设、师资、场地、设施等情况, 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③体育评价要体现对培养体育受好的积极作用。体育评价要做到课内、课外并重, 注重体育过程的评价和健身能力的评价。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承担着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中, 人才培养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就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体育,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3) .

[2]成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3 (04) .

[3]张骏, 李靖.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

[4]张杰瑜, 刘荣富, 徐晶晶.高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0 (25) .

课程目标设置 篇8

2011年,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8%, 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就等于创造了近3000亿元的经济价值。物流业产值每增加6.06个百分点, 可以带动服务业产值相应增加约1个百分点。可见, 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 物流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 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伴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物流业的蓬勃发展, 国内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 中国的物流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因此, 我国已经将物流人才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服务产业, 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 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大, 而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从业人员队伍。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校物流学科建设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从1993年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 自2002年起教育部正式批准普通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截止2011年底, 我国已有414所高校、5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1000多所中专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我国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体系。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迫不及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 国内外的学者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也没有清晰的表述其内涵。比如综合能力、转移能力、通用能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概念都曾被用来定义过个体的就业能力。从内涵上看, 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就业能力联系起来, 从而总结出就业能力概念;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影响个人获取就业机会的因素结合起来, 从而归纳出就业能力概念。现阶段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就业能力概念是由Harvey在2001年提出的, 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

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的文献看, 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观点, 这些观点都试图去清晰的表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是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彼得?奈特 (Peter Knight) 和曼滋?约克 (Mantz Yorke) 共同提出的, 简称USEM模型, 该模型是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两个维度构建的。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由专业知识的理解力 (Understanding) 、通用和专业技能 (Skills) 、自我效能 (Efficacy beliefs) 和元认知 (Meta-cognition) 四大要素组成, 这四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形成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运行, 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 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目前, 比较被广泛认同的对物流的理解是: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一个方面, 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些基本能力有效的组合便能合理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产业属于广义上的第三产业, 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 是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也是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为一体的聚合型产业。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 笔者认为,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是指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 有效地组织人力、资金、物资与设备、技术、信息等物流资源, 协调物流的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 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控制,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继而完成物流任务的活动。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和英国学者彼得·奈特、曼滋·约克提出的USEM模型的基础上, 笔者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元素模型 (表1) 。

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创新性。

“物流”的概念引进中国已经有20年了, “物流热”也已经持续了10年, 而且势头不减。物流学科既是一门新兴学科, 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是以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学、运筹学为基础的应用学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化教育比较晚, 与之相关的教学经验也很匮乏。很多高校是在原有的相关管理专业 (例如工商管理) 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物流管理的相关课程, 或者是把同类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之后当作自己的培养方案, 甚至有些高校是照搬照用, 缺乏创新性。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课程学时安排上都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差, 缺乏科学性, 系统性、连续性,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2. 课程设置中特色课程设置不明显。

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建设比较成功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定位。精准定位专业特色一般要注意三个问题:差异性、价值性、可行性。而数量众多的普通高校, 培养方案制定的过于宽泛, 侧重点不突出, 特色课程不明显, 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 无法在就业中占有优势。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离。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因此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目前,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上, 大部分的高校都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例如专业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很低;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简单, 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与所学理论之间相关性不强等。同时, 部分高校不重视物流实习基地的建设, 也不积极的创造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机会, 这样便造就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离。

4.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

我国高校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 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有些高校设置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但这仅仅只是形式,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简单, 实践教学的各环节之间不能良好衔接, 彼此之间相互脱离, 致使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毕业生也无法直接上岗就业。

四、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在《关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原则, 笔者构建了详细的、可执行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内容如下。

1. 以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五大模块。

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块由五大模块构成, 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教育课, 也是高校各个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 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 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共设置28个学分。具体如表2。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就业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比如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四科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心态、自信、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

(2)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 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的综合性核心课程, 能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专业基础课程共设置50个学分。具体如表3。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做铺垫。这一阶段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打下基础, 并在其中贯穿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个人能力。比如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四科主要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管理沟通这门课程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3) 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理论、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 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专业核心课程共48个学分。具体如表4。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例如, 物流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采购与供应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这些课程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物流管理能力。

(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科的统称。专业选修课程一般由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确定。如果学校认为部分学生有能力和兴趣完成某一专业课程, 而该课程又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该能力或兴趣, 又不是必需作为所有学生知识成长一部分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 每个学生可以选修4-6门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应该随时更新, 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专业选修课程共18个学分。具体安排参见表5。该课程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与完善培养个人能力。例如,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及提升了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物流管理能力, 也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专业实践课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它要求学生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因此,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构建应根据当前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结合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 来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的时间, 并且制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案。

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要贴近生产和管理一线, 可以在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或者是校外实践基地进行, 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最佳模式是与企业结合, 双方共同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共44个学分。基本内容如表6。该课程设置主要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总学分为188个学分, 各课程模块的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如图2。由图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学分比例是完全符合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在《关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2.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 高校教学既要重视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的讲授, 也要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沿, 更要重视学生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 本文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原则。只有培养目标界定清晰, 才能创造出适宜的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是多对多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一门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这种多对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错综复杂但具有递进式的关系。例如, 管理学这门课程既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人员管理能力, 也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人际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终生能力, 是必须的基本能力。

五、结论

首先,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一种复杂的就业能力, 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那么这是永远不够的。要想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话,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这样一些实践活动, 比如说定期的举行物流企业家演讲活动, 让学生与企业家互动, 以便更好地了解物流的相关知识;举行物流设计大赛, 让每个学生参与, 加强他们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获取物流相关证书, 如物流师证等;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等一系列专业实践。

其次, 课程设置需要与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匹配, 而每个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 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随着最新的趋势适当、适时的进行调整与完善, 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最后, 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双师型”比例;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最佳模式, 也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最佳途径。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 企业供应链延伸。在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 物流贯穿了整个链条, 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迫不及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就业能力,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史秋横, 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48-56.

[3]祝凌曦, 汪晓霞.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张红丽.面向应用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物流科技, 2011 (8) :16-20.

[5]吕玉兰.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院报, 2011 (3) :86-90.

课程目标设置 篇9

关键词:思想,季节性,教学目标

经过几轮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对我思想触动很大,现就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谈几点想法: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体育课应该教什么?以前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注重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教学转变为重过程、重体验,轻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我认为体育课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它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2)促进人的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发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3)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学会坚持、团结、合作等优秀的品质。(4)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学是先设定内容后确定目标,原因是我单纯注重“竞技体育技能的传授”。例如,这节课我要新教授“前滚翻”,那么我就可以想一想经过“前滚翻”练习可以给人体带来什么益处?既然是可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所以它自然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然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要先确定目标,后根据目标来设定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是多项内容同时供同学们学习。例如,本节课我要提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同学们的有氧耐力”,那么我的教学内容则可以设定为中长跑、小足球、小篮球等,同学们喜欢哪项就可以选择学习哪项,这样既迎合了学生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标,不像以前的体育课内容那么死板,但是教师怎么来监控一堂体育课,学生的安全性、健康性、系统性、发展性在哪里?表面给人的感觉,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很强的随意性。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究竟该怎样来确定呢?首先目标的确立要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目标的确立要有系统性、发展性,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季节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诸多因素,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安全性、健康性:这是我们体育与健康教学课最主要任务, 也是体育课永恒的主题,如果目标的确立违背了这两项原则,那么它就失去了一堂体育课的真正价值。例如,你在一堂体育课中设立了多项教学内容,过于繁杂,供同学们同时选择学习,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的内容,那么其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怎么去监控?科学的练习方法,教师同时怎么去兼顾和指导?学生能不能做到科学、健康练习?如果长期进行违背科学、健康的练习,会不会导致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形?内容是否符合青少年心理认知水平规律?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2.系统性、发展性:任何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身体机能的提高都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在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有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目标,前后的目标在衔接上要自然,在设置体育课具体目标时应当考虑到目标实现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例如,本学期我设置了两个大的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2)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那么就要根据学期目标来考虑内容的设置和设置周期。首先要考虑内容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可以通过中长跑、足球、篮球等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来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则可以通过基本体操、小游戏等内容的学习和练习来实现;其次具体到一堂课中则要考虑内容的合理搭配,要考虑到上下肢的搭配,要考虑到运动量大小的搭配,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相互的迁移性,还要考虑人体的某一机能提高和形成动作动力定型的周期性等诸多问题。

3.季节性、年龄性特征: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季节性因素,冬季可以安排有氧耐力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中长跑、小足球、跳绳这样的项目,夏季可以安排提高身体灵敏性、协调性为教学目标,其内容可以设置为技能、体操、小游戏等;另外,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是发展人体什么素质的最佳时期。例如,速度素质的训练, 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10~13岁速度发展最快,女子10岁后增长,那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其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以发展速度为主,而力量练习等就可酌情考虑。

课程目标设置 篇10

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几大主要弊端

当前,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的枯燥和乏味,令许多大学生和家长痛心疾首,很多学校开展体育课,只是简单的做一些跑步、拉伸等简单的体育活动,根本没有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这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一定的惰性,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由于一般趣味性的体育项目都带有竞技性质,比如篮球、排球等,学校考虑安全因素,往往少开、不开。至此,使得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全局工作中“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受传统体育教学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认为体育就是为了达标,很多学校把体育课上成了体质健康测试课,本末倒置,功利色彩严重。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大弊端。

1.1 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体育课程的设置没有新颖性,缺乏趣味性,总是跑跑跳跳难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践体育课程活动当中,由于体育教师往往只单单重视学生生理运动是否已达标,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非常欠缺,因此导致学生往往带着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进行体育练习,这不仅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方面以及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布置教学场地器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用心去让每个学生能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大学生由于受专业课程的压力随之增大,生怕浪费时间,整天就是看书做作业,但无暇顾及身体健康与否,造成成绩一路下滑。因此,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用信任、鼓励、表扬等方式来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自信中释放压力。减压最好的办法就是体育锻炼。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在注重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将体育专业书本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1.2 教学项目被割裂

随着世界体坛运动的跳跃式发展,高校体育也呈现出摇摆式的发展模式,各项体育教学项目以多以分散式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不是在学项目,而是在学一个个被拆分的技术,使得体育本身具有的人文属性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如何抓好专业体育项目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都缺乏较为专业的评价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数量与专项能力存在缺口;缺乏教材,评价测试手段有待完善;比赛是培养兴趣、激发锻炼主动性的关键;引导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各级校队;消除体育教师对于意外伤害事故的思想顾虑等是体育教师现在所面临的五大难题。

1.3 体育评价应试化

体育考试是评价学生体育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于唯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的痛恨,各级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针政策,然而,体育考试仍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现象。那就是越临近体育考试越是“恶补”,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这些做法颇有些“应试”的影子。大多数学生天生喜欢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条件。要培育专门的体育师资,提升教材的规范化和体育课程的科学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他们锻炼,不能只去应付体育考试。身体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培养孩子热爱运动,养成运动习惯方面入手。教育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的对其进行强化、教化、重复。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专业体育教育人才目标进行实施和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优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改革,其二则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革新。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渡到专项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的体育课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受到驱动机制的影响,具有应试倾向,因此我们所要改变的体育课程的形式,实际上则是为改革体育课的驱动机制,让体育兴趣成为驱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要动力,推动专项体育课,以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据此,率先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从而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变革,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2 课程创新,实现多元体育教育改革的优质发展

课程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体院应以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自主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活动课程、自主评估课程。凝练出“全人教育”的课程目标,构筑“生本、一体、多元、综合”的体育优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探索课程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等三大板块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体育课程创新带来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元优质发展。学校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合理开设体育基础课程、拓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加快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创新体育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加大体育课程整合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积极探索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学校层面,体育课程改革包容三项内容:一是体育创新课程实施,通过课程、教师、学生和环境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二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三是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丰富体育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体验及感悟,提高思维的敏感度和流畅度,提高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学校应从学生培养目标、成长方式和学生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构建科学地校本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作为学校一名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挖掘课适合当代大学生锻炼需求的体育课程资源,调动师生参与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3 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释放体育课程新活力

在体育课程引领、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等六大方面作为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各高校体院校领导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者本色。教育局应及时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材调研,鼓励学校对体育课程计划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管理,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课程评审认定,并鼓励学校引进和开设国际体育课程,与此同时,结合提升高校所要求的素养工程,从学生评价到课程评价入手,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重结果”忽视“重过程”的做法,引领学校开发、利用、享受体育新课程,创建具有生命活力体育课堂,从而形成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

4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及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特色发展道路上,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起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契机,重点改革开展游戏和运动想结合的体育教学,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要机遇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权利。榆次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课要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实行体制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三围目标,推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积极优化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应及时以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依托现代化科技教学资源优势,深度推进现代体育教育制度建设,深度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基层改革,以体育专业目标培育创造性体育人才,完善学校内部完善课程治理,实现体育教育的高端化、集聚化、多元化。

5 结语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生命是教育的基础,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忽视身体就是忽视生命。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并不止于强身健体,参加体育运动对高校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体育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学会尊重规则和权威,令他们较快社会化,为未来的成功打好基础。正如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一句名言所说:“健康的身体孕育健康的灵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体育自身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体育的竞技因素,人们更关注它的结果,而忽视了体育对人的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姝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2]蒋健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专业化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潘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刘兵.“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5]张丽娜.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6]宣蒙蒙.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7]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8-31.

让目标设置公平化 篇11

流程对绩效的影响

如果从工作流的角度去看待足球比赛的话,前锋的工作就是射门,中场的工作就是防守断球并且通过组织把球很好的传给前锋,就是说中场工作的结束就是前锋工作的开始。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场没有完成它的工作,那么让前锋的工作如何的开始?如果从量化考核的角度来考虑,教练可能要求前锋这场比赛射20次门,进2个球,那他可能完不成射门的任务;如果依据量化考核,前锋很明显的没有完成他应当完成的任务;如果教练因此而将考核的评定结果为差,那么前锋是不是替人受过呢?我们在对某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标准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其他工作对此工作完成效果的影响呢?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发生在组织架构中同一层级的工作当中。

忽略了这个问题,就将激化同事间的矛盾。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主导事情的发展,也没有人愿意去承担本来不是自己的责任。由于工作结果并不是员工自己所能左右的,而又可能替别人承担过错,因此将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这又将衍生出管理中的新问题。

任何的一项工作,只是整个工作流中的一个环节,要保证整体的工作完成,首先就需要保证整个工作链处于一个相同的运动速度。这就如同流水线一样,要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速,才能够保证整个流程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也就是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完全对接的基础。没有工作的完全对接,量化考核根本也就是一种空谈,因为决定结果的并不是员工自己,还有其他工作环节的影响。这种工作的延展性,也要求量化考核不能把环节工作单一的进行衡量,而应当全流程的考虑问题,否则将使得考核失去公平性。解决的方法在于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以及团队的构建模式的变革。

结果导向思维模式的变革

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的发展同近些年目标管理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在企业越来越关心目标是否达成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目标的达成,因此形成了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实现管理,而不是对目标的管理。但在现实中,我们已经过于的强调了目标,而忽视了目标管理的真正含义。另外由于过于强调结果而导致在目标的设立上,只重视最终目标而忽视了过程目标。而事实上,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是需要把目标进行分类的,主要的目标类别有核心目标、指标目标、责任目标、项目目标。目标有不同,那就需要相应的考核也是独立进行,而后进行综合的评价。但在现实工作中,这种目标分类的工作并没有有效的进行,从而也导致了相应评价体系的单一化。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由于强调的结果的达成,因此很容易让人忽略了行为过程,这样就容易造成离结果达成近的岗位环节,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以业绩增长为总目标的话,那么在企业业绩严重下滑的背景下,你认为谁将第一个“下课”呢?一定是那个销售经理。但假设业绩下滑主要责任是生产部门,因为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太差而影响了公司的声誉,而导致市场对公司失去了信心,从而业绩下滑。那为什么在考虑责任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销售部门的责任呢?因为他是提升业绩的最终环节,因此也就越使人注意。这就是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

团队构建模式变革

团队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他的目的在于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但是现在团队的构建,通常是以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沟通为基础的。其实团队的构建首先是应当以责任为基础的。只有我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不会因为我的工作失误而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才不会拖累团队的整体发展。另外一点,团队大多是以组织结构团队为单位的,那么团队之间是水平的。销售部门是一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内的员工的关系是水平关系。同样,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分别是一个团队,这两个团队队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水平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知道任何工作都是有工作流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工作流的存在,使得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不是水平的,而是纵向的、垂直的。这就说明过去的那种团队构建模式,是需要去改善的。

绩效公平化的措施

那么我们如何去从保护所有人的权益出发,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避免这种替人受过的情况出现,以使得绩效考核尽可能公平呢?

首先是责任划分要明确。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却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在还不清楚自己有那些责任之前,是没有人会有负责的态度的。如果责任明确,大家也就不容易有推脱的思想,因为想推也推不掉。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团队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问题,团队之间首先应当是工作关系,然后才能去谈私人感情。既然首先是工作关系,那首先就要对自己负责,就要对其他人负责。而负责的前提就是责任划分明确,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其次要在企业内部贯彻实施“客户约束”意识。与利益独立,责任完全的用户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是一种硬约束关系;谁能抱怨客户不识货?以前都提“内部客户”的观点,但这里的内部客户是指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其实在员工之间也应当提倡这种观点。员工之间提倡内部客户观点,是由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的存在,因此工作就有递延性,就需要员工之间彼此首先相互负责。物料供应部门的客户就是生产部门,因此物料供应部门就要對生产部门负责,就需要保证生产部门原料充足。同理生产部门的客户就是销售部门。贯彻实施“客户约束”意识,是强化责任划分的一种具体形式。

接下来要把绩效考核突破局部的概念,在环节考核的同时也要进行全局考核。对核心目标和非核心目标分类分别考核:对非核心目标只进行过程性的考核,实行两档记分考核,分别记为不达标、达标两个绩效水平。对核心目标只进行结果考核,实行三档记分考核,分别为不达标、达标、超标三个绩效水平。年终总评把核心目标考核成绩与非核心目标的考核成绩,综合起来计算总的绩效考核得分。另外在进行非核心目标设计的时候,一定到充分考虑到此工作对其他工作的影响。

最后,把绩效考核工作的考核周期,从过去的以时间为单位,转变为以项目为单位。打破过去传统考核单位的水平设置,在水平设置基础上,为更好的协调、保障工作流上下游之间各环节的利益,还要设置纵向考核参数。这样横向与纵向考核体系的设计,就必然要把以月、以年等以时间为单位的考核周期,转变为以项目为周期单位进行考核。以项目作为考核周期,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责任制,而且也有利于解决考核延时性。以时间为单位的进行考核,是一种对工作本身指导作用不大的考核方式。但以项目为单位,就将强调项目进展的过程,并通过对过程的及时指导,而最终达成结果目标。

课程目标设置 篇12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大学英语

随着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全球化,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通识教育的内容, 是现代化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该文将探讨如何围绕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构建以提高学习者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1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

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对国家教育事业提出崭新的要求, 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就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了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提出新的目标和指向, 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012) 鼓励高校“因校制宜, 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校要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高等教育包括大学英语教育也应贯彻和落实这些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 即以外语为媒介语言开展的通识教育, 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首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些表述基本明晰了外语教育的内涵目标、及其在通识教育中的角色, 在英语教育中进行通识教育已成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主要指对总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安排、评估方式等进行描述 (束定芳, 2004) 。David Nunan (1988:4) 对课程设计的意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将其概括为决策意义、实施意义、检测与评价意义、研究意义和创作意义。Posner (1994) , Fraida Dubin和Elite Olshtain (1988) 探讨了课程设计的分类、标准、内容和具体条件等方面, 把设计教材和设计校外活动列入课程设计的范围。

2.2 课程设置

国内外语学界的研究者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近20年来, 许多专家学者 (夏纪梅, 2002;束定芳, 2004;吴鼎民, 2005;王守仁, 2009;文秋芳, 2010;蔡基刚, 2012等) 开始对此做本土化研究。研究者根据各自具体教学内部和外部环境, 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杨治中 (1999) 和夏纪梅 (2002) 从理论上提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原则;王斌华、刘辉 (2003) , 郑玉琪 (2006) , 杨玉兰 (2010) 等学者从实证调查的角度对学习者需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吴鼎民 (2010) 提出通识教育视界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谢济光 (2003) 和黄兵 (2009) 等学者还具体的对理工科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需求分析, 但是国内学者对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设置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3 课程设置改革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下, 根据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理论, 作者已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探索财经类高校如何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整个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进行开创性探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3.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 美国学者A.S.Parkard和Robert Hutchins倡导高校应当给青年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 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熏陶, 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 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冯增俊, 1999) 。胡文仲、孙有中 (2006:243) 和文秋芳 (2008:211) 认为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 培养人文通识型的英语人才。因此, 为了实现学生语言习得和文化获取的平衡, 湖北经济学院开展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 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运用多途径的理论学习转变教师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识教育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 也成为湖北经济学院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 是实现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对话与交流, 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

3.2 构建大学英语立体化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 湖北经济学院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构建以提高学习者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即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基础英语课程+后续英语课程) , 完善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 (《读写译》和《视听说》) 外, 该校还进行了后续英语课程群:基础英语类、实用英语类、语言文化类、专门用途英语类、学科双语类五大类大学英语课程, 尤其是开设了满足地方经济类院校学生就业需求的《商务英语》、《金融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实务》等ESP及财经类双语课程等后续英语选修课程, 并启动后续英语网络课程项目, 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实现了由单一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向语言文化、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多元教学目标转化。该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体现在以下层面:

第一层次:基础英语类课程主要是普适性的基础课程, 它们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如:高级英语听力、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等。

第二层次:语言技能类和语言文化类课程处于整个课程体系的中间位置, 用于满足财经类本科院校学生具备初步英语语言工作的需求, 能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并具备熟练的用英语完成商务工作的能力。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译;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况、希腊罗马神话等。

第三层次:专门用途类和学科双语类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学生的高端课程, 以财经类本科院校为例, 此类课程教学目的是在进一步巩固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 使学生能够为将来的商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金融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

可见,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成五大模块并划分为三个等级, 这三个等级正好对应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 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 每个等级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 而且分别面向相应水平层次的学生, 从而能够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同时, 湖北经济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探索了大学英语多元教学目标的实现, 强化了“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优势, 体现了财经类的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

4 课程设置改革的应用价值

4.1 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为了实现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满足新的课程设置的需求, 该校打造“大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队伍, 共同建构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教学团队, 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之间、英语教师和专业双语课程教师之间、中国教师和外国专家之间的交流和互通, 共建大学英语主干课程群。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让师生共享网络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效率。

4.2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该校成立英语演讲队、口译队、辩论队;主办湖北高校藏龙杯“英语辩论赛”;举办“藏龙岛外语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英语口译、演讲和辩论竞赛活动;开辟英语电台EFY、英语角;开办翻译工作坊, 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开展英语戏剧社, 举办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公演。全方位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拓展英语学习与实践空间, 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大。

4.3 扩大了社会影响度

作为一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 湖北经济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积极影响了其他财经类的高校。2010年4月和2012年7月,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成果先后两次在湖北省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做宣讲, 增强了校际间的辐射效应。2008年至2012年期间, 中国地质大学、江汉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10余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到该校调研, 校际间的学习和交流扩大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力, 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

5 结束语

明确了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有利于高校在此依据下, 进行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 全面提升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使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Nunan D.Syllabus Desig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Posner G.Analyzing the Curriculum[M].New York:McGraw-Hill, Inc, 1992.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选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 人民出版社, 2010.

[4]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的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外语, 2012 (1) .

[5]刘述礼,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主题室内空间设计研究下一篇:公民参与论文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