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转移

2024-11-30

多发转移(共7篇)

多发转移 篇1

患者, 女, 53岁, 于2014年2月5日因“腰背部疼痛1月余, 活动受限1周”就诊于某二甲医院骨科。患者6年前曾因“甲状腺腺瘤”在该院行手术治疗。入院后行腰胸椎MRI提示T6、9、L2椎体及L2左侧椎板异常信号并T6、9椎体压缩骨折, 首先考虑转移瘤;行ECT提示左前第二、三、五、六肋骨、右前第三肋骨、第六、九胸椎及第二腰椎出现放射性核素聚集区;行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糙;行彩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内有一结节。因有手术指征, 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并送检暗褐色组织一块, 病理示: (椎体骨质穿刺) 送检血凝块中见少许异型增生的细胞。诊断为:甲状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癌。因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转至我院, 行颈胸部CT示:1.右侧甲状腺病变2.左肺炎症3.颈胸椎多发骨质异常, 考虑转移瘤4.胸椎体成形术后改变;查血生化示:球蛋白67.9 g/L, 碱性磷酸酶正常, 钙2.99mmol/L, C反应蛋白12mg/L;血沉示:130mm/h;免疫球蛋白示:Ig G27.6g/L;尿本周氏蛋白 (+) ;骨髓示: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标本送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 G-λ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Ig G-λ型) 。抗炎后予VAD方案化疗2个周期, 病情无明显好转, 到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异常增生的骨髓瘤细胞可导致溶骨性骨质破坏, 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最终引起机体相关器官的损害。临床上可出现骨痛甚至骨折、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本例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占24%, 血清中Ig G27.6g/L, 全身多处骨质呈溶骨性破坏, 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而骨转移症状也常为某些肿瘤的首发症状, X线片、CT、MRI、E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可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等。从理论上讲, 骨转移癌可来自于机体任一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容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本例患者6年前曾因甲状腺腺瘤行手术治疗。此次以骨痛伴骨折为首诊症状, 行MRI、CT、ECT均提示骨转移癌, 同时行彩超、CT均提示甲状腺内有一结节, 加上骨转移灶穿刺病理提示可见异型增生的细胞, 极易误诊为甲状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癌。分析误诊原因考虑为: (1) 甲状腺癌致骨转移灶多为溶骨性病灶, 与多发性骨髓瘤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表现基本一致, 且两者的骨质破坏均多见于脊柱等; (2) 甲状腺癌患者中骨转移率高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 两者均好发于中老年人; (3) 临床医师未将骨质破坏与碱性磷酸酶、血沉、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蛋白尿等进行综合分析, 过分的注重肿瘤的诊断。本例误诊病例提示广大临床医师, 特别是基层医院, 随着肿瘤的诊断率越来越高, 在遇到有多处骨质破坏的患者时, 考虑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同时不要放松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警惕, 应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检查, 并可与影像室医师充分交流, 减少误诊, 毕竟两者的预后不同。

多发转移 篇2

女,59 岁。主诉:右腰部疼痛1 个月余,右上腹痛2 d。临床表现:纳差、乏力、腹胀等,无发热、体重减轻。既往无肝炎病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实验室检查:HBs Ag(-),谷草转氨酶50 U/L,谷氨酰转肽酶161 U/L,碱性磷酸酶166 U/L。影像学表现:CT检查(图1A~C)提示恶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上腹部MRI图像(图1D~K)提示肝脏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并椎体多发病灶,考虑肝细胞癌或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提示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围绕血管腔隙紧密排列(图1L)。免疫组化检查:CK(-)、CK8/18(-)、CD34(+)、CD31(+)、波形蛋白(+)。病理诊断为肝血管肉瘤。

图1 CT平扫示肝左右叶内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较清,部分病灶内见片状稍高密度影(箭),CT值约65 HU(A);增强扫描肝动脉期示较大病灶呈边缘及内部多发结节状、条片状强化(箭),较小病灶呈环状、结节状强化(箭头),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B);静脉期病灶强化范围增大,呈向中心填充趋势(箭),强化程度仍高于肝实质(C);MRI平扫示肝实质内见多发类圆形、团块状T1WI呈低信号(D)、T2WI呈高信号病灶(E),部分病灶内见片状短T1更长T2信号(箭)、短T1短T2信号(箭头),病灶边缘较清晰;扩散加权成像(b=1000 s/mm2,F)呈明显高信号(箭),ADC图上部分病灶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冠状位T1WI所扫及椎体内可见多发不均匀强化病灶(箭,G);MRI早动脉期(H)及晚动脉期(I)示部分病灶边缘及内部可见片状强化信号影(箭),部分病灶呈环状、结节状强化(箭头),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静脉期病灶强化范围增大,向中心填充(箭),信号稍高于肝实质(J);延迟期病灶信号进一步下降,但仍稍高于肝实质,较大病灶内存在持续无强化区(箭,K);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弥漫性增生排列成管腔状、条索状或巢状,围绕不规则血管腔隙紧密排列,肿瘤细胞核染色深,胞质呈轻度嗜酸性(HE,×40,L)

2 讨论

肝脏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HA)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性肿瘤的0.5%~2.0%[1,2,3,4]。近年来发病者多病因不明[1]。HA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发生肝外转移,因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无法行手术治疗,有文献报道多数患者于确诊后1 年内死亡[1,5]。HA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脾脏次常见[1]。本例患者行MRI扫描时发现脊柱多发转移灶,较为罕见,若漏诊会影响对病变的分期及治疗手段的选择。HA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且肿瘤标志物指标多正常[1,5]。本例患者即如此,其查体无异常,多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正常,仅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良性病变,本例穿刺活检前临床考虑肝脏多发血管瘤可能性较大。

有关HA的影像学表现多集中在CT,关于其MRI表现的报道很少[6]。HA于CT平扫上多表现为低密度影,部分合并出血,且所报道病变多为单发[3,4,6,7]。本例HA病灶多发,弥漫性分布,呈长T1 长T2 实性信号,部分病灶内见短T1 信号,与CT所示高密度灶(CT值65 HU)相对应,提示病灶内出血灶的存在。出血灶的存在可能为HA的特异性诊断要点。MRI示部分病灶内部信号混杂,提示瘤内出血及坏死灶的存在。有报道称HA于CT增强扫描早期呈边缘明显环状或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伸呈向心性充填式强化,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有相似之处[3,4,7]。本例CT与MRI增强扫描表现相似,均为肝动脉期病灶边缘及内部即出现强化,随后病灶强化范围增大,逐步填充。其增强表现与上述文献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本例HA较大的病灶于增强扫描早期即出现病变中心区域的强化,考虑与HA恶性程度较高、内部血供丰富有关。本例HA的MRI冠状位图像显示了多椎体转移灶的存在,为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与HA易于转移的特性相一致。

多发转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SPECT全身骨显像、X线片、CT、MR确诊为多发性骨转移癌, 按照疼痛评价标准[2]可将患者分为I级18例、II级40例、III级62例。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可将患者分为四组, 其中采用89Sr Cl2治疗的患者共有32例, 采用放射治疗的患者共有34例, 采用89Sr Cl2联合99Tc-MDP治疗的患者共有25例, 采用89Sr Cl2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29例, 这四组病例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89Sr Cl2通常是按照1.48~2.22 MBq/kg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 成人每次静脉注射111~148MBq (3-4 m Ci) 静脉注射, 使用1次间隔3~6个月。与89Sr Cl2联合治疗时, 先使用89Sr Cl2治疗3 d, 然后注入250 ml的生理盐水将5 mg的99Tc-MDP冻干品溶解, 静脉滴注保持3 h以上, 1次/d, 1个疗程为10 d。

采用89Sr Cl2对患者治疗时, 应在3 d后使用放射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最疼痛部位进行治疗。定位之后借助X线片等将骨转移部位确定下来, 然后进行照射。每次3 Gy, 一周5次, 吸收剂量为30~36 Gy;同时遵循一定的设野原则。

1.3 疗效评价方法

参照相应的疗效评价标准[2]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 CR:治疗后疼痛消失;PR: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大幅度减轻, 基本能保证睡眠, 生活趋于正常;MR:疼痛虽有所减轻但仍比较明显, 睡眠质量不高;NR:各方面无改善。前两者为有效。治疗后随访6~12个月, 对患者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缓解情况

89Sr Cl2联合治疗的两组获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单纯采用89Sr Cl2和单纯放射治疗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毒副反应

89Sr Cl2与99Tc-MDP应用于治疗之后无不良反应。少量患者有骨髓抑制的情况, 以I~II级为主, 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3 讨论

目前, 骨转移引起的骨相关事件 (SRE) 对肿瘤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不仅生活质量下降, 也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3]。经临床实践证明, 核素及放射治疗是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纯β射线可经89Sr Cl2发射, 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之后能以很快的速度聚积于成骨组织, 与正常骨的聚积量相比, 骨转移灶可达到前者的2~25倍, 从而有效缓解骨癌患者的疼痛。99Tc-MDP可使骨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 对骨溶解具有抑制作用, 为修复患者的骨质提供了有力条件, 实现降低血钙及止痛的目的。同时其所含的99Tc可清除自由基, 可有效抑制癌的原发病灶。89Sr Cl2联合99Tc-MDP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放射疗法是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常用于骨转移癌的治疗, 高能量射线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延缓它的生长速度, 促进病灶骨愈合,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4]。通过本组研究发现, 89Sr Cl2及放射治疗是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89Sr Cl2联合放疗或99Tc-MDP止痛效果明显, 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摘要:目的 分析对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采取核素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89SrCl2、放射治疗、89SrCl2联合99Tc-MDP、89SrCl2联合放射治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89SrCl2联合99Tc-MDP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采用89SrCl2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可获较好的止痛效果, 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优于采用其他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89SrCl2联合放射的治疗方法与89SrCl2联合99Tc-MDP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经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后, 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多发性骨转移癌,核素,放射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段玉龙, 解洪良, 赵诚, 等.多发骨转移癌核素及放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 (1) :172-173.

[2]郭洪涛.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效果50例分析.江苏医药, 2013, 39 (2) :228-229.

[3]刘艳平, 李多杰, 崔珍, 等.83例骨转移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4) :523-524.

多发转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共32例和转移瘤患者共31例。其中,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男17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为 (45.25±6.32) 岁, 所有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受累外, 均伴有颅骨、肋骨等部位溶骨性破坏;脊柱转移瘤患者男20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为 (51.38±4.12) 岁, 肺癌为17例, 甲状腺癌为8例, 卵巢癌为6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与脊柱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其中, 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日立AIRIS-Ⅱ0.3 T磁共振机进行颈、胸以及病变严重部位的轴面T1WI及T2WI。

1.3 分类方法

对脊柱多发骨髓瘤的MRI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正常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轴面T1WI椎体呈现为等信号或是稍高信号, 而轴面T2WI椎体则呈现为等信号; (2) 局灶型。针对一个或是多个椎体而言, 患者的局灶性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 而患者的局灶性T2WI表现为高信号; (3) 弥漫型。针对整个椎体而言, 患者的T1WI检查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低信号, 而患者的T2WI检查表现为弥漫性高信号。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分布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中, 患者共累及的椎体为150个, 其中, 累及颈椎的患者共26个, 占17.3%;累及胸椎共90个, 占60.0%;累及腰骶椎共34例, 占22.7%。

脊柱转移瘤患者中, 患者共累及的椎体为90个。其中, 累及颈椎共13个, 占14.4%;累及胸椎共45个, 50.0%;累及腰骶椎共32个, 占35.6%。23例呈跳跃性分布。

2.2 两组患者病变磁共振成像表现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的MRI表现为三类: (1) 正常型。共3例, MRI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椎体T1WI信号稍高, T2WI信号无异常表现; (2) 局灶型。共6例, MRI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椎体T1WI中央信号稍低, 周围信号略高, T2WI中央呈现为等信号, 周围呈现为低信号; (3) 弥漫型。共11例, MRI主要表现为扫描范围内的椎体主要呈现为小圆形或是不规则的异常信号灶, 境界不清楚。

脊柱转移瘤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受累椎体的局部或是全部都呈现为异常信号, 同时信号形态呈现为不规则形状, 边界也比较清楚。其中, 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或是低信号, 共23例;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 共5例。

3 讨论

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都会表现为多发椎体和附件受累, 在临床上往往会将脊椎多发病灶诊断为脊柱转移瘤[2]。两种肿瘤虽然都会累及骨髓组织, 但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诊断。

病变分布上进行诊断。脊柱多发骨髓瘤在累及脊柱时, 往往会导致连续性多个椎体同时受到累及[2]。其中, 脊柱多发骨髓瘤正常型主要出现在临床Ⅰ期中, 患者的骨髓浆细胞侵润比较轻, 骨髓内的脂肪细胞水量通常正常, 脂肪与水的比例基本未产生异样, 而在李保灿等人[3]的研究中却显示比例产生了异样, 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有关, MRI信号无异常表现;脊柱多发骨髓瘤局灶型与弥漫型主要出现在临床Ⅱ、Ⅲ期中, 患者骨髓浆细胞侵润比较严重, 进而导致患者骨髓内脂肪细胞减少, MR中T1WI受累的骨髓表现为弥漫型或是低信号或是两者相互混合[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共17例患者呈现为局灶型或是弥漫型, 均呈现为连续弥漫性椎体受侵。脊柱转移瘤患者椎体往往呈现为跳跃性分布, 与此同时, 往往同一例患者的多个椎体会表现为不同状态[5]。此次研究显示, 23例患者呈现为跳跃性椎体侵犯, 这种表现是脊柱转移瘤的独特性。

病灶MRI信号特征上进行诊断。MRI可以对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的脊柱骨髓信号进行直接性观察, 可以用于两者诊断中[6]。其中, T1WI往往显示正常黄骨髓呈现为高信号, 但患者因病变而导致水含量较多, 进而促使T1WI信号往往呈现为低信号, 在脊柱转移瘤中这一现象表现更为显著, 其表现与陈兵等人[7]的研究表现相同, 陈兵等人指出“大多数转移瘤白线出长T1, 长T2信号, 同时转移瘤在MRI中呈现为更粗大颗粒状”。此次研究中, 在11例弥漫型患者中, 这一现象表现尤为显著, 病变境界不清楚。此外, 在脊柱多发骨髓瘤中局灶型骨髓大多表现为圆形, T2WI主要表现为中央等信号, 周围低信号的特点, 但是, 在脊柱转移瘤中, T2WI主要表现为周围会有一条类似高信号环包绕 (晕征) , Schweitzer等研究表明:晕征的敏感度为75%, 特异度为99.1%, 准确度为86.0%, 所以它的出现往往提示着转移瘤的出现[8]。此次研究中, 共5例患者表现出此现象。

综上所述, 在磁共振成像 (MRI) 上, 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的表现形态基本相似, 但两者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可以依据其差别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赵亭国, 扈文海, 李会杰, 等.脊柱病变为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手术治疗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12) :1057-1060, 1081.

[2]李颖, 肖海军, 薛锋, 等.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5) :4375-4376.

[3]李保灿, 黄文起, 孔凡之, 等.附件骨MRI表现在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鉴别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2 (3) :310-313.

[4]曹旭, 刘惠敏, 王良哲, 等.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和骨保护素的表达与脊柱浆细胞骨髓瘤的关系[J].脊柱外科杂志, 2010, 8 (3) :162-167.

[5]刘水连, 曾绍林, 严宁, 等.脊柱骨髓瘤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2, 33 (1) :49-52.

[6]许万堂, 何剑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 :78-80.

[7]陈兵, 罗飞, 张滔, 等.脊柱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 10 (2) :155-157.

多发转移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 年10 月—2014 年9 月该院收治的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62 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肺癌脑转移29 例, 宫颈癌脑转移10 例, 食管癌脑转移18 例, 肾癌脑转移3 例, 乳腺癌脑转移2 例。 所有患者的原发病灶均通过了病理学诊断, 颅内转移病灶均经过MRI增强扫描诊断。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1 例。 其中对照组男18 例, 女13 例, 年龄为41~67 岁, 平均年龄为 (52.1±6.9) 岁;观察组男7 例, 女14 例, 两组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差异、脑转移瘤原发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定位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于头颈肩固定板上, 用三角形热塑膜固定, 取CT (产品名称:ANATOM优化CT;型号:MK-RT;商标注册号:3917401;生产厂家:武汉华兴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地:中国湖北武汉;) 连续扫描, 图像经网络传输到Pinnacle6.2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 将颅内各个转移灶均定义为肿瘤靶区GTV, GTV外扩3 mm定义为PGTV, 全脑定义为CTV, 全脑外扩3 mm定义为PCTV。 另外, 治疗过程中若病变靠近脑干、基底节、视器等重要器官时, 放疗计划的原则为所有重要器官不超量。 另所有患者在放疗之前均经降颅压脱水治疗, 以控制颅内压。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剂量分割: 全脑处方剂量CTV为2.5 Gy/次, 转移灶处方剂量PGTV为3.5 Gy/次, 1 次/天, 5 次/周, 共3 周。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全脑处方剂量CTV为2.0 Gy/次, 1 次/d, 5 次/周, 共4 周。 转移灶处方剂量PGTV为3.5 Gy/次, 共两周。

1.3 判定标准

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 (RTOG9508)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CR) :影像学检查所有病变消失, 停用激素神经系统检查稳定;部分缓解 (PR) :影像学检查所有病变缩小大于50%, 服用稳定剂量激素时神经系统检查改善或稳定;稳定 (SD) :病变缩小小于50%, 神经系统检查改善或稳定;进展 (PD) :任一病变增大、出现新的病变、 病变稳定但神经系统检查恶化。 有效率= (CR+PR) /总数×100%[6]。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放疗后,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65%,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5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χ2=8.13, P<0.05) 。 见表1。

2.2 1 年后存活状况

放疗后1 年的存活率, 对照组为51.61%, 观察组为67.74%,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9,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由于多发性脑转移瘤发病的特殊性, 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并具有较好的疗效[7]。 但是,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只适用于1~2 个病灶转移的脑转移瘤, 若病灶较多, 则会出现各个步骤和计划间的衔接问题, 且剂量分割和放疗时间达不到理想状态。 以往研究显示[8], 多采用全脑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 该院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法, 通过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该院收治的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仍然采用患者术后1 年存活率, 作为考察对象, 结果数据显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上述数据显示,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65%,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55%, 观察组在放疗后的疗效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同时, 放疗1年后的跟踪发现, 对照组为51.61%, 观察组为67.74%, 观察组依旧高于对照组, 说明了该方法的长久有效性较传统方法有所提高, 既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又增加了病人的存活率, 在临床效果上具有质的提升。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是通过两个方面将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完善, 一是高剂量区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与治疗靶区统一, 二是靶区内的剂量分布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完成了靶区剂量合理分配, 掌握了周围器官的限量, 从而达到提升治疗质量、减轻周围器官伤害的目的。 但是遗憾的是, 目前很多医院没有能力配备调强计划系统, 该方法不能得到普及。 另外, 该方法的病历数比较小, 不能更确切的反应治疗的有效性, 因此, 今后应该加大研究病例数, 以便更加真实和全面的评价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的作用和疗效。

综上所述,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因此, 本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华平.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5 (11) :54.

[2]刘莲花.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脑转移瘤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 (4) :808.

[3]张九成.130例脑转移瘤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 2013, 40 (1) :95.

[4]院刚.调强放疗 (IMRT) 治疗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5, 9 (9) 618.

[5]崔建国.多发性脑转移患者全脑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 2014, 20 (10) :1628.

[6]张芹.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 12 (2) :83.

[7]李明.脑转移瘤全脑放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20 (8) :611.

多发转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选取对象病症确诊标准均符合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标准[3]。44例患者中, 男27例, 女17例;年龄29~66岁, 平均 (44.3±3.1) 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下:脸色蜡黄、精神疲乏、乏力、异常消瘦、肝区部位感受到明显胀痛, 均表现出轻重程度不一的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功能衰退或缺失, 其中16例AFP异常升高, 其余病例患者AFP均表现正常。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本文所有选取对象均使用SCT-4800全身CT机扫描仪 (日本岛津生产) 进行检查, 层厚、层距均为10 mm, 对肝脏重点病灶部位采取加扫5 mm层厚。

1.2.2 检查

所有患者在接受扫描前6 h, 做好相关准备, 均叮嘱多饮水, 充盈胃肠道;44例肝癌患者均性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 增强扫描主要包含静脉期、动脉期及平衡期;对于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 其扫描范围主要为膈顶至髂前上棘前缘连,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扫描范围主要为膈顶至肝脏下缘, 行增强扫描时, 采取静脉团注法, 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 (由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83569) , 使用量在100~150 ml, 注射速率为3.0 ml/s, 分别于注射碘海醇造影剂后25、75、120 s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增强扫描;所有选取对象均进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后或临床随访观察后证实。

2 结果

2.1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特点

通过对26例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肝脏各叶体积异常, 明显不成比例; (2) 平扫时, 可发现肝脏各叶密度明显分配不均匀, 呈现为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 且周边边界较为模糊、不清晰, 其中有16例患者出现腹膜后结节异常增大; (3) 增强扫描后, 可发现呈现为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状无强化或强化, 周边边界仍旧较为模糊, 但较平扫时明显清晰, 其中21例患者出现门静脉主枝及分枝充盈缺损, 另外11例腹腔积液, 且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2.2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特点

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经CT扫描, 其表现特点主要如下: (1) 平扫时, 可观察到肝脏内部病灶呈现为多发性、大小不一水样密度、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影, 且结节周边界限较为模糊, 水样密度病灶发现明显改变, 从外向内逐渐降低; (2) 增强扫描后, 病灶密度改变的规律如下, 低密度或水样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均未表现出明显强化迹象, 但边缘薄层环状却发生明显强化, 最外层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无强化密度, 即呈现为“牛眼征”, 而该类患者共14例, 其中3例患者病灶密度并未出现明显改变, 2例患者可观察到门静脉内充盈缺损;18例患者中, 16例患者均发现且找到原发肿瘤, 另外2例患者未发现原发肿瘤;原发肿瘤患者中, 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腺癌、乳腺癌、肺癌、肠平滑肌肉瘤、胰腺囊腺癌患者人数依次为4、3、2、2、2、3、1和1例。所有选取对象病症均经过手术病理 (穿刺活检) 或临床治疗及随访观察后证实。

3 讨论

3.1 CT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 CT扫描对其病症的鉴别、诊断、分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中晚期肝癌患者, 其CT表现极为明显, 其扫描能清晰地将肝癌的类型、病灶大小及数目、肿瘤所在部位以及是否累及或侵润周边器官等情况呈现出来, 这对于临床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疗, 延缓病况的发展, 提升患者的生存期有积极意义[4]。一般来说, 肝癌患者CT平扫表现典型特点主要如下: (1) 肝右叶部位常是肿块、肝实质内软组织肿块的集中部位[5]; (2) 多数病灶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 多数患者伴随腹膜后门静脉、上腔等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6]。另外, CT加强期扫描后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异性, 其不仅能充分显示病灶情况, 同时还能呈现肿块血供情况[7]。Ahn等[8]研究显示动脉期扫描可以发现中肿块呈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 而门静脉可发现肿块的强化程度快速下降, 而在平衡期可发现肿块强度再次下降, 且呈现相对低密度, 和呈高程度强化的肝实质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更加利于病灶部位的显示, 这对于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原发性弥漫性结节型肝癌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

对于原发性弥漫性结节型干肝癌患者, 其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为小结节广泛分布于肝内, 且结节大小及分布规律较为均匀, 一般不存在巨快结节, 直径常位于10 mm内[9];因而在行CT平扫时其主要表现为肝脏密度分布不均, 且分布均匀的小结节边缘不清晰、模糊, 主要呈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另外还可以发现严重程度不一的肝硬化[10], 另外还可以清晰观察到门静脉癌栓形成, 本文26例患者中, 其中21例患者均为肝内门静脉癌栓, 占80.77%, 其中4例合并肝外门静脉癌栓, 由此可知,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 其发生门静脉癌栓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这一研究结果也基本与郭明智[11]报道保持一致。

3.3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

多发结节型转移转移肝癌有着较为独特的病理特点, 而这一特点也使得其CT扫描表现具备较为明显的特异性。人体任何一部位在遭遇病变后, 其所生长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门静脉、肝动脉及淋巴途径向肝脏等器官进行转移, 因此其CT表现较为特殊[12]。如消化系统癌变后, 生长的恶性肿瘤会通过门静脉途径转移到肝脏, 而转移性肝癌的数目、肿瘤大小、形态等存在多变性, 如单个病灶、多个结节病灶等[13]。本文中选取18例患者均为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经CT扫描后, 其表现特点主要为:平扫时, 可以发现肝内多个低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样, 为多发性、大小不一水样密度、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 且结节周边界限较为模糊, 其密度改变可观察到病灶最外层明显呈现略低密度, 而中间薄层呈现为等密度, 内层为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影;在增强扫描后, 可以发现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最外层低密度, 且最外层并未得到明显强化, 但边缘薄层却呈环状强化, 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牛眼征”, 18例患者中, 14例患者为“牛眼征”, 占77.78%, 这说明该征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肝脏转移肿瘤对周边肝脏组织的压迫、侵润以及形成的水肿有关, 也可能因为肿瘤坏死产生。

3.4 肝癌的其他诊断方式

肝癌的临床鉴别及诊断, 并非仅仅CT扫描一种, 如超声、MRI等检查方式都能对肝癌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提供高价值的参考资料。独建库等[14]研究显示, 采取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肝癌患者进行检查, 其扫描结果同样具备一定的特异性。

综上所述,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 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 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 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 不成比例;平扫时, 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 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 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 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 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 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 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 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 并无明显强化, “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 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 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多发转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分析2000~2011年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34例球形肺炎患者, 男26例, 女8例, 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为52岁, 病程在3~5周左右, 咳嗽29例, 咳痰26例, 痰中带血丝12例, 胸痛17例, 发热12例, 无临床症状患者4例。全部患者均进行3~4次的胸部CT检查, 其中3例被误诊为肺转移瘤。

1.2 实验室检查

外周白细胞升高者16例, 血沉加快者11例, 痰培养阳性者6例, 12例作纤镜支气管检查, 6例为阴性, 5例经皮肺穿刺检查, 报告显示为炎性改变, 未发现癌细胞。

1.3 CT检查

全部患者均进行胸部平扫。层厚及层距均为8 mm, 部分病变局部加作5 mm薄层扫描, 5例作增强扫描, 全部患者均用肺窗和纵隔窗进行观察[1]。重点观察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和其周围组织关系、胸膜改变等。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

右肺21例, 其中上叶后段6例、中叶内侧段4例、下叶背段3例、后基底段4例、外基底段4例;左肺13例, 其中上叶尖后段2例、上叶下舌段2例、下叶背段3例、后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3例;肺转移瘤大多在肺下叶, 内可见空洞。

2.2 病灶形态、大小

圆球形21例, 方形11例, 楔形2例, 28例患者病灶直径大于3 mm, 6例小于3 mm, 平均为4.7 mm;肺转移瘤呈类圆形, 大小相差甚大, 最小直径为1.6 mm, 最大为8.5mm, 平均为5.1 mm。

2.3 病灶密度

密度分布大多不均匀者有29例, 10例病灶中央密度高, 周围密度低, 呈晕圈样, 空气支气管征7例, 密度均匀者5例;肺转移瘤密度均匀居多, 不呈晕圈样, 有支气管充气征。

2.4 病灶边缘

边缘模糊者21例, 其他边缘较为清晰不光滑, 其中较为粗糙, 有粗长毛刺或者切割痕迹者19例, 轻度浅分叶者4例;肺转移瘤边缘清晰不光滑, 不等分叶, 多见细小毛刺。

2.5 病灶周边

有14例病变中有多条血管影, 4例病变周围有异常增多血管影。8例病变亚段的支气管壁有增厚现象。7例早期病变附近有片状浸润影, 3例晚期病变附近有索条影。肺转移瘤病变周围可见片状浸润影, 仅在胸膜侧, 周围肺叶有散在多发小结节影, 血管连接呈阳性, 不局限于胸膜侧。

2.6 胸膜改变

病灶邻近胸膜均匀增厚者27例, 无局限性结节;肺转移瘤胸膜增厚不均匀, 有局限性结节。

2.7 淋巴结

34例球形肺炎中有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肺转移瘤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现象。

2.8 动态观察

抗炎治疗3~4周后病灶完全吸收者16例;抗炎治疗6~7周病灶吸收, 留下几条索影者10例;肺转移瘤抗炎治疗无效。

3 讨论

3.1 CT表现

(1) 球形肺炎在形态上大多为球形, 但也有方形或楔形, 在靠近胸膜处呈方形为特征;肺转移瘤形态呈大多为球形, 无方形。 (2) 球形肺炎得边缘较为粗糙模糊, 有粗长毛刺或者切割痕迹特征, 有时可呈晕圈样[2];肺转移瘤边缘清晰但不光滑, 多见细小毛刺, 无晕圈样。 (3) 球形肺炎与胸膜接触面大, 但仍可在胸膜外看见透亮线, 如果附近胸膜增厚明显, 表示为有炎症;肺转移瘤在靠近胸膜时, 大多已浸润胸壁而不见胸膜外的透亮线, 附近胸膜改变不明显, 胸膜呈凹陷状。 (4) 球形肺炎的支气管充气征中支气管影比较多, 管腔扩张不明显, 管壁比较规则;而肺转移瘤的支气管充气征中的支气管影较少, 管腔无扩张现象, 管壁不规则。 (5) 球形肺炎在非胸膜侧有小片状影;其他地方可伴有斑点影[3];肺转移瘤无卫星灶, 仅在胸膜侧有少数片影。 (6) 球形肺炎在抗炎治疗后吸收;肺转移瘤在抗炎治疗无治疗效果;有阻塞性炎症时, 经过抗炎治疗后炎症吸收, 肿瘤特征更加明显。

3.2 误诊分析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在CT影像上有相似之处, 特别是多发性球形肺炎, 易造成误诊。

某些临床表现不是特别典型, 在CT影像中显示球形肺炎和肺转移瘤的病变部位类似, 形态大体都为球形, 中央密度较高, 有, 空气支气管征, 结节边缘清晰不光滑, 浅分叶, 在病变周围可见小片状阴影, 多有毛刺, 胸膜有增厚现象, 淋巴结肿大等。

综上所述, 多发性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在CT影像上有相似之处, 结合临床避免误诊, 积极进行抗炎治疗并复查, 时间要充分, 保证球形肺炎完全吸收, 及时发现肺是否为转移瘤。

参考文献

[1]樊庆胜, 李继亮, 崔国强, 等.球形肺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26 (2) :144-147.

[2]蔡祖龙, 郝敬明, 郭天舜, 等.球形肺炎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 30:528.

上一篇:数据库扩展下一篇:常用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