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无处不在

2024-10-01

语文课堂无处不在(共4篇)

语文课堂无处不在 篇1

摘要:创造性地构建“自主、智慧”的语文课堂, 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 通过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乐园式的课堂。让课堂因智慧而创新, 让课堂因创新而精彩无限、乐趣无穷。

关键词:创新,自主,合作,探究,精彩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积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实现目标, 创造性地构建“自主、智慧”的语文课堂, 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乐园式的课堂。让课堂因智慧而创新, 让创新的阳光洒满语文课堂, 让课堂因创新而精彩无限、乐趣无穷。

一.自主化学习, 如饥似渴

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新一轮“课改”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

为此, 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锻炼主动获取知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会思考, 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 同时在课堂上多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 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比知识更宝贵, 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地去获取知识, 增长智慧, 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教师就要敢于大胆的“放”, 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把他们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如《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 其重点段落层次结构相似, 可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庐山的云雾第一个特点——千姿百态,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学: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 (1) 划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2) 说说这节介绍了庐山的云雾的什么特点? (3) 哪些词句你喜欢?为什么喜欢?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自学, 情绪高涨, 在教师点拨引导下, 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用迁移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庐山的云雾的第二个特点——瞬息万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给学生留下余地,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诱发;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积累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达到激活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从“扶”着学生创新, 到“放”手让学生创新, “创新”之花绽放语文课堂, 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 语文课堂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小乐园, 他们在小乐园里如饥似渴地学习, 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二.合作型讨论, 如痴似醉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法的指导,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 去提出问题, 去寻找答案;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 取长补短, 丰富自己。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它已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现在, 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丰富语文教学。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等各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为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锻炼其思维品质。

上课过程中, 老师提出问题后, 小组合作便于同学们交流问题的看法, 学生通过质疑, 逐层深入讨论, 思维由发散到集中, 不断产生新的答案,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朝独立性和创造性方向发展。小组经过组织讨论, 有了较完整的看法后, 娓娓道来。课堂气氛热烈而欢愉, 合作讨论如痴似醉, 忘了自我, 忘了一切……毕竟是同学们经过切磋之后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特别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 教学质量毋庸置疑。

当然, 在合作之前, 教师得先找准合作点, 教会学生合作讨论问题, 同时注意人数不宜太多, 以2—4人为宜, 小组长轮流当,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组织者, 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天窗》一课第二段时, 我先给学生找出合作点: (1) 为什么作者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请仔细读读第二段, 找找理由。 (2) 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或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由所见所闻引起的?这些想法是由哪些词语引起的?然后再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在学生读课文时, 我就让组长组织组员自读、轮读、齐读, 把课文读正确。熟读课文后, 在小组里进行朗读比赛, 读出感情。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我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而且更关注学生在合作中的情感态度: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乐于互助, 是否能够耐心、能够谦让, 并以后者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拍档。作为教师,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语言丰富, 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在课堂上, 合作让他们如痴似醉。看!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其实, 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广泛应用, 在其他方面同样可以采用, 因为语文老师平时要处理许多繁琐的事务, 如果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许多工作便可以化整为零, 如听写、背书、检查阅读课外书数量等, 都可以让小组长协助老师进行, 小组长还负责帮忙辅助其它组员学习语文, 收集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让他们解答同学们疑难之时又增强责任感。小组合作, 便于开展语文活动, 如语文学习手抄报比赛、古诗词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 都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进行。将每个小组平时开展语文活动竞赛成绩综合起来, 每个月进行小结, 对有责任心的小组长与优秀小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全班凝聚成一个核心, 人人参与, 人人督促, 人人互助, 通过语文课堂让学生具备了将来走出社会后必备的素质。同学们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得来的学习体验印象特别深刻, 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

三.探究式求知, 如花似锦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是开掘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它五彩斑斓, 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变化的、动态的。课堂教学不是在预设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它应当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求知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精巧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现知识, 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记得自己在教学《船长》一课时, 课堂上就出现了“意外”, 现把当时的课堂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实例片段)

师:20分钟到来, 60人全被救出, 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 很快船尾也浸没了。此时—— (学生接读)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 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 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 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 想想,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片刻之后, 有同学举手)

生1:20分钟, 把60人全部救出, 但是哈尔威船长把自己忘了, 从中我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2: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 我想此时船上的60人都得救了。

生3:“黑色的雕像“指的就是哈尔威船长,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像一尊“黑色的雕像”, 形象十分高大。

师:真会读书, 抓住具体的词语、句子感悟到了人物的伟大精神。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这时, 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 我举手是有个问题:在所有人已经脱险的情况下,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是时间来不及了吗?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师:XXX真爱动脑筋, 她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呀,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离“诺曼底”号呢?

生1:我想是来不及了吧, 因为20分钟到了, 轮船沉没了。

生2:我不同意这位同学说的, 虽然轮船沉没了, 但可以马上跳到救生艇上呀。即使没有救生艇, 跳到海里, “玛丽”号上的人可以马上把他救上去。

生3:我又不明白了, 既然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 那他为什么选择了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呢?这样做不是太傻了吗?

师: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 大家想一想,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这样做呢?

(教师里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都在读书思考着。片刻之后, 有人举手)

生1:我想, 哈尔威船长与这条船有感情了,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1870年3月17日夜晚, 哈尔威船长像往常一样”, 说明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无数次航行在海上, 他离不开“诺曼底”号了。

生2:哈尔威船长, 作为船长, 是不能离开自己的轮船的, 我想, 这就是他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的原因。

生3:我也是这么认为, 因为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船在人在, 船亡人亡。”

师:“船在人在, 船亡人亡。”作为一名船长, 哈尔威不能离开自己的船, 这是船长的职守, 这是古老的航海传统。在海难面前, 几乎每一个船长都会选择与船同存亡。“泰坦尼克”的史密斯这样做了, “诺曼底”号的哈尔威又一次这样做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船长的尊严。一起朗读这一自然段, 感受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学生感情朗读)

案例中学生在探究“在所有人已经脱险的情况下,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生成了新的疑问:“哈尔威船长完全可以逃生, 他为什么选择了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呢?”学生思维活跃, 突破了教师预设的框架, 形成了“质疑—释疑—生疑—解疑”的循环过程。这样, 课堂就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 共同创造的舞台。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精彩, 乐趣无穷;学生学习之路也越来越广阔, 如花似锦……

是的, 课堂教学是预设, 更是生成。教室里的生活, 不可能像制造产品那样严密的安排和预设, 每堂课都是一轮新的太阳, 都有可能出现意外, 或者来自外界的风雨雷电, 或者来自互动的碰撞, 或者来自孩子们的童真率性, 或者来自个别学生的别出心裁……它是挑战, 也是教育智慧迸发和提升的机遇;它是障碍, 也是教学中独特的资源;它需要教师长期蓄积的教育艺术, 也需要教师充满创造的教育机智;它呼唤教师要冷静思考, 更呼唤教师用心去感应, 去把握。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 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 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才会生成更智慧的精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要大胆创新学习方式, 创新课堂乐园, 支持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向, 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要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 通过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创新”之花的沃土和乐园,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创新而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教育部, 2001年7月第1版。

[2]肖川,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岳麓出版社, 2002年6月。

[3]詹凤,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语文课堂无处不在 篇2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妈妈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过河东。我们俩坐的是2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3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妈妈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晓宇,妈妈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妈妈笑咪咪地继续说:“那你听好了,如果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7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妈妈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妈妈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我接着说:“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2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妈妈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笑着说:“我原来也有糊涂的时候呀,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儿子想得周全。”我和妈妈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妈妈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35分钟。因为5和7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5×7=35,所以3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35分钟就能同时发车。”妈妈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妈妈的话,我高兴极了!

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倡导学校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 ”[1]我仔细揣摩得出:生活处处有语文。 这正如李镇西老师提倡的构建“生活语文化, 语文生活化”[2]的教学思想一样。

寻求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资源, 开放到怎样的程度, 语文的活力才会显现, 这个度难以把握。 但没有争论的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倡的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 何谓大视野? 我进行了自己的解读:首先要看得远。 正如前辈教师所说的:“教孩子一年, 为他们想三年;教孩子三年, 为他们想十年;教孩子十年, 为他们想一辈子。 ”这种远,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有前瞻性与指导性, 在教师自身是指教师的教学探索过程要对其成长具有发展性与可持续性。 这种对学生对教师的远景构想理论上要求不能仅仅局限在几年后的中考与高考这种阶段性的评价测试, 而应尊重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瞻远瞩。 其次要看得宽。 我们难以把现实生活与语文划出明显的界线来, 不仅说明现实生活与语文交织一起, 更说明语文的外延很广阔。 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种广阔, 因为历史、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中, 还有生活里, 都有语文。 只有教师朝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这种宽广境界去努力, 语文就不仅仅是课本里的那三五斗文字。 再次还要看得深。 教育与心灵是紧密相连的, 一样的教育方法投射到不同的学生心灵里, 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这种难以预测的结果, 决定了教师在施教时必须对学生的内心发展趋势和教学后果有一个初步的预判。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看得深刻、看得透彻。

宽阔宏大的语文课程资源是难以把握的。生活处处皆语文, 可原生态生活又难以直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材料科学地转化成语文课程资源。这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 虽皆是路, 却不知从何处入道。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苦闷中难得语文, 苦闷中又复得语文。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有了宽阔宏大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一切皆可成为资源。俯仰之间, 语文课程资源就在脚下, 就在身边。 然而, 原生态的生活不能说它就是语文, 就成了直接可用的资源, 在生活与语文中间还必须有个变化过程。如何具有孙悟空般的变化本领, 把腐朽化为神奇呢? 这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方法, 又需要教师在语文引导学生寻求到生活的美好。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世界里, 眼睛、耳朵、心灵所到之处尽是美好, 尽是关爱, 尽是感动。 只有这样, 语文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学生与教师的心里。 诗意难得建立, 诗意的栖居境界更难以达到。 我思及此, 衣带渐宽。 于是, 我把眼睛放在了居住地———南昌, 立志于从这块厚重的土地上寻求语文本土化的教学资源, 如漫步在“南昌第一街”豫章驿道上读镌刻在石柱上的对联, 静坐在“镇城之宝”绳金塔下听其千年沧桑的故事, 到八一广场英雄纪念碑前缅怀革命英魂, 徜徉在博物馆里回味南昌千百年来神奇, 驻足梅岭细细感受山里的心旷神怡。 从渊明路到系马桩再到青云谱, 我访幽览胜。走过看过, 因为是带着心情去的, 南昌的历史与现实的美好自然尽收眼中、心中。 带学生游完八大山人纪念馆后, 我以下水习作《归于尘土之时, 可有人懂你》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习作, 鼓励学生走走南昌的大街小巷, 听听南昌的各处故事, 写写观到的景、悟到的情。

南昌浓厚的文化底蕴, 经得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用满腔热情去体味。 学生走着, 看着, 记着, 花儿样的文字在他们的笔下绽放。学生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 深情驻足。 有的学生感叹道:“在这座城市里走走, 感恩之花悄然开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同时一起开放的还有坚强之花。”还有的学生写下:“请记住:有的时候我们有些近视, 忽略了离我们最真的情意, 一如脚下土地的深情;有的时候, 我们有些远视, 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一如在南昌怀里温暖。 ”

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开放而有活力的资源何在? 回首, 一切尽在生活中。 经意与不经意间, 这些南昌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 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成为学生心中的故事, 笔下的文字。 轻轻拾起了这一片语文课程资源, 发展了学生, 也提升了教师自己。 学生在走、看、思、写的过程中, 思考能力强了, 观察力、感受力也强了。 更重要的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博大, 汲取了民族文化智慧。 我发现爱祖国, 爱家乡的情感, 已悄然沉淀在学生的心里。 这种抽象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面前变具体了, 可感受到, 可触摸到了。 在这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中, 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自己家乡的美好, 理解了家乡的文化, 感受到家乡的可爱, 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对家乡深深的爱。 这种抽象的爱是通过观察、思考逐步建立的, 学生在无形当中增强了观察, 思考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提升也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 在这一课程资源的实施过程中, 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还有学生的习作与口头表达。“我手写我口, 我口言我心”[4], 学生用文字、用语言把自己获取的南昌的历史文化信息再次从大脑里输出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心智的一个良性的强化刺激。 这种刺激作用于心智, 使学生的心智就得到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的、人性化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学无止境, 艺无止境。 我在探寻南昌本土化文化的教学资源的同时, 从文学, 从历史, 从风俗, 从人情去解南昌, 这一探究过程本身不仅让我的文化底蕴加深了, 而且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更深厚。 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这种双向内涵式发展在时间里螺旋上升, 是对资源最好的利用, 也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性解读。 我一直认为, 过程的求索比结果的辉煌更重要, 毕竟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都需要经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后, 我反思自己, 观察学生, 仔细推敲:那一刻, 灯火阑珊。 轻轻拾起了南昌这座城里的语文课程资源, 我想对自己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想对学生说:生活处处有语文, 擦亮我们的眼睛, 语文就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我们也一直在语文心间。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3-34.

[2]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

[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语文无处不在作文 篇4

——题记

语文,你是人类礼貌的圣火,照亮了以往昏暗野蛮的大地。

语文,你是鲁迅笔下的文学,叫醒了睡梦中的华夏儿女。

语文,你是一阵古老的风,掀起了千古流传的唐诗宋词。

语文是人类进入礼貌时代的标志。大约在60前,有了象形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礼貌时代。语文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语言逐渐地变成了人们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的表现形式。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统称。因为有了语言文字,人类从野蛮时代跨入了现代礼貌。塔塔统阿就是最初创造蒙古文字的异族人。他将蒙古族的政治、历史、文化推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也给当时和此刻的所有人呈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蒙古帝国。

语文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如果你将它反复磨合、提炼,它能够成为耀眼的钻石。但不对它进行提炼,最多也就是一颗漂亮的石头。

鲁迅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黑暗封建思想笼罩的旧中国年代,用自我的文学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灵魂。鲁迅曾在仙台学医,想行医救人,之后发现即使就得了中国人的肉体也救不了他们陈旧的思想,于是便弃医从文。他用不断更换名字的方法编写了无数篇文章,唤醒了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

后人评价鲁迅“鲁迅之前,无一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呐喊如狂人,为国而已”,“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韵,文坛从此感彷徨”。

语文是一阵千古流传的唐风宋韵。它就是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它就是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它就是“家书抵万金”的思念;它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手足之情。

每当语文走进我纯洁的心灵,我仿佛看见自由女神像尊贵的面容;听到奇·布拉格悠扬的马头琴曲;领略到苏轼望湖楼前的醉书;体会到陆游笔下“卜算子·咏梅”的神韵。

语文化作万物出此刻我们身边。语文为我们记录下远古人类的生活;语文让我们发现了雅玛人的文化遗产;语文带给我们大西洋的无限遐想……

上一篇:大学生成功创业调查下一篇: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