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化(共12篇)
口语化 篇1
现阶段, 随着各类新闻节目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对新闻节目要求的提高,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和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闻语言作为主持人向观众传递信息的主要介质, 对大众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而且主持人的主持形式直接影响了节目的风格, 各类节目的主持人在自己长期播音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播音风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 随着播音语言的口语化形式在各大电台和电视台采用,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当代新闻播音主持的口语化演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种新闻节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革,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到今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形式, 其节目的播放形式都在不断改版中适应当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在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过程中, 新闻传播的重心正在由“传播什么”向“如何传播”的角度发生变化, 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新时期传媒技术发展的影响, 新的新闻制作模式和传播技术, 使得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另一方面, 受众意识的变化也在推动着新闻节目制作和播音的变革,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 自由、民主、平等观念逐渐提升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形式的演变推动着新闻播音主持的形式变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主持人采取口语化的播音方式, 以一种更加亲近平和的语气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
当代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原先的规范庄重的播读转为随意轻松的口语化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新闻的播放往往会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 不利于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但是, 现阶段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用语正在向生活化和口语化方向转变, 比如, 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说话》的新闻节目报道中, 主持人大都是用北京当地的口语化语言讲述在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用节目精心加工之后的口语, 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的收视率也证明了口语化播音的成功。
二、新闻播音主持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地呈现
新闻播音的口语化倾向使得新闻的播报更加精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口语化新闻播音形式使得当下的新闻节目更加平民化, 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比如, 在很多本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可以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新闻播报, 巧妙地发挥地方方言的趣味性可以让听众察觉到方言的有趣之处, 对地方方言特色的放大, 可以加大与听众的精神交流, 增进感情。但是, 主持人在进行方言节目的主持时, 一定要把握趣味性使用的度, 不能过分增加趣味性而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 如果过分增加趣味性, 只会让方言节目走向低俗化, 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播音节目的公众形象。比如, 以现阶段大量的网络流行词为例, 很多词汇适合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还有很多词汇则不适用于新闻播报, 诸如“给力”、“蚁族”新闻主持人可以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而像是“屌丝”、“坑爹”、“神马都是浮云”等词汇则显然不能用在新闻播报中。
其次, 口语化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的生活性, 以其亲和力, 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然而主持人在追求贴近性的同时, 要注重对导向性的把握, 注重对形式和内容的导向性, 这主要表现在对题材、内容上的斟酌上, 不能为了满足部分人的不健康需求, 而选择不合时宜的播放内容和题材。像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小溪办事》等节目,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还尤其注意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新闻播报的口语化也因此显得更加自然。另外, 主持人不能为了追求片面高收视率, 忘记自身作为媒体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持人在利用口语播报新闻时, 一定要注重硬材料与软材料的巧妙结合, 所谓硬材料, 如城市管理、文明城市的创建等, 所谓的软材料就是运用口语的亲和力, 正确引导老百姓进行思考。事实证明, 主持人在进行口语化新闻节目的策划时, 加强创新性, 将会使新闻节目变成很好的宣传栏目, 才能提升方言节目的节目品位和影响力。
最后, 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不断地创新,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 摒弃常规思维, 提高口语化的播报水平。为此, 主持人要做好讲、说、演的创新。对于“讲”, 主持人不能单纯地进行照本宣科, 要在播报的过程中, 增加自己感情的流露, 并且在播报的结尾, 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听众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口语化节目的影响力。对于“说”, 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表现得轻松愉悦, 与听众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 让受众易于接受自己的播报风格。比如, 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节目, 主持人对于新闻的陈述都是以口语化、与观众交流的方式, 深受观众的喜爱。
结语:
现阶段, 我国的新闻节目的主持风格整体都在发生较大变化, 各大电台和电视台为了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 满足受众信息需要, 吸引受众, 不断改进自身的新闻主持和播报形式,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传统“播音腔”式的严肃的播报新闻形式越来越少, 口语化的播音主持方式深受观众喜爱, 在新闻信息的传达上显得更加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管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符号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2]宋瑜.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2)
[3]刘向辉.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资讯.2010 (36)
[4]许佳怡.试述播音主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人格魅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3)
口语化 篇2
答题方法与答题结构:答题的时候在15秒准备时间中最好做笔记,写关键词,然后在答题的时候,先说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原因以及例子,第二个原因以及例子。在考试的时候,不要担心说不完,事实上,很多小伙伴都是在说完自己的观点,第一个原因及例子的时候,45秒到了,但是并不会影响你的口语分数的。
口语部分评分标准:1 topic development 话题拓展;2 language use 语言运用;3 delivery 表达。
托福口语和作文均是托福考试中的主观判分。“Good”、“Fair”、“Limited”、“Weak”四个档次与我们最终的口语分数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般考生考完试之后,答案以及录音均会提交至ETS进行下一步的打分和评判。其中口语这一部分的录音将会经历以下过程:
1.每道口语题会被一位考官给一个原始分(0-4之间的整数分)。
2.一个考生的六道口语题,至少会被三个不同的考官评分。
3.六道口语题的分数加在一起(0-24分),取算数平均值(0-4分之间,但会出现小数点后0/.83/.66/.50/.33/.16 六种不同情况)
4.该平均值,转换为0-30分的总分。
其中,大家的成绩单上还会根据不同题型,按照Familiar Topics,Campus Situations,Academic Course Content三个部分对大家进行评价,均是通过每道题目的分数,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结果分为4个标准,每个标准对应的分数如下:
Good:3.5-4.0
Fair:2.5-3.0
Limited:1.5-2.0
Weak:0-1.0
根据以上对应关系和转换,我们大致可以推算出以下结果:如果口语三个部分都是good,那么分数区间在27-30;如果口语有两个部分是good,一个部分是fair,那么分数区间在24-28;如果口语有两个部分是good,一个部分是limited,那么分数区间是22-26,以此类推。
托福口语题型的策略
Independent Topics题型
Independent task 1是Free Choice题,要求考生就某一常规话题用英语做45秒钟的陈述。比如 Describe the place you live in与Which city do you travel to most、Who is the person you admire most与Whom would you choose to visit for one hour就可以相互借用大部分内容。考生对于这道题的预备应主要集中在people、place、object、event 这几个大方面。建议考生扎实预备OG、Longman 综合教程以及口语特训等教材上的题目,虽然在考试时直接考
到它们的几率并不大,但是在复习过程中预备过的具体内容在考场上的作用却非常大。
Independent task 2是Paired Choice题,也就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两个选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并用details和examples支持自己的观点。如 If you could choose to live in the city or live in the country areas, which lifestyle would you prefer and why,考生需要做的是迅速确定自己的立场,其余的按照 Free Choice的预备就可以了,同时比Free Choice更好的表述是考生可以采用抨击另一种观点的方式来预备details,如考生可以陈述live in the city的不好来表达自己的观点Do you agree or disagree或者compare and contrast的形式出现,对于后者而言,考生不必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陈述出两种选择的可比之处并加以诠释就可以了。
Integrated Tasks题型
第3~6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题目的认知程度,并依据reading和listening部分做好的notes进行有条理的、清楚的复述,或者加上自己的观点。对于考生来说,一定要充分理解题目,熟悉考题要求,充分理解它们分别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首先,ETS 明确3、4题都不答应有任何的personal view,因此不答应出现I think 或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my opinion...之类的表达方式。而第5、6题则可根据具体要求加入考生的个人观点。
第3题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读完一则notice或者 announcement,然后听一段对话或者monologue,在听力材料中,说话者将就阅读材料里提到的决定发表看法。而题目通常都是要求考生对于说话者的观点进行陈述,并且要求考生复述出他或她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谈及的原因。所以看清楚题目要求自己复述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观点也非常重要。
第4题是关于学术讲座的复述。这个部分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阅读一段学术内容的文章,然后听一段教授的讲座,需要注重的是教授的讲座可能是针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个细节进行发散性的具体讲解。这个环节的题目要求是客观陈述教授是怎样以examples和details来阐释reading中出现的某个术语。第6题的处理方式与本题较为相似。因此在做reading notes时要争取记下提到的术语的定义或者对某科学现象的分类和发展阶段等重要信息;而在做listening notes时则要对教授的举例和分类做重点记录,同时在问题出现后要抓紧30秒钟时间对reading和listening notes进行合理组织,建议考生抓紧时间标记出topic sentence的key words和supporting details,并将它们编号,帮助自己理清陈述的思路。
第5题是problem-solution题型,考生只要根据listening notes陈述清楚对话中的第一位说话者的problem以及第二位说话者提供的solution,其次根据Paired Choice的模式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原因就可以了。
托福口语提高技巧
1:把自己融入
语言这个东西,速成很难,除非你用这种语言来思考。也许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当你要说英语的时候,口里象塞了一团棉花,没词儿。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就不用英语来思考,所以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会是你的母语,而不是英语。很好的解决办法是,把你自己孤立出原本的语言环境,比如到国外读书,去国外工作,其实工作经历有时候比学校更有用,因为你真正把你的语言用到了实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的兴趣,渗透到西方英语文化中去,只有把自己融入他们的政治,媒体,音乐,你才能进入他们的圈子。
2:把翻译忘了:像个婴儿般思考
婴儿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呢?我们都知道,婴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语言天才。他们通过模仿,重复发音,就能轻松学会一门语言。
千万不要羞涩,千万不要为你蹩脚的发音难以启齿,很多时候,别人纠正你的发音,对你是很有帮助的,有学术报告指出一个害羞的人和一个不害羞的人学习语言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不害羞的人往往学的较快。千万要控制住把一切看到的,听到的都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其实任何一种翻译都无法达到100%准确,表达原本的含义。你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环境,例如去西餐厅,你不用把你预先准备好的词句说给服务员听,你可以坐下来静静的观察周围的人如何点菜。当他们说话的时候,注意他们的面部表情。模仿他们的语句和发音,不管你听的懂,还是听不懂,最终你会发现你自己在恰当的场合里使用这些发音/句子。看,用英文思考一点儿也不难哦。
3:你怎么说。。。?
在这个年代里,大街小巷里,外国人一抓一大吧,记得把握机会和老外多交流。谈些你感兴趣的话题,多问几个“ How do you say/ What is that called?”, 很多老外还是很友善的。
4:写下来
在和老外交流的过程中,写下你不懂的地方。记笔记总是没错的。
字典是你永远的好朋友,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不过千万不要用电子字典哦。
记得在国外读法语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把stickynotes充分利用起来,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很漂亮的备忘录,把sticky notes头上穿个洞,用个钥匙环穿起来。坐公车的时候,无聊的时候,随时翻出来看看。
5:英文电视,电影,音乐
之前就说了,电视,电影,音乐中就可以发现西方的英语文化。以前,我记得老师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可以教文化么?我们当时想啊,文化怎么教,又不是一个实际的物体。文化是可以教的,通过电影,电视,你就可以学习到文化。但是,注意,你永远无法和电视交流,所以与别人交谈还是很重要的。我老师说过学语言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母语字幕-有英文字幕-无字幕。什么时候你可以摆脱字幕了,你的语言功底就到家了。
6:肢体语言
大家都知道,老外的肢体语言很多。我自己就有很深的体会。别人看我,我说英语的时候和说汉语的时候,完全是2个人。我说英语,更多的时候带上肢体语言,例如摊个手啊,歪个头等等。
7:冲动一些
如果你去旅行的话,你可以尽可能多的和司机攀谈,国外的司机都超级健谈。不要怕说错,要大胆的说,尽情的说,尴尬的时候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呢。
浅析中专英语课堂口语化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16-01
随着市场的日益健全和完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还要具备有综合素质,其中英语的交际能力犹为重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中专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出来的学生要么还是什么都不会,要么只会单纯的读和写,能说几句流利英语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我们中专英语教学必须从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抓起,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语言氛围,充分认识口语化教学的重要性,及早培养学生语言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但口语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困难:首先,学生在思想上对英语不够重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都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上好专业课,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今后就能干好工作。有的学生只满足于会记得一些英语单词和几句最简单的日常会话。这些都是学生对当今社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了解,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误解。其次,学生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中专学生的文化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变化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信心,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再次,传统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兴趣。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要学生学好语法,多记单词,能做完形填空,短文理解等习题以便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但是在中专学校学习的目标却不一样,中专学生面临的不是高考而是即将面临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们不是要获得多高的卷面分数,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英语从嘴里说出来,能与人交流。然而很多老师还在拼命的在课堂上教授复杂的语法和单词的用法,反复地做着各种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课堂枯燥无味,使本来就惧怕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更加没有兴趣,也就不会讲英语了。最后,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影响教学效果。英语的教学一般都放在教室当中进行,个别学生才有通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口语锻炼的机会。这样单调的教学环境也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学习英语、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认清中专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要他们能张开嘴与人交流,因此中专英语课堂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实行口语教学。
一、采用分阶段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明白,学英语是有用的,要为用而学习,为今后的需要作准备。不管原来有什么样的基础,都要确立“英语并不难学,我能行”的信心。不怕学英语,不怕说英语,胆要大、脸要厚,不怕出错,敢学敢用。持之以恒,定能成功。比如针对我校非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英语课一般为三个学期的情况,我就把这三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由于学生刚刚从中学升上来,英语基础薄弱,此阶段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运用语言。教学内容主要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和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做客、求医、购物等。第二阶段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运动等。这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能复述教材里较经典的课文或对话,听一般水平的材料,然后复述,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几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经过,并注意提醒学生第一、二、三人称的用法,尤其是第三人称。第三阶段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情景自主地创造英语对话,进行小组讨论、发言等。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方式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口语训练就得多样化。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模仿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听录音或看视频进行模仿,读一句跟一句或者把自己的朗读录音和原版录音对照模仿等方法,内容上应把发音、语调、搭配、成语、惯用法、交际语法和句型看作重点。这对纠正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和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推选代表或各自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通过向老师提问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创立日常真实情景,鼓励学生扮演角色。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让课堂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 篇4
一、当代新闻播音主持的口语化演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种新闻节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革,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试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到今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形式, 其节目的播放形式都在不断改版中适应当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在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过程中, 新闻传播的重心正在由“传播什么”向“如何传播”的角度发生变化, 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新时期传媒技术发展的影响, 新的新闻制作模式和传播技术, 使得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另一方面, 受众意识的变化也在推动着新闻节目制作和播音的变革,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 自由、民主、平等观念逐渐提升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形式的演变推动着新闻播音主持的形式变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主持人采取口语化的播音方式, 以一种更加亲近平和的语气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
当代新闻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原先的规范庄重的播读转为随意轻松的口语化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新闻的播放往往会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 不利于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但是, 现阶段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用语正在向生活化和口语化方向转变, 比如, 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说话》的新闻节目报道中, 主持人大都是用北京当地的口语化语言讲述在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用精心加工之后的口语, 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更容易受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的收视率也证明了口语化播音的成功。
二、新闻播音主持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的体现
新闻播音的口语化倾向使得新闻的播报更加精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口语化新闻播音形式使得当下的新闻节目更加平民化, 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比如, 在很多本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可以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新闻播报, 巧妙地发挥地方方言的趣味性, 可以让听众察觉到方言的有趣之处, 对地方方言特色的放大, 可以加大与听众的精神交流, 增进感情。但是, 主持人在进行方言节目的主持时, 一定要把握趣味性使用, 不能过分增加趣味性而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 如果过分增加趣味性, 只会让方言节目走向低俗化, 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播音节目的公众形象。比如, 以现阶段大量的网络流行词为例, 很多词汇适合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还有很多词汇则不适用于新闻播报, 诸如“给力”、“蚁族”新闻主持人可以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而像“屌丝”、“坑爹”、“神马都是浮云”等词汇则显然不能用在新闻播报中。
其次, 口语化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的生活性, 以其亲和力, 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然而主持人在追求贴近性的同时, 要注重对导向性的把握, 注重对形式和内容的导向性, 这主要表现在对题材、内容的斟酌上, 不能为了满足部分人的不健康需求, 而选择不合时宜的播放内容和题材。像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小溪办事》等节目,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还尤其注意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新闻播报的口语化也因此显得更加自然。另外, 主持人不能为了追求片面的高收视率, 忘记自身作为媒体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持人在利用口语播报新闻时, 一定要注重硬材料与软材料的巧妙结合, 所谓硬材料, 就如城市管理、文明城市的创建等, 所谓的软材料就是运用口语的亲和力, 正确引导老百姓进行思考。事实证明, 主持人在进行口语化新闻节目的策划时, 加强创新性, 将会使新闻节目变成很好的宣传栏目, 才能提升方言节目的品位和影响力。
最后, 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不断地创新,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 摒弃常规思维, 提高口语化的播报水平。为此, 主持人要做好讲、说、演的创新。对于“讲”, 主持人不能单纯的进行照本宣科, 要在播报的过程中, 增加自己感情的流露, 并且在播报的结尾, 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听众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口语化节目的影响力。对于“说”, 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表现的轻松愉悦, 与听众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 让受众易于接受自己的播报风格。比如, 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节目, 主持人对于新闻的陈述都是以口语化、与观众交流的方式, 深受观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管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符号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2]宋瑜.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2)
[3]刘向辉.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资讯.2010 (36)
口语化 篇5
Being temporarily off work means the newly mothers can have a time to recover from their delivery. The birth of a baby indicates the painstaking care from his/her mother, which is quite arduous and energy-consuming. With the maternity leave, mothers can enjoy the professional health care in some well-equipped hospitals or be soundly taken care of by their family, guaranteeing that they can recuperate from this strenuous process soon and immune from some adverse health impacts.
Besides, the maternity leave can also make it possible that father, mother and the newly-born baby share good quality family time. The birth of the baby means the completion of a new family and every member of the family is indispensable during this time. If women are deprived of the maternity leave , not only their babies cannot be taken care of, but also it leaves an emotional isolation, thereby making the family less closely-knit.
There are, of course, some problems for women to take maternity leave. The elevation of female status and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kplace render them to be irreplaceable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the maternity leave is not long, it is still likely to bring about the managerial problems to the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where they work.
In conclusion, the disadvantages 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right sides of maternity leave. Women are supposed to be given maternity leave and 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ir family life and personal physical fitness.
高中英语教学应走向口语化 篇6
【关键词】口语教学 素质教育 高中英语
什么是口语教学?指的就是在学校的环境当中的英语课堂上面,通过对学生口语能力的为培养目的,进行师生双方共同协作教学的活动。口语教学的核心人物就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质以及结构就是我们要构建口语教学目标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
1.先听后说
首先来说,教师应当去帮助学生们进行明确的口语训练,当然了这样的口语训练当然不仅仅指的是说的能力,也包括了听者和说者的双向交流的一种过称。教学当中当然不能够仅仅的通过说,更应当采取一种先听后说的原则。有很多英语教材都配有磁带,在上课期间可以通过让老师来说或者是听录音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听懂课文的一个大致的内容,再去进行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当然了,听的途径远不止这些,教师还应当通过利用课余的时间去给学生播放像:英语故事、歌曲或者是新闻的方式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相信在时间的冲刷下,所输入的语言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脑海中保存下来,以备将来之需。
2.循序渐进
有外遇心理学家认为说:在外语言语活动当中,口头言语能够不仅包括口语技能还有口语的能力这两方面的因素。口语技能的形成对于口语能力的发展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因为受到口语能够的阶段性的发展,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就应当采取不同的发展训练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以及口语能力。
首先,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去对学生的语音基础的培养,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语言习惯。作为语音来说它是一个语言的载体出现的,只有通过了正确的发音,才能够去传达那些比较有效的信息,从而对交流来说也是一种好处。特别是在语音教学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那些错误,要将错误及时地纠正,从而来扫除这些错误。另外,良好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针对他们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那些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或者是想说却又怕说不好,他们的心理非常矛盾,却有着强烈的战士欲望,因而为他们提供一些能够比较贴近生活的短剧让他们表演、辩论或者是访问。通过这样的活动必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战胜他们的恐惧心理。教师应当让学生多多的去接触这样的话题,进行词汇量的扩充,以备他们今后能够灵活运用。
3.适当纠错
在口语的教学当中,首先应当要做的就是去处理好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准确性的关系。在口语当中口语的流利性通常来说它们是一对矛盾体,有时候去过分的强调流利性就会让学生变得说的很快,然后就忽视了语言知识以及结构的正确性,这样一来,对于口语的提高是一种桎梏;而过分的去强调准确性,就会容易让学生在说话的时候随意的停顿去思考语句形式,这样就会导致说话的中断。
4.活动多样
什么是活动呢,也不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和手段,通过某种形式来进行的一个实践的经过。它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其特定目的。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符合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的,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实现教学任务的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一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都属于活动的范畴。这样,就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为其开辟了广阔的用武空间,从而有利于教师张扬个性、激发灵感,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导演出一幕幕激情飞扬、有声有色的教育诗篇。常见的活动方式有:
①个别活动:这样的方式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②小组活动: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
③全班活动:由于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说很多时候如果学生只是通过个别的活动或者是小组活动来进行交流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作为教师来说应当适当地去组织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口语的练习活动。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
1.要将训练的目的进行明确,扫除心理障碍
在外語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当想到的是学生参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将他们怕人耻笑、紧张、畏惧的心理障碍进行克服,要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爱之以心,逐步诱导他们想说、敢说,激发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勇气还有说话时的热情。把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归入自己的教学计划,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有针对性的对训练强度加强,相信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必定能得到显著提高。
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
①范例摹拟法。通过此能够摹拟一个句子,一段文章,一个对话,一篇短文或文章。可以以范例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内容稍加修改,学生适当的加入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以进行创造性语言的使用了。
②课前定时训练.为了确保外语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达到持久性的功能,可以将课前三分钟定为训练时间,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为确保训练的质量和训练的普及,一定要把口头表达的优劣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册,促使学生事先作充分认真的准备,为训练活动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其在演讲训练中既有真切的受益,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③主题训练。主题训练是指围绕一个主题,鲜明而突出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动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手段指向问题的解决,使训练过程充满立体感,发挥整体效应。主题训练采取演讲赛和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演讲的慷慨陈辞下和辩论的唇枪舌战中,培养快捷组织材料,随机应变的外语思维能力。
④背诵策略。背诵是英语悟言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训练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的有效发法.可以
选择学生喜欢的材料朗读背诵.选择的材料最好有录音,且语音语调纯正。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之间也应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的互动关系,从而才能真正改变英语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改文风莫陷入口语化误区 篇7
新闻语言所使用的口语, 是记者、编辑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准则, 把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习惯性的口头语, 进行加工和提炼后形成的规范性的语言。它是具体、简练、精粹、生动、通俗、优美、大众化、极富感染力的口语, 比一般口语更为精彩。“改文风”所倡导的口语, 不是一般口语, 也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头语、方言、土语。
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在改新闻文风中, 之所以不加甄别地随意大量使用不规范、未经加工的口语、口头语、方言、土语,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弄懂口语的真正含义, 没有掌握新闻口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陷入口语化误区的表现
一是大量照搬不通用的口语或口头语, 文章有亲切感却缺乏大众化。如有的新闻作品在形容“舒服”、“惬意”时用口语“老得儿”, 表达“临时想到”的意思时用口语“旋想”。这些口语或口头语, 并非在大众中通用、常用。
二是滥用不恰当的口语, 文章通俗却不文雅。如一家地方党报有篇题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章, 在表现妇女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时写道:“这些娘们儿干劲冲天, 连续工作都不叫累。”“娘们儿”虽然是典型的口语, 表达起来也通俗易懂, 但用在这里却不恰当, 多数女同志对此口语极为反感。
三是随意用不规范的口语, 限制了新闻语言的正确表达。如某新闻作品中, 在表达大家不知某人所云时用:“不知道他在胡哒哒些啥东西。”“胡哒哒”就是不规范的口语。
四是乱用文白夹杂的字眼, 降低了新闻作品的质量。如在一篇描写公安部门打击犯罪分子的新闻作品中, 这样叙述:“恁罩不住他不打紧, 等俺哥们儿打拼回来, 重拳出击, 把那些龌龊丑秽、魑魅魍魉的家伙们统统拾掇了。”口语、白话、文言词汇等放在一句话中, 极不协调。
五是误以为口语化就是方言化、土语化, 使新闻作品不伦不类。如某家日报的新闻中在表述厕所时用土语“茅房”, 描写小孩子之间互相“打架”、“打闹”时用方言“阁气”。
片面追求口语化的危害
未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和筛选, 简单地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大白话、方言、土语, 实行“拿来主义”, 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新闻作品中, 是刻意追求通俗化、片面追求口语化思维定式产生的结果。
如某日报一篇新闻稿件, 这样描述好心人干好事儿不被理解的情景:“耄耋老人刘大爷, 虽老态龙钟却鹤发童颜。他见天埋头打理街头垃圾。这天, 他积累一姑堆儿垃圾碍着了别人, 叫人骂为‘老枯盖’、‘不清头’、‘不待见’。”读完这段文字, 让人十分费解。此类词语和字眼经常刊登在报纸上, 使新闻事业引导舆论、提供信息、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指导生活、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受到限制和束缚。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削弱了新闻的影响力, 更对新闻事业造成了危害。
危害一, 对百姓日常生活语言进行简单地、生吞活剥地移植和还原, 让人读起来很吃力, 新闻传播的效果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危害二, 刻意追求口语化, 使文章成分不全, 搭配不当, 句式杂糅。让人不知所云, 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 新闻价值大打折扣。
危害三, 区域性、地方性色彩太浓的词语, 大量运用土语、口头语的做法, 让多数人无法理解, 失去了新闻普遍性的特点。
危害四, 将口语化等同于方言化、土语化, 口语、白话、文言词汇混用。这种故弄玄虚, 无病呻吟的做法, 失去了读者共同理解的基础。
危害五, 滥用口语, 不恰当地使用口语, 特别是使用不雅的口语、土语等, 将口语化等同于庸俗化, 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选用口语的方法和途径
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口语化, 是“改文风”的目的。笔者认为, 走出口语化误区, 正确掌握选用口语的方法, 实现真正的口语化, 应遵循八项原则:
一、选用口语, 必须做到通俗化、大众化, 多用那些让公众耳熟能详的口语。通俗化、大众化要符合普通话的规范, 这样的口语要为大众所运用并且都能够理解。如形容“舒服”、“惬意”时, 不用多数人不熟悉的口语“老得儿”, 而用多数人都懂得的口语“真爽”、“舒坦”等。
二、抓住读者快节奏的心理, 将口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把“招架不住”简化为“吃不消”。
三、多选择使用广泛、交流迅速、浅显明了的口语, 杜绝废话。如“受不了”、“一般般”、“指望”等这些大家熟悉的、浅显明了的口语, 可以多在新闻中使用。
四、选择既通俗又文雅的口语, 做到大俗大雅。如表现“坏人”时可用“坏透了”、“孬家伙”、“恶人”等词语, 不要用“赖渣皮”、“杂碎”、“混球”这种带有骂人和污辱人格的词语。这类词语不仅不通俗, 而且也不文雅。
五、把在公文中一般常用的书面语和晦涩难懂的文言语, 修改为通俗易懂的口语。用“对否”就不如用口语“对不对”, 可以把“至此”改为“这时候”, “果腹”改为“充饥”。
六、把不常用的方言、土语规范为常用的、朴实的口语。可以把“安妥”改为“妥当”, “不伏手”改为“不顺手”, “不消说”改为“不用说”, “布施”改为“救济”。
七、多用短句、短语和简单句, 少用长句、复句、倒装句和定语、状语、修饰性语言。如把“你真够可以的, 阿谀奉承警务人员”改为“你讨好警方真行”。
八、在特定环境下, 尽可能选择贴切、温馨、优美、有动感、形象化的口语。“教室在哪儿”就比“教室在哪里”更贴切, “你喜欢吃什么”就比“你爱吃什么”更温馨, “赶快来”比“赶紧来”、“马上来”有动感, “屁精屁精”就没有“精得跟猴一样”形象化。
走出口语化误区,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化, 也并非十分困难。只要下工夫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按照当时的语言环境, 遵循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准则选择口语, 将各类不标准的口语和口头语、方言、土语等语言, 经过组织、提炼、加工后成为大众认可的流行口语, 就完全能够让口语运用自如。
中职英语口语化教学的策略 篇8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 学生基础薄弱, 学习积极性不高
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 大部分基础较差, 词汇量少, 语法基础薄弱, 对学习不感兴趣, 对英语口语的应用缺乏信心, 羞于开口说英语,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羞怯、恐惧等心理原因造成的。虽然他们也渴望锻炼自己, 但是自信心不足, 只能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 不愿意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长久下去形成哑巴英语, 会造成英语课堂气氛的沉闷。
2. 英语口语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中职英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发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口语。如果英语口语教师的发音非常标准, 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热情。但是一些英语教师在上口语课时不愿意用英语授课, 认为学生基础差, 听不懂英语, 学生回答问题时, 也不让学生用英语作答, 并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3.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当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 一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沿袭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很多有机会进行口语锻炼, 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了。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1.通过听力练习, 模仿语音语调, 了解句型结构
不管进行哪种语言的学习, 听是学习的基础, 只有听懂, 才能说得出来。中职英语教材在听力材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在每单元都有大量的听力资料,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可以放录音让学生反复的听, 慢慢地让学生跟读, 模仿语音语调, 在模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交际中常用的句型结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多听原音磁带, 多看没有中文字幕的英语版的电影与电视,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跟读、模仿、听的过程中, 就会慢慢地建立起自信心, 也就敢于开口说话了,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多了, 学生的语感也就慢慢养成了, 在实际应用中, 就会根据需要脱口而出。
2. 克服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就要在说的实践中不断地锻炼, 因此, 在口语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利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说英语, 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一般来说, 中职学生都有初中阶段学习英语的经历, 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之所以不愿意开口说, 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心不足, 害怕说错了或者说不准, 被别人嘲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突破语言障碍, 给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 选择一些简单的且学生熟悉的话题,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练习。学生刚开始说英语时会紧张、羞怯, 教师要及时地给以鼓励与引导, 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的语病, 不必急于纠正, 并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说英语的自信心。
3. 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给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中职生的基础薄弱, 刚开始可能不习惯或者听不懂, 教师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英语, 也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习惯后, 在逐层加深。不管是朗读课文还是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都喜欢模仿教师, 这就是说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4. 通过情境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会话表演
在口语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会话表演, 讲台暂时成为用以表演的舞台, 教师是导演角色, 学生是演员, 让学生根据情境自由发挥。比如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任务, 围绕“shopping”进行会话表演,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 如服务员、顾客等, 要求学生对话时要进入情景, 富有感情色彩, 也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道具。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增强表演的真实感,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跃课堂氛围, 同学之间主动用英语进行交流, 可以让学生明白, 其实身边的很多人和事用自己熟悉的词、句子进行表述, 不是一件苦难的事情, 从而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
5.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课外活动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开展讲英语故事、开展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角、话剧表演、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晚会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 发展学生的自身潜力, 在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 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桂莲.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探索.中等职业教育.200812
[2]何丽玲.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陕西教育.200908
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技巧的分析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 对具有“英语”这种“第二语言”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 这给英语教育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大学里英语教师资源不足、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严重, 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差、素质不高, 英语只敢写, 不敢说的现象十分严重, 这些都促使我们积极寻找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注重英语的“口语化”教学, 提高高校英语的教学效果。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1、准确性要求高
与一般的英语翻译要求不同, 商务英语通常对翻译用词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这样才能保证中外双方商务交流中的严谨性, 避免因为用词的不当造成贸易中的误会和摩擦。如果因为任何一方的用词不准确, 将会给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 就要求选用一些单一词义的词汇来代替多义词来保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例如, 我们通常用grant来代替give。在商务英语信函中, 经常会用同义词重叠的方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例如将“损失”译为losses and damage。正是因为商务英语词汇的这种严谨性的特点, 决定了在做商务英语翻译中, 要根据词汇所处的语境和语言文化来进行翻译, 进而确保能够将原始的语言信息准确的传递给对方, 促进双方的顺利交流。
2、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环境、语言特点等不同,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必须正确的把握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日常的商务英语翻译中, 很多常用的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既有普通的含义, 同时也因为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成为一种专业的商务、贸易词汇。通常来说, 如果一个词汇具有多种意思的时候, 往往是被用在了不同的专业和领域, 成为该领域特定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语言, 因此, 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 必须根据词汇所处的环境、领域, 及时了解该专业的相关知识,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例1:Industrial averages were up.
译文: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在上涨。
例2:Average is of two kinds:Particular Average and General Average.
译文:海损有两种:一种是单独海损, 另一种是共同海损。
这两个“average”因为在不同的领域, 因此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 第一个average是股票术语, 表示“若干股票的平均价格”;第二个average则是商业保险上的术语, 表示“海损”费用。因此, 在做商务英语翻译时, 一定要根据不同专业, 确定合适的词汇含义,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3、商务英语中大量使用缩略词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存在着大量的缩略词汇。缩略词的使用, 方便书写, 起到了简洁明了的效果, 能够节约翻译实践, 同时可以清晰的表达一些特定的而又重要的词汇含义, 减少双方的误会发生的可能性。例如, 船上交货价 (free on board) 就可以取其首字母译为FOB;免费 (free of charge) 则可以译为FOC。因为大量的商务英语缩略词被使用,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时, 翻译人员应该注意缩略词的掌握, 扩大词汇量, 既保证自己能够掌握这些缩略词的全称, 同时也可以准确的将其译为汉语。
二、商务英语的口语化翻译技巧
1、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是一种跨文化的商务活动交流用语, 存在着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而造成的矛盾现象。因此, 在做商务英语翻译时, 一定要注意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熟悉对方的文化、语言习惯, 避免不同国家的文化禁区, 以免造成误解。
2、恰当的使用转译法
翻译的转译法是指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将词汇和语言的词性和表达方式进行转变, 已达到翻译正确性的目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汉英两种语言的在表达方式和语法搭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果在翻译中一对一的直译, 很难正确的表达源语言的含义。因此,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 要注意采取一些转译的方法。例如:
Before the payment of these tariffs, the imported goods will be in the custody of the customs.
译为:在交关税前, 进口货物由海关保管。在这句话中“payment”本来是一个名词, 在这里却用作了其动词形式, 表达“上交”的意思。由此可见, 词性的转换有利于翻译的准确性的提高。
3、了解商务术语的不同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存在很多商务专业术语和知识, 与普通的英语翻译不同。普通的英语翻译只要语言、文化正确, 再加上熟练的翻译技巧就基本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译者除了具有较高的翻译技巧外, 还要精通商务方面的知识。商务英语的翻译涉及面较广, 例如在国际贸易合同的翻译过程中, 除了合同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术语, 还要求译者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关税、保险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 想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就必须加强商务领域有关知识的学习, 掌握商务语言的表达规律和翻译特点。例如, libor这个词, 是国际金融的专业术语, 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上制定国际金融贷款利率的基础标准。
4、注意增词减词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 要注意坚持“信、达、雅”的原则, 无论是哪种翻译, 这个原则始终是英语翻译的关键。因此,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必要的增词和减词就十分有必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往往会要求一些文字上的变动来达到翻译准确性的效果, 因此, 就要求译者根据所要翻译的文本内容、上下文的联系以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法特征来翻译, 必要时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原文中没有或者重叠的词汇。
(1) 增词
商业英语翻译中的增词, 也就是说, 在翻译中根据译文的上下文联系适当的增加词语, 要注意增加的词汇要结合原文的语境, 不能无故随意添加。例如:
It is more expensive than it was last time but not as good.
译为:东西的价格要比上次的贵, 但是质量却不如上一次。这个翻译中根据上文的意思, 增加了“质量”。
(2) 减词
翻译中减词的目的是为了使原文更加简洁, 使得原文的内容不再冗杂, 增加文章的流畅性, 同时也避免了歧义的发生。例如:
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译为:我们保证立即处理此事。这个翻译中减掉了you, our, 但并不影响原文的意思。
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汉语思维严重, 对翻译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
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 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转换, 而且也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在很大程度上,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对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的准确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只有解决好中英交流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掌握背景知识, 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 锻炼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能力不能脱离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而英语沟通对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的日常商务英语翻译中不能发现, 中文思维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英语对话时, 学生直接根据汉语思维来直译英语, 造成口语表达不准确。
例如:超市里人山人海
学生错误的说成:In the market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正确翻译:The market was crowded with people.
2、缺乏良好的口语化翻译学习环境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将授课的重点放在教材理论知识的教授上, 而且为了方便学生理解, 一般采用中文讲解, 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解, 缺乏主动交流的兴趣, 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沉重, 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英语口语的交流。
四、加强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教学的措施
1、加强对学生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的训练
想要翻译能力突飞猛进, 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单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候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掌握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 才能达到准确的翻译效果。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泽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英汉两种语言不仅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且在表达思想上, 所用的方法、形象也不相同。我们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必须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在进行翻译过程中, 因为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所以不要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 为了达到英汉句型上的对等而生搬硬套, 不知道变通。例如在翻译过程中, 英语的被动句多数情况下要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形式, 只有在特别突出被动句或者特别强调被动动作时才翻译成汉语被动句。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既符合汉语语法习惯, 又能正确翻译英语的翻译技巧, 才能使我们快速、准确的进行英语翻译。
2、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 就必须要求翻译者了解双方的不同文化背景, 才能使翻译结果更加准确。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除了对学生进行英语翻译技巧的训练, 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化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语言习惯等, 才能在翻译过程中, 更好的达到翻译效果。例如, 可以开设英语阅读、试听方面的选修课, 通过外国影片、外国杂志等来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习俗, 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把口语练习贯穿到课堂始终
无论是大学英语精读课、听力课还是泛读、作文课, 教师都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英语学习和交流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注意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包括跟学生打招呼、提问、表述和交流。英语口语的练习要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 融入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从一进入教室开始, 到课堂英语, 再到课件休息时的交流, 一直到课堂结束, 学生离开教室。其次, 教室应该学生进行英语思维, 养成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与学生约定, 课堂上不准说中文, 严格监督, 促使学生开口讲英语。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 教师应该多加鼓励, 循序渐进,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来,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会养成用英语交流的语言习惯, 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加入WTO以后,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商务交流越来越频繁, 这就要求大量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准确性高, 词汇专用性强,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以及缩略词汇的使用, 因此, 必须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运用转译法、了解商务术语和注意增词和减词, 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口语化翻译技巧。同时, 高校应该注意商务英语教学, 培养学生口语化翻译习惯和技能, 促进高素质翻译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 商务英语成为中西方商务交流的重要语言, 商务英语的口语化翻译技巧对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至关重要。因此, 本文对商务英语的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技巧, 并针对目前高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化,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李波.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理解[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5) .
[2]刘春环.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文教资料, 2006 (18) .
浅谈广播电视语言的口语化 篇10
(一)从“读新闻”到“说新闻”,再到“聊新闻”
1998年4月1日,《凤凰早班车》首播,陈鲁豫轻松自然的口吻开创了“说新闻”的模式,以新颖独特的语言特色,让各大电视台争相模仿,开创了一个说新闻的时代。播音员由过去的照本宣科进行文稿播读的方式逐步转化为以文稿为基础进行即兴表达。这种由“读”到“说”的跨越, 使得电视新闻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富有口语化、个性化。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传播的互动方式和手段不断增加,新闻播报又有了由“说”到“聊”的转变,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采用全新播报形式的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类节目《拉呱》。《拉呱》采用直接与老百姓进行口语化的聊天方式,话语之间语气词的使用十分频繁,而且尽量避免了那些文绉绉的词汇,代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二)谈话节目的兴起
广播电视语言口语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谈话节目的兴起。自1993年大陆第一个电视谈话类栏目诞生起,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电视台日渐成风,其中不乏观众喜闻乐见的金牌节目,如央视推出的《咏乐汇》和《艺术人生》,湖南卫视的《有话好好说》,凤凰卫视比较纯粹的脱口秀节目《锵锵三人行》等。
(三)央视新闻的口语化创新
央视新闻类节目一向走的是“高贵冷艳”路线,总是保持着字正腔圆、带有“宣读腔”的风格。但是,近年来央视新闻在播报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新闻播报更加口语化,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原来《新闻联播》的结束语是“今天的《新闻联播》播送完毕”,现在变成了更加口语化的结束语:“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新闻联播》在2014年第一期的节目结尾时玩起了“浪漫”,康辉在节目结尾时说到:“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此番结束语引起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和讨论,网友纷纷对这种接地气的行为表示欢迎,有网友留言称“越来越有人文气息了”、“更高端了!”
不只是《新闻联播》,央视其他的一些新闻类节目的串词和结束语也比往常更加口语化,更加新颖亲民了。在2013年3月24日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女主播文静在播报了一条关于“高1米,重60kg的巧克力”的新闻后, 出人意料地微笑着说了一句:“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儿见!”一改往日一本正经的严肃沉稳形象。
二、广播电视语言口语化的过程中应该规避的问题
(一)对口语化的过分追求
对口语化的过度追求容易造成广播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要求真实、准确,而过分口语化的语言很可能会造成用词不准确、句子结构不完整等问题。这些随心所欲的过分口语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影响了人们对新闻真相的了解。
(二)过快的语速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质量
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信息的传播密度,刻意地加快语速,超越了常规的界限,不考虑受众的听觉感受,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质量,最终导致收视率的大幅下滑。比如,上海电台《法眼看天下》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好节目,“就业促进法”的节目话题尤为突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主持人语速过快像开机关枪,使访谈嘉宾也不由自主地加快语速,主持人还在节目中提醒嘉宾“抓紧时间”, 使这期节目的节奏越来越快,引发听众不满。
(三)忽视语言基本功,口误现象频现
是不是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就不再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地方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口误现象屡见不鲜,包括语音的错误、语法的错误、错读和误读等问题。例如,《朝闻天下》主持人把“输油管道”说成了“输卵管道”;韩乔生在体育节目解说中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等等。
主持人语言的口语化,是对人们日常口头语言经过筛选、加工、提炼后的再制品,是在口腔、吐字、呼吸、共鸣等方面进行严格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广播电视语言的口语化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一种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传播。
摘要:广播电视语言和生活语言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口语化,然而我们不能把广播电视语言的口语化和日常口语混为一谈,它不包括日常生活口语中的车轱辘话、冗余信息和毫无规范的语法结构等。本文探讨了广播电视语言的口语化现象以及口语化的过程中应该规避的问题。
口语课,不仅仅是“口语表达” 篇11
一、课题质疑,激起学生思维火花
口语课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中也培养了他们的质疑能力。文章的题目往往反映文章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首先从课题入手,问学生:“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起初孩子们的问题很肤浅,我便以古人的话激励他们:“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在课堂上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孩子才是最聪明的孩子。果然奏效,每节课导入课题后他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对课题质疑。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埋下伏笔。
二、在口语教学中,渗透写作手法
通过每次口语教学课,我们都让孩子们在完成说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写作方法,低年级要求看懂图意,逐渐流畅说一句或几句话。在此基础上,学会用上一些好词好句,叠音词、形容词、象声词等。中高年级渗透如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人物的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一些修辞手法等等我也略有介绍。学生每触及到一种新的写作方法,脸上都洋溢着求知的欲望,洋溢着快乐的神情。都不约而同地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使之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三、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口语交际
根据口语交际内容的不同,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一是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比如高年级一般是: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二是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尤其是语文课。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民主宽容,自由发展。
四、营造口语交际的环境和培养兴趣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口语教学自然而然地应与他们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为了使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的低年级学生饶有兴趣、主动的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就要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行看图,交流、积极主动的参与交际活动。学生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交际。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我从环境和情感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口语交际的乐趣。学生想说就要让学生说话,首先得让他们想说。学生的说话欲望其实都有,只是有时在沉睡。就看你怎么去激活它。我发现激活孩子说话的秘诀:讲究方法,降低要求,热情鼓励。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得动口表达,那对他而言说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口语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等。这些能言会道的例子既充分说明着怎样口语交际,更能有效地借助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生发对口语交际的情感。
当然,根据所教年级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欢感受,这时可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为他们确定一部分对话对象,再由他们自主选择一部分对话对象;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放手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堂课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口语化 篇12
1 充分利用语义群的划分来更好地理解口语化英语
听力理解的障碍之一往往是学生平均地关注话语中的每一个词而妨碍整体理解。在书面语中, 我们有条件把句子作为基本的组织单位。子句是语言的基本构成成分, 但是子句中的片语更容易记忆理解。在口语中, 由于记忆的限制我们倾向于进行语义群的划分, 我们通常把整句话分解为更小的片语来理解。因此, 教师在教授听力理解时, 要帮助学生挑选出能够掌握的语义群,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增加语义群的长度。这样可以逐渐避免学生平均地关注话语中的每一个单词而妨碍整体理解。
比如这句话“Who is the tall man-with white hair-standingin the middle of the crowd?”就可以划分为四个语义群。
2 充分利用口语冗余现象进行听力理解
口语有许多的冗余现象, 因此并不是每一句话语都一定提供新的信息, 这一点与书面语不同。口语中的冗余现象既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 但有时过于繁杂的冗余信息也会干扰学生对听力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利用冗余信息进行更好的听力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口语交谈中不时出现的措辞的修改、重述、详述以及不时插入的“I mean, ”“you know, ”这些冗余现象。因为, 这些冗余现象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提供额外的信息补充,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意义。
3 要不断地学习归纳口语中的简略形式
虽然口语中存在许多冗余现象, 有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 但是, 口语中还包括许多的简略形式。而简略形式是构成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简略形式通常包括语音方面的, 如“Did you eat yet?”可以简略为“Djeetyet?”;词形方面的, 如缩略语, I'd like to, We'll等;句子方面的, 如“When will you be back?”“Tomorrow, maybe.”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大都是英语语言的完整形式, 而这些简略现象可能会给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归纳口语中的简略形式, 以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听力理解。
4 教师平时要教授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英语口语化语言
我们的大学听力课本选取的大都是经过筛选的正规的标准英语。听力的录音资料也往往是特定的几个人朗读, 学生平时所接触到的大多是正规的书面语言或称课本语言, 当学生听到口语化的对白或独白时会感到惊讶, 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多教授一些英语口语中的惯用语、俚语、俗语、典故、谚语和委婉语等等, 并且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英美人士的口语对话或独白。
5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选取不同特点的口语化听力材料
在初期听力训练阶段, 学生大都会感到英美本族人说话太快, 听力理解根本跟不上语速。而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听懂正常语速的英美本族人的口语对话或独白。所以, 在初期听力训练阶段, 教师就应当尽量选取有特点的听力材料, 以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比如, 对话语速稍慢的材料, 对话背景清晰简单的材料, 对话或独白中有很多稍长停顿的材料, 包含有较少方言俚语的材料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教师可以逐渐过渡到语速加快的材料, 对话背景稍微复杂的材料, 较少或几乎没有较长停顿的材料, 包含一定方言俚语的材料等等。经过语言材料不断加深的阶段训练, 让学生最终能够听懂英美本族人正常的口语化语言。
6 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单词的重音、句子的节奏和语调的知识与技能
英语的语言具有韵律的特征, 这也构成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和挑战, 因此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听力理解十分重要。比如, 句子的语调除了可以直接表达疑问、陈述和强调以外, 还可以表达更微妙的信息, 比如讽刺、亲切、爱慕、羞辱、引诱、赞扬等等, 学生不经过大量的接触和练习, 就很难确切地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
7 听说结合, 进行互动式教学
互动教学在听力理解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互动中, 我们常常涉及到进行协商、说明、参与交谈、交谈的轮换、话题的提出、维持和结束等等方面, 而口语听力理解中也常常涉及到这些方面, 所以听力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系列连续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听力良好的人也应该是一个能够做出良好反馈的人。因此,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进行互动模仿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8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要多教授学生英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行为习惯方面的知识
导致学生听力理解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对英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知识的缺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含,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没有充分的英美文化知识, 听力理解就很难跨越中英文化差异的障碍, 很难正确理解说话人语言背后的确切含义。
最后, 口语化英语的听力理解障碍是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因此, 教师单从某一方面入手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 从多方面入手,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口语化英语的特点及可能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的障碍,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解决这些障碍的对策和教学建议, 以期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语化英语,听力理解,对策
参考文献
[1]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to Language Pedagog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1.
[2]Littlewood.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3]Leo Jones.Ne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Beijing:HuaxiaPublishing House, 2010.
[4]张彩凤.影响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及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6.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口语化】推荐阅读:
口语考试口语对话05-11
简单口语对话口语练习12-04
情景口语:机场英语口语对话07-08
口语化语言特点论文05-10
英语口语商务交际英语口语12-25
小学英语口语化教学10-30
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11-14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12-06
实用口语之学会说地道英语口语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