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题解题方略

2024-05-12

信息题解题方略(通用6篇)

信息题解题方略 篇1

现行《考试说明》更加明确提出高考物理命题要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为原则。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在遵循高考改革的总原则及《考试说明》的基础上, 保持稳定, 继续注重基础知识, 加强能力考查, 进一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获取新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试题突出开放性、设计性和信息化的特点是改革的趋势, “能力”两个字是高考试题的核心。但在答卷中也反映出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不扎实, 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深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偏低;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实验能力还需要大大加强。本文着重以试题所创设的背景模型和考查目的为依据从信息题各方面进行分析。

信息题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它会在题设中给出一些新信息——学生未学过的知识、方法, 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高度陌生, 解题时, 学生现学现用,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信息题从材料信息化、信息量、物理模型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解题指导。

1. 材料信息化。

信息题大都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例子, 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现代科学的经典实例为背景组织材料并提出问题, 如能源问题、航天问题等, 题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

2. 题目的信息量大。

信息题中的新材料作为物理问题的新载体, 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显著特点。从信息内容看, 既包含构成生活事实和科技实例必不可少的背景信息, 又包含构成物理问题的条件和关系等信息;从信息给予方式看, 既有以文字语言给出的信息, 又有同时应用图像、图表、公式等方式给予信息。

3. 物理模型的探究性。

题目中的物理对象, 物理过程和情景, 以及要解决的问题隐含在生活、科学事实中, 具有隐蔽的特点, 其物理过程和情景更需要考生去独立发现, 并不是像以往的习题和考题, 考生所面对的大都是抽象的物理模型, 如小球、光滑斜面、轻杆、轻绳等;直接的物理过程, 如追赶、碰撞、爆炸、简谐运动等。简而言之, 就是以新背景材料为载体, 以知识的理解为基础, 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来解决问题能力, 从而综合地反映出被试者的素质。

近年来, 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这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在高考中要求考生处理的信息主要为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文字信息又分为知识信息和情境信息;图表信息也分为图片 (照片) 信息和函数图表信息。文字信息往往被一大堆文字所掩盖, 各种有用信息间的关系也不是一眼能看穿的;图表信息则更为隐蔽。

例如,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想估算出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 已知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 太阳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有2/3的面积被水面覆盖, 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 而且将吸收到的35%的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 (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 , 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地球的半径R=6.37×106m。试由以上信息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 (以毫米表示, 球面积为4πR2) 。

解析:一年中地球表面的水用于蒸发所吸收的总能量:

设降雨量为h (实际上是降到地面的水层的厚度) , 有m=ρ×4πR2h, 代入数据解得h=1.01×103mm。

故整个地球表面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03mm。

应试指导:对信息, 特别是文字信息要重在理解, 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思维的链接点, 并由此展开思维, 确定思路, 就能提起一条关系链, 而游离于这条关系链之外的一些信息则是无用的干扰信息。

解题一般按如下规律: (1) 阅读理解, 提取有用信息; (2) 合理取舍, 建立物理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 认真学好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牢牢掌握物理规律, 是求解信息题的基础。一些信息题表面上看题目很长, 但这些问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简单, 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对生活背景和科技事件的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 涉及科技实例的信息题往往起点很高, 但其落点往往较低, 只需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即可顺利解决。

2. 认真学好课本中的一些典型物理模型。如上述试题中日地能量辐射模型, 实际上就是一个天体运动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我们要了解一些重要模型的建立过程, 如质点、点电荷、自由落体运动、碰撞、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等, 了解在建模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 这些方法和思想对具体建模提供主要的思路。此外, 还要做一些必要的综合题, 进一步培养、训练建模能力。

3. 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增加课外阅读, 如科普刊物, 报纸和电视的科技栏目, 特别是有关高新科技的报道分析, 了解一些科学新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其对未来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光纤通信、纳米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等。努力开拓视野, 把目光从狭窄的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 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对题目中的名词和事件感到处处陌生, 甚至连题目也读不懂, 才能做到解题时胸有成竹, 游刃有余。

总之, 信息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题设信息, 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具体表现为一题多解, 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逻辑结构网络的内化程度, 考查学生在思维上的敏捷性、探究性、创造性和简约性。

信息题解题方略 篇2

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 归纳总结了一些常见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方法, 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效率。

一、发掘现代文阅读题中的隐含信息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 “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 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

1. 分析题干, 发掘命题指向。

一般来说, 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 要善于透过题干, 揣摩命题意图, 找寻答题方向。例如, 2009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的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 但不以描写见长, 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其中, “不以描写见长”就是一个暗示信息, 明确指向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的理解, “不以描写见长”, 结合文章, 就是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何永康老师在《直面高考——阅卷专家帮你找回丢失的分数》中说“在试卷上, 你得上道, 上了道, 上了路子, 即听从命题的指令, 你就不会跑错。只要上了‘抒情、议论’的道, 往下走, 怎么抒情的, 怎么议论的, 托物言志不就出来了?”简单通俗的话语, 告诫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善于发掘隐含信息, 并遵照命题者的指令答题。

2. 分析题干, 明确答题区间。

答题的区间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 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笔者曾经让学生做过一篇季羡林先生的《园花寂寞红》, 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文章前后两次描写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 写法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题目其实很简单, 只要找准答题区域是在文章的第 (2) 和第 (5) 小节, 并根据第 (5) 小节中的“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这当然只是幻想”等可以确定写法上的变化是:一实一虚。但是学生因为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描写”一词, 把第 (3) 小节中的“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 看到老友在侍弄花草……”看作是第二次“描写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 回答是一详一略, 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去思考“描写”与“叙述”的区别, 结果找错了答题区域, 当然就离题万里了。

3. 分析题干, 找到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等几个方面, 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二、发掘病句题中的隐含信息

纵观2007、2008、2009年江苏卷中的语病题, 我们不难发现江苏卷的出题相当规范, 一般三个错误选项中不会出现相同的语病类型。

如2007年主要语病为:A中介词“通过”位置错误导致的结构混乱, B搭配不当, C缺少介词“对”, 是成分残缺;2008年主要语病为:A项语序不当, “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B项成分残缺, “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 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C项搭配不当, “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 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2009年主要语病为: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 B项不合逻辑, “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 表意费解, 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找到了这个隐含信息, 我们只要把握好六种语病类型, 然后逐个对照, 一一排除, 再加上自己的语感, 就能提高语病题的答对率。

三、发掘语言表达题中的隐含信息

语言表达题看似简单, 但同学要拿高分或满分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关键是要好好读题、审题、发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这种隐含信息最常见的是在仿句题中, 例如:在下文横线上, 根据提供的开头, 仿照提供的句子进行续写。

画家画花, 独绘一枝, 意在留些天地, 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 抑扬顿挫, 有时“无声胜有声”, 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 _____, ______, ______;教师讲课, _____, _____, _____。

对此, 有学生这样回答:诗人作诗, 洋洋洒洒, 感情挥洒淋漓尽致, 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 循循善诱, 讲解深入浅出, 让学生如沐春风。

看上去好像挺好的, 但实际上是不符合要求的。在给定的例句中, “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 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 这也是例句的主旨, 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教师讲课”也应遵循这个主旨, 即应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 而学生的答案中忽略了这一点, 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四、发掘诗歌题中的隐含信息

诗歌的解读本来就困难, 但是如果不注意审题, 不注意发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要拿高分就是难上加难。

例如, 2006年江苏卷的诗歌第二题, 问:“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 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有不少同学回答的是借景抒情, 这是由于完全没有领会题目的意思所致。“满林残照见旧鸦”是诗人所看到的景, 所以这一句的表达技巧其实是问描写景的技巧, 如果能读出这个信息, 就不难解答了, 很快就能想到这里是“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读书忌死读, 死读钻牛角, 矻矻复孜孜, 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 不为书奴仆, 泥沙悉淘汰, 所取唯珠玉。”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更应教给他们方法, “授之以渔”方能受益终身。在语文学习中, 要能准确找到解题思路, 就要善于从题目中发掘隐含信息。

关键词:发掘,隐含信息,寻求,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沈玉丽.引导学生寻找高中物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EB/OL].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7-05/22/121806/4.

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方略 篇3

一.通读感知全文, 整体把握脉络

1、理清文章的线索或思路。

组材的线索多种多样, 有的以时间为线索, 有的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以事件为线索, 有的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以具体事物为线索。抓住了这个线索, 可以很快的理清文章的思路。

如《父亲的救援》一文, 有以下考题:根据文章内容, 梳理小说情节, 填写顺序 (不超过10字) :父亲得知“我”出事→→→小伙事业有成。如果能抓住“父亲的救援”这个线索, 就可以很快的理清文章的脉络, 填写出对应的内容。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

这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考生在浏览阅读材料后, 要学会能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 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 以利于主旨的把握。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

如, 在考《母亲的纯净水》一文时, 第一题就是让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学生可以按照“谁做了什么”的方法, 归纳出:讲述一个小女孩通过一瓶纯净水认识生活, 改变现状的故事。考生掌握了主要内容后, 对把握文章的主旨, 完成其他题目都有所帮助。

二.锁定答题范围, 捕捉有效信息

1、从关键词语入手剖析全文:

文中的关键词语对文章的表情达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里, 理解了这些词, 也就抓住了语言跳动的脉搏, 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故乡》中的考题:“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三个“辛苦”的含义, 仔细揣摩后, 学生发现, 这是作者要展现的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的“辛苦”是为了生活, 奔波劳苦;闰土的“辛苦”是辛勤劳苦;“别人”的“辛苦”是处心积虑, 算计别人。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结合语言环境, 准确解读语义:

体会和推敲这些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中的第一题: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 而含义不同, 各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要结合全文来理解, 其实它是以花喻人, 属于虚写, 也就是指每个人都能成才。母亲的话是在我的询问下不经意的回答, 属于实写, 没有什么深刻含义, 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这一自然现象。

3、抓住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解读文章:

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刻画多种多样: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

一般以这样的题型出现: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的刻画使用了哪些方法? (如:划线的句子通过什么描写, 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的各种描写, 就使两个自私、冷酷、虚伪、惟利是图的小市民形象跃然纸上。而作者每一处描写也都是透过人物性格特点来深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以人为本的心智活动, 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读者不是阅读的奴隶, 而是阅读的主人。阅读过程既是对作品的理解过程, 也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所以, 中考的时候, 大都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如《美好的声誉》的最后一题:读了本文, 你觉得怎样才能赢得美好的声誉?在课内阅读蒲松龄的《狼》最后一题也是:读了这篇文章, 你有什么启示?让学生阐发自己的见解,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语言的品味和艺术手法的鉴赏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但议论、抒情等手法又不可缺少。在记叙文中, 议论一般起到阐发事件的意义, 突出主旨的作用。而抒情在升华文章的中心的同时, 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物、事件所持的情感与态度。中考当然也离不开对语言与写作技巧的考查。这种检测大多侧重与内容的联系, 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 为技巧而技巧。

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 (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得好?答题有三步:第一, 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 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 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 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应重视语言和技法的品悟鉴赏, 对语言及写作技巧的表现力要有理性的认识, 并作出初步的评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略 篇4

一、对应思想

例:一养牛场养有奶牛60头,平均5头牛6天可以挤奶600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15天可以挤奶多少千克?

写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5头奶牛6天挤奶600千克

60头奶牛15天?千克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分析出两种方法:

①用归一法先求出1头奶牛1天可以挤出的奶,再求60头15天所挤的奶。即

600÷5÷6×60×15=18000(千克)

答:60头奶牛15天可以挤奶18000千克。

②每头牛平均每天挤的奶是一定的,根据倍数关系,只要求出60头是5头的几倍和15天是6天的几倍,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600×(60÷5)×(15÷6)=18000

(千克)(答略)

二、数形结合思想

例1:修路队三天修完了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第三天修3千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先分段画图:(略)

再分析解答:把全段公路看做单位“1”,那么第三天修的3千米正好是全段公路的,它和3千米相对应,所以全段公路长为:(答略)。

例2:有一袋米,第一次吃了,第二次吃了10千克,袋里还剩20千克。这袋米重多少千克?

先分段画图:(略)

把整袋米看做单位“1”,从图中清楚地看出:第二次吃了的和剩下的总和,正好是第一次吃了后余下的部分,即,它与(10+20)千克相对应。

列式计算:(千克)(答略)。

三、一题多解思想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引导学生对一道题的数量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对比,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名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

解法一(一般解法):

把饭碗数看做单位“1”,则菜碗数是,汤碗数是,总碗数55与()相对应,根据除法意义可求出饭碗数。

根据题意,人数与饭碗数相同。(答略)

解法二(方程解法):

设有x人参加野营活动,根据题意,饭碗数x个,菜碗数为,汤碗数为,列方程:,解得x=30。(答略)

解法三(按比例分配解法):

把饭碗数看做“1”,则

饭碗数:菜碗数:汤碗数

饭碗数是

人数与碗数相同。(答略)

此题解法不只限于以上三种,还有其他解法,这里不再赘述。

四、类比思想

很多应用题题材不同,但数量关系相同,解法也完全一样。把这样一些应用题排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找出这类题的解题规律。

有下面一组题:

(1)甲从A地走到B地需要4小时,乙从A地走到B地需要5小时,如果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需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

(2)一段路由甲工程队修建需15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共同修建需要多少天?

(3)有一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开甲管需10分钟注满,单开乙管需8分钟注满,两管齐开需多少分钟注满?

(4)甲、乙两个童装厂合做一批出口童装,甲厂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厂单独做要30天完成。两厂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分析:

(1)设A地到B地的路程为单位“1”。

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和,甲、乙每小时走完全程的,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是。

(2)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

甲每天完成工程的,乙每天完成,甲、乙合做一天完成工程的,完成全工程所需天数为。

(3)设水池的容积为单位“1”。

根据题意,甲管每分钟可注水,乙管每分钟可注水,甲、乙两管齐开每分钟可注,注满所需的时间是。

(4)设这批童装的总量为单位“1”。

甲厂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厂每天完成,两厂合做一天就完成总量的,完成工作所需天数为。

通过以上的类比训练,可使学生弄清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工作问题、水管问题。虽然题材不同,但它们的数量关系相同。这就使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

信息题解题方略 篇5

关键词: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高考试题

近几年高考中, 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地位越来越高, 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它恰恰又是考生失分率最高的题型。

大量研究表明: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 它既有认知的参加, 也有情感的参加, 更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自觉性、条理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方面。从这个角度看, 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胸有成竹”的审题策略

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过程中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要么重文句轻篇章、重局部轻整体, 缺少统览全篇、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要么没有把材料各组成部分的情况合在一起, 没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没法领会其通篇的内容, 最终无法得出整体性的结论。所以说, 要使文字信息的传输发挥有效的整体作用, 一定要帮助学生纠正这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片面性思维方式, 帮助学生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者刘守立先生说:“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这话很好地说明了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的特点。学生答题时应该胸中有丘壑, 把对问题的解读还原到文本之中, 这样才能全面、精准地把握答题方向, 实现规范答题的目标。如2015 年浙江卷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捡烂纸的老头》, 其中的第四小题是: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 结尾两段不避其简, 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参考答案: (1)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 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2) 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 以简笔收束全文, 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3) 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 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 简笔急促, 结构奇峻峭拔, 令人惊奇。]

从参考答案看, 由繁简二字引出对整篇文章谋篇布局的考量, 没有“胸有成竹”的意识是万万不行的。

二、“旁观者清”的解题角度

学生在答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时往往会犯这样一个毛病:一头扎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这就好比是下棋, 当局者之所以“迷”, 是因为他的视角被自己限制住了, 跳不出整个棋局来审视。因此, 教师在讲解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上帝俯瞰”的方式。

“上帝俯瞰”这一词语原本出自小说的叙述视角, 而事实上, 叙述视角是相对于作者而言的, 而阅读视角则是相对于读者而言的。因此, 这两个视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阅读的时候, 不应朝着一个方向研究、分析, 得出一个结论, 而要朝着几个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这样获得的答案才会更全面、更准确。对阅读训练中关于内容和写法的思考, 常常需要运用这一思维去作出多元而准确的理解。如《捡烂纸的老头》第三题, 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参考答案是:

(1) 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 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 描写细腻生动, 富有戏剧效果。 (2) 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 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 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 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果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就无法在宏观把握整个文本的基础上理清文本的结构脉络, 也就无法把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与之前的叫阵对照”“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这些采分点。因此, 拥有“上帝俯瞰”式的阅读方式是全面理解文本和答好题目的前提和基础。

三、“议论文格式”的答题思路

在全面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学生仍然无法获取足够理想的成绩, 究其原因, “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无意识答题方式制约了成绩的提升。

什么样的题型采用什么样的答题格式, 相信每一位有高考经验的教师都会给学生以专门指导。在这里, 笔者想要补充的是, 一定要让学生在回答题目时树立议论文的意识。

众所周知, 在所有文体中, 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而高考中包括诗歌鉴赏在内的主观题的回答最需要的就是这一特点。观点明确了, 理由充足了, 题目的采分点也就获得了。仔细分析历年高考真题就会发现, 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都像一篇小型的议论文:有开头, 有主题, 有结尾;有论点, 有论据。议论文意识甚至可以延展到整张高考试卷的解答上, 所有的主观题包括作文在内, 都可借助这一意识提升对题目思考的严谨性。如2009 年浙江卷第15 题 (阅读材料为 《魔盒》) :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 你认为哪一个合适, 谈谈你的看法。

一看这题, 我们就应该联想到议论文的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所选择的“魔盒”或“贝格斯太太”就是论点, 无论选择哪个, 一旦选择, 论点就有了;然后就该用能让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换个角度看, 或许其中的每个论据, 都是阅卷者的采分点。整个表述过程又恰好符合议论文“总—分”或“总—分—总”的行文格式, 这样的表述方式既是这一题型的规范答题模式, 也是为阅卷者所喜闻乐见的格式。

四、“名句填空”的做题方法

我们都知道, 高考中的名句填空题往往让考生任选3 小题, 每小题2 个空格, 分值是6 分。换言之, 就是总共6 个空格, 每空1 分, 折合成字数, 如果每空7 个字的话, 总共42 个字, 答对答全这42 个字可得6 分。如果抛开题型单看其形式的话, 这一答题模式跟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式如出一辙, 我们不是经常在现代文阅读中看到分值是6 分而答题形式则是3 个或6 个采分点的问题设置吗?所以, 我们要懂得, 在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 采分点要明确, 答题时要“平均用力”, 照顾周全, 就像名句填空一般, 每一句都是六七个字, 才能答案完满, 切忌“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信息题解题方略 篇6

这里所说的解题信息,主要是指文言阅读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中所包含的信息。下面我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及其题干运用价值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特点及其解题技巧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在题中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具体表述形式常常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而在实际考试中又常常以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的形式居多。总览2012年高考全国十八套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中有三个正确的选项,这样一来,就为解题提供了很多方便。

下面我就一江苏卷为例谈谈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例文省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解题方法:明确每个选项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文题对照,找出误差。

A项“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对应文中“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我们从“移凤州司法”、“知公之贤”、“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几处可以判断A项正确。

B项“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对应文中“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文题一一对应可以判断B项正确。

C项“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对应文中“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文中“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中“诉于府”的是“张宗”,所以杖责的也是“张宗”,故判断C项错误。

D项“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对应文中“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文题一一对应可以判断D项正确。

二、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题干运用价值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已大致了解了文中所叙四件事的大体情况,也就为解答其他题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仅以翻译题为例来谈谈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题干运用价值。

第一句,“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本句翻译的关键在于“屈意”“礼”“委”三个词,根据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A项“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的说明可以推知“屈意”意为降低身份,“礼”意为以礼相待,“委”意为交付,所以,整句翻译为(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第二句,“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本句翻译的关键在于“以”“此”“于”三个虚词,其他比较简单。根据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C项“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等可以推知苏涣虽然身为县令,但能明辨是非,不畏权贵,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所以,整句翻译为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第三句,“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本句翻译的关键在于“不逮”“姑”“师”“也”。根据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D项的分析可以推知,这句话是苏涣对苏辙等晚辈告诫之语,意在劝解晚辈谦虚,好学,所以,整句翻译为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除了翻译题之外,实词理解、虚词理解、信息筛选等题,有时候也可根据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相关选项解答,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上一篇:刑事诉讼立案条件下一篇:前端应用程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