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威信

2024-10-27

领导者的威信(共10篇)

领导者的威信 篇1

威信是一种声望, 且是众多人钦佩、敬仰的声望。校长管理学校, 职位和权力是外在东西, 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威信是校长的源泉”, 要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校长必须就长期“内铄”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教师心理上产生具有稳定性影响的力量。现就一个校长的“威信之道”谈一点拙见。

一、提高认识 自觉护威

校长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提高办“校”认识。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 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要脚踏实地地立足于学校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校长树立了这种追求意识, 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的境界、更高的层次迈进, 以独有的办学风格和特色走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前沿, 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

学校管理, 千头万绪, 人的管理居于首位。这就要求校长居高思危,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管理水平, 多出政绩, 以赢得全体校工的认同, 促使被动状态的服从内化为自觉内心的服从。

二、廉洁自律 以德养威

德乃立身之本, 做人之本, 更是为政之本。德高才能望重, 厚德方能服人。作为一校之长, 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公仆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时时、处处为教职工做出表率。校长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表率, 做楷模, 就会对师生人格品德产生耳濡耳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每个校长手中, 都握有一定的人权和财权, 随时都是社会丑恶伺机毒蚀的对象。奢则成腐, 廉则生威。校长不要忘记“正人先正己”历来是人们遵从的古训。自身正, 则校长言之有人听、行之有人效, 其威自生;自身不正, 则校长言之无力, 行之无效, 其信难存。因此, 每个校长必须使自己成为廉洁奉公的表率, 做到自律自爱, 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奢拒腐的不倒长城。

三、开拓进取 勤政增威

学校要办出特色, 校长必须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教职工的高效使用和对财物等条件的不断改造上, 也就是每个教职工处于最佳位置和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的作用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 学校管理达到最佳整体效应, 以校长为核心的强大的集体也就形成了, 校长对教职工的重大影响标志着威信的确立。

作为校长,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 必须学会扬长补拙。扬长, 就是敢于打破一切陈规陋习, 带领全校师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开拓进取, 努力创新, 闯出一条适合本校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 把学校办出生气、办出活力。补拙, 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于政事”。学校之政, 就是教学, 校长之政, 就是管理。这要求校长善于管理、精于管理。事实证明, 校长能“勤于政事”, 学校必然兴盛, 其威望自然与日俱增。

四、加强学习以智生威

一个校长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建立自己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管理理论的专业知识的校长才能高瞻远瞩, 掌握领导教学的主导权, 从而形成自己的威信。

校长要着眼时代要求, 不断提高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能力。面对信息社会, 知识更新加快, 校长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迅速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 使自己始终站在发展教育理论的前沿。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是一个校长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五、注重情感 以情助威

校长是学校的决策人。校长应该与教职员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才能对之实施有效的管理。校长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在工作与生活中能够善解人意尤为重要。

校长要重视培养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校长应与教师平起平坐, 切忌居高临下。校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 去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心理需要。切记不能猜测谁对自己有成见、有隔阂, 更不能对与自己有过矛盾的同志进行打击报复。这样才能使教职员工感到校长的亲切、学校的温暖、未来的希望, 进而激发教职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工作。另外, 要注意情感分配上的公正。作为校长要以同样的态度、同样的热情、同样的行动对待每一位教师。久而久之, 一如既往, 和教师建立一种和谐的感情, 得到大家的共识和拥戴, 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

同时, 在情感上, 校长要善于自我克制, 与班子成员以诚相见, 发展积极的情感, 防止消极情绪的扩散。支持、相信、谅解自己的伙伴, 保持积极的心境、和谐的气氛, 达到心理相容;感情是理解的阶梯, 是心与心的桥梁, 威信影响力之船, 只有借助于感情之水, 才能达到理解的彼岸。

综上所述可知, 要管理好一所学校, 校长的品德是灵魂, 作风是保证, 业务是基础, 威信是关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树立起威信, 让广大教职工心悦诚服。以亲和力联系教师、以凝聚力团结教师、以人格魅力影响教师, 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得心应手, 在统揽学校全局的工作上坚强有力, 在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上日新月异。

领导者的威信 篇2

以德、才、情提高领导干部威信

尚凯

领导干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使者,其良好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树立“形象”,首先应该从品德、才能以及情感等非权力因素中提高自身的“威信”。

以德聚人,提升人格感召力

良好的品德可以升华自身形象。立官

之本在于德,人们可以原谅领导者的过失,但不能容忍领导者的无德。为官者若是在家庭不身体力行立德,在社会不身先士卒护德,在岗位不俯首躬行践德,群众自然会侧目而视,其形象会每况愈下;若是修德自持,磨砺品行,高风亮节,勤政为民,群众自然会昂首仰视,其形象定会高大伟岸,可亲可敬。

良好的品德可以影响身边群众。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公众的领头人,其道德水准本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准,事事处处皆应垂范在先,做出榜样,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任你,敬仰你,进而跟随你并学习你。

良好的品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有德之士能凝万众之心,聚群体之力,引领是也朝着既定的方向稳定、有序的健康发展;相反,无德之人,缺乏黏合力、向心力,会使身边的人众叛亲离,成为陌路,事业半途而废,甚至以失败告终。所以,身为领导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召众人。

以才倾人,提升才学折服力

丰厚的才学,可以赢得群众的敬佩和信赖。通览古今,凡深受群众拥戴的领导者无一不是学识和才能上的典范。

丰厚的才学,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领导干部处于决策的地位,科学的决策,不仅具有极强的先导性,而且具有极强的激励性,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开发民力,引领事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只是是科学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结晶,领导干部若拥有此二者,便会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大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丰厚的才学,可以使处事游刃有余。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境,如若是才能平庸的领导,往往手足无措,六神无主,一筹莫展,甚至会推卸责任,或是扔下烂摊子一走了之。而拥有丰厚才学的领导往往会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镇定自若,并力挽狂澜于“谈笑间”。

以情感人,提升人际亲和力

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立之以德,展之以才,施之以廉,更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情取威。

动之以情,可以密切干群关系。古人云:撼人心者,莫先乎情。广大群众是淳朴善良的,只要能给他们滴水之情,他们就会报以感激爱戴的海洋。

动以之情,可以赢得群众的拥戴。领导干部,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要善于从细节小事上关心群众和下属,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事。要经常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他们的冷暖安危,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心实意地给他们以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爱和温暖,长此以往,自会得到群众的拥戴。

动之以情,可以变理念为现实。领导者要以情暖人,让群众心情舒畅,乐意跟随;要以情聚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明白你所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为人民大众的,从而使他们自发献谋献力,鼎力支持。

领导者的威信 篇3

第一,要以品德立威。人品修养是为人之基,是为官之本。领导干部的人品与官德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品德修养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對党有忠心,对群众有爱心,对事业有热心,带头恪守党性原则,率先勤勉敬业,坚持执政为民。同时,要认真汲取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带头做道德文明建设的楷模,以人格的力量去教育党员、带动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四个字上精于修炼,即公、廉、信、刚。

“公”,就是公道正派。这既是人格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统驭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如果待人处事不能一视同仁,工作论亲疏,关系分远近,甚至凭个人恩怨对待下属、处理事务,久而久之,下属有看法,群众有意见,一旦形成定势印象,他们也就不买你的账。同时,领导作风一定要正派,千万不能耍小聪明。领导干部成天玩弄权术,下属就会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时间一长,下属就会怀疑你的人格,轻则敬而远之,重则反戈一击。实践证明,靠权术管理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最终要被识破,要被唾弃。

“廉”,就是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群众最怨不干事的干部,最恨不廉洁的干部。领导干部要树立威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生活观和社交观。心不能歪,手不能长,嘴不能馋。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干扰,始终坚守人格底线和党性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领导干部形象好,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如果形象不好,群众可能会故意给你添麻烦,甚至和你对着干。倘若我们干部不廉洁,有把柄让下属抓着,说话必然底气不足。如果领导干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工作就会被动,威信必然下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讲正气、重品行、尚清廉、树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领导干部有一个好形象,就能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种好政风,就能开创一个新局面。

“信”,就是诚实守信。现代社会是信用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清明政治是信用政治。诚信不仅是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准则。任何一级组织、一级政府、一名领导干部,要真正取得群众信任,说话有人听,决策有人信,就必须养成诚实守信的施政风范,说了算,定了干,言必信,行必果,绝不能为一时痛快,轻夸海口,轻许诺言。轻诺必然失信,失信必然失威。轻诺寡信,群众就会戳你的脊梁骨,施政理事也将失去公信力。

“刚”,就是刚直不阿。“无欲则刚”,没有私欲才能刚强,才能站稳脚跟、挺直脊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要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要淡泊物欲,淡化权欲,光明正大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一个人要有一颗上进心,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把事业看得重一点儿,把名利看得淡一点儿,认认真真工作,实实在在生活,始终把个人进步的根扎在苦干实干的土壤里。有为才能有位。只要把工作干好了,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搞上去了,党和人民自然会记着你;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仅仅定位在职务升迁上,官欲极强,官瘾很大,就刚直不起来,就会扭曲自己的人格。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良风气,工作是为了升官,有了一点儿成绩就向组织伸手,甚至跑官要官。这种人政治上靠不住,组织上不放心,群众也看不起。

第二,要以才能树威。领导干部要掌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立威服众,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识广、业务精、能力强的领导者。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能打经济硬仗,能解决突出问题,能为群众办实事。这些能力从哪里来?首先是从学习中来。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课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任务。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牢固确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认真学习新知识,不断探索新领域,在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其次是从实践中来。要积极组织并参与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经风雨、见世面,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以知人所未知、为人所不能为的学识和才能,赢得尊敬,树立威信。

第三,要以人和增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才不出众,但单位工作红红火火;有的干部才能不凡,但单位工作磕磕绊绊。透过这一现象,不难发现,得失成败皆系于人和。领导干部要实现领导目标,一要精通驾驭艺术。要注意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学会当“导演”,唱“将相和”,演“群英会”。要有容人之量,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谏,容人之过;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多记住别人的好处,做到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着力扩大自己人格的亲和力。二要精通团结艺术。团结出向心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只有团结一班人、激活一群人,才能形成做好工作的整体合力。一名领导干部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就是最大的本事,也是最大的成功。三要精通管理艺术。管理的过程是意志传导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领导干部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必须注意营造心理相容的工作氛围。对人要多一点儿人情味,做到以诚相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领导干部与下属关系融洽、心理相容,自己的领导意志就能变为下属的自觉行为;相反,领导干部以“老大”自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下属,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下属即使口服但心不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裂痕,既削弱领导的威信,也将阻碍领导活动的开展。

年轻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威信 篇4

实绩赢得领导信任

当好参谋。无论担任正职, 还是担任副职, 年轻领导干部都要为领导当好参谋, 正参不歪参, 献策不决策。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领导面临的重大工作。在领导选择;在领导决策后, 围绕领导思路, 多为领导提供几种落实措施, 确保领导决策落到实处。在领导决策实施成功时, 及时帮领导提供几种落实措施, 确保领导决策落实到实处。在领导决策实施成功时, 及时帮领导总结成功经验,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以后工作;在领导决策实施失败时, 从侧面帮助领导查找不足, 修正思维方式, 调整工作思路。同时, 积极协助领导搞好补救措施, 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度。

当好“忠臣”。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只想当将军的士兵更不是好士兵。年轻领导干部的优势是学历高, 思想活跃、干劲足, 但不可把自已的优势与领导的劣势相比, 因领导某一方面不如自已, 就瞧不起领导, 甚至想取而代之。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对事业负责干好自已本职工作, 以自已的工作实绩, 取信于民, 取信于领导。不能简单地拿职务衡量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水平。要始终坚信,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级组织是英明的, 对于每一位同志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水平, 都会有一个和客观公正的评价。

当好干将。年轻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 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要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善谋富民之策, 多办利民之事。迅速熟悉工作, 进入角色, 在工作中敢于独挡一面, 挑起重任。在实干中增长才干, 在苦干中麿练意志, 在巧干中积累经验, 以不凡的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群从的厚望。

能力赢得下级尊重

以平和近人。年轻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除了自身有一定能力, 还应承认时逢盛世, 比别人多一些机遇, 或者说抓住了机遇。因此, 应以平和心态, 辩证的眼光看待同级和下级。一者以后工作还依靠他们协助完成, 二者他们中间不一定每个人水平都比自已低, 在某一方面还可能超过自已。一定要放下架子, 谦虚谨慎, 接近下级干部和群众, 畅通言路了解他们的心声, 为大家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 激发下级的工作创新热情。

以水平服人。年轻领导干部破格或越级提拔到领导岗位, 下级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观望心理, 有的干部甚至不服气。这就需要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 展示自已出众的才华和才艺。但切不可哗众取宠, 有意识地表现, 出风头。诸葛亮“七擒七纵”让人钦佩, 年轻干部更要用自身超前的眼光, 卓越的才干, 惊人的胆识, 让下级心理上服气, 工作上服从。

以关爱暖人。年轻领导干部作为领导者, 对同志的关心爱护, 不仅仅代表个人, 更重要的是代表组织和上级领导。工作中, 以奖惩机制鼓舞、激励下级, 生活中, 以人格力量去感化、教育下级。让每一位下级政治上有盼头, 工作上有奔头, 生活上有甜头。

务实赢得群众爱戴

不搞花架子。年轻领志干部少年得志, 不可急功近利, 好高骛远。任何时候, 任何工作, 都要实事求是, 尊重群众意愿, 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反对不反对作为行动指南, 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路边花”, 不抓“面子工程”, 要抓民心工程。扑下身子, 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 让群众了解年轻领导干部的为人, 认可年轻领导干部的本事, 从心里敬重、拥护干部。

不放空炮。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群众欢迎实话实说的, 反感那些光说不干的。作为年轻领导干部, 给群众的印象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年轻干部在他们心中的份量和地位。一次放空炮, 有可能在群众心目中留下很深的烙印, 而且群众的反面宣传, 播得快。因此, 年轻干部应谨慎拍板, 量力表态。能办得到的, 群众迫切要求的, 及时表态, 尽快落实;一时无法办做好解释, 延期解决。

父母威信的建立 篇5

作者:陈伙平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年轻家长这样抱怨:“我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有时还敢当众顶撞我。”“这孩子没大没小的,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诸如此类的话,仔细推敲起来,的确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家庭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父母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威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父母对孩子有效地进行教育和使孩子能自觉地接受教育的条件。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毫无威望和信誉,孩子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教育就无法实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什么是威信

世界著名的教育艺术大师,前苏联的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它排斥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封建君主专制式的“威信”,也排斥父母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人为地树立的那种虚假的权威。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与帮助,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赖,可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能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这样,日久天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亲密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即威信的力量。

父母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威信如同家风一样,是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予的每一条指令,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其二,从父母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错误的教育方法难以树立威信

威信是父母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建立在与子女彼此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产生的。反之,有些父母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想人为地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是得不到子女尊重,也不能长久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用高压的教育方法。父母严而无慈,经常发脾气,时常恐吓、责骂孩子。动辄体罚孩子,实施棍棒教育。使孩子整天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经常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

2.用疏远的教育方法。父母从不主动接近孩子,总是力图使自己离孩子远一点。譬如,把孩子交给祖母或交给保姆照应而撒手不管。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爱好、兴趣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与孩子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

3.用宠爱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孩子娇纵溺爱,对其逞性和乖张脾气姑息迁就。不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不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有求必应,一概满足,导致孩子任性妄为,形成骄横执拗的性格。

4。用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父母认为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全是正确的,是家庭的法律信条。话一出口,孩子就得绝对服从;即使是说错了,但为维护自己的所谓尊严,也要迫使孩子必须照办。同时,这种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还往往导致父母无视孩子的正当需要,不虚心听取孩子的正确意见,有损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

5.用说教的教育方法。父母无视孩子是否愿听,也不管自己的语言是否恰当,在任何场合下,总是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地对孩子进行灌输,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对这种说教产生厌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对正确的教育也会产生反感。

6.用引诱的教育方法。父母总是用爱抚和各种各样的奖赏(包括各种物质的东西)来博得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和热爱。殊不知,一旦孩子得不到爱抚或满足不了其需要,就会对父母产生不满、愤怒和反抗的情绪,使孩子变得任性、骄横、不讲道理。

以上这几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形成混合型或偏颇型的状况。例如,父母平时对孩子娇惯迁就,放任自流,一旦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或发现其性格上的明显缺陷,如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等,便进行训斥、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对他施行种种限制,而当责打、限制过分于心不忍时,又对孩子百依百顺起来,取消了限制,任孩子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无条件地予以满足。以上这些做法,即不能建立起父母的威信,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当加以摒弃。

父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1.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马卡连柯)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举动,一言一行,乃至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事情,均对树立自己的威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父母应该对生活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具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具备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应有的那种有充分价值的、有觉悟的、爱劳动的`、有道德的生活和行为。使孩子从小就对那些敬业爱岗、默默奉献、努力学习的父母打心眼里敬佩有加,树立起父母的高大形象。第二,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子,在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很差,却对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怎么能为孩子所接受呢?如父母在家中对长辈不够敬重,经常在孩子面前公开矛盾,吵吵闹闹,那么,要求孩子尊重自己,尊敬长辈,可想而知,孩子是不会诚心接受这种要求的。孔子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第三,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言而有信。我国古代就有曾子杀猪取信于小儿的记载,也有孟子母亲为了说到做到,不欺骗儿子而买肉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说明了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是父母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说明了讲诚实,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父母拥有威信的重要条件。第四,父母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高兴要适度,生气要得当,不要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而影响正常面部表情和说话腔调;更不要喜怒无常,一会儿逗笑孩子,一会儿又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尊重与爱戴的,因而也树立不起威信。

2.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严格的要求。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解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了解孩子爱和谁玩耍,玩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如何等等。发现孩子的“秘密”,是父母教育孩子和树立威信的基础。另外,孩子在生活中还会遇到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遇到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场合,父母应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父母要采取他所能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孩子能听从父母的教导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3.父母要安排和组织好家族生活,形成团结、和睦的氛围。要使家庭拥有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要求家庭生活规律化和正常化。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当发生矛盾或摩擦时,父母双方要心平气和地讲明道理,妥善处理。切不可大吵大闹,拳脚交加,用粗暴的方式解决矛盾;更不要固执己见,使矛盾升级,导致家庭破裂。这是保持父母在孩子眼里美好形象和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

4.父母要求的统一,对其威信的树立至关重要。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父亲一种态度,母亲一种态度;或者父母一种态度,祖辈一种态度;一方严厉,一方宽松;一方斥责,一方袒护,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当然,当父母态度不一致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持相反的态度,提相反的要求。如,爸爸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妈妈可以不表态,也不要当场反对,待事情过后,妈妈再说服爸爸,以取得一致看法后,再去安抚孩子,说明自己的不对,使孩子既不感到委屈,又会从内心深处信服家长,接受教导。此外,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需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或过失要认真、严肃处理,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同时,父母合理要求一经提出,就要敦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就要让他独立完成,成人不要包办代替。这是形成和保持父母威信所必需的。

总之,父母威信的建立在于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而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崇高的威信又有利于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实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谈谈教师的威信 篇6

作为教师都希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可是, 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呢?

一、要真挚地爱学生

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把炙热的爱通过言行传递到学生的心田, 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的爱戴, 从而接受教师亲切的教诲, 由此教师的威信就产生了。否则, 学生就会对教师关闭心灵的大门, 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师生的疏远, 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

二、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中, 教师准确生动的语言、灵活科学的教法、恰到好处的姿态、引人入胜的提问, 都能引起学生愉快、欢乐的情绪, 使他们学得轻松自如, 这样, 教师就能博得学生的赞赏和敬爱。当然, 要收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 遇到问题能举一反三。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 那你尽管放心, 他们会站在你这一边, 绝不会背弃你。”而相反的话“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三、要处处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 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模仿是学生的重要特征,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 学生的眼睛好像是一架摄像机,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加里宁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一个有威信的教师, 就是学生的典范、行动的楷模。因此, 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高尚的道德品质, 遇事要沉着冷静, 不动辄发怒, 不以威压人, 处事要公平合理, 作风要民主正派, 谈吐要文雅, 仪表要端庄, 衣着要整洁, 生活要俭朴, 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最后还应提到的是, 教师的信服威信和权力威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教师的权力威信使用得当的话, 可为其信服威信的形成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 教师的信服威信则是教师能否顺利形成权力威信的内在基础。如一个教师采取专制式的管理方式, 滥用权力威信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 严重损害师生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信服威信将是很困难的。反之, 如果一个教师的信服威信不高, 他要在学生中行使权力威信也会遇到种种问题。

浅谈教师的威信 篇7

威信是一种心理因素, 是认得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威信高的老师, 能让学生产生“崇拜”的心理, 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信任, 在行动上产生自觉自愿;威信高的老师, 能让学生受到强烈的吸引和深切的感染, 在行动上以老师的意志为目的, 在课堂中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威信高的老师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让学生从心底产生“要是我不把这件事做好”“就太对不起老师了”这种自尊自强的心理, 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 叫做“打铁还须自身硬”, 老师威信形成的途径, 不是靠自吹, 更不是靠领导, 而是靠自身的素质和不断的实践。老师本身要有奉献精神, 有良好的师德, 有较广博的知识, 有一颗赤诚、善良的心, 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这是老师形成威信的根本基础。同时, 老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自我, 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学生中形成较高的威信。

论大学体育教师的威信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师威信,误区,树立威信

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者,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者,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为了有效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教学教育才能等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威信,威信是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因此,体育教师往往出于自身的人格尊严和职业需要,特别注意树立自己的威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并会很乐意地接受他所尊重、信任的教师;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尊重、不信任,那么势必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另一方面讲,学生的言行、情感流露出对教师的接纳,也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成效。

1. 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所博得的信赖和尊敬,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

马卡连柯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证明,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资望及其力量与品质。可以说,这种资望、力量与品质,连单纯的儿童的眼里也是明白的。”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的课认真,对他的劝导言听计从。反之,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则会持相反的态度。

2. 教师的“威信”不同于“威严”

教师的“威信”与“威严”是不同的。“威信”使人亲而近之,“威严”则使人敬而远之。使学生感到有威逼力量的教师,不一定是有威信的教师。教师如果要求严格而又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关怀和热爱学生,便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真正成为有威信的教师。因此,教师的威信与威严、权威是不同的,实践证明,教师的威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产生比威严、权威更大的作用。

3. 体育教师的威信

体育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它不是自封的,不是凭体育教师自我感觉有威信就形成了威信,更不是由学校领导主观认定某位体育教师有威信就有威信。威信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在学生心里产生的效应。

只有受到学生信赖和尊敬的体育教师,才有威信。威信的形成基本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是指不以体育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因素,它对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客观条件包含三个方面,即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党校领导者对体育教师的态度,家长对体育教师的态度。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体育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正日益提高,体育教师的形象已发出令人尊崇的光彩。人们对体育的重视,必然会移情体育教师,这就会影响青少年对体育教师的态度,影响他们去信赖和尊敬体育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果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有偏见,认为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在职称、工资、分房政策上给予不公正待遇,平时不尊重体育教师,会使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降级。

4. 体育教师树立威信的“误区”

4.1 用“高压”的方式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身为长者,身份地位高于学生,一定要摆出一副顶头上司的架子来。在开始与学生接触时,就竭力“治住”学生,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学生不能有所过失,否则就大发脾气,用一些带有威胁性语言来慑服学生,甚至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体育教师必须减少势压,平等待人,使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2 用“疏远”的方式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有意疏远学生,上课到场,下课走人,平时不与学生接触,既不去了解学生,也不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态度傲慢,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体育教师应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互相熟悉,互相了解,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尽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以便在进后的体育教育中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切忌一意孤行。

4.3 用“严厉”的态度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事无巨细,动辄严厉苛刻,大加指责,使得学生经常提心吊胆。体育教师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处理问题要层次分明,令人心悦诚服,方能取得学生的信赖。

4.4 用“训斥打骂”的方式获取威信。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耐心疏导,说服教育,不能动辄虎目圆睁,暴跳如雷,轻则大加训斥,重则拳脚相加,否则不仅影响体育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学校甚至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体育教师应加强修养,以正形象。

5. 大学体育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严而有情,方能打动学生,赢得威信和尊严。体育教师要树立威信,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5.1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 加强自身思想意识修养, 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理素质, 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5.2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初次印象是敏感而深刻的。体育教师一开始就镇定而热情地接待学生, 并且有充分准备地上好头几节体育课, 安排好新任班的头几件工作, 处理好课堂上发生的头几件事情, 如对待学生的态度、见习生的安排及值日、送还器材……都对建立教师威信有重要作用。

5.3体育教师应经常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思考, 并善于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自我观念, 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交流, 做到理解、尊重、公平地评价和对待学生。

5.4体育教师活泼、爽朗的性格,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讲课的趣味性及细致地掌握个别学生的情况, 并获得教育特殊学生的成功等, 往往是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

5.5和蔼可亲, 谆谆诱导, 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意义, 激发学生热爱体育, 使学生在自觉锻炼的基础上与教师积极配合, 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与锻炼, 使本课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有组织、有纪律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这是建立和维护教师威信的有力基础。

6. 结语

大学体育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所持的一种信赖而又尊重的态度,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的关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威信对顺利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威信的体育教师指挥自如,事半功倍;缺乏威信的体育教师虽令不行,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定会不佳。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做一位有威信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 :71-75.

[2]李晓全.提高大学体育教师威信之我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

[3]霍炎.略论体育教师威信[J].湖北体育科技, 2003, (1) .

[4]吴争强.青年体育教师如何树立威信[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8, (04) .

陪读妈妈们的威信 篇9

有陪读妈妈们的照顾, 又有城里优质的教育资源相辅助, 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学业成绩一定会比在乡下就读时强呢?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告诉我们, 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有的孩子转入城里后, 学业成绩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有的因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之类的游乐场所, 成绩甚至一落千丈;个别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城里学校的竞争压力, 而被迫转学回家。

是家长们所选择的学校不好吗?这方面的因素或许是存在的。但如果仅仅把这种种不良结果完全归咎于学校, 那么肯定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众所周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家庭始终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 可能是最重要的责任方。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陪读妈妈们应加强家庭教育。怎样加强家庭教育呢?责打, 不给饭吃, 这当然不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应建立在家长对孩子有权威的基础上。具体到在城里有妈妈陪读的家庭来说, 也就是陪读妈妈要有权威。

现实状况却是, 许多陪读妈妈缺少应有的权威, 她们中的许多人也不知道如何去真正树立对孩子的权威。在陪读妈妈们中间, 人们经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话是“孩子他爸不在身边, 我讲话不管用, 孩子不听我的”。这一句简单的口头禅, 清晰地透露出陪读妈妈们威信的缺失。家长必须有威信是不言而喻的, 陪读妈妈们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也应该努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可以肯定地说, 这是为数众多的陪读妈妈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极其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那么, 陪读妈妈们该如何去行事, 才能树立真正的威信呢?这里我结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C.马卡连柯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 陪读妈妈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陪读理解为就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孩子们自然就会认为自己是家中的太上皇。为了树立威信, 陪读妈妈们应努力成为一个会享受幸福生活的人。马卡连柯认为, “如果母亲把自己变成了仆人, 那么女儿或儿子就会在母亲劳动的基础上生活得像个老爷一样, 而另一方面母亲也就失去了自己个人生活的美好, 失去自己个人生活的人生乐趣, 所以, 失去了生活乐趣的母亲也就变成了不完整的人。只有自己过着真正的、充实的、人性的、公民的生活的母亲才是真正的母亲, 她们教育孩子, 为孩子做出榜样引起孩子对她们的爱戴和赞美, 激发孩子模仿她们的愿望。把自己的责任局限于为孩子服务的母亲就成了自己孩子的奴隶, 而不是教育孩子的母亲”。 (1) 因而,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陪读妈妈们应该首先有属于自己的、积极的、健康的工作、生活和乐趣,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树立对孩子的权威。

其次, 陪读妈妈们要懂得如何去树立威信。威信有两种:真正的威信和虚假的威信。虚假的威信以故意做作为原则, 它企图用任何手段制造“听话”的假象。如, 为了使孩子听话或周末在家看书, 陪读妈妈们或许会许诺给孩子买漂亮的衣服, 给孩子做好吃的饭菜, 或允许孩子去某某地方玩, 等等。所有这些以收买、以善良、以所谓的爱获取威信的方式, 都是不会稳定和持久的, 当孩子“不吃这一套”时, 陪读妈妈们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倔强, 这样的“不听话”。陪读妈妈们应该明白, 自己对孩子生活的了解、对他的帮助及对他的教育的责任心, 是真正的威信的基础。 (2)

那么, 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呢?一是陪读妈妈们应该知道, 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生活乐趣, 他对什么感兴趣, 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想要什么, 不想要什么。二是陪读妈妈们还应该知道, 自己的孩子有哪些朋友, 他喜欢与谁在一起玩, 玩什么;这些日子他在读什么书, 对于读过的内容, 他理解得怎样。三是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陪读妈妈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孩子怎样看待学校和老师, 他在班级中的表现怎样, 有什么困难。

如果陪读妈妈们都能这样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样地关心孩子, 可以肯定地说, 这些入城就读的孩子是不会对此无动于衷的。他们必将喜欢自己妈妈这样的了解, 并因此而尊重自己的妈妈。由此, 陪读妈妈们的威信建立了。

获得了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威信后, 陪读妈妈们还必须取得建立在帮助基础之上的威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他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因为某些原因, 孩子不一定会主动告诉陪读妈妈们, 也不一定会主动寻求她们的帮助。这时, 陪读妈妈们应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 发现孩子在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障碍, 并及时给予帮助。如当孩子放学回家, 气冲冲地说“我外语就是不行”, “我讨厌学外语”时, 他肯定渴望妈妈的帮助, 即使他知道自己的妈妈不懂外语, 也还是希望能得到她口头上或行为上的鼓励与帮助。这时, 陪读妈妈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老师交谈以获取教育经验的方式, 或通过给孩子请家庭教师的方式, 给孩子以真正有效的帮助。这样, 孩子必能感到陪读妈妈们理性的关怀, 她们的威信也由此得到有效的加强。

这里, 有一点必须说明, 无论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威信, 还是建立在帮助基础上的威信, 它们都是以责任为基础的。也就是说, 正确的责任感是陪读妈妈们树立威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任何情况下, 陪读妈妈们都不能以“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 你还不好好学习”、“家里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你还天天只知道玩”等话语来鞭策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这种外界压力, 要么使孩子身心长期受到压抑, 郁郁寡欢;要么使孩子无动于衷,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不负责任的外界刺激, 都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并削弱陪读妈妈们的威信。陪读妈妈们可以坦率地、坚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 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学习, 是为自己学习, 为国家民族的强大而学习。他应该努力接受教育, 应该成为好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而她们就是为了肩负这一责任来陪读的。“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妈妈, 他们懂得体谅妈妈的心情, 也想分担妈妈的责任”。 (3) 这种对于责任感的理解无形中强化了陪读妈妈们的威信。

总之, 陪读妈妈们真正威信的形成, 有助于她们更好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引导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同时, 也使陪读妈妈们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教育孩子的乐趣与幸福。

注释

1 [苏]A.C.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29.

2 [苏]A.C.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45.

浅谈教师威信的形成 篇10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热爱学生。

一、与学生平等交往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师生关系纳入家庭合理的网络中, 宣扬“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古训, 斥责、体罚学生总是那样理直气壮。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封建家长制教育方法, 究竟能起多少作用呢?有时可能起到一点儿震慑作用, 但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粗暴蛮横、大动肝火不仅会削弱教师的威信, 伤害师生之间的情谊, 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对立情绪, 学习热情受到极大挫伤, 人格、心理遭受莫大损害。

二、教师的威信是要在和学生长期交往中形成

首先要让学生信任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应遵守诺言, 与学生交流时应开诚布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说话算数, 也就是说“言必行, 行必果”。比如说承诺了学生进行春游或组织集体活动, 就不能因为麻烦或要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等原因而给“忘了”。其次如果老师犯了错误 (如迟到了) 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请学生原谅。这样非但不会让学生感到“无能”, 而且会因为老师的坦诚而原谅他。再次对于班费的管理、评先评优都要进行公布, 给学生讲清“内幕”, 只有坚持诚信, 才能使学生信服。

三、教师要关心学生

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不是对学生的恩赐, 而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 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 去自觉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学生的成功与进步, 就是对这种爱的回报。我们在强调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同时, 教师也要尊重自己的地位。允许学生在思想、热情和行为上表现出独立性,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真心诚意帮助他们进步。

较强的业务能力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业务方面, 一定要扎扎实实, 深入钻研。如果语言乏味, 课堂枯燥, 教学质量不提高, 学生也会厌恶。教师可以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但绝不能使用那些无聊的低级趣味的语言。幽默是一种艺术, 一种力量, 课堂中多了几分幽默, 学生就会多几分热情,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教学活动也会更加和谐地展开。一个受尊重的教师, 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学经验丰富, 知识渊博, 善于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口齿清楚, 表达能力强, 讲课富有启发性, 教学效果好, 能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样的教师才能得到很高的威信。努力钻研业务, 有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育艺术, 能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树立威信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的穿着、举止和情态, 他反应的是教师的精神面貌。穿着朴素, 举止从容, 仪表端庄, 不仅给学生一种可亲可近的印象, 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表现。学生往往对初次接触的教师特别敏感, 充满着新奇和期望,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应当力求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这是建立教师威信的重要环节。教师威信的形成和发展, 也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要恢复自己已经失去的或降低了的威信, 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身教重与言传”“欲明人者自先明”, 王夫之的话说明了教师“为人师表”的道理。

教师要言行一致,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应率先垂范。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在学生、家长、社会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发散出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

摘要:古人云:“有威则畏, 有信则乐从, 凡欲服从者, 必兼备威信。”教师的威信不是外部给予他多少权力而获得, 而是在教育活动中, 由于自身的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

上一篇:紫薇栽培与管理技术下一篇:理论学习型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