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教学

2024-09-18

除法教学(共12篇)

除法教学 篇1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 主要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和竖式写法, 是在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 学会笔算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以下问题。

一、活用教材,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笔算除法

实践证明, 大部分学生对于例1 (42÷2=) 的口算并不困难, 如果先让学生学习这一题的笔算方法, 学生不容易体会学习笔算方法的必要性;从计算的角度考虑, 口算除法与笔算除法都是因为分物体的需要产生的, 两者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 只是计算形式有区别。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调换一下例1与例2的顺序, 先学习难度较大的例2 (52÷2=) , 再学习比较容易的例1 (42÷2=)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学生口算52÷2感觉有困难、不太方便时, 自然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引出学习笔算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 实现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正确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最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 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 指导学生用小棒操作, 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切实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做:

5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分到几根?

1. 教师引领:先分整捆的, 再分单根?

第一步:分整捆的怎么分?

第二步:分单根的怎么分?

2. 学生动手独立操作。

3. 师生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

第一步操作, 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2捆, 余1捆;第二步操作强调先拆再“合并”起来分。

4. 将操作内化为认知:将分小棒的过程记在脑海里, 自己边说边操作一遍, 再和同桌互说一遍。

5. 抽象概括:将操作过程用小棒图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读懂第20页图) 。

通过动手操作,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手、口、脑等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现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正确构建。

三、当讲则讲, 教给学生正确的笔算除法格式

在小学阶段, 加、减、乘、除的竖式写法是笔算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中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对特殊。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分小棒初步理解了笔算除法的算理, 但让学生试着探究除法竖式怎么写时, 却问题较多。因为笔算除法需要同时应用减法、乘法知识, 而且确定商的首位等又是难点。所以, 我认为教学该内容应根据实际该探则探, 当讲则讲。除法竖式的写法, 首先在教师引领下, 边板书边介绍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将操作的过程在除法竖式中表示出来;结合竖式, 联系分小棒的过程, 共同探究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同时理解商的定位和余数的处理方法, 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并认同这种计算方法。

其次,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 如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总结笔算除法的一般演算顺序, 即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 如果除不尽, 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 再用除数去除。

第三, 学生明白了算理, 掌握了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后, 让他们自己计算42÷2, 之后让学生相互订正。这样处理可以及时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52÷2和42÷2这两个竖式计算的异同点, 让学生明确:第1个竖式十位上的数正好分完没有余数, 第2个竖式十位上的数没有分完, 还有余数及余数的处理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竖式写法的不同。

四、巩固算法, 避免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 理解算理作为“过程目标”需要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一旦理解算理, 即可转化为“算法”。实践证明, 扎实有效的练习对学生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后续学习十分有益, 也是避免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所以, 安排一定量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让学生巩固算法, 熟练掌握计算技能。

除法教学 篇2

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学、交流,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口算,并能从口算方法中类推出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及估算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教师出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

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18÷3=48÷4=36÷3=26÷2=

200÷5=900÷3=270÷9=180÷2=

2、教师组织学生以2人小组交流口算方法,并随机抽查,强调其方法。

学生以2人小组进行复述:“36÷3”和“48÷2”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3、教师出示例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学生阅读例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80÷20=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例1的算式和复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不同?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观察80÷20的除数与复习题当中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掌握用整十数除整十数、以及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篇3

一、激活学生原有认知,逐步引入新知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是建立在“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基础上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又是建立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上的。“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经验学习新知,巩固旧知,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小白兔采蘑菇”时,先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数学信息:2只小白兔,每只采到3朵蘑菇,共采到多少蘑菇?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从而唤起对“倍”概念的回忆,明确“3的2倍”是“2个3,就是6”,列式计算得出:3×2=6。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2只小兔共采到6朵蘑菇,那么蘑菇数是小白兔的几倍?显然,学生能应用刚学过的除法知识列出算式:6÷2=3(倍),即蘑菇数是小白兔的3倍。由此顺势进入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探究。

二、操作体验,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学例2主题图,可先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主题图内容(三位同学用小棒摆飞机),教师提示学生是否需要亲自尝试,然后在三人小组中分角色扮演三位同学摆飞机模型(课前学生准备好小棒)。学生摆好飞机模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但可归纳为主题图展示的问题。在学生思考解答并说出解答的方法后,教师归纳总结。可用课件展示小红、小丽、小强摆的飞机模型,抽象出数量5、10、15,进而根据所提问题依次列出算式:5×2=10,10÷5=2;5×3=15,15÷5=3,并依据摆的飞机模型对算式作说明。通过归纳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概念,明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将小强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15根是5根的几倍的数学问题,进而转化为求15里有几个5的算法问题,找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学例2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进一步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理解,以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此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感悟体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正是遵循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

教学例3,教师先创设情境:同学们都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六一”儿童节要开联欢会。那么,同学们愿不愿意先去感受一下联欢会的气氛呢?课件动态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学生提的问题集中到“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一实际问题上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列式解答,并请各小组汇报分析过程和计算结果。

例3的“做一做”是对例3解题思路的模仿与应用,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果教材中提供了很好的情境性素材,教师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有效加以利用;如果教材未提供,教师应创造性地加以开发。

四、训练拓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十二中的习题有的提供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的是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谓丰富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發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种手段拓展应用。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给出训练题:(1)24名运动员赛跑,每4人一组,分几组跑完?(2)跳远比赛,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多少人?(3)共有18人参加拔河比赛,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几人?二是数学游戏:动物王国开运动会,许多动物都参加了,其中有12只大象、10只小熊、3只小松鼠、2只老虎、42只小猴、6只梅花鹿。在比赛之前,狮子大王给它们出了几道题,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算一算。(1)小熊的只数是老虎的( )倍。(2)大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几倍?算式是( )。(3)42÷6=7表示( )是( )的( )倍。(4)梅花鹿的只数是( )的3倍。(5)( )的只数是老虎的6倍。(6)( )的只数是( )的( )倍。

五、多元思考,鼓励学生从多种素材或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加强变式训练。如例2“做一做”让学生摆弄时不要局限于课本中16÷4=4一种形式,可变换成12÷4=4、12÷3=4、10÷2=5、15÷5=3等变式,然后反过来先给出算式,再让学生摆,进行逆向训练。又如例3的“做一做”、练习十二1题、3题、4题、7题等,都应充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能解决。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身边的所见所感中提出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曲靖市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

“除法”教学环节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除法的含义, 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 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能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一:引入新课

今天大熊猫“盼盼”要请客, 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 请大家看图。 (多媒体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可以放几个?请小朋友们帮“盼盼”分一分。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小组合作分竹笋 (可用圆片、小棒、三角形等代替竹笋) 。交流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 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 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 每个盘子里的同样多, 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是除号)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帮助“盼盼”分竹笋的故事情境,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独立解决问题, 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教学第18页例题4

1.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1) 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12个) 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2) 把12平均分成几份? (4份) 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3) 每份是几? (是3) 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4) 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出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 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2.出示:18÷3=6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除法算式。 (18除以3等于6。)

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 每一份是6。)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旧知为切入点, 把知识层层展开, 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从动手操作感悟平均分到形成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平均分的活动有了较为丰富的表象后, 再抽象出除法运算, 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 使学生按顺序、有条理、完整地表述除法的含义, 逐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

教学环节三:教学第19页例题5

出示例5 (题略有改动) 。

师:今天猫妈妈钓了20条鱼, 如果每只猫的盘子里分4条鱼, 正好够所有的猫吃饱了。请同学们拿出20个圆片 (或小棒、三角形等) 代替鱼, 小组合作摆一摆, 交流交流, 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猫。

(20条鱼, 每4条放一盘能放5盘, 也就是有5只猫。)

学生列式:20÷4=5

这个算式读作:20除以4等于5。在这个算式里, 20是被除数, 4是除数, 5是商。

如果把这一题变成每5个放一盘, 应怎么列式?

大家自己摆一摆手中的卡片, 并照样子列一个算式, 同时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并说出每个数的名称。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篇5

除法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除法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了解和知道呢?这是我上课时最想知道的。在教学设计时也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学习除法会感到困难,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在新课伊始,教师就出示“除法”两字,了解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当然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们心中的“除法”,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最近的认知区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1、那么除法是怎么来的呢?学生一时是说不清楚的,现在就请你们来把6个桃子分一分,你会怎么分?让学生分组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的摆弄,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动脑思考分的方法,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我把桃子这样分和那样分有什么不同?把一些物体分成两份,可以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可以每份不一样多。而平均分从其分的过程看,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分法:一是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二是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分,但从其分的结果来看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后才能建立表象,从自己的主动学习中感受“同样多”的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平均分,教学从现实情境入手,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数学,数学课中也有分东西的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数学是一种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知识感悟为切入点,把知识层层展开,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学生从动手感悟平均分到形成丰富的表象,从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平均分的活动有了较为丰富的表象后,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只有让学生体会和了解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才有利于学生最终去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初步理解并体会除法的含义,学生能有序地、有条理、完整地表述除法的含义,这正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完善的过程。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6

小学数学青岛版《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除法。

2.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有关0的除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有5只小猴在捞月亮。

3.引导学生提问题: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猴如何分月亮。

二、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出示卡片。

2.3×3= 4×0= 0×0= 1×0=

学生计算,得出答案:3×3=9 4×0=0 0×0=0 1×0=0

教师强调: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学生先独立解决,再交流,最后汇报:

(1)小猴捞到的月亮数为0。

(2)0个月亮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月亮个数还是0。

(3)……

3.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实际的月亮数。

学生思考、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水中是月亮的影子,不是真实的月亮,所以小猴们捞到的月亮数为0。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你把几个月亮平均分?怎样列除法算式?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指名回答,板书:0÷5=0(个)

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并板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课堂练习

1.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有用信息,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

先用学具分一分,再与同学交流。

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2=5(个) 0÷2=0(个)

2.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计算乘法算式时用口诀计算比较简便。

3.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启发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并相互交流解答方法。

四、走进生活

1.补充一些有关0的除法题目,深化这部分内容。

2.编题,学生解答。

3.师生相互编题,并进行解答。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六、板书设计

0的除法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竖式”教学片段与评析 篇7

师:生活中布置会场, 同学们已经用摆小花的方法和口算的方法解决了“15盆花, 每5盆摆一组, 可以摆3组。”现在, 假设花的数量很多, 既不好摆, 又不便于口算, 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你真会动脑筋。原来, 我们已经学过加法竖式和减法竖式, 哪除法竖式怎么写呢?请大家大胆尝试, 自己创造一个竖式, 试着写一写。

(生创造性地书写除法竖式)

评析: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尝试猜想、动手操作、提问思考”中解决问题, 激活学生原有的表内除法知识经验,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发认知冲突, 产生疑惑, 自然将学生学过的加法竖式、减法竖式的活动经验迁移到除法竖式中, 更好地凸显学生创造的灵性。

师:在实物投影上投射图1, 这样写的请举手, 老师看了一下, 全班同学都写成像加减法竖式那样的形式。但是, 若不能平分时, 这种写法就不能较好地体现分东西的过程和结果。所以, 数学家规定除法竖式写成这种形式,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如图2)

师:这就是数学家发明的除法竖式, 很奇怪吧!仔细观察, 你有什么疑问?

生1:为什么会有2个15?

生2:“0”是从哪里来的?

生3:在竖式里, 除号怎么没有了?

生4:横式中的名称, 竖式中在哪里?

师:同学们问得非常好, 除法竖式很神奇, 能记录我们分东西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呢?请看—— (课件演示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

师:除法竖式在同学们脑海中有印象吗?抬起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

……

评析:除法竖式和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竖式写法完全不同, 具有特殊性。教师通过课件准确而清晰、并富有启发性地讲解以及恰当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求知与求真中积极思考, 既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除法竖式书写顺序, 又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算理、算法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除法竖式背后涵盖着学生生活中平均分的总数 (被除数15) , 分的过程 (下面的15一共摆出3个5, 三五15) 和分的结果 (分了3组, 小口袋里分完了, 是0, 没有剩余) 的除法竖式文化。

片段二:游离脱壳的体验, 亲历数学, 感悟生活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 老师奖励10下掌声, 每次拍5下, 可以拍几次? (师生共同拍手)

1.练一练。

师:我们把拍掌的声音记录如下:×××××, ×××××。除法算式是10÷5=2 (次) 。

你能写竖式吗? (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检查并小结)

2.竖式计算。 (先抢答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再算。)

(师生共同订正, 重点强调乘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好, 都可以当小老师了, 接下来就让你过一把当老师的瘾。 (点击课件)

评析:让学生对照模型进行练习, 即巩固了除法竖式的算理与算法, 又使除法竖式的计算模型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纠正学生答题卡的书写问题, 也无声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小老师考场。 (对的打“√”, 错的打“×”。)

师:请亮出你的手势, 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评析: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提升运算技能, 强化算法。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来, 用12下掌声夸夸自己, 每次拍4下, 可以拍几次?12里面包含 () 个4。我们把拍掌的声音记录如下, 你能把拍掌的过程提炼成数学信息吗?

××××我一共拍了 () 下掌,

××××每次拍 () 下,

××××可以拍 () 次。

评析:生活中的拍掌现象经常出现, 然而如何让拍掌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 则是一门学问。教师第二次让学生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拍掌, 并且要求把拍掌的声音记录下来。看似相同而重复, 但是, 在让学生体验平均分, 体验几个几, 以及体验拍掌的快乐、享受成功与喜悦的同时, 却掌握了除法竖式的意义。在知识的应用层次上是在不断递进的。即:第一次奖励掌声的应用, 是让学生应用除法竖式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属于巩固应用模型阶段;而第二次奖励掌声的应用, 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信息, 并按提供的数学信息模型来叙述生活中的数学。

片段三:点击数学的世界, 抽取信息, 回归生活

1.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 你能仿照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些吗?

生1:我一共跺了15下脚, 每次跺3下, 可以跺几次?

生2:妈妈买了20个苹果, 每4个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生3:我们班有48个同学, 做操时每8个人站一行, 可以站几行?

生4:西双版纳州有12个风景区, 每天玩3个, 可以玩几天?

……

师:同学们能够找到生活中那么多的数学问题, 真是太棒了!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篮球场上有20个同学, 每5人分成一队, 可以分几队? (出示课件)

师:可以分几队?就是求20里面有 () 个5。怎样计算?

生:20÷5=4 (队) 。

3.课外延伸。 (出示课件)

师:这时候, 篮球场上又来了一个人 (又来的这个人在不断闪烁) , 现在有几个人?

生:21个人。

师:这时可以分几队?多几人?

生1:可以分4队。

生2:可以分4队, 多1人。

师: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除法教学 篇8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4页。

(2)余数的产生和基本概念: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到了基本的整数除法计算知识,但是通过观察生活,学生会发现一些整数除法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妈妈买了10个苹果来招待4个小伙伴,这10个苹果应该如何平均分配?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在此情况下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余数显得尤为重要。在整数除法中,存在能够整除和不能够整除两种情况,当整数除法不能够整除时,就会产生一个多余的数字,即余数。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a÷b=c…d, 其中a、b、c均为自然数,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d为余数。

二、教学目标

制订合理 的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快速抓住重点,做到更加有效率地学习。

(1)掌握余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在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余数,进一步理解学习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并掌握余数的基本特点,余数除法运算的前提条件是所有运算数字皆是自然数,余数要比除数小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余数除法例子让学生对于余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例子,加深对余数除法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意义的认识。

(2)掌握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探索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理解和掌握试商法和竖式计算的算理,学会运用竖式计算法来计算余数除法。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学习的精神。许多教师实行旧式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中不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得一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一个分苹果的游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余数除法计算的相关知识。

(1)将班级分为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和合作学习的探讨。教师将制作好的印有25个苹果的图片分发给各个小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记录游戏的相关数据。

(2)游戏规则:每小组按要求将苹果分成若干份,记录可以分为几份,还可以剩下几个苹果,并将这一数据用算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将以上数据进行记录。数据记录如下:第一组,要求所分苹果每份4个,可分为6份,还剩下一个苹果,用算式表达为:25÷4=6…1;后面的几个小组以此为例分别记录,剩下的小组每组所分苹果每份数量按顺序依次为6个、8个、10个、12个、14个、16个。

(3)教师请各个小组的代表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游戏成果,表扬做得出色的小组。然后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游戏过程和结果来探讨游戏中的数字哪些是商,哪些是余数,并研究余数除法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4)总结相关知识。教师在课堂的后半部分要总结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梳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巩固

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堂作业来加深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并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来总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地方,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余数除法计算”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此章节引入了余数的概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余数除法计算的知识。本文试以余数除法计算的教学理论着力点,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小学“余数除法计算”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 篇9

一、利用生活实际,引入分数乘除法情境教学

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最基本的是理顺题目意思,找准计算方法,但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乘法、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使得计算题变复杂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应用题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创设学生有兴趣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周末,小明跟妈妈一起逛街,妈妈给了小明10块零用钱,小明买了一个玩具后,还剩下1/2,请问,小明的玩具花了多少钱?通过设立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将乘法应用题跟自己生活中常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当遇到此类题目时,容易产生联想.在课堂中,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相关讨论,找到解题思路.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部分:基于情境类型来看,可以灵活变动情境教学的出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抽象知识;基于课堂气氛来看,情境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气氛,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过程中.

二、变换多种形式,灵活讲解分数乘除法题目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出题方式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抓住应用题的中心思想,灵活变动其形式,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抓住题目的核心意思,找准题目中单位“1”的代表量,写出数量关系式.以“3是9的几分之几?”为例,可以变换为以下形式:

分析:通过这两种形式,让学生准确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在找出题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情况下,确定好使用乘法或者除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题目难度的变化,选择好典型例题,综合考虑学生认知特点、题目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疑难点,仔细观察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式练习,灵活变动讲解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如苏教版中例题:学校准备在校外修建一条长4400米的跑道,已经修了2400米,请问,再修多少米才能正好修完这条跑道的3/4?

分析: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或大屏幕上画出一条跑道并标上4400米,帮助学生找到单位“1”,再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

三、重视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分数乘除法思路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应该重视思维教学,抓住学生思考方向,适时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突破口,把握住应用题本质.如:在秋天农民伯伯收获了粮食,分三周卖完,第一周被买走全部的1/3,第二周被买走1/2吨,还剩下全部粮食的1/4没被买走,请问农民伯伯收获了多少吨粮食?

分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分清楚“被买走全部的1/3”“被买走1/2吨”和“剩下全部粮食的1/4”的区别,第一个是全部单位“1”中的“1/3”,而“1/2”是具体数据,“剩下全部粮食的1/4”是全部单位“1”中剩下的“1/4”.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帮助学生理顺乘法、除法和混算之间的转换.将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简化,使用简单的描述语言,培养学生分数乘除法思路.

四、实施因材施教,创新分数乘除法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是分数乘除法中重要教学方式,受到基础知识情况、兴趣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思维方式、切入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创新分数乘除法教学方式.如使用阶梯制教学方式:

第一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3/4,请问小红有多少糖果?

第二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3/4,小白的糖果是小红的2/5,请问小白有多少糖果?

第三阶梯:小明有36颗糖果,小红吃了1/4,小明自己吃了1/3,请问还剩下多少?

通过递进的方式,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真正困难的地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讲解有效性.

除法教学 篇10

片断一: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一上课, 我介绍了电话的重要性:现代通讯设备十分发达, 只需要拨通一个电话就能把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 (出示小红打电话的情境图) 你瞧!小红正在和她的朋友打电话聊天呢!我便接着问:“你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平时不爱发言的端恒同学现在也居然响亮而流利地回答着:“小红打国内长途, 每分0.7元, 打了8.54元。”我来个顺水推舟表扬了端恒同学, 是啊!小华也很懂事, (出示小华打电话的情境图) , 正在打电话向异国他乡的长辈们问好呢!我的话音一落, 勇毓同学不由自主地站起来, 兴奋地说:“老师, 我知道小华打国际长途每分7.2元, 打了45元。”我肯定了勇毓同学的回答。今天, 机灵狗看到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也来到我们的教室 (出示机灵狗的情境图) 。它对小华说:“哇, 花这么多钱, 打电话的时间太长了吧!”我进一步追问:“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谁打的电话时间长。”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机灵狗说得对还是小华说得对。”有的说……我微笑地说:“看来, 同学们想知道的还不少啊!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看着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 我不知叫谁好。聪明的佳彬同学很自信地说:“还不简单, 我两个问题都能解决, 当然是小红打电话的时间长呢!也就是说小华说得对。”“是吗?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我惊奇地问。此时, 学生们兴致勃勃, 有的说:“0.7元就是7角, 8.54元就是85.4角, 85.4÷7大约等于12, 45÷7.2大约等于6。可见, 小红打的电话时间长。”有的说:“7.2元大约是0.7元的10倍, 可是小华用的钱 (45元) 还没有小红用的钱 (8.54元) 的10倍, 所以说小红找电话的时间长。”有的说……同学们的想法是多么奇妙啊!

反思:《教学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 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在教学这个片断时, 我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 让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去认真地想, 进行大胆地猜测, “谁打的电话时间长?”在学生积极发言中, 不知不觉把“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兴趣高涨, 积极参与, 在充满童趣的气氛中, 学生学习了数学。这样轻松地学习, 学生非常喜欢。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成功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片断二:在合作中学习数学

对于怎样算小红打电话的时间8.54÷0.7和小华打电话的时间45÷7.2这两道算式, 学生们都是陌生的。然而怎样把陌生的知识转变为熟悉的知识, 这便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于是, 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呢?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过了一会儿, 有几双小手纷纷举起来了, 我马上让学生发挥小组的力量, 共同讨论, 共同算出8.54÷0.7的结果。学生们的想法非常得多, 有的说:“我们小组是把8.54元看成85.4角, 0.7元看7角, 变成85.4÷7 (除数是整数) , 然后用竖式把它算出来了。”有的说:“我们小组是把8.54元看成854分, 0.7元看70分, 变成854÷70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 , 然后用竖式把它算出来了。”学生们的想法很多, 然而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哪一种方法好, 而是再一次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 鼓励学生说:“你们想了很多方法, 很有创意, 但哪一种好呢?”经过一番讨论, 学生们的认识已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了, 认识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几倍的标准是什么。

反思:目前,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上还是很缺乏的, 尤其是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更是淡薄。未来的社会需要竞争, 但更需要合作, 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并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本片断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 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时, 我并没有直接说出每一种方法的优劣,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 鼓励学生说:“你们想了很多方法, 很有创意, 但哪一种好呢?”四人小组经过一番讨论之后, 达成共识, 认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只要看除数是几位小数, 就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变成整数,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应向右移动几位, 这种方法最简便。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感觉到还是与他人合作好, 在相互合作中认识得到深化。

听完了林老师执教的“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一课后, 觉得林老师有两个地方做得很好, 值得鉴赏。

1.提供现实的生活背景。通过创设情境, 研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这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四策略 篇11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有余数除法”教学课例及评析 篇12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 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 教师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与发展数感, 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而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与发展数感的有效载体, 因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发展数感就显得十分重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第二课“分橘子 (有余数除法) ”, 教科书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过程, 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横、竖式表达有余数的除法, 并体会表达的合理性。

2.结合分橘子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与实际操作, 建立余数的概念, 形成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 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有余数除法的价值与作用,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

片段1巩固除法模型

师:有12个橘子, 每个小朋友分4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怎样解决?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并用竖式计算出来, 并根据计算结果表达你的结论。

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师: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用除法算, 列式为:12÷4=3 (个) , 我的结论是可以分给3个小朋友。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算?

生:因为每个小朋友分4个, 共有12个橘子, 也就是求12里有几个4, 所以用除法算。

【评析】开课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复习已建立的除法模型, 强化了对除法的认识, 而且有余数除法正是在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复习环节也为下一步产生的新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中对数感主要表现的描述, 包括“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加减乘除法含义、掌握了这四种运算的模型基础上, 才能正确地选择除法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复习环节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具体体现。

片段2有余数除法模型的建立

师:分东西的时候, 有时会刚好分完, 就像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但有时候, 也会遇到有剩余的情况 (出示“分橘子”主题图, 见图1) , 同学们请看主题图,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生:共有14个橘子, 每盘放4个, 可以放几盘?

师:你们分分看, 能产生什么结果?看谁能说得清楚明了。

生:都在积极思考, 动脑解决。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结论?

集体反馈:

从图中可以看出, 能放3盘, 还剩2个。

用算式来解决:

……

师:看来, 同学们真正动了脑筋, 想出这么多好办法!生1用图示来表达, 一目了然,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是39个橘子, 或橘子数更多, 这样画起图来可就麻烦了。如果橘子数多,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议一议。

生:用算式来解决!

师:生2、生3用加减法算式来解决主题图中的问题简洁明了, 但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如果是39个橘子, 或橘子数更多, 要写好多连加、连减法算式, 太麻烦了!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达, 能简洁明了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

生:在小组内热烈讨论。

师:哪个同学愿意代表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我们想如果是12个橘子, 每盘放4个, 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达:12÷4=3 (盘) 。改成14个橘子, 相同的都是放了3盘, 不同的是还剩2个, 我们想也可以用除法算, 就是剩的2个再在除法算式中表示出来就可以了。

师:你们太聪明了!想得很有道理, 14里面有3个4, 还剩2个, 剩的这2个, 可以标在3盘的后面, 也就是这样用除法表示:

14÷4=3 (盘) ……2 (个)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上写这个算式, 并说一说各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师:算式中的2叫做余数, 这个除法算式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怎样写呢?竖式中的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学习。

【评析】教师让学生明确主题图提出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并探索去解决, 使学生亲身经历解决的过程。通过这些体验, 学生认识到现实中有这样的问题:要将一些物品每几个分成一份, 各份相同, 有分不尽的情况, 可以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同时, 借助分橘子的具体实例, 使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实际意义, 加深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教学片段中, 教师设计的让学生探索解决14个橘子, 每盘放4个, 能放几盘的问题,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用画图法、算式法等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片断3对余数的进一步认识

师: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搭搭看, 然后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你的结果。

生:9÷4=2 (个) ……1 (根) 。

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9、4、2、1分别表示什么。

生:分别在小组内说。一人说, 其余同学倾听, 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师:写出竖式并寻找竖式中9、4、2、1在图形中的具体意义。

师:增加1根, 用10根小棒来搭正方形, 一共能搭几个?先想一想, 再搭一搭, 看看和脑子里想的一样不一样。

生:操作、思考。

师:用9根小棒时能搭几个正方形?还余几根?10根呢?这两个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用9根能搭2个正方形, 余1根;用10根也能搭2个正方形, 余2根;10根比9根多1根, 都能搭出2个正方形, 只是多余1根。

师:如果继续每次增加1根, 用11根、12根、13根……小棒呢?余下的小棒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全班交流各组的想法。

生:我们组是用画图来说明的,

用9根小棒搭余1根;10根搭余2根;11根搭余3根;12根搭时, 11根搭余的3根再加1根, 又能搭成1个正方形, 所以余0根。13根又开始余1根, 往后应该是余2根、3根、0根, 1根、2根、3根、0根, ……

师:这个小组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而且用图来表达, 值得我们学习!想想看, 余数跟除数比, 它们的大小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评析】教师设计了学生动手搭——再一次感知, 脑中搭——进一步理解, 议一议——归纳升华三个活动内容, 由具体到抽象, 环环紧扣, 归纳出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加深了学生对余数的理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主要表现内容的部分描述, 可见, 教师这三个活动内容的实施, 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上一篇:建筑和环境设计思想下一篇:合作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