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体系

2024-09-23

传统文化体系(精选12篇)

传统文化体系 篇1

2013年10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征求意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高考五个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 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此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在中、高考中降低英语分值, 提高语文分值 ;其中2016年起拟将中考语文卷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 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加到180分 ;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 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 官方与民间, 报纸与网络顿时“沸腾”起来。大多数人都为此改革“意见稿”发出一片赞赏和欢呼之声。有的网友甚至以“网上忽传语文贵, 初闻涕泪满衣裳”来描绘其激动的心情。不少语文教师更有因长期以来深受“外语”学科强势“打压”以致语文学科渐趣“边缘化”而今终于“苦尽甘来”的兴奋与激动。不少语文界、教育界人士为之大唱赞歌。甚至有语文教师欢呼:“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 作为汉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位从业者, 笔者与众多欢呼者一样, 对北京市的这一改革方案投上赞成的一票。

36年前, 中国走出“文化革命”的噩梦, 打开封闭而沉重的国门, 走上改革开放的大道。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及时地恢复了外语学科的教学, 随着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 外语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人们对外语学习的热度日益升高。于是外语学习“从娃娃抓起”, 一直抓到大学、硕士、博士等。同时, 外语成了每个中国人升学、就业、晋职等人生不同发展阶段都必须反复逾越的“一道坎”。汉语学习在外语面前的“土鳖”形象愈来愈显出“萎缩”感。

时代进步到今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的“口袋”愈来愈充实, 同时, 不少中国人“脑袋”的空虚感却愈来愈强烈。中国民众精神追求的现实虚妄与迷茫, 呼唤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疗救。更多的国人在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之后, 逐渐发现“外国的月亮也不圆”。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逐渐成长。这样, 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功能的语文学科的“复出”就势在必行了。

如此, 作为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听到高考中增加语文学科分值的消息时, 不论从文化认同还是从职业情感上, 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不过, 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工作者, 我们对此应该有更多理性的社会性和专业性认知, 有更加清醒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的视野, 同时还更应有我们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高考语文增加30分的分值便欢呼“春天就要来了”, 颇有“书生意气”之嫌。

语文教师不宜从学科本位出发, 以在高考科目中的最高分值赢得“专业身份”而欣喜若狂, 也不应以为这一改革“方案”使得语文学科地位提升而志得意满。从本质上说, 对语文学科予以应有的“重视”, 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 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然,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国民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是考试选拔制度的历史惯性和社会现实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 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精神救赎、国际实力竞争等视野和高度来理性认识语文学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些与高考“分值”没有多大的关系。高考语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分值抑或是保持高考分值不变, 都不影响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我们应该撇开分值增减的“功利观”来认识语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样, 我们才会对这一次高考改革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才会有对改革后的语文学科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才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更加自觉的专业反省和应有的专业责任担当。

我们不能忘记上个世纪末“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那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后, 我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对语文教学是“爱之深, 责之苛”。今天, 对高考语文增加分值的热切期盼, 也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深深地爱”的现实反映。对此, 我们必须深知其内在之“理”, 进而探讨正确的应对之“策”。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就该项改革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介绍, 此次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幅度很大, 旨在突出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 以及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从这位负责人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 就语文学科而言, 这次改革的目的似乎有三条 :一是用提高分值“突显”语文“学科地位”;二是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三是注重加强文化传统的“考查”。

就上述第二条而言, 我们是容易理解的, 而就第一和第三条而言, 在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之前, 我们有理由带着疑虑和担忧的心情观察和等待的。

多年来, 我们经历了几轮语文教学“改革”, 每一次“改革”, 我们除了专业术语不断翻新、时髦论述连篇累牍、“教改专家”周游“列国”之外, 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山还是那座山, 梁也还是那道梁”,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依旧长居着“那童年的阿娇”, 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依旧唱着“过去的歌谣”, 我们的语文评价世界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北京的这个改革方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考语文分值提高到180分。在当今这个分数是“硬道理”的应试现实中, “增加分值”无疑是会提高学科“身价”的。但是如果不避讳我们用经历了多轮“改革”的“旧眼光”来认识这个“180”分的“内涵”, 那么, 为高考语文增加的“30”分的分值, 它除了有学科分量的“广告性”效应之外, 与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提升、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增加分值并不改变我们被责为“误尽苍生”的社会环境和语文教学的现实生态。相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用增加“分值”提升语文学科“地位”的办法, 其本质仍然是沿袭了“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的陈旧套路, 有着通过“分数”迫使学生重视母语的“强按牛头”的嫌疑。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还表示, 这次改革要“注重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考查”。这“考查”二字, 很容易引发我们心中的“余悸”。在我们的经历里, “考查”的“落实”就是“考试”。想到这里, 一直在“应试”中过日子的我们心中不由得生出一阵“颤栗”。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模糊化, “工具性”意义被扭曲。高中语文沦为高考“获取高分”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吕叔湘说过, 语文教学需要二十年以后才能见到成效。但在高考功利化的环境里, 高三教师承受着语文必须“一年见到成效”的沉重压力。如同达尔文“环境选择”理论的验证, 高考功利化的现实环境造就了一批研究高考答题规律“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犹如笔者这样将语文化为“一年见效”的高考“工具”而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作为”已然背离了语文的本质而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背负“罪孽”苟且度日的专业“双面人”, 似乎可以预见到在改革后“180”分到来之时的“应对策略”。那么, 我们就不无担忧 :这增加的“30”分是否会成为众多语文专业“双面人”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强调, 不论做什么, 我们可以“始于情”, 但不能忘记“知乎理”, 这个“理”, 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寻求和尊重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是行事的根本之道。否则, 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那些有着美好的初衷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种种“改革”, 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古人有云,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我们只能认识和顺应规律, 我们别无选择。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改革也必须这样。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语文之“理”, 认识学科自身的规律所在,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按照规律指引的“东流”方向, 遵循其固有的逻辑发展之“理”制定语文教学和考试改革方案。我们不能再自以为是地从主观愿望出发, “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谈阔论去“规范”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只有这样, 才可以避免陷于“理论很丰满, 实践很骨感”的改革窘境, 才可以避免重蹈那些说起来“高大上”行起来是“烂泥潭”的教改历史覆辙。

列宁说 :“应当明确地认识到,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 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没有这样的认识, 我们就不能完成这些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 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里, 列宁明确揭示了当代文化继承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了遵循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它也应该作为我们语文教学与文化考查改革的警策之言。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需要真切认识到中华文化本身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 需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发展的政治生态社会教育的关系, 需要把握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人文发展大势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视野里, 加强对中华文化传统考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我们才能真正明确高考语文关于中华文化的考查应该“往何处去”, 才能就“如何考查”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策略。反之, 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从情感上欢呼语文学科增分的“胜利”, 只是凭借考试这一不二法宝, 以考促学地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储存,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化传统教育迎来的可能不是温暖可人的“春天”, 而是萧瑟寂寥的“深秋”。

站在纵与横、情与理的坐标点认知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考查, 我们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思维与眼光, 改革了的高考语文的传统文化“考查”才能更加符合其固有的规律性, 我们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里, 我们不揣浅陋, 尝试用“遵循”、“借鉴”和“情境化”来“白描”这一“考查”的前景, 以供关注语文考试改革和文化传统考查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关于“遵循”。如前所述, 我们强调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遵循规律的前提是全面考察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理性认知其发展脉络, 把握其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 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对“人伦”的规范和对“人本”的尊重。而“人性”与“人本”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 我们看到, 中华文化的繁荣史是一部自由发展的历史, 也是人性人本的历史。

战国诸子各自立说、百家争鸣自不待言, 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各有所重而自由论辩。韩非有言 :“自孔子之死也, 有子张之儒, 有子思之儒, 有颜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 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 有孙氏之儒, 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 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 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 儒分为八, 墨离为三。”学术自由而得文化之盛可见一斑。到汉武时代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道家学说仍绵延不绝, 法家法术为汉所用, 天文地理、医学算学、农学史学均各有所成。魏晋玄学清谈, 南北朝佛学流行, 隋唐三教 (儒、佛、道) 并尊, 中唐儒学复兴, 明清西学东渐。中华文化自由开放, 虽历经波折而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理论体现在人兽之别, 君民之分。《论语》云 :“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这里体现的是人马之别, 人命之重。孔子还有说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强调、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的崇高价值。孟子则直接宣称“民贵君轻”。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有“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孟子对“好货”、“好色”欲望的认同, 充分体现出对基本人性的尊重。

总结发掘蕴藏在中华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精华, 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基石。遵循文化发展“自由”“人本”的基本规律, 是文化传承进步的基本条件。

关于“借鉴”。近年来, 我们注意到, 讨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少人都很容易想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到访过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 对台湾民众的文明用语、温和态度、亲切待人的“温良恭俭让”十分歆羡。认为这是台湾地区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结果。对此, 虽然学界有不同理解, 但我们认为, 大陆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要借鉴台湾的一些好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近几十年来, 台湾地区在保留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上作了很多工作, 效果良好。台湾对中华文化传承突出体现的传统文化渗透的日常性、文化理念的实践性、“儒释道”多家相融的完整性特征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虽然如此, 理性告诉我们, 台湾的做法不是可以简单“移植”的。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大陆与台湾区域之间的长期阻隔以及两岸政治生态与民风民俗的差异。尤其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十年浩劫, 不仅造成大陆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破坏甚至毁灭, 更严重的是它使大陆文化传统精神链条几近断裂, 文化家园基本荒芜, 人们精神世界变得十分混乱与茫然。关注到这样的现实背景和差异, 我们才可以在学习台湾中华文化传承的做法上做到“台为陆用”。

关于“情境化”。这里我们要提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的“高情景与低情景文化分析构架”的概念。霍尔认为 :“情景”是环绕着一个事件的信息, 而“事件”则是沟通所要表达的内容, 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一种文化的特征。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 :在沟通过程中, 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从通俗意义上, 我们可以将“高情景化文化”理解为一种注重情感的人际关系 ;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对比而存在的, 强调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 这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我们这里使用“情境化”而非“情景化”, 希望既能借助霍尔先生的部分描述语言表达我们的概念, 又能够将二者区别开来。

我们所说的“情境化”不是一种文化概念意义, 而是指以“情节”为载体用语言“再现”“事件”, 将体现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现实场景”呈现给考生, 使他们具有直观参与的“现场感”, 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分析判断, 以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考查方式将考生的知、情、意、行融汇成一体, 比较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熏陶生长的基本规律。

2014年台湾“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国文试题:

言语交际过程中, 常见运用“谦逊原则”尽量降低姿态, 不彰显自己, 例如 : “小弟不才, 能力有限, 请多包涵”。但基于某些目的, 也可能刻意不采取这项原则。请就下引诸葛亮《出师表》的文字分析:

1列出并简要说明文中何处运用“谦逊原则”? 何处刻意彰显自己, 不采取“谦逊原则”?2文中运用“谦逊原则”的同时, 又刻意不采取“谦逊原则”, 目的为何?请将答案标明12书写, 12合计文长约250~300字 ( 约12~14行) 。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勤,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诸葛亮痛心地目睹后主嬖昵小人, 国势危颓, 便借出师之际痛彻叮咛, 言辞质朴剀切, 情感真挚动人, 既不失臣子进言之身份, 又饱含长辈殷切之期待。这道试题成功地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 将“谦恭忠敬”的文化传统和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放在诸葛亮《出师表》文本理解中考查, 颇有“一石三鸟”之妙。它将在特定时刻君臣告别的特定“场景”呈现在考生面前, 引导考生思考和理解文化传统礼仪的规范、变通与灵动。既考查了基本的文化传统礼仪常识, 又从客观现实“场景”参与的角度考查文化礼仪“实践”活动, 将文本理解和文化考查有机结合。命题者在这道试题中所体现的对文化传统理解的深度与高度以及巧妙的考查方式所体现的文化智慧和考查思想令人耳目一新而让人钦佩之至, 为开启我们的文化考查思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2014年3月26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完整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 强调要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同时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我们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相当宽泛, 命题人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 如何确定命题思想, 如何组织试题内容, 如何选择考查方式, 都将深刻影响教育部“指导纲要”精神的落实, 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影响语文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因此, 我们需要系统研究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研究当代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时代特征, 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有效地借鉴中华文化考查的他山之石, 着眼于引导青少年从实践的角度培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提高他们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让优秀文化传统从书本走向生活, 让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我们需要明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它既有鲜明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又有现实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它既为我们的文化文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也为我们时代进步文化创新提供智慧和借鉴 ;它既有灿烂的文明成果, 也有封建的尘垢与糟粕。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可分性特征, 在正误错杂、真伪交糅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命题面前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学会自主甄别、扬弃、继承、发展, 培养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 学会构建有利于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并富有创造性地超越前哲, 应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范存忠.中国的人文主义与英国的启蒙运动[J].文学遗产, 1981, (4) :1-13.

传统文化体系 篇2

(1)理念文化体系设计:

使命定位、愿景目标、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

(2)行为文化体系设计:

领导行为规范、管理者行为规范、行政人员行为规范、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生产人员行为规范、营销人员管理规范等

(3)安全文化体系设计:

安全认知理念、安全执行理念、安全管理理念、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考核制度等相关链接:“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4)企业文化手册设计:

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办公礼仪、VI系统、目视格言、故事案例集等

(5)企业文化传播网络设计:

培训活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先进典范、媒体、文体活动、文化节CIS设计等

(6)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公司标识、办公用品、通讯设备、交通设备、工作服饰、外部环境等

(7)岗位文化体系设计:

岗位角色、岗位形象、岗位目标、岗位关键行为、岗位操作流程、岗位胜任力等

(8)管理制度及手册设计: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等

(9)目视格言设计:格言设计、环境布置等

(10)情景案例、故事集设计:(11)形象宣传语策划

(12)商务礼仪体系设计(13)企业创新文化体系设计

(14)企业服务文化体系设计(15)企业规范文化体系设计

(16)企业目标导向文化体系设计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灵魂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

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

寻求创新:企业文化的升华在花旗银行,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惠普文化常常被人称为“HP Way”(惠普之道)。HP Way有五个核心价值观,它们像是五个连体的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一,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

二,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

三,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 四,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完成;

传统文化体系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让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

2.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我们要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二是要认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三是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我认为“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

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

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篇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延续了两千年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 培育了历代具有至大至刚人格的先哲先贤, 以及爱国爱乡的中国人。古人云“不立规矩, 无以成方圆”。童蒙时期接受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好比为一个人做人“立规矩”。有了这个“规矩”, 才能够“成方圆”。因此,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都非常重视本国及西方文化经典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国家, 忽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无异于自绝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

立法: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 进入中小学课堂, 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落实到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去。

教学安排:小学利用早读时间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只要求背诵, 不要求老师讲解, 更不要考试;初中多选一些《论语》、《孟子》中关于修身的章节;高中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为必修课。

教材:教育部不要指定或编撰天下一统的教材。小学直接用“三”、“百”、“千”的原书, 建议用繁简对照本。六年小学毕业, 一个小学生基本能做到用简识繁, 因为繁体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信息;初中、高中教材可利用现有教材, 亦可采用已引进的台湾正中书局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原则是任教师自由选择, 通过试教, 得出一个公认的最佳教材。

师资:从现有教师中选拔, 提倡教学相长;只要有好的社会氛围, 假以时日, 人才自然会慢慢涌现。但我反对办师资培训班。

实验:全国各地已有许多小学开此风气之先, 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高中已开《论语》选修课的也不少。在社会上, 更有为数众多面向不同人群的“国学班”。

推动:利用高考指挥棒来推动;台湾历年国文联考试卷中有不少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

企业文化体系 篇5

前言

文化纲领是企业统一行动的文化基础,是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显性表述。文化纲领阐明企业存在的目的、奋斗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是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的集中阐释。华电蒙能金通煤炭有限公司文化纲领体现“为社会尽责、为企业尽力、为家庭尽心”的总体思路,是金通煤炭全体员工共同崇尚遵循的理念体系和行为准则。

第一条 公司使命

服务华电创造价值

我们旨在为华电集团提供优质服务,为华电集团创造更大效益。我们着力优化供煤结构,通过保障煤炭供应为发电生产服务,通过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发展相关物流提升服务水平,开发煤炭及相关物流项目,充分发挥好电煤供应主体作用和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主力平台作用。

我们牢固树立价值思维理念,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致力于为集团和用户创造价值,竭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我们以做强做

大为目标,推进管理创新,不断为集团、用户和公司自身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我们致力于为员工创造价值。我们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成长提供事业发展空间。我们注重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学习与进步,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我们致力于为社会创造价值,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第二条 公司愿景

在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做好本职工作。现计划预扩大产能进一步收购煤矿及建立集装站台,预计扩大后产能达到500万吨以上,站台发运量达到600万吨。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是我们的目标。

第三条 公司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

我们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真诚宽容,友善相待,注重协作,共同进步;我们提倡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和谐,倡导员工热爱公司,公司关爱员工;我们提倡公司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积极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并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我们倡导每一位员工满怀创业的激情,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树立并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为早日实现公司愿景而努力拼搏。

创新是公司活力的源泉。我们按照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推进公司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我们提倡每一位员工主动学习、终生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创新型人才。我们倡导对标先进,超越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以实现公司与员工个人的持续进步。

第四条 核心价值观

为社会尽责、为企业尽力、为家庭尽心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公司视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致力于全面培养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能力,并发挥好每一位员工的作用。公司尊重、理解、爱护每一位员工,切实为员工着想,维护员工权益,着力为员工增加收入。公司倡导不同行业背景的员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我们注重全方位的安全。我们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员工队伍以确保政治安全,注意防范经营风险以确保经济安全,重视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以确保生产安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构筑形象安全,树立清正廉洁之风以确保干部安全。生产安全是华电煤业发展的基础。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相关制度措施,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与保证体系。

我们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中央企业的三级集团公司,我们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责任,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公司内的每一个单位和员工。我们倡导每一位员工要做有责任感的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广开思路,勤勉工作,为实现公司使命和愿景贡献力量。

第五条 管理理念

以管理求效益、以技术求发展

我们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强化市场意识,主动走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我们力求以前瞻性的眼光准确预测市场,及早做出决策,迅速采取行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管理绩效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市场的客观要求和动态变化。

我们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做到科学决策,厉行成本节约。我们强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运用价值思维理念,力求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以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六条 廉洁核心理念

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我们倡导“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廉洁理念。我们注重培养自身正直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紧绷廉洁之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自觉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时时处处遵守公司“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廉洁从业规范,自觉遵守“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规定,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正派做人,公正办事。

传统文化体系 篇6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化资源不断整合,文化建设初具规模,文化室、图书室,计算机、音响设施成为许多社区文化室的基本设置,大部分住宅小区配备了宣传栏和读报栏。同时,文化队伍发展壮大,各社区组织本区域内的各类文艺骨干,在文化馆等上级部门的扶持指导下,成立了以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为主的文艺小分队,长期坚持为群众演出,活跃在社区文艺舞台上。社区还常常开展一些主题性的文化活动,配合政府宣传中心工作。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

尽管近年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各地发展水平不均,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资金投入不足,困扰社区文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所拨经费也常常只够购置计算机、桌椅等设备,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求。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更新、添置,更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聘请专业教师,文化活动和培训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外,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较低,使得高素质、稳定的社区干部队伍的形成难上加难。

(二)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设施不足,档次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成为了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户外活动、休闲场所。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又必须依托相应的文化设施。当前,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文化设施缺口仍然较大,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和设施短缺。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没有文化站的占30.33%。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没有文化活动室的占54.74%。

(三)文化专干不专,身兼数职现象普遍。

目前,社区中文化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文化干部在承担文化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兼任团委、计生、办公室等多项工作,无法专干专用,能够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对社区文化工作无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和服务。

三、参与人员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率低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当前,日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年轻人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给社区文化活动的推广带来很大难度。

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保障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建议各级政府把社区文化投入纳入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以保障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且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水平,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其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在这一方面,海沧区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12年,海沧区邀请厦门市歌舞剧院在区文化中心广场举办了48场“温馨海沧”假日广场专场文艺演出。该演出是在区政府主导下,由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进行独家冠名赞助的。同时,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鼓励措施,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款可依据该年度的赞助费用数额做相应的减免优惠。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当地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高雅艺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建设规划中来考虑,在小区规划初始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按人口比例配建社区文化活动室,保证社区文化设施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要加大公益性文化场所及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例如,兴建社区文化广场、报刊栏、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另外,要重视社区内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其文化场所,实现资源共享。

以海沧区为例,近年来,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海沧湾公园、区法治文化公园、彩虹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免费开放;由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宫和文化中心广场五个部分组成的区文化中心,共投资1.2亿元,总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全部免费开放;投资5.2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海沧区体育中心;全面铺开村、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镇街及各村居已有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所近10000平方米;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增强后备力量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支文化素质较好、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首先,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通过选聘,竞争上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社区专干队伍。其次,加强社区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对日常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社区“文艺人才库”,并及时吸收到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使之成为社区文艺骨干。第三,还必须注重对文化管理建设干部及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定期培训,使社区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海沧区是厦门市最早执行文体协管员聘任制度的先行区,现共有专职文体协管员37人。自2011年起,海沧区村(居、场)级文体协管员工资由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1100元。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海沧区基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海沧区文化馆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各个社区,举办秧歌、排舞、交谊舞、合唱及如何组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协助搞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等各类培训。

(四)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模式,提升年轻人参与热情。

目前,由于工作压力大、缺少时间,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是年轻人远离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开展适合年轻人的活动。目前社区开展的广场舞、腰鼓舞等活动大多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感兴趣的很少,参与的人数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歌唱类比赛、球类比赛、户外远足及登山类的年轻人喜欢的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举办适合年轻人的公益讲座,或者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吸引80、90后父母参加;二是创新模式,从“新”上下功夫,改变活动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例如开创网络社区、微博或微信平台,每次社区搞活动可以在网络论坛或是微信群上提前发出“帖子”,公布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方便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时间来取舍,年轻人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对社区活动进行推广。

传统文化体系 篇7

产业体系是以特有经济主体结构和特定经济主体生存方式为基础的产业关联、产业构成、产业运行下的经济现象。产业体系是为了保证与之对应的产业整体的运行正常,由特定的基础产业、政府行为和产业约束构成的有机体,用于维护和服务于经济主体的生存方式。

传统产业体系是与传统产业活动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变动相对缓慢,由此导致了企业间和产业间的生产、技术连接相对固定的基本特性。

传统产业体系发端于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初期。这一时期的根本特征就是存在着产品品种几乎完全相同、但数量却不断扩张的需求,称之为数量扩张时期。在传统工业化时代,企业的生存状态或者市场竞争的特征主要是数量性的。

在数量竞争为主流的生存方式环境中,某一技术一旦为市场所采用,将在市场存在多年。企业不需要改变技术,使用这一技术即可实现数量扩张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样便形成了企业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而稳定的技术决定了企业间和产业关联关系的稳定。它决定了传统产业体系的另一根本性特征: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稳定的技术结构使企业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产品去满足市场,同时企业所需要的原料、能源等上游产品也相对稳定。因此,企业外部的协作者会相对稳定。

传统产业体系是经济的初级阶段,其起点是低层次、重复性满足顾客数量需求,它引导了企业的数量竞争和资本竞争,诱导企业倾向于以成本控制为其核心竞争力,决定了技术稳定和产业关联关系稳定,也决定了以数量满足为主的生产服务产业存在,决定了政府的主要定位是保证市场数量竞争的效率。

2 传统产业体系的蜕变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形成需求的多样化。其结果是,稳定的市场需求前提逐渐消失。这引起了传统产业体系的蜕变。

随着以数量为特征的基本消费的满足,出现了消费层次不断上升、品种不断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其结果使产品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产品转换频率加大,传统产业体系赖以生存的需求不存在了。我们称这样的市场是追求品种和层次需求的市场,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生产体系的性质。

参与竞争企业的数量扩张会使市场利润趋于消解,从而会迫使企业寻找新的竞争手段来增加自己的利润。当企业数量扩张到数量竞争和价格竞争阶段时,企业通过数量扩张而获得的利润会消失。缺少利润的数量扩张策略会导致企业什么行为呢?一种是企业不能坚持而退出市场,另一种情况则是企业寻找新的获得利润的办法。企业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寻找新的市场,用新的产品去激发市场需求,引导需求提高层次。

当企业继续使用简单的数量扩张作为竞争手段不能获得利润时,从而转向用创新手段获得利润。这一过程是从某些领导型企业行为转变开始的,他们的行动转变能够获得利润,会产生示范作用,引导市场行为使之成为主流。这时,企业间的竞争就从产量竞争和价格竞争转向创新竞争。在新的竞争方式下,以稳定的技术连接为基础的传统产业体系开始解体。我们所说的产业体系蜕变,是企业竞争方式的改变,使企业间的联系和企业对外部的要求也在发生着相应地改变。这种改变是渐进和互动的,是企业行为与产业联系和构成同步变化的结果。

传统产业体系的蜕变并非是指传统产业的整体退出,而是包括传统产业在内所有产业以新的竞争手段维持着自己的生存。竞争手段的变化和对环境变化的要求,为新兴产业的进入创造了前提。所以,传统产业体系蜕变是一个新兴产业进入与传统产业改造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体系重新构造的过程。

我们注意到,企业间的竞争行为从价格竞争发展到市场控制,1950年以后转变为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到1970年以后才进入产品品种和服务竞争。随着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手段,所有倚重于技术不变的数量、价格、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转变为品种竞争和品质竞争时,传统产业体系才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这就是说,创新竞争是在传统产业体系中服务和保证了企业数量竞争达到极端状态时而出现的竞争行为。数量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就会演化出创新竞争。在数量竞争阶段就已经孕育了创新竞争行为,但它还不是主流,而一旦创新竞争成为主流和普遍的竞争手段时,为企业生存方式服务的产业自然会发生蜕变,现代产业体系代替了传统产业体系。

3 现代产业体系的性质与构成

3.1 现代产业体系的性质

现代产业体系发端于数量竞争的极致而转向创新竞争引发的产业体系变化,它既起源于数量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长和需求层次变化,也起源于数量竞争所产生的利润消失。可以将现代产业体系的性质概括如下:

第一是适应多样性需求和服务于创新竞争。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去揭示新的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为创新的竞争。它要求此时产业体系能够保障企业创新行为,激励和推进创业参与创新活动。这也是现代产业体系最基本的性质。

第二是推动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在创新竞争中,随着竞争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加深,技术和知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被理解成是围绕知识进入生产建立起的产业体系。

第三是需要更加灵活的外部协作和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创新竞争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灵活的应对能力。它要求外部协作能够适应企业不同层面的产品创新,需求随着数量竞争退居次要地位而增加,内部规模经济性不再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决定性作用。相反,以产业链竞争力为核心的外部规模经济性上升到重要地位。

第四是要求快速沟通和流通。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化和创新竞争要求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快捷、准确,形成畅通的信息流动;同时也要求物流畅通,及时、安全到达,形成物流网络。换言之,覆盖完整的信息网络和高效及时的物流网络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

第五是经济全球化和政府深度参与。随着数量竞争走向极端,用同样的产品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便演变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产生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国家将参与到包括知识在内的战略资源的争夺,而且变得越来越激烈。政府角色从守夜人转变为资源的集中者和经济的推动者,政府参与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

第六是保证低消耗和低污染。数量扩张带来的环境、能源存量日趋恶化,并促进了清洁生产、小环境生产与大环境维护等产业的形成。由于污染和能源消耗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因此需要政府限制当代人的高消耗、高污染行为。因此,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质是追求能源创新、节约减排和提高环境质量。

第七是新型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包括现代金融制度(以风险投资为主的投资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以支持科教投入的财政制度)、现代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制度和股权制度为主)、现代科技教育制度以及现代诚信保障制度等。其目的是为了推进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保证快速协调的新的市场机制。

概括起来,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知识生产为龙头,以知识转化为基点,以快速反应、快速协调为手段,企业间相互依存程度更高,分工更加细密,信息和物流成为基础,政府充分参与以推进国家创新和保护环境与资源。

3.2 现代产业体系构成

按上述性质,现代产业体系由创新型企业及其集群、包括科教政策在内的产业政策、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制度四个部分构成。

4 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

现代产业体系萌生于传统产业体系,有着与创新竞争行为相一致的产业关系和基础。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激励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环境。在这一产业体系之中,企业将理性地选择创新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现代产业体系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以市场逐渐成熟的内生性形成机制——演化机制,二是以政府推进与组建的外生性形成机制——构建机制。

4.1 市场内生性现代产业体系演化机制下的形成机制

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市场自我演进的结果,是在企业创新竞争行为和外部保证创新的环境的作用下不断形成和完善的,直至现代产业体系全部构成。

现代产业体系是因为保证创新竞争行为而存在的,创新的竞争行为可以受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激励。在企业以技术和知识作为竞争手段时,企业需要外部的快速协作,这诱导出所谓的“现代服务产业”。其特点是服务业的重点转向生产,业务重心则是现代信息和现代物流经营。技术和知识竞争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企业竞争手段和生存方式出现变化的自然结果,它引导出现代服务产业,演变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

企业追求创新竞争,还要求有新的金融支持和科技转化服务。创新还是知识产业化的活动。企业创新竞争行为的形成与外部支持形成互动,成功的创新为外部新的服务提供了收益,吸收了更多资源转向这些外部服务,而更多的外部服务则会降低创新服务成本,产生推动企业创新竞争行为的作用。

演进机制的特征是:第一,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市场将所有相关产业联系起来,带动全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各部门细化分工与规模扩大;第二,同步推进,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关的所有部门和要素都是渐进培养的;第三,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过程是传统产业体系蜕变的过程,传统产业体系为数量竞争服务的部分功能将转移到现代产业体系之中,但要服务于快速多变的创新需要;第四,政府参与其中,其角色是适应市场的要求,提供以科技政策为核心的必要产业政策和合理的制度。

4.2 政府外生性现代产业体系的推进机制

企业的创新行为可以通过创新净收益诱导出来。因此,可以假设企业创新动力由预期净收益决定,预期的净收益大,创新行为就会明显。

创新预期净收益=创新收益×成功概率-创新预期成本

假设创新收益是创新项目本身决定的,成功概率由外生决定。因此,创新净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成本下降。企业创新行为不足的原因是预期的创新成本过高,如果能够让预期成本明显下降,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会增大。降低预期创新成本的基本策略是使用公共手段,将创新成本发生在外部,减少企业承担成本的压力。政府通过建立公共性创新基础设施,以集约方式提供创新服务,以此降低创新成本进而推进企业创新行为。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建立创新行为推进环境,其中以科技投入补贴为主的公共政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创新风险。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基础设施来推进企业创新行为。

为了避免政府过度代替市场,政府通过投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应基本上符合公共产品特征,或者通过公用企业投入并运营,其基本要求是产品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第二,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政府作用由市场取代之后,这些产业仍然能够保留在未来现代产业体系之中;第三,应有利于政府退出;第四,尽量少的财政性投入和利用市场机制。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其措施可以构成新型的产业政策工具。这是因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作用是激励企业创新行为,政府主动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引导市场转向以创新为主的竞争手段,使经济朝现代产业体系演化。

5 结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也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并步入工业化中期,我国有可能通过政府推动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第一,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完全脱离现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可能会带来浪费甚至灾难。在传统产业体系中着力培养现代产业体系基因,促进企业向创新竞争行为转变,应该是政府制度建设和政策推进时的一个重要思考。

第二,现代产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基础设施,以现代产业体系来理解,就不难认识到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是配合了人们在高收入条件下的消费层次提升与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市场需求引致出来的新型产业现象,而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

第三,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逻辑是收入提高—创新竞争代替数量竞争—小批量、多品种、快更新—信息、物流、创新服务需求—政府战略与制度保障。全部社会的创新能力提升与成长是这一逻辑的主线,其副线是收入提高—生命价值提升—环境供给短缺—政府参与环境与资源供给—政府战略与制度保障。两条线索都归结为政府战略。前者战略体现国家创新体系及国家创新能力,后者战略体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分析了传统产业体系的运行特征、蜕变过程、性质与构成,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机制,指出中国适用于政府推进机制。

关键词:传统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曹利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宏观经济管理,2007(9).

[2]冯英娟,滕福星.先进产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07(10).

[3]韩民青.中国新工业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战略[J].山东社会科学,2004(1).

[4]刘明珍,郑志国.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J].学习论坛,2005(5).

传统文化体系 篇8

一、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肥沃土壤。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我们要充分运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努力使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绽放新的光辉。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观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 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 到了“文化大革命”, 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 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二是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 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乏糟粕的东西, 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如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尊君”的权术思想和“守拙”、“无为”等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 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 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 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 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 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 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 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而不是要回到过去、守旧复古, 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继承创新, 整合与创新传统文化。

一是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 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 汲取合理思想内核,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当前, 特别要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 等等, 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 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二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保证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要发扬创新精神,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 同时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 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 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更加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在开展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中, 要把握正确的导向, 努力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和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 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搭建起相互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 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支持, 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在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还不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 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 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 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要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 在现代信息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要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将传统文化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重视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提倡在学校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座, 鼓励青少年研究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营造热爱民族传统的良好风气, 培养青少年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 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文化资源, 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基地, 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要鼓励支持文学艺术家和文化教育工作者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 扎根现实生活, 紧扣青少年思想脉搏, 挖掘传统文化精髓,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 给广大青少年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 让他们逐渐接受, 并逐步内化为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以强大动力的同时, 更能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以启迪、烛照、支撑与抚慰。对于传统文化, 我们要有传承, 更有辨析、择取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更相融、更协调, 才能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必须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 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 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我们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 尊重过去、面向未来, 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 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黄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2.

[2]杨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J].理论导刊, 2010, 3.

[3]詹万生, 宁武杰.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 2007, 7.

[4]王义道.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5]李平.中国文化散论[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 49.

传统文化体系 篇9

一、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构建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内容

近年来,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从整体水平来看, 仍与城市文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而“文化共享”工程的全面实施, 为缩小城乡文化建设差距,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速度提供了新的载体。“文化共享”工程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涵盖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法规、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文化教育信息、科普知识、医疗卫生知识等, 这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文化信息资源, 不但改善了农村文化内容不足、形式单一的现状, 而且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获取信息难等实际性问题。

(二) 有利于创新农村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共享”工程中的文化信息资源均是经过了数字化加工整理, 具备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进行传播的优势, 有利于创新农村文化传播手段, 使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及时地获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可以根据不同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程度的不同, 针对性地选择资源传输方式。如, 针对网络不发达的地区, 可选用卫星传送文化信息资源;针对具备网络条件的地区, 可选用互联网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针对通信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区, 可利用移动存储、光盘存储的方式开展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三) 有利于促进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受地区经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呈现出不平等的现状。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县乡, 甚至都未建设起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文化设施, 而且受经济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几乎为零。“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改善农村地区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不平等的现状, 使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也能享受文化服务的权益, 促进城乡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构建新农村文化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进一步加快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就必须不断完善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 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管理考核制度, 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以量化的指标加强对信息服务站的管理。在具体考核过程中, 应当将信息搜集、上传、发布数量以及干部和农户评价作为主要依据;其次, 建立并不断完善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信息服务站的运行管理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与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合作, 强化对信息服务站的管理, 定期委派专人对站内主要设备和线路进行维护检修, 以此来确保“文化共享”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使其在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才能使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更好地依托于“文化共享”工程。

(二) 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强化农村文化资源建设

在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构建新农村文化体系的过程中, 农村文化资源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具体包括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以及利用等几个方面。就文化共享工程而言, 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 为此, 在资源的建设上必须要贴近农民生活和实际情况, 并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以及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文化信息作为资源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内容, 以此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推动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此外, 应当充分发挥出各地区乡镇在资源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并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 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 从而使不同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获得相互补充和促进。同时, 应当在确保信息质量的基础上, 不断加快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速度, 这样有助于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

(三) 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创新农村文化服务模式

在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构建新农村文化体系的过程中, 应当对服务进行不断创新,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 导入信息资源网络, 如全国资源信息网站、远程教育网络、数字电视网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 让共享工程各个基层站点的读者能够借助网络查找和阅读海量信息;其二, 以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作为导向, 积极推进网站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利用, 并充分协调好农、文、卫等部门的关系, 确保共享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能够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其三, 应不断探索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模式, 尝试建立与之相关的流动图书馆, 借此来促进基层图书馆向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转型;其四, 加大村校共建服务模式的推广力度, 可以将各地乡镇内的中小学作为主阵地, 并以电教设备及师资作为支撑, 建立起一个基层共享的服务基站, 以此来实现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合作建设。同时可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时间, 借助远程教育设备对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和知识培训, 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村校共建活动的开展, 而且还能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 进而将共享工程延伸到农村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 使之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有效途径。

(四) 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 应当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不断强化文化队伍建设。首先, 应当加强技术骨干和管理队伍的建设, 并针对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 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 并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自有与聘用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起一支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过硬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同时, 可以利用网络互动、集中授课、光盘教学以及卫星广播等手段, 对基层文化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借此来使各个基层和服务站点都能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此外, 还应发挥出文化站、图书馆、广播电视站等文化单位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为推动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其次, 可从大学生村官、小学校中选出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工作人员, 将它们充实到基层文化队伍当中, 给农村文化工作注入新鲜的血热, 这样有助于促进新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

从音乐看文化馆的发展方向

潘新文 (江苏省宿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 (《乐记》) 本文从音乐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 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研究目前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文章具体阐述了音乐的发展历程, 音乐在文化馆中的地位, 作用以及对文化馆发展的影响。音乐作为文化馆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从音乐中见微知著, 明确馆的发展方向, 让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同时, 也让文化馆在正确的发展方向前提下不断改进。

关键词:音乐;音乐文化;文化馆;发展方向

引言: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中, 音乐一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 传世至今, 从未间断, 因此, 我们更应该一脉相承。目前, 音乐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传统与现代的冲击, 外来与本土的碰撞, 充分利用文化馆这一有利资源, 可以实现对音乐以及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中, 剔除糟粕, 在发展中, 取其精华。文化馆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是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文化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 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

一、传通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也乐器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曾经出现了音乐许多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 如中国的礼乐文明就与音乐有很大的关系, 在先秦孔子整理的典籍中就包括“乐”,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隋、唐时期音乐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到了元代, 出现了民乐器三弦。明清时期说唱音乐更是异彩纷呈, 如南方的弹词, 北方的鼓词, 这一时期, 器乐的发展表现为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 河北吹歌, 江南丝竹, 十番锣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丰富的琴歌《阳关三叠》《胡茄十八拍》等广为流传。

同时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人才, 如师旷、孔子、俞伯牙、蔡文姬、嵇康、白居易、柳永等, 而近现代的音乐家少之又少, 仅出现弘一法师李叔同、萧有梅、赵元任, 吴梦非等音乐大家。新中国成立以后, 也有所发展但速度比较慢。改革开放后, 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由于今天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的广泛传播, 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外来音乐也不全是坏事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 外来音乐也开始传入, 梁启超说:“清季承学之士, 喜言西学为中国所固有。”外来音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有些人排斥外来音乐, 认为还是本土的好, 但在潜移默化中也接受了这样一种音乐, 如钢琴, 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今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有的让人要全盘接受外来音乐, 但其中的靡靡之音应该去除, 保持音乐文化纯净的土壤。音乐没有国界, 外来音乐也不全是坏事, 正是外来音乐的到来, 与本土音乐的不断融合, 使得音乐道路才越走越长。文化馆要起积极引导作用, 不崇洋媚外, 不历史虚无主义。

三、音乐与文化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音乐在众多艺术中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远。在物质生物富裕的今天, 精神生活成了人们的孜孜追求, 音乐不仅提高了人们审美水平, 陶冶情操, 调节情绪, 使内心平和,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 对音乐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 更离不开文化馆这根支柱了。

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全民所有制机构, 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 也是是公共文化组织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馆发展艺术的同时也会带动音乐的发展, 文化馆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对音乐都是一个契机, 要抓住机遇, 在文化馆把音乐传播, 使文化馆成为艺术成长的摇篮。二者相辅相成, 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四、以小见大, 明确发展方向

文化馆建设总体上始终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明确发展方向, 把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虽然以小见大, 但不可一叶障目, 阻碍了文化馆的前进方向。

1.音乐要创新, 改革少不了。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文化馆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 实现艺术上的创新, 但创新不要一味过于追求新, 而忘了继承。要继承出新, 首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坚持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其次, 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把网络传播化弊为利, 利用不同的媒体加大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 也要创造新的音乐形式, 把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如舞蹈, 书法, 绘画等。

2.音乐要交流,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坚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本土音乐在受到外来文化的碰撞时, 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文化馆的艺术发展要长期坚持着一战略, 在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取己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也要把本民族优秀艺术推向世界, 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 使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3.音乐不落伍, 与时俱进

音乐发展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在文化市场多此层次, 多元化的今天, 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 现代音乐, 为不同的人所喜爱。正因如此, 艺术的创作要根植于广大人名群众, 创作不同类型, 不同风格的文化作品, 要鼓励百家齐放, 百家争鸣, 这也是艺术馆发展的立足点。

4.音乐不消失, 保护才是硬道理

许多音乐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保护组织, 如昆曲, 京剧更是国粹, 这就需要文化馆的保护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文化馆应坚持传承为重点, 深入挖掘, 艺术不仅以音乐的形式存在, 也要把其他的艺术形式列入保护的对象, 有效展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通过对音乐发展问题的总结明确文化馆坚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作为这样的一个平台, 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前进的道路是光明的但又是曲折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与挑战的考验, 但同时责任与使命激励着我们, 正确看清当前的文化发展形势, 给予正确分析, 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抓住发展机遇, 把音乐, 音乐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

潘新文, 江苏省宿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副研究馆员) 。

参考文献

[1]郑建萍.文化“共享工程”农村基层点运行机制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 (7) .

[2]徐欣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项目运作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8 (2) .

[3]杨清华.共享工程与农村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9 (3) .

[4]宋凤梅.试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文化共享工程的意义[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 (4) .

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新探索 篇10

文化馆体系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由国家政府所举办的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方向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在公共文化体系中体现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公众行使文化权利的主要体系。因其是国有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它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具有全民性、主导性、公益性、服务性、平等性、多样性等多种特征,其对公共事业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等等方面。

公益事业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利益的保障,它能使大众享有文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侧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偏向于多元化,而文化馆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就是指挥民众进行文化活动,充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为民众公共文化而服务,进而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1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目前文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在文化馆体系的发展上我们正在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求在文化服务体制上能够做到新变革,使得其运作的方式得以创新。在对文化馆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要注意从整体来看,将文化馆体系建立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同时,政府方面应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等,力争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取得新成绩。目前的文化馆体系较为陈旧,因此,改革就被放到了台面上来,改革是能够保障文化馆体系正常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建立文化馆体系时政府可以采取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政策。适当的让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上来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会更加注意公众的实际需要,因此,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中来是有利于文化馆体系的建设的。通过社会方面的参与支持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招商引资,其被赞助的可能性也被大大放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府主持的、非盈利性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以及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所以机构的总称,它的涵盖范围很广,其目的是要满足大众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目前,我国的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要能够与时俱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稳定的发展下去。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面对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老旧的文化馆在其面前相形见拙,其网络条件还有数字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对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明显,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馆的管理者的发展艺术没有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片面的认为文化仅仅是一个跳梁小丑,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完全不相关,只要有相关的技能就行,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来说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到底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机会而毫不在意;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方面的经费长期不足,着也间接的导致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以此,我们要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观念时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2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硬性指标有建筑面积、利用率和数量等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

2.1 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将社会文化服务大大加强,因此需要对文化馆体系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大力建设,使之形成一个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平台。在目前这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软件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体制的改革,让文化馆体系能够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2 确保文化设施的公益性

想要将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层面,就要将社会的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发展,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公共文化活动用房面积要能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2.3 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建设需要进行整合,使其尽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能够在现在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升级。政府方面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这方面的行为,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文化设施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评估体系,促进事业发展

3.1 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政策

文化项目建设的法制保障还不健全,因此需要落实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无偿的服务等。文化馆体系想要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只有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够基本确保社会的投入与付出服务的基本平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稳定发展下去。文化馆体系的法制化不仅仅是对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是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使公民能够获得确实的文化服务。

3.2 完善评估体系,加强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活动首先要注意的是社会效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其最大的成果。而对于这方面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随着工艺化事业的发展,相关的评估体系也应该随之而完善,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文化评估体系,并以此来反映公益性文化的发展情况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将一贯以实践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据可寻,在今后的发展上更加规范。

二是要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将文化设施的以多建为重点转向建设、管理、使用三个方面共同抓的局面。要抓好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力度,着重于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三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将从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共同互动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为公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四是要提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活力,将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的服务转变为数字型、科技型的服务。大力支持文化传播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让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市民享受文化服务更加方面、快捷。

五是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向以政府为主体的局面转变为政府引导民众为主体的形式。一方面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机制稳定下来,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尽快研究出台,强化文化投入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手段对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鼓励,让社会广泛的参与到文化惠民的格局中来。

4 在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创新

4.1 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比例,保证群众免费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

要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优势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大力推动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发展,其中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这样能够使他们在进行文化活动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并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4.2 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是文化馆体系在目前这个竟争激烈的市场保持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化馆体系对于公共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视,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知名度的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工文化服务品牌有很多途径,一是可以与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向大众推出其文化活动品牌。二是利用政府单位的信誉与其可利用的品牌价值,为人民群众开办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从而在此基础上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

4.3 把握活动发展的生态环境

文化馆体系的发展要建立起一个文化发展的效益观,其中有一些关系需要处理好:一是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文化活动质量提高的关系;三是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这几种关系要能够处理好,不然文化活动的初衷与方向就会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因此,建立健全文化馆体系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摆脱公共文化的附属地位,让文化馆体系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为人们群众服务,才能让公共文化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应文.努力构建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形象[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2]曹锦扬,丁春华.文化馆: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力量[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3]杨红.谈谈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意义[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4]曹锦扬.认知文化民生力行文化民生——以“文化民生”践行在南通市文化馆的二三事为例[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5]陈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馆的工作现状与对策[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6]韦小海.浅谈文化馆零门槛开放——贵在充分认识,重在大胆实践[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7]班继胤.文化馆应大力与企业“联姻”共创群众文化与企业双赢新局[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构建企业文化的四大体系 篇11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确实存在、真实可感。企业文化虽然不能解决企业怎样生存以及如何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却可以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使企业基业长青,成就百年老店。文化就是企业的基因,基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后天的成长和发育。

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身的发展过程始终是兴旺发达、基业长青的。但是,企业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挑战,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变革的需要,使企业不得不面临着如何解决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的问题。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事实上,那些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缺乏文化的企业。很多优秀的公司认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高于企业的任何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那么,企业如何去建设企业文化。如何挖掘和利用企业文化一这种沉默的力量呢?

建立企业文化的表达体系

很多企业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缺少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存在形式仅限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当承载这些文化素质的人才流失后,企业文化就不能得到延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实践的提炼与总结,没有把企业自身的、每个人都熟知的、习以为常的语言解析出来,整理、归纳、提升为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企业首先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企业文化体系的设计,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

首先,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最好是企业最高领导),并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全员参与。

其次,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员工和管理层的实际需求,企业文化才能够真正被认同被全体执行和传递。

最后,科学性、艺术性地归纳总结出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要想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同时将执行力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比如,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华为茫然中选择了通讯领域,是不幸的。因为所有行业中,实业是最难做的。面对这样的挑战,华为既没有背景可以依靠,也不拥有任何资源。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正是因为华为人知道艰苦奋斗,所以他们才能与华为同甘共苦,创造辉煌。

此外,还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固化,构建企业文化的“血肉”——行为文化。制定了新的企业理念,并不是把它形式化,停留在口号、标语层次。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企业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需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至于怎么样引导、规范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笔者认为应该着力从几个方面落实下来:

规章制度:企业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使员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企业理念的要求。如员工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危机管理规范、人际关系规范等。

工作与决策;企业理念必须反映到企业的日常工作和决策中,企业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员工效仿的榜样。

建立企业行为规范体系:保证个人行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行为的规划应依附于总体目标之上,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巧,给予整体策划。着眼于长期性、可操作性强,细致规范甚至教条的企业行为规范,才可以有效落实下去;久而久之,才能真正规范、鲜明地体现企业理念。

建立企业文化的传播体系

有了很好的表现形式还不够,还必须要建立企业文化的认知和推广体系,这样设计好的企业文化体系内容,才能被更多的员工所认知,才能为企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典礼.仪式:必不可少的各类典礼和仪式可以有效推广企业理念,丰富生动地贯彻到各个方面。如企业各类会议、展览、庆典以及企业内部外部节日等。

典范、英雄:为了实施和贯彻企业理念,需要有各个部门及员工学习的榜样,树立典范或优秀人物可以让所有的员工感受到切实的影响。

传播途径.教育培训:要有效的传播企业理念,共享价值体系,也为了让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就需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途径。如内部网络、报刊、论坛、宣传阵地,并利用这些途径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例如,迪斯尼公司就是运用灌输信仰、严密契合和精英主义等手段,作为保存和传播核心理念的方法。迪斯尼的员工,不管是什么职位和阶层,公司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加迪斯尼大学的新人训练,目的是要向“迪斯尼团队的新人介绍公司的传统、哲学、组织和做生意的方式”。这些规定,培养出了具有相当标准化仪容的员工。迪斯尼内部的运作、培训以及管理方式大部分都秘而不宣,更增添了神秘感和精英意识。迪斯尼严格的员工筛选和教育培训程序,对秘密运作和控制的沉迷以及精心创造神话,培养公司对全世界儿童生活极为特别和重要的形象,全都有助于创造一种类似教派一样的信仰,也创造了魔术神话般的迪斯尼。

建立企业文化的评价体系

企业文化评价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分析、成果鉴定和工作流程的检验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建立了企业文化评价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必须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企业文化自身的规律来操作,这也是国内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缺失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以物化的装备、发展能力为基础;以非物化的规章制度为依据,以精神层面的理念价值为保障;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去展开评论。

关于企业文化的五个比喻

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

三是“消毒剂”。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

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四是“胶水”。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用信任的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

五是“心灵鸡汤”。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价工作。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上。

动态性原则:尤其是老国有企业,有着较长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自身独有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又是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注意时效,要考虑企业的历史和现实,追踪和预测企业发展。

系统性原则:企业文化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设立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要保持其完整性和协调性。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内部结构及相互关联的方面综合评价和分析。

实用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用,使其必须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融合起来,不要脱离企业实际、脱离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脱离职工的实际思维方式等。

建立企业文化的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发展下去,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同样不能缺少。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企业的行为习惯,决定了企业是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的需要,所以企业必须建立提高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的机制。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文化可以成就永恒,但是文化并不是永恒的,不是驻足不前、固步自封的,文化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历史发展、战略定位、领导作风、行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为此,企业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文化管理工作: 首先。培育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要依据实际,吸引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提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观念,从务实、渐进、持续与有效的原则,在企业战略规划、战术推进、制度实施等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其次。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航标:企业要从员工的价值观人手,不断寻求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以此把千万名员工凝聚为一体,使企业具备巨大的智慧和行动的力量。不断培育和增强企业卓越的领导力、高效的执力、持续的学习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续创造力。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的企业家从华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意精心培育华为企业文化,并自觉地将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注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正如任正非提出的:“文化是为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更疏松,管理是种庄稼,其使命是多打粮食”。

创建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篇1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需要有一套先进的测量工具和评估手段。

《“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提出: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 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

安全文化建设是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标, 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旨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 遵章守法的管理理念, 安全操作的工作理念, 提高各类企业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提高群众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以促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更加合理, 安全绩效不断提升。

安全文化评价体系价值包括:企业领导者激发安全文化热情和注意力, 保障企业长治久安;安全管理者及时找到安全管理的长板和短板,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防患于未然;文化工作者找到安全文化建设突破口,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评价包括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最核心的是建立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设置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安全生产法》中颁布的政策原则;符合中国企业发展现状与目标;来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四个一级指标: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理念与意识、安全承诺与态度;安全行为文化包括安全能力与素养, 安全行为导向与规范, 安全行为激励;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安全信息沟通与交流, 安全培训与学习, 安全事务参与和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实施、安全文化评价与推进、安全环境文化建设。每个一级指标的内容还要进一步细分, 比如安全承诺与态度, 要有安全志愿与发展前景, 要有安全使命和任务, 还要有安全发展目标、安全价值观、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安全承诺、员工的安全承诺与态度, 等等。

测评表格有三种:一是统计确认型指标测评分级标准, 安全管理人员根据统计确认型指标测评分级标准, 对测评对象的实际数据进行评分。二是专家评定型, 专家组利用专家评定型指标、专家调查表给各项指标打分, 经过数学处理后得到各项指标的分值。三是抽样问卷型指标员工问卷, 将测试问卷进行数学处理后得到相关指标分值。

上一篇:缺乏自信心下一篇: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