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学生

2024-09-28

低水平学生(共7篇)

低水平学生 篇1

几十年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3月,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后, 各地稳定和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只要再坚持一段低生育政策, 25年后中国人口可望稳定在15亿左右, 接近零增长”。[1]但是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低生育水平却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

一、低生育水平反弹的原因

1、政策内生育水平明显上升, 人口惯性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

由于人口再生产周期作用, 现在正处于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 现在正是生育期, 形成第四次生育高峰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加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孩抚养成本的降低, 使许多符合二胎生育政策的人越来越多地进入生育期, 这是近几年出生人口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

2、传统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生育水平, 群众的生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的低生育水平是在计生政策的约束下产生的, 并不是人们生育观念的真实表现。传统的生育观念与群众生活世界的种种要素结合在一起, 巧妙搭配, 互相影响, 互相加强, 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影响的文化力量, 并带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性和历史滞留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直接转变人们旧的生育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为引导人们转变旧的生育观念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大多数群众已从生育多胎的观念中走了出来, 转而进入到“儿女双全”的观念中。调查表明, 在很多人心目中, “传宗接代”是一代人的义务和责任, “儿女双全”、“养儿防老”的愿望依然强烈。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的干预, 传统文化因素更加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

3、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影响着当前的低生育水平

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说白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国力还比较弱, 国家财力非常有限,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向公民提供相应社会保障的能力。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减少人口出生、降低人口增长, 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仍比较薄弱。当前国家对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的奖励扶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相应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人身意外保障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一定程序上制约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开展。由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急剧转型, 生态环境失衡, 社会冲突增多, 社会心理脆弱, 风险接踵而至, 现实生活中4+2+1的家庭模式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产生了一些问题:独生子女的家庭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成长环境即没有兄弟姐妹, 缺少手足之情, 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旦遭遇非常事件导致孩子夭折或者严重的伤病残, 独生子女家庭就转化为了“弱势家庭”。随着家庭子女数趋少, 人口寿命延长, 这就意味着子女负担父辈和祖辈的养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风险、成才风险、养老风险、社会的发展风险等时刻提醒着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和人道关怀问题。如果政府不给这些家庭以政策性的补偿, 不帮助他们解决好养老问题, 原来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光荣群体, 在养老问题上将逐渐成为弱势群体, 那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在其说服力上也将大打折扣。

4、特殊人群超生在城乡同时抬头, 流动人口超生占违法生育总量的比例较大

特殊人群, 特别是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名人、富人超生现象影响了我国的低生育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 人口流动、人户分离等现象大量增加, 管理手段弱化, 控制空间缩小, 生育秩序受到冲击。当绝大多数人生育意愿由于现实条件有限而隐藏起来,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规范给了特殊人群方便之门, 超生罚款是目前采取的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的主要的惩罚方式, 但是这种单一的制裁方式在现实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违法超生成本对部分富裕阶层没有经济压力, 不足轻重。特殊人群的想生就生, 亵渎了基本国策至高无上的权威, 破坏了政策法规的公平和平等, 也很容易对普通民众造成示范作用。这一阶层成为政策外生育的重要力量。

5、对生育政策的争论及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部分地区计生工作滑坡

近年来, 中国围绕生育政策的争论在社会上公开展开, 有人普遍感到生育政策要放开了, 社会上出现所谓“放开二胎”的传闻, 引起群众的误解和部分基层同志的疑惑, 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上部分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对低生育水平盲目乐观, 对反弹风险估计不足, 因此对计划生育的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这就给政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对策

未来十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 笔者认为,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社会生产力,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物质条件

历史经验表明, 生育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下降, 就生育率与收入的宏观关系而言, 大致是反比例变化的关系。从长期的趋势看, 收入越高, 现代化程度越高的人们会倾向于少要孩子。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要坚定不移地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供资金保障。经济发展了, 才可以准备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 可以扩大保障面, 可以覆盖农村, 可以使得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国家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要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 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多的特点, 应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只有农民富起来了, 人们才不必多生。

2、加快改革步伐,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政策环境

由于受现实生活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应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 其中一些计划生育家庭不但没能实现“少生快富”的目标, 甚至成为新的弱势群体, 因此政府要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一要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机制,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各种保障制度, 保证生育妇女的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民政等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 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给予生活保障补助。二要建立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机制,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 在经济上有实惠, 在生活上有保障。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低生育水平才能得到巩固。三要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 主要用于资助、扶助各类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等。要组织推进“思源工程”、“和谐家园”等民心工程, 组织广大志愿者, 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 特别是困难家庭和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进行经济帮扶和情感帮扶。四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渐增进老年福利, 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子。

3、发展文教事业, 提高人口素质,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良好人文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人们的婚育观念除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 还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文化程度越高, 越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 越倾向于少生优生;文化程度越低的群体, 越倾向于早生多生。这表明生育水平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造成我国城乡妇女生育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文化程度的差异。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有重要作用。国家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学。要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增加群众的受教育机会, 提高群众文化知识水平, 使人们能够开阔视野, 转变观念。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是推动计生工作的重要手段, 只有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才能使他们抛弃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

4、加强宣传教育,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要切实把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纳入村、社区文化建设之中, 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形势教育,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各级计生部门要加大力度强化宣传, 要宣传干部, 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要宣传群众, 树立新型生育文化观念。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 营造稳定计划生育政策的舆论氛围, 消除群众的错误认识。在宣传内容上主要以反映婚育新风、人口形势、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计划生育科普知识为主, 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来宣传教育群众, 使群众从“要我计划生育”转变为“我要计划生育”。要通过新型生育文化的普及来形成和巩固人们新的生育观念, 引导人们逐步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 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人们追求富裕、文明、幸福的一项事业。

5、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完善法律法规,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法制保障

稳定生育政策, 是稳定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坚持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有持续稳定生育政策, 才能稳定全社会对人口计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稳定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 才能稳定人口计生工作和人们的生育水平。严格依法规范计划生育管理, 维护公民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同时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出发, 进一步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 深入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使广大干部群众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不断增强婚育法制观念和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义务感。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否则, 必然导致人口计生工作出现波折。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稳定低生育水平意义十分重大。没有稳定的低生育水平, 就没有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连年提高。如果我们稍有一丝松懈, 小康水平必将整体下降。

参考文献

[1]宋牮.中国社会科学报 (京) , 2009.12.10.

[2]江泽民.2002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低水平学生 篇2

很多电脑人员是相当聪明的,我记得20多年前,那时还是DOS操作系统,我们的一个用户竟然把我们在他们单位上调试的源程序偷偷地拷贝下来了。要知道我们在每次编译过后都把源程序给删除了的呀,竟然在我们转身之际将文件的删除标志给去掉,把源程序还原出来了。到最后,我们自己的源程序没有了,他倒是保留了我们源程序的各个版本。这些事都是若干年以后他告诉我们的,可见他手脚之快,聪明之至。他解释说,他只想看看我们写的程序,研究研究学习学习。常言道:“窃书者不为偷”,好事好事呀。我们从此成了好朋友,交往至今。

我经常看到动手能力很强的程序员。他们做事迅速,整天就做在电脑前面编程序,一边编程,一边修改,一边编程,一边修改,如此往复。但是我看不到他们水平高超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程序编写了几天后便会大改一番,有的甚至要推倒重来。这并是个别现象,终于我忍不住去问他们动手为什么这么快,他们的回答是项目或需求时间要求紧,没有办法只能立即编程,遇到问题再说解决的事。

于是我开始关注程序员的动手时间和动脑时间比例关系,关注这个比例与程序员水平的关系。

我发现许多程序动手时间和动脑时间之比都在9:1以上,而且时间越长动手能力越强。动手能力强除了程序员性格自然属性之外,主要是编程能刺激大脑高速运转,并刺激编程的欲望。但是我也了发现动手能力强的主要原因:

1、熟练

程序员对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是分熟悉,动起手来十分熟练,更有Ctr-c,Ctr-v大法,编起程序飞快,

2、调试

编得快的必然会出现各种出错,出错后必然要调试,调试则是一个重复性和耗时性很强的工作,导致的必然是程序员动手能力的提高。

3、即想即编

由于编程前考虑不全面,在编程序过程,往往冒出一个想法,就会按照这个想法编写程序,看看这个想法对不对头,不行再想。这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做法,许多程序员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地编写程序。高强度编程想不熟练也不行呀!

4、时间要求

外部的时间要求给程序员造成了只有早动手才能完成任务的想法。程序员的`上级也以程序员是否动手判别工作是否开始的标志。这两者的要求迫使程序员养成了动手能力强的现状。

我认为程序员的水平反映出的是程序员的智慧。动手反映出来的是小智慧,而动脑反映出来的是大智慧、高水平。一个程序无论大小,都要经过大脑严密思考,在心中形成无形的程序,把整个流程都想清楚,再去动手编写程序!如果程序员足够聪明,动脑之需几秒钟便可完成这个过程。程序员要意识到动手能力强与技术水平低关系,改变现有的编程方式,多花点时间在程序实现的思考上面,让更多的时间激发程序员的智慧,减少调试、减少反复,并在最终反应到又快又好的程序上。

农村校本教研:拒绝低水平重复 篇3

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作为学校的一项工作,就目前而言,学校领导不可谓不重视。但是,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 四缺”现象:

缺乏动力。在很多农村学校,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要么是被逼无奈,要么是应付了事,总之,很少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师。基本上是时间一到,大家都懒洋洋地来到指定的地点,听听课,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课意见。现在,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想把教学研究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也想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此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表面看起来有声有色,实际上是在走过场,只满足于拍拍照、写写总结材料。

缺乏引领。按道理说,学校的业务主管领导,学校教学研究部门的领导,应该起引领作用,起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教师用新理念改造自我,改造自己的课堂。但是,有些领导却担当不了此任。进行教研活动时,他们提不出什么新的理念,更没有什么新点子。他们“计划”靠下载,“总结”靠抄袭。例如“同课异构”,本是已经十分流行的名词,但有些业务领导,至今还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缺乏骨干。没有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将使学校的教研工作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近年来,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管人们献计献策,探讨如何留住骨干教师,让他们在农村学校安心工作,但目前仍然缺乏让教师安心留在农村的有效措施。尽管一些地方也对农村教师发放了津贴,但农村学校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经济待遇,还有其他具体问题。例如找对象难、业余生活单调等,都是骨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问题是,骨干教师的流失,让本来就低水平重复的农村校本教研工作雪上加霜,致使专题研究难以深入开掘。骨干教师之所以是骨干,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专业水平上的高人一筹。本来,他们可以在教研工作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没有他们参与的教研活动,低水平重复就成了常态。

缺乏主题。一般而言,一次教研活动最好确立一个主题,以集中精力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可是,农村学校的一些教研活动,常常在缺乏主题的情况下匆忙进行。往往是听一两节课,课后进行一番看似认真的评课。评课活动没有围绕某一个课题或主题,只是一番漫无边际的议论。时间差不多,就结束了。

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但这“四缺”足以影响其实际的教研效果。

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是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孵化器,是改变当前农村学校落后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更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关系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事。农村校本教研,再也不能低水平重复,必须走出这一困境,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为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亟需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并为此多疾呼多努力。

呼唤适应教学新常态。课改就是教学的新常态。只有继续进行课程改革,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才能有所改变。但是,目前的农村课程改革,存在着恶性循环现象:观念与实践,到底哪个优先?换句话说,是先转变观念还是先进行实践?从理论上讲,有怎样的观念就会有怎样的实践。但目前的状况是: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新理念已基本得到了普及,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实践上的突破。所以,先干起来才是当务之急。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一所边远的乡镇中学,改革前,学校面临着撤并,教学质量差,留不住学生,留不住老师。改革,使这所面临倒闭的乡镇中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全国农村教育的一个成功典范。教改成为了该校的新常态。

呼唤身边教研新榜样。现实中并不缺榜样,关键在于以什么人为榜样。实际上,一所学校,哪怕是农村学校,总能找到那么一两个对教学工作真正感兴趣的教师,如果再加以培养,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本校教师的榜样。可是,有些领导没把身边的榜样当一回事。“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一些校长的基本心态。在他们的心目中,本地的教师,尤其是本校的教师,不过如此,也就那么几下子;外校的教师,尤其是外地的教师,那才是真正的好“和尚”,他们的念经水平才叫高。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身边的榜样就被忽视了。

其实,对一线教师而言,身边的榜样有一种亲切感,更具有可学性。

身边的榜样,应该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的榜样。读书与思考,正是很多一线教师成长的重要法宝。阅读,是扩大见闻、增长知识、强健自我的重要途径。一线教师,一定要勤于读书,借鉴他人的好经验,学习他人的好做法,否则,你的实践,你的改革,就可能是盲人骑瞎马,没有方向感。勤于思考,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步骤。思考,可以酝酿新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是教师强大自我的不二法门;思考,可以让思想融入实践,继而改造实践,引领实践。

身边的榜样,还应该是勇于实践的人。学习与思考,强健了自我,强大了自我,改革的实践则可以使教师焕发新的生命。乡村教师的身边,如果有那么一两位敢于改革的教师,他们的实践,对其他教师而言,就是最生动形象的榜样。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可能不像一些城市里的学校那样轰轰烈烈,像模像样,更多的是小打小闹,显现出来的是“小”,是“微”,是“实”。即点滴的改革与创新。

呼唤研究小微新课题。小微课题是与大课题相对而言的,是教师以教学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微课题研究,目的自在于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顾名思义,小微课题的“小”与“微”,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小课题虽然小,但小课题的研究,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提升教学的水准。

一线教师,深入在教学一线,常常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如何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更多支持”“如何利用农村的特有资源,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小微课题研究,是农村校本教研走出低水平重复困境的突破口,切实可行。

呼唤乡土本色新奇特。我们的农村教育,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以城市教育为本,向城市教育看齐。让所有农村学校盲目跟在城市学校之后,把城市学校的今天当成农村学校的明天。结果,不但没有学到城市的精髓,反而丢失了自己的特点。

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就应该立足于农村的现实,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通过扎实的工作,走农村学校自己的路,同样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一篇大文章,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探讨。

工作要有新思路、新点子。小微课题研究,就属于新点子。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教研最主要的方式。在农村学校,这一方式仍然有效,必须进一步落实。

要使农村学校校本教研走出低水平重复的状态,需要以学校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直接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而要抓好这项工作,无疑,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具体而言,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才能见效:

领导带头。这是目前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如果学校领导缺乏积极性,工作的推动就会成问题。

学校领导必须真正静下心来,真正研究探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具体说来,学校领导应该这样带头。一是带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也为自己的心灵垫底。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他们就可以随时拿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教师们进行引领,进行示范。二是带头实施教学改革。在农村,学校规模小,领导们既是领导,又是一线教师,他们一般都担任了课程教学工作。他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可以直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深入探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改革课堂教学,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最好的示范与引领。目前的现实是,一些学校的领导,自己水平本来就欠佳,只好找其他老师进行教学改革,自己当观众。而且,他还可能是不那么称职的观众,提不出有价值的看法。这样一来,就会让教师们失望,甚至成为教改的阻力。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三是带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从一些名校长的成功经验来看,校长个人的成功,直接带动了学校一大批教师的成长。领导直接投入到教研之中,直接拿出自己的教研成果,对自己,对老师,都是鼓舞。上公开课,这是最见教师功底的实践。如果学校领导能够把自己在教学探索中得到的新经验,设计的新课型,以公开课、观摩课的形式进行展示,对教师们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可是,在农村学校,目前最缺的就是这一点。

制度建设。制度是带有刚性的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农村学校,要提升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进行推动与引领。

学习制度。学期初,学校要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公布必读书目,要求教师撰写读书感言;举办读书沙龙,定期让教师交流读书心得。

集体备课制度。集中备课与独立备课相结合,以独立备课为主。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必须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对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再加工,体现自身个性化的教学特点。

随堂听课制度。随堂听课,可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及时学习,及时推广。也可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教学,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定期举办教学沙龙。举办教学沙龙,可以让教师在交流中发现他人的新鲜经验,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触及自己教学中的软肋,从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队伍建设。这里指的队伍,专指学校干部。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教研组长,他们都是推动校本教研的骨干力量。因此,他们本应该是“懂教学,会教学;懂教研,会教研”的带头人。他们本应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中坚力量。可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不懂教学或不那么懂教学,不懂教研或不那么懂教研的人,大有人在。

请进来与走出去。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说,他们学校,经常会邀请一些名师到学校来讲课或举办讲座。他认为,老师们平时都很忙,没有时间进行读书、反思等业务活动,而请名师进校,就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听到一流的好课,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一条走出教研低水平重复的捷径。农村学校,可以多校联合,聘请外地名师进行交流,让他们开课,开讲座,与教师们交流互动,为教师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开阔眼界。

走出去,这在农村学校比较难推行,但这几年国培计划的实施,让一部分农村教师有了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新的理念,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眼下需要进一步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那一批参加了培训的教师的引领作用,使他们成为新理念的种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低水平学生 篇4

1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考虑到低/特低渗透储层和人工裂缝特征的差异性,在常规黑油模型的基础上,联立非达西流表征方程及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表征方程,对低/特低渗透油藏系统和裂缝系统单独建模。式(1)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应力敏感效应的渗流控制微分方程[6]。其中,式(2)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地层流体是否流动的判别项,启动压力梯度、地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压敏效应采用实验回归式[7,8],见式(3)~式(5)。

式中,下标l表示油相或水相;P为网格点地层压力(MPa);K为地层渗透率(10-3μm2);Kr为相对渗透率;μ为流体黏度(mPa·s);ρ为流体密度(kg/m3);φ为孔隙度;S为流体饱和度;ql为油藏网格与井筒的流体交换项(m3/d);qlfin为油藏网格与裂缝网格的流体交换项(m3/d);t为时间(s);Gl为启动压力梯度(MPa/m);a、b、α和β是相应的回归系数,通过实验获得。

考虑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裂缝渗流控制微分方程见式(6)、式(7)为长期导流能力实验拟合的裂缝渗透率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9]。

式中,下标f代表裂缝参数;qlf为裂缝网格与井筒的流体交换项(m3/d);c是相应的实验回归系数,1/d;其余各项参数意义同式(1)~式(5)。

模型的初始条件为原始油藏压力及饱和度,边界条件为封闭外边界,联立式(1)~式(7),采用IMPES方法对差分离散化后的油藏模型和裂缝模型迭代求解,建立考虑低/特低渗透油藏特性及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压裂水平井动态预测模型。

2 模型的验证

由于模型基本方程中的K、φ和Kf可替换为式(4)、式(5)和式(7),因此模型验证的关键是:(1)水平井横切缝模型;(2)启动压力梯度模型。

为了验证水平井横切缝模型的准确性,以某低渗透油田的油藏地质数据为基础,用商业软件Eclipse和本文模型对压裂水平井单井进行模拟计算,选用基础参数见表1,生产1 000 d的日产量与平均地层压力对比见图1。可知,Eclipse计算日产量比模型计算结果偏大、平均压力也较小,这是因Eclipse模拟裂缝网格块的宽度远大于实际裂缝尺寸,增加了井筒的传导能力所致。压裂井生产200 d之后的日产量和平均压力与Eclipse的最大计算误差分别为12.21%和2.01%,计算结果的工程误差在接受范围内。此外,文献[10]已通过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直井压力分布解析公式,验证了本模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数值解的正确性。因此本文所建的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模型是可靠的。

3 压裂水平井布缝模式研究

图2为多段压裂水平井模型示意图,其中AB段的长度为裂缝偏离井筒的距离。模拟基础参数同表1数据,其他参数如下:油藏大小490 m×1 490 m×5 m;网格数49×149×1;水平井筒长度1 000 m;压裂5条横切缝;裂缝半长100 m;导流能力30μm2·cm。非达西及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相关系数:a=0.026,b=-1.174,α=0.010 1,β=0.008 2,c=0.004 5。

3.1 不同裂缝间距

通过模拟研究知,由于受启动压力及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影响,生产1年后压力波及区域增加缓慢,因此以生产1年时不发生缝间干扰的距离作为缝间距,确定为200 m。

裂缝间距分别为200 m、150 m、100 m和50 m,以200 m裂缝间距产量为基准对比数据,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压裂水平井的产量数据见表2。可知,水平井产量随着裂缝间距的减小不断降低,且裂缝间距越小产量递减趋势增大;裂缝间距一定时,生产时间越长产量递减程度越大。图3为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压裂水平井生产1年时的压力波及区域,可以直观地看到,裂缝间距越小缝间干扰越严重,泄油面积重叠部分越大。由于在泄油面积重叠部分激发的驱动压力梯度方向相反,容易形成死油区;此外,缝间干扰越严重所有裂缝的波及面积总和也越来越小,这些都是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

3.2 不对称分布裂缝

在裂缝间距150 m的条件下,裂缝向井筒右侧分别偏离20 m、50 m、70 m,以裂缝对称分布时的压裂井产量为基准对比数据,不对称分布裂缝对应的压裂水平井产量数据见表3。可知,水平井产量随着裂缝偏离井筒距离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且裂缝越不对称产量降幅越大;裂缝间距一定时,生产时间越长产量降低的幅度逐渐减缓。图4为不对称分布裂缝对压裂水平井生产1年时波及区域的影响,可以看到,裂缝偏移井筒距离越大单缝泄油面积越小,形状也越不规则,且裂缝之间的未波及区域越大,在部署井网时越容易形成死油区。

3.3 交错分布裂缝

在缝间距150 m的条件下,相邻裂缝分别向井筒左、右各偏移20 m、50 m、70 m,研究交错分布裂缝对产量和波及区域的影响。表4为交错分布裂缝对应的压裂水平井产量数据,图5为交错分布裂缝对压裂水平井生产1年时波及区域的影响。可以看出,水平井产量变化情况与裂缝不对称分布时的规律是一致的,裂缝偏移井筒距离越大水平井产量越小,各裂缝波及面积组合越不规则。但交错分布裂缝的产量比不对称分布裂缝略高,对比图4和图5易知,这是因前者相邻裂缝的缝间干扰相对较小所致。

3.4 技术对策分析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启动压力和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压力波传导及压后产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低/特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对压裂水平井提出如下技术对策:(1)对于水平井单井,以形成对称分布裂缝、减少缝间干扰为压裂设计目标;(2)人工裂缝是压力传导的高速通道,应根据地层闭合应力优选对应强度的支撑剂,减少破碎率;可采用裂缝稳定剂等措施,尽量保持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裂缝失效后可根据剩余油分布采取重复压裂技术;(3)生产1年后油井压力波及区域增加缓慢,应优化注水时机,及时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驱动能力。

4 结论

1)建立了考虑低/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和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提供了有效的预测手段。

2)根据压力波及区域与累积产量协同优化压裂水平井布缝模式,裂缝与井筒对称分布能获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其次是交错分布裂缝和不对称分布裂缝,这与不同布缝模式下的波及面积及缝间干扰程度有关。

3)维持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及时注水补充能量是提高低/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文瑞.中国低渗透油气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学,2009;11 (8):29—37Hu Wenrui.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in China.Engineering Sciences,2009;11(8):29—37

[2] 李奇,高树生,叶礼友,等.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34):79—87Li Qi,Gao Shusheng,Ye Liyou,et al.The research of percolation mechanism and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4;14(34):79—87

[3] 曾保全,程林松,李春兰,等.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石油学报,2010;31(5):791—796Zeng Baoquan,Cheng Linsong,Li Chunlan et al.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Acta Petrolei Sinica,2010;31(5):791—796

[4] Fjerstad P A,Sikandar A S,Cao H,et al.Next generation parallel computing for large-scale reservoir simulation.SPE 97358,2005

[5] 张俊成,杨天龙,蒋建华.考虑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中外能源,2010;15(1):64—67Zhang Juncheng,Yang Tianlong,Jiang Jianhua,et al.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nsidering stress sensibility and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Sino-Global Energy,2010;15(1):64—67

[6] 吴柏志.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理论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Wu Bozhi.Effici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9

[7] 郝斐,程林松,李春兰,等.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6):29—32Hao Fei,Cheng Linsong,Li Chunlan,et al.Study on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2006;28(6):29—32

[8] 戈尔布诺夫.异常油田开发.章树宝,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ГорьуновАТ.Abnormal oil-field development.Zhang Baoshu,ed.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87

[9] 温庆志,蒲春生,曲占庆,等.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6):102—104Wen Qingzhi,Pu Chunsheng,Qu Zhanqing,et al.Integral fracturing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on-Darcy flows in low and untra-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s.Per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09;16(6):102—104

低水平学生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如何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四川省情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探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关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及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

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指标体系、生态屏障、功能规划与人口发展、新时期生育政策等相关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有较大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的重点是发展生产,把经济搞上去,增加农民收入。此处我们讲的发展与收入应注意是和谐发展、人均收入。近年来,四川GDP居全国中上,但人均GDP则位于全国20位以后,在西部地区也仅居第8位。2005年四川总人口超过8750万,给计算人均带来一个巨大的分母。尽管四川人口计生工作一直居全国一类省区位置,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四川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惯性作用下,四川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由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慢性影响和独生子女间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影响,2006年起四川省将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年均出生人口将达95万,其出生率在2011年将达峰值12‰。在此形势下,我们讲增加经济发展总量争取2020年全省人均GDP达3000美元的目标,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则更为重要。

应当看到,我省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靠严格的生育政策和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实现的,群众的生育意愿(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原人口计生工作主要靠行政措施、社会制约的工作机制已被打破,而“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新老矛盾交织,硬办法“不能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出台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政策措施。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建立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机制。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明确一个目标、走出两个误区、坚持三个原则、着力四个突破、强化五个意识”的工作思路。即明确建立统筹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长效机制的目标;走出新机制建设神秘的误区和改不改无所谓的误区;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原则,以人为本、依法维权的原则和强化基础、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在保障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有所突破,在村(居)民自治的落实上有所突破,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有所突破,在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上有所突破;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这对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综合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具体落实,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相应社会经济政策的配套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

我们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发展问题,而人口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也应从发展上思考,从利益导向上思考。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高度谈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计生工作经费的投入,稳定计生工作的机构,改善其工作条件,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的奖励力度。同时从生产、生活、生育三结合的角度,在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项目、征地补偿、宅基地划分、现代化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养老保险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必须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低水平学生 篇6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管理

一、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發展学生的思维。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例如,教学“数的组成”、“几和几”时,教师引导学生摆红花(可用其它学具代替),“把4朵红花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学生积极动手,摆好后,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把“4”分成几和几,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分法,教师及时小结引导:4朵红花先向右移一朵,说明“3”和“1”组成“4”;接着再往右移一朵,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再往右移一朵,说明“1”和“3”组成“4”,写出分析式,然后引导对比1和3与3和1这两种分法是一样的。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留出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自己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由“物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化”,儿童的思维由感知表象到抽象,让具体操作的全过程在儿童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同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们心里明白意思,可话到嘴边,就像茶壶里煮的饺子一—吐不出来。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的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人人有机会参与,从而得到锻炼。然后,再让好生带着差生讲,既突出个别,又顾及全班,从而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

二、提高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感

也指有计划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节奏地转换。课起始,要设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这时可以利用无意注意,讲解重难点时,要使学生聚精会冲,这时要让学生有意注意;复习时,讲究温故知新,可用无意注意,运用,又要转入有意注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张弛自由、训练时,要求灵活精神愉快、又轻松,既有利于活跃思维,又能提高管理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短暂,既紧张要求教冲又取多种形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学,在笑声中记,巩固所学知识。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管理中,合理地掌握教学节奏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讲求教学节奏的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管理,是科学的管理,必须大力倡导和探索节奏教学管理。

三、提升教师自我管理的艺术

说到课堂管理,许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对学生的控制。事实上,课堂里的不少失控往往起因与教师本身的失控,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1.调整心态控制自我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课堂,或者再次面对一个曾经让自己非常棘手的课堂时,不少低年级数学老师很容易焦虑过度,感到没有把握,内心里充满着紧张不安和担心害怕,唯恐出现课堂混乱和失控。焦虑是因个人预感到自林心有可能受损而产生的类似于紧张不安和担心害怕的综合情绪。避免焦虑过度,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小必为偶尔的管理失误而恐俱,要相信自己能管理好课堂。同时,自尊心的维护要适可而止,维护自尊心的愿望过于强烈,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在老师的课堂管理生活中,出现管理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善于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努力将教训转化为经验,这样就有可能不断减少失误而成为课堂管理的能手。

2.控制情绪的注意点

为了更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在课堂活动中尽量避免下列几种偏见所带来的消极因素。首先是第一印象偏见,由于与学生初次见面所留下的第一印象,会使教师以后对该学生的行为向着第一印象的方向去解释,若第一印象好,对其行为就会向好的方向去解释,若第一印象不好,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解释,从而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是晕轮效应,由于教师对学生某一特征的印象特别深刻而有可能再赋予其他可能没有的特征。以貌取人、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最后是社会刻板印象,教师总是容易将过去接触过的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分成各种类型,对某一类学生往往有一种固定的看法,当碰到一位学生时,容易将其纳入某一固定的类型而赋予他固定的特征从而造成偏见。为了避免偏见,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信息,避免以一叶之见而迅速得出结论。

为了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并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自我,控制课堂纪律,最终达成学生的自我控制,从另一个角度说,老师的自我控制必将成为学生自我控制的最好榜样。

事实证明,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了有效的课堂管理,那么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才能构建出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

四、结论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管理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在工作中要继续积极开展研究,进一步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樊肖肖.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2]黄红.小学数学课堂管理浅析[J].学周刊,2011.32

低渗透水平井流入动态研究 篇7

1 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平井流入动态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 渗流不再符合线性达西定律, 而具有启动压力梯度, 但在油井流入动态的计算中, 很少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2]。

1.1 溶解气驱水平井IPR方程

目前常用的溶解气驱IPR方程[3]分别由Cheng、Bendakhlia、刘想平和黄炳光提出。

1989年Bendakhlia和Aziz采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IMEX生成了水平井的IPR曲线, 应用与水平井开采的溶解气驱油藏的动态分析, 得到了与实测曲线十分吻合的IPR曲线方程: (1-1) 式中参数V, n都是采出程度的函数, 可以由参数拟合得出。Cheng对溶解气驱油藏中斜井和水平井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用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如下不同井斜角油井的IPR方程: (1-2) 式中A, B, C为井斜角的函数, 对于水平井, A=0.9885, B=-0.2055, C=1.1818。

刘想平用黑油模拟器研究了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的流入动态, 采用回归方法得方程: (1-3) 式中, q0为产油量, t/d;q0max为最大产油量, t/d;pwf为井底流压, MPa;pr为油藏压力, MPa;a为待定参数, 0≤a≤1。

黄炳光将研究溶解气驱垂直井流入动态的方法用于水平井分析, 根据Bendakhlia的结果, 也得到一种相似的流入动态关系方程[6] (1-4) R为流动效率, 表示井的不完善程度, 它可以通过水平井不稳定试井分析来确定。虽然当R=1时, (1-4) 式和 (1-1) 式相同, 但 (1-4) 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1.2 油、气、水三相水平井IPR模型

近年来, 水平井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且大多是油气水三相共同生产, 因此, 研究水平井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关系对水平井开发油田的油藏工程研究和采油工艺技术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1.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Petrobras根据水在油层中渗流满足线性流入动态规律、不含水的油气两相渗流满足基于Vogel方程修正的组合型油井流入动态规律, 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建立垂直井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关系计算模型。对于水平井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关系计算模型, 可采用Petrobras的这种研究思路。图中q0max, qtmax, qwmax分别为最大产油量、产液量和产水量。

1.2.2 流入动态预测计算方法

使用以上模型进行流入动态预测, 绘制IPR曲线时, 必须首先确定待定系数a和计算采液指数J。待定系数a的计算至少需要两组测点数据。假设已知油层静压pr和两组测点 (qt1, qwf1) , (qt2, qwf2) 。

若只有一个测点在饱和压力之上, 即pwf1>pb, pwf2>pb, 则使用测点 (qt1, qwf1) 计算产液指数然后用另外一个低于饱和压力的测点计算待定系数a。

若两个测点均位于饱和压力以下, 即pwf1<pb, pwf2<pb, 则将两个测点分别代入方程并求解可得到采液指数J和参数a。实际上仅用两个测点计算得到的参数a的准确性较差, 使用多个测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的结果才比较可靠。利用方程设定一组产量, 可计算相应的井底流压, 从而绘制IPR曲线。

2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平井流入动态

低渗透油藏具有双峰型的孔隙分布特性[4], 储层孔隙细小, 比表面积大, 造成了流体流动的表面分子力作用和贾敏效应十分强烈, 因此启动压力梯度对该类油藏产能有较大影响, 导致低渗透油藏流入动态曲线存在拐点[5]。一般, 当压力梯度低于启动压力梯度时, 认为渗流速度为零。存在启动压力时产量与井底流压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下面通过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变化下的各种产量压力公式来研究水平井流入动态。

2.1 低渗透水平井二维渗流研究

对于井筒半径为rw、水平段长度为2L的水平井, 前苏联学者Бopисов (1964) 将水平井的三维流场[10]近似分解为近井区域的垂向平面径向流动和远井区域的水平平面径向流动两个部分。Бopисов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的水平井产量公式为: (2-1)

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 引用刘慈群和李凡华 (1998) 的结果, 将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写为: (2-2)

将Gr1、Gr2公式代入并进一步整理, 最终可将产量公式写成: (2-4)

2.2 低渗透水平井三维非稳态渗流研究

假定水平井为线汇, 定产量生产时, 经过tD时刻, 压力影响等压椭球面的长半轴和短半轴分别为:a=cosh SR和b=sinh SR。压力影响等压椭球面符合以下条件:S=SR, PD=0。式中SR为影响椭圆坐标。内边界条件为:因此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平井的井底压力公式为: (2-5) 。

时间和影响椭球坐标的关系: (2-6)

以上两个方程组成了水平井的近似试井公式, 通过试井曲线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在启动压力梯度为零时, 经过与精确解对比, 表明近似解是适用的。产量相同时, GD越大, 生产压力差越大。以上参数的单位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国际标准单位。下标:D—无量纲;e—外边界;i—初始时刻;f—裂缝;m—基质;w—水平井边界;x, y, z—坐标轴。水平井是开发低渗透油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应进行系统研究和大力推广;低渗透水平井的油藏渗流由于具有启动压力梯度而比较复杂, 可通过各种IPR模型和产量、压力公式来分析流入动态进而预测产能。

摘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开发现状, 结合国内外水平井实践, 对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做深入研究。利用流入动态曲线反映油藏向井的供油 (液) 能力, 通过对低渗透水平井流入动态研究预测油气井产量。对低渗透水平油井的流入动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常用的溶解气驱IPR方程, 并以刘想平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油、气、水三相IPR模型;同时针对低渗透多孔介质中, 渗流不再符合线性达西定律, 而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分析了水平井的流入动态。

关键词:水平井,低渗透油藏,流入动态,启动压力梯度

参考文献

[1]牛彦良, 李莉.特低丰度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25 (6) :28-30.

[2]郑祥克, 陶永建, 涂彬, 等.利用IPR方法确定启动压力[J].石油学报, 2003, 24 (2) :81-83.

[3]黄炳光, 李顺初, 周荣辉.IPR曲线在水平井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22 (5) :56-58.

[4]万仁溥.水平井开采技术[M].北京:石油出版社, 1995.

上一篇:温度湿度传感器下一篇:财务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