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

2024-05-30

网络教育(共12篇)

网络教育 篇1

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步步深入, 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上了日程。如何开展网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我们目前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部在关于网络教育规范发展的几次会议上, 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中都指出, 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并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 密切注视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学生管理和做好思想项政治工作”。

一、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首先, 由于网络教育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以及办学的多层次、多规格决定了网络教育学生年龄、职务、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层次上的差异, 同时, 学生又具有多重社会角色, 他们在承担学习任务的同时, 还要肩负对工作、事业和家庭的贵任。这些客观因素必然会给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复杂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次, 从网络教育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 由于这网络教育学生经历了由“学生”, 到“社会人”和再由“社会人”到学生两次角色转换, 在这两次角色转换过程中, 具有了成熟的“社会人”经历,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成才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因此,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无法移植到网络教育学生。

再次, 从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来看, 师生处于分离状态, 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 更缺乏校园文化的熏陶, 学生遇到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 只能通过媒体与老师、同学间接交流, 缺乏现场感,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失去时效性和主动性。

基于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二、探索适合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结合实际,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目标。据调查, 目前超过50%的学生以文凭的获得为学习动机, 缺少知识需求和能力提高的动力, 加上网络教育学习主要依托网络进行, 多元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虚拟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的思想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因此, 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 务求实效, 切忌假大虚空, 形式主义。

2.加强网上学习社区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拟平台

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网上家园”, 是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此, 我们依托网络创建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有计划的开展征文、摄影等比赛, 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 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3.创建虚拟的学生社团和党团组织, 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网络教育师生分离的特征, 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改革与创新, 我们依托网络, 建立了虚拟的网上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团组织, 以党员社区、网络党课、视频会议、网上群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党员活动, 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规范求学行为, 提高思想素质。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展的网上党团建设活动, 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要避免形式化、内容空洞、说教的现象。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对全日制本科生的“两课”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 删除一些不符合网络教育学生需求内容, 增加了比如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内容新颖, 有吸引力。

三、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保障

1.探索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学校要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 成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的总体工作目标之一, 常抓不懈, 量化考核。

2.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 作为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和网络教育学生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 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的经验, 推广好的作法, 争取好的效果。网络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 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学生, 给与奖励学分的鼓励。

3.加强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

培养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懂网络,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高校网络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是保证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 各个试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但很多活动只能限于校本部的学生参加, 只有依托专门的师资或者对现有的辅导教师进行特定内容的培训, 才能使处在各地学习中心的学生都能受益。

4.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因素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影响比全日制学生要大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积极因素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比如, 根据各个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或事件, 通过BBS或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语

目前, 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期, 网络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总结经验, 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 使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摘要: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网络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结合网络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孟聚才.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谭惠苓.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3) .

[3]张进超.虚实结合, 人网互动, 抓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4) .

网络教育 篇2

1【单选题】下面对教学设计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B、教学设计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C、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D、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学科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我的答案:D 得分: 5.0分

2【单选题】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不包括()A、选择教学资源 B、学习环境分析 C、教学研修和反思 D、选择教学策略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3【单选题】校园游的内容? A、游览校园 B、参加实验 C、教师座谈 D、参观博物馆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4【单选题】下列关于网络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部是否对毕业证书进行电子注册,主要由学校决定 B、按教育部规定,毕业证书上须注明“网络教育”字样 C、毕业证书上是否注明“网络教育”字样由学校自行决定 D、毕业证书应加盖网络教育学院的印章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5【单选题】下述诸条中,()不是网络教育的特点 A、学生的学习以平时自学为主 B、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课表上课 C、学校利用网络向学生传送教学资源 D、学生利用网络与学校联系沟通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6【单选题】对网络教育影响最大的宏观教育思想是()A、教育为经济服务思想和全球教育合作思想 B、教育为经济服务思想和终身学习思想 C、教育个性化思想和全球教育合作思想 D、教育个性化思想和终身学习思想 我的答案:D 得分: 5.0分

7【单选题】学生参加网络教育的首要条件是()。A、有足够的上网时间浏览学习资源 B、有方便的上网学习环境

C、有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观念 D、有足够熟练的上网水平和文字编辑能力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8【单选题】

下列关于参加网络教育学习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等环境均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人员,不应参加网络教育 B、学生可以利用单位、学习中心等条件,必要时甚至可以到网吧去浏览课件。C、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联网计算机,否则无法正常学习D、学生家庭没有上网条件的,同样可以参加网络教育学习。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9【单选题】下列关于在职人员参加网络教育的优势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实践经验丰富 B、理解能力强 C、有空余时间学习D、自控能力强

我的答案:D 得分: 5.0分

10【单选题】远程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采取()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A、面授 B、函授 C、多媒体手段 D、通信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11【单选题】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不同之一是:学习活动是()、个别进行的。A、自主安排 B、学校安排 C、老师安排 D、领导安排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12【单选题】掌握学习方法不仅关系到当前学习的成败,同时关系到将来一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学会学习的方法有时比()更重要。A、做作业 B、听课 C、获取知识 D、学生交流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13【单选题】目前学院在学生服务方面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入学指导、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学习指导、、信息发布和咨询服务、期末复习指导、()和校园文化等。A、学生活动 B、毕业指导 C、听课方法 D、作业指导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14【单选题】

山大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哪年? A、2000年 B、2001年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15【多选题】除了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外,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也非常大。下面关于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的描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学习者的意志力越强,学习兴趣越浓 B、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决定着他的学习偏好 C、全部都错

D、学习者态度越端正,则学习动机越强 我的答案:AD 得分: 5.0分

16【多选题】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面选项中 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A、讲授法 B、支架式 C、探究式 D、抛锚式 E、操练—反馈式

我的答案:AE 得分: 5.0分

17【多选题】山大网络平台的功能有? A、用户登录 B、视频学习C、师生交流 D、买卖证书 E、淘宝购物 F、驾照学习G、在线测试

我的答案:ABCG 得分: 5.0分

18【多选题】网络学习的正常进行需要下列哪些因素()A、运行稳定的个人计算机 B、快速流畅的互联网宽带 C、对个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D、关于网络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 我的答案:ACD 得分: 5.0分

19【多选题】网络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点是()A、开放性 B、共享性 C、交互性 D、灵活性

我的答案:ACD 得分: 5.0分 20【多选题】学习帮助的形式? A、答疑中心 B、老师辅导答疑 C、课程帮助 D、电话支持服务 E、课程中心答疑

浅谈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学生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从而给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地位、教学方式方法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传统教育的“传承”与网络教育的“自主”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与过去已经完全不同。现在不是过去的再现,未来也不是今天的翻版,求新、求异、求变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方向。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是再现已有知识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再生功能,过分强调“传”而忽略了“变”,甚至会对新知识、新见解持怀疑、设防态度,其实质是以知识为起点和终点的教育过程,只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了多少,而不看利用了多少。网络教育是与接受教育相对而言的,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网络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它的发展性,即自主学习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是持续不断的教育革新,是教育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向着更高一级不断进步的趋势。”

当然,教育强调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传承”,而应该在传承的同时学会创新。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传授已有的文化知识,使前人创造的文化传统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并得以延续下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又鼓励后人怀疑、批判及超越和创造,让延续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奥、更接近永恒的真理世界。传承是基础,创造是发展,创造本身就包含着传承,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创造是对已有知识的突破、升华和超越,如果对已有的知识一无所知,创新就无从谈起。这里再次体现了创新与教育的关系。你不能要求一个在校时只知道埋头苦干、积累知识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二、教师由“传”变“引”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学生的知识之源。教师的权威更多来自于这样一种感觉:我比学生知道的多。教师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道得比自己多的多;教师非但没有东西可以教给学生,反而感到自己不如学生。此时,作为教师是否应该反思:教师的定义是什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源泉,抑或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是知识吗?是创造性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是师授生学,还是共同学习?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一個新的、比原来丰富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还是一种全新教育观念的体现?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会在信息化教育之路上,不仅大力加强各种设备和投入,更须借此契机,从根本上反思校正自己的教育观念,让教育能套上信息化教育的新衣。

三、教师为“主”还是“辅”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在基于常规媒体运转的学校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垄断者,网络媒体为削弱教师的信息垄断带来了新的机会。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者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教学活动方面也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二是作为知识的导航者。这第二个部分的作用正是当前流行的教育思想所需要强调的。此时,教师已经不能无视网络媒体的冲击,网络上源源不断的新理念,迫使教师必须有所改变。网络媒体呼唤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比如说,教师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作为学习的导航者,也作为网络海洋中知识的导航者。

四、被动“灌输”不如主动“吸收”

1.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快速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无法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例如,学生想提问时,只有等待教师有足够的接受提问时才能提出,等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时才能得到答复。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用在答复提问的时间分配上的工作密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

2.在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异步”。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师是在教育大纲的要求下授课,学生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学习者的多种需要。网络引入教学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自学的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

3.学生学习的“多向互动性”。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教学,由于学习内容的渐进性和系统性,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由于网络环境的支持,使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只要网络联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

4.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授课转变为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行的是组班教学,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分门别类地、按部就班地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网络教学虽然仍存在集体授课这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小组学习、特别是个别化学习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分量。网络的交互性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别化的概念的产生。

网络教育 篇4

一、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分离式运行

(一) 革命性技术引入的视角

在设置有独立性较强的远程教育部门或机构的混合模式院校中, 其网络教育和校园教育的运行往往是分离式的。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技术相比, 网络教育技术是具有“分裂性” (disruptive) 的技术。分裂性技术这一概念来源于工业领域, 是指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与以往技术手段相比, 具有“质”的不同。从网络教育技术的“分裂性”角度来看, 混合模式院校设置独立运行的远程教育部门十分有必要, 特别是在网络教育开展的初期阶段。②一般认为, 对于革命性技术的引入, 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原有结构的部门来专门负责, 其过程如下:③

1.先在组织中的“一部分”开发采用革命性技术的项目, 满足那些需要这些技术的用户, 而组织的主流用户还是面向原有的技术手段;

2.将这些项目“放置”于组织中一个自治的部门, 这些部门往往很小;

3.由于对革命性技术的未来用户和应用规模还不可知, 因此需要对这个市场进行试探;

4.当推广革命性技术时, 寻找或开发那些认同革命性技术的新市场, 而不是将革命性技术强加于原有的主流市场。

据此, 有些传统大学选择将网络教育的引入交由独立运行的远程教育部门 (或继续教育部门等) 负责, 而大学的主流仍为传统教育形式, 以保护大学的核心价值。这些远程教育部门的“用户”主要是非全日制的、有职业的成人学习者, 他们不能或不愿意牺牲工作时间来参加全日制的校园项目。刚刚毕业的高中学生则是校园教育的主流, 他们对网络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 因为不存在高昂的工作机会成本。远程教育部门一般规模不大, 更可能给予网络教育以优先权, 有时间和精力成功开展网络教育。他们一般聘用短期合同的教学人员, 而不像传统院系需要长期聘用相对固定的教学人员。在对市场探测失败后, 远程教育部门也可以承受相应的代价, 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变换为另一种教育项目再试。远程教育部门可以对新的、潜在的市场进行探测, 不断地尝试新的项目, 与传统院系相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④ (二) “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与主动选择将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进行分离的院校不同, 另一些院校实行分离式的网络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我们试图将远程教育整合到传统的学术和管理部门”, 但“ (教学) 主任们往往抵制教学资源和服务的集中化”;“院系常常以半自治的形式运行, 让传统院系发生这些变化十分困难”;“创新的远程教育如果想获得成功, 就不得不在传统机制和等级体制之外组织和管理”, 即“创建一个完全并行的部门”。⑤这也就是说, 在传统大学中, 不同的人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往往是不同的, 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在一起的观点并不容易得到传统院系的支持和认可, 网络教育的倡导者们只好通过另外设置独立的部门来进行网络教育的尝试和实践。

二、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整合式运行

(一) 澳大利亚的双重模式院校

澳大利亚高校在远程教育与校园教育整合方面的成功得到世界的公认, 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澳大利亚的整合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双重模式 (dual-mode) 或新英格兰模式[注:澳大利亚的新英格兰大学最先采用该模式]。双重模式的优势在于远程教学和校园教学的相互促进。典型的双重模式中, “负责课堂教学的教师同时也负责远程学生的教学”;“为远程教学设计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被用于课堂教学, 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用来改进远程教学”。但“双重模式教学的组织管理体制要比一般大学复杂很多, 而且这种模式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教学”。⑥南昆士兰大学是澳大利亚双重模式的代表, “实行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对校内和校外学生一视同仁, 所有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材料、统一的教师、通过统一的考试, 取得统一的学分和学位证书” 。⑦

可见, 澳大利亚双重模式院校中, 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的学生几乎享用相同的教学资源, 拥有相近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缩小了远程教育与校园教育之间的差异, 而且这种教学组织模式得到全校层面的认可和应用。然而, 在院校层面实现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整合,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超越远程教育部门开展网络教育, 使之成为大学整体的重要部分, 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⑧

(二)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远程教育项目的整合模式

与全校层面的整合不同, 有些高校开展网络教育的院系是“各自为政”的。这些学校在整体上对网络教育的开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规划, 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远程教育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在网络教育开展方面就属于这种情况。作为一所大型的综合性大学, 要想统一各部门、各院系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十分困难, 印第安纳大学并没有学校一级的网络教育发展规划, 但部分院系十分积极地开展着网络教育项目。这些“各自为政”的院系在开展网络教育的出发点和具体组织方式上也不尽相同, 但大多十分重视在网络教育开展中与校园教育项目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 具体体现在师资、资源、课程等方面。

以其教育学院为例, 该学院提供有两个硕士层次的网络远程教育项目, 这两个项目在学生录取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要求、毕业要求等方面都与校园教育项目基本一致, 学生获得的学位证书也完全与住校学生一样。通过对其项目负责人的访谈可知, 网络课程的任课教师中, 有一部分同时担任住校学生的教学工作;而另一部分网络教师则是由院系批准的兼职教师承担, 兼职教师要接受指定专职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在课程设置方面, 网络教育项目与校园教育项目由同一个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经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制定形成。教育学院还要求其住校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网络课程, 以熟悉和了解网络教育形式, 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那些同时承担校园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教师往往同步进行两种形式的教学, 对网络学生和住校学生有相同的教学进度和学习活动安排。例如, 在其《教学设计与开发》课程中, 教师将校园课堂教学的实况进行录音, 发布到网上, 供网络学生参考;将网络学生和住校学生混合分组, 让他们参与相同的网络讨论, 共同承担教学设计项目, 进行相同的教学评价。可见, 这门课程实现了网络教育和校园教育的高度整合。但需要指出的是, 并不是项目中所有的课程都具有这种程度的教学整合, 有些课程虽然也由负责校园课程的同一名教师承担, 但并不采用同步的教学进度和安排;有些教师在网络课程和校园课程上有不同的设计, 如提供网络学生一些模拟教学模块。

三、两种运行方式的比较和分析

(一) 两种方式的优劣势比较

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两种运行关系具有不同的优劣势。一般认为, 通过设置独立部门开展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势:不受高校传统或政治的约束, 有更多的自由, 有独立的预算, 有更多的控制权;可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和浪费, 从而节约成本;与外界合作更加灵活, 可以将部分服务外包, 便于扩大规模;可向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和服务等。分离式的劣势则包括:威信度不高, 教育质量易受质疑;来自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因与其他部门“争夺”相关资源或权利, 容易成为被嫉妒或被憎恨的对象等。

相反, 整合模式中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紧密联系, 在教育质量保证、网络远程教育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师资及学科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但由于这种模式需要投入的资源和劳动力相对较多, 在扩大规模、迎合教育市场、课程设置灵活性等方面存在劣势, 其运行和管理体制也相当复杂。

(二) 两种方式中普通教学院系的参与度不同

两种方式中, 普通院系在网络教育的参与程度上差别很大。分离模式下, 远程教育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网络教育, 对普通院系的依赖往往会降低到最低程度。一般情况下, 为了节省费用, 远程教育部门自己聘请兼职教师承担网络课程的教学, 而不是利用全职的教员。网络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也只是获得普通院系或某些教师个体象征性的“监管”和“认可”。而在整合模式下, 网络教育项目则由普通院系来控制, 对校园教育项目有很大的依赖。整合模式中的网络课程由负责校园课程的全职教师同时承担, 或由校园项目认可的兼职教师承担。网络课程的教学作为校园课程教师的分内工作, 或者作为额外工作量进行补偿。

(三) 两种方式代表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定位

从发展网络教育的出发点来看, 院校开展网络教育的模式可分为“规模”主导型和“质量”主导型两大类。以“规模”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倾向于将网络教育“放置”于继续教育或远程教育部门, 而以“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倾向于将网络教育“放置”“于教学管理部门或各院系。⑨从这一角度来看, 分离模式是以”规模”为主导的网络教育开展模式, 而整合模式则主要是以“质量”为出发点的网络教育模式。从实践来看, 很多院校都在试图实现网络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均衡发展, 两种模式也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两种运行关系, 体现了混合模式院校发展网络教育的不同战略, 也反映了网络教育在院校中的不同地位。分离模式中, 网络教育在院校整体中往往处于“边缘”地位, 网络教育主要面向在职的成人学习者, 更多地体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而在整合模式中, 网络教育在院校中处于“主流的” (甚至“核心的”) 地位, 网络教育成为与校园教育等同的重要教育形式, 更多地体现为教学功能的实现。

四、结束语

目前, 我国开展网络教育的67所普通试点高校, 均采取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相分离的运行模式。各高校通过设立网络教育学院 (或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相对独立地开展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关联度较低。普通教学院系对网络教育的参与程度不高, 对网络教育开展的指导和监管也比较有限。在这67所试点高校中, 62所属于211工程高校, 34所属于985工程高校。这些高校大多以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为重心, 以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目标, 而目前的网络教育以本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主, 具有规模主导性。也就是说, 我国试点高校开展的网络教育主要定位在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因各种原因无法到传统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学习者的需求,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 试点高校采取分离模式与其发展定位是相一致的。但从长远来看, 作为国内优秀大学代表的试点高校, 应将发展网络教育与建设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结合起来, 将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进行适当的整合,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注释

1Rumble, G.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M].London: Croom Helm, 1986:15-40.

2Archer, W., Garrison, D. R., & Anderson, T.. Adopt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Continuing education as an incubator for innov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1999, 25 (1) : 13-30.

3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99.

4Bates, A. W. Manag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Strategie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eaders [M].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Inc., 2000.191.

5Daniel, J. & Mackintosh, W. Leading ODL futures in the eternal triangle: the mage-university response to the greatest moral challenge of our age[G]//Michael Grahame Moore & William G.Anderson (Eds.) , 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3.814.

6龚志武.中澳双重院校模式的个案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2) :66-69.

7Garrison, R. D. A theory of critical inquiry in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G]// Michael Grahame Moore & William G.Anderson (Eds.) , 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3.122.

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推荐) 篇5

计算机信息技术实习论文

—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

[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所学知识与教学的联系,为将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日常的高二年级理论教学及上机操作、班主任工作

[实习内容]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育

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表明,“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转到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和网络教学密不可分,网络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明确提出,每个8岁的儿童都能阅读,每个12岁的少年都必须能登录到互联网上,每个18岁的青年都受到计算机高等教育,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计算机的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学好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种必须。而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计算机与教育的一个契合口,是两者的整和结果。

二、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

1、素质教育—— 一种现代教育观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自那以后,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至此,素质教育观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已深入民心。按照南国农教授的认识,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教,最要紧的是记住3个数字:3、2、1。3是3个字: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2是2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是一句话,培养创造型人才。总之,素质教育就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计科系03级师本1班李海霞的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2、网络教育—— 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变革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在数字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交互等技术的支撑下,在教学新理念的渗透中,可以构建出理想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网络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推动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开放性、交互性、非线性成为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也使其成为了能够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等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三、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观的整合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现代教育观,是如何为网络教育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了网络教育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呢?网络教育又是如何重视素质教育观的指导,围绕素质教育来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教育教学的呢?

1、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的整合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教育借助自身优势,恰恰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网络教育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其一,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材料,使其想象力有了源头,而多种类的网络环境又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空间,使其想象力有了腾飞的舞台。其二,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开放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新意识带来了自由的呼吸,从而活跃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交互式的网络教育,无论是群体化的协作还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情感。还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过程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技能。时下搞的热火朝天的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紧紧抓住了网络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网络教育正在素质教育的创新目标上前进。

2、“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育服务上的整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应成各类教育中的中心内容,网络教育也不例外。并且由于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复杂的精神交往简化为“机”和

“机”的无情冷交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文关怀被淡忘。因此它更加强调及时、完善、全方位的服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1)民主平等的学习空间

·民主平等的学习心理

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采用匿名的交流方式,每一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因此,畏惧羞涩将不复存在,学习失败也不会变成难堪的事。近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和挫败感,放松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释放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在获取知识途径上一点也不落后于教师,甚至强于教师。自然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就会确立。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真诚相待,教师依靠人格力量,以“人”育“人”,以“德”育“德”,朋友式的帮助、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合作中,提升自己和学生的生命价值。

2)资源服务

网络教育本身既是一种个性化教育过程,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过程,提供多样性、针对性、友好性的网络资源是其优质服务的开端。

·多样性

网络教育是全民教育,教育内容要适应各类人才的多样化学习需要,必须要求教育内容的广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娱乐信息、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都应该成为网络信息的一部分。

·针对性

网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职业培训等诸方面。因此,教学资源不仅是要有多样性,还要有针对性。例如:对于农民来讲,他们需要喜闻乐见、简明易懂的急需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文明生活方式的传播,而对于在职人员或是转岗下岗人员来讲,则是希望接受到继续教育,接受到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因此只有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个性化的教育功能。

·友好性

网络教育是通过多媒体、网页等形式把信息传达给学习者的,因此,网络教材的友好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同时还需要人性化的交互界面,以便于学员获得有效指导和帮助,便于学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个别化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中的整合素质教育观强调个性发展,主张张扬个性,潜能开发,因此注重对学习者进行自主个别化的教育。网络教育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网络中的模块化,单元化,积件等技术等实现了课程教材个别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多媒体课件以支架、教练、随机进入等各种模式来辅助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动态网页、超文本等技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广泛选取信息,决定学习路径,选择认知环境。另外,学生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还可以进行自检自测,进行有效的自我发展评价,从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我驱动,自我主导,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之,网络的技术环境,允许学习者自定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和进度,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4、开放性和专业化——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因此,知识型人才观将让位于素质型人才观。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有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网络教育通过数字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素质教育创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

1)开放性——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整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信息素质等。因此,这就需要丰富多彩的内容,相应宽广的教学空间和多样化的教学渠道。网络教育超越了传统单一平面化的教育内容,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和课外,学校和社会,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形成了多元立体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如此,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员的生活。人们的饮食结构,社区的功能定位,社区的污染治理等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利用Internet搜集多方面的信息,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向他人寻求帮助;利用E-mail,聊天室等与师生讨论交流,获得新知;用Powerpoint呈现自己的成果,用Excel统计自己取得的成绩等。还有各种

虚拟实验室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网络这个信息海洋中,真正实现了娱乐与学习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专业化——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素质教育不仅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注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各领域专业的拔尖人才。因此网络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其提供各种所需的专业内容,提供学科的各种科普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如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的计算机研究前沿,神州5号的专业知识等。

四、问题及展望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要依靠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新时代的热点,五彩缤纷的网络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想的舞台。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两者在促进、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网络课程“课堂搬家”,“书本搬家”“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问题让整个网络变成了传统教的翻版或是移植;人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关系引起的情感缺失问题;长期使用计算机对身体带来不良反应等等,使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渗透,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随着网络与教育融合的更加和谐,网络教育一定会不断走向成熟,网络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实习体会]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计算机的知识中,对于网络教育自己的了解是有限的,而网络教育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在以后的学习时间里我一定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摄入,为以后更好的做好教学而努力。在此,对学校的精心安排和指导老师的用心辅导非常真诚的感谢!

学生:李海霞

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 篇6

一、国际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

网络教育的研究可以说与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分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提出,它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动作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响,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极大推出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据Fulcrum Analytics研究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1年年初,全球1/5的成年网络用户都接受了一种或多种网络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在职进修、大学本科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等。截至2001年年初,共有1630万成年网络用户参与了某种在线培训,较之1997年同期的数字多出60%。其资深分析师本·库特勒表示:"虽然我不认为在线培训有一天会完全取代正式的大学教育,但现在的趋势是人们对互联网越来越熟悉,大家都希望能够利用这一先进的传播方式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近年来,美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很快。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统计中心对中等后教育机构远程教育的调查,1997-1998年,美国5020所大学中有1690所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占高等院校的34%,约166万学生注册接受各种形式的远程高等教育,占所有类型高校在校生总数(约为1434万)的11.6%。而又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1999年的调查显示,58%的高校采用异步教学的INTERNET课程,19%的高校采用同步教学的INTERNET课程,8%的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包,也就是说采用网络教育课程的学校占85%。近些年来,美国各机构及公司针对成人远程继续教育的实践日益多了起来,据统计,美国60%的企业通过网络教育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例如HP公司、IBM公司等。

1993年加拿大工业部启动的校园网旨在使学生为知识社会作好准备,与各个省、地区教育部、图书馆及私营伙伴共同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终身学习环境和建设世界级的教育资源。1999年3月30日,其校园网成功地把全国所有的16500个中小学校,3400个公共图书馆,467个土著民族学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所有学校都联网的国家。

二、国内网络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发展网络教育的目标是与中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行分不开的。早在1998年,教育部开始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而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随后2000年6月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则提出了3年内构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框架。在2000年的全国教育会议上,国务院又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该决定中提到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目前国家已建成八家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ChinaNET、中国金桥网(GBNET)、中国联合通信网(UNINET)、中国网络通信网(CNCNET)、中国移动通讯网(CMNET)、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网(CIENET)、正在建设的二家是:中国长城互联网(GWNET)、中国卫星通信网(CSNET)。这些网络的建成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湖南大学举办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2000年,国内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网上远程教育。到2002年已有67所学校获准举办远程教育试点。据最新资料统计,通过这些网络学院学习的学员在2002年秋季开学后,人数达百万以上。

同时国内还涌现一大批以基础教育考前辅导与职业技能为教学内容的网站,如101网校(www.chinaedu.com)、四中网校(www.etiantian.com)景山网校(www.jsedu.net)、前沿培训网(www.fronttraining.com)、中国职业考试网(www.chinatvet.com)、中国职业与成人教育网(www.cvae.com.cn)等网站。这此网站的建成极大促进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

让网络教育融入家庭教育 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家庭教育,中学生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修的一门功课, 网络走进生活, 网络影响生活, 网络引领生活,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多数情况下, 不论家长还是学校, 大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谈“网”色变的现象, 抵制网络走近孩子, 拒绝网络走进家庭。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 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今后的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发展, 网络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正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深受着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提几点建议。

一、家长要学习网络, 了解网络文化

作为现代的父母应该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你养育的是一个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既成的网络文化中, 他们属于强势:他们对网络的了解远远要胜过你, 他们通过网络下载音乐、制作网页、跟朋友在网上聊天、一天中检查好几次电子邮件, 在网上查作业资料, 为完成作业设计作研究, 面对此况, 你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因此, 作为网络社会下孩子的父母, 首先必须“触网”, 接触网络, 了解网络文化, 这样才有可能预防网络对孩子的伤害。

二、对孩子上网实施必要的指导和适当的监控

家长每天也应该关注一下孩子在网上都做了什么。如果技术超出了你的能力, 你就应该要求孩子演示给你看。另一方面, 作为父母, 还应该针对孩子上网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明确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网站适合访问, 什么样的网站不宜浏览, 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 给孩子良好、明确和易于理解的例子, 说明上网时应该注意什么, 确保他们知道当他们遇到有问题或使他们迷惑的内容时及时向父母求助 (例如, 在网上遇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 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30岁的先生”) 。制定家庭上网政策。跟孩子共同列出一系列任何家庭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应该做的事情,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告诉他们绝对不要透露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提供照片。而且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和陪同, 绝对不允许孩子们与网友见面。

三、营造家庭浓郁的网络文化

著名儿童心理咨询专家鲁杰老师正在主持国家十一五课题《净化家庭文化环境, 建设绿色网络空间》的研究, 笔者十分期待, 期待鲁老师能在接纳网络的前提下, 在家庭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多做一些深入而有益的探索。现在的大多家庭中的成员都能自如地使用网络, 这为我们建设家庭网络文化打下了基础。构建网上精神家园, 家长的示范性尤其重要。从引导孩子浏览健康网站开始, 到积累建立适合家庭有益孩子成长的“收藏夹”, 再到家庭的交流平台, 再到家庭博客、家庭相册, 甚至是家庭主题网站等等, 构建自己家庭的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 引导孩子向着家长期望的方向进步成长。

家庭网络文化也和文化一样承载着一个家庭特有的生活、学习、心理、情感, 凝聚着一个家庭的传统、审美、爱好、科学创造和理想等。家庭网络文化的建设不要仅注重结果, 而且要十分重视建设的过程, 家庭成员共同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家庭网络文化建设的材料也不拘一格, 小到孩子牙牙学话中的惊人之语、成员之间的有趣笑话, 大到家庭和孩子未来发展的打算和筹备。一句话、一张相片、一段视频、一个专题、一个美好的回忆等等, 都可以成为沟通亲情、激励进步的载体。孩子在精心营造的家庭文化和家庭网络文化中成长, 会少走不少弯路, 会打上家庭文化的烙印, 会更健康阳光, 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探讨生活问题, 能使自己的孩子发现网络的美妙用途。可以通过合理的信息交流、组织来实现它的重要性。

网络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 在这个双向辅助教学的帮助下, 学校教育会如生双翼, 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与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工作中, 并结合中国国情, 尽量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够享受网络教育所带来的资源和好处, 目前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重要的工作。网络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努力, 对发展方式进行完善, 对方向进行引导, 让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得到重视和支持。相信经过所有人的努力, 我国的网络教育前景会更加美好, 成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富瑶, 生志昊, 尹冬冬.网络教育资源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案例研究[J].化学教育, 2008, (07) .

[2]李金枝, 曾带丽.城乡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J].林区教学, 2008, (05) .

[3]韦路, 张明新.网络知识对网络使用意向的影响:以大学生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1) .

[4]何毅, 冉勇.浅谈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01) .

[5]彭声泽, 张彬, 黄利.西部大学生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7, (20) .

[6]王国琪.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10) .

[7]孙多.网络学习的适应性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7) .

[8]张家金.试论中学语文网络教育资源的检索[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18) .

[9]伏庭俊, 胡芳萍.农村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J].教育革新, 2007, (06) .

浅谈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 篇8

关键词:传统教育,网络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涵义及优缺点

1、传统教育的涵义

传统教育是校园课堂面授的同义词, 就是对学生的集体式教学, 学校成了传统教育的依托机构。学校教育有相对固定的教室, 有教师, 有同学, 还有很多因素, 这些都是可见的实体。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据教学进度, 把课本的内容依序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 以及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 也就是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是面对面的师生交流, 所有的学习都是可见的。

2、传统教育的优点

(1) 、重视教学活动, 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都接受过专业训练, 能按照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 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学习效率较高。

(2) 、教学系统性强:学科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因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

(3) 、教师言传身教作用不容忽视:首先, 教育作为一种活动, 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教书, 更在育人, 素质教育是学生完善人格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学生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 能有效的控制、启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面。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启发与点拨能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不走或少走弯路。

(4) 、师生和同学之间有充分的交流:传统教育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际参与真实的环境, 学生可以亲身实践, 通过直接地师生交流, 同学探讨, 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3、传统教育的缺点

(1)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和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 因此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发挥。

(2) 、学习内容封闭, 资源匮乏:忠实地执行教材, 教材上怎么写, 教师就怎么讲, 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 也不敢随便处理。好多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 教学没有创意, 内容封闭, 对新兴的知识缺乏热心, 长期积累, 知识的滞后性不可避免。

(3) 、教学成本最高。不管一个老师水平多高, 他也只能教一个班、一节课, 学生越多, 学校不可能聘请成比例的高水平教师。教学质量不能整体提升, 只能根据个别人的努力慢慢转变, 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知识不能覆盖面地、全方位地推广和传播。传统教学对有心扩大教学规模的学校无非是个瓶劲和阻力。如果贸然扩大规模, 只会导致教学质量严重脱节和下滑。

二、网络教育的涵义及优缺点

1、网络教育的涵义

网络教育即Internet远程教育, 主要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体, 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的, 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形式。它主要是通过网络的迅速传递信息, 直接的快速传递到受教育者, 传播 (教育) 者与接受 (受教育) 者之间几乎是零距离的沟通。

2、网络教育的优点

(1) 、网络教育方式十分灵活:网络教学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不受教师主宰与课堂的限制, 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可以在校、在家以及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学习。

(2) 、网络教育实现交互式学习:通过网络, 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充分和有效。在虚拟的空间内, 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 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 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 互相帮助和提醒, 直到问题解决。这与传统教育模式课堂上的沉闷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网络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可以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 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另外网络教育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其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模拟现实环境, 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立体化接受、理解和巩固。

(4) 、优化教育资源: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及时更新。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随时更新和补充, 可以及时地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 并把这些成果编入教学内容中来。

(5) 、网络教育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做为网上学习的人员, 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给自己充电, 网络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不需舟车劳顿,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合理地进行安排, 既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又能更好地达到学习和巩固的目的。

3、网络教育的缺点

(1) 、缺乏情感交流:在网络教育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仅仅通过BBS、E-mail或其它一些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 人们所建立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环境的人际关系, 它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交往, 这样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 、缺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做人。在网络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 尽管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智能化, 但却不能象教师那样一方面传授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 、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在网络教育环境下, 教师对那些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为了混某个文凭而学习的学生无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督导措施, 致使所学课程无法保证质量及顺利完成。

三、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都各有优势, 也有劣势, 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是传统教育的优越性之所在, 而网络教育的优越性又是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之所在, 所以最优化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 用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 达到优势互补。

首先, 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 弥补传统教育不足。对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来实现, 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交互出现, 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学习内容加以体现, 达到资源共享, 实时交流的目的, 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其被动听课的局面, 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弥补了传统教育不足。

再次, 发挥传统教育中对教学易于控制的优势, 在网络教育中强化监督、指导作用。传统教育的教师由于能够直接接触到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困难, 能够更好地监督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在网络教育模式下, 由于师生分离,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监督力度, 强化指导措施, 避免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而影响学习的最终效果, 以保证网络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 发挥传统教育中情感交流优势, 弥补网络教育中师生情感缺失的弊端。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安排学生一定时间的校内学习或校外社会实践等来增加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样有助于师生沟通和学生交流, 使学习者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道德熏陶, 从而全面发展。

总之, 在信息社会里, 只有真实的传统教育, 或只有虚拟的网络教育, 都是不可行的。网络教育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而应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相互渗透, 和谐发展, 吸收其所长, 摈弃其所短, 达到教育的优势互补。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学校应进行多种优势的综合互补, 实现“两种教育”的交互、对接、传承、张扬, 促使教育的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教育技术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尹俊华

[3]《关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若干因素的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 姜艳芳

[4]《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上海电教, 2001年第1期, 张成华

浅析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篇9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把网络中的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影像等有助于学生形象化学习, 它与网络的有机链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主动获取信息、自动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资料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查阅,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与设备资源的共享, 它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突破。四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时空。教学活动可以由课堂扩展到课外的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这种时空的超越使得“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 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

网络教育虽然为传统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但它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 不仅制约着网络教育本身的发展, 对传统教育中的那些优秀的因素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是学生的行为难以控制。网络上的东西可谓鱼龙混杂, 学生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如沉溺于网络, 还容易造成心理与人格障碍。二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自由度较大的个性化网络学习中, 没有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有效监督, 这种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觉性, 否则, 所学课程将无法保证质量。三是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而且能够熟练地制作本学科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四是受学科的限制。对于音、体、美这些需要实际训练的科目来说, 上网只能拓宽他们的眼界, 实际水平的提高还要靠传统的训练和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二、传统教育的优势不可替代

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接触, 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存在着潜在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造就学生的坚毅人格和良好的心态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生活, 参与多样化的集体活动, 有利于群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而且要在学会认知的同时, 形成健全的人格、文明的行为与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 还要学会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 这都是其他的教育模式难以替代的。传统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 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层次的教学和教学对象,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较完整地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三、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必须全面审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两种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 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 而应当彼此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1. 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的基本条件

(1) 教师应树立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观, 既不盲从于网络教育, 又不拘泥于传统教育, 努力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2)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教师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和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缺点的前提下, 熟悉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把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起来, 运用新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完美地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3) 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引导。网络是新鲜的事物,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 利用共享的信息与设备, 学会合作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

2. 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的基本方法

(1) 围绕教学目标, 准备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网络中查找、收集大量的背景材料, 汲取其精华, 经过精心选择、设计、制作、组合成为课堂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材料, 让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进行操作实验, 培养其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2) 创设教学的情境。精心创设的情境, 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网络资源, 图文声像并茂,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 而且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多感官的刺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创设情境的课堂才会有滋味、有趣味、有深度、有广度、有生机。

(3) 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来探究新知, 使学生在自探互研中自主创新的学习。

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动机, 如何激发其好奇心, 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尽量缩小学生探究的范围,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查找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效果结合的资料来解决;其次是要求学生收集数据、形成解释,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中的数据, 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相关资料, 来使学生的探究进行下去, 并在实证的基础上, 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 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最后是评价和检验结果, 学生们能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 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让学生们进行交流, 找出错误的推理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的不同解释, 引入新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 因此, 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试论网络教育的高等教育价值 篇10

网络教育常用来指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三代, 即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后的新一代远程教育形式, 隶属远程教育概念之下。随着面向校园学生的网络课程, 以及混合式课程在传统教育中越来越多, 网络教育已经模糊了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两者的边界, 或者说网络教育使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出现某种程度的融合。

网络教育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与以往媒体技术相比, 互联网具有革命性意义, 主要体现在其不断增强的交互能力上。一般认为, 互联网的历史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 (ARPANET) 。短短二、三十年里, 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从普通用户角度可描述为Web1.0、Web2.0和Web3.0。Web1.0以门户网站为中心, 其特征为:由网站集中编辑和发布供用户浏览的信息内容;Web2.0以个人为中心, 以网站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为主要特征, 用户参与信息内容的创造和传播;Web3.0以服务为中心, 核心特征是为用户获取、管理和使用信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2]。网络已成为一种由多人管理的、可被修改的媒体, “交互性媒体”逐步被“可修改媒体”的概念取代[3]。网络的交互特性, 使网络教育成为超越传统校园教育和传统远程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 学习者通过与联结在网络中的资源和人员之间的各种交互完成知识和意义的建构。

基于以上理解, 本文将网络教育定义为:主要由网络技术将分布各处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等要素联结在一起,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互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可应用于传统教育, 也可应用于校外远程教育;可用于一节课、一门课程的教学, 也可用于整个学历或项目的教育。

一、网络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 影响高等教育的“对抗三角”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大学经历了一个从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象牙塔世界, 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站”、“服务站”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 是“大学理想和社会现实不断冲突和协调”的过程[4]。克拉克·克尔认为, “ (大学) 积累的传统和现代社会需要之间的对抗, 对大学来说, 现在正导致八个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危机的时代 ”[5]。克尔指出, 在这一危机时代存在影响高等教育的“对抗三角”, 出现并延续着两次变革的浪潮。“对抗三角”中的三角分别为“传统”、“平等”和“优秀”。“第一次变革的浪潮的重大主题是更大的平等——在入学机会方面、管理方面和专业的地位方面”;第二次浪潮的主题不是机会而是能力和“优秀”, “压力的来源是政府、社会的生产手段, 以及那些为新的职业寻找培训的学生”, 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强的竞争的需要[5]。也就是说, “对抗三角”中的“优秀”主要从市场、经济和竞争角度而言。

(二) 网络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体现

新时代背景下,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 高等学校的职能也随之不断拓展。网络教育在满足社会、经济、劳动力市场及个体的需求方面有很大潜能, 有助于“对抗三角”的平衡。

首先, 网络教育可增进教育的“平等”或“更大的平等”。“平等”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 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机会的平等。网络教育与传统远程教育一样, 具有时空解放性, 为实现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大的教育规模提供了新途径。网络教育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在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提供了新选择。另一方面, 社会开始出现“对更大的机会的需求”, 包括“在觉醒的人口中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他们受的教育越多, 越要求受更多的教育”[5]。除了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或普及化, 网络教育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促进[8]。

其次, 网络教育可促进强调“优秀”或“能力”的教育, 即满足经济和竞争需求的教育。以“优秀”为主题的第二次改革浪潮“更多地强调技术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独立的工商管理学院以及工程学院”, 强调适应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更高的技能, 注重“改善经济领域的绩效”[5]。网络教育具有灵活、快捷的特性, 在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劳动力需求、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的快速反应等方面具有很大潜能和优势。因此说, 网络教育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对职业教育、在职人员教育和培训等的促进。

二、网络教育对高校办学的价值

(一) 影响高校办学的“永久三角”

网络教育对高校办学的价值, 是从高校个体层面来看网络教育的高等教育价值。约翰·丹尼尔等人认为, “如何有效地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三者之间的张力, 是需要高校面对的长久不变的挑战”[10]。丹尼尔将之称为高等学校的“永久三角”。高校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成为必需;而办学规模的扩大, 会对教育质量造成威胁;要保障教育质量和充分的教学交互, 需要再次增加师资等各方面的投入。因此, 保持“永久三角”的平衡需要高校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 网络教育高校办学价值的体现

网络教育的出现, 为“永久三角”平衡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可能。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需要, 通过网络教育增强其中的某一角。高校开展网络教育的目的或期望如表1所示。实际上, 高校对网络教育的这些期望相互交错、彼此影响, 往往是多种期望的结合。

通过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 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是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 强调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型网络教育也继承了这一点。与传统远程教育不同的是, 网络教育的联结性和交互性有“质的飞跃”, 强调交互和协作的网络教育对传统校园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希望借网络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 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 成为国内外一些传统高校涉足网络教育的出发点。此外, 国外一些营利性高校大力开拓网络教育市场, 也将网络教育作为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

三、网络教育对高校教学的价值

网络教育对高校教学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对高校教与学的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其中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11]。网络教育中, 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等都是教育影响。

网络技术是功能丰富、适用性很广的技术, 集成了传统媒体的功能, 同时又拥有具有革命意义的联结性和交互性。网络教育不仅可以体现甚至升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同时也支持创新和扩展。“网络教育影响”的特性及其潜在优势如表2所示。实践中, 网络教学模式十分多样, 有些模式只体现其中某一特性的某些方面。

总之, 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 促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等潜能。还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网络的交互能力越来越强大, 但因为不是“共同生活在一个相互‘碰撞’的教室”,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捕捉彼此‘面部友谊’与‘面部感情’的机会没有了” (周彬, 2002) 。面对面情感的缺失、集体生活环境熏陶的缺失, 以及一些教学内容和环节无法由网络教育承担, 促使混合教育形式得到越来越多应用。混合教育中, 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面对面讨论和辅导、现场实习和实验等教育形式优化组合、相互配合, 体现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llen, E., Seaman, J.Staying the Course:Online Education in theUnited States, 2008[ER/OL].http://www.sloanconsortium.org/publications/survey/staying_course.2009-06-02.

[2]张囡囡, 戴心来.Web3.0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 2009, (5) :7~8.

[3]武法提.网络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7~22.

[4]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5][6][7][9] (美) 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9, 54~57.

[8]刘凡丰.略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J].江苏高教, 2003, (2) .

[10]Daniel, J., Mackintosh, W.Leading ODL futures in the eternaltriangle:the mage-university response to the greatest moral chal-lenge of our age[A].Michael Grahame Moore, William G.Ander-son.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C].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3:820.

让网络教育奇葩绽放 篇11

网络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党委将网络作为一种方式和手段,翻开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一页。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宣传到传播的转变。较之传统宣传来讲,网络以其共享性、互动性、检索性等为特点,更符合传播的特性。利用网络平台适时开设“科学发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窗口,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转变。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巨大空间。通过电子报、新闻视频等载体大力弘扬油田公司、厂杰出员工的先进事迹,可视、可下载,为员工学习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架构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在“宣传阵地”门户网站上设立“重要活动”“心得体会”等栏目,在“经验交流”板块中刊登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帖子,使干部员工考虑问题不再局限于小团体、小圈子,而是能够更多地置身于油田大局,服务于油田大局。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由说教到服务的转变。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网络服务板块:“热点解答”等专栏为员工开通了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晓的沟通渠道;“学习园地”“生活浪花”“家庭相册”等板块中的情趣图片、生活视频等内容,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修身养性的窗口。

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操作由复杂到快捷的转变。网络出现后,改变和丰富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面对面,我们可以变为网络交流;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网上网下同时进行。它的便捷还表现在操作层面上。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电脑操作也日趋简单明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网络是自由的、开放的。正因为如此,网络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我们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推进工作,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一是网络环境虚拟性,使制度对整体行为的约束明显减弱。比如在BBS、论坛等窗口,一旦出现了造谣中伤、混淆视听甚至谩骂攻击等问题,往往事后监管,把帖子一删了之,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二是网络信息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挑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泛滥,真的假的、好的坏的、正面的负面的都有。同时,人们思想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信息的效用,同一信息,接收的人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三是传统的工作习惯,使得一些人缺乏应用网络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同传统方式相比,敲着键盘,对着显示器,总感觉缺点什么。这种传统思维、习惯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路径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具体措施是:在门户网站上增加类似于百度搜索功能,只要使用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所需资料信息片段,点击搜索,就可以搜出服务器中储存的相关资料链接,查阅起来方便、迅速。这样做,会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建立对话、沟通、民主互动平台。第一步,在电子报新闻、厂新闻视频页面上增设回帖功能,大家浏览新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步,设立“调查问卷”窗口。管理人员根据需要,针对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设计调查题目,展开网络调查,为厂党委决策提供参考。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设立“我有话说”发帖对话窗口。大家以回复的形式开展讨论,从而丰富群众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平台。立足于“文化朝阳”这个层面,以声像为主,设置朝阳巡礼、岗位风采、身边感动、生活浪花、我爱我家等窗口,结合工作需要上传先进人物故事、厂志厂史、文化词条等内容,也可以结合员工生活上传大家喜闻乐见的家庭视频、生活图片等。

建立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平台。立足于“学习朝阳”这个层面,融合电子图书、音频等形式,建立起一个融技能培训、文化进修、国学涉猎、专家讲坛等内容为一体的网络课堂,让人们很轻松地下载到MP3、MP4、手机等载体中,便于员工学习充电。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心理健康疏导平台。针对不同的性别、工龄、岗位以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融知识、咨询与治疗为一体的板块,适时地上传一些讲座,开办一些网络培训。结合具体情况,还可以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等,为队伍建设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

(责任编辑:李万全)

浅谈网络教育 篇12

一、网络教育的特征和功能

(一) 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

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今天, 依靠课堂所学的知识已经明显不足, 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涵盖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课堂教学方式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实施远程教育是世界网络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远程教学以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 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 学生可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 并与教师进行远距离交流。传统的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网络教育教材是多媒体可双向交流的教材, 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视听环境。

(二) 依托网络优势,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 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 形成跨区域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网络教学提供了共享的资源, 突破了学校的限制, 使处在网络教学中的每个学生, 都可以通过INTERNET, 享用优质的教育、教师资源信息, 聆听世界一流教育的讲课, 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利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提交作业, 建立研讨中心, 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

(三) 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 促进学习的个性化

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 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 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网络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关注其主体地位。学生由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索取, 自我发展。通过网络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体化学习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以充分发挥个性。在这种情形下, 学习根据自己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逐步形成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这种方式还允许学习者和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 通过资源解决问题, 其学习进度是由参与合作的学习者共同决定的。

(四) 增加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 进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在网络教育中, 没有门槛的阶梯之分, 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和老师。只要你想学, 网络就能教你。原来“求学无门、求学无路”的困惑将成为历史。在网络的世界里, 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这有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

二、网络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 组织、设计适应网络教育的教学活动, 充当导航员和指导员

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快, 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 教育应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网络教学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仍然需要教师来指导选择、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师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制作以及教学过程的评价等活动, 目的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 研究如何恰当地组织学习方式、设计教学信息, 使学生在愉快而奋发的心境中学习, 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网络教育淡化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源或传播者的单一角色, 突出现代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导航员和指导者角色。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 教会它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

(二) 甄选信息, 严格把关, 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充当辅导员

上一篇:多媒体整合下一篇: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