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业

2024-09-12

医疗事业(共12篇)

医疗事业 篇1

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善心奉献与互助,并通过民间公益组织具体运作的一项社会性救助事业[1]。它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补充保障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社会责任,以弱制度化手段对困难群体实施救助,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社会医疗救助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困难获得所需基本卫生服务的人群进行支持和帮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末端保护屏障。它是国家责任的体现,以强制度化手段来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稳定性、法定性,只限于医疗救助。这两者责任性质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困难群体获得一定的医疗救助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可见,社会慈善与医疗救助的相衔接具有相同的目标基础。

慈善医疗救助属于慈善事业的一部分,它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慈善行为,对患病或遭遇意外伤害而又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贫困人群,实施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种制度。慈善医疗救助与政府主导的医疗救助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救助体系[2]。它作为政府医疗救助制度的有益补充,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和缓解社会矛盾以及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原因,慈善医疗救助发展受限,远远没有发挥其补充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本文将讨论慈善医疗救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我国慈善事业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慈善与慈善事业被作为私有制社会的产物被中断了4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与社会成员的阶级结构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才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红十字会是我国慈善医疗救助事业的创始,成立于1904年,主要提供医疗卫生救助,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4年,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的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慈善事业的新生。并于2002年8月始,启动“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缺医少药等问题。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强调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慈善事业第一次写进党的重要文献;并第一次把发展慈善事业提到“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高度。2005年,“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第一次写进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1.1 慈善组织数量增多

在党和国家对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视以及公众对慈善事业的社会需要下,我国的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组织逐年递增。社会组织总数从2003年的26.7万个,增加到2008年的41.4万个,增加率为155.00%(表1)。(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法律承认的慈善组织形式大体有三大类:公益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其中,截至2008年年底,卫生类社会团体有11 438个,卫生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27 744个[1]。

数据来源: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计算整理。

1.2 慈善捐赠款物增加

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组织的增多,慈善捐赠善款物逐年增加。据统计,2003年国家民政部接受的社会捐赠款为41亿元,社会捐赠衣被19 648.8万件;2006年社会捐赠款83.1亿元,社会捐赠衣被7 123.6万件;2008年社会捐赠款479.3亿元,社会捐赠衣被115 816.3万件(表2)。6年间,社会捐赠款年均增加83.76%,社会捐赠衣被年均增加了235.10%[2]。

数据来源: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 我国慈善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2.1 慈善医疗救助覆盖面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慈善医疗救助起步晚,发展历史也不长。在慈善医疗救助范围上,对于白内障、唇腭裂等较小的医疗救助项目,覆盖面较广;而对于白血病、尿毒症及脏器移植等较大的医疗救助项目,慈善医疗救助的力量极其微薄。深圳市、重庆市等地是国内较早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城市,其规定最高救助额度为1万元,对于患重症疾病的贫困群体,1万元显然是杯水车薪。可见,慈善医疗救助所能覆盖的范围极其有限,且救助水平低。

2.2 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筹集难

一方面,公众慈善捐赠意识淡薄,是导致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筹集难的主要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传统慈善捐赠都由政府统揽,使公众缺乏对慈善的理解,误认为慈善是政府的纯粹行为。而现阶段,由于对慈善的宣传力度不够、慈善知识的普及率仍然很低,使慈善理念、慈善价值观未能深入人心。同样,谈及医疗救助,公众普遍认为只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应承担起救助民众医疗疾苦的责任。而事实上,医疗救助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同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推动。

另一方面,慈善医疗救助基金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慈善基金收入与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状况好,慈善基金收入多;反之,慈善基金收入则少。例如,在美国70.0%以上的家庭都对慈善事业做出过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0%。美国人均收入是我国的38倍,而人均捐赠是我国的7 300倍[3]。经济运行的烦琐复杂,加大了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难度。

2.3 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数据显示,在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已超过1 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也就是99.00%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3]。这不仅因为我国相关部门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宣传不到位,也因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不足,发展尚不完善。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宣传力度不够,捐赠款物的收支及流向透明度低,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与运用效率低、效果差。出现很多公众及企业想参与慈善事业,而又不敢参与慈善事业,以至于不得不放弃参与慈善事业的窘况。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慈善医疗救助事业的发展。

2.4 慈善医疗救助法规政策欠缺

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现阶段仍然没有一项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法规,慈善公益组织与捐赠人都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虽然对慈善组织的登记、运行及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立法层次低,法律约束力不强,实施细则不完善,且与其他法律体系的衔接力度不够,因此尚不能从整体上规范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3 发展我国慈善医疗救助事业的几点建议

3.1 探索慈善医疗救助形式的多样化,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

由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不长,当前,慈善医疗救助多采取单一医疗经费补偿的救助形式,即申请人向慈善医疗救助组织提交申请,经过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审核后,直接给申请人提供医疗救助款。由于申请人患病的种类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愈疾病所需医疗费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应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救助形式,以扩大慈善医疗救助的覆盖面。例如,慈善组织可建立专门针对公立医院的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没有支付能力的贫困弱势群体。同时公立医院还可以贡献医疗技术,减免医疗费用,以服务的形式提供慈善医疗救助;或单独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贫困弱势群体在院期间的医疗费、生活费等。另外,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财政支持下,吸纳相应的慈善收入,建立慈善医院,为贫困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救助。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慈善医疗救助形式,帮助更多切实需要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从而扩大医疗救助的覆盖面,维护社会的稳定。

3.2 加大慈善公益宣传力度,拓展多渠道基金筹集机制

慈善事业是一项新兴的社会事业,因此,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宣传公益价值观、传播慈善文化。例如,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传媒形式来宣传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性质、宗旨和工作程序以及各个时期的慈善主题活动,对慈善医疗捐赠款物的收支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也可利用慈善医疗救助组织和社区等部门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慈善文体活动,向公众宣传慈善医疗救助,并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以筹集更多的慈善基金。

另外,相关部门可发行专项的慈善医疗救助彩票,让更多的彩民致力于慈善医疗救助事业,筹集更多的慈善基金;健全相关的基金运营机制,提高基金运营的效率,增加慈善基金自身所带来的资本收入;鼓励实力强的企业设立专项的慈善医疗救助基金,或设立专门的慈善医疗救助项目,为特定对象提供救助;慈善组织可通过多种文体活动和鼓励知名人士“义演”、“义卖”等形式来筹集更多的慈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多样化的慈善基金筹集方式,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基金筹集机制,从而为慈善医疗救助募集更多的慈善基金。

3.3 强化慈善医疗救助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社会公信度

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是慈善医疗救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首先要强化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自身管理能力,促使组织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和制度化,慈善基金的募集、运营及使用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其次是建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的内外部监管机制。内部设立专门的监事机构,对慈善基金的募集、运营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与监督;外部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稽查和监督,同时接受捐赠人或企业的监督和查询。还要加强组织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组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专业化,进而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整体素质。强化慈善医疗救助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其社会公信度,从而赢得公众及社会的信任,提高公众主动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进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

3.4 明确政府在慈善医疗救助中的责任,完善优惠政策

体现社会责任的慈善医疗救助与政府主导的医疗救助共同构成了医疗救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因此,应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明确政府在慈善医疗救助中的责任。一是政府应依法审批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的注册登记,积极引导、倡导和有效地协调各种慈善组织的发展。二是政府应给予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不仅要减免捐赠人或企业的捐赠税收,还要简化捐赠人或企业申请减免税收的手续。同时,政府也应给予慈善组织减少或免除税收。三是政府应给予慈善医疗救助组织相应的财政支持。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可以划拨部分社会福利基金给慈善机构,用于慈善救助和公益项目。不过在接受政府资金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加重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和对政府的依赖性[4]。

3.5 加快慈善医疗救助的法制进程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领域仍没有完备的法规加以规范。慈善腐败、挪用慈善基金以及监管机构权责模糊等问题暴露无遗,已严重的阻碍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慈善事业法和慈善机构法,以确立慈善机构独立的法人地位,并明确慈善机构的性质、使命及其管理、运行的基本准则和监督机制,确立完善、统一的慈善税制[2]。通过国家立法,保证各项政策规章的落实,以强制的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另一支撑点,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学海,2005(2):37-40.

[2]仇雨临.医疗保障案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72.

[3]何兰萍,陈通.关于当前发展慈善事业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2005(8):76-77.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5.

医疗事业 篇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卫生基本状况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六、中医药发展

七、卫生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 1 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卫生基本状况

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图1中国人均期望寿命

图2中国孕产妇死亡率

图3中国婴儿死亡率

图4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建立起各级各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四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包括药品的生产、流通、价格管理、采购、配送、使用。近期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卫生筹资结构不断优化。卫生筹资来源包括政府一般税收、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居民自费等多种渠道。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1亿元人民币,同期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06.95元人民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32%。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02年的57.7%下降到2011年的34.8%,卫生筹资系统的风险保护水平和再分配作用不断提高。2011年,医院、门诊机构费用为18089.4亿元人民币,公共卫生机构费用为2040.67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卫生总费用的71.74%和8.09%。医院费用中,城市医院、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占64.13%、21.28%、5.17%、9.3%。

图5中国卫生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6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

卫生资源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5.4万个(所),与2003年比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4.8万个(所)。执业(助理)医师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2年的1.5人增加到1.8人。注册护士224.4 5 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2年的1人增加到1.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16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02年的2.5张提高到3.8张。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2011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2年的21.5亿人次增加到62.7亿人次,住院人数由2002年的5991万人增加到1.5亿人。中国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年均就诊4.6次,每百居民住院11.3人,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5%,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居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可及性显著提高。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由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其中农村地区为80.8%。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无偿献血制度,血液安全得到保障。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成就,但与公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医疗保障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如何使广大公众享有更好、更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取得重大胜利后加快推进。2009年3月,中国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医改。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域、民族、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医改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化医改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医药卫生服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通过艰苦努力,中国的新一轮医改取得积极进展。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面从2008年的87%提高到2011年的95%以上,中国已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从最初的人均20元人民币,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人民币,受益人次数从2008年的5.85亿人次提高到2011年的13.15亿人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推行医药费用即时结算报销,居民就医结算更为便捷。开展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约束、控费和促进作用逐步显现。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障,截至2011年,23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耐多药肺结核、儿童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享受到重大疾病补偿,实际补偿水平约65%。2012年,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种大病也被纳入农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费用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划出大病保险资金,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实施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对基本医疗保障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实6 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有效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覆盖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并逐步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8090万人次。

——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建立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销售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了30%。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步伐加快,药品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2009—2011年,中央财政投资471.5亿元人民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和社区培养、培训、引进卫生人才。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2009—2011年,1100余家城市三级医院支援了955个县级医院,中西部地区城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支援3600多所乡镇卫生院,提高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转变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在乡镇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在市辖区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家庭签约医生制度,实行防治结合,保障居民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使常见病、多发病等绝大多数疾病的诊疗在基层可以得到解决。经过努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明显改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数量、学历、知识结构出现向好趋势。2011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1.8万个,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万所、村卫生室66.3万个,床位123.4万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I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0类41项服务。针对特殊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地区,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由政府组织进行直接干预。2011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总体达到90%以上,全国住院分娩率达到98.7%,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98.1%,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72.1%和69.2%。2009年启动“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截至2011年,由政府提供补助为109万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

图71990—2011年全国农村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1/10万)变化趋势

——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从2010年起,在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带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提升,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目前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个县参与试点。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能力建设。区域医学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和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正在探索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推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医疗机构。截至2011年,全国社会资本共举办医疗机构16.5万个,其中民营医院8437个,占全国医院总数的38%。在全国普遍推行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优质护理等便民惠民措施。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按可比价格计算,在过去三年间,公立医院门诊次均医药费用和住院人均医药费用增长率逐年下降,2011年比2009年均下降了8个百分点,公立医院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新一轮医改给中国城乡居民带来了很大实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提高,城乡和地区间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明显改善,公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步减少。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不断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和爱国卫生运动等防控措施,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自20世纪50年代起,基本控制了鼠疫、霍乱、黑热病、麻风病等疾病的流行。2011年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41.4/10万的较低水平,有力保障了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免疫规划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较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全球根除天花早了十几年。2000年,中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8 炎目标。2002年,中国决定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由接种4种疫苗预防6种传染病,扩大到接种5种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2007年,国家决定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免疫规划人群也从儿童扩展到成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免疫规划内容不断扩大,对于减少传染病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及重点传染病患者获得免费药物治疗。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降至66/10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实现疫情控制目标,血吸虫病病人控制在32.6万。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了丝虫病。提升以监测为核心的流感防控能力,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被正式命名为全球第五个流感参比和研究中心。稳步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国家层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大骨节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患者显著减少。

爱国卫生运动卓有成效。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公众广泛参与、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迄今已开展60年。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农村改水改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降低了传染病危害,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形成了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命名153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和456个国家卫生镇(县城),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国家健康城市(镇)创建工作。

卫生应急水平全面提高。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推动卫生应急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体系为基础,初步建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立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覆盖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中毒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恐怖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建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四级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国家组建了传染病控制、医疗救援、中毒处置、核和放射处置等4类27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地方也组建了各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国家医药储备制度日趋完善,保障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医药产品。近年来,中国有效处置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鼠疫、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紧急医学救援,顺利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网络直报。2004年,中国启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对3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个案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时、在线监测。截至2011年,全国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94%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

中国政府把防治慢性病作为增进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对主要慢性病进行分级管理,实施综合防控策略,全面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努力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促进慢性病防治结合。2002年以来,慢性病防控策略逐步实现由重治疗向防治结合方向的转变。国家级层面形成了以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慢性病防控格局。各地逐步形成了由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共同构筑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网络。提出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的慢性病防治目标,面向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对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主要慢性病,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等主要生物危险因素,以及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过量饮酒等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

制定慢性病防控措施。出台《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等一系列慢性病防控政策性文件和慢性病防治指南。从2005年开始,实施癌症早诊早治等慢性病防治重大专项。2007年,在全国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多途径、多形式、多角度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养成。2009年,将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2010年启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大力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预防儿童龋齿。

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慢性病综合监测,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患病监测、死因监测、营养健康状态监测、恶性肿瘤随访登记,建立和逐步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围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的慢性病信息系统,为国家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持续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逐步建立健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格局。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日益普及,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加大控烟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逐步形成全社会支持控烟的氛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在中国生效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建设无烟环境。

重视维护公众的精神健康。颁布精神卫生法,通过立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完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救治急重性精神疾病能力建设,建立医院与社区相互支持和配合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机制。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列入“十二五”时期急需紧缺的人才类别,10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规范患者服务管理,启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实现病人信息电子化管理。目前,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居家接受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302.6万人。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中国政府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完善妇幼卫生法制与政策,签署多项保护妇女儿童的国际公约,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提高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使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完善妇幼卫生法制和政策。199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母婴保健法,标志着妇幼卫生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把妇女儿童健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

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中国妇幼卫生体系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持,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妇幼卫生年报系统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危重孕产妇监测和儿童营养健康监测。妇幼卫生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特别是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开展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积极推广婚前和孕前保健,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深入开展孕产期保健,形成包括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新生儿保健和产后访视在内的一整套孕产期保健服务。2011年全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3.7%、91.0%和85.2%,比2000年分别提高4.81%、5.57%和10.3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了99.6%。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消除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6.1/10万,比1990年和2000年下降了72.4%和50.8%。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青春期保健和更老年期保健等,为广大妇女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新生儿访视服务。开展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实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2011年全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84.6%和85.8%。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努力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发育偏离儿童的康复训练、高危儿早期干预、食物过敏的早期干预、睡眠问题干预、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损害的早期干预以及青春期保健等。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伤残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身心健康。

六、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以及治疗疾病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也有良好效果,并以其费用低、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深受中国公众喜爱,在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府一贯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形成了以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为主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农村,形成了由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目前,7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6.5%的乡镇卫生院、5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国家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继承工作以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加强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民族医药院校46所,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55.3万人,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9.4万人,中药师(士)9.7万人。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医药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推进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中药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全国中药生产企业近1500家。中药产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重视和保护中医药的文化价值,41项中医药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或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将这一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中国。

七、卫生国际合作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广泛开展卫生领域的政府间和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行动。高度重视卫生国际援助,先后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援建医院、培训卫生人才、开展疾病防控等工作,为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议题讨论,分享经验。20世纪70年代,中国总结和贡献卫生实践经验,为推动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框架下,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保持及时、密切、畅通联系,为全球疾病防控作出贡献。中国政府每年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及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等国际组织提供捐款。大力支持国际社会在慢性病、人禽流感、控烟、应急等技术领域的工作。

加强区域卫生合作。2003年以来,以中国—东盟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合作为开端,加快推进区域卫生合作进程。目前,中国已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东盟与中日韩、中日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7个区域性合作机制下,开展与周边国家和本区域的卫生合作和国际援助。从2005年起,中国与缅甸、越南、老挝合作,在边境地区开展疟疾、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还开展了结核病、登革热防治等跨境合作项目。

派遣援外医疗队。援外医疗队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按政府双边协议向受援国派遣医务人员团队,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无偿援助项目。1963年,中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截至2011年,中国政府已先后向73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目前,有56支医疗队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摩洛哥、津巴布韦等53个国家,为当地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并为受援国引入大批先进医疗技术。50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共诊疗患者约2.6亿人次。医疗队的工作获得当地民众的高度赞扬,受到受援国政府的充分肯定,迄今约有900名中国医疗队员获得受援国颁发的勋章等各种荣誉。在此期间,有50名中国援外医疗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

援建医疗机构。从1970年开始,中国支援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医疗机构,致力于改善受援国医疗设施条件。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帮助52个国家建成100所医院和医疗中心,为解决当地民众看病就医困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为援建医院提供大量成套医疗设备和药品,仅2011年中国就提供了34批医疗设备和药品。截至2011年11月,还有28个国家的31个援建项目在建。

培训卫生人力资源。中国援外医疗队通过带教、讲座、培训等方式,将医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提高受援国卫生技术水平。中国政府支持卫生技术机构在华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卫生技术研修和培训,截至2011年,共举办培训班400多期,培训15000余人,涉及卫生管理、紧急救援管理、食品卫生、传统医药、传染病防控、实验室检测、卫生检疫和护理技术等。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卫生人才,中国政府还向在华学习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

开展国际紧急救援。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及时派出卫生救援队赴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开展救援,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受灾国家捐助医疗仪器设备和美元现汇。近五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卫生紧急救援近200次,包括向发生疫情、自然灾害的几内亚比绍、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海地等国家派遣卫生救援队、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等。中国还派出救援队赴黎巴嫩、刚果(金)等国际维和任务 区实施人道主义医学援助,派遣“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亚非五国、拉美四国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结束语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居民健康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财政补助医疗卫生事业浅议 篇3

【关键词】财政补助;医疗卫生;浅议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各项指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样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要求的医疗卫生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这还需要医疗卫生事业向更高阶段去发展,以便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而作为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显示是东部好于西部,南部好于北部,这也致使财政统一的公共预算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支出补助、项目支出补助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支出补助不足

基本支出主要是一般公共财政对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工资,日常公共经营方面的补助支出,同时还包括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用,在职人员的社会保障费用等。特别是2014年10月1日起新实施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8%,单位缴纳职工年金8%,个人缴纳职工年金4%),更是对一般公共财政补助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支出提出了新的刚性要求。例如我国山西省对医院单位在职人员负担70%的工资补助,余下的30%由单位自行负担解决。但其平均工资水平和全国相比较,位置不是靠前而是后移。同时部分医院还存在与合同制人员签订协议,这也需要医院自行予以解决,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一般公共财政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支出补助的问题变得刻不容缓。

2.财政补助医疗卫生事业的项目支出不合理

财政补助医疗卫生事业的项目支出是除了对医院、乡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基支出外的各项补助资金,具体包括对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诊所、村级卫生室的基本建设,设备、房屋等进行财政补助的项目资金。这些资金根据每年医疗卫生行业每年的财政项目编制预算时向上级主管门提出,主管部门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向财政部门编制部门编制。但是,囿于财政“蛋糕”有限,各个部门,都在争抢该“蛋糕”,导致卫生部门项目支出严重不足。因此财政补助支出与工作实际需求相差较大,根本无法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另外,部分医院由于病源也不是太理想,只能简单地维持再生产,无法继承发展。同时年初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出入时,基层医院要调剂、调整预算的时间、程序也较为复杂,按照《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也只能是等待财政部门、主部门审批以后才能进行资金报账。

3.社区部门与医院签订的合同条款致使医院形成部分呆账

在新形势下,大部分医院都与社区部门签订了定点诊疗机构合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卫生部门诊疗费收入、住院费收入、药费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挂账在“应收医疗款—社会保障”,但是与社会保障部门有诸多不一样,作为有生杀大权的社保部门便有释义权,而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卫生部门显然处于不利位置。这样以来,部分医疗卫生部门的应收款项形成呆账,造成医疗卫生部门的潜在亏损。

对于上述发生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重视财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补助支出(包括基平支出和项目支出)。为了切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需求,应该加强对医院、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医疗卫生行业的财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深化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按照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医院实行“检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切实保障人员支出。医疗卫生机构要将人员工资性支出作为重点。每年要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及收支变动目录做出基本支出的预算编制,同时主管部门要重点关注人员工资,因为各个医疗机构的情况相同,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基本信息,作为试点性工作,必要时进行抽查,确保该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高视。

2.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项目补助支援力度。各地还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财政对于医疗卫生行来补助的比例,对已经确定的公立医院,要先保证简单的再生产,同时要对其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項目资金。同时要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大力“简政效权”,简少、简化审批流程,对于经济效益差的医院允许利用项目补助的结余资金购置其它药和卫生材料。政府部门要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扶持医疗卫生事业,保证人民群众对于就医的需求。

参考文献: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思考 篇4

关键词:民生,卫生事业

一、引言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其普惠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也是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之一, 体现其公平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属性要求它必然由政府主导从而体现其公益性。纵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直向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这个目标迈进。在此背景下, 医药卫生事业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不断推出新政策, 并实现阶段性突破, 新农合制度巩固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有效推进, 基本药物制度按要求实施,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强化, 智慧健康建设步伐加快, 等等。

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常态, 我国“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幅趋缓, 影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基础;城镇化战略提高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和建设速度;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对医疗服务产生更大需求。

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是民生保障的基础, 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幅趋缓会影响到对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事业的投入。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短期内增加数量如此之多的城镇居民, 势必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产生巨大挑战, 势必显著增加各地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 尤其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和建设速度。显而易见, 老龄化将会在医疗服务方面产生更多更大的需求。

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具体问题

(一) 医疗保障增长机制不明确。

医疗保障筹资和补偿水平如何实现常态化的增长机制是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首先, 合理调整筹资标准的依据如何确定?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水平往往带有很浓的行政指令色彩, 缺乏令公众信服的科学依据, 到底是按照财政支付能力、物价上涨指数还是工资增长指数来提高筹资水平还不明确;其次, 由何人来决定调整筹资标准有待进一步商榷。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医保管理部门的一言独大, 实现医保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财政部门和医保覆盖人群四方面需求的协调统一;最后, 如何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动态长效地提高补偿水平, 如何将补偿水平的制定和行政指令脱钩, 实现与医疗费用控制、基金监管动态结合是医保制度需要深入改革的问题。

(二)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服务功能错位的问题。根据医疗服务需求特点, 考虑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供给能力, 诊疗难度一般、常见多发疾病的服务应当解决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这既符合健康原则, 也符合成本效果原则。但目前是, 大量基本的医疗服务由省市级高层次医疗机构提供, 农村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功能日渐弱化, 进一步加深了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服务功能错位有多方面的原因, 包括医疗机构经济激励因素和基层卫生机构能力不足等, 这需要从根本上给予解决, 从长远看, 不解决错位问题, 医疗服务供需平衡将难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中也存在着功能缺位的问题。双向转诊和社区首诊制是过去几年加强卫生体系建设和医改的重点工作, 但是进展缓慢。除了政策激励和服务能力因素外,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履行转诊职能也是重要原因。

(三) 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机制不完善。

一是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明确。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由三类收入叠加:财政补贴、业务收入、药品收入。对于这三者占医院收入来源的比重并未明确, 很难扭转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格局;二是公立医院的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 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医生收入与其医疗材料和药品开出量相挂钩的分配激励制度如果得不到根本改变, 公立医院改革的初衷就很难通过医务人员来最终得以实现, 其公益性也无法得到体现。

四、深入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与卫生体制改革

(一) 明确责任, 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立法与监督。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立法;依法治国是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依法治理医疗卫生事业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各种政策规章制度, 但是这其中的经验和成效还是没有归纳入法, 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也就缺失了法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因此, 基本卫生法的立法进程需要跟进, 地方政府可以向中央申请先行先试, 对一些执行已久的, 经验成熟的制度性文件可以逐步转变为法律条文。

(二) 加大财力,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首先, 建立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财政均等化的支撑。投入资金要有审核、控制、监督三个步骤。认真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支出, 从而确定补助, 在资金使用中, 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的使用规定精细化科学管理。同时, 行政、财政、审计等要三力合一对资金使用进行事后检查。增加医学上的研究与开发 (R&D) 的投入, 确定优先资助领域。

(三) 转变方式,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人民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 探索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卫生室两室合一的模式;二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成本进行补偿。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持平, 政府对乡镇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补贴, 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三是转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式。城乡三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 重视农村, 统筹城乡和区域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首先, 对于财力弱的市县,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所需的资金除省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 (以县为主) 配套补助金额外, 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各地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认真落实财政补助资金, 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其次, 城市医疗卫生应该主要是整合现有资源,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控制机构数量, 杜绝不规范竞争。农村医疗卫生则主要是以乡镇医院为重点, 提高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医疗卫生设备, 完善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 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提高农民的保健、健康风险意识, 让农民的互助意识更加深入, 能够积极参加合作医疗。

(五) 优化布局, 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

以规划为先导, 以重组、兼并、新建等方式优化布局, 加强公立医院服务质量, 并将公立医院的技术、设备、人员辐射到其他同级医疗机构以及县级医疗机构。加强各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分工以及人员流动, 实现先进的管理经验、设备人才、服务理念在区域医疗领域内的共享。加强对县级医院的扶持力度, 长期建立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稳定纽带关系。帮助县级医院的医疗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推动县级医院的更好更快的改革发展。积极鼓励大医院的优秀医生到县级医院设立讲座、开展执业活动和技术指导。以长效机制来增强公立医院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唐天伟.中国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及效率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2.

[2]梁中堂.宏观视野下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 2006.3.

[3]邓大松.市场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经济纵横, 2014.10.

县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纪实 篇5

——县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纪实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县卫生人向63万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近年来,县卫生局一班人,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城乡卫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近年来,县卫生局紧紧抓住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14处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了改扩建和维修,使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投资700余万元,新建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规范化中心卫生室30处,并为全县191处中心卫生室统一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县人民医院病房扩建项目已于今年十月份投入使用,并先后引进了螺旋CT、四维彩超、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

目前,我县已经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出了“15分钟就医圈”,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面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县卫生局着眼长远,于2010年启动了鲁北乃至全省一流的卫生小区建设。项目规划用地391亩,医疗区占地约200亩,建筑面积七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50张。目前县人民医院新医疗区已在新城区巍然屹立。她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必将彻底改变我县卫生事业的落后局面。

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增进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卫生局先后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末位

淘汰制等管理措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卫生行业形象明显改善。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县卫生局严格落实各项补偿政策,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了基金运行安全。调整优化了补偿方案,门诊报销封顶线由60元提高到80元,一、二、三级医院住院补偿标准分别提高到85%、75%、35%,最高补偿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开展了“新农合文明窗口”创建工作,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截至十月底,门诊补偿127.61万人次,住院补偿4.9万人次,基金支出7858.85万元,参合农民受益率为243.59%。

为使我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启动实施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顺利完成,卫生局积极协调,并结合我县实际,于6月30日零点,在我县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同时,为降低药品价格,卫生局不断加大药品招标力度,药品招标率达到98%。根据年初两次深入基层与人大代表、村民座谈调研情况,针对群众反映的药价高的问题,4月份统一了全县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价格,药价降低了4.8%。6月30号开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药价降低了41%,卫生室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减轻了群众药费负担。

强化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为全力兴办群众满意的卫生事业,县卫生局把2011年作为卫生系统的“优质服务年”,开展

“千名乡村医生进村入户送健康”活动,为广大农村居民“配备一名责任医生,建立一张便民联系卡,发放一本健康手册,讲一堂健康教育课,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整个活动历时两个半月,共入户14万余户,入户率达到94%,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星级服务岗”、“护理示范病房”等创建活动,组织了卫生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患关系进一步改善。在半年工作考核中,卫生局把群众满意度纳入重点考核内容,通过电话调查县直单位满意度为100%,乡镇卫生院满意度为99%。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县卫生局于6月份顺利通过了卫生部对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督查。今年,全县共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59.5万份,建档率98.5%。

医疗保险事业局管理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医疗保险事业局承办地区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按照相关的法规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地区的医疗保险基金,同时肩负着基金的保值增值责任,承担着地区的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比较复杂,如何做好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将直接影响事业局的服务质量和未来的健康发展。

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0世纪初管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该时期的管理理论我们称之为古典管理理论,美国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管理学之父”,他的著作《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中将管理职能独立了出来由专职人员承担这一工作。这种分离使得职工分工更加明确,专人专事,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样更加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资源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还有利于协调企业或部门内部人员的关系,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二战”为时间间隔划分的,各专家学者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观点不尽相同。其中以梅奥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他们通过霍桑试验的研究成果,将人事管理直接转变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马斯洛提出了需求理论,要求管理要根据员工的实际不同需求给予適当的激励;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理论,他将员工的需求细化为保守因素和激励因素两部分,以此作为研究主线和基础,对员工激励理论进行了研究,以求更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20世纪后期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包含系统工程和运筹学,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从定性转向了定量分析,近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从对事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管理。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做一个系统概括,其内涵是对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及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其内容指前期的规划、教育、培训,还指人力资源形成过程管理;其管理方式常见的有预测、监督、评估等。

2 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脱节

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时间短,而且经济发展迅速,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相比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相关的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理论研究更是比较少见。

西方国家在20世纪初期就对人力中心的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中国是从经济转型时期才开始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由事转移到人。目前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中国特有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这就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对落后,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2.2 医疗保险事业局内部缺乏凝聚力

医疗保险事业局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没有私营企业那样激烈的竞争,这就会造成事业局内部管理松懈,缺乏凝集力和竞争力,单位职工缺乏统一的个人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导致人心不齐,从上级管理者到下级普通职员,不能形成单位统一的整体凝聚力。

2.3 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的情况看,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四十三岁以上,这势必造成管理者缺乏创新能力,无论是接受新事物还是转变管理理念都比较困难,难以摒弃多年来形成的陈旧管理思想,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创新。另一方面,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单位中高级职称以上的职工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而这些人的学历七成以上都属于非正规学历,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或在职进修取得的学历。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者思想陈旧,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必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 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3.1 加大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投入

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像医疗保险事业局这样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都需要不断创新,企业中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力,事业单位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在发展变化的时代发挥它应有的功用。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首先要从理论研究着手,这就要求加大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投入,才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人力资源投入还包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这些资本是后天通过耗费一定量的稀缺资源形成的,当然这也是回报率较高的一种投资。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单位发展需求,创新和完善医疗保险事业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2 形成单位独有的文化内涵

独有的文化是一个单位发展成熟的标志,可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作为中国的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当然要根据我国的文化基础而发展,不能一味的借鉴西方国家。首先,要让职工感到自己是单位的主人,具备个体独立性的同时要有责任感,让员工明白单位的长远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就是单位要给职工创造的只有发展的空间,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提倡挑战性思维,增强单位职工的竞争能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使得单位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3.3 创新高层管理者的培养模式

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首先,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其次,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正规学习途径,系统全面的学习管理知识,接触前沿的科学,从中发现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培养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在管理方法、单位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4 结束语

医疗卫生事业体制相关问题的探究 篇7

一、以药养医体制之困

(一) 以药养医的出现

医疗改革自实行市场化以来, 我国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远远不足, 而政府投入的大部分又流入到大型的公立医院, 如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等。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医院经费不足、设备陈旧、运营困难等诸多问题。当医院的生存环境出现危机、发展受阻时, 将医院的运作成本转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成了它们必然的选择。以药养医这种现象逐步出现, 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体制, 在此种体制下大处方盛行, “天价医疗费”、“看病贵”等现象呈逐步加重趋势。药品价格虚高不下、2009医改推行速度缓慢、全民医疗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以药养医仍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

(二) “以药养医”体制存在的原因分析

财政支持力度小。由于政府对医院的支持力度不足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 医院被迫另辟蹊径。将自身成本转移到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 收取高额检查费、医药费, 还有甚者收取服务费等。这一方面加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医院的自身形象。

部分医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滑坡。在西方发达国家, 医生是让人十分尊敬的职业, 属于高收入群体。反观我国, 医生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 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医生去寻找更多的额外收入。在这一过程中, 某些医生的职业道德出现滑坡, 开大处方、收取红包等严重损害了医生的形象。

药品销售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监督。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医药公司、总经销、代理商、医院、医生等构成了利益集团。通过这些中间环节, 药品价格一路攀升, 上涨10-20倍, 多则上涨达50倍之巨。政府、媒体、广大公众与非赢利组织等对此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构成利益集团的这些群体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这增加了监督的难度与效力;对该条利益链的监督法律上出现空白, 也给了这些人可乘之机。

二、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下降

医疗公平性是指健康是基本人权, 即每个公民无论其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地位的差别都享有接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现实是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的下降。首先, 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优势的医疗资源多集中于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 如大量的专业医疗人员、高端的医疗设备等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中;而相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 有限的医疗资源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这背离了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的特征。其次在对待“人”的公平性上, 这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地位上。前不久, 播音员罗京去世了, 其主治医师这样说, “那么一个好人, 一个拥有那么强的专业能力的人, 如果能在我们手上把他救活了, 能够继续从事他热爱的事业, 那是多好的事情”。从这段话中, 让我们看到了“国嘴”的价值, 但如果将罗京换成一个普通老百姓, 医生还会去这么做吗?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等, 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具有的明显特征就是民主平等, 这同时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再次, 地域性的差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东西部之间发展水平的不一致相应造成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不公平性。

改革开放带给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但同时, 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政府监管引导不力等因素造成了人们对社会身份地位的过分注重。这些观念引入医疗卫生事业当中, 必然会对公平性产生冲击。

三、医疗公益性的淡薄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 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 提供的医疗服务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 属于公共产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行, 医疗市场化速度加快, 医疗的公益性逐步降低, 目前已经十分淡薄。我国的公立医院, 其出资人是政府, 没有追逐利润的动机, 所以它希望得到人民的认可。广大职工则不同, 他们作为社会人有这种趋利性和规避风险的需要, 要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就造成医院收费的不透明, 加之政府对其投入少、支持力度小, 自谋生路、以药养医等成为其必然选择, 这是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 不断曝出的“不给钱、不救治”的恶劣事件, 凸现了某些医院公益性的丧失和麻木不仁的形象, 这更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我们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25年的医疗改革之后, 发现医疗这一公益性事业竟成了激化社会矛盾的因素之一, 屡遭人民群众的诟病。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医疗公益性下降的趋势更快;收费过高, 致使一部分人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这也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宗旨。

四、解决以药养医, 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和公益性的建议

(一) 妥善解决以药养医

“高薪养医”。在西方国家, 医生属于高收入群体, 社会地位比较高。而在我国则不同, 医生这一职业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社会高度, 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不足。医生本身的生活也要维系, 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 “高薪养医”成为必然选择, 这样一方面使医生的工资或福利得到满足, 消除医生开大处方的根源;另一方面又可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

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职责, 但在我国目前的医疗行业中, 部分医生的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当前情况下, 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 如加强教育、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

国家基本的药物指导价格机制同步深化推行。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基本药物由于价格低、利润空间小, 一些厂家生产很少, 甚至不生产, 造成了高价药冲击基本药物的局面。政府要针对这种情况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成立专门药品管理委员会。各公立医院药品由此委员会统一配送, 在价格上由委员会给予补贴, 使医院降低药品价格, 这种方式十分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药品价格下降, 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实惠, 才能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中去。药品管理委员会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药品, 然后配送到公立医院, 省去中间环节。针对权力寻租和腐败更要有健全和长效的打击机制, 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 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二) 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上要留得住优秀的医疗人员, 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加大对贫困山区的扶持力度, 资金、设备、人员要配套;合理使用优势的医疗资源, 提高优势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加强沟通与协调, 使各地的医疗人员都有获得先进经验的机会,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平等意识。政府官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广大医生在对待患者时要具有平等意识, 公平对待患者;政府更要引导人民树立起平等的思想, 促进人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从制度上保障公平。不能仅仅将医疗的公平性停留在书面或会议上, 要通过明确的法律制度将其推行开来, 如加强立法工作, 加强对操作不公平的惩处机制的建设, 促进操作环节公平性监督机制的建设, 形成医院、政府、公民、舆论四位一体的公平建设体制, 在此体制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坚持推动新农合建设。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的现实, 要逐步缩小这种差距。不断深化农村的合作医疗, 扩大覆盖范围, 要保证农村人口的就医条件, 优势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 专业医疗人员向农村部分转移, 惠及更多的农村地区, 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新农合的成果。

(三) 提高医院公益性

创办节约型医院。坚持这种节约型医院的公益性质, 不断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发展, 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要加以推广, 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益的含义, 这种节约型医院要具有收费低、药价低、真正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特点, 这种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要更低一些, 公益性要更强一些, 政府的监管力度要更大一些。

创办惠民医院。这种医院属于政府医院,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 无偿提供。这种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没有收入来源、家庭特别贫困的人员, 如城市无业人员、农村特困人口等, 防止一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提高医疗的公益性。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探究 篇8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会体系,措施

建国以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体系一直是按照预算会计体系。直到1993年, 这种财会体系才开始产生了变化。在1993年, 我国开始进行以“两则”、“两制”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改革, 为了适应当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企业必须对财会体系做出改革。企业先从财务管理和会计合算模式这两方面入手, 对财会体系实施了改革。在企业对财会体系做出改革之后, 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体系改革也逐渐开始有了变化。随后, 财务部也颁布了相应法规, 这些法规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规范。

一、经济体制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的影响分析

预算会计 (也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和企业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医疗事业单位属于预算会计这一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疗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 这样也使得医疗事业单位的定位发生了变化, 这使得以前许多的公益性福利机构 (如各大医院等) 都开始实施企业化管理。以前的全额或差额拨款也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如今的少量补贴 (比如医院一些大型设备的补贴) 和通过宏观管理以实现税收减免的优惠。这样的变化, 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体系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会计体系已经不再适用如今财务体系的现实要求了。只有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政医分开,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再有行政职能和行政收费项目, 对于预算内收支和预算外收支再也没有清晰的划分。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拨款也在逐渐减少, 有些区域甚至取消了政府财政拨款, 只剩下少量的补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要求单位必须按照市场要求进行管理, 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行业内的垄断被破坏, 行业内开始实行竞争机制。现在医疗行业, 研究机构在行业内部出现了竞争, 疾病控制机构中某些传统业务也慢慢开始在行业内部开放, 垄断地位越来越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 并且取得良好的发展, 就必须自主生财、广开财源。对以前预算体制下的财会体系进行改革, 建立起一个能适应当前形式需要的财会体系。

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变革方向分析

(一)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考评系统

假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运行没有设置相应考核考评, 那么就不能够保证该项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组织之间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分析原因, 并进行综合评价, 客观地给予考评评价和奖惩措施, 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励相关部门及其员工将工作做好。

(二) 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

财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 假如会计人员没有专业化的素质及职业道德是不能够很好胜任的。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必然会引起经济活动的会计失真现象严重。因此, 抓好内部控制, 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开展人才培训的各项有效渠道, 培养有经济知识、会计知识, 同时具备计算机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会计人员。

(三) 财务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理财环境也在慢慢地向着企业化靠拢。在没有进行体制改革之前,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政府拨款, 政府并不要求资金的收益权, 对于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内容也没有必要进行反映, 当时财务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监督。因此, 重视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但是, 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作为基础。在市场经济下, 没有资金可以供免费使用, 债权人和所有人对投入资金是要求收入权的, 这就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理财活动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变, 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资金的筹集决策和投放决策上来。这样,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必须建立起以现金流量指标为主的决策评价管理体系, 才能做好现在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

在未进行体制改革之前,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的资金会存入银行, 从而造成资金的闲置;而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起现金只有用来投资才能产生利润的观念。所以为了减少决策失误,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健全的投资评价体系, 完善内部监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仅要把握好直接投资, 还要使单位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评价体系得到完善, 以使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 强化公共卫生财务内部控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 如果没有, 兼职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 取得会计证后方可上岗, 并且要保持相对稳定。制定健全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 会计、出纳、收费员不得互相兼任, 以约束各项财务收支行为;医院的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统一纳入单位核算, 财务收支到年底要进行张贴公示, 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 加强监管

一些卫生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过于放松管理, 并没有真正担负起监督及其检查的责任。在医院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开放过程当中, 人们对于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诸如, 会计基础工作是各个单位的内部工作, 由各个单位负责人承担即可, 上级主管部门并不需要过多与干涉。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处在一种无人监管的状态。因此, 一定要加强国家监督, 即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会计部门的监督, 要强化社会的监督, 即对会计事务所实施的监督。

(三) 完善会计队伍

要做好财务工作, 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 我们要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配备好, 并且要尽快选出一个思想觉悟强、业务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其次, 我们要使财会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要对财会人员组织定期的培训, 学习科学的现代的管理知识, 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能利用新知识对财会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整个工作当中都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效率, 并且能准确地完成工作;最后, 要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结构进行优化。

(四) 强化财务制度的建设

近年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 我们距离科学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必须还要继续努力, 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科学的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从而使各项财务工作得到规范。

四、小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体系只有做出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良好的生存。在改革我国医疗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随着我国事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改革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深化。我们必须要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的具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方案,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使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 才能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有一个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郝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财会制度的探讨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7) :163.

[2]曹金亮.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9) :338.

[3]次仁顿单.加强医疗卫生部门财会监管工作[J].西藏医药杂志, 2008 (1) :32-35.

[4]张文静.浅谈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的变革[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11) :159.

浅谈医疗机构事业会计制度改革 篇9

(一) 促进新医疗体制的建设

在新的会计制度明确以前, 中国的公立医院一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体制缺陷, 那就是“以药养医”。但是当今我国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把公立医院看作公益性,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严格明确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运行制度, 用“以药补医”代替“以药养医”, 从而表明医院首先要从会计制度的改革开始入手。想要减少病人的医疗负担, 就必须要知制定一个合理的医疗价格, 加强我国医疗机构对财务监管的力度, 保证公立医疗机构真正具有公益性。所以相关政府机构要继续的加大投入公共卫生事业, 公立医疗机构也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改革, 废除原有的医疗会计制度, 实行新型的《医疗会计制度》及其有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此外, 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 强化医疗机构体系的财务监督, 切实落实我国的理疗改革制度。

(二) 有力的促进了财政及其财务制度的完善

新型会计制度的推出进一步的促进了财政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让我国的财务管理更加的精确化和科学化。中国初步形成的现代财务的预算管理机制还包括了部门的预算、政府采购以及国家集中的收付等这些方式, 政府的工作也越来越精确化与科学化。这就强烈的要求我国还要进一步的完善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机制, 合理的调整会计核算的内容及其方法, 增强对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要重视注册会计师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增强中国医疗机构的监管强度和审计能力, 尽力保障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透明化, 保障了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有利于提升医院的业绩

进一步的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能有效的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以及业绩。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公立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 因此公立医院的业绩想要得到提高, 那就必定要加强管理公立医院财会的核算, 强有力的支持了公立医院所做的重大决策, 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财务以及会计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也是医院重点整改的内容。新型的会计制度是对我国旧会计制度的补充与完善, 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精准度, 给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会计制度在新型医疗机构中所具有的特点

新出台的《医疗会计制度》进一步的明确规范了公立医院中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 这里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疗养院以及门诊等。与以前的会计制度对比之下, 新型医院会计制度变化的地方有很多, 其中非常全面的表现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所在, 强化了医院成本的核算以及支出的管理。在试用的范围、医疗成本的核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以及医院的财务报表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其主要变化在于:

(一) 调整医疗机构中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根据医院类型的不同, 新型的医疗会计制度也分部制定出了不一样的财务会计管理方式, 使其使用的范围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规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以前的会计制度只是适用于区域内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公立医疗机构, 新型的会计制度比这更加完善的地方就在于它除了同样的适合区域性的公立医院之外, 还适用于由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自己筹办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但是这其中不包括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以及乡镇的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

(二) 精细了收支分类, 更加精确和具体了会计核算工作

新出台的会计改革制度合理的调整了医疗机构的支出, 严格的依据支出的用途以及收入的来路划分, 分别对医和药进行改革,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降低药品加成的部分用于医院的补偿。改革规定要详细的核算药品全部的收支金额, 再根据业务的需求, 把收支分类中专门用于科研项目的支出单独列出来核算。这些具体的规定全部都表现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 规范了用于科研项目的收支, 这体现了整体的公平合理性。简单的科研项目、医疗以及教学项目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医疗机构, 把旧制度中没有用于研究和教学的投入全部划归到收支管理中去, 只是把这些资金看作是专用基金, 长时间以来, 就不利于反映真实的医疗机构整体收支状况。但是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就把用于科研与医疗项目的资金进行详细明确的归类, 并且把用于教学以及科研项目的投入也全部纳入了收支管理的范围内。

(三) 强化了会计核算的基础, 使核算的方法更加简便实用

新出台的医疗会计制度大幅的提高了权责制的使用范围, 国家财政部门把“医院会计实行权责制基础”编入了新规之中, 并明确的表示了医院会计的四要素, 其中包含资产及净资产和收入以及费用负债。自从会计核算权责制度实施以来, 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收支实现制度就不再用于核算的准则。以前实行的会计制度中只是规定了一部分的岗位实行责权发生制, 其法律的地位依旧属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不可以全面用于权责发生制, 其中旧制度没有明确的划分资本化的支出以及权益性的支出。在新出台的会计制度规定中取消了修购基金, 只是对其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 更加清晰透明的展示医院内部资产的负债情况。旧制度中修购基金的计提标准不是依据其固定的资产价值, 主要是把核算医院的收入和结余作为计提标准, 因此实行这样的计提折旧方式就可能会出现大于医院的固定资产或者计提不足的情况。在加上固定的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 就导致了账面显示的价值永远为初始计算的价值, 给医院的资产增添了大量的水分。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逐渐的重视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医疗机构中会计、财务报表审计等新的会计制度试点的运行对医院会计的核算及其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新型事业单位标准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下面以医疗机构中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为话题对新型会计制度的好处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医疗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建良.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J].2012 (22) .

[2]狄艳辉.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改革之我见[J].财经界 (学术版) .2010 (10) .

[3]胡灵芝.医疗机构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2010 (04) .

[4]刘源.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J].中国卫生资源.2010 (01) .

医疗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篇10

一、新形势下医疗保险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1、缴费主体减少,医保基金抵御风险能力减弱。

到2008年底,参保企业职工28万人,外资企业职工占90%,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我区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订单锐减,近1/10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经营状况恶化,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困难,企业大部分裁员、招工用工减少等因素影响了医疗保险参保规模,而医保基金规模缩小又会影响医疗保险正常运行。有专家指出,在社会政治历史上,没有什么比保险更能急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了。社会保险被认为是首要的安全支柱,在危机或危险蔓延的时候,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的安全作用。

2、多元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

医保制度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的,自2002年起,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机关事业、被征地人员四种医疗保险制度,这些制度对促进社会和谐、建立稳定劳动关系、保障民生起到了巨大作用,彰显了政府为民服务效能,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医疗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如城镇居民医保和被征地人员医保都存在基金短缺,究其原因,这部分参保群体参保人数少、年龄结构偏大、待遇又相对较高。二是多轨运行,管理难度大,险种不同,人员身份变化难;制度差别大,分类管理难;政策调整利益兼顾难。

3、统筹区域发展,适应沿海开放城市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改革难度加大。

国家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目标是让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让更多的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需要从制度的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在当前城乡差别大、公平普惠内在要求高上是很难做到的。另外,一个地区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从始至终都由政府主导,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对象人数不同,制订政策受各方面制约影响较重,条块分割,多路并行,统筹模式层级低,发展速度不一,等等,为统筹合理利用医保资源,统筹区域医疗保险科学发展增大了难度。走梯次发展道路,努力完善一元化医保制度建设,逐步消除制度中的歧视和排斥,追求医保制度内外部公平受到严峻考验。

二、解决困难的方法和途径

1、制订宽松政策,为参保主体提供最佳生存环境

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科学谋划工作思路,把减轻企业负担做为工作重心,方法是对于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确实遇到困难的,可以让这些企业办理缓交医疗保险费,待企业经济好转,再及时补缴;也可以研究阶段性降低医疗保险缴费比率。

大连开发区医疗保险采取大病统筹和门诊医疗补助办法相结合模式,至2009年,已运转7个年头,在运行机制、保障水平方面均走在地区前面。根据开发区医疗保险统筹实际情况看,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情况较好,但医疗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是属于现收现支,略有节余的保险种类,而不是积累式的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结余过多,一方面会造成企业成本过重,另一方面表明保障水平应予调整增加。现开发区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在本地区已属较高水平。再过高地提升支付标准和补贴标准,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同时也会给周边地区的医疗保险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区的医疗保险应采取降低缴费比率措施,如将企业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由现行的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下调至1%,待医疗保险结余资金收支基本平衡时再予以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渡过难关。

企业经营困难时缓缴费,阶段性降低医疗保险缴费比率,对于当年医保支出影响很大,甚至会出现缺口,但就稳定经济形势、稳定就业大局方面,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以2008年度为例,大连开发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缴15179万元,支出11184万元,统筹基金结余5115万元,结余率为30%。如一年期降低企业缴费比率1%,2009年缴费收入将减少5947万元(其中企业5181万元、被征地人员7 6 6万元),当年出现3049万元的基金缺口,但由于降低缴费比率的时限较短,不会影响医保制度的正常运行,通过此办法,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又消化了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问题。

2、重视弱视群体医疗保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被征地人员、城镇居民、灵活就业人员是我区医疗保险重要参保群体,被征地人员为开发区扩区建设、经济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城镇居民一样,这部分参保群体成分复杂,年龄结构偏大、享受待遇比例相对较高,参保人数少,统筹基金入不敷出,增大了财政压力。截止2008年底,被征地人员参保人数3万人,直接办理退休人员1.5万人,灵活就业人员约6356人(其中含本地失业人员1260人),2008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353元,医疗保险比率降低1%,参保人月保险缴费支出减少5 0元,对于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来说,减轻了缴费负担,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都得到了极大促进。不降低医疗保险待遇标准,适度降低起付标准和个人负担比例,逐步缩小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差距,由国家财政弥补统筹基金不足部分,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经办业务服务水平,把弱势群体参保人利益纳入公共视野,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社会,实现医疗保险人性化服务目标。对灵活就业人员采取鼓励就业的办法,使其先就业、先解决自身家庭困难,保护劳动者本身的基本生存条件,困难时可以缓缴保险费或者适度降低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3、加强医疗保险体系基础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实现医疗保障的医、保、患三方利益必须要控制好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加强管理和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是确保基金平稳良好发展的关键。一是常抓不懈,完善监管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动态的综合管理方式,做好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工作。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医疗监督岗位责任制”、“医疗监督检查制”、“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沟通制”、“定点医药机构违规查处制”等五项制度,从监督形式上保证了工作开展,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了工作的实效,杜绝违规住院情况发生。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发生自费高额医疗费、高住院率和低在院率等现象时可召集联席会议,分析情况,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解决,形成处理意见,保证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突出社会保险运行重心,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基金管理是医疗保险业务的核心部分,会计业务要遵循科学、严谨、高效的原则,落实“精、细、实、勤、敬”的工作要求,坚持办公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加强信息和基金结算集中管理,强化中间环节,提高标准化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建立科学运行机制。三是加强网络建设,构筑信息化平台。做实医疗保险两个网络,逐步实现辖区内医保服务定点机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区参保人就医需求,建立和不断完善满足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信息系统,按照国家“金保工程”要求,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统一技术标准和规划,加快信息化医疗保险建设步伐。四是打造一支高素质医疗保险职工队伍。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全区千家万户,经办业务政策性强,各项事务繁杂。对参保人来说,参保事务无大小,事事时时关系到参保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把握时代发展契机,体察民情、谋划民生、维系民权、保护民利、温暖民心,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抓好经办人员政治、科学、医疗保险业务知识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业务工作和思想实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人员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本领。

摘要:本文立足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实际,分析了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局之年,着眼本区稳定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调节功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企业负担,维护参保群体利益,迫切需要我们医保管理工作者,以人为本,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集中力量办好与民相关的大事实事。

关键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杉.大连开发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探析.大连开发区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综合信息,2009,(1)22-24

医疗事业 篇11

【摘要】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与迅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问题;对策

1 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近年来,延边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初步构建起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健康康复和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解决疑难重症疾病多层次医疗救治体系的多元化医疗卫生发展格局。

1.1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得到完善,使抗击非典、处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1.2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县级以上医院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救治病人需要,开展了难度较大脑部、胸部、腹部、肿瘤、断肢再植等手术。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定推进。自2003年7月敦化市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后,2006年汪清县、珲春市、和龙市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7年,延吉市、图们市、龙井市也如期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全州100%农业人口。

1.4 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州连续20年保持甲乙类传染病控制在低发病水平,消灭了白喉、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计划免疫接种率、结核病控制继续保持了省内领先;与“九五”期末相比,甲乙类传染病下降了16.00%,其中,痢疾下降了53.30%,病毒性肝炎下降了36.43%;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以外来儿童及边境乡镇为重点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7%以上。 

2 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从政府层面看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2.1.1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延边州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财政补助虽逐年增长,但与GDP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相比明显偏低。由于财政补助相对不足, 无法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经费和机构发展建设经费,只能靠单位自己 “创收”解决,从而阻碍了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扭曲,加大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2.1.2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州卫生资源总体人均拥有量较高、增长较快,但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70%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2.1.3 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办医、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卫生宏观调控难以进行,很难对区域内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医疗市场无序发展,常规设备投入不足,大型设备重复购置,造成有限资源闲置浪费。

2.2 从百姓层面看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百姓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贫困城镇群众和农民较为突出。而“看病贵”主要贵在药品的虚高定价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上。

2.3 从专业层面看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2.3.1 整体科技实力不强。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拔尖人才不足,卫生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医、教、研一体化的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卫生科技整体实力不强,优势学科不多,医药卫生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效益不高,卫生科技与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3.2 农村卫生相对薄弱。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卫生队伍学历结构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未完全普及。

2.3.3 中医卫生资源薄弱。我州各县市中医机构医疗设施、设备简陋,与同级西医机构相比,差距较大;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人才梯队不完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制约了中医中药水平的提高。

3 关于延边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行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卫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区域内的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价,打破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的格局;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卫生机构的社会化,将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纳入卫生发展规划管理,对于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机构,逐步实行关、停、并、转。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从“办医院”真正的转为“管医院”,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卫生行业的宏观管理。

3.2 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要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疾病控制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要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调整医疗收费价格;要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狠刹不正之风,严格查处乱收费、拿回扣、收红包、开单提成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3.3 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医。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大力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瞄准国际、国内医学科学技术前沿,坚持以技术引进为主,引创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区域内知名专科建设,力争逐年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加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学科研究补助力度,提高疾病诊疗水平,促进临床医学发展。

3.4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卫生法制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卫生法律意识,促进卫生工作的法制化;加强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健康产品的执法检查力度,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执法监督;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切实整顿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行医和打击江湖游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督水平,坚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3.5 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公共卫生管理是政府职责,公共卫生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公共卫生机构依法运作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公共卫生管理责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重点抓好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疫情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公共卫生要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立上下贯通、反映灵敏、运转协调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浅谈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 篇12

一、成本费用核算

1. 完善全院全成本核算数字化建设, 推进各种费用全面核算现代化进程。

建立以科室及管理部门为主体的单位信息网站, 建设固定资产、总务低值易耗、低值卫材、高值卫材等基本信息数据库, 编制能按科室采集、传输、存储、统计汇总各种费用的程序, 将科室固定资产折旧费, 总务低值消耗、低值卫材消耗、高值卫材消耗进行汇总, 传输到成本中心, 进行直接分摊或间接分摊。

2. 建设信息化网络, 健全全院人员经费档案。

存储档案基本信息, 实现可按不同内容 (按科室、级别、职称及离退休人员) 查询, 存储基本信息, 包括每名职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3. 运用现代网络, 建设医院费用核算机制。

由财务编制报销凭证进行报销后对相应费用进行摊销。将医院各项费用, 包括水费、电费、物业费、污洗费、房屋修缮费直接分摊或间接分摊到临床科室。间接分摊可按照床位使用率分摊, 门诊可以按照日接诊人数分摊。在费用核算机制中对氧气费、取暖费、空调费的摊销, 在住院处结算部门将临床患者的输氧费、取暖费、空调费直接摊销。

4. 管理费用的核算。

管理费用属于间接费用, 它是临床护理、门诊医疗活动所发生的间接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后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经费、耗用的办公材料费、全院公用固定资产以及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医院管理费用还应包含离退休经费、坏账损失、财务费用、宣传费用、各种税费、其他费用等。管理费用的摊销可按照比例摊销法进行。如采用人员比例法、收入比例法, 也可以采用按照内部服务量、工作量摊销等多种方法。将管理费用按照上述方法, 通过临床服务类、医疗医技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

5. 其他支出。

医院除医疗费用支出、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及管理费用支出以外, 应包括出租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费用, 食堂支出费用、各种捐赠支出、财产物资毁损及盘亏等。此数据的归集应体现在财务系统的信息中, 在总账及明细账得以体现, 以便进行该项目的核算。

6. 财政补助支出。

是医院从同级财政所获得补助性收入从中支出的费用, 主要用于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费用所发生的支出, 购入的资产应同期进入净资产, 用于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当年支出, 按规定分期结转。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折旧费参与成本核算, 此数据的归集应体现在财务系统的信息中, 在总账及明细账得以体现, 以便进行该项目的核算。

7. 科教研项目支出。

医院通过科教研项目取得收入用来进行教学、科研时发生的支出, 用于构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费用应同期计入净资产, 按规定同期结转。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折旧费参与成本核算。此数据的归集应体现在财务系统的信息中, 在总账及明细账得以体现, 以便进行该项目的核算。

二、收入核算

收入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重要科目。它应包括医疗收入、财正补贴收入、科教研项目收入、其他收入。

1. 医疗收入。

医院在医疗服务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应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门诊收入应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化验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门诊收入。门诊收入可以科室为单位通过自动化信息采集、存储、归集、汇总传输到成本中心。住院收入是指为住院病人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床位收入、护理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化验收入、手术收入、卫生材料费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住院收入。住院收入可在住院结算中心以科室为单位自动化采集并汇总传输到成本中心。

2. 财政补贴收入。

医院按照部门预算从同级财政部门获得的各种财政补贴收入应包括财政基本支出补贴收入、项目及其他各种类补贴收入。该项收入应体现在财务信息系统明细账及总账中。

3. 科教研补贴收入。

指医院取得的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 该项收入应体现在财务信息系统明细账及总账中。

4其他收入。

医院除开展医疗业务的收入及科教研项目的收入以外的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应包括房屋租金收入、培训收入、投资收益、财产物资盘盈收入、各种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获得收入等。该项收入应体现在财务信息系统明细账及总账中。

在全成本核算中, 医院所获得的财政补助及科教经费收入所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也将纳入成本核算范畴。此项成本应在财政补助及科教经费类账户归集。其他收入与其他支出仍要进行成本计算。两项数字之差即为其他纯收入, 在其账户中得以体现。

三、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医院全成本核算分为三个层次核算, 包括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医院总成本核算。

1. 科室成本核算。

通过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将各科室消耗的费用进行汇总, 成本计算的方法分为直接成本摊销法、间接成本摊销法。直接成本计算法是将临床医疗护理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产生的费用消耗直接归属到相应科室进行直接摊销。间接成本计算法是将机关、后勤管理部门所产生管理费用摊销到临床医疗护理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 分摊的系数可按照人员比例法或工作量法等计算。最后将医疗科室、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向临床护理科室及门诊医疗科室间接按人员比例法或其他方法摊销, 最后形成两方面费用:门诊医疗科室费用、临床医疗护理科室费用。科室收入的计算方法是用各科室所获得的医疗收入扣除相应科室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后的剩余即为相应科室的利润, 最后对利润作合理分配。

2. 医疗项目级别成本核算。

医疗项目级别成本核算法是对科室收入与支出针对具体医疗项目进行核算, 它是以科室成本数据的取得为依据的, 进一步对每一项目收入成本进行核算后得到利润, 最后进行利润分配。通过这样精确剖析医疗项目成本数据, 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全成本核算。

3. 总成本核算。

总成本核算是指院级成本核算或一级成本核算。基于医院全成本核算, 管理层通过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方法, 考核每个环节, 制定制度, 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全成本核算能够洞察医院收入全貌, 详细了解每个科室的费用支出, 使人人参与到医院诊疗护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全过程。增加全院全员减少费用支出意识, 减少人员不必要的开资, 控制费用成本, 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全成本核算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使医院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机制中,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我国现行医疗系统改革的深入, 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投入逐渐减少, 医院的经营管理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就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实行全成本核算, 提高医院管理效益进行了探索。

上一篇:药学专业课下一篇:利尿剂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