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四个反思

2024-06-30

语文教学的四个反思(精选12篇)

语文教学的四个反思 篇1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 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反思而反思, 零散反思、肤浅反思、无效反思比比皆是。笔者认为, 要突出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就要夯实教学反思的四个“着力点”。

一、反思的时空:既要注重教学后反思, 也要注重教学前、教学中的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反思实践中, 老师们认为教学反思只是教学后要做的事情, 而没有注意其他时间段的反思, 把反思的时空局限在课后这个有限的区间内, 让反思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 教学反思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布鲁巴赫从时间维度上把反思性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 二是实践中反思, 三是为实践反思。它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可以说,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反思的过程, 时时是反思之时, 处处是反思之处。由于反思活动发生的时间不同, 采取的策略也应该各有侧重, 每一阶段的反思, 教师都应有足够的重视, 尽可能地实现反思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教学前的反思贵在“精”。教学前的反思, 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预测和设计。教材的解读、学情的了解、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 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胸有成竹, 做到精心、精细、精致, 突出课前反思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教学中的反思巧在“活”。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中的反思是行动反思, 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机智应变。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机性和变通性, 需要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巧妙运用随机应变、灵活机智的调控策略, 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机械地执行教案, 要突出课中反思的监控性和灵活性。

教学后的反思重在“深”。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沉淀、剖析和总结。教师要深入聚焦目标和过程, 深刻挖掘亮点和不足, 总结经验和教训, 对教学过程做出准确恰当的总结和评价, 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化, 全面提升教学的价值, 突出教后反思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些不深入课堂本质, 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的反思只能是教学反思中的摆设, 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二、反思的目标:既要反思教师的“教”, 更要反思学生的“学”

反思的目标如何确定, 这直接关系着教学反思的方向。一般来说, 大多数教师都把反思的目标锁定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 这节课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确定了哪些教学方法, 选择了哪些教学方式, 设计了哪些训练项目, 运用了哪些教学语言, 我的教学效果怎样, 等等。从中可以看出, 教师反思的是“教”法, 而不是“学”法, 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学”的效果, 体现出教学反思的狭隘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没有学法的基础, 教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水中浮萍;不进行“学”的反思, “教”的反思只能是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对“教”的反思必须建立在“学”的反思基础上, 教师首先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学”来反观自己的“教”。比如, 如果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低落,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师则思考自己哪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思维停滞, 教师要思考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学生课终巩固有困难, 教师要思考哪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教学反思的目标, 既要关注教师的教,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是教的靶子, 只有把“学”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透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思考“教”与“学”的得失, 方能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经验, 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反思的切入:既要“反思”, 也要“正思”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如何选择, 也直接影响着反思的效果。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时都习惯于做反面思考, 即过分关注教学中的失败之处, 总是淋漓尽致地挖掘教学中的失误和教训, 使反思变成了片面和单一的自我批评与盲目批判, 而不善于挖掘自己成功的亮点, 弱化了教学反思的功效。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积极提倡“正思”, 即正面思考。他当教育局长时, 要求全市教师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只写一类话———我成功、我快乐在何处。不说失败、缺陷或问题, 只说优点、长处和成功。其实,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每节课也都不乏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生成, 这些既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源泉, 也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些教学亮点进行正面反思, 深刻挖掘, 智慧提炼, 做到优点更优, 长处更“长”, 亮点更亮, 时间长了也就使缺点逐渐被优点所取代, 就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 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如果一味地“反思”, 而没有“正思”, 久而久之会使教师陷入理念上和实践中的误区, 迷失正确的方向, 导致教学的低效。积极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正思”引领下的“反思”, 即先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做法和高明之处, 然后再从反面思考, 还有没有不足之处,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教学思考才更扎实、更有效、更有生命力。“正思”相对于“反思”效果更突出,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四、反思的形式:既要注重个体内省, 也要注重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的效果取决于反思的目标和内容, 也依赖于反思的方法和形式。反思的方法丰富多彩, 反思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在平时的反思实践中, 无论是从学校的要求看, 还是从教师的自觉行为看, 都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的个体内省, 反思是教师自己的事情, 与别人没有关系, 形成了教师反思封闭、孤立和隔离的松散状态, 大大削弱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教师反思的形式和载体很多, 比如在阅读中反思、在研讨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在实践活动中反思、在教学日志中反思等。无论哪种反思形式, 教师既要注重个体内省, 也要重视集体交流, 即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集体反思。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由于受教学观念、教学背景、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个人反思往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不能突破自我的束缚, 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教学的本质, 提炼教学的规律, 把握教学的真谛。因此, 要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 多和学生交流, 和同伴研讨, 找专家点拨, 在集体的氛围中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让反思成为视界的融合、经验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和理论的升华。当反思成为教师集体交流的习惯时, 它就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而自我教育则从自我反思开始。肖川先生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 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反思是思想的来源, 是一种创造性的再学习、再认识的活动, 是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的理性观察与矫正, 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要真正提高教学反思的实效, 教师就要夯实反思的“着力点”, 提升反思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 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他还说:所谓反思, 在我这里的语境里, 不仅仅是“想”, 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 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地说, 即“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 不停地阅读, 不停地思考, 不停地写作。

做反思型教师, 进行反思性教学, 强化反思性实践, 这是新课程的呼唤,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学的四个反思 篇2

活动中我是逐段讲述、分析的,四个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先听再讲,先猜再讲,边看边讲。

结合图片分段讲故事内容,故事的生动描述将四季更替这一较为抽象的现象以拟人化的方法加以讲述,把四季描述为四个娃娃,我每讲到一个娃娃出去玩时,注重引导幼儿说出他和谁一起玩?玩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变化?主要是让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来讲述四季变化的特征。为了让幼儿将四季特征和更替顺序这一较抽象的现象进一步的认识,我让幼儿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春、夏、秋、冬角色来进行表演,其余的幼儿做小朋友。当我说到“春天娃娃出来玩时”,扮春天娃娃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走边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再喊来了春天姐姐、春雨妹妹一起玩。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出了春天来了,春天吹在身上觉得很舒服的样子,有的表演出了下雨的情景。夏天娃娃领着火辣辣的太阳公公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小朋友们有的表演热的擦汗动作。

在分段讲述故事时注意精简环节,对于已经理解掌握的语句不再提问重复讲述,使各环节更紧凑,夏天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创编的动作也很丰富;完整听故事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季节娃娃分组座,仔细听这个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可以怎样表演?这个要求使完整欣赏故事孩子们更专心。

我加强了每一段的学习,从中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内容,知道了找朋友都不能够完成了心愿了,也发现了他们在一起发生的变化,小朋友对于这些自然的变化是非常感兴趣。从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仔细去欣赏,了解内容,从中小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些密秘所在,也是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活动让自己发现关注孩子所需要的也是自己活动的`落脚点,这也是根据发展能力所确定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疑惑,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活动中让幼儿沉浸到四季的情景之中。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角色表演结合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和丰富联想。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解了四季特征的基础上,体会四季不同的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写字教学的四个“注重” 篇3

一、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1. 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抓好起始年级的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关键。在每次写字训练前都应该先进行写字姿势训练,除“头正、身直、脚放平”之外还应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长期坚持,学生就易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2. 培养正确的写字方法。要想写好汉字,就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的写法,这样组合起来的汉字才会美观。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写好字的笔顺。例如一些学生在写半包围字的时候,总是先写外面的“围”,然后再写里面的。这样不按正确笔顺,写出来的字容易出现布局不合理、不规范,整个字自然也就不美观了。在写字训练中,应该告诉学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基本的笔顺口诀。掌握了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的效果当然就事半功倍了。

3. 培养良好的写字心态。“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可见,我们在书写时,唯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心境调到最佳状态,才能写好字。当然,良好的心态和最佳的心境,不是自然产生的,也不像柏拉图所说的“神灵的依附”,而是反复观察、认真学习、长期涵养和辛勤积累的最终结果。所以,写字时应要求学生保持手、纸、本的干净、整洁,保持写字时注意力集中,形成良好、平和的心态,达到以字怡人,以字养性。

二、注重写字实效的提高

1. 确保语文课堂10分钟写字训练。“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才能算是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四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想方设法把写字训练“挤”进语文课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字训练,确保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2. 确保写字课40分钟写字训练。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每周还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了一节写字课。在40分钟的写字课上,教师除讲授新的写字技巧外,把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当学生在练习书写时,教师认真巡视,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写得好的笔画、部首等等,并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字信心,从而提高写字水平。

3. 确保写字兴趣小组顺利开展。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写字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学生写字的训练,做到课堂、课外时时抓,常常抓。

4.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众所周知,儿童的模仿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字很像老师的字。这充分说明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写字水平,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

三、注重写字评价的完善

写字评价要体现层次性,低年级应侧重于字的间架结构、写字姿势与习惯的评价;中高年级应该侧重于书写规范和书写美观的评价。

1. 学生自评。以往对写字的评价主要是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漠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而让学生临摹完生字后,及时进行自评反馈,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那些字,并说说理由。这样易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鼓励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从而提高写字能力。

2. 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心中的“圣旨”。教师应认真检查,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小到一个笔画,或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及时给予到位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如:“你的横写得真漂亮”“你的收笔太完美了”等等,让学生对自己的点滴进步感到骄傲,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3. 学生互评。当学生写完字后,让他们同桌或前后桌交流评价,不但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使学生充满了神圣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去评价别人。在互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一种认真、客观的态度。

4. 家长评价。没有家长配合的教育是不够完美的教育。作为学习主体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评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渠道,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写字情况,让家长密切配合,在学生家庭作业中给予正确的、及时的评价,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促进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四、注重写字氛围的营造

1. 开展写字竞赛活动。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开展写字竞赛。如:进行优秀作业评选,举行校内、班内、组内写字比赛等。当学生的优点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的写字兴趣就更浓了,就会更加热爱写字。通过写字比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从而促进整体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

2. 开展书法观摩活动。可通过多媒体、实物等形式,展示古今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并适当穿插讲一些名家故事,激励学生爱上书法,学习名家“勤奋好学,刻苦练字”的精神。教师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书法比赛现场欣赏现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3.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的黑板报等粘贴学生的优秀写字、书法作品,营造良好氛围,既让被展示作品的学生有一种价值体现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其余学生迎头赶上的动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写字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撰写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 篇4

阶段特征:本阶段是教学反思撰写的初始阶段, 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反思撰写的要领技巧, 总感觉一天下来, 没什么可写, 没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记录。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和感觉, 导致教师很难坚持下去。

实施对策:在刚开始撰写初期, 教师可以根据当天教学中值得反思的片段进行记录撰写。在这个阶段, 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写, 不求质量但求恒心, 对自己做一些硬性要求, 以强迫自己养成撰写习惯。例如:要求每天撰写5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每天要求自己几点钟之前完成撰写任务、每周必须撰写多少字以上等, 还可以组成互助小组, 相互鼓励监督。处在此阶段的教师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毅力, 只要度过了培养阶段, 就能进入积累阶段。

建议:坚持每天撰写若干字教学反思, 做到有事反思, 无事记录;用一些强迫手段要求自己每天撰写, 寻找合作伙伴, 相互督促, 相互帮助。这个阶段主要以量为标准。

二、积累阶段

阶段特征:假如某天不写教学反思, 总会觉得有件事没完成, 说明进入积累阶段了。这时, 撰写教学反思就不能再是应付了事了, 而应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所得、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策如实真切地记录下来。

实施对策:虽然这个阶段已经养成了每天都撰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但再也不能以字数来衡量反思的质量, 而应该以真实感受来评价自己的反思。在这个阶段经常也会遇到当天没什么可写的尴尬, 这时教师可以把当天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 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片段, 进行反思, 用具体的事情作为反思对象;也可以对平行班教学进行对比反思。在自觉阶段, 可以经常与别人交流探讨教学反思的撰写, 比如:写什么、怎么写得更好等, 以提高反思质量和写作水平;也可以把自己的反思拿给他人阅读, 请他人指点辅导。这个阶段还应该多阅读好的反思, 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并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

建议:寻找教学中的亮点, 做真实感受记录;多阅读书籍, 浏览他人写作经验技巧;多向高手请教学习, 多交流探讨。这个阶段主要是积累阶段, 为量变产生质变打好基础, 做到厚积薄发。

三、提升阶段

阶段特征:当阅读了大量书籍、理论水平和写作技巧逐渐丰厚起来时, 你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了提升阶段。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直接影响教师写作水平和反思质量的提升, 甚至影响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信心的建立。

实施对策:提升阶段的教学反思要求有质量。教学反思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经验、做法、不足和困惑, 总结出应对策略。这个阶段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持久的信念, 还需要别人的指点和帮助, 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反思质量。同时更需要大量阅读相关教育教学资料, 增加专业知识, 提高理论素养。

建议:针对教学事件做出有效反思;通过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写作能力;多阅读专业理论书籍, 琢磨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质量。这个阶段是质变的过程, 在要求质量的同时还要逐渐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精品阶段

阶段特征:进入精品阶段, 对教学反思就不再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而是教师教学理念和做法的整理总结。这时的教学反思可能形成了论文或时评, 更有深度和影响力。

实施对策:本阶段教师应留心观察, 抓住教育教学中的细节, 进行研究, 积极撰写出高质量的反思性论文, 以小见大, 以点观面, 反映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应该进行投稿或和他人交流探讨, 进一步提高自己反思质量和写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应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 不能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去虚拟杜撰。在该阶段, 教师通过反思文章的撰写来带动教育教学的研究, 真正实现写作和科研水平的共同提升进步。

建议:整理总结教学经验和做法, 写出高质量的反思文章;抓住教学细节, 做出真实感受反思;以点代面, 通过反思的撰写带动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把反思总结成经验性文章进行投稿交流。

专题点评:专业发展靠“反思”—提升品质要“四多”

“经验+反思=成长” (美国波斯纳)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林崇德) 。这些至理名言, 深刻说明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但遗憾的是, 还有很多教师教学反思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三个式”:一是应付式, 把写教学反思当作“任务”完成, 东拼西凑, 复制摘抄, 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二是肤浅式, 教学反思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而忽视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发展需要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究和理性化的思考;三是总结式, 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 只是盘点汇总阶段教学, 或者仅停留在检讨工作的得与失, 缺乏提炼, 根本不可能再有改进、拓展与创新等。这些“公式化”的反思与反思真谛背道而驰, 写的数量再多、时间再久, 也都是徒劳无益。基于此, 本期策划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专题。

本期选登的3篇来稿。在《教学反思撰写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一文中, 浙江王明亮老师就反思能力提升的培养、积累、提升和精品等四个阶段, 不但阐述其外部表现和特征, 还分别给出了提升反思的建议方法。江苏李锋老师在《教学反思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一文中, 针对反思存在的理解偏差、内容跑题, 主次不分、重点不重, 角度片面、视点不全, 思而不行、问题未解等症状, 分别给出了建议。在《借助视频进行有效教学反思》一文中, 江苏倪建军老师给出了教学反思的新视角。

本期来稿较多, 但多数落笔在反思的目的、意义、特征与途径等, 较浅层面的、众所周知的共识问题上, 而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和独到有效的方法策略。根据征稿提纲, 如何通过教学反思梳理和整合学科知识体系, 如何促进专业成长, 传统的教学反思成果呈现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如何规避、改进这些不足等等方面的问题, 来稿还没有涉及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专业发展需反思, 提高反思品质, 则贵在“四多”。

一是“多形式反思”。所谓多形式反思, 就是指反思不拘泥于形式, 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反思成果。文字表达不是体育教师的强项, 如果教条的规定用“案例+剖析”的文字表达方式来进行反思, 就会让体育教师犯难、惧怕, 甚至排斥。为此, 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反思, 如反思日记, 轻松记录教学过程的得失、体会与感悟;或反思札记, 简要摘记一节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和心得;或再教设计, 根据教学得失, 重建教学设计;或教案批注, 在原教案中通过旁注、点批、总评、串析呈现点滴思考;或问题单, 将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一时捕捉到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教后随笔日记, 用笔记的形式对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析和反省等。这样的反思轻形式, 重实效, 根据教师的特长与喜好, 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反思形式, 呈现反思成果, 就是最有效的反思。

二是“多角度反思”。所谓多角度反思, 就是用审视批判的眼光, 从不种角度去反思教学活动。如针对传统教学评价一刀切,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反思了绝对评价、量化评价、单一评价的不足, 并撰写了《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的文章;针对新课改以来, 较多地注重多元评价、质性评价、模糊评价、过程性评价, 忽视了绝对评价、量化评价、终结性评价, 笔者撰写的《别让质性评价遮住孩子的眼》发表在核心期刊。同样的案例, 基于的角度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 面对特定的教学案例, 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分析和探究, 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反思才具有深刻性。

三是“多维度反思”。所谓多维度反思, 就是反思不局限于教学环节的某方面, 而是系统梳理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既要传承教育教学显性优缺点, 也要挖掘教育教学背后隐性的利与弊。为了达到这种广度, 可以设计适合的反思表格, 进行多人分工合作。就教学设计方面, 从目标设置、教材搭配、场地器材、教法选择等方面梳理;就教学过程方面, 从讲解示范、学法指导、组织队形、资源利用、多元互动、时间分配等方面梳理;就教学效果方面, 从技能掌握、运动负荷、情意表现、课堂氛围等方面梳理;就教师素养方面, 从语言神态、口令指挥、动作示范、课堂机智等方面梳理, 针对这些细微指标, 梳理出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 并给予重建意见。

四是“多联横反思”。所谓联横反思, 就是打破局限于一节课例的反思定势, 将同类点状反思进行横向联系, 组合形成反思成果的方式。笔者曾对“口诀运用”进行过关注与反思, 从多节课例与实践中, 梳理出口诀运用忽视年龄特征、违反学习规律、成了门面装饰、创编偏离教学重点、依赖网络搜索等误区, 发现仅以一节课例无法系统呈现这些误区, 但将这些同类案例进行串并, 发现其危害巨大, 于是撰文《体育教学中口诀运用的误区与对策》, 建议口诀运用要有儿童立场、循序渐进、全程使用、口诀创编需要量身定制、掌握方法。

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没有反思, 就没有觉醒, 没有反思, 也就没有飞跃。不妨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 用心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 不断地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常教常新, 不断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 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教师的“华丽转身”。

教学设计的四个趋势 篇5

任友群

自古以来人类就尝试着对学与教活动进行筹划与安排。如果从1962年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算起,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教学设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大约20年前,该学科被引进我国。我国许多学者为该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创新,并由此催生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呢?我们认为,多重视角审视作为泊来品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历程,揭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并进一步展望该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以支撑本土相关研究的高起点、大视野以及战略性思考——这应当是在相关领域中开创本土创新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这既是我们翻译《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的初衷,也是我们策划“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的国际前沿研究”译丛的意图。

1990年以来,国际教学设计领域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是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整合;其二是由于所有类型信息的数字化、凭借互联网的远程指导以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存储容量的增加使得技术有可能以新的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发展到今天,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学设计的发展也体现在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由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著名学者合作而成的力作。该书从哲学、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五个范畴对教学设计进行分科探究,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国际基础,并昭示了如下趋势:

趋势之一,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出现跨学科的趋势,教学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知识共同体中进行。目前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当代的学习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客观主义基础。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探究式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有认知学徒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基于目标的情境、抛锚教学等等。

另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不是教育领域的专利。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设计和制造学习环境的方法。为了加强学习环境的形成,教学设计应该运用当代学习、测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来改进学习状况。教学设计从一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政府部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商业课件开发。这种持续发展是教学设计领域内外一系列推动和发展的结果。

趋势之二,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进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进而对认知能力的很大范围进行研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

趋势之三,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知识和技能通常是在个体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境脉(context)”中获得的,这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的发展是与个体作为组织中的成员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类在特定群体中所能支配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通常不可能在使用专业技术的特殊环境中进行个体到个体的传授。而且可以使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可能很复杂、很遥远或是很危险,以至于必须创设一个为学习而设的特殊环境来代替“真实”的情况。

趋势之四,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教学设计越来越呈现出把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估进行总体规划的趋势。需求分析、信息和方法的结构分析、个体差异的分析、社会文化差异的分析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成为评估的主要工具。认知、观察和解释,这三个元素必须清晰地联系在一起并被设计成一个相关的整体。评估需要超越对局部技能和离散的知识点的关注,而要把推动学生进步的更复杂的方面包含进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元认知的评估、对实践和反馈的评估、对境脉与迁移的评估、对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评估。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的翻译使我国的广大研究者有可能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世界中。有助于我们从原有的知识出发,瞄准教与学研究的各种新成果、新动向,更好地捕捉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动向与不断涌现出来的原创观点。

阅读教学的四个支点 篇6

阅读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建构

是否有效,要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如果来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释疑解惑,毫无疑问,学生的求知欲肯定旺盛,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有效的阅读教学。而事实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教师闭门造车的产物,这样的目标不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因此他们对老师所确立的目标不感兴趣,求知的欲望不强,参与程度不高,阅读教学的有效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目标行不行呢?答案是“行”,但不完全“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比较零碎、肤浅,往往局限于词句的理解。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疑问的阅读不能说是高效阅读,必须要有教者的目标。而教者的目标又从哪里来呢?它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它既是学生目标,又是教者的目标,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目标,因为“跳一跳,够得到”,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高,课堂的高效阅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了得到验证,我让一个老师按照我的思路上一堂课给我看。这个老师让学生预习《散步》,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霎时,我感到责任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不是小题大做?2.母亲仅因为我的话才走出来的吗?3.为什么要详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情节?4.文章第8节最后两句话是什么含义?5.为什么说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又为什么说我们背起来的是整个世界?6.作者为什么要写初春景色?7.母亲改变主意的行为该怎么理解?8.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个“熬”字起什么作用?9.第三小节中两个“太迟了”和“总算”有什么含义?10.作者写散步是为了写哪一种人生感慨?文章的语言多用对称形式,有什么作用?11.为什么要写老人的死和生?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剩下4个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1.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2.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3.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

这样的阅读教学课是有效的课堂,因为它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但不能说它是高效的阅读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没有层次,没有深入的探究,只是解决了学生的各自孤立零散的问题,没有在诸多问题之间建立有机的阅读系统,课堂教学没能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没能触及作者的灵魂。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我的设想,把学生的四个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出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命的不易与美好,好好珍惜生命。第二类是: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将整个家庭乃至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要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更要善待衰老的生命。有了这些分析,我们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的阅读目标是:理解人到中年的父母之艰辛,学会尊敬自己的父母。

综合以上实践与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为:学生疑问(学生目标:肤浅零碎)→分类梳理(合作解决、共同提炼)→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既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欣赏险峰之巅的无限风光。

阅读教学内容——引进源头活水

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处在这样的一种尴尬状态:最有价值的语文学习材料来自社会,却不能充分利用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学生生活在社会,教育却沉溺在书本之中;学生在书本中思考,却没有能力解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学中适度引进生活活水,实为必要。有不少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引进时事新闻。南师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北大“校长实名推荐”。2009年北京大学宣布在全国39所中学名校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公布了学校名录,全国媒体热火朝天报道,一时炒得沸沸扬扬。王老师要求学生针对这条新闻作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

(1)实名推荐到底要推出什么型号的学生?

(2)为什么校长们并没有推荐真正有创见的学生?

(3)这项举措究竟给高校改革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4)为什么其他高校对北大此举反响平平?

(5)究竟谁是这场闹剧的最大获益者?

这样的课堂把社会新闻纳入语文的范畴,开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2.假设生活情景。他还提出这样的假设:假设地震发生,老师学生谁先跑?假如地震,谁跑得最慢?

生1:老师最慢,那怎么办?

生2:一块跑。

师:你们先跑,不要顾我。

生3:不行,你是老师。

师:不行,为了照顾我,万一不测,作为教师,不能保护学生,反而拖累学生,不好,还是先跑为好。不仅是我,楼里还有三位怀孕的老师。

生4:我们先跑不仗义,以后想起来会后悔一辈子。

生5:我们是青年人,在危急关头,丢下老师逃跑,是我们的耻辱。

生6:我觉得在关键时刻,只有强弱之分,没有老师学生之分,老弱病残先要救出去。

师:有没有提供给社会参考的准确答案?

不管提供什么答案,都是对社会现象深层的思考,语文课堂能引导学生如此思维,这不是高效课堂吗?

3.开设阅读超市。南通通州石港中学丁卫军老师开展定期专题阅读活动,如百年巴金专题,曹文轩纯美系列研讨,林清玄散文阅读等。

4.开展道德长跑。我校把日记写作纳入语文教学,创办日记刊物《西城日历》,设置日记网站,建设日记走廊,开展日记评选,如评选日记之星、日记名师、优秀日记本等,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进课堂。

通过引进源头活水,丰富了文本内容,深化了文本思想,拓宽了阅读视野,发展了阅读能力,培养了社会眼光,实为高效阅读。当然,所有这些活动必须是为阅读服务的,离开文本任意拓展,漂浮于文章表面不做深入解读的引进,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它培养了恶劣的阅读风气。引进源头活水要讲究恰当引进,自然引申,贴切引导,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硬性穿插。

阅读教学方式——入情入境朗读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朗读,能把读者带进文章的情境中去。

1.声调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重现情形。如《海燕》中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声调低沉)……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声调高亢)

2.声腔的变化,读出喜怒哀乐,感染情绪。通过声腔的变化,声带的颤动或者是送气不出声,能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如中年闰土出场的第一句话:“老爷!……”声腔里要能透出闰土的谦恭和畏惧,声音应该低沉,声调不应该上扬。

又如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读出哭腔)

3.体态神色的模仿,读出境界韵味,营造情境。姿势语言,神态变化,都能很好地配合朗读,起到渲染气氛、再现人物神韵的作用。如闰土叫“老爷”时,朗读时应低下头来,弯下腰来。

又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读最后一句时应抬起头来,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对大陆的向往和思念。

4.艺术主旨的拓展,读出感触感悟,调动情感。为了锻炼能力,调动阅历情感,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仿写或者改写原文。朗读的延伸,是感情的积累,是能力的锻炼,是中心的迁移。如笔者在教学《乡愁》时,为了突出意象在诗歌抒情中的作用,让学生仿作一首《乡愁》。

5.朗读元素的调动,配合多种角度,积累情愫。朗读人物对话,不只是要注意对话内容的绘声绘色,还要注意说话人的神态动作;不只是要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还应注意体会听话人的内心感受。杨二嫂与迅哥儿的对话,迅哥儿的反应有如下变化: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我吓了一跳

杨二嫂的圆规姿势——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我惶恐着,站起来

杨二嫂要不到木器便恶意吹捧:三房姨太太、八抬大轿——我闭了口,默默地站着

在朗读人物对话时,必须要考虑对方的这些感受与表现,这样才能读得入情入境。

综合运用以上朗读艺术,定会把学生带进某种氛围情境中,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情操自然得到陶冶,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阅读教学过程——纵横比较对照

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人物进行比较,将同一人物不同时期、不同情境进行比较,将不同作家同样主题的文章比较,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将相同题材、相同表现手法、相同背景的作品作比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文章中心会更突出,作家风格会更明朗,表现手法会更具体,创作意图会更明确,总之,实施比较对照,定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如将《鼎湖山听泉》与鲁彦的《听潮》、季羡林的《听雨》比较,将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荷塘月色》比较,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比较,将孔乙己与闰土比较等。

本文将杨二嫂与莫泊桑笔下的克拉丽丝作比较(横向比较),就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都很穷困:

杨二嫂的穷困表现在外貌和行为上。外貌: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细脚伶仃的圆规。行为:放下西施的架子,低三下四向人家索要破烂木器,甚至连一副手套也要偷。

克拉丽丝的穷困表现在日常活动上。操持家务很是谨慎,不敢吃请,免得回请;买减价的日用品;买廉价商品要讨价还价半天。克拉丽丝生活虽然拮据,却是温饱水平,因为他们还能每周一次衣冠整齐地到栈桥散步,还能有余钱全家出国旅行,还能有闲钱买零食给孩子们吃。

可见,杨二嫂更穷。

都很精明:

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掠夺性。杨二嫂的精明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杨二嫂出场见迅哥儿,第一步是套近乎:没有称呼的打招呼——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给人的印象似乎相隔不是二十年,而是20天,显得很亲近,她跟迅哥儿的亲近似乎任何人都不能比。当我愕然的时候,接着就是“我还抱过你咧”,言外之意:我是你的恩人,你今天要知恩图报。第二步是激将法:见我不认识她,于是就冷笑我“贵人眼高”。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我是贵人,应当具有同情心,给他东西;如果我不是贵人,那么就应该认识她。现在不认识她,那是忘恩负义,没有良心,应立即改正,送她东西。第三步:要木器。见我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时,迅速转移话题,不在我是不是忘恩负义这个问题上转圈子,而是迅速直奔主题,打我一个猝不及防,讨要木器。并且列出4点理由:你阔了;搬动笨重;木器破烂;我们小户人家有用。由此可见,杨二嫂索要是有计划的,而且能随机应变。

克拉丽丝的具有防御性。克拉丽丝的精明表现在她很会打算,譬如前文的持家过日子,买牡蛎如何省钱,还表现在她得知老水手可能是于勒时亲自侦察,指挥父亲向船长打听,确认就是于勒时的果断,她处变时惊而不乱,冷静指挥撤退:让我付钱,不让女儿女婿知道,改乘圣玛洛船回家。所有这些,在于一个“躲”字,他没有去直接找于勒要他们失去的损失,可见没有攻击性,而具有防御性。

都很失望:

杨二嫂失望时,当面冷嘲热讽,给人以心灵的攻击。杨二嫂得不到木器的时候,便由恶意吹捧发展到当面冷嘲热讽,侧重于对人格尊严的羞辱,给人心灵的攻击。

克拉丽丝失望时,背后肆意谩骂,借以发泄内心失望。克拉丽丝在诸般计划化为泡影后,由热切期盼发展到背后肆意谩骂,侧重于对名誉的侮辱,借以发泄内心的失望。

两人都很精明,都很自私,但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攻击性,她想吃人,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克拉丽丝的精明具有防御性,虽然也有吃人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怕被人吃了。

我们再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做一番比较(纵向比较):

我们细心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发现有这么几个不同之处:

1.少年闰土话多,直接引用的就有长长的5段,共266字(不含标点),最短的一段也有31字,表明闰土健谈,对朋友热情;中年闰土话少,直接引用的也是5处,共151字,最短的只有两个字,表明木讷拘束,胆小怕事。

2.省略号作用不同。少年闰土滔滔不绝,表明健康可爱,惹人喜欢;中年闰土吞吞吐吐,表明激情消失,显得老迈迟暮。

3.话语中物种数量不同:少年闰土话语之中提及的物种计21种,表明生活知识和生活都很丰富;中年闰土话语中除了提及“干青豆”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物种,而诉说的苦因倒有6种之多,表明闰土脑中全是苦水。

4.少年闰土说话多用长句,表明他说话流畅,思路敏捷;而中年闰土多用短语,有时就是一个词,表明反应迟钝,负担繁重,要说又不想说了,迟钝麻木了。

5.描写少年闰土话语时没有伴随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这是因为少年闰土语速很快,“我”完全沉浸在他描述的情境之中,无暇顾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而描写中年闰土话语时伴随有神态、动作、肖像、细节描写,这是因为他语速迟钝缓慢,“我”一直关注他的神态动作等。

6.引用人物话语时,“我”的态度不一样:少年闰土说话时迅哥儿不停地问话,非常好奇,也表明“我”跟他无拘无束,亲密无间;中年闰土说话时,“我”没有直接问话,“我”跟他有了“厚障壁”,对他的遭遇同情,对我们之间的隔膜感到悲哀。

通过比照,我们明白了闰土被毁灭前后的情形,其被毁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何拯救闰土们呢?这些主题自然又引深阅读教学,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变得不可阻挡,阅读教学的高效自然形成了。

总之,从教学目标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选择恰当的支点,便能将有效阅读教学高高撬起。

阅读教学的四个“抓手” 篇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线教师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课堂改革。然而,有些课堂过于追求新颖别致,多媒体使用泛滥,学生的感悟脱离实际,导致语文课堂严重失真。因此,如何立足现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围绕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教学,真正发挥学科的优势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情感的领悟力。

一、导入激趣,寓教于乐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开场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快速进入课堂的目的。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以游戏、故事等导入,以生为本,贴近自然,真正地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教学苏教版《燕子》一课时,执教者出示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猜一猜是什么季节。

生:(抢答)春天。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在画上我看到了刚刚发芽的柳树。

生:我看到了嫩绿的草地和盛开的桃花……

师:同学们观察事物能够抓住特点,真是了不起。不过这幅图中还缺少一位春天的使者———燕子。因为老师抓不准燕子的特点,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郑振铎爷爷笔下的《燕子》,帮老师找找燕子的特点,好不好?

生:好!好!

学生翻开书,大声地朗读起来,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呈现出兴奋的神情,琅琅书声在课堂上回荡,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边读边寻找燕子的特点……

教师的“示弱”成就了学生的“探索”。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巧妙地提出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课文中探索,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动机,让学生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自主发现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的翅膀”“剪刀一样的尾巴”。这样的课堂平实而不枯燥,生动而不喧闹,灵动中呈现出无穷的教育智慧。

二、以读促悟,渐读渐品

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方法。因为,读可以带领学生亲近“湖光山色”,领略“心旷神怡”,拥有“诗情画意”。三分文章七分读,融入了朗读教学的语文课堂才能色满、香浓、味佳。

在教学苏教版《生命的壮歌》一课时,“生命”一词对于学生来说,既那么近又那么远,如何增强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呢?我决定从读入手。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当年轻羚羊在空中……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读的时候请将自己的心与羚羊连在一起。把自己当作年轻的羚羊,边读边把感受写在脸上。

生:“……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体刚好出现……”(生想象着自己是年轻的羚羊,脸上写满坚毅和力量。)

师:按理说年轻羚羊从老羚羊背上猛蹬后跳了上去,应该读出高兴的感觉才对,为什么我从大家的脸上看不到呢?

生:因为那些老羚羊也许是那只年轻羚羊的爷爷、奶奶,或者是爸爸、妈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种族的延续,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情啊!所以我们应该读得更加沉重……

师:真好!你们让老师从文字中读出了泪,读出了情。如果现在你把自己当作老羚羊,感受一定会不一样。我们再试着读一遍……

品是理解文章的根本,而入情入境的朗读则是品的捷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以朗读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无须教师的烘托鼓舞,学生的心自然地走进文本,在美文中洗涤灵魂,升华情感,“生命”一词的意义也悄然潜入学生心底,这是浮华的课堂无法达到的。

三、定位目标,返璞归真

一直以来,高效率阅读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然而,纵观一些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不是“高效”而是“高耗”,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课堂俨然成了文艺汇演的舞台。究其主要原因,与文本阅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有着很大的关系。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活跃的气氛使学生激情澎湃,更需要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潜心思考。

苏教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中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其可以永久保持的品格,进而借物喻人,歌颂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精神品质。一位教师将第5自然段作为全篇的教学重点,首先,让学生读一读,在反复吟咏中,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写法。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品一品,由樟树的外形联想到其高贵品质,再由树的品质联想到宋庆龄的高贵品质。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的阅读目标已不再是樟树本身,而是循着樟树的踪迹,逐渐认识了伟大的人物宋庆龄。最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和图片,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抓“瞻仰”悟“神似”,抓“留影”悟“怀念”,学生沉浸其中,渐读渐品,读懂了樟树,也读懂了宋庆龄。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采取哗众取宠的手段,也没有采用异彩纷呈的探究,而是从目标定位入手,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潜心思考的平台,让学生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靠近文本主旨,静心研读,层层体悟,自主表达,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简单,实际上教学的目标已悄然达成。

四、读写结合,简中求实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识一个词语,读懂一篇文章,而是通过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并有效地运用到写作中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因此教师一定要运用好读写结合的方法,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机会,搭建写作的舞台。在读写的相互转换和融合中,让学生生发情感,激发想象,提高习作水平。

在教学苏教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在师生品读文本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意犹未尽,深深陶醉在父爱子、子爱父的美好亲情之中。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体味平时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父母每天给予孩子的爱不少,但更多的是化为不倦的教诲,甚至是一些唠叨。这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的心沉静下来,细细地感受融于生活中的点滴亲情,于是,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句子被写出来了。随着学生笔尖文字的流淌,亲情在学生的心间荡漾,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生:在我心里,真爱就是爸爸宽阔的背,就是妈妈喷香的饭,就是姐姐舍不得吃而送给我的糖。

生:真爱就是爸爸鼓励的目光,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就是奶奶温柔的抚摸。

以读促写,以写促悟。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提炼出文本的核心思想,并巧设练笔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丰富想象的空间,一个升华情感的契机,这样的语文教学给予学生的是丰富的积累,更是精神的滋养。

语文体悟教学的四个原则 篇8

一.意义性原则

阅读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内在的、动态的反应过程, 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 (文本) 的对话和交流, 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 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多种有效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全部的心智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析文本, 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对话、碰撞、融合, 通过自己的体验、领会、感悟, 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可以交流的甚至融于心智存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到底有没有对文本产生属于自我的“个人意义”的悟解是衡量阅读教学成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 只有当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当中, 通过自己的体悟真正获得了内化于心灵的知识、技能或情感, 阅读对于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学习《背影》, 如果学生只是知道、理解这是一篇散文, 通过一系列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 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学习这篇课文, 必须引导学生“亲身”走进文本, 在品味、咀嚼语言、细节的过程中, 脑海中呈现出一幕幕父子看上去隔膜却情意眷眷的画面, 有肥胖的父亲艰难攀爬的身影, 有父亲在车流人流中左右避让的情景, 有“我”坐在车窗边透过窗户再也找不到父亲的茫然若失, 甚至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呵护, 自己对父母的隔膜、代沟, 感到一股股暖流或愧疚, 产生出想报答父母的冲动;感到即使是最平凡朴素的文字只要充满真情实感就一样非常优美……这样, 文本内容才真正融进了学生的血脉, 才能给予学生健康成长以永远的知识和精神滋养, 学生也从文本中获得了“个人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的效果, 那么丰富的文本“矿藏”对于学生来说就仍然是外在的:学生“知道”了, 却并未走进内心;学生“理解”了, 却并未融入灵魂。文本并没有成为学生主动、积极感知的对象, 没有产生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悟解, 没有内化为属于自身的永远拥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态度, 这时候文本学习的效率就大打折扣。

当前, 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伪自主”的情形:老师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对话”, 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自主, 实则老师仍以“总管”的身份控制着教学的流程, 牵引着学生的思路。学生围绕着老师的问题, 揣摩老师的设问意图, 猜想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自主感知的兴趣, 也未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的教学, 是传统灌输教学的新形式, 谈不上自主, 也不会有“个人意义”的产生。

二.引导性原则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作者存在着时代、心理、情感、认知等等的距离, 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 从而使学生跨越距离, 方便、快捷地走近文本, 含英咀华, 领略芬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 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 教师的是否成功, 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否搭建起学生与文本间的这些“桥梁”。搭建起来, 突破重难点举重若轻, 深入浅出;搭建不起来, 解读文本强喂硬灌, 味同嚼蜡。这些桥梁, 有的时候是一个纲举目张的“总问”, 有的时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巧妙“切入”;有的时候是扣住一篇文本的“文眼”, 有的时候是对重点词语的品味咀嚼;有的时候是勾引学生的经历经验, 有的时候是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有的时候是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有的时候是引入文本的背景作者的经历, 等等。比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虽短但说理性很强。我要求学生针对文本内容联想生活中的事例, 以例悟文, 学生在活跃、发散的思维中成功地走进了这看似艰深晦涩实则意蕴丰厚的哲理散文, 获得了属于自我的心灵悟解。比如, 有的同学针对题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就想到了海地地震、汶川地震, 的确, 人在大自然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人真像“苇草”一样脆弱, 但是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人知道这是地震, 知道如何在地震中相濡以沫, 互相救助, 知道必须要勇敢、顽强地面对灾害, 人正因为自己的“能思想”而使自己一次次战胜灾难, 走向新的生活, 这是自然界任何生物所无法相比的, 所以“人因思想而高贵”。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化虚为实的形象化的体悟, 学生获得了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获得了面对自然、生活的自信和骄傲。

在引导的过程中, 教师自己的体悟非常重要。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教不出游泳高手, 一个自己没有体悟的老师也无法引导学生成功体悟。比如作文教学, 如果老师自己对写作没有切身的感悟, 只知道用“语言要流畅、衔接要自然、中心要突出”的高调来要求学生, 学生混沌糊涂, 又怎能心有所触, 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

三.多样性原则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说:“凡有理解, 就总有不同。”阅读作为一种理解活动, 其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因人而异。由于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 对作品的感受也自然千差万别, 诚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 包含不尽, 后人读之, 随其性情高下, 各有心会。”所以同一部杜诗“兵家读之为兵, 道家读之为道, 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 (清·薛雪《一瓢诗话》) 。一部《离骚》“才高者苑其鸿裁, 中巧者猎其艳辞, 吟讽者衔其山川, 童蒙者拾其香草” (刘勰《辩骚》) 。而且, 即使同一位读者, 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同一部作品感悟也不尽相同, 如毕淑敏读童话《海的女儿》, 8岁时, 读得“泪流满面”, 被故事情节、人物所感动, 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18岁时, “情窦初开”, 读出了爱情, 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着不平”;28岁时, “做了妈妈”, 读出了亲情, 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善良来自亲情;38岁时, “开始写小说”, 读出安徒生的写作“随心所欲”, 以为故事结尾有点“画蛇添足”;48岁时, “心平气和”和“天眼洞开”, 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所以, 文艺作品的诞生不是艺术活动的终点, 而是像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 作家像传接力棒似的把艺术形象交给欣赏者, 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中活跃、丰富。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去品味、领悟, 产生出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自我解读。文学作品也因此被人常读常新, 经久流传, 芳香千古。因此, 文学解读的丰富性是一种必然特性。教师面对学生不同的领悟,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 不能以自我的理解来限制学生, 用固有的思维定势, 进行非此即彼的僵化判断。允许“多样性、个性化”的体悟, 是完全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 也体现了对审美接受主体的尊重。

四.正确性原则

故事教学的四个特点 篇9

小学生对于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词汇、词组以及句子运用等系统的隐性知识,还不足以充分地认知和鲜活地理解。故事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把概念性的知识通过生动、贴切的故事表达出来,提升小学生的理解效果。

2. 碎片知识统整化。

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越是在启蒙阶段,其所接收到的知识信息越呈现碎片化。故事教学可以在引导学生不断加深记忆的同时,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点联结在一起,通过知识点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呈现由点及面的情形,形成学习的板块化、系统化发展趋势。

3. 学习实践生活化。

故事教学能通过体现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各种生活场景,并引导学生沉浸在这些真实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由此,学生活化角色的过程,就是展现真实生活的过程,也是将学习直接对接生活的过程。

4. 学习参与自主化。

高中语文教学的四个误区 篇10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甚了解。因此,课上学生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才会开阔问题眼界,树立问题意识。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都要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发散学生的思维,首先自己就要开阔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地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高考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造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一误区,便要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其想象,按其自己的感悟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灌输。

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老师的教学引导错误而导致的。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在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再背诵,那背诵起来就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只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对于实词虚词的理解,就有赖于通透理解掌握全文。学生平时在背诵古文时,一定要理解文章,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高中语文考试对很多基础知识都有所考察,很多都藏于在现代文中,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就不会用心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值,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在多媒体运用中产生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中特别提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多媒体设备进入语文课堂是必然趋势,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具体表现为:一种趋向是平时采用传统教法,而在公开课上却频繁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标志,而对于整个课堂的改变并无裨益。这种误区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多媒体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一方面是校内资源的限制所致,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该会有所改善。另一种则是完全相反的做法,多媒体在课堂中随处可见,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成课。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误区并不少见,它打着新课改的旗号,行形式主义之实,相对于第一种趋向更需要我们加以警惕。

语文课堂提问的四个艺术 篇11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目标作出科学的安排,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加以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提问方法的灵活运用。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四个艺术。

一、明确目的性

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突出教学的重点,有明确的目的。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教学,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可从解题入手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托尔斯泰墓美在何处?即为什么说他的坟墓是最美的?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学生就探究到托尔斯泰墓伟大之处在“朴素”,那么“朴素”为什么伟大呢?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问题,富有哲学意味。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设计问题是门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把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要注意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大体设计。

二、富有启发性

问题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要富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选好、选准问题的角度,可以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达到知识内化及迁移的目的。

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 “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就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知识。

另外,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也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动力,深入探索问题的内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要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都像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了要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还要注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给他一次回答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消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四、注重方式

在提问时,要注重各种方式的灵活运用,比如在提问后,应注意耐心等待,及时评价。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而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教师提问后应该等待一段时间,学生将会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同时,教师还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 “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的鼓励性话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将会增强。

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注重 篇12

一、多措并举, 注重“听”的能力的培养

一般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 说次之, 听更次之。因为大家认为, 听诉之于耳朵, 静静地认真听即可, 没必要刻意锻炼培养。殊不知, “听”决定了“说”, 没听懂自然说不对、写不对。听的过程也是大脑对所听内容理解的过程, 学生要学会听, 知道如何听, 听后能说出来。

通常情况下, 我用以下三种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第一种, 听朗读, 找错误。语文课堂上的琅琅书声是少不了的, 但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读书也是不行的, 学生只照着书读, 难免会“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总是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 然而事实上学生并不理解。所以只读不会让学生彻底理解, 还应该与“听”配合。我经常让学生互相监督着读书, 一个读一个听, 听的负责找出读中出现的错误, 这就要求学生读得要尽力, 听得要认真, 这样既是读者也是听者, 不怕学生不认真读、不认真听, 这样一来, 所读的内容肯定就“深入人心”了。

第二种, 听故事, 复述故事。小学生的课本里有很多故事性非常强的文章, 我通常先会给学生讲故事的主要情节,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再找个合适的契机切入课本。后来我发现学生对我讲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有时候, 我会让学生把眼睛闭上, 听录音讲故事, 听完让大家一起说说故事里讲了什么。当然, 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把内容讲清楚, 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 直到非常接近完整了, 我再讲, 他们再听, 这样说听结合, 当故事中的内容完全留在学生的大脑中后, “听”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三种, 趣味“传话筒”活动。这个活动, 是让学生在游戏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听”的能力。我通常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按座位分, 一列是一个小组。我先小声地在耳边给每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一段话, 然后让他们依次向后传, 直传到最后一名学生那里, 最后的这名学生把他听到的写下来交给我, 我分别读给他们听, 看看哪一组写的内容跟最初我说的那一段话最接近, 然后评分。这个活动很有趣, 学生很喜欢, 有时候最后那名学生写出来的答案跟我的原话大相径庭, 甚至无一点联系。同时, 通过这个游戏也告诉学生, 谣言就是这么来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随意相信一传再传的流言, 也不能随便传播谣言。

二、灵活多变, 让学生敢说

语文本来就是一种语言, 学好了语文, 我们的语言会更准确、更形象、更深刻、更流畅。生活中善于表达的人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所以学会“说”, 在生活中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际教学中, 我们让学生说的时候很多, 最多的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势必感到紧张有压力, 发挥不出最自然的状态。所以要采用灵活的方法, 可以创设几种情境,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说, 从不敢说到敢说、愿意说, 再到能准确地说。

比如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 喜欢动画中的人物,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喜欢的动画人物。《大圣归来》是一部很好看的动画电影, 片中的大圣又是小孩子崇拜的英雄,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影片, 然后再让学畅所欲言, 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记得一名学生说, 他喜欢大圣身后的红色斗篷, 当孙大圣站在高山上, 那红色的岩浆变成他身上的斗篷时,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有个学生说:“大圣一开始不是英雄, 他心灰意冷, 对江流儿非常反感, 不想帮助别人, 所以一开始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后来的大圣发生了变化, 他肯帮助村民打山妖了, 直到最后他都在奋力打山妖, 我才喜欢他了。”学生能有这样的表达很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 量变之后才会有质变, 学生练得多了, 才能逐渐学会表达。我们在学生表达时要注意多指导他们, 比如引导他们要把话说完整, 说话之前想想清楚等。

三、注重有情感的读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读的意义有许多, “读书百变, 其义自见”, 强调的是读书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说的是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 背诵又是内化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把诵读形成的语感积淀下来。经常诵读会使学生“出口成章”, 积累大量的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这样, 会对他们的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除了以上这些作用, 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好的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美, 都有很多优美的语段, 朗读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 只有带有情感去读才能理解体会到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把作品中的美还原出来。

四、注重学生的书写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我们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畅所欲言, 可是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让学展示让学生说, 却忽略了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阶段, 正所谓“工工整整写字, 认认真真做人”。工整的书写不仅让人从视觉上感到清爽愉悦, 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有的小学生做事毛躁、缺乏耐性, 而练习书写是个耐力持久的过程, 长久的坚持, 循序渐进,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耐心, 对学生陶情养性, 免除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所以,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书写教育, 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坚持上好写字课,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科目, 语文是基础, 小学语文便是基础中之最。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果这四项功夫全部达标, 那么我们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因此, 无论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 进行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教学都要注重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程江平.关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0 (10) .

上一篇:英语微课教学策略下一篇:幼儿游戏就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