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

2024-11-14

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共4篇)

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 篇1

现阶段, 随着各类新闻节目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对新闻节目要求的提高,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和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闻语言作为主持人向观众传递信息的主要介质, 对大众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而且主持人的主持形式直接影响了节目的风格, 各类节目的主持人在自己长期播音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播音风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 随着播音语言的口语化形式在各大电台和电视台采用,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当代新闻播音主持的口语化演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种新闻节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革,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到今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形式, 其节目的播放形式都在不断改版中适应当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在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过程中, 新闻传播的重心正在由“传播什么”向“如何传播”的角度发生变化, 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新时期传媒技术发展的影响, 新的新闻制作模式和传播技术, 使得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另一方面, 受众意识的变化也在推动着新闻节目制作和播音的变革,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 自由、民主、平等观念逐渐提升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形式的演变推动着新闻播音主持的形式变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主持人采取口语化的播音方式, 以一种更加亲近平和的语气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

当代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原先的规范庄重的播读转为随意轻松的口语化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新闻的播放往往会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 不利于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但是, 现阶段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用语正在向生活化和口语化方向转变, 比如, 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说话》的新闻节目报道中, 主持人大都是用北京当地的口语化语言讲述在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用节目精心加工之后的口语, 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的收视率也证明了口语化播音的成功。

二、新闻播音主持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地呈现

新闻播音的口语化倾向使得新闻的播报更加精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口语化新闻播音形式使得当下的新闻节目更加平民化, 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比如, 在很多本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可以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新闻播报, 巧妙地发挥地方方言的趣味性可以让听众察觉到方言的有趣之处, 对地方方言特色的放大, 可以加大与听众的精神交流, 增进感情。但是, 主持人在进行方言节目的主持时, 一定要把握趣味性使用的度, 不能过分增加趣味性而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 如果过分增加趣味性, 只会让方言节目走向低俗化, 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播音节目的公众形象。比如, 以现阶段大量的网络流行词为例, 很多词汇适合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还有很多词汇则不适用于新闻播报, 诸如“给力”、“蚁族”新闻主持人可以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而像是“屌丝”、“坑爹”、“神马都是浮云”等词汇则显然不能用在新闻播报中。

其次, 口语化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的生活性, 以其亲和力, 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然而主持人在追求贴近性的同时, 要注重对导向性的把握, 注重对形式和内容的导向性, 这主要表现在对题材、内容上的斟酌上, 不能为了满足部分人的不健康需求, 而选择不合时宜的播放内容和题材。像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小溪办事》等节目,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还尤其注意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新闻播报的口语化也因此显得更加自然。另外, 主持人不能为了追求片面高收视率, 忘记自身作为媒体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持人在利用口语播报新闻时, 一定要注重硬材料与软材料的巧妙结合, 所谓硬材料, 如城市管理、文明城市的创建等, 所谓的软材料就是运用口语的亲和力, 正确引导老百姓进行思考。事实证明, 主持人在进行口语化新闻节目的策划时, 加强创新性, 将会使新闻节目变成很好的宣传栏目, 才能提升方言节目的节目品位和影响力。

最后, 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不断地创新,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 摒弃常规思维, 提高口语化的播报水平。为此, 主持人要做好讲、说、演的创新。对于“讲”, 主持人不能单纯地进行照本宣科, 要在播报的过程中, 增加自己感情的流露, 并且在播报的结尾, 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听众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口语化节目的影响力。对于“说”, 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表现得轻松愉悦, 与听众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 让受众易于接受自己的播报风格。比如, 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节目, 主持人对于新闻的陈述都是以口语化、与观众交流的方式, 深受观众的喜爱。

结语:

现阶段, 我国的新闻节目的主持风格整体都在发生较大变化, 各大电台和电视台为了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 满足受众信息需要, 吸引受众, 不断改进自身的新闻主持和播报形式,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传统“播音腔”式的严肃的播报新闻形式越来越少, 口语化的播音主持方式深受观众喜爱, 在新闻信息的传达上显得更加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管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符号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2]宋瑜.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2)

[3]刘向辉.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资讯.2010 (36)

[4]许佳怡.试述播音主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人格魅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3)

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 篇2

一、当代新闻播音主持的口语化演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种新闻节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革, 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试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到今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形式, 其节目的播放形式都在不断改版中适应当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在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过程中, 新闻传播的重心正在由“传播什么”向“如何传播”的角度发生变化, 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新时期传媒技术发展的影响, 新的新闻制作模式和传播技术, 使得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另一方面, 受众意识的变化也在推动着新闻节目制作和播音的变革,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 自由、民主、平等观念逐渐提升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形式的演变推动着新闻播音主持的形式变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主持人采取口语化的播音方式, 以一种更加亲近平和的语气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

当代新闻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原先的规范庄重的播读转为随意轻松的口语化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新闻的播放往往会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 不利于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但是, 现阶段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用语正在向生活化和口语化方向转变, 比如, 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说话》的新闻节目报道中, 主持人大都是用北京当地的口语化语言讲述在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用精心加工之后的口语, 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更容易受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的收视率也证明了口语化播音的成功。

二、新闻播音主持口语化让新闻更精彩的体现

新闻播音的口语化倾向使得新闻的播报更加精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口语化新闻播音形式使得当下的新闻节目更加平民化, 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比如, 在很多本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可以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新闻播报, 巧妙地发挥地方方言的趣味性, 可以让听众察觉到方言的有趣之处, 对地方方言特色的放大, 可以加大与听众的精神交流, 增进感情。但是, 主持人在进行方言节目的主持时, 一定要把握趣味性使用, 不能过分增加趣味性而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 如果过分增加趣味性, 只会让方言节目走向低俗化, 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播音节目的公众形象。比如, 以现阶段大量的网络流行词为例, 很多词汇适合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还有很多词汇则不适用于新闻播报, 诸如“给力”、“蚁族”新闻主持人可以在新闻播报中使用, 而像“屌丝”、“坑爹”、“神马都是浮云”等词汇则显然不能用在新闻播报中。

其次, 口语化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的生活性, 以其亲和力, 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然而主持人在追求贴近性的同时, 要注重对导向性的把握, 注重对形式和内容的导向性, 这主要表现在对题材、内容的斟酌上, 不能为了满足部分人的不健康需求, 而选择不合时宜的播放内容和题材。像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小溪办事》等节目,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还尤其注意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新闻播报的口语化也因此显得更加自然。另外, 主持人不能为了追求片面的高收视率, 忘记自身作为媒体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持人在利用口语播报新闻时, 一定要注重硬材料与软材料的巧妙结合, 所谓硬材料, 就如城市管理、文明城市的创建等, 所谓的软材料就是运用口语的亲和力, 正确引导老百姓进行思考。事实证明, 主持人在进行口语化新闻节目的策划时, 加强创新性, 将会使新闻节目变成很好的宣传栏目, 才能提升方言节目的品位和影响力。

最后, 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不断地创新,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 摒弃常规思维, 提高口语化的播报水平。为此, 主持人要做好讲、说、演的创新。对于“讲”, 主持人不能单纯的进行照本宣科, 要在播报的过程中, 增加自己感情的流露, 并且在播报的结尾, 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听众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口语化节目的影响力。对于“说”, 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表现的轻松愉悦, 与听众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 让受众易于接受自己的播报风格。比如, 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节目, 主持人对于新闻的陈述都是以口语化、与观众交流的方式, 深受观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管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符号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2]宋瑜.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2)

[3]刘向辉.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资讯.2010 (36)

表演让口语交际教学更精彩 篇3

一、创设情境, 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口语交际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足够兴趣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自身情感出发, 让学生深入情境之中, 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学生才会产生足够的兴趣, 产生强烈的交际欲望。教师应摆正自身的位置,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地给予学生指引, 并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交际情境的创设, 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认知水平, 力求做到生动形象, 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引导学生参与交际情境的创设, 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情境创设可以是借助实物, 可以是生动的语言引领, 也可以是学生生活情景的模拟和再现……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良好的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之中, 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 进而实现口语交际从“教师要我说”到“我要说”、“我想说”的转变, 从根本上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实现口语交际质的飞跃。

如在教学《学会解释》这个口语交际时, 组织学生回想自己被误解的那一幕, 感受当时的心情, 用表演的形式再现当时情景。有位学生主动请缨, 他与同学演的是:一次, 阿姨带五岁的表弟到他家玩, 阿姨和妈妈在家聊天, 要他和表弟在外踢球。后来, 表弟一脚踢空了, 跌在地上, 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和阿姨都说是他欺负了表弟, 他苦苦解释, 后来阿姨询问表弟, 表弟说与他无关, 误会才消除, 现在想想还觉得委屈。由于是情景再现, 演得也非常精彩, 立刻引起了许多学生的情感共鸣, 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 于是都想一吐为快, 都很想来表演。由此情感体验为铺垫, 接下来的口语交际训练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畅通无阻了。

二、自主选择, 给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口语交际的教学更应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不推诿, 不避让, 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演出中来。事实证明, 凡是学生积极主动去做的事情, 效果都很好。

(一) 自主选择表演内容

每个口语交际训练都安排了几个训练内容, 有那么一些教师, 按部就班, 先从第一个训练内容开始, 直至最后。也许学生对第一个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并不多, 而对下一个内容兴趣却很浓, 此时的课堂就很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不妨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来交际, 来表演, 先把气氛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 再难的口语交际题目也卡不住跃跃欲试的学生。

(二) 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作, 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 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指定的任务, 因此, 合作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 合作伙伴往往是教师指定, 殊不知学生是否愿意, 是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人为地要求学生与谁合作, 会影响学生合作的激情, 降低合作的效果。因此, 我们教师不妨放手, 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表演的需要去选择, 这样既省心省事, 又坐享其成, 岂不一举两得!

(三) 自主选择拓展创新

语文即生活,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我们必须确立“大的口语交际观”, 要善于带领学生从狭窄的教材内容中走出来, 走向生活这个更广阔、更真实的舞台, 大胆想象、力求创新,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适度拓展。要求学生既要注重交际时双方的语言, 还需配合适当的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 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表演当中。这样的表演, 真实性强,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学生的表演难度低, 表演欲望也愈发显得浓烈, 口语交际的要求也得到了更好地贯彻, 学生的收获更是无法估量。

如在教学《学会拒绝》这个口语交际时, 要求学生对他人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表演给大家看。有一小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位学生受到高年级同学欺负, 请同桌帮他去报复, 结果遭到同桌的拒绝, 同桌态度亲切地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不能帮你, 我们应该告诉老师, 去批评教育他……”后来他们找到老师, 由老师妥善处理了这件事。他们的精彩表演, 既贴近生活, 又富有创意, 同时使其余学生也深刻认识到应该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 但要说明道理, 免伤和气, 寻求更好地解决方法。如此有新意的表演, 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提高了口语交际的学习效果, 还增强了学生的实际交际水平和能力。

三、表扬激励, 给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对于学生的精彩演出, 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 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表演的激情, 提高学生参与表演的兴趣。古人云:“数子十过, 不如赞子一功”, 由此可见表扬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表扬的面要广, 力求让每个参与表演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产生强大的动力。表扬的方法应注重实效, 形式也应该做到多样化。教师应努力寻找学生表演中的闪光点, 使用最合适的方式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真正进步。根据学生的表现, 可以采用及时的言语激励, 可以是和蔼可亲的动作和笑容, 可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小物品……笔者在口语教学中还设立了诸多奖项, 有:最佳表演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搭档奖、最佳创意奖等, 同时还设有鼓励奖和进步奖, 也可重复得奖。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的热情, 提高学生表演的质量。

如何让口语交际课更精彩 篇4

一、联系生活,再现情境法

上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手段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实践环节。这种情境创设法适合日常生活类的口语交际。下面这位老师就运用这种创设法再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三中《打电话》这一口语交际情境。

师:假如有同学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想打电话问问好朋友。下面我们分别请两名同学来扮演忘记作业的学生和他的好朋友。

蔡蔡:喂,你好,施施吗?我是你的好朋友蔡蔡。

施施:你好,蔡蔡。

蔡蔡: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可以告诉我吗?

施施: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朗读第8课;数学是做练习册第33页。

蔡蔡:我记下了。谢谢你!

施施:不客气。

蔡蔡:再见!

施施:再见!

师:谁来说说他们交流得怎么样?

生:他们打电话时很有礼貌。

师:是的,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打电话的任务。

“给同学或好朋友打电话”这个情境是该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实际生活,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再现使学生自然地发现口语交际无处不在。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一定会变得想说、爱说、敢说。

二、师生表演,创设情境法

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经历过语文书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和情境,为了增强口语交际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想说的欲望,教师可以跟学生合作,通过表演,模拟再现教科书中的情境。这种情境法适合类似《问路》这一类交往系列的口语交际。

老师在街道上焦急地走着,一名学生迎面走来。

师:(着急地)你好!小朋友,请问去体育中心怎么走?

生:(亲切地)阿姨,真是太巧了,我们学校八一小学就在体育中心旁。

师:(高兴地)哦,那太好了,我儿子正在体育中心进行足球决赛,我想去看看。你能告诉我怎么去吗?

生:阿姨,您从这往前走,看到我们学校后,再往前走约200米就到了。

师:明白了。谢谢你,小朋友!

生:不用谢,阿姨再见!

从“现场问路表演”的情境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教师已经从讲台上走下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人,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架起了“理解”的桥梁,如同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兄弟姐妹,既提高了学生“说”的欲望,又达到了“说”的高潮。这种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声音。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法

为了满足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需要,在面临难以通过表演创设情境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如,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时,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再现了口语交际情境。

(一)用多媒体展出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并进行标志图解。

(二)用多媒体出示观看要求:

1. 请注意看画面中有哪些交通标志。

2. 这些交通标志各表示什么?

3. 如果你看到认识的交通标志,请立即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热闹的马路实况。

这三个步骤看起来十分简单,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农村学生不常见交通标志,只能从相关资料中获取,渠道比较狭窄。因此,我创设了第一步的教学情境,旨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这个渠道,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交通标志,掌握基本的交通知识。第二步和第三步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习得知识,且进行有机拓展,打开信息通道,以直观的实例及有趣的操练,让学生明了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如此这般,学生很快就进入口语交际情境中,纷纷举手站起来说出自己看到的交通标志。课堂十分活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法

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当时、当地的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就是一种特别经济实用的方法。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再现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有关情境积累,借助想象,丰富交际情境,这个方法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我该怎么办》为例,“张亮和莫敏、蓝江在小区的草坪上踢足球。张亮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王阿姨家的玻璃窗,玻璃碎了。看到这种情景,莫敏、蓝江赶紧跑到张亮身边。莫敏说:“张亮,赶快去向王阿姨道歉吧!”蓝江说:“别管他,王阿姨又不知道是你打碎的。”张亮一会儿看看莫敏,一会儿看看蓝江,不知怎么办才好,急得头上直冒汗。“同学们,张亮该怎么办呢?”学生听了我生动形象的描述后,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立刻热闹起来,收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可见,口语交际课的成败与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有密切的联系。成功则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发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败,则教学效果不佳,令人遗憾。

参考文献

上一篇:拼音汉字与应用下一篇: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