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建设

2024-07-08

事业建设(精选12篇)

事业建设 篇1

文化事业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重要要求。但是, 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全面分析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对于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新型农民培养, 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可以将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带入广大的农村和农民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 能够利用科学的信息和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从而发展成为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目的是促进全体社会公民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城乡和谐、邻里和谐以及家庭和谐的环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文化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队伍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是承担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体。在农村或是乡镇缺乏具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 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没有专门人才进行文化建设的管理, 使得在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 甚至是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二)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是进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主要的支持力量。政府投入的数量、投入的持续性是决定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首要因素。当前, 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总量增加, 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首先, 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投入比例占政府财政总支出比例没有随着国家经济和财力的增长而增加。其次, 由于投入的不稳定性, 难以充分保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所需要的业务经费。最后, 与其他产业投入相比, 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明显偏低。

(三) 农村文化建设基层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

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权益, 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 是进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支撑。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需求。并且, 在一些地区乡镇文化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足利用, 很少对农民群众开放, 影响了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三、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一) 大力发展教育, 促进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不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文明整洁的环境, 倡导新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些都需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这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 合理调整和优化文化工作人力资源, 保证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结构合理性, 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 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其次, 将具有文化专长, 热爱文化事业的群众组织起来, 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作用。最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并且还要运用多种手段留住人才、善用人才。

(二) 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专项资金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对于基本文化的需求,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 并且设立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增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活力, 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三) 根据农村实际发展状况, 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必须有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 能够为群众进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 不断加强乡镇、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例如, 乡镇可以利用资源组建图书馆, 大力推广科普培训、文艺演出、科技下乡等活动, 在村级设立文化活动的基地;农村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活动基地;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配置流动文化车, 展开灵活的文化服务。

四、结语

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促进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肯定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 要综合分析现阶段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 不断增加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5) .

[2]张港.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西江月, 2013 (18) .

事业建设 篇2

——黄河设计公司汪雪英事迹材料

汪雪英,1987年6月毕业于武汉水电学院水建及施工系施工专业,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公司工作近30年来,参加工程项目设计不胜枚举,特别是她作为项目副经理、副设总或主设人参加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工程)、厄瓜多尔CCS水电站(简称CCS项目)、兰州水源地建设总承包工程(简称兰州供水项目)三个重大项目都极富挑战性,但她知难而进,无私奉献,展示了黄河女设计师的风采。

投身西线

不懈探索

西线工程是指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调水至黄河上游的大型跨流域调水,解决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西线工作从1952年开始,至今已60多年。因西线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周期很长,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干成这项工程,难出多大成就,有的人并不愿意干西线。同时,西线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坝址区海拔高程有的达4000多米。海拔4000米,意味着即使平地行走也像内地负重20公斤,即使躺着不动心脏负荷也像内地刚爬上七层楼梯,被人看作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八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之地,有的人也因此害怕干西线。但工作再难,总得有人干,汪雪英刚毕业,就参与到西线深埋长隧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研究,从此与西线结下不解之缘。西线工程采用的是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的自流方案。隧洞埋深大(平均深500米,最大1150米)、洞线长(全长325.60千米),环境条件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隧洞施工的难点是要选用适宜于西线自然环境和工程环境条件的施工方案,即国际先进的掘进机施工。当时国内采用掘进机施工的很少,缺乏经验及资料,参加隧洞施工技术方案研究,对刚参加工作的汪雪英来讲简直是一张白纸,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汪雪英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拼劲投身到研究中。她虚心学习、认真探索,多次深入国内采用掘进机施工的现场学习考察,前往掘进机厂家沟通技术问题。同时,广泛搜集国外掘进机施工实例,经常参加国内技术交流会,很快全面了解了掘进机施工工作。

实践出真知。2003年她报名到现场考察,当时她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家里人很担心,因为设计公司人员曾有人伤亡在西线工作中。她安抚家人说,现在现场条件好,没问题,便与同事一起西上青藏高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将调水工程坝址区、长隧洞穿越区、入黄河口区考察了一遍。有时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河水,空气稀薄了吸点氧气。有时晚上缺氧睡不好觉,头疼得厉害,因高原反应加之饮食不适,有时吃下的饭上翻得难受甚至会呕吐,这些她都强忍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至2010年,历经西线超前期研究、工程规划、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三个阶段,汪雪英几乎不断地干西线工作20多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和同事们完成了深埋长隧洞施工技术专题研究。作为骨干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深埋长隧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一些工程设计中。

远征CCS 国外建功

2010年,黄河设计公司和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投标CCS水电站。该工程被称为厄国的“三峡工程”,总投资20亿美元,装机150万千瓦,年发电量88亿度,能满足该国75%的用电需求。工程由首部枢纽、输水隧洞、调节水库和地下厂房等组成。特别是直径9.11米、长度24.8千米输水隧洞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汪雪英同志作为CCS项目副设总从项目前期投标、合同谈判到中标后的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再到现场设代管理,全过程参与了CCS项目工作。

CCS工程设计采用美国标准,设计人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又要掌握美国设计施工规范,还要懂英语。业主方所聘请墨西哥某咨询公司,既对中方图纸进行审批又担任施工监理,要求非常苛刻。中方虽然水利水电建设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但西方人“处处讲规范,步步要计算,坚持三部曲,反对谈经验”。因语言不通,技术标准不一致,加之沟通机制不完善,图纸审批一度陷入困境。工程一旦延期,中方每天要支付违约金85万美元。在2012年设计审批最困难之际,公司派汪雪英前往CCS现场。她以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现场工程师等与咨询公司深入沟通、耐心解释。经多方努力,终于使图纸审批得以顺利进行。

CCS输水隧洞采用了2台德国海瑞克全断面硬岩双护盾掘进机(TBM)施工,TBM1、TBM1分别从上、下游洞段掘进。2013年1月7日TBM1开始主洞掘进,2015年4月12日贯通,掘进总进尺9.6千米,平均月进尺431.5米,最高月进尺1025米。2012年11月8日TBM2于开始掘进,2015年2月3日贯通,掘进总进尺13.8千米,平均月进尺490米,最高月进尺1000.8米。两台TBM掘进施工中均经历了极端复杂的地质条件:先是遭遇长达310多米的流沙地质与超大涌水岩层,后又突遇55米特大地质破碎断层导致停机,再后来又遇最大涌水量达460升每秒的特大涌水……

2012年到2014年,汪雪英长期在CCS项目现场,每次至少半年以上。她和设计人员、工程参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保证TBM坚定地向前推进,在国际上展示了黄河人高质建设、诚信履约、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风采。2015年2月4日,在TBM施工洞段贯通仪式上,厄国副总统格拉斯热情洋溢地说:“刚刚在洞内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刻,整个场面非常震撼,我听到并看到TBM是如何 破开岩层,钻出隧洞。TBM不能后退只能前进!就像我们的国家,只能勇往直前,我们国家的历史已经改变!”目前CCS工程首批机组已顺利发电,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中方终于可扬眉吐气了。

西进兰州 开辟新水源

2014年4月11日上午11时,兰州市自来水苯指标超标、未来24小时居民不宜饮用自来水的消息传出,瞬间一场全城抢水大战上演,瓶装水几乎被抢购一空。虽然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但早在1987年和2002年自来水就曾出现过污染事件,却一直未能消除隐患。兰州市决定寻找一条新水源,从刘家峡水库向兰州市区供水,工程总投资约56.87亿元。工程以总承包方式建设,并采用招标方式选择总包单位。

作为兰州一号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紧,关注高。其输水主隧洞长32.4千米,最大深埋近1000米,地质条件很复杂,是全国首例管片衬砌下的压力洞,对TBM施工挑战巨大。对这块看似肥肉、实则难啃的骨头,国内一些大的水利水电设计单位想吃又觉得难咽。公司抽调刚从CCS工地归来的汪雪英同志任公司首席TBM专家,参加工程投标,负责关键技术方案编制,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编出高质量的标书,为黄河设计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中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7月兰州供水工程开工,汪雪英同志又被公司任命为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兼TBM总监,主要负责两台关键设备TBM的施工管理。这两台TBM均为国内厂家首批设计制造的双护盾TBM,而施工单位缺少双护盾施工经验,大大增加了TBM施工管理难度。施工准备阶段,她多次组织分包商专题研讨。从管片生产到TBM施工工序,对分包商详细交底,要求各方重质量、赶时间。

2016年1月20日TBM1设备运抵现场,1月21日TBM2设备运抵现场,2月3日TBM1设备现场组装完成,顺利始发。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TBM1掘进伊始便遇到岩石硬度高等诸多难题。汪雪英深入现场,与分包商、设备厂家研讨解决方案。经多方攻关,TBM1施工走向正常:7月28日单日掘进进尺达34.57 米。

TBM2设备长达318米,但因受地形条件限制,工业广场狭小,不得不分三段组装,且边组装边滑行,并无先例可循,困难极大。她多次组织分包商、设备厂家现场解决问题。2016年3月18日设备第二阶段组装完成,进入边掘进边组装阶段。但如何合理组织掘进和组装同步进行,又是一个巨大挑战。汪雪英根据现场施工特点,组织分包商对设备改造,实现了TBM掘进和组装的同步、快速进行。5月18日TBM2组装完成,进入试掘进阶段。

随着两台TBM试掘进,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开始暴露,刀具磨损、温度高、粉尘污染大、通风不畅等导致换刀频繁,加之作业环境恶劣,严重影响施工。同时因设备、工艺等原因,豆砾石回填灌浆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制约着TBM施工。她组织分包商和TBM设备厂家前往山西东山供水等工程学习TBM施工经验,并深入分析影响掘进的问题,组织研究提出分包商整改方案。先召开设备、管理专题会38次,邀请国内TBM专家现场咨询指导14次,下发整改通知30份。5+2,白加黑,连续奋战,汪雪英以坚强的意志和大家攻坚TBM施工,两台庞然大物逐步走向正轨。目前TBM施工已达国内外同条件类似工程施工水平,并得到到场专家认可!

无私奉献 硕果累累

水利工程多在深山峡谷,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汪雪英认为没有奉献和钻劲,就不可能建好工程。她对工程倾注真情,一次次舍小家顾大家,远离家乡,远离年迈父母,撇下丈夫和女儿,全身心投入,追求完美,争创一流。兰州供水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汪雪英经常加班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眼袋浮肿了,颈椎突出了……2016年春节前,TBM1滑行在即,女儿周日结婚,她无暇操办,匆匆参加一下,周一又赶回了工地。

汪雪英同志就这样以汗水、心血和亲情,浇灌了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收获了累累硕果。她参加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渡槽工程1600T架桥机专题研究》 获黄河设计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她主持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潮河段输水线路隧洞方案施工关键问题研究专题》获公司优秀成果一等奖。她曾获得单位2007年、2008质量标兵,2009先进生产者和优秀主设人,并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聘任为委员。

事业单位团委工作建设探讨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团委工作;重要意义;建设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相应的事业单位内部青年群众的思想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这些情况,要求事业单位的团委工作必须要树立起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务实形象,为单位的青年群众提供积极的思想教育,有效完成单位内青年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团委建设工作的质量。

一、事业单位团委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对事业单位的团委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不断加强团委建设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改变工作思路,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组织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事业单位的团委建设工作,使单位管理者更加重视青年群众的成长生活,根据青年群众的需求,在业余时间,单位定期举行一些内容丰富的青年娱乐活动,倡导广大青年员工快乐生活、文明娱乐。另外,还与单位的科技部门合作,以单位内部职业的基础知识为内容,定期针对青年员工举行一些网上技能竞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加青年员工文体活动的趣味性,还使青年员工能够积极、自主的不断学习职业知识和技术。促进了青年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也促进了事业单位青年人力资源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二、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团委工作的建设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以及得力助手,团委则是为广大青年团员提供实践学习的主要场所。事业单位团委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单位的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出事业单位青年团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说,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共青团员的工作是事业单位团委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事业单位内部青年成长工作。

事业单位团委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单位实际工作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和长远的利益,把单位的发展效益与发展质量有效的结合起来,也将单位团委建设的工作与单位内部青年员工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突出团委建设工作的重点,从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二)在团委建设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团委工作创新。

在事业单位以前的团委工作中,团委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单位大部分青年员工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团委建设工作的效率。所以,事业单位的团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团委工作的形式,建立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工作方式,在对事业单位的青年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单位团委不要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只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广大员工的兴趣,不断激发单位团员干部的求知欲,让单位的青年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团委工作中,使他们能够及时转变思想,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和思想状态,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事业单位青年员工的团结、凝聚力,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事业单位和内部员工的双赢。

(三)确立团委建设工作新起点,加强团委工作建设。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事业单位要加强团委建设工作,一方面,要科学的认识和确定事业单位团委工作建设的新起点。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团委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单位必须要准确把握住现阶段的时代特征,认识和确立团委工作的新起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切实发挥出事业单位团委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单位团委建设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单位还要引导团委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工作建设。因为单位团委是距离群众最接近的组织,所以团委要将事业单位的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团委工作的效率,保持事业单位的生机活力。

(四)在事业单位内部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增强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团委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重视对单位青年团员工作生活的关心,时刻关注单位各青年团员在婚姻、家庭、人际关系以及业余的娱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根据青年团员的实际需要,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在工作后能够放松心情,促进青年团员的身心健康,为青年团员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单位可以举行一些活动,比如,体育比赛、户外拓展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娱乐活动为单位的青年团员提供更多交流、锻炼的机会,不仅使开阔了心胸、增强了体质,还提高了青年团员的团队意识,培养单位青年团员的胆识勇气,以及团队的团结、凝聚力。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要为青年团员提供一些志愿服务的活动,号召单位内部的青年团员能够投身到社会建设中,为社会服务,不仅可以丰富单位青年团员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下,团委建设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具有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团委还要加强对工作模式的自主创新,注重单位的人文关怀,事业单位内部更多员工积极参与到单位的团委建设中,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团委的工作能力,促进事业单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贵贵 .浅谈新时期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研究. [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20):99-100

事业建设 篇4

如何使企事业网站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更好的为企事业服务, 成为企事业值得考虑的问题。只有好好的利用企事业网站的功能, 使之有效的为企事业经营服务, 甚至以电子商务手段转换成企事业的经营模式。网站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面向企事业内部的这一部分的内容的建立对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一个企事业的组织机构中一定有内部员工的信息发布以及客户资料的管理等。

2 企事业网站建设在企事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包括:网站建设的目标不明确、网站结构不完善、网站的应用水平不高、网站的外部推广力度不够、网站建设的维护更新力度不够, 网站就是在互联网络中的一个窗口, 它承担着客户和企事业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个好的企事业网站能够让一个访客成为一个意向客户最后成为真正的客户。

3 企事业网站建设在企事业经营中的对策分析

企事业网站建设的目标规划的前提是公司中有一支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队伍。行业的网站中通常的网站导航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页、企事业、公司动态、产品目录、技术知识、客户服务、企事业招聘、联系我们、留言意见。一下我简单谈一下各个方面的作用。1、首页:是展示公司网站的第一个窗口, 通过企事业网站主页客户能够真实的体验到公司的企事业品牌, 企事业文化, 企事业形象。2、关于我们:, 它是一个直接提供了一个面对客户的页面, 是一个为网站访客有机会了解更多有关的公司历史和目前拥有的业务和经营的项目。3、产品中心:介绍公司的经营产品范围。4、案例展示:介绍公司的成功案例。案例是说服一个人的最好的方法, 在网站中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说服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和信赖, 案例的内容要真实可靠, 所以说案例展示对一个企事业网站来说是说服客户的有利工具。5、新闻动态:展示公司的最近动态让用户知道公司的现状。新闻的实时更新会让客户更加了解企事业的发展情况, 更加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 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客户的负责, 也是解决与外界公关的一种有效方式。6、技术知识:用户不仅能够在这里买到产品并且有很好的服务包括产品的知识学习。技术知识板块会为客户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也能够去培养一批潜在的客户, 也是网站的内容补充的有效方式。7、联系我们:可以让客户能够和企事业联系, 实现双向的沟通, 完成对销售的最终环节, 形成客户与企事业的交流。8、意见留言: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 改善企事业, 改善服务。

4 建立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制度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网站建设代表了一个企事业的精神面貌, 是企事业的形象所在, 如果网站不能反映企事业的形象, 反而被毛糙的文字、粗劣的图片以及千篇一律的布局影响企事业形象在浏览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还不如不做。企事业必须认识到, 网站建设必须保持经常性的维护和更新, 才能不断吸引访问者再次光临, 使潜在的消费者变成客户, 如果网站一成不变, 是无法获得搜索引擎的青睐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因此, 企事业网站建设的维护和更新是网站营销又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 大多数企事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无暇顾及, 或者干脆因为没有必要的技术人员从而放弃。在此建议广大企事业人士注意:必须把网站建设的维护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 否则, 您就在放弃很多垂手可得的商业机会, 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

结束语

网站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当网站出现问题时,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尤其是网站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时怎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出现紧急问题时能够实时解决。在网站建设中应该提前做好应急对策, 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尽快的解决问题也是企事业网站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邵兵.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6.

乡镇文化事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5

2015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镇文化工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推进了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了文化广播电视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在群众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来,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思想,深入领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年内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加强了站内自学。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以文化工作推动地域经济大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阵地活动、打造精神文明示范窗口

认真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着力于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能够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新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确立了新思想,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精神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同时,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节日文化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是春节期间,在乡镇街开展了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歌舞晚会。二是平时不定时的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农家书屋培训班两次,配合镇妇联开展庆“三八”活动,配合学校举行了庆“六一”活动,和团委联合举办了庆“五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将丰富的文化生活带给了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文化思想引领的作用,全镇民风得到了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三是开展毛垭子村文化下乡活动。毛垭子村两委协同扶贫包抓单位县农行,举办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农业知识讲座,邀请县文联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四是镇机关单位举行文化友谊活动。以镇工会牵头组织,全体干部及驻镇各单位职工参与,举行登山、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五是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春节前夕,在集镇内悬挂灯笼,渲染农历新年气氛;组织对老党员、民政优抚对象、退职村干部等农户送春联、年画;邀请县书法协会现场书写对联赠送农户。六是猜灯谜活动。在安置点举行一次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猜灯谜活动。七是举行文艺汇演。开展的文艺汇演活动内容健康,主旋律突出,艺术性强,力求短小精悍,镇属各单位工作人员、农村文艺爱好者、在校学生均可参加。

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文化站建设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并且8个农家书屋,也都按相期开放,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了图书管理员,相信今后村民“读书难、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村民精神生活丰富的同时,素质也会提升。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家书屋未充分发挥作用。由于资金原因书籍未能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的渴求。二是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制约。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所以,建议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成果。三是乡土文化发掘不够彻底。由于交通,资金等原因,一些民间文化被埋没,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发展。

强化行政事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加强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设

1.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出纳人员,负责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依法通过预算安排、上级拨款、业务活动收入等途径获得的各项货币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入账。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授权审批制度。

2.重大货币资金支出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3.建立、健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全面、连续、逐笔记录货币资金来源和支出用途,随时掌握货币资金动态,防止收支不清和差错,杜绝私自挪用货币资金行为。

4.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报请负责人审批处理。

5.有库存现金的,出纳人员应每天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应指定出纳人员以外的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以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并视情况作出处理。

二、加强实物资产控制制度建设

1.对实物资产的购建实行计划管理。实物资产购建计划在内部各部门或定期提出申请的基础上编制,并应经负责人审查批准。固定资产年度购建计划须经领导集体审查批准。

2.建立实物资产购建等活动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时,充分考虑的性质、规模、实物资产的类型等因素。重要实物资产购建必须由领导集体决策审批。

3.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至少于年末对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一次。实物资产的年度盘点工作应由负责人或其授权的领导人员负责组织,并成立专门的实物资产清查小组。实物资产清查盘点时应编制“实物资产清查盘点表”,对各类实物资产的清点实有数、账面数、差异情况和质量情况进行确认。实物资产清查盘点表须经清查盘点工作小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4.重要实物资产需要报废、出售、外借、调拨等处置时,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严格审批。重要实物资产需要报废时,还需组织必要的鉴定工作。需要上缴政府公物仓进行集中处置的,应按政府公物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专项资金控制制度建设

1.对各项专项资金实行计划管理。编制的专项资金收支计划应由领导集体负责审查,并提交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批。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严禁侵占、挪用专项资金。

2.对各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并按照要求定期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或上级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或上级的检查、验收。

四、加强财务报告控制制度建设

1.财务情况说明书反映本期收入、支出、结余、专项经费使用及资产变动的情况,说明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

2.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或上级的规定和要求,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有关文件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计算准确、说明符合实际情况。

3.按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支水平及变动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4.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反映的真实情况,并由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签字并盖章。设有总会计师的,财务报告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字并盖章。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控制制度建设

1.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对财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以及相互分工作出合理安排,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设置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2.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严格规范上机操作和日常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以及相应的制约机制,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建立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权限设置制度,禁止未授权人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

4.建立健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管理制度,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并重视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数据备份管理。

六、加强监督检查

1.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内部机构和岗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2.明确各项财务、会计业务的检查内容、检查重点、检查程序和检查方法,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有效。

参考文献:

[1]金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的建议,科学之友(B版),2008-12-15

[2]安永红,论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山西科技,2010-09-20

[3]李慧娣,金国维: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经济研究导刊,2010-04-15

[4]裴青山:国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10-01

[5]段慧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16

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及其发展 篇7

1 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近几年来, 由于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村的文化事业也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有了迅速的发展, 总体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差甚远, 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实事求是的说, 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及文化工作普遍存在着“三少”和“三多”的问题, 即: (1) 文化设施少; (2) 文化队伍少; (3) 文化活动少。

目前农村文化方面出现的“三多”、“三少”情况还在继续, 某些问题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以改变。这个问题不解决, 农村的文化事业就不可能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状况和原因

2.1 农村文化形式单一, 文化活动匮乏

当前农村特别是村社, 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 除了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 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了。2003年“非典”时期农村禁止集会、不准打牌, 三两个农民这儿站一会, 那里站一会, 多想看场电影, 多想看场演出啊!这是由于文化设施缺乏, 文化活动稀缺, 文化活动场所没有造成的。而打输赢不大的“小麻将”、斗“小地主”、扯“小金花”, 在农村的院坝客堂、旮旮旯旯随处可见, 已成为落后地区农村十分盛行的娱乐活动。过去熟人见面相互问“吃饭没有”?现在变成了“手气如何”?

2.2 各级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 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现在考核政府的硬指标偏重经济建设, 文化事业等属于精神文明的项目不仅占的分值不高, 而且考核方式不硬, 伸展度大。因为, 群众的文化生活等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下级党委政府, 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上, 放松了群众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 迟早要影响经济建设速度。

2.3 真正让农民普遍参与的“三下乡”活动, 受经费、人员等方面条件的制约

“三下乡”活动没有专项经费, 因而每年只能进行1~2次, 而大多数只能利用赶场天在乡镇场上举行, 真正到村社的很少, 并且还不能保证每个乡镇都走到。万州辖区共54个乡镇, 一年最多到1~2个乡镇, 1/5个村社。现在城区和乡场上文化活动日渐丰富, 但延伸到村社比较难。

2.4 为农服务的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服务能力逐渐弱化

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是最直接为农服务的文化单位, 而目前地方财政基本只保人头工资, 单位内部人员青黄不接, 设备陈旧老化, 能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越来越少, 而且质量不高。经费、人员、设备等问题的严重存在, 已经没有多大能力全力顾及农村, 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5 农村乡镇文化专干基本不“专”

乡镇都设有专门的文化干部, 然而, 文化专干一年四季基本不“专”, 大多数时间被分摊到抓硬指标方面去了。因为不少领导对社会事业的价值估计不足, 认为文化活动是务虚的,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引不起重视。文化专干就是想过问,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从下手, 一切只能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 或者应付一下面上的工作, 时间、精力基本“专”不了。因此, 文化站的作用在萎缩、消失。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原因, 农村文化事业不但出现上述“三少”、“三多”, 还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比如一边是文化设施不够, 一边是文化设施闲置;一边是群众无戏看, 一边是文艺团体无处演戏;一边是文化活动少, 一边是组织文化活动却很少有人参加等等, 这中间实在耐人思考, 原因究竟何在?我们应当认真对待。无疑, 破解这些疑问, 就指明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出路何在。

3 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办法

了解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现状, 分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以改进, 促进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3.1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倡导农民健康娱乐

应该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应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当中, 政绩考核之内。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精神,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考核中把社会事业等各项“软”指标“硬”起来, 不要“喊得多, 做得少”。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一是要出台一些操作性强的东西。二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加大投入。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公益事业, 政府就应该投入, 不应该全部推向市场, 因为经济与文化社会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看到人民群众在打麻将娱乐背后的空虚和无奈, 如果我们有层次更多、更加有效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还会有多少人去打麻将呢?

3.2 加强规划力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要脚踏实地, 从头做起。首先要抓好整体规划, 文化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既要有长期规划, 又要有短期计划。文化建设包括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等都要有目标任务, 并研究措施, 逐步实施。从小到大, 从易到难, 分期进行, 不断完善。

3.3 加快发展文化设施建设, 落实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不能再让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动一阵子, 等待一阵子, 失望一阵子。切实解决县级两馆设施空白点和设施落后问题, 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加以扶持和引导。逐步缩小城乡的差距, 逐步缩小区域的差距。

3.4 加强联动力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 必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财税部门要保障经费投入, 减免政策兑现;教育部门要抓人才培养, 为农村培养文化体骨干人才;文化部门更要全力以赴, 对农村文化队伍加强辅导, 对文化活动加强指导, 同时要做好送戏剧、电影、图书下乡;各级驻乡村工作组, 也要满腔热情, 为农村的文化建设乃至新农村建设, 给予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 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解决不了的问题。

结束语

切切实实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工作已到了非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不可, 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办法, 并加以督促检查, 才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基层文化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 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文化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的问题逐步解决, 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面貌得到改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策略 篇8

(一)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行政单位已初步形成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但还没有相对规范、专门的内部控制准则, 面对预算支出管理的不断改革, 造成其缺乏内部控制的依据, 不能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此外, 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制度与法律不协调现象, 如现行的预算法、税收征管法等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不适应。政府为此作出了一系列过渡性措施, 但还未修订配套的法律法规, 导致其行为没有法律依据, 缺乏约束, 致使诸多问题的出现。

(二)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片面性, 仅仅重视自身政绩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 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有的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主要针对的是财务部门, 依靠财务中心和审计部门便可做好财务控制, 却忽视了自身在内部控制中监督的职能。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 不能认真贯彻执行, 导致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因流于形式而失去了作用。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岗位责任, 不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导致在工作中与业务控制脱节, 发挥不出对财务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三) 风险意识不强。

普遍行政事业单位认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 因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无所谓生产经营风险。但是在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中, 会有各种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的发生, 他们缺乏对其进行风险研究和分析, 致使各种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第一, 忽视滥用职权、行政腐败的风险。一些官员利用我国法律法规在公共权力上的漏洞, 违规使用权力, 形成贪污腐败之风;第二, 不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在我国, 公共产品属于国有财产, 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提供的, 但由于其竞争压力小, 致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第三, 忽视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和公共工程等资源的配置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把控的, 这些资源由于具有稀缺性, 造成了行贿弄权现象的产生, 严重影响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 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完备。

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完备首先体现在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建立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 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模式, 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这就使得内部审计机构不能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另外,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不能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受财务、人力等部门的领导, 工作中要时刻考虑部门领导的意愿和利益, 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机构不能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开展工作, 制约了内审工作的效率, 最后的审计结果也缺乏权威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措施

目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上还存在众多问题, 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健全内控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 我们要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并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控制度。首先, 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为其提供理论保障;其次, 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共性和个性的需要, 落实内控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法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监督的有效性;最后, 各地方财政部门要以国家内控条款为依据, 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专岗专职, 明确各岗位的责任权限, 并确保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设置关键岗位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 确保三者权力的分离与制衡。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岗位主要包括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内部审计等, 要明确他们之间的职责权限, 各岗位之间要保持分离和制约。此外, 在决策经济活动重大事项时, 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 共同对经济事务进行决策。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流失, 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

(二) 强化内控意识, 提高管理层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他们肩负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责, 因此要起到表率作用, 并督促同事和下属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首先, 要强化对领导和管理层的内控培训学习。国家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层的培训, 加强交流与沟通, 使其掌握内控的基本知识, 从而有效开展本单位的内控工作;其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要体现出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并在管理层政绩中突出责任风险考核, 督促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内部控制工作。除了领导和管理层要提高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外, 员工在内部控制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广泛组织对员工内控知识的培训, 并加强员工与领导、管理层的凝聚力, 使其积极主动的执行内部控制, 维护和改善单位内控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内只有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 才能将内控建设真正落在实处。

(三)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意识不强的现状:首先, 要强化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使其深刻认识到风险时时刻刻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当中, 尤其是存在于单位的财务风险, 从而提高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部门要全面认识本单位的资金来源、结构及用途, 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 同时不断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 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其次,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增强,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重大项目做出明确的风险预警线, 并对每个环节和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并提出控制措施, 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再次, 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业绩考核, 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对风险进行量化, 并把有效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上级领导和管理层, 使其对财务危机做出有效的预警分析, 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确保内审质量。

内部控制审计可有效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首先, 行政事业单位要认识到内审的重要作用, 依靠合理的内审组织机构, 把内控制度真正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设置内审机构要科学合理, 明确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做好内审人员的定期培训, 不断提高内审机构的职能和地位。其次, 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要避免受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 要确保其独立行使对单位内部的全面审计工作, 使其能够如实反映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再次, 要加强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要与时俱进, 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综上所述,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相对落后, 存在众多问题, 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内控制度, 强化内控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 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确保内审质量,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玲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12.

[2]吴光丽.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10.

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研究 篇9

(一)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认识不足

建设群众文化需要精神和物质同时并进,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使很多建设者缺乏群众文化建设的意识,根本没有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人觉得群众文化建设投入大,收效却甚微,是无效的任务。要想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依靠财政的支持,没有任何的经济效益。但是相反的如果去发展经济,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效益。所以,很多群众文化工作者都把精力放在了经济指标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

(二)开展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受到文化活动专项经费少的制约,每年群众的文化活动一般都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活跃人民生活氛围的效果。一些社区缺少图书馆或者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导致图书馆中旧书过多,缺少现代化的设备,很难实现检索和流通的自动化,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建设,落后于网络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图书馆中安排的工作人员较为随意,而且也没有做到全天开放,没有起到为广大群众普及和传播知识的作用。八九十年代在各个社区盛行的电影播放,也已经销声匿迹。由于缺乏正确的群众文化导向,文化设施不齐全,各类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个别打麻将、斗地主、赌六合彩等不良的社会活动占据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二、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策略

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时期,需要抓住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设群众文化事业,努力取得国家和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视,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一)丰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民族文化事业精神,比如热爱国家,无私奉献等积极向上的精神。科学落实群众文化事业的服务水平,利用文化中心的设备,提升群众文化事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利用好文化中心的设备,积极开展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经常性的进行教育培训、科学技术推广、文化娱乐等活动,完善服务的能力,做好带头引导作用。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艺术节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和文艺汇演,动员群众参与进来,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通过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体性的主题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这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各类文艺团体要组织进行这些基层的文艺活动,创造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凝聚民族精神的文艺演出能更有效地扩大群众文化事业的影响力。另外,完善文化设施,可以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发挥重大作用,不仅可以实施很多艺术活动,还可以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全面开展文艺工程、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下乡、舞台精品工程创作等,对文化事业的基础建设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全面认识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之所以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诸多问题,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从科学的角度群众慢的认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群众文化的建设,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进行探索。在新时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当前城乡分布不均,各个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形态各不相同,这种状况很难得到快速的改变,这也给群众文化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各级文化单位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的优势,把群众文化的建设当成出发点,为社会事业的其他工作把好关。充分发挥好文化事业在各类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将文化事业的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要争取各项经济支援,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在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合理布局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幸福和谐的新道路。

(三)营造文化氛围传承当地优秀文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生活的全球化也随之而来。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也同样经历着全球化的变革,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交融变得更加密切。文化观念的最终取舍,是由群众自己决定的。文化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加速了各种资源共享的速度,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借助文化设施,结合优良的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优秀文化,我们需要积极的传承和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人民群众通过实践从大自然中取得的思想精华。优秀的文化是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同样也是当地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事业单位需要利用和发掘哪些当地的优秀文化资源,从中获取深刻的价值内涵,要从思想上了解当地的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

(四)加大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型的宣传媒介不断涌现,传统的宣传方式表现出无力感和失效性。我们要结合群众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全方位的文化宣传平台,打造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同样要与时俱进,要大力结合新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要求,要敢于打破常规,要充分吸收新型宣传媒介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路径。一是要从思想上坚定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以群众为本位和文化事业引领社会前进的有机统一。文化事业建设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宣传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新时期催生新媒体,新文化也必须有与新社会所适应的宣传载体。可以利用群众普遍接受的和影响反应较大的媒介,如利用互联网、手机、广播公交车和站台平面等多种新兴硬媒介,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新型“软媒介”。

三、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期我党提出的宏伟目标。要充分发掘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不断加深,从而逐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李万兴.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地位和素质研究[J].大众文艺,2015(23).

[2]毛叶英.浅谈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1).

[3]胡伟.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6(7).

浅析事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10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导向作用。企业文化能够把职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单位所确定的目标上来, 同时也能够引导单位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发展。

二是规范作用。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力量, 形成一种软规范, 制约职工的行为, 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

三是凝聚作用。可以产生凝聚力及向心力, 使职工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单位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对单位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是创新作用。建设良好的、积极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单位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主要方面, 是激发职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巨大动力。

五是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不但对本单位, 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其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虽然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但却偏重形式, 实际操作中, 常存在一些问题。

(一) 、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过于政治形式, 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

(二) 、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口号化, 到处可见标语口号, 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些单位总讲“以人为本”, 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 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三) 、企业文化变成了文体化, 一些单位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 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 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 并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四) 、企业文化的表面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有优美的、绿化较好的工作环境, 要求服饰等的整洁统一。

(五)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的文明礼貌, 道德等, 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当然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可否认, 上述几种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 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 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而实际上都走进了认识的误区, 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现特征,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要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深层次、深理性、深内涵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本质的结晶。

三、构建企业文化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凡是成功的企业, 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作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 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成功做法, 但同时又要根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规律, 精心打造和构建企业文化。

第一、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个单位文化建设搞的好与坏, 关键看领导班子的认识是否到位,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决心和行动, 领导班子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 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 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 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 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 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 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 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 推动事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必须得到职工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使职工形成统一的理念, 并且贯彻落实。而职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要利用各种渠道渗透到职工的工作和活动中去, 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 接受企业文化。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 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 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 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 使之符合发展的需要。

第三、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部门。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体负责文化建设的部门只有系统了解企业文化才能进行分步骤、层次性的规划, 有序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四、要加强制度保障, 以严谨的制度强化行为。要把单位的统一价值观、文化精神、职业道德规范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评价考核体系之中, 以制度体现文化理念, 用观念指导制度的贯彻落实, 形成软约束和硬规范的有机统一。

第五、要发挥激励作用, 以共同的愿景激励职工。把目标激励与待遇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有机结合, 满足职工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 要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做既可以激励员工, 也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 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 使员工能看得见, 学有榜样, 效仿有型, 形成良好的风气。另外还要让职工了解长远或近期的奋斗目标, 以未来发展的美好原景, 激励职工。使其勤于工作、乐于创造、甘于奉献, 促进单位共同目标的有效实现。

第六、作好用人与职工培训工作。录用与本单位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 并注意加强培训, 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彻于职工培训之中。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策略, 确定企业文化方向之后, 要加强宣传和培训, 可以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强化宣传和传播, 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职工的行为。

第七、构建和谐环境。

在环境建设上不仅要注意改进外部办公环境, 使办公环境更加整洁、宽敞、明亮和舒适。更要注重营造单位内在软环境, 尤其是成才环境、创新环境、务实环境、团结环境的建设, 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 营造和谐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倾听职工的呼声, 热心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切实了解职工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 使职工深深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浓浓温情, 让职工心悦诚服地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其次要有效地推行事务公开, 把员工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和关键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使单位和职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建立和谐的氛围。

第八、塑造企业形象。形象文化是企业文化最为表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大多是面向人民群众, 服务于人民群众的, 通过窗口单位展示自身的形象, 利用宣传手段向社会宣传自己的文化,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并通过自身文化被社会的认可, 使单位文化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九、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文化需要长期积淀, 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用心营造、培养和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文化也要顺应时代, 适应发展的需要。

总之,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并和企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和每个职工都密切相关。根据单位的实际和可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 从而使每个职工无论面临事业是兴旺发达还是艰难险阻, 都会万众一心, 克服困难, 获得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入手, 分析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 着重分析了事业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具体对策。

事业建设 篇11

审计文化是指审计在其组织职能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风格和精神活动,它包括了审计的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远景规划和目标,审计人员的精神境界和作风等。审计文化是一个集合,它是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使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值变革和发展时期的审计而言,建设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事业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能否有效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审计机关和部门要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理论素养,引导和教育审计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益观,不断增强立审为公、勤政为民的意识,始终保持对审计事业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坚持廉洁从审、秉公执法的原则和要求,从而在审计机关和部门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多年来,审计机关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审计精神,这种审计精神,不仅成为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凝聚了广大审计人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巨大成就,审计机关应把审计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培训和各项审计工作之中,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各种寓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运用典型引路等,使广大审计人员接受审计精神的灌输和熏陶,让审计精神在审计人员头脑中深深扎根,并在审计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新的审计文化的一个外在的表现在于强调实施审计时应以人为本,更多体现一切为了发展的人性化工作模式。组织是人的聚合体,因此谋求和实现组织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从尊重人的发展权出发。对于审计而言,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尊重因审计事项而牵涉的人的权利,在审计调查或审计意见的表达等方面,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不体现在严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上,而是体现在审计结果具有法律的公正性、事实发展的客观性和建设性上。我们所强调人性化的审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依从,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对人权的一种尊重。审计方式的人性化,既树立了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又促进了我们审计作用的很好发挥。

当前,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学习和了解,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只有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发展,才能获得审计事业发展战略的组织整体认同。

审计文化是变革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点,审计职能的确定及实现均依赖审计文化的选择和定位,只有树立科学的审计文化观,审计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

事业建设 篇12

档案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文化, 集结了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粹, 又承接了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既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 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这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功能, 主动融入社会, 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全面记录和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打造特色档案文化品牌, 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中建功立业。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不断解放思想, 强化档案文化主阵地。档案馆要在切实做好文化资源存贮工作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 纵深度、全方位地挖掘开发档案文化, 通过展览、网络、作品、视频等多平台、多内容、多媒体形式, 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 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档案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阵地。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要借力文化支点, 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在现代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 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主阵地, 应强化大局意识, 捕捉社会热点, 寻求文化支点;积极与社会文化界合作, 推出档案文化品牌, 使档案馆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彰显“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进而营造各方关注、支持和参与档案工作的浓厚氛围, 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知, 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科学有序、高效快速发展。

丰富的档案遗产是弘扬档案文化的基础, 厚重的档案文化则是对档案遗产的挖掘、提炼与升华。

上一篇:信用评价下一篇:管理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