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略

2024-09-22

建设方略(共12篇)

建设方略 篇1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最高端,是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来源。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之本,其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学质量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改革和创新研究生课程建设,使之适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求,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1.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1]。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Tyler)指出,任何课程的建设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或学)?教(或学)什么?怎么教(或学)?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同样地,研究生课程建设也离不开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基本方面的系统思考,这是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同时,研究生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更强调对新知识的探索、发现和研究,因此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不仅要围绕着教育目标展开,而且更应该关注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及其动态的过程。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课程建设“过程模式”正是反对把教育当作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2]。过程模式的动态性、发展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对于我们建设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外延。

它也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本文所讨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正是围绕“课程”的广义概念展开,认为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包括了单门课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处理等。

首先,在单门课程的建设中,加强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大要素之间的融合完善。每一门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最后的评价都需要紧紧围绕着课程的目标展开,在此基础上,四者彼此联系以寻求创新。这就意味着研究生课程设置需要最基本的规范,但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而应该科学、灵活地处理好这四大要素。同时在单门课程的建设中也要考虑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创新。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中,导师拥有较强的话语权,研究生处于从属被动地位,不利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研究生课程建设要打破以往的这种传统,致力于构建一种平等的、有利于师生互动,彼此能形成合力、共创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课程。

其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构建框架,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1)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体系。研究生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关注单门课程这一个个的点,还应该关注这些点与点之间连成的线,整体统筹地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比如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核心课程与普通课程(2)之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

最后,研究生课程的建设要放眼于整个培养模式,重视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因为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而课程学习和科研探究是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两种主要方式。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这一载体,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相互渗透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在国外,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整合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3]。因此,二者的协同整合是研究生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理念。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原因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基础,直接反映着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之一[4]。不断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出台的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学校陆续出台了研究生课程建设办法或管理总则,纷纷投入一定的经费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在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验收材料中,我们看到,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项目,内容主要集中于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等特色课程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如浙江大学有“核心课程”、“示范课程”的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有“重点骨干课程建设计划”,中国传媒大学有“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等,这些主要着力于单门课程建设的项目,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对照本文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定义,当前各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仍存在不够系统、全面、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 课程建设重形式、轻本质。

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并提出从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建设。但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未能很好地体现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课程设置随意,内容陈旧,教学本科化等问题[5]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是从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出发而是或因导师的主观认识、科研兴趣而定,或为了照顾某人,开设了一些并非必要的课程[6];课程教学内容有滞后性和重复性,缺乏层级性,很多只是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做平面式的扩展,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7];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国际性不够重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导致有些教师不重视课程,对课程的教学投入不够,教学过程以教师讲解为主,依然像给本科生教学一样,缺乏让学生参与和研究的机会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能真正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出发,目标不清、内容缺失、组织随意,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没有紧紧围绕着研究生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过程组织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缺乏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由此可见,把握研究生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本质,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进行系统性的建设与改革,才能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2. 重视单门课程的建设,忽视课程体系的整合。

在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中,如上所述,各高校非常重视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课程,但对整个课程体系统筹建设方面的探索很少。在2012年6月国家“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验收中,提到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高校中有近80%都是涉及精品课程、专业课程、优质课程、核心课程等单门课程的建设,只有少数高校有关于课程体系整合方面的建设,而且重点建设的单门课程一般都是专业必修课,很少涉及选修课的建设与改革。从短期来看,重点建设某一单门课程确实见效快,能够较好地反映高校在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体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整个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绝不仅是单门课程的成功即可。因此,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改革和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3. 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

由于未能很好地把握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往往存在着只重视课程教学的改革,而忽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事实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作为研究生教育两大最为重要的环节,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天平经常会发生严重的倾斜。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反映,在其研究生生涯中参与科研的机会不多,其科研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一项对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25%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参与过任何科研项目。但同时也有34.7%的研究生表示参与过1项科研项目;23.8%的研究生参与过2项科研项目;参与过3项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占15.5%[8]。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参与过多的科研项目反过来也会使得研究生根本无暇顾及进行较为系统的、有准备的课程学习,无法体会到课程学习对于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发展所能带来的提升效用。其实不光是学生,教师也同样面临着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冲突与矛盾。通过建设教学与科研联系紧密的研究生课程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课程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方略

1. 单门课程建设中,加强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评价之间的融合与完善。

在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指导下,把握研究生课程建设本质和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单门课程的建设最为基本的是处理好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载体、以组织为纽带、以评价贯穿全过程,使得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触及本质。加强这四要素的联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目标的核心指导作用,目标一经决定,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都要以达成所定目标为取向。最后通过目标性和过程性评价进一步加强四者的联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加强四者的联系:

首先,目标确立的导向性。美国学者赫斯特曾明确指出,没有目标就没有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终点,它要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价互相配合,就不能过于笼统和模糊,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课程目标的确立还需要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相一致,必须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细化、明确。根据这两个原则,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培养在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方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机电产品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并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的高级人才。从这个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到该专业的某一门课程目标,比如《现代控制理论》的课程目标是:掌握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求解等知识(知识目标);掌握绘制系统模拟结构图的能力(能力目标);针对具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合适的数学工具进行建模和控制语言进行表达,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的素养(素质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具体明确,能很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

其次,内容选择的适切性。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现状,课程内容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而课程目标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变化,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随之做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9]。这个标准可以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具体来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第一种知识是有内在价值的专业基本科学知识。只有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基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创新。第二种知识是该学科领域先进的、有突破性的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往往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造灵感。第三种知识是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再次,课程组织的灵活性。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有很大的探索性、开放性、包容性,师生之间不应拘泥或满足于一种既定的思想观点,相反,彼此之间需要交流讨论、批判创造来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因此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要为师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提供平台,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课外可以自己研究探索,然后再在课内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至于不同性质的课程,其教学活动的组织也应该有所不同,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做适当的变化。但课程组织的灵活性并不代表课程组织可以随意而为,它必须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根据课程内容来组织。这方面国外某些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参考。如美国研究生教学中常用的两种组织形式,讲座(lecture)和研讨(seminar)[9],教学过程都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在导师引导下,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最后,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研究生课程评价是单门课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首先需要合理的评价价值取向。传统的课程评价倾向于寻求单一的、标准的评价结果,容易扼杀研究生创新的愿望、想法和思路。新的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要与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同时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其次,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反馈性等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师资队伍、教学文件、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10]”等作为评价内容并合理分配权重。最后,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也应该从单一趋向多元化。除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还应该结合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业人士评价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收集评价信息,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成立教学研讨会,公管学院将教学大纲公开接受评估等做法,都是力图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监督和评价的方式来确保课程建设质量的有益探索。

2. 优化课程结构,重视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整合与优化。

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特征考虑,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全面、系统的,是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其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基本课程组织方式的比例是合理的,在满足基本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又能让研究生有较大的自主选修权,这样才更有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目标。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增加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比例优化课程结构,使其更具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一大特点就是必修课程少,选修课程多[11],许多高校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重达25%[12],而且选修课程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学科的各个方面和学术前沿。同时,美国研究课程建设十分注重文、理、工互相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了设立理工专业外,还增设了医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关系、语言及心理学等方面课程,做到了理工综合化教学,以此来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这些做法对建设我国研究生课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废除、淘汰一些陈旧的或因人而设的课程,推出一批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结合的、层次较高的课程来整合、优化整个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其次,通过课程内容的渗透和互相补充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创新。如在同一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可以考虑核心课程与普通课程的整合。在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其内容应更加侧重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交叉学科等知识的了解,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普通课程的建设也要渗透核心课程中基本的前沿要求、方法的意识和跨学科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化和拓展,与核心课程互通有无、相辅相成来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 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加强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协同整合。

研究生课程的建设除了要考虑其所在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放眼于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全面考虑。即从整个培养模式出发,自上而下地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教学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由于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两大主要环节,因此,重视并努力实现两者的协同整合是研究生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伯顿·克拉克曾指出:“当大学首先被理解为探究的场所的时候,科研和教学的活动就不止被看作是互相渗透的,而且具有实质上的兼容性。”[13]这为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协同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同时也指明了把两者整合在一起的方法:视“学习”为“探究”,把“探究”作为两者的结合点。因此,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中,也必须强调对知识的“探究”。在这方面,美国研究生课程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课程内容上,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通过设立学术前沿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实践性课程、学科交叉课程[12],一方面奠定了研究生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了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传授给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培养研究生从事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也以“研究性”课程教学为主,教师一般只提出不同问题,提供大致的框架、思路,让学生自己研究学习。如教授一般很少指定所教课程的纸质教材,而是给所开课程列出很多文献目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自己去寻找和阅读原著[14]。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式学习,开展专题研讨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科研的基本训练,亲历科研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同样地,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而言,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也应该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予以体现。课程建设也要以“研究”为架构,加强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协同,从而保障课程的活力与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生导师的协调与指导。如,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重视高水平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导师资源为学生所共享,不限研究方向,学生都能获得他们研究所需要的指导等。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从单门课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这三个点、线、面的维度进行思考与探索,对建设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不过是投石问路,抛砖引玉。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研究生课程建设依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摘要:研究生课程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运用动态的、整体的、协调的课程建设观从单门课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三个层面对课程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单门课程中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的融合完善,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协同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方略。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建设理念,方略

建设方略 篇2

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油田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石化企业加大综治文化建设措施力度,平安创建活动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油田企业稳定与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加上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境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目前油田企业综治文化建设还比较滞后,维护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局部反弹的风险依然很大,尤其是面对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油田企业的经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政治敏感时段相对集中,各类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在一起,从全国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仍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从油田企业发展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给国际油价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化工市场将延续下行走势,对石油石化生产经营和谋划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势必会对油田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造成不利的影响。从油田内部情况看,面临着低油价和保稳产的双重压力,油区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涉油犯罪案件仍处多发态势,油区、社区和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也不少,特别是职工群众仍有较多利益诉求。因此,加强综治文化建设,是我们加强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的有效举措。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加强综治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综治文化开发,从思维、意识、技能、行为等方面提高人的综治文化素质,有效减少失误,从根本上解决综治文化思维技能,提高油田综治文化建设水平,促进科学和谐稳定发展。

二、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继承与创新、研究与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科学规划、不断推进,积极倡导与平安建设客观规律相适应、与新时期管理理念相符合、具有油田特色的综治文化,不断提升油田综治文化管理水平,为油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加强综治工作,维护油田和谐稳定,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油田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加强综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是维护和谐稳定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大力加强油田企业综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综治文化素质,为实现油田和谐稳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是油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综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的功能作用,是运用新的综治理念和方式提高油田综治工作管理水平、提升油田综治文化品位、促进油田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根本保障。加强综治文化建设,能有效建立起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实现油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平安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新形势下综治管理创新发展,在广度、深度和持久性上实现新的突破,必须着眼于人的综治理念的塑造,着眼于综治责任的落实,着眼于提高综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以人为本、超前预防的原则落到实处。综治文化管理突破了传统综治管理的局限性,更突出职工群众的综治思想意识、工作态度、科学发展观等因素,从提升干部职工队伍人的综治文化素质下功夫,是强化综治文化建设,建立综治大格局思想观念的升华。

三、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方略

加强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是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平安创建活动的基础工程。

(一)引导石油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综治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观。综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去说服人、吸引人、团结人、鼓舞人、发挥人的创造力,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总结提炼出综治文化理念,让综治理念深入人心,引导职工群众形成共同的综治价值观念和追求。油田综治文化建设,必须有正确的综治观念来指导,力求让“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求实创新”、“科学发展”等综治理念深入人心。

(二)深入推进综治文化建设责任制落实。通过落实领导承包、签订综治文化责任状、“一岗一责”制、严格综治文化考核等措施,开展检查考核等活动,不断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签批,谁负责”、“抓管理必须抓综治”的综治文化责任理念,推进综治文化责任在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全面落实。

(三)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综治制度规范。结合岗位特点,坚持“抓管理必须抓综治”的原则,以平安创建活动为核心,建立健全综治文化标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强化制度规范的执行,推行标准化操作。加强综治文化监督机构建设,强化综治文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综治文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综治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规范综治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四)强化综治文化建设教育和学习。把综治文化建设作为保障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定期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意识培养、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不断更新理念,丰富、完善和深化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法,大力加强各层次人员综治文化教育学习,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综治文化素质。

(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综治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也是综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做到高度重视综治文化建设,将其纳入长远发展规划,与油田文化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高度的自觉意识,带头执行综治文化建设有关规定,而且应系统思考综治文化建设工作,出思路、定对策,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综治文化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政治法律素质,提高他们开展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到综合文化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大力加强普法、调解、护卫、治保、巡逻、稽查、应急等专业综治队伍建设,进行形势任务、爱岗敬业、法律法规教育,强化基本功训练,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努力打造成保卫油田、维护稳定的石油综治护卫铁军队伍。

浅谈平安油区建设方略与举措 篇3

摘 要:本文从加强三防建设,为平安油区建设构筑基石;坚持打防结合,为平安油区建设夯实根据;注重油地共建,为打造联动合力提供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平安油区;建设活动;方略与举措

油田是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基地,无疑承载着国民兴旺发达的几多希望和责任。石油工人情感着色为石油之黑,这黑色之中的最黑,燃烧之上的燃烧,同石油交融。加强平安油区建设,以建设“平安油区”创建为载体,坚持“防范与打击并重”,不断健全完善油区防范长效机制,为油区生产保驾护航,创建平安、和谐的新油区,构筑强有力治安防范体系。

一、加强三防建设,为平安油区建设构筑基石

油田企业的晴雨表――油区稳则全局稳,油区乱则全局乱。维护油区安全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加强三防建设。

一是加强护卫队伍建设。油田企业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综治办事机构及组织网络,合理整合资源,成立集综治、保卫、护卫、消防等社会管理职能于一体的治安保卫中心,成立专业护卫队伍,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用,实现从松散型到集约型管理的有效转变。把护卫队伍打造成一支敢于亮剑、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护卫铁军,建立完善各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护卫队员中深入开展“查问题、反内盗、守法纪、稳队伍”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正面教育、理论灌输、反面典型警示等方式,使队员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警醒、自我告诫。加强护卫队伍营房建设,实施“六小工程”,即配备完善“小厨房、小澡堂、小健身房、小图书室、小练兵场、小药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油区治理成果、内务管理、基层建设、军事训练、队伍稳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考核办法,严格考评奖惩。

二是加强物防建设。强化油区治安防范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增产增效。紧密结合原油生产实际,将物防措施落实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物防实现了“零缺陷”、“无缝隙”。许多产量高、含水低、地处偏远的油井,采用单井油罐生产,用罐车盗窃、抢劫速度快、价值高,被一些犯罪分子视为一块肥肉。为此,在油区治安防范中落实重点看护、规定白天将油罐倒空等措施的同时,发动基层干部职工从小革新、小发明做起,研究井场道路、井口、值班房、油罐等易发生被盗的“点”,给不法分子设置障碍。实现单井拉油点物防措施系列化。

三是加强技防建设。随着涉油违法犯罪不断向智能化发展,科技在防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线打孔盗油是近几年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突出治安问题,犯罪分子专业性强,从打孔装卡子到盗走原油,20分钟就能得逞,单凭人工巡逻很难发现。油田企业引进智能型管道泄露报警仪,在输油站的泵房安装传感器,设置专门监控平台。管线一旦被打孔,系统就会将泄漏点所处的位置传到监控屏幕上,精确度在显示点两侧500米,监控室将警情向110指挥中心和生产调度室同时汇报,公安保卫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就近的巡线人员立即向该点合围,制止或抓获盗油分子。原油运输车经常成为不法分子的袭击目标,将司机和押运员劫持,将车、油倒卖。由于油区内国道省道纵横,村庄稠密,又无明显征兆,很难防范。经过认真考察,在所有单井倒油车和巡逻指挥车上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在护卫大队和倒销油办公室设立了两个监控指挥室,可以随时掌握倒油车的行车路线和速度。一旦车辆被劫,司机可以按下隐蔽的报警器,启动断油断电功能,监控室在第一时间接到报警,指挥安保人员立即出动,迅速处置。为此,在井场安装了“千里眼”——红外线摄像头,在护卫队或采油管理区设立监控室,24小时专人值班,发现情况专业队伍立即出动。

二、坚持打防结合,为平安油区建设夯实根据

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打击震慑犯罪分子、阻吓涉油犯罪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组织常规性的春季、夏季、“青纱帐”时期油区治理活动外,根据长假多的实际,组织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仲秋等集中行动,加大对油区涉油犯罪的打击力度,震慑和阻吓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动。组织战平会。根据区域内治安特点,运用“格式化”治理战术,领导亲自指挥,机关干部和专业队伍全部参加,在西部和中部油区,组织“短平快”治理会战。每次行动结束后,都要召开“战评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战术水平。对重大涉油案件,领导督办,协同公安机关开展破案会战,提高打击的严厉性。

三、注重油地共建,为打造联动合力提供保障

建设平安和谐油区,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油地共建,警民结合,做到信息共享,警力互动,不断加大联防联治力度,紧紧依靠油地两支公安队伍的力量,做到有案必查,大案必破,抓现行,追逃犯,有效地打击各类涉油犯罪,开展油地共建,是平安油区建设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

一是深入油区村庄进行法制宣传。开展为提高油区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油田企业要抓住时机,积极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告示、宣传单、《致油区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制作法律宣传板报,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书写墙体标语等形式,在油区附近村庄和集市大力宣传《刑法》、《矿产资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在油区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同时,利用生产第一线的干部职工对周边群众较为了解的条件,加强与当地群众的沟通交流,向他们了解油区治安的最新动态以及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实施有奖举报。以“发动宣传,严谨保密,举报有奖”的办法,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打击涉油犯罪、维护油区治安的队伍中来,特勤工作得以严密深入的开展。建立起村民组成的群防特勤队伍,油区形成了专业巡防和群防特勤的良好局面。

建设方略 篇4

现阶段我国很多矿业集团公司在“做大做强、走出去发展”口号的带动下, 企业规模不断增加, 企业覆盖区域也不断扩大, 企业涉及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应该说矿业企业集团在“大”字上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强”字上做的还不够, 尤其是企业管理水平还不够高, 而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并且成为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级单位职能定位不明确, 涉及产业多而杂, 矿业集团总公司缺乏对二级单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2、矿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层级多, 集团母公司难以有效对下属企业进行管理。

3、二级单位经理人权力过大, 投资决策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投资涉及项目和产业不够合理, 拖累二级单位主业的发展, 使集团负债负担增加。

4、集团总公司各职能部门没有对下属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垂直管理, 造成不能有效监督下属单位对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情况, 以及完成集团战略预算情况。

主要表现在:第一, 我国部分矿业集团公司的高层经营人员还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认识, 而且缺少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同时集团母公司没有建立专门的战略管理委员会, 使高层经营人员缺少专家的参谋和建议, 造成矿业集团母公司没有对集团企业投资方面进行有效地指导和限制, 造成投资行为的随意和浪费, 战略计划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沟通, 造成战略计划不能随外界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 当战略计划执行过程中碰到问题时不能得到实时解决。第二, 很多矿业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层级多, 数量多, 各级下属单位设立公司比较随意, 缺乏有效控制和制约。例如某个矿业集团有二级单位几十家, 而二级单位下面又设立下属单位, 使得矿业集团公司的单位层级多达四级甚至更多, 单位数量高达上百个, 同时下属单位经济性质复杂、管理混乱。这种结果的存在造成了集团公司母公司和下属单位产权关系不清, 尤其是二级单位和下属单位更是混乱, 而且由于层级增加, 使的集团母公司的相关指令和信息传递速度减慢, 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单位数量的增加, 也增加了相应的管理成本支出, 造成企业集团运行成本的增加。第三, 二级单位没有按照相关产业进行划分和重组, 有的二级单位经营涉及产业太多, 同时又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 造成新增产业项目经营效益不高, 拖累了集团主业的发展, 有的是多个二级单位同时经营相同的产业和项目, 造成了内部的恶性竞争。第四, 由于下属单位的职能部门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全部在下属单位, 造成下属单位职能部门在履行集团总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时, 受到下属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影响, 所以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贯彻执行。

进行集团组织结构再造, 其实是对集团资源的重新分配和组合, 把相对杂乱无章的集团资源有机的组合起来, 使集团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集团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 使集团组织结构更加适应集团战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使组织内部单位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从而保证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合理的集团组织结构可以使集团总公司更加有效的管理集团内部职能部门和公司, 使集团的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 防止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

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矿业集团公司在组织结构方面应进行如下改革:

集团公司应该成立以集团母公司、事业部、职能部门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 集团总公司由董事会、监事会、战略管理委员会、总经理、职能部门、党委会和群团组织组成, 其中董事会负责对集团各项重大战略事项进行讨论和表决, 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任命和解聘等事项;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战略管理委员会由集团聘任相关专家组成, 作为董事会的参谋部门, 辅助董事会根据集团现有情况, 以及外界经济环境情况研究和制定集团未来发展战略, 并且负责评价相关事业部战略计划执行情况;总经理负责董事会的各种决定和企业战略计划具体执行, 向董事会提出关于职能部门和事业部的高级领导聘用和解聘建议;职能部门主要由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销售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组成,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本专业相关管理办法, 以及对事业部和下属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管理, 并对董事会、监事会、战略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提供各种决策依据;党委会和群团组织主要根据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在集团内开展党的工作, 以及如何解决集团内职工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帮助集团公司解决单位和职工的矛盾和纠纷。

事业部为集团二级单位, 可以以集团子公司的形式设立, 事业部要根据相同和相近产业而设立, 例如可以设立煤炭事业部、机械事业部、化工事业部、电力事业部等, 事业部可以是单独成立一个, 也可以以集团内部某个产业中比较大的单位成立, 也可以把分散的相关产业单位新设合并成立, 事业部的职责应该是一个投资中心, 所谓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和部门, 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 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事业部可以对三级单位进行控股和参股, 在负责经营本单位业务的同时, 还要对三级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协调相关产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问题, 同时他还可以制定本产业的投资和发展规划, 但是必须经过集团母公司研究同意后才能实施, 同时事业部经理可以向集团母公司总经理提出对三级单位领导的聘用和解聘。

三级单位是事业部下的子公司或分公司, 三级单位是集团公司的利润中心, 所谓利润中心就是一个责任中心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 即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 但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 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三级单位任务就是维持和经营好本企业, 完成集团总公司和事业部制定的预算任务和目标。

通过以上的改革使矿业集团公司内各产业界限划分清晰, 各产业以事业部形式作为集团二级法人独立经营, 矿业集团公司实现了由矿业集团母公司、事业部、职能部门组成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在这种扁平架构里面进行专业职能分工, 事业部使用资源, 资源包括资金、品牌、技术、销售渠道、供货渠道、网络配送系统等, 各个事业部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职能部门则是控制资源, 品牌、技术和配送系统的管理层, 或者说资源, 品牌、技术、配送系统等全部由职能部门控制。它是把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当作资源, 职能部门是控制资源的, 事业部是使用资源的。各事业部可以建立子公司、分公司, 但是原则上不允许建立二级分公司、三级分公司, 它的分公司、子公司都是直接对事业部的。因此, 集团母公司管理层主要是对事业部和职能部门这两个层面, 而且这种事业部只能使用资源, 没有分割资源、划转资源的权力。

通过建立矿业集团母公司、事业部、职能部门组成的新型扁平化组织结构, 使集团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减少了管理层级, 同时减少了集团的运行成本, 减少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 同时调动了各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各产业公司经营更加专业, 充分发挥集中效应, 抗风险能力更强。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知名公司的成功经验, 我们都会发现他们都会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对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和改革, 使组织结构随时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 矿业集团公司要敢于打破陈规, 敢于学习和借鉴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 不断推进矿业集团公司的现代公司制体制改革, 使矿业集团不断做强做大。

摘要:现阶段我国很多矿业集团公司在“做大做强、走出去发展”口号的带动下, 企业规模不断增加, 企业覆盖区域也不断扩大, 企业涉及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应该说矿业企业集团在“大”字上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强”字上做的还不够, 尤其是企业管理水平还不够高, 而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并且成为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建立矿业集团母公司、事业部、职能部门组成的新型扁平化组织结构, 使集团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减少了管理层级, 同时减少了集团的运行成本, 减少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 同时调动了各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各产业公司经营更加专业, 充分发挥集中效应, 抗风险能力更强。

建设方略 篇5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依法治国和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保障和基本条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实行这样一些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此,邓小平一贯反对“以党治国”,反对党权高于一切。他指出,确实要搞法制,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遵守法制。没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办事,法立了以后,就是坚决按法律办事。要确实保证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十五大之后,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已被全国人民所逐渐接受,特别是经过三个五年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落实和依法治市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市人民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依法治国,主体是人民,又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核心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关键是国家的各项工作严格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依据是宪法和法律;目的是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过程中,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注入了巨大动力。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等,也在继续深化之中,这些改革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市按照中央的安排,十多年来,在依法治市工作方面,在依法行政方面和法制宣传教育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在依法治理和公正司法方面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1-

史时期,就如何继续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拟出实施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一、适应时代要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将审议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就此已有成熟的考虑。在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基本形成之后,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一切障碍将逐步通过改革的方式,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拓展道路,这是总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实行政企分开;权力与利益用脱钩,权力与责任挂钩;精简、效能、统一原则将成为政府重新定位的标准。所以,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制度创新,是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处理政府与各阶层关系的关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制度上、法律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财政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要有所创新;合理划分上下行政机关的权限、理顺“条”“块”之间以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继续清理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和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文书。通过清理和规范,使我市的依法行政的总体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为全社会中的人、财物依法进行归位、流转、交换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确保社会稳定,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经济要发展,社会必须要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社会稳定依法去靠治罪惩罚远远不够,社会稳定需要的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学法、用法和守法。十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四五”普法规划和“二五”依法治市计划,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今后面向全社会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有规章制度的保证,不能把这项工作看作软任务。市委、市政府要把农民、工人、干部、学生教师学习法律知识的整个过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每个公民都在若干年内基本掌握法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这不是件多么难的事,关键在于领

导干部能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只要农民使农村稳定,工人能够使企业稳定,学生学习秩序正常,那么社会大局稳定就有了保证。这项工作单独依靠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几个人去做,是难以胜任的,要充实其力量,尽快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拟出具体可行的,相当规范的制度性计划,由市委、市政府协助贯彻落实。

三、促进司法公正,保证社会公平。

江泽民同志曾讲过:“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从十届一次会议之后,人大常委下设有法律委员会和内务司法委员会,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将加强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

在人人都学法用法的时代里,对工作在司法系统的干警的素质要求会更高;所以,公、检、法、司四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执法程序的规范,错案追究制度的落实,“执法难”问题的解决,以及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等等问题将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不安定因素将会因这些热点问题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保证司法公正,首先要把好干警队伍的入口关,不是专业对口的大专本科生不准进入四单位,不是具有高素质的公务员不准调入四单位;其次,切实从财政支出上支持四单位的工作,以优待警,把政法系统看成是国家机器的中心部分,要予以特殊的呵护与支持。另外,要使政府系统的干警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纠正司法管理行政化,司法职业大众化的倾向,积极推进司法工作的改革步伐,强化管理和学习培训,培育出高素质的干警队伍。

四、各司其职,抓好依法治理工作。

依法治理工作是各个部门、各个事业单位都要承担的责任。公检法,依法抓人,依法公诉、依法判决,是对社会的依法治理;各部门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也是依法治理;农村治保主任,调委会主任的工作也是依法治理;实事上,各部门、各单位只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依法治理工作就能做好。甚至群体性突发案

件也不是突发性的,而是辖区主管的职能部门不尽职的原故造成的,今后一段时期,只要对发生突性事件的主管单位兴师问罪,只要对疏于管理,甚至渎职的主管单位加强监督,依法治理工作的任务就会顺利完成。其次,要做好这项工作,还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例如两劳回归帮教工作,监所管理工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等等,通过具体的管理,化解各类矛盾于萌芽状态当中,所以也不可轻视任何一个环节。

五、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已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一项新行业,20多年来,我市的法律服务市场已初具规模,由原来几个律师的一个所,发展到目前的十几个所一百多名从事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执业队伍。律师工作体制、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体制已基本建立和完善,但是目前法律服务市场一般都集中在市区以内,到基层和农村去的却很少,我们要努力转变这种局面,农村经济逐年的发展,农村已有了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基础。所以要尽快完善市、乡、村三级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村稳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法律服务。要搞好法律服务,是法律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向的配合,市委、市政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有计划有安排,逐步落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六、建章立制,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

我国的政体、国体虽为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的参政、议政、执政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为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提供了巨大空间,从数十年来的实践来看,还存在相当多的严重问题。首先,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虽有却不健全,实践中显得苍白无力;其次,权力运行过程中不民主不透明,政务、财务不公开,行政程序不公开,行政确认、许可、审核权力滥用,用人体制方面问题更多,部分部门和单位议事原则有则不用;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是看修几条路,盖了几栋楼,都有饭吃,家庭中

有了几件电器,就认为民主权利有了保障,恰恰相反,在这些繁荣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民主缺位的严重现象。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十六大中提出的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目标,围绕权力行使中遵循公正性的原则,加强民主的制度性建设,从而凝聚人民的力量,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在十六大党的方针指引下,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仍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各阶层的参与,以上诸方面的简述仅作参考,不当处,请补正。

建设方略 篇6

夯实生态本底,扩充环境容量

森林草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物质成果,而林草业的发展契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具备良好的产业背景。通过种草植树提高的植被吸碳固碳能力(碳汇储量)拓展了本能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不仅可以推进本土工业化升级和城市化加速,而且可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产业。

良好的生态条件也能为四川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包括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生物制药、文化产业、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等。

手握当代社会的稀缺碳汇资源,四川可以利用CDM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碳汇贸易,以获取经济和技术的外部支持。实际上,四川已率先、深度地介入了国际碳汇贸易。

对建设生态天府、美丽四川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空气质量、水质及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增强天府之国的宜居性,不仅可以提升四川旅游竞争力,还可以吸引国内外总部经济和优秀人才落驻四川,西部经济真正的高地、现代生活美好的家园。

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从生态环境意识培育与强化这个源头开始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缓解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防污治污,为美丽四川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有利于生态环境制度的贯彻实施,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最终有利于突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为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后盾与环境支撑。

困难与挑战:先天不足与后天压力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约束

四川省面积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宜农耕地比重低,2011年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只有12.26%,远低于中部28.22%和东部28.72%的水平。而四川有部分土地地上无森林、地下无矿产,江河无落差,资源和能源瓶颈比较突出。另外,自然灾害频发而严重的,主要是旱灾、水灾和地质灾害。

生态环境意识较薄弱

受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影响,四川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低。有调查表明,2009年四川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为57.9%,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为52.9%,而生态文明践行度更是低至25.3%。即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基层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也仅为67.5%,生态文明的践行度为38.5%。

面临工业化加速升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压力

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依赖和污染系数高,增长模式较为粗放。2011年四川工业整体经济效益西部排名第八,只略好于贵州、甘肃和宁夏。而且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造纸、化工及冶金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产业仍是引进重点。如果这些趋势继续,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将更加突出,进而威胁四川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粗放的城市化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一方面,2011年四川城市化率41.42%,进入了城市化中期和加速发展阶段。市民化的城市生活首先会大幅度增长资源消耗量;城市生活消费的相对精细化使以厨房垃圾为主的有机废弃物增加,造就了城市固体垃圾的围城现象;人口聚集效应将使居民出行频率和半径增长,从而增加机动车数量和汽车尾气污染。另一方面,四川城市化模式较为粗放。城市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土地型城市化特征,通过农民户籍的城市化,将农村宅基地复垦,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框架下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这有可能使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城市化矛盾与冲突加剧。

地方财政压力与投入不足

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相对薄弱,2011年人均财政收入2540.1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13%,而贫困面大、灾害严重,扶贫救灾要消耗大量财政资源,致使生态建设与环保投入资金不足。

经济落后、财政窘迫的地市州往往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生态高地和脆弱带,如“三州”地区。财政与经济的地区分割性与生态环境的全局性、统一性发生严重冲突。

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不清、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不足额、不及时也会给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方略与路径:兼顾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

增加生态环境产品,大力发展林草业

强化本级财政对植树造林、草场建设与恢复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生态转移支付。加大对林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天保林、退耕区农民实行长期补贴和终身保障,实现退得稳、保得住。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建议由目前平均10元增加到15元左右。

发挥公共财政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种草植树,建立普遍性、常态化的植树护林补贴机制。引进和配合国际环保机构、公益组织和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在四川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广泛参与国际碳汇贸易。重视项目储备、包装与申报,加强碳汇贸易条件、制度与能力建设。

培养和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将生态环境理念与基础知识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教育体系,甚至延伸到公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尤其应该加强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生态教育与环保培训。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形成自觉地的环保行动。以文化建设与开发为契机,改造不适应现代生态文明需要的传统文化。

将更多空间划定为“生态特区”

四川省内不适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退出粮食生产,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本着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兼顾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推进与考核监督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往优势产区集中,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粮食生产专业带的方式保障粮食安全。

在此前提下,将省内一些生态地位显赫但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状态恶化的地区,如“三州”大部分地区以及其它高原山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江河上游等设立为“生态特区”。对特区内的居民实行生态移民,并在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生态保护政策、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生态补偿以及其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予以“生态特区”特别的支持和保护。

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在四川某些地区试点和实施绿色GDP考核体系,实行更有力度、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激励与约束制度。在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地以及一些生态地位显赫、生态本底薄弱的限制开发区实行“GDP豁免”政策,并对这些地方的政绩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试点。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更加严格地保护农民的土地和林木权益,尽快实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和资产化,将土地(林地)及其附着的生态要素、环境资源保护与农民个人利益紧密挂钩,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构筑坚实的保护盾牌。

推进地价市场化。推进工业用地价格市场化,让市场价格充分反应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代际补偿),通过正常价格和成本,约束企业和其他土地开发商集约节约用地。这是遏制粗放、闲置和浪费土地行为,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之根本举措。

实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及政策

充分体现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资源品定价政策,主要是水资源、木材、土地、能源与矿产资源等。激励节约和集约、抑制浪费与粗放的财税政策,如资源税、环境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暴利税、过度包装税、奢侈税、资源产品消费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房产税。

应该负担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在内的全国型公共产品建设支出;构建绿色金融和保险体系;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横向生态补偿体系;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建设方略 篇7

一、建设国家级农业与食品工业科技园

建议在黑龙江省建立国家级国际农业与食品工业研发中心。吸收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韩国等国专家, 主要开展应用性开发研究。吸引国内外智力机构、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研发机构入驻, 一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可实现与世界各国在农业和食品工业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依据黑龙江省农业和食品工业研发体系的整体架构, 从产品战略规划、研发组织平台、研发流程、技术研发体系、研发绩效及激励机制等主要方面, 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

通过举办国际农业与食品工业博览会、举办国际农业与食品工业论坛, 集聚国内外农业与食品工业专家, 形成国际农业与食品工业高端人才流。

二、建设国家级国际食品产业园

黑龙江省建设外向化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有利于推进全省食品加工业抓大市场、建大产业、求大发展, 产业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黑龙江省应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战略, 整合资源, 淘汰落后产能, 培育壮大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同时, 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 切实增强对俄国等国际市场占有率。把对俄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加快以边境口岸地区为主的区域型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以内陆市县为主的对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境外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步伐。重点抓好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粮食、蔬菜、瓜果、肉、蛋、奶等生产基地建设。

抓住日本灾后重建为黑龙江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发挥黑龙江省是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大省, 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经济总量、种植面积、质量安全水平等多项指标全国领先优势, 力争成为日本灾后重建农产品、食品的重要来源地。黑龙江省除了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能够获得更多订单外, 也有望在因日本地震引起的食品产业转移浪潮中受益。目前, 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已拥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与日本食品企业之间互补性较强, 为日本食品加工业落户奠定了基础。同时, 在原材料资源、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物流、市场、土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日企前来投资设厂或合资合作也有较大吸引力。通过引进日本食品加工企业和项目、引进日本食品加工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对日食品出口企业入园, 发挥集群和规模优势, 通过出口需求市场和国内的进口替代性市场两个市场的驱动, 对加快黑龙江省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并尽快在国内形成后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黑龙江省食品企业与国际接轨和国际化经营, 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树立黑龙江省食品国际品牌形象, 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建设国家级国际食品检测中心

我们应加快标准建设, 加快标准、认证程序和相关法则与国际接轨,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五常大米”获得美国绿色营养食品协会的证书和奖牌。五常大米以富含蔗糖、绿色无污染而获此殊荣。获此认证后, 大米出口欧美可免检, 这是中国大陆唯一获此项认证的食品。可见我们应尽快抓紧得到相关的绿色食品国际认证, 使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尽早与国际接轨。建议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加快有机产品标准的修改和制定工作, 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 尽快出台统一的有机产品法规, 并按国际标准建立可靠和信誉良好的认证体系, 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及其认证在国外的知名度, 为中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行之有效的通行证。为加快我国有机产品出口, 尽快解决有机产品出口认证的瓶颈问题。

积极引进国际商品检测机构入住黑龙江省, 或建立分支机构, 就地检测后, 即可直接出口国际市场。

四、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

这是出于对全省人民, 也是对全国乃至人类食品安全的一种思考。黑龙江省经济不够发达, 但生态环境相对良好, 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依托农业大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提高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 努力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食品, 造福于人类。

摘要:黑龙省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是造福人类的大事, 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实施可行战略。要加快建立国家级农业与食品工业科技园;建立国家级国际食品产业园;建立国家级国际食品检测中心。发挥后发优势, 依托农业大省, 发展食品工业。

建设方略 篇8

1 专本教育内涵及其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层次学历的学业标准中, 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业标准可以看出,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在知识方面, 对专业理论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 明确提出了研究能力要求。因此, 本科教育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专科教育的放大与拓展, 而是一种内涵上“质”的变化。通过教育要素的比较, 可管窃这种实质性的变化。

显然, 专本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新升格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升本, 首先要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师资结构、实验室六个方面实现由专科向本科提升的转变。但是, 在注重专本教育差异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他们的趋同特性: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培养实用性与应用性人才的共同要求;都重视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他们对社会的任何一点贡献都离不开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 本科教育不应对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 其积累起来的众多办学经验, 本科教育同样可以借鉴。

2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 由于历史欠帐较多, 人们在高等教育竞争当中表现出的心态浮燥、功利较重、短期行为较多等原因, 使升格后的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育观问题。专升本是一个跨越式、上层次的质的变化, 本科教育观念与专科教育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 教育观念、理念的更新与确立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当前,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部分干部与教师, 没有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 凭借自己具有多年从事专科教育的经验与突出表现, 认为虽然学校升格, 但自己作用不变, 角色不变, 职能不变, 在实际工作中以在专科教育中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照搬到本科教育中。

(2) 办学条件与任务问题。在升格前, 大部分院校办学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专升本”后, 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教学与科研设施不完备, 已经影响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办学任务方面, 大学本科强调两个中心, 既教学与科研, 大专只强调一个中心, 即以教学为中心, 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格守“以教育为中心”, 对教师的考察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 而对科研工作缺少硬性要求, 从而导致科研意识得不到强化, 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任务上尚未跟上专升本的变化。

(3) 师资结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本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同时, 科研与技术开发薄弱, 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 导致在多数升格后的院校难以形成科研队伍和学术梯队, 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4) 课程建设问题。新建院校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由于时间仓促、观念模糊、特色还未确定的情况下, 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 课程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当前, 许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学时数, 或者照搬现有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前者不符合本科教育质量要求, 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本科人才;后者重复老牌名校教学模式, 不易形成新建本科的特色, 定位不准, 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5) 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由于专科教育强调教学, 本科教育强调教学和科研, 因此多数升格后的本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薄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高层次的学术环境。由于历史原因, 在升格转型期, 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之时, 仍有许多教师缺乏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 开展科研工作的压力不大, 随意性较强, 在省级以上课题立项中, 仍然是教研课题较多, 科研课题较少。

3 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3.1 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

(1) 目标定位的转移。

新建本科专业教育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 而应该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既有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人才的一般要求, 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且职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广, 后续发展能力足, 明显区别于高职高专人才。

(2) 办学中心转移。

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 即以教学为中心, 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 即教学与科研。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导致专科在科研实力上与本科有很大不同, 也是专升本后, 专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3) 教学内容的转移。

在知识面、知识结构上, 基础课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应型, 强化实践以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上, 低年级实施通识教务, 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3.2 内涵升本的应对策略

(1)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前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 开展本科教育观念大讨论, 统一教育思想, 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本科教育观念中, 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应当受到重视:

①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大突破。素质教育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某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相应能力, 但基础能力弱, 心理素质差, 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弱。在本科素质教育中, 注重学生可再开发能力,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研究事物和创新能力, 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能力。

②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许多本科院校所提倡的本科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与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 而专门化教育则围绕着能力培养进行深度教育。因此, 大学本科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 在课程设置上以宽基础, 重方法为基本思路, 强化通识教育。

③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 充分认识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新升本科院校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 需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从事教学, 又进行科学研究, 一方面用科研成果的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性的同时, 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反过来, 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 从而促进科研。

(2)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关键。

新建本科院校, 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为实现“内涵升本”提供切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同时并举的方针, “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发展潜在的可塑人才”、“引进外在的优秀人才”,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设一支能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师队伍。重视现有教师培训, 整合教师资源, 增加教师的凝聚力, 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快引进人才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 科学研究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动力。

建设方略 篇9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

在社会转型期,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不仅关系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多样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尤其是对于思想交流以及沟通等方式上也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着,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了我国转型阶段中的重要任务之一1。

(二)网络环境对群众文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应的也就使得群众文化在网络虚拟化环境的影响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大人们群众眼界开阔的同时,也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三)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下,广大人们群众在满足物质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向着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这也就与传统的文化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来明确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与时俱进,从而制定出科学与正确的群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与服务存在脱节的现象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传统的社会服务机制与群众文化的实际需求向脱离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与作用。第一,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中,主要的对象是针对城镇中心附近的人们的,但是在农村服务上却存在着匮乏的现象;第二,从服务的内容上来说,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性不足,内容也十分的单调,最终也就难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第三,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上存在着和效果不足的现象,这样也就不能满足文化建设的需求,降低了文化服务的效果,造成了两者出现脱节的现象2。

(二)发展上的不协调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变化。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保证群众文化的形式与面貌可以实现有效的变化,但是也造成了群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第一,相关的文化管理人员对群众文化建设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样也就难以确立出准确的群众文化建设方向;第二,在科学指导上存在着不足,从而也就使得相关的部门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但是却依然是盲目的文化建设,最终也就使得资源的浪费与流失现象严重;第三,在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与社会的实际发展存在着相脱节的现象,从而也就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造成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对文化空间实现有效的整合

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已经成为了文化空间,所以想要整合好文化空间,就要做好文化空间的调试工作,以此来改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另外,在进行群众文化空间建立与调试的过程中,还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实现整合的目标3。

(二)做好群众文化的创新工作

对于发展来说,创新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文化发展也同样需要从创新的基础上来进行。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对群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以此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确保群众文化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从群众文化的不同优势上出发,通过相互借鉴来实现取长补短,尽可能的将主导与大众文化内容转变成为民族与地方文化,确保民族文化的快速发展。

(三)实现群众文化的统筹发展

就现阶段来说,城镇与农村中的群众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想要统筹好群众文化,就要首先做好城乡建设中文化的基础建设工作,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可以接近城市的资源配置,平衡好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其次,就是要做好城乡文化的统一工作,真正将文化进城与下乡结合在一起,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四)对民族与民间文化实现有效的整合

就我国来说,地域十分辽阔,民族分布较多,这样也就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民族与民间文化开始消失,所以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先对不同地域中的相同民族或是民间的文化进行整合,以此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同时也要让文化凸显出来,然后在对文化进行有效的包装,最大限度的突出创新,促进文化的长远发展4。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相应的提高,所以还要认识到提高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指导思想来促进文化建设,找出群众文化的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晚呢还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所以在实际中就要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整合好群众文化,做好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满足发展的需求。

摘要:就现阶段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因此,就要做好社会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提高建设的效果。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也要认清形势,找出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分析与研究来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世界正在面连着全面的调整与变革,因此,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影响。只有不断做好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以及困境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会转型,群众文化,建设实质,困难研究,方略措施

注释

11.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J].民族艺术研究,2011(6):81-86.

22 .姜芳洲.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115-115.

33 .李秋霞.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4(17):124-125.

建设方略 篇10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

这一时期, 群众精神文化建设处于首要地位, 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 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也相应发生改变。思想交流及沟通等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逐渐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群众文化在网络虚拟化的环境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给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条件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 与传统的文化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 国家文化部门应综合我国实际情况, 着力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与时俱进, 制定出正确的、合理的群众文化建设方略。

二、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

(一) 群众文化需求与社会服务脱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传统的社会服务机制与群众文化需求脱离开来, 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群众文化服务体系主要针对城镇中心附近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等对象, 农村服务十分匮乏。2.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内容不具备创新性, 内容单调乏味, 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3.群众文化建设没有显著的效果, 无法确保文化建设工作与文化服务工作的一致性, 导致两者脱节。

(二) 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转型时期 的发展不协调

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使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一过程中, 由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促使群众文化表现形式和面貌也相应改变, 导致群众文化中的传统的、民族的及地域等各类文化形式严重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文化部门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不能准确的定位群众文化建设方向。2.缺乏科学的指导, 直接导致相关部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基础上, 盲目的文化建设, 导致各类资源的浪费和流失。3.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发展脱节, 这就导致其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阻碍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

(三) 群众文化活动的匮乏

社会转型时期, 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一定的空间, 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倍受追捧, 各项新媒体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私人文化生活, 阻碍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顺利开展。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促使绝大多数城镇广场文化生活逐渐呈现出只有老年人参加的局面, 局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加快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 策略

(一) 将群众文化空间进行整合

城区、城镇及城乡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都属于群众文化的文化空间, 要整合文化空间, 首先需要对新增的文化空间进行调试, 使已经淡出文化空间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改善。并且, 在群众文化空间的建立和调试中,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高效实现整合群众文化空间的目的。

(二) 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 文化发展同样需要以创新为基础。只有将群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不断进行创新, 跟上时代的脚步, 才能确保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时, 要综合考虑三种文化形态中群众文化的不同优势, 彼此借鉴, 取长补短, 尽可能让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内容逐渐成为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 促使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促进群众文化统筹发展

现阶段, 城市的群众文化与农村的群众文化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 要统筹城乡的群众文化, 首先, 要统筹城乡建设中的文化基础建设, 使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能进一步接近城市的资源配置, 平衡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其次, 要统一城乡文化, 将文化进城与文化下乡相结合, 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同交流, 促进群众文化统筹发展。

(四) 将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进行整 合包装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方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有较大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许多民族文化或民间文化都已经消失不见。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将不同地域的同一种民族或民间文化进行整合, 打破地域的局限性, 让这些文化从各地域中突显出来;在整合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以后, 要对这些文化进行包装, 最大限度的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 充分体现出民族群众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秀华.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大众文艺, 2014, 17:5.

[2]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下里巴人”的重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 6:21-26.

灯饰购买方略 篇11

1.消费者在选购灯具时,一定要多比较几家市场。以北京市场开源4+8蜡烛式水晶吊灯为例,十里河家具批发市场为3000元,环三环灯具城为3800元,玉泉营灯具城则3500元。

2.尽可能选购知名产品。

3.注意其是否有相应的检验或合格证书,切勿选"三无"产品,最后别忘记索要信誉卡。

4.注意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缺少必备的安装部件,检查电线、插座、开关等有无松动现象。

在家庭装修中,灯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新房的灯具可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它还是居室内最具魅力的调情师,不同的造型、色彩、材质、大小能为不同的居室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展现出不同的居室表情,挑选时自然不能马虎。

自然,每个人都希望花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效果,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消费者一不留神掉进了商家设下的价格陷阱。对此,刚刚装修过的张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或许对大家具有警示作用。

对于灯具价格的虚高,张铭是早有所闻的。所以,当他在一家灯具城看上一顶做工精美的铜吊灯时,立刻多长了个心眼。当时老板要价3800元,张铭狠狠心给出2000元的价格。双方讨价还价后,2400元拿下,张先生挺满意。但过了没几天,他来到另一家灯具城购买其他灯具时,却发现相同款式相同品牌的铜吊灯,标价只有3000元,刚跟老板一搭讪,对方就给出1500元的“最低价”,继续讨价还价不知还会低出多少。张先生立刻懊悔不已。

教训一:砍价心太软。买好的要多花钱,但多花钱并不表示不砍价。现在灯饰价格的水分太大,尤其是中高档灯饰,砍掉标价的50%实属正常,砍掉标价的70%并不稀奇,否则就是“冤大头”。除了举起砍价的利器外,还应当尽量找到货品的源头,如果能找到赚返点的那种销售商就更划算了,不愁拿不到低价位。

接下来,张铭在买台灯的时候,又犯了一把错误。他发现相同款式不同品牌的几个产品,价格相差很大,最后选择了最便宜的一个。结果,回到家里,灯罩还没上就裂了。好在老板还认账,给他又换了一个。跟同事朱小姐比起来,张铭还算是幸运的。她买了一盏12个头的客厅主灯,价格比同类型的便宜许多。 没想到用了不到一周就坏了4个灯泡,从此就没消停过。行家说可能是镇流器有问题,需要换,这样算下来还真不如买个贵的了。

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往往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最常见的是灯具的电线直径达不到国家要求、灯头中的螺旋口不够尺度、节能灯达不到所标瓦数、白炽粉采用非正规材料替代等方面。如果灯具的线径达不到标准,将会导致使用过程中电线发热、软化,时间一长极易引发火灾。国家规定灯具外部接线直径和内部接线直径要大于等于0.5平方毫米和0.4平方毫米,而一些价低质也低的灯具的接线直径只有0.1平方毫米。

教训二:贪图便宜。买灯具的时候在注意价格的同时,更要看其是否有3C认证资格,多关注灯具的一些“细节”,电线、插座、开关等;尽可能选购国内或国外知名品牌。

灯具市场的品牌十分杂乱,走十家商户可能有三十个不同品牌的产品,而且各类产品在规格材料上都有细微差别,这给消费者横向比较都带来了困难。像买其他东西一样,很多商家也喜欢鼓动消费者多消费,多花钱。张铭在购买卧室吸顶灯时,销售商就告诉他要买大规格、大功率的,看起来比较气派。其实,张铭的卧室不到10平方米,商家却让他买直径50厘米的大灯,不仅与房间不般配,而且比较耗电,里外怎么算都是多花钱。

教训三:合适才是最好的。专家建议,灯具的大小与空间的比例有很密切的关系,选购时,应考虑实用性和摆放效果,方能达到空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感。

建设方略 篇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无法分离于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 因为文化既是现存实体的理念反映, 也是其各种意义所形成的体系[1]。经济组织是根据财产制度与商品生产而来的, 而文化的根本事实则是买与卖的交换关系, 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大多数层面[2]。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参与经济活动, 是由不得人去选择的。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不仅要考虑单纯的经济指标平衡, 要考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而且要考虑文化与经济之间以及文化因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自觉地把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加以保护,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1 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价值要素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指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进步活动痕迹的, 具有人文和传统价值的一类资源, 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化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等等[3]。传统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存在于社会文化现状之中, 弥漫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 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以可感的物质化、符号化形式存在的, 可度量的文化资源, 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估量其具体价值, 如历史文物、工艺品等; (2) 以思想化、智力化、想象性的形式存在的, 不可度量的文化资源, 不可用现实价值来估量其价值, 如民俗、传说等[4]。

传统文化资源集中地浓缩了资源的特征和基本属性, 显著地包含了自然资源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特征。传统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或其他可具象的资源, 其关键特征就是资源的内生性, 具有更为强烈的主观意志, 凝结了人类优秀文化和传统品质的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遭受到破坏便难以为继[3], 在生产中不能以经济资本所显现出的消耗方式而被消耗掉[5]。具体而言,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要素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1.1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本体性特征

人类活动赋予传统文化资源深厚而独特的社会价值,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时, 要尊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本体性价值。如果重建阿房宫改作宾馆, 重建滕王阁辟作商场, 改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所固有的价值效用, 表面上适应了市场需要, 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 甚至丧失传统文化资源的本体性特征。这种损失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弥补的。

1.2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历史性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生成的时空背景, 决定其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特定的历史价值, 这是不受现时意识形态干扰的。今天如果把圆明园的废墟完全铲平, 重建一座崭新的“圆明园”, 从物象上实现了恢复, 但在文化价值上是得不偿失。因为如此一来, 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忿不见了, 历史的感悟也不见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其时空坐标中的独特定位。任何一项文化资源在其形成的历史瞬间, 不管是完美还是缺憾, 都会自觉地超越主观好恶和利益, 凝固了其独特而不可毁弃的价值。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要尊重历史, 尽量不要让原本极具特定意识形态性质的物质遗存受现时意识形态的干扰。

1.3 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效用性特征

传统文化资源效用大致包括社会效用、经济效用、民间风俗礼仪、公众道德、资源消费人群以及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它不同于经济资源或者其他直接用于人们生活和生存方面的资源, 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不可改变、不可拓展的属性。现代区域经济建设如果有悖于传统文化资源原先设计和长期延续下来的文化资源效用价值, 实际上是对原有资源价值的一种伤害。例如, 云南省昆明市的石屏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其主要目的是照顾石屏在昆明的读书、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集会, 原先价值取向就有接待游客、商人以及促进商贸交易的效用价值, 如今在这里开一个饭店, 让人在其中品味饮食的同时, 体会其源源流长的深厚文化, 现代经济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海南省海口市的五公祠是在北宋苏东坡于绍圣四年 (1097年) 被贬到海南, 借寓金粟庵的留存遗址上, 经宋、元、明、清及民国不断重修、增建而成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被朝廷贬到海南, 并为海南发展作出重要作用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人, 如今在五公祠大门边开了一个挂满大红灯笼的茶社, 让人感觉到经济好似生硬攀附着文化的一颗毒瘤。

2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意识与路径

2.1 传统文化资源的存在状态

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主要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存在状态, 这两种状态对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形式是不相同的。自在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它一方面包含着从远古以来历史地积淀起来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道德戒律、自发的经验、习俗、礼仪、礼节、习惯等等, 另一方面包括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成果或人类知识, 如简单化、普及化、常识化的科学知识、艺术成果和哲学思维。自觉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形式。它不是自在自发地, 而是教育、理论、系统化的道德规划、有意树立的社会典范等等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和左右着现代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行为。

自觉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类的本质对象化, 均以人的对象化活动为基础, 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活动、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 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6]。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 自觉的传统文化资源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2.2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与自觉的文化是两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 张岱年先生提出, 要超越传统, 首先要理解传统。文化进步的前提是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有一个清醒的自觉。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的自觉”的概念。后来, 费孝通先生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文化自觉问题, 其主要观念是:文化自觉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方面的取向, 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和适应未来, 也就是继承传统, 面对现实, 展望未来, 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 适应需求, 推进发展。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维度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 (1) 要了解区域文化的基因, 也就是区域文化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点; (2) 必须创造条件, 对这些基本特点加以现代解读, 这种解读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让原有的文化基因继续发展, 使其在现代区域经济建设环境中, 延续个性特征, 发挥积极作用; (3) 要将区域文化置于多元文化环境和现代经济语境之中, 研究它与经济、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3 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文化自觉的微观思考

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江南古城, 其大西路浓缩了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西路原名西门大街, 即从小门口到银山门一段, 当时属城外。早在明代称武宁街, 因为明朝中山武宁王徐达在这里建有别墅而得名。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以后, 1936年西门大街拓展到堰头街、四牌楼, 才命名为大西路。这条不足两千米的大西路, 沿街有4个文物保护单位、239个保护建筑, 记载了无数喜怒哀乐的人生传奇, 孕育了众多巨商大贾的致富故事, 见证了几度兴衰荣枯的城市变迁。上世纪80年代, 大西路曾是镇江最繁华的商业街。随着城市的发展, 大西路完成了它作为最繁华商业街的历史使命, 如今已辉煌不再。

新的时空背景下, 大西路要不要恢复原有“味道”的商业街, 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是现代区域经济建设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3.1 区域经济建设中要增强文化资源的成本意识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换成经济价值[5]。区域经济建设中, 文化也是一种资本, 投入时必须计入成本。2006年, 有专家提出, “通过新型的专业市场来拉动大西路的人气, 从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实力, 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 是一种可行的方式。[8]”专业市场是国内贸易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通形式。专业市场的形成不仅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色相关, 而且与区域文化相关。在镇江市大西路建设专业市场, 跟在浙江建设义乌小商品市场, 在江苏南通建设床上用品市场, 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羊毛衫市场不一样, 投入的不仅仅是土地资源, 还有文化资源, 而且这种文化资源不是说不想投入就可以不投入的。在大西路建设什么样的、多大规模的专业市场, 不仅要考虑市场本身的挑战和资金投入的风险, 而且要考虑文化资源投入的风险, 考虑区域文化的承载力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投入效益, 否则会得不偿失。预测和评价文化资源投入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区域文化是否会因新的经济增长而受到冲击和损失, (2) 原有区域文化是否会因新的经济增长而得到更好地发展。

3.2 区域经济建设要注意文化承载力

在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来, 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 给区域文化造成影响和损害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笔下的周庄是一个灵秀、静谧的水乡, 这也本应是周庄的本来面貌和价值所在。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一文中描述陈逸飞先生那幅《故乡的回忆》说是“斑绿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 交错的双桥坚致而苍老”[9]。可是如今的周庄已经有点像集贸市场, 小街两边, 小店铺排得密不透风, 走在其中, 不断被店主招呼, 有一种被逼视的压抑感;更兼游人如织, 排着队在街上走, 如王府井一般热闹, 水乡风情不再[10]。振兴大西路, 虽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旅游开发, 但是由于它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要吸取周庄、青城山等旅游开发中的教训, 在其文化所能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有益的开发, 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大西路新一轮建设中如果一味强调商业效益, 其重新振兴的历程就是新的一段遗憾历史。

3.3 区域经济建设要与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相适应

地方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富有艺术性的、和谐而自成一格的, 不能生硬攀附, 也不能模仿复制。这一区域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应该与之相适应, 才能通过长年累月积累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莱比锡的巴赫纪念馆所在的小路, 几乎就是一条音乐街, 店铺里到处都是音乐书籍和唱片[11]。它一方面保存着巴赫当时的一些遗物, 甚至包括他当时演奏过的管风琴, 另一方面又成了一个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好去处。这与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附近的店铺都卖着相同的旅游纪念品截然不同, 它没有为了经济增长而忘却巴赫纪念馆的文化使命, 而是保存着它应有的特色。当年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走在上海时髦的街头说, 自己仿佛置身于巴黎和伦敦。这不能理解为褒奖, 而只能理解为一种善意的文化警告。大西路的新一轮建设要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氛围选择市场方向和市场规模, 让新型的现代市场像是在大西路这个文化大花园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花朵和绿树, 和大西路的整个文化氛围、历史传统和谐共存, 同生共荣。

3.4 区域经济建设中要自觉积淀文化

人类要有自觉的文化积淀意识, 只有具有了这种意识, 文明世界才有今天的面貌, 也才会有明天的更加文明。发展经济的目的, 除了要积累资金效益, 还要积累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现代区域经济建设中, 要自觉地保护历史和文化, 有意识地把自己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和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文化成果,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都要非常谨慎地保存下来。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积淀, 一要尊重二要保存。柳宗元以及其他南下贬官为柳州今天的开放和崛起作出的贡献, 是当时的皇帝和朝廷没有想到的, 也是柳宗元等人自己所没想到的。历史和文化的固有价值, 不是同时期的人所能发现和预测的。人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自觉保护历史和文化, 并在保护中享用它。镇江大西路既是一条商业街, 又是一条文化街。它从喧闹走向沉静, 本身就是镇江历史的迁变过程, 也是镇江文化的积淀过程。例如, 镇江大西路与人民路交界处的宴春酒楼, 虽然在当前餐饮行业的竞争中失去了往日的红火, 但是它作为一个镇江品牌餐饮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远超过它的商业价值。

新的时空背景下, 镇江大西路承载的使命不仅仅是发展简单意义上的商业, 还要承接镇江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任务。振兴大西路不能简单地定位于“重振昔日商业街的辉煌”, 而应立足于新的时空背景中, 科学思考商业与文化的衔接、历史与现代的延续。通过有效保护、合理开发, 把这些文化遗产串联起来, 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 让文化遗产唤醒现代人的历史记忆, 让历史在现代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最终给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文化遗产长久延续。

4 结束语

马克斯·韦伯说过:“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发展中学到什么, 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12]”传统文化底蕴越是深厚的区域, 在现代经济建设中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千万不能让钢筋水泥的冰冷气息和你争我吵的市井气息把深邃、平和、悠缓的历史淹没, 用浮浅的经济现象甚至是虚假的经济泡沫掩盖深刻的文化足迹。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坚持妥善保护, 深度挖掘, 合理开发, 融入现代, 整体激活的原则, 在科学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可持续地挖掘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 力求取向更加立体, 形式更加丰富, 内容更加广泛, 效益更加合理。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 也是在给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D.Bell.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J].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 1979:114

[3].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贾松青.论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现实途径[EB].http:∥www.sss.net.cn

[5].薛晓源, 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乐黛云.费孝通先生的“最后一重山”[N].中国教育报, 2006-06-13, (3)

[8].张立华.专业市场, 大西路振兴法宝?[N].京江晚报, 2006-01-24, (7)

[9].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1

[10].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李平.人文教师的国际远足[N].中国教育报, 2005-06-02, (7)

上一篇:移动数据存储器下一篇:有效的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