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积淀

2024-08-30

阅读积淀(精选12篇)

阅读积淀 篇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这一开放的过程,会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新课标》也指出,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语文的拓展阅读。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拓展阅读更有序、适度、高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适度提升,为领悟文本作铺垫。

在学习完《夹竹桃》一文,感受到夹竹桃“能引起我的幻想”和可贵的韧性后,我问学生:作者写夹竹桃,除了要表达他对平凡而并不名贵的夹竹桃的一份喜爱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目的吗?在抛出问题后,我让大家自主阅读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 (资料上记录了季羡林老先生充满坎坷却始终坚忍不拔、纯洁而不张扬的一生) 。在阅读完这份资料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文如其人”的含义,真正体会到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品格就像夹竹桃一样朴实、顽强、有韧性。接着,我给学生出示了2006年95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学生们读着读着,就读出了一份深深的感动。整个课堂悄然无声,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无限的敬仰。因此,课堂上适时地补充阅读作者的生平、主人公的资料等,就能使学生在学文时,仿佛听其言、见其人。对文章的感悟自然也就不会仅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了,而会真正读懂文字背后浓郁的情感,读透文字背后作者的心,读透文字中主人公的心。

二、着眼温馨,为精神成长作引领。

多次听过《月光启蒙》这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几乎到最后一个环节,他们都会给学生呈现这样一段话:我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教师深情的朗读,加上音乐的渲染,到最后大致都会达到同样的效果:学生或是眼泪闪烁,或是低头不语,课堂氛围异常凄惨。从情感渲染的角度来看,整节课似乎能以情感人,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但笔者细细想来,觉得这种拓展似乎就是为营造课堂氛围而拓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例如,在学完《只捡儿童多处行》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冰心眼中的儿童的活泼、可爱,自然就会有一股暖流融入心田。此时,我们不妨可以再推荐冰心的其它作品,如《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冰心温暖、深情的文字所感染,继而获得更为积极的人生体验与情感的熏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多了一份快乐与幸福,或许这种精神体验也是现实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阅读拓展时,应该本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原则,引领孩子在有着丰富营养的沃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三、举一反三,为课外阅读作延伸。

曾听到过一位教师执教《如梦令》这首词,就很好地拓展了文本,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学完整首词后,教师呈现了《声声慢》,深情并茂的朗读带给了学生美的享受。整首词的基调与《如梦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快”一“慢”、一“乐”一“悲”,学生感受到了直觉的巨大冲击,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娓娓动听地读了起来。接着,教师恰如其分地介绍了这两首词所产生的不同背景:《如梦令》、《声声慢》。同时,告诉学生:李清照的词还有很多,课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看能否读出不同的情感与意蕴,下节课我们就进行朗读展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点燃,下课后找诗词、读资料、练朗诵,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真正读懂了《如梦令》,还能读懂李清照的其它诗词,做到“举一二反三”,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课外阅读吗?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接触到与之相关联的更多作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扩展了学习的知识面,真正起到“举一而反三”的作用。

总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百花园中撷取到更多的精彩,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拓展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我们应该以课文为基点,利用最少的时间,选择最精妙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积淀了无痕。

阅读积淀 篇2

科技的日益提高,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迅捷。因此,这也就逐渐取代了人的大脑,思想的懒惰日益萌发,生活中的琐事全靠网络来处理消化,这样,人的大脑慢慢就变得愚钝迟缓,一发不可收拾。

在学习方面,网络深得广大学生的喜爱,不会写的题,用作业帮搜索;不想写的作业,让同学QQ私传;不会写的作文,上百度浏览器查找;更有甚者,用压岁钱购买了一台写字机器人,让机器人帮忙完成作业这样,原来充满天赋智慧的大脑,逐渐就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缓。

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是一步步积淀而成,并非一口就能吃个大胖子,一蹴而就。有媒体报道称,某学生用压岁钱购买了一台写字机器人,帮起抄写寒假作业,由于她在两天内抄完作业,且没有错别字,被家长瞧出端倪,随后机器人被摔碎。用写字机器人来代替大脑完成作业,看似自己没有花费多大功夫,捡了便宜,但实际上你是害了自己,是最愚蠢的人,这样自欺欺人,到时候优异的成绩会青睐于你吗?在学习上这样糊弄别人,欺骗家长,到时候便是自己害自己。然而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是有一定目的的,每天练习一点儿,日积月累,知识就能深深装在脑子里。最后再巩固复习一遍,这样,对知识就熟记于心了。如果学生是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学习同时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自己没有那神功夫,就必须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学习,有些人看起来毫不费力,是因为她们背后一直在拼命努力。积淀的储备量越多,在一定时候,就会展露光芒,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持之以恒,脚踏实地。

品牌的文化积淀 篇3

其实无论是香奈儿,抑或是Gucci、Prada、Armani,这些品牌都有数十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为它们增加了含金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品牌都有一个故事延伸,并形成强大的品牌文化影响力。香奈儿展览也是在提醒大家,产品不是品牌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

正如策展人所述:香奈儿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瓶香水而已,而是法国的文化遗产之一。这次展览我们谈艺术谈文化,主要展示的是隐藏的东西、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展现的是创作的秘密而不是创作的产品。所以你们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毕加索、看到蒙德里安,可以看到很多艺术的东西、内涵的东西,我相信,有内涵的东西才能创造出好产品。其中的真谛,值得细细品味。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为什么真正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品牌还凤毛麟角?品牌文化缺失是核心问题。制造企业逐渐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品牌并不是“最大的”或“最强的”自我渲染。品牌的一半是产品,一半是文化,产品创新奠定了品牌的价值,而品牌文化内涵则赋予品牌活力和生命力。品牌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给消费者某种产品使用价值,更主要的是帮助消费者去寻找心灵的认同。这才是品牌长久生命力的源泉。

有人说,回顾历史就是展望未来。本期封面报道“入世十年企业风云录”,就是回顾了那些入世十年征战的企业,过去十年是外贸发展辉煌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多么希望成绩能够延续到一个又一个十年,直到永远。

阅读积淀 篇4

一、触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想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就应该让学生主读, 教师导读。这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 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作引导, 首先要提出一些预习自查题, 让学生根据自查题有目的地进行通读, 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产生的感受不同, 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 应该尽量让学生发散思维, 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也就是重点读某些地方, 如句子或段落。主要是抓住能够体现课文特点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读, 通过感悟这些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同样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 如《风筝》一文, 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问道: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这是为什么?按照以往的教学法, 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寻找答案。首先可以问学生“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主要写了北京与故乡放风筝时令的不同以及回忆故乡放风筝时的景象。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行文, 如果仅仅从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思考似乎有些困难, 但是由于之前已经进行过通读, 对全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联系全文的主旨, 风筝在本文中的意象, 就可以得到答案:“我”看到风筝感到悲哀, 是因为回忆起幼时对弟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二、体悟

对课文的通读和精读都还是局限于课文本身的阅读, 而我们在进行阅读训练时, 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够读通课文, 读懂课文, 还要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课文内容以外的东西。例如, 可以问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 学会了什么?可以是学会了行文结构, 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甚至一个成语, 一个句型等等。并且这种学习的收获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篇课文, 而应该与以往学习的课文相联系比较, 这样往往能够取得“1+1>2”的效果。例如, 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全部是关于人物描述的课文, 但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又与前面的课文不同, 《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音乐巨人贝多芬》都是描述单个人物, 而《福》则是描述人物群, 那么在前三篇课文描述单个人物时, 采用的手法有哪些不同, 而描述人物群时又与描述单个人物时有哪些不同,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总结学习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项目一一列出, 并进行总结, 相信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积淀

在阅读的同时, 遇到的优美的词句, 别出心裁的写作手法, 都可以抄写下来, 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 也是对语文的积累。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会学习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 这些方法也是非常值得积累下来的, 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比较,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架构, 这就是对阅读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知识的积淀。例如, 学生可以将每次遇到的有关表现手法的内容总结归纳起来, 如表现手法分为:对比, 衬托 (侧面烘托) , 欲扬先抑, 象征手法 (托物言志) , 讽刺手法, 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将8种表现手法总结出来之后, 再在每个手法之后列举一个例子, 不用将文章大段抄写下来, 只要写一两句话提示内容, 以便以后复习时可以回忆起来。这样总结归纳与实例结合, 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记忆也深刻。在以后的练习或者考试中再遇到阅读题问有关内容, 就可以采用排除法, 逐一对照, 找到正确答案了。

深度感悟,积淀活动经验 篇5

[摘 要]数学知识不能直接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只有经历一定的数学活动,才能感悟知识,才能习得知识。以“秒的认识”的教学为例,引领学生深度感悟,用心体验,帮助学生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秒的认识;活动经验;深度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0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而,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属于学生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心感知、感受、感悟,帮助学生积淀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笔者以“秒的认识”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设动境,用身体验――感知

【教学片段1】感知1秒

师:知道1秒吗?仔细听一听,1秒到底是怎样的?(课件演示“秒针走1格”)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滴答”一声!

师:其实,“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秒钟吗?

生2:我“啊”一下就是1秒。

生3:我拍一下手是1秒。

生4:我“呵呵”笑一下就是1秒。

师(大笑):大家都喜欢用声音表示1秒。能做个动作表示1秒吗?

生5:跳一下。

生6:扭一下腰。

生7:跺一下脚。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请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1秒有多长。(小组活动)

师:你们觉得1秒的时间是怎样的?

生(齐):太短了。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将1秒有多长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体验活动。教师用“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秒吗?”“能做个动作表示1秒吗?”“请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1秒有多长”这三个问题,打开学生活动体验的“大门”,也使得学生手、脚、口、脑并用,在趣味盎然的体验活动中,感知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知识技能不等于活动经验,1秒的长短属于知识技能范畴,可以用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但用个性化、动态的动作来表示或演示,则属于内隐的活动经验。可以说,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前提,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创设富有内涵的感知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进而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布思境,用情体验――感受

【教学片段2】分的认识

师:刚才你们已经感受到1秒的短,现在送上一段音乐。请估计这段音乐的播放时间大约有多长。(课件播放1分钟音乐)

生1:我拍了52下手,估计是52秒。

生2:我打了61个节拍,估计是61秒。

生3:我采用的是点头方式,点了60下头,估计是60秒。

师:到底是多少秒呢?我们边听边看。(再次播放1分钟音乐,同时呈现秒针走动的画面)能看出来是多少秒吗?

生(齐):60秒。

师:是呀,秒针走了一圈,正好是60秒。看来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猜想多少秒?是比较准确的。再看看,秒针走60秒是怎样走的,分针又走了多少?(播放音乐,呈现分针、秒针走动的情况)

生4:秒针从12走到12,走了12×5=60(小格),正好60秒!

生5:分针走了很小的1小格。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分针走1小格就是――

生(齐):1分钟。

师:播放同样的一段音乐,秒针走60小格,分针走1小格,这说明――

生6:60秒与1分钟相等。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同一段音乐播放了三次,学生的感知从朦胧到清晰。第一次估计时间,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被激活;第二次观察秒针的情况,学生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第三次把秒和分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1分钟=60秒”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问题、有思考、有体验、有感受。经历数学活动是学生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的前提和关键,但经历活动并不等于积淀经验。如果学生漫无目标、断断续续地经历活动,是难以积累活动经验的。学生只有带着明确的目标参与,并且持续不断地感受,才能使得知识技能与活动经验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三、置情境,用心体验――感悟

【教学片段3】1分钟的作用

师:1分钟的音乐很短,一转眼就过去了。那么1分钟里到底可以做哪些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拿出信封里的一封信,估计一下,你能在1分钟里读完这封信吗?

师:估计能读完的打“√”,不能读完的打“×”。现在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钟面;“滴答”声为背景;学生自由阅读)

师:读完了吗?读完的同学给自己打一个五角星。真不错,这封信有350个字呢!读完这封信,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1:1分钟看起来很短,其实用处很大!

生2:我们不能浪费每一分钟。

生3:我们的生命就是由许许多多的1分钟构成的。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师(拍手):不错,非常了不起。一分一秒虽然短,但用得好,可以做很多事,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一分一秒,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已经向学生提供相对丰富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体会和感悟1分钟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但这种来自于外界的阅读材料,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为进一步增强这种共鸣所带来的感受,教师采取1分钟读信的方式,让学生先估计,再尝试,使学生的体验得以进一步升华。数学活动经验,不能单纯地依靠数学活动来积累,数学阅读也是学生获取前人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相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和实践应当是齐头并进的,阅读配上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深度感悟经验的重要性。如上述教学中,如果仅是阅读或实践,学生的感悟并不深刻,但同时经历,学生就会由衷地感叹“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1分钟用途很大”。这样的感叹是教师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史宁中教授说过:“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是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让学生经历过程,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悟数学经验,并在活动中积淀、丰富这些经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积淀的力量 篇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诗经》里较为众人所知的一首。教学中师生共同吟诵,其美感当不止于节奏之美、形象之美、画面之美,了解相关的学术探究,更能在简洁的文字背后读出厚重之美。

我认为,在教学中至少提醒学生从几个方面对《诗经》及《蒹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究,才能让学生获得较为开阔的视野。

一、“求实”而不“坐实”

古诗文在时空上与我们今人保持了遥远的距离,如此虽然在审美上获得了独特的可能性,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实证上自然又困难重重。因此,探究求证成为一项必须的工作。本诗的教学,在求证上可涉及的点有很多,找到必要的几个探究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蒹葭》出自《国风》,而《国风》本叫《邦风》,汉代时因避刘邦名字之讳而改为国;“风”之被释为“民歌”,是朱熹的具有影响力的论断:“凡言风者,皆民间歌谣,采诗者得之而圣人因以为乐,以见风华流行。”说到此处,下一个比如必然是:在另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的话中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句,句中的“舞雩”是祭祀祈雨的仪式,按王充《论衡》的说法,“风乎舞雩”并不是登上舞雩台让风吹干身体,而是——在舞雩台上唱歌。于是不仅理解了孔子为什么非常赞同曾点,同时还明白了“风乎舞雩”中的“风”与《诗经》风、雅、颂中的“风”有关联。因此,《蒹葭》虽然来自秦地,但“风”所特有的歌咏的意味自然是深长的了。我们说“求实”,以上提到的或许最终未必是真正的“实”,但“求实精神”是有所体现的。

说到不要“坐实”,是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蒹葭》一诗,自古就有许多人给予考证,纷纷证明诗歌所言为何。《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则言:“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清末才子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这是一首“招隐”诗:“盖秦处周地,不能同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托为招隐,作此见志。一为贤惜,一为世望。”不能不说其无考证,也不能说其无道理,然而诗歌的意思一旦坐实,趣味全无。朱熹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这个说法才符合审美的原则。

二、“赋、比、兴”不是简单的“赋、比、兴”

说到《诗》,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夫子最完整的表达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说的“兴”有“起情”之意,也有“托物”之意,它是一个完整的审美感受的过程,是审美情感与审美形象的结合,其主要作用在引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兴趣。

《诗经》普遍运用比兴的手法,比的作用是让事物的面貌得以显露,兴则让事物的意义隐藏,这就构成了诗歌特有的魅力。《蒹葭》开头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呈现在眼前苍苍的蒹葭、凝霜的白露,不仅是一幅图画,更是一种心境。追溯到《礼记·乐记》,其中也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被称为外物的“物”,可从两方面看:一为大自然的物象,一为人间事物。《蒹葭》从大自然外物开始,引发了对伊人的向往追寻,这个“伊人”可以理解为美人、可以理解为理想、可以理解为生命中的种种,追寻是一个过程,追寻产生距离,追寻遭遇艰难……审美的感受渐渐浓厚。这一切都是从自然之“物”开始。而我们读距离《诗经》时空已经遥远的李煜的小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仍然读出《诗经》身影。词中分明传递出生命的摧伤,李后主说的是生命的苦难、生命的无常。“外物”就是这样与每一个独特的精神与(下转第98页)(上接第97页)心灵沟通的这种。这种感动的力量能穿透时空,使千百年后的人接收并震撼。

三、因为品质,所以流传

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谈到了《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说,荆轲所以得名,是永垂千古的短短两句诗的功劳。诗歌要表现雄壮的情绪,其难度在于让人心悦诚服,而不是嚣张跋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表现出那暂时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的普遍的情操,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因为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林庚先生由“萧萧”二字的高秋之意,带出“明月照积雪”的寒冷,进而带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哀。“一去”之刚劲与“不复还”的悲哀,呈现出艺术的普遍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知相得,欲说还休。这两句诗最终说的就是每个人自己了。

再说到《诗经》。“诗言志”似乎给了诗歌沉重的负担,在古人的眼里,《诗经》的一切问题都被泛政治化了,这本诗集形式上是诗歌,实质上是讲政治。等到词的出现,诗歌领域里纯文学的比例空前增大,再回望第一本诗集,词人们当时想必是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可不论如何,《诗经》终究经得起审美眼光的审视,更经得起时间对其品质的考验。比如,《诗经》开篇的《关雎》,许多人曾考证雎鸠是什么鸟,现代学者吴秋辉的断定是:“鸠”是一个普通名词,“雎”是一个形容词,且只是“雎”字的左旁,是形容词,是“祖”的古字,是“大”的意思;而“雎”字的右旁“隹”字是摆设。“雎鸠”是形态上的复词,“雎鸠”就是大鸠,是鸠类中最大的鸟即鸿雁。而这个说法最重要处在于:雁的特性是雌雄不肯乱配,爱情非常真挚,以此鸟比“君子”“淑女”,恰如其分。更早的另一说法从《毛诗》来,认为雎鸠具有“挚而有别”的品德,即雌雄虽情深意切,却能保持一定距离。而这“别”又正是儒家礼制思想的精髓,正合人伦关系中对距离的规定。如此,当我们读《蒹葭》,除了古人对“伊人”的解释外,我们还能读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生命状态,《蒹葭》最终说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了。

闻一多说过:“《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的第一本教科书,而且最初是唯一的教科书。”这“第一”与“唯一”,揭示了《诗经》对于后来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发展、社会伦理的构建所起到的奠基性作用。他首先提出对《诗经》有三种旧的读法,即经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他把《诗经》的国风部分重新编次,分三大类目,即婚姻、家庭、社会,国风可当社会史料、文化史料读,同时对于文学的欣赏只有帮助无损害。

开阔文化的视野,学生的眼界放宽,看到的就不止是一首《蒹葭》;看到的《蒹葭》当然也就不是字面的《蒹葭》。

参考文献: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苏缨.诗经讲评之风人深致.哈尔滨出版社,2010.

[4]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写作要重视积淀 篇7

一、通过阅读, 形成积淀

这就涉及课外书的博览与吸收。

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是课本和课堂, 除了课本课堂所得, 课外书就是获取知识信息, 拓宽知识视野, 获得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

有的学生作文感到困难, 或脑子空空, 无从下笔, 或下笔苍白, 言之无物, 这些跟不重视课外阅读、缺少课外阅读或缺少知识积累有关系。古人言, 开卷有益。看书能让人长知识。书看多了, 并同步注重知识的消化与积累, 必能视野大开, 动起笔来左右逢源。

阅读需要一定的面与量。最好博览群书, 并勤做读书笔记。

书读得多、吸收得好且迁移应用能力强的学生, 其作文往往最优秀。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 阅读也有讲究。并非什么书都看, 什么书都读。低级趣味的最好鄙弃不看或绕道而行, 还是要学会分辨良莠。这样才不至于思想中毒和写出不健康的东西来。

二、通过传媒, 形成积淀

传媒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

广播是一种传统媒介。它可让我们只需侧耳, 就能感知身边事、国内事、天下事;电视是一种居家传媒。通过电视, 我们可收听新闻, 观看影视, 欣赏歌曲, 尽享视听盛宴;电影是一种娱乐传媒。观看电影, 可以让人们感受真善美, 明辨假丑恶, 引领人们走向更高品质的生活;网络, 则是一种快餐式的便捷媒体。借助网络, 人们可无限冲浪, 室里室外感知矢量天下事。

无疑, 传媒向人们洞开了一片新天地。它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还可让我们采集到许多的写作素材, 形成丰厚的写作积淀, 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向生活要素材

这就关联到生活的阅历与体验。

写作源于生活。把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 既可获得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又可提高对生活的认知水平。许多活泼泼的素材就来自你的亲身经历, 来自你的体验, 而来自你的经历与体验的素材往往是最具活力的。何况你的阅历与体验是你的亲力亲为, 用起来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常言道, 文贵以情动人。要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 自然离不开生活, 因为只有生活才能给你真情实感。我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花布伞》的母亲节征文。文中她就盛赞了她母亲的博大母爱。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作为女生的她不再满足平日里使用的黑布伞, 而希望母亲能给女儿买把花布伞, 和同学平起平坐。希望早已提出, 可身为教师的母亲就是一拖再拖, 一直没能满足女儿的心愿。于是, 母女俩从此有了隔阂。可母亲依旧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 但女儿却不领情, 总认为母亲小气。于是有一天, 女儿冒着倾盆大雨去学校晚读了, 为的是赌母亲的气。没办法, 母亲只好挤挤家里的生活费, 为女儿买了把花布伞, 并送到晚修后早已等得焦虑的女儿的手上。雨仍然狂下着, 在雨濂中, 母亲终于向女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 没能及时给女儿买上花布伞, 是因为自己将节余的工资都定月拿去资助班上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孤儿。这个秘密母亲平时并没有道破。于是, 女儿感动了, 泪如雨下, 和母亲相拥在雨夜里。这个故事颇为生动, 也是作者经历过的, 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所以读来感人至深。自然, 这篇征文也就获了奖并被刊发于报上。这就是生活的力量。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如果学生写作时, 能从个人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中提取有价值的素材, 那么, 其作品必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也势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向社会要素材

这就触涉社会的观察与感受。

社会也是写作的源泉。当素材欠缺, 文思受阻, 既难以从书面获得写作的材料, 也难以从生活中汲取有用的东西时, 该怎么办?我想, 就该动用平时对社会的观察与感受的储备了。

我们有些学生, 总习惯于向书本, 向自身的生活索要素材, 却未必想到社会也是一个广阔的取材天地。要写好作文, 除了博览群书, 有一定的阅读面;热爱生活, 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还要观察社会, 很好地感受社会的种种现象, 否则, 就会吃亏。好些高考作文题, 就触及了社会问题。比如1990 年的“花”与“刺”考题, 1992 年的“红雨衣与高跟鞋”考题, 1995 年的“鸟的评说”考题, 2001 年的“诚信”考题, 2015 年的女儿状告父亲违规驾车考题等, 都很鲜明地触及了现象与本质、公德心、遵规守法、一分为二看问题及商德、道德等不同时期的社会焦点。它们在各个方面检测了考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因此, 学生们不应只是将目光盯在书本及自身的生活经历上, 还须关注社会, 学会观察社会现象, 感受社会问题, 并形成一定的认知储备。

这点, 要向名人学一学。俄国著名大作家果戈理, 曾经很好地利用自己在广泛观察后悉心记录的笔记本进行了成功的文学创作。这位作家的一个习惯就是身边常备一个本子, 随时记下一切在社会上观察、体验到的事情, 除了眼见的各种景物外, 还有耳闻的各种有意义的话语。在这些记录里, 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有, 既有多种动植物的名字, 也有挂在捕鱼狩猎者口头的俗语和朴实的耐人寻味的语言, 还记录下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和事情的思考。这些记录为果戈理的写作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素材, 他曾经不无得意地把自己心爱的笔记簿称为“手头的百科辞典”。

再说, 社会能给你一些真真切切的东西, 文章又贵在以真服人, 如果习作者能有机地注入一些社会元素, 那么, 写起作文来必能素材丰厚, 内容鲜活, 有时代气息, 有思想上的广度和深度。希望学生们能做社会的有心人。

北京会馆的人文积淀 篇8

北京的会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商人会馆, 主要由在北京从事商业活动的各地商人所建。另一类是同乡会馆, 这类会馆兼具客馆、试馆与商馆等多种功能, 专门为在京的同乡服务。史载:“京师会馆林立, 意在联络乡情、敦睦桑梓, 且为公车举子暨仕宦乡人莅都之所, 甚盛意也。”各地在京会馆因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地域性差异。一些经济、文化、贸易发达地区, 如广东、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山西等省在京会馆最多。会馆除主要房产建筑外, 还有分馆、义园、义地等附产, 规模财力都十分强大。各地会馆聚集了不同籍贯、不同信仰的人群, 对北京的城市居民结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城市功能与城市面貌都有所改变, 从而促进了北京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多元融合。北京会馆由于历经沧桑, 留下了许多逸闻轶事, 从而增加了北京历史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

北京许多会馆曾经是历史名人的故居, 具有更多的历史文化气息。如储库营胡同的山西太原会馆, 为清初经学家阎若璩的祠堂;后青厂胡同的江苏武进会馆, 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孙星衍的故居;珠市口西大街的湖北宜昌会馆是清末著名地理学家、书法家杨守敬的故居;校尉营胡同的江苏宜兴会馆是光绪年间顺天府周家嵋的故居, 他曾主持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安徽宣城会馆曾是清初诗人施愚山的故居;上斜街东莞新馆曾是清初名将年羹尧的故居;安徽歙县会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的清代中国货币改革家王茂荫的故居;西单旧刑部街路北有奉天会馆, 原是清光绪年间奉天将军增棋的旧居, 后来送给张作霖, 张以各省在京均设有会馆, 独东三省没有为由, 乃将此房改建为奉天会馆, 后又改为东北同乡会;教子胡同的甘肃会馆曾是赵吉士的“寄园”, 后为王述庵之蒲褐山房;棉花胡同上七条的四川会馆曾是“蜀女界伟人秦良玉驻兵遗址”;清初学者朱彝尊曾在海北寺街广东顺德会馆的古藤书屋编写《日下旧闻》;前门外草厂头条的广东会馆是康熙时钱塘李笠翁住过的地方。

还有许多历史名人的活动与会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使得会馆更加具有某种特殊的纪念意义。如安徽会馆即因李鸿章而显赫, 其他如戴震与新安会馆、林则徐与福州会馆、龚自珍与番禺会馆、康有为与南海会馆、梁启超与新会邑馆、谭嗣同与浏阳会馆、孙中山与粤东会馆、鲁迅与绍兴会馆、毛泽东与湖南会馆等也都是如此。

乾隆28年 (1763) , “皖派”考据大师戴震进京会试, 落第后寓居新安会馆讲学。比戴震小12岁的段玉裁于乾隆25年 (1760) 中举后, 进京会试屡次不中。他在北京期间, 研读了顾亭林的《音学五书》后, 迷上了朴学, 即到新安会馆登门求教, 拜戴震为师, 最终成为一代文字学大家。

福州会馆原是明万历年间叶向高私宅捐建。嘉庆18年 (1813) , 林则徐初入京师, 官卑俸低, 寄住贾家胡同莆阳会馆。当他得知福建籍刑部尚书陈望坡辞官告归捐出私宅建立福建新馆时, 将代人书折写文的笔润, 全部捐出, 用于新馆装修, 后闽籍旅京人士踊跃效仿捐助, 促成新馆建成。道光30年 (1850) 林则徐逝世的消息传至北京, 闽籍旅京同乡闻知十分感伤。为纪念林则徐爱国、爱民、爱乡之举, 乡亲们特在福州新馆内设“桂斋” (名源于林则徐福州故居) , 并塑像祭祀。

安徽会馆是同治7年 (1868) 由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倡导淮军诸将捐资万金兴建而成。其馆舍规模宏大, 有三大套院和一个花园, 套院里专门悬挂写有皖籍中试者姓名匾额的文聚堂, 有祭祀朱熹和历代名臣的神楼, 还有碧玲珑馆、奎光阁、思敬堂、藤间吟屋等建筑。花园里有云烟收放亭、子山亭、假山、池水, 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

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 建于清道光4年 (1824) , 以后不断扩建, 到光绪3年 (1876) 已发展成13个院落、190多间房舍的大会馆。光绪8年 (1882) 康有为来京应考, 就住在馆内的一个小跨院中。因为院内有七棵树, 故称“七树堂”。光绪21年 (1895) , 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 仍然寓居南海会馆。当时正值甲午战败, 《马关条约》激起全国上下的义愤。这年4月, 康有为在南海会馆起草了《上皇帝书》, 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并联合各省举子3000余人发动了“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南海会馆前后住了16年, 与其他维新派领袖集议成立“知耻会”、“强学会”, 并创办《万国公报》, 策划变法方案, 以拯救在列强侵略下的危难中国。光绪24年 (1898) 1月, 康有为在南海会馆组建“粤学会”, 旅京人士争相仿效。如杨锐组织成立“蜀学会”;杨深秀组织成立“陕学会”等。现为菜市口中学的福建会馆, 曾是由林旭、张铁君等人发起, 联合旅京闽籍同乡组成“闽学会”活动的地点。

“戊戌变法”中与康有为齐名的梁启超住过新会会馆, 并在此屋结婚及开展改良主义运动。1916年, 梁启超在新会会馆起草了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的《保国会章程》, 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在此完成的。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居住过的浏阳会馆, 在宣武区北半截胡同。他在这里写文章、发书信, 提出废科举、兴学校, 开矿藏、筑铁路、造轮船、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他的居室自题为“莽苍苍斋”。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912年夏到北京, 受同乡会的邀请曾到铁门安庆会馆、珠巢街香山会馆 (后改为中山会馆) 参加集会, 并到南横街的粤东新馆出席欢迎大会。他还曾五次到虎坊桥湖广会馆参加各种活动。8月25日, 同盟会等组织在湖广会馆举行欢迎孙中山的仪式, 5000多人出席。会上孙中山将同盟会等五个政治团体合并组成国民党。当时的《民主报》、《正宗爱国报》、《民权报》、《民立报》、《申报》等都有大篇幅的报道。从此, 这里成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从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宣武区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建于清道光6年 (1826) 。鲁迅从1912年起, 住进绍兴会馆, 达8年之久。他开始住在东边的藤花馆, 没住多久就迁到西边的“补树书屋”。在这里, 他写了《狂人日记》, 于《新青年》上发表。之后又写了《孔乙己》、《药》、《明天》等极富战斗性的小说、杂文以及许多翻译作品, 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旗手。鲁迅在北京时还去过江西会馆、安庆会馆、吴兴会馆、南通州馆参加婚礼、祝寿和听戏。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与陈独秀创办并主编了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影响的进步刊物《每周评论》。《每周评论》的编辑部, 就设在北京米市胡同内的安徽泾县会馆。张申府、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1917年李大钊还以“亚细亚学会”的名义, 在湖南会馆召集会议发表演说, 陈独秀、蔡元培等人出席。

烂漫胡同的湖南会馆, 为清光绪初年几位湖南籍进士集资所建。1919年毛泽东来京曾住在湖南湘乡会馆, 并在那里召开“湖南各界驱逐张敬尧大会”, 有1000多人参加。

1928年, 张恨水在潜山会馆里的陋室中奋笔疾书了整整一年, 因为那一年他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和《剑胆琴心》6部社会言情小说同时在6家报纸上连载, 必须日夜赶稿。那段时间的每天晚上9点, 6家报馆来索稿的编辑便准时排队等在潜山会馆门口。一次, 张恨水打牌忘了交稿的事儿, 等到人家前来会馆催要时, 他只得左手出牌, 右手写稿, 来了个打牌、写稿两不误, 成为一大趣闻。

1932年聂耳由上海来北京, 住在校场头条云南会馆, 并参加了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排练、演出和组建活动。该会馆还是“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范士融、姚宗贤等烈士组织的“新滇社”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

中共北方局最初设在四川潼川会馆, 后遭敌人破坏而迁至四川叙府会馆, 并在该会馆内成立了“梓光社”, 创办了《梓光》杂志, 宣传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学说。

数学素养因整合而积淀 篇9

1. 整合,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反映了其个人数学素养的水平。小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意识, 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 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事实上, 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只要我们深入其中, 撩开它的面纱, 数学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课例的导入部分我都是从生活情景着手。如《学用计算器》中:

师谈话:同学们, 老师这儿有几幅照片 (出示超市购物、会计办公、妈妈买菜的照片) , 看, 照片上的人都在干什么呢?

生:……

师: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使用计算器呢?

(学生说一说)

师:看来, 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计算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使用计算器。 (板书:学用计算器)

又如《图形与变换》中: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图片:风车、车标、衣服、奥运火炬) , 你们见过这些图片吗? (说一说)

师: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看, 这几组图分别用到了图形与变换的哪些知识? (拖进“图形与变换”揭示课题)

将生活中的场景以图片的形式或动画回放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是想通过观察、回忆、思考、交流等形式, 积极调动学生的口、耳、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还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像这样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就能充分利用课堂这块有利阵地, 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生活数学) ,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 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进行数学分析, 寻求数学解决。

除导入可以这样做以外, 新授及练习部分也可以添加些生活的味道, 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

2. 整合, 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本质的特征, 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特别要注重数学方法的开放性、数学问题的可变性、数学思维的创见性的训练。也就是对条件和问题的呈现要体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层次性的特点,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的、精细的、深刻的思考过程, 灵活地、创见性地选择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给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提供了较好的训练平台。

《学用计算器》中有一片段:

课件出示: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22222÷33334=

111…122…2÷333…34=

有部分学生在做前4题时都是依靠计算器计算的;有部分学生在计算了前两题时就发现了上下题商之间的联系, 即下面的商总比上面的商多一个3。依靠计算器计算前4题的学生在解决最后一题时, 由于要输入的数位超过了计算器本身的输入范围, 在这个矛盾冲突面前, 学生只能另寻出路来探索结果, 而解决最后一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商与被除数之间的联系, 即商3的个数和被除数1或2的个数是相等的。这时利用多媒体文字颜色可变化的功能, 加以对比,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突破教学难点。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时而通达, 时而受阻, 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肯动脑、勤思考、不怕苦、敢碰硬的思维习惯。

3. 整合, 扩展了学生获得数学信息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只能从教科书或黑板获得一般的、静态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有了多媒体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加盟, 教师在课前就能将所需的数学素材和数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制作成幻灯片。相比之下, 网络和白板技术运用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动态展示的特点, 更优于幻灯片。

品味历史积淀注重今朝育人 篇10

一、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背景

1.社会因素促成教育新问题

涛雒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上人才辈出, 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 以其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和赤诚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故土的莘莘学子。同时, 涛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埠重地, 特别是近几年涛雒工业园和商业街的兴建, 使这个千年古镇再次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有一些不良文化冲击着本地文化, 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 这种社会背景促使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不断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来教育学生, 努力抓好做人教育。

2.学校德育呼唤教育新载体

当前, 中小学德育工作陷入了一些困境, 如脱离学生心灵、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实际、缺乏实效等。学校的德育教育呼吁教育新的载体。我们认为, 重新认识、构建德育体系, 寻找有效的德育载体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课程改革提出教育新要求

从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来看, 国家也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 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举措。

二、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条件

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 我校认为有必要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的整合实施活动, 以此来提高德育水平。

1.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整合实施的科学性, 学校先后邀请了市区教研室领导来校进行专题研究和指导, 通过专家的指导, 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了提升, 为有效开展校本课程整合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我校还组织骨干教师到市兄弟学校考察学习, 借鉴他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做人教育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为整合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2.课程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

学校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中所涉及的资源全部来自于涛雒本地, 颇具地方色彩和人文价值, 凝练成为涛雒人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涛雒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的整合, 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资源, 也有利于学生把握涛雒历史文化的精神实质, 对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途径

1.利用丰富资源开展做人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来开展校本课程与做人教育, 用“走出去”的方式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使学生身临其境, 并通过亲身所见、所闻、所感加深对涛雒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同时, 学校还采用了“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做人教育, 邀请捐资助学的实业家丁永详来校, 为学生讲述他的奋斗史及他对学生的期望, 学生们了解了丁永详先生的发展史, 并被他坚持理想的精神所感动。物理大师丁肇中每次回乡, 学校都组织学生参加欢迎仪式, 亲聆先生的教诲, 目睹大师的风采, 回味这位治学严谨的物理大师那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充满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利用校本资源深化做人教育

在校本课程的整合活动中, 我校还利用学校常开展的一些比赛、演讲、写作、手抄报、墙报、黑板报、讲故事、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做人教育, 在这些活动中, 将德育的精髓灌注其中, 让学生在开展日常活动的同时就能深化对做人道理的理解。

四、校本课程整合做人教育活动的成效

1.构建了学校做人教育的新模式

从开展校本课程与学校做人教育整合活动以来, 我校把校本课程作为做人教育的载体, 把丰富的地域资源当作做人教育的内容, 把有声有色的校本活动当作做人教育活动的形式, 构建起了校本化、活动化和人本化三位一体的做人教育的新模式, 我校将在这个模式下继续推动德育教育。

2.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 将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镇——涛雒》与学校的做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 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生成性、服务性、价值性, 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突破。

3.促进了师生实践素养的新进步

历练 积淀 成长 篇11

关键词:角;度量;磨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角的度量》是一节经典的数学课,经过几次的打磨形成了笔者自己的课堂特色,现将磨课过程中的设计与体会和大家分享。

1初备思考

(一)导入环节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正确使用量角器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那么,要突破这个重点与难点,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挖掘文本信息,“角的度量”是建立在“角的概念”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唤醒学生对“角”概念的认知与理解。然而,这样导入新课是否有些乏味与简单?是否吸引不住孩子们的眼球?是否得不到孩子们思维的关注?如果换一个新的情境(如:用桌球的进球角度或足球的射门角度)去引入,是否会增加一些新奇感?这些生活情境孩子并未亲自参与过,那么与其花费时间去铺垫创设学生不曾亲身经历的情境,不如直奔主题的好;最终我选取了教材中的素材。【1】

(二)巩固练习环节

量角的大小是一种基本的操作技能。首次备课,我思考到了这一点,由于是“操作技能”课,又因为角的大小是一种二维特征,和长度的一维特征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时间的分配上会多一些,这样探究环节的时值分配会影响到巩固练习环节,进而带来一个问题:要想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巩固练习的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含金量,那怎样的设计有其含金量?我陷入了深思,翻閱教材中的题目,没有其他创新题,看着女儿手中握着的三角尺,我茅塞顿开,三角尺上不也有角吗?为何不让学生量一量这上面的角?这样既巩固了量角的技能,又从孩子们身边找到了素材,一举两得,所以,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先估后量”的练习题。

2试讲磨课

第一环节:比较角的大小。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猜猜哪个角大?学生自由发言,我适时追问:怎样进行重合验证呢?(学生演示)第二环节:认识量角器。出示量角器,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的各个部分,接着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并且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互相指认量角器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最后请学生找量角器中的角。第三环节:使用量角器量角。让学生独立尝试量角,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班内交流反馈,边反馈边总结量角的方法。第四环节:巩固练习。一个基本题:量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一个提高题:先估后量三角尺上的角,然后交流看看这些角还能拼成多少度的角,用量角器验证。

整节课下来,学生似乎轻松学会了角的度量,难道他们没有遇到问题吗?

1)为什么要学习量角?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受到了角的大小的作用了吗?2)课的导入从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入手,怎样就能激发起孩子们的比较欲望。3)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量角器的认识”,还是“1°”角的出现,都是教师铺好路学生走,走的如此轻松,没有波折,难道学生真正理解了量角的本质了吗?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把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推敲,发现这节课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厚重。【2】

3再磨再教

结合以上的磨课,我做了第二次试讲。第一环节基本不变,但比较角的大小的欲望出自了学生内心的需求;第二环节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自学课本,认识量角器,带着自己的经验去尝试量角;在尝试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认识了“中心点”“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以及“1°角的大小”等术语;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辨误中探究得出了“量角的方法”,真正感悟到了“量角的本质就是用量角器上的角与所量角的重合”;最后的练习环节水到渠成,不仅会量角,而且认识到了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堂中生成的资源丰富且价值不扉。

1)开始孩子们量角的方法从量角器左边量,因为量长度就是从左起开始量的,0刻度线在左边;2)学生用量角器的圆弧直接卡住了两条边,从外面量角的开口;3)孩子们找到了量角器上的直角、锐角、钝角;4)孩子们从辨误中学会了重合,感悟到了量角的本质。这些不扉的课堂资源给我的这节课注入了活力,看到了孩子们淋漓尽致的思维是源自于如此返璞归真的课堂,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

4磨课体会

1)磨课促进教师成长。

“磨课”中群体教师的思维灵动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我在几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应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中,我得到了进步。正因为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老师集体成长的过程,所以,它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正是这蜕变的痛苦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我经历了磨课,我是幸运的,拥有了教师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真切地感受到了磨课的价值所在。

2)技能教学课需返璞归真。

角的度量作为一个知识点,在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属于较低的一个层次——使用工具的简单技能。因此,第一次试讲我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模仿和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也可教给学生量角的技能,但从实际掌握的效果来看,情况并不十分理想,课后抽样中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在于:总有个别学生在针对不同位置摆放的角进行度量的过程中,往往在何时该认读内圈刻度,何时该认读外圈刻度线时出现错误。可见,孩子们根本没有理解了量角器量角的原理。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事实上,从第一次试讲前就知道孩子们已知角是有大小的,而且还知道它们是有度数的,如直角是90°,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测量任意大小的角的度数而已。再进一步从二次磨课中看到:孩子们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只是有些孩子不知道,量角器上这些角共同拥有的那个顶点就是“中心点”;孩子们也能试着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只是有些孩子还不知道内外圈刻度线所显示的度数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存在怎样的关系等等。【3】

因此,我感悟到:无论是怎样的课型,它的教学设计必须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对概念已有理解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既使是“角的度量”这种技能教学课也需返璞归真,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只有返璞归真的课堂才能彰显孩子们淋漓尽致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红孩儿:多年外贸积淀质量超群 篇12

红孩儿集团是一家集房地产投资、高科技产业投资、进出口贸易及服装领域投资的集团公司, 有22年的童装经营积淀。产品多年来大量出口, 在欧洲、北美及日韩等国际市场上有良好口碑, 红孩儿童装大量采用高科技绿色环保的天然精梳棉, 未经过化学物质处理, 产品开发中心位于法国巴黎。曾被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童装行业唯一的“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

3-16岁的儿童是红孩儿的主要群体, 旨在把他们打造成一群有品位的小绅士, 一群优雅的小淑女。品牌融合了纯真童趣、精致品味、流行时尚、健康环保等多重元素。流行与实用相互辉映, 时尚与健康并存, 主要产品有T恤、衬衫、茄克、外套、背心、棉衣、羽绒服、牛仔装、风衣、休闲裤、裙类、毛衣、鞋等。特别针对8-16岁消费群体, 以往市场无法适应普通儿童产品的可爱、稚嫩, 他们渴望享受个性、自由的穿着, 并想通过穿着来表达渴望成长的心理特性, 因此他们无法认同中小童用品的风格;他们希望拥有独立的想法、甚至拥有独立的零花支配权, 并开始尝试独立购买包括服装等用品。同时由于青少年儿童处于发育期, 他们成长快、运动量大、用品更换频率高, 红孩儿很好的满足了这类群体。

上一篇:驱动体系下一篇:入学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