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2024-09-28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通用8篇)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角度从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尝试

现代中学生, 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一般由祖父母承担, 由于过分溺爱或方法不当, 导致孩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文明礼貌注重不够;同学间一有摩擦, 就会出语伤人;说谎情况厉害, 作业不完成或是抄袭作业;不讲诚信, 关系不融洽;集体荣誉感缺失, 经常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孩子缺乏是非观念;以个人为中心, 我行我素等等。这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班级德育教育如何采取稳中求进、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方针, 把学生放在时代的背景下,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在亲身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做为班主任, 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保持心灵上的沟通, 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开展德育工作, 要有足够的耐心, 同时要负出大量的心血, 保持积极的心态, 创设既科学又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1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

1.1 学习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就是培养习惯。”比如在实际教学中, 每堂课之前都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 课上提醒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 下课前布置作业, 课后及时复习等。长时间的监督和引导, 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所任班级学习的气氛很浓, 而且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都有显著的提高。

1.2 行为习惯的养成

孔子曰:“性相近, 习相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旦形成, 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除平时注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引导外, 班主任应精心设计班会,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 学生就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各抒已见。在讨论过程中, 班主任适当点拔, 不时设置一些障碍, 让学生明辨是非, 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加快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 班主任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班会课、心理健康讲座等, 普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为目标, 让学生成为“学习自信、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交往自尊、人格自主”的现代健康人。

2.1 立志方面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 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 耐挫能力低, 怕苦, 怕累, 同时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班主任可以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懂得确立奋斗目标是成功的基础, 激励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 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 学习一些达到目标的方法, 并通过榜样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我激励水平, 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2 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初中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心理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初一学生正从异性疏远期向异性亲近期发展, 有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欲望, 希望异性同学注意自己、喜欢自己。少男少女之间互相欣赏, 互相吸引, 这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但这一阶段, 他们由于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等原因, 对社会、情感、伦理、人生真正的涵义还理解不深, 如果不好好的把握自己, 发展自己, 容易影响学习, 给精神造成很大压力, 一不小心会造成终生遗憾。应用生动的事例引发学生共鸣, 让学生讨论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否正当, 只要正当的、健康的, 要大胆支持、鼓励, 让学生体会男女同学间应该互相帮助, 互相体谅, 从而建立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2.3 与父母沟通的辅导

初中的学生, 随着身心变化, 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 不听从父母, 甚至顶嘴吵架, 于是出现代沟, 失去亲情。我在班会课上播放了一段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 之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 周一让学生在班会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第一次做, 但突破了自我, 收获了亲情, 学会了沟通。

3 全面开展礼仪教育

注重文明礼貌, 善待他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无宁。”开展礼仪教育, 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可邀请校内或校外的专家给学生做礼仪识知讲座, 让学生明确礼仪的含义, 积累充分的礼仪知识。同时还要在班内开展日常的文明用语活动, 每天由老师给礼仪标兵加分。对讲粗话、脏话的同学扣分和及时地引导指正。进步较大的同学, 要及时肯定表扬。问题较多的同学, 班主任要不厌其烦地寻找应对之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一些礼仪典范和其谈心交流, 让其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班主任尤其要注重场合和语气, 应当是既严肃又真挚, 千万不要语言生硬, 或是大吵大闹。经过督促, 班级呈现出文明友爱的班风班貌。

4 重视诚信教育

诚信, 即诚实守信, 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说谎、抄袭同学作业, 考试舞弊、偷偷去网吧。这一切让人非常心痛, 学校的诚信教育任重道远。如布置以诚信为主题的教室环境 (板报、墙报、诚信宣传栏) 等, 对学生进行氛围熏陶, 让学生每天能随时见到诚信的知识图片, 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 学生自然将诚信二字融入自己的血液。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诚信的演讲赛和辩论赛等主题班会活动, 谈论守信的重要性, 失信的危害性。凭空的说教不如让学生行动起来, 自己在活动与实践中, 去感悟、理解, 真正地做到诚实守信。

5 注重集体主义教育

《中学德育大纲》要求, 初中主要是:进行尊重、关心他人, 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缺少与其他的人、群体、同龄孩子间交往和合作的机会, 有的甚至会产生个性、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应实施集体意识、观念的教育, 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使其学会关心他人, 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学会与他人共处, 学会合作, 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讲述故事——《三条腿的凳子》:一个凳子至少有三条腿, 才能形成一个平面, 才能稳定, 缺一条腿也站不稳。比用呆板的口号 (遵守纪律、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等, 启发性要好得多, 更利于学生接受。

经过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任班级呈现了团结互助、健康向上、诚实守信、爱学习、爱集体的良好班风学风。总之, 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班主任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开展。班主任对待学生应充满爱心, 保持足够的耐心, 能够将心比心, 对德育充满信心, 坚持与时俱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科学严谨的指导思想, 不断探索创新, 就能开辟出一条方法简单易行, 效果事半功倍的德育新路。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2

金顺利 东二营中小 2013.4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可这“最小的官”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都得管到位。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这些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和复杂。以下是我走上教育岗位五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分享。

一、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改变现状,首先,我尝试着从与学生拉家常开始,与他们进行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搭建起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然后我充分利用学校的三项竞赛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时,我对学生再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宽容并尊重学生,不吝啬自己的微笑。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活动,把微笑带进学生的日记,耐心地倾听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语。渐渐地,我的苦心显出了成效。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

二、学习中渗透德育

在学习方面,我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在本班开展了全员参加的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现在的学生惰性比较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性的奖励方式,比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有动力才有成绩。我班一直保持着“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

三、用爱心转化后进生,提高思想觉悟

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以前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常因为懒惰而不做作业。跟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把作业补上,但到第二天检查却还是拿不出作业来。老师费尽心机,可就是拿他没办法。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之后,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天的一项作业时,我就及时表扬了他,并进行了奖励。像这样,我每发现他的一点点地进步就对他进行鼓励。慢慢地,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他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了。通过那次转化工作,让我明白,教育学生不仅需要一颗宽容的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四、班委会的积极引领作用

当然,班级的管理要搞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为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主要的活动是学生之间的活动,主要的关系也是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想真正搞好一个班级的建设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这方面,班干部有着特殊的优势,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大力培养班干部,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项工作做好了,班级的各项工作就自然地好开展了。班主任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培养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我经常对班干部说:能担任班干部不是因为你学习好,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守纪,主要是因为你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大家才选你的。为了锻炼并提高班干部的能力,在学期初,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帮他们做好分工。还将班费交给班委会管理,放心地让他们合理使用,大胆工作。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五、与科任老师共同协作,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许多科任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上,由于缺乏交流,往往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学生,造成对部分学生的偏见。甚至,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在平时工作中就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六、主动与家长沟通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篇3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重要性;贯穿

在班级管理上,有的老师花费了不少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反遭到学生的反感,引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这些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许多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却仅仅是集中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上,而忽视了德育应贯穿在班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中。他们往往只对发生在学生中的大问题予以重视,而对小事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成为个别学生身上原有的自私、消极、冷漠等缺点得以存活的土壤,使得班级管理变得困难重重。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利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进行德育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利用课程资源,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始终把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质。比如,学到描绘祖国秀美山川的课文时,我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学到描写人物的高贵品质的故事时,就用他们的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学到有警示作用的文章时,引导学生明白:此乃前车之鉴,切莫重蹈覆辙……总之,在我的课堂上,德育像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始终“润物细无声”,日子久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教学《三个儿子》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通过学习讨论,学生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最后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请他们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孝敬父母,鼓励他们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第二周的班队课上,学生兴奋地汇报了自己这一周为父母做的事,家长的称赞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二、巧妙运用各种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还比较粗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行为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无论这些行为小到什么程度,我都会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有的喜欢向同学讨要东西吃,有的学生不经别人同意就动用他人的东西,有的学生悄悄将垃圾扔到别人座位下,有的学生碰倒别人的东西却假装不知道,还有的喜欢说脏话等等。当然,在处理这些小事时要特别注意方法。有时直接指出;有时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大家都进行教育;有时通过树立模范来提示做得不好的同学;有时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总之,既要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不要伤及他们的自尊。

这学期开学那段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学生乱扔的垃圾。每当我发现地上有垃圾时,总是默默地走上前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有的学生看见了,也跟着来捡。我马上在班上表扬这些学生,感谢他们为教室的整洁做出了贡献。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我正在给一个学生讲作业,突然听到有个学生在嚷:“谁把纸扔我这里?快给我捡了!”周围的学生忙分辩说:“不是我扔的!”我抬头寻声望去,看到后面的小阳,一个箭步冲上去,弯腰拾起垃圾,转身放进垃圾桶里,然后睁大双眼,继续寻找地上的垃圾。我问小阳:“你捡的垃圾是你扔的吗?”他摇摇头。我在班上表扬了小阳,还把这件事写在了班级日记里。从那以后,一到课间休息,学生就在教室里展开了“抢”垃圾行动。我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到现在,学生养成了看见垃圾就捡起来的习惯,教室里一整天都干干净净的,纸屑的踪迹难以寻觅,使人神清气爽。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关系很融洽,课堂民主,气氛活跃。曾听过我课的片区许艳督学说:“做李老师的学生真幸福!”但是该严格的时候我绝不允许他们放纵。课堂上可以随意提问,但却不能搞小动作,作业一般不能拖欠,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时必须遵守纪律……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该做的事就一定要努力做好。当然,在严格要求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理解,学生毕竟是学生,爱玩、爱闹,会蹦、会跳,缺乏控制力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上课时的一句话、一次作业没有完成或相互之间的小打小闹,本是小事,但严厉地批评,或是重罚,或是通知家长,这样一些小失误就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厌学情绪或家长的一些不好看法等。这些做法都是因为对学生缺乏感情,只是片面强调班规、校纪的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实不可取。

四、用好书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因此,阅读在德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就是让学生从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中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他们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由、健康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因此,我常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读书的主题活动,如好书推荐会、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写读后感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举多得,难怪大文豪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学生在阅读中,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得到熏陶。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与德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我们做好了德育,使学生有一颗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班级的管理工作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也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我们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班级管理者。

参考文献:

[1]赵丽霞,李娅利.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班级德育教育[J].祖国:建设版,2014(6).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4

一、师生冲突中的创新管理———让学生参与问题协调

师生冲突的案例在今日校园已经屡见不鲜了, 观察身边的一些班主任, 处理这类问题往往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为了顾及老师脸面, 常常压制学生。不是让学生写检查, 就是请家长, 最终问题并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当然, 学生犯错后写检查或者请家长协助, 对教育该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如果只是依赖这种方法, 往往可能将犯错的学生推向教育的对立面, 给今后的班级管理带来更大困难。

在我的班级里, 一名女生上课不记笔记, 经老师提醒多次后仍然我行我素, 老师发怒, 喝令该生站起, 责问其不记笔记的缘由, 学生反驳已记入脑中, 老师气急, 责令其站到教室外, 学生不依, 于是双方发生拉扯, 教师无奈便对全班同学说, 除非今天向我道歉, 否则有她无我, 有我无她, 然后愤然地离开了教室……

事情发生后, 我并没有急于批评学生, 让学生向老师道歉。而是经过充分的调查了解, 考虑到冲突的学生性格倔强, 加上老师的做法也有一些不妥之处, 因此决定请几名班级干部和该学生的伙伴参与处理此事, 而我只是旁听者。学生们通过与她耐心的沟通与对等交流, 该生认错态度很好, 最后主动向老师诚恳道歉, 老师也认识到自己处理这一事件的不足之处。这起师生冲突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通过这次事件的启发, 我在班级管理中, 经常尝试让学生来处理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而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社团活动中的创新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几年校园社团活动如火如荼, 但是有些活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今年高一军训期间, 学校组织了军旅歌曲大联欢。 这些革命时代的歌曲在调动学生爱国情感, 体验军旅生活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由于学生缺乏当年那个“黄金时代” 的生活体验, 在活动过程中不免有些冷场。当主持人宣布高一5班———张杰的 《逆战》, 整个会场先是为之一振, 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更为震撼的是全场唱起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场上, 暴风少年登场, 在战胜烈火重重的咆哮声, 喧闹整个世界……”歌声掌声直到最后。

当时选这首歌曲时, 我是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大部分同学认为, 革命歌曲太陌生, 可以选择大家都熟悉的、振奋人心的歌曲。最后大家挑选了张杰的《逆战》。 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非常积极, 非常投入, 相比较其他班级那种应付做法, 我感觉这才是我们举办活动的目的。

虽然, 由于歌曲不符合校方的要求, 而没有获奖。但是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整个会场学生的表现看, 它是一首非常 “接地气”的歌曲, 充满正能量, 让人激情澎湃, 这已经达到了学校举办活动的目的, 为何非得教条呢?

这次活动给我的启示是: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 一定要非常了解学生, 在学生需求和我们教育的目标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 这样才能形成情感共振, 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主题班会中的创新管理———回归人性, 告别假大空

2012年参加北京骨干班主任培训的时候, 一位专家介绍了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这位老师是一个初三的班主任。他的班级是学校公认为的帅哥、美女最多的班级。问题随之而来。

他已经明确感觉到有两对学生在谈恋爱。于是他酝酿开一次主题班会———如何面对早恋?但他意识到, 不能直接把这个敏感的主题讲出来, 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致于使学生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于是, 班会课上, 他首先让学生听李琛唱的一首优美的歌曲《窗外》, 接着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和讨论每一段歌词, 当讨论到“悄悄地爱了你这么多年, 窗帘上的影子多么可爱”这句时, 同学们都很兴奋, 认为男女青年在一起产生好感是很自然的事情。老师也认同了大家的观点。

但当讨论到“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 这个人就会默默走开”这一句时, 老师问走开的原因, 大部分男同学的回答是,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帅, 配不上对方”。老师进一步启发, 为什么有这种意识以后就能走开呢?通过引导, 最终让大家有这样一种共识:一个人是要有理智感的, 爱情是美好的, 但具有了理智感才能让爱情更美好。

继续欣赏“假如有一天我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前诉说情怀”这一句。大家讨论, 爱情为什么也需要荣归故里?进而引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现在你就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女孩, 你想没想过你能给这个女孩带来什么?有没有想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显然给恋爱的学生敲了警钟。老师引导, 爱情是美好的, 爱情是现实的, 但爱情又可以用很审美的眼光去看它, “当你没有办法和你喜欢的女孩在一起的时候, 有月亮陪着她, 可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整个班会, 没有直接涉及早恋的话题, 但通过对《窗外》的赏析, 调动学生的情绪, 水到渠成。当再次放出这首歌时, 很多男孩都很激动, 那两个“恋爱分子”泪眼朦胧。

因此, 教师在设计主题班会时,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班会要达成的目标, 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就会较好地达成目标。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5

二、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

(一)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懂得自省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人格出发,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与地位,全面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而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师生之间虽然不是对立的关系,但也不应出现不分彼此的情况,在加强理解、沟通的同时,还应注重激烈教育的实施。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应对行之有效的谈话形式、技巧进行灵活运用,并及时、有效的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批评教育自己的真正意义。在具体谈话过程中,教师可以应恰当地进行旁敲侧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与上进心的不断增强,并通过引导学生发扬自身优点来克服其他不足,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获得其信任,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地做到与教师敞开心扉的交流,在此背景下,构建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还要在学生中间选出典型,倡导学生积极向其学习,全面发挥榜样动力,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

传统德育工作的开展,通常采用的都是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但学生不是任人摆弄的木偶,其主体意识、全力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作为班主任,为了使每位学生的个性、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必须要对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更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另外,还应注重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应保护班级干部在学生中的“管理权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日常工作,帮助干部树立起微信。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班级干部的自我管理作用,进而逐渐将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内化成学生自我约束的个体目标,始终保持整体、个体的一致性,进而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凝聚力的增强可以说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此,班主任应积极发挥班干部的学习、参与带头作用,各项活动的组织作用,以及师生沟通的纽带作用等,以此来促进学生凝聚力的增强,进而构建出优秀的班集体。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项课内外活动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参加,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和谐、平等的班级挂历氛围,也有助于实现增强凝聚力的作用。班级活动通常都是灵活多样的,如,教学、文体活动,以及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也为师生、生生搭建了沟通桥梁,进一步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使学生之间能够真正懂得互相关心、理解。另外,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作用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与发挥,进而在不断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基础上,促进班级凝聚力的不断增强。

三、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班主任应积极发挥自身组织者、管理者的积极作用,要意识到自身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教育、教学各项任务的落实,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相比于普通中学的班主任来讲,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往往需要承担更加复杂、琐碎,以及更具挑战性的管理工作,但很多班主任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但却经常无法获得理想管理效果。对此,其班主任不仅对学生、家长,以及领导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做出综合考虑,还要对相关信息也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整理,不放过班级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以便于能够及时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班主任必须应积极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不论是在为人处事上还是言行举止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将德育工作视为自身义不容辞的事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空头说教,以及言行不一等现象。并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师的所有实践活动中,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者,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不应对说教产生过度依赖,应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动情点”进行准确把握,努力引起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进而让学生能够自觉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做出深刻的反省,进而构建出一个团结、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班集体。

四、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应正确认识到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对增强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结合实际管理需求,采用更科学、有效的策略来落实德育工作,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构建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从整体上提高中职生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篇6

一、班级管理要坚持以“情感”育德

中学生感情细腻、丰富而且相对比较脆弱, 经不起打击, 受不了挫折。所以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真心实意地进行情感投入。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 班主任真心实意地投入自己的情感, 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 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心理接受限度, 从而缓冲二者之间的矛盾, 直至使学生最终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从而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境界。如何通过情感来感化和激励学生呢? 首先,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管学生犯了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们首先要明白, 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搞一些责怪埋怨, 更不是借着“师道尊严”压他们就范, 而是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坦诚相见, 认真倾听其心声, 对他们进行一些善意的规劝疏导。即使需要批评, 我们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只能批评学生的具体行为, 而不是把矛头指向学生的基本素质, 特别是对心灵有过创伤的学生尤其应该如此。其次, 要肯定学生的价值。应当承认,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但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事实告诉我们, 不同的人确实具有不同的才能, 也会有不同的展现才能的方式, 我们应当相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也就是说,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容得下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再次, 要尊重学生的创造。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得到别人的关注、尊重或者认同, 往往会玩出一些新花样、新花招甚至犯错误, 这个时候, 我们千万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训斥, 而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利用, 尽可能满足其情感需要。另外, 中学生其实也渴望有一种成就感, 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时, 老师尤其应当对其所作所为给予肯定。

二、班级管理要坚持以“榜样”育德

榜样具有直观性和示范性, 可以起到“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以点带面, 推动全盘”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树立榜样能在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先进人物的鲜活形象, 能够使抽象、枯燥的德育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 让学生感觉到更加亲切和实在, 也使德育情境更加生动。每一个先进事迹、每一位模范人物、每一个英雄形象都是一面旗帜, 学生可以从中领悟精神, 明白道理, 解开思想疙瘩, 可以激起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 树立起热爱班级、为班级服务的责任感, 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精神文明效应。在进行德育时, 先进人物的选取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那些影响较大的人物, 如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倡导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等;另一方面是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 如同学、邻居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学生的心目中, 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夸美纽斯说得好:“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在德育过程中, 班主任自身一定要发挥表率作用。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班主任要身体力行, 表里如一, 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不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就不做, 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事实上, 学生个体的行为总是受到外界推动力的影响, 当这种外界推动力被学生个体自身消化、吸收后, 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使其由消极的“要我这样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这样做”。这种转化正是“模范”育德“润物无声”的生动阐释。

三、班级管理要坚持以“实践”育德

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养成, 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 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实践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 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 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 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 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就要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 创设各种情景 (如班纪班规的制订, 学习和生活的管理,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等) , 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对特定事情展开集体讨论, 丰富他们的见闻及内心感受, 然后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 最终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也使德育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四、班级管理要坚持以“创新”育德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 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学生个性有差异, 条件有不同, 思想更是千变万化, 所以用一种模式做德育工作, 显然是不行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学生耳闻目染, 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摒弃“说教式”“灌溉式”“高压式”的德育方式, 创新德育新形式, 让德育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形式呈现, 使学生乐于融入德育当中。在班级管理中, 既不丢掉“节日庆典、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固有形式, 又要对具体方式有所创新;可以借助QQ班级群、博客、空间等网络新技术开展德育工作, 如让学生网上讨论、发表意见等,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变被动德育为自觉行动, 进而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7

一、明确责任, 实现事事有人做

在班级中, 最为普通、繁重而又经常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和收交作业。做好这两项工作的关键就是强化责任意识。

值日小组中每人每周值日一天, 分工不一样, 责任都相同。不管是楼梯、走廊, 还是室内某区域, 孩子们都有自己明确的卫生区, 每天坚持一日三扫和日常保洁, 特别区域专门管理。学习小组四人一组, 每人根据自己的分工, 负责收交各科作业、进行学习辅导、完成一些事务性材料的收交。由于学生到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刚开始在收交作业上很浪费时间, 我及时提醒:将上交的作业分学科整理排放, 到校后1分钟之内将作业交给学科组长;叮嘱课代表不是催要作业, 而是等学习组长上交, 整理并统计上交情况。学习组长交给课代表, 课代表交给老师。保证所有孩子到校一分钟后即开始学习。

二、自主管理, 相信他们都能行

好的班干部, 可以带动和感召全班学生。我们的班干部都是毛遂自荐产生的。鼓励孩子们不仅要学会学习, 还要培养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让他们既大胆工作, 又注意方法。

魏书生说:要相信孩子, 事事要和孩子们商量。秋季运动会、跳绳比赛、会操比赛、长跑比赛, 安排给体育委员滕敬艺, 均获得团体第三名;元旦书画展, 安排给宣传委员辛晓艺和文娱委员武东昭, 获得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放手给孩子们, 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建立值日班长日志, 负责记录每天班级发生的事情和现象。并要求值日班长每天坚持一分钟总结的“实话实说”:谁早上来后抄作业, 谁的作业完成得最不好, 谁在哪节课上受到老师的批评, 谁今天的进步最大?每周的班会课也是由值日班长各负其责, 分析研究上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三、家校共育, 及时沟通和配合

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非常重视与家长的及时沟通, 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在作业集中整治月活动中, 辛晓艺的周末作业有六门几乎没做, 我和家长商讨好解决方式, 方案是:家长中午送饭到校并陪孩子一起补作业, 以督促感化孩子。第一天是孩子的父亲来的, 第二天是孩子的母亲来的。孩子被感动了, 用两个午饭后的空时间补完了所有作业。以后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并获得了进步之星。

学校开放周期间, 班里每天都有10多名家长来校听课。整个开放周, 全部家长都参与了全天的活动, 有的是父母两人均到校听课和交流, 实现了沟通的有效性。

四、小组竞争, 人人进步促和谐

我班有学生57人。四人一个学习小组, 余一人。这一人我们采用轮流制。每次学科考试后选一名坐在其位置, 每考一次变更一次。这个学生的特权是:上课时你可以坐在你喜欢的任何位置, 向你喜欢的任何一个同学请教, 为孩子的交流提供最大的自由。

我们还组成最强学习小组, 每人负责3—4个学习小组。其职责是:早上晨读期间负责检查该片区的组长和各科课代表的背诵情况;课上负责该片区的疑难问题的讲解与指导;课下坚持记录各个学习小组的积分和排名。这样我们班由14名组长变成17名组长, 组长越多学习尖子就越多。实现了课上学习不是一个老师指导, 而是多个老师指导, 达到了兵教兵的目的。

五、坚持落实, 注重方法和效率

其一要坚持询问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每天及时询问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看到差距, 同样的作业, 完成的时间不一样;要让学生看到希望, 今天我要提高效率;要让学生学会方法, 不能做到这么晚。

其二要坚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及时提醒孩子们高高兴兴学习。好的心态决定好的效果, 好效果才会有好的成绩。

其三是坚持用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减压。晚上放学前问:谁嫌作业少请举手?你能做完作业吗?周末放学前问:谁打算本周不完成作业请举手?谁想让家长送饭补作业的请举手?学生在这样的笑声中减轻了压力,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其四是坚持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学生都想学好, 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 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马卡连科说:“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下转47页)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尝试 篇8

一、霍桑效应对班级德育管理的启示

霍桑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试验效应(被试效应)。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受到别人注意时,而改变行为倾向的效应。同时,霍桑效应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被尊重,并且真正参与到工作或学习中,他就会表现出非常高的效率。另外,霍桑效应还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1) 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词:鼓励和自信。这是要成就一个人的两个关键词,同时也是在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推行的。

霍桑效应表明影响工作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个人,即对工作的参与感、归属感和满意度。参与感、归属感和满意度越高,效率也越高。而高的参与感、归属感和满意度则是来源于个人需求的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更重要的包括精神需求,即“被关注”的需求。霍桑效应对我们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启示在于:作为班主任,特别是音乐专业的班主任,由于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高度关注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注他们的进步、退步,关注他们的喜悦、伤心,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努力营造使学生有被关注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继而促进班级班风、学风的根本性改变,最终形成团结向上、富有活力的专业班级。

二、霍桑效应在音乐专业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可行性

霍桑效应是在管理科学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现象,但它几乎存在于一切社会领域。如今,霍桑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国外有一所学校,在入学之初要给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并以此把学生分为普通班和优秀班。十分有趣的是,有一批学生一年前入学测试的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差的学生被编为优秀班,好的则反之。可是这一年学生的课程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上演了一幕“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喜剧。看了这个故事,想到我班那些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却追随着音乐梦想而来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我暗下决心:要在今后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尝试运用霍桑效应。

运用霍桑效应进行中职音乐专业的班级管理,我认为有其科学的依据,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首先,霍桑效应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原理,其本身就基于管理学科而产生,理所当然适用于班级管理。其次,我所带的班级都是音乐专业学生,在从事具体专业教学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大量案例都充分证明霍桑效应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通过班级音乐会、班团活动、组织参加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那些有表现欲、演出多、比赛多的学生各方面进步快等现象都是霍桑效应产生良好效果的案例。再次,班级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被老师、同学、家长所关注,其学习及其它如纪律、出勤等方面进步明显;反之不被关注的学生相比就不那么明显。最后,被关注的教育环境都是容易创设的,我们的教室、音乐专业课堂、排练教室、音乐厅甚至学生寝室等都是理想的教育环境。

三、霍桑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实践情况

下面是我对所带音乐专业班级学生情况所作的简单分析。一是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薄弱,且兴趣不大,但是喜欢专业,对专业课普遍有较浓厚的兴趣与爱好;二是养成习惯相对较差,表现为一方面爱打扮注重自己的外形、着装等,另一方面却是在出勤、卫生及纪律等方面对自己相当放松,要求很低;三是很多人表现为“人来疯”,喜欢展示自己的歌喉、琴技,喜欢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四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不幸福,表现为父母离异或关系不好,不少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第二次婚姻的重组家庭,也有部分同学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长期在外打拼,对他们的孩子缺少关注、沟通与理解,客观上使得部分同学有需要被老师和同学关注的渴望。

鉴于以上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我构设的“被关注”德育教学环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

一般来说,班团干部一定要选用所谓“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多年中职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班干部工作效率的研究,我发现:中职学生中的“品学兼优”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虽然文化学习和品德养成方面都不错,但往往能力较弱,又怕得罪同学,不敢大胆去管理班级的同学,导致班干部威信下降,自己的积极性也不高。往往随着年级的提高,想当班干部的同学就越来越少。因此,我的思路是,班干部一定要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班主任既不能包办,又不能对选举的结果有歧义。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全班同学都是被关注对象,一些成绩并不理想甚至在某种框架下可以被视作后进生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会参与到班干部的竞选中去。由于这些同学平时与其他同学关系不错,因此得到的选票也并不少。以09音乐班为例,在第二学年新一轮的班干部竞选,除了部分品学兼优同时认真履行班干部职责的同学继续以高票当选外,新参与竞选的阿杰、小周、小辰、小狄 (2) 等同学都以高票当选。我尊重全班同学的投票意见,并且大胆任用这些新干部,选用阿杰为班长,小周为副班长,小辰为文娱委员,小狄为劳动委员。一学期下来,这一批班干部的工作成效非常显著。首先是他们被关注、被重视后,自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学习在内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实质的变化,特别是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相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其次,要大张旗鼓地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这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就如晚自修纪律来讲,这学期几乎没有收到学生科的晚自修纪律扣分单,而且同学反映现在晚自修大家都比较安静,因为上述班干部管理纪律非常尽心尽职,好的同学本身在这方面没有问题,而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和这些班干部关系很铁,也很给面子。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工作过程同时也是被同学关注的过程,工作的结果也同时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于是自豪感和满足感就得以满足,这也成为他们工作的持久动力。

再如小辰同学,一年级的时候表现不是很好,自由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谈恋爱,而且心理极不稳定,有轻微自虐现象,一度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但我没有因此对他另眼看待,更没有放弃对他的心理疏导。相反,我是更善意地关注他,一有好苗头马上给予表扬、肯定,通过谈话等慢慢纠正他的心理问题。这个学期,他自从当选为班干部负责班级黑板报工作后,从板报的内容选定设计到负责安排出报时间,都是积极主动去落实。班级黑板报每月得以及时更新,还屡次获得了学校黑板报评比的优胜。他通过参与班级这些工作,感觉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学期他虽然从原先的笛子专业转为小提琴专业,但表现得相当不错,勤奋练琴,期末专业成绩还在其他同学之上。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这学期总体与一年级时有了本质的区别,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心理状态良好而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极端的反常行为。该生是本学期班级各方面进步很大的同学之一。

2. 微格训练。

微格训练,即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在有限的实践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的教学方法。 (3) 除了被老师关注、被同学关注外,我还设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关注自己,创造更全面的被关注环境。因为,现在学生都有手机、Mp3等录音、录像设备;同时音乐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作为专业教师兼班主任,我很方便利用自己的专业教学课堂和班团活动课,进行微格教学。专业视唱练耳、乐理课堂上的唱、弹等专业行为,班团课上大家的自由发言或专业表演不仅有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而且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己点评、录音、录像等形式,可以重复、强化被关注,使被关注的强度进一步提升。以此推及对所有专业课程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

3. 鼓励学生参与演出(比赛)。

我们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对与登台演出的兴趣比其他学校或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来的迫切和强烈。因为他们中大多有很强的表现欲,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文化课成绩不好,但他们在专业上却往往有一技之长。参加各种比赛、音乐会演出可以让他们在专业上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所以,我经常通过举行班级音乐会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歌唱、器乐等比赛,给他们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创造“被关注”的环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班级音乐会的举办,要经过节目筛选、主持人选拔、节目单、音乐海报的选定、节目排练、工作人员的选定训练等一系列过程,我往往将同学会分成若干个组,尽量要全班同学都在一场音乐会中有分工。具体的做法:每个节目有负责人(集体项目)、主持人小组、接待组、舞台工作组等,节目单上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尽量都出现一次,暗示他们不管是参与演出的或不参与演出的同学都将扮演音乐会的重要角色,所有的同学都被老师所关注着。这样,全班同学就会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兴奋感参与活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不仅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高,动手能力、人际关系的融洽,而且使得全班同学空前团结,班级凝聚力增强。如10学年第一学期09音乐以《我们在音乐中成长》为主题的班级汇报音乐会不仅在演出方面取得了成功,而且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也得以激发。音乐会后同学们在专业学习、纪律、卫生及出勤等校纪校规的遵守上又有了更大的进步。

4. 利用其他教师和家长,扩大“被关注”的范围。

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人格,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仅仅被班主任老师或班级同学关注还远远不够,应该扩大这种让学生“被关注”的范围,可能效果会更加明显。我的做法是:一是采用第三者表扬法。我们的学生除了文化课、专业理论大课外,还有一对一的专业小课,如声乐、钢琴等器乐课。学生对小课老师的评价很在意,不亚于班主任。因此,我经常在与学生个别谈话中,利用第三者表扬法,即告诉学生你的小课老师非常喜欢你,最近你的声乐进步很大;或者告诉他,语文老师说最近你的作文写得很不错,语文课纪律好多了,等等。同时,在与专业课或文化课老师的交流中,更多肯定学生们的进步,许多专业老师也是会转达给学生这种信息,你的班主任又在表扬你了。这样通过第三者的信息,更能让学生有一种被关注、被肯定的自豪感。很多学生就是这样被调动起了学习积极性,或者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二是通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是被学校老师关注认可的,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我和家长联系有自己的几种方法:打电话联系,基本上说孩子优点,淡化缺点,强调进步之处;利用节日,写明信片,告诉孩子的进步,感谢他们的教育;举行轻松的家长会,邀请家长观看孩子的专业汇报演出,让他们关注孩子取得的进步,体会到做家长的自豪感(在小学、初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开家长会往往因为孩子成绩差、表现差而感到在老师或优秀学生家长面前很没面子)。特别是通过演出,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后会进一步了解他们,更加关注他们,从而甚至有可能改变对孩子原来的片面看法(学习差、不学好,等等),这样又可以通过家长的关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从来没有的认可度,由此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

5. 班级文明寝室评比制度。

学生寝室卫生特别是男生往往是比较差的,如何让学生自觉去完成自己的值日义务,我也采用了霍桑效应。首先,民主选举产生寝室长,采用寝室长负责制度,自行制定寝室规章制度。我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男生寝室视察,一方面是提醒,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一些机会去特地表扬一下自觉做值日的学生,让别的同学听到这种表扬,从而形成一种观念:哪怕是在值日方面做好了我也可以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肯定。正是这样的激励,加上班级文明寝室评比小组的公正评比,每月评出三个班级文明寝室,获奖寝室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总体效果明显。

通过以霍桑效应原理为指导,构建“被关注”的德育教学环境,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班级班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专业积极性高涨。我班生源质量并不很理想,90%的同学没有音乐基础,一开始对专业学习比较模糊。但是,在“被关注”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的专业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仅仅是一年半的学习,如小狄、圆圆等同学从零起步,到能登台表演独奏,并且获得很多专业老师的肯定。这样的表现不但可以促进他们自身的进步,而且成为其他同学的镜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人际关系和谐,养成习惯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大家都被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我班严格意义上没有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划分,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我的表扬与肯定,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拥抱和鼓励,当然还有一视同仁的批评。特别是这个学期,我更加注意渲染这种教育理念。效果非常好,这学期基本没有人来投诉同学之间尴尬的相处情况;背地里指责哪个同学不好,等等。寝室里失窃的东西少了,同学之间吵架少了,早训旷课少了,自觉做值日的多了,为班级献计献策的多了,等等。班级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如小林、霄霄、小徐同学等在养成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3.学生心理健康呈现出良好势头。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一年级入学时的心理测试表明,班级中有轻度忧郁症倾向的同学5人,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的8人。由于班级气氛较好,再加上平时及时的心理疏导,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我发现这些同学都有明显的好转,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相反心态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小飞主动参与学生会的竞选、班级音乐会的演出,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小虞变得独立、懂事而要强,声乐进步明显;小涛积极参与学校民乐队排练,班级音乐会的主持工作;家佳更是在学习上继续保持名列前茅的成绩,专业进步也十分明显。

4.班级团队凝聚力加大。同学们在关注的环境中,学会了关注别人。从自己需要被他人关注,转而理解他人需要自己的关注;从我需要他人倾听我的诉说,转而主动倾听他人的诉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乐意接受和赏识的。因此,他们也会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受到更多人的赞赏和关注,全班同学也会因此形成合力。此次班级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是最好的证明。

以霍桑效应原理进行班级管理是一种创新理念,也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新的尝试。虽然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可否认,这种方法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愿意继续进行研究与尝试,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探索出中职学校音乐专业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方法与途径,最终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批批有一定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新型文艺人才,为艺术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中职音乐专业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特殊群体, 大多数学生虽然文化成绩和养成习惯较差, 但他们怀抱着音乐的梦想始终不离不弃。如何对他们进行班级的德育管理才会更有成效?作者运用现代管理行为理论——霍桑效应来进行管理尝试,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霍桑效应,班级德育管理,中职音乐专业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41330.htm.

[2]为尊重学生的隐私, 本文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上一篇:激发作文兴趣的新尝试下一篇:区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