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

2024-07-06

自由职业(共12篇)

自由职业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道德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异同点, 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从如何树立职业思想、激发职业理想及如何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指导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及教育发展现状, 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要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为使中职生能尽快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 各校相继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

笔者从事职教工作多年, 在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于职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1. 道德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何为道德?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又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项基本规范。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多种行业的劳动者, 而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其自身特点, 主要表现在: (1)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一定职业对社会承担的特殊责任相联系; (2) 行业职业道德是多年积淀的产物; (3) 行业职业道德是同一行业内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征, 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从业人员利益相一致。

2.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思想, 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的职业道德信念, 即对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原则和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与义务的真诚信奉。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也是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引导学生把新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实践, 在职业活动实践中, 矢志不渝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职业道德的人。

3.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普遍较差, 接触社会比较广泛, 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多, 与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同龄学生相比思想状况、心理状态较复杂。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学校, 教师的言行、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许多走出校门的学生与笔者畅谈学习生活的点滴, 他们常会评论哪个老师认真敬业、富于创新, 哪个老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那些富于创新、认真敬业的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甚至影响其一生。

二、树立职业思想、激发职业理想

1. 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 它是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 并具有向往的情感。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大小, 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对工作投入的多少和取得成绩的大小。

职业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1)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职业状况。为学生介绍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的情况, 帮助学生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收集职业资料。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心理特点和有关生理特点, 使其理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3)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探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懂得学习与未来所要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更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异,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 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合理地选择就业目标。 (4) 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职业需求和职业兴趣正视自身优缺点,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和职业。此外, 职业学校应帮助学生建立所学专业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之间的联系, 并由此形成学生的职业兴趣。

2. 锤炼职业能力、激发职业理想。

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 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每一个人, 职业能力的形成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职业学校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目标, 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生活, 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 增强科技意识,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不断挖掘潜力, 强化自身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锤炼这种职业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锤炼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过程中, 还应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 帮助学生确立近期职业目标、树立远期职业理想。

三、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1. 引导学生增强市场意识、关注就业动态。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 对劳动力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职校学生在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对求职就业形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要树立市场意识、信息意识, 利用就业服务机构、招聘洽谈会、职业指导部门、新闻媒体、电话、网络、亲朋好友等方式, 留心收集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群发展有关的信息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 根据就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

2.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生涯发展规划, 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职校学生应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内容翔实、措施具体、适合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 应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树立正确的择业指导思想, 注意个人的气质、人格及身体素质是否与所选职业或专业的需要相适应;应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了解自己, 对社会职业信息和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择业方向。

自由职业 篇2

今天,卡窗小编来为正在苦恼办理信用卡的自由职业者在支招,让您“马上”有卡。

攻略一:提供固定资产证明

如果您拥有固定资产,比如自己名下的房产、汽车,您可以携带房产证、行驶证复印件及个人身份证前往银行办理申请手续,这种情况申请信用卡是非常简单的,而且通过率往往也是很高的。

原因是每个银行都可以通过查询到您名下的固定资产。提醒一点:房产、车辆必须在您本人名下的,如果是在父母或者配偶名下,对于申请信用卡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攻略二:银行有存款很重要

如果您名下没有固定资产,但有银行的大额储蓄的话,您就可以携带存折和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和大堂经理沟通,索取申请表。

一般情况下,只要您有银行大额储蓄,申请本行的信用卡,都是很容易获得通过的。一旦申请下来一个银行的金卡或者白金卡,您就可以使用以卡办卡,再拿到其它银行的信用卡。

攻略三:提供银行流水证明

最后一种情况,如果您名下既无固定资产,也无大额储蓄,但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比如:对自由写稿人来说,每个月得到的稿酬;对网站站长来说,每个月广告商打过来的广告费;对于淘宝店主来说,每个月有淘宝店的销售收入。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到发生交易的银行调取银行流水证明,以此向银行提出申请。如果您的收入来源比较稳定,申请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自由职业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 职业指导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及教育发展现状,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要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为使中职生能尽快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各校相继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

笔者从事职教工作多年,在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于职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1.道德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何为道德?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项基本规范。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多种行业的劳动者,而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①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一定职业对社会承担的特殊责任相联系;②行业职业道德是多年积淀的产物;③行业职业道德是同一行业内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征,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④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从业人员利益相一致。

2.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思想,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的职业道德信念,即对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原则和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与义务的真诚信奉。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也是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引导学生把新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实践,在职业活动实践中,矢志不渝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职业道德的人。

3.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普遍较差,接触社会比较广泛,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多,与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同龄学生相比思想状况、心理状态较复杂。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学校,教师的言行、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许多走出校门的学生与笔者畅谈学习生活的点滴,他们常会评论哪个老师认真敬业、富于创新,哪个老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那些富于创新、认真敬业的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甚至影响其一生。

二、树立职业思想、激发职业理想

1.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是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对工作投入的多少和取得成绩的大小。

职业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引导和培养:①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职业状况。为学生介绍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的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收集职业资料。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心理特点和有关生理特点,使其理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③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探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懂得学习与未来所要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更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合理地选择就业目标。④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职业需求和职业兴趣正视自身优缺点,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和职业。此外,职业学校应帮助学生建立所学专业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形成学生的职业兴趣。

2.锤炼职业能力、激发职业理想。

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每一个人,职业能力的形成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职业学校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目标,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生活,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挖掘潜力,强化自身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锤炼这种职业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锤炼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还应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确立近期职业目标、树立远期职业理想。

三、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1.引导学生增强市场意识、关注就业动态。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对劳动力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职校学生在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对求职就业形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要树立市场意识、信息意识,利用就业服务机构、招聘洽谈会、职业指导部门、新闻媒体、电话、网络、亲朋好友等方式,留心收集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群发展有关的信息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根据就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

2.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职校学生应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内容翔实、措施具体、适合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 篇4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形象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重要。给你的老板、同事、客户留下干练的专业形象,是你成功的开始。成功的职业形象对自身有暗示作用。我们要生存、要立足,一个人的形象与礼仪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良好的品德。古人云:欲修身必先利其德。在家里要有家庭美德;在工作岗位我们要有职业道德;在公共场所,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要有公共道德。德是一个人的形象与礼仪的很好的体现。

第二、有学识。人们说形象好,礼仪得当,是不是有气质?有内涵?气质来自于什么,内涵来自于什么,外包装固然重要,然而,学识带来的底蕴,才是气质与内涵最根本的要素。人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穿着礼仪。这个礼仪看似外在“包装”,确是内涵的外延。试想一个人如果你道德卑微,不学无术的话,你不可能有高雅的举止,也不可能有优美的言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你的外在的举止,穿着打扮,接人待物,人们可以探询到,你内涵到底深厚到什么程度。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形象与礼仪在其德,在其识,在其表,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它各个方面及要素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职业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一项调查显示,形象直接影响到收入水平,那些更有形象魅力的人收入通常比一般同事要高14%。美国心理学家奥伯特·麦拉比安调查发现人的印象是这样分配的:55%取决于你的外表,包括服饰,个人面貌,体形,发色等;38%是如何自我表现,包括你的语气,语调,手势,站资,动作,坐姿等;只有7%才是你所讲的真正内容。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之为“30秒文化”的世界中,不论我们自己愿意与否,别人都会根据我们的衣着、说话方式、环境布置及对同事的影响来判断我们。

但是现在社会上,仍有很多人不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与礼仪,更有人认知错误,步入误区,认为礼仪形象是礼仪小姐的事,又或者身着职业装就是注重礼仪。对此,举两个例子说明:事例一,一所名气很大的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结果引出了转学风波。原来,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前脚离开,后脚就引起了一场家庭会议,“我们一定要转园!”妈妈、奶奶斩钉截铁。园长想不通了,别人抢着要求进园,这家却强烈要求退园,一问原因才知:“不能把宝贝交给这样的老师”———挨个家访的女老师穿着吊带背心,还是露脐装!事例二,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的秘书正在陪同外商参观,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谈吐赢得外商的好评,却意外地发现秘书小姐的丝袜破了个洞,很不雅观,最后使得合同签订泡汤。

两件事说明了什么?故事一说明:礼仪细节关系到为人处事的品质,任何行业的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打个比方说,上门和客户谈业务,有没有大大咧咧把公文包往客户桌上一甩的?有没有不顾及客户不见烟缸的书香环境而贸然递烟的?所以,转学风波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故事二的那位主角看上去就有点无辜了,她各方面都做的很好,但是破了的丝袜却暴露了问题,往往有些人地类似丝袜、领带、皮鞋这些小的细节不够重视,这些缺失的礼仪细节,都会让所倡导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大打折扣’。很多人把正规场合穿不穿正装当作衡量注不注重礼仪的一把尺子,这实际上是错误的。穿套装,袖长及手腕,裤长及鞋面,身长盖及臀部;衬衣领子高出外套一厘米,袖边长出外套一厘米;领带的标准长度是,领带尖对着皮带扣;女士裙装应过膝盖、皮鞋是船鞋、丝袜没有破损……这些,才是真正形象与礼仪的体现!

礼者养也,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仪,指具体表现的形式。职业礼仪主要体现在:职业形象、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三个方面。可见,一个人的职业形象与其是分不开的。

身为一个职场人,要表现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决胜于职场,就应该:

一,尊重为本。自尊第一,尊重他人。“礼仪者敬人也”,也就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比如在公共场合,接见重要人物时,手机应设为振动。拿取名片时要用双手去拿,拿到名片时可轻声念出对方的名字,以让对方确认无误等。

二,学会沟通。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对职业人而言,拥有礼仪知识以及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职业形象,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马斯洛理论:交际来自需要,与任何人打交道,要想办法满足需要。

三,礼仪规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一位现代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职业人员若缺少相关从业礼仪知识和能力,必定会经常感到尴尬、困惑、难堪与失落,进而会无缘携手成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懂得相关的职场礼仪规范,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商务交往的成功率。

作为一个职场人,在忙碌的职场中,还要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开心每一天、快乐在此时”。

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不只是一门技巧和艺术,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基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其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进而完善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而言的。“职业礼仪”,来源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各行业竞争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职业礼仪”定位于职业人员的基础技能,是每一位职业人员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的关系, 及职业礼仪对于职场人的重要意义。作为个职业人员应如何掌握职业形象和职业礼仪取胜职场。

自由职业人员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篇5

2.自由职业人员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统一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代为办理,在进行养老、医疗保险登记时,需提供本人的《劳动手册》及养老保险转移单。本人档案暂由区、县人才服务中心保管的自由职业人员,办理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手续的程序为: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经本人签字的工作经历证明,并附招退工手续的复印件,经区、县职业介绍所认定,为其建立劳动档案,核发《劳动手册》后,由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为其办理自由职业人员并老、医疗保险登记手续,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持有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发放《劳动手册》的自由职业人员,可凭《劳动手册》和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提供经本人签字的工作经历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劳动服务所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登记手续,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也可由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为其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代办缴费手续。原持有农工商系统发放《劳动千册》的自由职业人员,可到户籍所在他的区、县或街道(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调换本市统一的《劳动手册》后,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办理养老、医疗的缴费手续。

3.自由职业人员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的基数和比例原则上参照本市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的规定执行。缴费基数为700元,如果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高于缴费基数的,也可按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但不得超过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度为3015元。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比例为18%,医疗保险费的缴纳比例为7.5%,

自由职业人员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的基故原则上一年确定不变,可按月或按季缴纳。

4.自由职业人员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后,社会保险机构按本人缴纳基数的11%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帐户,记入缴费年限,并核发《养老保险缴费手册》和《医疗保险缴费手册》。自由职业人员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其本人1992年底以前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可以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记入个人养老保险帐户,作为确定退休条件和计算养老金的依据。自由职业人员缴费期间视同就业,不再领取失业救济金,并由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记入本人《劳动手册》。 个别自由职业人员要求从1993年起补缴养老保险费的,经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审核,当时其确实没有与任何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可允许其补缴,1993年1月至3月,补缴基数为660元,补缴比例为18%;记入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的比例为缴费基数的16%,194月及以后补缴基数和比例统一按当年本市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确定,记入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的比例为缴费基数的11%。

5.自由职业人员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终身不变,当本人就业情况发生变化时,个人养老保险帐户随同转移。原已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的职工从事自由职业后,个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累积计算。

6.自由职业人员个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只能用于养老,不能提前支取。

7.自由职业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经本人申请,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审核,社会保险机构批准,可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统一按本市企业办法计发。

心自由,行自由 篇6

高反我比车更严重

我和摄影师飞到西宁后,从曹家堡机场马不停蹄坐车赶往180公里外的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那里的青海湖房车酒店是我们取车的地方。西宁市区海拔2200多米,而二郎剑景区海拔也不过3000多米,我居然有高原反应,头晕脑胀呼吸急促。到了酒店后我直接冲进房间休息,第二天醒来感觉有所好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130公里外的鸟岛,我担心景逸X5和我一样有高原反应。坐上驾驶座启动车子,挂入1挡踩大点油起步,车子迅速往前冲,动力来得很快嘛。这得归功于景逸X5搭载的罗孚“卡瓦奇”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有了涡轮增压器,几乎感觉不到高原反应。只要转速超过2000rpm涡轮介入后,推背感很明显,从2000rpm到4000rpm几乎都保持着峰值扭矩的发放,即使超过5000rpm,动力衰减也不算明显,应付近1.5吨的车重,显得绰绰有余。也许是为了应付烂路或爬坡上坎的需要,1、2挡、特别是1挡的动力十分强劲,深踩油门车头前仰的动作很明显,3、4、5挡的表现就更舒适一些。

摄影师在后排昏昏欲睡

我驾驶景逸X5在109国道一路向西奔驰着,车窗外尽是绮丽的风光。忽见远方一片耀眼的白,是洁白的云还是皑皑白雪覆盖的雪山?车再驶向前,心头一阵狂喜,是雪山,在初秋季节看到壮丽的雪山,真是感觉大自然的神奇,在一片天地间创造着迥然不同的景色。走进这片天地,才真正感觉到天有多高,地有多广,山有多奇,阳光有多灿烂。

在良好的路况下,我特喜欢用5挡保持100-110km/h的速度巡航,发动机只有2500rpm,车内噪音也不算大,刚性十足的车架行走十分稳健。也许是我开得太平稳,也许是景逸X5的行走很舒服,摄影师居然在后排睡着了。

虽然景逸X5的车身尺寸并不算大,长宽高分别为4382mm×1835mm×1739mm,轴距却有2690mm,与同价位的SUV相比,这个尺寸已算大块头。因此它营造出的空间也十分宽阔,要知道摄影师是个1.8米的壮汉,他可是在后排翘着二郎腿打呼噜呢。我辛苦开车,他却与周公约会,太不公平了,我要“报仇”。收音机正在播放汪峰的《怒放的生命》,我故意把音量调大,“懒鬼”被吵醒了,我的心理稍稍平衡了一些。歌词真是应景,“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河水里撒欢并“报仇”

没错,景逸X5正在辽阔的青海湖环湖公路上“飞翔”,正穿行在无边的旷野。青海湖面积4456平方公里,比太湖大一倍多,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宝镜。

到了鸟岛风景区,站在岛上举目四望,平静的湖面上,鸟儿蜂拥而起,又蜂拥而落;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能看到活泼可爱的裸鲤鱼。宽阔的河床旁有条小溪,摄影师要我来回跑几圈拍涉水照片,我欣然同意并露出坏笑,真正“报仇”的时候到了。他准备就绪向我打手势,我故意加大油门往溪水里冲,溪水被四个高速旋转的车轮甩向两边,摄影师躲闪不及被“湿身”,我坐在车上哈哈大笑,此时不“报仇”非君子也!

内厢设计很实用

本来计划在这里拍些照片再走,但摄影师衣服湿了要呆在车里用暖风吹干衣服,于是我们便开着车向150公里外的另一个目标——沙岛景区进发。没多久,我们就拐上了315国道,路况也非常不错,我开着景逸X5时而快速飞驰体验它的高速性能,时而又放慢车速欣赏窗外的美景。

说实话,新车的空间实用性还是很出色的,车内有众多的储物空间,我和摄影师的手机钱包等物品就放在顺手可及的地方。它的尾箱也很大,有570L,如果放倒后排座椅,空间可达1840升,日常实用性非常好。

景逸X5的配置也很丰富,KESSY无钥匙进入系统、一键启动、电动天窗、皮质座椅、倒车影像等,这些中高端SUV才有的配置,都出现在新车上,性价比优势明显。特别是,新车还配备了同级别车少有的ESP稳定系统,至于ABS+EBD这些常规配置就更不在话下了。与此同时,景逸X5还标配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非常贴心。

造型设计英气逼人

到了沙岛景区,我们又找了一块空地停车拍照。沙岛位于青海湖东北部,南临青海湖,北依金银滩草原和原子城,西望青海湖鸟岛。沙岛满眼是连绵起伏的黄沙丘,有的上面寸草不生,有的上面生长着沙漠中耐旱的骆驼草。

得益于新车205mm的最小离地间隙,以及225/55 R17的大尺寸轮胎,应付沙地没什么难度。按摄影师的要求将车子停好后,我走下车来。此时,阳光散射着灿烂的光芒将景逸X5的线条凸显了出来。棱角分明的车头、大跨度曲面设计的车侧,以及线条清晰的车尾,让景逸X5英气逼人,特别是全新设计的横拉式镀铬前进气格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大的镀铬迎宾踏板,加上无门槛设计的车门,为上下车提供了便利。

在那遥远的地方

摄影师拍完照后,我们开着景逸X5离开了沙岛。车子在沙岛间的公路上行驶,让人有种要被沙漠吞噬的感觉。没多久,我们就来到“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这里遇见了卓玛姑娘,写下了几十年来一直传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也将金银滩草原的神奇和诱惑传遍了世界各地。

9月的金银滩,虽然看不到漫山遍野绿草如茵又如诗如画的最美风景,但秋风劲拂,风吹草动,牛羊成群,接天无穷尽,也能让人感到那种空旷、辽阔和壮美。有景逸X5陪伴我们的青海湖之旅快要结束了,但青海湖清的纯粹又清的心醉的环湖风光,以及景逸X5的驾乘表现,却如清澈的溪水般流淌在我们心中。这是一片纯净的土地,滋养了一片纯净的湖水,以及生活在这里的纯净的人们。

职业价值自由职业者研究 篇7

近年来,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职难问题突出,许多告别学校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在就职后三年内就选择离职,探究其离职原因,“企业倒闭”等非自发的原因所致离职率虽然不低,但是由于就职者本身原因所致离职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到年轻就职者离职原因的80%。调查其离职原因,大多数为“工作不适合自己”“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忙碌,休息日过少”等。大学教育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化”,大学毕业生同样面对“就职难”的困境,企业在招聘人员方面的政策侧重于有经验者优先,许多初出校园的学生面临重重困难,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降低,这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部分年轻人学校毕业后既不继续学业深造,也不走向社会竞聘工作,赋闲在家,成为待业青年,“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学校毕业后的待业青年以及频繁跳槽的青年求职者,很容易成为无固定职业的“自由职业者”。这个名词最初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指的是那些不愿意受到固定职业束缚,希望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实现理想的一类特殊人群。过去重点在于这类人员主要是由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可近几年来由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步尖锐,自由职业者的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寻找稳定工作难,不断以现在的工作为跳板寻求新职业;一部分学校毕业后无所事事,长期以短工为生混日子的“80后、90后”年轻人,在自由职业者中的比例逐步升高。这些青年求职者,相较其他年龄层人员,其成长背景特殊,职业需求多样化,但由于初入职场,其职业意识却相对薄弱,在某一职业上“从一而终”现象相对减少。尽管大多数毕业生均表示:希望可以做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不断发展自我,直至到达自己事业的“高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年轻员工的离职、流动率相对较高,自由职业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自由职业者的背后,职业意识的转变是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内阁总务厅2001年“15~23岁青少年职业观”调查显示:50%的人认为,“努力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20%的人认为“如果找不到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决不会勉强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职业观是影响青少年求职者职业选择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由职业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职业生涯刚刚起步,职业意识却相对薄弱,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更好地迎接职业危机带来的挑战,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无论在学校还是企业开展职业教育不容忽视。学校职业教育应作为一项基本教育,正确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职业观影响初入职场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在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内加入职业教育课程,指导员工职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员工离职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自由职业者”的形成。

二、自由职业者职业观

1. 自由职业者定义。

“自由职业者”是一个合成语,来自于英语“free”和德语“arbeiter”,德语“arbeiter”即为英语中“worker”。这个词语首次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2003年日本内阁府发表的《国民生活白书》中将“自由职业者”定义为:15~34岁年龄层(学生与家庭主妇除外),具备就职意愿,但无固定职业的劳动者。这些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的不稳定性,这与社会传统职业形态相抵触。由于这部分人群职业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不容忽视。首先,自由职业者长期从事不同职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而且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不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这样妨碍了劳动者职业经验的积累,影响年轻人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次,自由职业者的收入较具有稳定工作的职业人来说比较少,最终导致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受损。低收入引发低税收、低消费、低储蓄,从而影响社会整体财富的积累。最后,自由职业者由于收入相对较低,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情况不太好,继发引起社会养老诸多问题。第四,自由职业者始终处在不安定之中,由于收入的不稳定,青少年犯罪率逐步升高,引发社会动荡不安。自由职业者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年轻人的职业能力将停滞不前,社会处于不安状态中,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将随之降低。

2. 自由职业者职业观特点。

自由职业者逐年增多,探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外部与内部因素。目前经济发展低迷,企业用人制度倾向于引进有经验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职难导致自由职业者增多。再者,由于近年来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便利店、超市、快餐店数量激增,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打工者,这些打工者迅速填充到“自由职业者”这一群体中。除了上述两个客观原因外,就职者本身来讲,职业观、职业意识也是影响年轻人择业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导致自由职业者数量激增的内部原因。

自由职业者普遍认为“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则会选择辞职”,因此较正式员工通常流动性比较强,更加强调职业兴趣的重要性。当感到工作不适合时,不会勉强自己继续工作,因此,自由职业者短期内离职率比较高。

自由职业者在择业时比较看重收入的多少,工作地是否方便,而不重视工作能否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发挥,职业经验得到积累。由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临时员工,他们分布在饭店、超市、商场等不同地方,这些临时员工流动性很大,吸引他们离职的原因往往是收入。由于他们从事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往往不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尽管他们频繁跳槽,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并没有随着职历的增长而提高。

自由职业者就职意欲低下,认为“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生存”,因为大多数的自由职业者属于“80后、90后”,他们的父母有能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并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孩子,因此,尽管许多“80后、90后”已经成年,但在意识上仍然比较幼稚,没有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并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所以很多已经就职的“80后、90后”,依然依靠父母生活,“啃老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由职业者更加重视“自由”,出于对理想的追求而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希望可以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倾向于自由的安排工作时间,不愿意受到普通工作中规章制度的束缚。因此,对企业来讲,这部分人员常给人以“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负责任”的印象。

自由职业者的职业观具有其独特性,“不安定性”“不自立”“没有危机感”“任性”“没有干劲”是他们突出的特点,也常常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自由职业者已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教育界与产业界均呼吁:“应加强对年轻人职业教育,树立正确职业观,抑制自由职业者数量不断地增加。”

三、树立正确职业观,加强年轻人职业教育

自由职业者不断增多,社会环境与企业用人政策方面占有很大原因,社会各界对此关注也较多。比如,经济危机导致就职难,企业为了提高效益,倾向于有经验者优先,为了节约成本,临时雇用大量人员等等,都促使年轻人在择业时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另一方面,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时候,通常会接受职业指导,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大致的规划,就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有个基本明确的方向。计划经济年代,学校实行“工作分配制”,学生与工作实行“1对1”,但是随着分配制的崩解,学生面临自主择业,实行“用人方与求职者双向选择”,赋予学生足够自由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处于对未来的茫然状态,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十分重要,以“培养职业观”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也得到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

首先,从小学开始培育职业意识。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由学校步入社会,除了必备的职业能力外,职业观、职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就劳意欲,了解自我个性,锻炼职业选择的能力。将职业教育推进到学业生涯各个阶段,即在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设置系统职业教育课程,形式主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个别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就职体验。就职体验在日本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内实习,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前了解社会,从侧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从就职体验与课程来讲,有些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学生勤工俭学,课外打工来锻炼,但这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学生在时间上有紧迫感,而且二者常常不能兼顾,甚至为了打工而旷课,其结果仅是在经济上缓解了压力,学生职业意识并没有得到锻炼。因此,正规的职业教育课程非常必要,而且,职业体验的时间最好在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过短的话,学生根本无法体验真正的职业内涵。

另一方面,体验场所一企业的选择很重要。企业最关键的任务是盈利,如果过多地承担教学任务,将影响企业正常运行。但是,职场体验又必不可少,因此,必须保证职业实习场所的充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以后所要致力研究的就是如何使企业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职业教育培训的行列中。日本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双赢”政策,学校需要对学生履行职业教育的义务,企业也需要不断地吸纳新人才,因此,企业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直接在学生中选拔人才,在其毕业后定向招聘为本企业的新员工。2001年,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首次采用了这种方法,得到良好反响。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 篇8

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以来, 人们多关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血源性疾病传播, 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性传播疾病关注较少。有关资料表明, 医院职业暴露损伤中, 护理损伤率居首位, 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 因此, 应强化护理人员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 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 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不仅可避免遭受疾病侵袭, 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8年1~5月对本科护理人员的调查。

1.2 方法

1组不采用单手套针法, 使用第4代留置针, 操作不戴手套。2组采用单手套针法, 使用安全留置针, 操作戴手套。

2结果

能降低职业暴露。

3讨论

3.1 利器损伤防护

护理人员每日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 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各种污染的利器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 (HCV)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等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进行各项静脉穿刺时, 应尽量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并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很有必要。建立防止其损伤的制度, 例如可以制定一套缝合过程中缝针放置、传递、使用、用后回收的规范程序;进行防止其损伤的岗前培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恰当处理用后的各种利器等。在操作后, 应采用单手套针法, 禁止采用双手套针法, 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必须采用安全采血器和锐器收集箱, 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必须毁形处理;建议推广使用无针产品、安全注射器。皮肤黏膜一旦受伤, 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 用流动自来水冲洗, 然后用碘酒、乙醇消毒后包扎伤口。针刺伤者, 建议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 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 若确定被感染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 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并随访观察;对于高危护理工作者, 应注射相应疫苗, 做到早期预防。

3.2 化学消毒剂灭菌防护

不提倡甲醛消毒灭菌, 特殊情况下使用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 消毒后一定要去除残留的甲醛气体, 室内安装有过滤网的排气扇, 随时排放。注意开窗通风选用环氧乙烷灭菌 (12h可自动排放毒物) , 须有专用的房间消毒和排放毒物系统, 灭菌后的物品按规定放置一段时间;接触戊二醛时应戴手套, 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 尽量选用其他高效广谱对人体无害的消毒剂替代戊二醛;在臭氧照射期间尽量避免进入消毒区域, 定期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

3.3 药物废气的管理

医院应逐渐普及静脉药物配制中心, 由专门培训后的药剂师配药, 再由护理人员操作, 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避免了药物颗粒的损伤;内镜室同样必须使用气体交换设备, 以尽量减少所有工作人员与有害气体的接触。加强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 必要时戴防护眼罩, 熟练操作规程, 防止药液和雾粒逸出;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定期监测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严禁超标, 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提倡使用无排气管的输液瓶, 无条件者在排气过程中防止液体外溢;处理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纱布时应戴手套, 并放入特制袋内, 统一洗涤处理;孕期停止接触CD类药物;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 防止溅溢或外溢;注意通风, 减低空气中消毒剂的浓度, 减少呼吸道刺激;戴手套或涂护手霜, 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

3.4 放射防护

操作熟练, 减少曝光时间, 能减少放射损伤, 因为短时间内暴露于X线下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非常小;穿防护衣 (如铅衣等) 。

3.5 加强普及性预防

接触和清洗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时戴手套、帽子、眼罩及穿防护衣, 操作前后洗手等。

3.6 加强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大量流行病学证明, 护理人员手上细菌数量和种类远远超过其他人群, 若不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势必造成自己或他人感染。在接触具有传染性分泌物、血液、体液的患者时, 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认真洗手并进行手的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实验证明, 肥皂和流水洗手是一种最经济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艾滋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工作人员接触艾滋病患者时, 穿戴两双手套和手术衣, 戴防护眼罩和口罩, 脱去手套的双手以及接触患者血液的皮肤应立即清洗, 并进行消毒。所有污染物密封保存, 集中焚烧处理。对常见的传染病制订切实可行的临床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加强高危人群保护, 接种疫苗是防止生物性疾病传播最有效的预防办法。

3.7 注重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医院管理者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 对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 适当调整工作强度, 减轻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减轻心理紧张, 放松情绪, 在目前护理人员缺编的情况下, 采取科学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 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摘要:目的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及危害性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为减少这些危险及危害因素, 采取的相应的对策, 以对护理及健康人员的保护。方法调查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单手套针法, 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留置针, 成立配药中心, 戴手套操作, 勤洗手及加强心理护理, 能降低职业损伤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 从而减少职业暴露。

自由职业 篇9

自由常常被看作是人的一种类本质, 具有永恒的研究价值。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本自由”[1]。黑格尔强调:“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马克思则肯定:“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征。”[2]无数的思想家以精美的语言、众多的革命家以大无畏的行动充分地表达出对自由的热爱和忠诚。裴多菲高歌:“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上赫然高书“自由、平等、博爱”, 而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则高举着不灭的自由火炬。

但是, 与人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所具有的普遍性相反, 人们对自由观念的理解却常常是迥然各异的。“自由从来就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战场, 众多的定义在这里竞争和交锋, 自由的定义因而不断得以创造和再创造”[3]。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既是人类永不停息地延伸自由和实现自由的实践史, 又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探讨、分析、丰富、发展自由观念的理论史, 两者相互激荡、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人类自由观念和自由行动的发展史, 自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 以至于詹姆斯感叹:“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问题比这个自由的问题更值得研究。”[4]谢林则把自由称为“伟大的和最神秘的哲学问题”, 任何对自由的探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关于自由的众多理解中, 意志自由观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自由观, 对西方宗教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对此进行批判, 并由此阐发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

胡克指出, 意志自由论者由于对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的不同观点而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坚持世界 (社会、历史) 决定论, 认为只有人的意志和意识世界是自由的, 外在世界则完全为必然性所支配, 因此意志自由是人与其他事物本质区别所在, 是人的尊严所在。这种意志自由为人们营建一个超越必然性的道德世界打下基础。在道德世界中, 人是完全自由的、自主宰的, 因此只有道德世界是自由世界。第二类观点坚持世界 (社会、历史) 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 完全是人的意志自由的结果, 因此现实世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第三类观点认为世界 (社会、历史) 中的一切都是被决定了的, 包括人的意志自由, 因此人无论是否具有意志自由, 都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

胡克既反对将自由与现实世界分离的观点, 又反对否定决定论的自由观, 更反对将自由与责任、法律分离的理论。他对这三类自由概念展开了批判性的分析。

(一) 胡克指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情感、愿望和意志同样是人与其环境互动的产物。

它们不可能是仅仅满足于内部世界的一个封闭的体系, 而总是要指向外部世界, 对外部世界有所需求的。人的内外部世界不是分立的, 而是互惠的。因此那种禁欲主义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自由, 人类自由总是要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情感和意志, 只有能够在外部得到实现的意志, 才可能是自由的意志。这种实现, 往往是通过自由行动, 以及自由行动的后果来确定的。

但是外部世界并不是完全为了人的意志而创造出来的, 因此当人的意志自由要想在外部获得实现, 就必须遵守外部世界自身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只有这样, 才可能通过自身的行动, 消除行动的障碍, 在利用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使事物朝向有利于自己的目的的方向发展, 从而达到目的, 获得自由。

从这个角度讲, 胡克指出, “人类的自由是从自然规律结束的地方开始, 自由的领域是处于物理的必然性和规律的领域之外的”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人类的自由恰恰不是在自然规律结束的地方, 而是在自然规律存在的地方, 并且依赖自然规律的存在。因为人类自由就存在于对事物的“控制、引导和否定”中, “如果自由借以表现其本身的对象和事物没有内在的秩序使它们得到转变、利用和享用, 那么自由意志或自由心灵或自由人能起什么作用或完成什么事?如果没有机械作用, 所谓‘自由意志’和精神病人的谵妄和自大的狂想有什么区别呢?”[5]这种观点也是与经验事实不符的, “作为一个经验事实, 当无论谁的心灵或意志表明其选择时, 它并不是要为汹涌的混杂和混乱打开闸门, 而毋宁是要引进外加的秩序, 即有意义地决定和稳定事物的流动, 以便把它的力量潜藏起来, 供将来使用或享用”[5]。胡克进而指出, 这种理论是有害的, 因为它产生两个后果:二是认为现实物质世界里没有自由可言的, 这无疑为宿命论打开门窗;一是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只有那些背离自然规律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因此把自由行动看作是一种任性的非理性行动。

(二) 胡克指出, 人在内部世界中的意志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人的意志不仅不能自主支配人的行动和思想, 而且不能完全自主决定人的选择。

“现代科学表明, 人的意志不仅可以由暗示直接控制, 而且是以生理状态为转移的”[5]。我们意志的自由程度还受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信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意志不仅是不满足于内部, 而且总是外趋的, 而且它自身也无力阻挡外部力量的侵入, 因此它不可能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而是与外部世界连续的, 所以不可能存在纯粹的意志自由世界。

胡克进一步指出, 否定了人的意志的完全自由性, 并不意味着必须承认世界 (社会、历史) 的完全必然性, 也并不意味着道德、法律和宗教就失去合法性基础。因为大量的经验事实证明,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 而且可以改造世界 (社会、历史) , 从而能够有效地参与决定世界 (社会、历史) 的进程的设计和安排。如果说世界 (社会、历史) 是具有完全的必然性的, 那么这只有同时承认人的意志自由也具有完全的必然性, 才能避免两难。这不仅与科学事实悖离, 而且会决定性地断送道德、法律和宗教的合法性基础。因为如果人的意志自由是必然的, 为人以外的力量所决定的, 那么人就不应该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承担宗教、道德和法律上的任何责任和义务。既然行动与自我无关, 那么责任和惩罚就无从谈起, 这样就会混淆责任和惩罚的理论。

但是, 在一个既肯定意志具有一定的自由但不具有完全自由性, 又肯定世界 (社会、历史)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不具有完全必然性的理论中, 这些困难就不会发生。换言之, 无论人还是世界 (社会、历史) 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完成了的单一系统, 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成长着的多元趋势。在胡克看来, 只有在这样的理论构架中, 人的意志自由才可能结出自由行动的果来。人的尊严才不仅以其抽象的意志自由, 而且以其现实的自由行动来达到实现。只有在这样的理论构架中, 宗教、道德和法律才能正当地施加于人身上, 因为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自由选择的能力, 而且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

可是, 胡克同时还指出, 传统的意志自由的争论不是有益于我们去寻找和发现这个将意志自由和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连接起来的纽结点, 从而拓展人类自由的空间, 而往往将我们导向一种不可操作、不可观察到的、神秘化的方向。

为此, 胡克对传统意志自由的观念作了发生学的考察, 他发现意志自由的观念有两个来源:一方面, 由于外在行动屡屡受挫, 因此人的自由是否存在就成为问题, 而人的尊严系之于人的自由的存在, 因此为了捍卫人的尊严, 在外在自由不可得的情况下, 退而求其次, 证明人具有内在自由, 即人具有意志自由。另一方面, 为了让行动者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 为了证明针对行为者的行动所做出的道德和法律上的表扬或惩罚是正当的, 就必须证明人有意志自由。

对此, 胡克指出, 我们把惩罚和表扬与其建立在对责任的偶然猜测的基础上, 不如建立在清楚界定的社会后果上, 这样会更易于执行。人的意志究竟是否自由, 这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 但是社会后果则是有目共睹的, 可以获得共识的。只要一种社会后果是其行动的结果, 那么我们就要求他对此负责任, 无论他是否有意志自由。因此从操作的角度讲, 意志自由的引入不是把问题变得更简单, 而是更复杂。

基督徒引进意志自由, 是为了证明人犯错的根源在于人所拥有的意志自由, 所以要求人自担责任。但是胡克指出, 这种愿望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如果意志是自由的, 那么它既可以做恶, 又可以为善, 至于它是为恶还是为善, 这依靠意志自由是不能解决的, 其原因应该在别的地方, 因此意志自由并不是最终的, 还应该存在更为根本的、另外的自由。同样, 康德也认为自由意志能够为人类制订自由的法, 这些法成为道德的原则也是令人怀疑的, 因为显然自由意志并不能证明它所立出来的法律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而如果说把人的行为的过错归咎为意志自由, 那么在原罪的名下, 人们实际上就可以同等的作为一个类来承担抽象责任和惩罚, 而无需为其个体行为承担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了, 因此只有整体共同受罚, 而不能区别对待。这样就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意志自由不是成为道德和法律合法性的根据, 而成为消解道德和法律的工具。

(三) 胡克指出, 意志自由的观念也是多余的、无意义的。

形而上学的意志自由的问题与是否存在一个比起别的替代物更好的自由社会、哪些自由值得提倡等问题毫无干系, 因为从哲学经验上看, 那些在意志自由的问题上持相同意见的人们在后面的问题上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而在后面的问题上持相同意见的人们可以在意志自由的问题上观点相反。从逻辑上讲, 我们也不能从意志自由的形而上学问题上演绎出关于人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自由社会、如何实现自由的合理结论, 因此对意志自由的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保持、拓展和实现自由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 胡克指出:“所谓的人类自由的‘问题’, 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 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 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 或者换言之, 是人和我们据以阅读人的心灵、人的行为是否自由的问题。”[5]意志自由的问题取决于心灵自由或行动自由的问题。就其自身而言, 它不过强调指出:自由的行动必须是不受他人意志而只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自愿的行动。至于如何实现意志自由, 则取决于如何实现和扩大心灵自由或行动自由。

摘要: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 成为人们热烈探讨的对象。意志自由论作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自由观, 在人类历史中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通过对意志自由论的批判, 揭示出人类自由的问题, 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 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 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 是人类行动是否自由的问题, 从而将自由的探讨从一种缠绵于内在心理特质的无休止的争论中解放出来, 引入到广阔、可检验的、可操作的外在行动上来, 从而丰富我们对于自由观的认识。

关键词:胡克自由,意志自由观,批判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

[3][美]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美国自由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序11.

[4]弗洛姆.论自由[J].文摘, 1986, (2) .

自由职业 篇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在南京、合肥、武汉等地开始, 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史。1996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则进一步规定了高等教育的法律的地位, 所以在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大背景下, 我们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大的跨越, 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 它们与高等普通教育进行比肩相应的理念和定位。那么基于高职技术教育特色的“六维一体”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则进一步加速了基于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特色职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究。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

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 消除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的标准, 根据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特征, 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改经验, 以全新的教育的观念作为精神指导, 同时以劳动市场作为导向, 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其真正的核心, 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同时把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作为课程当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的标准, 这样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一门课当作评价考核的标准,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并使其能够具备普遍的应用和相应的推广价值。

三、基于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特色的职业指导

(一) 提高学生面对未来的困难心理承受力

这里所提到的心理素质的侧重点不仅仅是学生对今后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可以帮助其在职业困难中能够获得更好地面对困难、提高自我调整的能力。大学生走出社会, 就需要面对职场上的所有困难, 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不但需要提高个人的技术, 尤其是高职技术人员, 由于缺少经验, 工作岗位就需要从底层员工做起, 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能够接受这一点, 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自尊心所致。

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 并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从而导致许久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就是没有很好地认清自己的能力, 手高眼低, 从而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二) 增加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

我们知道在社会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就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把困难和挑战抛之脑后, 如果一旦从事一份职业, 就需要根据自己当初的目标, 开展自己的工作。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的时候, 更重要的强调要强化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特色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因为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是高职生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必要条件, 只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 才能将企业生死与自身的规划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 才能让企业的员工团结在一起, 克服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

因此, 加强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 对高职生快速适应未来职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职业不仅要求高职生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 还强调高职生要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 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具备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 认同企业的文化, 将企业文化的精髓当作是自己工作的指南针。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感培养, 并构建一个成才的机制, 加强高职技术人员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对于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和成才机制等所需的实用知技能进行重点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帮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学有所成, 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针对一些认为自己具备自主创业的学生, 则扶持他们进行创办各类经济实体, 并跟踪辅导, 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适应性强和个性特长鲜明的高素质人才, 优化社会人才结构。

四、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考核

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考核实际上是高职院校针对学生课程进行的训练, 它主要是针对平时能力的训练和课程综合性的训练, 学生职能力的提高, 职业知识体系的构成却不是一蹴而就, 所以需要循序渐进, 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因此, 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也同样如此, 职业能力不仅仅是职业技术的提高, 而且需要职业价值取向、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构成, 所以职业能力的提高, 还需要进行其它素质的提高。

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的训练环环相扣, 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 所以需要进行经常性鼓励和鞭策。另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其主观表现和能力证据 (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参加社会工作或者企业职业活动经历) , 对于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同样需要科学的规范和经常性的锻炼。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并不是单独的个体, 而是高职特色职业指导当中的组成部分, 它是高职课程成绩考核当中的一部分。

强化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特色职业指导课程, 能够让高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 反思职业, 定位职业, 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认知、职业情感, 养成职业认同, 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以更优异的状态投入工作。

五、结论

就业和自己创造的岗位能力与自身的素要有密切的联系, 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 加强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培养, 才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 对于现代高职技术专项学生来说, 在今后的择业和创业的过程中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只有迎合现代人才的模式和现代的人才观, 才能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 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使自己成为一个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 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以挑战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

摘要: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观念, 消除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 根椐职业教育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我们借鉴国内外教改的发展经验, 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指导, 这样可以以劳动市场作为导向, 突出心理素质的培养, 探讨强化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的特色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关键词: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毛俊生.藤球材料[M].2011, (12) .

[2]王霆, 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2011.

[3]李强.我国优秀藤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影响[J].2011.

[4]朱继光, 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 2011.

[5]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 2011.

[6]张高辉, 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

[7]柳云飞, 周晓丽, 张素红.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全球视角下的教育与就业关系初步分析[A].前沿, 2010.

自由之魂,自由精神 篇11

2008年,我和严冬冬在珠峰聊起下半年的登山计划。我们先是提起计划中的雪宝顶西壁和博格达,后来冬冬提到幺妹。我对他提出的幺妹峰计划很不在意,与我们所具备的能力相差太大,极不符合实际。他当时正在翻译《极限登山》,受之影响甚大。他说,“确定了幺妹峰就得去,并且要以登顶的心态去,要是一开始就没有登顶愿望那就不可能登顶!”我们给自己的组合起了个名字——“自由之魂(THE FREE SPlRITS)”。

终点亦是起点

2009年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汇集了国内众多民间优秀攀登者,四支队伍尝试幺妹峰的攀登,而且无一例外都选择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蜀山探险彭晓龙单人Solo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最终在5800米因落石受伤下撤,山瑞幺妹峰登山队因队员郑朝晖身体原因最终登达5000米;由孙斌和罗彪,迪利夏提,李宗立组成的队伍攀登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他们止步于6000米的西南山脊难点——这个难点是冰川退化形成的悬冰川,很难攀登,更无法设立保护站。

严冬冬和周鹏在2009年幺妹峰攀登季节结束之际完成中央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登顶,这是首次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队伍开辟的新路线。路线命名为“自由之魂”(M4/A13+/VI,1000米,The Free Splrits),这也是严冬冬和周鹏这个攀登搭档组合的名字。自由之魂,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字眼,同时也是一个极易产生歧义的字眼。

2004年底,思念登山队沿南壁直上转东南山脊登顶幺妹峰,开启中国攀登者对技术攀登的认识,但也不免对这次攀登采用的喜马拉雅式围攻表示遗憾。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登顶四姑娘山幺妹峰,成为近年来中国攀登者的一个夙愿——2006年10月初,孙斌一陈绍立组合首次尝试,继而在2008年底掀起第一轮幺妹峰攀登热潮——崇尚自由的人群正试图在幺妹峰的岩冰雪地形上描绘出一条人世间最优雅的线条,当沧桑的岩壁遭逢崭新的视野,我们不禁憧憬着新生代的降临。俨然幺妹峰的技术等级已经成为一个指标,以公平、自主和快速原则攀登路线比起一场关于数字的竞赛显得更为重要。先后三次攀登过幺妹峰的孙斌告诉我,虽然第三次距离顶峰仅有百多米未能登顶,但是在整个攀登过程中体验到这是一次完美的攀登活动——从计划准备和实施的过程很让他享受。

同样,严冬冬和周鹏所发出的“尽最大可能自由”的呐喊也跃升为80后登山者的最强音。这对胆大妄为的组合似乎乐于想前人所不敢想,挑战着那些曾被视为畏途的路线,颠覆了曾被视为金科玉律的教条,他们关于自身努力过程的叙述令我们眼界豁然开朗。他们是新生代登山者,仿佛横空出世,将这个游戏提升至更高境界,更狂野的竞技场——自由之魂路线必然成为里程碑式的成绩。

四姑娘山幺妹峰已呈现出足够多可供挑战的地形。2009年10月底,俄罗斯登山者尝试了三条路线,最终四人开辟西北拱壁直上新路线。审视他们磕线的痛苦绝望,毕竟不过是Mick Fowler和Paul Ramsden在七年前冲击梦幻之路(InsideLine,W16)时的心情再现。幺妹峰的东北壁和西南壁随时等待攀登者的挑战。

自由之魂路线为我们展现了攀登风格是这项运动最重要的品质——最理想的境界是自由攀登方式,不择手段征服一条路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按理说这想法应该很容易就被攀登自然岩壁的人群接受。但实际上公众对攀登观念(其中包括许多登山家)几乎没变——当我把严冬冬和周鹏的新路线消息发给《Alpinist》和《Climbing》杂志的编辑,他们不断询问中国攀登者对阿式攀登的认识,他们看到了中国攀登者风格上的变化和80后新生代的崛起等等。

归根结底,攀登的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精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人类伟大的自由精神是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如同地球上的江河溪流,终将汇入那浩淼无际的大海。

让职业管理成就稳定职业人生 篇12

那么, 教师在多变的职业生涯里, 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怎样才能在合适的位置上, 维持自身职业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呢?我认为, 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之外,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管理知识与技术。尤其是已经放弃公职、让自己成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的教师们, 更应该具备一点职业化管理的思想, 运用科学的职业行为, 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负责。

我认为, 教师的职业化管理思想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必须具备市场化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完全变革, 从企业到机关单位, 从商品到资源, 都实现了从宏观调控到市场调节的巨大转变,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 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资源, 也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完全走向市场。民办学校就是这么一种实现了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型体制形式, “市场导向”的性质决定其管理必然要引入市场理念和相应的市场机制, 竞争、优胜劣汰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在这种氛围中工作的教师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与价值, 首先正视自己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后被雇佣的地位, 改变过去对传统人事制度下由政府和单位“养”着的强烈的依赖性。

二、树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的态度

著名的管理学家雷蒙德·A·诺伊认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多变, 任何组织的内部结构、业务范围、人力资源结构都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无法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安全保证。”他的易变性职业生涯理论表明:“现代人的工作目标与传统的职业生涯目标只是定位在加薪、晋升不同, 现代人更注重心理成就感的满足, 渴望在工作中获得乐趣。这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员工自己掌握和控制自己的职业发展。”教师职业也是如此。易变性职业生涯理论要求、也认为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主动采取一些职业生涯管理的行为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以提高自己终身雇佣的可能性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职业成就感。

三、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 增强职业敏感性

职业敏感性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因素, 它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和职业认同感三个方面。注意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状况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规划, 增强职业危机意识, 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终身雇佣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必须从本职岗位做起, 有良好的基础才能有发展的可能。比如教师职业, 我们可以以对待份内与份外工作的不同态度来诊断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职业认同度和危机度。我曾看过一个优秀企业以“三个凡是”来建设行业作风, 借鉴、演绎成如下内容:

第一, 凡是自己份内的事, 属于本职工作, 提倡“坚决”, 即不折不扣地做好;第二, 凡是家长或部门额外要求的事, 介乎于份内与份外之间, 提倡“尽力”, 即想方设法做好;第三, 凡是家长或部门没有特别要求、又不属于自己份内、但对学校和学生发展有利的事, 介于可做可不做之间, 提倡“主动”, 即你自己心甘情愿去做就好。

从职业管理的角度看三个“凡是”, 其实是三个不同的职业发展层次:做到第一层,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是为人处事的底限与根本;做到第二层, 能适应变化、面对竞争, 更具生存力与竞争力;做到第三层, 已将工作与自己融为一体, 具有最广阔的职业前景, 是最受欢迎的职业者, 此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职业满足感。

上一篇:议写作下一篇:开拓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