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2024-06-20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2篇)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1

情况下, 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知识不足、管理过程不规范、施工队伍家族化、施工人员法律素质低等问题, 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培训、加强法律意识、签署工作协议、施工队伍管理制度化等建议。

农村施工队伍是指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工程建筑并由农村人员自己组织施工的团体。对于我国而言, 农村施工队伍是一个新兴行业, 它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农村经济的提高和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但是, 现阶段农村施工队伍已凸显出许多缺点和不足, 致使科学的管理迫在眉睫。笔者认为, 应及时发现处于过渡时期农村施工队伍中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农村施工队伍的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当今许多地方兴起了由农民自组的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本着“少赚自己兄弟钱”的原则, 很受当地村民们的欢迎, 几乎包揽了附近村里的民用住房建筑整体施工, 使施工人员得到了可观的报酬和利润。但是, 由于农村的施工队伍是一个出现时间尚短的行业, 且我国相关领域对此关注较少, 导致大批量的队伍不能得到国家有效的扶植和培训, 从而使这些简要的施工队伍表现出施工管理经验不足、无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等问题。

二、农村建筑工程队存在的问题

农村施工队伍是一个新兴的组织, 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 合理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无疑会给农村的施工队伍带来先进的技术, 使施工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 从而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 为队伍带来更大的凝聚力, 使生活在广大农民充分感受到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性, 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 这也能间接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宣传法律法规, 促使施工人员进步。正因如此, 发现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管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技能低, 管理不足。

农村施工队主要施工人员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的农民子女, 人员水平较低。主要施工者不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不懂得施工过程的标准和相关的规范, 全凭经验管理, 使得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要求的结构。而且在农房建筑工地上, 不戴安全帽、不挂警示牌、赤膊上阵、酒后作业、乱接电线等违章现象比比皆是, 增大了工程中的风险性。一个工程的好坏不仅代表着建筑的优劣, 更维系着居民的生命安危。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安全意识需要深入人心。

2. 农村人员法律观念差。

一些农村建筑施工队伍法制观念相当淡薄, 在建房过程中, 往往不按规定与农民签订正规的施工合同, 而是与农民私订“口头协议”。因此, 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用法, 树立事故防范意识, 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在农村民用住房的施工审批等程序中许多施工负责人也都是托人办理, 而不是走正规的流程, 这就使得工程中不会进行规范化的施工, 导致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成分。为了减少开支, 一些施工管理人员采用“差不多就行”的字眼, 这就酿成了许多不安全隐患, 使得工程容易发生事

●宫静祝金芝

故。而少数施工管理人员也利用了农民不懂法或懂法少这一特点, 任意

3. 施工队伍家族化情况严重。

一些施工队伍组织者为了使自己的家里人也能在施工中得到相应的福利, 利用自身职务之便, 把家人及亲戚也安排进了工程队伍中。这种形式不仅影响了施工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使得施工队伍内裙带关系明显, 有碍于组织的进步和发展, 更使得队伍中缺少技术力量。

4. 施工管理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现阶段的农村施工队伍主要靠传统观念, 即人际关系来维持生意的连续, 但是这种方式不是一个长远的生存方式。应促使农村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认识到这一点, 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提高工程质量, 打出自己的品牌, 才是长久之计。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 政府要加大财力投入, 加强施工组织培训。

培训是农村施工队中最紧缺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但同时培训也需要一笔经济来源。为加强鼓励施工队伍人员素质水平, 政府应主动出资, 同步加强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知识和法律意识;并通过相关职能部门, 把施工高技能人员从城市分批轮换地引向农村, 为农民施工队友开班讲学, 边学边用。从使农村施工队伍人员能够学到专业的知识技能, 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不断进步。

2. 签署工作协议。

在施工前, 投资者与施工队伍负责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签署协议, 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整体规范性和合法性, 也为管理者及验收者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

3. 施工队伍管理制度化。

从现在科学的管理角度来看, 管理是一个有章可循的过程, 也因为施工过程管理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度化的管理更加有利于施工工程加快速度, 有所进步, 有所提高。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地区建筑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调查中发现在现今我国农村施工队伍发展技术水平及管理落后等情况下, 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知识不足、管理过程不规范、施工队伍家族化、施工人员法律素质低等问题, 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培训、加强法律意识、签署工作协议、施工队伍管理制度化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施工队伍,技能,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汪发元, 刘在洲, 樊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途径探讨——对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J].2006 (6) :105-106

[2].祝洪校.对农村建筑施工队安全生产的思考[.EB/OL]http://www.xsnet.cn/gb/content/2005-09/01/content_513251.htm, 2005.9.

[3].金英杰.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6) :81-83

[4].孙源江, 刘晓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5) :100-102

[5].王勇.农村建房安全问题的三个特点、四个原因、五个对策[EB/OL], http://www.jsfy.gov.cn/cps/site/jsfy/index_content_a2007052124580.htm, 2007.5.

[6].国外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EB/OL].http://www.hebzjz.gov.cn/public/output.aspid=849, 2003.5

[7].洪新华, 朱建新.刘伯熹.规范农村建筑市场的秘诀[.J]城乡建设, 2003 (10) :38

[8].顾永才, 何佰洲.浅谈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转移现象及管理方略[J].中国工程咨询, 2005 (3) 15-18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绿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在不断上升,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加。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工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目前而言目前而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的解决必然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构成威胁威胁。为此,需要加强有效措施的采取,促进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理水平的提升。

2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指园林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区中除了建筑物之外的室外工程建筑物之外的室外工程。通过工程技术的应用充分的展现出园林艺术特征园林艺术特征。确保地面上的工程建筑物能够和园林的景观实现完美的结合实现完美的结合,并赋予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1)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特征的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特征的,对不同类型的花草树木进行合理的种植和搭配同类型的花草树木进行合理的种植和搭配,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特殊功能物的特殊功能,有效的清洁空气、吸收噪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是源自于林业和其他的种植业,又有一定区别的特殊行业行业。

(2)园林的绿化工程的种植是短时的园林的绿化工程的种植是短时的,重点还是后期的管理以及养护理以及养护。只有保证不断的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各类树木苗木后面的成长以及存活率木苗木后面的成长以及存活率。否则是很难实现生态环境景观预期的效果和要求的观预期的效果和要求的,这也就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正在完成之后配套的养护计划也要跟上之后配套的养护计划也要跟上,资金的投入也要能跟上实际的需求的需求。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存在问题;解决谋略

引言

近年来,工程项目工期不断缩短,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机械在企业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建筑市场资质准入要求使人才和机械设备投入成为企业投标揽活最重要的砝码。机械设备的完好直接影响企业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必须考虑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的经济性。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

1.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管理机构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责部门,对企业设备管理负责,是指导企业设备管理业务的核心机构,与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设立设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目标,制定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才能杜绝各种管理漏洞,使设备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和统一。

1.2企业设备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现状

在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仍存在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一些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精减机构,压缩编制,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将机械设备管理职能并入其他非本专业部门,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使设备管理技术人员过多压减,力量薄弱,无法正常行使其综合管理职能,由此造成上下脱节,最后形成谁也不管的散乱局面。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仍缺乏严格、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设备台帐,缺乏机械运行的原始记录和维修记录,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落后,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缺乏约束机制。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设备后,因没有及时入账,造成设备管理被动,设备使用糊涂,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3提高认识、落实组织、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和制度

企业的主要领导应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作出决策。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定员定编,落实岗位责任制。各种机械都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把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做到台台有人管,人人在专责,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加强其责任感,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及规章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和规范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制订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规章管理制度,如特种设备管理与注册、设备配置方式、设备预算采购、设备租赁管理、设备使用过程管理、设备检查方法、成本核算、设备安全管理、设备报废、基础资料管理等等,并付诸实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建立强而有力的约束机制,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企业施工生产需要。同时,对机械运行原始记录、维修记录、设备台帐、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也必须引起重视,实行微机跟踪管理,使之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另外,企业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应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度量性和执行性,利于企业检查评比,能充分反应企业设备管理范围、管理流程、管理职责,应奖罚分明。

2.科学论证、合理预算,降低设备采购投资风险

2.1企业进行设备年度投资预算的重要性

每年年底,企业根据年度施工任务、发展方向等因素综合评估、科学论证,制定下一年度的设备资产投资预算。预算的编制、执行与企业年度实际投标揽活额度、资金状况等方面相关。机械设备的连续、足额投入可以保证施工企业健康发展及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2企业设备采购投资风险

风险一:企业项目施工地处偏僻,施工环境艰苦,流动性大,使企业高学历、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近年来,企业招聘人员多为大专学历,缺乏有效的设备管理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在设备预算编制、设备购置选型、设备采购评审等方面容易受个人管理水平的限制,达不到设备采购最优方案。风险二:国内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生产和销售上,有些厂家为了保证工程机械性能,大量使用进口原件,给设备后期维修以及配件采购带来一定困难,设备维修保养费用高,部件维修必须更换总成件。因此,采购单位应对设备通用性、维护保养预期、性价比、自身保有量等方面综合评审,做好采购设备先期市场调查,优先选择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优良设备。

2.3合理预算,加强设备采购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生产和经营状况制订技术装备规划和需求计划,合理选配设备,做到有的放矢,在购置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和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时,首先要有充分的市场调查,掌握设备的技术动态和市场状况,遵循“先进、适用、经济”的原则,优化选型,比质比价,选购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设备;其次,新购设备开箱和初次使用验收要有管理制度,发现不合格等问题,要及时向供方反馈信息,按合同进行处理;再者,企业要有强而有力的购置管理制度,实行主要机械设备统一购置管理,顾全大局,遵循装备管理原则。

2.4积极推行信息化手段,降低采购风险

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以来,设备采购施行电子商务平台采购,采购过程程序化,从设备购置申请、购置必要性报告审批,到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公告发布,合格供应商选择、专家评审、中标结果审批、中标公示、合同签订等,采购过程全部按规定流程网上流转、审批,这种公开、公正、公平的采购模式,充分利用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采取公开招标或公开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可以降低企业设备采购的风险。

3.强化维修保养制度,提高设备完好率

3.1 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设备在长期、不同环境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械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直接影响到设备原有平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导致设备丧失基本性能,无法正常运行。如果不能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或定期更新设备,一旦在施工中使用,容易造成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甚至危及到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施工进度和企业社会信誉,间接增加企业成本。

3.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重使用、轻保养: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对设备日常保养不重视,为降低成本支出,采取减少维护保养费、延长保养周期、外聘工资较低的操作人员等方式,使机械设备不能得到正常的维护保养,造成设备早期磨损,从而加大了设备后期维修成本,并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3.2.2维修计划兑现率低:使用年限超过3年的机械设备,逐渐进入故障期,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开始提高,从项目成本核算角度出发,项目不愿意使用故障较多、维修成本高的机械设备,使得设备三级维护、大修理计划兑现率降低。

3.2.3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维修人员缺失: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高科技技术的设备不断应用,使企业设备专业技术、维修人才日益短缺,企业招聘入职的大多数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机械技术水平差,缺少专业技术维修培训环境,使得工地现场维修能力较差,设备的简单故障维修都必须依赖社会资源解决,严重影响项目工期进度。

3.2.4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耐久性和可靠性提高。为满足市场需求,生产厂商售后服务以及社会修理资源越来越多,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应急反应等方面可以使企业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工程机械利用率较高,设备实际使用年限受设备维修难度、维修质量、设备使用经济性等方面影响。

3.3设备维修保养状况改变措施

3.3.1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进场后,保证“两定”(定人、定机)、“三包”(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制度的落实,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岗前培训。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落实设备强制保养制度。

3.3.2做好设备的中期维修: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大型土石方设备、路面设备等专用大型设备,因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发生故障后修理难度大、费用高,且虽经修理性能较难恢复,因此,应选择以状态监测(检测)为主的修理模式。而钢筋加工、电焊、钻探等一些小型机械设备,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以采用经常修理的模式。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罐车等机械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对施工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会发生严重影响,应采用计划预防修理为主、状态监测修理为辅的修理模式。企业设备维修方式应采用以状态监测(检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尽量减少设备的修理次数,利用有效的技术恢复手段将故障排除或抑制,降低设备维修费支出,提高设备完好率。

3.3.3落实设备的后期使用:设备后期使用故障较多,维修次数多,一般不作为重点设备使用,应尽量选择地理环境较发达地区使用,保证设备可以得到及时的维修保养,同时,不宜频繁更换设备操作人员,以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3.3.4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每年定期举办内部培训和外部专项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或现场培训。充分利用每一次设备采购机会,接受工程机械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对所售设备针对使用和维修的专项培训。成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有效的落实培训计划,使各类培训不流于形式。

3.3.5 建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奖励、激励机制,落实单机核算制度,对维护保养设备好的操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工资待遇,激发他们企业主人翁的荣誉感,激励他们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保养好设备,从而延长设备寿命周期、减少设备大修理次数,降低使用成本。

3.3.6企业设备大修理应选择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公司或正规的社会专业修理公司进行维修,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修理质量。近年来,工程机械大修理费用不断上涨,尤其是高科技技术、高精度设备的大修理费用成为企业一笔不小的开支。未达到报废使用年限,但一次大修理费超过设备原值25-30%的设备,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在经过经济比选后,确定维修、置换或报废淘汰该设备。

4 .推进设备租赁管理程序化、信息化

4.1企业设备租赁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自有设备常常不能满足自身施工生产需要,根据施工生产任务以及项目所处地理环境,常常需要租赁社会设备资源以满足项目施工需求。目前,企业外租设备成本已经占项目机使费成本的40-60%,与企业自有设备成本比例基本相同,如何降低外租设备成本已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

4.2企业设备租赁管理风险

风险一:项目施工环境复杂,设备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工地设备和人员损伤。由于产权利益关系,租赁设备易发生法律纠纷,不仅影响企业形象,还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规避风险,严格执行外租设备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是企业降低租赁设备使用风险的管理手段之一。风险二:企业希望租赁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设备进场使用,但由于地区差异,项目上报审批的设备租赁价格往往悬殊较大,为规避价格风险,方便管理审批权限划分,定期发布租赁设备限价是企业规避租赁设备价格风险的管理手段之一。风险三:外租设备操作人员水平关系设备安全使用、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持证上岗制、岗前培训制是企业对外租设备不可缺少的规定之一。

4.3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控制租赁成本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将设备租赁纳入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行网络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法人管企业的管理机制,是设备管理新的管理模式。

成本信息管理系统从设备租赁申请审批、租赁合格供应商选择、限价控制、租赁合同范本、费用结算实行全过程的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所有环节按流程审批、按要求执行,使企业设备租赁管理公开、透明,层层把关式的管理模式将项目设备租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 结束语

目前,建筑企业设备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管理时代,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使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已经不是空谈,设备采购和租赁已经运用网络化办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筑企业设备维修保养也能进入网络信息管理。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索,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将降低企业设备机使费成本的支出。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是企业盈利的基础,不断探索设备管理技术,是每一个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叶成英.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有效安全管理探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7)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4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目前, 中国的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两点, 一是施工图和施工要求的审核, 二是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统计。目前一些施工企业, 施工管理大多是传统的粗放经营, 导致施工企业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这个广泛的管理流程, 建设公司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进程验收管理, 加上管理的不足, 使施工管理越来越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这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广泛的建筑管理模式, 导致企业成本管理是难以实施, 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没有提高, 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综合因素, 导致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低。如何进行科学, 合理的施工管理,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已成为施工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2.1 团队建设被忽视。

近年来, 许多大型工程不断涌现, 队伍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个性、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这是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的。在工程实践中, 项目经理通常独断专行, 不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并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双赢的合作氛围。

2.2 物料使用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中, 所需的材料往往被忽视, 建筑材料供应和采购管理问题频频出现, 不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数量, 也不要分类堆放材料, 材料进入布局不合理, 材料样品检验采样往往只是走过场的过程中, 材料的出库也没有追踪, 造成物质损失和浪费。

2.3 质量要求不高。

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要有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建筑材料和成品检验是不真实的, 全面控制是难以实现。部分建设项目负责人不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完成道路建筑材料试验, 也没有进行自检, 特殊检查和检验的“三查”制度, 导致后期施工质量不能保证。

2.4 安全意识缺乏。

安全管理工作是关键, 涉及到建设项目全过程之间的关系。但许多建筑工人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 没有建立和完善保密制度, 未能对施工安全投入的地方。也没有设立专职安全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安全培训, 仔细研究相关的国家法律和条例, 导致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极为淡薄。

此外, 许多建设项目责任制不能由项目特点制定的, 没有考虑到项目的人员变化等因素;某些上级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业务指导脱节, 如流于形式, 违反了安全操作的行为, 责任制度的惩罚失去了该有的力度, 它通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抓好施工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工作。工程建设企业按照质量保证体系, 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质量政策, 以使其更具规范性, 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人类, 材料和机械的各种要素的有效结合。

首先, 一个是质量控制的核心, 把它们作为控制力,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 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产品, 在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最后, 施工机械与施工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建设,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选择和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实施有效控制, 现场施工, 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 加强核算意识, 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工成本和材料采购, 工程预算和其他许多方面的管理, 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控制落到实处, 克服了项目管理系统的“包盈不包亏”问题。对加强企业定额管理, 实现配额计划和组织生产, 使用固定的会计, 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此外, 也是贯彻和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审计监督, 减少不合理的支出,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展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杜绝帐户不满足, 成本、利润和损失不一致等问题。

3.3 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实施安全的所有活动, 按生产要素的具体的控制, 消除一些不安全生产行为, 从而确保建设工程实施, 无安全生产事故。实施安全管理原则, 我们必须坚持安全和安全生产并行, 和生产必须捕获的同时, 确保安全, 保证正常生产。

3.4 讲诚信, 守信用, 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要面向市场, 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合同, 限期完成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提高企业拟合同, 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项目管理的目标, 这是工程合同确定的工期和质量为标准, 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生产;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相应的合同双方的合同, 作出某些限制, 分包商的总承包商, 承包商负责的项目等举措。

3.5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切实反映, 因而必须要依靠严格的岗位责任及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 制定严明的工作纪律, 杜绝管理上的漏洞。要改进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水平, 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施工企业对现场的管理一定要从文明施工做起, 保持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 使施工现场管理做到环境整洁, 管理有序, 工具完好, 促使现场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水平。

3.6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促进工程施工高效管理。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促进施工管理的自动化, 对于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有极大的作用。在工程施工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时, 要与工程建设企业的特点相结合起来, 要能够有的放矢。工程主管人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大优点, 是能够提供企业施工管理所要的各种信息, 为管理人员组织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手段。有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就可以及时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有助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4 结论

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分析论文 篇5

现在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人力的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已经慢慢的进入机械化作业的状态,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过重过高的工作还是靠机械来完成的,人力是和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来完成建筑工作的。下面让我们看看现在建筑施工的技术分析。

1.我国的建筑施工地基大多己经形成多桩型施工技术系列,在成桩施工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快要达到国际施工水平。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噪音大,土层容易被扰动的特点,已经采取先进的技术来改善,目前已经能很好的运用,而混凝土灌注桩的本身具有适合任何土层、承载力较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在进行灌注桩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土层或者岩层,长度也可以任意控制,所以,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在进行灌注桩的施工过程,时常会出现钢筋上浮、桩身颈缩、泥化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

2. 进行基坑支护技术,其是建筑施工技术中比较关键的.技术,但是由于基坑支护技术研究实施地比较晚,施工操作中所涉及的设计计算和监测等各个环节都处于发展阶段的一个过程。深基坑是属于信息化智能技术施工、防水技术、地基挖掘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建筑施工技术中比较难的工程。随着目前基坑技术的发展,基坑保护技术已经得到很好地应用了。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工民建工;施工管理现状;应对方法

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还经常的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工程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工程能够有效的发展,需要有关的施工部门要将正确的解决对策制定出来,推动工程更加有效的发展。

1.现状分析

1.1较差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管理中,建筑施工安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整个工程建设的发展情况联系密切,然而分析我国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意识不足是存在于其中的最大问题,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上,很多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没有充分的进行认识,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对安全的重视和对经济的重视不成正比,造成有很大的漏洞存在于施工管理中。

1.2没有充分的管理相关资料

在完整的施工管理系统中,工民建工程不但需要众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撑,施工材料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资料的管理上仍然需要高度的被重视起来。然而,分析现阶段我国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情况,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对资料的管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上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可以说一些企业完全的忽视了资料的管理,有关部门要核查时,就搞突击草率应对,进而导致信息不全的情况出现在资料中,导致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皮上,应有的效应无法在其中被发挥出来。

1.3没有充分的进行人力管理

对比其他行业,建筑行业存在着复杂性强、人员密集的特点,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就会将一系列的难题带给人力资源管理,控制起来很难,常会出现劳动力过剩或者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这样就会严重的出现工程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经常导致不合格的情况发生,有很多问题出现在施工中。

1.4质量检查不合理

施工质量检查在建筑工工程施工管理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市场中不许投入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建筑工程复杂且多变,和较多行业有联系,有着较广的涉及范围,对全面的检查予以实施,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并且也很难实现,一旦对抽检的方法进行使用,检查不全的情况还会发生,有隐患就会出现在工程中。所以,有关部门必须要认真琢磨,将最为合适的管理措施制定出来,将质量检查的标准提升上来,在检查中要严格的依据国家的标准执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制定补救方案,或是返工整理。

2.应对方法分析

2.1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上来

人员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人员管理就是加强安全管理的核心所在,从一些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察到,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予以强化,特别是安全的施工管理上,要将人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来对待,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对零事故的工程施工予以实现。对于细节的管理,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的重视起来,特别是对安全会带来影响的一些细节,例如防火、防倒塌等问题。施工部门可以将一些专门的施工管理队伍建设起来,让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强化培训,将管理效率提升上来,将安全隐患有效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2.2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进行强化

在施工管理中,建筑材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上同施工材料联系密切,因此也是不可以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必须要高度的重视起来,将管理制度的正规化和规范化有效的提升上来。对于施工材料的需求上,在各个建筑环节上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对每一环节的控制上都要予以强化,使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材料能够尽量的与设计中的材料相吻合,将偏差降低下来,纠正其中不正确之处。在整个工程管理中都贯穿着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工作。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对责任分明的方式进行使用,要在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对具体的责任进行落实,对资料的管理上予以强化。

2.3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上来

工民建筑施工中一旦管理人员的素质上各有高低,对于工程的正常施工就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决策人员在建筑工程中管理知识不足,并且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上不够完备,对于统一管理上还很难予以实现,根据岗位的不同,需要将相应的管理标准制定出来,进而将管理的质量提升上来。详细的讲,一些参与到施工中来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道德能力和经营方面的能力等都要求过硬。当前的建筑企业,人才的竞争是其中的根本所在,所以,对于该企业来讲,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人通过组织材料将工程项目建设起来的,只有具备一支纪律严明、有创造力的施工队伍,才能够将质量优异的工程项目予以完成。所以,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工民建工程应该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上来。

2.4对有效的措施进行使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予以强化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的前提,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必须要予以强化,可以将标准化的工地达标活动开展起来,将相应的保障和条件为创造优质工程打造出来,以发展的形式入手,就是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上予以强化,控制工序的目的就是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将一定的偏差寻找出来,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予以消除,确保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工序质量,进而对各个工序的质量上进行保证,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即为工序质量的控制,为控制现场质量的核心所在。

同时,在整个工程中质量控制中,施工过程的质量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质量控制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的时候,确保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将施工质量提升上来,防止有质量事故出现在其中。建筑施工部门要将达标创优活动积极的开展起来,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予以强化,进而将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出来。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工民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上文首先阐述了公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我们对有效的措施进行应用来予以完善,改变当前的不足之处,将施工管理的质量进而提升上来,为了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需要整个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一同的努力才能够完成,在施工管理的工作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的把控,从而将整个工民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上来。 [科]

【参考文献】

[1]王兵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探讨[J].科技传播,2013(08).

[2]赵喜库.探析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3]李斌.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5).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于交通配套设施的需求量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也得以日益壮大, 每年的公路工程施工量与施工公里数都在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投资大, 建设规模大, 建设期长的工程项目,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还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那么要想做好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就必须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阶段入手。从公路施工的测试、试验、养护等方面来进行强化管理, 提升管理效果。

二、目前存在于我国公路施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公路施工管理模式都是采用项目管理进行, 所以对于公路施工管理来说, 其重点就是项目的各项管理。总体, 随着我国公路施工经验的累积, 各施工单位与施工企业在不断的应用与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适应性的施工管理方法, 但也要看到这套管理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

1. 用人体制方面的不足

在我国公路施工管理中, 各施工单位与企业也随着市场与时代的更新而不断在提升管理内涵, 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但在用人体制上, 还是存在着人事管理方面的不足。一方面, 施工单位与企业在人才储备与人才激励方面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 对于人才的晋升与培训并没有跟上来。这也就对技术性人员的福利待遇与长期的职业发展没有进行重视, 也就直接导致核心的技术人员其积极性与潜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是一种用人的浪费。另一方面, 由于施工企业与单位在人员培训方面的不足, 其自身的培训机制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技术更新要求, 这也就拖慢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新技术应用水平与范围。

2. 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

在施工中由于管理方面的不足, 对于资源与材料的使用存在着诸多的浪费现象。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与资源的领取与使用是动态的。而由于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其调控体系在动态条件下还不成熟, 那么也就直接导致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各生产要素间的搭配与使用不合理, 项目管理工程处于浪费状态。一方面这直接导致了施工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生产要素间的搭配不合理也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率与施工的完成质量。因此, 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程工期进度与经济效益。

3. 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 由于施工企业下的各部门间的配合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期进展与施工效率。但由于施工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这也就导致了施工时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权限与工作分配存在不足, 不仅造成整个施工工作分配不均, 且由于施工责任不明确, 施工间的决策与分配不平衡, 直接造成管理失效, 管理不到位。这也就说明, 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时, 应从细节入手, 多进行基础性管理工作的铺垫, 在管理制度方面应从细从严, 以提高其管理可操作性为原则。这样的管理制度方面改革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 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4. 施工成本核算方面的不足

进行公路施工时, 成本核算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目前, 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时, 由于施工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不足, 存在着核算时间过长且数据不准确的情况。这样也就导致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 对于生产材料与消耗核算的不准确, 直接影响到对于公路施工合理化提升的成效, 同时还影响到了对于绩效工作的控制与施工完善的水平。

5. 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不足

由于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传统化管理居多, 这也就形成了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信息化应用上的不足。一方面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背景下, 应用电子通信与信息资源可以有效提升施工企业与单位的施工管理效益效率, 另一方面, 如果施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落后太多, 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增大自身的管理成本, 影响到施工效率。目前来说, 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进行管理时都没有有效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应用, 多元化管理能力偏弱。

三、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1. 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过程管理水平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方面, 主要是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与条件来进行工期进度的制订与施工计划的安排, 其工期与施工计划主要在于强调其可操作性。在规划制订的过程中, 对于各施工单位下的部门应明确其责任与工作内容, 并落实到个人, 贯彻经济责任制。总体, 在进行规划制订时, 一方面是要以总规划为纲, 进行年度施工规划、季度施工规划与月度和周度施工规划的制订。另一方面, 对于整个进度的安排应秉持着维护施工连贯性的原则, 对于上下施工工序的衔接, 对于施工各道工艺的连接都要纳入施工规划的考虑范围中去。另外,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与气候影响因素, 对于可能影响工期进度的因素也要纳入施工规划中来。在这方面来说, 管理人员的全局性考虑水平应有效体现。

2. 如何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 安全就是效益。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从管理人员到基层人员都要落实好安全培训与安全标准化操作。在全面而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 管理人员从大局进行安全管理, 监理人员以增加巡视力度与周期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人员从自身安全意识与操作水平来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另外, 还需要建立起专项的安全管理应急措施, 以达到预防为主, 应急有效的安全管理目标。

3. 如何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水平

从成本核算到材料领用, 从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新工艺的实践, 这些都应纳入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去。强调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方针, 重视人才, 重用人才进行管理与技术上的质量管理。一方面要强调质量的重视性, 上下齐心, 以质量为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要对工期进度与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提升, 重视培训, 重视应用, 以高标准来达到高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通过对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可以得出在目前经济形势大发展的前提下, 我国公路管理的可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一方面要意识到对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性的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强调用人与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引进。可以说, 只有做好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公路的施工工艺水平, 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8

1.1 忽视对设计工作的监督。

在大部分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严重, 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的关键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 所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各道施工工序, 防止其产生错漏以致影响工程质量, 但是这其实并不是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建筑结构设计师总是过多会考虑建筑造型的美观以及创新型等特点, 他们往往会疏忽抗震设计、地区环境差异、整改难度等因素, 而后期的设计变更的要求又很繁琐, 从而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鉴于这些情况, 应该重视设计的监督工作, 在设计之初就发现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隐患, 从而避免后期质量事故的发生。

1.2 忽视隐藏的质量问题。

通常情况下, 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查、竣工验收时, 往往更关注于对外露的质量问题的检查, 而会忽视对隐藏的质量问题的检查。如下料长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管线耐久性、钢筋间距均匀性及设备器材调试等问题均是很容被忽视的质量问题。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质量意识又不强, 所以有些工程往往看上去质量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确是存在着钢筋废料充数、设备耐久性差或启动困难、防水材料过早老化剥落等质量问题。所以, 必须加强对建行工程隐藏质量问题的监督以及检查, 这就要求了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三方共同协同配合并严格管理, 确保彻底消灭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

1.3 忽视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

当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以及竣工检查时, 需要整改的问题往往都是土建方面的问题, 而政府对工程的水、电、暖、卫生、防火、设备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的检查力度往往较小, 所以施工单位比较容易蒙混过关, 这样就导致了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对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的工作。施工单位比较常忽视的工作有:保温隔声性能不好、电线超负荷工作导致寿命缩短、水压小导致供应不足、外窗密封性差导致漏雨等, 这些都会对后期使用用户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重视建筑工程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1.4 忽视施工进行前的准备工作。

加强施工进行前的准备工作, 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阶段, 施工人员会不遗余力缩短工程的工期以及节省施工人员的配置及开销, 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管理者疏忽了对施工进行前某些必要工作的检查以及监督。如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缓慢、检测报告及检测结果出具不及时、材料供给速度慢、资金周转余地小、机械设备未进行有效的维修及养护而导致频繁的出现故障、配套设施建设的不到位而导致产生纠纷等, 这些都是因忽视的施工进行前的准备工作而引起的, 由于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 反而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导致了工程工期的延长。所以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便是对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改善对策

2.1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做好项目立项、项目报建、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项目验收等重要节点的工作。当一个工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未完成时, 是绝不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的。健全工程设计的审批制度, 没有得到开工批准的项目不得开工, 项目工程没有进行竣工验收时, 不允许项目投入使用或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项目竣工验收时必须具备建筑工程监理部门的质量评价的意见。

2.2 实行施工责任制的制度。

能否做好一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取决于建筑工程的领导的重视程度。所以, 建筑工程的主管领导应绝对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阶段, 施工人员会不遗余力缩短工程的工期以及节省施工人员的配置及开销, 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管理者疏忽了对施工进行前某些必要工作的检查以及监督。如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缓慢、检测报告及检测结果出具不及时、材料供给速度慢、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及施工规范, 质量工作完成的好的, 就要奖励;质量工作未达标的, 就要惩罚。从而彻底的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

2.3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选择施工的企业应根据工程的规模、等级、性质等特点选择施工质量及信誉较好的企业, 选择后, 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技术能力、财政状况、劳动力条件等硬性指标进行严格的考察。通过竞标的方式确定施工企业后, 还应该选择专业的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并按施工的合同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在施工阶段进行前, 应向国家相应部门申请工程的质量监督手续, 协调好施工的具体的工作事项, 从而有效的确定施工的工期。当外界的不可抗拒因素对工程产生影响时, 应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工程的工期。对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体系应进行严格的检查, 并且加强施工单位测试、质量检验及施工技术的方法及手段。如发现施工单位施工存在违规的情况, 应责令其进行整改, 建立严格的质量奖惩制度, 根据质量事故的大小, 制定不同档次的处罚措施。

2.4 严格的对施工单位进行监测工作。

监理单位应严格的检测施工单位是否有违规及违法的行为。如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工程不得转包、分包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对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人员组合、原材料及构件的等级质量也应进行严格的审查, 确保其符合施工合同的要求。检测的方法使用全数检查或抽样检查的方法均可, 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 必须拒收并且退货, 绝不能姑息。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等, 复查工序的质量, 只有一道工序的质量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作。在每道工序施工时, 监测人员应对纵向的高度、拱度、垂度, 钢筋的规格、数量, 平面的几何尺寸, 等容易变动的因素认真观察, 如发现事故的隐患及质量的波动, 应及时叫停施工工作并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调整, 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出现设计变更时, 相关人员应严格审核变更后的施工图纸, 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变更。原材料和重要设备的抽样原材料送检、质量保证单的认证等工作, 检测人员也必须全重跟踪参与, 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材料、质量技术档案记录、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材料等材料, 监测人员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 确保其不存在任何问题。

3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以及针对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应的改善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及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工作, 将施工管理工作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中, 从而确保工程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志祥.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苏建筑, 2009.[1]沈志祥.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苏建筑, 2009.

[2]王欣来.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王欣来.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吴子敏.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杭州科技, 2005.[3]吴子敏.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杭州科技, 2005.

[4]杜喜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杜喜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9

1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特点浅析

1.1 什么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各项施工的管理控制, 其中建设工程中所涉及的一切项目都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加以控制, 通过有效的园林管理工作, 园林建设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都能够得到保证, 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是目前施工企业所必须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在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中, 施工方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期限来完成施工, 并且在施工时还要尽量的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 并且有效的做好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因此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中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2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以及分类

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管理主要是对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施工验收阶段和后期养护进行管理, 而每个阶段的管理内容也有所不同, 因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不同阶段也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来进行。其中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包括了对施工单位和施工条件、园林方案设计、园林场地等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施工阶段的管理主要是对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控制, 同时也要规定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工程竣工阶段的验收管理主要是对工程的验收资料、工程质量检查等方面内容的管理;而施工的后期养护工作管理主要是对制定养护计划以及养护任务的落实等方面内容。

2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最近的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要求都相应提高了。园林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在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下, 有些问题日益展现出来。

2.1 牵涉施工单位较多, 沟通协调存在困难

园林工程单单靠一家施工企业是无法保证按时竣工的。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完工后, 负责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般会调入更多施工部门进行施工, 有时包括内部人员。这样做的同时更多的人为因素也就参与进来, 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有时存在问题, 信息不共享, 对施工都会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园林工程的复杂性所在。

2.2 树种采购监管不到位, 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很多园林施工中的绿化树木是有外包提供栽植的, 综合多方面的原因, 栽植的树木成活率很低。加上人为因素, 很多的树木不达标, 病树死树很多。

2.3 专业的绿化监理公司少, 绿化效果“差强人意”

园林施工的绿化监理方大多来自代理方, 大多数绿化工程只是附带如项目建设过程中, 由于园林工程的专业性特点, 这些园林工程在完工后, 景观效果强于绿化效果, 未能体现园林工程的真实作用。

3 完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建议

简单来说,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也就是工序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一个方面就是工序活动条件, 这是指对各个工序的监督检查, 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以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 这是加强最终的工程质量验收, 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标准来确保工程质量, 在所有工程质量指标均达标后才能交付给客户。

既然要对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首先要有相应的质量要求标准, 也即是在明确各项施工工序的前提下对每道主要施工工序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 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从而依据操作规范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也为质量管理部门处理质量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3.1 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和考核过程。只有竣工验收时各项质量指标均达标后才能将工程交付业主, 否则就是对业主的不负责任, 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更会导致以后的争端。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后, 工程建设企业才能获取其应得的经济回报, 所以做好验收检查工作,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相关部门立即解决, 否则日后的争端不仅仅是经济损失, 更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2 加强内外部关系的沟通协调, 提高施工质量

3.2.1 加强外部关系协调。施工环节中, 如果要进场地需要提前和甲方监理和施工单位做好协调工作。

3.2.2 做好内部沟通。经常的组织施工人员和工人的技术交流沟通, 将整体的人员素质提升。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3.3 加强监管树种采购程序, 提高采购质量

采购过程要严格把关, 采购的渠道保证透明, 无其他人为利益现象。保证采购树木的优良性, 将不符合要求的树木杜绝在工地之外。明确地提高采购质量。

3.4 加强工作人员园林知识培训和学习, 提高专业化水平

杜绝不合格的现象发生, 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将日常的管理形成制度化, 项目经理上岗要进行层层的考核,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 相互交流经验, 定期举办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将整体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稳步的提升。对园林专业技工的培训要放在首位, 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4 结论

园林工程的建设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 它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和对城市满意度都和日后园林的养护和管理息息相关。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后期养护工作展开, 因此园林的施工管理是园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后期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先阐述了园林工作的相关含义, 表达出现阶段园林工作的一些不足, 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4 (5) :243-244.

[2]黄水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房地产导刊, 2013 (11) :247.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10

1 当前我国工民建施工管理的现状

1.1 施工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施工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大多数工民建施工现场中, 安全措施并不到位。近年来, 工民建施工事故频频发生, 但是安全施工仍然没有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首先, 领导人对安全施工的重视度不够, 普遍存在着“重经济, 轻安全”的现象, 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执行力, 安全管理制度一味地流于表面, 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其次, 领导人对安全管理的忽视会渐渐地影响施工人员的看法。由于该行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其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忽略工作细节, 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在作业时未带安全帽等行为, 造成员工安全产生的潜在隐患[1]。

1.2 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较低

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工民建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 由于大多数施工单位一味地重视经济效益, 导致施工管理并未受到重视。从目前工民建企业施工管理人员的现状来看, 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士, 理论知识不足, 实践经验缺乏, 综合素养整体偏低。更有甚者,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零散工负责施工的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的缺乏会导致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存在一系列的漏洞, 不仅会引起项目进度的延误, 还会为施工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进而影响施工质量的监督。

1.3 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虽然工民建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很多施工单位也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 但是部分企业在制定施工管理体系时并未结合自身的特点, 一味地模仿其他大型企业, 导致管理体系缺乏实效性。一是考核指标的不完善, 在管理体系中缺乏监督考核指标的设置, 阻碍了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二是欠缺相应的风险制度, 导致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未能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分析, 限制了管理体系的作用。同时, 领导人的不重视使得管理体系停留在表面上、文件上及口头上, 并未真正付诸行动, 降低了管理的效果。三是材料管理落后。材料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制定相关的材料管理制度, 部分工作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时, 未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 导致施工质量下降[2]。

1.4 施工质量检查不到位

工民建工作属于户外工程, 在监督和检查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常常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 这样的检查方式能提高质检的效率, 减少工作量。但是工民建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 抽样检查的不全面容易引起施工质量不达标, 导致安全问题的滋生。

2 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保障工民建长远发展的首要前提。工民建行业存在较高的风险性, 施工安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项目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 加强安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施工单位应向管理层人员普及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使其树立“关爱生命, 安全第一”的正确工作理念, 时刻坚持以人为本,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物质援助。其次, 从思想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其安全知识教育, 如在施工现场需设置安全警示牌等。培养其施工时操作的规范性,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力争将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减少人员的伤亡。同时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办理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 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后, 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 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加强监督和指导, 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使相关安全保障制度得以落实, 促进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 防范于未然。

2.2 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在工民建施工现场, 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对施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多, 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 才能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 构建高素质的施工管理团队是刻不容缓的。现阶段, 我国工民建行业中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施工企业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一是在进行施工管理人员的招聘时,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关, 对其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考察, 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以及经营能力, 择优入取, 从根源上保障管理人员的质量。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其理论知识进行完善, 增加其实践经验, 同时应努力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 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企业应不定期地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考察, 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工作敷衍的现象, 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建构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使其成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提高管理的效果[3]。

2.3 健全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施工管理中的准则, 在体系的制定上应做长远的打算, 减少其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发生。首先, 应明确风险管理, 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机制, 明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各种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地评估和测定, 为施工的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确保施工的安全化。其次, 应建立科学的指标考核制度和规章制度, 切实落实管理的要点, 明确职能, 科学分工为质量检查奠定基础, 促进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 对采购环节以及建筑材料进行明确的规定, 对材料进行进货检验和全程追踪, 保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检查工作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和难点, 施工单位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应制定相关方案, 使质检工作按照规定正常的开展, 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首先, 增加监督的力度, 有效的监督对质量检查工作十分的关键。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效率低下, 不负责任的现象比比皆是,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企业在质量检查的环节中必须设定充足的监管人员, 合理科学地规划其职责, 落实监管, 且监管人员需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上报, 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其次, 工序作为工民建项目的基础, 其好坏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以及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交流, 发现影响工序质量的限制因素, 进而解决问题, 保证项目的质量, 将质量检查工作灌输到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后, 遵循国际标准, 开展文明施工的活动, 为施工检查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以打造优质的工程项目[4]。

3 总结

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和长久的工作。当前工民建施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太成熟, 应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出根本原因之后, 结合自身状况, 对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要高度重视每个环节, 积极引进管理人才, 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端.工民建施工管理现状和应对策略分析[J].经济论坛, 2013 (4) :97.

[2]纪红梅.对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9) :209.

[3]阚永开.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建筑工程, 2011 (12) :289.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铁路施工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U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168-01

我国的铁路建设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经济命脉,中国的铁路建设起源于20世纪,当时我们的发展水平是很低的,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设计铁路的过程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出现,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这些问题慢慢的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在铁路的建设中我们要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在铁路施工中机械设备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个方面加强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1.1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随着新的设备和机械被引进,铁路机械设备的老式管理方法已经被淘汰掉了,新型机械设备的引入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强对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培训,铁路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很多的大型设备我们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对于这些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就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因为机械设备的更新是很快速,所以我们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要相应的提高,基本水平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了,管理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设备管理也要涉及很多的领域,因此我们要组织员工对铁路机械设备操作管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有全面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才能使得铁路机械设备管理更有保障、更规范。

1.2 铁路机械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间的矛盾问题

我国铁路机械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间存在着矛盾,铁路建设中使用的设备都是比较大型的,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都是很繁琐复杂的,国家也要投入很大的科研经费,我们在大型设备购买的过程当中也会大批量的投入资金,这样一来,我们对机械的使用寿命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大部分的大型设备可以运转使用几十年,在表面上看我们的设备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设备在使用的初期跟生产力能够很好的保持一个平衡,但是随着科技不断的更新进步,渐渐的原有机械设备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施工的要求了,这样就使得铁路工程的整体质量跟不上,不利于我国铁路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机械寿命和实际的经济效益紧密的结合,才能使我国铁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3 铁路项目目标管理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间的矛盾问题

铁路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目标,它的管理方向更具全面性,它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的效率,它所要强调的是项目施工的进度,所以在设备的使用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械设备。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质量、是进度、是效益,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带来的工作负担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角度来看是行不通的,当前现状普遍的存在机械设备超额负载,使用的次数太多了,这样的现象使机械设备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我们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所处的地位来分析,它处在项目管理的最边沿,不受施工单位的重视,不抓全面的铁路施工一定会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从而影响铁路施工的进度,所以要把铁路项目目标管理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紧密的结合,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小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4 我国现有的铁路施工当中所存在的机械设备安全问题

我国现如今的铁路施工当中所存在一些机械设备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操作人员工作意识不强烈,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管理的基础环节没引起一定的重视,因为不受重视,所以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纰漏,这样的纰漏就变相成为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尤其铁路施工的环境是相对有特殊性的,这就为机械设备的管理加大了难度,铁路建设的地点选择都不是很好,大多数都是选择在山间,很少有在平坦马路上建设的,建设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好,就对设备的保养和管理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因素。

2 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对策

想要增强铁路工程的设备管理需要从多方面来入手,从多方面考虑我国当下的铁路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对我国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我国当下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协调统一铁路项目管理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的管理在铁路施工中,根本得不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两者之间得不到一个完美的共存,所以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去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更加的规范和科学化。要在铁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负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尽力去协调机械设备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使它们之间不再有矛盾生成。而且要对安全施工过程当中的机械设备做好管理计划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确安全并且稳定的使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接卸设备管理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协调统一铁路项目管理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2.2 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

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因为机械设备的陈旧和老化都会在施工当中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工程的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人员绝对不能够疏忽大意,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这些机械设备负责,责任下发到个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停止使用,尽快的排除安全隐患。铁路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熟悉它的安装和使用说明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要对设备的质量安全做细致的检查,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施工当中进行使用。对铁路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发现问题要马上维修,一定要排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3 结语

铁路建设在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中是很突出的建设事业,铁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发展和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对铁路建设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从技术领域来提升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铁路项目施工的生产主力的机械设备,是施工过程中的主体,所以一定要做好对铁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把它作为一个施工重点来看,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施工质量,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于友.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10):191.

[2]赵南平.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 (1):9-13.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12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重构

全面预算管理是保证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手段。为增强中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中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本文以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 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 深入分析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并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重构。

一、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孕育而生。对于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将其分为“战略性、协调性”等等, 而笔者认为,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5个方面:全面性、系统性、机制性、战略性、协调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 企业概况

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是创始于1954年的一家以公路工程施工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 X集团2003年通过国际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三项认证, 2004年获商务部授予的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任务A级证书、外经贸企业信用等级三A证书, 公司银行信用等级为“三A”。

(二) 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不结合实际, 实用性差, 流于形式, 存在“工作量大, 用处不大”的思想。我们采取在全面预算推行工作中,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单位实际和内在需要, 确定正确的推进措施和预算方法。

二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不少偏差。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体制和垄断经营等思想的影响, 集团领导不重视管理经营, 完全认识不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三是集团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核算混为一体,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四是集团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造成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先花后算”情况较多, 使编制的预算与执行的结果偏差很大。

三、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构

(一) 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的编制

1. 集团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因为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是以路桥工程为主要业务的集团公司, 其结构较复杂, 所以, 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下达预算目标, 自下而上地编制预算的方法。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 是公司利益与各单位利益相互协调的过程, 是不同利益主体间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具体预算编制流程图设计如图2。

2. 全面预算编制内容的确定

按预算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营业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筹资活动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成果预算。

(l) 营业活动预算。 (1) 施工生产预算:包括工程成本降低情况预测、工程项目生产计划、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物资采购计划、材料及结构件耗费计划、人工使用计划、机械使用计划、材料采购成本预算等。 (2) 工程结算收入预算:包括工程项目产值 (工作量) 预算、工程末回收资金预算、应收账款等。 (3) 职能管理部门费用预算: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工资及工资附加费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预算、行政办公费预算等。 (4) 税金及附加费预算: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教育附加费等税种应交、已交、末交等细项的预算。 (2) 投资活动预算。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预算、长期债权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等。 (3) 筹资活动预算。包括长短期借款预算、集资款预算、财务费用预算等。 (4) 财务报表预算。包括财务收支计划、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预算现金流量表。

(二) 全面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 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的执行

依照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上文预算管理的机构设置以及预算编制程序的设计, 本研究设计了一幅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流程图 (图3) 。

2. X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控制

首先,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的实施, 集团应建立起预警控制系统, 对集团的预算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 对预算外事项进行控制预警, 不经过授权不得解空, 对预算内事项进行执行预警, 及时掌握预算的远程进度, 实现预算目标分解释放、层层落实的滚动控制管理。

其次, X集团应该根据全面预算制度的规定, 确保各单位部门严格地履行职责, 对预算指标进行全面连续的监控, 规范经营, 防范风险。

最后, 集团应积极地研发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企业财务管理预算系统的无缝对接, 从而完善控制手段, 提高控制效率。

结束语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 可以认为,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 协调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 改善物流和资金流, 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 这是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亦希望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适应市场变化, 根据指标体系及时调整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效率, 对经营活动进行高效的管理, 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全面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156-180.

[2]梁开卷.盈利从预算开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130-152.

上一篇:蔬菜价格波动下一篇:科技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